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5140B - 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5140B
CN105825140B CN201510460475.3A CN201510460475A CN105825140B CN 105825140 B CN105825140 B CN 105825140B CN 201510460475 A CN201510460475 A CN 201510460475A CN 105825140 B CN105825140 B CN 1058251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system
data
mobile terminal
currently used
application progr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604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5140A (zh
Inventor
邱靖
吴帆
陈凌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604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251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25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5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5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51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6Device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 H04M1/27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 H04M1/274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 H04M1/2745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1Access rights, e.g. capability lists, access control lists, access tables, access matr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和至少两张客户识别模块卡,其中,所述操作系统与所述客户识别模块卡为一一对应关系,所述方法包括: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显示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本发明通过操作系统与SIM卡的关联关系,实现在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中显示与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SIM卡的数据。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经常面对不同的圈子已经是现代人普遍的生活工作场景,配备一个私人手机号和一个工作手机号已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因此,许多厂商都会推出双卡双待移动终端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虽然双卡双待移动终端满足了基本的双卡待机功能,但是对于智能手机来说,为了对移动终端中的数据进行区隔管理,设定了访客模式,但需要提前设置好访客模式中的内容,操作复杂繁琐。
而从用户需求来说,如果希望对外工作和私人生活相对独立,保持两者间一定区隔,都是从所使用的手机号和系统来做区分,用户不得不使用两个手机来满足需求,从而造成携带负担和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以解决在现有的双卡双待移动终端中,若要进行数据区隔管理,需要设定访客模式,操作复杂繁琐的问题,以及,携带多个移动终端而造成的携带负担和操作复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数据的处理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和至少两张客户识别模块卡,其中,所述操作系统与所述客户识别模块卡为一一对应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
显示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显示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包括:
获取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存储信息;
显示保存在与所述数据存储信息对应的存储位置处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获取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存储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数据存储信息发送至待安装的应用程序,令所述待安装的应用程序安装至与所述数据存储信息对应的存储位置。
优选地,所述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中,显示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并对所述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进行分类展示。
优选地,所述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独立显示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
或,
在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中,混合显示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并对所述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进行分类展示。
优选地,所述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中设置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个主操作系统。
优选地,在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中设置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个主操作系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创建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存储信息,并保存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与创建的数据存储信息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和至少两张客户识别模块卡,其中,所述操作系统与所述客户识别模块卡为一一对应关系,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
数据独立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数据独立显示模块包括:
数据存储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存储信息;
独立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保存在与所述数据存储信息对应的存储位置处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数据存储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存储信息获取模块获取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存储信息之后,将所述数据存储信息发送至待安装的应用程序,令所述待安装的应用程序安装至与所述数据存储信息对应的存储位置。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数据混合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识别模块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之后,在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中,显示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并对所述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进行分类展示。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应用程序独立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识别模块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之后,独立显示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
或,
应用程序混合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识别模块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之后,在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中,混合显示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并对所述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进行分类展示。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主操作系统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识别模块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之前,在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中设置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个主操作系统。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数据存储信息创建模块,用于在所述主操作系统设置模块在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中设置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个主操作系统之后,分别创建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存储信息,并保存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与创建的数据存储信息的对应关系。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在包括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和至少两张客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SIM)卡的移动终端中,操作系统与SIM卡为一一对应关系,SIM卡的数据相互独立地存储在移动终端中,关闭任一操作系统不影响其他操作系统。
移动终端当前只能运行一个操作系统,通过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进一步显示与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SIM卡的数据。通过操作系统与SIM卡的关联关系,实现在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中显示与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SIM卡的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逻辑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系统与数据绑定的框架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多操作系统使用模式,多操作系统为至少两个操作系统。使得移动终端在至少两个操作系统使用模式下能够在同一操作系统界面下实现一机多用的功能。至少两个操作系统既能分别独立管理,也可以使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SIM卡的数据和/或应用程序同时待机呈现,而且,移动终端的至少两个操作系统下的数据仍然能够清晰区分、切换查看并相互调用。关闭其中任一操作系统不会影响其他操作系统。在操作系统的界面上,可以仅仅呈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SIM卡的数据和/或应用程序,还可以呈现全部操作系统的SIM卡的数据和/或应用程序。当呈现全部操作系统的SIM卡的数据和/或应用程序时,可以针对对应于不同操作系统的SIM卡的数据和/或应用程序,进行分类展示,且,非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仅显示,无法在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下运行,需要切换到对应的操作系统下才能运行。同时,至少两个操作系统的使用模式还可以完全关闭,将相关数据释放到原有的单操作系统使用模式内,不影响正常使用。
以双操作系统为例介绍本发明的整体逻辑,如图1所示。双操作系统可以包括操作系统A和操作系统B,手机卡(SIM卡)A依附于操作系统A,手机卡B依附于操作系统B。在移动终端的数据中,手机卡A的联系人等数据保存在操作系统A中,手机卡B的联系人等数据保存在操作系统B中,手机卡A的联系人等数据与手机卡B的联系人等数据可以相互隔离,也可以通过标签页的形式切换查看。在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中,可以仅显示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的APP,还可以同时显示操作系统A的APP和操作系统B的APP,具体可以在移动终端的桌面上通过手势操作快速切换操作系统A的APP和操作系统B的APP。
下面通过列举几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实施例一
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数据的处理方法。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和至少两张SIM卡,其中,所述操作系统与所述客户识别模块卡为一一对应关系。
步骤100,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至少两个操作系统,为了对至少两个操作系统进行区分,可以为每个操作系统添加唯一的操作系统标识信息。通过读取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的操作系统标识信息即可确定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为哪个操作系统。
步骤102,显示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
若移动终端包括两个操作系统,分别为操作系统A和操作系统B,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为操作系统A。操作系统A对应SIM卡A,操作系统对应SIM卡B。则显示操作系统A对应的SIM卡A的数据。其中,SIM卡的数据可以包括联系人信息、通话记录信息和短信息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在包括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和至少两张SIM卡的移动终端中,操作系统与SIM卡为一一对应关系,SIM卡的数据相互独立地存储在移动终端中,关闭任一操作系统不影响其他操作系统。
移动终端当前只能运行一个操作系统,通过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进一步显示与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SIM卡的数据。通过操作系统与SIM卡的关联关系,实现在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中显示与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SIM卡的数据。
实施例二
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数据的处理方法。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和至少两张SIM卡,其中,所述操作系统与所述客户识别模块卡为一一对应关系。
步骤200,在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中设置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个主操作系统。
可以在至少两个操作系统中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主操作系统,并为主操作系统设置标识该操作系统为主操作系统的主操作系统标识信息。
步骤202,分别创建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存储信息,并保存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与创建的数据存储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数据存储信息可以为数据存储目录。
在移动终端中,每个操作系统可以对应一个独立的数据存储位置,通过操作系统与数据存储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将操作系统与对应的数据存储位置关联起来。
操作系统中的SIM卡的数据和/或应用程序等存储在与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存储位置。
步骤204,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
为了对至少两个操作系统进行区分,可以为每个操作系统添加唯一的操作系统标识信息。通过读取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的操作系统标识信息即可确定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为哪个操作系统。
步骤206,独立显示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SIM卡的数据,或,在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中,混合显示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SIM卡的数据。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06中,独立显示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SIM卡的数据的执行过程,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2061,获取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存储信息。
所述数据存储信息可以为数据存储目录的路径信息。
步骤2062,显示保存在与所述数据存储信息对应的存储位置处的SIM卡的数据。
优选地,在上述步骤2061之后,还可以将所述数据存储信息发送至待安装的应用程序,令所述待安装的应用程序安装至与所述数据存储信息对应的存储位置,用于在操作系统中安装新的应用程序。
优选地,在混合显示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SIM卡的数据时,可以对所述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SIM卡的数据进行分类展示。
例如,可以通过标签页的方式分类展示各操作系统对应的SIM卡的数据,每个标签页对应一个操作系统。
步骤208,独立显示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或,在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中,混合显示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
在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中仅显示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或者,在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中,将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以及非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同时显示出来。
优选地,在混合显示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时,可以对所述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进行分类展示。
具体可以通过在操作系统桌面上,按照桌面划分对应于不同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切换桌面即可切换不同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的展示。还可以通过在应用程序的图标上标记其对应的操作系统等方式进行分类展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在包括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和至少两张SIM卡的移动终端中,操作系统与SIM卡为一一对应关系,SIM卡的数据相互独立地存储在移动终端中,关闭任一操作系统不影响其他操作系统。
移动终端当前只能运行一个操作系统,通过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进一步显示与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SIM卡的数据。通过操作系统与SIM卡的关联关系,实现在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中显示与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SIM卡的数据。
为至少两个操作系统设置对应的数据存储信息,并保存操作系统与数据存储信息的对应关系,将SIM卡的数据和/或应用程序存储在与数据存储信息对应的存储位置。实现各操作系统对应的SIM卡的数据和/或应用程序相互隔离。
在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中可以仅仅显示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SIM卡的数据和/或应用程序,或者,还可以将各个操作系统对应的SIM卡的数据和/或应用程序在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中显示,并进行分类展示和切换展示,实现了各个操作系统对应的SIM卡的数据和/或应用程序的共享。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一部移动终端上,实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及至少两张SIM卡同时区分待机和混合待机功能,各个操作系统使用的APP可以不同,实现真正的“一机多用”。
实施例三
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数据的绑定方法。其中,数据可以包括通讯数据和使用数据(下载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使用、功能使用、设置等)。
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操作系统与数据的绑定。通过数据目录的形式将多个操作系统分别绑定多套数据,手机号(SIM卡号)可以依附于操作系统之下。各操作系统使用的应用程序不同,相当于把多部移动终端集成在了一部移动终端上,并且在多个操作系统的交互操作上能保持原有的用户使用习惯和数据共享。
如图4所示,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系统与数据绑定的框架示意图,其中,以双操作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1)在移动终端中启用双操作系统,分别为操作系统A,操作系统B。
2)用户在设置模块中可设置某操作系统作为主操作系统,例如,可设置操作系统A为主操作系统。
3)用户可更换主操作系统,例如,如果已设置操作系统A为主操作系统,也可以设置操作系统B为主操作系统,相当于可以切换主操作系统。
4)最核心的部分是数据接口抽象层,数据接口抽象层从设置模块中获取到当前设置的主操作系统,根据当前所使用的主操作系统,当应用程序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应用程序接口获取数据目录进行读写文件的操作时,如果已有该主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目录,则返回该数据目录的路径给应用程序;如果没有当前主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目录,则创建一个数据目录,并保存其跟当前主操作系统的对应关系,返回创建的数据目录的路径给应用程序,供应用程序读写文件。为描述方便,记操作系统A对应的数据目录为数据目录1,操作系统B对应的数据目录为数据目录2。例如,主操作系统是操作系统A,当用户安装程序时,返回给应用程序的数据目录就是对应的数据目录1,应用程序就会安装到数据目录1。具体的通话应用程序写通话记录也一样,返回给通话应用程序的通话数据库目录是数据目录1,通话记录会写到数据目录1中;其他诸如相册等应用程序的情况与上述类似。既保证了数据的分离存储,又不需要关注是否为双卡,只需按正常的逻辑获取所需的数据目录,并返回给应用程序。
5)用户也可以删除某个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用户删除某操作系统的数据时,数据接口抽象层将根据操作系统与数据目录的对应关系删除掉该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目录。
6)如果用户启用一个新的操作系统,若数据接口抽象层没有发现新的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目录,则会创建一个新的数据目录,同时也保存新的操作系统与新的数据目录的对应关系。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根据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数据的数据类型和存储位置,对所述存储的数据进行单独展示或混合展示。
操作系统A和操作系统B的数据可以在同一移动终端界面中管理。双操作系统的内容展示,如跟手机卡相关的通话记录、通讯录、短信等,可以以标签页切换的形式进行内容查看;图库、文件管理等还可以混合查看并且任意调用,而双操作系统分别下载和使用的APP,则可以通过桌面手势的切换进行查看。
将操作系统对应的各类数据都分开存储,好处是既可单独读出一个操作系统下的同一类数据,也可以读取多个操作系统下的同一类数据,即可以将要读取的数据类型和要读取的操作系统作为两个参数,例如,两个参数分别为通话记录数据、操作系统A,实现将操作系统A的通话记录数据读取出来,对于通话记录、通讯录、短信等数据,只需读取各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然后用标签的形式予以显示即可;而图库、文件管理等则不需要标签的显示,直接混合显示即可。例如,用户在操作系统A的某应用程序中需要调取操作系统B拍摄的图片,只需要进入图库进行选择即可。而下载的应用程序也类似,只不过应用程序由桌面来显示,切换显示的方式由标签页形式换为桌面手势的方式。
以上各操作系统的各类数据显示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标签页形式。各操作系统的数据显示的查看切换方式也包括但不限于手势形式。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主操作系统切换为所述多个操作系统中的另一个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A、操作系统B能够分别独立的使用,独立使用时仅显示当前操作系统的内容信息。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场景,快速、便捷、安全、简易的进行独立的操作系统数据的切换。
在独立显示某操作系统时,其通信规则为:
当操作系统A设置为主操作系统时,如果操作系统B下的手机号码来电,则不显示来电界面,也不响铃声和震动,用户不会知道操作系统B下的手机号码的来电,对呼入操作系统B下的手机号码的用户来讲,相当于操作系统B下的手机号码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当切换到操作系统B为主操作系统时,或者进行双卡显示时,操作系统B下的手机号码的未接电话记录就会由通话记录程序显示出来,其余未读事件可以进行类似处理,由对应的应用程序显示。
当切换主操作系统时,数据接口抽象层也能获取到主操作系统的切换信息,应用程序请求数据时,获取到的都是当前主操作系统的对应数据,可以快速便捷地实现数据切换的功能。
而且,可以在设置模块中加入用户的身份认证功能,例如,在切换主操作系统前,验证用户的指纹或者密码等身份认证信息,能够保证各操作系统数据的安全性。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将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获取到的数据保存到预先设置的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目录下;或者,根据用户在所述多个操作系统中的选择结果,将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获取到的数据保存到与所述选择结果对应的数据目录下。
1)用户可以设置开启或关闭多操作系统功能,如用户关闭多操作系统功能,则移动终端与普通单操作系统终端一样。多操作系统功能可根据实际需要默认开启或关闭。
2)用户开启多操作系统功能,可以进行更多的相关设置。即使移动终端没有插入任何有效的手机卡,也能开启多操作系统功能。
3)用户可以设置操作系统与数据绑定后的数据显示模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设置操作系统A为主操作系统,只显示与操作系统A绑定的数据,如应用程序,相册,通话数据等,此时操作系统B下的手机号码的来电不通知用户,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另一种是设置操作系统B为主操作系统,只显示与操作系统B绑定的数据,此时操作系统A下的手机号码的来电不通知用户,处于无人接听状态。第三种是混合显示模式,各操作系统绑定的数据均会同时显示出来,显示形式可以以标签页的形式,分标签来显示各操作系统的通信类数据、程序数据等,也可以用小图标标记的方式,例如,如果是与操作系统A绑定的应用程序,则在应用程序图标某个位置显示一个小图标,标示该应用程序是与操作系统A绑定的,与操作系统B绑定的应用程序同样处理,其他数据也可类似处理,例如通话记录,操作系统A下的手机号码的通话记录在该记录项的某处放置操作系统A的小图标,可以不用标签页的形式来显示不同操作系统的数据,可以放在同一页面显示,用户也能够区分。
当用户选择启用多操作系统模式,并且选择了混合显示模式时,需要进一步设置新增的数据如何处理,可以有三种方式:
一种与操作系统A绑定,则在混合显示模式下,新安装的应用程序、新拍的照片等新增的数据,存储在与操作系统A绑定的数据目录中。另一种与操作系统B绑定,处理方式与操作系统A绑定的相同。
第三种是新增设置,可在设置项中默认新增的数据的保存位置,即默认新增的数据保存在哪个操作系统,也可以设置新增数据时选择操作系统,让用户选择保存到与哪个操作系统绑定的数据目录中,如新拍一张照片,保存时弹出提示框,让用户选择保存到与操作系统A绑定的数据中,还是与操作系统B绑定的数据中,让用户选择的形式不限于默认、提示框等形式。
由于通话类数据,如通话记录等,与手机号码的强相关性质,此类数据直接与对应的手机号码绑定,不与新增数据的处理方式关联,如操作系统A下的手机号码的来电和去电记录数据直接存储在与操作系统A绑定的数据中,操作系统B下的手机号码的来电和去电记录数据直接存储在与操作系统B绑定的数据中。在新增数据的处理方式中,可以用文字、图片或其他形式对用户进行提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在包括多个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中,在多个操作系统中设置移动终端的主操作系统和与主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目录,在主操作系统中安装的应用程序的数据均保存在与主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目录下。
当在移动终端中安装应用程序时,将与主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目录的路径发送至欲安装的应用程序,令欲安装的应用程序安装至与主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目录下,不需要重启移动终端并选择安装应用程序的目标操作系统,只需要设置移动终端的主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将安装至与主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目录下,简化了在包括多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中安装应用程序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一部移动终端上,实现多个操作系统及手机号码同时区分待机和混合待机功能,各操作系统使用的APP可以不同,实现真正的“一机多用”。
实施例四
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和至少两张客户识别模块卡,其中,所述操作系统与所述客户识别模块卡为一一对应关系。
参照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包括:识别模块400,数据独立显示模块402。
下面分别详细介绍各模块的功能以及各模块之间的关系。
识别模块400,用于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
数据独立显示模块402,用于显示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在包括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和至少两张SIM卡的移动终端中,操作系统与SIM卡为一一对应关系,SIM卡的数据相互独立地存储在移动终端中,关闭任一操作系统不影响其他操作系统。
移动终端当前只能运行一个操作系统,通过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进一步显示与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SIM卡的数据。通过操作系统与SIM卡的关联关系,实现在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中显示与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SIM卡的数据。
实施例五
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和至少两张客户识别模块卡,其中,所述操作系统与所述客户识别模块卡为一一对应关系。
参照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主操作系统设置模块500,数据存储信息创建模块502,识别模块504,数据独立显示模块506,数据存储信息发送模块508,数据混合显示模块510,应用程序独立显示模块512,应用程序混合显示模块514。
其中,所述数据独立显示模块506可以包括:数据存储信息获取模块5061,独立显示模块5062。
下面分别详细介绍各模块的功能以及各模块之间的关系。
主操作系统设置模块500,用于在所述识别模块504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之前,在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中设置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个主操作系统。
数据存储信息创建模块502,用于在所述主操作系统设置模块500在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中设置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个主操作系统之后,分别创建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存储信息,并保存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与创建的数据存储信息的对应关系。
识别模块504,用于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
数据独立显示模块506,用于显示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数据独立显示模块506可以包括:
数据存储信息获取模块5061,用于获取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存储信息。
独立显示模块5062,用于显示保存在与所述数据存储信息对应的存储位置处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
数据存储信息发送模块508,用于在所述数据存储信息获取模块5061获取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存储信息之后,将所述数据存储信息发送至待安装的应用程序,令所述待安装的应用程序安装至与所述数据存储信息对应的存储位置。
数据混合显示模块510,用于在所述识别模块504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之后,在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中,显示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并对所述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进行分类展示。
应用程序独立显示模块512,用于在所述识别模块504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之后,独立显示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
或,
应用程序混合显示模块514,用于在所述识别模块504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之后,在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中,混合显示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并对所述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进行分类展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在包括多个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中,在多个操作系统中设置移动终端的主操作系统和与主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目录,在主操作系统中安装的应用程序的数据均保存在与主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目录下。
当在移动终端中安装应用程序时,将与主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目录的路径发送至欲安装的应用程序,令欲安装的应用程序安装至与主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目录下,不需要重启移动终端并选择安装应用程序的目标操作系统,只需要设置移动终端的主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将安装至与主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目录下,简化了在包括多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中安装应用程序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一部移动终端上,实现多个操作系统及手机号码同时区分待机和混合待机功能,各操作系统使用的APP可以不同,实现真正的“一机多用”。
对于移动终端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和至少两张客户识别模块卡,其中,所述操作系统与所述客户识别模块卡为一一对应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
显示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
其中,所述显示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包括:
获取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存储信息;
显示保存在与所述数据存储信息对应的存储位置处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中,显示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并对所述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进行分类展示;
和/或,
在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中,混合显示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并对所述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进行分类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存储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数据存储信息发送至待安装的应用程序,令所述待安装的应用程序安装至与所述数据存储信息对应的存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独立显示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中设置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个主操作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中设置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个主操作系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创建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存储信息,并保存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与创建的数据存储信息的对应关系。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和至少两张客户识别模块卡,其中,所述操作系统与所述客户识别模块卡为一一对应关系,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
数据独立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
其中,所述数据独立显示模块包括:
数据存储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存储信息;
独立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保存在与所述数据存储信息对应的存储位置处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数据混合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识别模块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之后,在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中,显示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并对所述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数据进行分类展示;
和/或,
应用程序混合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识别模块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之后,在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中,混合显示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并对所述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进行分类展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数据存储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存储信息获取模块获取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存储信息之后,将所述数据存储信息发送至待安装的应用程序,令所述待安装的应用程序安装至与所述数据存储信息对应的存储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应用程序独立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识别模块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之后,独立显示与所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应的应用程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主操作系统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识别模块识别用户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之前,在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中设置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个主操作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数据存储信息创建模块,用于在所述主操作系统设置模块在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中设置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个主操作系统之后,分别创建与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对应的数据存储信息,并保存所述至少两个操作系统与创建的数据存储信息的对应关系。
CN201510460475.3A 2015-07-29 2015-07-29 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Active CN1058251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0475.3A CN105825140B (zh) 2015-07-29 2015-07-29 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0475.3A CN105825140B (zh) 2015-07-29 2015-07-29 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5140A CN105825140A (zh) 2016-08-03
CN105825140B true CN105825140B (zh) 2019-07-26

Family

ID=56514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60475.3A Active CN105825140B (zh) 2015-07-29 2015-07-29 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251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8463A (zh) * 2016-09-30 2017-05-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系统登录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681712A (zh) * 2016-12-02 2017-05-17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主菜单界面更新系统及更新方法
CN106792491B (zh) * 2017-03-03 2020-05-22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双卡的网络共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961527A (zh) * 2017-05-19 2017-07-18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联系人的存储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装置
CN107948949A (zh) * 2017-10-20 2018-04-20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装置
CN110798826A (zh) * 2019-10-16 2020-02-14 成都欧珀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Sim卡绑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移动终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7179A (zh) * 2010-08-20 2011-02-16 河南省电力公司 一种双网络双系统计算机通讯方法
CN103064734A (zh) * 2011-10-24 2013-04-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以及多系统输入切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14994A (ja) * 2002-12-27 2004-07-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機器及び通信機器
US20090075092A1 (en) * 2007-09-18 2009-03-19 Guardian Industries Corp. Method of making an antireflective silica coating, resulting product, and photovolta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7179A (zh) * 2010-08-20 2011-02-16 河南省电力公司 一种双网络双系统计算机通讯方法
CN103064734A (zh) * 2011-10-24 2013-04-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以及多系统输入切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5140A (zh)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5140B (zh) 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DE102015209220B4 (de) SMS Proxying
JP5200006B2 (ja) 携帯通信端末、携帯通信端末で実行されるプログラム
CN103024061B (zh) 网络通讯录共享系统及方法
CN104679379B (zh) 更换锁屏应用壁纸的方法及装置
US20150117444A1 (en) Call handling using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CN105916134A (zh) 用于选择引导eSIM的方法和装置
CN100502425C (zh) 具信息隐藏功能的手持式移动通讯装置及其数据隐藏方法
JP2006211280A (ja) 移動体通信端末、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端末接続方法
WO2016023199A1 (zh) 一种安全域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472581B (zh) 临时通讯录设置方法及装置
WO2014106385A1 (zh) 一种整合各联系人的信息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ES2817936T3 (es) Métodos y sistemas para verificar usuarios mediante números de teléfono
CN109117664A (zh) 应用程序的访问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549798A (zh) 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219391A (zh) 一种基于双卡的通讯请求响应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2413230B (zh) 终端和数据显示方法
EP3637871A1 (fr) Carte d'identification d'abonné pour un terminal mobile
CN102917415B (zh) 双模移动终端及其模式切换方法
WO2016061746A1 (zh) 一种在移动终端上显示信号强度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图形用户界面
CN110856161A (zh) 一种sim卡设置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4712196B2 (ja) 認証装置及び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記録媒体、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8319835A (zh) 用户空间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022162B (zh) 一种适用于通信终端的私密信息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8900987A (zh) 电话误拨提醒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