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46768A -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 - Google Patents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46768A
CN1746768A CNA2005101067512A CN200510106751A CN1746768A CN 1746768 A CN1746768 A CN 1746768A CN A2005101067512 A CNA2005101067512 A CN A2005101067512A CN 200510106751 A CN200510106751 A CN 200510106751A CN 1746768 A CN1746768 A CN 17467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graphic film
housed
state
camera lens
sh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067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增田武史
龟山信行
桂洋史
小池和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46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67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8Shutters
    • G03B9/10Blade or disc rotating or pivoting about axis normal to its plan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9/00Cameras
    • G03B19/02Still-picture cameras
    • G03B19/04Roll-film camera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7/00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 G03B7/003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setting of both shutter and diaphrag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7/00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 G03B7/02Control effected by setting a graduated member on the camera in accordance with indication or reading afforded by a light meter, which may be either separate from or built into camera bod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9/00Cameras
    • G03B2219/02Still-picture cameras
    • G03B2219/04Roll-film cameras
    • G03B2219/045Roll-film cameras adapted for unloading the film in the processing laboratory, e.g. disposable, reusable or recyclable camera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一种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不设置闪光装置。具有1600或更高的ISO感光度的摄影胶片在工厂预装在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中。曝光装置具有大曝光量模式和小曝光量模式。在大曝光量模式,当曝光值在ISO100小于8时,可以给予物体合适的曝光。模式切换操作部件选择大曝光量模式或小曝光量模式。

Description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不用闪光灯拍摄低亮度物体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
背景技术
预装摄影胶片的各种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是公知的。例如,有内置闪光装置能够在暗室中拍摄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同时,还有模式切换型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通过选择相应于拍摄条件的拍摄模式,能够拍摄亮处(诸如白天)的室外和暗处(诸如暗室和夜间的室外)。在模式切换型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中,暗处拍摄的背景通过使用高感光度的摄影胶片鲜明地记录。
在具有闪光装置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中,如果使用ISO800的高感光摄影胶片,则快门速度设定为1/140秒,光圈数设定为f10。在这样设定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中,当在ISO100曝光值为10.8时,可以实现合适的曝光。但是,在暗处摄影时,尽管通过发射闪光用合适的曝光能够拍摄相当近范围的主体,但由于不足的光量,闪光没有到达的背景严重曝光不足。
作为装有高感光度摄影胶片的模式切换型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由申请人生产的“Night and Day(昼夜)(商品名)”已众所周知。这种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具有白天模式(不发射闪光)、白天闪光模式、和夜间闪光模式。白天闪光模式例如用于在背光条件下拍摄人物,防止人的面部变暗。在夜间闪光模式,通过使用闪光灯用合适的曝光拍摄主体诸如人,同时用合适的密度再现暗处的背景。
小光圈/高速快门状态用于白天模式和白天闪光模式,而大光圈/低速快门状态用于夜间闪光模式。特别是,当使用ISO1600的摄影胶片时,快门速度为1/120秒和光圈数为f14用于白天模式和白天闪光模式,而快门速度为1/45秒和光圈数为f6.2则用于夜间模式。为了实现合适的曝光,在白天模式和白天闪光模式的曝光值(在ISO100)为10.5,在夜间闪光模式的曝光值为6.8。
在夜间闪光模式,用合适的密度再现在夜视、暗室等的背景,同时通过使用闪光灯保证了对主体诸如人的足够亮度。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闪光灯消除了主体的阴影,另外,用于取消背景的光源颜色获取的图像变成平面,从而所有图像的效果相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能够不使用闪光灯在暗处用很平衡的亮度和色调拍摄主体和背景。
为了实现上述和其它目的,本发明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包括:摄影胶片,其ISO感光度是1600或更高;和曝光装置,具有大曝光量模式和小曝光量模式。在大曝光量模式,当曝光值基础在ISO100小于8时,可以给予物体合适的曝光。通过模式切换操作部件选择大或小曝光模式。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摄影胶片的感光度不小于ISO3200。当在大曝光量模式的光圈数为f0时,满足下列条件:f2.8≤f0≤f8。当摄影镜头的焦距为L时,满足下列条件:L≤28mm,优选17mm≤L≤28mm。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包括光阑装置和模式切换操作部件。光阑装置可以在小孔径状态和大孔径状态之间切换光阑开口。模式切换操作部件选择提供小孔径状态的第一摄影模式或提供大孔径状态的第二摄影模式。当小孔径状态光圈数为f1和大孔径状态的光圈数为f2时,满足下列条件:f14≤f1,f2.8≤f2≤f8。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还包括快门装置,用于在第一摄影模式的高速快门状态和在第二摄影模式的低速快门状态之间切换快门速度。当在高速快门状态的快门速度为T1和在低速快门状态的快门速度为T2时,满足下列条件:1/80秒≥T1,1/30秒≥T2≥1/60秒。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包括光阑装置、快门装置和模式切换操作部件。光阑装置可以在光圈数不小于f13的小孔径状态和光圈数不大于f8的大孔径状态之间切换孔径光阑。快门装置可以在快门速度不大于1/80秒的高速快门状态和快门速度不大于1/60秒的低速快门状态之间切换快门速度。模式切换操作部件选择提供小孔径/高速快门状态的第一摄影模式或提供大孔径/低速快门状态的第二摄影模式。
根据本发明,ISO1600或更高的摄影胶片装在没有闪光装置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中。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具有合适曝光值(在ISO100)小于8的摄影模式。结果,不使用闪光灯就可以在暗处进行摄影。此外,可能获得在环境光条件下拍摄的背景和主体的亮度和色调感觉均匀的图像。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从下面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主题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其仅作为解释,并不限制本发明。在附图中,贯穿几个附图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部件,其中:
图1是设定在第一摄影模式的本发明的装有透镜的摄影胶片单元的外部透视图;
图2是设定在第二摄影模式的本发明的装有透镜的摄影胶片单元的外部透视图;
图3是表示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表示孔径光阑和快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表示快门装置的平面图,其中挡杆在高速快门位置;
图6是表示快门装置的说明图,其中挡杆在低速快门位置;
图7是表示光阑装置设定在小孔径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光阑装置设定在大孔径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2包括单元本体3、胶片暗盒和粘接带4。单元本体3设置有摄影机构。胶片暗盒在工厂制造时就装载在单元本体3中。粘接带4粘接单元本体3的外面。在粘接带4上形成开口用于露出单元本体3的各个部分。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2不设置包括发光二极管(LED)等用于朝主体发射辅助光的闪光装置。
单元本体3的正面设置有摄影镜头5、取景器6和摄影模式选择部件8。单元本体3的上表面设置有快门释放按钮9和计数器窗口10。卷片轮12用于卷绕部分地显现在单元本体3的背面的已曝光摄影胶片部分。
摄影模式选择部件8包括凹入部分14和操作部件15。凹入部分14在单元本体3的正面形成。椭圆形的操作部件15可以在凹入部分14中自由转动。操作部件15在图1所示的第一操作位置和图2所示的第二操作位置之间可移动。操作部件15从第一操作位置顺时针转动到达第二操作位置。
在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2中,当操作部件15设定在第一操作位置时,设定提供小孔径/高速快门状态的第一摄影模式(小曝光量模式)。当操作部件15设定在第二操作位置时,设定提供大孔径/低速快门状态的第二摄影模式(大曝光量模式)。应该指出,在取景器6可以显示预定标记等,从而当使用者观看取景器6时,告诉使用者设定的摄影模式。
如图3所示,单元本体3包括主体23、模式选择器25、前盖26和后盖27。主体23装载了135型摄影胶片暗盒22。模式选择器25改变摄影模式。前盖26和后盖27分别连接到主体23的前侧和后侧。
摄影胶片暗盒22包括盒子22a和ISO1600或更高的高感光度摄影胶片22b,其在工厂制造时就装载在主体23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ISO3200的高感光度摄影胶片用作摄影胶片22b。
遮光通道35设置在主体23的中心。各种元件设置在遮光通道35的周围,例如快门充电(charging)机构、快门装置、摄影胶片卷片机构、摄影胶片卷片止挡机构、相片计数器(frame counter)机构、光阑装置、摄影光学系统、取景器光学系统等等。
在图4中,在遮光通道35的前面形成矩形曝光开口37。遮光通道35的侧面形成用于以枢转方式支撑快门叶片38的销39和保持弹簧40一端在其上的销41。
在快门装置中的快门叶片38包括基部43、叶片部分44和连接部分45。基部43具有用于容纳销39插入的孔43a。叶片部分44设置在曝光开口37的前面,以开启和关闭曝光开口37。连接部分45连接基部43与叶片部分44。基部43设置有销43b、突起43c和快门速度调整突起43d。弹簧40另一端保持在销43b上。快门叶片38用弹簧40偏压,以保持在关闭曝光开口37的关闭位置。
快门装置控制杆47是构成快门装置的元件,并通过快门装置沿与A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以设定在负荷(charged)位置。当快门装置控制杆47响应快门释放按钮9的按压操作释放时,它沿A方向朝释放位置转动,并在转动过程中碰撞快门叶片38的突起43c。快门叶片38响应地逆着弹簧40的偏压沿顺时针方向(B方向)转动,以完全开启曝光开口37。此后,快门叶片38受弹簧40的偏压返回到关闭位置,然后,再次关闭曝光开口37。快门叶片38可在完全开启曝光开口37的开启位置、和快门叶片38与设置在镜头座56内表面的止挡销56a接触(参见图5和6)接触的移动端位置之间移动。
构成快门装置的快门速度变化机构的挡杆49设置在镜头座56的顶面,并被销50旋转地支撑。挡杆49由销50支撑的毂51和从毂51侧面突出的臂52和53构成。在臂52的一端形成缓冲凸缘(pad)52a。
挡杆49在缓冲凸缘52a位于突起43d的移动轨迹中的高速快门位置和缓冲凸缘52a位于移动轨迹之外的低速快门速度位置之间转动。
如图5所示,当快门装置释放时,同时挡杆49在高速快门位置,突起43d撞击缓冲凸缘52a,从而快门叶片38的转动在朝关闭位置转动过程中被阻止。因此,快门叶片38在短时间内旋转回到关闭位置,这样使快门速度高。在高速快门位置的快门速度为1/100秒。
相反,如图6所示,当挡杆49在低速快门位置时,突起43d不撞击缓冲凸缘52a地旋转,从而快门叶片38转动到可移动端位置。因此,快门叶片38返回到关闭位置返回所需的时间更长,以降低快门速度。在低速快门位置的快门速度是1/45秒。
如图4所示,镜头座56固定到遮光通道35的前侧。在镜头座56的中心形成圆柱镜头筒57。在镜头筒57中形成开口58(快门开口)。在镜头筒57的侧壁形成缺口59。构成摄影镜头5的第一镜头元件60和第二镜头元件61包含在镜头筒57中。用于保证光阑变化片63的插入空间的大光阑片62和隔圈64设置在第一透镜元件60和第二透镜元件61之间。镜头保持板65不动地固定到镜头座56的前面,以将摄影镜头5和其它相关元件保持在镜头筒57中。而且,安装在镜头筒57周围的调整环68通过镜头保持板65保持。
光阑装置由大光阑片62、光阑变化片63、隔圈64、调整环(changeover ring)68等构成。大光阑片62由很薄的环形片构成。大光阑片62的中心形成大光阑开口62a。大光阑开口62a设置在第二摄影模式的摄影光轴上以形成大孔径状态。大光阑开口62的孔径尺寸设计成光圈数为f4.0。
光阑变化片63是很薄的L形片。在光阑变化片63末端的小光阑部分63a具有关闭大光阑开口62a的尺寸。在小光阑部分63a中形成小光阑开口63b。小光阑开口63b设置在第一摄影模式的摄影光轴上以形成小孔径状态。小光阑开口的孔径尺寸设计成光圈数为f18。在光阑变化片63的另一端部有孔63c和沟槽63d。设置在镜头筒57附近的销66插入孔63c中并枢转地保持光阑变化片63。
光阑变化片63在小光阑开口63b设置在摄影光轴的小孔径位置和小光阑部分63a通过缺口59移开镜头筒57以暴露大孔径开口62a的大孔径位置之间转动。在小孔径位置,摄影光通过大光阑开口62a和小光阑开口63b,从而通过具有小孔径尺寸的小光阑开口63b限制光量。
调整环68以可转动方式安装到镜头筒57的外围。调整环68包括弹簧悬挂销68a、连接销68b、夹心销(sandwich pin)68c和朝调整环68的后侧突出的从动销68d。弹簧悬挂销68a用于保持弹簧70的一端。连接销68b插入光阑变化片63的沟槽63d中。挡杆49的臂53设置在夹心销68c之间。
销71从镜头座56前面的下部突出,并保持沿逆时针方向(C方向)偏压调整环68的弹簧70的另一端。调整环68通过光阑变化片63保持在预定位置。驱动片74与操作部件15整体形成。按压杆74a从驱动片74朝水平方向突出。
如图7所示,当操作部件15在第一操作位置时,按压杆74a不接触从动销68d。因此,调整环68保持在与光阑变化片63连接的初始位置。
当调整环68位于初始位置时,小光阑部分63a通过连接销68b插入镜头筒57,从而使小光阑开口63b覆盖在大光阑开口62a,以形成小孔径状态。应该指出,夹心销68c将挡杆49保持在高速快门位置。
如图8所示,当操作部件15从第一操作位置移到第二操作位置时,按压杆74a逆着弹簧70的偏压推动从动销68d,并使调整环68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作为响应,被连接杆68b按压的光阑变化片6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小光阑部分63a与光轴分离,以形成大孔径状态。应该指出,夹心销68c将挡杆49保持在低速快门位置。
在第一摄影模式,在ISO100的合适的曝光值基础是10。当考虑到彩色负片22b的曝光宽容度、允许曝光量过量或不足为从+5.5EV(过曝光)至-1.5EV(曝光不足)时,可以在EV8.5-EV15.5范围内进行摄影。在第二摄影模式,在ISO100的合适的曝光值基础是4.5。考虑到彩色负片22b的曝光宽容度,可以在EV3.0-EV10.0范围内进行摄影。因此,可能在暗处不用发射闪光摄影。应该指出,用下面的等式可以获得在ISO100的合适曝光值,如果光圈数为f,快门速度为T(秒),胶片感光度为S:
EV=log2(f2/T)-log2(S/100)
在第二摄影模式,在暗处不用发射闪光就能够摄影,当使用ISO1600或更高的摄影胶片时,在ISO100的合适的曝光值优选小于8。此外,胶片感光度优选ISO3200或更高。而且,在第二摄影模式光圈数优选不小于f2.8且不大于f8,快门速度优选不小于1/60(低速)。
关于摄影镜头5的焦距,考虑到基本匹配的焦距范围,即使在通过摄影镜头5广视角提供的大孔径状态,也优选地保证合适的摄影范围深度。当在大孔径状态光圈数不小于f2.8且不大于f8时,摄影镜头5的焦距不大于28mm,优选不小于17mm且不大于28mm。
在上述实施例中,摄影镜头5的焦距为26mm,在第二摄影模式的光圈数为f4.0。摄影镜头5构成为聚焦2m距离的摄影物体。因此,在第一摄影模式聚焦1m至无穷远距离的物体,而在第二摄影模式聚焦1m-3m的物体。
在用于亮处摄影的第一摄影模式,光圈数优选不小于f13。仅仅改变孔径光阑不改变快门速度可以进行在亮处的摄影;但是,快门速度优选与孔径光阑同时变化。在第一摄影模式的快门速度优选不大于1/80秒(高速)。
接下来,解释上述实施例的操作。在亮处摄影时,通过将操作部件15设置在第一操作位置选择第一摄影模式,如图1所示。
当操作部件15转动到第一操作位置时,调整环68通过弹簧70的偏压转动到初始位置,如图7所示。因此,光阑变化片63设定在小光圈位置,而挡杆49保持在高速快门位置。
在图5中,当在第一摄影模式按压释放按钮9时,快门叶片38从关闭位置转动到开启位置,然后,又返回到关闭位置,从而开启和关闭曝光开口37。因为挡杆49保持在高速快门位置,所以突起43d撞击缓冲凸缘52a,快门叶片38在到达移动端位置之前返回到关闭位置。因此,以1/100秒的快门速度进行曝光。
当曝光开口37根据快门叶片38的转动开启和关闭时,来自物体已经进入摄影镜头5的光通过小光阑开口63b和大光阑开口62a对摄影胶片22b进行曝光。通过光圈数为f18的小光阑开口63b限制曝光量。
结果,在快门速度为1/100秒和光圈数为f18的条件下,对胶片感光度为ISO3200的摄影胶片22b进行曝光。在第一摄影模式,合适的曝光值为10,在EV8.5-EV15.5的范围内可以进行良好的曝光。
当摄影暗物体、诸如夜景或在暗处的主体时,操作部件15从第一操作位置转动到第二操作位置,并选择第二摄影模式,如图2所示。
如图8所示,当操作部件15转动到第二操作位置时,通过按压驱动板74的按压杆74a推动调整环68的从动销68d。因此,调整环68沿顺时针方向从初始位置逆着弹簧70的偏压转动。作为响应,光阑变化片63转动到大孔径位置,以从摄影镜头5的光轴分离小光阑开口63b,从而通过大光阑开口62a限制光量。挡杆49保持在低速快门位置。
当在第二摄影模式通过按压释放按钮9进行摄影时,挡杆49在低速快门位置,从而快门叶片38转动而不撞击缓冲凸缘52a,并在到达移动端位置之后返回到关闭位置。来自物体已经进入摄影镜头5的光仅在通过大光阑开口62a之后曝光摄影胶片22b。
当胶片感光度为ISO3200的摄影胶片22b曝光时,快门速度为1/45秒和光圈数为f4.0。当在第二摄影模式的合适曝光值为4.5时,在EV3.0-EV10.0范围内可以进行良好的摄影。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不发射闪光,所以可能利用可获得的光诸如室内照明光源进行摄影。结果,可能获得主体和背景的亮度和色调感觉均匀的图像。而且,因为在本实施例中不使用闪光,所以对防止由于闪光造成的红眼和阴影现象的出现来说是有利的。另外,在单元本体中不设置闪光装置,可以减少用于闪光装置的电池和其它零件,从而也可以减轻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的重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解释了在第一摄影模式和第二摄影模式进行切换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但本发明可应用于仅有第二摄影模式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
尽管通过优选实施例、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各种变化和变型都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除非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其它变化和变型,否则它们应该包括在本发明内。

Claims (12)

1.一种没有闪光装置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包括:
摄影胶片,在工厂中预装好,具有1600或更高的ISO感光度;和
曝光控制装置,具有大曝光量模式和小曝光量模式,在所述大曝光量模式中当曝光值在100的ISO感光度条件下小于8时,能够对物体给予合适的曝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还包括模式切换部件,用于选择所述大曝光量模式和所述小曝光量模式之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其中所述摄影胶片的胶片感光度不小于ISO320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其中满足下列条件:
f2.8≤f0≤f8
其中在所述大曝光量模式的光圈数为f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其中满足下列条件:
L≤28mm
其中摄影镜头的焦距为L。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其中满足下列条件:
17mm≤L≤28mm。
7.一种没有闪光装置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包括:
摄影胶片,在工厂中预装好,具有1600或更高的ISO感光度;
光阑装置,具有小孔径状态和大孔径状态;和
模式切换操作部件,用于选择形成所述小孔径状态的第一摄影模式和形成所述大孔径状态的第二摄影模式之一,在所述第二摄影模式的合适曝光值在100的ISO感光度时小于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其中所述摄影胶片的胶片感光度不小于ISO320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其中满足下列条件:
f 13≤f1,f2.8≤f2≤f8
其中所述小孔径状态光圈数为f1,和所述大孔径状态的光圈数为f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还包括:快门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摄影模式中将快门速度设定为高速快门状态,和在所述第二摄影模式中将快门速度设定为低速快门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其中满足下列条件:
1/80秒≥T1,和1/30秒≥T2≥1/60秒
其中在所述高速快门状态的快门速度为T1,和在所述低速快门状态的快门速度为T2。
12.一种没有闪光装置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包括:
摄影胶片,在工厂中预装好,具有1600或更高的ISO感光度;
光阑装置,具有光圈数不小于f13的小孔径状态和光圈数不大于f8的大孔径状态;
快门装置,具有快门速度不大于1/80秒的高速快门状态和快门速度不小于1/60秒的低速快门速度;和
模式切换操作部件,用于选择第一摄影模式和第二摄影模式之一,所述第一摄影模式形成所述小孔径/高速快门状态,所述第二摄影模式形成所述大孔径/低速快门状态。
CNA2005101067512A 2004-07-22 2005-07-22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 Pending CN17467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14753A JP2006038949A (ja) 2004-07-22 2004-07-22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JP2004214753 2004-07-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6768A true CN1746768A (zh) 2006-03-15

Family

ID=35904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1067512A Pending CN1746768A (zh) 2004-07-22 2005-07-22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098965A1 (zh)
JP (1) JP2006038949A (zh)
CN (1) CN1746768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2995B1 (en) * 1998-10-27 2001-04-2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ens-fitted photo film unit, and method of making photo-print
JP2006071943A (ja) * 2004-09-01 2006-03-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038949A (ja) 2006-02-09
US20060098965A1 (en) 200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29995B2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US7343090B2 (en) Lens-fitted photo film unit
JP2002350925A (ja) カメラの絞り切換え装置
CN1746768A (zh)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单元
JP2001013640A (ja) レンズ付きフィルムユニット
US20060216006A1 (en) Lens-fitted photo film unit
US6549727B1 (en) Lens-fitted photo film unit with flash device
JP3802404B2 (ja) シャッタ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カメラ
JP2002049075A (ja) カメラの絞り切り替え装置
US7336893B2 (en) Lens-fitted photographic film unit
JP2000227626A (ja) レンズ付きフィルムユニット
JP2003195385A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JP3850008B2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JP2000162738A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US7248793B2 (en) Lens-fitted photo film unit
JP3820059B2 (ja) 写真撮影装置におけるファインダー装置
JP4038084B2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JP2000352800A (ja) ストロボ内蔵レンズ付きフィルム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
JP2004078064A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2007072132A (ja) ソフトフォーカス撮影システム
JP2006091148A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JP2006301198A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JP2000258822A (ja) ストロボ内蔵レンズ付きフィルムユニット
US20070237503A1 (en) Lens fitted photo film un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JP2000227627A (ja) レンズ付きフィルム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