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4495A - 铝加工用润滑油 - Google Patents

铝加工用润滑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74495A
CN1774495A CNA2004800100108A CN200480010010A CN1774495A CN 1774495 A CN1774495 A CN 1774495A CN A2004800100108 A CNA2004800100108 A CN A2004800100108A CN 200480010010 A CN200480010010 A CN 200480010010A CN 1774495 A CN1774495 A CN 17744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ed
straight
acid
carbonatoms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100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74495B (zh
Inventor
柴田润一
龟塚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eo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Oi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Oil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Oi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74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44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744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4495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01/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material being a mineral or fatty oil
    • C10M101/02Petroleum fra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3/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and hydrocarbon fractions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3/10Petroleum or coal fractions, e.g. tars, solvents, bitumen
    • C10M2203/1006Petroleum or coal fractions, e.g. tars, solvents, bitumen used as base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3/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and hydrocarbon fractions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3/10Petroleum or coal fractions, e.g. tars, solvents, bitumen
    • C10M2203/104Aromatic fra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3/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and hydrocarbon fractions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3/10Petroleum or coal fractions, e.g. tars, solvents, bitumen
    • C10M2203/106Naphthenic fra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3/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and hydrocarbon fractions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3/10Petroleum or coal fractions, e.g. tars, solvents, bitumen
    • C10M2203/106Naphthenic fractions
    • C10M2203/1065Naphthenic fractions used as base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10/00Metal present as such or in compounds
    • C10N2010/06Groups 3 or 13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2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or characteristics, i.e. function, of component of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20/01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C10N2020/015Distillation ran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2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or characteristics, i.e. function, of component of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20/01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C10N2020/02Viscosity; Viscosity index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40/00Specified use or application for which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is intended
    • C10N2040/20Metal work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40/00Specified use or application for which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is intended
    • C10N2040/20Metal working
    • C10N2040/24Metal 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 removal of material, e.g. forming, gorging, drawing, pressing, stamping, rolling or extruding; Punching met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铝加工用润滑油包含矿物油,该矿物油的芳香族成分为5体积%以下,萘成分为10~85体积%,初馏点为150℃以上,终馏点为320℃以下,该初馏点与该终馏点的差为100℃以下,且在40℃的动态粘度为1.2~3.0mm2/s。

Description

铝加工用润滑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铝加工用润滑油。
背景技术
冷藏库或空气调节器等的冷冻冷藏系统之热交换器是使用铝片。铝片是藉由使平板状的铝材(铝片材)经膨胀成型、拉伸加工、穿孔加工、卷曲加工、压平加工等塑性加工等而制造。
此等铝片材的加工是一般使用油剂而施行。油剂是使用异链烷烃等的合成烃(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2-1334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加工后粘附在铝片材上的油剂,必须藉由加热而除去。因此,油剂是要求有一定以上的挥发性。
然而,有良好油剂的挥发性时,粘度低下而无法得到充分的加工性。又,在所得的铝片材上所粘附的油剂于油剂除去步骤前完成挥发时,在铝片的保管、运搬、组立加工之际是有因铝片彼此之间直接接触而发生瑕疵之原因,组立时的润滑性不足。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瑕疵的发生而使用难以挥发之油剂时,油剂除去步骤中的油剂无法充分地除去。
为此,油剂被要求如在室温难以挥发、在油剂除去步骤中设定温度下快速且充分地挥发之相反性能。又,从臭气或表面龟裂等的防止观点而言,是期望挥发性不会过度高的油剂。
然而,以往的油剂很难说完全满足上述的要求特性。
本发明有鉴于此类的实情,目的是提供具有充分的加工性、油剂除去步骤中油剂能充分除去、可防止加工后被加工材的损伤或臭气、表面龟裂等之铝加工用润滑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专心一意重复研究的结果发现,藉由使用具有特定性状之矿物油,得到可高水平地、平衡性良好地实现室温难以挥发、油剂除去步骤中特定温度下快速且充分地挥发之相反性能之铝加工用润滑油,从而完成本发明。
换言之,本发明的铝加工用润滑油,其特征是含有芳香族成分为5体积%以下、萘成分为10~85体积%、初馏点为150℃以上、终馏点为320℃以下、该初馏点与该终馏点的差为100℃以下、且在40℃的动态粘度为1.2~3.0mm2/s之矿物油。
实施发明的最优选形态
以下就本发明的适当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铝加工用润滑油含有如上述之芳香族成分为5体积%以下、萘成分为10~85体积%、初馏点为150℃以上、终馏点为320℃以下、该初馏点与该终馏点的差为100℃以下、且在40℃的动态粘度为1.2~3.0mm2/s之矿物油。该矿物油在本发明的铝加工用润滑油中适于作为基油使用。
矿物油的芳香族成分是为5体积%以下、优选为3体积%以下、更优选为2体积%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1体积%以下。芳香族成分由于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可防止臭气或表面龟裂等。因此,关于本发明之芳香族成分是意味者依照JIS K 2536“石油制品-烃类型试验”的荧光指示剂吸附法所测定之值。
又,矿物油的萘成分为10体积%以上、优选为15体积%以上、更优选为20体积%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25体积%以上、最优选为30体积%以上。通过萘成分为上述下限值以上,油剂除去步骤中油剂除去性或加工性变得良好。另一方面,萘成分为85体积%以下、优选为80体积%以下、更优选为75体积%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70体积%以下。由于萘成分在上述上限值以下,则可防止室温下油剂的挥发。
又,矿物油的石蜡成分没有特别地限制,但是石蜡成分为15体积%以上为佳、更优选为20体积%以上、更优选为25体积%以上。由于石蜡成分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可进一步防止油剂的臭气。另一方面,石蜡成分为85体积%以下为佳、更优选为80体积%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90体积%以下。通过石蜡成分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加工时可提升凝着发生防止效果。
萘成分及石蜡成分是根据FI离子化(玻璃储存器使用)藉由质量分析法所得的分子离子强度以决定此等含有比例后而算出。以下,具体表示该测定方法。
①在18mm、长度980mm的溶出色谱用吸附管中,填充在约175℃下干燥3小时而活性化的标称径74~149μm的硅胶(富士DEBISON化学(株)制grade923)120克。
②注入n-戊烷75ml以预湿硅胶。
③精秤试样约2克,以等体积的n-戊烷稀释,注入所得的溶液。
④试样溶液的液面达到硅胶上端时,为分离饱和烃成分而注入n-戊烷140ml、从吸附管的下端回收溶出液。
⑤④的溶出液在旋转蒸发器中馏去溶剂,以得到饱和烃成分。
⑥由⑤所得的饱和烃成分以质量分析计进行类型分析。
质量分析中的离子化方法是利用使用玻璃储存器之FI离子化法。质量分析计是使用日本电子(株)制JMS-AX505H。再者,测定条件是按照以下所述。
加速电压:3.0kV
阴极电压:-5~-6kV
分析能:约500
发射体:碳
发射体电流:5mA
测定范围:质量数35~700
补助烘箱温度:300℃
分离器温度:300℃
主要烘箱温度:350℃
试样注入量:1μm
⑦藉由⑥的质量分析对所得的分子离子同位体补正后,从该质量数将石蜡类(CnH2n+2)与萘类(CnH2n,CnH2n-2,CnH2n-4...)的2种类型分类整理。接着,求得各离子强度的分率,相对于饱和烃成分全体决定各类型的含量。再者,基于于⑤所得的饱和烃成分的含量,求得相对试样全体的石蜡成分、萘成分的各含量。
再者,根据FI离子化藉由质量分析法的类型分析法之数据处理的详细叙述,是记载于“日石评论”第33卷第4号135~142页、特别是“2.2.3数据处理”的项中。
又,矿物油的初馏点是为150℃以上、优选为155℃以上、更优选为160℃以上。通过使矿物油的初馏点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室温下油剂的挥发可充分地防止。另一方面,矿物油的终馏点为320℃以下、优选为310℃以下、更优选为300℃以下。通过使矿物油的终馏点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在油剂除去步骤中的油剂除去性良好。又,矿物油的初馏点与终馏点的温度差为100℃以下、优选为90℃以下、更优选为80℃以下。通过使该温度差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可同时具有室温下油剂的挥发防止与油剂除去步骤中的油剂除去性。这里,本发明中的初馏点及终馏点是意味者依照JIS K 2254“石油制品-蒸馏试验方法”所测定之值。
再者,矿物油的在40℃的动态粘度为1.2~3.0mm2/s。换言之,矿物油在40℃的动态粘度为1.2mm2/s以上、优选为1.3mm2/s以上、更优选为1.4mm2/s以上。可通过使动态粘度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可得到良好的加工性。另一方面,矿物油的在40℃的动态粘度为3.0mm2/s以下、优选为2.8mm2/s以下、更优选为2.7mm2/s以下。可通过使动态粘度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可同时具有室温下油剂的挥发防止与油剂除去步骤中的油剂除去性。
再者,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矿物油为对原油常压蒸馏使初馏点为150℃以上、终馏点为320℃以下且初馏点与终馏点的差为100℃以下所得的馏份,经由适宜组合溶剂脱沥青、溶剂萃取、氢化分解、溶剂脱蜡、氢化精制、硫酸洗涤、白土处理等的1种或2种以上之精制手段而得到。
本发明的铝加工用润滑油中矿物油的含量,基于该润滑油全量基准,优选为6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65质量%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藉由矿物油的含量为上述下限值以上,臭气或表面龟裂等的作业环境与油剂除去步骤中的油剂除去性良好。该润滑油可仅含有上述的矿物油,还可含有该矿物油以外的基油(以下,称为“其它基油”)及各种添加剂。含有各种其它基油、各种添加剂等时的该润滑油中的矿物油的含量并没有特别地限制,但是按照该润滑油全量基准,优选为99.9质量%以下、更优选为99.5质量%以下。
又,本发明的铝加工用润滑油可含有以下的任意成分。
本发明的铝加工用润滑油可更含有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可含有选自于以下(A1)~(A8)成分族之至少1种的含氧化合物。
(A1)数均分子量为100以上、低于1000之含羟基3~6个之多元醇环氧烷加成物
(A2)上述(A1)成分之烃醚或烃酯
(A3)数均分子量为100以上、低于1000之聚烷撑二醇
(A4)上述(A3)成分之烃醚或烃酯
(A5)碳原子数2~20的二元醇
(A6)上述(A5)成分之烃醚或烃酯
(A7)碳原子数3~20的三元醇
(A8)上述(A7)成分之烃醚或烃酯
构成(A1)成分之多元醇具有羟基3~6个。含有3~6个羟基之多元醇除了以下的多元醇之外,亦可使用糖类。
多元醇可举例如丙三醇、聚丙三醇(丙三醇的2~4聚体、例如二丙三醇、三丙三醇、四丙三醇)、三羟甲基链烷(例如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丁烷)、及此等的2~4聚体、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1,2,4-丁三醇、1,3,5-戊三醇、1,2,6-己三醇、1,2,3,4-丁烷四醇、山梨糖醇、山梨糖醇酐、山梨糖醇丙三醇缩合物、核糖醇、阿拉伯糖醇、木糖醇、甘露糖醇、伊地醇(イジト-ル)、塔罗糖醇、甜醇(ズルシト-ル)、阿洛糖醇等。
糖类可举例如木糖、阿拉伯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山梨糖、纤维二糖、麦芽糖、异麦芽糖、海藻糖、蔗糖等。
此等之中,从加工性优异的观点而言,以丙三醇、三羟甲基链烷、山梨糖醇为佳。
又,构成(A1)成分之环氧烷,使用碳原子数2~6、优选为碳原子数2~4的环氧烷。碳原子数2~6的环氧烷可举例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1,2-环氧丁烷(α-环氧丁烷)、2,3-环氧丁烷(β-环氧丁烷)、1,2-环氧-1-甲基丙烷、1,2-环氧庚烷、1,2-环氧己烷等。此等之中,从加工性优异的观点而言,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为佳,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为更优选。
再者,使用2种以上的环氧烷的情形下,氧亚烷基之聚合形式没有特别地限制,亦可为无规共聚合、嵌段共聚合。又,对具有羟基3~6个之多元醇加成环氧烷时,可加成全部的羟基、亦可仅加成一部份的羟基。此等之中,从加工性优异的观点而言,加成全部的羟基为佳。
再者,(A1)成分的数均分子量(Mn)为100以上、低于1000,优选为100以上、低于800。Mn为低于100的情形时,对于矿物油之溶解性低下,因而不理想。另一方面,Mn为1000以上的情形时,由于油剂除去步骤中加工后被加工材表面之油剂恐有残存之虞而为不佳。再者,本发明中的Mn是所谓藉由凝胶渗透色谱法(GPC)之标准聚苯乙烯的换算数均分子量。
(A1)成分亦可使用在Mn为100以上且低于1000的、具有3~6个羟基之多元醇上进行环氧烷加成反应得到的物质。又,亦可利用藉由蒸馏或色谱分离以任意方法所得的具有3~6个羟基之多元醇的环氧烷加成物之混合物或市售的具有3~6个羟基之多元醇的环氧烷加成物之混合物、使Mn为100以上、低于1000而得到的物质。再者,(A1)成分,此等化合物可单独使用或使用2种以上之混合物。
(A2)成分是使Mn为100以上、低于1000、优选为100以上、低于800之具有3~6个羟基之多元醇的环氧烷加成物经烃醚化或酯化得到的物质。
(A2)成分可使用(A1)成分的环氧烷加成物末端羟基的一部份或全部经烃醚化或酯化者。此处所谓的烃基是表示碳原子数1~24的烷基、碳原子数2~24的烯基、碳原子数5~7的环烷基、碳原子数6~11的烷基环烷基、碳原子数6~10的芳基、碳原子数7~18的烷芳基、碳原子数7~18的芳基烷基等的碳原子数1~24的烃基。
碳原子数1~24的烷基列举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直链或支链的戊基、直链或支链的己基、直链或支链的庚基、直链或支链的辛基、直链或支链的壬基、直链或支链的癸基、直链或支链的十一烷基、直链或支链的十二烷基、直链或支链的十三烷基、直链或支链的十四烷基、直链或支链的十五烷基、直链或支链的十六烷基、直链或支链的十七烷基、直链或支链的十八烷基、直链或支链的十九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二十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一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二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三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二十四烷基等。
碳原子数2~24的烯基列举例如乙烯基、直链或支链的丙烯基、直链或支链的丁烯基、直链或支链的戊烯基、直链或支链的己烯基、直链或支链的庚烯基、直链或支链的辛烯基、直链或支链的壬烯基、直链或支链的癸烯基、直链或支链的十一碳烯基、直链或支链的十二碳烯基、直链或支链的十三碳烯基、直链或支链的十四碳烯基、直链或支链的十五碳烯基、直链或支链的十六碳烯基、直链或支链的十七碳烯基、直链或支链的十八碳烯基、直链或支链的十九碳烯基、直链或支链的二十碳烯基、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一碳烯基、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二碳烯基、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三碳烯基、直链或支链的二十四碳烯基等。
碳原子数5~7的环烷基列举例如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等。碳原子数6~11的烷基环烷基列举例如甲基环戊基、二甲基环戊基(含有全部结构异构体)、甲基乙基环戊基(含有全部结构异构体)、二乙基环戊基(含有全部结构异构体)、甲基环己基、二甲基环己基(含有全部结构异构体)、甲基乙基环己基(含有全部结构异构体)、二乙基环己基(含有全部结构异构体)、甲基环庚基、二甲基环庚基(含有全部结构异构体)、甲基乙基环庚基(含有全部结构异构体)、二乙基环庚基(含有全部结构异构体)等。
碳原子数6~10的芳基列举例如苯基、萘基等。碳原子数7~18的烷芳基列举例如甲苯基(含有全部结构异构体)、二甲苯基(含有全部结构异构体)、乙基苯基(含有全部结构异构体)、直链或支链的丙基苯基(含有全部结构异构体)、直链或支链的丁基苯基(含有全部结构异构体)、直链或支链的戊基苯基(含有全部结构异构体)、直链或支链的己基苯基(含有全部结构异构体)、直链或支链的庚基苯基(含有全部结构异构体)、直链或支链的辛基苯基(含有全部结构异构体)、直链或支链的壬基苯基(含有全部结构异构体)、直链或支链的癸基苯基(含有全部结构异构体)、直链或支链的十一烷基苯基(含有全部结构异构体)、直链或支链的十二烷基苯基(含有全部结构异构体)等。
碳原子数7~12的芳基烷基可举例如苯甲基、苯乙基、苯丙基(包含丙基之异构体)、苯丁基(包含丁基之异构体)、苯戊基(包含戊基之异构体)、苯己基(包含己基之异构体)等。
此等之中,从加工性优异的观点而言,碳原子数2~18之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碳原子数2~18之直链或支链的烯基为佳,碳原子数3~12之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油基(从油醇除去羟基之残基)为更优选。
酯化所使用的酸一般是如羧酸。该羧酸可为一元酸或多元酸,但是一般用一元酸。一元酸列举例如碳原子数6~24的脂肪酸,可为直链或支链。又,一元酸亦可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或此等混合物。
饱和脂肪酸可举例如直链或支链的己烷酸、直链或支链的辛烷酸、直链或支链的壬烷酸、直链或支链的癸烷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一烷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二烷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三烷酸、直链或支链的十四烷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五烷酸、直链或支链的十六烷酸、直链或支链的十八烷酸、直链或支链的羟基十八烷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九烷酸、直链或支链的二十烷酸、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一烷酸、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二烷酸、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三烷酸、直链或支链的二十四烷酸等。
不饱和脂肪酸可举例如直链或支链的己烯酸、直链或支链的庚烯酸、直链或支链的辛烯酸、直链或支链的壬烯酸、直链或支链的癸烯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一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二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三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十四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五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十六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十八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羟基十八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九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二十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一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二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三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二十四碳烯酸等。
此等之中,特别是碳原子数8~20的饱和脂肪酸、碳原子数8~20的不饱和脂肪酸及此等混合物为佳。再者,作为(A2)成分,此等化合物可单独使用或使用2种以上之混合物。
(A3)成分是使用Mn为100以上、低于1000的聚烷撑二醇,是碳原子数2~6、优选为2~4的环氧烷经单独聚合或共聚合者。碳原子数2~6的环氧烷可举例如(A1)成分之说明中所列举的环氧烷。此等之中,从加工性优异的观点而言,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为佳,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为更优选。
再者,在聚烷撑二醇的调制时使用2种以上环氧烷的情形下,氧亚烷基之聚合形式没有特别地限制,可为无规共聚合、或嵌段共聚合。
又,(A3)成分是必须Mn为100以上、低于1000,优选为120以上、低于700,但是Mn为低于100的聚烷撑二醇由于对矿物油的溶解性低下而为不佳。另一方面,Mn为1000以上的聚烷撑二醇在油剂除去步骤中加工后的被加工材的表面上油剂恐有残存之虞而为不佳。
又再者,(A3)成分亦可使用在聚合环氧烷时反应而使Mn为100以上、低于1000者。又,亦可使用藉由蒸馏或色谱分离以任意方法所得的聚烷撑二醇混合物或市售之聚烷撑二醇混合物而使Mn为100以上、低于1000者。再者,(A3)成分,此等化合物是亦可单独使用或使用2种以上之混合物。
(A4)成分是Mn为100以上、低于1000,优选为120以上、低于700的聚烷撑二醇经烃醚化或酯化者。(A4)成分可使用将(A3)成分之聚烷撑二醇的末端羟基的一部份或全部经烃醚化或酯化者。此处所谓的烃基是表示碳原子数1~24的烃基,具体而言可举例如(A2)成分之说明中所列举的各基。此等之中,从加工性优异的观点而言,碳原子数2~18之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碳原子数2~18之直链或支链的烯基为佳,碳原子数3~12之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油基(从油醇中除去羟基以外的残基)为更优选。
又,(A4)成分亦可使用将(A3)成分之聚烷撑二醇的末端羟基经酯化者。酯化所使用的酸可举例如一般的羧酸。该羧酸是为一元酸或多元酸,但是通常使用一元酸。具体而言,可举例如上述(A2)成分之说明中所列举者。再者,(A4)成分,此等化合物是亦可单独使用或使用2种以上之混合物。
(A5)成分是为碳原子数2~20、优选为碳原子数3~18的二元醇。此处所谓的二元醇于分子中不具有醚键。碳原子数2~20的二元醇列举例如乙二醇、1,3-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1,2-丁二醇、2-甲基-1,3-丙二醇、1,5-戊二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2-乙基-2-甲基-1,3-丙二醇、2-甲基-2,4-戊二醇、1,7-庚二醇、2-甲基-2-丙基-1,3-丙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1,10-癸二醇、1,11-十一烷二醇、1,12-十二烷二醇、1,13-十三烷二醇、1,14-十四烷二醇、1,15-十五烷二醇、1,16-十六烷二醇、1,17-十七烷二醇、1,18-十八烷二醇、1,19-十九烷二醇、1,20-二十烷二醇等。
此等之中,从加工性优异的观点而言,1,4-丁二醇、1,5-戊二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2-甲基-2,4-戊二醇、2-乙基-2-甲基-1,3-丙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1,11-十一烷二醇、1,12-十二烷二醇等为佳。再者,(A5)成分,此等化合物可单独使用或使用2种以上之混合物。
(A6)成分为碳原子数2~20、优选为碳原子数3~18的二元醇(但是,除了分子中含有醚键者之外)经烃醚化或酯化者。(A6)成分可使用(A5)成分之二元醇的末端羟基的一部份或全部经烃醚化者。此处所谓的烃基是表示碳原子数1~24的烃基,具体而言可举例如(A2)成分之说明中所列举之各基。此等之中,从加工性优异的观点而言,碳原子数2~18之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碳原子数2~18之直链或支链的烯基为佳,碳原子数3~12之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油基(从油醇中除去羟基以外的残基)为更优选。
又,(A6)成分亦可使用将(A5)成分之二元醇的末端羟基之一方或两方酯化者。酯化所使用的酸一般可举例如羧酸。该羧酸是为一元酸或多元酸,但是一般使用一元酸。具体而言,可举例如上述(A2)成分之说明中所列举者。再者,(A6)成分之酯可为(A5)成分之二元醇的末端羟基之一方经酯化者(部分酯),也可为末端羟基之两方经酯化者(完全酯)。此等之中,从加工性优异的观点而言,以部分酯为佳。再者,(A6)成分,此等化合物是亦可单独使用或使用2种以上之混合物。
(A7)成分是为碳原子数3~20、优选为碳原子数3~18的三元醇。此处所谓的三元醇是分子中不具有醚键者。碳原子数3~20的三元醇可举例如丙三醇、1,2,3-丁三醇、1,2,4-丁三醇、1,2,5-戊三醇、1,3,5-戊三醇、1,2,3-戊三醇、1,2,4-戊三醇、1,2,6-己三醇、1,2,3-己三醇、1,2,4-己三醇、1,2,5-己三醇、1,3,4-己三醇、1,3,5-己三醇、1,3,6-己三醇、1,4,5-己三醇、1,2,7-庚三醇、1,2,8-辛三醇、1,2,9-壬三醇、1,2,10-癸三醇、1,2,11-十一烷三醇、1,2,12-十二烷三醇、1,2,13-十三烷三醇、1,2,14-十四烷三醇、1,2,15-十五烷三醇、1,2,16-十六烷三醇、1,2,17-十七烷三醇、1,2,18-十八烷三醇、1,2,19-十九烷三醇、1,2,20-二十烷三醇等。
此等之中,从加工性优异的观点而言,1,2,12-十二烷三醇、1,2,13-十三烷三醇、1,2,14-十四烷三醇、1,2,15-十五烷三醇、1,2,16-十六烷三醇、1,2,17-十七烷三醇、1,2,18-十八烷三醇为佳。再者,(A7)成分,此等化合物是亦可单独使用或使用2种以上之混合物。
(A8)成分是碳原子数3~20、优选为碳原子数3~18的三元醇(但是,除去分子中含有醚键者)经烃醚化者或酯化者。(A8)成分可使用(A7)成分之三元醇的末端羟基的一部份或全部经烃醚化者。此处所谓的烃基是表示碳原子数1~24的烃基,具体而言可举例如(A2)成分之说明中所列举的各基。此等之中,从加工性优异的观点而言,碳原子数2~18之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碳原子数2~18之直链或支链的烯基为佳,碳原子数3~12之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油基(从油醇中除去羟基以外的残基)为更优选。
又,(A8)成分可使用(A7)成分之三元醇的末端羟基之一方或全部经酯化者。酯化所使用的酸一般可举例如羧酸。该羧酸是为一元酸或多元酸,但是一般使用一元酸。具体而言,可举例如上述(A2)成分中所列举者。再者,(A8)成分之酯亦可为(A7)成分之三元醇的末端羟基之一或二经酯化者(部分酯),亦可为末端羟基之全部经酯化者(完全酯)。此等之中,从加工性优异的观点而言,以部分酯为佳。
(A8)成分是为(A7)成分之中的丙三醇、1,2,3-丁三醇、1,2,4-丁三醇、1,2,5-戊三醇、1,3,5-戊三醇、1,2,3-戊三醇、1,2,4-戊三醇、1,2,6-己三醇、1,2,3-己三醇、1,2,4-己三醇、1,2,5-己三醇、1,3,4-己三醇、1,3,5-己三醇、1,3,6-己三醇及1,4,5-己三醇之烃醚或部分酯为佳。再者,(A8)成分,此等化合物是亦可单独使用或使用2种以上之混合物。
在本发明中,可单独使用选自于上述(A1)~(A8)成分之中之1种的含氧化合物,亦可使用具有不同构造之2种以上的含氧化合物之混合物。上述(A1)~(A8)成分之中从加工性优异的观点而言,以(A 3)成分、(A4)成分、(A5)成分及(A8)成分为佳,以(A3)成分、(A4)成分及(A8)成分为更优选。
又,本发明的铝加工用润滑油中的含氧化合物含量,以该润滑油的全量为基准,为0.01~5质量%为佳。换言之,含氧化合物的含量为0.01质量%以上、优选为0.0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上。另一方面,含氧化合物的含量为5质量%以下、优选为2.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下。含氧化合物的含量过少时,会有加工性不充分,含量过多时,有时也得不到与含量相抵的效果。
本发明的铝加工用润滑油中,可再含有油性剂。油性剂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加工性,以使用选自于下述(B1)~(B3)成分之中之至少1种的油性剂为佳。再者,油性剂亦可包括作为通常润滑油的油性剂使用者。
(B1)酯
(B2)一元醇
(B3)羧酸
(B1)成分之酯是藉由醇与羧酸反应所得。醇可以为一元醇,也可以为多元醇。又,羧酸可为一元酸,也可以为多元酸。
一元醇通常使用碳原子数1~24的一元醇。此类的醇是直链状或支链状均可。碳原子数1~24的一元醇可举例如甲醇、乙醇、直链或支链的丙醇、直链或支链的丁醇、直链或支链的辛醇、直链或支链的壬醇、直链或支链的癸醇、直链或支链的十一醇、直链或支链的十二醇、直链或支链的十三醇、直链或支链的十四醇、直链或支链的十五醇、直链或支链的十六醇、直链或支链的十七醇、直链或支链的十八醇、直链或支链的十九醇、直链或支链的二十醇、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一醇、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三醇、直链或支链的二十四醇及此等混合物等。
多元醇一般使用2~10价、优选为2~6价的多元醇。2~10元醇可例举如乙二醇、二乙二醇、聚乙二醇(环氧乙烷的3~15聚体)、丙二醇、二丙二醇、聚丙二醇(环氧丙烷的3~15聚体)、1,3-丙二醇、1,2-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甲基-1,2-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1,2-戊二醇、1,3-戊二醇、1,4-戊二醇、1,5-戊二醇、新戊二醇、丙三醇、聚丙三醇(丙三醇的2~8聚体,例如,二丙三醇、三丙三醇、四丙三醇)、三羟甲基链烷(例如,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丁烷)及其2~8聚体、季戊四醇及其2~4聚体、1,2,4-丁三醇、1,3,5-戊三醇、1,2,6-己三醇、1,2,3,4-丁四醇、山梨糖醇、山梨糖醇酐、山梨糖醇丙三醇缩合物、核糖醇、阿拉伯糖醇、木糖醇、甘露糖醇等。
又,木糖、阿拉伯糖醇、核糖、鼠李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山梨糖、纤维二糖、麦芽糖、异麦芽糖、海藻糖、蔗糖等的糖类亦可使用。
此等之中,以乙二醇、二乙二醇、聚乙二醇(更优选为环氧乙烷的3~10聚体)、丙二醇、二丙二醇、聚丙二醇(更优选为环氧丙烷的3~10聚体)、1,3-丙二醇、2-甲基-1,2-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新戊二醇、丙三醇、二丙三醇、三丙三醇、三羟甲基链烷(例如,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丁烷)及其2~4聚体、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1,2,4-丁三醇、1,3,5-戊三醇、1,2,6-己三醇、1,2,3,4-丁四醇、山梨糖醇、山梨糖醇酐、山梨糖醇丙三醇缩合物、核糖醇、阿拉伯糖醇、木糖醇、甘露糖醇等的2~6价的多元醇及其混合物等为更优选。更优选为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山梨糖醇酐及其混合物。
又,构成酯油性剂之一元酸可举例如一般具有碳原子数6~24之直链或支链的脂肪酸。又,一元酸亦可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或其混合物。
饱和脂肪酸可举例如直链或支链的己烷酸、直链或支链的辛烷酸、直链或支链的壬烷酸、直链或支链的癸烷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一烷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二烷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三烷酸、直链或支链的十四烷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五烷酸、直链或支链的十六烷酸、直链或支链的十八烷酸、直链或支链的羟基十八烷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九烷酸、直链或支链的二十烷酸、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一烷酸、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二烷酸、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三烷酸、直链或支链的二十四烷酸等。
不饱和脂肪酸可举例如直链或支链的己烯酸、直链或支链的庚烯酸、直链或支链的辛烯酸、直链或支链的壬烯酸、直链或支链的癸烯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一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二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三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十四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五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十六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十八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羟基十八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九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二十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一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二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三碳烯酸、直链或支链的二十四碳烯酸等。此等之中,特别是碳原子数8~20的饱和脂肪酸、碳原子数8~20的不饱和脂肪酸及其混合物为佳。
构成酯油性剂之多元酸可举例如碳原子数2~16的二元酸及偏苯三酸等。碳原子数2~16的二元酸亦可为直链或支链的,可为饱和二元酸、不饱和二元酸或其混合物。
饱和二元酸可举例如乙二酸、丙二酸、直链或支链的丁二酸、直链或支链的戊二酸、直链或支链的己二酸、直链或支链的辛二酸、直链或支链的壬二酸、直链或支链的癸二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一烷二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二烷二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三烷二酸、直链或支链的十四烷二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七烷二酸、直链或支链的十六烷二酸等。
不饱和二元酸可举例如直链或支链的己烯二酸、直链或支链的辛烯二酸、直链或支链的壬烯二酸、直链或支链的癸烯二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一碳烯二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二碳烯二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三碳烯二酸、直链或支链的十四碳烯二酸、直链或支链的十七碳烯二酸、直链或支链的十六碳烯二酸等。
酯油性剂可举例如以下的(1b)~(7b)成分。酯油性剂可使用如此等例示成分、反应任意的醇与羧酸所得的酯,其并无特别地限定。
(1b)一元醇与一元酸之酯
(2b)多元醇与一元酸之酯
(3b)一元醇与多元酸之酯
(4b)多元醇与多元酸之酯
(5b)一元醇及多元醇的混合物、与多元酸的混合酯
(6b)多元醇、与一元酸及多元酸的混合物之混合酯
(7b)一元醇及多元醇的混合物、与一元酸及多元酸的混合物之混合酯
再者,上述醇成分使用多元醇时,酯表示多元醇中的羟基全部酯化的完全酯。又,上述羧酸成分使用多元酸的情形时,酯可为多元酸中的羧基完全酯化的完全酯,亦可为羧基的一部份未酯化、残留羧基的部分酯。
酯油性剂可使用上述中所述之任一者。上述酯之中,从加工性优异的观点而言,(1b)一元醇与一元酸之酯为佳。
作为油性剂使用的酯之合计碳原子数,并没有特别地限制,但是从提升加工性的观点而言,以酯的合计碳原子数7以上为佳、9以上为更优选、11以上为最优选。又,酯的合计碳原子数为过大时,由于恐怕污斑或腐蚀的发生会大幅地增大,合计碳原子数26以下为佳、24以下为更优选、22以下为最优选。
(B2)成分之一元醇,可例举如上述(B1)成分之说明中构成酯之醇所列举的化合物等。一元醇从优异的加工性观点而言,以一元醇的合计碳原子数6以上为佳、8以上为更优选、10以上为最优选。又,合计碳原子数为过大时,由于恐怕污斑或腐蚀的发生会大幅地增大,合计碳原子数20以下为佳、18以下为更优选、16以下为最优选。
(B3)成分之羧酸可为一元酸或多元酸。此类的羧酸可举例如上述(B1)成分之说明中构成酯之羧酸例示的化合物。此等之中,从加工性优异的观点而言,以一元酸为佳。又,从加工性优异的观点而言,羧酸的合计碳原子数6以上为佳、8以上为更优选、10以上为最优选。又,羧酸的合计碳原子数过大时,由于恐怕污斑或腐蚀的发生会大幅地增大,合计碳原子数20以下为佳、18以下为更优选、16以下为最优选。
使用于本发明的铝加工用润滑油之油性剂,可使用选自于上述各种油性剂中的仅单独1种或2种以上之混合物,但是从提升加工性而言,以(1)由一元醇与一元酸所得的合计碳原子数7~26之酯、(2)碳原子数6~20的一元醇、(3)碳原子数6~20的一元酸、及混合物为佳。
又,油性剂的含量以本发明的铝加工用润滑油的全量为基准,为0.01~10质量%为佳。油性剂的含量,从加工性的观点,优选为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7质量%以上。另一方面,油性剂的含量过多时,由于恐怕污斑或腐蚀的发生会大幅地增大,优选为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7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以下。
在本发明的铝加工用润滑油中,可还含有在40℃的动态粘度为1~60mm2/s的烷基苯。藉由并用该烷基苯与上述油性剂,可进一步增大油性剂的添加效果。
烷基苯的在40℃的动态粘度为低于1mm2/s的情形时,有时无法预期添加效果。另一方面,动态粘度为超过60mm2/s的情形时,会有加工后的被加工材表面残存的油剂增大的可能性。从该观点而言,烷基苯在40℃的动态粘度为40mm2/s以下为佳,20mm2/s以下为更优选。
又,烷基苯的苯环键合的烷基亦可为直链状或支链状。烷基之碳原子数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以碳原子数1~40的烷基为佳。
碳原子数1~40的烷基可例举如甲基、乙基、直链或支链的丙基、直链或支链的丁基、直链或支链的戊基、直链或支链的己基、直链或支链的庚基、直链或支链的辛基、直链或支链的壬基、直链或支链的癸基、直链或支链的十一烷基、直链或支链的十二烷基、直链或支链的十三烷基、直链或支链的十四烷基、直链或支链的十五烷基、直链或支链的十六烷基、直链或支链的十七烷基、直链或支链的十八烷基、直链或支链的十九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二十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一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二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三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二十四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五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二十六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七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二十八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二十九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三十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三十一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三十二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三十三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三十四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三十五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三十六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三十七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三十八烷基、直链或支链的三十九烷基、直链或支链的四十烷基等。
烷基苯的烷基的取代数通常为1~4,但是从稳定性、可得到性的观点,以具有1个或2个烷基之烷基苯即单烷基苯、二烷基苯或其混合物为最优选。又,烷基苯是不仅可为具有单一构造的烷基苯,亦可为具有不同构造之烷基苯的混合物。
烷基苯的分子量并没有任何限制,但是从添加效果的观点,以100以上为佳、130以上为更优选。又,分子量过大时,由于大幅增加加工后被加工材表面残存油剂的可能性,以分子量为340以下为佳、320以下为更优选。
上述烷基苯的制造方法可适用任何以往的方法,并没有任何的限制,例如可藉由使用以下所示原料物质之烷基化合成法等而制造。
作为原料的芳香族化合物可举例如苯、甲苯、二甲苯、乙基苯、甲基乙基苯、二乙基苯及其混合物。又,烷基化试剂可举例如乙烯、丙烯、丁烯、异丁烯等的低级单烯烃,优选为藉由丙烯聚合所得的碳原子数6~40之直链或支链的烯烃;蜡、重质油、石油馏份、藉由聚乙烯、聚丙烯等热分解所得的碳原子数6~40之直链或支链的烯烃;从灯油、轻油等的石油馏份分离正烷烃、将其由触媒烯烃化所得的碳原子数9~40之直链状烯烃;及其混合物等。
又,烷基化之时使用的烷基化触媒可举例如弗李德尔-克拉夫茨型触媒、酸性触媒等的公知的触媒。弗李德尔-克拉夫茨型触媒可举例如氯化铝、氯化锌等。酸性触媒可举例如硫酸、磷酸、硅钨酸、氢氟酸、活性白土等。
又再者,为了调制在40℃的动态粘度为1~60mm2/s的烷基苯,例如可将由上述的方法所得烷基苯的混合物或市售烷基苯的混合物蒸馏或色谱分离得到动态粘度为1~60mm2/s之烷基苯的馏份,有实用上的便利。
再者,烷基苯的含量可以本发明的铝加工用润滑油的全量为基准,为0.1~50质量%。该含量从添加效果的观点,以0.1质量%以上为佳、更优选为0.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质量%以上。另一方面,该含量过多时,由于加工后被加工材的表面上残存的油剂增大的可能性提高,所以该含量为50质量%以下为佳、40质量%以下为更优选、30质量%以下为最优选。
本发明的铝加工用润滑油中亦可进一步含有碳原子数6~40之直链烯烃。由于该润滑油含有直链烯烃,使得润滑性更为优异。碳原子数低于6之直链烯烃由于引火点低而不适当。为了具有适度高的引火点,碳原子数为8以上为佳、碳原子数10以上为更优选、碳原子数12以上为最优选。另一方面,碳原子数超过40时,由于为固体状会有使用困难,且与其它成分(矿物油或添加剂)等之混合或溶解困难而不适当。又,碳原子数超过40之直链烯烃并非一般的,得到亦有困难。考虑此类的不适合,以碳原子数为30以下之直链烯烃为佳。
作为此类的直链烯烃,可于分子内具有1个双键,亦可具有2个以上双键,但是以具有1个双键者为佳。又,关于双键的位置亦并没有特别地限制,但是从润滑性优异的观点,以末端具有双键之直链烯烃即n-α-烯烃为佳。
直链烯烃可举例如1-辛烯、1-癸烯、1-二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1-二十烯或其2种以上之混合物等。再者,直链烯烃可使用各种制法所得者,例如可使用藉由一般手段聚合乙烯所得之乙烯寡聚物。又,直链烯烃,此等化合物可单独使用或使用2种以上之混合物。
本发明的铝加工用润滑油含有直链烯烃时,在上述的(A1)~(A8)成分之含氧化合物中,并用(A3)成分、(A4)成分、(A5)成分或(A8)成分为佳,并用(A3)成分或(A5)成分为更优选。藉由并用该含氧化合物与直链烯烃,可因两者的协同效果进一步提升润滑性而得到优异的加工性,且同时油剂除去步骤中的油剂除去性亦为提升。
再者,直链烯烃的含量为任意的,但是从本发明的铝加工用润滑油的润滑性提高之观点,优选该含量以该润滑油的全量为基准,为1质量%以上,更优选3质量%以上,进一步更优选5质量%以上。另一方面,该含量,从得到与添加量相抵的效果的观点而言,以该润滑油的全量为基准优选为3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5质量%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下。
本发明的铝加工用润滑油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其优异的效果,可视需要进一步含有合成油(合成润滑油)。该合成油适于使用一般在40℃的动态粘度为0.5~500mm2/s、特别是0.5~30mm2/s者。合成油可使用上述直链烯烃以外的烯烃(例如聚丁烯、聚丙烯等的支化烯烃)、该烯烃的氢化物等。此类的烯烃优选特别是低分子量聚丙烯、碳原子数8~14的α-烯烃寡聚物或其混合物。本发明的铝加工用润滑油含有这些合成油的情形下,由于使用时臭气少而提升了作业环境,又加工后被加工材表面的脱脂性提高。该合成油的含量,以本发明的铝加工用润滑油的全量为基准,一般为20质量%以下,优选15质量%以下。
本发明的铝加工用润滑油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其优异的效果,可视需要还含有特压添加剂、抗氧化剂、防锈剂、防蚀剂、消泡剂等添加剂的单独或2种以上的组合。
特压添加剂可举例如磷酸三甲酚酯等的磷系化合物、及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等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抗氧化剂可举例如2,6-二叔丁基-p-甲酚(DBPC)等的酚化合物、苯基-α-萘胺等的芳香族胺及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等的有机金属化合物。防锈剂可举例如油酸等的脂肪酸盐、二壬基萘磺酸盐等的磺酸盐、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等的多元醇的部分酯、胺及其衍生物、磷酸酯及其衍生物。防蚀剂可举例如苯并三唑等。消泡剂可举例如聚硅氧烷。
上述添加剂的合计含量,以本发明的铝加工用润滑油的全量为基准,通常15质量%以下,优选10质量%以下。
本发明的铝加工用润滑油的粘度没有特别地限制,优选在40℃的动态粘度为1.0~5.0mm2/s。换言之,该润滑油在40℃的动态粘度为1.0mm2/s以上为佳、更优选为1.2mm2/s以上、更优选为1.3mm2/s以上、最优选为1.4mm2/s以上。该润滑油的动态粘度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可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另一方面,该润滑油在40℃的动态粘度优选为5.0mm2/s以下,更优选为3.0mm2/s以下,更优选为2.8mm2/s以下,最优选为2.7mm2/s以下。该润滑油的动态粘度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可同时具有防止室温下油剂的挥发与油剂除去步骤中的油剂除去性。
本发明的润滑油作为铝的加工用油剂使用,特别适合作为铝片材的加工用油剂。再者,铝片材的材质大多使用纯铝,但是亦可使用铝合金。又,本发明的铝加工用润滑油可用于铝片材的表面预先进行了亲水性被膜处理之预涂材,及未施加上述处理之材料。一般的话,预涂材的情形时,仅由矿物油构成的油剂可加工的可能性提高,但是在未施加预涂处理之材料进行加工时,本发明的润滑油优选含有上述含氧化合物。
此处所谓的被膜为在铝片材上形成的耐蚀性基膜与其上形成的亲水性被膜构成的膜。耐蚀性基膜可举例如无机基膜与有机基膜。无机基膜可举例如铬酸盐被膜、勃姆被膜、硅酸被膜或此等组合之被膜。又,大多使用的有机基膜,可举例如聚氯乙烯-醋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等的乙烯基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苯乙烯树脂、酚树脂、氟树脂、硅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醇酸树脂、聚酯树脂、脲-蜜胺树脂、聚缩醛树脂及纤维树脂。
亲水性被膜列举例如以下之(C1)~(C5)成分。
(C1)具有羰基之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与碱性硅酸盐为主成分者,
(C2)以在上述(C1)成分中加入水溶性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物质为主成分之特殊水玻璃
(C3)硅酸钠、硅酸钾、水玻璃等的硅酸盐、硅酸、硅胶或铝溶胶
(C4)藉由具有羰基之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构成的交联剂、与亲水性有机高分子反应所得的亲水性改性有机高分子
(C5)藉由聚乙烯醇亲水性有机高分子、水溶性有机高分子及交联剂反应所得的亲水性的聚乙烯醇改性有机高分子
再者,铝片材的加工可举例如膨胀成型、拉伸加工、穿孔加工、卷曲加工及使管子插通孔周边的筒形竖立壁压平拉高之压平加工。
实施例
以下,就本发明的合适实施例作更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受此等实施例限制。
<实施例1~12及比较例1~4>
在实施例1~12及比较例1~4中,利用下述所示的各成分调制铝加工用润滑油。各实施例或比较例的铝加工用润滑油之各成分含量,分别如表1所示。
(矿物油)
矿物油1:芳香族成分0.5体积%、萘成分45体积%、石蜡成分54.5体积%、初馏点231℃、终馏点268℃、动态粘度(40℃)2.18mm2/s
矿物油2:芳香族成分0.3体积%、萘成分65.7体积%、石蜡成分34体积%、初馏点158℃、终馏点179℃、动态粘度(40℃)1.85mm2/s
矿物油3:芳香族成分2体积%、萘成分58体积%、石蜡成分40体积%、初馏点244℃、终馏点288℃、动态粘度(40℃)2.63mm2/s
矿物油4:异石蜡100体积%、初馏点161℃、终馏点263℃、动态粘度(40℃)2.45mm2/s
矿物油5:芳香族成分14体积%、萘成分28体积%、石蜡成分58体积%、初馏点211℃、终馏点258℃、动态粘度(40℃)2.11mm2/s
矿物油6:芳香族成分0.3体积%、萘成分6体积%、石蜡成分93.7体积%、初馏点251℃、终馏点288℃、动态粘度(40℃)2.74mm2/s
矿物油7:芳香族成分0.8体积%、萘成分93体积%、石蜡成分6.2体积%、初馏点241℃、终馏点277℃、动态粘度(40℃)2.68mm2/s
(含氧化合物)
1:丙三醇二油酸酯与三油酸酯的质量比1:1之混合物
2:聚乙二醇(平均分子量200)的二月桂基磷酸酯
3:聚丙二醇(平均分子量200)的单丁基醚
4:聚乙二醇(平均分子量200)的二油酸酯
5:三丙二醇(分子量192)与四丙二醇(分子量250)的质量比3∶1之混合物
6:四乙二醇(分子量194)的单油基醚
7:四乙二醇(分子量194)的二油基醚
8:聚乙二醇(平均分子量300)的二硬脂基磷酸酯
9:丙三醇的环氧丙烷加成物(平均分子量250)。
表1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实施例9   实施例10   实施例11   实施例12   比较例1   比较例2   比较例3  比较例4
 矿物油(质量%)   1   100   99.8   99.8   99.8   99.8   99.8   99.8   99.8   99.8   99.8   -   -   -   -   -   -
  2   -   -   -   -   -   -   -   -   -   -   100   -   -   -   -   -
  3   -   -   -   -   -   -   -   -   -   -   -   100   -   -   -   -
  4   -   -   -   -   -   -   -   -   -   -   -   -   100   -   -   -
  5   -   -   -   -   -   -   -   -   -   -   -   -   -   100   -   -
  6   -   -   -   -   -   -   -   -   -   -   -   -   -   -   100   -
  7   -   -   -   -   -   -   -   -   -   -   -   -   -   -   -   100
 含氧化合物(质量%)   1   -   0.2   -   -   -   -   -   -   -   -   -   -   -   -   -   -
  2   -   -   0.2   -   -   -   -   -   -   -   -   -   -   -   -   -
  3   -   -   -   0.2   -   -   -   -   -   -   -   -   -   -   -   -
  4   -   -   -   -   0.2   -   -   -   -   -   -   -   -   -   -   -
  5   -   -   -   -   -   0.2   -   -   -   -   -   -   -   -   -   -
  6   -   -   -   -   -   -   0.2   -   -   -   -   -   -   -   -   -
  7   -   -   -   -   -   -   -   0.2   -   -   -   -   -   -   -   -
  8   -   -   -   -   -   -   -   -   0.2   -   -   -   -   -   -   -
  9   -   -   -   -   -   -   -   -   -   0.2   -   -   -   -   -   -
关于实施例1~12及比较例1~4的各润滑油进行以下的评价试验。
(润滑性试验)
将实施例1~12及比较例1~4的各润滑油涂布至JIS A 1050的铝板上,根据鲍迪司试验测定其摩擦系数。荷重为200克、从动速为100mm/s。结果如表2所示。
(臭气试验)
将实施例1~12及比较例1~4的各润滑油于40℃下加热,由评审人员10人进行官能试验。各评审人员将臭气用以下3阶段加以评价,求得全评审人员的平均点,平均点2.5点以上者为○、低于2.5点者为×进行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1点:有臭气。
2点:稍微有臭气。
3点:没有臭气。
(表面龟裂试验)
将含有实施例1~12及比较例1~4的各润滑油0.5ml之市售绊创膏贴于评审人员10人手腕的内侧,观察24小时后表面的状态。各评审人员的表面状态根据以下3阶段加以评价,求得全评审人员的平均点,平均点2.5点以上者为○、低于2.5点者为×进行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1点:表面变红。
2点:表面稍稍变红。
3点:表面没有变化。
(挥发性试验1)
将预先秤重实施例1~12及比较例1~4的各润滑油3克之直径7cm的培养皿,于30℃恒温槽内静置7小时。之后,秤量培养皿的重量以求得挥发的润滑油比例。结果如表2所示。
(挥发性试验2)
将以溶剂洗涤之铝材试验片静置于130℃恒温槽内3分钟后,秤量试验片的重量。将其当作A(g)。接者,该试验片于干燥机内冷却直至室温后,将实施例1~12及比较例1~4的各润滑油以2g/cm2涂布至试验片上。秤量涂布前后试验片的重量,将其分别当作B(g)、C(g)。将该试验片于130℃的恒温槽内静置3分钟后,直接秤量试验片的重量,将其当作D(g)。由A、B、C及D之值依照下式求得各润滑油的挥发量。结果如表2所示。
挥发量(质量%)=100×(D-A)/(C-B)
表2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实施例9   实施例10   实施例11   实施例12   比较例1   比较例2   比较例3   比较例4
  摩擦是数(μ)   0.21   0.08   0.10   0.12   0.11   0.09   0.08   0.12   0.09   0.10   0.24   0.19   0.37   0.17   0.43   0.22
  臭气   ○   ○   ○   ○   ○   ○   ○   ○   ○   ○   ○   ○   ○   ×   ○   ○
  表面龟裂   ○   ○   ○   ○   ○   ○   ○   ○   ○   ○   ○   ○   ○   ×   ○   ○
  挥发1(质量%)   32   36   41   37   33   35   40   37   38   39   27   34   61   44   33   59
  挥发2(质量%)   99.9   99.6   99.7   99.4   99.4   99.9   99.3   99.6   99.3   99.5   99.9   99.6   99.9   99.1   97.6   99.7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具有足够加工性可充分去除油剂除去步骤中的油剂、可防止加工后被加工材的损伤或臭气、表面龟裂等之铝加工用润滑油。

Claims (1)

1.一种铝加工用润滑油,其包含矿物油,所述矿物油的芳香族成分为5体积%以下,萘成分为10~85体积%,初馏点为150℃以上,终馏点为320℃以下,前述初馏点与终馏点的差为100℃以下,且40℃的动态粘度为1.2~3.0mm2/s。
CN2004800100108A 2003-04-16 2004-04-16 铝加工用润滑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744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11926A JP2004315669A (ja) 2003-04-16 2003-04-16 アルミニウム加工用潤滑油
JP111926/2003 2003-04-16
PCT/JP2004/005494 WO2004092311A1 (ja) 2003-04-16 2004-04-16 アルミニウム加工用潤滑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4495A true CN1774495A (zh) 2006-05-17
CN1774495B CN1774495B (zh) 2010-04-28

Family

ID=33296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1001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74495B (zh) 2003-04-16 2004-04-16 铝加工用润滑油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2004315669A (zh)
KR (1) KR20060021828A (zh)
CN (1) CN1774495B (zh)
TW (1) TWI371484B (zh)
WO (1) WO200409231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6354A (zh) * 2014-03-25 2015-09-30 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铝加工油组合物
CN109439387A (zh) * 2018-12-02 2019-03-08 上海金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环保高温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98292A (zh) * 2020-03-16 2022-11-04 引能仕株式会社 铝加工油基油和铝加工用润滑油组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70775B2 (ja) * 2005-12-05 2012-07-11 住友軽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タッピング加工用潤滑油及びタッピング加工方法
JP5436751B2 (ja) * 2006-10-13 2014-03-05 株式会社Uacj 金属管の拡管方法、それに用いる拡管冶具、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潤滑油
KR102062341B1 (ko) * 2017-06-01 2020-01-03 영창케미칼 주식회사 절삭유 조성물 및 그를 이용한 절삭방법
WO2018221972A2 (ko) * 2017-06-01 2018-12-06 영창케미칼 주식회사 절삭유 조성물
EP4310164A1 (de) * 2022-07-22 2024-01-24 Speira GmbH Kühlschmierstoff für das warmwalzen von alumin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00242B2 (ja) * 1996-03-05 1999-06-02 日本工作油株式会社 金属材料の塑性加工用潤滑油
JP3832677B2 (ja) * 1996-07-19 2006-10-11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圧延油組成物
JP4286950B2 (ja) * 1998-07-02 2009-07-01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等の条用圧延油組成物
JP4086980B2 (ja) * 1998-10-20 2008-05-14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アルミ箔用冷間圧延油組成物
JP4187848B2 (ja) * 1998-12-04 2008-11-26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等の冷間圧延油組成物
JP4201101B2 (ja) * 2000-05-23 2008-12-24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塑性加工用潤滑油
JP4111460B2 (ja) * 2000-09-18 2008-07-02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塑性加工用潤滑油組成物
JP2003096482A (ja) * 2001-09-21 2003-04-03 Nippon Oil Corp アルミニウム加工用潤滑油組成物
JP2003096481A (ja) * 2001-09-21 2003-04-03 Nippon Oil Corp アルミニウム加工用潤滑油組成物
TW548330B (en) * 2001-09-21 2003-08-21 Nippon Oil Corp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 for aluminum processing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6354A (zh) * 2014-03-25 2015-09-30 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铝加工油组合物
CN104946354B (zh) * 2014-03-25 2018-01-16 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铝加工油组合物
CN109439387A (zh) * 2018-12-02 2019-03-08 上海金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环保高温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9387B (zh) * 2018-12-02 2021-12-31 山东耐博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环保高温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98292A (zh) * 2020-03-16 2022-11-04 引能仕株式会社 铝加工油基油和铝加工用润滑油组合物
CN115298292B (zh) * 2020-03-16 2023-08-29 引能仕株式会社 铝加工油基油和铝加工用润滑油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021828A (ko) 2006-03-08
TWI371484B (en) 2012-09-01
WO2004092311A1 (ja) 2004-10-28
JP2004315669A (ja) 2004-11-11
CN1774495B (zh) 2010-04-28
TW200512284A (en) 200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2231C (zh) 冷冻机油组合物
CN1096497C (zh) 冷冻机油组合物
CN1239683C (zh) 高性能发动机润滑油
CN1089110C (zh) 含有未转化羟基的多元醇酯组合物
CN1571828A (zh) 极微量油剂供给式切削·磨削加工用油剂组合物
CN1045791C (zh) 含芳族醚化合物的润滑油
CN1930276A (zh) 冷冻机油组合物
JPWO2004018595A1 (ja) 軸受用潤滑油
CN1223682A (zh) 冷冻机油组合物
CN1274794C (zh) 极微量油剂供给式切削·磨削加工用兼滑动面用油剂以及使用该油剂的极微量油剂供给式切削·磨削加工方法
CN1415004A (zh) 用于二氧化碳制冷剂的冷冻油组合物
CN1598340A (zh) 低摩擦滑动件和应用该滑动件的低摩擦滑动机构
CN1568360A (zh) 环境友好的润滑剂
CN1449435A (zh) 冷冻机油组合物
CN1057557C (zh) 与氢氯氟烃和氢氟烃制冷剂一起使用的制冷机油组合物
CN101058761A (zh) 自动变速器用润滑油组合物
CN1774495A (zh) 铝加工用润滑油
CN1930274A (zh) 冷冻机油
JP5793756B2 (ja) 自動車用潤滑油
CN104946354A (zh) 铝加工油组合物
CN1449436A (zh) 冷冻机油组合物
CN1018843B (zh) 润滑剂组合物
JP5953995B2 (ja) 自動車用潤滑油
JP2003165993A (ja) アルミニウム加工用潤滑油組成物
TW470773B (en) Slideway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