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1893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21893A CN1821893A CNA2006100076701A CN200610007670A CN1821893A CN 1821893 A CN1821893 A CN 1821893A CN A2006100076701 A CNA2006100076701 A CN A2006100076701A CN 200610007670 A CN200610007670 A CN 200610007670A CN 1821893 A CN1821893 A CN 18218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iew data
- image
- interbody spacer
- data
- pap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4—Local printer devi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1—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Storing Facsimile Image Data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虽然只备有一个图像形成装置,但能并行地执行一个图像数据的打印记录、以及另一个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的处理效率高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对多张记录纸执行一个图像数据的打印记录时,利用多张记录纸中先行的记录纸的打印记录结束的位置和后继的记录纸的打印记录开始的位置之间的间隔、即纸间间隔,图像处理部(18)根据控制部(11)的动作指令,对由扫描部(3)读出并由图像分割部(16)分割了的又一个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第一图像数据的打印记录并行地用图像处理部对与第一图像数据不同的第二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之一种的例如复印机中,有能一边执行一个图像数据的打印记录,一边读取另一个图像数据的所谓的多路存取型的机种。由于强烈地希望提高处理速度,所以在多路存取型的复印机中,有一种复印机备有两个作为处理电路的图像处理部,以便并行地执行一个图像数据的打印记录用的图像处理、以及读取的另一个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
可是,执行高级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部,由于价格昂贵,所以成为使装置成本猛增的原因。因此,要求只备有一个图像处理部来降低成本,而且处理速度也快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多路存取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提高处理速度用的一种方法,可以考虑利用打印记录多张记录纸时由记录纸之间形成的纸间间隔(recording sheet interval),即利用执行一个打印记录工作和下一个打印记录工作之间的期间。作为着眼于这样的纸间间隔的现有技术,在能插入执行多个工作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有一种在一个工作的执行中检测该纸的间隔,如果是在该纸的间隔内可能执行当前未执行的工作,则作为插入工作执行的图像形成装置(参照特开2004-173291号公报)。
可是,在特开2004-173291号公报中,只不过公开了通过在通常的打印工作执行中的纸之间执行插入打印工作,来提高处理效率,在上述这样的多路存取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未全部公开为了降低成本而限定一个图像处理部,能并行地执行一个图像数据的打印记录、以及另一个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从而提高处理效率这样的课题及其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虽然只备有一个图像形成装置,但能并行地执行一个图像数据的打印记录、以及另一个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的处理效率高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对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对图像处理后的第一图像数据在多张记录纸上执行打印记录,与第一图像数据的打印记录并行地对与第一图像数据不同的第二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读取在原稿上形成的图像的图像读取部;
对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部;
执行图像数据的打印记录的打印部;
设定纸间间隔的纸间间隔设定部,该纸间间隔是由打印记录第一图像数据的记录纸之间形成的间隔、即先行的记录纸的打印记录结束的位置和后继的记录纸的打印记录开始的位置的间隔;
图像分割部,其将由图像读取部读取的一张原稿的第二图像数据分割成多个,作成分割图像数据;以及
控制部,其以在纸间间隔中对分割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的方式控制图像处理部的动作。
如果采用本发明,则图像形成装置中备有的控制部控制图像处理部的动作,以便在由打印记录第一图像数据的记录纸之间形成的间隔、即作为先行的记录纸的打印记录结束的位置和后继的记录纸的打印记录开始的位置的间隔的纸间间隔中,对由图像读取部读取、由图像分割部将一张原稿分割成多个的第二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这样,在第一图像数据的打印记录处理时发生的纸间间隔中,利用图像处理部在第一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中不能利用的间隔,将由图像数据处理部读取的一张原稿的第二图像数据分割成多个,在纸间间隔中对分割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所以能同时处理执行打印记录的打印工作、以及读取图像而且进行图像处理的扫描工作这样的多种工作,提高处理效率。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图像分割部以如下方式分割第二图像数据,即分割第二图像数据时,由分割产生的位于分割图像数据的数据开始部分及数据结束部分的边界部,与位于该分割图像数据之前的前位置分割图像数据的边界部、及位于该分割图像数据之后的后位置分割图像数据的边界部,分别具有图像数据的重叠部分。
另外,如果采用本发明,则图像分割部分割第二图像数据,以便使分割图像数据的边界部,与位于该分割图像数据的前后的前位置及后位置分割图像数据的边界部,分别有图像数据的重叠部分。因此,例如如果需要前后的连续图像数据,则能无障碍地平滑地执行滤色处理、变倍处理等图像处理。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备有存储等待打印的第一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
图像分割部分割第二图像数据,以便分割成对应于图像存储器中存储的第一图像数据的等待打印张数的分割数。
另外,如果采用本发明,则备有存储等待打印的第一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图像分割部分割第二图像数据,以便成为对应于图像存储器中存储的第一图像数据的等待打印张数的分割数。因此,由于等待打印记录处理状态下的打印工作的等待打印张数越多,则能使第二图像数据的分割数越多,所以能将纸间间隔设定得小,在存储状态下能快速地执行等待打印的工作。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调整纸间间隔、对纸间间隔设定部进行设定的纸间间隔调整部。
另外,如果采用本发明,则包括调整纸间间隔,对纸间间隔设定部进行设定的纸间间隔调整部。第二图像数据的分割被等分,进行图像处理效果最好。因此,用纸间间隔调整部调整纸间间隔,从而与等分第二图像数据而生成的分割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所需要的时间一致,由此,能提高图像处理的效率。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模式切换单元,该模式切换单元用来切换以下两种模式,即,控制部以使被分割的第二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时间最短化的方式控制图像处理部的动作的图像处理优先模式;以及控制部以使被打印记录第一图像数据的多张记录纸的输送间隔最小化的方式控制纸间间隔设定部的动作的纸间间隔最小化模式,
纸间间隔调整部根据模式切换单元的输出,调整纸间间隔。
另外,如果采用本发明,则由模式切换单元切换使被分割的第二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时间最短化的图像处理优先模式、以及使被打印记录第一图像数据的多张记录纸的输送间隔最小化的纸间间隔最小化模式,纸间间隔调整部根据模式切换单元的输出,调整纸间间隔。由此,能根据操作者的要求,优先选择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执行第二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或者尽可能快地执行第一图像数据的打印记录处理。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图像处理部备有:
保持对应于第二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的动作设定的第一寄存器;以及
保持对应于第一图像数据的打印记录的动作设定的第二寄存器,
根据纸间间隔的开始和结束,切换第一寄存器和第二寄存器。
另外,如果采用本发明,则图像处理部备有保持对应于第二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的动作设定的第一寄存器;以及保持对应于第一图像数据的打印记录的动作设定的第二寄存器,根据纸间间隔的开始和结束,切换第一寄存器和第二寄存器。这样,由于准备了两组寄存器,根据模式的不同,切换使用它们,能缩短模式切换所需要的时间,所以能增长纸间间隔的有效时间。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特色、以及优点,从下述的详细的说明和附图,会更加明确。
图1是简略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路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设置在操作部中的模式切换开关的图。
图3是简略地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鼓周边的机械结构图。
图4是说明图像分割部进行的第二图像数据的分割的概要图。
图5是表示图像处理部的结构框图。
图6A是说明并行地执行第一图像数据的打印处理、以及第二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时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6B是说明根据第一图像数据的打印张数,变更纸间间隔处理行数时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6C是说明处理第二图像数据中在纸间间隔内未处理完的剩余的行数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7A举例示出表数据1A的图。
图7B举例示出表数据1B的图。
图7C举例示出表数据1C的图。
图7D举例示出表数据1D的图。
图8A举例示出表数据2A的图。
图8B举例示出表数据2B的图。
图8C举例示出表数据2C的图。
图8D举例示出表数据2D的图。
图9是表示并行地执行第一图像数据的打印处理、以及第二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时的具体例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简略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路结构的框图。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连接在计算机5上,是一种兼备作为根据从计算机5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形成的打印机的功能;以及作为复制在原稿上形成的图像的复印机的功能的复合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1大致包括:控制器部2、扫描部3、以及作为打字部的打印部4。
扫描部3构成图像读取部,该图像读取部包括放置预先形成图像的原稿用的原稿放置部;以及对放置在原稿放置部上的原稿的图像进行光扫描,读取图像的光扫描部。由扫描部3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在控制器部2中备有的图像存储器15中。
控制器部2包括:控制部11;分别连接在控制部11上的操作部12、存储部13及显示部14;及同样连接在控制部11上的图像存储器15、图像分割部16、图像输入部17、图像处理部18、图像输出部19、图像组合部20、图像缓冲器21、激光控制集成电路(激光控制IC)22。
控制部11例如是备有中央处理装置(CPU)的处理电路。控制部11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总体工作,同时控制连接在控制部11上的上述各部的工作。
存储部13例如由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构成,存储着控制部11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工作用的程序,还有后面所述的设定纸间间隔的处理行数用的表数据等。
操作部12还有图像形成装置1的操作者输入动作指令或动作条件等的输入部,例如备有键盘和为了能输入各种指令而设定的输入按钮。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应注意到,操作部12备有作为切换后面所述的图像处理优先模式和纸间间隔最小化模式的切换单元的模式切换开关。
图2是表示设置在操作部12中的模式切换开关23的图。模式切换开关23有:在操作部12中例如作为触摸面板开关设置的、指示图像处理优先模式的“扫描工作优先模式的设定”部23a;以及指示纸间间隔最小化模式的“打印优先模式的设定”部23b。操作者选择触摸了“扫描工作优先模式的设定”部23a或“打印优先模式的设定”部23b中的某一者时,被选择的一者的动作指令便被输入控制部11中,在被选择的部中显示检查标志。后面将说明给予模式切换开关23的输出的控制部11的工作。
返回图1,显示部14例如由液晶显示器(LCD)等构成。根据控制部11的显示动作指令,在显示部14上执行上述模式切换显示、或显示应执行打印记录的记录纸的张数等。
这里,在控制器部2的其他部的说明之前,说明纸间间隔。图3是简略地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感光鼓24周边的机械结构图。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打印部中包括的感光鼓24的周围,按照用箭头25表示的从旋转方向的上游侧至下游侧的顺序,设有图中未示出的带电器、曝光单元26、图中未示出的显影器、以及复印辊27。带电器使感光鼓24均匀地带电。曝光单元26用对应于图像数据的光、例如激光,使均匀带电的感光鼓24曝光,在感光鼓24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器将显影剂供给感光鼓24的表面,使静电潜像显影,形成调色剂图像。复印辊27施加与调色剂的极性相反极性的复印偏压,将感光鼓24上的调色剂图像复印在记录纸上。复印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及记录后的记录纸,利用设置在输送路径30上的多组输送辊28,沿着箭头29的方向输送。
纸间间隔是由打印记录了第一图像数据的记录纸之间形成的间隔,用先行的第一记录纸31的打印记录结束的位置和后继的第二记录纸32的打印记录开始的位置的间隔来定义。该纸间间隔严格地说不是在第一及第二记录纸31、32的输送路径30上设定,而是在感光鼓24上设定。即,纸间间隔是感光鼓24的圆周方向的用曝光单元26写入应在第一记录纸31上形成图像的静电潜像的图像数据的位置,即激光位置33、以及相对于该位置33,感光鼓24的旋转方向25上游侧的位置,是伴随感光鼓24的旋转而到达上述位置33后,为了对第二记录纸32形成图像,用曝光单元26开始写入静电潜像的最初的图像数据的位置,即第二记录纸与图像开始鼓位置34的距离,时间上是将感光鼓24的旋转速度除该距离所得之值。
对感光鼓24上设定的纸间间隔执行时序调整,以便输送路径30上的第一记录纸31和第二记录纸32的输送间隔一致。如下执行该时序调整。沿输送路径30,以预定的间隔设置检测记录纸的两个第一及第二检测传感器35、36。由第一及第二检测传感器35、36检测的记录纸的输送速度、以及由第二检测传感器36检测的第二记录纸32的先头部的检测结果被输入控制部11,控制部11对输送辊28的驱动系统输出动作指令,同时对搓纸辊37的驱动系统输出动作指令,使第二记录纸32上的图像形成开始位置和上述感光鼓24上的图像写入开始位置34一致地执行控制。
因此,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的总体动作控制的一环,控制曝光单元26在感光鼓24上形成静电潜像的位置的控制部11,是纸间间隔设定部。另外,为了实际上输送给打印部的多张记录纸的输送间隔一致,对感光鼓24上设定的纸间间隔进行调整的第一及第二检测传感器35、36、输送辊28及其驱动系统、搓纸辊37及其驱动系统与控制部11一同构成纸间间隔调整部。
再返回图1,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
图像存储器15是存储部,例如由RAM等构成。由扫描部3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5中。另外,在图像存储器15中,还存储着作为执行打印记录的图像数据的第一图像数据及其作为应打印记录的记录纸的张数的等待打印张数。
图像分割部16是根据来自基于动作程序的控制部11的动作指令,对由扫描部3读取后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5中的、与打印记录的第一图像数据不同的第二图像数据执行以下的图像分割处理的处理电路。
图像分割部16将从图像存储器15读出的第二图像数据、即原稿的一页部分的第二图像数据分割成多个,作成分割图像数据。分割该第二图像数据时,图像分割部16这样执行分割,以便使通过分割而生成的分割图像数据的数据开始部分及数据结束部分的边界部分别与位于该分割图像数据之前的前位置分割图像数据的边界部、及位于该分割图像数据之后的后位置分割图像数据的边界部具有图像数据的重复部分。
图4是说明图像分割部16进行的第二图像数据的分割的概要的图。以下参照图4说明第二图像数据的分割方法。在图4中,举例示出了图像分割部16将应在一张记录纸上形成图像的第二图像数据,平行于主扫描方向等分成4个,即等分成第一~第四分割图像数据A、B、C、D的情况。以第二分割图像数据B为例,图像分割部16这样分割第二图像数据:作为前位置分割图像数据的第一分割图像数据A和第二分割图像数据B的边界部,在第二分割图像数据B的开始部分51,形成与第一分割图像数据A的重复部分52,作为后位置分割图像数据的第三分割图像数据C和第二分割图像数据B的边界部,在第二分割图像数据B的结束部分53,形成与第三分割图像数据C的重复部分54。
关于第二分割图像数据以外的剩余的分割图像数据,也与第二分割图像数据B一样,被分割成有与前后的分割图像数据重复的图像数据部分。可是,在第二图像数据总体的数据开始部分和数据结束部分中,形成图像数据的重复部分。
由图像分割部16进行的第二图像数据的分割方法,如上所述两种处理模式不同。在设定了纸间间隔最小模式(也称为打印优先模式)的情况下,纸间间隔距离被设定为由机构的制约(纸输送速度的偏差等)决定的最小纸间间隔距离(具体地说,40mm),该纸间间隔距离相同,与纸间间隔内是否进行图像处理无关。在纸间间隔最小化模式中,设定该纸间间隔时间内可能的图像处理行数。因此,与是否在纸间间隔内进行图像处理无关,不会降低打印速度。在此情况下,不均等地分割图像数据。
另一方面,在图像处理优先模式(也称为扫描工作优先模式)中,即使纸间间隔距离延长,也使有效地执行纸间间隔的图像处理优先。具体地说,均等地分割一张处理对象图像的全部行数,将它作为一次纸间间隔内的处理行数来设定。这样,在各纸间间隔中的处理行数中,不会出现小数部分,能均等有效地执行处理。
另外,还能根据第一图像数据的等待打印页数,变更纸间间隔的处理行数。在此情况下,等待打印页数少时,使纸间间隔内的处理行数多(减少分割数),等待打印页数多时,使纸间间隔内的处理行数少(增加分割数)。这样,等待打印页数少时,第一图像的打印处理时间本身短,所以纸间间隔即使多少延长一些,作为总体的时间短,所以第一图像的等待打印的用户本身的等待时间短,另外能使第二图像的处理快。另一方面,等待打印页数多时,纸间间隔缩短,所以能有效地利用打印大量页的纸间间隔,不会延长等待第一图像的打印的用户的等待时间。
如上所述操作者通过操作作为输入部的操作部12中备有的模式切换开关23,选择指示工作模式,使其为纸间间隔最小化模式或图像处理优先模式两者中的任意一者。响应来自模式切换开关23的输出、以及同样从操作部12由操作者输入的等待打印张数,控制部11选择根据工作模式、等待打印张数、以及记录纸尺寸预定后存储在存储部13中的后面所述的表数据,根据该表数据,确定第二图像数据的处理行数。另外,与来自存储部12的操作无关,在扫描部3中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时,同时检测记录纸尺寸,该检测信号被输入控制部11中。
返回图1,由图像分割部16分割的第二图像数据,通过图像输入部17的动作,被输出给图像处理部18。
图像处理部18根据控制部11发出的动作指令,在打印记录第一图像数据的纸间间隔中,对由图像分割部16分割的多个第二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这里,举例示出图像处理,例如有γ修正处理、滤色处理、变倍处理等。
图5是表示图像处理部18的结构框图。图像处理部18备有:γ修正部61、滤色(filter)部62、变倍部63、A1寄存器64、A2寄存器65、A3寄存器66、B1寄存器67、B2寄存器68、B3寄存器69、γ修正选择器70、滤色选择器71、变倍选择器72、切换控制寄存器73、以及接口(I/F)部74。γ修正部61执行γ修正处理。滤色部62执行滤色处理。变倍部63执行变倍处理。A1寄存器64、A2寄存器65及A3寄存器66是构成保持对应于图像处理动作的动作设定的第一寄存器的寄存器组。B1寄存器67、B2寄存器68及B3寄存器69构成保持对应于打印记录动作的图像处理的动作设定的第二寄存器的寄存器组。I/F部74是图像处理部18与外部装置的连接部。
γ修正处理中用的γ表、滤色处理中用的滤色系数、以及变倍处理中用的变倍率,与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和进行图像形成的打印记录用的图像处理时,使用设定内容不同的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表1所示,对应于图像处理及打印记录各种动作的γ表、滤色系数及变倍率,分别保持在构成第一寄存器的A1寄存器~A3寄存器64~66、以及构成第二寄存器的B1寄存器~B3寄存器67~69中。
[表1]
处理 | 寄存器的内容 | 图像处理动作 | 打印记录动作 |
γ修正处理 | γ表 | A1寄存器 | B1寄存器 |
滤色处理 | 滤色系数 | A2寄存器 | B2寄存器 |
变倍处理 | 变倍率 | A3寄存器 | B3寄存器 |
γ修正选择器70介于A1寄存器64及B1寄存器67与γ修正部61之间,连接双方,将对应于A1寄存器64和B1寄存器67中保持的各种动作的γ表中的某一者,切换后输出给γ修正部61。滤色选择器71介于A2寄存器65及B2寄存器68与滤色部62之间,连接双方,将对应于A2寄存器65和B2寄存器68中保持的各种动作的滤色系数中的某一者,切换后输出给滤色部62。变倍选择器72介于A3寄存器66及B3寄存器69与变倍部63之间,连接双方,将对应于A3寄存器66和B3寄存器69中保持的各种动作的变倍率中的某一者,切换后输出给变倍部63。
切换控制寄存器73连接在γ修正选择器70、滤色选择器71及变倍选择器72上。切换控制寄存器73响应从控制部11通过I/F部74供给执行第一图像数据的打印记录的动作指令、或执行第二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的动作指令两者中的某一者,对γ修正选择器70、滤色选择器71和变倍选择器72进行切换工作控制。切换控制寄存器73通过切换各选择器70~72,对应于各自的动作的上述表1所示的设定,从保持图像处理动作的设定的第一寄存器组64~66、或从保持打印记录动作的设定的第二寄存器组67~69中的某一者,供给γ修正部61、滤色部62及变倍部63。
在将第一图像数据打印记录在多张记录纸上的记录纸之间的纸间间隔中,执行第二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时,不能将纸间间隔内的全部时间用于图像处理。如上所述,由于打印记录和图像处理所使用的γ表等的设定不同,所以在纸间间隔中从打印记录到图像处理切换设定需要时间,或者从图像处理到打印记录切换设定,需要时间。纸间间隔的时间和这些切换时间的差,是图像处理中能使用的纸间间隔有效时间。
如果每一次切换,控制部11都以改写的形式执行该设定的切换,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可是如果设置保持分别对应于图像处理工作和打印记录工作的设定的寄存器,则一并切换各寄存器保持的设定,能显著地缩短切换的设定所需要的时间。
因此,在纸间间隔中维持图像处理中能使用的有效时间,能缩短纸间间隔时间,所以能提高处理效率。反之如果是同样长的纸间间隔时间,则能增长有效时间,所以能对更多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
再返回图1,在图像处理部18中进行了图像处理的分割图像数据,通过图像输出部19的动作,被输出给图像组合部20。图像组合部20是将由图像分割部16进行分割、由图像处理部18进行了图像处理的第二图像数据的分割图像数据,再合成为一张记录纸上的图像数据的处理电路。由图像组合部20在一张记录纸上合成的第二图像数据,从图像组合部20输入作为存储器的图像缓冲器21存储。在图像缓冲器21中暂时存储的第二图像数据,在打印记录第二图像数据时,由控制部11从图像缓冲器21读出,由同样根据来自控制部11的动作指令进行动作的激光控制IC22发送给打印部4。
图像形成装置1的打印部4包括打印控制部41、以及激光写入控制部42。激光写入控制部42执行感光鼓24的带电控制、曝光单元执行的静电潜像的写入控制、静电潜像的显影控制等、在感光鼓24上形成图像用的动作控制。打印控制部41根据控制部11的动作指令,执行在感光鼓24上形成的图像往记录纸上的复制、复制到记录纸上的图像的定影等的动作控制。打印部4使感光鼓24以均匀的电位带电,用对应于从控制器部2发送的图像数据的光使感光鼓24曝光,形成静电潜像,使该静电潜像显影,形成调色剂像而可视化,将调色剂像复制在记录纸上,再进行定影。即打印部4是复制部(复制工作执行部)。
其次,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说明进行第一图像数据的打印处理、以及第二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情况下的动作。图6A是说明并行地进行第一图像数据的打印处理、以及第二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情况下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0开始时,使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电源接通,能进行工作,操作者操作操作部12中备有的模式切换开关23,呈选择了图像处理优先模式(扫描工作优先模式)23a、或纸间间隔最小化模式(打印优先模式)23b两者中的某一者的状态。
在步骤s1中,控制部11判断来自模式切换开关23的输出是否是图像处理优先模式。该模式是图像处理优先模式时,进入步骤s2,是纸间间隔最小化模式时,进入步骤s3。
模式是纸间间隔最小化模式而进入了步骤s3时,在步骤s3中,从存储部13读出图7A所示的表数据1A。表数据1A是表示纸间间隔最小化模式时用的预先作成的处理行数和原稿尺寸的关系的数据。另外,纸间间隔时间、更严格地说除去寄存器的切换所需要的时间以外的纸间间隔有效时间,对应于在该时间内图像处理可能的处理行数,所以表数据中用处理行数表示纸间间隔时间。表数据1A使打印记录第一图像数据的纸间间隔达到最小,用来使打印记录动作优先。
另一方面,模式是图像处理优先模式、进入了步骤s2时,在步骤s2中,从存储部13读出图8A所示的表数据2A。表数据2A是表示图像处理优先模式时应使用的预先作成的处理行数和原稿尺寸的关系的数据。表数据2A是设定为一张记录纸上的图像数据的行数(例:原稿尺寸为A4的情况下,每一张的行数为4960行)的1/2,有效地执行第二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用的数据。纸间间隔调整部根据该表数据2A,调整被打印记录第一图像数据的纸间间隔,能获得所希望的纸间间隔时间,实现图像处理优先模式。
在步骤s4中,从读出的数据中选择对应于原稿尺寸的处理行数。在步骤s5中,将选择的处理行数设定在图像分割部16、图像输入部17、图像输出部19、图像组合部20中。
在步骤s6中,判断第一图像数据的打印记录动作是否结束,是否达到了纸间间隔。打印记录工作结束了时,进入步骤s7,打印记录工作未结束时,反复执行步骤s6中的判断动作。
在步骤s7中,判断第一图像数据的等待打印张数是否正在打印过程中。该判断包括等待打印张数是否打印完成了,或者是否由于纸堵塞等致使打印中断了这样两种判断。对每个被打印的图像数据,通过用配置在感光鼓24的出侧的第一检测传感器,检测打印过的记录纸,积累该检测结果,与从操作部12输入的等待打印张数进行比较,能进行等待打印张数是否打印完成了的判断。如果等待打印张数全部打印完成了,则进入图6C中的步骤s13,如果未完成,则进入步骤s8。
关于是否由于纸堵塞等致使打印中断了的判断,可以这样进行,例如通过打印控制部41根据记录纸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记录纸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了规定的地方。如果打印中断,则进入图6C中的步骤s13。
在步骤s8中,通过切换控制寄存器73对各选择器70、71、72进行动作控制,将图像处理部18的寄存器切换到第一寄存器组64~66。在步骤s9中,在纸间间隔中对第二图像数据的分割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
在步骤s10中,通过根据表数据,使处理行数的图像处理结束,通过切换控制寄存器73对各选择器70、71、72进行动作控制,将图像处理部18的寄存器切换到第二寄存器组67~69。
在步骤s11中,判断纸间间隔是否结束了。纸间间隔未结束时,反复执行步骤s11,如果纸间间隔结束了,进入步骤s12,执行第一图像数据的打印。步骤s12之后,返回步骤s6,反复进行以后的步骤。
其次说明图6C所示的流程。在该流程中,在第一图像数据的打印结束了,或者由于纸堵塞等而中断了的情况下,处理第二图像数据中在纸间间隔内未处理完的剩余的行数。
在步骤s13中,算出未处理完的剩余的行数。用式(1)算出该剩余行数。另外,在式(1)中,处理完的行数是纸间间隔处理行数和纸间间隔数的积(处理完的行数=纸间间隔处理行数×纸间间隔数)。
剩余行数=第二图像数据全部行数-处理完的行数 …(1)
在步骤s14中,判断是否有剩余行数,在有剩余行数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将处理行数设定在图像分割部16、图像输入部17、图像输出部19、图像组合部20中。在没有剩余行数的情况下,进入“结束”,处理结束。在步骤s16中,执行剩余行数的图像处理。由此,第二图像数据的处理结束。
其次参照图6B,说明第一图像数据的打印处理、以及第二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图6B是说明根据第一图像数据的打印张数,变更纸间间隔处理行数情况下的动作的流程图。
步骤a0及a1与上述的图6A中的步骤s0及s1相同,省略说明。
动作模式是纸间间隔最小化模式,进入了步骤a3时,在步骤a3中,从存储部13读出图7B所示的表数据1B。表数据1B是表示纸间间隔最小化模式时用的预先作成的等待打印张数(页数)、纸间间隔时间和原稿尺寸的关系的数据。另外,纸间间隔时间、更严格地说除去寄存器的切换所需要的时间以外的纸间间隔有效时间,对应于在该时间内图像处理可能的处理行数,所以表数据中用处理行数表示纸间间隔时间。
这里,在打印剩余页数为10页以上的情况下,作为最小纸间间隔的处理行数为1131行,但剩余页数少时,延长纸间间隔时间,使第二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高速化。
另一方面,动作模式是图像处理优先模式,进入了步骤a2时,在步骤a2中,从存储部13读出图8B所示的表数据2B。表数据2B是表示图像处理优先模式时用的预先作成的等待打印张数、纸间间隔时间和原稿尺寸的关系的数据。纸间间隔调整部根据该表数据2B,调整打印记录第一图像数据的纸间间隔,所以能获得所希望的纸间间隔时间,实现图像处理优先处理。
这里,在打印剩余页数为10页以上的情况下,使处理行数为每一张原稿的总行数的1/4,缩短纸间间隔,但在打印剩余页数小于10页的情况下,使处理行数为每一张原稿的总行数的1/2,使第二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高速化。
在步骤a4中,从读出的表数据,选择对应于原稿尺寸的处理行数。在步骤a5中,将选择的处理行数设定在图像分割部16、图像输入部17、图像输出部19、图像组合部20中。步骤a6以后的工作与前面所述的图6A所示的流程相同,省略说明。
还示出了另一实施例。在图7A、图7B、图8A、图8B中,使最小纸间间隔的处理行数为1131行。这是设想打印纸的尺寸为A4的情况。这时如前面所述,最小纸间间隔距离为40mm。
准备各种可能打印的尺寸的纸,根据打印纸的尺寸,变更纸间间隔距离。例如,打印纸的尺寸超过A4时(例如,B4、A3尺寸),为了使纸间间隔有余裕,使最小纸间间隔距离比A4的情况大(例如80mm)。
在打印纸的尺寸超过A4的情况下,代替上述的表图7A、图7B、图8A、图8B,在纸间间隔最小化及行数固定的情况下,利用图7C中的表,在纸间间隔最小化及行数可变的情况下,利用图7D中的表,在图像处理优先及行数固定的情况下,利用图8C中的表,在图像处理优先及行数固定的情况下,利用图8D中的表。关于实际的控制方法,如同上述的图6A、图6B,说明从略。
图9是表示并行地执行第一图像数据的打印处理、以及第二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情况下的具体例的时序图。
在图9中,作为应打印处理的第一图像数据,准备两张第一及第二复制原稿,关于各复制原稿,执行各两张合计4张的打印处理,在执行4张的打印处理的纸间间隔中,作为第二图像数据,举例示出了读取两张第一及第二扫描原稿,进行图像处理的情况。在图9中,用影线表示的部分表示正在执行动作。
在图9(a)中,示出了作为第一图像数据,用扫描部3读取两张第一及第二复制原稿的状态。第一复制原稿及第二复制原稿在时间Ta11的间隔中,分别需要时间Ta1和时间Ta2,用扫描部3读取第一图像数据。
在图9(b)中,作为被读取的第一图像数据的第一及第二复制原稿的图像数据,在图像处理部18中执行打印记录用的图像处理。对第一及第二复制原稿分别打印记录各两部,所以第一图像数据的打印记录用图像处理,对复制原稿的读取有延迟时间Tx1,在图像处理部18中执行4次,分别需要Tb1、Tb2、Tb3、Tb4时间,在4个打印记录用图像处理时间内,生成3个时间间隔Tb11、Tb12、Tb13。
执行了打印记录用图像处理的第一图像数据通过激光控制IC22,被送给打印部4,在打印部4的曝光单元中输出激光。图9(c)表示激光输出的时序,打印记录用图像处理的时序中有少许的延迟时间(图像处理及通过激光控制IC22向打印部4发信所需要的时间的延迟),反复执行4次激光输出。
如图3所示,纸间间隔时间是在感光鼓24上对第一图像数据进行激光输出结束后,至下一个应打印的第一图像数据的激光输出开始为止的时间,图9(c)所示的激光输出的off时间是纸间间隔时间。可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将仅有的一个图像处理部18兼作打印记录用图像处理和扫描图像处理用,来谋求处理的高效率化,所以以下,说明将表示图像处理部18的工作时序的图9(b)中的打印记录用图像处理中的3个时间间隔Tb11、Tb12、Tb13作为纸间间隔时间。
作为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一及第二扫描原稿的图像处理虽然利用纸间间隔来执行,但是在第一次纸间间隔时间Tb11中,由于第二复制原稿在扫描部3中执行读取,所以不能执行。因此,第一及第二扫描原稿的图像处理从第二次的纸间间隔时间执行。
第二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首先如图9(d)所示,从扫描部3进行的第一及第二扫描原稿的读取开始。由扫描部3进行的第二图像数据的读取时,没有必要使图像处理部18动作,所以开始第一扫描原稿的读取,以便有第二次的打印记录用图像处理时间Tb2、以及若干重复时间Tx2,第一及第二扫描原稿的读取,在第二次及第三次的纸间间隔时间Tb12、Tb13的定时时执行。第一及第二扫描原稿分别读取一张部分的图像数据,所以各自的读取所需要的时间Td1及Td2比第二次及第三次的纸间间隔时间Tb12、Tb13长。
可是,读取的第二图像数据有必要在纸间间隔中进行处理,所以进行图像分割以便图像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包括在纸间间隔时间内。因此,在图9所示的例中,如图9(e)所示,第一扫描原稿的第二图像数据由图像分割部16进行二等分,以便扫描图像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包括在纸间间隔时间内。另外,第二扫描原稿的第二图像数据,由于4次打印记录用图像处理结束,在打印记录中不需要使图像处理部18动作的定时中进行图像处理,所以不进行图像分割,一张图像数据直接进行图像处理。
第一扫描原稿的第二图像数据被二等分了的第一分割图像数据和第二分割图像数据,在第二及第三次纸间间隔中进行图像处理。第一分割图像数据和第二分割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时间分别是时间Te1、Te2,这些时间也比第二及第三次纸间间隔时间Tb12、Tb13短(Te1<Tb12,Te2<Tb13)。
第一分割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在第二次打印记录用图像处理结束后,比第二次纸间间隔开始的时刻t1延迟了时间Tx3的时刻t2开始,在第二次纸间间隔结束后,比第三次打印记录用图像处理开始的时刻t4超前了时间Tx4的时刻t3结束。另外,第二分割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在第三次打印记录用图像处理结束后,比第三次纸间间隔开始的时刻t5延迟了时间Tx5的时刻t6开始,在第三次纸间间隔结束后,比第四次打印记录用图像处理开始的时刻t8超前了时间Tx6的时刻t7结束。上述时间Tx3、Tx5是将图像处理部18的寄存器从第二寄存器组切换到第一寄存器组所需要的时间,时间Tx4、Tx6是将图像处理部18的寄存器从第一寄存器组切换到第二寄存器组所需要的时间。在打印结束后的定时Te3中,对纸间间隔内未处理完的第二图像数据的剩余数据进行图像处理。
第一及第二扫描原稿的第二图像数据在上述的定时中进行图像处理,如图9(f)所示,相对于图像处理的定时有若干延迟时间,被输送给控制部11。控制部11将处理后的第二图像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5中,如果第二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全部结束,则从图像存储器15读出第二图像数据,发送给外部的计算机5。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的情况下,能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因此,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只不过是举例而已,本发明的范围是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不受说明书正文任何约束。另外,属于权利要求范围的变形或变更全部是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发明。
Claims (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对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对图像处理后的第一图像数据在多张记录纸上执行打印记录,与第一图像数据的打印记录并行地对与第一图像数据不同的第二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读取在原稿上形成的图像的图像读取部;
对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部;
执行图像数据的打印记录的打印部;
设定纸间间隔的纸间间隔设定部,该纸间间隔是由打印记录第一图像数据的记录纸之间形成的间隔、即先行的记录纸的打印记录结束的位置和后继的记录纸的打印记录开始的位置的间隔;
图像分割部,其将由图像读取部读取的一张原稿的第二图像数据分割成多个,作成分割图像数据;以及
控制部,其以在纸间间隔中对分割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的方式控制图像处理部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图像分割部以如下方式分割第二图像数据,即分割第二图像数据时,由分割产生的位于分割图像数据的数据开始部分及数据结束部分的边界部,与位于该分割图像数据之前的前位置分割图像数据的边界部、及位于该分割图像数据之后的后位置分割图像数据的边界部,分别具有图像数据的重叠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备有存储等待打印的第一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
图像分割部分割第二图像数据,以便分割成对应于图像存储器中存储的第一图像数据的等待打印张数的分割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调整纸间间隔、对纸间间隔设定部进行设定的纸间间隔调整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模式切换单元,该模式切换单元用来切换以下两种模式,即,控制部以使被分割的第二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时间最短化的方式控制图像处理部的动作的图像处理优先模式;以及控制部以使被打印记录第一图像数据的多张记录纸的输送间隔最小化的方式控制纸间间隔设定部的动作的纸间间隔最小化模式,
纸间间隔调整部根据模式切换单元的输出,调整纸间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图像处理部备有:
保持对应于第二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的动作设定的第一寄存器;以及
保持对应于第一图像数据的打印记录的动作设定的第二寄存器,
根据纸间间隔的开始和结束,切换第一寄存器和第二寄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040800A JP4272631B2 (ja) | 2005-02-17 | 2005-02-17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040800 | 2005-02-1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21893A true CN1821893A (zh) | 2006-08-23 |
CN100461016C CN100461016C (zh) | 2009-02-11 |
Family
ID=36815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0767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1016C (zh) | 2005-02-17 | 2006-02-17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09395B2 (zh) |
JP (1) | JP4272631B2 (zh) |
CN (1) | CN100461016C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72025B (zh) * | 2007-12-28 | 2010-12-15 | 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海报打印控制模块及其方法 |
CN102152656A (zh) * | 2010-01-27 | 2011-08-17 | 夏普株式会社 | 成像装置与成像系统 |
CN102589475A (zh) * | 2009-05-27 | 2012-07-18 | 株式会社高永科技 | 测量三维形状的方法 |
CN101895664B (zh) * | 2009-05-19 | 2014-09-17 | 株式会社圣度 | 具有扫描a3文件的功能的a4尺寸扫描仪及其扫描方法 |
CN105468223A (zh) * | 2014-08-25 | 2016-04-06 |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6155600A (zh) * | 2015-05-15 | 2016-11-23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
CN107471832A (zh) * | 2016-06-07 | 2017-12-15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8230008A (zh) * | 2016-12-12 | 2018-06-29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服务器和图像形成方法 |
CN112578649A (zh) * | 2019-09-27 | 2021-03-30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07838B2 (ja) * | 2006-09-21 | 2011-01-0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675864B2 (ja) * | 2006-09-21 | 2011-04-2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15764A (en) * | 1995-10-05 | 1998-09-29 | Xerox Corporation | Document job routing system for a printing system |
JPH09163067A (ja) * | 1995-12-14 | 1997-06-20 | Minolta Co Ltd | 画像処理装置 |
CN1188912A (zh) * | 1997-01-20 | 1998-07-29 | 株式会社东芝 | 图像存储器存取方法、图像形成、保存装置及地址生成方法及装置 |
JP2000069370A (ja) * | 1998-08-18 | 2000-03-03 | Sony Corp | 撮像装置 |
JP2001144939A (ja) * | 1999-11-12 | 2001-05-25 | Canon Inc |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
JP2001150740A (ja) | 1999-11-29 | 2001-06-05 | Minolta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1310520A (ja) * | 2000-04-27 | 2001-11-06 | Canon Inc | 画像処理方法、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 |
JP3631187B2 (ja) | 2001-09-26 | 2005-03-23 |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791522B2 (ja) | 2003-12-04 | 2006-06-28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 |
JP2006285025A (ja) * | 2005-04-01 | 2006-10-19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プリント生産システム |
-
2005
- 2005-02-17 JP JP2005040800A patent/JP427263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2-17 CN CNB2006100076701A patent/CN10046101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2-17 US US11/357,588 patent/US760939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72025B (zh) * | 2007-12-28 | 2010-12-15 | 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海报打印控制模块及其方法 |
CN101895664B (zh) * | 2009-05-19 | 2014-09-17 | 株式会社圣度 | 具有扫描a3文件的功能的a4尺寸扫描仪及其扫描方法 |
CN102589475A (zh) * | 2009-05-27 | 2012-07-18 | 株式会社高永科技 | 测量三维形状的方法 |
CN102152656A (zh) * | 2010-01-27 | 2011-08-17 | 夏普株式会社 | 成像装置与成像系统 |
CN102152656B (zh) * | 2010-01-27 | 2013-10-30 | 夏普株式会社 | 成像装置与成像系统 |
CN105468223A (zh) * | 2014-08-25 | 2016-04-06 |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6155600A (zh) * | 2015-05-15 | 2016-11-23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
CN106155600B (zh) * | 2015-05-15 | 2019-04-19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
CN107471832A (zh) * | 2016-06-07 | 2017-12-15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7471832B (zh) * | 2016-06-07 | 2019-07-12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8230008A (zh) * | 2016-12-12 | 2018-06-29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服务器和图像形成方法 |
CN108230008B (zh) * | 2016-12-12 | 2021-07-27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服务器和图像形成方法 |
CN112578649A (zh) * | 2019-09-27 | 2021-03-30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461016C (zh) | 2009-02-11 |
JP4272631B2 (ja) | 2009-06-03 |
JP2006229591A (ja) | 2006-08-31 |
US7609395B2 (en) | 2009-10-27 |
US20060181717A1 (en) | 2006-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21893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US9152217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figured to shift between plurality of power modes and reduce the time taken to return to a standby state | |
JP476582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923754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現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US7949279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JP2006306058A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
JP200422649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複写装置 | |
JP2006150732A (ja) | 印刷制御装置 | |
JP467586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721308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US9767395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py history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 |
JP202011102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用紙挿入制御方法及び用紙挿入制御プログラム | |
JP2803103B2 (ja) | 複写装置 | |
US20070280711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forming image on pre-processed sheet | |
JP4375433B2 (ja) | 複写装置 | |
US11054761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
JP200802220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
JP200617630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200174716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image position correction method | |
JP460783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705792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 |
JPH1025430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007789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7136786A (ja) |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 |
JP2018141931A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画像処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