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7757A - 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和产品标识数据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和产品标识数据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7757A
CN1637757A CNA2004100817381A CN200410081738A CN1637757A CN 1637757 A CN1637757 A CN 1637757A CN A2004100817381 A CNA2004100817381 A CN A2004100817381A CN 200410081738 A CN200410081738 A CN 200410081738A CN 1637757 A CN1637757 A CN 16377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dentification data
product
identification
data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817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藤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37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77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9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involving significant data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和方法。根据本发明,采购部门的输入设备读取添加到产品上的条形码和RF标记,作为两个标识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以使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彼此进行相关。分别在信息部门的第一和第二数据库中存储并管理所读取的条形码数据和RF标记数据。当例如产品数据终端的用户根据产品的条形码数据发出请求以获取预定数据时,从第一和第二数据库中的一个或全部中检索预定数据。将所获取的数据返回到用户终端。还能够检查添加到每一个产品上的标识数据之间的一致性。

Description

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和产品标识数据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和一种用于管理贴附在产品上的标识数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商店销售的大多数产品上均附有条形码。条形码是不同宽度的平行条和间隔的组合,表示数字数据或符号数据。利用作为专用输入设备的条形码读取器来读取条形码,从而能够获得对应产品的数据。因此,能够快速准确地输入与每个产品相关的数据,而无需使用例如键盘的输入设备来手动地输入数据。因此,条形码被贴附在许多产品上并得到有效的使用。
例如,利用附在产品上的条形码来表示的典型数据包括JAN(日本物品码(Japanese Article Number))码。JAN码由13或8个数位构成。JAN码包括指示了相应产品的生产国家的国家码,指示了产品的制造商的制造商码,指明了产品的产品码,以及校验位。有利地,利用负载各个产品商的条形码,能够立即掌握库存数量和销售速度。
例如,当条形码由13位构成时,指示了产品码的数据只对应了5位。不利地,利用读取JAN码不能获得例如产品的名称及其价格的详细信息。在针对产品管理的条形码的应用中,使用了一种将条形码用作ID,即标识数据的方法,用于数据库检索。条形码可以只包括标识数据来指明对应的产品,因而能够减少数位的数目。作为条形码中的标识数据,例如,可以使用产品码、订货号、提货号、回收号、制造管理号、运营指令号或序列号。
用户使用条形码读取器来扫描负载产品商的条形码,由此读取条形码的数据。因此,条形码不适于在将分类的产品排列在陈列处之后来检查该类产品的库存数量。因此,提出了将射频(RF)标记添加到每一个产品上的方法。
RF标记也被称为电子标记(集成电路标记;IC标记)。利用从对应标记产生的无线电波来读取与产品相关的数据。不必将标记读取器靠近产品以便扫描附在产品上的标记。有利地,可以将RF标记附在多种产品上,例如衣物、食品、日常用品以及书。RF标记可以具有用于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确保可跟踪、防盗以及信息服务的多种能力。此外,RF标记具有比现有的条形码系统高出很多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将数据重写或添加到RF标记中。
上述RF标记被最小化为IC芯片和天线的组合并将其成本加入。存在RF标记的普遍扩散的迹象。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1-287810(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在每一个产品上贴附被称作电子产品码(EPC)的RF标记以识别每一个单独产品的技术,用于产品分配管理。
如上所述,条形码系统已经非常普遍。其应用领域并不局限于在销售点利用充当电子收款机系统(POS)终端的登记器来记录各种产品的码,以便对售出的产品进行计数。例如,在数据库中登记与各个条形码相对应的数据,以使条形码用于说明售出产品的处理。在产品管理中,利用条形码建立了多种处理。
为了实现RF标记的更大普及,必须使RF标记系统与现有的已建条形码系统并存,以方便条形码系统的用户并使得能够顺利过渡到新的系统。因此,例如,暂时将条形码和RF标记都附在每一个产品上。
每一个RF标记具有比每一个条形码更大的数据容量。因此,由RF标记表示的RF标记数据能够包括由条形码表示的条形码数据。当发现了这两种数据容量的数量关系时,具有较大数据容量的一种标识数据系统(大容量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中包含了具有较小数据容量的另一种标识数据系统(小容量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因此,两种类型的标识数据能够彼此相关。
在上述相关中,将小容量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写入到大容量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中。对于将包括大容量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的标记附于每一个产品上,不利的是,不能将标记贴附到产品上,除非已经将包括小容量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的条形码附在了产品上。此外,如果使用了小容量数据系统的新标识数据,必须构成包括大容量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的标记,以使大容量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包括小容量数据系统的新标识数据。换句话说,当制作对应标记时,必须始终识别小容量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不利的是,标记的制作和标识数据的管理是困难的。
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提出了一种将指示了个体特征的一个数据系统的关键字作为可交换关键字混合到另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中的技术。例如,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0-276477(专利文献2)公开了这样一种系统。
根据上述技术,由于将指示了个体特征的一个数据系统的关键字作为可交换关键字混合到另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灵活地设置关键字。然而,必须通过关键字匹配来发现关键字。因此,根据此技术,必须考虑到另一个数据系统来产生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不利的是,不能消除两个数据系统之间的依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和方法,能够彼此独立地将不同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添加到每一个产品上,并且还能够对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进行相关。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包括:(a)标识数据输入单元,用于输入添加到每一个产品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以使每个产品的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与另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进行相关;(b)数据库,用于存储由标识数据输入单元输入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以使每个产品的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与另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进行相关;以及(c)数据库检索单元,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并且当指定了另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时,获取所述标识数据。
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标识数据输入单元输入实际添加到产品或将要添加到产品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将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使每一个产品的标识数据彼此相关。因此,当指定了两个数据系统的任意标识数据时,从数据库中检索所指定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从而能够获得另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此外,在数据库中能够对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彼此进行相关。因此,能够独立地操作每一个标识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包括:(a)相关模式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正确地添加到每一个产品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以便识别相同的产品;(b)相关单元,用于对由相关模式读取单元所读取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的类别字段与每一种产品彼此进行相关,所述类别字段充当识别产品种类的数据段;(c)数据库,用于存储具有由相关单元进行相关的类别字段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以及(d)数据库检索单元,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并且当指定了另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的类别字段时,获取所述标识数据。
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相关模式读取单元读取正确地添加到每一个产品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以便识别相同的产品。相关单元对由相关模式读取单元所读取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的类别字段与每一种产品彼此进行相关。所述类别字段充当识别产品种类的数据段。将两个数据系统的相关标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因此,当指定了两个数据系统中任一的标识数据的类别字段时,能够参照数据库来获得另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此外,在数据库中能够对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彼此进行相关。因此,能够独立地操作每一个标识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一种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包括:(a)相关模式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正确地添加到每一个产品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以便识别相同的产品;(b)相关单元,用于对由相关模式读取单元所读取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的类别字段与每一种产品彼此进行相关,所述类别字段充当识别产品种类的数据段;(c)数据库,用于存储具有由相关单元进行相关的类别字段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d)检查模式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添加到相同产品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以便检查二者之间的未知关系;(e)检查模式检索单元,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所述标识数据与检查模式读取单元读取的另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相关;(f)标识数据检查单元,用于检查由检查模式检索单元所检索的标识数据是否与由检查模式读取单元所读取的具有相关类别字段的标识数据相同;以及(g)关系确定单元,用于当标识数据检查单元获得两个标识数据的一致性时,确定具有由检查模式读取单元所读取的、添加到产品上的未知关系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作为相同产品的标识数据彼此相关,并且用于在其它情况下,确定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没有作为相同产品的标识数据彼此相关。
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按照与权利要求2公开的发明类似的方式构造用于存储两个数据系统的相关标识数据的数据库的情况下,当将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添加到每一个产品上时,检查针对相同产品的二者之间的一致性。为了检查二者之间的一致性,根据从要被检查的产品读取的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从数据库中获取另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确定所获取的标识数据是否与从产品读取的标识数据相同。由此,当将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添加到每一个产品上之后,能够容易地检查二者之间的一致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一种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包括:第一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用于记录第一标识数据,将第一记录介质附在要被管理的每一个产品上;第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用于记录具有独立于第一标识数据的数据系统的第二标识数据,将第二记录介质与第一记录介质一起附在要被管理的每一个产品上;第一存储设备,用于存储第一标识数据和与第一标识数据相关记录的数据;第二存储设备,用于存储第一和第二标识数据,以使记录在附在产品上的第一记录介质中的第一标识数据与记录在附在相同产品上的第二记录介质中的第二标识数据相关;以及处理器,用于根据输入的第二标识数据,利用与所输入的第二标识数据相关的第一标识数据来执行检索数据的处理。
在第四方面,在过渡到新编码系统或用于将标识数据添加到产品的新记录介质期间,例如,从条形码过渡到RF标记,能够独立于旧编码系统将新编码系统添加到新编码系统中。此外,新编码系统能够使用与旧编码系统关联构造的数据库。在这种情况下,该系统还包括第三存储设备,用于存储第二标识数据和与第二标识数据相关记录的数据。
在第四方面,系统还包括处理器,用于根据存储在第二存储设备中的关系,执行相对于存储在第三存储设备中的数据来检查存储在第一存储设备中的数据的处理。第一到第三存储设备可以是相同的存储设备。
在第四方面的系统中,第一记录介质可以包括条形码印刷物质(printed matter),第二记录介质可以包括RF标记。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外部对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彼此进行相关,将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储在数据库中。因此,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不需要包括另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的全部或部分。由于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无需彼此依赖,能够独立地管理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此外,标识数据自身无需包括过多信息,由此导致了高效的数据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设置在采购部门的输入设备的透视图,所述输入设备正在读取与产品相关的标识数据;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的主要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解释预定时间的第一数据库的内容的表;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解释预定时间的第二数据库的内容的表;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相关单元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响应步骤S202中的请求,数据更新单元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在执行了步骤S221的处理之后,解释第一数据库的内容的表;
图9是在第一实施例中当终端用户发布请求以获取产品相关数据时,产品数据终端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在第一实施例中当终端用户发布请求以获取产品相关数据时,店内处理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具体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数据提供单元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具体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数据提供单元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的基本部分的主要结构的方框图;
图14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输入输出设备的透视图,所述输入输出设备正在读取产品的标识数据;
图15是主要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一致性检查模式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的基本部分的主要结构的方框图;
图17是根据第三实施例解释特定时间处第一数据库的内容的表;
图18是解释在图17中的特定时间之后的时间处第一数据库的内容的表;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的基本部分的主要结构的方框图;
图20是根据第四实施例部分地示出了存储第二数据库中的数据的表;以及
图21是解释在数据库具有图20的数据的时间之后的时间处,第二数据库的内容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100的概况。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100利用例如因特网或内联网的通信网络101来管理在特定销售公司的商店中处理的产品。在工厂102,将指示了制造商码和产品码的条形码104和具有能够唯一识别对应产品的标识符的RF标记附在所制造的每一个产品103上。然后,将产品103运出。将产品103存储在仓库106中,并适当地运送到销售公司的采购部门107。采购部门107、信息部门108和公司的商店109与通信网络101相连。尽管图1中示出了一个工厂102、一个仓库106、一个采购部门107和一个商店109,设置并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如果在全国范围内采购该产品,可以分散设置采购部门107。每一个采购部门107可以采购在对应地区制作的产品。商店109可以分散在不同区域。每一个信息部门108可以直接与对应的采购部门107相连。可选地,可以将多个信息部门108与通信网络101相连,用于数据备份。
采购部门107包括输入数据终端111和输入设备112。输入数据终端111与通信网络101相连并执行不同的数据处理。输入设备112读取附在每一个产品上的条形码104的数据和RF标记105的数据,并将数据输入到输入数据终端111。输入数据终端111是包括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的数据处理单元。输入数据终端111具有中心处理单元(CPU)(未示出)和其中存储了预定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如下所述,输入数据终端111对条形码104的数据和RF标记105的数据进行相关。
信息部门108具有包括个人计算机的数据管理设备114,以及与设备114相连的第一和第二数据库115和116。具有通信功能的数据管理设备114与通信网络101相连。第一数据库115与条形码104相关。第二数据库116与RF标记105相关。
商店109包括个人计算机并具有店内处理器117,用于控制商店内的数据处理。例如,店内处理器117通过例如局域(LAN)电缆的通信装置,与针对各个收银机设置的多个产品数据终端118相连。每一个产品数据终端118还包括个人计算机或简化的数据处理器。可以将产品数据终端118的吞吐量降低到低于店内处理器117。每一个产品数据终端118与条形码读取器119和RF标记读取器120之一或全部相连。
图2示出了输入设备112正在读取产品103的标识数据。输入设备112具有条形码读取器(未示出)和RF标记读取器(未示出)。条形码读取器光学地扫描产品103的条形码104。RF标记读取器通过接收从RF标记105产生的无线电波来读取数据。因此,当移动输入设备112以靠近产品103时,输入设备112能够同时读取条形码104的条形码数据和记录在RF标记105中的RF标记数据。
图3示出了包括上述组件的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的主要结构。在图3中,与图1相同的组件用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如图2所示,输入设备112同时读取条形码数据121和RF标记数据122,并将数据121和122都提供给相关单元123。相关单元123执行用作控制程序的一部分存储在图1中输入数据终端111的相关程序,由此,对两个标识数据系统彼此进行相关。将相关程序存储在图1所示的输入数据终端111,作为控制程序的一部分。在本说明书中,假设利用条形码数据121的标识数据系统是第一标识数据系统,而使用RF标记数据122的是第二标识数据系统。
输入数据终端111中的相关单元123通过图1所示的通信网络101与数据管理设备114中的数据更新单元124相连。数据更新单元124根据数据更新程序,更新与条形码数据121相关的第一数据库115并执行更新处理。当接收到来自输入数据终端111的与RF标记数据122相关的条形码数据121时,数据更新单元124更新第一数据库115。第一数据提供单元126通过执行数据管理设备114中的第一数据提供程序,来向信息部门108以外提供第一数据库115。第二数据提供单元127通过执行数据管理设备114中的第二数据提供程序,来向数据管理部门108以外提供第二数据库116。
图4示出了第一数据库的内容的示例。将唯一的码数据“A1-1”,“A1-2”,“A1-3”,……作为EPC分别分配给产品。第一数据库115具有包括EPC、条形码和三个时间数值的记录。对于EPC“Ai-j”,“i”指示了类别字段的数值,“j”表示实例字段的数值。对于条形码“Bi”,“i”指示了其数值。每一个时间数值指明了输入设备112扫描EPC和条形码的时间。将这些时间数值记录在图1所示的工厂102、仓库106和商店109中。
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根据需要将工厂102和仓库106与通信网络101相连。工厂102、仓库106和商店109能够具有与图1所示的输入设备112相同的输入设备。
图5示出了第二数据库116的内容的示例。第二数据库116具有包括条形码、产品的说明及其尺寸的记录。
再次参考图3,数据获取单元128包括在图1所示的店内处理器117中。当数据获取单元128接收到来自产品数据终端118的标识数据时,获取与来自第一数据提供单元126、第二数据提供单元127的标识数据相对应的数据。然后,在必要时,数据获取单元128能够根据已经获取的数据来获取附加的数据。例如,如果数据获取单元128不能从第一数据提供单元126获得需要得到的产品的说明和尺寸,则其可以从第二数据提供单元127获取数据。店内处理器117中的CPU(未示出)执行数据获取程序,以实现数据获取单元128。充当用户终端的产品数据终端118包括显示器(未示出),用于可视地显示所获取的数据;以及打印机(未示出),用于打印输出所获取的数据。
现在详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的操作。该描述包括两部分,ID相关处理和数据获取处理。在ID相关处理中,相关单元123对条形码数据121和RF标记数据122彼此进行相关。在数据获取处理中,数据获取单元128从数据库115和116获取数据,并将其提供给产品数据终端118。
ID相关处理
现在对于图3所示的输入设备112读取EPC(RF标记)“A2-1”和条形码“B2”的情况进行解释。
图6示出了相关单元123的处理的流程图。当接收到条形码和EPC之后,相关单元123(图3)提取EPC“A2-1”的类别字段“2”(步骤S201)。然后,相关单元123请求数据更新单元124写入“B2”,作为与具有EPC的类别字段“2”的记录的数据项“BAR CODE”(步骤S202)。
图7示出了数据更新单元124的处理的流程图。如果第一数据库具有图4所示的数据,则数据更新单元124将“B2”作为数据项“EPC”写入第一数据库115中,作为与“A2-1”和“A2-2”的记录相对应数据项“BAR CODE”(步骤S221)。
图8示出了步骤S221之后,第一数据库115的内容。
终端用户进行数据获取
图9示出了当终端用户发布请求以获取产品相关数据时,产品数据终端118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0示出了针对该请求的店内处理器117的处理的流程图。换句话说,当从任意产品数据终端118发送了获取与产品相关的数据的请求时,通过店内处理器117访问图1所示的数据管理设备,由此从第一数据提供单元126(图3)或第二数据提供单元127(图3)获得所需的数据。
例如,假设产品数据终端118只包括条形码读取器119(图1),终端用户根据通过读取附在产品上的条形码获得的条形码数据,发送请求以检查预定数据。在商店109(图1),终端用户操作产品数据终端118以指定从条形码数据获得的ID数据和用户希望检查的数据项(步骤S241)。在这种情况下,出于选择的目的,例如,CPU使显示器(未示出)显示要检查的数据项。CPU处于待机模式,直到用户从所显示的项中选择了希望的数据项。假设用户选择了对应产品的说明作为希望的数据项。假设EPC“A2-1”和“DESCRIPTION”用作自变量,与ID数据相对应的数据项的数据或错误事件中的错误通知用作返回值,数据获取单元128请求图3所示的第一数据提供单元126获取数据(步骤S242)。数据获取单元128处于待机模式,直到从第一数据提供单元126发送从第一数据库115获取的数据(步骤S243)。如果获取了数据(步骤S243:是),则在产品数据终端118的显示器上显示结果(包括错误通知)(步骤S244)。
参考图10,店内处理器117根据图9中的处理步骤S242,接收请求,用于从产品数据终端118到第一数据提供单元126的数据请求(步骤S261)。然后,店内处理器117开始执行第一数据提供程序,以激活第一数据提供单元126(步骤S262)。将第一标识数据系统的ID数据和用户希望检查的数据项的数据用作自变量。将与ID数据相对应的数据项的数据、第二标识数据系统的ID数据或错误事件中的错误通知用作返回值。
图11具体示出了第一数据提供单元126的处理。该处理对应于步骤S262中的处理。通过第一数据提供程序实现的第一数据提供单元126从数据获取单元128(图3)获取第一标识数据系统的ID数据和要检查的数据项(步骤S281)。第一数据提供单元126参考与第一标识数据系统相关的第一数据库115,以从中检索与ID数据和数据项相对应的数据(步骤S282)。具体地,从图8所示的第一数据库115中检索与EPC“A2-1”相对应的数据项“DESCRIPTION”。
然而,第一数据库115没有数据项“DESCRIPTION”(步骤S283:否)。在这种情况下,参考与第一标识数据系统相关的第一数据库115,检索与第一标识数据系统的ID数据相对应的第二标识数据系统的ID数据(步骤S284)。然后,与EPC“A2-1”相对应的数据项“BARCODE”的数据“B2”存在于第一数据库115中(步骤S285:是)。因此,第一数据提供单元126获取数据“B2”并将数据项“BAR CODE”的数据返回到数据获取单元128(图3)(步骤S286)。处理终止(结束)。
如果在步骤S285不存在对应第二标识数据系统的ID数据(步骤S285:否),将错误消息作为调用(caller)返回到数据获取单元128(步骤S287)。处理终止(结束)。如果图8中的第一数据库115在步骤S283中具有数据项“DESCRIPTION”的数据,将获取的数据作为调用(caller)返回到数据获取单元128(步骤S288)。处理终止(结束)。
再次参考图10,当从第一数据提供单元126发送了上述参考图11在步骤S262中所请求的数据时,确定所获取的数据是否是所请求的数据项(步骤S263)。在这种情况下,请求对应产品的说明。当从第一数据提供单元126发送了其说明时(步骤S263:是),在产品数据终端118的显示器上显示数据(步骤S264)。处理终止(结束)。换句话说,当在图11中的步骤S288作为所获取的数据返回产品的说明时,在显示器上显示所获取的数据。当打印机(未示出)与产品数据终端118相连时,能够打印输出结果。
另一方面,如果发送了不同于所请求数据项的数据项的数据(步骤S263:否),确定所获取的数据是第二标识数据系统的ID数据(步骤S265)。在所述这种情况下,第一数据库115不包括数据项“DESCRIPTION”(图11的步骤S283:否)。第一数据提供单元126将数据“B2”作为数据项“BAR CODE”的数据返回到数据获取单元128(图3)(图11的步骤S286)。因此,所获取的数据是不同于第一标识数据系统的第二标识数据系统的ID数据(图10的步骤S265: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266。开始第二数据提供程序,因此操作第二数据提供单元127(图3)。将第二标识数据系统的ID数据和要检查的数据项用作字变量。换句话说,利用条形码数据“B2”和“DESCRIPTION”作为自变量来调用程序。与ID数据相对应的数据项的数据或错误事件中的错误通知用作返回值。下面将对此进行说明。在另一种情况下(步骤S265:否),产品的说明是未知的。因此,在显示器上显示错误消息(步骤S267)。如上所述,如果打印机与产品数据终端118相连,能够打印输出结果。
图12示出了第二数据提供单元127的处理的流程图。该过程与步骤S266中的处理步骤相对应。由第二数据提供程序来实现第二数据提供单元127。首先,第二数据提供单元127从数据获取单元128(图3)获取第二标识数据系统的ID数据和要检查的数据项(步骤S301)。随后,第二数据提供单元127参考与第二标识数据系统相关的第二数据库116,以从中检索与ID数据和数据项相对应的数据(步骤S302)。具体地,从图5所示的第二数据库116中检索与条形码数据“B2”相对应的数据项“DESCRIPTION”的数据。
在第二数据库116中,将指示了“CHOCOLATE”的数据写作对应数据项“DESCRIPTION”。因此,存在对应数据(步骤S303:是)。第二数据提供单元127将数据“CHOCOLATE”作为调用返回到数据获取单元128(图3)(步骤S304)。处理终止(结束)。如果没有获取对应数据(步骤S303:否),第二数据提供单元127将错误消息返回到数据获取单元128(步骤S305)。处理终止(结束)。
再次参考图10,当从第二数据提供单元127发送了上述参考图12在步骤S266中所请求的数据时,确定所获取的数据是否是所请求的数据项(步骤S268)。在这种情况下,获取与产品相对应的数据“CHOCOLATE”(S268:是)。在产品数据终端118的显示器上显示数据(步骤S264)。处理终止(结束)。换句话说,作为产品的说明在显示器上显示“CHOCOLATE”。如果打印机与产品数据终端118相连,还能够打印输出结果。如上所述,充当用户终端的产品数据终端118的用户能够获取与第二标识数据系统相关的第二数据库116的数据。没有直接从条形码104得到所获取的数据。
另一方面,在步骤S268确定没有获取请求的数据项的数据(步骤S268: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267。在产品数据终端118的显示器上显示错误消息。当打印机与产品数据终端118相连时,还能够打印输出结果。
如上所述,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中,RF标记的ID数据独立于条形码的ID数据,直到将这二者彼此相关。因此,能够独立于RF标记来独立地管理附在产品上的条形码。换句话说,在制造RF标记的同时将EPC写入到每一个RF标记中,不必考虑与条形码的关系。
第二实施例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400的基本部分的主要结构。在图13中,利用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与图3中相同的组件,并适当地省略其说明。根据需要,利用涉及第一实施例的图1,对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40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输入输出设备401具有同时读取条形码和RF标记的功能,以及通知功能,即,检查从所读取的RF标记获得EPC和条形码数据的类别之间的一致性并只有当将条形码和RF标记的错误结合附在产品上时,进行错误通知。
图14示出了正在读取产品103的标识数据的输入输出设备401。输入输出设备401包括选择器开关402、第一和第二指示器403和404以及其头部的内置扬声器405。选择器开关402用作按钮开关。当被按下时,选择器开关402进入一致性检查模式,因此第一指示器403发光。在这种模式中,输入输出设备401检查条形码104和RF标记105的类别之间的一致性。当释放了选择器开关402时(弹出),第二指示器404发光。在这种模式中,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基于获得了条形码和RF标记之间的一致性的假设,对条形码数据和RF标记数据进行相关。将后一种模式称作相关登记模式。当确定EPC和条形码的类别之间不存在一致性时,内置扬声器405发出警报。
再次参考图13,将通过读取条形码104和RF标记105来获得的条形码数据121和RF标记数据122提供给相关单元123A。执行作为存储在输入数据终端111中的控制程序的一部分的相关程序,由此实现了相关单元123A,用于对两个标识数据系统彼此进行相关。将相关程序作为控制程序的一部分存储在图1所示的输入数据终端111中。
当输入输出设备401处于一致性检查模式时,相关单元123A与一致性检查单元411相连。将一致性检查单元411和第一数据提供单元126A设置在数据管理设备114中。数据管理设备114中的CPU执行一致性检查程序,由此实现了一致性检查单元411。类似地,数据管理设备114中的CPU执行第一数据提供程序,由此实现了第一数据提供单元126A。
与第一实施例相似,执行第一数据更新程序,由此实现第一数据更新单元124A。第一数据更新单元124A更新第一数据库115。只有当输入输出设备401处于相关登记模式时,第一数据更新单元124A才进行操作。根据本实施例,第一数据库115的内容如图8所示。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一致性检查模式中处理的流程图。图1中的数据管理设备114检查从输入输出设备401发送的与选择器开关402相关的数据,以确定输入输出设备401是否处于一致性检查模式(步骤S451)。如果确定设备401处于相关登记模式(步骤S451:否),按照与第一实施例相似的方式执行数据更新处理(步骤S452)。
另一方面,如果确定设备401处于一致性检查模式(步骤S451:是),将从输入输出设备401发送的条形码数据121和类似从其发送的RF标记数据(EPC)122进行配对,并将结合存储在预定工作存储区(未示出)(步骤S453)。通过第一数据提供单元126A从第一数据库115获取与EPC相对应的条形码数据(步骤S454)。随后,检查从输入输出设备401发送的条形码数据121是否与所获取的条形码数据相同(步骤S455)。如果数据彼此相同(步骤S455:是),则获得了附在产品103上的条形码104和RF标记105的类别之间的一致性。在这种情况下,将指示了正常状态的应答,即,正确结合返回到输入输出设备401(步骤S456)。输入输出设备401的内置扬声器405发出指示了正常状态的声音。
另一方面,相对于相同的RF标记数据,如果通过输入输出设备401读取的条形码数据121与从第一数据库115获取的条形码数据不同(步骤S455:否),数据管理设备114产生到输入输出设备401的指示了异常状态的应答,即,错误结合(步骤S457)。当输入输出设备401接收到该应答时,内置扬声器405发出警告,例如指示了异常状态的嘟嘟声。因此,输入输出设备401的用户能够容易地检查以结合形式附在每一个产品103上的EPC和RF标记的类别之间的一致性。
第三实施例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500的基本部分的主要结构。在图16中,利用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与图3中相同的组件,并适当地省略其说明。根据需要,利用涉及第一实施例的图1和图2,对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50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在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500中,每一个输入设备502同时读取如图2所示的条形码和RF标记,并将条形码数据121和RF标记数据122提供给相关单元123B。实际中,根据本实施例,分别在图1所示的工厂102、仓库106和采购部门107中设置输入设备112。相关单元123B根据每一个产品每一次通过对应位置的条形码数据,使第一数据更新单元124B参考第二数据库116来更新第一数据库115。因此,例如图1中的产品数据终端118的用户终端118B能够从已经更新的第一数据库115获取必要的数据。用户终端118B包括显示器(未示出),用于显示与用户所请求的数据相关的结果。
图17示出了相同点处第一数据库115的内容。在第一数据库115中,分别对应EPC“A1-1”到“A1-3”记录数据项“DESCRIPTION”的数据和数据项“SIZE”的数据。对于数据项“FACTORY”、“WAREHOUSE”和“STORE”中的每一个,记录每一个产品通过对应位置的日期和时间。图5示出了与图17所示的第一数据库115的内容相对应的第二数据库116的内容。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500中,能够参考与条形码数据相关的数据库(条形码数据库)来构造与EPC相关的数据库(EPC数据库),并且用户能够利用用户终端118B来参考所构造的数据库。现在对这种情况进行说明。当确定EPC和条形码彼此相关时,用户终端118B的用户从条形码数据库中获取有关条形码的数据,然后以EPC数据库的形式写入所获取的数据。下面将说明该处理,将该处理划分为ID相关处理和由终端用户进行的数据获取。
ID相关处理
现在对于以下情况进行解释:将作为EPC(RF标记)的“A2-2”和要彼此进行相关的条形码数据“B2”从图16所示的输入设备112提供到相关单元123B。如上所述,利用如图2所示的输入设备112,同时读取条形码数据和RF标记数据,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条形码数据和RF标记数据用作结合数据。为了能够获取与条形码数据“B2”相对应的数据,相关单元123B根据相关程序调用第二数据提供程序,由此实现了第二数据提供单元127B。
第二数据提供单元127B从与第二标识数据系统相关的第二数据库116获取与条形码数据“B2”相对应的数据。第二数据库116存储如图5所示的数据。具体地,第二数据提供单元127B获取指示了“CHOCOLATE”作为产品说明的数据和指示了“S”作为尺寸的与条形码数据“B2”相对应的数据。第二数据提供单元127B将所获取的数据返回到相关单元123B。
由于EPC“A2-2”的类别字段指示了“2”,相关单元123B命令第一数据更新单元124B写入数据“CHOCOLATE”和数据“S”作为与具有类别字段“2”的每一个EPC相对应的数据项“DESCRIPTION”和“SIZE”。当接收到这种指令时,第一数据更新单元124B分别写入数据“CHOCOLATE”和数据“S”作为与每一个EPC“A2-1”和“A2-2”相对应的数据项“DESCRIPTION”和“SIZE”。
图18示出了作为第一数据更新单元124B的更新结果的第一数据库115的内容。新记录了“CHOCOLATE”和“S”作为与EPC“A2-1”和“A2-2”相对应的数据项“DESCRIPTION”和“SIZE”。
终端用户进行数据获取
现在对于以下情况进行解释:用户利用用户终端118B,检索与EPC“A2-2”相对应的数据项“DESCRIPTION”的数据。当前存储在与第一标识数据系统相关的第一数据库115中的数据如图18所示。因此,第一数据提供单元126B将检索的结果返回到用户终端118B。用户终端118B使显示器显示该结果。
第四实施例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600的基本部分的主要结构。在图19中,利用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与图3中相同的组件,并适当地省略其说明。根据需要,利用涉及第一实施例的图1,对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60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输入设备112同时读取如图2所示的条形码和RF标记,并将条形码数据121和RF标记数据122提供给相关单元123C。执行作为存储在输入数据终端111中的控制程序的一部分的相关程序,由此实现了相关单元123C,用于对两个标识数据系统彼此进行相关。将相关程序作为控制程序的一部分存储在图1所示的输入数据终端111中。
输入数据终端111中的相关单元123C通过通信网络101与数据管理设备114中的第一数据更新单元124C和第二数据更新单元601相连。第一数据更新单元124C根据第一数据更新程序,更新与条形码数据121相关的第一数据库115。当接收到来自输入数据终端111的与RF标记数据122相关的条形码数据121A时,第一数据更新单元124C更新第一数据库115。执行第一数据提供程序,由此实现了数据管理设备114中的第一数据提供单元126C。第一数据提供单元126C使存储在第一数据库115中的数据对于信息部门108以外是可用的。
第二数据更新单元601根据第二数据更新程序,更新与RF标记数据122相关的第二数据库116。当接收到来自输入数据终端111的与条形码数据121相关的RF标记数据122A时,第二数据更新单元601更新第二数据库116。执行第二数据提供程序,由此实现了第二数据提供单元127C。第二数据提供单元127C使存储在第二数据库116中的数据对于信息部门108以外是可用的。
图1所示的商店109中的店内处理器117包括数据获取单元128C,用于获取与标识数据相关的数据。根据通过产品数据终端118C的条形码读取器119或RF标记读取器120读取的产品数据或由其它手段类似获取的数据,数据获取单元128C从第一数据提供单元126C获取必要的数据,或当有必要进一步获取数据时,从第二数据提供单元127获取数据。例如,当不能从条形码获得产品的特定说明和尺寸并且必须获取有关其说明和产品尺寸的数据时,则数据获取单元128C能够根据条形码,通过第二数据提供单元127C从第二数据库116获取数据。产品数据终端118C中的CPU(未示出)执行数据获取程序,以实现数据获取单元128C。充当用户终端的产品数据终端118C包括显示器(未示出),用于可视地显示所获取的数据;以及打印机(未示出),用于打印输出所获取的数据。
根据第四实施例,与第一标识数据系统相关的第一数据库115存储图4所示的数据,而与第二标识数据系统相关的第二数据库116存储图5和20所示的数据。参考图20,在第二数据库116中,对应于一个条形码数据“B1”来记录不同的EPC“A1-1”、“A1-2”和“A1-3”。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条形码数据对应多个EPC。对于条形码数据和EPC之间的关系,彼此独立地管理图5和20中其之间的两种关系。由此,能够容易地处理数据。
根据本实施例,现在对于以下情况进行解释:每一个条形码数据和每一个EPC(RF标记)彼此互相关,用户将与EPC相关的数据库作为与条形码数据相对应的数据。为了检索条形码数据,用户首先将第一数据库115作为条形码数据库。在某些情况下,第一数据库115不包括要检索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实施例,用户将第二数据库116作为与RF标记数据相对应的数据库。下面将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系统的处理,将该处理划分为ID相关处理和由终端用户进行的数据获取。
ID相关处理
现在对于以下情况进行解释:图19所示的输入设备112将作为EPC(RF标记)的“A2-1”和要彼此进行相关的条形码数据“B2”提供到相关单元123C。如上所述,利用如图2所示的输入设备112,同时读取条形码和RF标记,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其用作结合数据。相关包括第一到第三模式。根据第一模式,条形码数据“B2”与EPC“A2-1”相关。根据第二模式,EPC“A2-1”与条形码数据“B2”相关。根据第三模式,EPC“A2-1”与条形码数据“B2”彼此互相关。
相关方法包括第一方法,用于根据从输入设备112提供的ID数据的顺序(order)来确定相关模式,以及第二方法,用于对EPC和独立于输入顺序输入的条形码数据进行互相关。作为第一示例,为了对条形码数据“B2”与EPC“A2-1”进行相关,相关单元123C调用第一数据更新程序以激活第一数据更新单元124C。作为第二示例,为了对EPC“A2-1”与条形码数据“B2”进行相关,相关单元123C调用第二数据更新程序以激活第二数据更新单元601。作为第三示例,为了对EPC“A2-1”与条形码数据“B2”彼此进行互相关,相关单元123C调用第一和第二数据更新程序以激活第一数据更新单元124C和第二数据更新单元601。
现在详细说明第三实施例。在该示例中,相关单元123C首先调用第一数据更新程序以激活第一数据更新单元124C。随后,按照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ID相关处理相同的方式,将条形码数据“B2”写入与第一标识数据系统相关的第一数据库115中,作为与EPC“A2-1”和“A2-2”相对应的数据项“BAR CODE”。结果,将图4所示的第一数据库115的内容更新为图8所示。
此后,第一更新单元124C从第一标识数据系统的第一数据库115获取与条形码数据“B2”相对应的所有EPC,并将所获取的EPC发送到相关单元123C。发送到相关单元123C的EPC是“A2-1”和“A2-2”。
相关单元123C命令第二数据更新单元601登记EPC“A2-1”和“A2-2”,以便与条形码数据“B2”相对应。响应该指令,第二数据更新单元601更新第二标识数据系统的第二数据库116。
图21示出了第二数据库116的已更新内容。与图20所示的内容的相比,明显可以看到对应于条形码“B2”添加了EPC“A2-1”和“A2-2”。如上所述,完成了EPC和条形码数据的彼此互相关。
数据获取
现在对于以下情况进行解释:用户利用用户终端118C,发送请求,以检查具有条形码数据“B1”的产品通过工厂102的时间。当接收到来自产品数据终端118C的请求时,数据获取单元128C利用条形码数据“B1”和数据项“FACTORY”作为自变量,调用第二数据提供程序。第二数据提供单元127C从第二标识数据系统的第二数据库116检索条形码数据“B1”和数据项“FACTORY”的数据。
图20示出了第二数据库116。第二数据库116包括条形码数据“B1”,但不包括数据项“FACTORY”。因此,获取与条形码数据“B1”相对应的EPC“A1-1”、“A1-2”和“A1-3”,然后将其返回到数据获取单元128C。
数据获取单元128C确定所获取的数据不是所请求的数据项“FACTORY”的数据,并且该数据是另一个ID数据系统的数据,即,数据项“EPC”的数据。结果,为了参考其中存储了与EPC相关数据的第一标识数据系统的第一数据库115,利用EPC“A1-1”、“A1-2”和“A1-3”和数据项“FACTORY”作为自变量来调用第一数据提供程序,由此激活第一数据提供单元126C。为了获取与EPC“A1-1”、“A1-2”和“A1-3”相对应的数据项“FACTORY”的数据,第一数据提供单元参考图8所示的第一标识数据系统的第一数据库115。与EPC“A1-1”、“A1-2”和“A1-3”中的每一个对应的数据项“FACTORY”相关的数据指示了“2003/10/213:24”作为通过时间。将指示了“2003/10/213:24”的数据返回到数据获取单元128C,作为与EPC“A1-1”、“A1-2”和“A1-3”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数据项“FACTORY”。
数据获取单元128C通知产品数据终端118C在“2003/10/213:24”处,与条形码数据“B2”相对应的三个产品通过了工厂102,即,在该时间从工厂102运出。当接收到通知时,产品数据终端118C允许显示器显示这一情况。
根据上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将产品数据终端用作用户终端。终端并不局限于产品数据终端。例如,通用用户终端也能够如上所述用于第三实施例。在图1中,数据管理设备114通过通信网络101与输入数据终端111相连。数据管理设备114还可以用作输入数据终端111。类似地,对于店内处理器117,店内处理器117还用作数据管理设备114或输入数据终端111。基本上系统中只执行了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各种程序,以管理上述两个标识数据系统。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了如图2所示能够扫描条形码和RF标记的输入设备。输入设备并不限于此类型。两种输入设备可以用于分别输入条形码和RF标记。此外,当对应于产品输入两个标识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以使两个标识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彼此相关时,不必始终将两个标识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添加到每一个产品上。能够输入两个标识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以便利用任意手段使其彼此相关。
此外,在以上实施例中,已经将条形码数据和RF标记数据描述为两个标识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显然,本发明能够应用于通常彼此不同的两个标识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

Claims (12)

1.一种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包括:
标识数据输入装置,用于输入添加到每一个产品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以使每个产品的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与另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进行相关;
数据库,用于存储由标识数据输入装置输入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以使每个产品的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与另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进行相关;以及
数据库检索装置,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并且当指定了另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时,获取所述标识数据。
2.一种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包括:
相关模式读取装置,用于读取正确地添加到每一个产品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以便识别相同的产品;
相关装置,用于对由相关模式读取装置所读取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的类别字段与每一种产品彼此进行相关,所述类别字段充当识别产品种类的数据段;
数据库,用于存储具有由相关装置进行相关的类别字段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以及
数据库检索装置,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并且当指定了另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的类别字段时,获取所述标识数据。
3.一种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包括:
相关模式读取装置,用于读取正确地添加到每一个产品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以便识别相同的产品;
相关装置,用于对由相关模式读取装置所读取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的类别字段与每一种产品彼此进行相关,所述类别字段充当识别产品种类的数据段;
数据库,用于存储具有由相关装置进行相关的类别字段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
检查模式读取装置,用于读取添加到相同产品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以便检查二者之间的未知关系;
检查模式检索装置,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所述标识数据与检查模式读取装置读取的另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相关;
标识数据检查装置,用于检查由检查模式检索装置所检索的标识数据是否与由检查模式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具有相关类别字段的标识数据相同;以及
关系确定装置,用于当标识数据检查装置获得两个标识数据的一致性时,确定具有由检查模式读取装置所读取的、添加到产品上的未知关系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作为相同产品的标识数据彼此相关,并且用于在其它情况下,确定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没有作为相同产品的标识数据彼此相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库包括数据库段,以便对应于与每个数据系统的产品相关的辅助数据来存储每一个产品的标识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据库段协作检索装置,用于根据相同产品的标识数据,从另一个数据系统的另一个数据库段中检索在一个数据系统的一个数据库段中没有存在的数据。
6.一种产品标识数据管理方法,包括:
标识数据输入步骤,用于输入添加到每一个产品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以使每个产品的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与另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进行相关;
数据库构造步骤,用于存储由标识数据输入步骤输入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以使每个产品的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与另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进行相关;以及
数据库检索步骤,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并且当指定了另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时,获取所述标识数据。
7.一种产品标识数据管理方法,包括:
相关模式读取步骤,用于读取正确地添加到每一个产品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以便识别相同的产品;
相关步骤,用于对由相关模式读取步骤所读取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的类别字段与每一种产品彼此进行相关,所述类别字段充当识别产品种类的数据段;
数据库构造步骤,用于存储具有由相关步骤进行相关的类别字段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以及
数据库检索步骤,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并且当指定了另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的类别字段时,获取所述标识数据。
8.一种产品标识数据管理方法,包括:
相关模式读取步骤,用于读取正确地添加到每一个产品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以便识别相同的产品;
相关步骤,用于对由相关模式读取步骤所读取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的类别字段与每一种产品彼此进行相关,所述类别字段充当识别产品种类的数据段;
数据库构造步骤,用于存储具有由相关步骤进行相关的类别字段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
检查模式读取步骤,用于读取添加到相同产品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以便检查二者之间的未知关系;
检查模式检索步骤,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所述标识数据与检查模式读取步骤读取的另一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相关;
标识数据检查步骤,用于检查由检查模式检索步骤所检索的标识数据是否与由检查模式读取步骤所读取的具有相关类别字段的标识数据相同;以及
关系确定步骤,用于当标识数据检查装置获得两个标识数据的一致性时,确定具有由检查模式读取步骤所读取的、添加到产品上的未知关系的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作为相同产品的标识数据彼此相关,并且用于在其它情况下,确定两个数据系统的标识数据没有作为相同产品的标识数据彼此相关。
9.一种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包括:
第一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用于记录第一标识数据,将第一记录介质附在要被管理的每一个产品上;
第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用于记录具有独立于第一标识数据的数据系统的第二标识数据,将第二记录介质与第一记录介质一起附在要被管理的每一个产品上;
第一存储设备,用于存储第一标识数据和与第一标识数据相关记录的数据;
第二存储设备,用于存储第一和第二标识数据,以使记录在附在产品上的第一记录介质中的第一标识数据与记录在附在相同产品上的第二记录介质中的第二标识数据相关;以及
处理器,用于根据输入的第二标识数据,利用与所输入的第二标识数据相关的第一标识数据来执行检索数据的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存储设备,用于存储第二标识数据和与第二标识数据相关记录的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处理器,用于根据存储在第二存储设备中的关系,执行相对于存储在第三存储设备中的数据来检查存储在第一存储设备中的数据的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记录介质包括条形码印刷物质,第二记录介质包括RF标记。
CNA2004100817381A 2003-12-24 2004-12-24 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和产品标识数据管理方法 Pending CN16377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28416 2003-12-24
JP2003428416A JP4525074B2 (ja) 2003-12-24 2003-12-24 商品識別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7757A true CN1637757A (zh) 2005-07-13

Family

ID=34544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817381A Pending CN1637757A (zh) 2003-12-24 2004-12-24 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和产品标识数据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416122B2 (zh)
EP (1) EP1548630A3 (zh)
JP (1) JP4525074B2 (zh)
CN (1) CN1637757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6977B (zh) * 2006-08-30 2010-08-1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系统
CN103093261A (zh) * 2013-01-09 2013-05-08 宋梁 基于标签的社会化物联网系统
CN103310559A (zh) * 2012-03-06 2013-09-18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73954A (zh) * 2017-06-21 2017-10-20 邵妮 集装箱多式联运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63843A (zh) * 2015-12-28 2018-08-28 Nec平台株式会社 物品识别设备、物品识别方法、程序、服务器和物品识别系统
CN111612963A (zh) * 2020-05-21 2020-09-01 广东乐佳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票据凭证防伪检测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38722B2 (en) * 2005-09-12 2011-05-10 Igt Enhanced gaming chips and table game security
US7114655B2 (en) * 2004-04-15 2006-10-03 Printronix EPC data manager
US7114654B2 (en) 2004-04-15 2006-10-03 Printronix RFID encoder and verifier
US7817014B2 (en) * 2004-07-30 2010-10-19 Reva Systems Corporation Scheduling in an RFID system having a coordinated RFID tag reader array
US8442433B2 (en) * 2005-03-30 2013-05-1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sioning a device
WO2007047677A2 (en) * 2005-10-17 2007-04-26 Reva Systems Corporation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in an rfid system including a multiplicity of rfid readers
JP4851796B2 (ja) * 2006-01-18 2012-01-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トレーサビリティ情報収集方法、トレーサビリティ情報収集システム、および購入部品情報入力端末
US8120489B2 (en) * 2006-06-09 2012-02-2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Workflow improvements
US7528697B2 (en) * 2006-06-09 2009-05-05 Bea Systems, Inc. Edge server failover
US20070288482A1 (en) * 2006-06-09 2007-12-13 Bea Systems, Inc. RFID Workflow Client
US20080001751A1 (en) * 2006-06-09 2008-01-03 Bea Systems, Inc. Rfid enterprise server improvements
FR2906913B1 (fr) * 2006-10-05 2009-02-20 Eastman Kodak Co Procede et systeme pour mettre a jour automatiquement des donnees enregistrees dans un identifieur a radiofrequence
TW201001958A (en) 2008-04-29 2010-01-01 Odi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deployable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portal system
KR101192233B1 (ko) * 2010-03-23 2012-10-17 한미아이티 주식회사 Rfid-바코드 통합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196137B1 (ko) 2011-03-18 2012-10-30 주식회사 미라지웍스 유저 이용 페이지를 제공하는 코드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제공방법
US8500029B2 (en) * 2011-08-27 2013-08-06 Abraham Wien Time management system and value bar code
CN103246898A (zh) * 2012-02-06 2013-08-14 善工医疗财团法人屏东基督教医院 生物特征识别资讯系统
CN103577440B (zh) * 2012-07-27 2017-08-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US9841492B2 (en) 2013-02-25 2017-12-12 Quake Global, Inc. Ceiling-mounted RFID-enabled tracking
EP2962254A1 (en) 2013-02-26 2016-01-06 Quake Global,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wristband
WO2014199363A1 (en) * 2013-06-14 2014-12-18 Dairymaster A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locatable on or in an animal
JP5689922B2 (ja) * 2013-06-20 2015-03-25 株式会社東芝 医用画像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519071B1 (ja) * 2013-12-26 2014-06-11 山九株式会社 出荷管理システム
CN104217338B (zh) * 2014-08-29 2018-07-10 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物品信息查询方法
CN104503926A (zh) * 2015-01-08 2015-04-08 安徽航天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自助开票系统的控制方法
US11074780B2 (en) 2015-08-03 2021-07-27 Angel Playing Cards Co., Ltd. Management system of substitute currency for gaming
EP3792865B1 (en) * 2015-08-03 2023-11-08 Angel Playing Cards Co., Ltd. Management system of substitute currency for gaming
CN105389606A (zh) * 2015-11-18 2016-03-09 彭智勇 一种基于开放标准的数据生成、解析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CN105760906A (zh) * 2016-01-28 2016-07-13 易美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配胶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228295A (zh) * 2016-07-19 2016-12-14 湖北广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构筑物全寿命周期的信息系统
KR20220045246A (ko) 2016-08-02 2022-04-12 엔제루 구루푸 가부시키가이샤 검사 시스템 및 관리 시스템
CN107657457B (zh) * 2016-08-10 2018-11-23 沈洪德 基于互联网的多层次二维码防伪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013897B1 (en) 2017-01-08 2018-07-03 Abraham Wien Time tracking labeling system and method to make it
CN106919971B (zh) * 2017-03-03 2020-07-17 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 二维码智能化档案柜和档案管理系统
CN108335117A (zh) * 2017-12-06 2018-07-27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板加工信息查询系统及查询方法
US20200265446A1 (en) * 2019-02-14 2020-08-20 Avery Dennison Retail Information Services, Llc Food chain product label and method of use, and food trust identifier system
US11289195B2 (en) * 2020-08-09 2022-03-29 Kevin Patel System for remote medical ca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2784A (en) * 1993-02-08 1995-01-17 Indala Corporation Hand-held dual technology identification tag reading head
US6371375B1 (en) 1995-09-25 2002-04-16 Intermec Ip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ociating data with a wireless memory device
US5963136A (en) * 1998-07-15 1999-10-05 O'brien; Charles Terrence Interactive prescription compliance and life safety system
ATE466349T1 (de) 1998-08-14 2010-05-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Rfid-leser
JP2000276477A (ja) 1999-03-24 2000-10-06 Hitachi Information Systems Ltd 情報抽出方法
US6415978B1 (en) * 1999-05-03 2002-07-09 Psc Scanning, Inc. Multiple technology data reader for bar code labels and RFID tags
JP3760722B2 (ja) 2000-04-05 2006-03-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製品出荷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管理方法
US6429776B1 (en) * 2001-02-07 2002-08-06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RFID reader with integrated display for use in a product tag system
JP2002337827A (ja) * 2001-04-11 2002-11-27 Hitachi Ltd 伝票貼り付けシステム、物品配達システム、無線データキャリア付き伝票および伝票貼り付け方法
CN100342385C (zh) * 2001-06-05 2007-10-10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文档管理中的射频识别的方法和系统
US7588185B2 (en) * 2001-06-07 2009-09-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FID data collection and use
CN1625754A (zh) * 2001-06-15 2005-06-08 3M创新有限公司 管理数据的传送、使用和输入的方法
US20030015585A1 (en) * 2001-07-19 2003-01-23 Ncr Corporation Self checkout system utilizing networked shopping carts
JP2003157477A (ja) * 2001-11-19 2003-05-30 Hitachi Ltd タグ管理サーバとこれを用いた情報の取得・活用システム
US7322514B2 (en) * 2001-11-30 2008-01-29 International Barcod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authenticating goods using codes, barcodes an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MXPA04006667A (es) * 2002-01-09 2005-05-27 Meadwestvaco Corp Estacion inteligente que utiliza antenas multiples de radio frecuencia y sistema de control de inventario y metodo de incorporacion del mismo.
US7044374B2 (en) * 2003-08-19 2006-05-16 Southwest Airlines Co. Mobile data reading system
US7084789B2 (en) * 2003-11-17 2006-08-01 Seagate Technology Llc DC-free code having limited error propagation and limited complexity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6977B (zh) * 2006-08-30 2010-08-1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系统
CN103310559A (zh) * 2012-03-06 2013-09-18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093261A (zh) * 2013-01-09 2013-05-08 宋梁 基于标签的社会化物联网系统
CN108463843A (zh) * 2015-12-28 2018-08-28 Nec平台株式会社 物品识别设备、物品识别方法、程序、服务器和物品识别系统
US10726215B2 (en) 2015-12-28 2020-07-28 Nec Platforms, Ltd. Article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article identification method, program, server, and article identification system
CN107273954A (zh) * 2017-06-21 2017-10-20 邵妮 集装箱多式联运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612963A (zh) * 2020-05-21 2020-09-01 广东乐佳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票据凭证防伪检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48630A2 (en) 2005-06-29
EP1548630A3 (en) 2005-10-26
US7416122B2 (en) 2008-08-26
JP2005190025A (ja) 2005-07-14
JP4525074B2 (ja) 2010-08-18
US20050139665A1 (en) 2005-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37757A (zh) 产品标识数据管理系统和产品标识数据管理方法
US777296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programming of RFID tags using machine readable indicia
US7570165B2 (e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pplication system
US7136721B2 (en) Article management system and article management apparatus
US1070638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pertaining to module-based scanning of RFID tags
US765445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supplies and performance in a collision center
CN201134818Y (zh) 牲畜产品跟踪管理系统
CN1924914A (zh) 在联盟组织中的组织之间追踪资产
CN101057251A (zh) 用于钥匙的制造、分销和零售的射频标识(rfid)系统
CN1955998A (zh) 用于可视化自动标识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KR20050103919A (ko) 제품 및 부품 관리 시스템, 데이터 처리 시스템, 시리얼번호 관리방법, 컴퓨터 프로그램 제품 및 컴퓨터 읽기가능매체
CN1658209A (zh) 商品价格管理系统
US20040134983A1 (en) Tire marking system
McCathi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arcodes an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N103577961A (zh) 硬件设备管理系统及其信息的处理、查询方法
WO2020049215A1 (en) System for generating and maintaining unique identifier data
CN112435040A (zh) 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生产以及使用轨迹溯源方法
CN1685376A (zh) 电子收据信息处理系统与电子设备
CN102043984A (zh) 商品信息溯源管理方法及其实现系统
JP2005196507A (ja) 食材トレース方法及び食材トレーサビリティシステム
Lao et al. An RFRS that combines RFID and CBR technologies
CN202939639U (zh) 基于rfid的仓库管理系统
CN113034067A (zh) 仓储管理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952971A (zh) 基于产品识别id的信息发布方法和系统
Pipatprapa QR Code on Mobile Platform for Improving Order Picking Process of Lean Factory Warehou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