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97225B - 图像形成装置、纸张输送装置及供纸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纸张输送装置及供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97225B
CN1797225B CN2005101362157A CN200510136215A CN1797225B CN 1797225 B CN1797225 B CN 1797225B CN 2005101362157 A CN2005101362157 A CN 2005101362157A CN 200510136215 A CN200510136215 A CN 200510136215A CN 1797225 B CN1797225 B CN 17972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transport path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362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97225A (zh
Inventor
冈田直文
长田甚一
扇田利树
山口孝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97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7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97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72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02Supply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Cassettes therefor
    • G03G15/6514Manual supply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Manual Feeding Of Sheet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图像形成装置(1),在与手动输送路径(13)对应的位置可装卸地安装手动供纸部(14)。另外,可将手动供纸部(14)从手动输送路径(13)拆下,并在该位置使供纸口(32)与手动输送路径(13)对应地安装供纸装置(30)。并且,上述拆下的手动供纸部(14)能够安装为:使供纸口(149)与通往反转输送路径(21)且形成在反转输送单元(15)上的入纸口(22)对应。由此,能够进行来自供纸装置(30)的供纸,并且还能够进行来自手动供纸部(14)的纸张供给。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纸张输送装置及供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安装于该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纸张输送装置及供纸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的处理速度趋于高速化的倾向。另外,要求能够对多张记录纸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针对这样的要求,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标准供纸盒(通常可容纳约500张的纸张)的基础上,正在进行着能够作为选项向图像形成装置增设的大容量供纸装置的开发。通常,大容量供纸装置容纳多张一个种类的纸张,采用在容纳于上述供纸盒的纸张不足的情况下补充不足部分的形态。另外,也提出有将多种类的纸张分别容纳在多个供纸容纳部、将该供纸容纳部沿上下方向配置的结构(例如参照作为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的日本特开平5-193766号公报(公开日1993年8月3日))。
图7为上述日本特开平5-193766号公报所记载的、现有的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装置的简图。如该图所示那样,在图像形成装置70主体上具备:由电子照相处理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部71;向该图像形成部71供给纸张的供纸部72;和设置在输送路径途中的定影部73,其中该输送路径用于将由图像形成部71形成了图像的纸张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排出。供纸部72,在上下具有分别容纳了不同尺寸的纸张的供纸盒72a、72b,将纸张从所选择的供纸盒72a或72b向图像形成部71输送。并且,由图像形成部71形成了图像的纸张,在通过定影部73后,为了进行双面图像形成而被回转输送,正反反转并经由副输送路径74而再次被输送到图像形成部71。
另外,相对于内装在图像形成装置70中的供纸部72,另外设有用于适当地将任意尺寸的纸张向上述图像形成部71输送的手动供纸路径75。在该供纸路径75的入纸口设有未图示的手动供纸部,成为将手动的纸张输送给图像形成部71的构成。
相对于以上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70,除了内装于图像形成装置70的供纸部72以外,可作为选项安装地设有外部供纸装置76。该供纸装置76,以与上述手动供纸部的手动供纸路径75连通的方式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70。外部供纸装置76,例如在上下方向并列配置有可容纳的纸张量比图像形成装置70内的供纸部72多的三个纸张容纳部76a、76b、76c。并且,在供纸时,从各个纸张容纳部的最上部的纸张开始进行供纸。供给的各张纸张,被引导到上述手动供纸路径75并输送到图像形成部71。
然而,在如图7所示那样的构成中,安装的大容量的供纸装置76,为将多种纸张分别容纳在多个供纸容纳部76a~76c中、将该供纸容纳部配置于上下方向的结构。因此,通常不能够利用标准装备于图像形成装置70的手动供纸部。即,虽然能够自动供给多张预定尺寸的纸张,但是在想要对一张或多张的任意尺寸的纸张进行图像形成时,却不能进行手动供纸的图像形成。
上述手动供纸部,由于有着可轻易对任意尺寸的一张或少数纸张进行供纸、进行图像形成的优点,所以,对使用者来说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在不能使用手动供纸部的情况下,在对少数(包括一张)的任意纸张尺寸的图像形成时会使使用者感到不便。
另外,在如图7所示的大容量供纸装置的例子中,自各容纳部76a~76c形成各自的输送路径,各输送路径在图像形成装置70的手动供纸路径75的一处集中(合流),从该位置向图像形成装置70内部供纸。在这样的输送路径的形态中,在供纸装置76内产生若干输送路径的弯曲部,必需在限定的空间设置若干弯曲部。因此,在上述的弯曲部、或各输送路径合流在一处的部分,容易在输送中发生纸张堵塞、斜输送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安装手动供纸部的输送路径上安装了另外的供纸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手动供纸的图像形成装置、安装于该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纸张输送装置及供纸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防止因来自手动供纸部的纸张输送路径及来自其它供纸装置的纸张输送路径集中在一处而容易引起堵塞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将图像形成在输送来的纸张上的图像形成部,其特征在于,具备:使用者供给任意纸张用的手动供纸部;和向所述图像形成部输送用的、从外部接收纸张的多个输送路径,所述手动供纸部,相对于从所述多个输送路径中选择的任意输送路径可装卸地进行安装。
这样,即使在安装有手动供纸部的输送路径中安装其他的供纸装置(大容量的供纸装置等)时,也能够将手动供纸部安装在其他的输送路径中。因此,即使在安装了供纸装置的情况下,也可利用手动供纸部进行纸张供给。另外,这时,由于安装的供纸装置的供纸路径与进行手动供纸的输送路径不同,所以,能够防止因两路径集中在一处而造成堵塞等,能够进行稳定的供纸。
通过下面的记述将充分了解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另外,本发明的优点也将通过接下来的参照附图的说明而变得明了。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安装了供纸装置和手动供纸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为表示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安装了手动供纸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为表示安装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手动供纸部的透视图。
图4为表示安装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手动供纸部的剖视图。
图5为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事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构成的构成图。
图6为表示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安装了能够供给多种纸张的供纸装置和手动供纸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为表示具备现有的外部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及图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剖视图。图1示出了安装有供纸装置30及手动供纸部14时的例子,图2示出了未安装供纸装置30、而安装了手动供纸部14时的例子。
首先,参照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经由构成图像形成部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处理部而在纸张上形成图像。作为图像形成部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处理部,在图2中朝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的、作为图像形成载体的鼓形状的感光体2的周围,沿感光体2的旋转方向设有带电部、图像曝光部、显影部、转印部、清洁部及除电部。上述感光体2,通过带电部而均匀带电,由图像曝光部照射光像,由此在其表面上形成与光像对应的静电潜像。图像曝光部,具备例如激光照射单元,通过根据图像数据选择性驱动控制半导体激光,从而将光像照射到感光体2表面。
形成在上述感光体2表面的静电潜像,在接下来的显影部由作为着色剂的色粉显影,而被可视图像化(色粉图像化)。形成的色粉图像,在转印部,从后述的供纸部转印到适当输送来的纸张上。之后,转印了色粉图像的纸张,被输送到设置在图像形成处理部上部的定影装置3中。
另外,在色粉图像被转印到纸张上后,在感光体2的表面残留有色粉。该转印后的残留色粉,由清洁部除去而被回收。进而,为了除去残留电荷,由除电部对感光体2的表面进行除电,为接下来的图像形成做准备。
以上是图像形成处理部的构成及动作,经由定影装置3输送的纸张,在通过定影装置3的过程中,色粉图像被定影,进而经由排出辊5向配置在上部的排纸部(排出盘)4排出。
接着,对用于向上述图像形成处理部送入纸张的供纸部进行说明。供纸部具备供纸盒6、供纸单元8、手动供纸部14。
供纸盒6,设置在图像形成处理部的下部,该供纸盒6内的容纳纸张经由供纸辊被供纸。该被供纸的纸张,在具备引导件的输送路径中输送,被送入到配置在图像形成处理部的跟前(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定位辊7。
供纸单元8,与供纸盒6分开设置在上述供纸盒6的下部。该供纸单元8,与放置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体的单元、或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一体地形成。另外,供纸单元8,在上下方向上具备三个供纸盒9、10及11,经由供纸辊从任意一个供纸盒选择性地朝供纸路径12送出纸张。关于各供纸单元9、10及11公用的供纸路径12,与先前说明的通向定位辊7的输送路径连通。
手动供纸部(手动供纸单元)14,用于将任意尺寸的一张或多张纸张输送到图像形成装置而进行图像形成,与供纸盒6及供纸单元8分开设置。
该手动供纸部14,将纸张送出到设于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侧的手动输送路径(第一输送路径)13,以与该手动输送路径13相向的方式安装着。手动供纸部14,为可相对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装卸的构成(关于手动供纸部14的构成在后说明)。
手动输送路径13,与通向上述的定位辊7的输送路径连通。具体地,以与上述供纸路径12合流的方式连通着,通过供纸路径12将手动纸张向定位辊7送入。
如上述那样,由供纸盒6、供纸单元8、手动供纸部14中的任一个输送的纸张,被输送到配置在图像形成处理部的跟前的定位辊7。定位辊7,使送入来的纸张暂时停止,以使形成在感光体2的色粉图像的图像前端与纸张前端在转印部一致的时序进行驱动控制,开始纸张的输送。因此,纸张前端,在定位辊7暂时停止,在纸张前端被整齐之后,以上述的时序被输送控制到感光体2的转印部,色粉图像被转印到纸张的预定位置。
因此,在向纸张的单面(一个面)进行图像形成时,选择上述任一个供纸部,从该选择的供纸部输送纸张,经由定位辊7对形成在感光体2上的色粉进行转印,并经由定影装置3排出到排出盘4。此时,纸张以图像形成面向下的方式被排出。
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如上述说明那样的基本构成,对纸张的单面进行图像形成。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根据需要在一个面上形成了图像的纸张的反面也形成图像,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上安装了双面图像形成用的反转输送单元(纸张输送装置)15。该反转输送单元15,如图2所示那样,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的、设置有上述的手动供纸部14的侧面上。
反转输送单元15,具备:接收由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输送的纸张的送入口16,向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排出纸张的排出口17,和连通送入口16与排出口17的副输送路径18。另外,为了沿该副输送路径18输送纸张而设有多个输送辊19。该输送辊19,也被设置在与送入口16及排出口17相向的位置。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侧,对应于上述送入口16及排出口17形成有纸张输送路径20、21。首先,与送入口16相向的一侧的输送路径20为下述反转路径:在由排出辊5排出纸张之前,使该排出辊5的输送反转,回转输送(使输送方向反转的输送)反转了输送方向的纸张。另外,输送路径21,用于将经由副输送路径18输送的纸张向定位辊7送入,向来自供纸盒6或供纸单元8的供纸路径12合流。
因此,反转输送单元15,为了在已在一个面形成了图像的纸张的反面也进行图像形成(双面图像形成),而被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上,以将该纸张再度向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处理部)送入。此时,定位安装反转输送单元15的送入口16及排出口17,以使其与预先设在图像形成装置1侧的输送路径20及21相向。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如图2所示那样,在上述反转输送单元15上,安装手动供纸部14,并设有用于将来自手动供纸部14的纸张向定位辊7送入的手动入纸口22。该手动入纸口22,与排出口17相向地设置在反转输送单元15的反面(与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相向的面的相反侧的面),并被设置为经由输送辊19与排出口17连通。另外,该手动入纸口22与排出口17被设置为大致呈直线状。
接着,对将供纸装置30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时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在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在需要与预先设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的供纸盒6或供纸单元8分开的其他大容量的供纸装置时,需要将该供纸装置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上。
这时,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能够将供纸装置30作为选项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在安装供纸装置30时,如图1所示那样,以将来自供纸装置30的纸张从手动输送路径13送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的方式安装供纸装置30。即,在如图2所示的构成中安装有手动供纸部14的位置上,安装供纸装置30取代手动供纸部14。
如图1所示那样,供纸装置30,具备供纸输送路径31、供纸口32、纸张容纳部33。供纸输送路径31,在供纸输送路径31的纸张输送方向的最下游位置,将从纸张容纳部33输送来的纸张输送到供纸口32,该供纸口32被设置为与手动输送路径13相向。在纸张容纳部33,设有放置板34、提升机构(未图示)、拾取辊(抽出辊)35、进给辊(供纸辊)36、以及反向辊(分离辊)37等。
在纸张容纳部33中,纸张被定位在放置板34上,并以层叠状态进行容纳。提升机构,以使位于放置在放置板34上的纸堆中最上方纸张的最上面成为预定高度的方式,使放置板34沿上下方向移位。抽出辊35,被构成为可沿上下方向移位,在供纸时降下,对位于放置在放置板34上的纸堆中的最上方的纸张进行供纸。供纸辊36与分离辊37,在抽出辊35的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相互相向配置。
上述供纸辊36,沿与抽出辊35相同的方向被驱动旋转。并且,分离辊37,沿与上述供纸辊36相同的方向被驱动旋转。因此,分离辊37表面的移动方向,在与供纸辊36相向的位置中,成为与进行纸张的供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由此,由抽出辊35输送的纸张,由供纸辊36与分离辊37分离,上部的纸张由供纸辊36送出到供纸输送路径31,另一方面,若如上述那样在送出的纸张的下侧存在其他纸张,则使该其他纸张返回到纸张容纳部33侧。由此,使从纸张容纳部供纸来的纸张逐张地向供纸输送路径31送出。
在供纸辊36及分离辊37的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配置有输送辊38。另外,相比供纸输送路径31中的输送辊38在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设有将纸张排出到供纸装置30的外部的供纸口32。
如上述那样,在将供纸装置30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时,将以通过手动输送路径13输送纸张的方式安装的手动供纸部14拆下,将供纸装置30安装于该位置。此时,供纸装置30被安装为:该供纸装置30的供纸口32,与形成在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的手动输送路径13连通。由此,能够进行来自容纳了大容量纸张的纸张容纳部33的供纸。这样,可在进行大量的图像形成时,将容纳于纸张容纳部33的纸张向图像形成装置1输送,在输送的纸张上进行图像形成。
在安装供纸装置30的情况下,为了进行向供纸装置30侧的驱动源即电动机的电源供给、来自图像形成装置1的驱动控制信号的输入、来自设于供纸装置30侧的纸张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等的输入输出,将未图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侧的连接器与供纸装置30侧的连接器电连接。当拆下供纸装置30时,上述连接器也被拆下。
这样,在安装供纸装置30的情况下,拆下手动供纸部14。因此,在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不能够利用手动供纸部14。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为了能够利用手动供纸部14,例如如图1所示那样,可将手动供纸部14安装在用于进行双面图像形成的反转输送单元15的反面侧。
这里,对手动供纸部14的构成进行说明。图3为手动供纸部14的透视图,图4为手动供纸部14的剖视图。如图3及图4所示那样,手动供纸部14具有放置盘141。放置盘141,能够放置多张纸张,具备限制所放置的纸张的两侧的宽度限制板142,该宽度限制板142被设置为可在与纸张供给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由此,手动供纸部14,能够由宽度限制板142限制任意尺寸的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地对各纸张进行放置。另外,放置盘141,具备能够在纸张供给方向移动的伸缩盘143,能够放置在纸张供给方向具有较长尺寸的纸张。
另外,如图4所示,在手动供纸部14,为了对放置于放置盘141的纸张的尺寸进行检测,设有各种检测传感器144、145。检测传感器144,用于检测纸张的宽度方向,检测宽度限制板142的移动位置。另外,检测传感器145,被设置在伸缩盘143上,检测供纸方向上的纸张后端。在这些检测传感器144、145的检测状态下,检测所放置的纸张尺寸。关于该纸张尺寸检测,可直接利用现有公知的检测方法。
另外,在手动供纸部14,如图4所示那样,设有:设置在与所放置的纸张前端部对应的位置上的抽出辊146、供纸辊147、及被设置为与该供纸辊147压接的摩擦部件148。摩擦部件148,由未图示的施力部件例如弹簧等施力,以适度的压接力与供纸辊147压接。
摩擦部件148,具有与上述供纸装置30的分离辊37相同的作用,在由抽出辊146抽出多张纸张时,阻止下部的纸张的输送,由供纸辊147送出最上部的纸张。由供纸辊147送出的纸张,从手动供纸口149送出。
另外,在与所放置的纸张的前端部对应的位置上,具备有检测放置于放置盘141上的纸张的纸张检测传感器140。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当纸张检测传感器140检测纸张时,图像形成装置1所具有的未图示的控制部驱动各部,以进行来自手动供纸部141的纸张供给。即,当在纸张检测传感器140检测到在放置盘141上放置有纸张的状态下,选择手动供纸部14的纸张时,将纸张从该手动供纸部14送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处理部。
这样,手动供纸部14,被设置为可相对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进行装卸。例如,在将手动供纸部14安装于图2所示的位置时,将其定位在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上(未图示),以使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侧的手动输送路径13与手动供纸部14的手动供纸口149相向,并如图3所示那样通过螺钉将固定部151固定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
为了拆下手动供纸部14,通过除去螺钉150,能够使其简单地从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脱离。并且,在将手动供纸部14拆下了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位置,安装上述供纸装置30。由此,由供纸装置30输送的纸张经由手动输送路径13向图像形成处理部输送。
并且,在安装供纸装置并且可利用手动供纸部14的情况下,对手动供纸部14进行定位,并通过固定部151用螺钉150将其固定安装在反转输送单元15上,以使该手动供纸部14的手动供纸口149,与形成于反转输送单元15反面的手动入纸口22相向。由此,即使在安装了供纸装置30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手动供纸部14,对任意尺寸的纸张进行图像形成。
这里,在将手动供纸部14相对图像形成装置1装卸时,与供纸装置30的装卸相同地,虽未图示,但进行用于驱动及控制的电源供给及控制信号的输入输出的相互的连接器也被装卸,进行电连接、遮断。这样的连接器较一般,直接使用公知的即可。
如上所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安装用于对应大容量的供纸装置30,能够减轻在图像形成途中更换纸张的麻烦的作业,应付大量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此时,来自供纸装置30的纸张,以大致相同姿势被输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侧。因此,能够减轻、抑制供纸装置30内的堵塞等。
另外,即使在安装供纸装置30的情况下,由于能够与现有技术同样地利用手动供纸部14,所以,能够简单地进行对少数的任意尺寸的纸张的图像形成,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而且,从手动供纸部14输送的纸张,由于输送路径无大幅弯曲,能够以大致直线状态输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侧,所以,也能够减轻、或抑制手动供纸部14内的堵塞。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可装卸地设置手动供纸部14,并且在图像形成装置1侧设置多个能够安装手动供纸部14的位置,从而即使在安装了大容量的供纸装置30的情况下,也能够起到同时利用手动供纸部14的上述作用效果。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无须特别设计多个设置手动供纸部14的位置,直接利用已有的输送路径即可。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反转输送路径21用作输送来自手动供纸部14的纸张的第二输送路径,进行纸张供给,该反转输送路径21以能与双面图像形成对应的方式预先设于图像形成装置1上。因此,即使在将可进行双面图像形成的反转输送单元15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的状态下,也能够安装手动供纸部14,使其与手动入纸口22相向,该手动入纸口22,形成于该反转输送单元15上,与上述反转输送路径21连通。由此,无须新增设置安装手动供纸部14用的位置。因此,不用增大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另外设计等也变得容易。
在图1中,对将本发明适用于能够进行双面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1、即安装了反转输送单元15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使在不进行双面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显然也能够直接实施。即,在没有必要进行双面图像形成的情况下,反转输送单元15不存在,从图像形成装置1拆下。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为了能够在安装了供纸装置30的状态下利用手动供纸部14,如图5所示那样,以使手动供纸部14的手动供纸口149与反转输送路径21相向的方式,将手动供纸部14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由此,可进行来自供纸装置30的供纸及选择手动供纸部14的任一个进行供纸,对纸张的单面进行图像形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供纸装置30向图像形成装置1送出的纸张,由于经由大致直线状的输送路径进行输送,所以具有防止供纸装置30内的堵塞的效果。另外,由于不将来自手动供纸部14的供纸向手动输送路径13送出,而向与手动输送路径13分开设置的、作为第二输送路径的反转输送路径21送出,所以,能够如上述那样呈大致直线形状地输纸张送。由此,也无须使输送路径大幅弯曲、或折曲,不仅能够使供纸装置30的设计变得简单,也能够使供纸装置30的组装等也变得简单。另外,完全不用改变手动供纸部14的结构,可直接以其构成进行实施。
另外,通过将来自手动供纸部14的纸张接收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反转输送路径21,从而无需另外形成用于朝图像形成处理部进行送入的特别的输送路径。因此,无需在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上另外设置特别的输送路径,避免了图像形成装置1的大型化,另外也容易对应图像形成装置的设计。
[第二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1的构成中,供纸装置30为能够容纳一种纸张的构成。因此,下面说明也能够对多种纸张进行实施的实施方式。
在能够从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装置供给两种纸张的情况下,在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纸张输送路径在供纸装置内大幅弯曲。另外,合流成为一个输送路径向图像形成装置送入。其结果,存在在上述弯曲位置、合流部等容易发生堵塞等的问题。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能够抑制、减轻那样的堵塞发生的供纸装置。图6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个例子的构成图。
在图6中,供纸装置300,具备可容纳尺寸不同的纸张的第一容纳部33及第二容纳部303。即,第一容纳部33设于供纸装置300的下部,第二容纳部303设于供纸装置300的上部。第一容纳部33为图1中已说明的纸张容纳部,由于其构成及作用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第二容纳部303,具备与可进行双面图像形成用的反转输送单元15的手动入纸口22连通的输送路径301,并被安装为使该输送路径301的最下游的供纸口302与手动入纸口22相向。第二容纳部303,除了上述输送路径之外,还具备:放置板304、提升机构(未图示)、拾取辊(抽出辊)305、进给辊(供纸辊)306、以及反向辊(分离辊)307等。
纸张被定位在放置板304上,以层叠状态容纳。提升机构,使放置板304沿上下方向移位,以使位于放置在放置板304上的纸堆中的最上方的纸张的最上面成为预定高度。抽出辊305,被构成为可沿上下方向移位,在供纸时降下,对位于放置在放置板304上的纸堆中的最上方的纸张进行供纸。供纸辊306与分离辊307,在抽出辊305的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相向配置。
上述供纸辊306,沿与抽出辊305相同的方向被驱动旋转。并且,分离辊307,沿与上述供纸辊306相同的方向被驱动旋转。因此,分离辊307表面的移动方向,在与供纸辊306相向的位置中,成为与进行纸张供给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由此,由抽出辊305供给的纸张,经由供纸辊306与分离辊307向输送路径301送出,并经由供纸口302供给到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内。在输送路径301中适当设置多个纸张输送辊308。
这样,从图像形成装置1拆下手动供纸部14,并将供纸装置300安装于该位置。此时,供纸装置300以如下方式安装:使与第一容纳部33对应的供纸口32,与形成于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的手动输送路径13连通。另外,与上部的第二容纳部303对应的供纸口302,与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侧的反转输送单元15的手动入纸口22连通。由此,能够从容纳有大容量纸张的第一容纳部33或第二容纳部303进行纸张供给。因此,在希望大量的图像形成时,选择性地将各纸张向图像形成装置1输送,以供大量的图像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具备上下容纳部33、303的供纸装置300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分别将与下部的第一容纳部33对应的部分构成为第一供纸装置30,将于第二容纳部303对应的部分构成为另外的第二供纸装置300。这时,例如,在如图1所示那样安装有供纸装置30及手动供纸部14的状态下,希望设置另一个大容量对应的供纸装置、即第二供纸装置300时,也可拆下手动供纸部14,将第二供纸装置300安装在该位置,以便放置于第一供纸装置30的上部。由此,与图6所示的供纸装置300相同地,能够使用两种纸张进行多量的图像形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能够将手动供纸部14安装在供纸装置300的上部的安装部311。由此,在需要手动供纸部14时,如图6所示那样,能够将该手动供纸部14安装到安装部311并使用。在该安装部311,形成有与所安装的手动供纸部14的手动供纸口149对应的入纸口312。并且,入纸口312,设有以与先前说明的输送路径301连通的方式形成的连通输送路径313。在作为该连通输送路径313的上游位置的入纸口312设有输送辊314,将从手动供纸部14输送来的纸张向输送路径301送入。
因此,手动供纸部14,当被从例如图1所示的状态拆下、如图6所示那样安装供纸装置300时,必要时安装在设于供纸装置300上部的安装部311上。
根据如上述那样构成的供纸装置300,从上下配置的第一容纳部33或第二容纳部303中的任一个选择供给的纸张,经由手动输送路径13、或反转输送路径(双面输送路径)21供给到作为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处理部。这时,从下部的第一容纳部33供给的纸张,由于经由以大致直线状态形成的输送路径31,被供给到图像形成装置1,所以不会发生堵塞等。另外,即使对于从上述的第二容纳部303输送来的纸张,也不会向输送路径31合流地被引导,而是被直接朝向与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侧连通的手动入纸口22输送,供给到图像形成处理部。因此,通过避开合流部等的路径,抑制、或减轻了该位置的堵塞。
另外,手动供纸部14,由于安装于供纸装置300的上部,所以,可不成为供纸装置300的障碍地进行手动供纸。而且,对于手动供纸,经由连通输送路径313输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该连通输送路径313,与对从第二收纳部303输送来的纸张进行引导的输送路径301连通。因此,无需另外设置特别的路径,能够使用所形成的输送路径301将纸张向图像形成装置1侧供给,所以能够减轻堵塞等。
本发明的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形成部,为具备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处理部的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直接在具备其它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利用。上述图像形成部,也可为使用喷墨方式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部,或者也可为采用平版印刷等的图像形成部。总之,只要为能够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即可。
即,本发明能够完全适用于以下装置:在具备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用于将纸张向图像形成部送入的可进行自动供纸的供纸装置,并与其分开另外设置有手动供纸部。特别地,在将手动供纸部拆下、并在该位置安装了大容量对应的供纸装置的情况下,可以是能够将手动供纸部安装到形成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其它输送路径的构成、或经由上述其它输送路径将来自手动供纸部的纸张送入的构成。在图像形成装置侧设有能够对应双面图像形成的输送路径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利用该双面输送路径,并与该双面输送路径的位置对应地安装、利用手动供纸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已对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仅具备两个能够安装手动供纸部14的输送路径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能够安装手动供纸部的输送路径。
如上所述那样,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在输送来的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其特征在于,具备:使用者供给任意纸张的手动供纸部;和向上述图像形成部输送用的、从外部接收纸张的多个输送路径,上述手动供纸部,相对于从上述多个输送路径中选择的任意输送路径可装卸地进行安装。
由此,即使在安装有手动供纸部的输送路径中安装其它的供纸装置(大容量的供纸装置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手动供纸部安装于其它的输送路径。因此,即使在安装了供纸装置时,也可利用手动供纸部进行纸张供给。
另外,此时,由于所安装的供纸装置的供纸路径与进行手动供纸的输送路径不同,所以,能够防止因两路径集中于一处而引起的堵塞等,能够进行稳定的供纸。
在可相对于标准装备有该手动输送部的第一输送路径进行装卸、也可对与第一输送路径不同的其它输送路径进行装卸的构成的情况下,作为上述其它输送路径,也可利用通常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输送路径。
例如,上述多个输送路径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与反转输送路径连通的输送路径,所述反转输送路径,用于将由所述图像形成部在一个面上形成了图像的纸张再次供给到所述图像形成部,以便在该纸张的另一个面上形成图像。
另外,也可为这样的构成:可在所述多个输送路径中的一个上安装供纸装置,在安装了所述供纸装置的状态下,可将所述手动供纸部安装到与安装了该供纸装置的输送路径不同的所述输送路径中。由此,能够同时安装利用上述供纸装置与手动供纸部。
另外,为可将所述手动供纸部拆下、将供纸装置安装于所述各输送路径的构成也可。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安装多个供纸装置。
另外,也可为这样的构成:在所述供纸装置的至少一个中具有安装手动供纸部的安装部,从所述安装部经由安装了具有该安装部的供纸装置的所述输送路径,将从手动供纸部供给的纸张输送到所述图像形成部。即,也可使从安装于安装部的手动供纸部供给的纸张的输送路径,与将容纳于供纸装置的纸张向图像形成装置侧输送的输送路径合流。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安装多个供纸装置,并且也能够利用手动供纸部。
另外,也可为这样的构成:具备:使从所述图像形成部排出的纸张的正反反转的回转输送路径;输送所述反转了的纸张的反转路径;和以连通所述反转路径与所述反转输送路径的方式进行安装的反转输送单元,在所述反转输送单元中,设有与所述反转输送路径连通的入纸输送路径,所述手动供纸部可安装于所述入纸输送路径。
根据上述构成,即使在安装有反转输送单元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手动供纸部。
本发明的纸张输送装置为这样的构成:其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上,用于将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排出的纸张,再次供给到用于将纸张输送到所述图像形成部的输送路径中,其特征在于,具备:接收从所述图像形成部排出的纸张的送入口;将从所述送入口接收来的纸张排出到所述输送路径的排出口;和入纸口,接收从手动供纸部供给的纸张,所述手动供纸部用于使用者供给任意纸张,并可装卸地被安装,经由所述排出口将从所述入纸口接收来的纸张输送到所述输送路径。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将从手动供纸部供给来的纸张晶上述入纸口供给到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供纸装置,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具备:容纳纸张的纸张容纳部;供纸口,将容纳于所述纸张容纳部的纸张,供给到用于向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输送纸张的输送路径中;和安装部,可装卸地安装使用者供给任意纸张用的手动供纸部,将从所述手动供纸部供给的纸张经由所述供纸口供给到所述输送路径中。
根据上述构成,即使在将该供纸装置安装在了图像形成装置上时,也能够将手动供纸部安装在设于该供纸装置的安装部上并进行使用。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即,通过组合在权利要求所示范围内适当改变的技术方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将图像形成在输送来的纸张上的图像形成部,其特征在于,
具备:使用者供给任意纸张用的手动供纸部;
用于向所述图像形成部输送纸张的第一输送路径;和
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一输送路径不同的输送路径向所述图像形成部输送纸张的第二输送路径,
所述手动供纸部相对于所述第一输送路径和所述第二输送路径双方能够装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输送路径中的至少一个是与反转输送路径连通的输送路径,所述反转输送路径,用于将由所述图像形成部在一个面上形成了图像的纸张再次供给到所述图像形成部,以便在该纸张的另一个面上形成图像,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使从所述图像形成部排出的纸张的正反反转的回转输送路径;输送所述反转了的纸张的反转路径;和以连通所述反转路径与所述反转输送路径的方式进行安装的反转输送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可在所述多个输送路径中的一个上安装供纸装置,
在安装了所述供纸装置的状态下,可将所述手动供纸部安装到与安装了该供纸装置的输送路径不同的所述输送路径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可将所述手动供纸部拆下,将供纸装置安装于所述各输送路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供纸装置的至少一个中具有安装手动供纸部的安装部,
从所述安装部经由安装了具有该安装部的供纸装置的所述输送路径,将从手动供纸部供给的纸张输送到所述图像形成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反转输送单元中,设有与所述反转输送路径连通的入纸输送路径,
所述手动供纸部可安装于所述入纸输送路径。
CN2005101362157A 2004-12-22 2005-12-22 图像形成装置、纸张输送装置及供纸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972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70308 2004-12-22
JP2004-370308 2004-12-22
JP2004370308A JP4468154B2 (ja) 2004-12-22 2004-12-22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手差し給紙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7225A CN1797225A (zh) 2006-07-05
CN1797225B true CN1797225B (zh) 2011-02-02

Family

ID=36595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3621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97225B (zh) 2004-12-22 2005-12-22 图像形成装置、纸张输送装置及供纸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133875A1 (zh)
JP (1) JP4468154B2 (zh)
CN (1) CN17972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86911B2 (en) * 2007-03-28 2011-07-2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Architecture for a media feeding option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4894883B2 (ja) * 2009-04-30 2012-03-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及びプリンタドライバ
JP4863096B2 (ja) * 2009-04-30 2012-01-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及びプリンタドライバ
ITTO20100058A1 (it) * 2010-01-29 2011-07-30 Piergianni Gaeta Macchina per stampanti laser a foglio, costituita da alimentatore,raccoglitore e relativo supporto meccanico.
JP6348733B2 (ja) * 2013-06-24 2018-06-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給紙装置を備える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5515A (en) * 1997-02-21 1999-11-0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ystem for designating paper cassettes in printers and copi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6156A (en) * 1996-02-28 1998-10-20 Minolta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10164291A (ja) * 1996-11-29 1998-06-19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6496281B1 (en) * 1998-01-19 2002-12-17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169863B1 (en) * 1998-10-27 2001-01-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capable of receiving plural jobs
US7761046B2 (en) * 2003-10-02 2010-07-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Hybrid paper supply modul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such hybrid paper supply module, and also paper supply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such paper supply mechanis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5515A (en) * 1997-02-21 1999-11-0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ystem for designating paper cassettes in printers and copi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468154B2 (ja) 2010-05-26
JP2006178122A (ja) 2006-07-06
CN1797225A (zh) 2006-07-05
US20060133875A1 (en) 2006-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97225B (zh) 图像形成装置、纸张输送装置及供纸装置
US8538314B2 (en) Duplex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single drive source
US7441767B2 (en) Sheet feeder with stacking member lifted by planetary gear system
CN1312019C (zh) 复合型供纸单元、供纸机构和图像形成装置
JPH02182662A (ja) バッチずらし積み受渡し装置
KR20030079114A (ko) 양면인쇄장치
CN102649514B (zh) 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101780B (zh) 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7516951B2 (en) Paper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84917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318683A (zh) 薄片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KR20170022126A (ko) 화상형성장치
US8794731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insertion method
CN101643158A (zh) 供纸装置以及具备该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732067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9689382A (zh) 打印介质拾取和馈送
JP3786165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8655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74838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排紙処理装置
JPS6040338A (ja) シ−ト自動送り装置
JP6849470B2 (ja) 給紙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321574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449092B1 (ko) 용지 중간계류/반전부를 갖는 양면인쇄 가능한 화상형성장치
JPH11236166A (ja) 記録媒体排出装置
JP2576439B2 (ja) 給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