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3048A - 发动机驱动工作机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驱动工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3048A
CN1573048A CN 200410042462 CN200410042462A CN1573048A CN 1573048 A CN1573048 A CN 1573048A CN 200410042462 CN200410042462 CN 200410042462 CN 200410042462 A CN200410042462 A CN 200410042462A CN 1573048 A CN1573048 A CN 1573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art
working machine
engine
tilt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4246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95440C (zh
Inventor
诸星信一
杉本恭男
阿达什·斯里瓦斯塔瓦
雅伊德普·米塔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73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3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544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544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驱动工作机,发动机以及工作机通过隔振部件而由框架结构的框架缓冲支承,主框架包括:一对底部框架部分,其在发动机和工作机的底部相对侧沿横向方向延伸;一对第一倾斜框架部分,该对第一倾斜框架部分弯曲以便与两个底部框架部分的一端连接,且当它们接近两个底部框架部分的另一端侧时向上倾斜;以及一对第二倾斜框架部分,该对第二倾斜框架部分弯曲以便与两个第一倾斜框架部分的上端连接,且当它们接近两个底部框架部分的一端侧时向上倾斜,燃料箱安装在两个第二倾斜框架部分和支承拉杆上,该支承拉杆布置在该对第一倾斜框架部分之间。因此,能通过结构简单且重量较轻的框架来有效保护发动机和工作机,并能抑制由燃料箱产生的噪音。

Description

发动机驱动工作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驱动工作机,其中,包括发动机以及与该发动机连接的工作机通过隔振部件而由框架结构的框架缓冲支承;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紧凑的便携式发动机驱动工作机。
背景技术
由发动机驱动的发动机驱动工作机广泛用于例如发动机发电机机组、发动机驱动水泵等中。制成为紧凑且便携的这种发动机驱动工作机在例如日本实用新型公报实公昭63-21696以及日本实用新型公报实公昭60-27274中已知。其中整个发动机和工作机由用于支承和保护的框架覆盖的发动机驱动工作机也在例如日本实用新型公报实公平1-34800中已知。
在上述日本实用新型公报实公昭63-21696和实公昭60-27274中公开的发动机发电机机组中,精心设计了部件布局,以便使得整个机器紧凑,并精心设计了提手把手的位置,但是很难说考虑到了保护发动机和工作机不受到外部力作用。
另一方面,在日本实用新型公报实公平1-34800中公开的发动机发电机机组中,用于支承发动机和发电机的框架构成为长方体形状,以便覆盖整个发动机和发电机,这样,将保护发电机和工作机不受到外部力作用。不过,使用这样的、用于紧凑的便携式发动机驱动工作机的框架结构将使得结构复杂(尽管紧凑),且由于框架而使重量增加成为影响便携性的因素。
而且,在普通的发动机驱动工作机中,燃料箱安装在发动机或工作机的上部,这样,由于发动机或工作机在工作时的振动而使该燃料箱振动,并很容易产生噪音。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驱动工作机,它能够通过结构简单且重量较轻的框架来有效保护发动机和工作机,并能够抑制由燃料箱产生的噪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提供了一种发动机驱动工作机,在该发动机驱动工作机中,发动机以及与该发动机连接的工作机通过隔振部件而由框架结构的框架缓冲支承,其中,构成框架主要部分并缓冲支承发动机和工作机的主框架包括:一对底部框架部分,该对底部框架部分沿发动机和工作机的布置方向在发动机和工作机的底部相对侧沿横向方向延伸;一对第一倾斜框架部分,该对第一倾斜框架部分弯曲以便与两个底部框架部分的一端连接,且当它们接近两个底部框架部分的另一端侧时向上倾斜;以及一对第二倾斜框架部分,该对第二倾斜框架部分弯曲以便与两个第一倾斜框架部分的上端连接,且当它们接近两个底部框架部分的一端侧时向上倾斜,其中,燃料箱安装在两个第二倾斜框架部分和支承拉杆上,该支承拉杆布置在该对第一倾斜框架部分之间。
通过该第一特征,在构成框架结构的框架的主要部分并缓冲支承发动机和工作机的主框架中,布置在发动机和工作机的相对侧的部分由连续连接的底部框架部分、第一倾斜框架部分以及第二倾斜框架部分构成。因此,可以简化主框架的结构,同时能够有效保护布置在主框架内部的装置。而且,燃料箱安装在主框架上,该燃料箱与发动机和工作机缓冲隔离,从而抑制由于在工作时的振动而由燃料箱产生的噪音。
除了该第一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用于支承燃料箱的支承板分别固定在一对第二倾斜框架部分上,且控制箱由箱支承部件支承,该控制箱布置在使得箱支承部件夹在控制箱和燃料箱之间的位置处,该箱支承部件布置在支承板之间。通过该第二特征,燃料箱能够被稳定支承,且控制箱可以通过利用用于支承燃料箱的支承板而由主框架支承。
除了第一或第二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两个第二倾斜框架部分的上端通过上部连接框架部分来连接,该上部连接框架部分起到提手把手的作用,且该上部连接框架部分布置在这样的位置处,即该上部连接框架部分执行防止外部力作用在燃料箱上的保护功能。通过该第三特征,起到提手把手作用的上部连接框架部分连接一对第二倾斜框架部分的上端,因此,上部连接框架部分布置在动力单元的重心位置的上面,从而可以通过抓住上部连接框架部分来携带该发动机驱动工作机,同时使整个发动机驱动工作机的重量保持良好平衡,且能够通过上部连接框架部分保护燃料箱的相对侧和上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动机发电机机组的正视图。
图2是沿图1中的箭头2的方向看的局部剖平面图。
图3是沿图2中的箭头3方向看的后视图。
图4是沿图1中的箭头4方向看的右侧视图。
图5是框架的透视图。
图6是沿图2中的线6-6剖取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
首先,在图1至图4中,作为发动机驱动工作机的发动机发电机机组为紧凑的便携式发动机发电机机组,并通过在框架结构的框架11上安装发动机E、发电机G、燃料箱13和控制箱14而构成,该发电机G作为与发动机连接的工作机,从而与发动机E配合构成动力单元P;该燃料箱13用于储存要供给发动机E的燃料;而控制箱14用于容纳未示出的电气设备。
发动机E布置成使得该发动机E的曲轴15的轴线(只在图1至3中表示了曲轴的轴线)水平,并使得气缸轴线倾斜。发电机G与曲轴15的一端连接。反冲起动器17安装在发动机E上并在与发电机G相对的一侧,该反冲起动器17包括可与曲轴15的另一端连接的滑轮16。
还参考图5,动力单元P缓冲支承在构成框架11的主要部分的主框架12上。该主框架12包括:一对底部框架部分12a和12a,该对底部框架部分12a和12a沿发动机E和发电机G的布置方向在动力单元P底部的相对侧沿横向方向延伸;一对第一倾斜框架部分12b和12b,该对第一倾斜框架部分12b和12b弯曲以便与两个底部框架部分12a的一端连接,且当它们接近两个底部框架部分12a的另一端侧时向上倾斜;一对第二倾斜框架部分12c和12c,该对第二倾斜框架部分12c和12c弯曲以便与两个第一倾斜框架部分12b的上端连接,且当它们接近两个底部框架部分12a的一端侧时向上倾斜;上部连接框架部分12d,用于连接该对第二倾斜框架部分12c的上端,从而跨过动力单元P的顶表面,以便起到提手把手的作用;以及底部连接框架部分12e,用于连接两个底部框架部分12a的另一端。
主框架12通过同轴焊接多个管部件而构成,这些管部件包括多个柱形管部件,这些柱形管部件预先进行弯曲模制,从而使得与该对底部框架部分12a的一端和该对第一倾斜框架部分12b的连接部分、该对第一倾斜框架部分12b和该对第二倾斜框架部分12c的连接部分、上部连接框架部分12d的相对端和该对第二倾斜框架部分12c的上端的连接部分、以及底部连接框架部分12e的相对端和该对底部框架部分12a的另一端的连接部分相对应的部分进行弯曲和圆角。
主框架12可以通过减少构成主框架12的管部件的数目而构成,例如通过同轴焊接弯曲模制的两个管部件的相对端而构成,或者该主框架12可以通过同轴焊接弯曲模制的一个管部件的相对端而构成。
一对支承部件18和18布置在主框架12的一对底部框架部分12a之间,该对支承部件18和18分别与沿底部框架部分12a的纵向方向布置的发动机E和发电机G相对应。两个支承部件18的相对端焊接在该对底部框架12a的底表面上。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支脚部件19和19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承部件18的相对端,且这些支脚部件19、19与地面接触,从而使得两个支承部件18从接触表面上浮起(float)。
在支承部件18中,橡胶安装件21通过焙烤而在沿支承部件18的纵向方向间开的两点处固定在这两个支承部件18的顶表面上,该橡胶安装件21包括在它们的顶表面上弯曲成基本L形的接收板20,发动机E和发电机G通过这些橡胶安装件21而支承在支承部件18上。即,发动机E和发电机G通过橡胶安装件21而缓冲支承在主框架12的两个底部框架部分12a上。
在主框架12中,一对第一倾斜框架部分12b形成为布置在发动机E和发电机G的相对外侧。支承拉杆22布置在该第一倾斜框架部分12b之间,该支承拉杆22基本形成为向下开口的U形形状,以便跨过发动机E部分和反冲起动器17,燃料箱13安装在该支承拉杆22和两个第二倾斜框架部分12c上。
基本形成为向下开口的U形形状的一对接收部件23和23通过焊接等而固定在支承拉杆22的顶表面上,并彼此间开。基本为L形的支承板24和24通过焊接等而分别固定在主框架12的两个第二倾斜框架部分12c的内表面上。
燃料箱13在平面图中构成为基本矩形形状,用于封闭未示出的燃料装入口的帽25安装在该燃料箱13的顶部上。向外凸出的凸缘部分13a布置在沿该燃料箱13垂直方向的中间部分的侧表面上,且该凸缘部分13a的四个拐角部分通过螺栓26、26;28、28以及焊接螺母27、27;29、29而固定在两个接收部件23和两个支承板24上。此外,弹性垫片30和30布置在该凸缘部分13a和两个接收部件23之间,该弹性垫片30和30用于在接收部件23和支承板24的垂直方向位置处产生误差时通过弯曲而吸收误差。
主框架12的上部连接框架部分12d布置在动力单元P的重心位置GP上面的位置处,以便起到提手把手的作用,且它布置在燃料箱13中的帽25上面的位置处,以便起到防止外部力作用在燃料箱13上的保护功能。
还参考图6,箱支承部件33的相对端通过螺钉部件34和34以及焊接螺母35和35而固定在支承板24上,该箱支承部件33在侧剖图中大致为L形,它在第二倾斜框架部分12c之间延伸,该支承板24固定在主框架12的一对第二倾斜框架部分12c上。控制箱14布置在发电机G上面,以便将箱支承部件33夹在控制箱14和燃料箱13之间,且控制箱14支承在箱支承部件33上,并支承在主框架12的第一和第二倾斜框架部分12b和12c的一个弯曲连接部分上。
控制箱14由盒形箱体37和盖板38构成,该箱体37有在前表面侧(图1中所示侧)和燃料箱13的侧表面之间延伸的基本为L形开口36,而该盖板38安装在箱体37上,以便气密封闭该开口36。
第一支承臂39的基座端固定在箱支承部件33的纵向方向中间部分上。第二支承臂40的基座端固定在第一和第二倾斜框架部分12b和12c的弯曲连接部分上,并在布置于动力单元P的相对侧的每组第一和第二倾斜框架部分12b、12c;12b、12c之中的前表面侧,且控制箱14固定在第一和第二支承臂39和40上。
支承件43通过焊接等而固定在箱支承部件33的纵向方向的中间部分的底表面上,第一支承臂39装入控制箱14中,以便将盖板38夹在第一支承臂39的基座端以及箱支承部件33和支承件43之间。因此,穿过箱支承部件33、盖板38和第一支承臂39的基座端上部而插入的螺栓41螺纹拧入固定在第一支承臂39的基座端上部上的焊接螺母42中,且螺栓44穿过支承件43、盖板38和第一支承臂39的基座端底部而插入,螺栓44螺纹拧入固定在第一支承臂39的基座端底部上的焊接螺母45中。因此,通过紧固两个螺栓41和44,控制箱14的盖板38固定在箱支承部件33上,而第一支承臂39的基座端固定在箱支承部件33上。
第一支承臂39的顶端延伸到达控制箱14的箱体37的内表面,且箱体37通过螺栓46和焊接螺母47而固定在第一支承臂39的顶端。
从前表面侧向下延伸以便覆盖发电机G的裙缘部分37a成一体形成于箱体37上。裙缘部分37a提供有囊袋部分48,该囊袋部分48接收第二支承臂40的顶端侧,该臂40的底端固定在第一和第二倾斜框架部分12b和12c的一个弯曲连接部分上。裙缘部分37a通过螺栓49和焊接螺母50而固定在从囊袋部分48进入裙缘部分37a的、第二支承臂40的顶端上。
主框架12构成为这样的形状,即它的外端与基本覆盖整个发动机E、发电机G、燃料箱13和控制箱14的假想长方体IR的内表面接触。基本覆盖整个发动机E、发电机G、燃料箱13和控制箱14的该假想长方体IR包括:第一假想平面PL1,该第一假想平面PL1与两个底部框架部分12a的一端和两个第一倾斜框架部分12b的弯曲连接部分接触,并与两个底部框架部分12a的纵向方向垂直;第二假想平面PL2,该第二假想平面PL2平行于第一假想平面PL1,并从外侧与两个底部框架部分12a的另一端接触;第三和第四假想平面PL3和PL4,该第三和第四假想平面PL3和PL4分别从外侧与一对底部框架部分12a、第一倾斜框架部分12b以及第二倾斜框架部分12c接触,并垂直于第一和第二假想平面PL1和PL2;第五假想平面PL5,该第五假想平面PL5从上面与上部连接框架部分12d接触,并垂直于第一至第四假想平面PL1至PL4;以及第六假想平面PL6,该第六假想平面PL6从下面与两个底部框架部分12a接触,并垂直于第一至第四假想平面PL1至PL4。
下面将介绍本实施例的工作情况。形成框架结构的框架11的主要部分的主框架12包括:一对底部框架部分12a,该对底部框架部分12a沿发动机E和发电机G的布置方向在彼此配合构成动力单元P的发动机E和发电机G的底部相对侧沿横向方向延伸;一对第一倾斜框架部分12b,该对第一倾斜框架部分12b弯曲以便与两个底部框架部分12a的一端连接,且当它们接近两个底部框架部分12a的另一端侧时向上倾斜;以及一对第二倾斜框架部分12c,该对第二倾斜框架部分12c弯曲以便与两个第一倾斜框架部分12b的上端连接,且当它们接近两个底部框架部分12a的一端侧时向上倾斜。
即,分别布置在动力单元P的相对侧的主框架12部分由连续连接的底部框架部分12a、第一倾斜框架部分12b以及第二倾斜框架部分12c构成,从而至少从相对侧有效保护动力单元P,以便简化主框架12的结构。
因为起到提手把手作用的上部连接框架部分12d连接一对第二倾斜框架部分12c的上端,以便跨过动力单元P,因此能够从上面有效保护该动力单元P。而且,上部连接框架部分12d布置在动力单元P的重心位置GP的上面,因此可以通过抓住上部连接框架部分12d来携带该发动机发电机机组,同时使整个发动机发电机机组的重量保持良好平衡。
用于支承发动机E和发电机G的一对支承部件18和18布置在一对底部框架部分12a之间,且一对第一倾斜框架部分12b形成为布置在发动机E和发电机G的相对外侧,因此,由主框架12支承发动机E和发电机G,同时通过至少第一倾斜框架部分12b来从相对侧保护该发动机E和发电机G。
发动机E和发电机G通过橡胶安装件21缓冲支承在支承部件18上,且布置在动力单元P上面的燃料箱13安装在支承拉杆22和两个第二倾斜框架部分12c上,该支承拉杆22布置于主框架12的一对第一倾斜框架部分12b之间。因此,燃料箱13与发动机E和发电机G缓冲隔离,从而抑制由于工作时的振动而由燃料箱13产生的噪音。
主框架12的上部连接框架部分12d布置在这样的位置处,即该上部连接框架部分12d执行防止外部力作用在燃料箱13上的保护功能,因此,燃料箱13的相对侧和上部可以由上部连接框架部分12d来保护。
在主框架12中,用于支承燃料箱13的支承板24分别固定在一对第二倾斜框架部分12c上,控制箱14支承在箱支承部件33上,该控制箱14布置在使得箱支承部件33夹在燃料箱13和控制箱14之间的位置处,该箱支承部件33布置在支承板24与第一和第二倾斜框架部分12b和12c的一个弯曲连接部分之间。因此,燃料箱13被稳定支承,且控制箱14可以通过利用用于支承燃料箱13的支承板24而支承在主框架12上,因此抑制控制箱14的振动,从而防止由于振动产生的不利影响作用在控制箱14的电气设备上。
第一支承臂39的基座端固定在箱支承部件33上,第二支承臂40的基座端固定在第一和第二倾斜框架部分12b和12c的一个弯曲连接部分上,且控制箱14固定在第一和第二支承臂39和40的顶端上,因此,控制箱14稳定支承在主框架12上。
主框架12构成为这样的形状,即它的外端与基本覆盖整个发动机E、发电机G、燃料箱13和控制箱14的假想长方体IR的内表面接触。因此,不仅发动机发电机机组可以很容易装入包装箱内,而且可以由主框架12有效保护整个发动机E、发电机G、燃料箱13和控制箱14。
尽管已经介绍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确定的本发明主题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设计变化。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介绍了其中工作机是发电机G的发动机发电机机组,但是本发明可以广泛用于任何发动机驱动工作机,例如其中工作机是水泵的发动机驱动水泵。

Claims (3)

1.一种发动机驱动工作机,在该发动机驱动工作机中,发动机以及与该发动机连接的工作机通过隔振部件而由框架结构的框架缓冲支承,
其中,构成框架主要部分并缓冲支承发动机和工作机的主框架包括:一对底部框架部分,该对底部框架部分沿发动机和工作机的布置方向在发动机和工作机的底部相对侧沿横向方向延伸;一对第一倾斜框架部分,该对第一倾斜框架部分弯曲以便与两个底部框架部分的一端连接,且当它们接近两个底部框架部分的另一端侧时向上倾斜;以及一对第二倾斜框架部分,该对第二倾斜框架部分弯曲以便与两个第一倾斜框架部分的上端连接,且当它们接近两个底部框架部分的一端侧时向上倾斜,
其中,燃料箱安装在两个第二倾斜框架部分和支承拉杆上,该支承拉杆布置在该对第一倾斜框架部分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工作机,其特征在于:用于支承燃料箱的支承板分别固定在该对第二倾斜框架部分上,且一控制箱由箱支承部件支承,该控制箱布置在使得箱支承部件夹在控制箱和燃料箱之间的位置,该箱支承部件布置在支承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工作机,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倾斜框架部分的上端通过上部连接框架部分来连接,该上部连接框架部分起到提手把手的作用,且该上部连接框架部分布置在这样的位置处,即,该上部连接框架部分执行防止外部力作用在燃料箱上的保护功能。
CNB2004100424626A 2003-05-23 2004-05-21 发动机驱动工作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544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6656/2003 2003-05-23
JP2003146656A JP2004346873A (ja) 2003-05-23 2003-05-23 エンジン駆動作業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3048A true CN1573048A (zh) 2005-02-02
CN100395440C CN100395440C (zh) 2008-06-18

Family

ID=33533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4246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5440C (zh) 2003-05-23 2004-05-21 发动机驱动工作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4346873A (zh)
CN (1) CN100395440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73113C (zh) * 2005-03-28 2008-03-05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发动机驱动式热泵
CN102758710A (zh) * 2011-04-26 2012-10-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动机动力作业机
CN103814197A (zh) * 2011-09-20 2014-05-21 洋马株式会社 发动机
CN112469512A (zh) * 2018-09-11 2021-03-09 阿尔弗雷德·卡赫欧洲两合公司 能加热的高压清洁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81278B2 (ja) * 2011-07-30 2014-08-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作業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14235B (en) * 1982-01-22 1985-10-02 Panther Equip Ltd Hydraulic power unit
DE8419207U1 (de) * 1984-06-09 1984-12-13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Stromerzeugeraggregat mit rohrrahmen
DE3501185A1 (de) * 1985-01-16 1986-07-17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Stromerzeugeraggregat
US6084313A (en) * 1998-08-13 2000-07-04 Coleman Powermate, Inc. Generator system with vertically shafted engine
US6825573B2 (en) * 2001-04-13 2004-11-30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Engine generator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73113C (zh) * 2005-03-28 2008-03-05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发动机驱动式热泵
CN102758710A (zh) * 2011-04-26 2012-10-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动机动力作业机
CN102758710B (zh) * 2011-04-26 2014-11-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动机动力作业机
CN103814197A (zh) * 2011-09-20 2014-05-21 洋马株式会社 发动机
CN103814197B (zh) * 2011-09-20 2016-07-20 洋马株式会社 发动机
CN112469512A (zh) * 2018-09-11 2021-03-09 阿尔弗雷德·卡赫欧洲两合公司 能加热的高压清洁器
US11897010B2 (en) 2018-09-11 2024-02-13 Alfred Kärcher SE & Co. KG Heatable high pressure cleaning applian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95440C (zh) 2008-06-18
JP2004346873A (ja) 2004-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96883A (zh) 碳罐安装结构
JP5325316B1 (ja) ブルドーザ
CA2568399A1 (en) Motorcycle fuel pump arrangement
CN1475393A (zh) 带摆动机构的三轮车
RU2041081C1 (ru) Подвеска установленного в поперечной плоскости автомобиля силового агрегата
CN1573048A (zh) 发动机驱动工作机
US7490693B2 (en) Grab rail and muffler support structure
AU2009202534B2 (en) Engine generator
AU2005203454B2 (en) Body fram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CN1573047A (zh) 发动机驱动工作机
CN1990333A (zh) 二轮机动车的罩结构
WO2005063559A1 (ja) 電動車両
EP1759974B1 (en) Motorcycle
CN1217273A (zh) 机动二轮车的物品收容室支承构造
JP3267530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2004346874A (ja) エンジン駆動作業機
JP2008230314A (ja) バックホー
JP2915651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バッテリ配置構造
JP2002205675A (ja) 自動二輪車
JP4100789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H01226486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パワーユニット支持構造
JPWO2020021776A1 (ja) 鞍乗型車両
JP2005194930A (ja) スウィングアーム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動車両
JP2533766Y2 (ja) スイング式パワーユニットを備える車両
JP2551382Y2 (ja) スイング式パワーユニットを備え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18

Termination date: 201505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