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94737A - 人车立体分流与已有建筑物相协调的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人车立体分流与已有建筑物相协调的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94737A CN1594737A CN 200410025441 CN200410025441A CN1594737A CN 1594737 A CN1594737 A CN 1594737A CN 200410025441 CN200410025441 CN 200410025441 CN 200410025441 A CN200410025441 A CN 200410025441A CN 1594737 A CN1594737 A CN 15947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ad
- building
- pedestrian
- scaoffold
- grou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车立体分流与已有建筑物相协调的道路,其特征为:在地面机动车道路净空上,以结构形式整体加设行人高架平台;群体顶升地面机动车道路一侧或两侧建筑物,该建筑物立面完全露出行人高架平台。本发明由于实现了人车空间立体分流,提高了机动车的行驶效率;保留了现有道路与横向道路之间的联系、机动车交通组织方式,避免了由于区域交通重组而对地区其它交通带来的冲击;步行系统和机动车交通系统在空间上完全分离,行人更安全,步行系统和道路两侧联系更方便,易达性提高;新增以人为主体的开放性城市活动空间和停车、办公、商业空间,提升了土地的价值和城市形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运输方面土木建筑工程中道路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涉及人车立体分流大容量道路的交通组织和历史建筑与新建交通设施相协调发展的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为保证交通安全和行车效率,人车分流、各行其道是主要的交通组织原则。目前人车立体分流的主要方法有行人天桥、人行地下街、车行地道、车行分离式高架或跨线桥四种:所谓行人天桥,就是在已有地面车行道路的上方架设桥梁,连通道路两侧的人行步道系统,天桥宽度在3m~7m之间,较窄,行人绕行较远,行人系统活动空间较小,与环境、景观协调较难;所谓人行地下街,就是以地下空间作为人行步道系统,并设有地下商业设施、下沉式广场等,实现与机动车的分离,舒适性较好,抵抗恶劣气候的能力较强,提供了商业和公共活动的空间,但不能见到自然景观,对人有压抑感,且造价较高,地下管线搬迁量大;所谓车行分离式高架或跨线桥,就是车辆走高架或跨线桥通过,地面布置为以行人为主体的步道系统和公共活动空间,其行人系统的易达性、便捷性、舒适性较好,也新增了公共活动空间,但机动车与横向道路的连接受影响,另外高架桥或跨线桥的建设打破了原有的建筑物与地面之间相对关系和空间格局,高架桥或跨线桥与周边的环境较难协调,尤其是道路两侧建筑的下层立面被挡,影响地区景观,交通噪声对环境也带来危害,且建设费用高;车行地道相比较而言较为理想,就是机动车从地下过境,地面回归行人,建设以行人为主体的步道系统和公共活动空间相连,商业设施、旅游休闲区直观豁达,人行空间位于地面,宽敞舒适、可达性好,车行空间位于地下,噪声、景观的影响较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较好,但建设费用较高架桥更高,市政管线的动迁量大,地下道路与地面已有道路系统的连接较为困难。总之四种形式都实现了人车在空间上的立体分离,但在行人空间的大小、舒适性、造价、与周边建筑和环境的协调性以及交通组织等方面各自存在一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人车立体分流与已有建筑物相协调的道路,它在形成快捷畅通的机动车交通的同时也形成方便、舒适、可达性好的行人平台,完善道路功能,并且保护已有建筑,重现历史风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人车立体分流与已有建筑物相协调的道路,它主要包括地面机动车道路,其特征在于:在地面机动车道路净空上,以结构形式整体加设行人高架平台;群体顶升地面机动车道路一侧或两侧建筑物,该建筑物立面完全露出行人高架平台。
本发明由于实现了人车空间立体分流,提高了机动车的行驶效率;保留了现有道路与横向道路之间的联系,维持现有机动车交通组织方式,避免了由于区域交通重组而对地区其它交通带来的冲击;步行系统和机动车交通系统在空间上完全分离,行人更安全,步行系统和道路两侧建筑物的联系更方便,易达性提高;新增以人为主体的开放性城市活动空间,提升了城市形象,对原有地下管线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另外,系统地改善已有建筑群体、尤其是历史建筑的结构抗震性,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又在不增加占地的情况下增加了停车场、设备房、办公室空间等,提升了土地的使用价值,改善了整个区域的静态交通;还在改善建筑功能时,保持了建筑和地面的相对空间关系,保留了建筑的整体轮廓线,进而恢复了由于各种原因而被打破的原有建筑立面与地面间的相对关系,重建建筑与地面的平衡,为城市创造形态优美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人车立体分流布置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行人高架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为一种人车立体分流与已有建筑物相协调的道路,它主要包括地面机动车道路1,其特征在于:在地面机动车道路净空上,以结构形式整体加设行人高架平台3,该结构形式包括在地面机动车道路上设置框柱8,在框柱8上架设框架梁9,在框架梁9上铺设次梁10,在框架梁9和次梁10上铺设衬板11,并在衬板上浇筑钢筋混凝土行人高架平台;群体顶升地面机动车道路1一侧或两侧建筑物2,该建筑物2立面完全露出行人高架平台3,被顶升的建筑物高度一般不超过20层;实施时现有建筑物与地面机动车道路的垂直相对关系不变,行人高架平台与建筑直接连接或建筑物出入口与行人平台相连,行人高架平台与地面机动车道路的地面层可通过楼梯或自动扶梯7相连;建筑物出入口由原来的与地面人行道相连改为和新建行人平台相连;行人高架平台的宽度至少为8米,实际设计时行人高架平台的宽度为地面机动车道路两侧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或地面机动车道路一侧建筑物至某特征物的距离,在行人高架平台上设有广场、绿化带4、休闲带和其它开放性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5;此外具体实施时在行人高架平台与地面机动车道路之间可设一机动车通行层,行人高架平台、机动车通行层与地面机动车道路方向一致或交叉,地面层为机动车的通行道路,保持该道路与横向道路的联系。建筑群体顶升后,新增的空间6改建为停车场、设备用房、办公室或商用设施,停车场统一设置出入口与地面道路相连。地面层为机动车通行层,机动车的交通组织、地面道路和横向道路的连接方式与架设平台前一致;平台采用局部透光孔或透光玻璃的设置,使自然光进入底层空间,改善底层空间的内部环境。
一种人车立体分流与已有建筑物相协调的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地面机动车道路上设置框柱;b、在框柱上架设框架梁;c、在框架梁上铺设次梁,在框架梁和次梁上铺设衬板,并在衬板上浇筑钢筋混凝土行人高架平台;d、分别加固通行道路一侧或两侧的建筑物,为顶升好准备;e、分别顶升通行道路一侧或两侧的建筑物使该建筑物立面完全露出行人高架平台;f、在行人高架平台设置广场、绿化带、体闲带和其它开放性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设施;g、设置使行人高架平台与地面机动车道路相连通的楼梯或自动扶梯;h、建筑群体顶升后,将新增的空间改建为停车场、设备用房、办公室或商用设施。本技术方案中在地面机动车道路上设置框柱、在框柱上架设框架梁、在框架梁上铺设次梁和衬板,并在衬板上浇筑钢筋混凝土行人高架平台、顶升建筑物、在行人高架平台设置公共活动空间设施及建筑群体顶升后,将新增的空间改建为停车场、设备用房、办公室或商用设施的具体技术均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具体的说明。
下面以上海外滩地区的交通和功能改造来说明本发明技术的特点。
外滩历史的格局是由城市建筑、道路、港口、河流组成,主要功能是中央商务区、港区。外滩大多数建筑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中晚期30年代早期,建筑风格、整体轮廓线协调统一,代表了当时世界上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技术的一流水准,20世纪30年代后基本形成了现今外滩建筑轮廓线和沿江岸线、车行道路。20年代初,外滩一带开始修建混凝土结构护岸,岸顶标高3.5m,岸顶设置铁链栏杆,环境亲水性较好,外滩地面道路和外白渡桥相连,宽度在5车道左右,标高在3.4m左右。
现状外滩经解放后历次改造逐步形成,是规划中央CBD地区,历史风貌保护区、金融贸易区、旅游观光区。1956年前后沿江防汛护岸改建为简易砖砌防汛墙,墙顶标高为4.5m~4.6m,74年改建加高到5.8m,防汛墙内侧设置沿江步道,宽2m~6m,沿江绿化约在30m左右。90年代初,防汛墙改建成防汛箱廊,沿岸线外移6m~49m,防汛标高升至6.9m,防汛标准为千年一遇。外滩地面道路在90年代初拓宽到37m,机动车双向十车道,路面标高3.7m~4.0m,与防汛墙高差为3.2m,连接新建的吴淞路闸桥和原外白渡桥,成为规划城市主干路网的东纵线。
外滩建筑到防汛墙的宽度约为50m~75m,大都保存良好,但功能上与现代CBD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尤其缺乏停车设施,又由于路面抬升,建筑相对下降了近1m。总之,外滩的交通功能和防汛功能逐渐提升,市政设施水平有了明显改善。但外滩建筑和滨水区域逐渐分离,外滩景观的亲水性逐渐下降,大断面的道路分隔了历史风貌建筑区和滨江地区,机动车成为地面的主体,旅游人郡被局限在小箱廊上,防汛墙的抬高改变了建筑、地面和水面的相对关系,人在地面不再能看见黄浦江,在人车立体分流与已有建筑物相协调的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可从外滩建筑到防汛墙,加一层平台,平台范围从延安路到光大银行北侧的新建超五星级宾馆,长约1000m,新建平台与防汛墙平台过渡相连;延安路以北中山东一路外滩沿线的各幢历史建筑,进行结构加固,并向上顶升6m左右,顶升后的空间改建为停车场、办公用房或商业设施;车辆在原地面行驶,并保留外滩地面道路格局以及和横向道路的联系方式,新建苏州河地道,与苏州河北侧道路相连;行人高架平台建设为开放性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从建筑大门到防汛平台通过新建行人平台直接相连;新建平台以及上述过渡段局部可设透光结构或通透结构,以改善地面层的采光和空气流通,并选择性地保留原地面绿化。
本发明着力于人车立体分流,使得步行系统易达性、舒适性好;保留了外滩现有的城市主干道功能和交通组织方式及路网形态,消除地面大断面交通对地区的隔断状况,使历史建筑风貌区和滨江区重新融为一体;开放性的公共城市活动空间,让人重新成为外滩的主体,提高了地区的亲和力,有利于经贸商业商务和旅游休闲功能的发展;对历史建筑群体进行传统的结构保护的基础上,又在寸土寸金之地的外滩拓展停车设施,开放性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商业设施等,也弥补了地区原有功能的不足,促进经济发展;从建筑立面往东依次为新建平台(吴凇标高10.0m)、外滩防汛平台(6.9m),黄浦江面(2m~5.8m),形成连续、亲水、错落有致、富有魅力的空间形态,恢复外滩地区建筑、地面和水面的传统关系,保留外滩建筑群体轮廓线,从“地面“即新建的行人高架平台又可以看见黄浦江水了,重现历史风貌的同时也展现了时代特点。高架平台上设行人步道系统联系一侧的建筑物,新增了停车、办公、商业空间,提升了土地的价值,同时与建筑的功能风格、出入口位置相呼应,使自然光进入底层空间,改善底层空间的内部环境。
Claims (6)
1、人车立体分流与已有建筑物相协调的道路,它主要包括地面机动车道路,其特征在于:在地面机动车道路净空上,以结构形式整体加设行人高架平台;群体顶升地面机动车道路一侧或两侧建筑物,该建筑物立面完全露出行人高架平台。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车立体分流与已有建筑物相协调的道路,其特征在于:行人高架平台与建筑直接连接或建筑物出入口与行人平台相连,行人高架平台与地面机动车道路的地面层可通过楼梯或自动扶梯相连;行人高架平台的宽度至少为8米,在行人高架平台上设有广场、绿化带、休闲带和其它开放性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设施。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车立体分流与已有建筑物相协调的道路,其特征在于:在行人高架平台与地面机动车道路之间可设一机动车通行层。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车立体分流与已有建筑物相协调的道路,其特征在于:建筑群体顶升后,新增的空间改建为停车场、设备用房、办公室或商用设施,停车场统一设置出入口与地面道路相连。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车立体分流与已有建筑物相协调的道路,其特征在于:行人高架平台局部设有透光孔或透光玻璃。
6、人车立体分流与已有建筑物相协调的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地面机动车道路上设置框柱;b、在框柱上架设框架梁;c、在框架梁上铺设次梁,在框架梁和次梁上铺设衬板,并在衬板上浇筑钢筋混凝土行人高架平台;d、分别加固通行道路一侧或两侧的建筑物,为顶升好准备;e、分别顶升通行道路一侧或两侧的建筑物使该建筑物立面完全露出行人高架平台;f、在行人高架平台设置广场、绿化带、休闲带和其它开放性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设施;g、设置使行人高架平台与地面机动车道路相连通的楼梯或自动扶梯;h、建筑群体顶升后,将新增的空间改建为停车场、设备用房、办公室或商用设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25441 CN1594737A (zh) | 2004-06-24 | 2004-06-24 | 人车立体分流与已有建筑物相协调的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25441 CN1594737A (zh) | 2004-06-24 | 2004-06-24 | 人车立体分流与已有建筑物相协调的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94737A true CN1594737A (zh) | 2005-03-16 |
Family
ID=34663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10025441 Pending CN1594737A (zh) | 2004-06-24 | 2004-06-24 | 人车立体分流与已有建筑物相协调的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594737A (zh)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07346A1 (en) * | 2005-07-13 | 2007-01-18 | Arackal Ramachandra Sreedhara | City planning architecture |
WO2008009189A1 (fr) * | 2006-07-11 | 2008-01-24 | Guoliang Dong | Système urbain écologique sans blocage, économique en occupation du sol et en énergie et doté d'une organisation de l'espace |
WO2008009191A1 (fr) * | 2006-07-11 | 2008-01-24 | Guoliang Dong | Système de route insonorisée pour véhicules automobiles |
WO2008009192A1 (fr) * | 2006-07-11 | 2008-01-24 | Guoliang Dong | Système urbain comportant des voies séparées pour les piétons et les véhicules |
WO2008025201A1 (fr) * | 2006-08-28 | 2008-03-06 | Guoliang Dong | Voie surélevée faible vitesse |
CN101922134A (zh) * | 2010-08-02 | 2010-12-22 | 郭书韦 | 一种城市交通和停车的建设方案 |
CN102298761A (zh) * | 2011-05-31 | 2011-12-28 | 肖桂芬 | 道路交通模式 |
CN102505592A (zh) * | 2011-11-03 | 2012-06-20 |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一种街道改造的设计方法 |
CN102561127A (zh) * | 2012-03-06 | 2012-07-11 | 倪既民 | 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两边多出口高架路 |
CN103498590A (zh) * | 2013-10-10 | 2014-01-08 | 吴砺 | 一种城市空中花园 |
CN104583495A (zh) * | 2012-04-04 | 2015-04-29 | 弗兰兹·格茨尔 | 高架路系统 |
CN105714632A (zh) * | 2016-01-28 | 2016-06-29 | 倪既民 | 密柱窄跨低层高式城市穿越架高路 |
CN107012753A (zh) * | 2017-05-12 | 2017-08-04 | 杨菊英 | 利用高架人车分流技术解决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的方法 |
CN108868244A (zh) * | 2017-05-14 | 2018-11-23 | 高斌 | 道路人车分流方法及人车分流式高架道路停车场 |
CN109488053A (zh) * | 2017-09-13 | 2019-03-19 | 高斌 | 过街桥式高架道路休闲广场 |
CN112941994A (zh) * | 2021-01-29 | 2021-06-11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高速公路立交市政化改造结构 |
-
2004
- 2004-06-24 CN CN 200410025441 patent/CN159473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07346A1 (en) * | 2005-07-13 | 2007-01-18 | Arackal Ramachandra Sreedhara | City planning architecture |
WO2008009189A1 (fr) * | 2006-07-11 | 2008-01-24 | Guoliang Dong | Système urbain écologique sans blocage, économique en occupation du sol et en énergie et doté d'une organisation de l'espace |
WO2008009191A1 (fr) * | 2006-07-11 | 2008-01-24 | Guoliang Dong | Système de route insonorisée pour véhicules automobiles |
WO2008009192A1 (fr) * | 2006-07-11 | 2008-01-24 | Guoliang Dong | Système urbain comportant des voies séparées pour les piétons et les véhicules |
CN1834354B (zh) * | 2006-07-11 | 2010-04-14 | 董国良 | 一种空间有序化的节地节能畅通宁静生态城市系统 |
CN1834352B (zh) * | 2006-07-11 | 2010-05-12 | 董国良 | 一种人车全面分离的城市系统 |
WO2008025201A1 (fr) * | 2006-08-28 | 2008-03-06 | Guoliang Dong | Voie surélevée faible vitesse |
CN101922134A (zh) * | 2010-08-02 | 2010-12-22 | 郭书韦 | 一种城市交通和停车的建设方案 |
CN102298761A (zh) * | 2011-05-31 | 2011-12-28 | 肖桂芬 | 道路交通模式 |
CN102505592A (zh) * | 2011-11-03 | 2012-06-20 |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一种街道改造的设计方法 |
CN102561127A (zh) * | 2012-03-06 | 2012-07-11 | 倪既民 | 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两边多出口高架路 |
CN102561127B (zh) * | 2012-03-06 | 2018-01-05 | 倪既民 | 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两边多出口高架路 |
CN104583495A (zh) * | 2012-04-04 | 2015-04-29 | 弗兰兹·格茨尔 | 高架路系统 |
CN104583495B (zh) * | 2012-04-04 | 2016-09-07 | 弗兰兹·格茨尔 | 高架路系统 |
CN103498590A (zh) * | 2013-10-10 | 2014-01-08 | 吴砺 | 一种城市空中花园 |
CN105714632A (zh) * | 2016-01-28 | 2016-06-29 | 倪既民 | 密柱窄跨低层高式城市穿越架高路 |
CN107012753A (zh) * | 2017-05-12 | 2017-08-04 | 杨菊英 | 利用高架人车分流技术解决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的方法 |
CN108868244A (zh) * | 2017-05-14 | 2018-11-23 | 高斌 | 道路人车分流方法及人车分流式高架道路停车场 |
CN109488053A (zh) * | 2017-09-13 | 2019-03-19 | 高斌 | 过街桥式高架道路休闲广场 |
CN112941994A (zh) * | 2021-01-29 | 2021-06-11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高速公路立交市政化改造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594737A (zh) | 人车立体分流与已有建筑物相协调的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 |
CN1834354B (zh) | 一种空间有序化的节地节能畅通宁静生态城市系统 | |
CN1249302C (zh) | 一种全立体化城市道路系统及采用该系统的交通方法 | |
CN2921085Y (zh) | 双x形左转弯立交桥 | |
CN101634126A (zh) | 与地面道路相结合的地下管线和无轨电车综合通道 | |
CN202194041U (zh) | 立交桥 | |
CN102322005A (zh) | 立交桥 | |
CN100351468C (zh) | 全立体化城市道路系统及采用该系统的交通方法 | |
CN106192640A (zh) | 一种利用开敞式下沉道路的城市规划方法 | |
CN101311413A (zh) | 采用与地面道路相结合的地下通道作为无轨电车通道的方法 | |
CN103821057A (zh) | 一种十字交叉互通式立交结构 | |
CN103088734B (zh) | 城市主干道立体运输系统 | |
Forestieri et al. | Recovery and optimization of a former railway transport track | |
CN206396565U (zh) | 一种城市多层互通立交桥 | |
CN2921083Y (zh) | 全互通高速单层立交桥 | |
CN209261302U (zh) | 一种复合式多功能跨街停车天桥 | |
CN106013938A (zh) | 地上地下城市交通与管网综合体 | |
CN217266879U (zh) | 一种门式墩高架桥 | |
WO2004025031A1 (fr) | Procede de construction d'un echangeur routier a deux niveaux, du type a fosses aveugles | |
CN202064268U (zh) | 跨街行人通行天桥 | |
CN111779351B (zh) | 一种老城区改造方法 | |
CN215210482U (zh) | 一种依附车行桥的人行天桥及雨棚结构 | |
CN205741808U (zh) | 密柱窄跨低层高式城市穿越架高路 | |
CN102677559A (zh) | 房屋建筑内的电动汽车专用道路系统 | |
CN217379942U (zh) | 空中立交式立体停车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