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87375A - 金龟子绿僵菌固态发酵的培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金龟子绿僵菌固态发酵的培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87375A
CN1587375A CN 200410051222 CN200410051222A CN1587375A CN 1587375 A CN1587375 A CN 1587375A CN 200410051222 CN200410051222 CN 200410051222 CN 200410051222 A CN200410051222 A CN 200410051222A CN 1587375 A CN1587375 A CN 15873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metarhizium anisopliae
solid state
culture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5122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81557C (zh
Inventor
吴振强
裘晖
张高贤
李运南
夏枫耿
熊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B2004100512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81557C/zh
Publication of CN1587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873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155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155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金龟子绿僵菌固态发酵的培养方法,包括配制金龟子绿僵菌孢悬液并接种在固态反应器中的固态发酵培养基上进行固态发酵培养,收集金龟子绿僵菌分生孢子粉后干燥作为成品,固态发酵培养基主要原料为甘蔗渣,并配以一定的辅料及营养盐,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成分组成:甘蔗渣15~50份、玉米粉1~25份、水10~55份、硫酸铜0.001~0.01份、硫酸镁0.01~0.2份、磷酸二氢钾0.01~0.2份。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甘蔗渣原料成本不高;培养时间缩短;发酵过程中甘蔗渣固体形态保持较好,疏松度较大,孔隙率较高,易于传热传质,有利于深层固态发酵中过程控制;易收集孢子;生产可以实现规模化,可减缓对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金龟子绿僵菌固态发酵的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发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甘蔗渣作为培养基的金龟子绿僵菌固态发酵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防治害虫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初,俄国人梅契尼可夫就利用绿僵菌防治金龟子幼虫,但直到上世纪50年代,“以菌治虫”的研究和生产才得到迅速发展。化学防治虽具有防效高、速度快、防治谱广、成本低、使用简便等优点,但由于化学杀虫剂大规模地生产和无限制地大量使用,严重地污染了人类环境和农林牧产品,危害了人畜健康和水资源,并使害虫产生抗性,天敌消失,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微生物杀虫剂具有对人畜安全、对天敌昆虫无害、选择性高、对生态系统影响小、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因此世界各国越来越强调应用昆虫病原体作杀虫剂。其中,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是一种广谱虫生真菌,具有寄主范围广、致病力强、对人、畜、农作物无毒、无残毒、菌剂易生产、后效期长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金龟子绿僵菌液态发酵生产工艺研究较多,但固态发酵生产工艺研究相对较少。供固态发酵的基质通常有麸皮、米糠等。金龟子绿僵菌在此类基质上进行生长、繁殖并产生代谢产物,会受到基质的物理因素(底物颗粒大小、形状、空隙率、纤维含量、黏度、颗粒之间扩散率等)和化学因素(聚合度、疏水性、结晶度及电化学性质等)的影响,麸皮、玉米粉等混合培养基经过高温灭菌后,存在着粘度增加(影响传质传热)、疏松度不够、孔隙率低、后续接种(过程控制)困难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金龟子绿僵菌固态发酵的培养方法。该方法采用甘蔗渣作为培养基原料及载体,克服了采用麸皮、米糠等混合培养基在发酵过程中所遇到的疏松度不够、孔隙率低、影响传质传热、过程控制较难等问题。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所述金龟子绿僵菌固态发酵的培养方法,包括配制金龟子绿僵菌孢悬液并接种在固态反应器中的固态发酵培养基上进行固态发酵培养,收集金龟子绿僵菌分生孢子粉后干燥作为成品,所述固态发酵培养基主要原料为甘蔗渣,并配以一定的辅料及营养盐,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成分组成:甘蔗渣15~50份、玉米粉1~25份、水10~55份、硫酸铜0.001~0.01份、硫酸镁0.01~0.2份、磷酸二氢钾0.01~0.2份。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金龟子绿僵菌孢悬液首先在固态发酵培养基上培养固态发酵生产种,再将所述固态发酵生产种接种在固态反应器中的固态发酵培养基上进行固态发酵培养;所述固态发酵种子的接种量为固态反应器中固态发酵培养基总重量的1~15%;所述固态反应器中通入0~5vvm(m3空气/m3培养基·min)的无菌空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条件要求不高,且甘蔗渣原料来源广泛、集中、成分单一、质量可控、不需分选处理,生产成本不高;培养时间缩短;发酵过程中甘蔗渣固体形态保持较好,疏松度较大,孔隙率较高,易于传热传质,有利于深层固态发酵中过程控制;发酵结束时,基料干燥后,孢子粉易与甘蔗渣分离易收集孢子;生产可以实现规模化,可减缓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有着切实的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用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为公知公用的菌种。
实施例一
第一步  生产种的培养
1、金龟子绿僵菌孢悬液的配制
将保藏在PDA斜面的金龟子绿僵菌菌种活化,在27℃培养3天,产生大量橄榄绿色分生孢子。在超净工作台上用已灭菌的0.05%吐温-80洗出孢子,转移到无菌的放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120rpm振荡2小时,显微镜检查,孢子分散即可,纱布过滤除去菌丝,调整分生孢子浓度至105~106孢子/ml。此金龟子绿僵菌孢悬液作为母种。
2、固态发酵生产种的制备
以20克甘蔗渣、1克玉米粉、15克水、0.01克KH2PO4、0.01克MgSO4、0.001克CuSO4混合成固态发酵培养基,调节pH值为5.5,放入250ml的三角瓶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覆盖八层纱布;121℃蒸汽灭菌30~45分钟;冷却后在超净工作台上接入孢悬液,于27℃、相对湿度60~70%的黑暗条件下培养3天,培养固态发酵生产种。
第二步  固态反应器中的培养
在10L固态反应器中加入与前述相同配比的固态发酵培养基,调节pH值为6.0,121℃蒸汽灭菌30~45分钟。冷却后,在黑暗培养室内,将占固态发酵培养基总重量的1%固态发酵生产种接入反应器中,置于26℃、相对湿度60~70%的条件下,前12小时通入通气率为0vvm、12~24小时通入通气率为3vvm、24小时之后通入通气率为2vvm的无菌空气,进行固态发酵培养,培养5天,产孢量达到1.2×109孢子/g干培养基。
第三步  80目过筛收集固态发酵生产的金龟子绿僵菌分生孢子,将其放入真空干燥箱内进行干燥,温度设为25℃,干燥24小时后取出,测得其含水率为5.7%。
实施例二
第一步  生产种的培养
1、金龟子绿僵菌孢悬液的配制
将保藏在PDA斜面的金龟子绿僵菌菌种活化,在27℃培养5天,产生大量橄榄绿色分生孢子。在超净工作台上用已灭菌的0.05%吐温-80洗出孢子,转移到无菌的放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120rpm振荡3小时,显微镜检查,孢子分散即可,纱布过滤除去菌丝,调整分生孢子浓度至105~106个孢子/ml。此金龟子绿僵菌孢悬液作为母种。
2、固态发酵生产种的制备
以15克甘蔗渣、25克玉米粉、10克水、0.1克KH2PO4、0.05克MgSO4、0.01克CuSO4混合成固态发酵培养基,调节pH值为6.5,放入250ml的三角瓶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覆盖八层纱布;121℃蒸汽灭菌30~45分钟;冷却后在超净工作台上接入孢悬液,于27℃、相对湿度60~70%的光照条件下培养3天。
第二步  固态反应器中的培养
在10L固态反应器中加入与前述相同配比的固态发酵培养基,调节pH值为5.5,121℃蒸汽灭菌30~45分钟。冷却后,在黑暗培养室内,将占固态发酵培养基总重量的2%固态发酵生产种接入反应器中,置于24℃、相对湿度60~70%的条件下,前12小时通入通气率为0vvm、12~24小时通入通气率为5vvm、24小时之后通入通气率为1vvm的无菌空气,进行固态发酵培养,培养5天,产孢量达到4.0×109孢子/g干培养基。
第三步  80目过筛收集固态发酵生产的金龟子绿僵菌分生孢子,将其放入真空干燥箱内进行干燥,温度设为24℃,干燥24小时后取出,测得其含水率为6.2%。
实施例三
第一步  生产种的培养
1、金龟子绿僵菌孢悬液的配制
将保藏在PDA斜面的金龟子绿僵菌菌种活化,在27℃培养4天,产生大量橄榄绿色分生孢子。在超净工作台上用已灭菌的0.05%吐温-80洗出孢子,转移到无菌的放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120rpm振荡2小时,显微镜检查,孢子分散即可,纱布过滤除去菌丝,调整分生孢子浓度至105~106个孢子/ml。此金龟子绿僵菌孢悬液作为母种。
2、固态发酵生产种的制备
以50克甘蔗渣、15克玉米粉、55克水、0.2克KH2PO4、0.1克MgSO4、0.005克CuSO4混合成固态发酵培养基,调节pH值为6.0,放入250ml的三角瓶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覆盖八层纱布;121℃蒸汽灭菌30~45分钟;冷却后在超净工作台上接入孢悬液,于27℃、相对湿度60~70%的黑暗条件下培养3天。
第二步  固态反应器中的培养
在10L固态反应器中加入与前述相同配比的固态发酵培养基,调节pH值为6.5,121℃蒸汽灭菌30~45分钟。冷却后,在光照条件下,将占固态发酵培养基总重量的15%固态发酵生产种接入反应器中,置于25℃、相对湿度60~70%的条件下,前12小时通入通气率为0vvm、12小时之后通入通气率为4vvm的无菌空气,进行固态发酵培养,培养4天,产孢量达到1.3×109孢子/g干培养基。
第三步  80目过筛收集固态发酵生产的金龟子绿僵菌分生孢子,将其放入真空干燥箱内进行干燥,温度设为24℃,干燥24小时后取出,测得其含水率为5.9%。
实施例四
第一步  生产种的培养
1、金龟子绿僵菌孢悬液的配制
将保藏在PDA斜面的金龟子绿僵菌菌种活化,在27℃培养3天,产生大量橄榄绿色分生孢子。在超净工作台上用已灭菌的0.05%吐温-80洗出孢子,转移到无菌的放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120rpm振荡2小时,显微镜检查,孢子分散即可,纱布过滤除去菌丝,调整分生孢子浓度至105~106个孢子/ml。此金龟子绿僵菌孢悬液作为母种。
2、固态发酵生产种的制备
以30克甘蔗渣、5克玉米粉、25克水、0.05克KH2PO4、0.2克MgSO4、0.008克CuSO4混合成固态发酵培养基,调节pH值为7.5,放入250ml的三角瓶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覆盖八层纱布;121℃蒸汽灭菌30~45分钟;冷却后在超净工作台上接入孢悬液,于24℃、相对湿度60~70%的黑暗条件下培养5天。
第二步  固态反应器中的培养
在10L固态反应器中加入与前述相同配比的固态发酵培养基,调节pH值为7.0,121℃蒸汽灭菌30~45分钟。冷却后,在黑暗培养室内,将占固态发酵培养基总重量的5%固态发酵生产种接入反应器中,置于30℃、相对湿度60~70%的条件下,前12小时通入通气率为0vvm、12小时之后通入通气率为2.5vvm的无菌空气,进行固态发酵培养,培养3天,产孢量达到1.8×1010孢子/g干培养基。
第三步80目过筛收集固态发酵生产的金龟子绿僵菌分生孢子,将其放入真空干燥箱内进行干燥,温度设为24℃,干燥24小时后取出,测得其含水率为5.8%。
实施例五
第一步  生产种的培养
1、金龟子绿僵菌孢悬液的配制
将保藏在PDA斜面的金龟子绿僵菌菌种活化,在27℃培养3~5天,产生大量橄榄绿色分生孢子。在超净工作台上用已灭菌的0.05%吐温-80洗出孢子,转移到无菌的放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120rpm振荡2小时,显微镜检查,孢子分散即可,纱布过滤除去菌丝,调整分生孢子浓度至105~106个孢子/ml。此金龟子绿僵菌孢悬液作为母种。
2、固态发酵生产种的制备
以25克甘蔗渣、7.5克玉米粉、45克水、0.08克KH2PO4、0.03克MgSO4、0.009克CuSO4混合成固态发酵培养基,调节pH值为7.0,放入250ml的三角瓶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覆盖八层纱布;121℃蒸汽灭菌30~45分钟;冷却后在超净工作台上接入孢悬液,于27℃、相对湿度60~70%的光照条件下培养3天。
第二步  固态反应器中的培养
在10L固态反应器中加入与前述相同配比的固态发酵培养基,调节pH值为6.0,121℃蒸汽灭菌30~45分钟。冷却后,在光照条件下,将占固态发酵培养基总重量的4.5%固态发酵生产种接入反应器中,置于30℃、相对湿度60~70%的条件下,前12小时通入通气率为0vvm、12~24小时通入通气率为2.5vvm、24小时之后通入通气率为1vvm的无菌空气,进行固态发酵培养,培养5天,产孢量达到5.0×109孢子/g干培养基。
第三步80目过筛收集固态发酵生产的金龟子绿僵菌分生孢子,将其放入真空干燥箱内进行干燥,温度设为24℃,干燥24小时后取出,测得其含水率为6.1%。
实施例六
第一步  生产种的培养
1、金龟子绿僵菌孢悬液的配制
将保藏在PDA斜面的金龟子绿僵菌菌种活化,在27℃培养3天,产生大量橄榄绿色分生孢子。在超净工作台上用已灭菌的0.05%吐温-80洗出孢子,转移到无菌的放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120rpm振荡2小时,显微镜检查,孢子分散即可,纱布过滤除去菌丝,调整分生孢子浓度至105~106个孢子/ml。此金龟子绿僵菌孢悬液作为母种。
2、固态发酵生产种的制备
以40克甘蔗渣、10克玉米粉、35克水、0.15克KH2PO4、0.15克MgSO4、0.003克CuSO4混合成固态发酵培养基,调节pH值为5.5,放入250ml的三角瓶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覆盖八层纱布;121℃蒸汽灭菌30~45分钟;冷却后在超净工作台上接入孢悬液,于26℃、相对湿度60~70%的黑暗条件下培养3天。
第二步  固态反应器中的培养
在10L固态反应器中加入与前述相同配比的固态发酵培养基,调节pH值为7.0,121℃蒸汽灭菌30~45分钟。冷却后,在黑暗培养室内,将占固态发酵培养基总重量的8%固态发酵生产种接入反应器中,置于28℃、相对湿度60~70%的条件下,进行固态发酵培养,通入0vvm的无菌空气,培养3天,产孢量达到5×1010孢子/g干培养基。
第三步  80目过筛收集固态发酵生产的金龟子绿僵菌分生孢子,将其放入真空干燥箱内进行干燥,温度设为24℃,干燥24小时后取出,测得其含水率为6.0%。
实施例七
第一步  生产种的培养
1、金龟子绿僵菌孢悬液的配制
将保藏在PDA斜面的金龟子绿僵菌菌种活化,在27℃培养3天,产生大量橄榄绿色分生孢子。在超净工作台上用已灭菌的0.05%吐温-80洗出孢子,转移到无菌的放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120rpm振荡2小时,显微镜检查,孢子分散即可,纱布过滤除去菌丝,调整分生孢子浓度至105~106孢子/ml。以此金龟子绿僵菌孢悬液直接作为生产种。
第二步  固态反应器中的培养
在10L固态反应器中加入与前述相同配比的固态发酵培养基,调节pH值为6.0,121℃蒸汽灭菌30~45分钟。冷却后,在黑暗培养室内,将占固态发酵培养基总重量的10%生产种接入反应器中,置于26℃、相对湿度60~70%的条件下,前12小时通入通气率为0vvm、12~24小时通入通气率为3vvm、24小时之后通入通气率为5vvm的无菌空气,进行固态发酵培养,培养5天,产孢量达到8.0×109孢子/g干培养基。
第三步  80目过筛收集固态发酵生产的金龟子绿僵菌分生孢子,将其放入真空干燥箱内进行干燥,温度设为25℃,干燥24小时后取出,测得其含水率为6%。
如上所述,即可较好地实现本发明。

Claims (4)

1、金龟子绿僵菌固态发酵的培养方法,包括配制金龟子绿僵菌孢悬液并接种在固态反应器中的固态发酵培养基上进行固态发酵培养,收集金龟子绿僵菌分生孢子粉后干燥作为成品,其特征是,所述固态发酵培养基为甘蔗渣培养基,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成分组成:甘蔗渣15~50份、玉米粉1~25份、水10~55份、硫酸铜0.001~0.01份、硫酸镁0.01~0.2份、磷酸二氢钾0.01~0.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龟子绿僵菌固态发酵的培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金龟子绿僵菌孢悬液首先在固态发酵培养基上培养固态发酵生产种,再将所述固态发酵生产种接种在固态反应器中的固态发酵培养基上进行固态发酵培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龟子绿僵菌固态发酵的培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固态发酵种子的接种量为固态反应器中的固态发酵培养基总重量的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龟子绿僵菌固态发酵的培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固态反应器中通入0~5vvm的无菌空气。
CNB2004100512222A 2004-08-26 2004-08-26 金龟子绿僵菌固态发酵的培养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155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512222A CN100381557C (zh) 2004-08-26 2004-08-26 金龟子绿僵菌固态发酵的培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512222A CN100381557C (zh) 2004-08-26 2004-08-26 金龟子绿僵菌固态发酵的培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7375A true CN1587375A (zh) 2005-03-02
CN100381557C CN100381557C (zh) 2008-04-16

Family

ID=34602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122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1557C (zh) 2004-08-26 2004-08-26 金龟子绿僵菌固态发酵的培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81557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0038C (zh) * 2006-01-19 2008-01-09 成都医学院 一种利用废弃菌渣生产微生物杀虫剂和壳聚糖酶的方法
CN101845397A (zh) * 2010-06-01 2010-09-29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培养金龟子绿僵菌的方法
CN102994472A (zh) * 2012-12-17 2013-03-27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绿僵菌发酵生产脂肪酶的培养基及方法
CN103704074A (zh) * 2013-12-28 2014-04-09 新疆农业大学 绿僵菌喷施堆肥场地地面防治白星花金龟幼虫的方法
CN104312988A (zh) * 2014-10-15 2015-01-28 广西大学 一种甘蔗渣液体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726341A (zh) * 2013-12-19 2015-06-24 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僵菌的培养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9161B (zh) * 2012-09-03 2013-07-03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绿僵菌发酵生产酯酶的培养基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510A (ja) * 1987-10-06 1990-01-05 Ricoh Co Ltd 液体噴射記録ヘッド
CN1212772C (zh) * 2002-11-20 2005-08-03 安徽林苑虫草研究所 金龟子绿僵菌无纺布菌条生产工艺方法
CN1190136C (zh) * 2002-12-16 2005-02-23 高松 一种生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0038C (zh) * 2006-01-19 2008-01-09 成都医学院 一种利用废弃菌渣生产微生物杀虫剂和壳聚糖酶的方法
CN101845397A (zh) * 2010-06-01 2010-09-29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培养金龟子绿僵菌的方法
CN102994472A (zh) * 2012-12-17 2013-03-27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绿僵菌发酵生产脂肪酶的培养基及方法
CN102994472B (zh) * 2012-12-17 2013-12-25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绿僵菌发酵生产脂肪酶的培养基及方法
CN104726341A (zh) * 2013-12-19 2015-06-24 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僵菌的培养方法
CN104726341B (zh) * 2013-12-19 2018-11-27 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僵菌的培养方法
CN103704074A (zh) * 2013-12-28 2014-04-09 新疆农业大学 绿僵菌喷施堆肥场地地面防治白星花金龟幼虫的方法
CN103704074B (zh) * 2013-12-28 2016-04-06 新疆农业大学 绿僵菌喷施堆肥场地地面防治白星花金龟幼虫的方法
CN104312988A (zh) * 2014-10-15 2015-01-28 广西大学 一种甘蔗渣液体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81557C (zh) 2008-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1132B (zh) 一种能用于沙漠植物的固氮解磷促生菌及其菌剂与其应用
CN102870600A (zh) 一种稳定虫草素含量的蛹虫草子实体栽培工艺
CN110200018B (zh) 一种促进植物生根的最佳dse接菌量
CN107586743B (zh) 一株林木根际高效溶磷巨大芽胞杆菌及应用
CN102965416A (zh) 一种蛹虫草半连续液体发酵生产虫草素的方法
CN1587375A (zh) 金龟子绿僵菌固态发酵的培养方法
CN1354252A (zh) 以玻璃珠为培养基质的丛枝菌根真菌的培养
CN101078004A (zh) 一种利用菌种改良水体的微生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6635919A (zh) 一种螺旋藻的养殖方法
CN1242055C (zh) 万古霉素产生菌及其应用
CN1310230A (zh) 苏云金芽孢杆菌鲇泽亚种菌株发酵工艺及杀虫用途
CN1724646A (zh) 枯草芽孢杆菌突变株、选育方法和该菌在发酵法生产腺苷中的应用
CN115725419B (zh) 一株解磷蓝莓内生木霉菌及其应用
CN116904361A (zh) 一种具有解磷能力的贪铜菌属菌株及其应用
CN1135470A (zh) 固氮芽孢菌肥及其制造方法
CN1807572A (zh) 一种适合于普通小球藻高密度高品质培养的培养基组合物
CN107828690B (zh) 能用于石漠地区的植物解磷固氮促生菌及其菌剂与其应用
CN1928068A (zh) 一种淡紫色链霉菌及其应用
CN1827771A (zh) 一种微生物多糖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1292645C (zh) 诱导小立碗藓产生愈伤组织并分化生成配子体的方法
CN1245503C (zh) 一种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专用菌株
CN113862191A (zh) 一种利用改性生物炭固定化四环素降解菌去除水中四环素的方法
CN1243092C (zh) 一种人工栽培灵芝的液体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12501084A (zh) 一株根际益生菌克雷伯氏菌属zh07及其应用
CN109880763A (zh) 一种高活性生物农药微囊缓释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16

Termination date: 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