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5119A -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系统、程序和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系统、程序和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65119A
CN1765119A CNA2004800082932A CN200480008293A CN1765119A CN 1765119 A CN1765119 A CN 1765119A CN A2004800082932 A CNA2004800082932 A CN A2004800082932A CN 200480008293 A CN200480008293 A CN 200480008293A CN 1765119 A CN1765119 A CN 17651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ew data
gray scale
scale number
color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082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29923C (zh
Inventor
平野政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65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51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992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992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027Correction or control of colour gradation or colour contr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7Control or modification of tonal gradation or of extreme levels, e.g. background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halftone scree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097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depend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utput medium, e.g. glossy paper, matt paper, transparency or fabr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Color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从对应于具有第一数量的灰度的每个像素的第一图像数据产生记录数据,以便提供给记录装置,所述记录装置以小于第一灰度数量的数量的灰度来表现每个像素。通过将第一图像数据转换为可由记录装置输出的颜色空间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根据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来产生第三图像数据,使得第三图像数据具有第三灰度数量。通过向第三图像数据施加半色调处理来产生记录数据。根据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每个像素的颜色数量,将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调整为等于或大于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和系统、程序和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图像数据处理技术,特别涉及适合于将半色调处理(halftone process)应用到图像数据上的图像形成装置和系统的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多颜色或多色调(灰度(gradation))来打印由计算机处理的图像的记录装置,已知有喷墨打印机(以下称为IJ打印机),它通过从提供给记录头的喷嘴将墨滴喷射到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纸上来在该记录纸上记录(形成)图像(也称为点图像)。用于产生用来在IJ打印机中喷射墨滴的能量的手段通常被划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所谓的泡沫(bubble)喷射(注册商标)方法(以下称为BJ方法),另一种是所谓的压电方法(以下称为PZT类型)。
通过利用经由薄膜沸腾而导致的体积改变,BJ方法通过快速加热在加压液体室中填充的墨来推动墨滴。PZT方法通过由于体积改变而导致的压力来推动墨滴,所述体积改变是借助于通过压电元件的位移来使构成加压液体室的一部分的隔板(diaphragm)变形而产生的。因此,虽然在BJ方法和PZT方法之间墨的加压不同,但是在通过喷射墨滴来形成点图像的记录处理中没有差别。
同时,为了从IJ打印机输出由计算机产生的图像数据、或从诸如数字照相机或扫描器的图像输入装置获取的图像数据,必须向图像数据施加各种处理。通常,图像处理的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是将输入图像数据转换为可由记录装置输出的数据的处理的流程图。在图1中,CMM转换处理P2和P6将作为第一图像数据输入的图像数据P1的颜色系统(RGB)转换为诸如IJ打印机的输出装置的颜色系统(CMY)。BG/UCR处理P3和P7将黑色(K)分量与CMY数据分离,以便产生第二图像数据。γ校正处理P3和P7调整从CMY数据分离的每个颜色分量的输出平衡。缩放处理P4和P8放大或缩小图像数据,以便使图像数据与IJ打印机的输出分辨率相匹配。半色调处理P4和P8将被放大的图像数据中的每个像素与阈值矩阵相比较,以便将图像数据转换为点图案数据。输出处理P10输出作为第三图像数据的点图像数据。
通常,从个人计算机PC发送的图像数据具有对于每一像素每种颜色RGB 8个比特的信息量。这样的信息量使得能够对于每个颜色分量表现从0到255的256个灰度。
但是,实际上不能使用所有256个灰度。由于每个颜色分量即青色(C)、洋红色(M)、黄色(Y)和黑色(K)的输出特性依赖于在墨中使用的染色材料、墨滴的喷射特性和记录介质(记录纸)的特性,因此不能总是获得理想的输出特征。虽然施加γ校正处理P3和P7以便校正所述输出特性,但是γ校正可导致下述的灰度缺少。
图2A到2F是用于说明由于伽马(gamma)校正导致的灰度缺少和通过扩展灰度级来避免这种缺少的图。在图2A到2F中,水平轴表示输入色调(输入灰度),而垂直轴表示输出色调(输出灰度)。图2D是图2C中由圆圈指示的部分的放大视图。图2F是图2E中由圆圈指示的部分的放大视图。图2A示出了不施加校正并且输入和输出彼此一一对应的状态。另一方面,因为通常施加如图2B所示的非线性校正,因此可能在校正后发生如图2D所示的灰度缺少,其中图2D是图2C的局部放大视图。
为了解决这种灰度缺少的问题,日本公开专利申请第2001-45308号和第2001-285630号提出了一种在将输入到CMM处理的数据放大为多于8比特的灰度数据之后执行的处理。而且,日本公开专利申请第2000-108384号和第2001-144958号提出了一种对于CMM校正后的数据的灰度数量扩展。该处理将作为在8比特数据中小于小数(decimal)的值而被消除的部分反映为灰度级。
图2C和2D示出了灰度的缺少,并且图2E和2F示出了这样的方面,其中,缺少灰度的部分(在图2C和2D中示出)未被消除,并且通过灰度数量的扩展而被反映在校正后的数据中。
因此,有可能通过进行如上所述的灰度级扩展而避免由于伽马校正导致的缺少灰度的出现。但是,很自然的是,灰度级的扩展引起信息量的增大。如果要处理的信息量增大,则必须增大用于操作的缓冲器的容量。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其中,灰度级的扩展不仅引起由于操作量增大而导致的处理速度的降低,而且引起由于缓冲器容量的增大而导致的成本提高。
在近期的IJ打印机中,意欲增加安装在一个头单元上的喷嘴数量,以便获得高分辨率和高速的操作。具体地说,在能够被施加光刻技术的BJ打印机中,具有超过20个喷嘴的头已经变得普遍。虽然这种喷嘴数量的增大是为了通过增大喷嘴数量来避免每单位数量喷嘴的记录宽度由于喷嘴间距的减小而减小的问题以获得高分辨率,但是要一次发送给头的信息量增加了与所增加的喷嘴数量相对应的量。
此外,因为有必要不仅在作为增加喷嘴方向的副扫描方向上、还在主扫描方向上提高分辨率,因此头的一次扫描所需的数据量被增大为喷嘴数量的平方倍。与由于分辨率的提高而导致的图像处理装置中的操作量增大相关联,可能在头的扫描定时和对头单元的数据传送的完成时刻之间产生时间延迟。在这样的情况下,停止头单元的操作,直到接收到必要的数据为止,这导致了喷嘴数量增加的效果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般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了上述问题的改进和有用的图像处理技术。
本发明的一个更具体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其可以在通过扩展灰度数量来改善灰度可再现性的同时减少处理速度的降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用于从对应于具有第一数量的灰度的每个像素的第一图像数据产生记录数据,以便向记录装置提供该记录数据,所述记录装置以小于第一灰度数量的数量的灰度来表现每个像素,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括:通过将第一图像数据转换为可由所述记录装置输出的颜色空间(color space)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该第二图像数据具有第二灰度数量;根据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来产生第三图像数据,使得第三图像数据具有第三灰度数量;以及通过向第三图像数据施加半色调处理来产生记录数据,其中,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包括:根据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每个像素的颜色数量,将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调整为等于或大于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
具体地说,本发明通过根据在输入图像数据中用于每个像素的颜色数量而调整灰度扩展的水平来抑制灰度的不必要增加,以便减少要处理的信息量。更具体而言,通过在产生第三图像数据时根据用于所产生的第二图像数据的每个像素的颜色数量来调整灰度数量以便略微增加或保持不变,即使第一图像数据的灰度数量是接近零的值,输出灰度的数量也不会变得等于零。因此,在通过扩展灰度数量来改善灰度可再现性的同时抑制了处理速度的降低。
在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中,当仅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之一的基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当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仅仅两种的混合的二级色(secondary color)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以及当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三种的混合的三级色(tertiarycolor)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可包括:调整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以便满足关系“基色的灰度数量≤二级色的灰度数量≤三级色的灰度数量”。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基色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可以不增加第三灰度数量,使得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等于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中,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具有不同亮度的单色相位系统(one-color phase system)中时,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双色相位系统中时,以及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三色相位系统中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可包括:通过增加第三灰度数量来调整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以便满足关系“单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双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三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单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可以不增加第三灰度数量,使得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等于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中,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可包括:根据在其上记录第三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的种类来调整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rate ofincrease)。另外,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可包括:调整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使得当在涂料打印纸(coated print paper)上进行记录时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大于当在包括非涂料打印纸和投影机片(projector sheet)的其他打印纸上进行记录时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所述涂料打印纸被施加了包括对表面的涂覆处理的记录剂(recording agent)接收处理,其中在所述表面上,附着了包括墨和色粉的记录剂。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程序的记录介质,所述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所述图像处理方法用于从对应于具有第一数量的灰度的每个像素的第一图像数据产生记录数据,以便向记录装置提供该记录数据,所述记录装置以小于第一灰度数量的数量的灰度来表现每个像素,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括:通过将第一图像数据转换为可由记录装置输出的颜色空间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该第二图像数据具有第二灰度数量;根据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来产生第三图像数据,使得第三图像数据具有第三灰度数量;以及通过向第三图像数据施加半色调处理来产生记录数据,其中,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包括:根据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每个像素的颜色数量,将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调整为等于或大于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记录介质中,当仅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之一的基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当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仅仅两种的混合的二级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以及当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三种的混合的三级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可包括:调整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以便满足关系“基色的灰度数量≤二级色的灰度数量≤三级色的灰度数量”。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基色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可不增加第三灰度数量,使得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等于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记录介质中,当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具有不同亮度的单色相位系统中时,当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双色相位系统中时,以及当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三色相位系统中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可包括:通过增加第三灰度数量来调整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以便满足关系“单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双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三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单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可以不增加第三灰度数量,使得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等于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记录介质中,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可包括:根据在其上记录第三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的种类来调整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另外,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可包括:调整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使得当在涂料打印纸上进行记录时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大于当在包括非涂料打印纸和投影机片的其他打印纸上进行记录时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所述涂料打印纸被施加了包括对表面的涂覆处理的记录剂接收处理,其中在所述表面上,附着了包括墨和色粉的记录剂。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用于从对应于具有第一数量的灰度的每个像素的第一图像数据产生记录数据,以便向记录部分提供该记录数据,所述记录部分以小于第一灰度数量的数量的灰度来表现每个像素,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控制部件,用于通过将第一图像数据转换为可由记录装置输出的颜色空间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该第二图像数据具有第二灰度数量;根据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来产生第三图像数据,使得第三图像数据具有第三灰度数量;以及通过向第三图像数据施加半色调处理来产生记录数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根据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每个像素的颜色数量,将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调整为等于或大于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仅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之一的基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当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仅仅两种的混合的二级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以及当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三种的混合的三级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控制部件可以调整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以便满足关系“基色的灰度数量≤二级色的灰度数量≤三级色的灰度数量”。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基色时,控制部件可以不增加第三灰度数量,使得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等于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具有不同亮度的单色相位系统中时,当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双色相位系统中时,以及当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三色相位系统中时,控制部件可以通过增加第三灰度数量来调整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以便满足关系“单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双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三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单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时,控制部件可以不增加第三灰度数量,使得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等于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控制部件可以根据在其上记录第三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的种类来调整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控制部件可以调整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使得当在涂料打印纸上进行记录时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大于当在包括非涂料打印纸和投影机片的其他打印纸上进行记录时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所述涂料打印纸被施加了包括对表面的涂覆处理的记录剂接收处理,其中在所述表面上,附着了包括墨和色粉的记录剂。
在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控制部件可以执行缩放处理和半色调处理。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图像处理装置,从对应于具有第一数量的灰度的每个像素的第一图像数据产生记录数据,以便向记录部分提供该记录数据,所述记录部分以小于第一灰度数量的数量的灰度来表现每个像素;图像形成装置,对由图像处理装置提供的记录数据执行缩放处理和半色调处理,以便产生对应于该记录数据的图像;以及控制部件,用于通过将第一图像数据转换为可由记录装置输出的颜色空间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该第二图像数据具有第二灰度数量;以及根据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来产生第三图像数据,使得第三图像数据具有第三灰度数量;并且通过向第三图像数据施加半色调处理来产生记录数据,其中,控制部件根据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每个像素的颜色数量,将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调整为等于或大于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中,当仅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之一的基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当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仅仅二种的混合的二级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以及当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三种的混合的三级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控制部件可以调整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以便满足关系“基色的灰度数量≤二级色的灰度数量≤三级色的灰度数量”。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基色时,控制部件可以不增加第三灰度数量,使得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等于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中,当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具有不同亮度的单色相位系统中时,当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双色相位系统中时,以及当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三色相位系统中时,控制部件通过增加第三灰度数量来调整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以便满足关系“单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双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三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单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时,控制部件可以不增加第三灰度数量,使得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等于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中,控制部件可以根据在其上记录第三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的种类来调整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控制部件可以调整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使得当在涂料打印纸上进行记录时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大于当在包括非涂料打印纸和投影机片的其他打印纸上进行记录时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所述涂料打印纸被施加了包括对表面的涂覆处理的记录剂接收处理,其中在所述表面上,附着了包括墨和色粉的记录剂。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图像处理方法的程序,用于从对应于具有第一数量的灰度的每个像素的第一图像数据产生记录数据,以便向记录装置提供该记录数据,所述记录装置以小于第一灰度数量的数量的灰度来表现每个像素,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括:通过将第一图像数据转换为可由记录装置输出的颜色空间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该第二图像数据具有第二灰度数量;根据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来产生第三图像数据,使得第三图像数据具有第三灰度数量;并且通过向第三图像数据施加半色调处理来产生记录数据,其中,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包括:根据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每个像素的颜色数量,将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调整为等于或大于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程序中,当仅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之一的基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当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仅仅两种的混合的二级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以及当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三种的混合的三级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可包括:调整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以便满足关系“基色的灰度数量≤二级色的灰度数量≤三级色的灰度数量”。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基色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不增加第三灰度数量,使得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等于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程序中,当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具有不同亮度的单色相位系统中时,当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双色相位系统中时,以及当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三色相位系统中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可包括:通过增加第三灰度数量来调整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以便满足关系“单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双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三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单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可以不增加第三灰度数量,使得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等于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程序中,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可包括:根据在其上记录第三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的种类来调整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
在根据本发明的程序中,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可包括:调整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使得当在涂料打印纸上进行记录时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大于当在包括非涂料打印纸和投影机片的其他打印纸上进行记录时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所述涂料打印纸被施加了包括对表面的涂覆处理的记录剂接收处理,其中在所述表面上,附着了包括墨和色粉的记录剂。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的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将输入图像数据转换为可由记录装置输出的数据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A到2F是用于说明由于伽马校正导致的灰度缺少和通过扩展灰度级来避免这种缺少的曲线图;
图3A是喷墨打印机的喷墨头的透视图;图3B是用于说明图3A所示的喷墨头的操作的图示;
图4是示出与记录操作相关的喷墨头的移动和记录纸的移动的图示;
图5是用于在CMM处理中使用的颜色空间转换处理的立方点阵(cubiclattice)的图示;
图6是示出缩放处理的图示,所述缩放处理将输入图像的一个像素转换为打印机的输出分辨率;
图7A到7C是用于说明抖动(Dither)法的图示,所述方法是将灰度数据替换为点的通/断(ON/OFF)的典型方法;
图8A到8I是示出根据较小值处理的点再现的图示;
图9A到9C是示出在点尺寸调制类型的打印机中的点尺寸和灰度级再现区(section)的分配的图示;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附着在记录纸上的墨量和一级、二级和三级色的灰度级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给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
图3A是喷墨(IJ)打印机的喷墨头的透视图。图3B是用于说明图3A所示的喷墨头的操作的图示。如该图3A所示,喷墨头30包括头单元31(黄色Y)、头单元32(洋红色M)、头单元33(青色C)和头单元34(黑色K)。如图3B所示,喷墨头30将墨滴从提供给头单元31至34的每一个的墨喷嘴喷射到记录纸36上,以便在记录纸36上记录图像。
应当注意,虽然在图中示出了对应于CMYK的四种颜色分量的头单元31至34,但是近来开发了一种具有附加头单元的喷墨头,该附加头单元对应于诸如比传统青色亮的浅青色(或照片(photo)青色)、比传统洋红色亮的浅洋红色(或照片洋红色)等的浅墨、或者比传统的墨深的深墨。
图4是示出与记录操作相关的IJ头的移动和记录纸的移动的图示。虽然一些IJ打印机配备了覆盖记录纸的整个宽度的线头(line head),但是通常使用的IJ打印机具有记录头40,它具有图3A和3B中示出的头单元31至34。记录头40通过在与馈送方向(副扫描方向:由箭头42指示)垂直的方向(主扫描方向:由箭头43指示)上移动的同时将墨滴喷射到记录纸41上来将图像记录在记录纸41上。
IJ打印机根据使用CMYK(包括浅墨和深墨)的减色混合方法来进行颜色再现。从计算机C等输入到IJ打印机的图像数据是基于根据使用RGB的加色混合方法的图像数据的,并且每一个像素的信息量大于8比特,其等于或大于可由IJ打印机处理的数据量。因此,有必要通过施加图1示出的处理,对于CMYK的每个颜色分量,将来自计算机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具有1至2比特的图像数据,使得可以由IJ打印机输出转换后的图像数据。应当注意,图1示出了两个处理流程,一个处理流程是经济机1的处理流程,其中,通过在计算机(PC侧处理4和5)上操作的软件(打印机驱动程序)来处理图像数据,并且打印机仅仅输出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而另一个是高速机2的处理流程,其中,通过软件和安装在打印机上的处理部件(打印机侧处理3)来共享图像处理,以便实现高速处理。
此外,近来,随着数字照相机的普及,已经可以在市场上获得一些IJ打印机,其能够通过被提供有读取机构和图像处理机构来输出图像,而不使用计算机PC,其中所述读取机构读取具有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所述图像处理机构是通过执行经济机1的处理流程的硬件来实现的。
在图1示出的处理中的CMM处理P2执行从RGB颜色空间到CMYK颜色空间的转换。这个处理使用例如图5所示的三维立方点阵50,以便通过插值运算将输入的RGB数据设置到最近的点阵点51,并且用在点阵点51处限定的CMY数据来代替RGB数据。应当注意,图5是用于在CMM处理中使用的颜色空间转换处理的立方点阵的图示。虽然图5示出了立方点阵,但是可以使用其他点阵,诸如六方柱或四面体。
BG/UCR处理P3和P7(参见图1)通过使用K分量(黑色)代替CMY数据中的重叠级来产生K分量。因为可以利用一种颜色的墨量覆盖对应于三种颜色C(青色)、M(洋红色)和Y(黄色)的墨量,因此具有减少所消耗的墨量的效果。此外,具有将所谓的“浓度”增加到深色部分的效果。
图6是示出缩放处理的图示,所述处理将输入图像的一个像素转换为打印机的输出分辨率。缩放处理P4和P8用打印机的分辨率(300-4800dpi)替换输入图像数据的一个像素60的分辨率(72dpi),如图6所示,以便将每一个像素60的灰度替换为每单位面积的点密度,这防止了灰度特性变差。
半色调处理P5和P9(参见图1)用点的通/断来代替像素的值。基本上,将每个像素的灰度级与阈值相比较,以便在具有超过所述阈值的灰度级的像素的位置上产生点,而在具有低于所述阈值的灰度级的像素的位置上不产生点,由此用点来代替灰度级。通常,作为半色调处理,使用阈值矩阵的抖动法和反映像素操作中的量化误差的误差扩散方法较为普遍。
图7A到7C是用于说明抖动法的图示,该方法是用点的通/断代替灰度数据的典型方法。图7A到7C示出了对于使用4×4抖动矩阵(Dither matrix)的处理、使用一种点进行的灰度表现。例如,当处理图7A所示的多值图像数据70时,使用图7B所示的抖动矩阵(方黑帧:4×4掩模(mask))71来执行平铺(tiling)。所述平铺是用于确定多值图像数据的每个像素值是大于还是小于阈值、以便在像素值等于或大于所述阈值时输出点72而在像素值小于所述阈值时不输出点的处理,其中所述阈值是抖动矩阵中对应于每个像素的部分的值。通过顺次向多值数据施加图7A所示的抖动矩阵处理,获得例如图7C所示的输出点图案。
近年来,为了改善在例如图7A到7C或图8A到8C所示的二进制化处理中的粒度感,如图8D到8F所示,使用具有不同亮度的墨(阴影点80和黑色点81)(较小值处理“亮度调制”),或者如图8G到8I所示增加较小的点82,以便将灰度可再现性改善为1比特到2比特(较小值处理“点尺寸调制”,为方便起见将其称为“较小值”)。
应当注意,图8A到8I是示出根据较小值处理的点再现的图示。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图像数据来进行图像处理的技术,其中已经通过在一系列图像处理中暂时扩展灰度级来将所述图像数据转换为比输入图像数据数量更大的灰度。通过使用该技术,要通过如图2C所示的8比特处理中的小数级调整(decimal level adjustment)而被上舍入(或下舍入)的部分可以被再现为如图2E和2F所示的连续输出。通过移动每个像素的灰度级,灰度数量自身的扩展要被执行为两倍(twice)、四倍(time)、八倍、……。但是,通常,由于这种扩展导致处理器负荷增大,因此在需要极大量操作的CMM处理之前不执行该扩展处理,而是在CMM处理之后执行该扩展处理。
图2E和2F中示出的γ处理是从8比特向16比特进行扩展的情况的示例。此外,在随后的半色调处理中,可以通过施加对应于16比特值的抖动掩模或进行误差扩散处理来进行点替换。如果每一像素的信息量增大,则增大了处理的负担,这最终对处理速度产生影响。在本发明中,并不是均匀地执行灰度级的扩展,而是根据用于每个像素单元的颜色数量来抑制或禁止灰度级的扩展,以便提高处理速度。
例如,同样在8比特图像数据中,如果它不是如图2B所示的伽马校正曲线而是如图2A所示的、其中输入与输出的比率接近1∶1的校正曲线,则灰度级的缺少被最小化。除非灰度级的缺少集中在灰度区的一部分,否则即使丢失了大约10%的8比特灰度,实际上也很难识别出图像质量变差。因此,在执行半色调处理的优化、使得已经进行了输入和输出特性接近1∶1的伽马校正的图像处理系统中,没有必要进行CMYK的单种颜色中的灰度扩展。
图9A到9C是示出了在点尺寸调制类型的打印机中的点尺寸和灰度再现区的分配的图示。根据如图所示的所形成的点的尺寸,使用每种点尺寸的每个灰度区的宽度被调整和反映在半色调处理中的抖动的阈值中或误差扩散处理中的阈值中。
图9A示出了在具有理想尺寸的记录纸上形成具有每种点尺寸的点的情况。图9A示出了在从0到85的灰度级的范围中仅仅利用小点90和空白91来实现灰度表现;在从86到170的灰度级范围内仅仅利用小点90和中点92来实现灰度表现;以及在从171到255的灰度级范围内仅仅利用中点92和大点93或仅仅利用小点90和中点92来实现灰度表现。
虽然根据头单元的性能而不总是获得理想的点尺寸,但是有可能获得期望的特性,诸如例如这样的特性,其中,通过调整施加点尺寸的灰度区,如图9A和9C所示,根据灰度级的亮度变为线性(亮度线性)。也就是说,当最小点尺寸小时,如图9B所示,可以再现从低亮度到高亮度的范围。当最小点尺寸大时,如图9C所示,可以再现从较高亮度到高亮度的范围。
因为对于CMYK的单色灰度表现、半色调处理本身的特性被反映在灰度表现中,因此当使用单色时,不需要灰度的扩展处理,或者最小的扩展量就足够了。这不仅适用于点尺寸调制方法,还适用于亮度调制方法,其中所述亮度调制方法使用具有与传统墨不同的亮度的墨,即浅墨或深墨。使用浅墨或深墨的目的是改善CMYK的每种颜色的粒度感和所附着的墨量,并且,基本上,通过在普通CMYK墨的相同彩色相位(color phase)上继续,在表现灰度上没有差别。
当仅仅使用CMYK中的一种颜色、或者使用包括浅墨或深墨的相同彩色相位的颜色时,通过不执行灰度扩展处理或执行最小扩展,可以在保持灰度可再现性的同时提高处理速度。
现在将参照图10给出对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描述。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在图10中,图像数据的输入(步骤S1)、CMM处理(步骤S2)和BG/UCR处理(步骤S3)与图1所示的相同。作为第一选择,在步骤S4确定记录纸是正常纸还是高射投影机(OHP)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记录纸既不是正常纸也不是OHP片(步骤S4的否),则选择涂料打印纸,例如涂料纸或光泽纸。
如果在步骤S4确定记录纸是提供灰度扩展的低效果的正常纸或OHP片(步骤S4的是),则例程前进到步骤16,在步骤S16,执行小扩展量的灰度扩展处理。应当注意,步骤S16的处理包括不执行扩展。
然后,例程根据墨的颜色数量(墨盒的数量(图中未示出))而指向步骤S7、步骤S12和步骤S16之一。在步骤S7,执行大扩展量的灰度扩展处理。在步骤S12,执行中扩展量的灰度扩展处理。也就是说,如果记录纸既不是正常纸也不是OHP片(步骤S4的否),则例程前进到步骤S5,在步骤S5,确定是否使用单色。如果仅使用单色(步骤S5的是),则例程前进到步骤S16。如果使用多种颜色(步骤S5的否),则例程前进到步骤S6,在步骤S6,确定是否仅使用两种颜色。
如果仅使用两种颜色(步骤S6的是),则例程前进到步骤S11,在步骤S11,确定要使用的颜色是否处于同一彩色相位。另一方面,如果确定使用三种或更多种颜色(步骤S6的否),则例程前进到步骤S7,在步骤S7,执行大扩展量的灰度扩展处理。如果仅使用两种颜色并且这两种颜色处于同一彩色相位系统中(步骤S11的是),则例程前进到步骤S16,在步骤S16,进行小扩展量的灰度扩展处理。另一方面,如果仅使用两种颜色但是这两种颜色不在同一彩色相位系统中(步骤S11的否),则例程前进到步骤S12,在步骤S12,执行中扩展量的灰度扩展处理。也就是说,在步骤S11确定是否提供了具有相同彩色相位系统但具有更高亮度或更低亮度的墨,以便当存在同一彩色相位系统的两种墨时将所述例程指引到小扩展量的灰度扩展处理。
在完成了要执行的处理的选择后,向图像数据施加γ校正(步骤S8、S13和S17)和半色调处理(步骤S9、S14和S18),并且,随后,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转换为点数据(量化)。应当注意,因为抖动处理(Dither process)被施加到半色调处理,因此在量化后丢弃像素数据。但是,如果将误差扩散处理施加到半色调处理,则因为量化操作的误差被反映在下一个像素的操作中,因此需要后处理(步骤S10、S15和S19)来将图像数据再次返回到原始信息量。应当注意,当不向半色调处理施加误差扩散处理时不需要所述后处理(步骤S10、S15和S19)。量化后的图像数据被根据头的结构和打印总线(图中未示出)而重新排列,并且被发送给头单元,并且在步骤S20根据该图像数据而从头单元输出图像。
图11是示出在附着在记录纸上的墨量与一级、二级和三级色的灰度级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在图11中,水平轴表示灰度级,而垂直轴表示在记录纸的单位面积中附着的墨量(以下称为墨的附着量)。因为图10示出了在没有限制条件下的墨的附着量,因此当分别施加二级色和三级色时,墨的附着量增加两倍(200%)和三倍(300%)。
但是,实际上,由于如果在记录介质(记录纸、打印纸等)上附着过多的墨量,则除了浓度饱和的问题之外,还可能引起各种问题,因此通常对墨的附着量施加限制。所述各种问题包括由于未被记录介质吸收的墨的溢出而导致的像液滴那样的渗漏或污点的产生、以及头与打印表面的接触,其污染了打印表面,或者引起由于记录介质的膨胀而导致的卡纸。
例如,如果在图10中将利用基色墨产生实心(solid)图像的基色的附着量设置为限制值,则允许二级色到第184灰度级,并且允许三级色到第139灰度级。这意味着可以使用仅为基色一半的灰度来表现三级色,所述基色可以使用直到第255灰度级的灰度来表现。因此说,对于三级色,灰度的扩展是有必要的。
虽然在图11所示的示例中将墨的附着量的限制值设置为单色的实心(涂抹)图像的100%,但是可以根据曲线的倾角来改变该限制值,所述倾角通过诸如墨与记录纸的匹配、墨滴的体积、记录分辨率、诸如加热器的烘干部件的存在等的各种因素而改变。但是,对于一级、二级和三级色的可表现灰度的数量,保持关系“基色的灰度数量≥二级色的灰度数量≥三级色的灰度数量”。因此,当执行灰度扩展时,该扩展应当施加为使得建立关系“基色的灰度数量≤二级色的灰度数量≤三级色的灰度数量”。
如上所述,限制值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并且在这些因素中,记录纸的种类对限制值影响较大。因为没有将例如用于吸墨的特殊处理施加到诸如在一般办公室中常用的正常纸(复印纸)之类的非涂料打印纸,因此,由于在墨中所含的水成分,因此墨可能流开,并且容易形成皱纹。因此,将所述限制值设置为较低的值。
另一方面,因为被施加了吸墨处理的、诸如用于IJ打印机用途的涂料纸的涂料打印纸具有用于使得墨容易被固定在记录纸表面上的花费大的层,因此可以将限制值设置为具有比正常纸的容限(margin)更大的容限的值。此外,存在特殊的示例,诸如OHP片,它在塑料膜上具有吸墨层。因为作为底基的塑料膜根本不能吸收墨,因此,超过吸墨的吸收能力的墨量溢出。因此,限制值必须是更小的值。但是,灰度可再现性并不唯一地由限制值确定,并且记录纸上的分辨率对灰度可再现性有较大影响。在上述示例中,正常纸和OHP片在吸墨能力上弱于涂料纸,并且,对于分辨率,它们也弱于涂料纸。
例如,如果在正常纸上形成很小的点,则墨可能沿着正常纸的纤维流动,这使得点不清楚。这样,即使扩展了灰度数量,也不能充分显示出扩展的效果。此外,假设使用OHP片来利用具有低亮度的投影机来放大和在OHP片上投影图像。因此,OHP片上的图案由于光的扩散和衰减而模糊,这导致了在屏幕上投影的具有极小动态范围的图像。
另一方面,即使可以将限制值设置为高值,点的可再现性也高,并且可以在涂料纸中识别小灰度改变。因此,涂料纸而不是正常纸或OHP片需要灰度的扩展。对于可以更清楚地再现点的光泽纸也可以是这样。
由于上述原因,对于具有低分辨率的记录纸进行灰度扩展是浪费时间,而是应当对具有高分辨率的记录纸执行灰度扩展。因此,在本发明中,当在具有较小的灰度数量扩展效果的正常纸或OHP片上记录时,减小灰度数量的增加率,以便防止增大了操作负荷的信息量不必要增加,由此减少了花费在处理高质量图像数据上的时间。
应当注意,上述处理可以利用程序来描述,并由计算机执行,或者由安装在打印机上的硬件来实现。另外,可以将这种程序通过网络分发到远处,或者通过被广泛用作计算机记录介质的低成本介质例如软盘、致密盘(CD)或数字多用途盘(DVD)等分发。那些记录介质适合于长时间的存储,并且对于程序备份是有效的。
虽然在上面的说明中主要描述了IJ打印机,但是本发明不限于IJ打印机,而是适用于使用诸如电子摄影或热传递方法的其他记录方法的打印机。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借助于下述方式执行图像处理,来补充要根据记录装置的输出特性而切断(cut off)的灰度图案:将灰度数量临时增大为大于输入图像数据的灰度数量的数量,这允许平滑的灰度表现。另外,通过根据用于每个像素的颜色数量来调整要增加的灰度数量,防止不必要地增加信息量,这防止了处理器的操作负荷增加。因此,有可能减少花费在处理高质量图像数据上的时间。
主要用于抑制粒度感的浅墨和主要用于减少墨的附着量的深墨处于与作为基础的基色相同的彩色相位。通常,在图像处理参数的设计中,基本上保持基色的灰度可再现性。因此,当仅仅使用基色时,扩展可能处于同一彩色相位的浅墨或深墨的灰度数量没有优势。因此,借助于通过将处于同一彩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组合在一起来调整要增加的灰度数量,防止信息量不必要地增加,这防止处理器的操作负荷增加。因此,有可能减少花费在处理高质量图像数据上的时间。
通常,在图像处理参数的设计中,基本上保持基色和处于同一彩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可再现性。因此,当仅仅使用基色和处于同一彩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时,扩展灰度数量没有优势。因此,通过在使用基色和处于同一彩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时不执行灰度扩展,防止信息量不必要地增加,这防止了处理器的操作负荷增加。因此,有可能减少花费在处理高质量图像数据上的时间。
因为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其中,由于根据记录介质的种类,在记录介质上,尤其是在易于出现模糊的正常纸上发生点模糊,可再现灰度的动态范围极小,所以存在较小的灰度扩展效果。此外,由于记录在OHP片上的图像被具有小光量的投影机放大和投影,因此它形成具有小动态范围的完全冲洗(wash-out)的图像。因此,对于要记录在OHP片上的图像,存在较小的灰度扩展效果。反之,可以在施加了记录剂接收处理的涂料纸或光泽纸上清楚地再现单独的记录点,这提高了灰度扩展的效果。因此,当在具有小灰度数量扩展效果的正常纸或OHP片上记录图像时,通过减小要增加的灰度数量的增加率,防止信息量不必要地增加,这防止了处理器的操作负荷增加。因此,有可能减少花费在处理高质量图像数据上的时间。
通过在低成本记录介质上记录可执行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的程序,可以实现大量分发和复制。如果它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则可以实现例如程序的长期存储。此外,因为近期的计算机通常或任选地配备了诸如软盘驱动器或CD/DVD驱动器的记录介质读取设备,因此可以容易地在计算机中安装在这种记录介质上记录的程序。
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公开的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改变和修改。

Claims (36)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用于从对应于具有第一数量的灰度的每个像素的第一图像数据产生记录数据,以便向记录装置提供该记录数据,所述记录装置以小于第一灰度数量的数量的灰度来表现每个像素,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转换为可由所述记录装置输出的颜色空间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该第二图像数据具有第二灰度数量;
根据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来产生第三图像数据,使得第三图像数据具有第三灰度数量;以及
通过向第三图像数据施加半色调处理来产生所述记录数据,
其中,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包括:根据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每个像素的颜色数量,将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调整为等于或大于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中,当仅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之一的基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当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仅仅两种的混合的二级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以及当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三种的混合的三级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包括:调整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以便满足关系“基色的灰度数量≤二级色的灰度数量≤三级色的灰度数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中,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基色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不增加第三灰度数量,使得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等于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中,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具有不同亮度的单色相位系统中时,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双色相位系统中时,以及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三色相位系统中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包括:通过增加第三灰度数量来调整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以便满足关系“单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双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三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中,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单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不增加第三灰度数量,使得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等于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中,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包括:根据在其上记录第三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的种类来调整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中,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包括:调整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使得当在涂料打印纸上进行记录时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大于当在包括非涂料打印纸和投影机片的其他打印纸上进行记录时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所述涂料打印纸被施加了包括对表面的涂覆处理的记录剂接收处理,其中在所述表面上,附着了包括墨和色粉的记录剂。
8.一种存储程序的记录介质,所述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所述图像处理方法用于从对应于具有第一数量的灰度的每个像素的第一图像数据产生记录数据,以便向记录装置提供该记录数据,所述记录装置以小于第一灰度数量的数量的灰度来表现每个像素,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转换为可由所述记录装置输出的颜色空间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该第二图像数据具有第二灰度数量;
根据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来产生第三图像数据,使得第三图像数据具有第三灰度数量;以及
通过向第三图像数据施加半色调处理来产生所述记录数据,
其中,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包括:根据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每个像素的颜色数量,将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调整为等于或大于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当仅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之一的基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当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仅仅两种的混合的二级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以及当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三种的混合的三级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包括:调整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以便满足关系“基色的灰度数量≤二级色的灰度数量≤三级色的灰度数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基色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不增加第三灰度数量,使得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等于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具有不同亮度的单色相位系统中时,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双色相位系统中时,以及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三色相位系统中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包括:通过增加第三灰度数量来调整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以便满足关系“单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双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三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单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不增加第三灰度数量,使得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等于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包括:根据在其上记录第三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的种类来调整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包括:调整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使得当在涂料打印纸上进行记录时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大于当在包括非涂料打印纸和投影机片的其他打印纸上进行记录时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所述涂料打印纸被施加了包括对表面的涂覆处理的记录剂接收处理,其中在所述表面上,附着了包括墨和色粉的记录剂。
1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用于从对应于具有第一数量的灰度的每个像素的第一图像数据产生记录数据,以便向记录部分提供该记录数据,所述记录部分以小于第一灰度数量的数量的灰度来表现每个像素,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控制部件,用于通过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转换为可由所述记录装置输出的颜色空间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该第二图像数据具有第二灰度数量;
根据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来产生第三图像数据,使得第三图像数据具有第三灰度数量;以及
通过向第三图像数据施加半色调处理来产生记录数据,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根据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每个像素的颜色数量,将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调整为等于或大于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当仅仅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之一的基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当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仅仅两种的混合的二级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以及当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三种的混合的三级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所述控制部件调整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以便满足关系“基色的灰度数量≤二级色的灰度数量≤三级色的灰度数量”。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基色时,所述控制部件不增加第三灰度数量,使得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等于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具有不同亮度的单色相位系统中时,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双色相位系统中时,以及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三色相位系统中时,所述控制部件通过增加第三灰度数量来调整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以便满足关系“单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双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三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单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时,所述控制部件不增加第三灰度数量,使得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等于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根据在其上记录第三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的种类来调整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调整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使得当在涂料打印纸上进行记录时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大于当在包括非涂料打印纸和投影机片的其他打印纸上进行记录时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所述涂料打印纸被施加了包括对表面的涂覆处理的记录剂接收处理,其中在所述表面上,附着了包括墨和色粉的记录剂。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执行缩放处理和半色调处理。
23.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
图像处理装置,从对应于具有第一数量的灰度的每个像素的第一图像数据产生记录数据,以便向记录部分提供该记录数据,所述记录部分以小于第一灰度数量的数量的灰度来表现每个像素;
图像形成装置,对由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提供的记录数据执行缩放处理和半色调处理,以便产生对应于该记录数据的图像;以及
控制部件,用于通过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转换为可由所述记录装置输出的颜色空间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该第二图像数据具有第二灰度数量;根据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来产生第三图像数据,使得第三图像数据具有第三灰度数量;并且通过向第三图像数据施加半色调处理来产生所述记录数据,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根据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每个像素的颜色数量,将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调整为等于或大于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当仅仅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之一的基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当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仅仅二种的混合的二级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以及当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三种的混合的三级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所述控制部件调整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以便满足关系“基色的灰度数量≤二级色的灰度数量≤三级色的灰度数量”。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基色时,所述控制部件不增加第三灰度数量,使得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等于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具有不同亮度的单色相位系统中时,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双色相位系统中时,以及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三色相位系统中时,所述控制部件通过增加第三灰度数量来调整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以便满足关系“单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双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三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单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时,所述控制部件不增加第三灰度数量,使得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等于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
28.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所述控制部件根据在其上记录第三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的种类来调整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调整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使得当在涂料打印纸上进行记录时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大于当在包括非涂料打印纸和投影机片的其他打印纸上进行记录时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所述涂料打印纸被施加了包括对表面的涂覆处理的记录剂接收处理,其中在所述表面上,附着了包括墨和色粉的记录剂。
30.一种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图像处理方法的程序,所述图像处理方法用于从对应于具有第一数量的灰度的每个像素的第一图像数据产生记录数据,以便向记录装置提供该记录数据,所述记录装置以小于第一灰度数量的数量的灰度来表现每个像素,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转换为可由所述记录装置输出的颜色空间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该第二图像数据具有第二灰度数量;
根据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来产生第三图像数据,使得第三图像数据具有第三灰度数量;以及
通过向第三图像数据施加半色调处理来产生记录数据,
其中,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包括:根据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每个像素的颜色数量,将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调整为等于或大于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程序,其中,当仅仅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之一的基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当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仅仅两种的混合的二级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以及当使用作为青色、洋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三种的混合的三级色来产生第二图像数据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包括:调整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以便满足关系“基色的灰度数量≤二级色的灰度数量≤三级色的灰度数量”。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程序,其中,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基色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不增加第三灰度数量,使得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等于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程序,其中,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具有不同亮度的单色相位系统中时,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双色相位系统中时,以及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的颜色处于三色相位系统中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包括:通过增加第三灰度数量来调整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以便满足关系“单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双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三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的灰度数量”。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程序,其中,当在第二图像数据中使用单色相位系统中的颜色时,产生第三图像数据不增加第三灰度数量,使得第二图像数据的第二灰度数量等于第三图像数据的第三灰度数量。
35.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程序,其中,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包括:根据在其上记录第三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的种类来调整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程序,其中,产生第三图像数据包括:调整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使得当在涂料打印纸上进行记录时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大于当在包括非涂料打印纸和投影机片的其他打印纸上进行记录时第三灰度数量的增加率,所述涂料打印纸被施加了包括对表面的涂覆处理的记录剂接收处理,其中在所述表面上,附着了包括墨和色粉的记录剂。
CNB2004800082932A 2003-12-08 2004-11-30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992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08439A JP4375783B2 (ja) 2003-12-08 2003-12-08 画像処理方法、記録媒体、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08439/2003 2003-12-08
PCT/JP2004/018100 WO2005057911A1 (en) 2003-12-08 2004-11-30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5119A true CN1765119A (zh) 2006-04-26
CN100429923C CN100429923C (zh) 2008-10-29

Family

ID=34674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829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9923C (zh) 2003-12-08 2004-11-30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210757B2 (zh)
EP (1) EP1692861B1 (zh)
JP (1) JP4375783B2 (zh)
KR (1) KR100749146B1 (zh)
CN (1) CN100429923C (zh)
DE (1) DE602004031869D1 (zh)
WO (1) WO200505791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4957A (zh) * 2011-07-29 2013-01-30 佳能株式会社 眼底图像的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7980218A (zh) * 2015-07-24 2018-05-01 惠普深蓝有限责任公司 灰色成分替代
CN109240572A (zh) * 2018-07-20 2019-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图片的方法、对图片进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36696B2 (ja) * 2003-02-12 2008-08-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9154499A (ja) * 2007-12-28 2009-07-1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776646B2 (ja) * 2008-03-10 2011-09-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909321B2 (ja) * 2008-07-09 2012-04-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382008B2 (ja) * 2011-01-21 2014-01-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382009B2 (ja) 2011-01-21 2014-01-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60905B2 (ja) * 1993-01-04 2003-01-07 ゼロック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プリンティングシステム
JPH06245068A (ja) * 1993-02-15 1994-09-02 Fujitsu Ltd 白レベル補正回路
JPH07220070A (ja) * 1994-02-08 1995-08-18 Fujitsu Ltd 多階調画像の変換装置
JPH09248921A (ja) 1996-03-15 1997-09-22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H118769A (ja) * 1997-04-24 1999-01-12 Konica Corp 濃度調整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装置
JP2000108384A (ja) 1998-10-05 2000-04-18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処理方法、記録媒体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3919389B2 (ja) 1999-07-27 2007-05-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及び信号処理方法
JP2001144958A (ja) 1999-11-12 2001-05-25 Canon Inc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記録媒体
JP2001285630A (ja) 2000-03-29 2001-10-12 Canon Aptex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JP2001292331A (ja) 2000-04-07 2001-10-19 Canon Inc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1352453A (ja) 2000-06-07 2001-12-21 Ricoh Co Ltd 画像再生装置
JP2002010090A (ja) 2000-06-23 2002-01-11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2002281302A (ja) 2001-03-16 2002-09-27 Ricoh Co Ltd 像域分離装置、像域分離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KR100402801B1 (en) * 2002-04-09 2003-10-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4957A (zh) * 2011-07-29 2013-01-30 佳能株式会社 眼底图像的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2894957B (zh) * 2011-07-29 2015-07-22 佳能株式会社 眼底图像的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US9204790B2 (en) 2011-07-29 2015-12-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fundus imag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for fundus image, and program medium
CN107980218A (zh) * 2015-07-24 2018-05-01 惠普深蓝有限责任公司 灰色成分替代
CN107980218B (zh) * 2015-07-24 2019-10-18 惠普深蓝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灰色成分替代的方法、打印设备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US10638019B2 (en) 2015-07-24 2020-04-28 Hp Indigo B.V. Gray component replacement in a digital image to generate a color transformed image
CN109240572A (zh) * 2018-07-20 2019-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图片的方法、对图片进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40572B (zh) * 2018-07-20 202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图片的方法、对图片进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US11302286B2 (en) 2018-07-20 2022-04-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icture obta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pictur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29923C (zh) 2008-10-29
EP1692861A4 (en) 2008-06-04
JP4375783B2 (ja) 2009-12-02
KR20060034207A (ko) 2006-04-21
EP1692861B1 (en) 2011-03-16
WO2005057911A1 (en) 2005-06-23
US7210757B2 (en) 2007-05-01
EP1692861A1 (en) 2006-08-23
DE602004031869D1 (de) 2011-04-28
US20060103688A1 (en) 2006-05-18
JP2005175558A (ja) 2005-06-30
KR100749146B1 (ko) 2007-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1497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age processing
US611321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k-jet recording with inks having different densities
US20070115506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7190485B2 (en) Method for multilevel printing of digital images using reduced colorant amounts
KR100585243B1 (ko) 화상처리방법및프린터장치
US6962400B2 (en) Sub-dot phase modulation for computer to plate inkjet system
JP2004187193A (ja) 画像処理装置
US8976416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100429923C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系统
JP619359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342685B2 (en) Constraint correlation for computer to plate inkjet system
US20030072035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US20050018222A1 (en) Printing control apparatus, printing control method, and printing control program product
EP122261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level processing with level limiting
JP433399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WO2006016651A1 (ja)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データ構造
EP1401190B1 (en) Sub dot phase modulation for computer to plate inkjet system
JP2006051696A (ja)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データ構造
US7309117B1 (en) Multi-valued raster elements as a technique to reduce the memory requirements and computation complexity of advanced ink jet systems
JP2010050850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7375855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image data by unit of multiple pixels
JP3870604B2 (ja) データ変換装置
JP506650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記録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記録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06297732A (ja) 印字ヘッド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印刷装置、印刷プログラム、印刷方法、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前記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8546351A (ja) 周期的ハーフトーン処理に伴うチャネル間クロック周波数選択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29

Termination date: 201411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