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3368A - 嵌入式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嵌入式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3368A
CN1723368A CNA2004800012982A CN200480001298A CN1723368A CN 1723368 A CN1723368 A CN 1723368A CN A2004800012982 A CNA2004800012982 A CN A2004800012982A CN 200480001298 A CN200480001298 A CN 200480001298A CN 1723368 A CN1723368 A CN 17233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peristome
built
supporter
top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012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91842C (zh
Inventor
细井弘一
冈田和一
儿玉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233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33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184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184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0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 F24C15/101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provisions for circulation of ai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 Combinations Of Kitchen Furniture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General Preparation And Processing Of F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吸·排气构成中可以用简单的构成防止水向主体内的浸入、同时实现溢水的防范和冷却性能两方面的嵌入式加热烹调器。其具备:放置锅等的顶板(11)、将顶板(11)从下方支撑的支撑体(12)、覆盖顶板(11)的端面部的框体(15)、和构成主体的外框(16),支撑体(12)在比顶板支撑面(13)更靠外侧处具有支撑主体自身的主体支撑面(17),并且在构成于顶板支撑面(13)和主体支撑面(17)之间的至少一边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部(20),另外,在框体(15)上与第一开口部(20)对应的位置上,还设置有第二开口部(21)。

Description

嵌入式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入式加热烹调器的吸气及排气的构成。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嵌入式加热烹调器(以后称为烹调器)的吸气及排气的构成,例如有设置主体前方下部的吸气口,此外在主体的后方侧面设置排气口,并且主体支撑面与排气口相比位于主体内侧的构成。
此种例子公布于特开平11-354263号公报中。
图11是表示以往的烹调器的吸·排气的构成的图。如图11所示,在构成主体的顶部的支撑体1上放置粘接有由陶瓷板等构成的顶板2。在支撑体1后方的侧面上,设有进行从主体内部的排气的开口部3(排气口)。在比开口部3更靠主体内侧,形成有由支撑体1支撑主体自身的主体支撑面4。此外,在比主体支撑面4更靠内部,构成外框5,被设于橱柜(cabinet)6上。在外框5的凸缘7上,在比开口部3(排气口)更靠内侧还设有防范溢水用的壁8。冷却了主体内部的冷却风从主体内部穿过支撑体1和凸缘7之间、支撑体1和壁8之间以及开口部3而被向外部排出。但是,该以往的构成中,由于从开口部3(排气口)到主体内部的距离较少,因此来自外面的溢水很容易进入主体内。所以,为了防止该情况,需要设置壁8。
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冷却性能,并不是简单地竖立壁8即可,而是成为将多个壁相互错开配置等复杂的形状。其结果是,引起无法将顶部薄型化的问题。即,难以同时确保可靠的溢水对策(以后称为溢水对策)和冷却性能。
另外,顶板2的端面由于显露于外面,因此为了在使用时不让使用者受伤,需要对端面部进行边缘处理(例如倒角)。
即,由于作为部件的端面显露于外面,因此不得不进行多余的边缘处理,另外,还有顶板2自身的面积也无法增大的问题。
另外,顶板2和凸缘7之间是用于维持冷却性能的必需空间(顶板2下部)中最狭窄的空间,并且是必须可靠地确保的空间。
但是,由于没有直接的顶板的支撑部,因此在将较重的锅放置在顶板2上时,就会发生弯曲,从而有无法可靠地确保冷却空间的问题。
另外,由于在主体下部和橱柜6之间夹隔有密封材料,因此来自顶板上的溢水穿过主体支撑面4之下,向作为橱柜6内的主体下部下浸入,其结果是,会有橱柜6内被水浸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了所述的以往的问题,同时确保冷却性能和溢水对策两方面的可靠性高的烹调器。
另外,该烹调器具有顶板的空间宽大、容易进行烹调、容易打理的特征。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嵌入式加热烹调器,其具备:顶板、将所述顶板从下方支撑的支撑体、覆盖所述顶板的端面部的框体、构成主体的外框,所述支撑体在比顶板支撑面更靠外侧具有支撑所述主体的主体支撑面,并且在构成于所述顶板支撑面和所述主体支撑面之间的至少一边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部,另外,在所述框体上与所述第一开口部对应的位置上,拉开给定的距离而设置了第二开口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烹调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烹调器的后方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烹调器的后方详细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烹调器的后方详细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烹调器的后方详细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烹调器的后方详细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烹调器的后方详细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烹调器的后方详细剖面图。
图9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烹调器(取下罩壳时)的后方立体图。
图9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烹调器(装上罩壳时)的后方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烹调器的后方详细剖面图。
图11是以往的烹调器的后方详细剖面图。
图中:1、12-支撑体,2、11-顶板,3-开口部,4-主体支撑面,5-外框,6-橱柜,7、22-凸缘,8、25-壁,10-充电部,13-顶板支撑体,14-粘结剂,15-框体,16-外框,17-主体支撑面,18-橱柜,19-侧壁,20-第一开口部,21-第二开口部,22-凸缘,23-端面,24-外框支撑面,25-壁,26-密封材料,27-罩壳,28-顶面,29-罩壳的侧壁,30-底面,31-第三开口部,32-弹性体,33-第一壁面,34-第二壁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而且,图面是示意图,不是准确地表示各尺寸位置的图。另外,对于相同的构成,使用相同的参照符号,将详细的说明省略。另外,图中的具有曲线部的实线的箭头是说明溢水或沸水溢出的情况的图。
而且,本发明并不受本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1)
使用图1~4对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放置锅等的顶板11被支撑体12的顶板支撑面13从下方支撑。顶板11由陶瓷平板等构成。顶板11和顶板支撑面13被耐热性的粘结剂14粘接固定。在顶板11的端面部,设有覆盖全周地设置的框体15,两者被粘结剂14固定。在支撑体12的内部具有构成主体的外框16。在比顶板支撑面13更靠外侧形成有主体支撑面17,主体支撑面17通过放置在橱柜18上而支撑主体。
另外,在顶板支撑面13和主体支撑面17之间具有一体化地构成的侧壁19。在侧壁19的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开口部20,构成从主体内部的吸·排气的通路。另外,在与第一开口部20对应的框体15的位置上,拉开某个给定的距离(例如大约15mm)地形成有第二开口部21,它们也构成吸·排气的通路。
对于如上构成的嵌入式加热烹调器的吸·排气构成,将在下面说明其动作、作用。
首先,在所述构成中,考虑水从顶板11上溢出的情况。虽然很多的水被框体15阻挡,但是一部分水从第二开口部21浸入。该浸入了的水由于在第一开口部20和第二开口部21之间有大约15mm的空间,因此就被收存在框体15和支撑体12的区域中。
另外,虽然有要浸入主体内部的水,但是被侧壁19阻挡,大部分的水未进入具有充电部10的主体内部。而且,所谓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充电部是指,未被电绝缘或未被充分电绝缘的情况。作为充电部的例子,可以举出在印刷线路板上放置并电连接了电气部件的基板组件。而且,虽然在图3以外的附图中也存在对应的充电部,但是为了简单起见而省略。
像这样,通过在第一开口部20和第二开口部21之间设置某个给定的空间,就可以用简单化了的形状防止来自外部的水的浸入。
此外,支撑体12在顶板支撑面13上与顶板11接触,并借助侧壁19在主体支撑面17上与橱柜18接触。
像这样,由于将顶板11及锅等支撑,并且可靠地确保顶板11和橱柜18之间的有限的空间和第一开口部20的开口面积,因此就可以维持吸·排气通路,还可以充分地满足冷却性能。
对于向橱柜18内的溢水,由于主体支撑面17与支撑主体的橱柜18接触,因此也可以防止。
另外,形成第二开口部21的框体15不仅是水浸入主体内部的第1屏障,而且覆盖保护着顶板11。其结果是,顶板11的端面不显露出来,也不需要进行用于防止由顶板11造成的受伤的完全的边缘处理之类的多余的加工。此外,可以形成容易打理的顶部。另外,第二开口部21由于位于后方侧面,因此在顶部没有孔洞等凹凸。这样,就可以提供设计性优良的容易打理的烹调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比设于支撑体的侧壁上的第一开口部20更靠外侧形成主体支撑面,另外,在框体上与第一开口部对应的位置上也拉开给定的距离地设置第二开口部。这样,就可以用简单的构成来防止水向主体内浸入。即,可以提供同时确保溢水对策和冷却性能的可靠性高的机器,并且可以提供在顶部没有凹凸的设计性良好、容易打理的机器。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实现将顶部薄型化(约10mm以下)而且可以在该顶部确保用于主体内部的冷却的吸·排气口的构成。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采用吸·排气口,但是即使用只有吸气口、排气口的构成,也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以后方的一边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在后方和左右侧面上设置第一开口部、第二开口部。另外,根据主体的设置的方法、主体的冷却构成,即使仅在右侧面上设置,或根据条件在各种位置上设置,也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另外,即使将侧壁的形状设为相对于顶板使下侧向外周侧打开的钝角的倾斜形状(例如大约90度~大约135度),也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2)
使用图5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由于基本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仅对构成不同的地方进行说明。
在外框16的外周部设置凸缘22。此外,凸缘22位于橱柜18的上方。
支撑体12的侧壁19位于比凸缘22的端面23更靠主体内侧的位置。凸缘22与设于侧壁19和主体支撑面17之间的外框支撑面24接触。
对于如上所述构成的嵌入式加热烹调器的吸·排气构成,将在下面对其动作、作用进行说明。
对于动作、作用,也是仅对与实施方式1的内容不同的部分进行叙述。
考虑使水从顶板11上溢出,进入到第一开口部20的内部的情况。进入了第一开口部20内的水(图5中用X字母表示)到达凸缘22上。但是,由于在凸缘22上竖有侧壁19,并且外框支撑面24与凸缘22接触(面接触),因此水不会从外框支撑面24和凸缘22中向凸缘22的下侧泄漏。这样,水也不会向橱柜18泄漏。另外,侧壁19由于将凸缘22向下方推压,因此密封性进一步增加。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在外框的外周部设置凸缘,使支撑体的侧壁位于与凸缘端面相比更靠近主体内侧的位置,凸缘和设于侧壁与主体支撑面之间的外框支撑面接触。这样,由于即使水进入第一开口部内,水也不会从主体向橱柜内泄漏,因此就可以提供使密封性能大幅度提高了的可靠性高的机器。而且,如果在外框支撑面24和凸缘22之间,夹隔密封材料,则密封性能会进一步提高。
当然也可以获得与实施方式1中所述的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3)
使用图6对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由于基本的构成与实施方式2相同,因此仅对构成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侧壁19被设于顶板11的下部。
对于如上所述构成的烹调器的吸·排气机构,下面将对其动作、作用进行说明。
对于动作、作用,也仅对与实施方式2的内容不同的部分进行叙述。
具有第一开口部20的侧壁19由于被按照位于顶板11的下方的方式构成,因此就可以在顶板11和凸缘22之间可靠地设置空间,也就是可以可靠地确保吸·排气通路。这样,就可以使冷却性能的确保和溢水的防范同时实现。
另外,由于可以使侧壁19位于顶板11之下,也就是可以使主体支撑面17进一步位于主体内侧,因此就可以使覆盖顶板11及支撑板12的框体15的宽度尺寸进一步缩短。其结果是,可以使顶板11的面积、所谓的烹调面的面积进一步扩大。另外,由于在顶面上没有原来作为吸·排气口的第二开口部21,因此就可以使烹调面积进一步增大。另外,由于也完全没有孔洞等凹凸,因此就非常容易打理,另外,外观也很清爽,也可以设计性良好地构成。另外,在框体15和顶板11上有若干阶梯,框体的一方更高。其结果是,即使锅等偏移而滑至顶部的端面,由于阶梯成为锅的阻挡块,因此就不会有掉落的情况,安全性也可以提高。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将侧壁设于顶板的下方的构成。这样,就可以提供可以可靠地确保顶板和支撑板的吸·排气通路的、同时实现冷却性能和溢水的防范的可靠性高的机器。另外,还可以提供能够增大顶板的面积的容易进行烹调、容易打理、安全性也高的使用方便的机器。
而且,当然也可以获得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4)
使用图7对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由于基本的构成与实施方式3相同,因此仅对构成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在支撑体12的主体支撑面17的外周部,与支撑体12一体化地遍及全周地设有壁25。
对于如上所述构成的嵌入式烹调器的吸·排气机构,下面将对其动作、作用进行说明。
对于动作、作用,也仅对与实施方式3的内容不同的部分进行叙述。
考虑使水从顶板11上溢出的情况。在框体15上设有第二开口部21。在第二开口部21中,直至与橱柜18接触的面,开设有孔。但是,在支撑体12的主体支撑面17的外周部上遍及全周地形成有壁25。
其结果是,即使在橱柜18上流动而浸入的水超越第二开口部21而进入其中,也会被壁25阻挡而可以大幅度地削减浸入框体15内的水。
另外,由于壁25使支撑体12边缘弯曲,因此还可以充分地确保支撑体12自身的强度。
像这样,由于可以将进入主体的水从开始就阻挡住,因此就可以同时实现溢水的防范和冷却性能两方面。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在主体支撑面外周部设置了壁的构成。这样,就可以提供水更难以浸入主体内的可靠性高的机器。另外,当然也可以获得与实施方式1所述的相同的效果。
而且,所述说明中,虽然将壁与支撑体一体化地构成,但是即使用其他部件构成,也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5)
使用图8对实施方式5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由于基本的构成与实施方式4相同,因此仅对构成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在支撑体12的主体支撑面17的下方,设有密封材料26。
对于如上所述构成的嵌入式烹调器的吸·排气机构,将在下面对其动作、作用进行说明。
对于动作、作用,也仅对与实施方式4的内容不同的部分进行叙述。
考虑使水从顶板11上溢出的情况。
水朝向主体的一方行进。但是,由于在主体支撑面17的下方设有全周密封材料26,因此水就不会从主体和橱柜18之间浸入。这样,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对向橱柜18内的溢水的防范。
而且,密封材料26可以涂布发泡硅酮或粘贴密封胶带而构成。此外,只要是有密封效果的手段,就都可以使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在主体支撑面下部设置了全周密封材料的构成。这样,就可以提供水不会浸入橱柜内的可靠性高的、使用方便的机器。
(实施方式6)
使用图9A、图9B和图10对实施方式6进行说明。
如图9A、图9B、图10所示,由于基本的构成与实施方式5相同,因此仅对构成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在框体15的侧面,按照覆盖第二开口部21的方式安装有罩壳27。罩壳27具有顶面28、罩壳的侧壁29、底面30。罩壳的侧壁29具有多个第三开口部31,构成在两端具有弹性的弹性体32。该弹性体32通过与第二开口部21的两端嵌合,将罩壳27自由拆卸地安装在框体15上。另外,第二开口部21和第三开口部31都被形成于比从框体15、罩壳27的各自的下端开始设置的第一壁面33、第二壁面34更靠上方的侧面上。
作为冷却构成,冷却了主体内部的排出气体穿过外框16和框体15之间,穿过第一开口部20、第二开口部21以及罩壳27、第三开口部31而向外排出。
对于如上所述构成的烹调器的吸·排气机构,将在下面对其动作、作用进行说明。
对于动作、作用,也仅对与实施方式5的内容不同的部分进行叙述。
首先,考虑在所述构成中在顶板11上后方沸水溢出的情况。溢出沸水顺着框体15、罩壳顶面28而落到橱柜18上。但是,由于罩壳27被安装在框体15后方。并且,在顶面28上没有开口部,因此溢出沸水不会进入罩壳27内。
此外,即使在溢出而落向罩壳27的沸水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利用罩壳27的侧壁29和同面的第二壁面34,在橱柜18上流过来的溢出沸水也会大半被阻挡。其结果是,该溢出沸水大多无法进入罩壳27内。但是,由于有主体内部冷却用的第三开口部31,因此会有少量进入。穿过第三开口部31进入的溢出沸水由于在罩壳27之中有空间,因此就会被贮存在该处,仍不会进入主体内部。
对于还要落入的溢出沸水,由于被框体15的侧面和壁面A33阻挡,因此大部分不会进入主体内部。这里,最好将第二开口部21和第三开口部的位置关系配置为从后方看的位置相互错开的位置。这样,虽然排出气体略为难以向外部排出,但是可以形成溢出沸水很难再进入的构成。
另外,由于罩壳27可以自由拆卸,因此就可以很容易地拆下清洗。即,即使作为吸·排气口的第三开口部31因溢出沸水等而变脏,堵塞,也可以通过将拆装式的罩壳27简单地取下而清洗,使之变得清洁,可以恢复到维持原来的性能的状态。
另外,对于拆装方式,由于在罩壳27的两侧构成具有弹性的弹性体32,因此即使安装位置为较难安装的后方,也可以仅利用推入、拉拔这样的简单的操作而可以在框体15上拆装。
另外,即使在固定于侧面这样的稳定感差的面上时,也可以没有晃动地可靠地安装。
如上所述,利用本实施方式,即使在沸水溢出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使其难以进入主体内部,并且还可以确保冷却性能的构成。另外,由于罩壳也可以因自由拆装而简单地清洗,因此就可以提供可靠性高、清扫性、安装性好的使用方便的机器。
弹性体32既可以用与罩壳27一体化的部件构成,也可以将其他部件用点焊接或螺栓等的旋紧等固定于罩壳27上。作为弹性体32的材料,可以使用公知的弹性体。
而且,拆装的方式可以使用所有的拆装手段。
例如,也可以将片簧设于顶部内,将罩壳的某个面用片簧和顶部的面夹持而固定。另外,如果顶部、罩壳为磁性体,则也可以将磁铁设于两者或任意一方上。另外,也可以是用以弹簧构成制作的爪勾挂在顶部上,以单次操作取下的构成。
另外,也可以在固定于罩壳的树脂构件上设置凸形状,压入第二开口部,而作为拆装机构。
如果对本发明的特征进行总结,则如下所示。
本发明的烹调器采用如下的构成,即,具备顶板、从下方支撑顶板的支撑体、覆盖顶板的端面部的框体、构成主体的外框,支撑体在比顶板支撑面更靠外侧具有支撑主体自身的主体支撑面,并且在构成于顶板支撑面和主体支撑面之间的至少一边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部,另外,在框体上与第一开口部对应的位置上也拉开给定的距离地设置了第二开口部。这样,由于用简单地形成并确保框体的空间的构成来使水难以浸入主体内部,并且还保持了冷却的通路,因此就可以提供还确保了冷却性能的可靠性高的机器。
另外,本发明的烹调器采用如下的构成,即,在外框的外周部设置凸缘,另外使支撑体的侧壁位于比凸缘端面更靠主体内侧的位置,并且使凸缘与设于侧壁和主体支撑面之间的外框支撑面接触。这样,就可以提供可以使对于主体和橱柜之间的水向主体外的漏出的密封性大大提高了的可靠性高的机器。
另外,本发明的烹调器采用将侧壁设于顶板的下方的构成。这样,就可以通过侧壁直接支撑顶板来可靠地确保顶板和支撑体的吸·排气通路。也就是可以提供同时实现了溢水的防范和冷却性能两方面的可靠性高的机器。另外,由于可以使主体支撑面进一步位于主体内侧,因此就可以使顶板及覆盖支撑板的框体的宽度尺寸更为缩短。其结果是,可以提供能够增大顶板的面积的容易进行烹调的容易打理的使用方便的机器。
另外,本发明的烹调器采用在主体支撑面外周部设置了壁的构成。这样,就可以提供蔓延浸入于橱柜之上的水难以从第二开口部浸入主体内的可靠性高的机器。
另外,本发明的烹调器采用在主体支撑面下部设置全周密封材料的构成。这样,就可以提供水不会穿过主体支撑面之下而浸入位于橱柜内的主体下部之下的可靠性高的使用方便的机器。
本发明的嵌入式加热烹调器是将吸·排气口设于顶部的机器,可以通过在比设于支撑体的侧壁上的第一开口部更靠外侧上形成主体支撑面,另外,在框体上也在与第一开口部对应的位置上拉开某个给定的距离地设置第二开口部,就可以提供能够用简单的构成防止水向主体内的浸入,另外通过设置框体而使顶板的空间变大,并且不会有锅的滑落等的容易进行烹调的、安全并且容易打理的机器。此外,通过将开口部设于后方侧面部,就可以使在橱柜上方看到的顶部薄型化(例如约10mm),并且由于还可以实现在顶面整体上没有孔洞等凹凸的平坦的构成,因此就可以提供在确保了冷却、溢水的防范同时设计性也良好的机器。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嵌入式加热烹调器由于具有同时实现了溢水的防范、冷却性能两方面的吸·排气构成,因此也可以适用于具有水的管路的吸·排气口的机器(烹调机器、家务机器等)或有溢水的可能的嵌入式机器等中。

Claims (9)

1.一种嵌入式加热烹调器,其特征是,具备:顶板、将所述顶板从下方支撑的支撑体、覆盖所述顶板的端面部的框体、和构成主体的外框,所述支撑体在比顶板支撑面更靠外侧处具有支撑所述主体的主体支撑面,并且在构成于所述顶板支撑面和所述主体支撑面之间的至少一边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部,另外,在所述框体上与所述第一开口部对应的位置上,拉开给定的距离而设置有第二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加热烹调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外框外周部设置凸缘,所述支撑体的侧壁位于比所述凸缘端面更靠所述主体内侧的位置,并且所述凸缘和设于所述侧壁与所述主体支撑面之间的外框支撑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嵌入式加热烹调器,其特征是,所述侧壁被设于所述顶板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嵌入式加热烹调器,其特征是,在所述支撑体的所述主体支撑面外周部,设置有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入式加热烹调器,其特征是,在所述支撑体的所述主体支撑面外周部,设置有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嵌入式加热烹调器,其特征是,在所述支撑体的所述主体支撑面下部,设置有全周密封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入式加热烹调器,其特征是,在所述支撑体的所述主体支撑面下部,设置有全周密封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入式加热烹调器,其特征是,在所述支撑体的所述主体支撑面下部,设置有全周密封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嵌入式加热烹调器,其特征是,在所述支撑体的所述主体支撑面下部,设置有全周密封材料。
CNB2004800012982A 2004-03-16 2004-10-20 嵌入式加热烹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184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74262/2004 2004-03-16
JP2004074262A JP4114622B2 (ja) 2004-03-16 2004-03-16 組み込み式加熱調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3368A true CN1723368A (zh) 2006-01-18
CN100491842C CN100491842C (zh) 2009-05-27

Family

ID=34975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129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1842C (zh) 2004-03-16 2004-10-20 嵌入式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7533666B2 (zh)
EP (1) EP1734309B1 (zh)
JP (1) JP4114622B2 (zh)
CN (1) CN100491842C (zh)
AT (1) ATE423295T1 (zh)
CA (1) CA2523065C (zh)
DE (1) DE602004019577D1 (zh)
ES (1) ES2321302T3 (zh)
HK (1) HK1080540A1 (zh)
RU (1) RU2303748C2 (zh)
WO (1) WO200508819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81717B2 (en) 2007-01-05 2014-11-11 Lg Electronics Inc. Built-in cooking applian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90374B2 (en) * 2002-11-29 2010-04-06 Lg Electronics Inc. Gas radiation oven range
MX2009007143A (es) * 2006-12-29 2009-07-09 Lg Electronics Inc Electrodomestico para cocinar integrado.
RU2421664C2 (ru) 2006-12-29 2011-06-20 Эл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Встроенная бытовая электроплита и комплект для ее установки
KR100829621B1 (ko) * 2006-12-29 2008-05-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빌트 인 조리기기 및 그의 설치기구
KR100826709B1 (ko) * 2007-01-09 2008-04-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빌트 인 조리기기 및 그의 설치기구
KR100826707B1 (ko) * 2007-01-09 2008-04-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빌트 인 조리기기
MX2009007361A (es) * 2007-01-08 2009-07-16 Lg Electronics Inc Electrodomestico para cocinar integrado.
KR100885554B1 (ko) * 2007-01-08 2009-02-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빌트 인 조리기기 및 그의 설치 장치
KR100826706B1 (ko) 2007-01-09 2008-04-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빌트 인 조리기기
KR101291500B1 (ko) * 2007-01-09 2013-08-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빌트 인 조리기기의 설치기구
US8161960B2 (en) 2007-01-09 2012-04-24 Lg Electronics Inc. Built-in cooking appliance
KR100829622B1 (ko) * 2007-01-09 2008-05-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빌트 인 조리기기
KR100829623B1 (ko) * 2007-01-09 2008-05-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빌트 인 조리기기 및 그의 설치 장치
RU2411415C1 (ru) * 2007-01-09 2011-02-10 Эл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Встроенная электроплита
DE102007055310A1 (de) * 2007-11-20 2009-05-28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Kochfeld
EP2258989A1 (en) * 2008-03-11 2010-12-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Heating cooker
EP2378207B1 (en) * 2010-03-31 2017-05-10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Cooking arrangement
JP5609303B2 (ja) * 2010-06-21 2014-10-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IT1403711B1 (it) * 2011-01-11 2013-10-31 Pramar S R L Piano di cottura per cucine
US9841196B2 (en) 2012-07-11 2017-12-12 Whirlpool Corporation Ventilation system for a cooktop
JP6358883B2 (ja) * 2014-07-25 2018-07-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6087881B2 (ja) * 2014-09-12 2017-03-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トッププレート保護具、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加熱調理器
JP6305465B2 (ja) * 2016-06-13 2018-04-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KR101851862B1 (ko) 2016-08-26 2018-04-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벤트를 구비하는 조리기기
US10443858B2 (en) * 2017-01-25 2019-10-15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Cooking appliance
JP6336149B2 (ja) * 2017-02-02 2018-06-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トッププレート保護具、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加熱調理器
JP6851238B2 (ja) * 2017-03-29 2021-03-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EP3441534A1 (en) * 2017-08-07 2019-02-13 Vestel Elektronik Sanayi ve Ticaret A.S. Closely assembled modular appliance
CN111406439B (zh) * 2017-10-12 2022-03-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US11692716B2 (en) 2020-05-15 2023-07-04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Inc. Housing for household appliance with external panel having integrated reinforcement
CN113208294A (zh) * 2021-04-29 2021-08-06 江西卓尔金属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除尘防潮功能的密集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7652A (en) * 1974-06-28 1976-03-30 White-Westinghouse Corporation Cooking surface assembly for an induction range
JPS57145296A (en) 1981-03-04 1982-09-08 Toshiba Electric Equip Dimming remote controller
JPS6110317Y2 (zh) 1981-03-10 1986-04-02
WO1983003736A1 (en) 1982-04-14 1983-10-27 Hirai, Yukio Cooking device
US4549052A (en) * 1984-01-12 1985-10-22 The Maytag Company Cooling system for an induction cooking cartridge
JPS61105036A (ja) * 1984-10-29 1986-05-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調理器ユニツト
JP2523691B2 (ja) 1987-10-05 1996-08-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H02234384A (ja) 1989-03-07 1990-09-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690156B2 (ja) * 1989-10-04 1997-12-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組み込み式加熱調理器
JP3122990B2 (ja) * 1992-02-26 2001-01-09 味の素株式会社 O−メチル−l−チロシン及びl−3−(1−ナフチル)アラニンの製造方法
EP0675672A1 (en) * 1994-03-31 1995-10-04 Superluck Electrics Corp. Heat radiating device of induction heater
JP3266104B2 (ja) 1998-06-08 2002-03-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組込み式誘導加熱式調理器
CN2477990Y (zh) * 2001-04-02 2002-02-20 皮国良 嵌入式炉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81717B2 (en) 2007-01-05 2014-11-11 Lg Electronics Inc. Built-in cooking applian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91842C (zh) 2009-05-27
CA2523065C (en) 2008-07-15
EP1734309A1 (en) 2006-12-20
EP1734309B1 (en) 2009-02-18
HK1080540A1 (en) 2006-04-28
CA2523065A1 (en) 2005-09-16
DE602004019577D1 (de) 2009-04-02
RU2303748C2 (ru) 2007-07-27
ATE423295T1 (de) 2009-03-15
US7533666B2 (en) 2009-05-19
RU2005116025A (ru) 2006-03-20
ES2321302T3 (es) 2009-06-04
US20060144388A1 (en) 2006-07-06
JP4114622B2 (ja) 2008-07-09
WO2005088199A1 (ja) 2005-09-22
JP2005265209A (ja) 2005-09-29
EP1734309A4 (en) 2008-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23368A (zh) 嵌入式加热烹调器
CN1290391C (zh) 通信机器的散热构造
CN1260522C (zh) 加热烹饪器
CN100337313C (zh) 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及其隔板
CN101059613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906363A (zh) 排水器
CN1442881A (zh) 干燥洗涤物的装置和方法
CN1305174C (zh) 用于集成电路的连接器以及在集成电路上使用的组件
CN1779993A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897773A (zh) 微波烹调器
CN1712826A (zh) 空气净化系统
CN101055070A (zh) 蒸汽发生器及具有该蒸汽发生器的滚筒式洗衣机
CN1929704A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720613A (zh) 微环境方式半导体制造装置
CN1991169A (zh) 电气部件保护装置
CN1401950A (zh) 装卸机构和使用这种装卸机构的空调机
CN1817484A (zh) 涂布膜的干燥方法、涂布膜的形成方法及涂布膜形成装置
CN1741280A (zh) 具有嵌入的半导体区的半导体器件
CN1264386C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750230A (zh) 受激准分子灯装置
CN1255070C (zh) 煮饭器
CN1264385C (zh) 加热烹调器
CN1624937A (zh) 真空层压装置和真空层压方法
CN1572706A (zh) 电梯的门装置
CN1740658A (zh) 窗式空气调节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054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8054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7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