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32703A -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设备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设备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32703A
CN1732703A CNA2003801076135A CN200380107613A CN1732703A CN 1732703 A CN1732703 A CN 1732703A CN A2003801076135 A CNA2003801076135 A CN A2003801076135A CN 200380107613 A CN200380107613 A CN 200380107613A CN 1732703 A CN1732703 A CN 1732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processing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801076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口京子
菊地隆文
高木佳彦
峰村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32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27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GREGISTERING THE RECEIPT OF CASH, VALUABLES, OR TOKENS
    • G07G1/00Cash registers
    • G07G1/12Cash registers electronically opera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23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reader and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selectively switching between reader and record carrier appearance, e.g. i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devices where the NFC device may function as an RFID reader or as an RFID ta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6Payment applications installed on the mobil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8RFID or NFC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4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cards, e.g. integrated circuit [IC] cards or magnetic cards
    • G06Q20/352Contactless payments by ca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5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an additional device, e.g. smartcard, SIM or a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可以联合使用移动电话和非接触卡型终端双方的应用程序的、能够对应非接触卡型终端从通信终端接收的命令进行对便携终端的处理请求的信息处理装置。在通信终端30对于信息处理装置(混合便携通信终端)70的第二设备(SE:非接触卡型终端)以规定的非接触通信方式请求以对应规定的命令进行数据处理时,预先以其他非接触通信方式对于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一设备(PTD:移动电话)10发送命令发送请求,使从第一设备对于第二设备发送规定的命令,在从通信终端向第二设备发送命令时,第二设备执行对其命令的处理,可以请求第一设备进行规定的数据处理。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设备及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等,特别涉及组合使用不同种类的协议的通信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作为其结构要素的两种设备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伴随着所谓的蜂窝电话系统的移动电话的普及,在移动电话等个人用便携终端上搭载了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能够经由因特网访问希望的服务器。另一方面,搭载线圈天线型和IC的非接触型卡型终端实用化,作为电车的预付卡正被实际使用(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另外,作为非接触型的IC卡的通信方式,例如已知ISO14443-B等。
所谓移动电话或者PDA的个人便携用终端连接因特网,取得各种各样的信息等,其利用范围极广。另一方面,非接触卡型终端,如称为安全卡等那样,例如在预付卡的情况下,因为余额信息在高安全保证下存储,所以其可靠性高。另外,正在开发在移动电话上组合非接触卡型终端,本来的移动电话不能直接通信,通过非接触卡型终端的通信功能进行和读写卡机(作为非接触卡型终端的通信对手的本地服务器)的通信(参照下述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特开2000-172806号公报(图3,段落0002~0004)
专利文献2:特开2000-341763号公报(图1,图2,摘要)
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不过是通过非接触卡型终端进行移动电话和卡读写机之间的通信的设备。亦即,专利文献2的无线通信系统,在和移动电话无关的卡读写机的通信中使用非接触卡型终端自身,其结果,卡读写机不是为了利用非接触卡型终端固有的功能(例如预付卡功能等)能够通信的设备。
使用上述在先申请中记载的混合移动通信终端进行和卡读写机(本地服务器)通信的话,从卡读写机侧对混合移动通信终端的非接触卡型终端侧能够发送命令信号,但是反过来非接触卡型终端在IC卡的规格上,不能发送命令信号。亦即,非接触卡型终端,在接收来自卡读写机的命令时,能够返回应答,但是不能对自身是混合移动通信终端的其他结构要素的移动电话发布命令。因此,为有机地联合具有构成混合移动通信终端的移动电话(便携终端)和非接触卡型终端(安全卡终端)的应用程序,及时进行数据处理或数据显示,必须操作混合移动通信终端的操作部向非接触卡型终端发送命令等。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作为其构成要素的两种设备和通信设备,其可以联合使用移动电话和非接触卡型终端双方的应用程序,可以按照用途使用必要的应用程序以希望的协议和通信终端通信,而且可以对应非接触卡型终端从通信终端接收的命令对便携终端进行处理请求。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作为组合不同通信方式的终端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混合便携通信终端,联合使用移动电话等具有的应用程序、和通过与通信终端进行以极近距离的规定的非接触通信方式的非接触通信执行各种数据处理的应用程序,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使用这些应用程序,在混合便携通信终端和通信终端双方上搭载和规定的非接触通信方式不同的另外的非接触通信方式的通信设备,在通信终端对于作为混合便携通信终端的第二设备的非接触卡型终端等对应规定的命令以规定的非接触通信方式请求以进行数据处理时,预先以另外的非接触方式对于混合便携通信终端的第一设备的移动电话等发送命令发送请求,使从第一设备对于第二设备发送规定的命令,在从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命令时,第二设备执行对于该命令的处理,能够请求第一设备进行规定的数据处理。
亦即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第一设备和对所述第一设备可拆卸或者固定连接的第二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具有:
和外部通信设备具有的第五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设备,
和所述第二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设备,
执行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一设备中的处理的控制的第一控制部,
所述第二设备具有:
和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三通信设备,
和所述通信设备具有的第六通信设备或者和作为不同于所述通信设备的设备的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四通信设备,
执行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所述第四通信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处理的控制的第二控制部。
根据该结构,适宜组合或者选择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应用程序,可以高速进行希望的处理,同时即使用户不操作,也可以从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自动发送规定的命令,进行规定的数据处理或者显示。
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一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一接收到第三处理命令,就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三处理命令或者对应所述处理命令的命令,
所述第二控制部,暂时保留对通过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的命令的应答[①],进行通过所述第四通信设备接收的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在处理所述第一处理请求需要新的处理的情况下[②],经由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作为所述保留的应答的第二处理请求,
所述第一控制部,进行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二处理请求的处理,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其处理应答。
根据该结构,例如可以通过PIN输入等进行认证处理或者自动地联动处理。此外,无需多言上述发明当然也包含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中新的处理发生(上述②)比保留状态亦即一次保留通过第三处理命令的应答(上述①)早的情况下,作为该情况下的处理,保留②的状态,在成为①的状态的阶段,发送第二处理请求。
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一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具有输出信息的输出设备,
所述第一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一接收到第三处理命令,就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三处理命令或者对应所述处理命令的命令,
所述第二控制部,暂时保留对通过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的命令的应答[①],进行通过所述第四通信设备接收的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把所述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的结果生成[②]的信息,作为所述保留的应答经由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
所述第一控制部,向所述输出设备发送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的所述信息。
根据该结构,通过图像、声音、印刷输出等,可以自动地向用户提供规定的处理结果(此外,关于①②和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相同)。
根据第四方面所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一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具有输出信息的输出设备,
所述第一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一接收到第三处理命令,就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三处理命令或者对应所述处理命令的命令,
所述第二控制部,暂时保留对通过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的命令的应答[①],进行通过所述第四通信设备接收的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所述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一结束[②],就把附加在所述第一处理请求上的附加信息,作为所述保留的应答经由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
所述第一控制部,向所述输出设备发送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的所述附加信息。
根据该结构,也可以输出附加信息。这里,上述发明,在附加信息未附加在第一处理请求上的情况下,不用说在处理结束后包含经由第四通信设备从通信对手获取的情况(此外,关于①②和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相同)。
根据第五方面所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一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通信设备以没有指向性的通信方式进行通信,
所述第四通信设备以具有指向性的通信方式或者以通过极近距离的通信方式进行通信。
根据该结构,可以巧妙组合指向性的有无接收希望的信息。
根据第六方面所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第一设备和对所述第一设备可拆卸或者固定连接的第二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设备,具有:
和外部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通信部,
检测所述通信部的通信的第一通信设备,
和所述第二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设备,
执行所述通信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一设备中的处理的控制的第一控制部,
所述第二设备,具有:
和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三通信设备,
通过所述通信部执行和所述通信终端通信的第四通信设备,
执行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所述第四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中的处理的控制的第二控制部。
根据该结构,适宜组合或选择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应用程序,可以高速进行希望的处理,同时即使用户不操作,也可以从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自动发送规定的命令,进行规定的数据处理或者显示。
根据第七方面所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第六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中所述通信部通过所述通信终端接收第一处理请求,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该接收,所述第一控制部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第三处理命令,
在所述第二设备中,
所述第二控制部,暂时保留对通过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的第三处理命令的应答[①],
所述第四通信设备经由所述通信部接收所述第一处理请求,
所述第二控制部,进行通过所述第四通信设备接收的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在处理所述第一处理请求需要新的处理的情况下[②],经由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作为所述保留的应答的第二处理请求,
所述第一控制部,进行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二处理请求的处理,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其处理应答。
根据该结构,例如可以通过PIN输入等进行认证(此外,关于①②和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相同)。
根据第八方面所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第六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具有输出信息的输出设备,
在所述第一设备中所述通信部通过所述通信终端接收所述第一处理请求,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该接收,所述第一控制部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第三处理命令,
在所述第二设备中,
所述第二控制部,暂时保留对经由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的第三处理命令的应答[①],
所述第四通信设备通过所述通信部接收所述第一处理请求,
所述第二控制部,进行通过所述第四通信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把所述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的结果生成[②]的信息,作为所述保留的应答经由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
所述第一控制部,向所述输出设备发送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的所述信息。
根据该结构,通过图像、声音、印刷输出等,可以向用户提供规定的处理结果(此外,关于①②和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相同)。
根据第九方面所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第六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具有输出信息的输出设备,
在所述第一设备中所述通信部通过通信终端接收第一处理请求,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该接收,所述第一控制部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第三处理命令,
在所述第二设备中,
所述第二控制部,暂时保留对通过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三处理命令的应答[①],
所述第四通信设备经由所述通信部接收所述第一处理请求,
所述第二控制部,进行通过所述第四通信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所述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一结束[②],就把附加在所述第一处理请求上的附加信息,作为所述保留的应答经由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
所述第一控制部,向所述输出设备发送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的所述附加信息。
根据该结构,也可以输出附加信息(此外,关于①②和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相同,另外关于附加信息的取得和第四方面所述的发明相同)。
根据第十方面所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第六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信设备以具有指向性的通信方式或者以通过极近距离的通信方式进行通信。
根据该结构,可以巧妙组合指向性的有无授受希望的信息。
根据第十一方面所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一到十方面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
根据该结构,通过第一设备构成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一部分。
根据第十二方面所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一到十方面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第二设备。
根据该结构,通过第二设备构成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一部分。
根据第十三方面所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其与第一到十方面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具有:
和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一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五通信设备,
和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第四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第六通信设备,
所述第六通信设备向所述第四通信设备发送对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二设备的第一处理请求,
所述第五通信设备,在发送所述第一处理请求前,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对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一设备的处理命令,
所述处理命令是希望联合所述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进行处理的处理命令。
通过该结构,使用通信设备可以实现自动有效联合上述信息处理装置中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结构。
根据第十四方面所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其与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信设备的信息处理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具有:
和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一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五通信设备,
和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第四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第六通信设备,
所述第六通信设备向所述第四通信设备发送对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一处理请求,
所述第五通信设备,在发送所述第一处理请求前,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希望联合所述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进行处理的处理命令,另外,可以实现自动有效联合上述信息处理装置中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结构。
此外,所谓“希望联合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进行处理的处理命令”,是指
(1)必要信息取得处理
→是在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过程中希望处理的处理命令,高额结算时的认证信息取得、预付收费处理等是其代表例。
(2)结果信息输出处理
→是在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后输出其处理结果的处理命令,结算处理后发行、显示电子收据的处理等是其代表例。
(3)附加信息输出处理
→是第一处理请求处理后希望处理的命令,是不一定需要和第一处理的关联性的处理(有关联性也可以),在检票处理后或进入馆内处理后显示本日新闻的处理等是其代表例。
根据该结构,使用通信设备可以构成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一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通信系统的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通信系统的实施方式及其外围的框图,
图3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通信系统的实施方式中的处理流程的模式图,
图4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通信系统的实施方式中进行结算处理的情况下的处理流程的模式图,
图5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通信系统的实施方式中进行信息显示的情况下的处理流程的模式图,
图6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通信系统的实施方式的安装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图1到图5说明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及其设备及通信设备的优选实施方式。
使用图1说明使用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通信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通信系统全体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的框图。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具有信息处理装置70和通信终端30。信息处理装置70具有第一设备10和第二设备20。
图2是表示更加具体化图1的基本结构的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实施方式的硬件结构及其外围的结构的框图。在图2中,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包含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混合便携通信终端70和作为通信终端的本地服务器30。本地服务器30具有非接触卡读写机的功能。混合便携通信终端70具有相当于图1的第一设备的个人信托装置(PTD,personal trusted device)10和相当于图1的第二设备的安全卡终端(SE)20。作为个人信托装置10可以改变公知的蜂窝电话系统(包含移动电话和PHS)的便携终端使用。另外,作为安全卡终端20,可以改变采用极近距离的电磁感应通信方式的所谓的非接触型IC卡加以使用。在本申请中,把个人信托装置10简化表示为PTD10,把安全卡终端20简化表示为SE20。
在图2中,服务器40是可通过因特网42与PTD10作为通信经营者的电信公司(carrier)44的设施连接的规定的信息供给源/数据处理装置。因为从服务器40到电信公司44的结构是历来已有的系统,所以不详细叙述。在图2中,本地服务器30是信息处理装置70进行通信的外部的通信终端,是采用上述的极近距离的电磁感应通信方式的设备。作为这样的通信终端的本地服务器30,例如有在车站的检票口设置的IC卡用非接触型(或者轻接触型)通信终端和改变同样的设备的设备,在内部设置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33、两个接口(I/F)31、34、控制这些的CPU(中央处理单元)32。在这里,CPU32相当于图1的第三控制设备,存储器33存储图1的第三应用程序。另外,接口31相当于图1的第六通信设备,接口34相当于图1的第五通信设备。
PTD10具有和公知的移动电话同样的天线11、通信部12、CPU13、存储器14、显示部15、操作部16,以便能够执行通常的移动电话或便携终端所有的基本功能。天线11、通信部12、存储器14、显示部15、操作部16全都连接CPU13(实际的连接通过总线或接口进行)。在不需要PTD10执行通常的移动电话或便携终端具有的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在不需要天线11和通信部12的该例中,显示部15作为输出设备表示,但是也可以使用不只通过画面进行显示、而且通过声音告知或者通过打印机印刷输出等对用户进行输出的信息输出设备。此外,图示中也省略了电池的内置。PDT10在上述现有的移动电话等的结构上,增加了和CPU13连接的两个接口(I/F)17、18。接口17是和SE20进行通信的设备。另一方面,接口18是用于通过不必需指向性的(在通信设备间即使存在障碍物也可以通信)通信56和本地服务器30进行通信的设备。主要可以举出蓝牙和无线LAN等的无线通信方式等。这里的CPU13相当于图1的第一控制设备,存储器14存储图1的第一应用程序。另外,接口17相当于图1的第二通信设备,接口18相当于图1的第一通信设备。无需多言,作为接口18和34的通信方式,只要是在这里进行的处理(服务内容)的性质和通信方式的特性中不会产生不便的,例如需要指向性的的通信(例如IrDA)或者极近距离的通信(例如非接触型IC卡)等都可以。
SE20具有防篡改(Tamper Resist)的存储区域,具有内置和公知的非接触型IC卡同样的天线和通信部的接口(I/F)24、CPU22、存储器23。接口24和存储器23连接CPU22(实际的连接通过总线或者接口进行)。SE20,在上述现有的非接触型IC卡等的结构之外,具有在CPU22上连接的接口(I/F)21该接口21是用于和PTD10进通信的设备在这里CPU22相当于图1的第二控制设备,存储器23存储图1的第二应用程序。另外,接口21相当于图1的第三通信设备,接口24相当于图1的第四通信设备。另外,现有的安全卡,因为接收来自外部的电波通过天线线圈的电磁感应发电被动动作构成,所以一般没有电池,但是该SE20,借助省略图示的接线从PTD10接收电源的供给。因此,如后所述,能够主动动作。另外,根据需要在SE20内也可以内置电池。接口24(第四通信设备)通信的对手,不限于进行结算的本地服务器(通信终端),也可以是在食品角的入口附近配置的、发送用于高额结算时PIN输入处理的命令的装置。在这一情况下,从该装置预先给SE20(第二设备)发送命令。此外,在该情况下,不需要在该装置中配备图1所示的第五通信设备和第六通信设备两者。
SE20对于PTD10的外壳(省略图示)可固定设置,也可以可拆卸设置。PTD10和SE20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有线通信进行。因此,在SE20固定的情况下,通过在接口17和接口21之间设置的用虚线50表示的通信电缆进行通信。另一方面,在SE20可拆卸的情况下,在拆卸部上设置通信电缆50的接触部,构成为把SE20安装到PTD10的外壳上,使接口17和接口21相互接触。
在PTD10的存储器14和SE20的存储器23中,分别存储控制CPU13、22的动作的OS或者应用程序。在实际的动作中,起动这些应用程序进行各种各样的处理。图2中,SE20和本地服务器30之间,通过极近距离无线通信电波(电磁感应波)52,另外在PTD10和本地服务器30之间通过蓝牙或无线LAN等的不需要指向性的通信56,另外在PTD10和电信公司44之间通过蜂窝电话系统无线通信电波54分别进行通信。PTD10使用第一协议经由接口18、34和本地服务器30进行通信,另外,PTD10和SE20相互经由接口17、21使用第二协议进行通信,再有,SE20和本地服务器30相互使用公知的ISO14443-B等的第三协议进行通信。PTD10通过具有发送部和接收部的通信部12使用公知的TCP/IP等规定的协议经由电信公司44、因特网42和服务器40进行通信。此外,作为第二协议,可以从现有公知的协议中选择适宜的、适当的协议使用。作为例子,可以改变在ISO7816中规定的协议加以使用。
下面通过图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动作,即由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混合便携通信终端70和本地服务器30组成的通信系统中的信息处理方法。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作为代表例可以举出交通机构、收费设施、票务销售店、处理来自为进行包含POS终端外的电子钱币、预付卡、或者电子有价证券的电子结算的结算终端等的结算请求等的处理请求的系统,但是无需多言也可以应用于除此之外的对应各种服务的处理。在说明具体的处理内容前,根据图3说明处理流程。
图3抽象表现图2的结构,其中分别表示PTD10的CPU13和存储器14作为第一控制部10C、SE20的CPU22和存储器23作为第二控制部20C、本地服务器30的CPU32和存储器33作为第三控制部30C。另外,接口18构成第一通信设备、接口17构成第二通信设备、接口21构成第三通信设备、接口24构成第四通信设备、接口34构成第五通信设备、接口31构成第六通信设备。后述的图4、图5也同样。
首先,混合便携通信终端70位于本地服务器30的通信圈内的近距离范围内时,①本地服务器30的第三控制部30C经由接口34和接口18对PTD10的第一控制部10C发送命令发送请求,以从第一控制部10C向SE20的第二控制部20C发送第一命令。②接着,第一控制部10C一接收到命令发送请求,就经由接口17和接口21向SE20的第二控制部20C发送第一命令。
③其后,本地服务器30的第三控制部30C经由接口31和接口24向SE20的第二控制部20C一发送第二命令,④第二控制部20C就执行对应第二命令的处理,⑤其后,第二控制部20C经由接口21和接口17对PTD10的第一控制部10C发送处理请求,请求执行规定的处理。⑥第一控制部10C经由接口17和所述接口21向SE20的第二控制部20C发送对应处理请求执行的处理结果。⑦第二控制部20C一接收到处理结果,就经由接口24和接口31向本地服务器30的第三控制部30C发送对第二命令的处理结果,这一系列通信结束。此外,第二控制部20C暂时保存对于第一命令的响应。此外,在经由接口21第一命令尚未到来时,直至到来为止,暂时保存第二命令的处理请求的处理,在第一命令来后响应。另外,关于处理结果的输出或附加信息的输出也可以进行同样的处理。此外,也可以在处理结束后从外部取得附加信息。
图4是把图3的处理作为具体地结算处理进行说明的图,这里,以SE20是电子钱币、本地服务器30是超市等的POS终端进行说明。现在,假设SE20的应用程序中具有对于一次购买最多5000日元的结算功能。假定用户具有搭载SE20的PTD10,在超市购物,用现金出纳机进行结算。因为在现金出纳机中配置本地服务器30,所以用户使包含SE20的PTD10接近本地服务器30的接口31的附近。然后,本地服务器30,①向PTD10发送命令发送请求,②接着PTD10向SE20发送命令,③进而本地服务器30向SE20发送结算请求。④结算请求经由接口24被接收,SE20的CPU22通过规定的解析从存储器23中读出规定的应用程序起动,如下执行结算处理。在购物总额不超过5000日元的情况下,通过该应用程序进行支付指示,经由接口24向本地服务器30进行结算响应。
另一方面,在购物总额超过5000日元的情况下,不执行由SE20的应用程序进行的结算,⑤经由接口21、17接收对PTD10进行PIN(个人识别号码)输入的请求,PTD10起动规定的应用程序(例如i应用程序),在显示部15上显示应该向用户询问是否可结算的规定显示。亦即,CPU工作以进行相关的现实该显示,例如“购物合计总额为15800日元。因为金额超过5000日元,所以不能自动结算。同意支付的话,输入密码,请按#;不同意的话,请按0#”。
用户按照这一指示进行输入。在上述的例子中按压0#的情况下,不执行结算,把不结算的意思的通知经由SE20向本地服务器30发送,这里作为密码,使用事先购买SE20时分配的PIN。在上述的例子中,接着密码按压#的话,⑥PTD10把规定的指示、亦即PIN数据向SE20发送,SE20进行接收的PIN正确与否的认证,⑦正确的话,SE20对本地服务器30发送规定的通知、亦即进行结算意思的结算信息的通知。
在上述例子中,PTD10起动其应用程序,请求由用户对支付的承认,但是也可以构成为经由接口42访问图2所示的服务器40请求承认。
图5是作为具体的信息显示说明图3的处理的图。作为显示信息,举例有购物时的电子收据、电子票据、电子票据检票时的附加信息、电子会员验证时的会员特别数据(信息,电子优惠券)等。作为会员特别数据的例子,可以举出超市或者百货店等销售店中的“本月廉价信息”或者运动俱乐部中的“今日注意事项”的例子。
首先,在混合便携通信终端70位于本地服务器30的通信圈内的近距离范围内时,①本地服务器30的第三控制部30C经由接口34和接口18对PTD10的第一控制部10C发送命令发送请求,以从第一控制部10C向SE20的第二控制部20C发送第一命令。②接着,第一控制部10C一接收到命令发送请求,就经由接口17和接口21向SE20的第二控制部20C发送命令。
③其后,本地服务器30的第三控制部30C经由接口31和接口24向SE20的第二控制部20C发送处理请求,④第二控制部20C执行对应处理请求的处理,⑤其后,第二控制部20C经由接口21和接口17对PTD10的第一控制部10C发送显示用数据。第一控制部10C进行规定的显示,⑥经由接口17和接口21向SE20的第二控制部20C发送其显示结果。⑦第二控制部20C向第一控制部10C发送在上述⑤中显示用数据,即使不接收上述⑥的显示结果,也经由接口24和接口31向本地服务器30的第三控制部30C发送执行处理请求这样的处理结果,这一系列通信结束。因此,即使不执行上述⑥的处理也没有关系。
图6表示安装的应用例。图1中的通信终端30的第六通信设备作为非接触通信功能安装(不特别需要相当于第五通信设备的功能)。第二设备20是具有组合功能(具有作为接触IF的第三通信设备和作为非接触IF的第四通信设备)的IC卡,但是在第二设备内不安装非接触通信用天线80。第四通信设备作为非接触通信协议、第五通信设备作为接触IC卡的通信功能安装。第一设备10在移动电话(便携终端)中安装非接触通信用天线80。第二通信设备具有接触IC卡通信功能,第一通信设备具有检测是否用非接触通信用天线80进行非接触通信的功能。
在该图6中的安装例,和迄今所述的不同在于到“第一设备10通过通信终端30接收处理请求,将其向第二设备20发送”的处理,这以后的动作相同。亦即,在本应用例中,不是第一设备10通过通信终端30接收处理请求,而是“通信部一接收到对第二设备20的处理请求,第一通信设备就检测到,把预先保存的、或者该时生成的相当于上述处理请求的处理请求向第二设备20发送”。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或动作,而可以如下进行变形。亦即在如图2所示的使用SE20或PTD10的处理外,可以通过经由因特网42连接PTD10的规定的服务器40或者通过电气或者电波等直接连接PTD10的其他装置进行处理,经由SE20把其处理结果向作为通信终端的本地服务器30发送。此外,来自本地服务器30的处理请求把从交通机构、收费设施、票务销售店、票务销售机、POS终端外的电子钱币、预付卡、或者电子有价证券的电子结算的结算终端等的处理请求的任何一个作为代表例,但是无需多言在这以外也可以应用于对应各种服务的处理。另外,本发明的优选形式是构成为在和本地服务器30通信时,进一步具有SE20接收附加信息的步骤,向PTD10发送接收的所述附加信息,通过位于PTD10的控制支配下的显示装置向用户提供。
另外,第四通信设备(接口24)和第六通信设备(接口31)的通信52,关于IC卡等中的非接触的情况下进行了说明,但是需要IrDA等的指向性的通信方式也可以。在考虑作为代表的服务例说明的结算处理等的情况下,必须要有进行结算的人的明确的意思显示(更优选,不妨碍其行为的环境),但是在IrDA的情况下,因为需要指向性,所以将装置指向结算终端这样的意思显示(进而因为通信距离在1m~数十cm左右这样的近距离乃至极近距离不易受妨碍的情况下)是需要的。
另外,本发明的优选形式是构成为在和本地服务器30的通信中规定的结算结束后,进一步具有SE20接收电子收据的步骤,把接收的电子收据向PTD10发送、通过位于PTD10的控制支配下的显示装置向用户提供。
另外,本发明的优选形态是构成为作为通信终端的本地服务器30是个人计算机,进一步具有在和个人计算机通信时SE20接收PIM(个人信息管理器)信息的步骤,向PTD10发送接收的PIM信息,通过位于PTD10的控制支配下的显示装置向用户提供。
此外,本发明的优选形态是构成为通信终端不是本地服务器而是家电设备,进一步具有在和家电设备通信时,SE20接收家电设备的控制信息的步骤和向家电设备发送控制家电设备的控制命令的步骤,向PTD10发送接收的控制信息,在通过位于PTD10的控制支配下的显示装置向用户提供的同时、按照用户给与的指示向家电设备发送规定的所述控制命令。
另外,作为给用户提供信息的方法,不仅文字或者图像等的显示,通过声音提供信息或者声音和显示的组合也是本发明的优选形态。
从以上的说明可以明白,根据本发明,因为通过组合不同通信方式的终端的混合便携通信终端,可以联合使用便携电话等具有的应用程序和用于通过执行和通信终端极近距离的非接触通信等进行各种数据处理的应用程序加以使用,或者根据需要选择使用这些应用程序,所以在安全性高的环境下,可以进行高速数据处理的发送接收或者数据处理,可以单独使用现有的便携终端或者非接触型IC卡,或者可以消除在简单组合使用的情况下的非效率性或者操作的烦杂度,进而,在通信终端以第一非接触通信方式请求以便对于混合便携通信终端的非接触卡型终端对应规定的命令进行数据处理时,预先以第二非接触通信方式对于混合便携通信终端的接触卡读写机发送命令发送请求,从接触卡读写机对非接触卡型终端发送规定的命令,从非接触卡读写机向非接触卡型终端发送命令时,非接触卡型终端执行对该命令的处理,可以对接触卡读写机请求规定的数据处理,所以具有操作混合便携通信终端的操作部、即使不向非接触卡型终端发送命令也是可行的优点。

Claims (14)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第一设备和对所述第一设备可拆卸或者固定连接的第二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具有:
和外部通信设备具有的第五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设备,
和所述第二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设备,
执行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一设备中的处理的控制的第一控制部,
所述第二设备,具有:
和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三通信设备,
和所述通信设备具有的第六通信设备或者和作为不同于所述通信设备的设备的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四通信设备,
执行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所述第四通信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处理的控制的第二控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一接收到第三处理命令,就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三处理命令或者对应所述第三处理命令的命令,
所述第二控制部,暂时保留对通过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的命令的应答,进行通过所述第四通信设备接收的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处理所述第一处理请求需要新的处理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作为所述保留的应答的第二处理请求,
所述第一控制部,进行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二处理请求的处理,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其处理应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具有输出信息的输出设备,
所述第一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一接收到第三处理命令,就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三处理命令或者对应所述处理命令的命令,
所述第二控制部,暂时保留对通过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的命令的应答,进行通过所述第四通信设备接收的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把所述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的结果生成的信息,作为所述保留的应答经由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
所述第一控制部,向所述输出设备发送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的所述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具有输出信息的输出设备,
所述第一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一接收到第三处理命令,就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三处理命令或者对应所述处理命令的命令,
所述第二控制部,暂时保留对通过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的命令的应答,进行通过所述第四通信设备接收的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所述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一结束,就把附加在所述第一处理请求上的附加信息,作为所述保留的应答经由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
所述第一控制部,向所述输出设备发送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的所述附加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以没有指向性的通信方式进行通信,
所述第四通信设备以具有指向性的通信方式或者以通过极近距离的通信方式进行通信。
6.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第一设备和对所述第一设备可拆卸或者固定连接的第二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设备,具有:
和外部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通信部,
检测所述通信部的通信的第一通信设备,
和所述第二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设备,
执行所述通信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一设备中的处理的控制的第一控制部,
所述第二设备,具有:
和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三通信设备,
通过所述通信部执行和所述通信终端通信的第四通信设备,
执行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所述第四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中的处理的控制的第二控制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设备中所述通信部通过所述通信终端接收第一处理请求,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该接收,所述第一控制部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第三处理命令,
在所述第二设备中,
所述第二控制部,暂时保留对通过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的第三处理命令的应答,
所述第四通信设备经由所述通信部接收所述第一处理请求,
所述第二控制部,进行通过所述第四通信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在处理所述第一处理请求需要新的处理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作为所述保留的应答的第二处理请求,
所述第一控制部,进行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二处理请求的处理,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其处理应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具有输出信息的输出设备,
在所述第一设备中所述通信部通过所述通信终端接收所述第一处理请求,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该接收,所述第一控制部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第三处理命令,
在所述第二设备中,
所述第二控制部,暂时保留对经由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的第三处理命令的应答,
所述第四通信设备通过所述通信部接收所述第一处理请求,
所述第二控制部,进行通过所述第四通信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把所述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的结果生成的信息,作为所述保留的应答经由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
所述第一控制部,向所述输出设备发送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的所述信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具有输出信息的输出设备,
在所述第一设备中所述通信部通过通信终端接收第一处理请求,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该接收,所述第一控制部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第三处理命令,
在所述第二设备中,
所述第二控制部,暂时保留对通过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三处理命令的应答,
所述第四通信设备经由所述通信部接收所述第一处理请求,
所述第二控制部,进行通过所述第四通信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所述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一结束,就把附加在所述第一处理请求上的附加信息,作为所述保留的应答经由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
所述第一控制部,向所述输出设备发送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的所述附加信息。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信设备以具有指向性的通信方式或者以通过极近距离的通信方式进行通信。
11.如权利要求1到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
12.如权利要求1到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第二设备。
13.一种通信设备,其与权利要求1到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
具有:和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一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五通信设备;和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第四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第六通信设备,
所述第六通信设备向所述第四通信设备发送对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二设备的第一处理请求,
所述第五通信设备,在发送所述第一处理请求前,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对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一设备的处理命令,
所述处理命令是希望与所述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联合进行处理的处理命令。
14.一种通信设备,其与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信设备的信息处理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
具有:
和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一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五通信设备;
和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第四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第六通信设备,
所述第六通信设备向所述第四通信设备发送对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一处理请求,
所述第五通信设备,在发送所述第一处理请求前,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希望与所述第一处理请求的处理联合进行处理的处理命令。
CNA2003801076135A 2002-12-27 2003-12-26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设备及通信设备 Pending CN17327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82633/2002 2002-12-27
JP2002382633A JP2004214994A (ja) 2002-12-27 2002-12-27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機器及び通信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2703A true CN1732703A (zh) 2006-02-08

Family

ID=32708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801076135A Pending CN1732703A (zh) 2002-12-27 2003-12-26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设备及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117017A1 (zh)
EP (1) EP1578154A4 (zh)
JP (1) JP2004214994A (zh)
CN (1) CN1732703A (zh)
WO (1) WO200406230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1368A (zh) * 2010-08-24 2013-05-01 索尼公司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4463573A (zh) * 2013-09-19 2015-03-2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信息设备、便携设备、佩戴型信息设备、电子结算系统及方法、防止非法复制系统及方法
US10025350B2 (en) 2014-04-01 2018-07-17 Casio Computer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device, and wearable information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63332B2 (ja) * 2004-09-03 2011-08-3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体端末装置並びに非接触カード機能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非接触カード機能取得システム
JP3703098B1 (ja) * 2004-11-11 2005-10-0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体端末装置
JP4660180B2 (ja) * 2004-12-15 2011-03-30 テックファーム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読み書き装置、読み書き方法、及び読み書きプログラム
JP4658678B2 (ja) * 2005-05-12 2011-03-2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近距離通信システム及び近距離通信方法
JP2006338338A (ja) * 2005-06-02 2006-12-14 Sanden Corp 集中管理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被管理端末
FR2911706B1 (fr) * 2007-01-23 2009-04-03 Affiliated Comp Services Solut Memorisation de donnees echangees entre un circuit electronique et un systeme de lecture et/ou d'ecriture.
US8261970B2 (en) * 2007-04-11 2012-09-11 Junko Suginaka Wireless payment system having long range crediting and short range payment approval
JP4437560B2 (ja) * 2007-08-02 2010-03-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非接触icカードデバイス
JP5098837B2 (ja) * 2008-06-19 2012-12-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リーダライタ装置
JP4857225B2 (ja) * 2007-09-10 2012-01-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Icカードおよび携帯電話端末
EP2202675A4 (en) * 2007-09-10 2012-04-18 Panasonic Corp READER / SCRIPTER AND AUTHENT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READER / SCRIPTOR
WO2009062089A1 (en) * 2007-11-08 2009-05-14 Austin William Shoemaker Close-contact-confirm-then-communicate data exchange methods and apparatus
JP4420296B2 (ja) * 2007-11-19 2010-02-24 フェリカ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062154B2 (ja) * 2008-12-08 2012-10-3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リーダライタ装置
KR101593916B1 (ko) * 2009-09-10 2016-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에서 영상 인식을 이용한 무선 연결 방법 및 장치
CN102630083B (zh) * 2012-02-29 2015-02-11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卡操作的系统及方法
KR101888650B1 (ko) 2012-09-07 2018-08-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애플리케이션 실행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
US10524100B2 (en) 2012-09-07 2019-12-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utputting content by the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2917123B (zh) * 2012-09-27 2016-12-21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用于移动终端的休眠处理方法
CN103903141B (zh) * 2014-03-14 2018-05-08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o2o安全支付方法、系统和一种pos终端
CN105825140B (zh) * 2015-07-29 2019-07-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US11250406B2 (en) * 2018-12-31 2022-02-15 Paypal, Inc. Split transaction physical payment instru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7407A (en) * 1876-05-16 Improvement in tickets
JPH0818523A (ja) * 1994-07-04 1996-01-19 Hitachi Ltd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携帯型情報端末
US5740369A (en) * 1994-06-17 1998-04-14 Hitachi, Ltd. Information delivery system and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SE506506C2 (sv) * 1995-04-11 1997-12-22 Au System Elektronisk transaktionsterminal,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 innefattande en elektronisk transaktionsterminal, smart kort som elektronisk transaktionsterminal samt metod för överföring av elektroniska krediter
JP2000341763A (ja) * 1999-05-31 2000-12-0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可搬記録媒体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3932323B2 (ja) * 1999-06-08 2007-06-20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発光強度を改善された有機基修飾ケイ酸塩複合体
AU4128899A (en) * 1999-06-18 2001-01-09 Swisscom Mobile Ag Interchangeable battery pack for a mobile telephone
JP2001167173A (ja) * 1999-12-08 2001-06-22 Sony Corp 情報流通システム及び情報の管理方法
SE9904683L (sv) * 1999-12-17 2001-06-1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od och system för att etablera en radioförbindelse med kort räckvidd
JP4120914B2 (ja) * 2000-06-12 2008-07-16 株式会社タツノ・メカトロニクス データ入出力装置
JP4418577B2 (ja) * 2000-07-12 2010-02-17 株式会社みずほ銀行 移動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電子マネー転送方法
JP2002165265A (ja) * 2000-11-24 2002-06-07 Omron Corp 入場管理装置および出場管理装置、携帯通信端末、並びに携帯電話機
JP2002247157A (ja) * 2001-02-15 2002-08-30 Toppan Forms Co Ltd 携帯電話機及び携帯電話機に用いられるタグ、並びに該携帯電話機の使用方法
CN1235353C (zh) * 2001-03-16 2006-01-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便携信息终端、无线通信系统和链接确立方法
JP2002351623A (ja) * 2001-05-23 2002-12-06 Fujitsu Ltd 携帯電話機
JP3671880B2 (ja) * 2001-07-18 2005-07-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通信端末および方法、拡張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4193808A (ja) * 2002-12-09 2004-07-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04192289A (ja) * 2002-12-10 2004-07-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1368A (zh) * 2010-08-24 2013-05-01 索尼公司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3081368B (zh) * 2010-08-24 2016-07-06 索尼公司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4463573A (zh) * 2013-09-19 2015-03-2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信息设备、便携设备、佩戴型信息设备、电子结算系统及方法、防止非法复制系统及方法
US10163093B2 (en) 2013-09-19 2018-12-25 Casio Computer Co., Ltd. Information device, mobile device, and wearable information device
CN104463573B (zh) * 2013-09-19 2019-01-01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信息设备、便携设备、结算方法、金额数据利用方法
CN110097353A (zh) * 2013-09-19 2019-08-06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信息设备、便携设备、利用方法、记录介质
US11157891B2 (en) 2013-09-19 2021-10-26 Casio Computer Co., Ltd. Information device, mobile device, and wearable information device
US10025350B2 (en) 2014-04-01 2018-07-17 Casio Computer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device, and wearable informa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214994A (ja) 2004-07-29
EP1578154A4 (en) 2006-11-22
EP1578154A1 (en) 2005-09-21
WO2004062307A1 (ja) 2004-07-22
US20060117017A1 (en) 200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32703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设备及通信设备
CN1204535C (zh) 用于安全启动交易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2737210B (zh) 用于编码信息读取终端的预支付使用系统
KR200225019Y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를 이용하는 카드체크기
CN1625746A (zh) 具有包括有关个人财务信息的用户识别卡的移动终端以及通过所述终端使用增值移动服务的方法
CN1811834A (zh) 使用无线设备再充值签名卡的方法
CN102469081B (zh) 智能卡片操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489755A (zh) 智能读卡器
CN1523777A (zh) 业务提供装置以及业务提供方法
CN1536529A (zh) 数据通信设备以及用于管理该设备中的存储器的方法
CN1742299A (zh) 用于扩展和促进远程电子服务的方案
CN1518235A (zh) 电子商务的认证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2542697B (zh) 基于具有网络访问功能的电子设备的pos终端
CN102402744A (zh) 移动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移动设备
CN1503180A (zh) 通信终端、服务器及电子采购支持方法
CN1484468A (zh) 通信终端、服务器、电子价值收费方法及电子价值收费程序
CN1656494A (zh) 保险合同支援系统
CN106169091A (zh) 一种金融卡及其使用方法
JP2012123700A (ja) 小型端末、及び携帯通信端末
US20100287095A1 (en)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Charging Management Component, and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Portable Terminal
CN1659566A (zh) 具有非接触型ic卡接口的电子货币传送装置
CN101067855A (zh) 基于二维条码的收费管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EP1429520A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810055A (zh) 用于通过使用移动通信系统来提供银行服务的方法
US20150149347A1 (en) Stylus, mobile termi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