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49212A - 柔性板连接器及电路板和柔性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柔性板连接器及电路板和柔性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49212A
CN1649212A CNA200510006174XA CN200510006174A CN1649212A CN 1649212 A CN1649212 A CN 1649212A CN A200510006174X A CNA200510006174X A CN A200510006174XA CN 200510006174 A CN200510006174 A CN 200510006174A CN 1649212 A CN1649212 A CN 16492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board
circuit board
housing
connector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061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73702C (zh
Inventor
佐藤邦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49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9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370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370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9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mov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linearly, e.g. slid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50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cam, wedge, cone or ball also combined with a screw
    • H01R4/5083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cam, wedge, cone or ball also combined with a screw using a wedge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柔性板连接器,包括上表面有开口壳体,壳体位于电路板的通孔中。电路板的端子连接至传导接触件的外接触部,传导接触件部分从壳体侧面的上端附近凸起。一部分柔性板通过开口被插入插入孔,然后使按压件向开口滑动。借此,通过按压件和位于壳体中的楔形上推块夹住并固定接触件的内接触部和柔性板的被插入的部分。按压件具有盖部,该盖部使得柔性板位于插入孔之外的部分在基本上平行于电路板的上表面的方向弯曲。

Description

柔性板连接器及电路板和柔性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柔性板与电路板彼此电连接在一起的柔性板连接器,还涉及电路板和柔性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诸如便携电话和摄像机的电子设备已经日益小型化,同时在内部集成了更多的电子元件。在很多这样的电子元件中,导线或端子通过焊料电连接至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元件装焊盘。在每个小型化的便携电话中,通常使用多个电路板。在那些电路板上,设置有相当大的组件部分,诸如液晶显示模块和键盘。柔性板被广泛用于电路板之间或电路板和其它组件部分之间的电连接。
通常,下述连接器等用于将柔性板连接至电路板。
(1)如图5所示,如箭头D所示,柔性板56的端子部分57插入连接器53。连接器53具有设置在电路板51上的摆动部52,摆动部按照箭头C所示的方向摆动。通过摆动部52固定端子部57。
(2)如图6所示,连接器63设置在电路板61上,并具有接触件62和接合爪。柔性板66具有和接合爪接合的接合孔,以及信号输入/输出端子65。柔性板66与连接器63接合,如箭头E所示,使得信号输入/输出端子65与接触件62接触,实现导通(参看JP H09-22760A)。
(3)如图7所示,柔性板72设置在电路板71的表面,如箭头F所示。接着,如箭头G所示,柔性板72被覆盖待装配至电路板71的柔性板72的一部分的保持件74夹持。结果,设置在保持件74中并连接至板簧75的凸起76将设置在柔性板72的后表面压向设置在电路板71顶表面的信号端子79,从而实现电连接(参看JP H09-69678A)。
对于日益小型化的电子设备,其厚度的减小尤为重要。在电子元件等减小尺寸或变薄的情况下,用于柔性板的连接器也被希望减小尺寸或变薄。
然而,在使用如(1)和(2)所述的连接器53、63的情况下,连接器53、63设置在电路板51、61上。从而,连接器53、63从电路板51、61的顶表面整体凸出。其缺点在于使其很难最小化彼此连接的电路板51、61和柔性板56、66。为了减小连接器53、63的厚度,可以想到,减小连接器53、63中的元件(诸如绝缘器、端子等)的厚度。然而,其缺点在于会导致结构的强度降低、连接失败等。
至于(2)中的连接器63,由于通过使接合爪与接合孔接合将电路板61和柔性板66彼此连接在一起,连接强度比较弱。
同时,当电路板71和柔性板72彼此连接,而不使用如情况(3)所示的任何连接器时,保持件74的通用性较差。这样导致成本增加。另外,保持件74以大于信号端子78形成部分的区域覆盖柔性板72的很大部分。同样,保持件74在其内部具有片簧75和凸起76。另外,设置保持件74以在电路板71上凸起。结果,使得很难减小组件的尺寸。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柔性板的连接器,该连接器的尺寸较小且较薄,而不减弱强度或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板连接器,包括:
壳体;
接触件,具有位于壳体内部的内接触部和从壳体的侧面的上端的附近凸出的外接触部;以及
夹紧装置,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中,可相对于壳体移动,具有与所述接触件的内接触部一起形成插入孔的夹紧表面,其中,夹紧装置相对于壳体的运动使得插入孔变窄。
以这种结构,接触件的外接触部从靠近壳体的侧表面的上端附近凸起。同时,接触件的内接触部与夹紧装置的夹紧表面一起限定插入孔。因此,例如,通过将外接触部连接至形成在电路板表面的端子等,并且通过将柔性板的一部分插入和夹紧于插入孔中,形成在柔性板的这一部分上的端子能够连接至内接触部。结果,电路板和柔性板彼此可靠地电连接和机械连接在一起。同样,由于外接触部从壳体的侧表面的上端附近向外凸起,通过将壳体放进电路板的孔,端子和外接触部彼此连接,在其表面上形成端子等。因此,防止电路板和柔性板连接器的整体厚度显著增加。结果,有效地实现了使用柔性板连接器的电子设备等的尺寸减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插入孔的开口位于壳体的侧表面的上端附近。
根据这一实施例,由于插入孔的开口位于壳体的侧表面的上端附近,在壳体被放置进电路板的孔内的情况下,柔性板的部分能够容易且牢固地插入插入孔。
优选地,插入孔的开口形成在于壳体的上表面中,位于壳体的侧表面的上端附近。在这种情况下,柔性板的部分能够容易和牢度地插入插入孔,即使在整个壳体被放入电路板的孔中的情况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的外周表面通常为杯状,插入孔定位在相对于壳体的底表面的倾斜方向。
根据这一实施例,由于插入相对于壳体的底表面的倾斜定位,所以,在平行于壳体的底表面的方向有效地减小了用于容纳部分柔性板的插入孔的必要尺寸。结果,有效地减小了柔性板连接器的尺寸。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夹紧装置具有用于将被夹紧的柔性板的未夹紧部分弯曲至特定方向的保持部。
根据这一实施例,例如,放置在插入孔中的柔性板的一部分被夹紧装置夹紧。同样,夹紧装置的保持部将柔性板的未夹紧部分弯曲至特定方向。例如,柔性板的未夹紧部分能够在这样的方向弯曲,从而不显著地从壳体的表面凸起。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小通过这种柔性板连接器彼此连接的电路板和柔性板的尺寸。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和柔性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
如上限定的柔性板连接器;
电路板,具有电路、连接至该电路的连接端子、以及形成在连接端子附近的孔;以及
柔性板,具有接线、以及连接至接线的连接端子,其中
柔性板连接器的至少一部分壳体设置在电路板的孔中,
电路板的连接端子连接至柔性板连接器的接触件的外接触部,以及
柔性板的一部分位于柔性板连接器的插入孔中,由夹紧装置夹紧,同时柔性板的连接端子连接至柔性板连接器的接触件的内接触部。
在这种柔性板连接器中,外接触部位于壳体的侧表面的上端附近,同时,连接端子形成在电路板中的孔附近。因此,在壳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孔中的情况下,这种柔性板连接器的外接触部和电路板的连接端子可容易且牢固地彼此连接。结果,减轻了从电路板的表面凸出的柔性板连接器的部分,能够有效地防止电路板和柔性板连接器作为整体的整体厚度显著增加。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采用这种有形板连接器形成的电子设备的尺寸。
另外,由于柔性板的部分设置在柔性板连接器的插入孔中,并且被夹紧装置夹紧,经由柔性板连接器,柔性板和电路板彼此机械和电连接。
通过将外接触部的结构形成为对应于电路板的连接端子的形状,通过将内接触部形成为对应于柔性板的连接端子的形状,可以将这种构造的柔性板连接器应用到不同的柔性板和电路板。也就是,仅通过改变接触件的形状,柔性板连接器可适用于不同的柔性板和电路板,因此具有高通用性,降低了制造成本。
另外,由于壳体仅被形成为适于容纳部分柔性电路板的尺寸,可以有效地减小柔性板连接器的尺寸。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柔性板连接器的插入孔的开口位于壳体的上表面中,在壳体的侧表面的上端附近,
柔性板连接器的壳体的外周表面通常为杯状,插入孔位于相对于壳体的底表面倾斜的方向,
柔性板连接器的夹紧装置具有保持部,以及
通过柔性板连接器的夹紧装置的保持部使位于插入孔之外的一部分柔性板弯曲,使其基本上平行于电路板的顶表面定位。
根据这一实施例,柔性板部分位于柔性板连接器的插入孔中,同时,通过柔性板连接器的夹紧装置的保持部使柔性板位于插入孔之外的部分弯曲。柔性板的弯曲部基本上平行于电路板的顶表面定位,从而,位于接近柔性板连接器和电路板的表面的位置。也就是,防止柔性板位于柔性板连接器外侧的部分显著地从柔性板连接器或电路板凸起。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小通过这种柔性板连接器彼此连接在一起的电路板和柔性板的尺寸。结果,可以有效地减小使用这种电路板和柔性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的电子设备等的尺寸。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的孔是贯穿电路板的通孔。
根据这一实施例,壳体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在电路板的通孔中。因此,即使使用厚度相当小的电路板,壳体也可以放置至电路板,例如处于几乎不从电路板的表面凸起的状态。结果,有效地使电路板和柔性板之间的整个连接结构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的孔是深度小于电路板厚度的非贯通孔。
根据这一实施例,壳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电路板的非贯通孔中。例如,通过使非贯通孔的深度大致等于壳体的厚度,将壳体放置至电路板,从而不从电路板的任何表面凸出。结果,有效地降低了柔性电路板连接器和电路板的整体厚度。
另外,放置在非贯通孔中的壳体的底部不从电路板的底表面凸出,原因在于电路板的孔是非贯通孔。因此,不用担心壳体朝电路板的顶表面凸起,或者由于电路板的后表面侧来的力而脱落。因此,可以牢度地将电路板和柔性板彼此连接。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柔性板连接器包括:壳体;接触件,具有从壳体的侧表面的上端附近凸出的外接触部;以及夹紧装置。夹紧装置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中,可相对于壳体移动。另外,夹紧装置具有夹紧表面,夹紧表面与接触件的内接触部一起限定插入孔。另外,通过相对于壳体移动,夹紧装置可以使插入孔变小。因此,柔性板连接器的壳体设置在电路板的孔中,通过部分插入连接器的插入孔,可以电固定和机械固定柔性板,借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减小电路板、连接器、以及柔性板的整体厚度。
附图说明
通过用来示范性说明本发明而非对其进行限定的详细描述和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柔性板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一状态的视图,在该状态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柔性板连接器被横向剖开;
图3是截面图,示出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板连接器将柔性板连接至电路板的一个状态;
图4是截面图,示出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板连接器将柔性板连接至电路板的另一状态;
图5是示出现有技术柔性板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另一现有技术柔性板连接器的透视图;以及
图7是示出另一现有技术柔性板连接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通过附图所示出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柔性板连接器的透视图。柔性板连接器1将柔性板30固定至电路板40,并将柔性板30的接线电连接至电路板40的电路。
柔性板连接器1通常具有矩形平行六面体壳体2,其中壳体2设置在形成在电路板40中通常为矩形的通孔41中。壳体2具有从电路板40的顶表面凸出的上端部。
柔性板连接器1包括多个导电第一和第二接触件3、4,以将电路板40的电路电连接至作为柔性板30的接线的互连图案。
第一和第二接触件3、4具有位于壳体2内的内接触部3a、4a,以及位于壳体2外的外接触部3b、4b。也就是,第一接触件3的外接触部3b从侧表面23凸出,侧表面23是从电路板40的顶面凸出的壳体2的侧表面部分,并沿着壳体的纵向延伸。另外,第二接触件4的外接触部4b从侧表面24凸出,侧表面24与侧表面23相对,第一接触件3从侧表面23凸出。在任何情况下,第一和第二接触件3、4彼此平行排列,从而沿着壳体2的纵向延伸。
第一接触件3的外接触部3b和第二接触件4的外接触部4b通过焊料分别电连接和机械连接至靠近电路板40的通孔41形成的连接端子43、44。
壳体2的上侧表面有开口6,开口6在壳体2的侧表面的上端的附近。开口6设置在侧表面23附近,第一接触件3的外接触部3b从侧表面凸出。开口6还成形为能使柔性板30的连接部31插入其中。开口6具有在壳体2的上侧表面纵向延伸的矩形形状。
壳体2从电路板的顶表面凸起的部分基本上用起到夹紧装置作用的按压件8的上部覆盖。按压件8的上部在平面图中具有矩形形状。按压件8的长边的长度基本上等于壳体2的纵向长度。按压件8的上部的短边构成支撑部,其朝着壳体2的底部延伸。在支撑部的内侧面上,形成有接合爪。这种接合爪与形成在壳体2的横向侧面中的导槽接合,从而使得按压件8能够沿着导槽26在箭头“A”所示的横向方向移动。盖部8a沿着按压件8的上部的长边边缘形成。当按压件8朝着壳体2的侧面23移动时,盖部8a位于壳体2的上侧面的开口6上方。
图2是示出一状态的视图,在该状态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柔性板连接器1被横向剖开。
如图2所示,第一和第二接触件3、4的内接触部3a、4a分别设置在壳体2中。第一接触件3的内接触部3a沿着形成在壳体2的内表面中的倾斜表面位于斜坡上。在第一接触件3的内接触部3a和外接触部3b之间,连接有固定部3c。固定部3c朝着壳体2的底部延伸,装配至形成在壳体2中的固定孔。
第二接触件4具有邻接外接触部4b的垂直部4c。垂直部4c沿着壳体2的垂直延伸内表面朝其底面延伸。内接触部4a从垂直部4c向壳体2的开口6延伸。
在第一接触件3的内侧接触部3a的前端处,形成有接触端子3d,其厚度逐渐增大。另外,在第二接触件4的内接触部4a的前端处,形成有接触端子4d,其厚度逐渐增大。第一和第二接触件的接触端子3d、4d彼此靠近设置。
在壳体2中,通过夹紧面8b(夹紧面8b是按压件8的底侧表面)与第一和第二接触件3、4的内接触部3a、4a形成插入孔9。插入孔9延伸至壳体2的上侧面的开口6,它相对于壳体2的底面倾斜。
滑动件8c位于插入孔9下方。滑动件8c与按压件8整体形成,和按压件8一起移动。在滑动件8c的上侧面,形成有向下倾斜的斜面,从而朝着第一接触件3定位,如连接器的横截面所示出的。楔形上推块10设置在滑动件8c和插入孔9之间。上推块10与滑动件8c接触的表面是朝着第一接触件3向下倾斜的斜面。同时,插入孔9侧的上推块10的另一表面是朝着第一接触件3向上倾斜的斜面。插入孔9侧的上推块10的表面通常与第一和第二接触件3、4的内接触部3a、4a的底面大致平行并靠近。
具有上述结构的柔性板连接器1按照下列方式将柔性板30连接至电路板40。
首先,在盖部8a位于壳体2的开口6之上的情况下,朝着第二接触件4移动按压件8,露出开口6。当按压件8朝着第二接触件4移动时,滑动件8c和按压件8一起朝着第二接触件4移动。结果,底面与滑动件8c的倾斜上表面接触的上推块10朝着壳体2的底面移动。
通过露出的开口6将柔性板的连接部31插入壳体2。插入壳体2的柔性板的连接部31位于形成在按压件8的夹紧面8b和第一及第二接触件3、4的内接触部3a、4a之间的插入孔9内。如图3的截面图所示,由于柔性板30在连接器1之外的重量的原因,柔性板30的连接部31的前端33与夹紧面8b接触。
随后,按压件8朝着第一接触件3移动,如图4所示。结果,按压件8的夹紧面向下按压柔性板30。同时,和按压件8一起朝着第一接触件3移动的滑动件8c向上移动上推块10。随后,上推块10的上表面向上推第一和第二接触件3和4的内接触部3a和4a。以这种方式,插入孔变窄,使得柔性板30的一部分和第一及第二接触件3、4的内接触部3a、4a夹在按压件8的夹紧表面8b和上推块10的上表面之间。结果,柔性板30的连接部31和第一及第二接触件3、4的接触端子3d、4d可以牢度地彼此接触,以彼此电连接和机械连接。
当按压件8朝着第一接触件3移动时,按压件8的盖部8a位于壳体2的开口6之上。此时,按压件8滑动,处于配合在壳体2的槽中的状态。因此,按压件8的盖部8a使得柔性板30位于壳体2的插入孔9之外的部分朝向壳体2的上表面弯曲。结果,柔性板30位于插入孔9之外的部分沿着通常平行于电路板40的表面的方向定位。
因此,实现了根据本发明的在柔性板和电路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由于柔性板30位于插入孔9之外的部分沿着平行于电路板40的表面的方向定位,消除了如下所述的缺点。也就是,由于柔性板30具有某种程度的刚性和挠性,在柔性板30被倾斜插入连接器1时,柔性板30位于插入孔9之外的部分弯曲为弓形,如图3所示。柔性板30的刚性使得柔性板30的弓形部分从电路板40的表面凸出很多。如果当柔性板30保持在凸出状态时,柔性板30被固定,那么,装配工人的手或工具等会被柔性板30的凸出部分绊住。这样会造成诸如使柔性板30与连接器断开或对柔性板30造成损坏这样的缺陷。
因此,在这一实施例中,通过按压件8的盖部8a,通常使柔性板30位于插入孔9之外的部分平行于电路板40的表面的方向弯曲,如图4所示。借此,可有效地防止柔性板30从电路板40的表面凸出。因此,可有效地防止柔性板30与连接器断开连接或受到损坏等缺点。
尽管本实施例中的柔性板连接器1包括多个第一和第二接触件3、4,但是,柔性板连接器1也可以仅包括第一接触件3或第二接触件4中的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假的外接触部优选形成在壳体2的侧面的位置,该位置对应于另一连接件的外接触部。当第一和第二接触件3、4的外接触部3b、4b中之一固定到电路板40的端子43、44中之一且假的外接触部固定至电路板40的表面时,壳体2能够牢固地固定至电路板40。
在这一实施例中,尽管柔性板连接器1的壳体2位于电路板40的通孔41中,但是,壳体2也可以位于设置在电路板中的、深度小于电路板的厚度的非通孔中。在这种情况下,壳体2的底面没有暴露在电路板的后侧面中。因此,即使在从电路板的后侧面施加一些力的情况下,也可以避免诸如壳体2凸出和断开连接等缺点。
在这一实施例中,尽管部分壳体2位于电路板40的通孔41中,但是,整个壳体也可位于通孔中。结果,可以制造出几乎不从电路板40凸出的柔性板连接器1。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和第二接触件可从壳体的上侧面拉出。
另外,壳体2中的上推块10可以省略。也就是,可以仅用按压件8使插入孔9变窄。
尽管已经描述了本发明,显然,本发明可以进行各种改变。这样的改变不应当被视作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所有这些改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显而易见的,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这些改变。

Claims (8)

1.一种柔性板连接器,包括:
壳体;
接触件,其具有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内接触部和从所述壳体的侧面的上端的附近凸出的外接触部;以及
夹紧装置,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可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具有与所述接触件的内接触部一起形成插入孔的夹紧表面,其中,所述夹紧装置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运动使得所述插入孔变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板连接器,其中
所述插入孔的开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侧面的上端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板连接器,其中
所述壳体的外周表面通常为杯状,所述插入孔定位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底表面的倾斜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板连接器,其中
所述夹紧装置具有用于将所夹紧的柔性板的未夹紧部分弯曲至特定方向的保持部。
5.一种电路板和柔性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所述柔性板连接器;
电路板,其具有电路、连接至所述电路的连接端子、以及形成在所述连接端子附近的孔;以及
柔性板,其具有接线、以及连接至所述接线的连接端子,其中
所述柔性板连接器的至少一部分壳体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孔中,
所述电路板的连接端子连接至所述柔性板连接器的接触件的外接触部,以及
所述柔性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柔性板连接器的插入孔中,并由所述夹紧装置夹紧,同时所述柔性板的连接端子连接至所述柔性板连接器的接触件的内接触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板和柔性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其中
所述柔性板连接器的插入孔的开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中,处在所述壳体的侧表面的上端附近,
所述柔性板连接器的壳体的外周表面大致为杯状,所述插入孔位于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底表面倾斜的方向,
所述柔性板连接器的夹紧装置具有保持部,以及
通过所述柔性板连接器的所述夹紧装置的所述保持部使位于所述插入孔之外的一部分柔性板弯曲,使其定位成基本上平行于电路板的顶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板和柔性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其中
所述电路板的孔是贯穿所述电路板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板和柔性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其中
所述电路板的孔是深度小于所述电路板的厚度的非贯通孔。
CNB200510006174XA 2004-01-30 2005-01-31 柔性板连接器及电路板和柔性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370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133/2004 2004-01-30
JP2004023133A JP4121465B2 (ja) 2004-01-30 2004-01-30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用コネクタおよび回路基板とフレキシブル基板との接続構造
JP23133/04 2004-0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9212A true CN1649212A (zh) 2005-08-03
CN100373702C CN100373702C (zh) 2008-03-05

Family

ID=34650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617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3702C (zh) 2004-01-30 2005-01-31 柔性板连接器及电路板和柔性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025613B2 (zh)
EP (1) EP1560296A1 (zh)
JP (1) JP4121465B2 (zh)
KR (1) KR100721071B1 (zh)
CN (1) CN100373702C (zh)
TW (1) TWI25260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4399A (zh) * 2010-09-26 2011-02-02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单体的极耳保护夹
CN101645556B (zh) * 2008-08-06 2011-12-28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结构
CN106486793A (zh) * 2016-12-21 2017-03-08 丹阳特瑞莱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组件的稳定连接装置
CN109596141A (zh) * 2019-01-22 2019-04-09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传感器组件、惯性测量组件和移动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14575B2 (ja) * 2004-03-29 2007-11-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用コネクタ付き回路基板および回路基板とフレキシブル基板との接続構造
TWI351799B (en) * 2006-04-25 2011-11-01 Wago Verwaltungs Gmbh Elektr. verbinder
JP5073572B2 (ja) * 2008-04-25 2012-11-14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US7581975B1 (en) * 2008-12-08 2009-09-01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connector
JP5600523B2 (ja) * 2010-08-27 2014-10-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構造
EP2546932A3 (en) * 2011-07-15 2015-06-24 Hosiden Corporation Terminal box and terminal box fixing arrangement
US8430684B1 (en) * 2011-08-04 2013-04-30 George F. Glatts, III Ribbon cable connector
JP5959212B2 (ja) * 2012-01-27 2016-08-02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KR101920623B1 (ko) * 2012-01-30 2018-1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신호케이블, 케이블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신호케이블 연결장치
JP6272660B2 (ja) 2013-05-17 2018-01-31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コネクタ
US10404008B2 (en) * 2017-10-06 2019-09-03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Connector system with receptacle and plug connectors having complimentary angled connector platforms
DE102017219437A1 (de) * 2017-10-30 2019-05-02 Airbus Operations Gmbh Gehäuse zum Verbinden von auf einer Folie gedruckten elektrischen Leitungen mit einer Spannungsversorgung
CN110930881B (zh) * 2019-11-28 2021-10-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13900012B (zh) * 2021-10-12 2024-05-07 深圳市精莞盈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线路板烧录测试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30384A1 (fr) * 1982-07-15 1984-01-20 Amp France Procede et connecteur electrique pour terminer un conducteur d'un cable flexible plat
US5240430A (en) * 1991-10-31 1993-08-31 Amp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able to circit board application
US5194017A (en) * 1992-02-24 1993-03-16 Amp Incorporated Connector for a flexible circuit
US5211577A (en) * 1992-10-06 1993-05-18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Pressure-actuated gold dot connector
GB9507127D0 (en) * 1995-04-06 1995-05-31 Amp Holland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JPH0922760A (ja) 1995-07-04 1997-01-21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電話におけるfpcと基板の接続構造
JP2669412B2 (ja) 1995-08-31 1997-10-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Tab実装構造
JP3118688B2 (ja) * 1996-03-05 2000-12-1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ケーブル用ワンタッチコネクタ
US6447305B1 (en) * 1996-05-14 2002-09-10 Miraco, Inc. Circuit to printed circuit board stored energy connector
JPH10255926A (ja) 1997-03-07 1998-09-25 Sharp Corp コネクタ
JPH10308261A (ja) 1997-05-06 1998-11-17 Sumikou Tec Kk Fpc/ffc用コネクタ
JPH11185848A (ja) 1997-12-12 1999-07-09 Molex Inc 平型柔軟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DE19750224B4 (de) * 1997-11-13 2005-10-06 Daimlerchrysler Ag Stecker zur Herstellung einer lösbaren elektrischen Verbindung zwischen einem Flachbandkabel und einer Leiterplatte
JP3075707B2 (ja) * 1997-12-24 2000-08-14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配線板用コネクタ
US6089904A (en) * 1999-04-16 2000-07-18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FFC connector
US6159038A (en) * 1999-04-21 2000-12-12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ompression header connector having strain relief and mountable to frame of hard disk drive
BR9905307A (pt) * 1999-10-29 2001-06-12 Uni Charm Corp Absorvente higiênico
CN2519442Y (zh) * 2001-12-03 2002-10-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5556B (zh) * 2008-08-06 2011-12-28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结构
CN101964399A (zh) * 2010-09-26 2011-02-02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单体的极耳保护夹
CN101964399B (zh) * 2010-09-26 2013-04-17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单体的极耳保护夹
CN106486793A (zh) * 2016-12-21 2017-03-08 丹阳特瑞莱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组件的稳定连接装置
CN109596141A (zh) * 2019-01-22 2019-04-09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传感器组件、惯性测量组件和移动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31348A (en) 2005-09-16
EP1560296A1 (en) 2005-08-03
KR20050078216A (ko) 2005-08-04
KR100721071B1 (ko) 2007-05-23
JP4121465B2 (ja) 2008-07-23
US7025613B2 (en) 2006-04-11
TWI252609B (en) 2006-04-01
US20050170685A1 (en) 2005-08-04
CN100373702C (zh) 2008-03-05
JP2005216720A (ja) 2005-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49212A (zh) 柔性板连接器及电路板和柔性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CN1677753A (zh) 柔性板连接器以及电路板和柔性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CN1260753C (zh) 推进开关
CN1893199A (zh) 连接器
CN1767268A (zh) 连接器
CN1290228C (zh) 电连接器
CN1508910A (zh) 能减少其上安装有连接器之装置厚度的连接器
CN1203358C (zh) 显示单元安装与连接装置
CN1960069A (zh) 易于改进电磁干扰特性的小型电连接器
CN1790817A (zh) 连接器
CN1574455A (zh) 天线
CN1992440A (zh) 凸轮结构及使用该凸轮结构的连接器
CN1182506C (zh) 液晶显示器
CN1905289A (zh) 半导体设备用插座
CN101032197A (zh) 移动无线设备
CN1881695A (zh) 连接器
CN1808776A (zh) 具有带着螺丝孔的u形固定件的连接器
CN101079350A (zh) 电子元件
CN1881694A (zh) 连接器
CN101047295A (zh) 连接器
US7153144B2 (en) Module connector
CN1641937A (zh) 电子卡连接器组合
CN1842258A (zh) 电子电路单元
CN1245059C (zh) 电子器件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638346Y (zh) 移动电话及其麦克风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05

Termination date: 201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