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48404B - 便携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携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48404B
CN1748404B CN200480004028.7A CN200480004028A CN1748404B CN 1748404 B CN1748404 B CN 1748404B CN 200480004028 A CN200480004028 A CN 200480004028A CN 1748404 B CN1748404 B CN 17484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voice outpu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vo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040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48404A (zh
Inventor
佐藤则喜
小西一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48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8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484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8404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using combined folding and rotation motions
    • H04M1/0212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using combined folding and rotation motions with a two degrees of freedom mechanism, i.e. folding around a first axis and rotating around a second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fir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41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using relative motion of the body parts to change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the telephone set, e.g. switching on/off, answering incoming cal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04M1/0218The hinge comprising input and/or output user interface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Abstract

一种在语音操作时具有良好操作性的便携终端装置。该装置包括:一接收器(106),其设置在当所述装置闭合时朝向第2机壳构件(101b)的第1机壳构件(101a)的表面(101g)上;一扬声器(107),其设置在闭合时朝向第1机壳构件(101a)的第2机壳构件(101b)的表面(101i)上,并且所述扬声器的输出声平大于一第1语音输出部;和一控制部(120),其判定第1机壳构件(101a)相对于第2机壳构件(101b)的位置关系,并根据判定得出的关系,在语音通信开始时将语音输出源设定为接收器(106)或扬声器(107)。

Description

便携终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终端装置,尤其是一种开合式便携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间,铰链折叠式的便携终端装置较为流行,这种终端装置通过用一铰链部将两个机壳折叠而变得紧凑。与所述折叠式便携终端装置相反,过去还提出过一种折叠式便携终端装置(手机),其中两机壳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一个可作转动。 
图17示意性表示出传统便携终端外形,图17(a)表示第1闭合状态,图17(b)表示第1开启状态,图17(c)表示第2闭合状态,图17(d)表示第2开启状态。 
如图17(a)至17(d)所示,第1机壳201的第1表面202上设置有显示部203,接收器204和摄像头205,扬声器207设置在与第1表面202相对的第2表面206上。第2机壳208设置有操作部209和话筒210。第1机壳201和第2机壳202能够通过铰链部211按该图箭头G的方向开合,并且,第1机壳201也能够通过铰链部211按该图箭头H的方向相对于第2机壳208转动。 
在图17(a)所示第1闭合状态,所述便携终端装置折叠方式使得显示部203露出时,即使在所述闭合状态下,也能确认显示部203上所显示的各种信息,这对用户来说非常方便。而且,通过简单地改变第1机壳201相对于第2机壳208的位置关系,也可以执行所述便携终端装置的各种功能(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JP-A-2001-169166公报 
在所述常规便携终端装置中,通过改变第1机壳相对于第2机壳的位置关系,可以执行所述便携终端装置的各种功能。然而,并没有公开在免提通话时,把作为语音输出源的接收器204切换到扬声器207的具体技术。换言之,没有公开过在语音通信中进行功能切换的技术。 
鉴于这情况提出了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在语音通信中具有良好操作性的便携终端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语音通信的便携终端装置,其将第1机壳通过铰链部可开合地连接到第2机壳,并且第1机壳能够相对于第2机壳绕转轴构件转动,该转轴构件与所述铰链部的开合轴构件正交。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包括:第1语音输出部,其设置于在闭合状态下与所述第2机壳相对的所述第1机壳的表面上;第2语音输出部,其设置于在闭合状态下与所述第1机壳相对的所述第2机壳的表面上,具有比所述第1语音输出部更高的输出声平;位置判定部,用于判定第1机壳与第2机壳的位置关系;设定部,用于对应于所述位置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将语音通信中的语音输出源设定为第1语音输出部或第2语音输出部,所述铰链部耦接到第2机壳,以在闭合状态下,与第2机壳一起形成一空间。 
利用这种结构,可以根据第1机壳相对于第2机壳的位置关系设定所述语音输出源。从而,可以提供了一种方便使用的便携终端装置。 
此外,本发明便携终端装置还包括与第2语音输出部在同一平面上的送话器。如果所述位置判定部判定,所述第1机壳与所述第2机壳处于第1位置关系,从不露出所述第1语音输出部的闭合状态切换到开启状态,则所述设定部将第1语音输出部设定为所述语音输出源。如果所述位置判定部判定,第1机壳与第2机壳处在第2位置关系,从露出所述第1语音输出部的闭合状态切换到开启状态,则所述设定部将所述第2语音输出部设定为所述语音输出源。 
利用这种结构,在开启状态下,第1语音输出部的语音输出方向与第2语音输出部的语音输出方向几乎相同的情况下,具有更高输出声平的第2语音输出部没有被启用,所以,例如当用户拿着第1语音输出部对着耳朵通话时,在耳朵近旁没有高输出声平的语音输出。因而可以确保安全。另一方面,在开启状态下,第1语音输出部的语音输出方向异于第2语音输出部的语音输出方向时,具有更高输出声平的第2语音输出部被启用。于是例如可以实现免提通话。 
此外,本发明便携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开启状态下,第1机壳相 对于第2机壳的转角超过90度时,则所述位置判定部的判定第1机壳处于第1位置关系还是第2位置关系。 
利用这种结构,在所述开启状态下使用所述便携终端装置期间,第1机壳的位置稍有偏离的情况下,所述语音输出源也不会因而被切换。例如,在用户拿着第1语音输出部对着他(她)耳朵通话时,可以防止第1机壳稍被转动,致使高输出声平的语音从第2语音输出部传出。因而可以确保安全。 
此外,本发明提供便携终端装置,第2语音输出部设置在所述铰链部附近。 
利用这种结构,在所述闭合状态下,第2机壳和所述铰链部之间形成所述空间。从而,在所述闭合状态下,也可以清晰地听到来自第2语音输出部的语音输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在第1闭合状态下的外观的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在第1开启状态下的外观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在第2开启状态下的外观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在第2闭合状态下的外观的视图; 
图5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到的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在第1闭合状态下的外观的视图; 
图6是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在第1开启状态下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在第2开启状态下的X-X截面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的电结构框图; 
图9是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的铰链部的分解透视图; 
图10是图5所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的X′-X′截面图; 
图11是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铰链部上凸轮工作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各工作模式功能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接收操作的流程图; 
图14是使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的拍摄部拍摄用户前方对象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5是使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的拍摄部拍摄用户自身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各工作状态的总结表格; 
图17是常规便携终端的示意图,图17(a)示出第1闭合状态、图17(b)示出第1开启状态、图17(c)示出第2闭合状态、图17(d)示出第2开启状态。 
附图中,附图标记101表示机壳;101a表示第1机壳构件;101b表示第2机壳构件;101c和101d表示铰链附接部;101e表示D孔;101f表示铰链轴承部;101g表示第1机壳构件部101a的主面;101h表示与主面101g反向的表面;101i表示第2机壳构件部101b的主面;101j表示第2机壳构件部101b的侧面;101k表示第2机壳构件部101b的里面;101m表示第2机壳构件部101b的上表面;102表示铰链部;103表示天线;104表示振动部;105表示操作部;105a表示第1操作部;105b表示第2操作部;106表示接收器;107表示扬声器;108表示话筒;109表示拍摄部;109a表示透镜组;109b表示光电转换单元;110表示第1霍尔元件;111表示第2霍尔元件;112表示显示部;113表示永磁体;113a表示第1永磁体;113b表示第2永磁体;113c表示第3永磁体;114表示印刷电路板;115表示发送/接收部;116表示数据转换部;117表示语音处理部;118表示图像处理部;119表示信息记录部;120表示控制部;121表示间隙形成突起物;122表示第1间隙;123表示第2间隙;124表示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在第1闭合状态下的外观的视图。图2是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在第1开启状态下的外观的视图。图3是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在第2开启状态下的外观的视图。图4是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在第2闭合状态下的外观的视图。图5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到的所述便携终端装置设在第1闭合状态下的外观的视图。图6是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在第1开启状态下的分解透视图。图7是所述便携终端装置设在第2开启状态下的X-X截面图。图8是示出按照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的电结构的框图。图9是示出按照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的铰链部的分解透视图。图10是图5所示的便携终端装置的X′-X′截面图。图11是附接至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铰链部的凸轮的操作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显示部112外露并闭合的状态称为第1闭合状态。如图2所示,从第1闭合状态打开第1机壳构件101a后的状态称为第1开启状态(对应称为第1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在第1开启状态下将第1机壳构件101a旋转180度后的状态称为第2开启状态(对应称为第2位置关系)。如图4所示,在第2开启状态下合上第1机壳构件101a的状态称为第2闭合状态。 
以下,对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便携终端装置所包含的各结构部件作描述。 
首先描述机壳101。 
机壳101由第1机壳构件101a和第2机壳构件101b构成,两机壳构件通过铰链部102,能够在箭头A所示方向环绕开合轴Y实现开启和闭合。此外,第1机壳构件101a连接到铰链部102,能够相对于第2机壳构件101b在箭头B所示方向上环绕与开合轴Y正交的转轴Z转动。 
在第2机壳构件101b里,容纳着天线103,振动部104,操作部105,作为第2语音输出装置的扬声器107,送话器(话筒)108,拍摄部109,第1霍尔元件110和印刷电路板114。 
当呼叫来临时,振动部104引起振动,从而,通过振动给出来电的提示。 
操作部105具有第1操作部105a和第2操作部105b。第1操作部105a设置于在闭合状态下与第1机壳构件部101a相对的第2机壳构件部101b的主面101i上,且第2操作部105b设置在与第2机壳构件部101b的主面101i相邻的侧面101j上。 
用户可以操作第1操作部105a实行接收和结束,并控制来自接收器106和扬声器107的音量输出,以及输入字符、符号和数字。通过对第2操作部105b操作,可以操纵拍摄部109或实现切换到提醒模式(manner mode)。 
扬声器107设置在铰链部102的近旁。在图1、3和5里,来自扬声器107的语音输出方向以箭头C、D、E和F表示。导音孔107a形成在第2机壳构件部101b上,以将来自扬声器107的语音输出良好地引导到第2机壳构件部101b的外面。所述导音孔107a形成在主面101i和与其相邻的表面101m上。 
当呼叫来临时,扬声器107用来输出来电声,籍此报知用户来电,或在免提通话期间,放大并输出通信对方的话音。在本实施例中,选择在1KHz时大约20dB(A)的声压级差的元件。 
话筒108设置在与第2机壳构件部101b主面101i上与铰链部102相对那一侧的端部旁边。 
拍摄部109与电池124并排地设置在第2机壳构件部101b主面101i的里面(101k),可以拍摄第1操作部105a后方的被摄对象。 
来自拍摄部109所捕捉的被摄对象的入射光通过透镜组109a,并在诸如CCD(电荷耦合器件)的光电转换单元109b中由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以生成图像信息。 
所述图像信息在图像处理部118处理,然后在显示部112生成图像。 
此外,拍摄部109使用多个透镜,以便可以获得像差小的优质图像。 
缩小透镜组将被摄对象成像在所述光电转换单元里,其通过组合多个凹-凸透镜,与单透镜相比,可以减小诸如畸变、彗差和像散等的各种像差。 
还有,当孔径越大(F数越小)或焦距f越小,所述透镜成像可以越亮。另一方面,整个透镜系统的厚度增大,导致拍摄部109变厚。 
图7中,拍摄部109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光学系统来表示。设计中,根据成像的像素大小和消除像差的程度来决定条件,且通过组合一些正透镜和负透镜来确定一光学系统。这里,所述拍摄部以概念图表示。尤其是,为了消除场曲,优选使用具有低折射率的负透镜。为此,需要使用多个透镜。 
在拍摄部109被容纳在第1机壳构件101a内的情况下,起容纳作用的第1机壳构件101a的厚度和重量都增大。因此,所述开启状态下用手拿着第2机壳构件部101b时,由于不在手上的第1机壳构件101a变重了,拿着第2机壳构件部101b的手容易感到疲劳,这不适于便携装置。所以,在第2机壳构件部101b上设置拍摄部109,既能给出高像质,又避免使用时不在手上的第1机壳构件101a的厚度增大。 
第1霍尔元件110以这方式设置在第2机壳构件部101b:机壳101处于第1闭合状态时,它接近第1机壳构件101a内的第1永磁体113a,且当机壳101处于第2闭合状态时,它接近第1机壳构件101a内的第2永磁体113b。 此外,当第1霍尔元件110检测到第1永磁体113a或第2永磁体113b时,它给出检测信号到控制部120。 
例如,当所述机壳101处于第1闭合状态时,第1永磁体113a接近第1霍尔元件110,并且在第2闭合状态时,第2永磁体113b接近第1霍尔元件110。因而,第1霍尔元件110检测到所述永磁体其中的一个,并发出检测信号到控制部120。 
另一方面,如果所述机壳101处于第1开启状态和第2开启状态时,永磁体113a和113b两者都远离第1霍尔元件110,这样,第1霍尔元件110不能检测到所述永磁体113a和113b中任何一个,于是不会生成所述检测信号。 
印刷电路板114具有发送/接收部115,数据转换部116,语音处理部117,图像处理部118,信息记录部119和控制部120。 
如图8所示,发送/接收部115连接天线103并用来处理天线103所接收到的数据,并把这些处理过的数据传输到数据转换部116。 
数据转换部116用来将该接收到的数据转换成语音数据,并把所述语音数据传输到语音处理部117。 
语音处理部117用来对所述语音数据解码并生成语音信号,然后把所述语音信号传输到接收器106和扬声器107。接收器106和扬声器107用来输出对应于语音处理部117传输过来的所述语音信号的语音。 
此外,语音处理部117对话筒108所接收到的语音进行编码并生成语音数据,并把所述语音数据传输到数据转换部116。 
数据转换部116将所述传输来的语音数据转换成通信数据,然后把所述通信数据传输到发送/接收部115。发送/接收部115对这样接收到的所述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天线103,以无线电信号的无线电波的形式传输出去。 
拍摄部109和显示部112连接图像处理部118。 
接收器106、扬声器107和话筒108连接语音处理部117,且语音处理部117连接数据转换部116。 
进而,控制部120连接振动部104、操作部105、第1霍尔元件110、第2霍尔元件111、发送/接收部115、数据转换部116和信息记录部119,并控制这些组件。另外,控制部120连接电池124,由电池124供电。 
此外,根据第1霍尔元件110和第2霍尔元件111发送来的检测信号, 将语音通信中的语音输出源设定为接收器106或扬声器107,这将在下文中加以说明。语音通信期间是指,从接听来电的操作开始到该呼叫结束的时间,以及从发出呼叫的操作开始到该呼叫结束的时间。 
拍摄部109所拍摄的图像信息,通过执行预定操作,记录在信息记录部119。 
此外,信息记录部119可以记录电话号码信息,语音信息,除有关所拍摄图像的图像信息以外的图像信息(所接收到的图像信息),以及诸如新建或发送或接收到邮件的字符信息。 
按照以上所描述的结构,优选在拍摄前方的人时,用户应应采用第1闭合状态,将拍摄部109对着前方的人。在这情况下,在显示部112上生成被摄图像。用户可以在确认显示部112上所显示的图像的同时,进行拍摄。在用户本身是被摄对象时,也就是对用户本身进行拍摄的情况,优选采用第1开启状态,将显示部112转向拍摄部109的前方。因此,用户可以在确认显示部112上显示的用户自身被摄图像的同时,进行拍摄。 
既然所述装置在所述闭合状态下折叠得较小,投影面积变得最小,所以适合于便携。在第1闭合状态下,显示部112是露出的。因此,例如取出保存在胸部口袋中的装置时,可以立刻确认在显示部112上所显示的信息,就是说,可以确认时间或有无来电。不希望别人看到显示部112上所显示信息的人,可以让装置处在第2闭合状态,从而隐藏显示部112。 
在第1闭合状态下的显示部112显示的信息可以设成“不显示”,并可以在预定操作后显示。从而,可以避免所述信息在第1闭合状态下被他人随意看见。 
第2机壳构件101b设置有固定铰链部102的铰链附接部101c和101d(图1至4所示)。固定铰链部102的D形孔101e形成在铰链附接部101c上,支承铰链部102的铰链轴承部101f形成在铰链附接部101d(图6所示)。 
在第1和第2闭合状态下抵靠第1机壳构件101a的一对间隙形成突起物121,形成在第2机壳构件101b的主面101i上;在第1和第2闭合状态下,该间隙形成突起物121抵靠第1机壳构件101a,以在第1机壳构件101a和第2机壳构件101b之间形成第1间隙122(如图7所示)。 
此外,铰链部102连接在铰链附接部101c和101d上,以与第2机壳构件101b一起形成一空间。从而,第2间隙123(如图5和7所示)也形成在 第2机壳构件101b和铰链部102之间。 
第1机壳构件101a内容纳有:作为第1语音输出装置的接收部(接收器)106,显示部112,两个永磁体(第1永磁体113a和第2永磁体113b)和第2霍尔元件111。 
所述两个永磁体(第1永磁体113a和第2永磁体113b),彼此分隔,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任意位置上,在铰链部102所在端部的相对端。 
接收器106设置在第1机壳构件101a的主面101g上,使得语音是从主面101g上输出,所述便携终端装置1作电话使用时,接收器106输出语音。 
显示部112设置在第1机壳构件101a的主面101g相对的面101h上,其可由液晶显示器构成,用来显示字符、符号、数字、图像和地图。 
第2霍尔元件111设置在第1机壳构件101a上,使得当机壳101处于第1闭合状态和第1开启状态时,它接近铰链部102里的第3永磁体113c;并且,当机壳101处于第2闭合状态或第2开启状态时,它远离铰链部102里的第3永磁体113c。另外,当第2霍尔元件111检测到第3永磁体113c时,就向控制部120给出一检测信号。 
例如,当机壳101处于第1闭合状态和第1开启状态时,第3永磁体113c接近第2霍尔元件111。因此,第2霍尔元件111检测到第3永磁体113c,并向控制部120给出一检测信号。另一方面,当机壳101处于第2闭合状态和第2开启状态时,第3永磁体113c与第2霍尔元件111隔开。所以第2霍尔元件111检测不到第3永磁体113c,就没有检测信号生成。 
以下,参见附图来详细地描述所述铰链部。 
第3永磁体113c容纳在铰链部102内。第3永磁体113c设置在接近第1机壳构件101a的位置(例如,如图10所示,在第1开启或闭合状态下接近所述霍尔元件的位置)。 
如图9至11所示,所述便携终端装置1的铰链部102由以下元件构成是:开合轴构件125,与所述开合轴构件125正交的转轴构件126,支承板127,导向轴128,第1螺簧129,第1定位凸片130,第1定位凹片131,凸轮132,第2定位凸片133,第2螺簧134,托架135,具有E形环136和开合轴轴承137的铰链单元138,柔性电路板139,电缆140,前盖141,后盖142和紧固螺丝143。 
中空状的开合轴构件125具有处在中央部位的缺口部125a,支承所述转 轴构件126的支承部125b,隔离部125c,狭缝125d,螺丝孔125e和固定第3永磁体113c的固定部125f。支承板127设置在缺口部125a里。支承板127设置有凹部127a和支承所述转轴构件126的支承孔127b。导向轴128,第1螺簧129,第1定位凸片130和第1定位凹片131,从图9中左侧连接到开合轴构件125中。 
导向轴128具有大直径部128a和小直径部128b。平行槽128c形成在大直径部128a上,D状切口部128d形成在小直径部128b头端。第1定位凸片130不能相对于导向轴128转动,只可在小直径部128b的推进方向上移动。此外,小直径部128b可转动地插入到第1定位凹片131,进而,第1定位凹片131固定在开合轴构件125的端侧。 
第1螺簧129将第1定位凸片130推向第1定位凹片131侧。当机壳101处于所述闭合状态和第1开启状态时,第1定位凸片130的凸部130a与第1定位凹片131的凹部131a啮合。在机壳101从第1开启状态切换到所述闭合状态时,凸部130a与凹部131a相互分离。反之,在机壳101从所述闭合状态切换到第1开启状态时,凸部130a与凹部131a彼此啮合。于是,在凸部130a与凹部131a啮合或分离时,给用户以咯嚓的感觉。 
图9中,凸轮132,支承板127,第2定位凸片133,第2螺簧134和托架135,从图9的中部上方装到转轴构件126上。转轴构件126被支承板127和开合轴构件125的支承部125b所支承,支承板127连接在开合轴构件125的缺口部125a上。E形环136设置在转轴构件126头端,并且可转动地固定在开合轴构件125上。第2定位凸片133只可在转轴构件126的推进方向上移动。此外,第2螺簧134将第2定位凸片133推向支承板127侧。 
第2定位凸片133的凸部133a一直与支承板127的凹部127a啮合,直到机壳101从所述闭合状态切换到所述开启状态为止。当从第1开启状态到第2开启状态进行过渡时,第2定位凸片133的凸部133a脱离支承板127的凹部127a,但是进入第2开启状态后,彼此再度啮合。当从第2开启状态到第1开启状态进行过渡时,也完成同样的操作。特别是,利用与上述第1定位凸片130的凸部130a和第1定位凹片131的凹部131a同样结构,可以给用户咯嚓一下的感觉。 
托架135设置有作固定用的孔135a,可用螺丝(未图示)紧固到第1机壳构件101a。 
凸轮132固定在转轴构件126上,且容纳在开合轴构件125内,以便设置在开合轴构件125的隔离部125c和导向轴128的大直径部128a之间。凸轮132和导向轴128的平行槽128c的结构使得第1和第2机壳构件101a和101b只有在第1和第2闭合状态以及第1和第2开启状态下才彼此平行。这时,与转轴构件126一起转动的凸轮132,可以被导入到平行槽128c,使得第1机壳构件101a能以方向B转动。下面,参见图11所示的凸轮图来描述该运动。 
在图11所示的凸轮图里,右侧斜线部分表示隔离部125c。此外,左侧斜线部分表示导向轴128的大直径部128a,而圆弧部分表示平行槽128c。这里,机壳101从所述闭合状态切换到第1或第2开启状态时,凸轮132的位置以位置“a”表示。此外,机壳101处于第1和第2开启状态时,凸轮132的位置以位置“b”表示。 
在位置“a”,凸轮132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分别被围在隔离部125c和导向轴128的大直径部128a里。因而凸轮132不能转动。在位置“b”,隔离部125c位于凸轮132的右端面侧。所以,凸轮132不能转向方向B的相反侧。由于平行槽128c置于凸轮132的左端面侧,所以凸轮132能够绕方向B转动180度。在方向B上转动小于180度的状态下,凸轮132的一部分位于平行槽128c里,且在这状态下,在厚度方向上,凸轮132被围在平行槽128c里。因此,即便机壳101试图在箭头A的方向(或反方向)上变化,该变化会被抑制。 
虽然在闭合状态下凸轮132与平行槽128c彼此平行,但由于第1机壳构件101a面对第2机壳构件101b,转轴构件126不能转动。 
因而,在机壳101处于第1和第2开启状态以外的状态下,第1机壳构件101a不能以转轴构件126为轴在箭头方向B(或反方向)上转动。再有,在转轴构件126转动的状态下,开合轴构件125不能转动。所以,所述机壳101不能在箭头A的方向(或反方向)实现开启和闭合。 
图9中,中空状的开合轴轴承137从图的中部右侧安装到开合轴构件125。开合轴轴承137的槽137a与狭缝25d固定在同一方向。 
柔性电路板139和电缆140装配入铰链单元138里。具有转角部139a的柔性电路板139与第1机壳构件101a和第2机壳构件101b电连接。转角部139a一端侧绕在中空状的开合轴轴承137上,形成第1缠绕部139b,且 转角部139a通过槽137a,插入到开合轴轴承137中。转角部139a的另一端侧穿过狭缝125d并穿出开合轴构件125,绕开合轴构件125上约半圈,进而绕在转轴构件126上,形成第2缠绕部139c,由此连接到第1机壳构件101a。 
电连接第1机壳构件101a上的金属元件和第2机壳构件101b上的金属元件的电缆140,通过开合轴轴承137的端部,插入开合轴轴承137中,且穿出狭缝125d,向第1机壳构件101a侧延伸,且通过第2缠绕部139c内部而被连接。电缆140用于强化机壳构件101a和101b的地线,以避免有静电时显示部112受损。当在第1机壳构件101a里设置天线103时,可以使用电缆140来尽可能地避免天线103和设置在第2机壳构件101b上的发送/接收部115之间的增益减小。 
把柔性电路板139和电缆140装入铰链单元138后,用紧固螺丝143固定作保护用的前盖141和后盖142。前盖141和后盖142分别设置有啮合搭扣141a和142a以及螺丝插入孔141b和142b。螺丝插入孔141b和142b设置成朝向转轴构件126上的托架135一侧。此外,用前盖141和后盖142围合铰链单元138并把其置于它们之间,之后,啮合销141a和142a彼此啮合,然后,紧固螺丝143通过螺丝插入孔141b和142b,固定到开合轴构件125的螺丝孔125e。用这一结构实现了铰链部102。 
形成在小直径部128b末端上的D形切口部128d,支承在第2机壳构件101b的铰链附接部101c上设置的D形孔101e上,再有,开合轴轴承137的外周,支承在第2机壳构件101b的铰链轴承部101f上,使得铰链部102附接到到第2机壳构件101b。此外,第1机壳构件101a附接到托架135。 
尽管本实施例中,只有第1和第2机壳构件101a和101b处于第1和第2开启状态时,转轴构件126才可以转动,但是,所述机壳101在其它模式下(例如,所述机壳101从所述闭合状态切换到所述开启状态期间的状态)转轴构件126也可转动的情况还是可以的。本实施例中,转轴构件126转动结束之前,不能转动开合轴构件125,以防止以下原因造成撞痕生成,即,在转轴构件126转动约90度的状态下,开合轴构件125转动时,第1机壳构件101a的所述转角部抵靠第2机壳构件101b的主面101i。在所述机壳由不会产生撞痕的材料结构的情况,上述条件不适用。 
以下,参照图12到15,描述按本发明所述便携终端装置的操作。 
图12是说明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中各操作模式的功能的 示意图。图13是说明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的接收操作的流程图。图14是表示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的拍摄部拍摄用户前方被摄对象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5是表示用按照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便携终端装置的拍摄部拍摄作为被摄对象的用户自身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12所示,在便携终端装置1开机状态下,通过对操作部105操作,可以设定语音通信模式501,非语音通信模式502和拍摄模式503。 
在语音通信模式501中,启动诸如语音通信的接收等候操作,以接听来电,或进行呼叫,以便用户能与通信对方通话。 
以下参照图13来描述接收操作。 
在等候状态(ST1),如果控制部120判定机壳101设定在第1闭合状态或第2开启状态,则在显示部112上显示代表着时间、电池剩余电量或电场强度的记号。 
当呼叫来临时(ST2:Y),控制部120判定便携终端装置1是否设定为提醒模式。如果没有设定成所述提醒模式(ST3:N),则由扬声器输出来电声音(ST4)。这时,即使便携终端装置1设定在所述闭合状态,来电声音从第2间隙123传向外面。反之,如果设定成所述提醒模式(ST3:Y),则振动部105给出来电的通知(ST5)。 
当辨认出该来电的用户打开便携终端装置1进行接收操作时(ST6),控制部120根据第2霍尔元件111发送的检测信号,判定便携终端装置1的所述开启状态(ST7)。如果判定结果是便携终端装置1处于第1开启状态(ST7:Y),则控制部120控制以从接收器106输出通信对方的语音(ST8)。反之,如果便携终端装置1设定在第2开启状态(ST7:N),则控制部120控制以从扬声器107输出通信对方的语音(ST9)。其后通话结束时,此次通话结束并返回等候状态(ST10)。在便携终端装置1于通话期间从第1开启状态切换到第2开启状态、或从第2开启状态切换到第1开启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120把接收语音的输出源切换到不输出该语音的另一声音输出源。 
在ST2步骤,如果与通信对方有关的传输信息连同名字一起已经作为来电信息登录在电话簿上,则显示有关对方名字和对方的面部图像的电话簿信息。 
在非语音通信模式502中,在等候来电的同时,能显示到达的非语音通信(诸如邮件的字符信息),或者可以在显示部112显示从第1操作部105a 所输入的字符信息,并且,存储在信息记录部121的字符信息或语音和非语音信息(图像)可以通过使用传输功能,传输到所述对方。 
当诸如邮件的非语音信息到达时,在所述机壳101处于第1闭合状态和第2开启状态下,在显示部112上显示报知到达的消息。当所述机壳101处于第2闭合状态和第1开启状态下,该消息在显示部112上不显示。当所述机壳101切换到第1闭合状态或第2开启状态时,所述报知到达的消息在显示部112上显示。 
在第2开启状态,通过预定操作(例如打开邮件),诸如到达的字符信息或图像信息的非语音信息,可以在显示部112上显示。在第1闭合状态,所述非语音信息也可以在显示部112上显示。在这种情况,能够在第1闭合状态下进行操作的第3操作部,可以设置在邻近显示部112的位置,或所述功能可以交给第2操作部105b。 
当进行语音通信或非语音通信时,可以使用电话簿功能以判定传输对方。尤其是,机壳101处在第2开启状态,通过使用电话簿功能,操作第1操作部105a使显示部112上显示对方的名字。因而,可以通过选择判定出该对方。 
以下描述所述拍摄部的操作。在拍摄模式503下,在第1闭合状态或第1开启状态下,可以用拍摄部109进行摄影。 
所摄图像可以作为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储存在信息记录部119内。在第2开启状态下,进行预定操作,调取记录在信息记录部119里的动态图像或静态图像,所拍摄的图像可以在显示部112上再现和显示,从而被看到。第1开启状态下所摄图像,以显示部112上所显示图像的反转镜像的形式被显示。具体而言,在第1开启状态下进行拍摄时,即使在显示部112上显示的是镜像,在读取所记录的图像时,显示的是反转镜像。对于在第1闭合状态下所摄图像,显示的是与在显示部112上所显示图像相同的图像。所摄图像再现时,随同所摄图像一起记录下的语音从扬声器107同时输出。 
可以将所摄图像与电话号码信息关联、储存在电话簿里。当来自与图像信息关联的电话号码的呼叫到达时,该图像信息在显示部112上显示。并且,拍摄部109所摄图像也能传输到通信对方。 
参照图14来描述第1拍摄状态。在第1闭合状态下,显示部112转向用户151自身,拍摄部109转向用户151前方被摄对象152,进行拍摄。用 户可以通过观看所显示的反转镜像的显示部112,确认拍摄状态。对第2操作部105b操作,可以启动和结束动态图像或静态图像的拍摄操作。 
参照图15来描述第2拍摄状态。当在第1开启状态下,拍摄部109转向用户151自身进行所述拍摄时,用户151自身可以确认显示在显示部112的所摄图像。在显示部112显示的是镜像。当显示部112上显示镜像用于显示所摄物本身状态时,被摄对象本身处在如同他(她)在镜子看自己时的状态。例如,当被摄对象意识到头部倾斜时,便能很容易地知道倾斜方向。对第2操作部105b操作,可以启动和结束所述动态图像或静态图像的拍摄操作。由于在拍摄期间使用第2操作部105b,所以当装置处于可拍摄状态时,其显露在机壳101的外表面。 
具体而言,在第1闭合状态下适合于拍摄对方,而在第1开启状态下适合于拍摄拍摄者自身。 
第1开启状态下能够进行拍摄部109的所述拍摄操作,而且,在把第1机壳构件反转过来的第2开启状态下,也能够进行该拍摄操作。具体而言,有一种模式中,显示部112转向拍摄者(用户),拍摄部109转向被摄对象。于是可以拍摄对方。这时,通过简单地在同方向拿着所述装置且转动第1机壳构件101a,可以在拍摄对方的操作和拍摄用户自身的操作之间进行切换。所以,操纵第2操作部105b的手还是同一只,从而可以获得良好的操作性。因此,在第2开启状态下进行所述拍摄时,优选在显示部112显示反转镜像。 
只有在第1开启状态下进行所述拍摄时(就是说,显示部112和拍摄部109转向同一方向),显示在显示部112上的被摄对象是镜像。以不同于上述状态进行所述拍摄、再现和显示时,仅仅显示反转镜像。因而简化了控制方法(减轻图像处理的负担)。 
图16汇总地示出上述实施例中机壳101状态和接收器106、扬声器107和拍摄部109操作之间关系。 
如上所述,按照所述实施例,可以判定便携终端装置1中的第1机壳构件101a与第2机壳构件101b的位置关系,且根据这样判定出来的位置关系,可以对语音通信中的语音输出源进行切换。通过简单地将便携终端装置1变换到第1开启状态或第2开启状态,用户可以进行免提通话或正常通话的切换。所以,所述装置易于使用。 
按照所述实施例,扬声器107的语音输出由第2间隙123导出。因此, 在便携终端装置1闭合的状态下,也可以清晰地听到来电声。 
此外,按照所述实施例,拍摄部109内置于手持机壳(第2机壳构件101b)内。因而,没有被手握住的机壳(第1机壳构件101a)的厚度和重量可以被减小,并且使用厚透镜(光学系统)也不会费力。具体而言,当手拿着所述机壳时,如果没有被手握住的机壳较重,则手指被拽下。以致手容易感到疲劳。因此,通过减小没有被手握住的机壳(第1机壳构件101a)的厚度和重量,使用过程中也可以给人重量很轻的感觉。此外,在用户自身和对方两者都用一个拍摄部拍摄的场合,所摄图像可以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并可以在该拍摄期间得到确认。所以,可以实现高像质的拍摄以及拍摄场景多样化。 
如果拍摄部109和显示部112的垂直方向彼此不重合,则在显示所述图像时,为显示图像而从图像存储器读出图像数据的地址控制变得复杂。于是可能增大成本,或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的尺寸可能增大。然而,拍摄部109的垂直方向与显示部112的垂直方向总是重合的。因而,基本上所摄图像应该准确地被显示,如果必要,左右部分应作反转来显示镜像。因而图像处理可以简化。 
在所述实施例中,当第2霍尔元件111检测到第3永磁体113c时,其判定出便携终端装置1处在第1开启状态,将语音输出源设定为接收器106。第3永磁体113c是这样地选择的:第2霍尔元件111检测到第3永磁体113c的范围大于检测不到第3永磁体113c的范围。 
换言之,当处在第1开启状态的第1机壳构件101a的转角超过90度时,第2霍尔元件111检测不到第3永磁体113c。于是,直到处于第1开启状态的第1机壳构件101a的转角在超过90度,所述语音输出源才会切换到扬声器107。所以,当用户拿着接收器106贴近耳朵时,可以防止大音量语音突然从扬声器107输出,影响用户耳膜。因而保证了安全。 
还有,处在第2开启状态时也同样,直到第1机壳构件101a的转角超过90度,第2霍尔元件111才能检测到第3永磁体113c。所以,所述语音输出源不会从扬声器107切换到接收器106。在免提通话时,即使第1机壳构件101a略有转动,该免提通话仍可继续进行。 
尽管以上参照了所述具体实施例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但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可以作各种变化和修改,这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乃是显然的。 
本申请基于2003年2月1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3-033813,其内容通过引用被结合于此。 
工业应用 
按照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语音通信中具有良好操作性的便携终端装置。 

Claims (4)

1.一种便携终端装置,该便携终端装置能够实现语音通信,其将第1机壳通过铰链部可开合地连接到第2机壳,并且所述第1机壳能够相对于所述第2机壳绕转轴构件转动,该转轴构件与所述铰链部的开合轴构件正交,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包括:
第1语音输出部,其设置于在闭合状态下与所述第2机壳相对的所述第1机壳的表面上;
第2语音输出部,其设置于在闭合状态下与所述第1机壳相对的所述第2机壳的表面上,具有比所述第1语音输出部更高的输出电平;
位置判定部,用于判定第1机壳相对于第2机壳的位置关系;
设定部,用于对应于所述位置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将语音通信中的语音输出源设定为所述第1语音输出部或所述第2语音输出部,
其中,所述铰链部耦接到所述第2机壳,以在所述闭合状态下,与所述第2机壳一起形成一空间,
其中,如果所述位置判定部判定第1机壳和第2机壳处于第1机壳和第2机壳相对于铰链部的开合轴构件形成180度角的第1位置关系,则所述设定部将所述第1语音输出部设定为所述语音输出源,并且,
其中,如果所述位置判定部判定第1机壳和第2机壳处于第2位置关系,则所述设定部将所述第2语音输出部设定为所述语音输出源,其中,当第1机壳相对于第2机壳围绕转轴构件从第1位置关系旋转180度角时,第1机壳和第2机壳成为第2位置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2语音输出部在同一平面上的送话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机壳和所述第2机壳处于第1位置关系的状态下,所述第1机壳相对于所述第2机壳围绕转轴构件的转角超过90度时,所述位置判定部判定所述第1机壳和第2机壳处于第2位置关系。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便携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语音输出部设置在所述铰链部附近。
CN200480004028.7A 2003-02-12 2004-01-30 便携终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484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33813/2003 2003-02-12
JP2003033813 2003-02-12
PCT/JP2004/000933 WO2004073287A1 (ja) 2003-02-12 2004-01-30 携帯端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8404A CN1748404A (zh) 2006-03-15
CN1748404B true CN1748404B (zh) 2011-05-18

Family

ID=32866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0402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48404B (zh) 2003-02-12 2004-01-30 便携终端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269255B2 (zh)
EP (1) EP1594295A4 (zh)
JP (1) JP4402045B2 (zh)
CN (1) CN1748404B (zh)
WO (1) WO20040732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53916B2 (ja) * 2001-10-19 2004-08-1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
KR100617688B1 (ko) * 2004-05-19 2006-08-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의 힌지 장치
TWI239751B (en) * 2004-05-28 2005-09-11 Benq Corp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100604323B1 (ko) * 2004-08-28 2006-07-24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내장형 카메라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폰
JP4513474B2 (ja) * 2004-09-15 2010-07-2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携帯型電子機器
US7280666B2 (en) * 2004-10-26 2007-10-09 Guyot Nicolas E Moveable device component with acoustic porting
KR100595691B1 (ko) * 2004-11-04 2006-07-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의 스피커 업다운 장치
JP2006157272A (ja) * 2004-11-26 2006-06-15 Nec Corp 携帯端末及びそのコンテンツ設定方法、コンテンツ設定システム、並びに携帯端末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415290B2 (en) * 2004-12-14 2008-08-19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obile terminal with loudspeaker sound redirection
EP1850143A1 (en) * 2005-02-08 2007-10-31 Rohm Co., Ltd. Magnetic sensor circuit and portable terminal provided with such magnetic sensor circuit
JP4581788B2 (ja) * 2005-03-30 2010-11-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情報端末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機能選択起動方法
JP4515368B2 (ja) * 2005-09-29 2010-07-28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JP4628896B2 (ja) * 2005-07-28 2011-02-09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US20070072654A1 (en) * 2005-09-27 2007-03-29 Cosgrove Steven J Multi speaker two part electronics device
JP4903425B2 (ja) * 2005-11-29 2012-03-28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情報端末
JP4102834B2 (ja) * 2006-01-30 2008-06-18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
KR100745572B1 (ko) * 2006-02-08 2007-08-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일체형 피씨비 모듈
JP2008032424A (ja) * 2006-07-26 2008-02-14 Rohm Co Ltd センサ回路、半導体装置、電子機器
US7809412B2 (en) * 2006-07-31 2010-10-05 Motorola Mobility,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single seam hinge
FR2905218B1 (fr) * 2006-08-25 2009-03-06 Sagem Comm Telephone a double coque.
US20080058038A1 (en) * 2006-08-31 2008-03-06 Motorola,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hinge mechanism
JP2008067228A (ja) * 2006-09-08 2008-03-21 Toshiba Corp 携帯端末
JP2009088900A (ja) * 2007-09-28 2009-04-23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JP4697256B2 (ja) * 2008-04-16 2011-06-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5641890B2 (ja) * 2010-11-10 2014-1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WO2015123658A1 (en) 2014-02-14 2015-08-20 Sonic Blocks, Inc. Modular quick-connect a/v system and methods thereof
US10088864B2 (en) * 2014-09-26 2018-10-02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gimbal connection for electronic devices
KR102502607B1 (ko) * 2017-11-14 2023-0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커넥터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TWI715910B (zh) * 2018-01-08 2021-01-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通訊裝置
US10955494B2 (en) * 2018-09-26 2021-03-23 Apple Inc. Magnetic field sensor in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3375A (zh) * 1998-07-28 2000-02-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应答时不翻盖或打开折叠器的翻盖型或折叠型移动电话
JP2001169166A (ja) * 1999-12-14 2001-06-22 Nec Corp 携帯端末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37217B2 (ja) * 1997-07-08 2000-04-24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式携帯型電子機器
JP3209150B2 (ja) * 1997-08-12 2001-09-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式携帯無線通信装置
JP2000270069A (ja) * 1999-03-16 2000-09-29 Canon Inc デジタルカメラ付き携帯情報端末
US6549789B1 (en) * 2000-04-28 2003-04-15 Motorola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n adaptable user interface
KR100438433B1 (ko) * 2001-06-26 2004-07-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피디에이 겸용 디지털 카메라 통신 휴대 장치
JP2003018267A (ja) * 2001-07-03 2003-01-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携帯電話機
JP2003051871A (ja) * 2001-08-06 2003-02-21 Sony Corp 折り畳み式携帯通信端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3375A (zh) * 1998-07-28 2000-02-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应答时不翻盖或打开折叠器的翻盖型或折叠型移动电话
JP2001169166A (ja) * 1999-12-14 2001-06-22 Nec Corp 携帯端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94295A1 (en) 2005-11-09
US7269255B2 (en) 2007-09-11
US20060148540A1 (en) 2006-07-06
EP1594295A4 (en) 2009-05-06
JPWO2004073287A1 (ja) 2006-06-01
CN1748404A (zh) 2006-03-15
JP4402045B2 (ja) 2010-01-20
WO2004073287A1 (ja) 2004-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48404B (zh) 便携终端装置
JP3941933B2 (ja) 開閉式の通信端末およびヒンジ装置
CN1993968B (zh) 便携式通信终端
US7187958B2 (en) Fold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JP4292795B2 (ja) 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
KR100504143B1 (ko) 휴대단말기의 카메라 각도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US8285333B2 (en) Mobile phone comprising display that transitions between lateral and longitudinal states
KR100703486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디지털 방송 서비스 수행 방법
JP4444250B2 (ja) 開閉式の通信端末
JP2005159391A (ja) 開閉式携帯端末装置
JPH08321863A (ja) 携帯用無線通信装置
CN100490462C (zh) 具有免提扬声器部的移动通信终端
JP4393750B2 (ja) 開閉式携帯端末装置
JP2004166159A (ja) 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装置
JP2004088316A (ja) 開閉式の通信端末
JP5042379B2 (ja) 通信端末
JP4820901B2 (ja) 開閉式の通信端末
JP4480546B2 (ja) 携帯通信端末
JP2002107805A (ja) カメラ付き携帯装置
JP4181400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JP2006140596A (ja) 通信端末
JP4129172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JP2003289265A (ja) 無線携帯端末装置
JP2004040382A (ja) カメラ付き携帯情報端末
JP2005244752A (ja) 携帯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