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9514B - 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9514B
CN102649514B CN201210041874.2A CN201210041874A CN102649514B CN 102649514 B CN102649514 B CN 102649514B CN 201210041874 A CN201210041874 A CN 201210041874A CN 102649514 B CN102649514 B CN 1026495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feed
recording medium
niproll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418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9514A (zh
Inventor
福岛辰生
喜多信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49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95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95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95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以多段的供纸装置来供纸时的噪音音量的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其在多段地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50)的下段里的供纸装置(120)、(130)、(140)里,分别配置了对供纸辊(38)、(39)、(40)及夹持辊(20)-(22)进行驱动的驱动源各一台。各供纸装置分别包括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121)、(131)、(141),及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122)、(132)、(142),和第一电磁离合器B、D、F,以及被排他地控制的第二电磁离合器A、C、E。在从规定的供纸装置将记录媒介搬送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时,使得该供纸装置的第二电磁离合器处于连接状态,使得其他的第二电磁离合器处于非连接状态,在驱动该供纸装置的驱动源后来驱动供纸辊的同时,经过所有的供纸装置的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来驱动所有的夹持辊(20)-(22),并将记录媒介搬送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

Description

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是通过追加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下段里,将记录媒介依次向图像形成装置供给的供纸装置及包括该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一般是将收纳在供纸装置内的记录媒介收纳部里的印刷用纸等的记录媒介搬送到图像形成部里,并在该图像形成部处通过电子照相方式等在记录媒介里形成图像。这种供纸装置除了与图像形成装置一体地配置以外,也有的是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下部里追加后来配置,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可以对不同尺寸的记录媒介进行选择后搬送,并进行图像形成。
作为追加多台的供纸装置来配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在打印机的下部里多段地层叠了收容层积用纸的供纸组件,各供纸组件包括有供纸辊,和将该供纸辊分出的用纸搬送到其上面的供纸组件或打印机里的搬送辊,在各供纸组件里设置了用于驱动供纸辊及搬送辊的马达,通过打印机来的指令,来对各供纸组件的搬送辊或供纸辊及搬送辊进行驱动。
然而,在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的供纸装置以外还包括了层叠追加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下段里的多个的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一般的是在各供纸装置里搭载有驱动源。然后,在从层叠的供纸装置的最下段的供纸装置将记录媒介搬送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时,需要对记录媒介通过的各段的供纸装置的驱动源进行驱动。
因此,就产生了供纸装置增加越多,因驱动源的动作数量增加而导致的噪音也增加的问题。特别是小型化的图像形成装置,由于一般都是靠近用户来设置的,比起大型的一般是配置为离开用户的大型的中高速图像形成装置来,更需要进行噪音的抑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431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安装了多段的供纸装置,也不会增加供纸时的噪音的音量的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提供一种通过追加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下侧里来将记录媒介依次向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供给的供纸装置,其其特征在于包括:
媒介收容部,其收容所述记录媒介;
供纸辊,其从所述媒介收容部来一页一页地搬送所述记录媒介;
驱动源;
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其将该驱动源来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供纸辊里后,对所述供纸辊进行转动驱动;
第一搬送路径,其用于搬送从所述媒介收容部搬送来的所述记录媒介;
第二搬送路径,其用于搬送从该供纸装置的下方搬送来的记录媒介;
夹持辊对,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搬送路径及第二搬送路径的合流部的下游侧里,用于将所述记录媒介向上方搬送;
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其包括在由所述夹持辊对带动的同时露出到供纸装置的上面里的夹持辊驱动齿轮,以及从该供纸装置的下面里露出地配置后与进一步被配置在供纸装置的下方里的供纸装置的所述夹持辊驱动齿轮啮合的连动齿轮,并将驱动力传递到所述夹持辊对里;
第一离合器机构,其一端侧被连结在所述第一驱动力传递路径里,同时,另一端侧被连结在所述第二驱动力传递路径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离合器机构,当其一端侧被连结在所述第一驱动力传递路径里的同时,另一端侧与所述供纸辊连动转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离合器机构是仅将所述一端侧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另一端侧里的单向离合器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根据技术方案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供纸装置,其
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二离合器机构是电磁离合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根据技术方案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供纸装置,其
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夹持辊驱动齿轮被配置为与驱动辅助辊的辅助辊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辅助辊将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里被配置在所述记录媒介的搬送路径中的所述记录媒介向下游侧搬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搬送路径,其对依次供给来的记录媒介进行搬送;
图像形成部,其将规定的图像形成在搬送来的记录媒介上;
排出部,其将记录有图像的所述记录媒介排出到机体外,
其特征在于能够将权利要求1至5任何一项所述的供纸装置追加配置在下方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夹持辊驱动齿轮啮合的同时,设置有驱动辅助辊的辅助辊驱动齿轮相,所述辅助辊将配置在所述搬送路径中的所述记录媒介向下游侧搬送。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构成的截面图。
图2所示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供纸装置的驱动系统的模式图。
图3所示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供纸装置重叠状态时的驱动系统的模式图。
图4所示是实施例2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构成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5-7       人字齿轮
8         减速齿轮
8a        大直径部
8b        小直径部
9         介轮
10        减速齿轮
10a       大直径部
10b       小直径部
11        介轮
12        减速齿轮
12a  大直径部
12b  小直径部
14、16、18  输出齿轮
15、17、19  输入齿轮
20、21、22  夹持辊(夹持辊对)
20’、21’、22’  对向辊(夹持辊对)
23     介轮
24     输出齿轮
25     输入齿轮
26-28  介轮
29     输出齿轮
30     输入齿轮
31-33  介轮
34     输出齿轮
35     输入齿轮
36、37 介轮
38-40  供纸辊
41-43  夹持辊驱动齿轮
44、44’  辅助辊对
45     辅助辊驱动齿轮
46     介轮
100    打印机
110    第一供纸装置
111    记录媒介收容部
112    底板
113    捡拾辊
114    搬送辊对
120    第二供纸装置
121    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
122    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
126    记录媒介收容部
127    底板
130    第二供纸装置
131    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
132    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
136    记录媒介收容部
137    底板
140    第二供纸装置
141    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
142    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
146    记录媒介收容部
147    底板
150    图像形成装置本体
160Y、160M、160C、160K  感光体组件
161K   感光体
162K   带电装置
163K   显影装置
164K   清洁装置
165K   发光元件
170Y、170M、170C、170K  调色剂卡盒
180    中间转印带
185    二次转印辊
186    对位辊对
190    定影组件
200    图像形成装置
A      电磁离合器(第二离合器机构)
B      电磁离合器(第一离合器机构)
C      电磁离合器(第二离合器机构)
D      电磁离合器(第一离合器机构)
E      电磁离合器(第二离合器机构)
F      电磁离合器(第一离合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供纸装置,
【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下简称为实施例)所涉及的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以下,虽然对几个例子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进行多种改良、变更、变形、置换等以及想到其他应用例。
<实施例1>
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作为实施例1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彩色复印机(以下称为“图像形成装置100”)。图1所示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构成的概要构成图。该图像形成装置100除了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50里设置了供纸装置(第一供纸装置)110以外,还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50的下方里追加配置了第二供纸装置120、第三供纸装置130、第四供纸装置140。
首先,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50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50包括用于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的调色剂像的多个的感光体组件160Y、160M、160C、160K。
感光体组件160Y、160M、160C、160K的区别仅在于所使用的调色剂的颜色不同,其他的构成都相同,所以,以下对于图1中的感光体组件160K来进行说明。感光体组件160K包括作为像载置体的鼓状的感光体161K、对各感光体161K进行带电的带电装置162K、对形成在感光体161K里的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163K、对感光体组件160K上的残留调色剂进行清洁的清洁装置164K。该感光体组件160K分别将感光体161K、带电装置162K、显影装置163K、清洁装置164K支持为一体,并作为可以装卸在装置本体里的处理卡盒来构成。
更进一步地,在感光体组件160K的上方,设置了在感光体161K里通过曝光来形成静电潜像的发光元件165K。
另外,在感光体组件160Y、160M、160C、160K的下方,设置了通过感光体组件160Y、160M、160C、160K形成的调色剂像被2次转印的中间转印带180。中间转印带180由多个辊张架后,将形成在感光体组件160Y、160M、160C、160K的各感光体里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80里。
另外,在中间转印带180的周围,设置了对没有被转印到记录媒介里的中间转印带180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进行清洁的轮带清洁装置。还有,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50包括将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80里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媒介里的二次转印辊185,和对记录媒介上的调色剂像进行定影的定影组件190。另外,在感光体组件160Y、160M、160C、160K的上方,设置了将各色的调色剂补给到显影装置里的调色剂卡盒170Y、170M、170C、170K。
接着,对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彩色图像形成进行说明。首先,在感光体组件160Y、160M、160C、160K中,感光体是通过带电装置被均匀带电的。之后,通过发光元件,根据图像情报被扫描曝光后在感光体表面里形成静电潜像。
感光体上的潜像通过载置在显影装置的显影辊里的各色的调色剂被显影后,作为调色剂像来被可视像化。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像通过各一次转印辊的作用,来依次被重叠转印到在反时针方向里被驱动转动的中间转印带180上。这时,各色的造像动作是从中间转印带180的移动方向上游侧开始朝向下游侧里错开时机地被执行后,来使得该调色剂像在中间转印带180上的相同位置里被重叠转印。
一次转印结束后的感光体的表面通过清洁装置得到清扫后,去准备下一次的图像形成。另一方面,记录媒介通过对位辊对186以规定的时机被搬送到中间转印带180和二次转印辊185之间的二次转印部里。然后,在二次转印辊185和中间转印带180接触的二次转印部中,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80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媒介里。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媒介在通过定影组件190时进行图像定影,然后被排出到装置外。与感光体同样地,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80上的调色剂通过接触到中间转印带180里的轮带清洁装置来被清洁。
供纸装置110包括了收纳有记录媒介束的记录媒介收容部111,和被配置在该记录媒介收容部111里,在端部被轴支撑为可以转动的同时被推向上方并载置有记录媒介的底板112,和从载置在底板112里的记录媒介束中取出最上面的记录媒介的捡拾辊113,以及对取出的记录媒介进行搬送的搬送辊对114。在该第一供纸装置110里,作为对捡拾辊113及搬送辊对114进行驱动的驱动源的马达(未图示),是与追加的第二、第三、第四供纸装置120、130、140分别设置的。因此,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50能够独立地将收纳在供纸装置110里的记录媒介搬送到图像形成部后进行图像形成。
在实施例1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是在搭载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50里的第一供纸装置110的下面追加设置了3台供纸装置120。即,在第一供纸装置110的下段里配置了第二供纸装置120,再在其下段里配置了第三供纸装置130,再在其下段里配置了第四供纸装置140。在这些第一供纸装置110、第二供纸装置120、第三供纸装置130、第四供纸装置140里分别收容有规定的种类及尺寸的记录媒介。
在实施例1中,第二供纸装置120、第三供纸装置130、第四供纸装置140具有相同的构成。首先,对供纸装置120进行说明。图2所示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供纸装置的驱动系统的模式图,图3所示是对实施例1所涉及的供纸装置进行重叠后的状态下的驱动系统的模式图。第二供纸装置120如图1所示地,包括了收纳有记录媒介束的记录媒介收纳部126,和被配置在记录媒介收纳部126里,将载置的记录媒介束上推的底板127。另外,第二供纸装置120如图1及图2所示地,包括从记录媒介束来取出最上面的记录媒介的供纸辊38,和由将取出的记录媒介向上方搬送的夹持辊20及相对辊20’构成的夹持辊对。供纸辊38及夹持辊20是由未图示的驱动源来的驱动力经过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121和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122的传递后来被转动驱动的。
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121包括了,由驱动源的马达驱动的人字齿轮(pinion)5;由大直径部8a及小直径部8b构成、其大直径部8a与人字齿轮5啮合的减速齿轮(gear)8;与减速齿轮8的小直径部8b啮合的介轮(idlergear)9;具备输入齿轮15和输出齿轮14、其输入齿轮15与介轮9啮合的第二离合器机构的电磁离合器A;与电磁离合器A的输入齿轮15啮合的介轮27;具备输入齿轮25和输出齿轮24、其输入齿轮25与介轮27啮合的第一离合器机构的电磁离合器B。
这里,电磁离合器A的输出齿轮14与供纸辊38同轴,并被连接在供纸辊38里。当电磁离合器A处于开启状态(连接状态)时,供纸辊38就与输出齿轮14一起被转动驱动,而当电磁离合器A处于关闭状态(非连接状态)时,就没有驱动力传递到供纸辊38里。另外,当电磁离合器B处于开启状态时,输出齿轮24就与输入齿轮25处于连接状态,而当电磁离合器B处于关闭状态时,输出齿轮24就与输入齿轮25就处于非连接状态。
另外,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122包括了,与配置在下段里的第三供纸装置130的夹持辊驱动齿轮42啮合的介轮26;具备输入齿轮25和输出齿轮24、其输出齿轮24与介轮26啮合的电磁离合器B;与电磁离合器B的输出齿轮24啮合的介轮23;由介轮23驱动的夹持辊20,以及与夹持辊20连动的夹持辊驱动齿轮41。还有,第二供纸装置120的夹持辊驱动齿轮41虽然被突出地配置在第二供纸装置120的上部里,但在实施例1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夹持辊驱动齿轮41在第二供纸装置120的上方里并不与其他部件啮合。
在这种构成的第二供纸装置120中,通过驱动源的开关控制、电磁离合器A的开关控制,以及电磁离合器B的开关控制,供纸辊38及夹持辊20就得到了驱动控制。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第三供纸装置130及第四供纸装置140和第一供纸装置110具有相同的构造。也就是说,第三供纸装置130包括记录媒介收纳部136、底板137、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131及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132,并对供纸辊39、由夹持辊21及相对辊21’构成的夹持辊对进行驱动控制。然后,第三供纸装置130作为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131包括了,由驱动源的马达驱动的人字齿轮6;具有大直径部10a及小直径部10b的减速齿轮10;介轮11;具备输入齿轮17和输出齿轮16的第二离合器机构的电磁离合器C;介轮32;具备输入齿轮30和输出齿轮29的第一离合器机构的电磁离合器D。
另外,第三供纸装置130作为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132包括了,介轮31;电磁离合器D;介轮28;由夹持辊21及相对辊21’构成的夹持辊对,以及夹持辊驱动齿轮42。这里,夹持辊驱动齿轮42与第二供纸装置120的介轮26啮合。
同样地,第四供纸装置140包括记录媒介收纳部146、底板147、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141及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142,并对供纸辊40、夹持辊对22进行驱动控制。也就是说,第四供纸装置140作为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141包括了,由驱动源的马达驱动的人字齿轮7;具有大直径部12a及小直径部12b的减速齿轮12;介轮13;具备输入齿轮19和输出齿轮18的第二离合器机构的电磁离合器E;介轮37;具备输入齿轮35和输出齿轮24的第一离合器机构的电磁离合器F。
另外,第四供纸装置140作为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142包括了,介轮36;电磁离合器D;介轮28;由夹持辊22及相对辊22’构成的夹持辊对,以及夹持辊驱动齿轮43。这里,夹持辊驱动齿轮43与第三供纸装置130的介轮31啮合。另外,介轮36不与输出齿轮34以外的部件啮合。
在具有这种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介轮36、输出齿轮34、介轮33、夹持辊驱动齿轮43、介轮31、输出齿轮29、介轮28、夹持辊驱动齿轮42、介轮26、输出齿轮24、介轮23、夹持辊驱动齿轮41是一直啮合的。因此,从介轮36至夹持辊驱动齿轮41,只要人字齿轮5、6、7中的一个被转动驱动就会一边啮合一边转动,并实现记录媒介向纵向方向上方里的搬送(图中以虚线G表示)。
即,将电磁离合器B处于连接状态后来转动驱动源的人字齿轮5,和将电磁离合器D处于连接状态后来转动人字齿轮6,以及将电磁离合器F处于连接状态后来转动人字齿轮7时,无论哪种情况,从介轮36到夹持辊驱动齿轮41为止的所有的齿轮都被转动驱动。这里,电磁离合器B、电磁离合器D、电磁离合器F是被排他地驱动控制的,因此,在驱动人字齿轮5时,该驱动力不会传递到输出齿轮16、输出齿轮18里。而在驱动其他的人字齿轮6、人字齿轮7时,驱动力也不会传递到其他段的供纸装置的输出齿轮里。
另外,当电磁离合器B、电磁离合器D、电磁离合器F处于关闭状态里时,可以使得驱动力不传递到没有驱动的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121、131、141里。
更进一步地,在使得电磁离合器A、电磁离合器C、电磁离合器E处于开启状态里时,在第二、第三及第四供纸装置120、130、140中,供纸辊38、39、40被转动驱动。另一方面,电磁离合器A、电磁离合器C、电磁离合器E处于关闭状态里时,也可以停止供纸辊38、39、40。这样的控制能够以任意的时机来进行。
另外,在各第二、第三及第四供纸装置120、130、140中,各驱动源、各电磁离合器A、电磁离合器B、电磁离合器C、电磁离合器D、电磁离合器E、电磁离合器F,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部根据操作者的供纸指定,即从第一供纸装置110、第二供纸装置120、第三供纸装置130、及第四供纸装置140中选择哪一个供纸装置的指定来被驱动控制的。
接着对实施例1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于操作者指定第二供纸装置120来供纸的情况进行说明。这时,驱动第二供纸装置120的驱动源后来使得人字齿轮5在顺时针方向(ClockWise)里转动,并开启电磁离合器A(连接状态)。由此,驱动源的驱动力就从人字齿轮5传递到电磁离合器A的输入齿轮15,从而使得连结在输出齿轮14里的供纸辊38在反时针方向(Counter ClockWise)里转动。
接着,在一定时间后接通电磁离合器B(连接状态)时,驱动力就从电磁离合器A的输入齿轮15被传递到电磁离合器B的输入齿轮25,并借助于连结在输出齿轮24里的介轮23被传递到夹持辊驱动齿轮41里,夹持辊20在反时针方向里转动后,用纸就得到搬送。
在电磁离合器B处于开启状态的期间里,由于驱动被传递到下段的供纸装置130的夹持辊驱动齿轮42以及更下段的供纸装置140的夹持辊驱动齿轮43里,夹持辊20、21、22转动,并且驱动没有传递到第三供纸装置130及第四供纸装置140的人字齿轮6、7里。然后,在使得电磁离合器B处于关闭状态里后,夹持辊20、21、22就停止转动。这时,电磁离合器D、电磁离合器F处于关闭状态。
同样地,在从第三供纸装置130来供纸时,就驱动第三供纸装置130的驱动源来使得人字齿轮6在顺时针方向里转动,并使得电磁离合器C处于开启状态。由此,驱动力就从人字齿轮6传递到电磁离合器B的输入齿轮17,并使得连结在输出齿轮16里的供纸辊39在反时针方向里转动。在一定时间后,使得电磁离合器D处于开启状态时,驱动力就从电磁离合器C的输入齿轮17被传递到电磁离合器D的输入齿轮30后,输出齿轮29得到驱动,并借助于介轮28来转动驱动夹持辊驱动齿轮42。
由此,夹持辊21在反时针方向里转动,用纸就得到搬送。在电磁离合器D处于开启状态的期间里,由于驱动被传递到下段的供纸装置140的夹持辊驱动齿轮43以及上段的供纸装置120的夹持辊驱动齿轮41里,夹持辊20、21、22就被转动驱动。这时,使得电磁离合器A及电磁离合器F处于关闭状态里后,驱动力就不会传递到第二供纸装置120及第四供纸装置140的人字齿轮5、7里。然后,在使得电磁离合器D处于关闭状态里后,夹持辊20、21、22就停止转动。
同样地,在从第四供纸装置130来供纸时,就通过驱动源来使得人字齿轮7在顺时针方向里转动,并使得电磁离合器E处于开启状态。由此,驱动力就从人字齿轮7传递到电磁离合器E的输入齿轮19,并使得连结在输出齿轮18里的供纸辊40在反时针方向里转动。在一定时间后,使得电磁离合器F处于开启状态时,驱动力就从电磁离合器E的输入齿轮19被传递到电磁离合器F的输入齿轮35后,输出齿轮34转动并借助于介轮33来将驱动传递到夹持辊驱动齿轮43里,由此,夹持辊22在反时针方向里转动,用纸就得到搬送。
在电磁离合器F处于开启状态的期间里,由于驱动被传递到上段的供纸装置130的夹持辊驱动齿轮42以及更上段的供纸装置120的夹持辊驱动齿轮41里,夹持辊20、21、22就被转动驱动,记录媒介就以图1中G所示路径被搬送。这时,使得电磁离合器B及电磁离合器D处于关闭状态里后,驱动力就不会传递到供纸装置120及供纸装置130的人字齿轮5、6里。然后,在使得电磁离合器F处于关闭状态里后,夹持辊20、21、22就停止转动了。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1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无论从哪个供纸装置来进行用纸搬送,因为没有必要对该供纸段以外的供纸装置的驱动源进行转动驱动,所以就能够防止以往的驱动源的齿轮啮合噪音因驱动源个数而发生的事态,并降低噪音。
另外,根据实施例1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不再需要以往必须的用于降低噪音的遮蔽部件或用于低噪音的框体刚性提高,从而能够降低部件成本。
<实施例2>
接下来对实施例2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图4所示是实施例2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构成的截面图。实施例2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200除了包括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50里的记录媒介搬送用的辅助辊对44、44’、以及以使用它们的供纸装置的驱动源来驱动以外,其基本构造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里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50里,配置了与第二供纸装置120的夹持辊驱动齿轮41啮合的介轮46,并将介轮46配置为与驱动辅助辊对44、44’的辅助辊驱动齿轮45啮合。这里,辅助辊对44、44’是在有比从夹持辊20到图像形成装置的对位辊对186为止的距离短的用纸尺寸的通过纸张要求时,用于将用纸后端脱离夹持辊20后至对位辊对186为止的用纸搬送。在实施例1里没有设置这样的辅助辊。
在实施例2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200中,辅助辊对44、44’通过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121来驱动。在图像形成装置200中,介轮36、输出齿轮34、介轮33、夹持辊驱动齿轮43、介轮31、输出齿轮29、介轮28、夹持辊驱动齿轮42、介轮26、输出齿轮24、介轮23、夹持辊驱动齿轮41、介轮46、辅助辊驱动齿轮45是一直啮合的。因此,从介轮36至辅助辊驱动齿轮45,只要人字齿轮5、6、7中的某一个转动后就会一直转动,并实现记录媒介向纵向方向上方里的搬送(图4中以虚线H表示)。
接着对实施例2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实施例2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200中,从第二供纸装置120、第三供纸装置130、第四供纸装置140来搬送记录媒介的动作与实施例1相同。在实施例2中,夹持辊驱动齿轮41借助于设置在本体供纸装置里的介轮46来转动驱动辅助辊驱动齿轮45,并随之来转动驱动配置在第一供纸装置110里的辅助辊对44、44’。因此,在进行比从夹持辊20到图像形成装置的对位辊对186为止的距离要短的用纸尺寸的通过纸张时,被驱动的辅助辊对44、44’也是由配置在被搬送的记录媒介所收纳的供纸装置里的驱动源来驱动的。
因此,根据实施例2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200,无论从哪个供纸装置来进行用纸搬送,因为供纸段以外的供纸装置的驱动源没有被驱动,所以就能够防止以往的驱动源的齿轮啮合噪音因驱动源个数而发生的噪音恶化。另外,不再需要以往必须的用于降低噪音的遮蔽部件或用于低噪音的框体刚性提高,从而能够降低部件成本。
<实施例3>
还有,在前述各例中虽然是以齿轮列来实现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及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的,但各驱动力传递机构也可以使用带齿轮带等卷绕机构及其他的驱动力传递机构来实现。
<实施例4>
另外,在前述各实施例中,是将供纸装置配置为3段,但供纸装置的段数除了3段以外,还可以是1段、2段或4段以上。
<实施例5>
更进一步地,在前述各实施例中,作为第二离合器虽然采用的是电磁离合器,但也可以是仅将一端侧的驱动力传递到前述另一端侧里来构成的单向离合器。
本专利申请的基础和优先权要求是2010年12月28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1-042223其全部内容在此引作结合。

Claims (7)

1.一种通过追加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下侧来将记录媒介依次向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供给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媒介收容部,其收容所述记录媒介;
供纸辊,其从所述媒介收容部一页一页地搬送所述记录媒介;
驱动源;
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其将来自该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供纸辊里后,对所述供纸辊进行转动驱动;
第一搬送路径,其用于搬送从所述媒介收容部搬送来的所述记录媒介;
第二搬送路径,其用于搬送从该供纸装置的下方搬送来的记录媒介;
夹持辊对,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搬送路径及第二搬送路径的合流部的下游侧,用于将所述记录媒介向上方搬送;
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其包括在由所述夹持辊对带动的同时露出到供纸装置的上面的夹持辊驱动齿轮,以及从该供纸装置的下面露出地配置后与进一步被配置在供纸装置的下方的供纸装置的所述夹持辊驱动齿轮啮合的连动齿轮,并将驱动力传递到所述夹持辊对里;
第一离合器机构,其一端侧被连结在所述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里,同时,另一端侧被连结在所述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离合器机构,当其一端侧被连结在所述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里的同时,另一端侧与所述供纸辊连动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离合器机构是仅将所述一端侧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另一端侧的单向离合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二离合器机构是电磁离合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夹持辊驱动齿轮被配置为与驱动辅助辊的辅助辊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辅助辊将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被配置在所述记录媒介的搬送路径中的所述记录媒介向下游侧搬送。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搬送路径,其对依次供给来的记录媒介进行搬送;
图像形成部,其将规定的图像形成在搬送来的记录媒介上;
排出部,其将记录有图像的所述记录媒介排出到机体外,
其特征在于能够将权利要求1至5任何一项所述的供纸装置追加配置在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夹持辊驱动齿轮啮合的同时,设置有驱动辅助辊的辅助辊驱动齿轮,所述辅助辊将配置在所述搬送路径中的所述记录媒介向下游侧搬送。
CN201210041874.2A 2011-02-28 2012-02-22 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26495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42223A JP5828370B2 (ja) 2011-02-28 2011-02-28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42223 2011-0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9514A CN102649514A (zh) 2012-08-29
CN102649514B true CN102649514B (zh) 2015-07-08

Family

ID=46691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41874.2A Active CN102649514B (zh) 2011-02-28 2012-02-22 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28370B2 (zh)
CN (1) CN1026495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63588A (ja) 2012-02-13 2013-08-2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用の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111225B2 (ja) * 2014-08-19 2017-04-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駆動伝達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6315314B (zh) * 2015-07-03 2018-07-06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纸机构及使用该分纸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JP7456124B2 (ja) 2019-11-11 2024-03-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92341A (ja) * 1991-03-19 1992-10-16 Canon Inc 用紙搬送装置
JPH082735A (ja) * 1994-06-16 1996-01-0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401501A (zh) * 2001-08-06 2003-03-1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16125A (zh) * 2006-02-06 2007-08-1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303541A (zh) * 2007-03-01 2008-11-12 株式会社理光 成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26587B2 (ja) * 1992-01-28 2001-1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多段給紙装置
JP3843730B2 (ja) * 2000-11-13 2006-11-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記録媒体供給装置
JP2006036492A (ja) * 2004-07-28 2006-02-09 Canon Inc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該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30776A (ja) * 2006-02-06 2007-09-13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92341A (ja) * 1991-03-19 1992-10-16 Canon Inc 用紙搬送装置
JPH082735A (ja) * 1994-06-16 1996-01-0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401501A (zh) * 2001-08-06 2003-03-1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16125A (zh) * 2006-02-06 2007-08-1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303541A (zh) * 2007-03-01 2008-11-12 株式会社理光 成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28370B2 (ja) 2015-12-02
CN102649514A (zh) 2012-08-29
JP2012180142A (ja) 201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8953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oner supply control
JP536009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CN102649514B (zh) 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KR20100071497A (ko) 화상형성장치와 그 용지이송방법
US20170320701A1 (en) Removable duplexer tray module for an imaging apparatus
JP2016128703A (ja) 回転駆動伝達装置及びその回転駆動伝達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325011B2 (ja)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940365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24138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576961B1 (ko) 시트 반송 장치, 화상 판독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US8641031B2 (en) Sheet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JP458777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70320700A1 (en) Removable duplexer tray module for an imaging apparatus
JP478655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538261B2 (ja) トナー供給装置
JP6387943B2 (ja) シート収納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26570A (ja) トナー供給装置
JP4713394B2 (ja)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19354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れに装着可能な反転搬送ユニット
JP20061539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72336A (ja) 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65914A (ja) 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KR101576956B1 (ko) 시트 반송 장치, 화상 판독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JP5370742B2 (ja)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11436A (ja) 搬送装置、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