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3263A - 端子插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端子插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3263A
CN1753263A CN200510106377.6A CN200510106377A CN1753263A CN 1753263 A CN1753263 A CN 1753263A CN 200510106377 A CN200510106377 A CN 200510106377A CN 1753263 A CN1753263 A CN 17532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terminal
connector housing
electric wire
f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063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53263B (zh
Inventor
古谷启志
杉村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53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32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532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32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2Conductor
    • Y10T29/53209Terminal or conn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2Conductor
    • Y10T29/53209Terminal or connector
    • Y10T29/53213Assembled to wire-type condu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2Conductor
    • Y10T29/53243Multiple, independent conduc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252Means to simultaneously fasten three or more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Processing Of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端子插入装置,包括线夹持单元、架夹持单元以及端子插入单元。该线夹持单元夹持与端子接头连接的电线。该架夹持单元夹持接头架。该端子插入单元把与由线夹持单元夹持的电线连接的端子接头插入接头架内。该端子插入单元夹持与最后插入的端子接头连接的电线,并移动该电线至线夹持单元。然后,该线夹持单元夹持电线。

Description

端子插入装置
本专利申请要求享有日本专利申请No.2004-275109的优先权,在此引入该申请以供参考。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把与电线连接的端子接头插入接头架的端子接收孔内的端子插入装置。
发明背景
通过把与电线连接的端子接头按顺序插入接头架的端子接收孔内,来装配一种被设置在作为移动部件的车辆内的配线。为把端子接头插入接头架的端子接收孔内,通常采用各种端子插入装置。
端子插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用于固定接头架的架固定器、用于夹持电线的线夹持器以及用于插入端子的插入头。该主体安置在工厂或其类似物的地面上。架固定器安装在装置主体上,且接头架与该架固定器连接。线夹持器用于夹持与端子接头连接的电线。插入头把电线移离线夹持器,并把与该电线连接的端子接头插入接头架的端子接收孔内。
在端子插入装置中,在所有端子接头都插入端子接收孔内后,一种安装在架固定器上的突出销或其类似物把接头架移离该架固定器。然后,操作员将与接头架连接的电线插入用于夹持该电线的线夹持器中。在端子插入装置中,按照这种方式把端子接头插入接头架的端子接收孔内。
在上述传统端子插入装置中,操作员用手把移离架固定器的接头架连接到线夹持器上。因此,工作效率趋向于降低。此外,由于操作员用手把接头架连接到线夹持器上,连接到该线夹持器中的位置是不定的,在随后工序中可能使用错误的接头架。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端子插入装置,该装置阻止工作效率的降低且允许具有端子接头的接头架在其正确位置与线夹持器连接。
发明概述
为实现该目的,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把与电线连接的端子接头插入接头架的端子接收孔内的端子插入装置,所述端子插入装置包括:
电线夹持器,用于夹持与端子接头连接的电线;
端子插入单元,用于把电线移离电线夹持器,以及把与该电线连接的端子接头插入接头架的端子接收孔内;
其中,在所有要被插入的端子接头都插入端子接收孔之后,端子插入单元保持夹持最后插入的端子接头的电线、移动该电线及接头架至电线夹持器、并使该电线夹持器夹持该电线。
优选的,该端子插入装置还包括:
架固定器,用于固定接头架;以及
升降单元,用于垂直支承该架固定器,
其中,当所述端子插入单元保持夹持与利用架固定器固定的接头架的最后插入端子接头连接的电线时,升降单元向下移动架固定器以把接头架移离该架固定器。
优选的,该端子插入装置还包括一种用于在锁定与松开接头架的两个位置之间切换架固定器的接头固定单元,该接头固定单元通过升降单元与架固定器一起被垂直地支承,
其中,在端子插入单元把端子接头插入端子接收孔内时,接头固定单元保持架固定器处于锁定接头架的位置,以及在端子接头插入接收孔内后,接头固定单元将架固定器切换到松开接头架的位置。
当结合附图和说明时,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以上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端子插入装置的构造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端子插入装置的架固定器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端子插入装置的线夹持器及其类似物的透视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端子插入装置的引导单元及其类似物的固定和可动导板的前视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端子插入装置的前部卡紧单元及其类似物的前视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端子插入装置的线卡紧单元及其类似物的前视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端子插入装置中端子接头插入其内的接头架及其类似物的透视图;
图8是表示这样一种状态的侧视图,在该状态下,架固定器及其类似物与架夹持单元连接且端子接头即将插入接头内;
图9是表示这样一种状态的侧视图,在该状态下,导板自图8所示位置向下移动且卡紧单元卡紧经由线夹持器夹持的电线和端子接头;
图10是表示这样一种状态的侧视图,在该状态下,固定导板与接头架接触且卡紧单元提升;
图11是表示这样一种状态的侧视图,在该状态下,端子接头自图10所示位置移动并被插入可动导板的导孔内;
图12是表示这样一种状态的侧视图,在该状态下,端子接头自图11所示位置移动并被插入接头架的接收孔内;
图13是表示这样一种状态的侧视图,在该状态下,可动导板自图12所示位置提升以将固定导板移离接头架;
图14是表示这样一种状态的侧视图,在该状态下,架固定器自图13所示位置向下移动;
图15是表示这样一种状态的侧视图,在该状态下,电线自图14所示位置移至线夹持器上方;以及
图16是表示这样一种状态的侧视图,在该状态下,与接头架连接的电线从图15所示位置移动至被夹持在线夹持器中。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16说明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端子插入装置1。如图1所示,端子插入装置1例如是一种用于把与电线5连接的端子接头6分别插入接头架3的接收孔4中的装置。
接头架3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且呈盒形。接头架3具有多个端子接收孔4。端子接收孔4直线延伸并贯穿接头架3。端子接收孔4接收与电线5连接的端子接头6。
端子接头6与电线5连接。每根电线5都是一种具有导电芯线和绝缘覆层的所谓包覆电线。
接头2包括具有端子接头6的接头架3,该端子接头6与电线5连接且容纳在该接头架3的接收孔4内。利用与相匹配接头或其类似物连接的接头2,形成用于被设置在车辆中的配线。接收孔4和端子接头6中任一者具有用于锁定在另一者上的锁定臂。接头架3与每个端子接头6经由该锁定臂相互固定。
如图1所示,端子插入装置1包括装置主体10、线夹持单元11、架夹持单元12、引导单元13、端子插入单元14以及控制器15。
装置主体10安置在工厂或其类似物的地面上。装置主体10包括其顶壁在水平方向平直的工作台16、垂直柱17以及垂直板18。该垂直柱17和垂直板18自工作台16的顶壁起垂直向上设置。
如图1和3所示,线夹持单元11包括单元主体19和与该单元主体19可拆卸连接的线夹持器20。单元主体19与装置主体10的工作台16连接。单元主体19形成为一种其纵向平行于水平方向的杆(柱)形。单元主体19的纵向平行于图1的前后方向。
如图3所示,线夹持器20包括夹持器主体21和多个自该夹持器主体21起垂直设置的夹紧元件22a,22b。按照夹持器主体21的纵向平行于单元主体19的纵向的方式,使该夹持器主体21与该单元主体19连接。
夹紧元件22a,22b由夹持器主体21支承且可朝向或者离开对方移动。夹紧元件22a,22b被推向对方。夹紧元件22a,22b被设置成沿夹持器主体21的纵向靠拢。如图3所示,多对夹紧元件22a,22b沿夹持器主体21的纵向设置。电线5被夹在夹紧元件22a,22b对之间。
在电线5插入接头架3的端子接收孔4之前,线夹持单元11通过把与端子接头6连接的电线5夹在夹紧元件22a,22b之间而夹持该电线5。在电线5插入接头架3的端子接收孔4之后,线夹持单元11仍然通过把与端子接头6连接的电线5夹在夹紧元件22a,22b之间而夹持该电线5,即夹持接头架3。
如图1所示,架夹持单元12包括水平移动单元23、升降单元24、支承台25、作为接头固定单元的接头固定气缸26以及架固定器27。
水平移动单元23包括未表示的电机和滚珠螺杆28。电机安装在装置主体10上。滚珠螺杆28包括螺杆轴29和螺母30。螺杆轴29水平且可转动地由装置主体10支承。利用电机,螺杆轴29可绕其轴转动。
顺便提及的是,螺杆轴29的轴向平行于图1的前后方向。螺母30螺接到螺杆轴29上。升降单元24即架固定器27与螺母30连接。利用电机,水平移动单元23沿着螺杆轴29的轴向移动螺母30即架固定器27。
升降单元24包括未表示的电机和滚珠螺杆31。电机与螺母30连接。滚珠螺杆31包括螺杆轴32和螺母33。螺杆轴32垂直且可转动地由螺母30支承。利用电机,螺杆轴32可绕其轴转动。螺母33螺接到螺杆轴32上。支承台25即架固定器27与螺母33连接。利用电机,升降单元24沿着螺杆轴32的轴向移动螺母33即架固定器27。由此,升降单元24可升降地支承架固定器27。
支承台25与升降单元24的螺母33连接。支承台25从螺母33起朝向线夹持单元11水平延伸。
接头固定气缸26包括与支承台25连接的气缸主体34以及安装在该气缸主体34上的伸缩杆35。气缸主体34按照使伸缩杆35朝向线夹持单元11水平延伸的方式安装在支承台25上。当杆35伸长时,该杆35克服盘簧力推进架固定器27的一种随后所述的滑动元件37。当杆35伸长时,接头固定气缸26保持架固定器27处于随后所述的锁定接头架的位置。
当杆35收缩时,该杆35变得不能推进架固定器27的滑动元件37。当杆35收缩时,接头固定气缸26保持架固定器27处于随后所述的松开接头架的位置。由此,接头固定气缸26与架固定器27一起经由升降单元24可升降地支承,并在锁定与松开该架固定器的两个位置之间切换该架固定器27。
架固定器27安装在支承台25上。架固定器27被设置成比接头固定气缸26更靠近线夹持单元11。如图2所示,架固定器27包括基本盒形的固定器主体36、滑动元件37以及未表示的盘簧。一种开口38形成为与固定器主体36上的滑动元件37的外部形状对应。该开口38形成为从固定器主体36的顶壁横过至靠近线夹持单元11的端壁。
滑动元件37安装在开口38内。滑动元件37可朝向线夹持单元11滑动地支承在固定器主体36上。如图2中的实线所示,当滑动元件37朝向线夹持单元11移动时,接头架3被夹在固定器主体36与滑动元件37之间。利用固定器主体36的侧壁水平引导并利用滑动元件37的顶壁垂直调节接头架3,以防止该接头架3脱出该固定器主体36。
如图2中的一长二短交替虚线所示,当滑动元件37从线夹持单元11向后移动时,该滑动元件37允许接头架3从其开口中脱出并移离固定器主体36。以下,图2中实线所示的状态称为锁定接头架的位置,以及图2中一长二短虚线所示的状态称为松开接头架的位置。盘簧自线夹持单元11向后推动滑动元件37。
由此,可在防止接头架3从架固定器27中脱出的锁定位置与允许该接头架3移离该架固定器27的松开位置之间切换该架固定器27。
架夹持单元12中,在端子接头6插入接头架3的端子接收孔4之前,升降单元24升降支承台25即架固定器27,接头固定气缸26保持该架固定器27在锁定接头架的位置且该接头架3被固定在架固定器27上。
架夹持单元12中,在所有将要插入的端子接头6都插入接头架3的端子接收孔4之后,换句话说,在最后一个端子接头插入之后,接头固定气缸26切换架固定器27至松开位置。然后,在一种线卡紧单元61卡紧与最后插入的端子接头6连接的电线5的同时,升降单元24向下移动架固定器27。架夹持单元12使接头架3移离架固定器27。
如图1所示,引导单元13包括主板39、横向进给气缸40、支承板41、升降气缸42、升降板43、固定导板44、导向切换部45以及可动导板46。主板39与垂直柱17的相对于工作台16一侧上的顶端连接。主板39从垂直柱17起朝向线夹持单元11水平延伸。
横向进给气缸40包括气缸主体47和安装在该气缸主体47上的伸缩杆48。气缸主体47按照使杆48朝向线夹持单元11水平延伸的方式安装在主板39上。在该横向进给气缸40中,杆48的伸长使支承板41即导板44,46移离架固定器27并把它们移向线夹持单元11。杆48的收缩把支承板41即导板44,46移向架固定器27。
支承板41安装在横向进给气缸40的杆48上。升降气缸42包括气缸主体49和安装在该气缸主体49上的伸缩杆50。气缸主体49按照使杆50垂直延伸的方式与支承板41连接,该杆50的伸长把其顶部移向架夹持单元12。
杆50的伸长把升降板43即导板44,46移向架固定器27。升降气缸42的杆50的收缩把升降板43即导板44,46移离架固定器27。由此,升降气缸42可升降地支承升降板43,即导板44,46。
升降板43安装在升降气缸42的杆50上。固定导板44与升降板43连接。如图4所示。固定导板44一体包括垂直延伸的垂直部51以及从该垂直部51的底端起水平延伸的水平部52。
导向切换部45包括切换气缸53以及安装在该切换气缸53上且未表示的伸缩杆。切换气缸53按照使未表示杆垂直延伸的方式与升降板43连接,该未表示杆的伸长把其顶部移向架夹持单元12。导向切换部45的未表示杆的伸长把可动导板46移向架固定器27。未表示杆的收缩把可动导板46移离架固定器27。由此,可动导板46能在图4中实线所示位置与一长二短交替虚线所示位置之间移动。
可动导板46安装在导向切换部45的未表示杆上。可动导板46经由升降板43支承,并可沿垂直方向移动。可动导板46形成为带板形,并沿垂直方向纵向延伸。一种导孔54形成在可动导板46的底端处。导孔54沿水平方向(图1中从右至左)的间距形成为朝向架固定器27变窄,且在该导孔54的面向架固定器27的端面处,该间距同端子接收孔4的孔口一样窄。
为把端子接头6引入接头架3的端子接收孔4,首先,将架夹持单元12的架固定器27放置在引导单元13下方。然后,切换气缸53的未表示杆收缩,横向进给气缸40的杆48伸长且升降气缸42的杆50伸长。由此,导板44,46与利用架固定器27固定的接头架3的端子接收孔4的孔口水平重叠。然后,在引导单元13中,切换气缸53的未表示杆伸长以使固定导板44的水平部52与可动导板46的底端接触(用图4中的一长二短交替虚线表示)。
接着,利用固定导板44的水平部52封闭导孔54的底部,且该导孔54的面基本与端子接收孔4的孔口的面相等。然后,横向进给气缸40的杆48收缩以使导板44,46与利用架固定器27固定的接头架3接触,结果,导孔54与端子接头6将要插入其内的端子接收孔4连通。由此,引导单元13经由导孔54把与电线5连接的端子接头6引导至接头架3的端子接收孔4。
如图1和9所示,端子插入单元14包括水平移动单元55、水平移动板56、升降气缸57、升降板58、插入气缸59、前部卡紧单元60以及线卡紧单元61。
水平移动单元55包括未表示的电机、滚珠螺杆62以及线性导件63。电机安装在装置主体10上。滚珠螺杆62包括螺杆轴64和螺母65。螺杆轴64经由装置主体10水平且可转动地支承在垂直板18的顶端处。利用电机,螺杆轴64可绕其轴转动。顺便提及的是,螺杆轴64的轴向平行于图1中从前往后或者从后往前的方向。螺母65螺接到螺杆轴64上。水平移动板56与螺母30连接,即,前部卡紧单元60和线卡紧单元61与螺母65连接。
线性导件63包括导轨66和滑块67。导轨66例如按照使其沿着平行于螺杆轴64的方向纵向延伸的方式与垂直板18连接。滑块67可沿导轨66纵向滑动地与该导轨66连接。水平移动板56安装在滑块67上,即,前部卡紧单元60和线卡紧单元61与温度控制器67连接。
利用电机的驱动力,水平移动单元55沿着螺杆轴64的纵向移动螺母65和水平移动板56即前部卡紧单元60和线卡紧单元61。
水平移动板56与螺母65和滑块67连接。水平移动板56从螺母65和滑块67起向下延伸。
升降气缸57包括与水平移动板56连接的气缸主体68,未表示的伸缩杆自该气缸主体68起延伸。利用该未表示杆的伸长和收缩,升降气缸57上下移动升降板58。
升降板58经由水平移动板56可升降地支承,并可沿着该水平移动板56朝向架夹持单元12垂直移动。
插入气缸59包括安装在水平移动板56上的气缸主体69以及自该气缸主体69起延伸的伸缩杆70。升降板58与杆70连接。在插入气缸59中,杆70的伸长把升降板58即前部卡紧单元60和线卡紧单元61移向架夹持单元12。在插入气缸59中,杆70的收缩把升降板58即前部卡紧单元60和线卡紧单元61移离架夹持单元12。由此,插入气缸59使升降板58即前部卡紧单元60和线卡紧单元61接触以及离开架夹持单元12。
前部卡紧单元60包括升降气缸71、支承板72、卡紧气缸73以及一对前部卡头74。
如图9所示,升降气缸71包括气缸主体75以及自该气缸主体75起延伸的伸缩杆76。气缸主体75与升降板58的靠近架夹持单元12的端壁处连接。杆76从气缸主体75起向下延伸。
支承板72的前壁垂直设置并与升降气缸71的杆76连接。如图5所示,卡紧气缸73包括与支承板72连接的气缸主体77以及一对从该气缸主体77中伸出的接触杆78。接触杆78自气缸主体77向下伸出,且在图1中从前往后分隔设置。
这对接触杆78在图5中实线所示位置与图5中一长二短交替虚线所示位置之间移动以朝向和离开对方移动。前部卡头74分别与接触杆78连接。这对前部卡头74朝向对方移动,并把电线5卡在其间。
如图1所示,线卡紧单元61包括插入电机79、滚珠螺杆80、拉伸测试气缸(pull-testing cylinder)81、卡头支承板82、卡紧气缸83以及一对线卡头84。
插入电机79安装在升降板58的底端上。滚珠螺杆80包括螺杆轴85和螺母86。螺杆轴85水平且沿着图1中的左右方向延伸。升降板58的底端可转动地支承螺杆轴85。插入电机79绕螺杆轴85的轴转动该螺杆轴85。螺母86螺接到螺杆轴85上。拉伸测试气缸81的气缸主体87与螺母86连接。插入电机79朝向或者离开利用架夹持单元12的架固定器27固定的接头架3移动线卡头84。
拉伸测试气缸81包括气缸主体87和从该气缸主体87起延伸的伸缩杆88。气缸主体87按照使杆88沿着水平方向以及图1中的左右方向纵向延伸的方式安装到螺母86上,且杆88的伸长把气缸主体87移向架夹持单元12。
卡头支承板82与拉伸测试气缸81的杆88连接。杆88相对于气缸主体87的伸长或收缩把卡头支承板82移向或者移离架夹持单元12。
卡紧气缸83包括与卡头支承板82连接的气缸主体89以及一对从该气缸主体89中伸出的未表示接触杆。该接触杆自气缸主体89朝向架夹持单元12伸出,且在图1中从前往后分隔设置。这对接触杆朝向和离开对方移动。线卡头84分别与接触杆连接。因此,线卡头84在图6中实线所示位置与图6中一长二短交替虚线所示位置之间移动。这对线卡头84朝向对方移动,并把与端子接头6连接的电线5卡在其间。
在端子插入单元14中,首先,升降气缸57向下移动升降板58且升降气缸71的杆76伸长。利用卡紧气缸73的一对接触杆78朝向和离开对方移动,一对前部卡头74(在端子接头6后方3mm处)把夹在线夹持器20中的电线5卡紧。在端子插入单元14中,利用卡紧气缸83的一对接触杆78朝向和离开对方移动,一对线卡头84也把夹在线夹持器20中的电线5卡紧。
接着,端子插入单元14的升降气缸57向上移动升降板58以把端子接头6和与该端子接头6连接的电线5移离线夹持单元11的线夹持器20。由此,端子插入单元14把电线5移离线夹持单元11。
在端子插入单元14中,插入气缸59的杆70伸长以朝向架固定器27移动升降板58。端子插入单元14把端子接头6插入引导单元13的导孔54。然后,端子插入单元14使一对前部卡头74相互移离,以便前部卡紧单元60的升降气缸71向上(离开电线5)移动此对前部卡头74。端子插入单元14或其类似物的插入电机79朝向架固定器27移动线卡紧单元61,并把端子接头6插入由架固定器27固定的接头架3的端子接收孔4内。
然后,锁定臂被锁紧以把接头架3和端子接头6固定在一起。接着,端子插入单元14的拉伸测试气缸81拉伸电线5。然后,端子插入单元14使线卡头84相互移离,并把线卡紧单元61移离电线5。接着,端子插入单元14重复地把下一根电线5移离线夹持器20,并把与该电线5连接的端子接头6插入端子接收孔4内。
在最后一个端子接头6被插入端子接收孔4之后,端子插入单元14的线卡紧单元61保持与最后插入的端子接头6连接的电线5。接着,架夹持单元12的升降单元24向下移动架固定器27及其类似物以把接头架3移离该架固定器27。
然后,在线卡紧单元61保持最后插入的端子接头6的电线5的同时,端子插入单元14利用插入气缸59、插入电机79、升降气缸57、水平移动单元55及其类似物的动作把该电线5压入线夹持器20的夹紧元件22a,22b之间。由此,端子插入单元14把与最后插入的端子接头6连接的电线5移动至线夹持单元11,并使该线夹持单元11夹持该电线5。
控制器15是具有RAM、ROM,CPU及其类似物的公知计算机。控制器15与架夹持单元12、引导单元13以及端子插入单元14连接,并控制它们以控制整个端子插入装置1。
控制器15储存供所要装配接头2的每种部件数使用的把端子接头6插入接头架3的端子接收孔4内的顺序、端子接头6在线夹持器20内的定位、各个端子接收孔4的位置及其类似物。控制器15还储存这样一对夹紧元件22a,22b的位置,与最后插入的端子接头6连接的电线5被压入该对夹紧元件22a,22b之间。外围输入设备例如键盘或开关与控制器15连接。
在端子插入装置1中,当要将端子接头6插入接头架3的端子接收孔4内时,首先,把所要装配接头2的部件数输入控制器15。然后,把与该部件数对应的架固定器27安置在架夹持单元12的支承台25上,并把与该部件数对应的线夹持器20安置在线夹持单元11的单元主体19上。
接着,从输入设备输入启动信号。然后,如图8所示,架夹持单元12的升降单元24向上移动架固定器27,且接头固定气缸26保持该架固定器27处于锁定接头架的位置。在此启动状态,横向进给气缸40的杆48伸长,而升降气缸42内的导向切换部45的杆50收缩。
此外,升降气缸57的未表示杆以及插入气缸59的杆70收缩。升降气缸71的杆76收缩,一对接触杆78相互移离。拉伸测试气缸81的杆88伸长,卡紧气缸83的一对未表示接触杆相互移离。
然后,控制器15控制水平移动单元23,以使得用于接收最先插入的端子接头6的端子接收孔4位于导板44,46的下方。接着,控制器15控制水平移动单元55以使前部卡紧单元60位于将要被最先插入的端子接头6的上方,以及使线卡紧单元61位于与该端子接头6连接的电线5的上方。
如图9所示,接着,在控制器15的控制下,升降气缸42的杆50伸长以使固定导板44与固定在架固定器27中的接头架3的端子接收孔4的孔口重叠。此外,在控制器15的控制下,升降气缸71的杆76伸长,且升降气缸57朝向端子接头6和被线夹持单元11夹持的电线5移动前部卡紧单元60和线卡紧单元61。
此时,端子接头6介于一对前部卡头74之间,且电线5介于一对线卡头84之间。然后,控制器15控制卡紧单元60,61的卡紧气缸73,83,使电线5被卡在一对前部卡头74之间以及一对线卡头84之间。
接着,如图10所示,在控制器15的控制下,横向进给气缸40的杆48收缩,以把固定导板44压在利用架固定器27固定的接头架3上。受控制器15控制的导向切换部45使可动导板46的底端接触固定导板44的水平部52。
然后,如图10所示,在控制器15的控制下,端子插入单元14的升降气缸57向上移动卡紧单元60,61以把被卡紧的电线5移离线夹持单元11的线夹持器20。接着,利用架固定器27固定的接头架3的端子接收孔4面向利用前部卡紧单元60卡紧且与电线5连接的端子接头6。
接着,如图11所示,在控制器15的控制下,插入气缸59的杆70伸长以把端子接头6插入可动导板46的导孔54中。然后,如图12所示,控制器15控制前部卡紧单元60的卡紧气缸73以使一对前部卡头74移离电线5,以及控制前部卡紧单元60的升降气缸71以向上(离开端子接头6)移动此对前部卡头74及其类似物。控制器15还控制端子插入单元14的插入电机79以把端子接头6插入由架固定器27固定的接头架3的端子接收孔4内。
然后,如图13所示,在控制器15的控制下,引导单元13的导向切换部45向上移动可动导板46,且横向进给气缸40的杆48伸长以把固定导板44移离接头架3。接着,利用控制器15的控制,在线卡头84卡紧电线5的同时,架夹持单元12的水平移动单元23和端子插入单元14的水平移动单元55分别朝向例如图13的前侧同时移动该端子插入单元14的卡紧单元60,61和该架夹持单元12的架固定器27。
结果,电线5移离固定导板44的水平部52与可动导板46之间。然后,控制器15控制线卡紧单元61以把线卡头84移离电线5。通过重复图8至图13所示过程,控制器15把端子接头6顺序插入接头架3的端子接收孔4内。
在最后一个端子接头6插入后,在控制器15的控制下,接头固定气缸26的杆35收缩以使架固定器27处在松开接头架的位置。然后,如图14所示,在线卡紧单元61卡紧与最后插入的端子接头6连接的电线5的同时,受控制器15控制的架夹持单元12的升降单元24向下移动架固定器27。
于是,由于电线5被线卡头84卡紧,接头架3移离架固定器27。然后,如图15所示,受控制器15控制的水平移动单元55把线卡头84或其类似物移动到夹紧元件22a,22b的上方,该夹紧元件22a,22b用于夹紧与接头架3连接的电线5。接着,如图16所示,受控制器15控制的端子插入单元14或其类似物的升降气缸57向下移动线卡头84或其类似物,以把与架3连接且被该线卡头84卡紧的电线5压入夹紧元件22a,22b之间。于是,线夹持单元11夹持与接头架3连接的电线5。
依据本发明的此实施例,在端子插入单元14插入最后一个端子接头6之后,在该端子插入单元14卡紧与该最后插入的端子接头6连接的电线5的同时,线夹持单元11夹持该电线5。因此,操作员不需要用手夹持电线5。由此,阻止工作效率降低。此外,具有端子接头6的接头架3正确设置在线夹持单元11的线夹持器20中。
由于在最后一个端子接头6插入之后端子插入单元14向下移动架固定器27,接头架3被可靠地移离该架固定器27。因此,线夹持单元11可靠地夹持接头架3。
由于接头固定气缸26在最后一个端子接头6插入之后把架固定器27切换到松开位置,接头架3被可靠地移离该架固定器27。因此,线夹持单元11可靠地夹持接头架3。
此外,由于接头固定气缸26在端子插入单元14插入端子接头6之前把架固定器27切换到锁定接头架的位置,可防止该接头架3突然脱出该架固定器27。因此,端子接头6被可靠地插入接头架3的端子接收孔4内。此外,在此实施例中,端子接头6可以不插入所有端子接收孔4内。简而言之,依据本发明,在端子接头6插入所要插入的端子接收孔4内后,在与最后插入的端子接头6连接的电线5被卡紧的同时,该电线5移动至线夹持单元11并由该线夹持单元11夹持。
现在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可对其作出许多转换和变形而不脱离如在此所述的本发明范围。

Claims (3)

1.一种用于把与电线连接的端子接头插入接头架的端子接收孔内的端子插入装置,所述端子插入装置包括:
电线夹持器,用于夹持与所述端子接头连接的电线;
端子插入单元,用于把所述电线移离所述电线夹持器,以及把与所述电线连接的所述端子接头插入所述接头架的所述端子接收孔内;
其中,在所有要被插入的端子接头都被插入所述端子接收孔之后,所述端子插入单元保持夹持最后插入的端子接头的电线、移动电线及所述接头架至所述电线夹持器、并使所述电线夹持器夹持所述电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插入装置,还包括:
架固定器,用于固定所述接头架;以及
升降单元,用于垂直支承所述架固定器,
其中,当所述端子插入单元保持夹持与由所述架固定器固定的所述接头架的最后插入端子接头连接的电线时,所述升降单元向下移动所述架固定器以把所述接头架移离所述架固定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插入装置,
还包括一用于在锁定与松开所述接头架的两个位置之间切换所述架固定器的接头固定单元,所述接头固定单元通过所述升降单元与所述架固定器一起被垂直地支承,
其中,在所述端子插入单元把所述端子接头插入所述端子接收孔内时,所述接头固定单元保持所述架固定器处于锁定所述接头架的位置,以及在所述端子接头插入所述接收孔内后,所述接头固定单元将所述架固定器切换到松开所述接头架的位置。
CN200510106377.6A 2004-09-22 2005-09-22 端子插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532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75109A JP4351602B2 (ja) 2004-09-22 2004-09-22 端子挿入装置
JP2004275109 2004-09-22
JP2004-275109 2004-09-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3263A true CN1753263A (zh) 2006-03-29
CN1753263B CN1753263B (zh) 2010-05-26

Family

ID=36074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0637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53263B (zh) 2004-09-22 2005-09-22 端子插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441327B2 (zh)
JP (1) JP4351602B2 (zh)
CN (1) CN175326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5781A (zh) * 2013-12-31 2014-04-23 东莞市胜蓝电子有限公司 换线装置
CN105493358A (zh) * 2013-08-26 2016-04-1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5493357A (zh) * 2013-08-26 2016-04-1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的制造装置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09193291A (zh) * 2018-09-25 2019-01-11 珠海凌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线端子组装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51603B2 (ja) * 2004-09-28 2009-10-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挿入装置
JP4704889B2 (ja) * 2005-10-31 2011-06-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4943938B2 (ja) 2007-05-11 2012-05-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挿入装置
JP4958696B2 (ja) 2007-09-07 2012-06-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挿入装置
JP2016177928A (ja) * 2015-03-19 2016-10-0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挿入装置及び配線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US11245240B2 (en) * 2020-01-03 2022-02-08 TE Connectivity Services Gmbh Contact retention plate for power connector assembly
JP7060641B2 (ja) * 2020-03-26 2022-04-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装置及び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64065A (en) * 1978-03-13 1979-08-14 Molex Incorporated Crimping and wire lead insertion machine having improved insertion means
JPS60130078A (ja) * 1983-12-16 1985-07-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への電線付端子插入確認装置
US5459924A (en) * 1993-01-11 1995-10-24 Yazaki Corporation Method of inserting terminal with wir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3452121B2 (ja) * 1997-12-26 2003-09-2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アセンブリ製造装置
JP2001307855A (ja) * 2000-04-18 2001-11-02 Yazaki Corp 端子装着方法及び端子装着装置
JP3785949B2 (ja) * 2001-05-11 2006-06-1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挿入ガイド装置
JP2004185852A (ja) * 2002-11-29 2004-07-0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及び端子付電線の接続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3358A (zh) * 2013-08-26 2016-04-1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5493357A (zh) * 2013-08-26 2016-04-1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的制造装置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45781A (zh) * 2013-12-31 2014-04-23 东莞市胜蓝电子有限公司 换线装置
CN103745781B (zh) * 2013-12-31 2016-01-27 东莞市胜蓝电子有限公司 换线装置
CN109193291A (zh) * 2018-09-25 2019-01-11 珠海凌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线端子组装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092841A (ja) 2006-04-06
JP4351602B2 (ja) 2009-10-28
CN1753263B (zh) 2010-05-26
US7441327B2 (en) 2008-10-28
US20060063430A1 (en) 200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53263A (zh) 端子插入装置
CN1095585C (zh) 制造布线线束的方法与设备
CN1767290A (zh) 端子插入装置
CN1271754C (zh) 束线的制造方法以及带端子电线的连接装置
JP4958696B2 (ja) 端子挿入装置
CN1164112A (zh) 断路器装置
CN1227786C (zh) 将带有导线的接头安装到连接器壳体中的方法和系统
CN1941518A (zh) 电连接器
CN1190256A (zh) 集成电路装卸装置及其装卸头
CN1162829A (zh) 断路器装置
CN217132835U (zh) 一种pcba板弯折疲劳测试装置
CN111185761A (zh) 一种节能灯装配工艺
CN1734852A (zh) 定位检查装置
CN1224144C (zh) 横连锁状端子的切断·压合装置
CN1140139C (zh) 视频显示装置自动供给信号的装置
CN1144454C (zh) 图像显示装置的自动安放/卸下方法及设备
CN216117899U (zh) 一种pcba板测试装置用弯折驱动部分结构
CN1344939A (zh) 用于一种接头配线组合的导电性测试方法和一种接头配线组合制造装置
CN107732634B (zh) 接头压装设备及压装方法
CN111922564A (zh) 一种高性能异构薄材齿形多极点连接工艺
CN1148856C (zh) 用于电源的自动转接装置
CN1807025A (zh) 索环安装装置和索环的安装方法
CN219924961U (zh) 绕线焊接机构
JPH076850A (ja) 電線挿入装置
CN217427223U (zh) 一种fpc引导对接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