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94051A - 带材的连接设备和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带材的连接设备和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94051A CN1594051A CN200410077005.0A CN200410077005A CN1594051A CN 1594051 A CN1594051 A CN 1594051A CN 200410077005 A CN200410077005 A CN 200410077005A CN 1594051 A CN1594051 A CN 15940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nd
- roller
- tail end
- mentioned
- kee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9/00—Changing the web roll
- B65H19/10—Changing the web roll in unwinding mechanisms or in connection with unwinding operations
- B65H19/18—Attaching, e.g. pasting, the replacement web to the expiring web
- B65H19/1842—Attaching, e.g. pasting, the replacement web to the expiring web standing splicing, i.e. the expiring web being stationary during splicing contact
- B65H19/1852—Attaching, e.g. pasting, the replacement web to the expiring web standing splicing, i.e. the expiring web being stationary during splicing contact taking place at a distance from the replacement roll
Landscapes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 Labeling Devices (AREA)
- Controlling Rewinding, Feeding, Winding, Or Abnormalities Of Web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简化一种设备,以及能够当更换一个滚子时,迅速地连接先前输出的带材的尾端侧面部分和随后准备输出的带材的前端侧面部分。一个连接设备15包括一个输出器件21,它安排为使顺序地输出缠绕在第一和第二滚子12和13上的带材M,以及一个连接器件22,将来自任何一个滚子12和13的带材M的尾端12a(13a)侧面部分和来自另一个滚子12(13)的带材M的前端12b(13b)侧面部分彼此连接。在带材M的尾端12a(13a)侧面处,使基本上一片连接片的一半与其粘接。连接器件15安排为当来自任何一个滚子12和13的带材的尾端12a(13a)达到一个预定的位置时,尾端12a(13a)和前端12b(13b)彼此对准,以及相应的带材M通过连接片M1被彼此连接。
Description
本发明的背景
1.本发明的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设备和连接方法,其中,对一组滚子输出的带材进行连接,以及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设备和连接方法,其中,来自一个滚子的带材的尾端侧面部分以及来自另一个滚子的带材的前端侧面部分能够自动化地连接。
2.背景技术的说明
通常地,这里使用一个标签层压设备,其中带材的滚子具有一组标签在一个可释放衬层上,它调节至一个预定的位置,以及带材由滚子输出,标签被一个一个地由其剥离以及粘接至待粘合的物件上。在上述的设备中,当带材已经输出,以及滚子被一个新的滚子代替,这样麻烦的操作是需要的。这就是,来自代替的新滚子的带材的前端不得不调节至开始的位置。因此,这里存在的问题是,标签层压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申请人建议一种连接设备,它公开于一篇专利文献(Japanese Un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No.2002-332146)中。此连接设备安排为连接输出的带材的尾端侧面部分至随后准备输出的带材的前端部分,这时使用一个连接片。
本发明的概述
然而,在此专利文献中公开的连接设备具有下列的问题。这就是,需要一个贴标签器用于随后供给连接片和一个标签保持板用于暂时保持来自贴标签器的连接片,以及其它器件。因此,设备变得复杂和导致设备尺寸加大。再者,由于机构复杂化,这里存在的问题是,它需要长时间来使带材彼此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的问题而建议。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带材的一种连接设备和一种连接方法,它能够使设备简化,以及能够当更换滚子时,迅速地连接先前输出的带材的尾端侧面部分和随后准备输出的带材的前端侧面部分。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下列的安排;这就是,带材用的一种连接设备包括:
一个输出器件,安排为这样,使顺序地输出第一和第二带材的滚子,它基本上使一片连接片的一半面积粘接至它的尾端侧面处,以及
一个连接器件,它使来自一个滚子的带材的尾端侧面部分和来自另一个滚子的带材的前端侧面部分彼此连接,其中,
当来自一个滚子的带材的尾端达到一个预定的位置时处于一个状态,使尾端和前端彼此对准,连接器件借助一个连接片将第一和第二滚子的每个带材连接。
在本发明中,这样一种安排可以适合于使连接器件具有一个第一保持器件,能够保持来自第一滚子的带材的前端侧面部分,一个第二保持器件,能够保持来自第二滚子的带材的前端侧面部分,一个接收台,能够由带材的下表面侧面保持它,以及一个压制器件,设置在接收台和第一和第二保持器件之间。
再者,每个第一和第二保持器件具有保持段,它具有一个吸气表面,能够保持前端侧面部分,以及安排为这样,使保持段转动,在一个输出位置和一个等待位置之间移动。
再者,本发明使用下列的方法;这就是,使用一个输出器件的带材的一种连接方法,它顺序地输出第一和第二带材的滚子,使基本上一片连接片的一半面积粘接至它的尾端侧面处,以及
一个连接器件,它将来自一个滚子的带材的尾端侧面部分和来自另一个滚子的带材的前端侧面部分彼此连接,包括下列步骤:
在尾端借助输出器件达到一个预定的位置之后,使用连接器件定位尾端和前端彼此对准,以及随后
使用连接器件施加连接片剩余的一半部分至来自一个滚子准备连接的前端部分。
按照本发明,一个连接片出现在输出的带材的尾端侧面部分。它使有可能容易地连接以及通过连接片迅速地至来自下一个滚子准备输出的带材。由于这种安排,一个普通的贴标签器或类似器件能够消除,导致设备的简化。以及进一步,当连接设备使用于一个标签层压设备时,由于其机构简单,连接所需的时间能够减少。
再者,当一组标签设备在带材的延伸方向上时,标签能够使用至最后一个标签,消除了标签的浪费。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一个示意图,示出一种安排,其中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连接设备使用于一个层压设备;
图2是一个示意图,示出与图1所示相同的形状,其中描绘一种状态,带材由一个第二滚子输出;
图3(A)是一个放大图,示出由图3(B)内箭头观察沿直线A-A切取的一剖面;
图3(B)是带材的一个顶视图;
图3(C)是一个放大的前视图,示出围绕第一或第二滚子内芯杆的周边部分的一个剖面;
图3(D)是一个顶视图,示出带材的前端和尾端;
图4是一个放大图,示出图1内的连接设备;
图5是图2内的连接设备的一个放大图;
图6是图4内的连接设备的一个放大图,它描绘一个状态,在第一滚子内带材的尾端侧面部分定位在一个连接器件内;
图7是图4内的连接设备的一个放大图,它描绘一个状态,第一保持器件的一个保持段由图6所示的一个位置偏移至等待位置;
图8是图4内的连接设备的一个放大图,它描绘一个状态,第二保持器件的一个保持段由图7所示的一个位置偏移至输出位置,以及第一和第二滚子的带材彼此连接;
图9是图4内的连接设备的一个放大图它描绘一个状态,第二滚子内的带材的尾端侧面部分定位在连接器件内;
图10是图4内的连接设备的一个放大图,它描绘一个状态,第二保持器件的保持段由图9所示的位置偏移至等待位置;以及
图11是图4内的连接设备的一个放大图,它描绘一个状态,第一保持器件的保持段由图10所示的位置偏移至输出位置,以及第一和第二滚子的带材彼此连接。
优选的实施例的说明
在下文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参见附图予以说明。
在说明中,如果没有其它规定,使用图1中的方向和位置术语作为标准的。
图1和图2是示意图,示出层压设备的一个安排,按照本发明的一个连接设备使用于它。在此处,图1是一个意图,示出层压设备的安排,其中带材由一个第一滚子输出。图2是一个示意图,示出与图1所示相同的安排,其中带材由一个第二滚子输出。参见这些图,层压装置10包括一个壁板11,由前面观察它具有方形,以及形成它的一个壳体,它这样安排,使在壁板11的中右区内一个第一滚子12是可转动地支承;以及在第一滚子12的下左区内,一个第二滚子13是可转动地支承。再者,此层压设备10包括一个连接设备15,它设置在滚子12和13的左侧面,以及一个层压器件16,它设置在连接设备15的左侧面。
如图3(A)内所示,缠绕在每个第一和第二滚子12和13上的带材M包括一个底片B,它作为一个释放内衬,一个能量束可固化粘接剂层S1定位在底片B的上表面上,如图3(A)所示,以及一个保护薄膜层S2,它是层压在能量束可固化粘接剂层S1的上表面上,如图3(A)所示。在底片B上相应的各层S1和S2内,一个盘形预切口C1(参见图3(B)),它的内侧面作为一个标签L以一个预定的节距成形;以及波形的预切口C2是形成在图3(B)内的盘形预切口C1的两个上和下侧面。形成在盘形预切口C1和波形预切口C2之间是一个可任意处理部分区D,它是在前面过程中借助清除各层S1和S2形成的。以及在图3(A)内在可任意处理部分区D的右和左侧面形成的是垫层E。垫层E防止标签L是被缠绕为卷筒形的标签引起的印痕或切痕所形成。
形成在每个标签L的表面中心区的是一个圆孔H,基本上与盘形预切口C1同心。圆孔H形成为这样,使穿透带材M。由于这种安排,标签L成形为进入一个记录基片比如光盘(未示出)的平面形状;这就是,基本上相当于一个环形。标签L由底片B剥离,以及通过层压器件16粘接至由聚碳酸酯制造的一个盘基片(未示出)的表面上。在此状态下,保护薄膜S2已剥离,以及精细的凹和凸,比如凹坑形成在能量束可固化粘接剂层S1内;因此形成记录的基片、凹和凸是以下列方式形成的,这就是,一个具有凸和凹表面的冲模(未示出)施加在能量束可固化粘接剂层S1上,以及在由盘基片侧面辐射紫外线束以固化树脂层后,冲模剥离。
如图3(C)内所示,在第一和第二滚子12和13内每个带材M的尾端12a(13a)侧面提供一片连接片M1。连接片M1具有一个粘接剂层,含有一种粘接剂,它能够再次粘接至带材M的后面(图3(c)的下表面)。连接片M1的大致一半是粘接至带材M,在末端12a(13a)作为一个边界,以及剩余的部分粘接至滚子12(13)的芯杆18。如图3(D)内所示,在第一和第二滚子12和13内,在带材M的尾端12a(13a)和尾端12a(13a)最近处的圆孔H之间的距离X是调节至一个预定的长度。再者,在前端12b(13b)和前端12b(13b)最近处的圆孔H之间的距离Y是调节至一个预定的长度。
如图1和图2内所示,连接设备15包括一个输出器件21,设置在壁板11的上中区,以及一个连接器件22,设置在输出器件21和第一和第二滚子12和13之间。
输出器件21包括一个电动机24,设置在壁板11的后面侧面,一个驱动滚子25固定至电动机24的输出轴,以及一个压紧滚子26,设置在驱动滚子25的周边的一个上侧面,以及安排为这样,使带材M借助电动机24的转动输出,以便接近层压器件16。
如图4和5内所示,连接器件22包括一个第一保持器件28,能够保持来自第一滚子12的带材M的前端12b侧面部分(参见图5),一个第二保持器件29,能够保持来自第二滚子13的带材M的前端13b侧面部分(参见图4),一个接收台31,设置在邻接驱动滚子25的右区,能够由它的下表面侧面保持带材M,一个压制器件32,设置在接收台31和每个保持器件28和29的保持段35(135)之间,详见后述,以及传感器33,设置在压制器件32的左和左侧面。
第一保持器件28包括保持段35,它具有一个吸气表面35A,能够保持前端12b侧面部分,一个转动轴36,它支承保持段35在可转动状态,以及穿透壁板11,一个作动筒39连接至转动轴36,被一个支臂38插入,定位在壁板的后侧面,以及一个定位段40,它定位带材M在吸气表面35A上。第一保持器件28安排为这样,借助作动筒39的一个杆39A的往复,保持段35是转动地在图4所示的输出位置和图5所示的等待位置之间移动。
保持段35成形为带有一组真空孔(未示出)在吸气表面35A侧面,以及通过一个软管或类似件连接至吸气表面35A的相对侧面的一个吸气机构(未示出)。设置在吸气表面35A和转动轴36之间,以及在转动轴36的周边侧面处的是引导滚子41和42,它们引导带材M的输出,由第一滚子12至吸气表面35A。保持段35是安排为这样,使吸气表面35A定位基本上与接收台31的上表面在输出位置时齐平,以及在等待位置时,保持段35不与由第二滚子13输出的带材M进入接触。
作动筒39包括一个作动筒主体44,定位在壁板11的后面侧面,支承杆39A。作动筒主体44通过在底板端侧面(左侧面端)的一个枢轴44A被壁板11支承,以及安排为可转动,从而使它的前端侧面(右端侧面)上下摆动。杆39A安排为这样,使它的前端侧面通过一个铰链38A连接至支臂38,从而使相对于支臂38转动。
如图5内所示,定位段40包括一个定位销40A,它能够插入在前端12B侧面处第一标签L的圆孔H内,以及一个定位作动筒40B,它驱动定位销40A离开和由吸气表面后退。在此状态下,吸气表面35A保持前端12b侧面部分,定位销40A由吸气表面35A凸起,与圆孔H接合,因此,使前端12b定位。由于这种安排,定位前端12b调节至在吸气表面35A上的一个预定的位置,以及当保持段35转动时,前端12b侧面部分避免了移位。还有,定位销40A安排为这样,在第一和第二滚子12和13的带材M之间的连接完成之后,以及正好在带材M的输出开始之前,在相同的时间,当使用吸气表面35A的吸气释放,由吸气表面35A后退。
第二保持器件29具有一个安排与第一保持器件28类似,以这样方式,使第一保持器件28上的每个部分的方向改变。因此,在第二保持器件29上的各部分,它们是与第一保持器件28上的各部分相同,它们使用三位数的图号表示(100),它包括的后两位图号使用于第一保持器件28,对于彼此重叠的结构部分的冗长的解释将省略。
在第二保持器件29内,如图4内所示,保持段135具有一个吸气表面135A,能够保持来自第二滚子13的带材M的前端13b侧面部分。保持段135是安排为这样,使借助于作动筒139的杆139A的往复,在图4所示的等待位置和图5所示的输出位置之间转动。设置在保持段135的转动轴136的相对侧面上的是一个引导滚子141,把它安排为这样,使带材M被两个辅助滚子46和47引导,它们定位在引导滚子141和第二滚子13之间,以定位带材M在吸气表面135A上。再者,保持段135是安排为这样,使吸气表面135A基本上与接收台31的上表面在输出位置时齐平,这就是,吸收表面135A是定位在与第一保持器件28上的吸气表面35A相同的输出位置,以及在等待位置时,保持段135不会与由第一滚子12输出的带材M进入接触。作动筒139安排为这样,使它的前端侧面(上端侧面)通过枢轴144A左右摆动。
接收台31具有一个吸气表面,形成为带有一组真空孔(未示出)在表面(上表面)侧面,它支承带材M以吸取以及支承带材M,以及它安排为这样,当带材M输出时,接收台31释放吸气和作为带材M的一个输出引导。
压制器件32包括一个压制器件主体49,具有一个作动筒,被壁板主体11支承,以及一个压制板51,它连接至压制器件主体49的下端,以及具有一个压制面,它大于连接片M1。压制器件32安排为这样,通过压制板51施加一个压力至带材M的表面侧面(上表面)带材在接收台31和吸气表面35A之间延伸(参见图4;在图5内为吸气表面135A)。
传感器33包括一个孔探测传感器53,它设置在接收台31的上面以及探测带材M的圆孔H,以及一个尾端探测传感器54,它设置在吸气表面35A的上面(参见图4;在图5内为吸气表面135A),以及探测带材M的尾端12a(13a)。它安排为这样,使来自每个探测传感器53和54的探测数据输出至一个未示出的控制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控制输出器件21用的电动机24的驱动。
如图1所示,层压器件16包括一个剥离板56,固定至壁板11,一个吸气元件57,设置在剥离板56的上面,一个层压滚子58,设置在吸气元件57的一个侧面(左端侧面),一个姿态改变器件60,它由它的底面支承吸气元件57,以及包括一个作动筒元件60A,它在一个基本上水平的位置和一个倾斜位置之间改变吸气元件57的位置,以及一个偏移器件61,它在右边和左边方向上偏移姿态改变器件60。
剥离板56设置为这样,使由带材M剥离标签L,它是通过一个缓冲段62和多个滚子63输出至层压器件16。这就是,带材M是缠绕在剥离板56的前边缘(左边缘),从而使在此处急剧地弯转;因此在剥离板56的前边缘处标签L能够在一个基本上水平面内朝向左边方向剥离。组成缓冲段62的滚子62A能够在向上和向下方向上移动。已经剥离标签L的带材M被位于层压器件16的右侧面的一个驱动滚子64A和一个压紧滚子64B夹住和传输,通过一组滚子64C输出,以及最后收集进入一个收集箱(未示出),定位在壁板11的下部分。
吸气元件57设置为这样,使能吸取被在其上表面侧面工作的剥离板56剥离的标签L,以及通过偏移器件61移动至位于一个工作台(未示出)上的盘基片的上面。层压滚子58安排为这样,使当转动盘基片时施加一个预定的压力。更具体地说,它安排为这样一种状态,使标签L和盘基片彼此对准,以及成一个倾斜的姿态,这样使吸气元件57的层压滚子58侧面通过姿态改变器件60降低,吸气元件57偏移;因此,层压滚子58在盘基片上转动,以及标签L由吸气元件57粘接至盘基片。
在图1和图2内,图号65和66表示传感器。这些传感器65和66设置在各个位置,分别地夹住第一和第二滚子12和13,从而探测来自滚子12(13)的带材M的尾端12a(13a)。以及因此,它探测是否有一个滚子在尾端12a(13a)已被探测的滚子之后准备输出已调节好。它安排为这样,当下一次准备输出的滚子尚未调节好,整个设备的工作停止,以及一个未示出的报警或类似信号通知操作员。
随后,在连接设备15内来自第一和第二滚子12和13的带材M的连接步骤将说明如下。
在此处,如图4所示,第一保持器件28的保持段35调节至输出位置;第二保持器件29的保持段135调节至等待位置;以及来自第一滚子12的带材M围绕放置,以借助第一保持器件28的保持段35前进越过接收台31,以及移动通过输出器件21。在此状态下,保持段35和接收台31的吸气工作释放,以及当驱动滚子25的电动机24驱动时,来自第一滚子12的带材M输出。当来自第二滚子13的带材M围绕辅助滚子46和47放置时,以及当在前端13b侧面处的第一标签L的圆孔H与定位销140A接合以定位标签L时,在图4内前端13b和吸气表面135A的上端基本上是彼此对准,以及前端13b侧面部分被吸气表面135A吸取和保持。
当带材M由第一滚子12输出,以及剩余的缠绕的带材M已经跑出,提供给带材M的尾端12a的连接片M1被由第一滚子的芯杆18剥离,这是由于电动机24的驱动力。因此状态,输出继续进行,以及当带材M的尾端12a前进越过保持段35的吸气表面35A时,尾端探测传感器54探测尾端12a。在此探测之后,当孔探测传感器53探测最接近尾端12a的圆孔H时,电动机24的驱动量是根据探测的数据调节。以及如图6中所示,当带材M的尾端12a到达接收台31的保持段35侧面端(右端)时,带材M的输出停止。由于这种安排,连接片M1由连接台31的右端凸起。在此种状态下,带材M的尾端12a侧面部分被接收台31的吸气表面吸取和保持。即使当带材在接收台31上面的输出正在停止,由于缓冲段62,带材M在下游由缓冲段62的输出是继续的。
在此之后,当第一保持器件28的作动筒39上的杆39A后退时,保持段35通过支臂38反时针方向转动,以及如图7中所示,保持段35偏移至远离接收台31的等待位置。
随后,第二保持器件29的作动筒139上的杆139A通过支臂138使保持段135进行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这种安排,如图8中所示,保持段135调节至输出位置,以及保持段135的吸气表面135A是定位为基本上与接收台31的吸气表面齐平。定位是这样的,使来自第二滚子13的带材M的前端13b与来自第一滚子12的带材M的尾端12a对准,导致一个状态,使前端13b侧面部分与连接片M1搭接。以及当压制器件32的压制板51压紧顶住保持段135和接收台31时,连接片M1的凸起部分粘接至前端13b侧面部分。因此,来自第一滚子12的带材M的尾端12a侧面部分和来自第二滚子13的带材M的前端13b侧面部分彼此连接。
当连接已完成,借助接收台31和保持段135的带材M的吸气释放,作动筒140B的定位便后退,以由吸气表面135A收缩定位销140A,以及电动机24被驱动;因此,来自第二滚子13的带材M能够由它输出(参见图5),虽然输出在进行,第一滚子12已为一个新的滚子代替,以及来自第一滚子12的前端12b侧面处的第一标签L的圆孔H与定位销40A接合。因此,前端12b是定位在一种状态,与吸气表面35A的下端对准,以及来自第一滚子12的前端12b侧面部分被第一保持器件28的保持段35保持。
如图9内所示,当由第二滚子13的带材M的输出完成,如以上所述第一滚子12的相同方式中,来自第二滚子13的带材M的尾端13a侧面部分被接收台31的吸气表面保持。在此之后,第二保持器件29上的杆139A便后退,以顺时针方向转动保持段135,以返回保持段135至等待位置,如图10所示。
随后,第一保持器件28的杆39A使进行保持段35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如图11所示,保持段35返回至输出位置。由于这种安排,来自第一滚子12的带材M的前端12b和来自第二滚子13的带材M的尾端13a是彼此对准的,导致一个状态,使前端12b侧面部分与连接片M1搭接。在此种状态,与以上所述相同的方式中,通过压制器件32,来自第一滚子12的带材M的前端12b侧面部分和来自第二滚子13的带材M的尾端13a侧面部分彼此连接。
以上步骤是重复的,以及因此带材M能够由第一和第二滚子12和13顺序地输出。
因此,按照上述的实施例,在带材M的尾端12a(13a)侧面,提供一个连接片M1,它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粘接剂层。因此,使用连接片M1,来自第一和第二滚子12和13的每个带材M能够迅速地连接。此外,借助第一和第二保持器件28和29,以及接收台31,进行定位,以使来自一个滚子12(13)的尾端12a(13a)和来自另一个滚子13(12)的前端13b(12b)彼此对准。
随后,需要一个步骤以切去来自每个滚子12和13的尾端12a(13a)。因此,切割材料用的一个组件,一个废料收集机构和诸如此类能够消除,导致整个设备的小型化和简单化。以及再者,标答L能够使用至它的末端,消除了标签L的浪费。
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模式的形状和方法已在上述的说明中公开,然而,本发明不应局限于以上所述。
这就是,本发明是针对特定模式的实施例描述和说明的,然而,它有可能对于一个技术熟练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针对上述模式的实施例做出对形状、材料、数量和其它详细构造的各种改变。
例如,除了上述的实施例的构造之外,当代替每个滚子12和13时,可以提供这样的支臂或机器人,以保持这些带材M的前端12b(13b)侧面,以及保持前端12b(13b)侧面部分至吸气表面35A(135A)。
再者,对于上述的带材M,除了这种形状,其中标签L是层压越过底片B,其它带材,比如没有标签L的带材,或条带形片也可以使用。
本发明是使用于一个层压设备内使用的带材由一组滚子和类似器件顺序地输出。
Claims (4)
1.一种带材连接设备,包括:
一个输出器件,安排为使顺序地输出第一和第二滚子的带材,基本上使一片连接片的一半面积粘接至带材的尾端侧面处,以及
一个连接器件,它使来自一个滚子的带材的尾端侧面部分和来自另一个滚子的带材的前端侧面部分彼此连接,其中,
当来自上述的一个滚子的带材的尾端达到一个预定的位置时,在一个状态下,即尾端和上述的前端彼此对准,所述连接器件通过上述的连接片将来自第一和第二滚子的每个带材连接起来。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带材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连接器件包括一个第一保持器件,能够保持来自第一滚子的带材的前端侧面部分,一个第二保持器件,能够保持来自第二滚子的带材的前端侧面部分,一个接收台,能够由带材的下表面侧面保持它,以及一个压制器件,设置在接收台和上述的第一和第二保持器件之间。
3.按照权利要求2的带材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上述的第一和第二保持器件包括一保持段,具有一个吸气表面,能够保持前端侧面部分,以及安排为使保持段转动,在一个输出位置和一个等待位置之间移动。
4.使用一个输出器件的带材的一种连接方法,该输出器件顺序地输出第一和第二滚子的带材,使基本上一片连接片的一半面积粘接至带材的尾端侧面处,以及
一个连接器件,将来自一个滚子的带材的尾端侧面部分和来自另一个滚子的带材的前端侧面部分彼此连接,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在上述的尾端借助上述的输出器件达到一个预定的位置之后,使用连接器件定位上述的尾端和上述的前端,使之彼此对准,以及随后
使用上述连接器件将上述连接片剩余的一半施加至来自一个滚子准备连接的带材的前端部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316504A JP4170181B2 (ja) | 2003-09-09 | 2003-09-09 | 帯状体の接続装置及び接続方法 |
JP316504/2003 | 2003-09-0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94051A true CN1594051A (zh) | 2005-03-16 |
CN100457590C CN100457590C (zh) | 2009-02-04 |
Family
ID=33028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7700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7590C (zh) | 2003-09-09 | 2004-09-09 | 带材的连接设备和连接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138033B2 (zh) |
JP (1) | JP4170181B2 (zh) |
CN (1) | CN100457590C (zh) |
AT (1) | AT500401B1 (zh) |
GB (1) | GB2405866B (zh) |
NL (1) | NL1026891C2 (zh) |
TW (1) | TW200524786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46633A (zh) * | 2008-11-28 | 2010-06-23 | 四国化工机株式会社 | 密封带粘接装置 |
CN102225726A (zh) * | 2011-04-14 | 2011-10-26 | 汕头东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 两卷转移复合纸卷拼接接头之间的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CN101374743B (zh) * | 2006-03-20 | 2012-01-25 | 美卓造纸机械公司 | 用于分切卷绕机中的方法 |
CN102367002A (zh) * | 2011-10-24 | 2012-03-07 | 南通市通州区宝田电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全塑软管胶接加工的片材搭接装置 |
CN104885589A (zh) * | 2012-12-27 | 2015-09-02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连接装置及连接带检测方法 |
CN105408234A (zh) * | 2013-07-16 | 2016-03-16 | 萨克米维罗纳公司 | 为待贴标签的产品贴标签的贴标机 |
CN107618918A (zh) * | 2016-07-13 | 2018-01-23 | 琳得科株式会社 | 长条体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04231198B2 (en) * | 2003-11-27 | 2009-10-08 | Tna Australia Pty Limited | A film splicing machine |
JP4672340B2 (ja) | 2003-11-27 | 2011-04-20 | ティー・エヌ・エー オーストラリア ピィー・ティー・ワイ リミテッド | フィルム接合機 |
JP2005292427A (ja) * | 2004-03-31 | 2005-10-20 | Sato Corp | ラベル用紙、ラベル貼付装置およびラベル貼付装置へのラベル用紙供給方法 |
US20080135158A1 (en) * | 2004-05-14 | 2008-06-12 | Impresstik Machinery Pty Ltd | Feeding Webs for Processing and Removing Webs |
US8167017B2 (en) * | 2009-11-13 | 2012-05-01 | Pitney Bowes Inc. | Multi-mode system for dispensing adhesive-backed labels |
US8047250B2 (en) * | 2009-11-23 | 2011-11-01 | Pitney Bowes Inc. | Postage label dispensing system and repositionable peeler guide therefor |
IT1397685B1 (it) * | 2010-01-15 | 2013-01-18 | Sacmi Labelling S P A Ora Sacmi Verona S P A | Gruppo di sbobinatura, particolarmente per dispositivi di etichettatura |
JP2012035925A (ja) * | 2010-08-03 | 2012-02-23 |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Modern Ltd | ウェブの突合せ継ぎ装置 |
JP5755069B2 (ja) * | 2011-07-29 | 2015-07-29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形状保持性材料の供給装置及び供給方法 |
CN106660726B (zh) * | 2014-06-30 | 2018-11-02 | 株式会社瑞光 | 片体送出系统以及用于该片体送出系统的片体送出方法 |
US10457512B2 (en) | 2016-09-19 | 2019-10-29 | New Era Converting Machinery, Inc. | Automatic lapless butt material splice |
KR101827204B1 (ko) | 2017-03-13 | 2018-02-07 | 주식회사 신한정공 | 롤투시트 풀림공급장치 |
JP7245491B2 (ja) * | 2018-10-04 | 2023-03-24 | 株式会社イシダ | 製袋包装機 |
JP7236719B2 (ja) * | 2018-10-04 | 2023-03-10 | 株式会社イシダ | 製袋包装機 |
US10953646B2 (en) | 2018-10-26 | 2021-03-23 | ACCO Brands Corporation | Laminating system with coded film cartridg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RE29365E (en) * | 1972-10-24 | 1977-08-23 | Butler Automatic, Inc. | Web supply apparatus |
JPS6045096B2 (ja) * | 1979-07-05 | 1985-10-07 |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テ−プ接合装置 |
JPS59117763A (ja) * | 1982-12-24 | 1984-07-07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磁気テ−プ切断接合方法 |
JPS59194961A (ja) * | 1983-04-14 | 1984-11-05 | Tokyo Jushi Sangyo Kk | シ−ト材供給装置 |
DE3439313C2 (de) * | 1984-10-26 | 1994-07-07 | Focke & Co |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von Bahnen aus Verpackungsmaterial |
JPS63162434A (ja) | 1986-12-25 | 1988-07-06 | 株式会社 東京自働機械製作所 | 包装材繰出し装置における包装材の交換装置 |
DE4016578A1 (de) * | 1990-05-23 | 1991-11-28 | Winkler Duennebier Kg Masch |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von materialbahnen |
US5388387A (en) * | 1993-03-12 | 1995-02-14 | Kliklok Corporation | Packaging film feeding and spli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JPH08108957A (ja) | 1994-10-07 | 1996-04-30 | Shikoku Kakoki Co Ltd | テープ接続装置 |
JP2873182B2 (ja) * | 1995-03-17 | 1999-03-24 | ソマール株式会社 | フィルム張付装置における原反フィルムの連続的供給方法及び装置 |
DE19529866B4 (de) * | 1995-08-14 | 2007-01-11 | Ralf Jetter | Verfahren zum automatischen Spleissen von zwei mit selbstklebenden Haftetiketten beschichteten Etikettenbändern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
US5660675A (en) * | 1995-10-19 | 1997-08-26 | Transprint Usa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licing heat transfer printing paper |
DE19607495B4 (de) * | 1996-02-28 | 2005-04-28 | Heiber & Schroeder Maschb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Wechsel und Verbinden von Folienrollen bei der Herstellung von Faltschachteln mit Folienfenstern |
CN2288028Y (zh) * | 1996-08-06 | 1998-08-19 | 机械工业部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 | 金属带材缝合机 |
US5855714A (en) * | 1996-09-09 | 1999-01-05 | Bockh; Mat G. | Roll splicing system and method |
US6331222B1 (en) * | 1997-11-06 | 2001-12-18 | Asterisk, Inc. | Splicer for joining thin sheets |
DE19901026A1 (de) * | 1999-01-13 | 2000-07-20 | Jagenberg Papiertech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von Materialbahnen |
JP2001233514A (ja) * | 2000-02-23 | 2001-08-28 | Shikoku Kakoki Co Ltd | ロールフィルム接続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
JP4031211B2 (ja) | 2001-05-08 | 2008-01-09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帯状体の接続装置 |
US6817566B2 (en) * | 2002-10-30 | 2004-11-16 | Butler Automatic, Inc. | Web splicer |
-
2003
- 2003-09-09 JP JP2003316504A patent/JP417018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
- 2004-08-12 GB GB0418012A patent/GB2405866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8-19 TW TW093125020A patent/TW200524786A/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8-20 NL NL1026891A patent/NL1026891C2/nl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8-31 AT AT0145904A patent/AT500401B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9-08 US US10/935,281 patent/US713803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9-09 CN CNB2004100770050A patent/CN10045759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74743B (zh) * | 2006-03-20 | 2012-01-25 | 美卓造纸机械公司 | 用于分切卷绕机中的方法 |
CN101746633A (zh) * | 2008-11-28 | 2010-06-23 | 四国化工机株式会社 | 密封带粘接装置 |
CN101746633B (zh) * | 2008-11-28 | 2014-01-22 | 四国化工机株式会社 | 密封带粘接装置 |
CN102225726A (zh) * | 2011-04-14 | 2011-10-26 | 汕头东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 两卷转移复合纸卷拼接接头之间的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367002A (zh) * | 2011-10-24 | 2012-03-07 | 南通市通州区宝田电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全塑软管胶接加工的片材搭接装置 |
CN102367002B (zh) * | 2011-10-24 | 2013-06-12 | 南通市通州区宝田电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全塑软管胶接加工的片材搭接装置 |
CN104885589A (zh) * | 2012-12-27 | 2015-09-02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连接装置及连接带检测方法 |
CN104885589B (zh) * | 2012-12-27 | 2017-08-15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连接装置及连接带检测方法 |
CN105408234A (zh) * | 2013-07-16 | 2016-03-16 | 萨克米维罗纳公司 | 为待贴标签的产品贴标签的贴标机 |
CN107618918A (zh) * | 2016-07-13 | 2018-01-23 | 琳得科株式会社 | 长条体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GB2405866B (en) | 2006-08-09 |
AT500401A2 (de) | 2005-12-15 |
AT500401B1 (de) | 2007-03-15 |
AT500401A3 (de) | 2006-03-15 |
NL1026891A1 (nl) | 2005-03-10 |
CN100457590C (zh) | 2009-02-04 |
GB2405866A (en) | 2005-03-16 |
US7138033B2 (en) | 2006-11-21 |
US20050051257A1 (en) | 2005-03-10 |
JP2005082329A (ja) | 2005-03-31 |
JP4170181B2 (ja) | 2008-10-22 |
NL1026891C2 (nl) | 2005-11-30 |
GB0418012D0 (en) | 2004-09-15 |
TW200524786A (en) | 2005-08-01 |
TWI314119B (zh) | 2009-09-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594051A (zh) | 带材的连接设备和连接方法 | |
CN1089946C (zh) | 移去薄片的设备和方法 | |
CN1287428C (zh) | 保护带条的粘贴方法与装置 | |
JP3989354B2 (ja) | 貼合装置 | |
WO2006057376A1 (ja) | 脆質部材の処理装置 | |
JP2011029434A (ja) | 粘着テープ貼付け方法および粘着テープ貼付け装置 | |
CN212767007U (zh) | 贴膜设备 | |
WO2017154304A1 (ja) | 基板転写方法および基板転写装置 | |
CN1944203A (zh) | 辅助移动装置、承载装置及其总成 | |
CN108528896B (zh) | 片材贴标机 | |
CN1569453A (zh) | 粘贴辊 | |
JP2006319233A (ja) | 脆質部材の処理装置 | |
JP5592692B2 (ja) | 接着シート積層装置 | |
CN116101822A (zh) | 全自动圆压圆模切分条机 | |
KR100819792B1 (ko) | 반도체 팩키지 제조용 테이프 커버 박리 장치 및, 테이프커버 박리 방법 | |
CN115442969A (zh) | 一种fpc补强片机贴方法 | |
CN210214272U (zh) | 一种胶带供给装置 | |
CN210083768U (zh) | 吸贴式自动贴标结构以及机顶盒贴标机构 | |
JP6030909B2 (ja) | シート貼付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貼付方法 | |
JP5869245B2 (ja) | シート貼付装置及びシート貼付方法並びに転写装置 | |
CN220281964U (zh) | 一种电子标签机械手贴标组件 | |
CN215283524U (zh) | 不干胶标签出胶定位装置 | |
CN213200361U (zh) | 一种二维码贴标机自动化剥离上料机构 | |
CN116062536B (zh) | 双面胶贴装组件、设备及方法 | |
CN221272049U (zh) | 多层标签印刷用局部压胶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04 Termination date: 2019090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