CN1841957A -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41957A CN1841957A CNA2006100715211A CN200610071521A CN1841957A CN 1841957 A CN1841957 A CN 1841957A CN A2006100715211 A CNA2006100715211 A CN A2006100715211A CN 200610071521 A CN200610071521 A CN 200610071521A CN 1841957 A CN1841957 A CN 18419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information
- electrode
- signal electrode
- commun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148 unit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4
- 208000034699 Vitreous floater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5022 packag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89 dielect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58 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620 biologic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23 data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61 pathw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60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66 salt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16—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devices exhibiting advertisements, announcements, pictures or the lik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2—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shopping systems
- G06Q20/123—Shopping for digital cont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用户操作商店中安装的选择面板来选择用户想要查看的内容。接收单元基于选择面板上用户的操作来识别内容,获取用户带的耳机中并入的便携式装置的ID,并且将该ID发送至管理服务器。该管理服务器将内容的数据发送至发送装置,该发送装置在商店的地板中嵌有的信号电极中搜索能够与用户的便携式装置通信的信号电极。发送装置发送代表来自搜索到的信号电极的内容的信号,而便携式装置接收从发送装置发送的信号。从耳机输出内容的音频信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处理信息的装置和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供低成本和简单结构的舒适收听环境的信息处理系统、处理信息的装置和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唱片商店中客户在购买之前预览诸如CD的内容已经是常有的事。附图中的图1示出了一种传统的CD预览系统。希望预览CD的用户站立在唱片商店中的给定区域中安装的预览面板1附近,并且戴着与该预览面板1连接的耳机2。面板1具有多个用于选择将要预览的CD的按钮11-1、11-2、11-3、11-4,以及多个由各个按钮选择的CD的标题(标题1、标题2、标题3、标题4、…),所述标题靠近按钮而被显示(在图1中,在按钮的右侧)。
如果用户按下按钮11-1,则从CD预览系统中装载的多个CD4中选择与标题1对应的CD,并且对其进行播放。从CD中再现的音频信号通过电缆3被发送到耳机2,从该耳机2中所再现的声音被播放给用户以便对CD进行预览。
无线通信技术的最新改进已经产生了新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提案。例如,人们期望基于2.4GHz频带(所谓的蓝牙)的无线传输系统来实现不同类型的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外围设备、家用电子设备、蜂窝电话等之间的数据交换。已经提出了一种使用不同于诸如人体的普通通信介质的导体来执行发送器与接收器之间的通信的技术。更具体地,例如,参考JP-A No.Hei11-509380和日本专利待审No.Hei 10-229357。已经期望一种基于这种无线通信的方案来再现内容的技术。
图1中所示的传统的CD预览系统的不足在于:由于电缆3的长度有限,用户必须保持靠近唱片商店中的给定区域中放置的预览面板1站立,并且能够同时使用预览面板1的用户的数量受到限制。如果有太多渴望使用CD预览系统预览CD的用户,则除了已经预览CD的那些用户的其他用户必须等待,直到使用预览面板1的用户完成预览他们的CD。因此,传统的CD预览系统对于所有用户不够方便。
无线通信可被用来消除对电缆3的长度的限制。根据JP-A No.Hei11-509380,在由发送机、人体、接收机和地面组成的闭环电路中发送信号。离人体较远的发送机和接收机的电极如此微弱地耦合到地,以致不能实际上建立所述闭环电路。根据日本专利待审No.Hei 10-229357,在由发送机、人体、接收机和空气组成的闭合电路中发送信号。发送机和接收机必须彼此相当接近,以便它们能够通过空气彼此耦合。
发明内容
期望提供一种能够提供低成本和简单结构的舒适查看环境的信息处理系统、处理信息的装置和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由用户携带的终端;和与所述终端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第一信号电极,用于通过与所述终端通信的通信介质来发送或接收信号;第一参考电极,用于获取确定所述信号的输出值的参考点;识别部件,用于识别将被发送至所述终端的数据;获取部件,用于获取识别所述终端的信息;搜索部件,用于搜索能够与所述获取部件获取的信息对应的所述终端通信的所述第一信号电极;和发送部件,用于将与所述识别部件识别的数据对应的信号从所述搜索部件搜索到的所述第一信号电极发送到所述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二信号电极,用于通过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通信的通信介质来发送或接收信号;第二参考电极,用于获取确定所述信号的输出值的参考点;存储信息发送部件,用于将其中存储的信息作为信号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和接收部件,用于接收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信号。
在信息处理系统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通过通信介质将信号发送至终端或者从终端接收信号,识别将被发送至所述终端的数据,获取识别所述终端的信息,搜索能够与所获取的信息对应的所述终端通信的所述信号电极,将与从搜索到的第一信号电极识别的数据对应的信号发送到所述终端。所述终端通过通信介质将信号发送至信息处理装置或者从信息处理装置接收信号,将其中存储的信息作为信号发送至信息处理装置,并且接收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是一种与用户携带的终端进行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信号电极,用于通过与所述终端通信的通信中的介质来发送或接收信号;参考电极,用于获取确定所述信号的输出值的参考点;识别部件,用于识别将被发送至所述终端的数据;获取部件,用于获取识别所述终端的信息;搜索部件,用于搜索能够与由所述获取部件获取的信息对应的所述终端通信的所述信号电极;和发送部件,用于将与所述识别部件识别的数据对应的信号从由所述搜索部件搜索到的所述信号电极发送到所述终端。
所述信号电极静电地、比所述参考电极更强地耦合到所述通信介质,并且发送或接收与在所述信号电极和所述参考电极之间形成的电位差对应的信号。
所述识别部件在与多个数据对应的多个信号电极中搜索能够与所述终端通信的信号电极,并且基于已搜索到的信号电极来识别所述数据。
所述识别部件基于从所述终端发送的信号来识别所述数据。
用于与所述终端通信的信号电极被安装在与所述数据对应的对象上,并且当所述用户接触与所述数据对应的对象时,根据从安装在所述对象上的信号电极发送的信号、基于从所述终端发送到所述识别部件的信号来识别所述数据。
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产生部件,用于产生与由所述识别部件识别的数据相关的表,该表具有由识别所述终端的获取部件获取到的信息和由所述搜索部件搜索到并能够与所述终端通信的信号电极的信息,其中所述发送部件基于由所述产生部件产生的所述表来发送与所述数据对应的信号。
所述搜索部件在每次预设时间过去时搜索能够与所述终端通信的信号电极,并且所述表基于关于已搜索到的信号电极的信息而更新。
所述数据包括作为内容的音频数据,并且所述终端被并入所述用户戴的耳机中。
在销售所述内容的商店的地板中嵌有由发送部件将与所述数据对应的信号从其中被发送至所述终端的信号电极,所述通信介质包括人体,并且所述搜索部件搜索被嵌于所述用户站立的位置中的信号电极作为能够与所述终端通信的信号。
所述数据被加密并被发送至所述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处理信息的第一种方法是一种在信息处理装置中处理信息的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用于通过通信介质来发送或接收信号的信号电极,和用于获取确定所述信号的输出值的参考点的参考电极,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基于由所述信号电极发送或接收的信号与用户所携带的终端通信,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识别将被发送至所述终端的数据;获取识别所述终端的信息;搜索能够与所述获取步骤中获取的信息对应的所述终端通信的所述信号电极;和将与在所述识别步骤中识别的数据对应的信号从在所述搜索步骤中搜索到的所述信号电极发送到所述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程序是一种用于控制信息处理装置处理信息的程序,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用于通过通信介质来发送或接收信号的信号电极,和用于获取确定所述信号的输出值的参考点的参考电极,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基于由所述信号电极发送或接收的信号与用户所携带的终端通信,所述程序使计算机能够执行包括以下步骤的处理:控制识别将被发送至所述终端的数据;控制获取识别所述终端的信息;控制搜索能够与所述控制获取步骤中获取的信息对应的所述终端通信的所述信号电极;和控制将与在所述控制识别步骤中识别的数据对应的信号从在所述控制搜索步骤中搜索到的所述信号电极发送到所述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记录介质是一种其上记录有用于控制信息处理装置处理信息的程序的记录介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用于通过通信介质来发送或接收信号的信号电极,和用于获取确定所述信号的输出值的参考点的参考电极,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基于由所述信号电极发送或接收的信号与用户所携带的终端通信,所述程序使计算机能够执行包括以下步骤的处理:控制识别将被发送至所述终端的数据;控制获取识别所述终端的信息;控制搜索能够与所述控制获取步骤中获取的信息对应的所述终端通信的所述信号电极;和控制将与在所述控制识别步骤中识别的数据对应的信号从在所述控制搜索步骤中搜索到的所述信号电极发送到所述终端。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处理信息的第一方法、和程序中,识别将被发送至终端的数据,获取识别终端的信息,搜索能够与所获取的信息对应的终端通信的信号电极,并且将与所识别的数据对应的信号从搜索到的信号电极发送到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是一种被用户携带以与其他信息处理装置进行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信号电极,用于通过与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通信的通信介质来发送或接收信号;参考电极,用于获取确定所述信号的输出值的参考点;存储信息发送部件,用于将其中存储的信息作为信号发送至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和接收部件,用于接收从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信号。
所述信号电极静电地、比所述参考电极更强地耦合到所述通信介质,并且发送或接收与在所述信号电极和所述参考电极之间形成的电位差对应的信号。
所述通信介质包括人体,并且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被并入在所述用户携带的单元中。
所述接收部件接收与从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内容的数据对应的信号,并且由所述接收部件接收到的信号被输出至所述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处理信息的第二方法是一种在由用户携带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处理信息的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通过通信介质将信号发送到其他信息装置或从其他信息装置接收信号的信号电极,和用于获取确定所述信号的输出值的参考点的参考电极,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基于由所述信号电极发送或接收的信号与其他信息处理装置通信,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存储信息作为信号发送至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和接收从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信号。
在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和处理信息的第二方法中,将存储信息作为信号发送至其他信息信息处理装置,并且接收从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信号。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查看环境,尤其,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且简单结构的舒适查看环境。
根据下列结合附图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所述附图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CD预览系统的方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方框图;
图3是在理想状态下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的等效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等效电路中所计算的接收负载电阻器两端出现的有效电压值的图;
图5是安装有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的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的另一实际应用的示意图;
图8是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的通信顺序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方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预览系统的方框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内容预览系统的接收装置和发送装置的方框图;
图12是详细示出选择面板的方框图;
图13是示出商店中安装的信号电极的布局的视图;
图14是图10所示的内容预览系统的便携式装置的方框图;
图15是图10所示的内容预览系统的管理服务器的方框图;
图16是内容预览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内容识别处理1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由管理服务器产生的表的图;
图19是便携式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0是内容识别处理2的流程图;
图21是内容购买处理的流程图;
图22是付款处理的流程图;和
图23是便携式装置执行的另一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首先,下面将参考图2至9来详细描述本发明中采用的无线通信。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方框图。
如图2所示,一般由100表示的通信系统包括发送装置110、接收装置120、和通信介质130。在通信系统100中,发送装置110和接收装置120通过通信介质130发送和接收信号。具体地,从发送装置110发送的信号通过通信介质130被发送并且被接收装置120接收。
发送装置110具有发送信号电极111、发送参考电极120、和发送器113。发送信号电极111是用于发送将要通过通信介质130发送的信号的电极。发送参考电极112是用于提供确定高和低信号电平之间的差的参考点的电极。发送信号电极111被放置成静电地、比发送参考电极112更强地耦合到通信介质130。发送器113被连接在发送信号电极111与发送参考电极112之间,并且给出将被发送到发送信号电极111和发送参考电极112之间的接收装置120的电信号(电位差)。
接收装置120具有接收信号电极121、接收参考电极122、和接收器123。接收信号电极121是用于接收通过通信介质130发送的信号的电极。接收参考电极122是用于提供确定高和低信号电平之间的差的参考点的电极。接收信号电极122被放置成静电地、比接收参考电极122更强地耦合到通信介质130。接收器123被连接在接收信号电极121与接收参考电极122之间,并且将在接收信号电极121和接收参考电极122之间产生的电信号(电位差)转换成期望的电信号,从而恢复由发送装置110的发送器113产生的电信号。
通信介质130由具有能够发送电信号的物理属性的材料,例如导电材料、介电材料等组成。例如,通信介质130由典型的金属、例如铜、铁、铝等的导电材料组成。或者,通信介质130被制成纯水、橡胶、玻璃或诸如盐水等的电溶剂、或者诸如由上述材料中的一些组成的生物材料的介电材料。通信介质130可以是任何形状,例如,线形、平面形、球形、棱形、圆柱形,或者是任何各种其他形状。
首先,下面将描述电极、通信介质、以及发送和接收装置周围的空间之间的关系。为了方便,假设通信介质130是优良的导体。在发送信号电极111与通信介质130之间存在空间,并且在接收信号电极121与通信介质130之间也存在空间,也就是,在它们之间没有提供电耦合。否则,在发送信号电极111与通信介质130之间以及在发送信号电极111与接收信号电极121之间存在静电电容。
发送参考电极112被朝向发送装置110周围的空间定位,接收参考电极122被朝向接收装置120周围的空间定位。通常,如果在空间内存在导体,则在靠近导体表面的空间内形成静电电容。例如,如果导体是半径为“r”[m]的球体的形式,则根据下列等式(1)来确定静电电容C:
C=4×π×ε×r …(1)
其中π表示圆周率,ε表示导体周围的介质的介电常数。根据下列等式(2)来确定介电常数ε:
ε=εr×ε0 …(2)
其中ε0表示真空中的介电常数并表达为8.854×10-12[F/m],εr表示相对介电常数(specific inductive capacity),其是与真空中的介电常数ε0的比率。
如等式(1)中所表示的,半径r越大,静电电容C就越大。具有复杂形状而不是球形的导体的静电电容C的大小不可能以根据等式(1)简单表达,但是它根据导体的表面积而明显变化。
如上所述,发送参考电极112提供关于发送装置110周围的空间的静电电容,接收参考电极122提供关于接收装置120周围的空间的静电电容。这意味着:从假设观点来看,在发送装置110和接收装置120的外部无限远处,发送参考电极112和接收参考电极122的电位被固定,并且不易于变化。
下面将描述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案的原理。为了方便或者由于上下文关系,在下面的描述中,电容器可以被简单表达为静电电容,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涵义。
发送装置110和接收装置120彼此相距足够的距离,从而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忽略不计。在发送装置110中,发送信号电极111仅静电耦合到通信介质130,而发送参考电极112距发送信号电极111足够的距离,因此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忽略不计(它们彼此不静电耦合)。类似地,在接收装置120中,接收信号电极121仅静电耦合到通信介质130,接收参考电极122距接收信号电极121足够的距离,因此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忽略不计(它们彼此不静电耦合)。在现实中,由于发送信号电极111、接收信号电极121、和通信介质130被放置在空间内,因此它们相对于该空间具有各自的静电电容。为了图解说明目的,假设它们的静电电容忽略不计。
图3是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100的等效电路的电路图。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200是通信系统100的等效电路表示,并且基本等效于通信系统100。
通信系统200具有发送装置210、接收装置220、和连接线230。发送装置210对应于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100的发送装置110,接收装置220对应于图2中所示的通信系统100的接收装置120,并且连接线230对应于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100的通信介质130。
在图3所示的发送装置210中,信号源213-1和接地点213-2对应于图2所示的发送器113。信号源213-1产生具有特定周期ω×t[rad]的正弦波作为将被发送的信号,其中t[s]表示时间,ω[rad/s]表示角频率,可以根据下面的等式(3)来表达。
ω=2×π×f …(3)
其中π表示圆周率,f[Hz]表示信号源213-1产生的信号的频率。接地点213-2是连接到发送装置210中的电路的地面的点。信号源213具有被设定为发送装置210中的电路的给定参考电位的端子。
电容器Cte 214表示图2中的发送信号电极111与通信介质130之间的静电电容。电容器Cte 214存在于与接地点213-2远离的信号源213-1的端子和连接线230之间。电容器Ctg 215表示相对于空间的图2所示的发送参考电极112的静电电容。电容器Ctg 215存在于空间中、连接到接地点213-3的信号源213-1的端子和接地点216之间,其表示在对于发送装置110的无限远处的假想点。
在图3所示的接收装置220中,电容器Rr 223-1、检测器223-2、和接地点223-2对应于图2所示的接收器123。电阻器Rr 223-1是负载电阻器(接收负载)用以拾取接收的信号。包括放大器的检测器223-2检测并放大电阻器223-1两端的电位差。接地点223-3是连接到接收装置220中的电路的地的点。电阻器Rr 223-1具有一端子,即,检测器223-2的端子被设定为接收装置220中的电路的给定参考电位。
检测器223-2可以具有其他功能,即,用于解调已被检测的调制信号并且解码所检测到的信号中包含的编码信号的功能。
电容器Cre 224表示图2所示的接收信号电极121与通信介质130之间的静电电容。电容器Cre 224存在于与接地点223-3远离的电阻器Rr 223-1的端子和连接线230之间。电容器Crg 225表示图2所示的接收参考电极122相对于空间的静电电容。电容器Crg 225存在于空间中的连接到接地点223-2的电阻器Rr 223-1的端子与接地点216之间,其表示在相对于发送装置110的无限远处的假想点。
连接线230表示包含优良导体的通信介质130。在图3中所示的通信系统200中,电容器Ctg 215和电容器Crg 225在等效电路中示出为通过接地点216和接地点226彼此相互电连接。然而,实际上,电容器Ctg 215和电容器Crg 225不必彼此相互电连接,而是每一个相对于发送装置210或接收装置220周围的空间可以形成静电电容。也就是,接地点216和接地点226不必彼此相互电连接,而是可以相互独立。
如果存在导体,则相对于导体周围的空间必须形成静电电容,该静电电容与导体的表面积成比例。发送装置210和接收装置220可以彼此相距任何可能的距离。例如,如果图2所示的通信介质130是优良导体,则由于连接线230的导电率被认为无穷大,因此连接线230的长度不影响其通信。如果通信介质130是具有足够导电率的导体,则发送装置110与接收装置120之间的距离实际上不会影响在其间通信的稳定性。
在通信系统200中,信号源213-1、电阻器Rr 223-1、电容器Cte 214、电容器Ctg 215、电容器Cre 224、和电容器Crg 225联合组成电路。串联连接的四个电容器,即,电容器Cte 214、电容器Ctg 215、电容器Cre 224、和电容器Crg 225,具有组合电容Cx,其由下列等式(4)表示:
信号源213-1产生的正弦波Vt(t)由下列等式(5)表示如下:
Vt(t)=Vm×sin(ωt+θ)[V] …(5)
其中Vm[V]表示信号源电压的最大幅值,θ[rad]表示初始相位角。通过下列等式(6)来确定来自信号源213-1的电压的有效值:
整个电路的组合阻抗Z由下列等式(7)来确定:
电阻器Rr 223-1两端的电压的有效值Vrrms由下列等式(8)来确定:
如等式(8)所表示的,当电阻器Rr 223-1的电阻值较大,静电电容Cx较大并且信号源213-1的频率f[Hz]较大时,1/((2×π×f×Cx)2)项较小,从而允许在电阻器Rr 223-1两端形成更大的信号。
例如,如果来自发送装置210的信号源213-1的电压的有效值Vtrms固定为2[V],则由信号源213-1产生的信号的频率是1[MHz]、10[MHz]或100[MHz],电阻器Rr 223-1的电阻值是10K[Ω]、100K[Ω]、1M[Ω],并且整个电路的静电电容Cx是0.1[pF]、1[pF]、和10[pF],则如图4所示的表250表示地计算电阻器Rr 223-1两端形成的电压的有效值Vrrms。
如表250所表示的,只要其他条件保持相同,则频率f是10[MHz]的有效值Vrrms大于频率f是1[MHz]的有效值Vrrms,充当接收负载的电阻器Rr223-1的电阻值是1M[Ω]时的有效值Vrrms大于接收负载的电阻器Rr 223-1的电阻值是10K[Ω]时的有效值Vrrms,并且静电电容Cx是10[pF]时的有效值Vrrms大于静电电容Cx是0.1[pF]时的有效值Vrrms。否则,频率f较大、电阻器Rr 223-1的电阻值较大、和静电电容Cx较大时,则有效值Vrrms较大。
从表250也可以看出,即使静电电容是以皮法为单位或更小的值,也在电阻器Rr 223-1的两端产生电信号。因此,如果所发送的信号的电平较小,则由接收装置220的检测器223-2检测到的信号可被放大,从而使得发送装置210和接收装置220能够进行通信。
从上述计算结果应当理解,根据基本原理,通过利用对于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周围的空间形成的静电电容,可以将信号从发送装置发送到接收装置。
如果在发送参考电极和接收参考电极处存在空间,则相对于空间可以形成由发送参考电极和接收参考电极提供的静电电容。如果发送信号电极和接收信号电极通过通信介质相互耦合,则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可以彼此进行稳定地通信,而与其间的距离无关。
下面将描述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的距离大小对通信的影响。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如上所述,如果通过发送参考电极和接收参考电极相对于附近的空间形成足够的静电电容,则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的通信不需要靠近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接地通路或其他电通路,并且不取决于发送信号电极和接收信号电极之间的距离。例如,在图5至所示的通信系统700中,发送装置710和接收装置720相互相距很远的距离,并且发送信号电极711和接收信号电极721通过通信介质730相互电耦合,该通信介质730是充分导电的或非传导性的以使其能够允许发送装置710与接收装置720之间的通信。这时,发送参考电极712电耦合到发送装置710周围的空间,接收参考电极722电耦合到接收装置720周围的空间。因此,发送参考电极712和接收参考电极722不必彼此电耦合。然而,当通信介质730变得较长较大时,对于附近的空间由通信介质730形成的静电电容增加。在确定通信系统700的参数时应当考虑静电电容的这种增加。
图5所示的通信系统700对应于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100。因此,发送装置710对应于发送装置110,接收装置720对应于接收装置120,并且通信介质730对应于通信介质130。
发送装置710的发送信号电极711、发送参考电极712、和信号源713-1分别对应于发送装置110的发送信号电极111、发送参考电极112、和发送器113(或者它的一部分)。同样,接收装置720的接收信号电极721、接收参考电极722、和信号源723-1分别对应于接收装置120的接收信号电极121、接收参考电极122、和发送器123(或者它的一部分)。
因此,下面不再描述通信系统700的这些组件。
如上所述,通信系统700不需要物理参考点路径,而是能够通过通信信号传输路径来实现发送装置710与接收装置720之间的通信。
在上面的描述中,发送信号电极和接收信号电极与通信介质不接触。然而,只要发送参考电极和接收参考电极提供关于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周围的空间的足够静电电容,发送信号电极和接收信号电极可以通过传导的通信介质彼此连接。
下面将描述上面通信系统的具体应用。通信系统可以采用生物体作为通信介质。图6示意性示出了通过用作通信介质的人体执行通信的通信系统。如图6中所示,通信系统750具有安装在人体780的胳膊上用以发送音乐数据的发送装置760和安装在人体780的头部用于接收音乐数据、将接收到的音乐数据转换为音频信号、并且为用户输出音频信号以收听的接收装置770。通信系统750对应于上面的通信系统,也就是,通信系统100,其具有发送装置760和接收装置770分别对应于图2所示的发送装置110和接收装置120。人体780充当对应于图2所示的通信介质130的通信介质。
发送装置760具有发送信号电极761、发送参考电极762、和发送器763,它们分别对应于图2所示的发送信号电极111、发送参考电极112和发送器113。接收装置770具有接收信号电极771、接收参考电极772、和发送器773,它们分别对应于图2所示的接收信号电极121、接收参考电极122和发送器123。
安装发送装置760和接收装置770,从而发送信号电极761和接收信号电极771被放置得与作为通信介质的人体780接触或靠近。由于发送参考电极762和接收参考电极772可以具有对于空间的静电电容,因此不必与地面接触,并且发送和接收装置(或者其的电极)不必彼此连接。
图7示意性示出了通信系统750的另一应用。与图6所示的那些部件相同的图7所示的那些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如图7中所示,接收装置770通过脚底与人体780接触或接近,并且与安装在人体780的胳膊上的发送装置760通信。安装发送装置760和接收装置770,从而发送信号电极761和接收信号电极771被放置得与作为通信介质的人体780接触或靠近,面向空间放置的接收参考电极772和发送参考电极762。图7所示的应用不能通过利用地面作为通信路径的传统系统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能够通过人体作为通信介质来执行无线通信,而不需要诸如电缆等的布线设备。
只要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兼容,用于调制通过上述发送系统的传输介质发送的信号的调制处理不限于任何特定类型。基于通信系统的全部特性可以选择各种调制处理的任意一个。可被选择的特定调制处理可以是用于产生下列信号中的一个或混合的处理,即,调制的基带模拟信号、幅度调制的模拟信号、频率调制的模拟信号、调制的基带数字信号、幅度调制的数字信号、频率调制的数字信号、和相位调制的数字信号。
上述通信系统可被配置成通过用于完全双工通信的单个通信介质的多个通信事件或者通过单个通信介质执行多个装置之间的通信。
下面将描述实现这种多路复用通信的处理的示例。第一示例是关于基于频谱扩展系统的处理。根据这一处理,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安排频率带宽和某一时序代码。发送装置根据时序代码来改变频率带宽中的原始信号的频率,以便在整个频带上扩展该信号,并且发送扩展的信号。接收装置接收扩展信号,并且对接收到的信号积分,以便解码接收到的信号。
下面将描述扩频所提供的优点。根据关于信道容量的Shannon-Hartley理论,满足下列等式:
其中C[bps]表示信道容量,其指示通过通信路径能够发送数据的理论最大数据速率,B[Hz]表示信道带宽,S/N表示信号与噪声功率的比(SN比)。如果上述等式是Maclaurin扩展的,并且假设S/N较低,则上述等式(23)可被近似为下列等式(24):
如果例如S/N比是等于或小于地板噪声的水平(level),则S/N<<1。通过加宽信道带宽B,信道容量C可以增加到期望水平。
如果对于每个通信路径使用不同的时序代码并且采用不同的扩频处理,则毫无相互干扰地扩展频率并且不发生信号的串扰,从而能够同时执行多个通信事件。
第二示例表示用于采用确定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的频率带宽并且将该频率带宽分割为多个区域的频分系统的处理。发送装置(或者接收装置)根据某一频带分配规则进行操作或者在开始通信时检测闲置频带,并且基于检测的闲置频带分配频带。
具体地,通信事件在各个通信路径上、在不同频带中发生,以便抑制相互信号串扰,使其能够经由单个通信介质同时执行多个通信事件。所采用的频分系统允许执行多对一通信或多对多通信。
第三示例是采用用于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将通信时间分割为多个时隙的时分系统。发送装置(或者接收装置)根据某一时分规则进行操作或者在开始通信时检测闲置时区,并且基于检测到的闲置时区划分通信时间。
具体地,通信事件通过各条通信路径在不同的时间带中发生,以便抑制相互的信号串扰,用以使其能够经由单个通信介质同时执行多个通信事件。所利用的时分系统允许执行多对一通信或多对多通信。
根据其他处理,如上所述的第一至第三通信处理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处理可以相互组合。
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与多个其他装置同时通信的能力在某些应用中尤为重要。例如,在购买交通运输工具票的应用中,当拥有具有月票通行信息的装置A和具有电子货币功能的装置B的用户通过自动检票口时,自动检票口根据上述处理与装置A和装置B同时通信。如果用户旅行的地区包括装置A的月票不覆盖的地区时,从装置B的电子货币中自动扣减缺少的费用。
将参考图8来描述被执行用以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的通信的通信序列。假设通信序列发生在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100的发送装置110和接收装置120之间。
发送装置110的发送器113产生将被在步骤S11中发送的信号,并且在步骤S12中通过发送信号电极111将所产生的信号发送到通信介质130。当发送器113已发送信号时,发送器113完成它的通信处理。通过通信介质130将从发送器113发送的信号提供给接收装置120。接收装置120的接收器123在步骤S21中通过接收信号电极121接收信号,并且在步骤S22中输出接收到的信号。当接收器123已输出接收到的信号时,接收器123完成它的通信处理。
如上所述,发送装置110和接收装置120可以通过简单处理而不需任何复杂处理执行经由通信介质130的基本通信。具体地,发送装置110和接收装置120不必使用参考电极来构造闭合电路,而只需通过信号电极简单地发送和接收信号,以便容易地执行稳定的通信处理,而不受环境的影响。发送装置110和接收装置120(通信系统100)可以减少执行稳定通信处理的通信处理负载,而不受环境的影响,并且可以以较少的成本进行构造。由于通信处理的方案被简化,因此通信系统100能够容易地与包括调制、编码、加密和多路复用系统的各种许多通信系统组合。
在上面的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被相互分离构造。然而,可以使用具有上述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两者的功能的收发器装置来构造通信系统。
图9以方框图形式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
如图9所示,通信系统950包括收发器装置961、收发器装置962、和通信介质130。在通信系统950中,收发器装置961和收发器装置962通过通信介质130双向地发送和接收信号。
收发器装置961具有与图2所示的发送装置110相同的发送装置110和与图2所示的接收装置120相同的接收装置120。因此,收发器装置961具有发送信号电极111、发送参考电极112、发送器113、接收信号电极121、接收参考电极122、和接收器123。
在收发器装置961中,发送器110通过通信介质130发送信号,并且接收器120通过通信介质130接收信号。收发器装置961被配置成经由发送器110的通信和经由接收器120的通信相互不干扰。
收发器装置962在结构和操作上与收发器装置961相同,下面不对其进行描述。收发器装置961和收发器装置962以彼此相同的方式通过通信介质130相互进行双向通信。
对于上述结构,通信系统950(收发器装置961和收发器装置962)能够容易地执行双向无线通信,而不需诸如电缆等的布线设备。
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利用不同的电极来发送和接收信号。然而,可以仅利用一组信号电极和参考电极来选择性地发送和接收信号。
下面将描述基于参考图2至9上述的无线通信的业务信息系统。图10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预览系统1000。
在诸如唱片商店的商店中安装内容预览系统1000,用以用户1010查看期望的内容。在图10中,接收单元1001指定由操作选择面板1004的用户1010选择的内容(例如,CD(致密盘)),并且将再现所识别的内容所需的信息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02,该管理服务器通过网络等连接。
管理服务器1002是用于存储内容的数据的服务器。管理服务器1002将由接收单元1001识别的内容的数据发送到发送装置1003。
发送装置1003接收从管理服务器1002发送的内容的数据,产生与数据对应的信号,并且从商店地板1005中嵌入的信号电极输出信号。
接收单元1001和发送装置1003可以被组合成单个信息处理装置。或者,接收单元1001、发送装置1003、和管理服务器1002可以被组合成单个信息处理装置。
用户1010戴着用于查看内容的耳机1007。在耳机1007的部分(左扬声器)中安装用于执行上述无线通信的便携式装置1008。便携式装置1008可以不安装在耳机1007中,而可以安装在由用户1010佩戴的带子上。便携式装置1008通过有线或无线链路将由此接收的内容的数据发送到耳机1007,并且耳机1007将内容的数据解调为音频信号。
当用户1010选择内容时,接收单元1001和便携式装置1008通过选择面板1004中放置的信号电极执行参考图2至9的上述的无线通信,并且接收单元1001接收关于用户1010的信息以及用于识别所选内容的信息。当用户1010用耳机1007查看内容时,便携式装置1008通过商店地板1005中嵌入的信号电极执行与通信装置1003的参考图2至9的上述的无线通信,接收从发送装置1003发送的内容信号,并且从耳机1007的扬声器输出与接收到的内容信号对应的信号。
对于相互通信的接收单元1001和便携式装置1008,接收单元1001和便携式装置1008组成与图9所示的通信系统950类似的通信系统。接收单元1001对应于图9中所示的收发器装置961,便携式装置1008对应于图9所示的收发器装置962。对于相互通信的发送装置1003和便携式装置1008,发送装置1003和便携式装置1008组成与图9所示的通信系统950类似的通信系统。发送单元1003对应于图9所示的收发器装置961,而便携式装置1008对应于图9所示的收发器装置962。
下面将参考图11来描述接收单元1001和发送装置1003的内部结构细节。电极切换器1021切换选择面板1004上的多个信号电极1028的传导状态,例如,连续接通和断开信号电极1028。信号电极集中地表示为1028。如果信号电极必须被单独区分,则它们用1028-1、1028-2、...来表示。
发送/接收切换器1022在控制器1025的控制下将电极切换器1021选择性地连接到信号发生器1023和信号解调器1024。
当接收装置1001将信息发送到便携式装置1008时,信号发生器1023在控制器1025的控制下产生表示信息的信号。当接收装置1001从便携式装置1008接收信息,也就是表示信息的信号时,信号解调器1024解调所述信号,并且将所解调的信号提供给控制器1025。
控制器1025控制信号发生器1023和信号解调器1024的操作,产生表示从通过通信单元1026连接的管理服务器1002接收的数据的信号,并且将由从信号解调器1024通过通信单元1026提供的信号代表的数据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02。控制器1025具有诸如用于存储信息的存储器和HDD(硬盘驱动器)的存储单元。
通信单元1026控制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数据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02和从管理服务器1002接收数据。
显示控制器1029基于来自控制器1025的命令控制在选择面板1004上的显示。具体地,显示控制器1029在选择面板1004上显示的诸如CD标题的显示数据之间进行切换。后面将描述选择面板1004的结构细节。
声音产生器1030基于用户在选择面板1004上进行的操作活动来产生预定操作声音和消息,并且通过靠近选择面板1004放置的未示出的扬声器输出操作声音和消息。
接收单元1001使用如上所述的便携式装置1008来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接近诸如人体的通信介质放置信号电极1028,也就是,将信号电极1028安装在用户手部接触的选择面板1004上的按钮上。将参考电极1027放置成面对空间。参考电极1027对应于图9所示的发送参考电极112或接收参考电极122,并且信号电极1028对应于图9所示的发送信号电极111或接收信号电极121。
发送装置1003具有电极切换器1041、发送/接收切换器1042、信号发生器1043、信号解调器1044、控制器1045、通信单元1046、参考电极1047、和信号电极1048,它们与接收单元1001的相应部件相同,因此下面不再进行描述。
图12以方框图形式示出了选择面板1004的结构细节。如图12所示,选择面板1004具有多个按钮B1、B2、B3、B4...以及与其分别与其关联的多个标题T1、T2、T3、T4...信号电极1028-1、1028-2、1028-3、1028-4...分别连接(捆绑)到按钮B1、B2、B3、B4...当用户接触一个按钮时,便携式装置1008的信号电极以及接收单元的相应信号电极1028通过用户的手指相互执行无线通信。所述标题被显示在各个空间1081-1、1081-2、1081-3、1081-4...中,它们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单元,用于在显示控制器1029的控制下显示标题T1、T2、T3、T4...的信息。
例如,当用户1010接触选择面板1004上的按钮B1时,信号电极1028-1执行与便携式装置1008的无线通信,并且指定与信号电极1028-1(按钮B1)和由用户1010携带的便携式装置1008对应的标题T1的内容。
图13示出了在商店中安装的发送装置1008的选择面板1004和信号电极1048的平面布局。在图13中,选择面板1004-1至1004-4被放置在商店的相应的四个角落(左上、右上、左下、和右下角),并且信号电极1048-1至1048-6被放在显示CD等的显示架的两侧的地板上。信号电极1048-1至1048-6可以如上所述嵌入(平放)在商店地板1005上。实际上,信号电极1048-1至1048-6中的每一个可以被划分成每个具有与用户足部对应的尺寸的更小电极,从而在地板上放置几十个信号电极。
对于图13中所示的结构,即使当多个用户从选择面板1004移动并且在商店周围走动时,每个用户也能够观看期望的内容,因为信号电极1048与各个用户的便携式装置执行无线通信。
图14以方框图形式示出了便携式装置1008的结构。便携式装置1008的尺寸小得足以四处携带并被安装在耳机1007的扬声器上,用以与接收单元1001或发送装置1003进行无线通信。便携式装置1008包括信号电极1061、参考电极1062、和控制器1063。信号电极1061被放置得接近,例如接触,充当通信介质的人体,并且参考电极1062被放置成面对空间。
例如,参考电极1062对应于图9所示的发送参考电极112或接收参考电极122,信号电极1061对应于图9所示的发送信号电极111或接收信号电极121。
便携式装置1008的控制器1063包括例如小尺寸计算机,并且具有与发送/接收切换器1022至通信单元1026对应的物理(硬件)或逻辑(软件)功能,并且也具有诸如用于存储信息的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存储单元预先存储用于指定便携式装置1008的(内部)ID和表示内容付款的方法的付款信息(例如,预付余额或者信用卡号)。如果需要,存储单元也存储便携式装置1008从发送装置1003接收的内容的数据。
图15以方框图形式示出了管理服务器1002的结构。在图15中,CPU(中央处理单元)1201根据ROM(只读存储器)1202中存储的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1208装载到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203的程序来执行各种处理。RAM 1203也存储CPU 1201所需的数据,用以执行各种处理。
存储单元1208包括例如HDD(硬盘驱动器)。如上的内容数据被预先存储在存储单元1208中。
CPU 1201、ROM 1202、和RAM 1203通过总线1204彼此连接。输入/输出接口1205也连接到总线1204。
包括键盘和鼠标的输入单元1206、包括诸如LCD(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单元和扬声器的输出单元1207、诸如硬盘的存储单元1208、和诸如调制解调器或LAN卡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单元1029都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205。通信单元1209通过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来执行通信处理。
驱动器1210也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205。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的可移动介质1211被安装在驱动器1210中。由驱动器1210从可移动介质1211中读出的计算机程序被安装在存储单元1208中。
下面将参考图16所示的流程图来描述由图10所示的内容预览系统1000执行的内容查看处理。当用户1010操作商店中的选择面板1004时,执行内容查看处理。
在步骤S101,接收单元1001执行内容识别处理,以便识别用户1010渴望查看的内容。
下面将参考图17所示的流程图来描述内容识别处理1的细节,其是图16所示的步骤S101中的内容识别处理的示例。
在步骤S121中,接收单元1001的电极切换器1021根据按钮切换放置在选择面板1004上的信号电极1028的传导状态,例如,连续接通和断开信号电极1028。
在步骤S122,控制器1025确定接收单元1001是否能够与用户1010所拥有的便携式装置1008通信。例如,当接收单元1001在给定时间间隔发送轮询信号并且通过目前接通(传导)的信号电极从便携式装置1008接收对于轮询信号的响应时,判断出接收单元1001可以与便携式装置1008通信。然后,控制继续到步骤S123。如果判断出接收单元1001不能与便携式装置1008通信,则控制返回到步骤S121。
在步骤S123,控制器1025识别与信号电极(即、按钮)对应的内容,通过其接收单元1001能够如在步骤S122中所判断的与便携式装置1008通信。例如,如果用户1010触摸按钮B1,则接收单元1001可以通过信号电极1028-1与便携式装置1008通信,并且控制器1025识别与信号电极1028-1(按钮B 1)对应的标题T1的内容,例如,标题T1的内容的ID。
在图16中,控制从步骤S101继续到步骤S102,其中控制器1025通过信号电极(即,上面示例中的信号电极1028-1)与便携式装置1008通信,并且从便携式装置1008读取信息。例如,控制器1025读取便携式装置1008中固有的装置ID。只要它能够精确地识别商店中的便携式装置1008,装置ID不必是分配给便携式装置1008的唯一ID,而可以是从接收单元1001动态分配给便携式装置1008的ID,。
将在步骤S101中识别的内容(内容ID)和在步骤S102中获取的便携式装置1008的ID从通信单元1026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02。
在步骤S103中,例如在RAM 1203中,管理服务器1002产生具有使用在步骤S102中获取的便携式装置1008的ID的与在步骤S101中识别的内容(内容ID)相关的表。
例如,管理服务器1002产生图18中所示的表。如图18所示,装置ID(便携式装置1008的ID)和内容ID彼此关联。在图18中所示的示例中,装置ID“12345678”和内容ID“1001”(例如,标题T1的内容)彼此关联,并且装置ID“98765432”和内容ID“3001”(例如,标题T3的内容)彼此关联。电极ID也如表中描述地显示。然而,由于在步骤S104、S105中描述这些电极ID,因此在步骤S103中还不对其进行描述。
在图16中所示的步骤S104,发送装置1003获取在步骤S103由管理服务器所产生的表的信息,以便搜索能够与便携式装置1008通信的信号电极。这时,发送/接收切换器1042切换放置在商店地板中放置的信号电极1048-1、1048-2、...的传导状态,例如,依次接通和断开信号电极,以便搜索能够与便携式装置1008通信的信号电极。
通过确定便携式装置1008是否响应于从信号电极1048传送的轮询信号,来确定能够与便携式装置1008通信的信号电极1048。便携式装置1008通过信号电极1048将其自身的ID与轮询响应一起传送至发送装置1003。或者,便携式装置1008可以传送轮询命令(或者它的装置ID),并且从信号电极1048接收响应。以这种方式,发送装置1003可以搜索并且识别能够与对应于表中所描述的装置ID的便携式装置1008通信的信号电极。将在步骤S104中搜索的信号电极的信息,也就是信号电极的ID,从通信单元1046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02。
在步骤S105,管理服务器1002基于在步骤S104中搜索到的信号电极的ID来更新表。这时,在图18所示的表中描述了电极ID的信息。在图18中,电极ID“A1”(例如,信号电极1048-1的ID)被描述为与装置ID“12345678”和内容ID“1001”相关联,并且,电极ID“B2”(例如,信号电极1048-4的ID)被描述为与装置ID“98765432”和内容ID“3001”相关联。
在步骤S106,发送装置1003从管理服务器1002获取在步骤S105中更新的表的信息,从管理服务器1002获取与表中描述的内容ID对应的内容的数据,并且将与内容的数据对应的信号传送到与表中所描述的电极ID对应的信号电极。
根据表中所示的示例,控制器1045通过通信单元1046从管理服务器1002接收与内容ID“1001”、“3001”对应的内容的数据。然后控制器1045控制信号发生器1043生成与内容的数据对应的信号,并且控制电极切换器1041将与内容ID“1001”的数据对应的信号传送到信号电极1048-1(电极ID“A1”),并且还将与内容ID“3001”的数据对应的信号传送到信号电极1048-4(电极ID“B2”)。
这样,拥有装置ID“12345678”的便携式装置的用户可以查看标题T1(内容ID“1001”)的内容,并且拥有装置ID“98765432”的便携式装置的用户可以查看标题T3(内容ID“3001”)的内容。
在步骤S106之后,发送装置1003在步骤S107确定是否完成内容的发送。如果判断没有完成内容的发送,则控制继续到步骤S108,用于确定是否过去了预定的时间周期,例如10秒。在步骤S108,控制等待,直到过去了预定的时间周期。
如果在步骤S108判断过去了预定的时间周期,则控制返回到步骤S104,以便从步骤S104重复处理。具体地,如果用户在商店中移动,则必须改变内容被发送所通过的信号电极1048。因此,发送装置1003和管理服务器1002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在表中更新能够与用户携带的便携式装置通信的电极ID的信息。
如果在步骤S107中判断完成了内容的发送,则中止图16中所示的内容查看处理。
下面将参考图19所示的流程图来描述当执行图16所示的内容查看处理时由便携式装置1008执行的处理。
在步骤S161中,便携式装置1008以给定时间间隔发送轮询信号,并且确定是否存在对来自发送装置1003的信号电极1048的轮询信号的响应。在步骤S161中,控制等待,直到判断出存在对轮询信号的响应。如果在步骤S161中判断存在对轮询信号的响应,则控制继续到步骤S162。
在步骤S162中,便携式装置1008将其自己的ID传送到发送装置1003。管理服务器1002随后产生如上所述的表,参考图18。
在步骤S163,便携式装置1008接收从发送装置1003的信号电极1048传送的信息(内容的信号)。将接收到的内容的信号从便携式装置1008输出到耳机1007,该耳机输出内容的音频信号。
实际上,难以传送不间断的数据。因此,可以缓冲接收到的内容的数据,并且当接收到一定数量的数据时,可以开始解调数据,并且耳机1007可以输出内容的音频信号。当减少所缓冲的数据量时,便携式装置1008可以传送请求以便将内容发送到发送装置1003。
在步骤S164中,便携式装置1008确定是否完成了内容的接收。如果判断没有完成内容的接收,则控制返回到步骤S161,以便从步骤S161开始重复处理。具体地,如果用户在商店中移动,则必须改变内容被发送所通过的信号电极1048。因此,在给定时间间隔重复对来自信号电极1048的轮询信号的响应,以便更新图18所示的表中的电极ID的信息。
如果在步骤S164中判断完成了内容的接收,则图19所示的处理结束。
以这种方式,用户使用内容预览系统1000来查看内容。由于通过便携式装置1008与信号电极之间的无线通信来传送内容的信息,因此无论用户1010在商店中如何移动,耳机1007都输出用户1010希望查看的内容的音频信号。因此,即使在商店中存在许多希望查看内容的用户,每个用户在操作选择面板1004上的按钮之后都能够在商店中自由地移动,并且希望查看内容的新用户不必等待正在查看相同内容的用户完成查看该内容。内容预览系统1000非常便于用户使用。
而且,当通过作为通信介质的人体(用户1010)执行便携式装置1008与信号电极之间的无线通信时,查看内容所需的装置,诸如耳机1007,可能尺寸较小,并且制造成本低廉。
在上面的描述中,用户1010接触选择面板1004上的按钮(信号电极)以便识别内容。然而,用户1010可以根据其他处理来识别内容。
例如,选择面板1004可被与信号电极连接的按钮替代并且被安装在显示架或显示面板上。或者,选择面板1004可以与信号电极无关,并且可以具有用于输入识别内容的字符和符号的按键或条形码读入器。
又或者,在内容包上可以安装与便携式装置1008类似的装置,并且当用户1010用手持有该包时,便携式装置1008以参考图2至9所述的方式通过人体(用户1010)与所述包上的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从而内容ID被存储在便携式装置1008的存储器中。当用户1010接触信号电极1028时,便携式装置1008可以传送请求以便将内容与内容ID一起发送至接收单元1001。
下面将参考图20所示的流程图来描述根据上面又一替换的内容识别处理2的细节,它是在图16中的步骤S101中的内容识别处理的示例。在步骤S181中,接收单元1001的控制器1025确定是否存在发送来自由用户1010所有的便携式装置1008的内容的请求。在步骤S181中,控制等待,直到判断出存在发送内容的请求。如果在步骤S181中判断出存在发送内容的请求,则控制继续到步骤S182。
在步骤S182中,控制器1025从便携式装置1008获取内容ID。
当用户1010持有在商店中的显示架上显示的标题T1的内容的包并且接触放置在靠近显示架的地板上的信号电极1028时,识别标题T1(例如,标题T1的内容的ID)的内容。
用户同时可以选择多个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在便携式装置1008的存储器中存储所选内容的所有内容ID,并且便携式装置1008连续或立刻输出发送内容的请求,因此能够成功地再现与内容ID对应的内容。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用户查看免费的内容。然而,内容查看系统1000可被用来使得用户查看付费内容或者使得用户购买内容。
下面将参考图21中所示的流程图来描述利用内容查看系统1000的内容购买处理。
在步骤S301中,接收单元1001执行内容识别处理。内容识别处理与参考图17或20上面描述的内容识别处理相同,因此下面不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在步骤S301之后,控制继续到步骤S302,其中控制器1025通过信号电极1028与便携式装置1008通信,并且从便携式装置1008读取信息。这时,控制器1025例如读取便携式装置1008中固有的装置ID。
将在步骤S301中识别的内容(内容ID)和在步骤S302中获取的便携式装置1008的ID从通信单元1026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02,然后通过管理服务器1002到发送装置1003。
在步骤S303中,发送装置1003获取来自管理服务器1002的装置ID的信息,用以搜索能够与便携式装置1008通信的信号电极。这时,发送/接收切换器1042切换放置在商店地板上的信号电极1048-1、1048-2、...的传导状态,例如,连续接通和断开信号电极,以便搜索(识别)能够与便携式装置1008通信的信号电极。
通过确定便携式装置1008是否响应于从信号电极1048传送的轮询信号,可以确定能够与便携式装置1008通信的信号电极1048。便携式装置1008通过信号电极1048将它自己的ID与轮询响应一起传送至发送装置1003。以这种方式,发送装置1003可以识别能够与在步骤S302中获取的装置ID对应的便携式装置1008通信的信号电极。将在步骤S303中搜索到的信号电极的信息,也就是信号电极的ID,从通信单元1046传送到管理服务器1002。
在步骤S304中,管理服务器1002使用在步骤S302中获取的便携式装置1008的ID和在步骤S303中搜索到的电极ID,在RAM 1203中例如产生一个表,该表与在步骤S301中识别的内容(内容ID)关联。以这种方式,产生与参考图18所述的表类似的表。
在步骤S305中,管理服务器1002执行付款处理,这将在后面参考图22进行描述。管理服务器1002的存储单元1208对于个各个内容ID存储预先登记的金额(将要购买内容的付款)。在步骤S305进行对所购买内容的付款。
下面将参考图22中的流程图来描述图21所示的步骤S305中的付款处理的细节。在通过网络等与接收单元1001通信的同时,通过控制接收单元1001的管理服务器1002来执行付款处理。
在步骤S321中,管理服务器1002获取便携式装置1008的付款信息。便携式装置1008对于使用内容的付费预先存储表示付款的方法的付款信息。管理服务器1002通过控制接收单元1001来获取付款信息。
在步骤S322中,管理服务器1002基于在步骤S321中获取的付款信息来选择付款方法。在目前的示例中,假设对于使用内容的付费存在两种方法,也就是,从预付余额中扣除和信用卡付款。
如果在步骤S322中判断所选择的付款方法是从预付余额中扣除,则控制继续到步骤S323。在步骤S323中,管理服务器1002获取在步骤S321中获取的付款信息中包含的预付余额。
在步骤S324中,管理服务器1002基于在步骤S323中获取的预付余额来确定是否可以支付内容的费用。如果预付余额小于内容的费用,则判断不能支付内容的费用,并且控制继续到步骤S327,其中执行错误处理。如果预付余额等于或大于内容的费用,则判断能够支付内容的费用,并且控制继续到步骤S325。
在步骤S325中,管理服务器1002进行付款。
在步骤S326中,管理服务器1002从便携式装置1008的预付余额中减去在步骤S325中支付的内容费用。
步骤S326可以在步骤S325之前执行,并且因此步骤S325可以在步骤S326之后执行。
如果在步骤S322中判断出所选付款方法是信用卡付款,则控制处理到步骤S328。在步骤S328中,管理服务器1002获取诸如包含在步骤S321中获取的付款信息中的信用卡号的信用卡信息。
在步骤S329中,管理服务器1002进行付款。将在步骤S328中获取的信用卡信息和关于内容费用的信息传送至通过网络连接的付款服务器,并且该付款服务器进行付款。
如上所述执行付款处理。
在图21中所示的步骤S305之后,管理服务器1002通过网络与发送装置1003通信,并且控制发送装置1003将在步骤S301中识别的内容的数据转换为信号,并且将该信号从在步骤S303中搜索到的信号电极1048传送到便携式装置1008,该便携式装置1008存储该信号,也就是,内容的数据。
为了对将被发送的内容的数据保密,也就是,防止购买者以外的未授权用户获取内容的数据,根据预定算法可以对内容的数据加密。如果加密内容的数据,则管理服务器1002将用于解密该加密数据的密钥的信息传送到便携式装置1008,其用该密钥解密加密数据并且再现内容的数据。可以一起发送密钥的信息和内容的数据,或者在确定已经进行信用卡付款之后可以将密钥的信息和内容的数据分别发送。
下面将参考图23所示的流程图来描述当执行上面的内容购买处理时由便携式装置1008执行的处理。
在步骤S351中,便携式装置1008确定它是否从接收单元1001或发送装置1003接收到通信请求。控制在步骤S351中等待,直到它判断便携式装置1008已接收到通信请求。
在步骤S352中,便携式装置1008传送它自己的装置ID。在步骤S352之后,控制继续到步骤S353,其中便携式装置1008确定是否存在获取付款信息的请求。如果判断存在获取付款信息的请求,则便携式装置1008在步骤S354中传送付款信息。
如果在步骤S353中判断不存在获取付款信息的请求,控制返回到步骤S351。
在步骤S355中,便携式装置1008通过信号电极1048接收与从发送装置1003发送的内容的数据对应的信号,从而获取内容的数据。便携式装置1008确定在步骤S356是否完成内容数据的接收。便携式装置1008继续接收与内容数据对应的信号,直到判断出完成了内容数据的接收。
当执行内容购买处理时,通过便携式装置1008来执行上述处理。
因此用户可以使用内容查看系统100来购买内容或者付费查看内容。
在上述实施例中,发送装置具有放置在商店地板上的多个信号电极1048。然而,发送装置可以具有单个足够大的信号电极或者少量的信号电极。根据这种修改,由于多个用户(便携式装置)可能呈现于单个电极1048之上,因此发送装置1003例如根据频分复用通信处理来与每个便携式装置通信。具体地,在实际通信之前,发送装置1003从可用于通信的多个频带中分配用来与便携式装置通信的频带,并且以各个分配的频带与便携式装置通信。因此,发送装置1003可以使用单个信号电极1048与便携式装置同时通信。
在上述实施例中,相对于查看诸如CD上记录的音乐的内容的应用描述了内容查看系统100。然而,本发明的原理也可应用于查看诸如DVD(数字多用途盘)上记录的图像的内容。
上述处理序列可以通过硬件或软件来执行。如果根据软件程序来执行上述处理,则将软件程序从网络或记录介质安装到专用硬件组成部分的计算机或者能够根据其中安装的程序来执行各种功能的通用计算机。
如果通过软件执行处理序列,则从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或者诸如可移动介质的记录介质安装软件程序。
记录介质可以包括可移动记录介质,诸如磁盘(包括软盘(注册商标))、光盘(包括CD-ROM(致密盘只读存储器)和DVD(数字多用途盘))、磁光盘(包括MD(迷你盘(注册商标))、或者用于存储程序并且被分配来向用户提供程序的半导体存储器,或者可以包括在存储单元中包含的ROM或硬盘,它们用于存储程序并且被合并在设备中,并被提供给用户。
上述的处理步骤包括上述按时间顺序执行的处理以及不按时间顺序同时或独立执行的处理。
尽管已经详细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作出各种变化和修改。
Claims (19)
1.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由用户携带的终端;和
与所述终端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信号电极,用于通过与所述终端通信的通信介质来发送或接收信号;
第一参考电极,用于获取确定所述信号的输出值的参考点;
识别部件,用于识别将被发送至所述终端的数据;
获取部件,用于获取识别所述终端的信息;
搜索部件,用于搜索能够与所述获取部件获取的信息对应的所述终端通信的所述第一信号电极;和
发送部件,用于将与所述识别部件识别的数据对应的信号从所述搜索部件搜索到的所述第一信号电极发送到所述终端;
所述终端包括:
第二信号电极,用于通过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通信的通信介质来发送或接收信号;
第二参考电极,用于获取确定所述信号的输出值的参考点;
存储信息发送部件,用于将其中存储的信息作为信号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和
接收部件,用于接收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信号。
2.一种与用户携带的终端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信号电极,用于通过与所述终端通信的通信介质来发送或接收信号;
参考电极,用于获取确定所述信号的输出值的参考点;
识别部件,用于识别将被发送至所述终端的数据;
获取部件,用于获取识别所述终端的信息;
搜索部件,用于搜索能够与由所述获取部件获取的信息对应的所述终端通信的所述信号电极;和
发送部件,用于将与所述识别部件识别的数据对应的信号从所述搜索部件搜索到的所述信号电极发送到所述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信号电极静电地、比所述参考电极更强地耦合到所述通信介质,并且发送或接收与在所述信号电极和所述参考电极之间形成的电位差对应的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识别部件在与多个数据对应的多个信号电极中搜索能够与所述终端通信的信号电极,并且基于已搜索到的信号电极来识别所述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识别部件基于从所述终端发送的信号来识别所述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用于与所述终端通信的信号电极被安装在与所述数据对应的对象上,并且当所述用户接触与所述数据对应的对象时,根据从安装在所述对象上的信号电极发送的信号、基于从所述终端发送到所述识别部件的信号来识别所述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产生部件,用于产生与所述识别部件识别的数据相关的表,该表具有由识别所述终端的所述获取部件获取的信息和由所述搜索部件搜索到并能够与所述终端通信的信号电极的信息;
其中所述发送部件基于由所述产生部件产生的所述表来发送与所述数据对应的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搜索部件在每次预设时间过去时搜索能够与所述终端通信的信号电极,并且所述表基于关于已搜索到的信号电极的信息来更新。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数据包括作为内容的音频数据,并且所述终端被并入所述用户戴的耳机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在销售所述内容的商店的地板中嵌有由所述发送部件将与所述数据对应的信号从其发送至所述终端的信号电极,所述通信介质包括人体,并且所述搜索部件搜索被嵌于所述用户站立的位置中的信号电极作为能够与所述终端通信的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数据被加密并被发送至所述终端。
12.一种在信息处理装置中处理信息的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通过通信介质来发送或接收信号的信号电极,和获取确定所述信号的输出值的参考点的参考电极,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基于由所述信号电极发送或接收的信号与用户所携带的终端通信,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识别将被发送至所述终端的数据;
获取识别所述终端的信息;
搜索能够与所述获取步骤中获取的信息对应的所述终端通信的所述信号电极;和
将与在所述识别步骤中识别的数据对应的信号从在所述搜索步骤中搜索到的信号电极发送到所述终端。
13.一种用于控制信息处理装置处理信息的程序,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用于通过通信介质来发送或接收信号的信号电极,和用于获取确定所述信号的输出值的参考点的参考电极,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基于由所述信号电极发送或接收的信号与用户所携带的终端通信,所述程序使计算机能够执行包括以下步骤的处理:
控制识别将被发送至所述终端的数据;
控制获取识别所述终端的信息;
控制搜索能够与所述控制获取步骤中获取的信息对应的所述终端通信的所述信号电极;和
控制将与在所述控制识别步骤中识别的数据对应的信号从在所述控制搜索步骤中搜索到的所述信号电极发送到所述终端。
14.一种其中记录有用于控制信息处理装置处理信息的程序的记录介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通过通信介质来发送或接收信号的信号电极,和获取确定所述信号的输出值的参考点的参考电极,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基于由所述信号电极发送或接收的信号与用户所携带的终端通信,所述程序使计算机能够执行包括以下步骤的处理:
控制识别将被发送至所述终端的数据;
控制获取识别所述终端的信息;
控制搜索能够与所述控制获取步骤中获取的信息对应的所述终端通信的所述信号电极;和
控制将与在所述控制识别步骤中识别的数据对应的信号从在所述控制搜索步骤中搜索到的所述信号电极发送到所述终端。
15.一种被用户携带以与其他信息处理装置进行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信号电极,用于通过与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通信中的通信介质来发送或接收信号;
参考电极,用于获取确定所述信号的输出值的参考点;
存储信息发送部件,用于将其中存储的信息作为信号发送至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和
接收部件,用于接收从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信号电极静电地、比所述参考电极更强地耦合到所述通信介质,并且发送或接收与在所述信号电极和所述参考电极之间形成的电位差对应的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通信介质包括人体,并且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被并入所述用户携带的单元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接收部件接收与从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内容的数据对应的信号,并且由所述接收部件接收到的信号被输出至所述单元。
19.一种在由用户携带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处理信息的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通过通信介质将信号发送到其他信息装置或从其他信息装置接收的信号电极,以及用于获取确定所述信号的输出值的参考点的参考电极,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基于由所述信号电极发送或接收的信号与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通信,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存储信息作为信号发送至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和
接收从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信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093515A JP4403512B2 (ja) | 2005-03-29 | 2005-03-29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
JP093515/05 | 2005-03-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41957A true CN1841957A (zh) | 2006-10-04 |
CN1841957B CN1841957B (zh) | 2010-08-18 |
Family
ID=37030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07152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41957B (zh) | 2005-03-29 | 2006-03-29 |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69337B2 (zh) |
JP (1) | JP4403512B2 (zh) |
CN (1) | CN1841957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90911A (zh) * | 2018-02-23 | 2019-08-30 | 脸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经由佩戴者身体实现低功率通信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CN112385328A (zh) * | 2018-07-12 | 2021-02-19 | 株式会社富士 | 模板生成装置及元件安装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289637A1 (en) * | 2005-06-28 | 2006-12-28 | Media Cart Holdings, Inc. | Media enabled shopping cart system with basket inventory |
US7660747B2 (en) * | 2005-06-28 | 2010-02-09 | Media Cart Holdings, Inc. | Media enabled shopping cart system with point of sale identification and method |
US7443295B2 (en) | 2005-06-28 | 2008-10-28 | Media Cart Holdings, Inc. | Media enabled advertising shopping cart system |
US7714723B2 (en) | 2007-03-25 | 2010-05-11 | Media Cart Holdings, Inc. | RFID dense reader/automatic gain control |
US20080237339A1 (en) | 2007-03-26 | 2008-10-02 | Media Cart Holdings, Inc. | Integration of customer-stored information with media enabled shopping systems |
US7679522B2 (en) | 2007-03-26 | 2010-03-16 | Media Cart Holdings, Inc. | Media enhanced shopping systems with electronic queuing |
US7782194B2 (en) | 2007-03-25 | 2010-08-24 | Media Cart Holdings, Inc. | Cart coordinator/deployment manager |
US7762458B2 (en) | 2007-03-25 | 2010-07-27 | Media Cart Holdings, Inc. | Media enabled shopping system user interface |
US20080238009A1 (en) | 2007-03-26 | 2008-10-02 | Media Cart Holdings, Inc. | Voip capabilities for media enhanced shopping systems |
US7741808B2 (en) | 2007-03-25 | 2010-06-22 | Media Cart Holdings, Inc. | Bi-directional charging/integrated power management unit |
JP2009182569A (ja) * | 2008-01-30 | 2009-08-13 | Rohm Co Ltd | 情報交換装置、情報再生装置および情報交換システム |
CN101904120A (zh) | 2007-12-21 | 2010-12-01 |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交换装置 |
JP5012743B2 (ja) * | 2008-09-16 | 2012-08-2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人体通信ワイヤレス音声出力装置 |
JP2010226214A (ja) * | 2009-03-19 | 2010-10-07 | Ntt Electornics Corp | 情報入手システム |
JP5123890B2 (ja) * | 2009-05-26 | 2013-01-23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トランシーバ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JP2011128809A (ja) * | 2009-12-16 | 2011-06-30 | Rohm Co Ltd | 情報入力装置および情報出力装置 |
CN102576264A (zh) | 2009-08-18 | 2012-07-11 |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 输入/输出装置、可移动装置和信息显示装置 |
JP5772304B2 (ja) * | 2011-07-01 | 2015-09-02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
US11894885B2 (en) * | 2022-05-23 | 2024-02-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Near ultra low energy field transducer desig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23597A (en) | 1990-02-28 | 1991-06-11 | Richard Salisbury | Detection apparatus for safety eyewear |
US5164707A (en) | 1990-02-28 | 1992-11-17 | Cabot Safety Corporation | Detection system for safety equipment |
US5434842A (en) * | 1992-07-17 | 1995-07-18 |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 Reading and writing stored information by means of electrochemistry |
JPH0720249A (ja) | 1993-06-30 | 1995-01-24 | Toyota Central Res & Dev Lab Inc | 着座表示装置 |
JP3571383B2 (ja) | 1994-10-19 | 2004-09-2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Icカード、icカードリードライト装置及び電子財布システム |
KR100395863B1 (ko) | 1995-05-08 | 2003-11-14 | 매사츄세츠 인스티튜트 오브 테크놀러지 | 신호송신매질로서인체를사용한비접촉센싱및신호송신용시스템 |
US5739746A (en) | 1996-11-12 | 1998-04-14 | Siemens Busin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user presence in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US5796827A (en) * | 1996-11-14 | 1998-08-1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ar-field human-body coupling for encrypted communication with identification cards |
JP3425347B2 (ja) | 1996-12-12 | 2003-07-14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人体経由情報伝達装置 |
US6223018B1 (en) | 1996-12-12 | 2001-04-24 |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 Intra-body information transfer device |
JPH10232283A (ja) | 1997-02-21 | 1998-09-02 | Fuji Electric Co Ltd | 放射線管理区域の入退場管理システム |
JP4268817B2 (ja) | 1997-03-26 | 2009-05-2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認証方法 |
JP4268690B2 (ja) | 1997-03-26 | 2009-05-2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認証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並びに認証方法 |
SE9803344L (sv) | 1998-10-01 | 2000-04-02 | Biosys Ab |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att övervaka en sittande person |
US6542717B1 (en) | 1999-01-20 | 2003-04-0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personal area network (PAN) electrostatic communication |
IT1309717B1 (it) | 1999-03-04 | 2002-01-30 | Alessandro Manneschi | Procedimento di riconoscimento e cabina a porte interbloccate congestione automatizzata |
JP2001134890A (ja) | 1999-11-08 | 2001-05-18 | Sony Corp | 音声案内装置 |
JP2001144662A (ja) | 1999-11-11 | 2001-05-25 | Sony Corp | 携帯型オーディオ・リスニング装置 |
US6441747B1 (en) * | 2000-04-18 | 2002-08-27 | Motorola, Inc. | Wireless system protocol for telemetry monitoring |
US7184581B2 (en) | 2000-06-09 | 2007-02-27 | Idex Asa | System for real time finger surface pattern measurement |
JP3319462B2 (ja) | 2000-06-26 | 2002-09-03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信号伝送経路として人体を利用した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 |
US6725087B1 (en) * | 2000-09-19 | 2004-04-20 | Telectroscan,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 imaging of biological tissue by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through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EP1235452A4 (en) | 2000-09-20 | 2003-02-12 | Seiko Epson Corp | RADIO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 RADIO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DEVICE AND PORTABLE RADIO |
EP1249970A1 (en) | 2001-04-10 | 2002-10-16 | Alcatel | A method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referred communication services such as voice versus regular data |
JP2003063392A (ja) | 2001-08-28 | 2003-03-05 | Fujikura Ltd | 乗客検知システム |
WO2003033070A1 (en) | 2001-10-16 | 2003-04-24 |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 Neural prosthesis |
JP2003132031A (ja) | 2001-10-25 | 2003-05-09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データ通信装置 |
JP3625280B2 (ja) | 2001-11-02 | 2005-03-02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JP2004016658A (ja) * | 2002-06-19 | 2004-01-22 | Ntt Docomo Inc | 生体信号測定可能な携帯型端末および測定方法 |
JP3707463B2 (ja) | 2002-09-20 | 2005-10-1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信号伝送方式、信号送信装置及び信号受信装置 |
US6999032B2 (en) | 2002-09-23 | 2006-02-14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Antenna system employing floating ground plane |
JP3847741B2 (ja) | 2002-10-02 | 2006-11-22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ボタン装置 |
JP3935041B2 (ja) | 2002-10-10 | 2007-06-20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情報送受信システム |
CN100356382C (zh) | 2002-11-19 | 2007-12-1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非接触式ic卡 |
JP2004214737A (ja) | 2002-12-26 | 2004-07-29 | Toshiba Corp | 動線表示システム、動線表示方法及び動線表示プログラム |
WO2004077704A1 (ja) | 2003-02-27 | 2004-09-10 | Sony Corporation | 通信システム |
JP4088896B2 (ja) | 2003-02-27 | 2008-05-2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 |
JP3878152B2 (ja) | 2003-06-10 | 2007-02-07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電界利用監視システム |
WO2005038697A1 (en) | 2003-10-15 | 2005-04-28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Data carrier circuit capable of supplying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to a communications arrangement |
CA2597224C (en) | 2004-02-11 | 2013-12-24 | Cstar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taloguing and poling movement in an environment for purposes of tracking and/or contain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
US7559468B2 (en) | 2004-05-24 | 2009-07-14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Reader/writer secure module access control method |
KR100654319B1 (ko) | 2004-09-01 | 2006-12-08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근역장을 이용한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JP2006352700A (ja) * | 2005-06-17 | 2006-12-28 | Sony Corp |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
2005
- 2005-03-29 JP JP2005093515A patent/JP440351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3-28 US US11/390,274 patent/US786933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3-29 CN CN2006100715211A patent/CN184195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90911A (zh) * | 2018-02-23 | 2019-08-30 | 脸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经由佩戴者身体实现低功率通信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CN112385328A (zh) * | 2018-07-12 | 2021-02-19 | 株式会社富士 | 模板生成装置及元件安装机 |
CN112385328B (zh) * | 2018-07-12 | 2022-08-30 | 株式会社富士 | 模板生成装置及元件安装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60256700A1 (en) | 2006-11-16 |
US7869337B2 (en) | 2011-01-11 |
JP2006279365A (ja) | 2006-10-12 |
JP4403512B2 (ja) | 2010-01-27 |
CN1841957B (zh) | 2010-08-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41957A (zh) |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 |
CN1704888A (zh) | 便携式电子设备、控制输入操作的方法、以及用于控制输入操作的程序 | |
CN1282934C (zh) | 信息处理方法、内容分配装置及方法 | |
CN1190793C (zh) | 记录/检索装置和方法、发送/接收装置和方法 | |
CN1255738C (zh) | 确定多个移动计算设备控制电器的优先级的系统与方法 | |
US8583044B2 (en) |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enabled wireless media system and player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 |
CN1294719C (zh) | 信息提供设备和方法、以及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 |
CN1476700A (zh) | 信息提供系统、信息处理设备、通信终端及其方法 | |
CN1304108A (zh) | 检索系统、检索方法、输入单元、终端、显示方法和介质 | |
CN1554207A (zh) | 远程控制系统及远程控制方法、实行远程控制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可由远程控制而动作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记录媒体 | |
CN1602606A (zh) | 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 | |
CN1551595A (zh) | 多功能便携式电话 | |
CN1192381C (zh) | 数据管理装置以及数据管理方法 | |
CN1866894A (zh) | 管理系统、管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 |
CN1479896A (zh) | 内容发行系统、内容发行方法和客户机终端 | |
CN1479921A (zh) | 计算机程序复制管理系统 | |
CN1547829A (zh) |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记录介质和程序 | |
CN1398471A (zh) | 具有通信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 |
CN1521955A (zh) | 信息提供装置、信息接收装置和无线通信装置 | |
CN1432251A (zh) | 数据分配服务器,终端以及使用了这些设备的数据分配系统 | |
CN1423871A (zh) | 数据分配系统及其采用的记录介质 | |
CN1552156A (zh) | 信息处理装置 | |
CN1863049A (zh) | 无线通信系统,读/写器装置,密钥管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 |
CN1905717A (zh) | 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 |
CN1231911C (zh) | 用于实现超发行的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8 Termination date: 2012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