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45706A - 盘的托架 - Google Patents

盘的托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45706A
CN1545706A CNA038007967A CN03800796A CN1545706A CN 1545706 A CN1545706 A CN 1545706A CN A038007967 A CNA038007967 A CN A038007967A CN 03800796 A CN03800796 A CN 03800796A CN 1545706 A CN1545706 A CN 1545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h
carriage
cover plate
storage compartment
re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007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30409C (zh
Inventor
冈泽裕典
֮
滝泽辉之
佐治义人
中田邦子
小畑学
井上直树
松村光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45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45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040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040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 G11B23/0317Containers with interchangeabl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 G11B23/0302Auxiliary featur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 G11B23/0308Shutt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 G11B23/0313Container cases
    • G11B23/03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shap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28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the disc having to be extracted from the cartridge for recording reproducing, e.g. cooperating with an extractable tray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Packaging For Recording Disks (AREA)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 Meat, Egg Or Seafood Product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盘的托架包括:托架本体,第一和第二盖板以及旋转件。所述托架本体包括盘储存部分,卡盘开口和拾取头开口。所述盘储存部分具有盘的窗孔和底部,并将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盘储存在其中,使盘能在盘储存部分中旋转,并使盘在所述盘的窗孔中露出第一侧面。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设置第一和第二盖板,以露出或盖住拾取头开口。在盘储存部分内的第一和第二盖板上方设置旋转件,并与第一和第二盖板耦接,使得旋转件在在盘储存部分内转动时,开启或关闭第一和第二盖板。

Description

盘的托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的托架,用于将诸如光盘或磁盘等盘类存储介质在可转状态下储存在其中。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多种盘的托架,作为盘类存储介质的保护盒。
例如,日本未审公开特开平9-153264公开了一种盘的托架,其中,将具有单面或双面记录面的盘类存储介质(本文简称为“盘”)完全装入盘类存储部分中。所述盘类存储部分被限定在由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构成的托架本体内。所述托架本体包括多个卡盘开口和一个拾取头开口。所述各卡盘开口允许主轴电机和夹持器能够旋转,它们用以卡紧所插入的盘,而拾取头开口使读/写头能够从盘读取信号和/或将信号写入盘中。下面的一个卡盘开口与所述拾取头开口接续。于是,当用户携带这样的托架时,就容易使灰尘通过这些开口进入托架内,并且也容易使盘受到指纹的沾污。为此,所述盘的托架还包括盖板,以关闭这些开口。
然而,具有如此结构的盘的托架有以下缺点。首先,这种托架不能太薄。这是因为上下两半部分之间限定的盘的储存空间必须足够厚,以便使盘驱动器能够正确地从这种盘的托架内所储存的盘中读取信号(或信息)或者将信号写入盘内。为什么盘的储存空间必须相对较厚的理由包括旋转着的盘的预期摆动或翘曲,以及把盘的托架安装在盘驱动器内的预定位置时可能会发生的误差。
其次,不能以较低的成本同时形成用来封闭所述卡盘开口和拾取头开口的盖板,从而增加了这种盘的托架的整个制作成本。原因在于,特别是所述盘的托架的下半部分设有能使主轴电机旋转的卡盘开口,以及拾取头开口,而其上半部分设有另一个夹持器所用的卡盘开口。于是,为了同时封闭这些开口,就须使所述盖板成U形,要制造这种盖板就不会是省钱的。
第三,在许多情况下,这种盘的托架内所存储的盘都是不固定的,因而可能引起灰尘或细小微粒沉积以及刮擦的问题。特别是,虽然可以借助机械力将具有金属轮辐的盘安装并固定在一个位置,以使其不再不稳定地移动,但不带这种轮辐的光盘,如CD盘或DVD盘通常不被固定在所述盘的托架内,而是可自由移动的。因此,当在盘的驱动器内打开所述盘的托架的盖板时,灰尘就可能通过它的那些开口进入托架内,容易沉积在盘上。另外,如果盘抖动较大,以致与所述盘的托架内壁碰触,则记录信号的一面就可能受到划伤,或者细小的微粒可能会擦伤或沉积在盘上。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的托架,它的宽度被减小,而且简单,特别是对于单面盘的盖板更是极为便宜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的托架,通过把盘牢固地保持在所述盘的托架内并免除盘的不稳定移动,能彻底减少灰尘沉积在储存于其中的盘上。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显示其中所存盘的标签一侧而精良设计的盘的托架,。
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包括:托架本体,第一和第二盖板以及旋转件。所述托架本体包括盘储存部分,卡盘开口和拾取头开口。所述盘储存部分具有盘的窗孔和底部,并将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盘储存在其中,使盘能在盘储存部分中旋转,并使盘在所述盘的窗孔中露出第一侧面。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设有卡盘开口,以便能从外面卡住盘。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还设有拾取头开口,以使拾取头能够从盘的第二侧面读取信号和/或将信号写在盘上,以访问盘的第二侧面。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设有第一和第二盖板,以露出或盖住所述拾取头开口。在盘储存部分内的第一和第二盖板上方设置旋转件,并与第一和第二盖板耦接,以便在盘储存部分内转动时,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最好使所述旋转件的旋转中心实质上与所述盘储存部分内所储存之盘的中心相符。
按照这种特定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旋转件包括盘的支承部分,用以将盘的第二侧面的外缘支承于其上;并为所述盘的支承部分设置切口。最好是在打开第一和第二盖板时,使所述切口位于所述拾取头开口内。
具体地说,当关闭第一和第二盖板时,最好使所述盘的支承部分与盘的第二侧面之外缘接触。
再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最好使第一和第二盖板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切口,以便在第一和第二盖板被关闭时,在与盘的中心孔相应的区域限定一个孔。
按照这种特定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最好包括第一和第二凸起部分,分别围绕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的切口。
具体地说,最好使所述旋转件的盘的支承部分的上表面,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的第一和第二凸起部分的上表面实际上位于同一纵向的水平面上。
更为具体地说,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最好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突出物,在使第一和第二盖板被关闭时,它们突出于盘的中心孔内。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之第一和第二突出物的上表面位于比它们的第一和第二凸起部分的上表面高的纵向的水平面上。
在又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的轴最好在所述旋转件的盘的支承部分之下。
在这种特定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件的盘的支承部分最好包括第一和第二突出物,它们突向所述盘储存部分底部,并且最好使第一和第二盖板包括第一和第二导槽,它们分别与所述旋转件的第一和第二突出物啮合。
在又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件最好具有覆盖盘的外侧面的侧壁,并且最好对所述侧壁设置第一开启器/关闭器。
在这种特定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拾取头开口最好达到所述托架本体的第一侧面。所述托架本体最好在它的邻近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上有一开口。最好使所述第一开启器/关闭器位于所述第二侧面的所述开口内。
在这种情况下,至少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中之一最好包括第二开启器/关闭器,他从所述拾取头开口突出。
在又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最好包括多个盘保持器。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被关闭时,各盘保持器最好与盘的外缘及周围部分接触,并将盘保持于其上。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盘保持器最好都有向下逐渐变细的斜面。
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包括托架本体,第一和第二盖板,以及旋转件。所述托架本体包括盘储存部分,卡盘开口和拾取头开口。所述盘储存部分具有盘的窗孔和底部,并将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盘储存在其中,使盘能在盘储存部分中旋转,并使盘在所述盘的窗孔中露出第一侧面。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设有卡盘开口,以便能从外面卡住盘。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还设有拾取头开口,以使拾取头能够从盘的第二侧面读取信号和/或将信号写在盘上,以访问盘的第二侧面。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设有第一和第二盖板,以露出或盖住所述拾取头开口。在盘储存部分内的第一和第二盖板上方设置旋转件,并随着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的开启或被关闭而旋转。所述旋转件包括:盘的支承部分,用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被关闭时,使所述盘的第二侧面的外缘支承于其上;以及为所述盘的支承部分设置切口。最好是在第一和第二盖板被打开时,使所述切口位于所述拾取头开口内。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盘的托架最好还包括一个防护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被关闭时,该防护件最好位于盘的支承部分的切口内,并在盘的径向内摆动。
在这种特定的优选实施例中,在第一和第二盖板被关闭时,最好使所述防护件与盘的外缘接触。
具体地说,所述防护件的轴位于盘的第一侧面上方,并与关于盘所确定的切线平行。
更为具体地说,所述防护件最好随着所述旋转件的旋转而摆动。
更为具体地,所述旋转件最好包括覆盖盘的外部侧面的侧壁,而且所述防护件的轴最好位于所述托架本体的上壳与旋转件之间。
在又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盘储存部分最好包括沿着所述底部外缘的侧壁。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中之一最好包括盘保持器,用以给盘加一弹性力,使盘保持在其上,使得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被关闭时,盘的外缘与旋转件之切口内的盘储存部分的侧壁接触。
按照本发明再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包括托架本体和至少一个盘止动器。所述托架本体包括盘储存部分,卡盘开口和拾取头开口。所述盘储存部分具有盘的窗孔和底部,并将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盘储存在其中,使盘能在盘储存部分中旋转,并使盘在所述盘的窗孔中露出第一侧面。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设有卡盘开口,以便能从外面卡住盘。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还设有拾取头开口,以使拾取头能够从盘的第二侧面读取信号和/或将信号写在盘上,以访问盘的第二侧面。至少一个给所述托架本体设置的盘止动器,使其突出到盘的窗孔中,以防止盘通过盘的窗孔跌落。盘的半径R1和最小圆形开孔的半径R2最好满足14/15≤R2/R1,其中所述最小圆形开孔的中心与所述盘的窗孔中心相符,并且该最小圆形开孔与所述盘止动器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半径R1和R2最好满足14/15≤R2/R1<1。
按照另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盘的托架最好还包括另一个盘止动器,并且最好关于所述盘的窗孔中心对称布置所述两个盘止动器。
按照本发明又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包括托架本体和一个辨识类型的区域。所述托架本体包括盘储存部分,卡盘开口和拾取头开口。所述盘储存部分具有盘的窗孔和底部,并将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盘储存在其中,使盘能在盘储存部分中旋转,并使盘在所述盘的窗孔中露出第一侧面。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设有卡盘开口,以便能从外面卡住盘。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还设有拾取头开口,以使拾取头能够从盘的第二侧面读取信号和/或将信号写在盘上,以访问盘的第二侧面。给所述托架本体设置辨识类型的区域,以辨识所述盘的托架中储存的盘的类型。所述辨识类型的区域存在以及不存在凹入部分,表示所述盘的托架中储存的两种可能类型的盘。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托架本体包括一个定位孔,该孔与盘驱动器的定位销啮合,而且所述辨识类型的区域就设在这个定位孔附近。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盘的托架中储存两种可能类型的盘之一具有一个单独的信号记录层,而另一种类型的盘具有双信号记录层。如果盘的托架中储存的盘具有一个单独的信号记录层,所述辨识类型的区域中不存在所述凹入部分。如果盘的托架中储存的盘具有双信号记录层,所述辨识类型的区域中存在所述凹入部分。
按照本发明又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包括托架本体、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凹槽、开启器/关闭器、第一凹入部分和第二凹入部分。所述托架本体包括盘储存部分,卡盘开口和拾取头开口。所述盘储存部分具有盘的窗孔和底部,并将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盘储存在其中,使盘能在盘储存部分中旋转,并使盘在所述盘的窗孔中露出第一侧面。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设有卡盘开口,以便能从外面卡住盘。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还设有拾取头开口,以使拾取头能够从盘的第二侧面读取信号和/或将信号写在盘上,以访问盘的第二侧面。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设置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以露出或盖住所述拾取头开口。在托架本体的第一侧表面上设置所述槽,并沿该第一侧面延伸。所述开启器/关闭器突出通过所述槽的底部,并沿所述槽移动,从而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第一凹入部分设在托架本体的第一侧表面上。第二凹入部分设在托架本体的第二侧表面上。第二侧表面与第一侧表面相对。第一凹入部分与第一侧表面上的槽接续,并且第一凹入部分的底部比所述槽的底部深。由一斜面将第一凹入部分的底部和所述槽的底部连在一起,所述斜面与第一凹入部分的底部限定一个预定的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入部分通过托架本体的背面,但不到达托架本体的上表面。
在这种特定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凹入部分的侧表面与该第一凹入部分的底部交叉,位于比所述槽的侧面更加紧靠所述托架本体的上表面,从而与槽的底部交叉。
在一种特别的优选实施例中,由所述斜面与第一凹入部分的底部所确定的预定角度在约20°-40°的范围内。
按照本发明又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包括托架本体、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以及写保护装置。所述托架本体包括盘储存部分,卡盘开口和拾取头开口。所述盘储存部分具有盘的窗孔和底部,并将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盘储存在其中,使盘能在盘储存部分中旋转,并使盘在所述盘的窗孔中露出第一侧面。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设有卡盘开口,以便能从外面卡住盘。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还设有拾取头开口,以使拾取头能够从盘的第二侧面读取信号和/或将信号写在盘上,以访问盘的第二侧面。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设置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以露出或盖住所述拾取头开口。给托架本体设置所述写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长形孔和一个滑移件。所述长形孔设在托架本体的背面,并包含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滑移件具有抬起部分,突出通过长形孔,并且受到支承,使得该抬起部分在长形孔内部前后滑移。当使所述盘的托架与另一个盘的托架交迭时,使前者盘的托架中储存之盘的中心与后者盘的托架中储存之盘的中心一致,并使两个盘的托架的插入方向彼此一致,其中所述另一个盘的托架按照一组不同的规格,而且也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则该另一盘的托架之第一区域与所述盘的托架之第一区域几乎完全交迭,用以确定所述另一盘的托架中所储存的盘是否能够写入抑或不能写入;而且,该另一盘的托架之第二区域也与所述盘的托架之第二区域几乎完全交迭,用以唯一地把信息读给所述另一盘的托架中所储存的盘。沿与两个盘的托架的前部侧面所面对的方向垂直之方向布置所述另一盘的托架的第一和第二区域。所述长形孔延伸的方向与所述另一盘的托架的第一和第二区域布置的方向交叉。所述滑移件在长形孔内前后滑移,使长形孔的第一区域选择被打开或被关闭。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托架本体的侧表面具有与长形孔平行的部分。
附图说明
从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其它特点、要点、过程、步骤、特性及优点变得愈为清晰,其中: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整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2是从图1所示盘的托架下面观看的透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盘的托架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盘的托架的一个盘保持器和周围部分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盘的托架的另一个盘保持器和周围部分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盘的托架一种状态的透视图,其中它的盖板被打开,并将定位销插入它的定位孔中;
图7是表示图6所示盘的托架的一个盘保持器和周围部分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图6所示盘的托架的另一个盘保持器和周围部分的透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二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整体结构的平面图;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盘的托架一种状态的平面图,其中的盘已从它的各盘保持器被放开;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三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整体结构的平面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盘的托架一种状态的平面图,其中的盘已从它的各盘保持器被放开;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四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整体结构的平面图;
图14是表示图13所示盘的托架一种状态的平面图,其中的盘已从它的各盘保持器被放开;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五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整体结构的平面图,处于它的盖板被关闭的状态;
图16是图15所示状态下盘的托架之盘保持器的剖面图;
图17是表示图15所示盘的托架之整体结构平面图,处于它的盖板被打开的状态;
图18是图17所示状态下盘的托架之盘保持器的剖面图;
图19是本发明第六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之整体结构平面图,处于它的盖板被关闭的状态;
图20是表示图19所示盘的托架之整体结构平面图,处于它的盖板被打开的状态;
图21是本发明第七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之整体结构平面图,处于它的盖板被关闭的状态;
图22是表示图21所示盘的托架之整体结构平面图,处于它的盖板被打开的状态;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第八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之整体结构透视图;
图24是图23所示盘的托架之分解透视图;
图25是表示图23所示盘的托架的透视图,其中上壳和盘都被去掉,以表示它的盖板被关闭的状态;
图26是表示图23所示盘的托架的透视图,其中上壳和盘都被去掉,以表示它的盖板被打开的状态;
图27是表示图23所示盘的托架的透视图,其中盘被去掉,以表示它的盖板被关闭的状态;
图28是表示图23所示盘的托架的透视图,其中盘被去掉,以表示它的盖板被打开的状态;
图29是表示图23所示盘的托架沿着通过盘的中心的平面观察的局部剖面图;
图30是表示图23所示盘的托架之部分盖板的剖面图;
图31是表示图23所示盘的托架之盖板开启器/关闭器及其周围部分的部分平面视图;
图32是表示图23所示盘的托架之盘止动器的透视图;
图33是表示图23所示盘的托架之插入侧的平面图;
图34是表示本发明第九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之整体结构透视图;
图35是图34所示盘的托架之分解透视图;
图36是表示图34所示盘的托架的透视图,其中盘被去掉,以表示它的盖板被关闭的状态;
图37是表示图34所示盘的托架的透视图,其中盘被去掉,以表示它的盖板被打开的状态;
图38是表示图34所示盘的托架沿着通过盘的中心的平面观察的局部剖面图,表示它的盖板被关闭的状态;
图39是表示图34所示盘的托架沿着通过盘的中心的平面观察的局部剖面图,表示它的盖板被打开的状态;
图40是表示图34所示盘的托架沿着通过盘的中心的平面观察围绕盘的外缘的局部剖面图,表示它的盖板被关闭的状态;
图41是表示图34所示盘的托架沿着通过盘的中心的平面观察围绕盘的外缘的局部剖面图,表示它的盖板被打开的状态;
图42是表示本发明第十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之整体结构透视图;
图43是图42所示盘的托架之分解透视图;
图44是表示图42所示盘的托架的透视图,其中盘被去掉,以表示它的盖板被关闭的状态;
图45是表示图42所示盘的托架的透视图,其中盘被去掉,以表示它的盖板被打开的状态;
图46是表示图42所示盘的托架沿着通过盘的中心的平面观察的局部剖面图,表示它的盖板被关闭的状态;
图47是表示图42所示盘的托架沿着通过盘的中心的平面观察的局部剖面图,表示它的盖板被打开的状态;
图48是表示图42所示盘的托架沿着通过盘的中心的平面观察围绕盘的外缘的局部剖面图,表示它的盖板被关闭的状态;
图49是表示图42所示盘的托架沿着通过盘的中心的平面观察围绕盘的外缘的局部剖面图,表示它的盖板被打开的状态;
图50是表示本发明第十一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之整体结构透视图;
图51是图50所示盘的托架之分解透视图;
图52是表示图50所示盘的托架的透视图,其中盘被去掉,以表示它的盖板被关闭的状态;
图53是表示图50所示盘的托架的透视图,其中盘被去掉,以表示它的盖板被打开的状态;
图54是表示图50所示盘的托架沿着通过盘的中心的平面观察的局部剖面图,表示它的盖板被关闭的状态;
图55是表示图50所示盘的托架沿着通过盘的中心的平面观察的局部剖面图,表示它的盖板被打开的状态;
图56是表示图50所示盘的托架之部分盖板的剖面图;
图57是表示图50所示盘的托架之盖板开启器/关闭器及其周围部分的部分平面视图;
图58是表示本发明第十二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的透视图,其中盘被去掉,以表示它的盖板被关闭的状态;
图59是表示图58所示盘的托架沿着通过盘的中心的平面观察的局部剖面图,表示它的盖板被关闭的状态;
图60是表示图58所示盘的托架的透视图,其中盘被去掉,表示它的盖板被打开的状态;
图61是表示图58所示盘的托架沿着通过盘的中心的平面观察的局部剖面图,表示它的盖板被打开的状态;
图62是表示图58所示盘的托架一种改型示例的透视图,其中盘被去掉,表示它的盖板被关闭的状态;
图63是表示图58所示盘的托架一种改型示例的透视图,其中盘被去掉,表示它的盖板被打开的状态;
图64是表示本发明第十三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整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65是图64所示盘的托架之分解透视图;
图66示意地表示图64所示盘的托架之一种状态的平面图,其中它的盖板被关闭;
图67示意地表示图64所示盘的托架之一种状态的平面图,其中它的盖板被打开;
图68是表示图64所示盘的托架之盖板锁定机构细节的平面图;
图69是表示图64所示盘的托架中盖板的盘保持器细节的剖面图;
图70是表示图64所示盘的托架之两个盖板之间一对接触部分形状的剖面图;
图71是表示图64所示盘的托架之两个盖板之间另一对接触部分形状的剖面图;
图72是表示本发明第十四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整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73是表示图72所示盘的托架之盖板的透视图;
图74是表示图72所示盘的托架之盘保持器和它们周围部件的放大透视图;
图75是表示图72所示盘的托架之盘保持器及其周围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76是表示图72所示盘的托架之盘保持器及其周围部件的放大剖面图;
图77示意地表示图72所示盘的托架一种状态的平面图,其中它的盖板被关闭;
图78示意地表示图72所示盘的托架一种状态的平面图,其中它的盖板被打开;
图79是沿图78中B-B线所取的图72所示盘的托架的剖面图;
图80是沿图78中C-C线所取的图72所示盘的托架的剖面图;
图81是沿图77中A-A线所取的图72所示盘的托架的剖面图;
图82是表示盘的支承部分一种改型示例的剖面图;
图83是表示本发明第十五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的分解透视图;
图84示意地表示图83所示盘的托架一种状态的平面图,其中它的盖板被关闭;
图85示意地表示图83所示盘的托架一种状态的平面图,其中它的盖板被打开;
图86是沿图84中D-D线所取的图83所示盘的托架的剖面图;
图87是沿图85中E-E线所取的图83所示盘的托架的剖面图;
图88是表示本发明第十六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整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89是图88所示盘的托架之分解透视图;
图90示意地表示图88所示盘的托架之一种状态的平面图,其中它的盖板被关闭;
图91示意地表示图88所示盘的托架之一种状态的平面图,其中它的盖板被打开;
图92示意地表示图88所示盘的托架一种改型示例的平面图,其中它的盖板被关闭;
图93示意地表示图92所示盘的托架之一种状态的平面图,其中它的盖板被打开;
图94是表示本发明第十七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整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95是图94所示盘的托架之分解透视图;
图96示意地表示图94所示盘的托架之一种状态的平面图,其中它的盖板被关闭;
图97示意地表示图94所示盘的托架之一种状态的平面图,其中它的盖板被打开;
图98是表示本发明第十八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整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99是图98所示盘的托架之分解透视图;
图100示意地表示图98所示盘的托架之一种状态的平面图,其中它的盖板被关闭;
图101示意地表示图98所示盘的托架之一种状态的平面图,其中它的盖板被打开;
图102是表示本发明第十九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的分解透视图;
图103是表示图102所示盘的托架之盘保持器及其周围部件的放大剖面图;
图104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十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的分解透视图;
图105是表示图104所示盘的托架的平面图,它的上壳被去掉;
图106是沿图105中F-F线所取的图104所示盘的托架的剖面图;
图107是表示图104所示盘的托架之盖板和旋转件的平面图,处于盖板被关闭的状态;
图108是沿图107中G-G线所取的图104所示盘的托架的剖面图;
图109是表示图104所示盘的托架之盖板和旋转件的平面图,处于盖板被打开的状态;
图110是沿图109中H-H线所取的图104所示盘的托架的剖面图;
图111是表示图104所示盘的托架之防护件的透视图;
图112是表示如何由上壳支承图111所示防护件的剖面图;
图113是表示处于盖板被关闭状态下的防护件端部的剖面图;
图114是表示处于盖板被关闭状态下的防护件中心的剖面图;
图115是表示处于盖板被打开状态下的防护件端部的剖面图;
图116是表示处于盖板被打开状态下的防护件中心的剖面图;
图117示意地表示图104所示盘的托架一种改型示例的平面图;
图118示意地表示图104所示盘的托架另一种改型示例的平面图;
图119是图104所示盘的托架的平面图;
图120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十一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之背面的平面图;
图121是在沿箭号121所指方向观察图120所示盘的托架的侧视图;
图122是在沿箭号122所指方向观察图120所示盘的托架的侧视图;
图123是表示图120所示盘的托架之主要部件的透视图;
图124是表示图120所示盘的托架之写保护机构和支承件的平面图;
图125是图120所示盘的托架中所用写保护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126是表示写保护机构指示可写入状态情况的透视图;
图127是表示写保护机构指示不可写入状态情况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下将参照图1、2和3描述本发明第一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01。图1是表示从托架301上方观察时,内含盘100之盘的托架301整体结构的透视图。图2是从托架301下面观察时,所述盘的托架301的透视图。图3是表示所述盘的托架301各个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盘100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面。图1中表明,盘100的第一侧面上有比如通常为印制的标签,而它的第二侧面,也即信号记录侧面100A在图3中被表示为背面。
如图1所示,所述盘的托架301包括下壳11、上壳12、盘保持器13、14和盖板21。
如图3所示,所述下壳11包括卡盘开口11c和拾取头开口11h。卡盘开口11c使卡盘件(如用于使盘100旋转的主轴电机)能够从外面进入盘的托架301。所述拾取头开口11h使拾取头能进入盘的托架301并访问盘100上的目标位置,所述拾取头从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读取信号和/或将信号写在其上。所述下壳11还包括定位孔11w,与盘驱动器(未示出)的卡盘定位销210耦接,从而将盘的托架301固定在它在盘驱动器内的预定位置。所述下壳11面对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
所述上壳12包括圆形的盘窗口12w,通过该窗口可将盘100引入盘的托架301或从中取出,而且该窗口遍及盘100的整个投影面积延展。上壳12和下壳11在它们的外周缘处粘结或者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托架的本体10。
盘储存部分10d中用于储存盘100(见图1),由所述托架本体10的内部下表面11u和内部侧面12i限定所述盘储存部分10d。内部下表面11u与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相对,而内部侧面12i实际上呈圆柱形,而且它的内部限定所述盘窗口12w。这就是说,所述内部下表面11u是所述盘储存部分10d的底部。所述内部下表面11u被覆盖以保护层11p,为的是防止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受到刮擦或吸入灰尘。
保护层11p可以适当地选自一组防刮擦无纺织物、防尘无纺织物、防刮擦涂层以及防尘涂层。本优选实施例中是将防尘无纺织物薄片粘结或超声焊接到所述内部下表面11u上,作为所述保护层11p。
在盘储存部分10d中,在所述内部侧面12i与盘100的外周缘之间提供一个间隙,其宽度足以能使盘100自由旋转。另外,所述盘储存部分10d的顶部是盘窗口12w,使得储存在盘储存部分10d的盘100的一个侧面露出于盘窗口12w内。
如图3所示,所述盘的托架301包括两个同样形状的盘保持器13。每个盘保持器13包含一对弹性部分13d和一个孔13w,该孔倾斜地贯通所述盘保持器13。当使所述盘保持器13的弹性部分13d被夹在所述上壳12和下壳11之间时,就有一弹性力沿图3中的箭号13B所示的方向加在每个盘保持器13的内端部。结果,使盘100被压抵住所述内部下表面11u。另外,设置这两个盘保持器13,使它们的孔13w实际上位于所示定位孔11w的上方。
另一盘保持器14包括轴14s和两个弹性部分14d。盘保持器14固定到架本体10上,以便关于轴14s转动。当盘保持器14的弹性部分14d被夹在所述上壳12和下壳11之间时,就有一弹性力沿图1中的箭号14B所示的方向加在盘保持器14的各内端部。于是,使盘100被压抵住所述内部下表面11u。
盖板21从外面与下壳11配合,以便面对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如图1和2所示,当沿着箭号21A或21B所指示的方向水平移动盖板21时,使卡盘开口11c和拾取头开口11h被露出或者被盖住。盖板弹簧31在盖板21与托架本体10之间延伸,以便沿着关闭盖板21的方向给盖板21加一弹性力。
如图2所示,在托架本体10的底部(即下壳11)设置贴标签平面或者凹部10f,用户用来注明所存盘100的内容。又如图2所示,设在托架本体10左、右端侧面的一对凹部10c,在把盘的托架301压入并被安装到盘驱动器中时,或者在将盘的托架301储放在工具变换装置中时,可被用作压入切口或用作定位凹窝。在所述凹部10c之一附近设置另一个凹入部分10g。这个凹入部分10g的形状可以使用户避免按错误的方向插入这个盘的托架301。这就是说,只有按正确方向插入所述盘的托架301时,这个凹入部分10g才刚好与一个为盘驱动器设置的突起部分相配合。假设用户试图倒着或者完全错误地将盘的托架301插入盘驱动器中。在这种情况下,始终不能使这些凹入部分和突起部分彼此适配,因而就能避免用户以错误的方式插入这个盘的托架301。
接下去将参照图4和5进一步详细描述怎样把盘100保持于盘保持器13和14上。图4是盘保持器13处于已如图1-3所示那样将盘100安装于其上之状态的剖面图,而图5是盘保持器14处于已将盘100安装于其上的状态剖面图。图4和5二者都是沿盘的径向方向所取的剖面。
如图4和5所示,盘保持器13和14分别在它的内端部处包括斜面13′和14′,它们在盘100的部分突出区域上(即在盘100的外缘上)延伸。如上所述,从弹性部分13d和14d把一弹性力沿着箭号13B和14B所指示的方向加给盘保持器13和14。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斜面13′和14′与盘100的外缘100c接触,从而把盘100紧夹于其上,并沿盘的厚度方向100t按压盘100。结果,就使盘100的信号记录面100A与保护层11p紧紧接触。按照这种方式,将盘100固定在托架本体10内。在这种情况下,盘100的信号记录面100A的外缘保持与保护层11p紧密接触。于是,就不会有灰尘沉积在信号记录面100A上。
继而参照图6、7和8详细描述怎样从盘保持器13和14取出盘100。
图6是表示盘的托架301之下壳11的透视图,上壳12及盘100已从所述盘的托架301中取去。如图6所示,盖板21具有呈L形的部分21s,该部分受到盘驱动器的盖板开口机构(未示出)沿箭号21A所指方向的按压。于是,现在使托架开口11c和拾取头开口11h被露出。另外,盘驱动器的托架定位销210与托架本体10的定位孔11w耦接。
图7是在图6所示状态下盘保持器13的剖面图,这是沿盘的径向方向所取的剖面。图8是表示在图6所示状态下盘保持器14和盖板21的放大透视图。
如图7所示,在把盘驱动器的托架定位销210插入下壳11的定位孔11w时,所述托架定位销210与盘保持器13的倾斜贯通孔13w耦接。于是,盘保持器13沿箭号13A所指方向被抬起,盘100从斜面13′的夹紧状态被放开,此时可自由旋转。在这一刻时间,盘保持器13端部的边缘13e依然悬停于盘100的部分突出区域(即它的外缘)上方。于是,即使盘的托架301中的盘100被放开,盘100也不会从盘的托架301落下;这里所述盘的托架已被装入一个垂直安装的盘驱动器中。
另一方面,当把盖板21打开时,设在盖板21上的导引凸条21x进入盘保持器14的凹部14w,从而如图8所示那样,使所述凹部14w的底部抬起。于是,盘保持器14被抬起到箭号14A所指示的方向,同时使盘100从被斜面的夹持状态放开。在这一刻时间,盘保持器14端部的边缘14e依然悬停于盘100的部分突出区域(即它的外缘)上方。于是,即使盘的托架301中的盘100被放开,盘100也不会从盘的托架301落下;这里所述盘的托架已被装入一个垂直安装的盘驱动器中。
另外,为了有意地拿掉盘100,用户必须同时从三个盘保持器13和14放开盘100。于是,就能防止用户偶然意外地取去盘100。
本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如图2所示那样,给盖板21的端部21r设置毛刷或清灰器,以便每次打开及关闭盖板时,从盘100的信号记录面100A除去灰尘,这里所说的盖板21,在它被关闭时,与盘100的信号记录面100A相对。可供选择的是,盘的托架301还可以包括锁定机构,用以,在把盘100安装于所述盘保持器13和14时,将所述保持器锁定在托架本体10上。
实施例2
以下将参照图9和10描述本发明第二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02。具体地说,图9是表示盘的托架302整体结构的平面图,由各盘保持器将盘100保持在该托架中。图10是表示盘的托架302整体结构的平面图,其中所述盘100已从各盘保持器被释放开。图9和10中每个实质上具有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同样功能的部件都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这里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第二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02在各盘保持器的功能及结构方面都不同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301。具体地说,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302包括两对盘保持器15和16,如图9所示,它们沿着箭号15A和15B指示的方向滑移。
每个盘保持器15包括弹性部分15d,它沿着箭号15B所示的方向给盘保持器15加以弹性力。就像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盘保持器13和14一样,每个盘保持器15端部所提供的斜面15′使盘100压抵并固定在托架本体10上。
每个盘保持器16包含一个轴16c。也就是说,给托架本体10设置盘保持器16,使其绕着它的轴16c转动。就像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盘保持器13和14一样,每个盘保持器16端部所提供的斜面16′使盘100压抵并固定在托架本体10上。每个盘保持器15还包括一个连接销15p,与它的相关联的盘保持器16的槽16g耦接并互锁。
当盘驱动器的两个托架定位销210与托架本体10的定位孔11w耦接时,如图10所示那样,盘保持器15的各个突起15s受到各定位销210的推动而被抬起。于是,各盘保持器15沿箭号15A所示的方向移动,同时盘100从被斜面15′的夹持状态释放开。与此同时,随着各盘保持器15沿着方向15A移动,各盘保持器16沿箭号16A所指的方向转动。因此,也使盘100从被斜面16′的夹持状态释放。
实施例3
以下将参照图11和12描述本发明第三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03。具体地说,图11是表示盘的托架303整体结构的平面图,由各盘保持器将盘100保持在该托架中。图12是表示盘的托架303整体结构的平面图,其中所述盘100已从各盘保持器被释放开。图11和12中每个实质上具有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同样功能的部件都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这里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303在各盘保持器的功能及结构方面都不同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301。具体地说,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303包括两对盘保持器17和18,如图11所示,它们分别沿着箭号17B和18B所指的方向被加给弹性力。这些盘保持器17和18已与托架本体10一起模注,形成托架本体10的整体部件。
每个盘保持器17包括弹性部分17d,它沿着箭号17B所指的方向给盘保持器17加以弹性力。就像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盘保持器13和14一样,每个盘保持器17端部所提供的斜面17′使盘100压抵并固定在托架本体10上。
每个盘保持器18也包括弹性部分18d,它沿着箭号18B所示的方向给盘保持器18加以弹性力。每个盘保持器18端部所提供的斜面18′也使盘100压抵并固定在托架本体10上。
当把盘的托架303插入盘驱动器200时,为盘驱动器200所提供的一对盘释放销217压住盘保持器17的突起17s。于是,如图12所示,使盘100被从盘保持器17释放开。与此同时,为盘驱动器200所提供的另一对盘释放销218与盘保持器18的侧面18s接触。因而,如图12所示,也使盘100被从盘保持器18释放开。
实施例4
以下将参照图13和14描述本发明第四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04。具体地说,图13是表示盘的托架304整体结构的平面图,由盘保持器将盘100保持在该托架中。图14是表示盘的托架304整体结构的平面图,其中所述盘100已从盘保持器被释放开。图13和14中每个实质上具有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同样功能的部件都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这里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第四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304在盘保持器的功能及结构方面都不同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301。具体地说,盘的托架304包括一个环状的盘保持器19。
如图13所示,所述环状的盘保持器19是一个比如由橡胶制成的环形弹性件,能够自由地改变它的形状。当没有外力加于其上时,这个盘保持器19具有椭圆形平面的形状。但当给它加以外力时,可使此盘保持器19变形成实质上为一完整的圆形。在这种情况下,盘保持器19的内径大于盘100的直径。
如图13所示,椭圆形的盘保持器19与盘100多点接触,从而使盘100固定在托架本体10上。但当把这个盘的托架304插入盘驱动器200中时,为盘驱动器200所提供的凸起部分219压住椭圆形盘保持器19的长轴部分,从而,使盘保持器19如图14所示那样变形。于是,盘保持器19变形成近似完整的圆形,而不再常与盘100接触。这就是说,使盘100从盘保持器19被释放开。
为使盘100从盘保持器19释放开,也可以由盘驱动器200的凸起部分与凹入部分10g耦接(见图2),而加给盘保持器19使盘保持器19变形的力,所述凹入部分是为了防止用户按错误的方向插入盘的托架而提供的。另外,也可以由盘驱动器200的一对凸起部分与凹部10c耦接(见图2),而加给盘保持器19所述的力,所述凹部是为了牵引盘的托架304而提供给盘的托架304的右手侧和左手侧的。
实施例5
以下将参照图15至18描述本发明第五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05。图15和17是表示第五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05结构的平面图,它的上壳已被取去。具体地说,图15表示盖板21遮盖开口11h和11c的情况,而图17表示盖板21露出开口11h和11c的情况。图16和18分别表示在盖板21被关闭和被打开时盘保持器43的情况。
图15至18中每个实质上具有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同样功能的部件都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
第五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05的特征在于,借助盘保持器/盖板互锁件44,分别由盘保持器43和盖板21同步实行盘的保持和放开操作以及打开和关闭操作。
所述盘保持器/盖板互锁件44设在内部下表面11u的上面,用以如图15和17中的箭号44A所示那样,围绕下壳11的卡盘开口11c旋转h和滑移。盘保持器/盖板互锁件44呈扇形,或者呈内径等于卡盘开口11c直径的局部切口环形。
盘保持器/盖板互锁件44包括向着下壳11(即沿着进入图15和17纸面的方向)伸展的销钉47。所述下壳11和盖板21分别设有导槽11m和21m,它们都与销钉47啮合。另外,在盘保持器/盖板互锁件44的外部周缘上设有多个凸起45,它们向外并向上(即沿着从图15和17出来的方向)伸展。此外,盘保持器/盖板互锁件44的上表面被无纺织品或涂层所覆盖,以防止盘100的记录信号的侧面100A划伤或吸灰。
将多个盘保持器43按预定间隔设置在所述内部下表面11u上,以便在把盘100储存在盘的托架305中时,将盘100的外缘保持于其上。在图15和17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设有三个盘保持器43。作为选择,也可以设置两个、四个或更多个盘保持器43。在任何情况下,每个盘保持器43都被紧固到下壳上,以便关于它的轴43A旋转。
如图16所示,使每个盘保持器43位于这样的位置,使得它们与盘保持器/盖板互锁件44的外部周缘部分交迭。另外,有如图5中所示弹性部分14d那样的弹性部分(图16中未示出)加给每个盘保持器43向下(即向着下壳11)的弹性力。因此,当与盘100的外缘接触时,盘保持器43的斜面43′不仅沿图16中箭号43B所指示的方向按压盘100,使盘100保持与盘保持器/盖板互锁件44接触,还将盘100保持在该斜面上。
如图15所示,当沿着箭号1A所指的方向把含有盘(未示出)之盘的托架305插入盘驱动器200时,为盘驱动器200提供的盖板开启器/关闭器(未示出)沿箭号21A所指的方向移动盖板21,从而打开盖板21。当盖板21开始沿所述方向21A移动时,有一个力也沿方向21A加给与盖板21的导槽21m啮合之盘保持器/盖板互锁件44的销钉47。于是,使销钉47沿着下壳11的导槽11m移动,并且盘保持器/盖板互锁件44围绕所述卡盘开口11c转到箭号44A指示的方向。导槽11m最好近似沿着使盖板21移动的方向延伸,使盘保持器/盖板互锁件44与盖板21一起移动。
当盖板21被完全打开时,盘保持器/盖板互锁件44外部周缘上的各凸起45位于盘保持器43之下,如图17所示那样。然后有如图18所示,由凸起45向上推各盘保持器43,各盘保持器43的斜面43′本身与盘100的外缘分开。于是,已沿箭号43B所指方向垂直加给盘100的力自盘100被除去,这时,盘100可自由地旋转。在这一刻时间,在盘保持器43端部处的边缘43e仍然悬停于盘100的部分突出区域(即它的外缘)上方。于是,即使盘的托架305中的盘100被释放开,盘100也不会从盘的托架305落下;这里所述盘的托架已被装入一个垂直安装的盘驱动器200中。
按照第五实施例的盘的托架305,即使不把盘的托架305插入到盘驱动器200中,也能把盘放开。相应地,如果用手打开盖板21,盘保持器43也将与盖板21的移动同步地放开盘100。因而,用户可随时根据他或她的意愿从托架305取下不想要的盘,而将一新盘插入其上。
实施例6
以下将参照图19和20描述本发明第六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06。图19和20是表示第六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06结构的平面图,它们的上壳已被取去。具体地说,图19表示盖板遮盖拾取头开口11h的情况,而图20表示盖板露出开口11h的情况。图19和20中每个实质上具有与上述第一或第五优选实施例同样功能的部件都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
第六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306的特征在于,它的盖板46执行第五优选实施例之盘的托架305的盘保持器/盖板互锁件44以及盖板21的功能。盖板46设在内部下表面11u的上面,以便如图19和20中的箭号46B所示那样,围绕下壳11的旋转卡盘开口11c旋转和滑移。所述盖板46呈扇形,或者呈内径等于卡盘开口11c直径的局部切口环形。
盖板46包括向着所述下壳11(即沿进入图19和20纸面的方向)延伸的销钉46p。所述下壳11设有与销钉46p啮合的导槽11m。当销钉46p位于导槽11m的一端时,由盖板46使拾取头开口11h被关闭。另外,当销钉46p位于导槽11m的另一端时,由盖板46使拾取头开口11h被露出。沿着部分圆弧设置所述导槽11m,所述圆弧与卡盘开口11c同心。最好使导槽11m近似沿方向1A延伸,所述方向1A是将盘的托架306插入盘驱动器200的方向,以便随着盘的托架306插入盘驱动器200而使盖板46被打开。
在盖板46的外部周缘上设有多个凸起46c,它们向外并向上(即沿着从图19和20出来的方向)伸展。此外,盖板46的上表面被无纺织品或涂层所覆盖,以防止盘100的记录信号的侧面100A划伤或吸灰。
将多个盘保持器43按预定间隔设置在所述内部下表面11u上,这些盘保持器的结构与第五优选实施例之盘保持器的结构相同。盘保持器43及盖板46的各凸起46c与盖板46的移动同步地一起保持或者放开所述的盘,即如第五优选实施例所已经描述的那样。
当把第六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306沿着图19中箭号1A所指的方向插入盘驱动器200中时,盖板46的销钉46p将立刻与为盘驱动器200提供的接触件201接触。而当把盘的托架306更深地插入盘驱动器200中时,销钉46p受到接触件201的按压,开始沿导槽11m移动。随后,盖板46围绕下壳11的卡盘开口11c转到图19中箭号46B所指的方向。随着盖板46转到这一方向,拾取头开口11h一点一点地被打开。
如图20所示,当已经把盘的托架306充分插入盘驱动器200中时,销钉46p将到达导槽11m的另一端。于是,拾取头开口11h被完全露出。在这一刻时间,有如对第五优选实施例所已经描述的那样,盖板46外部周缘上的各凸起46c位于盘保持器43之下,如图20所示那样。然后,由凸起46c向着上壳12(即沿从图20纸面出来的方向)往上推各盘保持器43。于是,已经由盘保持器43保持的盘100被释放开,这时,就可自由地旋转。
第六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306不需要盘保持器/盖板互锁件。因而,与第五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305相比,可使盘的托架306更薄些。另外,如果沿着导槽11m手动地移动销钉46p,可使盖板46被打开,并可使盘被释放开,而从盘保持器43取出该盘。
在上述第六优选实施例中,从所述托架306的上壳上方看,使盖板46顺时针转动。不过,如果使导槽11m形成于不同的位置,也可使盖板46反时针转动。
实施例7
以下将参照图21和22描述本发明第七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07。图21和22是表示第七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07结构的平面图,它们的上壳已被取去。具体地说,图21表示盖板遮盖拾取头开口11h的情况,而图22表示盖板露出拾取头开口11h的情况。图21和22中每个实质上具有与上述第三或第六优选实施例同样功能的部件都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
第七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307在各盘保持器的结构方面与第六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306不同。具体地说,如图21和22所示,盘的托架307包括多个盘保持器17。恰与上述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特类似,这些盘保持器17中的每一个也包含弹性部分17d。当盖板46进入到被关闭时,所述各弹性部分17d给所安装的盘100加一个弹性力,从而如图21中的箭号17R所示那样,保持盘100并向着它的中心按压盘100。按照本优选实施例,各盘保持器17整体地形成下壳11的部件。作为选择,也可与所述下壳11分开地形成各盘保持器17。
当沿着盘的径向截取时,每个盘保持器17也有一斜面,它在盘的部分突出区域(即盘100的外部周缘)上方伸展,恰像图18中所示的盘保持器43一样。因此,如果由各盘保持器17保持盘100,使它的外缘与各盘保持器17的各个斜面接触,则使盘100压抵盖板46。
盖板46的外部周缘上包含多个凸起46c。本优选实施例中,这些凸起46c向外突出。另外,各凸起46c位于盖板46外部周缘上这样的位置,使得在如图22所示那样打开盖板时,与各盘保持器17的弹性部分17d接触。
如图22所示,当盖板46被打开时,各个凸起46c主要受向内加给的各弹性部分17d的弹性力,从而像箭号17s所示那样向外推各弹性部分17d。于是,盘100被释放开。不过,每个盘保持器17的端部还包含凸缘17e。即使在盘100已被分开之后,所述凸缘17e仍然悬停在部分盘100的突出区域上方。因此,即使盘的托架307中的盘100被释放开,盘100也不会从盘的托架307落下;这里所述盘的托架已被装入一个垂直安装的盘驱动器200中。
第七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307实现上述第六优选实施例的所有效果。另外,按照这个第七优选实施例,各盘保持器17可以形成下壳11的整体部件。因此,这种盘的托架结构更简单,可以较低的制作成本制成它。
实施例8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第八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08。
首先,将参照图23和24略述盘的托架308之结构。有如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那样,图23和24中所示的盘100也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盘的第一侧面上通常比如印制有标签,如图23所示,而它的第二侧面,也即信号记录侧面100A在图24中被表示为背面。
如图23和24所示,盘的托架308包括下壳11、上壳12、一对盖板21和22,以及盘止动器23。
如图24所示,下壳11包括卡盘开口11c和拾取头开口11h。卡盘开口11c使卡盘件(如用于使盘100旋转的主轴电机)能够从外面进入盘的托架308。所述拾取头开口11h使拾取头能进入盘的托架308并访问盘100上的目标位置,所述拾取头从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读取信号和/或将信号写在其上。所述下壳11面对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另外,拾取头开口11h抵达下壳11的侧表面。
所述上壳12包括圆形的盘窗口12w,通过该窗口可将盘100引入盘的托架308或从中取出,而且该窗口遍及盘100的整个投影面积延展,以露出盘100的上侧面。上壳12和下壳11在它们的外周缘处粘结或者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托架的本体10。
盘储存部分10d中用于储存盘100,由所述托架本体10的内部下表面11u和内部侧面12i限定所述盘储存部分10d。内部下表面11u与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相对,而内部侧面12i实际上呈圆柱形,并且它的内部限定所述盘窗口12w。这就是说,所述内部下表面11u是所述盘储存部分10d的底部。
在盘储存部分10d中,在所述内部侧面12i与盘100的外周缘之间提供一个间隙,其宽度足以能使盘100自由旋转。另外,所述盘储存部分10d的顶部是盘窗口12w,使得储存在盘储存部分10d的盘100的一个侧面露出于盘窗口12w内。
如图23和24所示,给上壳12设置可取下的盘止动器23,使其部分地突出到盘窗口12w内。还给上壳12设置第三盘止动器12s,使之突出到盘窗口12w内。但这个第三盘止动器12s形成上壳12的整体部件。这三个盘止动器23和12s基本上围绕着盘窗口12w的周围等间隔排布,用来防止盘100自盘窗口12w跌落下来。在把盘的托架308装入到垂直安装的盘驱动器中的情况下,这些盘止动器23和12s特别有用。
盖板21和22被安装在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与托架本体10的内部下表面11u之间。盖板21和22分别具有孔21u和22u。该二孔21u和22u按可自由转动的状态与二轴11s耦合,所述二轴位于所述托架本体10之盘储存部分10d的外侧,并在托架本体10的纵深侧面上与本体的拾取头开口11h相对。于是,盖板21和22绕轴11s转动,以便盖住或者露出所述卡盘开口11c和拾取头开口11h。
在盖板21和22的孔21u和22u附近分别设置凸轮21c和从动件22c。所述凸轮21c和从动件22c具有互相啮合的形状,并与互锁机构20c形成一体,用以在将它们互锁的同时打开或关闭盖板21和22。
与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相对的盖板21和22各自的上表面被覆盖有保护层21p和22p,用以防止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受到刮擦或吸入灰尘。
保护层21p和22p可以适当地选自一组防刮擦无纺织物、防尘无纺织物、防刮擦涂层以及防尘涂层。本优选实施例中是将防尘无纺织物薄片分别粘结或超声焊接到所述盖板21和22上,作为所述保护层21p和22p。
在盘储存部分10d的外侧分别给盖板21和22设置盖板弹簧31和32。所述盖板弹簧31和32沿着关闭盖板21和22的方向给盖板21和22加一弹性力。也可沿这样的方向随意地由任何其它类型的弹性部件对盖板21和22加给弹性力。
在图24所示的盘的托架308中,每个盖板21和22在其两端处都包括两个盘保持器21a、21b和22a、22b。每个盘保持器21a、21b和22a、22b的截面形状是向下逐渐变细(或者斜面),以便在使盖板21和22关闭时,夹紧盘100的外缘。后面对盘保持器21a、21b和22a、22b的结构及工作情况还会有更详细的描述。
如图23所示,托架本体10(或上壳12)的上表面具有贴标签平面10f,用户可在其上注明所储存的盘100的内容,还具有呈浮雕状的箭头标记(或者突出的部分)10a,指示这个盘的托架308应该插入盘驱动器的方向(箭号1A)。托架本体10在它的两个侧表面上还有两个凹入部分10c,所述侧表面与盘的托架308插入所沿的方向平行。在将盘的托架308引入并被装到盘驱动器中时,或者在把盘的托架308储存到转换装置中时,这两个突出部分10c可被用作引入凹口或定位凹槽。
图25是表示已将上壳12及盘100取出之盘的托架308的透视图,用以表示盖板21和22盖住所述卡盘开口11c和拾取头开口11h的情况。在图25中,盖板21和22的盘保持器21a、21b和22a、22b所在的位置使得夹紧盘100(图25中未示出)的外缘。
图26是表示已将上壳12及盘100取出之盘的托架308的透视图,用以表示盖板21和22露出所述卡盘开口11c和拾取头开口11h的情况。作为盖板21和22分别绕它们的孔21u和22u旋转的结果,使所述卡盘开口11c和拾取头开口11h被露出。另外,随着盖板21和22已经旋转,所述盘保持器21a、21b和22a、22b也关于所述孔21u和22u旋转。因此,所述盘保持器21a、21b和22a、22b现在与盘100(图26中未示出)的外缘分开。
图27是表示其上也没有安装盘100之盘的托架308的透视图,用以表示盖板21和22盖住所述卡盘开口11c和拾取头开口11h的情况。如图27所示,盘保持器21a、21b和22a、22b突出到盘储存部分10d中。于是,当把盘100储存在这个盘的托架308中时,就由这些盘保持器21a、21b和22a、22b保持所述的盘100。另一方面,图28是表示其上也没有安装盘100之盘的托架308的透视图,用以表示盖板21和22露出所述卡盘开口11c和拾取头开口11h的情况。如图28所示,当把盖板21和22打开时,盘保持器21a、21b和22a、22b被保存在托架本体10之盘储存部分10d外面。
接下去参照图29、30和31进一步详细描述盖板21和22的结构和工作情况。图29是沿着通过盘110中心之平面观察盘的托架308的部分剖面视图。如图29所示,托架本体10的内部侧面12i设有切口部分10w,为的是不妨碍打开和关闭盖板21和22的操作。另外,托架本体10还包括盖板储存器10s,用以储存部分打开的盖板21和22。此外,如图29所示,至少在盖板21和22的边缘21f和22f处互相垂直地(即沿盘100的厚度方向)交迭;当关闭所述盖板21和22时,它们在卡盘开口11c和拾取头开口11h上方互相抵住。
另一方面,如图30所示,每个盘保持器21a、21b和22a、22b都有斜面21a′、21b′和22a′、22b′,它们悬停于盘100的的部分突出区域上方,并与盘100的外缘交迭。这就是说,斜面21a′、21b′和22a′、22b′截面形状是向下逐渐变细,向着盘100倾斜,如图30所示。在以盖板21和22盖住卡盘开口11c和拾取头开口11h的同时,就使斜面21a′、21b′和22a′、22b′能够与盘100的外缘100c接触,从而把盘100夹紧于其上,并沿着厚度方向100t压住盘100。于是,盖板21和22的薄层21p和22p与盘100的信号记录记录侧面100A接触,使盘100被固定在托架本体10内。在这种情况下,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处于与所述薄层21p和22p接触。因而,将不会有灰尘落在所述信号记录侧面100A上。
另外,如果以手动方式使盘100的露出侧面旋转,或者有意得打开或关闭二盖板21和22,则灰尘、手指印记或任何其它粘附在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的污物都能被擦除。
此外,如图31所示,盖板21包括盖板开启器/关闭器21t、弹性部分21v和锁定突起21k。所述这些部分21t、21v和21k形成盖板21的整个部件。具体地说,盖板开启器/关闭器21t用于从外面打开和关闭盖板21。锁定突起21k借助弹性部分21v与盖板21相连。如图31所示,在盖板21盖住卡盘开口11c和拾取头开口11h时,锁定突起21k就与托架本体10的锁定孔10k啮合,从而防止盖板21旋转并固定到托架本体10上,这里的锁定突起21k由所述弹性部分21v被加给弹性力。当安装了盖板21时,还安装另一盖板22,它通过互锁机构20c与前述盖板21互锁。
相应地,只有在沿着箭号20B所指的方向按压所述盖板开启器/关闭器21t的同时,沿着比如箭号20A所指的方向使由一突起从外面压住的锁定突起21k解除与锁定孔10k的啮合,才能使盖板21和22旋转,露出卡盘开口11c和拾取头开口11h,并使盘100得以被从盘保持器21a、21b和22a、22b释放开。也就是说,可以避免用户意外地取出盘100。
接下去将参照图24和32进一步详细描述盘止动器23的结构及动作情况。图32是表示倒置的可移开的盘止动器23的透视图。盘止动器23的凸起部分23a、23b和23c分别与有如图24所示设在上壳12上且在其上的盘窗口12w附近的凹入部分12a、12b和12c啮合。于是,如果这些凸起部分23a、23b和23c解除与所述凹入部分12a、12b和12c的啮合,就能从上壳12取出所述盘止动器23。
继而将参照图33描述防止用户以错误的方式把这种盘的托架308插入盘驱动器的机构。图33是表示沿图23中1B方向观察所示盘的托架308插入侧面(参见图23)的平面视图。如图33所示,托架本体10的一个侧面上包括凹入部分10g,它在1A方向上是不对称的,所示1A方向即盘的托架308被插入盘驱动器所沿的方向(参见图23)。所述凹入部分10g并不在托架本体10厚度的中心。
通过给盘的托架308设置凹入部分10g,只有设在盘驱动器上的、它的相关联的凸起部分与此凹入部分10g相适合时,才能将所述盘的托架308正确地插入盘驱动器中,盘驱动器才能正常工作。
若是相反,即使用户试图把盘的托架308错误地颠倒着插入盘驱动器中,他或她也是不可能将盘的托架308插入盘驱动器中的。这是因为盘驱动器的相关联凸起部分会阻止盘的托架308不带凹入部分10g的其它侧面。另外,即使用户试图以错误的方式颠倒着把盘的托架308插入盘驱动器中,他或她无论谁也不能将盘的托架308插入所述盘驱动器中。这是因为所述盘驱动器的凸起部分会阻止带有凹入部分10g的侧面的未被处理过的部分。因而,就能防止用户错误地插入所述盘的托架308。
可以多种方式改型上述第八种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08。
比如,可将托架本体10的厚度进一步减小到这样的程度:使得在盖板21和22被关闭时,盘止动器23将不从上壳12上表面的突出(参见图24)。在这种情况下,当将要打开盖板21和22时,所述盘保持器21a和22a将从盘止动器23的下面向上推盘止动器23的各凸起部分23a,从而使盘止动器23从上壳12的上表面12f突出来。按照这种结构,足够宽阔的空间可使盘100能够在所述盘储存部分10d内旋转,同时也能使盘的托架308被进一步减小。
另外,可将盘止动器23形成托架本体10的整体部件。在这种情况下,盘止动器23应该能够几乎被垂直地弯曲,使得能够取出安装的盘100。
此外,盖板弹簧31和32可以沿着打开盖板21和22的方向加给弹性力。如果可以借助互锁机构使盖板21和22几乎完全同步地工作,则可以省去盖板弹簧31和32当中的一个。
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锁定突起21k形成盖板21的一个整体部件。作为选择,可以借助一个弹性部件使一个锁定杠杆与托架本体10相连,并可给盖板设置一个相关联的凹入部分,使所述凸起部分与凹入部分互相耦接;这里所说的锁定杠杆的一端包含一个锁定突起和一个凸起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借助按压所述锁定突起,使其通过托架本体的锁定孔,能够使这些突起与凹入部分互相解除耦接,从而使各盖板能够自由转动。在这种可供选择的优选实施例中,最好使所述锁定杠杆以及各盖板弹簧(即弹性件)是经过树脂处理的弹簧,形成托架本体10的整体部件。
实施例9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第九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09。
如图34和35所示,盘的托架309包括下壳41、上壳42、盘保持器42a、42b、42c和42d,以及一对盖板51和52。
如图35所示,所述下壳41包括卡盘开口41c和拾取头开口41h。卡盘开口41c使卡盘件(如使盘100旋转的主轴电机)能够从外面进入盘的托架309。所述拾取头开口41h使拾取头能进入盘的托架309并访问盘100上的目标位置,所述拾取头从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读取信号和/或将信号写在其上。所述下壳41面对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另外,所述拾取头开口41h到达下壳41的一个侧面。
所述上壳42包括圆形的盘窗口42w,通过该窗口可将盘100引入盘的托架309或从中取出,而且该窗口遍及盘100的整个投影面积延伸,以露出盘100的上部侧面。上壳42和下壳41在它们的外周缘处粘结或者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托架的本体40。
盘储存部分40d中用于储存盘100,由所述托架本体40的第一内部表面41u和第二内部表面42i限定所述盘储存部分40d。第一内部表面41u与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相对,而第二内部表面42i实际上呈圆柱形,而且它的内部限定所述盘窗口42w。这就是说,所述第一内部表面41u是所述盘储存部分40d的底部。
在盘储存部分40d中,在所述第二内部表面42i与盘100的外周缘之间提供一个间隙,其宽度足以能使盘100自由旋转。另外,所述盘储存部分40d的顶部是盘窗口42w,使得储存在盘储存部分40d的盘100的一个侧面露出于盘窗口42w内。
盘止动器42a、42b、42c和42d形成上壳42的整体部件,使之部分地突出到所述盘窗口42w中。每个盘止动器42a、42b、42c和42d都借助一狭缝与上壳42分开。利用这些盘止动器42a、42b、42c和42d,防止盘100从所述盘窗口42w跌落下来。在把盘的托架309装入垂直安装的盘驱动器中的情况下,这些盘止动器42a、42b、42c和42d是特别有用的。最好是通过多个弹性件将这些盘止动器42a、42b、42c和42d与上壳42成为一体。
在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与托架本体40的第一内部表面41u之间安装盖板51和52。盖板51和52分别有孔51u和52u。这些孔51u和52u与轴41s耦合,成自由旋转状态,所述轴位于托架本体40的盘储存部分40d的外面,并在托架本体40的纵深侧面上与本体的拾取头开口41h相对。于是,盖板51和52绕轴41s转动,以便盖住或者露出所述卡盘开口41c和拾取头开口41h。
在盖板51和52的孔51u和52u附近分别设置凸轮51c和从动件52c。所述凸轮51c和从动件52c具有互相啮合的形状,并一起形成互锁机构50c,用以在将它们互锁的同时打开或关闭盖板51和52。
与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相对的盖板51和52各自的上表面被覆盖有保护层51p和52p,用以防止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受到刮擦或吸入灰尘。
保护层51p和52p可以适当地选自一组防刮擦无纺织物、防尘无纺织物、防刮擦涂层以及防尘涂层。本优选实施例中是将防尘无纺织物薄片分别粘结或超声焊接到所述盖板51和52上,作为所述保护层51p和52p。
在盘储存部分40d的外侧分别给盖板51和52设置盖板弹簧61和62。所述盖板弹簧61和62沿着关闭盖板51和52的方向给盖板51和52加一弹性力。作为选择,也可以沿着打开盖板51和52的方向,给盖板51和52加一弹力。另外,如果通过所述互锁机构使所述盖板51和52几乎完全同步地工作,就可以省去所述盖板弹簧61和62当中之一。
有如上述第八优选实施例中那样,如图35所示,盖板51和52每一个在其两端处都包括两个盘保持器51a、51b和52a、52b。另外,有如后面将会详细描述的那样,在盖板51和52上分别形成突起部分51e和52e,以便在关闭盖板51和52时,使该二突起位于盘100的中心孔下面。
如图34所示,托架本体40(或上壳42)的上表面具有呈浮雕状的箭头标记(或者突出的部分)40a,指示这个盘的托架309应该插入盘驱动器的方向(箭号1A)。托架本体40在它的两个侧表面上还有两个凹入部分40c,所述侧表面与盘的托架309插入盘驱动器所沿的方向1A平行。在将盘的托架309引入并装到盘驱动器中时,或者在把盘的托架309储存到转换装置中时,这两个凹入部分40c可被用作引入凹口或定位凹槽。最好只是盘的托架309的一个侧表面具有凹入部分40c。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凹入部分40c可对防止用户错误地颠倒着把所述盘的托架309插入并装到盘驱动器中有所贡献。托架本体40的上表面还包括紧握夹扣40e,使用户能够夹持住该盘的托架309。这个紧握夹扣40e呈浮雕状防滑条形状。
图36是表示盘的托架309的透视图,其中也没有储存盘100,用以表示盖板51和52盖住所述卡盘开口41c和拾取头开口41h的情况。图37是表示盘的托架309的透视图,其中也没有储存盘100,用以表示盖板51和52露出所述卡盘开口41c和拾取头开口41h的情况。
接下去进一步详细描述盖板51和52的结构和动作情况。如图34和35所示,有如第八优选实施例那样,盖板51和52的盘保持器51a、51b、52a和52b的截面形状也包括一个斜面,悬停于盘100的部分突出区域上方,并与盘100的外缘交迭。这就是说,所述斜面向下逐渐变细,向着盘100倾斜,于是,上述第八优选实施例的那些效果也能由第九优选实施例实现。
另外,盖板52包含一个开启器/关闭器52t,用以从外面打开和关闭盖板52,而盖板51包含一弹性部分51v和一锁定突起51k,作为它的整体部件。如图35所示,锁定突起51k通过弹性部分51v与盖板51相连。于是,在由盖板51和52盖住卡盘开口41c和拾取头开口41h时,由弹性部分51v加给锁定突起51k弹性力,锁定突起51k与托架本体40(或下壳41)的锁定孔40k啮合,从而使盖板51固定在托架本体40上,成不可转动的状态。当以这种方式使盖板51被固定时,通过互锁机构50c与盖板51互锁的另一盖板52也被固定。
因此,只有通过沿着比如箭号50A所指的方向被一凸起从外面压住锁定突起51k,并与锁定孔40k解除啮合,同时沿着箭号50B所指的方向按压所述开启器/关闭器52t,如图36所示那样,盖板51和52才能旋转,露出卡盘开口41c和拾取头开口41h,并使盘100能够从盘保持器51a、51b、52a和52b被释放。从而能够防止用户意外地取出盘100。
与上述第八优选实施例不同的是,本优选实施例中是对两个不同的盖板51和52设置锁定突起51k和开启器/关闭器52t。这样的结构对于小尺寸盘的托架是特别有用的。这是因为,出于设计的考虑,小尺寸盘的托架及其盖板应当具有相对较小的尺寸,而且,通常给单独一个盖板设置锁定突起和开启器/关闭器是困难的。另外,即使单独一个盖板能够既包含所述锁定突起又包含开启器/关闭器,在盘驱动器一侧上的盖板开启/关闭机构与解锁机构之间可有非常窄小的缝隙,或者需要在非常有限的空间内形成这两个机构,因此,使得难于如所需要的那样设计盘驱动器。
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锁定突起51k形成盖板51的一个整体的部件。作为选择,可以借助一个弹性部件使一个锁定杠杆与托架本体40相连,并可给盖板设置一个相关联的凹入部分,使所述凸起部分与凹入部分互相耦接;这里所说的锁定杠杆的一端包含一个锁定突起和一个凸起部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按压所述锁定突起,使其通过托架本体的锁定孔,能够使这些突起与凹入部分互相解除耦接,从而使各盖板能够自由转动。在这种可供选择的优选实施例中,最好使所述锁定杠杆以及各盖板弹簧(即弹性件)是经过树脂处理的弹簧,形成托架本体40的整体部件。
接下去,将描述盖板51和52上的突出部分51e和52e是怎样工作的。图38是盘的托架309的局部剖面视图,这是沿着通过盘100中心的平面观察的。如图38所示,当盖板51和52被关闭时,突出部分51e和52e突出到盘100的中心孔100h中,这时,盘100与盖板51和52接触。
如图39所示,在盖板51和52要被打开的同时,突出部分51e和52e从中心孔100h内滑入盘100的下部侧面之下,从而使盘100从盖板51和52升起。按照这种方式,在要将盖板51和52打开或者关闭的时候,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将不再会受到盖板51和52的刮擦。另外,正是在所述信号记录侧面100A的信号记录区域内,所述突出部分51e和52e与正在被打开或被关闭的盖板51和52一起移动。相应地,突出部分51e和52e也就不会与信号记录区域接触,或者刮擦信号记录区域。
接下去将参照图40和41描述盘止动器的结构及动作情况。图40是表示沿着通过盘100中心的平面观察,在盘的外缘周围的部分盘的托架309的局部剖面图。如图40所示,在盘止动器42a、42b、42c和42d的底部上形成突出部分42a′、42b′、42c′或42d′。当盖板51和52关闭时,盘止动器42a、42b、42c和42d实际上平行于盘100的表面,降到托架309的厚度之内,如图40所示。图36示出这种状态下的盘的托架309的装置。
另一方面,如图41所示,当盖板51和52打开时,盖板51和52的斜面52f、51f、51d和52d分别与突出部分42a′、42b′、42c′或42d′接触,从而把盘止动器42a、42b、42c和42d抬起到盘100的上方。图37示出这种状态下的盘的托架309的装置。采用这样的结构,特别是在把盘的托架309垂直地安装到盘驱动器中之后而在盘100被卡住之间的时间内,能够防止盘100从托架309跌落下来。另外,当盘100正被卡住时,盘100可在一个较宽的空间内移动。此外,这种还能有助于进一步减小托架本体的厚度。
应予说明的是,为了保持盖板51和52临时打开一会儿,可使所述斜面52f、51f、51d和52d具有突起或凹入部分,与所述突出部分42a′、42b′、42c′或42d′耦接。
实施例10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第十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0。本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 10的主要特点是给各个盖板设置盘止动器。
如图42和43所示,盘的托架310包括下壳71、上壳72、盘止动器81d、81f和82d,以及一对盖板81和82。
如图43所示,所述下壳71包括卡盘开口71c和拾取头开口71h。卡盘开口71c使卡盘件(如使盘100旋转的主轴电机)能够从外面进入盘的托架310。所述拾取头开口71h使拾取头能进入盘的托架310并访问盘100上的目标位置,所述拾取头从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读取信号和/或将信号写在其上。所述下壳71面对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另外,所述拾取头开口71h到达下壳71的一个侧面。
所述上壳72包括圆形的盘窗口72w,通过该窗口可将盘100引入盘的托架310或从中取出,而且该窗口遍及盘100的整个投影面积延展,以露出盘100的上部侧面。上壳72和下壳71在它们的外周缘处粘结或者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托架的本体70。
盘储存部分70d中用于储存盘100,由所述托架本体70的第一内部表面71u和第二内部表面72i限定所述盘储存部分70d。第一内部表面71u与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相对,而第二内部表面72i实际上呈圆柱形,而且它的内部限定所述盘窗口72w。这就是说,所述第一内部表面71u是所述盘储存部分70d的底部。
在盘储存部分70d中,在所述第二内部表面72i与盘100的外周缘之间提供一个间隙,其宽度足以能使盘100自由旋转。另外,所述盘储存部分70d的顶部是盘窗口72w,使得储存在盘储存部分70d的盘100的一个侧面露出于盘窗口72w内。
盖板81和82安装在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与托架本体70的第一内部表面71u之间。盖板81和82分别具有孔81u和82u。该二孔81u和82u与二轴71s耦合,成可自由转动的状态;所述二轴位于所述托架本体70之盘储存部分70d的外侧,并在托架本体70的纵深侧面上与本体的拾取头开口71h相对。于是,盖板81和82绕轴71s转动,以便盖住或者露出所述卡盘开口71c和拾取头开口71h。
在盖板81和82的孔81u和82u附近分别设置凸轮81c和从动件82c。所述凸轮81c和从动件82c具有互相啮合的形状,并且一起形成互锁机构80c,用以在将它们互锁的同时打开或关闭盖板81和82。
与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相对的盖板81和82各自的上表面被覆盖有保护层81p和82p,用以防止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受到刮擦或吸入灰尘。
保护层81p和82p可以适当地选自一组防刮擦无纺织物、防尘无纺织物、防刮擦涂层以及防尘涂层。本优选实施例中是将防尘无纺织物薄片分别粘结或超声焊接到所述盖板81和82上,作为所述保护层81p和82p。
在盘储存部分70d的外侧,分别给盖板81和82设置盖板弹簧91和92。所述盖板弹簧91和92沿着关闭盖板81和82的方向给盖板81和82加一弹性力。作为选择,所述盖板弹簧91和92也可沿着打开盖板81和82的方向给盖板81和82加一弹性力。另外,如果可以借助互锁机构80c使盖板81和82几乎完全同步地工作,则可以省去盖板弹簧91和92当中的一个。
有如上述第八优选实施例中那样,如图43所示,盖板81和82每一个在其两端处都包括两个盘保持器81a、81b和82a、82b。另外,还如第八优选实施例中那样,在盖板81和82上分别形成突起部分81e和82e。
此外,有如后面将要详细描述的那样,在盘保持器81a、81b和82a附近分别设置盘止动器81f、81d和82d,作为盖板81和82的整体部件。作为选择,可以通过弹性件使这些盘止动器81f、81d和82d与盖板81和82成为整体。
如图42所示,托架本体70(或上壳72)的上表面具有呈浮雕状的箭头标记(或者突出的部分)70a,指示这个盘的托架310应该插入盘驱动器的方向(箭号1A)。托架本体70在它的两个侧表面上还有两个凹入部分70c,所述侧表面与盘的托架310插入所沿的方向1A平行。在将盘的托架310引入并装到盘驱动器中时,或者在把盘的托架310储存到转换装置中时,这两个凹入部分70c可被用作引入凹口或定位凹槽。最好是盘的托架310只有一个侧表面可以有所述凹入部分70c。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凹入部分70c可对防止用户错误地颠倒着把所述盘的托架310插入或装到盘驱动器中有所贡献。托架本体70的上表面还包括紧握夹扣70e,使用户能够夹持住该盘的托架310。这个紧握夹扣70e呈浮雕状防滑条形状。
图44是表示盘的托架310的透视图,其中也没有储存盘100,用以表示盖板81和82盖住所述卡盘开口71c和拾取头开口71h的情况。图45是表示盘的托架310的透视图,其中也没有储存盘100,用以表示盖板81和82露出所述卡盘开口71c和拾取头开口71h的情况。
接下去将进一步详细描述盖板81和82的结构和动作情况。如图42和43所示,有如第八优选实施例那样,盖板81和82的盘保持器81a、81b、82a和82b的截面形状也包括一个斜面,悬停于盘100的突出区域上方,并与盘100的外缘交迭。这就是说,所述斜面向下逐渐变细,向着盘100倾斜,于是,上述第八优选实施例的那些效果也能由这个第十优选实施例实现。
另外,盖板82包含一个开启器/关闭器82t,用以从外面打开和关闭盖板82;弹性部分82v和锁定突起82k则作为它的整体部件。如图43所示,锁定突起82k通过弹性部分82v与盖板82相连。于是,在由盖板81和82盖住卡盘开口71c和拾取头开口71h时,由弹性部分82v加给锁定突起82k弹性力,锁定突起82k与托架本体70的锁定孔70k(或下壳71)啮合,如图44所示,从而使盖板82固定在托架本体70上,成不可转动的状态。当以这种方式使盖板82被固定时,通过互锁机构80c与盖板82互锁的另一盖板81也被固定。
因此,只有通过沿着比如箭号70A所指的方向被一凸起从外面按压锁定突起82k,并与锁定孔70k解除啮合,同时沿着箭号70B所指的方向按压所述开启器/关闭器82t,如图44所示那样,盖板81和82才能旋转,露出卡盘开口71c和拾取头开口71h,并使盘100能够从盘保持器81a、81b、82a和82b被释放。从而能够防止用户意外地取出盘100。
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锁定突起82k形成盖板82的一个整体的部件。作为选择,可以借助一个弹性部件,使一个锁定杠杆与托架本体70相连,并可给盖板设置一个凹入部分,使所述凸起部分与凹入部分互相耦接;这里所说的锁定杠杆的一端包含一个锁定突起和一个凸起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借助按压所述锁定突起,使其通过托架本体的锁定孔,能够使这些突起与凹入部分互相解除耦接,从而使各盖板能够自由转动。在这种可供选择的优选实施例中,最好使所述锁定杠杆以及各盖板弹簧(即弹性件)是经过树脂处理的弹簧,形成托架本体70的整体部件。
接下去,将进一步详细描述盘止动器81f、81d和82d的结构和动作情况。当盖板81和82关闭时,盘止动器81f、81d和82d实际上平行于盘100的表面,而且并不从盘的托架310的上表面突出,如图46和48所示那样。图44示出这种状态下的盘的托架310的装置。
另一方面,当要打开盖板81和82时,盘止动器81f、81d和82d受到托架本体70的狭缝70s和斜面72s导引,从而被抬起到盘100的上方,如图47和49所示。狭缝70s形成于托架本体70的内侧壁中,如图47所示;而斜面72s形成在托架本体70的内部上表面上,如图49所示。另外,上壳72设有切口部分72a、72b和72c,以便不妨碍已经被抬起的盘止动器81f、81d和82d。图45示出这种状态下的盘的托架310的装置。
当盖板81和82关闭时,盘止动器81f、 81d和82d悬停于盘100的部分突出区域上方,并与盘100的外缘交迭。于是,盘止动器81f、81d和82d将盘100沿厚度方向压抵住盖板81和82,从而将盘保持在其上。因此,可以从盖板81和82省略盘保持器81a、81b、82a和82b。
采用这样的结构,特别是在把盘的托架310垂直地安装到盘驱动器中之后而在盘100被卡住之间的时间内,能够防止盘100从托架310跌落下来。另外,当盘100正被卡住时,盘100可在一个较宽的空间内移动。此外,这种还能有助于进一步减小托架本体的厚度。
实施例11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第十一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1。
如图50和51所示,盘的托架311包括下壳11、上壳12、一对盖板21和22,以及盘止动器23。如图52-56所示,所有这些部件的结构及功能都与对第八优选实施例已经描述过的相同,这里将省略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与上述第八优选实施例不同的是,第十一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311之盖板21和22都有孔20h,如图50和51所示。
具体地说,当盘的托架311的盖板21和22关闭时,盖板21和22限定所述孔20h恰在盘100的中心孔100h下面,如图50所示。有如从图51所能看到的那样,所述孔20h由盖板21和22各自的两个切口21h和22h形成。
如果像图50所示那样,把盘的托架311放置成使盘100的上部侧面向上露出,则灰尘就可能穿过盘100的中心孔100h。虽然如此,但按照这种结构,灰尘只会是通过并离开盖板21和22孔20h,而不会留在盘的托架311中,或者不会沉积在盖板21和22上。因而,当在这之后再打开盖板21和22时(也就是在把这个盘的托架311安装到盘驱动器中时),将不会有灰尘沉积在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上。
可如图50所示那样,向上放置盘的托架311,或者倒过来放置盘的托架311(即让下壳11面朝上)。鉴于这两种可能的位置,孔20h的直径最好近似等于中心孔100h的直径。这是因为如果孔20h和100h的直径近似相等,则既不会在向上放置盘的托架311的情况下有灰尘沉积在盖板21和22上,也不会在颠倒向下放置盘的托架311的情况下有灰尘沉积在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上。
在这种盘的托架311中,与上述第八优选实施例不同,给盖板22设置开启器/关闭器22t,用以打开和关闭盖板21和22。具体地说,有如图51和57所示那样,设置开启器/关闭器22t、弹性部分22V和锁定突起22k,作为盖板22的整体部件。如图57所示,锁定突起22k通过弹性部分22v与盖板22相连。相应地,与上述第八优选实施例不同,使开启器/关闭器22t相对于盘100位于拾取头开口11h的右手侧。开启器/关闭器22t按作为上述第八优选实施例之对应物同样的方式工作。
实施例12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第十二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2。
与上述第十一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1不同,本第十二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2包括在托架本体10之内部侧面12i周围的凸缘12t和由盖板21及22限定的孔20h周围的环20w。下面将叙述这些特征。
如图58所示,凸缘12t从上壳12的内部侧面12i向着盘100的内周缘突出,并基本上围绕着盘储存部分10d的外周缘。图59表示盘的托架312的剖面,所述盘的托架312处于盘100被储存于所述盘储存部分10d中的状态。当盖板21和22关闭时,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的外缘与所述凸缘12t接触,如图59所示。于是,盘100的外周缘与托架本体10之间的缝隙闭合,从而防止灰尘到达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
另外,在托架本体10的凸缘12t与下壳11之间有缝隙10w。于是,如图60和61所示那样,当盖板21和22打开时,盖板21和22的各个部分进到缝隙10w中,从而避免盖板21和22防碍托架本体10。
不过,按照这种结构,当盖板21和22关闭时,在盘100与盖板21和22之间还形成另一个使得通气的缝隙10z,如图59所示。为了关闭这个缝隙10z,所述盖板21和22在盘100的中心孔100h周围分别包括突起部分21w和22w。如图58所示,当盖板21和22关闭时,这两个突起部分21w和22w互相紧密地接触,从而在盘的中心孔100h周围形成使所述缝隙10z封闭的环20w。结果,将不再有灰尘通过盘的中心孔100h到达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
然而,这两个突起部分21w和22w可能与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接触。因此,最好应该使突起部分21w和22w的边缘围绕但不致刮擦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最好可使突起部分21w和22w分别形成盖板21和22的整体部件。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将防刮擦无纺织物粘结或超声焊接到与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接触的环20w的部分,或者最好在这种部分上形成防刮擦的涂层。作为选择,可用防刮擦无纺织物或防刮擦涂层制成突起部分21w和22w本身,再分别直接粘结或超声焊接到盖板21和22上。
另外,如图59所示,当盖板21和22关闭时,因环20w和凸缘12t而使所述盘100被抬起到盖板21和22上方,其间有缝隙10z。这就是说,盘100的大部分信号记录侧面100A不与盖板21和22接触。因此,即使不给盖板21和22的表面覆盖防刮擦无纺织物,所述信号记录侧面100A也不会受到刮擦。
图62和63表示一种盘的托架,它包含另一种突起部分21w′和22w′,它们向着盘100的外周缘伸展。具体地说,图62示出盖板21和22被关闭的状态,而图63示出盖板21和22被打开的状态。
如图62和63所示,当盖板21和22被打开时,最好使所述突起部分21w′和22w′位于盘储存部分10d的凸缘12t的内侧(即接近盘储存部分10d的中心)。然后,所述突起部分21w′和22w′将不会与凸缘12t接触,或者防碍它。
最好可使所述突起部分21w′和22w′分别形成盖板21和22的整体部件。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将防刮擦无纺织物粘结或超声焊接到与盘100接触的这两个突起部分21w′和22w′的部分上,或者最好在它们上面形成防刮擦的涂层。作为选择,可用防刮擦无纺织物或防刮擦涂层制成突起部分21w′和22w′本身,再分别直接粘结或超声焊接到盖板21和22上。
实施例13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第十三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3。
首先,将参照图64和65概述盘的托架313的结构。有如第八优选实施例中那样,图64和65中所示的盘100也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如图64所示,盘100的第一侧面上通常印有它的标签,而它的第二侧面,也就是信号记录侧面100A在图65中被表示为背面。
如图64和65所示,所述盘的托架313包括下壳11、上壳12、一对盖板21和22,以及盘止动器23。
如图65所示,所述下壳11包括卡盘开口11c和拾取头开口11h。卡盘开口11c使卡盘件(如用于使盘100旋转的主轴电机)能够从外面进入盘的托架313。所述拾取头开口11h使拾取头能进入盘的托架313并访问盘100上的目标位置,所述拾取头从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读取信号和/或将信号写在其上。所述下壳11面对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通过将合成树脂模塑成预定的形状,形成所示下壳11。
所述拾取头开口11h到达下壳11的一个侧面。为使因拾取头开口11h的存在所致下壳11刚性的下降为最小,所述下壳11包括一个桥11b,它把拾取头开口11h的两个端头连接在一起。所述下壳11还包括两个定位孔11w,它们与盘驱动器的托架定位销(未示出)耦接。
所述上壳12包括圆形的盘窗口12w,通过该窗口可将盘100引入盘的托架313或从中取出,而且该窗口遍及盘100的整个投影面积延展,露出盘100的上侧面。上壳12和下壳11在它们的外周缘处粘结或者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托架的本体10。上壳12也由合成树脂制成。
盘储存部分10d中用于储存盘100,由所述托架本体10的内部下表面11u和内部侧面12i限定所述盘储存部分10d。内部下表面11u与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相对,而内部侧面12i实际上呈圆柱形,而且它的内部限定所述盘窗口12w。这就是说,所述内部下表面11u是所述盘储存部分10d的底部。
在盘储存部分10d中,在所述内部侧面12i与盘100的外周缘之间提供一个间隙,其宽度足以能使盘100自由旋转。另外,所述盘储存部分10d的顶部是盘窗口12w,使得储存在盘储存部分10d中的盘100的一个侧面露出于盘窗口12w内。
如图64和65所示,对所述上壳12设有两个可以取下的盘止动器23,它们部分地突出到所述盘窗口12w内。还给上壳12设置第三个盘止动器12s,突出于所述盘窗口12w内。这个第三盘止动器12s形成上壳12的整体部件。这三个盘止动器23和12s实质上围绕着盘窗口12w的周围按均匀的间隔排布,以防止盘100从所述盘窗口12w跌落下来。另外,在盘止动器12s上,形成两个突出的盘接触部分12s′。对于盘100而言,这两个盘接触部分12s′几乎就像盘止动器23的盘接触部分23a那样高。
按照这种结构,即使竖直地或者颠倒着安装盘的托架313,盘的托架313仍然能够保持盘100,不使它落下。这就是说,当竖直地或者颠倒着把盘的托架313插入到盘驱动器中时,这个盘的托架313能够非常有效地防止盘100跌落下来。应予说明的是,盘止动器23并非必须是可从托架本体10上取下的。作为选择,只要盘止动器23能够旋转或者被弯折在盘储存部分10d内,使用户能够从托架本体10取出盘100即可;也可以把盘止动器23夹紧在所述上壳12上。
盖板21和22位于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与托架本体10的内部下表面11u之间的一个平面上。盖板21和22分别具有孔21u和22u。这些孔21u和22u与轴11s耦接,成可自由转动的状态,所述的轴位于所述托架本体10之盘储存部分10d的外侧,并在托架本体10的纵深侧面上与本体的拾取头开口11h相对。于是,盖板21和22绕轴11s转动,以便盖住或者露出所述卡盘开口11c和拾取头开口11h。盖板21和22也由合成树脂制成。
在盖板21和22的孔21u和22u附近分别设有环形部分21c和销子部分22c。环形部分21c和销子部分22c具有互相啮合的形状,并且一起形成互锁机构20c,用以在将它们互锁的同时,打开或关闭盖板21和22。也可将互锁机构20c实现成为凸轮机构或齿轮机构。
与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相对的盖板21和22各自的上表面被覆盖有保护层21p和22p,用以防止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受到刮擦或吸入灰尘。
保护层21p和22p可以适当地选自一组防刮擦无纺织物、防尘无纺织物、防刮擦涂层以及防尘涂层。本优选实施例中是将防尘无纺织物薄片分别粘结或超声焊接到所述盖板21和22上,作为所述保护层21p和22p。
给盖板21设置锁定突起21k,同时也为盖板22设置锁定耦接部分22k,它与锁定突起21k耦接。锁定突起21k和锁定耦接部分22k一起形成锁定机构20k,用以使盖板21和22彼此锁定以及放开它们。采用这个机构20k,可使盖板21和22自动地被锁定和被放开,因而,避免用户偶然无意地打开盖板21和22。另外,也可使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受到防尘、防指纹或防刮擦的保护。锁定突起21k和锁定耦接部分22k分别形成盖板21和22的整体部件。
此外,盖板21和22还分别设有切口21h和22h。当盖板21和22关闭时,该二切口21h和22h互相接触,形成一个恰在盘100的中心孔100h下面的孔20h。在这种情况下,孔20h的直径近似等于盘100的中心孔100h的直径。按照这种结构,即使这个盘的托架313与向上露出的盘100的上表面分开,也不会有灰尘落在盖板21和22上。另外,即使盘的托架313颠倒着分开,也不会有灰尘直接落在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上。
有如第八优选实施例已经描述的那样,每个盖板21和22的两端处,都有两个盘保持器21a、21b和22a、22b。这些盘保持器21a、21b和22a、22b实际上按均匀的间隔排布在盘100的周围。这些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形成盖板21和22的整体部件。这些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中的每一个的截面形状是向下逐渐变细(或者斜面),以便在使盖板21和22关闭时,夹紧盘100的外缘。通过设置这些斜面,可使盘100被固定地受到保持,并在关闭盖板21和22的同时压抵住盖板21和22。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只有盘保持器21b不被固定到盖板21上,但通过一个弹性部分21d使之被连接到其上,并使之可沿盘100的径向(即向着盘100的中心)自由地转动。因此,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能够稳定地保持具有任意不同直径或厚度的盘100,而不允许盘100不稳定地移动。
在盘的托架313前侧面上与孔22u相对地,也即在盘保持器22a附近,形成盖板开启器/关闭器22t,作为盖板22的整体部件,用以打开和关闭盖板22。当把盖板21和22装到托架本体10上时,使所述盖板开启器/关闭器22t位于所述桥11b的下面及拾取头开口11h的内部。在打开或关闭盖板21和22的过程中,使开启器/关闭器22t在拾取头开口11h内沿着桥11b移动。按照这种布置,不需要对托架本体10分开设置任何缝隙,用以使盖板开启器/关闭器22t能够在其中移动。换句话说,由于不需要给托架本体10提供额外的缝隙,就不会有灰尘不必要地进入到托架本体10。此外,可将盖板开启器/关闭器22t装置在托架本体10的拾取头开口11h内,从而给出一种简单的优良设计的托架。
有如图66所示那样,关闭时,盖板21和22并不是完全沿一条直线互相接触,而是有多个接触部分,它们并不按直线对准。具体地说,盖板21和22分别具有在卡盘开口11c上面的第一对接触部分21f和22f和在拾取头开口11h上面的第二对接触部分21g和22g。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接触部分21f和22f沿着盘的托架313的中心线互相接触。另一方面,接触部分21g和22g沿着一条与盘的托架313的中心线限定一定角度(即接近15°到16°)的线互相接触。当盖板21和22具有这样形状时,盖板22的整体形状与盖板开启器/关闭器22t接近,并能表现出充分高的刚性。
在盘储存部分10d的外面,为盖板21和22分别设置盖板弹簧31和32。该二弹簧31和32沿着使盖板21和22关闭的方向给盖板21和22加以弹性力。该二弹簧31和32被插入到托架本体10的内部下表面11u上的两个弹簧孔11t中。本优选实施例中采用螺线圈弹簧作为所述弹簧31和32。这种螺线圈弹簧31和32最好具有相同的形状,以降低成本。其它可以用作盖板弹簧31和32的弹性件实例包括压簧、片簧以及经弹性树脂处理的弹簧。
如图65所示,盘的托架313包括写保护器40,它被插入到下壳11的槽11v中,以便沿着该槽11v滑动。借助写保护器40的滑动,可使突起部分40t移动,从而接通或断开为盘驱动器所设的传感器开关。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阻止或者允许在盘100上的写入。
这就是说,这个盘的托架313是由托架本体10制成的,而所述本体包括下壳11和上壳12、盘止动器23、盖板21和22、盖板弹簧31和32,以及写保护器40。
当把下壳11和上壳12结合到一起时,下壳11的轴11s与上壳12的两个凹入部分12h啮合。按照这种方式,可以增大所述的轴11s的刚性。于是,即使盖板21和22被打开,也会使因从盖板弹簧31和33所加给的弹力而在盖板21和22各自旋转中心处形成的扭矩减小。因而,能够使盖板21和22被打开到所需的角度。
如图64所示,托架本体10(或上壳12)的上表面有一个标记平面10f,用户在在其上注明盘100所存的内容,还有一个呈浮雕状的箭头标记(或凹入部分)10a,沿着它所指的方向(箭号1A)就是这个盘的托架313应该插入盘驱动器中的方向。
托架本体10的两个侧面上还包括两对凹入部分10c和10e,,它们平行于盘的托架313插入时所沿的方向1A。在把盘的托架313引入并安装到盘驱动器中时,这些凹入部分10c和10e可被用作引入的凹口,或者在把盘的托架313储存到转换装置中时,这些凹入部分10c和10e可被用作定位凹槽。所述托架本体10的一个侧面上还包括一个狭长的切口10b。这个狭长的切口10b被用作一个凹窝,以便在把盘的托架313插入到盘驱动器中时,用以识别盘的托架313的上侧面和下侧面。
下面将参照图66、67、68和69描述这个盘的托架313是如何工作的。图66和67分别表示盘的托架313处于它的盖板21和22被关闭状态和被打开状态的平面图。图68是表示盖板锁定机构20k细节的平面图。而图69是表示盖板22的盘保持器22a细节的剖面图。
首先描述盘的托架313的储存状态,也即尚未将盘的托架313安装到盘驱动器中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有如图66所示那样,盖板21和22被关闭。另如图69所示,盖板22的盘保持器22a的斜面22a′与盘100的外缘接触,从而把盘100沿厚度方向100t保持在该斜面上。结果,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进入与盖板22的保护层薄片22p接触,并将盘100固定在托架本体10中。另外三个盘保持器21a、21b和22b也都分别有它们自己的斜面21a′、21b′和22b′。因此,恰与盘保持器22a一样,这些盘保持器21a、21b和22b也将盘100固定在托架本体10中。
在这种情况下,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处于与保护层薄片21p和22p的紧密接触中。因而,将不会有灰尘落在信号记录侧面100A上。另外,如果以手动方式转动盘100的露出面,或者如果故意打开或关闭盖板21和22,也能擦去已经粘附于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的灰尘、指纹印记或任何其它污垢。
此外,由于盖板21和22被锁定机构20k锁定,所以用户不能偶然意外地打开盖板21和22。于是,可以保护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免受灰尘、指纹印记或刮擦之虞。
另外,盖板21和22分别设有切口21h和22h。当关闭盖板21和22时,这些盖板21和22互相接触,形成一个孔20h,恰在盘100的中心孔100h之下。按照这种结构,即使把这个盘的托架313与向上露出的盘100的上侧面分开,灰尘会通过中心孔100h,但不会沉积在盖板21和22上。
另外,在盖板21和22关闭的同时,至少盖板21和22的两对接触部分21f、22f和21g、22g中的每一个沿盘100的厚度方向互相交迭,像图70和71所示那样,其中所述接触部分分别在卡盘开口11c和拾取头开口11h的上方互相对紧。因此,即使由于把非规格直径的盘100安装到这个盘的托架313上,或者由于盖板21和22未完全锁定而致盖板21和22未能完全关闭,盖板21和22的这些接触部分之间也不致形成缝隙。于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保护盘100免受灰尘、指纹印记或刮擦之虞。
另外,如图70所示,盖板21和22处于在拾取头开口11h周围互相接触之中,使盖板22的接触部分22g位于盖板21的接触部分21g上方。另一方面,如图71所示,盖板21和22处于在卡盘开口11c周围互相接触之中,使盖板21的接触部分21f位于盖板22的接触部分22f上方。以这种方式,盖板21和22的多个接触部分21f、22f和21g、22g中之一限定的角度可以与盖板21和22的多个接触部分21f、22f和21g、22g中的另一个所限定的角度不同。按照这种结构,盖板21和22可沿盘100的厚度方向互相紧密地接触。因而,盖板21抑或22都不会无意地被翘起。另外,与盖板21和22关闭的同时,盖板21和22的各接触部分都会表现出提高的刚性。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盖板21和22具有图70和71所示的接触部分21f、22f和21g、22g。但可以使盖板21和22在不同的位置具有这些接触部分,或者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互相接触。比如,可使图70所示的接触部分21g和22g移到围绕拾取头开口11h的位置,或者可使图71所示的接触部分21f和22f移到围绕卡盘开口11c的位置。然后,当盖板21和22关闭时,可以表现出均一的较高刚性,并可使各接触部分之间的缝隙更为减小,从而防止灰尘进入托架的内部。
再有,与盖板21和22关闭的同时,有如图68所示那样给盖板21和22所设的凸起部分21j和22j与图65所示的给上壳12所设的两个盖板止动器12f接触。因此,盖板21和22的转动受到管制,而不能移离它们的锁定位置。结果,盖板21和22在它们的被锁定状态下将不会轻易地移动。另外,能够防止用户不经意地打破盖板21和22。此外,由于盖板21和22的转动受到管制,不会使盖板开启器/关闭器22t移位。相应地,在把这种盘的托架313安装到盘驱动器中时,恰如所希望的那样,可使盖板开启器/关闭器22t与驱动器的盖板开启/关闭机构耦接。
这之后将描述如何将这个盘的托架313装入盘驱动器中。如图66所示,在沿着方向1A将盘的托架313插入盘驱动器中时,盘驱动器的各托架定位销与盘的托架313的各定位孔11w啮合,从而确定盘的托架313在盘驱动器内的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
接下去,盘驱动器内所设置的盖板开启/关闭机构的盖板开启器/关闭器与图68所示的盖板开启器/关闭器22t耦接。与此同时,所述盖板开启/关闭机构的非锁定件沿方向20A按压未锁定部分21y,所述未锁定部分21y借助弹性部分21e与盖板21相连。于是,锁定机构20k的锁定突起21k与它的锁定耦接部分22k解脱,从而使盖板21和22互相不锁定。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盖板开启/关闭机构的盖板开启器/关闭器沿着箭号20B所指的方向移动盖板开启器/关闭器22t。因此,盖板21关于轴11s旋转,同时使图67中所示盖板弹簧31加给的弹性力得到加强。与盖板21移动相同步,借助互锁机构20c而与前一个盖板21互锁的盖板22也旋转,同时使盖板弹簧32加给的弹性力得到加强。因此,当盖板21已经被打开的情况下,盖板22也将被打开。
在盖板21和22被完全打开的时候,锁定突起21k和未锁定部分21y将随弹性部分21e一起回到它们的原位置。于是,不使树脂制成的弹性部分21e弹性形变。按照这种方式,通过所述卡盘开口11c和拾取头开口11h露出的所述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另外,随着盖板21和22的旋转,使已被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所保持的盘100从它们那里被释放开。结果,这时盘100可在盘储存部分10d内部自由地转动。
接下去,主轴电机和盘驱动器的转盘进入卡盘开口11c,同时盘驱动器的拾取头进入拾取头开口11h。因此,盘驱动器现在准备好实行在安装盘100上的读取操作或写操作。
如上所述,只有通过使锁定突起21k从外面受到一个突起沿着比如箭号20A所指方向的按压,并在沿箭号20B所指方向压盖板开启器/关闭器22t的同时与锁定耦接部分22k解脱,盖板21和22才能旋转,以露出卡盘开口11c和拾取头开口11h,同时才能使盘100自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被释放开。于是,就能够防止用户不经意地打开盖板21和22或者取出盘100。结果,可使盘100受到保护,免受灰尘、指纹印记或刮擦之虞。
接下去将描述如何使排的托架313从盘驱动器中弹出。当盘驱动器的弹出机构开始动作时,已经与盖板开启器/关闭器22t耦接的盘驱动器的盖板开启器/关闭器本身与盖板开启器/关闭器22t解脱。于是,盖板21和22不能保持打开,并开始沿相反的方向转动。这就是说,从盖板弹簧31和32沿着比如使盖板21和22关闭的方向所加给的弹性力开始关闭它们自身。因此,盖板21和22关闭拾取头开口11h和卡盘开口11c。在这种情况下,由锁定机构20k使盖板21和22互相锁定。这当中盘100得以再次被各个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所保持,重新恢复它的原来状态。然后,使盘的托架313从盘驱动器中被弹出。
在盘的托架313中,为托架本体10所设的盘止动器23的盘接触部分23a和上壳12的盘接触部分12s′位于同一纵向的水平面上,如图69所示。另外,在沿盘100可取出的方向100u上,盖板21和22的各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的斜面21a′、21b′、22a′和22b′的顶部比所述盘接触部分23a和12s′的底部水平面高。因此,即使沿着纵向或颠倒着把盘的托架313装入盘驱动器,盖板21和22也始终能够把盘100正常地保持于其上。例如,如果颠倒着把盘的托架313装入盘驱动器中,并不常被卡住的盘100与盘接触部分23a和12s′接触,并可始终保持它的水平位置。而在这种情况下关闭盖板21和22时,这时,盘100与所述各斜面21a′、21b′、22a′和22b′接触。然后,盘100将沿着斜面21a′、21b′、22a′和22b′平滑地滑动,以便最终被各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所保持。
在上述第十三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中,其托架本体具有盘的窗口,而且只盖住盘的一侧。另外,所述盘的托架包括在托架本体的拾取头开口内的盖板开启器/关闭器,因此无需为托架本体设置不必要的缝隙。结果,也不会有灰尘进入到托架本体中。
另外,在第十三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中,它的两个盖板被制成沿着盘的中心线互相接触,盖住所述卡盘开口,并且沿着一条与所述中心线有一定角度的线盖住拾取头开口。因此,这两个盖板在盖板开启器/关闭器附近可以具有整体结构,并可表现出足够高的刚性。
此外,由于所述两个盖板被互相锁定或互不锁定,所以用户不会不经意地打开或关闭这些盖板。
再有,所述盘的托架的至少一个盘保持器不被夹紧到它的相关盖板上,而只是借助弹性部分与之相连。由于还从盖板弹簧给这个盘保持器加一个弹性力,可使这个盘保持器明显地沿着盘的径向方向弹性形变。为此,即使把非规格尺寸的盘安装到这个盘的托架上,盘的托架也能正常地保持该盘,而不允许它不稳定地移动。
实施例14
以下将参照图72-81描述本发明第十四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4。图72-81中第十四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4的每个部件实际上具有与上述第十三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3对应部件同样的功能,以同样的参考标号代表它们。
第十四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4在托架本体10的内部上表面12u(见图79)、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见图72-79)和盘止动器53(见图72、77和78)各自的形状方面与上述第十三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3不同。另外,盘的托架314还包括盘支承部分60(见图72和81)。因而,下面对本发明第十四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4的描述将集中在这些区别上。
在上述第十三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3中,它的每个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的顶部实际上都位于沿着盘100的外部周缘的同一纵向的水平面上。与此相反,本第十四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4中,如图73和79所示,在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的预定区域上形成多个突起。具体地说,如图79所示,三个盘保持器21b、22a和22b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第一部分121b、122a和122b,它上面具有突起,并且从盖板21和22的上表面测量具有第一高度h1;第二部分221b、222a和222b,从盖板21和22的上表面测量具有第二高度h2。另一个盘保持器21a由具有所述第二高度h2的第二部分221a构成。
所述第一高度h1大于第二高度h2,并且近似等于上述第十三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3中各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的高度(即上表面的纵向的水平面)。这就是说,本第十四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4的各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除去它们的第一部分121b、122a和122b外,都比第十三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3中各相应保持器低。
另外,如图74和75所示,在保持器22a的第一部分122a的上表面上形成一个呈台阶状的突起223。这个呈台阶状的突起223有两个纵向的水平面,其中较高的一个紧靠着被安装的盘100。在保持器21的第一部分121b的上表面上和保持器22b的第一部分122b的上表面上也形成一个类似的突起。
随着盖板21和22被关闭,所述盘保持器21b、22a或22b的第一部分121b、122a或122b比它们的任何其它部分更早地(即早于它们的第二部分221b、222a或222b)与盘100接触。
随着盖板21和22的被打开或者被关闭,各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移动。图77示出当盖板21和22被关闭时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各自的位置。另一方面,图78示出当盖板21和22被打开时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各自的位置。图79和80是表示盘的台阶314动作情况的剖面图,它们分别是沿图78中的B-B线和C-C线所取的。
如图77、78和79所示,在托架本体10的内部上表面12u上的区域12y、12x和12z被凹进去,随着盖板21和22的被打开或者被关闭,盘保持器21b、22a和22b的第一部分121b、122a和122b经过这些区域。另一方面,区域12y′、12x′和12z′不被凹入,所述第二部分221b、222a和222b经过这些区域。相应地,上壳12在所述区域12y、12x和12z中比在所述区域12y′、12x′和12z′中要薄些。
如图76和79所示,盘保持器22a第一部分122a的顶部位于比盘止动器53的底部高的纵向的水平面处。另外,盘保持器22a第一部分122a的顶部为所述内部上表面12u上被凹入的第一区域12x所接纳。由于在所述第一部分122a的顶部形成呈台阶状的突起223,只有所述第一部分122a的部分上表面与所述内部上表面12u接触。另一方面,盘保持器22a的第二部分222a不与所述内部上表面12u接触。
为使盖板21和22平滑地打开和盖板,最好使由盘保持器22a第一部分122a的顶部与所述内部上表面12u之间的接触所引起的摩擦力较小。为此,沿着盘100的径向截取,盘保持器22a第一部分122a的顶部具有成圆弧状的截面。设置这个呈台阶状的突起223,用以补偿将会是由于所述第一部分122a尖锐顶部所引起的机械强度方面的不足,并使顶部的可模注性更加精确和容易。
如图80所示,盘保持器22b第一部分122b的顶部也位于比盘止动器53的底部高的纵向的水平面处。而且,盘保持器22b第一部分122b的顶部为所述内部上表面12u上被凹入的第一区域12z所接纳。虽然没有示出,盘保持器21b第一部分121b的顶部也位于比盘止动器53的底部高的纵向的水平面处,而且,为所述内部上表面12u上被凹入的第一区域12y所接纳。
如上所述,在第十四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4中,使所述内部上表面12u上的区域12x、12y和12z凹入,以分别接纳部分盘保持器22a、21b和22b。因此,可使盘的托架314的厚度因这些凹入区域12x、12y和12z的深度而被减小。
即使竖直地或者颠倒着把具有这样结构的盘的托架314装入盘驱动器,随着盖板21和22被关闭,如图79所示那样,并不常被卡盘的盘100也必定会与盘保持器22a第一部分122a的斜面122a′接触。因此,盘100将沿着所述斜面122a′平滑地滑动,以与盘保持器22a第二部分222a的斜面222a′接触(图74)。与此同时,盘100还与盘保持器21a第二部分221a的斜面221a′接触。按照这种方式,盘保持器21a和22a共同将盘100保持于其上。另外两个盘保持器21b和22b也通过类似的动作将盘100保持于其上。因此,虽然这种盘的托架314的厚度减小,但盘的托架314可在任何位置关闭盖板21和22,并可像所希望的那样把盘100保持于其上。
如果这种盘的托架只是厚度减小,但不改变各个盘保持器的形状(或者使用第十三优选实施例各盘保持器作为它们),则所述内部上表面12u上的盖板21和22所经过的区域12x、12x′、12y、12y′、12z和12z′都会被凹入成图78所见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下,上壳12的厚度将在整个宽度范围内被减小,这样的盘的托架之机械强度将会减小。相反,本第十四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 14的厚度减小,但不减小它的机械强度,因为厚度减小的区域12x、12y和12z相对较窄些。
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对四个盘保持器中的三个设置三个突起。但是,所要设置的突起的数目可以随着盘保持器的数目或各盖板的形状而改变。
第十四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4在盘止动器53的形状方面也不同于第十三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3。
如图72所示,盘止动器53的形状呈切口的圆形平板。具体地说,沿着上壳12的盘窗孔12w设置多个切口54,它们实际上具有与各个盘止动器53同样的形状,并且,各个盘止动器53在可转动状态下与各个切口54耦接。如图77所示,以如下的方式保持所述各盘止动器53,即在旋转时,使它们部分地突出到上壳12的盘窗孔12w之中。另如图78所示,通过旋转各盘止动器53,也可以如下的方式保持所述各盘止动器53,也即使它们储存在上壳12的内部,而不突出到所述盘的窗孔12w中。如果并非故意地易于使各盘止动器53与各切口54解脱,则上壳12的各盘止动器53和各切口54的侧表面比如可以具有互相耦接的凹、凸部分。
按照这种结构,各盘止动器53的厚度实际上等于上壳12上部的厚度。因此,可以使盘的托架314全面减小厚度。
本第十四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4的特点还在于,它包括在盘储存部分内部周缘底部的盘支承部分60。如图72、77、78和81所示,所述盘支承部分60位于托架本体10的内部下表面11u与内部侧面11i之间。如图81所示,所述盘的支承部分60具有上表面60a,它与托架本体10的内部下表面11u平行。
也如图81所示,当盖板21和22被关闭并且由各盘保持器使盘100受到保持时,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的外缘及其周围部分处在与所述盘的支承部分60的上表面60a接触中。于是,就不会有灰尘落入到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上,或者聚积在托架本体10的内部下表面11u上。
作为选择,所述盘支承部分60可以具有任何不同于图81中的形状。例如,有如图82所示那样,盘支承部分76具有向上逐渐变细的截面,它可以形成在托架本体10的内部下表面11u与内部侧面11i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在盖板21和22被关闭并且由各盘保持器保持盘100的同时,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的外缘处在与盘的支承部分76接触中。
实施例15
以下将参照图83-87描述本发明第十五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5。图83-87中第十五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5的每个部件实际上具有与上述第十四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4对应部件同样的功能,以同样的参考标号代表它们。
如图83所示,与上述第十四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4不同,第十五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5包括四种类型的凹入部分85、86、87和88a-88c。盖板21和22的每个下表面21v和22v上形成凹入部分85。与盖板21和22接触的托架本体10的内部下表面11u上形成其它三种类型的凹入部分86、87和88a-88c。以下将逐一描述这四种类型的凹入部分。假设盘的托架315保持直径约为12cm的盘,则这些凹入部分的深度譬如可以约为0.1mm-0.3mm。
有如从图84和85所见者,它们分别表示盘的托架315中的盖板21和22被关闭和被打开的两种情况。在盖板21和22被关闭和被打开时,与盖板21和22的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接触的内部下表面11u各个区域中,形成第一种类型的凹入部分86。
所述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被夹在上、下壳12和11之间,其间几乎没有缝隙。因此,当把盘的托架315的每个部件组配在一起时,或者如果盘的托架315的任何一个部件的尺寸非常不同于所需要的,则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可与所述上、下壳12和11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将会在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可与所述上、下壳12和11之间产生很大的摩擦力。于是,就不能很容易地打开或关闭盖板21和22,或者会因这种过大的摩擦力而激起灰尘。
不过,通过设置第一类凹入部分86,就在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下面给出多个缝隙,从而减小了这种所不希望有的摩擦力。于是,就总是能够平滑地打开或关闭盖板21和22,并且不会因摩擦力而激起灰尘。
在所述内部下表面11u的那些区域内形成第二类凹入部分87,这里所述的那些区域是指在盖板21和22被关闭时,盖板21和22各自的外缘所在的区域。如图84和86所示,这些凹入部分87最好沿着确定盖板21和22在所述内部下表面11u上外缘的边界线延伸,并且最好既存在于所述边界线的内侧,也存在与其外侧。
假设这种盘的托架315把盘100储存于其中,盘的一个侧面露出,而且用户可以沿图86中箭号A所指的方向按压盘100。为了保护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可给盖板21和22各自的上表面覆盖无纺织物21s和22s,但它们的外缘不完全被所述的无纺织物21s和22s所覆盖。相应地,如果沿着方向A按压盘100,则盖板21和22的外缘与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接触,于是就可能刮擦这个信号记录侧面100A,如图86所示。
但是,如果设置第二类凹入部分87,则盖板21和22就可能以如下的方式变形,也即使得其外缘部分地给各第二类凹入部分87以作用力。于是,就能使按压的力被分散,盖板21和22的外缘将不再过强地压抵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
第三类凹入部分包括:在所述内部下表面11u上形成的凹入部分88a,它们围绕着卡盘开口11c和拾取头开口11h;在所述内部下表面11u那些区域内形成的凹入部分88b,这里所述的那些区域是指在盖板21和22被关闭时,不与盖板21和22交迭的区域;以及位于以下区域中的凹入部分88c,这里所述区域即在盖板21和22关闭时与盖板21和22交迭的区域。提供凹入部分88b和88c,以便沿着盘储存部分10d的周缘画出一个圆形。本圆形实施例中,第三类凹入部分88a的数目是3。
这个盘的托架315还设有各种结构(如盘的支承部分),用以防止灰尘进入盘的托架315,或者沉积在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上。不过,实际上是难以绝对消除灰尘进入盘的托架315,或者沉积在信号记录侧面100A上的。
因此,提供第三类凹入部分88a、88b和88c,以将已经进到盘的托架315中的灰尘聚集起来。具体地说,随着盖板21和22的打开和关闭,使灰尘被收集在这些第三类凹入部分88a、88b和88c中。一旦收集在凹入部分88a、88b和88c中,则灰尘再不会与盖板21和22接触,并保持在凹入部分88a、88b和88c中,而不再跑出凹入部分88a、88b和88c。因此,通过以这种方式把灰尘聚集在第三类凹入部分88a、88b和88c中,灰尘将不再妨碍盖板21和22的开启或关闭,或者会因过大的摩擦力所致的灰尘激扬。
应予说明的是,利用第一类凹入部分86或第二类凹入部分87也能达到这些效果。相应地,盘的托架315并非必须包括所有这些凹入部分86、87、88a、88b和88c,而可以只包含一种凹入部分。即便如此,盖板21和22将不会因灰尘而妨碍它们的开启或关闭,而且几乎不会因过大的摩擦力而引致灰尘激扬。
另外,为了更加有效地除去盖板21和22与所述内部下表面11u之间缝隙的灰尘,并将其聚集在第二类凹入部分87中,可给盖板21和22各自的下表面21v和22v沿其外缘提供凹入部分85。在这种情况下,当盖板21和22关闭时,最好使这些凹入部分85位于第二类凹入部分87的内部(即更靠近托架315的中心线),如图84所示。另外,如图86所示,当盖板21和22关闭时,盖板21和22的凹入部分85最好不与所述内部下表面11u上的第二类凹入部分87接续。
当盖板21和22具有凹入部分85时,就比较容易使盖板21和22的外缘变形。因此,即使在沿着方向A从外部对盘100加给一个力时,也容易使盖板21和22的外缘变形,而且很可能非常轻微地压挤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但就像使其受到刮擦那样强。这些凹入部分86、87、88a、88b和88c的内表面最好能覆盖有被粘结或者焊于其上的无纺织物。于是,可以使托架本体内的这些凹入部分所形成的缝隙被填满,灰尘将非常不易进入这种盘的托架315。
在上述第十五优选实施例中,为第十四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314提供多种类型的凹入部分。作为选择,也可对上述本发明第八到十三优选实施例当中任何之一的盘的托架提供这些凹入部分。
实施例16
以下将参照图88-93描述本发明第十六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6。图88-93中第十六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6的每个部件实际上具有与上述第十三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3对应部件同样的功能,以同样的参考标号代表它们。
如图88所示,本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6包括第一和第二开启器/关闭器22t和93,分别在托架本体10之第一和第二侧表面10p和10q上。第一开启器/关闭器22t形成于实际上垂直于方向1A延伸的第一侧表面10p上,所述方向1A即将盘的托架316插入盘驱动器中的方向,而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3形成于实际上平行于所述方向1A延伸的第二侧表面10q上。第一开启器/关闭器22t的结构与第十三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3的盖板开启器/关闭器22t相同。
如图89所示,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3形成为齿轮形状,有一个孔,其中可插入为下壳11所设置的轴11q。下壳11的侧表面有一开口11r,以便将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3插到轴11q上时,使部分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3通过托架本体10的第二侧表面10q露出。作为选择,可以为上壳12设置所述的轴11q。
盖板21和22也被设置成:使得露出或者盖住下壳11的拾取头开口11h和卡盘开口11c。盖板21和22等效于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第二和第一盖板。第一开启器/关闭器22t形成盖板22的整体部件。另一方面,在盖板21的外侧面上形成一个扇形齿轮21m,位于盘保持器21b附近,它与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3啮合。扇形齿轮21m的旋转中心就是盖板21的孔21u。盖板21的外侧面还具有一个凹入部分21n,邻近所述扇形齿轮21m。形成这个凹入部分21n,以限定一个空间,所述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3与所述扇形齿轮21m在这个空间内啮合。
利用第一开启器/关闭器22t,以下述方式可以打开或者关闭盖板21和22。首先,如图90所示,锁定突起21k和锁定耦接部分22k一起构成锁定机构22k,它们彼此是脱开的。于是,第一开启器/关闭器22t沿着托架本体10的第一侧表面10p滑动,有如图90中的箭号22w所指示的那样。结果,借助锁定机构20c,另一盖板21也随着盖板22同步运动,并且,这两个盖板21和22露出拾取头开口11h和卡盘开口11c,如图91所示者。
利用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3,还以下述方式打开盖板21和22。首先,如图90所示,不使锁定机构20k锁定。然后,使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3旋转到箭号93A所指示的方向。于是,扇形齿轮21m得以与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3啮合,开始关于孔21u旋转,从而打开盖板21。由于另一盖板22借助锁定机构20c也随着盖板21同步运动,所以,这两个盖板21和22露出拾取头开口11h和卡盘开口11c。当有如图91所示那样,所述拾取头开口11h和卡盘开口11c完全为盖板21和22露出时,部分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3位于盖板21的凹入部分21n。
为了关闭盖板21和22,可使第一开启器/关闭器22t沿着与方向22w相反的方向滑动,或者可使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3转至与方向93A相反的方向。本优选实施例中,盘的托架316包括盖板弹簧31和32,它们沿着使盖板21和22关闭的方向给盖板21和22加以弹性力。因此,如果没有一个足够强的力加给第一和第二开启器/关闭器22t和93,以对抗盖板弹簧31和32的弹性力而打开或者保持打开盖板21和22,则盖板21和22本身自动关闭。
在第十六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6中,既在垂直于把盘的托架316插入盘驱动器中方向的侧面上又在平行于盘的托架插入方向的侧面上为盖板21和22设置开启器/关闭器。因此,就没有所用盘驱动器是否只与在垂直于所述盘托架插入方向延伸的侧面上包含盖板开启器/关闭器之盘的托架兼容,或者只与在平行于所述盘托架插入方向延伸的侧面上包含盖板开启器/关闭器之盘的托架兼容的问题,盘驱动器总能从本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6中所储存的盘读取信号,或将信号写入这种盘中。
另外,在这个第十六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6中,为平行于盘的托架316插入方向的侧面设置的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3具有齿轮的形状。因此,要给盘驱动器设置的盖板开启/关闭机构也可以是能够与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3啮合的各种齿轮形状中的任何一种。于是,盘驱动器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机构,以打开或者关闭盘的托架316的盖板21和22。
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扇形齿轮21m设在盘保持器21b附近。这是因为在这个位置的扇形齿轮21m与盖板21的孔21u之间的距离相对较短,还因为要想能够充分地打开盖板21,扇形齿轮21m需要具有相对较短的长度。但也并非一定要将扇形齿轮21m设在这样的位置。作为选择,也可将扇形齿轮21m和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3设在有如图92和93所示的位置。在如图92和93所示的可供选择的优选实施例中,可将扇形齿轮21m置于这样的位置,若使它延伸,则该扇形齿轮21m所画出的圆形轨迹实际上将与盘100的中心相交;同时将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3设在使它能与扇形齿轮21m啮合的位置。当把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3设在这样的位置时,为了分打开盖板21,应该使扇形齿轮21m相对比较长一些;但扇形齿轮21m与孔21u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相对地较长。这就是说,由于在这种情况下杠杆的支点与作用点之间的距离较长,所以要转动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3,以及打开或者关闭盖板21和22,只需更轻微的力。
实施例17
以下将参照图94-97描述本发明第十七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7。图94-97中第十七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7的每个部件实际上具有与上述第十六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6对应部件同样的功能,以同样的参考标号代表它们。
如图94所示,第十七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7的第二侧表面10q上包括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4,代替上述第十六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6的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3。
如图95所示,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4是一个月牙板状部件,能够沿着下壳11的开口11r滑动,并在近似它的中心处被弯曲。另外,在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4的一端处包括一个突起94a。该突起94a与设在盖板21上表面上靠近盘保持器21b的槽21i耦接。
图96和97示出盘的托架317的两种情况,其中它的盖板21和22分别是被关闭的和被打开的。有如已经对第十三和第十六优选实施例所描述的那样,通过沿着方向22w或沿相反方向滑动第一开启器/关闭器22t,可以打开或关闭盖板21和22。
也可以按下述方式利用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4打开盖板21和22。首先,如图96所示,不使锁定机构20k锁定。接着,使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4沿着箭号94B所指示的方向滑动。作为这种动作的结果,沿着有如沿箭号94B所指方向移动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4之突起94a那样的方向给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4加一个力。于是,盖板21关于孔21u旋转并被打开。由于另一盖板22借助锁定机构20c也随着盖板21同步运动,所以,这两个盖板21和22露出拾取头开口11h和卡盘开口11c。有如上述第十六优选实施例中那样,也可以通过沿着与方向94B相反的方向滑动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4,而使盖板21和22被关闭;而且,盖板弹簧31和32也沿着关闭盖板盖板21和22的方向给盖板21和22加一个弹性力。
恰如上述第十六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6那样,没有所用盘驱动器是否只与在垂直于所述盘托架插入方向延伸的侧面上包含盖板开启器/关闭器之盘的托架兼容,或者只与在平行于所述盘托架插入方向延伸的侧面上包含盖板开启器/关闭器之盘的托架兼容的问题,盘驱动器总能从本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7中所储存的盘读取信号,或将信号写入这种盘中。
另如图96和97所示,使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4滑动以打开盖板21和22的方向94B反向平行于盘的托架插入方向1A。因此,如果给盘驱动器设置与该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4耦接的突起,则在这个盘的托架317进入被插到盘驱动器中时,所述突起与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4耦接,并打开盘的托架317的盖板21和22。于是,可以为盘驱动器提供一种简化的盖板开启/关闭机构。
实施例18
以下将参照图98-101描述本发明第十八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8。图98-101中第十八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8的每个部件实际上具有与上述第十六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6对应部件同样的功能,以同样的参考标号代表它们。
如图98所示,第十八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8的第二侧面10q上包括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6,代替上述第十六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6的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3。
如图99所示,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6是一个条带状部件,与盖板21的盘保持器21a相连。这个条带状部件96的一端具有突起96a。而且所述突起96a能够沿着下壳11的开口11r滑动,作为选择,可将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6做成盖板21的整体部件。
图100和101示出盘的托架318的两种情况,其中它的盖板21和22分别是被关闭的和被打开的。有如已经对第十六和第十七优选实施例所描述的那样,通过沿着方向22w或者沿相反方向滑动第一开启器/关闭器22t,可以打开或关闭盖板21和22。
也可以按下述方式利用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6打开盖板21和22。首先,如图100所示,不使锁定机构20k锁定。然后,使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6的突起96a沿着箭号96B所指示的方向滑动。作为这种动作的结果,沿着使盖板21的端部关于孔21u旋转的方向—也即如沿箭号96C所指的方向—给盖板21加一个力。由于另一盖板22借助锁定机构20c也随着盖板21同步运动,所以这两个盖板21和22露出拾取头开口11h和卡盘开口11c。为了关闭盖板21和22,可使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6的突起96a沿着相反的方向滑动。
恰如上述第十六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6那样,没有所用盘驱动器是否只与在垂直于所述盘托架插入方向延伸的侧面上包含盖板开启器/关闭器之盘的托架兼容,或者只与在平行于所述盘托架插入方向延伸的侧面上包含盖板开启器/关闭器之盘的托架兼容的问题,盘驱动器总能从本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8中所储存的盘读取信号,或将信号写入这种盘中。
如果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6形成盖板21的整体部件,则可使制成盘的托架318的部件数目减少。结果,可以更低的成本制成这种盘的托架,或者可使其制作过程得以被简化。
在上述本发明第十六至第十八优选实施例中,将第二开启器/关闭器设在关于盘的托架插入方向的左手侧。不过,第二开启器/关闭器的位置并不限于这种左手侧。作为选择,如图88所示,可将第二开启器/关闭器关于盘的托架插入方向设在盘的托架316的右手侧10r。作为另一种选择,也可如图88所示那样,将第二开启器/关闭器设在盘的托架316的背面10t。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采用本第十八优选实施例的条带状的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6,因为盘的托架318可以在第二开启器/关闭器96的背面具有突起96a,而不更多地改变它的细节。
实施例19
以下将参照图102和103描述本发明第十九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9。图102和103中第十九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9的每个部件实际上具有与上述第十三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3对应部件同样的功能,以同样的参考标号代表它们。
本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19的特征在于分别给盘保持器21b、22a和22b设置旋转止动器97,还给盖板21和22设置凹入部分89。凹入部分89用于把无纺织物超声焊接于盖板21和22上。
具体地说,盘保持器21b、22a和22b包括孔21q、22r和22q,它们与止动器97耦接。如图103所示,旋转止动器97从盘保持器21b、22a和22b的斜面21b′、22a′和22b′部分地突出,并在盘100被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保持的同时,与盘100的外缘接触。最好用摩擦系数较大的弹性材料,如橡胶,制成旋转止动器97。
应予说明的是,至少一个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应该包括旋转止动器97,以便充分地止动盘100所不希望有的旋转。但为了极为肯定地防止盘100偶然不经意的转动,最好如图102所示那样,设置三个旋转止动器97。
按照这种结构,当由盘保持器21a、21b、22a和22b保持盘100时,处于紧密地与盘100接触的各旋转止动器97使用户不能轻易地转动盘100。相应地,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用户在以盘100贴住盖板21和22的同时故意地试着转动盘100,也不能轻易地转动盘100。于是,即使有粘乎乎的灰尘粘到用来盖住盖板21和22的无纺织物上,盘100也不致受到这种灰尘的刮擦,因为用户不会偶然地转动盘100。
另外,通过提供旋转止动器97,能够防止盘100在盘储存部分内运动不稳。
如图102所示,盖板21和22包含凹入部分89,其上以超声焊接有无纺织物,用以部分地盖住盖板与盘100之信号记录侧面100A接触的的表面。在图102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形成凹入部分89,使得围绕住盖板21和22与盘100之信号记录侧面100A接触的这些部分的外缘。也在所述外缘内部形成这些凹入部分89。不过,可在除图102所示的这些区域之外的任何区域内形成这些凹入部分89,只要能够像所需要的那样把无纺织物粘到盖板21和22上。在这些凹入部分89处,以超声波把无纺织物焊接到盖板21和22上。在以超声波把无纺织物焊接到盖板21和22上时,无纺织物可能部分地被硬化,或者盖板21和22的树脂材料可能部分地从无纺织物伸出。即便这样,那些硬化或伸出的部分也会被这些凹入部分89所容纳,而不致刮擦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当把无纺织物附着在盖板21和22上时,最好在上述本发明第一到第十八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中之任何一个中的盖板21和22上都形成这些凹入部分89。
实施例20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第二十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20。
首先参照图104概述盘的托架320的整体结构。盘的托架320包括下壳11、上壳12、第一盖板21、第二盖板22、盘止动器23、防护件24和旋转件25。可由比如合成树脂制作这些部件。但也无需以同样的材料制作所有的这些部件。作为代替,可以从机械强度或它们所需的外观角度为这些部件选择最好的材料。
如图104所示,托架本体10具有内部下表面11u。内部下表面11u具有卡盘开口11c和拾取头开口11h。卡盘开口11c使卡盘件(如用于旋转盘100的主轴电机)能够从外部进入盘的托架320。拾取头开口11h使拾取头能够进入盘的托架320,并访问盘100上的目标部分,其中所述拾取头从盘100d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读取信号(或信息)和/或将信号(或信息)写在该记录侧面上。拾取头开口11h与卡盘开口11c接续,并到达下壳11的一个侧表面。还有,在下壳11的另一个侧表面还设置另一个开口11r,与具有拾取头开口11h的侧表面相邻。所述下壳11还包括一对定位孔11w,与盘驱动器的一对托架定位销啮合,从而使盘的托架320关于盘驱动器定位。
有如后面将会详细描述的,内部下表面11u具有两个槽11e和11f,它们分别容纳为旋转件25提供的凸起部分25e和25f的两个端部。这两个槽11e和11f最好不到达内部下表面11u的底部。内部下表面11u还包括多个孔39,它们分别容纳为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所提供的轴37和38。这些孔39中的任何一个最好都不到达内部下表面11u的底部。在图104所示的本优选实施例中,在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上形成轴37和38,而在下壳11上形成各孔39。作为选择,也可将这些孔形成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上,而在下壳11上形成各轴。
在下壳11的各定位孔11w之一附近,设置类型识别区11a,用于辨识盘的托架320中盘100的类型。使盘100的类型与类型识别区11a的情况相应。这就是说,如果盘的托架320中储存一种类型的盘100,则盘的托架320的类型识别区11a可以有一凹入部分。但如果盘的托架320中储存另一种类型的盘100,则所述类型识别区11a就可能没有凹入部分。凹入部分可以被限定为开口或者凹窝。作为选择,下壳11的类型识别区11a可限定一个开口,但至少部分开口最好被盖有帽盖部件,使未凹入的部分正常地存在于其中。按照这种结构,通过去掉所述帽盖部件就可以显现出所述凹入部分。
装载盘的托架320的盘驱动器确定类型识别区11a中是否存在所述凹入部分。根据其结果,盘驱动器选择执行一种特定的控制方式。相应地,所储存的各种盘100之间类型上的不同最好是各种盘100之间结构方面不同,这将要求盘驱动器对它们执行不同种类的控制。例如,可将类型识别区11a用于确定所储存的盘100是否具有单独一个记录侧面或者是双面的记录侧面(即所述盘100具有单一记录层或双记录层)。具体地说,如果盘100具有双记录层结构,则类型识别区11a可以限定一个凹入部分。另一方面,如果盘100具有单一记录层结构,则类型识别区11a可以限定没有凹入部分。作为选择,当储存的盘100具有单一记录层结构时,类型识别区11a可以限定一个凹入部分,而当储存的盘100具有双记录层结构时,类型识别区11a可以限定没有凹入部分。
为了既兼容单侧盘又兼容双侧盘,要装载盘的托架320之盘驱动器应该根据被插入其中盘的特定记录层结构变换它的记录激光束的输出功率。理由如下。具体地说,如果盘驱动器试图利用它的被调整到双侧盘的记录激光束的激光功率把信息写入到单侧盘上,则单侧盘的记录区域将会被暴露于过高功率的激光束下,并且可能会使其中所储存的数据受到破坏。
为此,当把带有盘之盘的托架安装进这样的盘驱动器中时,盘驱动器的读/写头通常向着所述盘的托架中的盘发射激光束,并检测从盘反射的光,从而确定所述盘的托架中的盘是否为单侧的或是双侧的。盘驱动器的这种动作称之为“学习”。
但如果因为某种原因盘驱动器未能正确地辨识所插入盘的类型,则盘上所储存的信息会因错误而受到破坏。
因此,如果凹入部分存在于盘的托架320的类型识别区11a中,或者凹入部分不存在于盘的托架320的类型识别区11a中,分别表示盘的托架320中两种可能类型的盘100,那麽,通过检查出类型识别区11a,盘驱动器就能够正确地辨识其中所插入的盘100的特定类型。于是,盘上所存的信息就不会因错误受到破坏。
另外,上述“学习”动作通常为几秒到大约十几秒钟,并且如果为了更准确地识别盘的类型,盘驱动器反复照射并检测激光束,就会取更长些的时间。但如果盘的托架320包括类型识别区11a,根据其中所储存盘100的特定结构,该类型识别区11a可能有或者可能没有所述凹入部分,从而通过检查出类型识别区11a使盘驱动器易于识别盘100的类型,那麽就能省去所述的“学习”动作,或者至少可以明显地缩短。于是,在把包含盘100之盘的托架320装入盘驱动器中之后,盘驱动器就能够在短时间内作好准备,从盘100读取信息和/或将信息写入盘100中。
虽然图104所示的盘的托架320具有允许用户从盘的托架320取出盘100的结构,但包含类型识别区11a的盘的托架320最好具有阻止用户从盘的托架320取出盘100的结构。这是因为,如果用户能够容易地从盘的托架320取出盘100,则用户就能把另一种盘100储存在盘的托架320中,而使类型识别区11a中凹入部分的存在或不存在失去价值。另外,盘的托架320还可以具有允许用户从中取出盘100的结构。但事实上应该提供一些手段,用以指示用户从盘的托架320取出盘100。如果这样的手段指示盘100已被从盘的托架320中取出,则类型识别区11a所表示的信息就是不正确的。于是,这种情况下,就比应该依靠这种信息。
接下去将描述上壳12的特定结构。上壳12包括圆形盘的窗孔12w,它在盘100的整个投影区域上方延伸。由托架本体10的圆柱形内部侧表面12i限定所述盘的窗孔12w。可以通过这个盘的窗孔12w把盘100插入到盘的托架320中。所述内部侧表面12i具有切口12g。
上壳12的上表面12d也有切口12j,它与盘止动器23耦接。虽然未示出,但的盘止动器23和上壳12的上表面12d都设置凹/凸部分,它们互相耦接,使盘止动器23自身不容易从上壳12解脱。当把盘止动器23装配到上壳12上时,部分盘止动器23突入到盘的窗孔12w中。本优选实施例中,为了尽可能多地减小托架本体的整体厚度,通过完全去掉部分上壳12,形成切口12j。但如果盘的托架的厚度可以略大于图中所示托架的厚度,则也可通过不完全除去部分上壳12,形成一个凹入部分,代替所述切口12j,并准备使盘止动器与这样的凹入部分耦接。譬如,可以给本第二十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20设置上述第八优选实施例的盘的托架308的切口和盘止动器23。
另一个盘止动器12s被设置为上壳12之上表面12d的整体部件,以便突入到盘的窗孔12w中。使盘止动器12s和23关于盘的窗孔12w所限定之圆形开孔的中心互相对称地布置。盘止动器12s和23被用于防止盘100通过盘的窗孔12w跌落下来。在把这种盘的托架320装入一个被竖向安装的盘驱动器中时,这些盘止动器12s和23是特别有效的。为了从盘的托架320取出盘100,比如,需要使盘止动器23与上壳12脱离并从那里取下,同时需要从切口12j的周围摘下盘100。最好是设置三个些或者更多盘止动器和/或可将每个盘止动器制成除图104所示之外的任何其它形状,或者安装在任何其它位置。
图119是盘的托架320的平面图。有如从图119所清楚看到的,盘止动器12s和23达到更为靠近盘的窗孔12w的中心C1,盘100很少有可能通过盘的窗孔12w跌落。但如果盘止动器12s和23朝着所述中心C1再靠近些,每个盘盘止动器12s和23与盘100之间交迭的区域就增大,有如图119中所画的阴影线所指示的那样。
这种交迭的区域越大,在突出的盘止动器12s和23与盘100之间的缝隙中越容易发现意想不到的东西。有些进入盘止动器12s和23与盘100之间的缝隙中的意想不到的东西可能是无法检测的,因为这种意想不到的东西本身可能会隐藏在盘止动器12s和23的后面。随着盘止动器12s和23与盘100之间交迭区域的扩大,较大的意想不到的东西侵入的可能性在增大,同时也越难以检测这些意想不到的东西。
如果把在盘止动器12s和23与盘100之间的缝隙中具有这种被发现的意想不到东西的盘的托架320插入盘驱动器中,则可能会使盘100不能被盘驱动器正常地转动,或者可能受到刮擦或局部受损。如果这种意想不到的东西沉积在盘驱动器内部,盘驱动器还可能引发故障。
此外,如果盘止动器12s和23过于向内突入,则要通过将盘止动器23移离上壳12而从盘的托架320中取出盘100,就可能变得与盘止动器12s的内缘接触,而不容易被取出。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最好使盘100的半径R1和最小圆形开孔12w′的半径R2满足不等式14/15≤R2/R1,其中所述最小圆形开孔12w′的中心与盘的窗孔12w的中心C1一致,并且所述最小圆形开孔至少与盘止动器12s和23之一接触。另外,为了防止盘100通过盘的窗孔12w跌落,所述半径R1和R2最好还满足R2/R1<1。当半径R1和R2满足这些不等式时,盘100将不会通过盘的窗孔12w跌落,而且盘止动器12s和23与盘100之间交迭的区域也就可以比较窄,以接纳那些意想不到的东西。于是,即使盘止动器12s和23与盘100之间的缝隙内偶然发现意想不到的东西,也容易检测到这种意想不到的东西。另外,恰如所希望的那样,能够从盘的托架320中取出所要取出的盘100。此外,即使对于盘的托架320提供数目增多的盘止动器,或者即便任何盘止动器在盘的窗孔12w周围延伸一段较长的距离,也可以使盘100的第一侧面100B(即标签一侧)几乎整个地露出于所述圆形开孔12w′内。于是,通过在盘100的这个标签侧面上标记所设计的用途,使盘的托架320显得大而好看。
譬如,如果盘100的半径R1约为60mm(即直径约为120mm),则所述圆形开孔12w′的半径R2最好约为56mm。在这种情况下,盘止动器12s和23与盘100之间的交迭区域沿盘的径向宽度约为4mm。因此,即使在盘止动器12s和23与盘100之间的缝隙内比如发现一个曲别针作为所述意想不到的东西,这个曲别针也不会隐藏在整个交迭区域的后面,一定会部分伸向所述圆形开孔12w′。于是用户就能够容易看到在盘止动器12s和23与盘100之间的缝隙内存在一个曲别针。结果,就不会损害盘100或盘驱动器。
正如上面已经描述的,每个盘止动器12s和23都可以具有其它任何形状,并将之设置于任何其它位置。因此,可将具有不同形状的盘止动器设置在图中未予示出的位置。但在任何情况下,所选择的盘止动器都需要突入到盘的窗孔12w内,并限定它内部的所述圆形开孔12w′。
应予说明的是,如果不需要从盘的托架320取出盘100,则盘止动器可以是一个环,它以其内部限定的所述圆形开孔12w′完全环绕所述盘的窗孔12w。
将所述上壳12与下壳11在它们的外缘粘结、焊接或结合(如旋紧)在一起,从而形成托架本体10。另外,托架本体10的内部下表面11u和内部侧表面12i一起成为盘的储存部分,用以把盘100储存于其中。
在盘的储存部分中,与所述内部侧表面12i限定的空间是足够宽的,使盘100能够在其中自由地旋转,而不与所述内部侧表面12i碰触。盘的储存部分的顶部被开孔成为盘的窗孔12w,所述盘的储存部分储存的盘100的第一侧面100B整个露出于盘的窗孔12w内。另一方面,盘100的第二侧面,也即信号记录侧面100A面对所述内部下表面11u。
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使盘的托架320比起盘的两个侧面都被覆盖的普通托架来更薄些。另外,可将盘100的标签侧面显示于盘的窗孔12w内,用户可以检查标签侧面100B(即第一侧面)所印刷的盘100的内容。此外,通过显示标签侧面的设计,可使含有该盘之盘的托架具有更为良好的设计。
托架本体10的内部下表面11u上设有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当把盘100储存在盘的托架320内时,就使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位于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即第二侧面)100A与内部下表面11u之间。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分别具有轴37和38,它们被插入到下壳11的孔39内。于是,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关于轴37和38旋转,从而盖住或者露出拾取头开口11h和卡盘开口11c。当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打开时,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就被部分地露出于拾取头开口11h内。
给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设置切口,以便当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关闭时,在与储存于所述盘储存部分中之盘100的中心孔100h交迭的区域内限定一个孔20h。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的切口分别围绕有凸起部分21w和22w。当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关闭时,这些凸起部分21w和22w互相紧密接触,从而形成一个环20w,它邻近盘100的中心孔100h的内圆周。正如已经对第十二优选实施例所详细描述的,这个环20w防止灰尘通过中心孔100h落到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上。此外,所述凸起部分21w和22w分别具有突起35和36。这就是说,突起35和36的顶部高于所述凸起部分21w和22w的顶部。
此外,为在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关闭的同时把盘100保持在所述盘储存部分中,第一盖板21包括盘保持器21b,而第二盖板22包括盘保持器22a和22b。这些盘保持器21b、22a和22b的工作情况就如同上述对第八至十九优选实施例所描述的各盘保持器那样。在第八至十九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盖板21还包括盘保持器21a。然而,在本第二十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盖板21包括凸起部分27a,以代替所述盘保持器21a。设置凸起部分27a为的是防止盘100的侧面通过拾取头开口11h露出,在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关闭时,所述凸起部分27a到达下壳11的一个侧表面。
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关闭时并不完全沿着一条线互相接触,而是有多个接触点,它们并不对准于一条线上。具体地说,盖板21和22有一对第一接触部分21f和22f以及一对第二接触部分21g和22g。本优选实施例中,接触部分21f和22f近似沿着盘的托架320的中心线互相接触。另一方面,接触部分21g和22g沿着一条与所述盘的托架320之中心线限定一定角度(如近似为15°-18°)的线互相接触。这种结构所达到的效果已对第十三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过。也如对第十三优选实施例所详细描述的那样,接触部分21g和22g沿盘100的厚度方向部分地互相交迭。
正如后面将会详细描述的那样,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包括导引槽27e和28f,它们分别与旋转件25的凸起部分25e和25f耦接。导引槽27e和28f分别垂直延伸通过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使旋转件25的凸起部分25e和25f各自能够到达所述槽11e和11f。
旋转件25包括侧壁25i和与该侧壁25i的底部相连的盘支承部分25a。侧壁25i呈圆柱形,而且它的尺寸围绕着盘储存部分内所存盘100的侧表面。由三个切口25d、25g和25h而使侧壁25i不连续。盘支承部分25a呈平面环形形状,它有一切口25c。当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打开时,所述旋转件25旋转,从而使所述切口25c与拾取头开口11h交迭。在切口25d附近设置突起25m,用以移动防护件24。
如上所述,在盘支承部分25a的下表面上设置凸起部分25e和25f,它们凸向下壳11。另外,所述侧壁25i的外部侧表面上设置开启器/关闭器25j,与盘驱动器的盖板开启/关闭机构耦接。作为选择,盘驱动器的盖板开启/关闭机构成齿轮形状,可在侧壁25i的外部侧表面上设置一个齿轮,以代替所述开启器/关闭器25j。
把防护件24置于托架本体10的内部侧表面12i的切口12g内。后面将会对防护件24的结构及动作情况有详细描述。
按满足图104所示的纵向位置关系方式装配盘的托架320的各个部件。于是,所示下壳11与上壳12结合于一起,使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被安置在下壳11上,同时旋转件25位于盖板21和22的上方。
图105是表示已取去上壳12之盘的托架320的平面图。图106是沿图105中所示的F-F线所取盘的托架320剖面图。这时盖板21和22被关闭。
如图105所示,在旋转件25的切口25d内部,第二盖板22的盘保持器22a把盘100保持在其上。盘100还在旋转件25的切口25g和25h内部,分别受到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的盘保持器21b和22b的保持。
旋转件25的开启器/关闭器25j位于下壳11的开孔11r内。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的突起35和36突入到盘100的中心孔100h中。旋转件25的旋转中心实际上与盘100的中心一致。这就是说,旋转件25被设置在盘储存部分内部,从而围绕盘100的中心旋转。
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的轴37和38位于旋转件25的盘支承部分25a下面。如图106所示,在旋转件25的侧壁25i顶部与上壳12的上表面12d底部之间几乎不存在缝隙,因而旋转件25的竖向移动受到限制。因此,在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转动的时候,旋转件25能够有效地防止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的轴37和38抬起以及与下壳11的孔39脱开。
如图106所示,旋转件25的盘支承部分25a具有倾斜的上表面25k,并因此而使盘100只在侧壁25i附近与盘支承部分25a的部分上表面25k接触。按照这种结构,即使为了增大旋转件25的机械强度,而使呈环形的盘支承部分25a的宽度增大,所述上表面25k也只在盘100的外缘与部分信号记录侧面100A接触。因此,信号记录区域难以与盘支承部分25a接触。应予说明的是,与盘100接触的盘支承部分25a这部分的顶部位于与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的凸起部分21w和22w顶部同样的纵向的水平面上。
接下去将描述如何将盘100安装到要被关闭或被打开的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上,或从其上卸载。图107是说明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各自的位置,以及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关闭时旋转件25所在状态的平面图。图108是沿图107中G-G线所取盘的托架320的剖面图。图109是说明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各自的位置,以及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打开时旋转件25所在状态的平面图。图110是沿图109中H-H线所取盘的托架320的剖面图。图107和109中的盘100用双点线表示。
如图107所示,当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关闭时,盘保持器21b、22a和22b通过旋转件25的侧壁25i的切口25g、25d和25h突向盘100的中心,从而把盘100保持于其上。如图108所示,盘保持器22a和22b具有向下变细的斜面22a′和22b′,这些斜面与盘100的第一侧面100B的外缘接触。于是,盘保持器22a和22b不仅向着它们的中心而且向着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按压盘100。虽然未予示出,另一个盘保持器21b也处在同样的状态。于是,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在其外缘周围与盘支承部分25a接触。另外,正如已经对第十二优选实施例所描述过的那样,在盘100中心孔100h附近,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的突起部分21w和22w与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的部分接触(未示出)。按照这种方式,由旋转件25的盘支承部分25a和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的突起部分21w和22w使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上的信号记录区域与外面的空气隔开。因此,将不会有灰尘和细微的颗粒落在信号记录区上面,或者将不会在信号记录区上发生刮擦。
由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所限定的孔20h的直径近似等于盘100的中心孔100h的直径。因此,即使把本盘的托架320颠倒着交给已关闭的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也不会有部分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露出于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的孔20h内。为此,也就没有灰尘和细微的颗粒落在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上。
为要打开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使开启器/关闭器25j与盘驱动器的开启/关闭机构耦接,并使其转向箭号25A所指的方向。然后,旋转件25开始在盘储存部分内转动,同时突起25e和25f也开始围绕盘100的中心转动。突起25e和25f分别与导槽27e和28f耦接。相应地,突起25e和25f分别沿着箭号27E和28F所指的方向转到导槽27e和28f内,同时按压导槽27e和28f的侧壁。由于导槽27e和28f的侧壁受到突起25e和25f的按压,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就分别关于轴37和38转至箭号21A和22A所指的方向。
盘保持器21b也开始关于轴37转至箭号21A所指的方向,同时盘保持器22a和22b开始关于轴38转至箭号22A所指的方向。于是盘保持器21b、22a和22b离开盘100,而放开盘100。
随着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被打开,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上的突起35和36也分别转至箭号21A和22A所指的方向。与此同时,盘100不动。相应地,突起35和36与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上的非信号记录区100e接触。突起35和36位于比突起部分21w和22w所在纵向的水平面高的纵向的水平面处。因此,当突起35和36与信号记录侧面100A接触时,突起部分21w和22w脱离与信号记录侧面100A的接触。因此,就能防止突起部分21w和22w刮擦信号记录侧面100A,或者特别是刮擦其信号记录区域。
当旋转件25转到一定程度时,突起25e和25f很快将分别到达它们的导槽27e和28f,如图109所示。随后,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将完全打开,全部露出拾取头开口11h和卡盘开口11c。
这时,旋转件25的盘支承部分25a的切口25c与拾取头开口11h对准,不会有部分盘支承部分25a露出在拾取头开口11h内。因此,当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完全打开时,盘驱动器的拾取头可以很容易地访问盘100,而不会受到旋转件25的干扰。
另如图109和110所示,即使当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被打开时,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的突起35和36仍然处在与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上的非信号记录区100e接触。因此,信号记录区域不会受到突起35和36的刮擦。
为要关闭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应该使每个部件按相反的动作过程运动。这就是说,随着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被关闭,盘保持器21b、22a和22b接近盘100,并最终将盘100保持于其上。这些操作过程已对第八至第十三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过,这里就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接下去将描述防护件24的结构和动作情况。如图111所示,防护件24包括侧壁24d和一对设在侧壁24d端部的轴24b。在侧壁24d的底部设有第一接触部分24a。第一接触部分24a需要与盘100的外部侧表面接触,并具有弯曲的表面,而且其曲率半径与盘100的外部侧表面的曲率半径相同。侧壁24d的背面是第二接触部分24f。每个轴24b附近设置一个臂状物24c,它的端部设有第三接触部分24e。
如图112所示,防护件24被设置的位置使它的轴24b位于上壳12的上表面12d与旋转件25的侧壁25i之间。有如箭号24A所指示的,防护件24可关于轴24b摆动。将各轴中心连在一起的线平行于关于盘100限定的切线,并且位于比盘100的第一侧面100B高的纵向的水平面处。
图113和114示出在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被关闭时,防护件24一端及其中心处的剖面。如图113和114所示,侧壁24d被压向盘100的中心,使旋转件25的突起部分25m与防护件24的第二接触部分24f接触,同时,所述第一接触部分24a与盘100的外部侧表面接触。于是,借助于盘支承部分25a的切口25c(见图104),就不会有灰尘或污垢到达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按照这种方式,盘支承部分25a和防护件24连续与盘100的外部周缘接触,从而防止灰尘或污垢到达信号记录侧面100A。
当使旋转件25旋转,以打开在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时,旋转件25的突起部分25m离开防护件24。于是,再不会有力朝向盘100加给防护件24。
随着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被进一步打开,而且随着旋转件25进一步旋转,旋转件25的侧壁25i的外部侧表面很快将与防护件24的第三接触部分24e接触,从而向外压所述侧壁24d。图115和116示出防护件24一端及其中心处的剖面。如图115所示,盘100的外部侧表面已经脱离与防护件24的第一接触部分24a接触,因此,现在盘100可在盘储存部分内旋转。
按照这种方式,随着旋转件25的转动,防护件24摆动,从而交替地进入与盘100的外部侧表面接触和不与盘100的外部侧表面接触,而使盘100能够自由地旋转。
如上所述,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盘100的标签侧面100B被显示于盘的托架320内。因而,盘的托架320可有良好的设计,并且厚度减小。
另外,通过使旋转件25转动,可使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被打开和被关闭。当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被关闭时,可由盘保持器21b、22a和22b使盘100受到稳固的保持。
此外,当把盘100保持于盘储存部分内时,盘100的标签侧面100B被露出。虽然如此,旋转件25的盘支承部分25a、第一和第二盖板21和22的突起部分21w和22w以及防护件24与旋转件25互锁,一起保护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免受灰尘、污垢或刮擦之虞。
在上述第二十优选实施例中,在下壳11的一个侧表面上设置开孔11r,使得用以旋转所述旋转件25的开启器/关闭器25j在一个侧表面上动作,所述侧表面是与另一个包含拾取头开口11h的侧表面邻接的。作为选择,可将所述开启器/关闭器25j设在托架本体10的任何其它侧表面上。作为另一种选择,最好设置多个开启器/关闭器。例如,可将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开启器/关闭器25j用作第一开启器/关闭器,并可对旋转件25的侧壁25i提供一个突起,作为第二开启器/关闭器,使其位于拾取头开口11h内部。最好如图105所示,可以在第二盖板22的盘保持器22a附近提供一个突起49,作为第二开启器/关闭器,从而可直接操纵第二盖板22。在这种情况下,随着第二盖板22的运动,旋转件25转动,从而同步地移动第一盖板21。
在上述第二十优选实施例中,借助于盘支承部分25a的切口25c,防护件24防止灰尘到达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作为选择,任何其它结构均可用来防止灰尘通过切口25c进入盘的托架320。
例如,像图117所示意地表示的那样,通过延伸内部侧表面12i,可使托架本体10的内部侧表面12i的切口12g关闭,可将第二盖板22的盘保持器22b(未示出)设置在关于盘100的中心与该切口12g对称的位置。恰如上述第十三优选实施例的盘保持器中那样,盘保持器22b需要能够向着盘100的中心移动,并且也需要向着盘100的中心对盘保持器22b加给弹性力。作为另一种选择,正如上述第十九优选实施例的盘保持器中那样,可给与盘100接触的部分盘保持器22b设置弹性件,使从那里加给的弹性力把盘100压向其中心,如图118所示。
具体地说,由于盘保持器22b与盘100接触,并将盘100保持于其上,因而,把盘100的外部侧表面压向托架本体10的内部侧表面12i的切口25c。所述盘储存部分与盘100的尺寸几乎彼此相等。因此,内部侧表面12i的曲率半径近似等于盘100外部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于是,盘100的外部侧表面与托架本体10的内部侧表面12i紧密接触。因此,所述内部侧表面12i与盘支承部分25a一起防止灰尘到达盘100的信号记录侧面100A。
这样的结构不需要防护件24,因而使盘的托架结构简单化。
实施例21
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第二十一特定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图120是表示本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21之背面的平面图。图121和122分别是沿箭号121和122所示方向观察盘的托架321的侧视图。虽然图120中并未清楚地示出,盘的托架321也包括旋转件25、防护件24、第一盖板21、第二盖板22和盘止动器23,它们当中每一个的结构都与上述第二十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320的对应件相同。由于这些部件的功能已经对第二十优选实施例描述过,这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如图120、121和122所示,盘的托架321包括一个槽55和一对凹入部分10c,它们设在托架本体10的两个侧面上。盘的托架321在托架本体10的另一侧面附近还包括写保护机构56,所述另一侧面与本体的具有拾取头开口11h的第三侧面相对。以下将详细描述这些部件。
如图120所示,盘的托架321的托架本体10包括两个侧表面10q和10r,它们彼此平行;一个具有拾取头开口11h的侧表面10p;以及与该侧表面10p相对的侧表面10u。本优选实施例中,托架本体10的四个拐角都是圆形的。因此,不存在明确划分四个侧表面的棱缘。譬如,在侧表面10p和10q之间就不存在清楚确定的边界。但两个相邻侧表面之间的边界被假设是存在于一个圆形拐角的附近。具体地说,侧表面10u包括:中心部分10u′,它实际上与侧表面10q和10r相交成直角;以及两个倾斜的部分10u″,它们与所述中心部分10u′限定一定的倾斜角。
如图120和121所示,在侧表面10q上设置槽55,并几乎沿着侧表面10q的长度延伸,旋转件25的开启器/关闭器25j通过该槽突出出来。槽55的底部55a包括一个为侧表面10q所设置的开孔11r。开孔11r限定一个区域,开启器/关闭器25j在此区域内移动,以打开或关闭盖板21和22。开启器/关闭器25j通过槽55突出,并与盘驱动器的盖板开启/关闭机构耦接。于是,随着所述盖板开启/关闭机构沿着槽55滑动,可使盖板21和22打开或关闭。
为两个相对的侧表面10q和10r设置凹入部分10c,它们位于侧表面10u附近。各凹入部分10c穿过托架本体10的背面10t,但不到达托架本体10的上表面10h。如图121所示,设置侧表面10q的凹入部分10c,以便把槽55分成两个。
当把盘的托架321装入一个转换装置中时,所述各凹入部分10c与一些呈轧辊状或呈凸舌状的夹紧机构耦接,这些夹紧机构的设置方式是将盘的托架321夹在它们之间。本优选实施例中,侧表面10q和10r上的凹入部分10c形状相同。作为选择,侧表面10r上的凹入部分10c的形状可与另一侧表面10q上的凹入部分10c的形状不同。如果所述两个凹入部分10c的形状互不相同,则只在正确插入盘的托架321(即采用向上和向下)时,盘驱动器的夹紧机构才与盘的托架321耦接。
图123表示在托架本体10的侧表面10q上的凹入部分10c附近的部分盘的托架321的结构。如图123所示,从侧表面10q测量,所述凹入部分10c比槽55深。这就是说,从侧表面10q到凹入部分10c的底部10c′的距离大于从侧表面10q到槽55底部55a的距离。为了不在所述底部55a和10c′之间形成台阶,在槽55的底部55a与凹入部分10c的底部10c′之间提供一个倾斜的部分55a′。所述倾斜部分55a′与凹入部分10c的底部10c′限定的角度φ最好为大约20°到大约40°;约为30°尤好。理由如下。具体地说,如果所述倾斜部分55a′与凹入部分10c的底部10c′限定的角度φ超过40°,则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的端部将会卡在凹入部分10c中,并将不容易移动。另一方面,如果所述倾斜部分55a′与凹入部分10c的底部10c′限定的角度φ在20°以下,则所述倾斜部分55a′要定位于凹入部分10c与开孔11r之间,就可能会太长。另外,凹入部分10c的侧表面10c″比槽55的侧表面更靠近托架本体10的上表面10h。
接下去将描述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如何沿槽55滑动。在已将盘的托架321装入盘驱动器中之后,或者在正在把盘的托架321装入盘驱动器中的同时,盘驱动器的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与盘的托架321的槽55耦接。于是,在把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的端部压抵住槽55的底部55a时,它就按箭号55A所指的方向沿着槽55移动。一旦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的端部与开启器/关闭器25j互锁,则开启器/关闭器25j也随着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的移动而移动。按照这种方式,盖板21和22被打开。当盖板21和22完全打开时,开启器/关闭器25j到达开孔11r的端部,而不能沿方向55A再有任何的前进。于是,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的端部本身与开启器/关闭器25j解脱。
如果这之后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进一步保持沿同一方向55A行走,则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的端部将受到槽55的倾斜部分55a′的压抵,进入与凹入部分10c的底部10c′接触,然后第二倾斜部分55a′接近侧表面10u。这之后,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最后离开槽55。如上所述,设置所述各倾斜部分55a′,以便与凹入部分10c的底部10c′限定一定的角度。因此,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可在槽55底部55a与凹入部分10c的底部10c′之间,其中,从侧表面10q测量,所述凹入部分10c和槽55位于互不相同的深度。
如果用户掌握盘驱动器卸载盘的托架321(或者弹出),则在盘的托架321要被卸载之前,或者正在卸载盘的托架321的同时,通过相反的动作过程关闭盖板21和22。具体地说,借助其侧表面10u,使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与托架本体10的槽55耦接,并在将它的端部按抵住槽55底部55a的同时,使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沿着箭号55B所指的方向沿着槽55移动。这就是说,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的端部移动,同时与槽55的第二倾斜部分55a′、凹入部分10c的底部10c′接触,然后再于槽55的第一倾斜部分55a′接触。这之后,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的端部立刻与开启器/关闭器25j互锁,同时在槽55的底部55a上滑动。一旦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的端部已经与开启器/关闭器25j互锁,则开启器/关闭器25j随着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沿同一方向55B移动。按照这种方式,盖板21和22被关闭。当盖板21和22完全关闭时,开启器/关闭器25j到达开孔11r的端部,而不能沿方向55B再有任何的前进。于是,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的端部本身与开启器/关闭器25j解脱。这之后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离开槽55。
在具有如此结构的盘的托架321中,凹入部分10c的底部10c′与槽55的底部55a之间不会形成台阶。于是,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可以沿着槽55平滑地滑动,因为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的端部及不会被捕捉于槽55中。因此,就不需要精确地确定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的滑动范围(比如将不会使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走到凹入部分10c那样远)。于是,就可以很容易控制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的运动,和/或再也不需要额外的控制机构;而这些有时是为了精确地控制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的运动而需要的。
另一方面,有如上述,凹入部分10c的底部10c′比倾斜部分55a′的底部55a深。另外,凹入部分10c的侧表面10c″位于比槽55的侧表面更靠近托架本体10的上表面10h。因此,凹入部分10c可以按更扩大的面积与转换装置的夹紧结构耦接。换句话说,恰如上述,转换装置的夹紧结构可以利用所述各凹入部分10c夹紧盘的托架321。结果,可以充分减少安装的错误。这就是说,转换装置的夹紧结构几乎从不会使夹紧盘的托架321失败,而在安装操作过程中极少会跌落盘的托架321。
另外,凹入部分10c通过托架本体10的背面,但不到达托架本体10的上表面10h。因此,如果给盘驱动器设置一个盘垫(tray),用以通过使盘垫的突起与所述凹入部分10c耦接而把盘的托架321插入盘驱动器,以及通过使盘垫的突起与所述凹入部分10c解脱而从盘驱动器中弹出盘的托架321,则颠倒着关于所述盘垫安装的盘的托架321就不可能被装入到所述盘驱动器中。这是因为所述盘垫上的突起不与盘的托架321的上背面耦接。按照这种方式,可将所述各凹入部分10c用作辨别盘的托架321正反面的机构。
特别是在盘的托架321的托架本体10中,在它的盘储存部分附近设置槽55,而且没有台阶。但当简单地增加凹入部分10c用来补偿槽55深度的不足时,凹入部分10c内部就留下不能用的空间。因此,通过给槽55的底部55a提供倾斜部分55a′,凹入部分10c可以根据夹紧结构的特殊形状适当增加它的深度,而不使盖板开启/关闭机构57会被锁定在槽55底部55a与凹入部分10c的底部10c′之间的台阶上。
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在侧表面10q上设置凹入部分10c的方式是使得把槽55分成两个。作为选择,可使凹入部分10c位于槽55的端部处,只要凹入部分10c与槽55相接续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将所述倾斜部分55a′设在槽55与凹入部分10c的连接处。
接下去将描述写保护机构56。如图124所示,所述写保护机构56包括一个长形孔58,它设在托架本体10的背面10t上;还包括带有抬起部分59a的滑移件59,所述抬起部分59a通过所述长形孔58突出出来。长形孔58与托架本体10的侧表面10u的倾斜部分10u″平行地延伸,它包括第一圆形判定区域58a和第二圆形判定区域58b。所述抬起部分59a具有平的圆形顶部,与托架本体10的背面10t平行,并且其直径比所述第一和第二圆形判定区域58a。和58b大。所述长形孔58的形状与所述抬起部分59a移动的轨迹相应。
如果盘的托架321与另一种类型盘的托架交迭,根据不同组的规格,盘的托架321之第一圆形判定区域58a和第二圆形判定区域58b与另一种类型盘的托架之第一和第二判定区域相对应,则使盘的托架321中所储存的盘的中心与DVD-RAM盘的托架中所储存的盘的中心一致,并且这两种盘的托架的插入方向也彼此一致(即两种盘的托架的前面面向同一方向)。在另一种盘的托架中,第一判定区域被用于确定其中所储存的盘是否是可写入的抑或是不可写入的。例如,当第一判定区域打开时,该盘可能是不可写入的,但当第一判定区域关闭时,该盘就可能是可写入的。
另一种盘的托架的第二判定区域被用于读取盘中的信息,这种信息按照它的规格是被唯一地确定的。具体地说,在另一种盘的托架是DVD-RAM盘的托架的情况下,DVD-RAM盘的托架被设计的方式是:或者向上或者向下地能够被插入盘驱动器。另外,DVD-RAM盘的托架既适用于单面盘,也适用于双面盘。相应地,第二判定区域被用于确定面向这个区域的盘的侧面是否为信号记录侧面。例如,如果第二判定区域是打开的,则面向这个区域的盘的侧面是非有效侧面,或者不是信号记录侧面。另一方面,如果第二判定区域是关闭的,则面向这个区域的盘的侧面是有效侧面,也就是信号记录侧面。
如图124所示,第一和第二判定区域58a和58b垂直于盘的托架321插入方向(即平行于侧表面10u的中心部分10u′)布置。因此,长形孔58延伸所沿的方向与第一和第二判定区域58a和58b布置的方向不平行,而与其相交。
然而,当滑移件59所在的位置使它的抬起部分59a处于与长形孔58的一端接触时,所述抬起部分59a几乎完全覆盖长形孔58的第一判定区域58a,如图124中的粗体圆所指示的那样。另一方面,当滑移件59所在的位置使它的抬起部分59a处于与长形孔58的另一端接触时,所述抬起部分59a几乎完全覆盖长形孔58的第二判定区域58b,如图124中的虚线圆所指示的那样。
图125是写保护件56的分解透视图。如图125所示,滑移件59包括圆柱形抬起部分59a和一个操纵杆59b。操纵杆59b被插入到侧表面10u之倾斜部分10u″的开孔58c中,用于滑动所述滑移件59。通过沿着一个方向移动操纵杆59b,可使所述长形孔58的第一判定区域58a被打开,同时可使它的第二判定区域58b被关闭,如图126所示。相反,通过沿相反方向移动操纵杆59b,可使所述长形孔58的第一判定区域58a被关闭,同时可使它的第二判定区域58b被打开,如图127所示。
按照这种方式,如果通过操纵所述操纵杆59b沿着任何一个方向滑动所述滑移件59,就可以选择使所述长形孔58的第一判定区域58a被打开或者被关闭。相应地,如果既适于盘的托架321也适于另一种类型盘的托架的盘驱动器包括第一传感器开关,通过检查出所述另一种类型盘的托架的第一判定区域的状态,这个开关检测所安装的盘为可写入的抑或是不可写入的,则这个盘驱动器也能够检测盘的托架321中的盘为可写入的抑或是不可写入的。这就是说,同一个盘驱动器的单独一个传感器开关可以检测在两种不同类型盘的托架中任何一种中所储存盘的特定状态。按照这种方式,盘驱动器通过多个简单的机构就能检测写保护状态,并可以以明显较低的成本制作这种盘驱动器。
另一方面,如果盘驱动器包括第二传感器开关,用以检测另一种盘的托架的第二判定区域的状态,则这种第二传感器开关也可以检查出盘的托架321中长形孔58的第二判定区域58b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26所示那样,所述第二传感器开关检测与抬起部分59a的接触,或者如图127所示那样,检测不与抬起部分59a接触,但与一开孔接触。于是,第二传感器开关将不与盘的托架321的任何其它部件接触,或者不受所述任何其它部件的伤害。此外,当把盘的托架321装入盘驱动器时,可将第二传感器开关所得的结果用于检测所装载之盘的托架的的类型或者其中所存盘的类型。
在上述第一到第十九优选实施例中,把无纺织物以超声焊接或者粘结到各盖板上。但如果所述盘具有某些防刮擦的结构(如由严密的涂敷覆盖盘的信号记录侧面),则并非一定要在盖板上附着无纺织物,而可使盖板直接与盘接触。另外,并非盖板的整个表面都一定要与盘的信号记录侧面接触,而可使各盖板的结构为至少一部分盖板表面与盘的信号记录侧面接触。这就是说,并非盖板的整个表面而只是一部分盖板表面可与盘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只对与盘接触的部分设置防止刮擦机构(如无纺织物)。
在上述第一到第二十一优选实施例中,要被储存到盘的托架中的盘100只有单独一个记录侧面100A。但这种单面盘只是用于说明的目的。这是因为本发明盘的托架的结构使得露出其中所储存盘的一个侧面。同时也因为单面盘最适于这种类型盘的托架。因此,即使具有两个信号记录侧面(即双面盘)的盘也适于被储存于本发明之盘的托架中,而且也能被安装到盘驱动器中,以从中读取信号或者将信号写入其中。但应予说明的是,当把一个双面盘储存于本发明盘的托架中时,灰尘可能会落在两个信号记录侧面中露出的一面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给这种盘的托架提供一些机构,防止所不希望的灰尘沉积。
另外,在上述第一到第二十一优选实施例中,盘100的尺寸并无特别的指定。这是因为本发明盘的托架能够适应尺寸为12cm或者任何其它尺寸的盘。
此外,在上述第一到第二十一优选实施例中,把所述盘的托架说明为其外部线度略大于盘的尺寸。但所述盘与盘的托架之间的尺寸关系并不限于所说明的一种。譬如,即使在盘的托架的外部线度大到足以在其中储存12cm的盘时,也可以像对储存8cm盘那样的方式,限定所述盘的托架的盘储存部分和各盘保持器的尺寸及结构。这种盘的托架可被用作适配器,用对12cm盘的盘驱动器实行在8cm盘上所进行的读写操作。
可以把有如对第一到第二十一优选实施例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各种特征适当地结合。譬如,可以给第十六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设置对第十九优选实施例所描述的旋转止动器。还有,可以给第十六优选实施例盘的托架设置对第十五优选实施例所描述的各凹入部分,用以把灰尘收集于其中。有如所可以看到的那样,可以按多种其它方式对本发明第一到第二十一优选实施例改型或结合,而不仅是这里已经描述的所有这些可能的组合或选择。但对于那些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通过参照本申请说明书,各种选择或改型都是十分可能的。因此,所附各权利要求意在覆盖落入本发明真实精髓和范围的本发明的所有那些改型或组合。
工业上的应用
上述本发明各优选实施例中任何一种盘的托架特别有效地用于储存只有单一信号记录侧面的盘。所述盘的托架之本体的结构使得只盖住盘的单独一个信号记录侧面,而露出它的另一侧面。因而,可使盘的托架厚度减小。另外,可将盘的托架之各盖板的形状制成使得恰好盖住盘的托架的一个侧面上的各个开孔。因此,各盖板的结构简单,并可以较低的成本制作它们。另外,所述盘的托架之各个盘保持器通过使盘压抵所述盖板或托架本体而把盘保持于其上。于是,盘将不会在托架本体内部不稳定地运动,也将不会有灰尘落在盘的信号记录侧面上。此外,由于盘的标签侧面显示与盘的窗孔内部,可使盘的托架具有良好的设计结构。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设计良好的薄而高度防尘的盘的托架,它可应用于各种盘驱动器中。
应予理解的是,上面的描述只是对本发明的示意说明。对于那些熟悉本领域的人而言,可以作出各种选择和改型,而不致脱离本发明。因此,本发明意指包含所有这样的选择、改型和变换,它们都落入所附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Claims (35)

1.一种盘的托架,它包括:
托架本体,所述托架本体包括盘储存部分,卡盘开口和拾取头开口,其中,所述盘储存部分具有盘的窗孔和底部,并将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盘储存在其中,使盘能在盘储存部分中旋转,并使盘在所述盘的窗孔中露出第一侧面;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设有卡盘开口,以便能从外面卡住盘;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还设有拾取头开口,以使拾取头能够从盘的第二侧面读取信号和/或将信号写在盘上,以访问盘的第二侧面;
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设有第一和第二盖板,以露出或盖住所述拾取头开口;
旋转件,设在盘储存部分内的第一和第二盖板上方,并与第一和第二盖板耦接,以便在盘储存部分内转动时,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所述旋转件的旋转中心实质上与所述盘储存部分内所储存之盘的中心相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所述旋转件包括:盘支承部分,用以将盘的第二侧面的外缘支承于其上;为盘支承部分设置的切口,当第一和第二盖板打开时,该切口位于所述拾取头开口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当第一和第二盖板关闭时,所述盘支承部分与盘的第二侧面的外缘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切口,以便在第一和第二盖板被关闭时,在与盘的中心孔相应的区域限定一个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包括第一和第二凸起部分,分别围绕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的切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所述旋转件之盘支承部分的上表面,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之第一和第二凸起部分的上表面实际上位于同一纵向的水平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突出物,在第一和第二盖板被关闭时,它们突出于所述盘的中心孔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之第一和第二突出物的上表面位于比它们的第一和第二凸起部分的上表面高的纵向的水平面上。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的轴在所述旋转件的盘支承部分之下。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所述旋转件的盘支承部分包括第一和第二突出物,它们突向所述盘储存部分底部;并且
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包括第一和第二导槽,它们分别与所述旋转件的第一和第二突出物啮合。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所述旋转件具有覆盖盘的外部侧表面的侧壁;并且
对所述侧壁设置第一开启器/关闭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所述拾取头开口达到所述托架本体的第一侧表面;并且
所述托架本体在它的邻近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上有一开口;
所述第一开启器/关闭器位于所述第二侧面的所述开口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至少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中之一包括第二开启器/关闭器,它从所述拾取头开口突出。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包括多个盘保持器,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被关闭时,各盘保持器与盘的外缘及周围部分接触,并将盘保持于其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所述每个盘保持器都有向下逐渐变细的斜面。
17.一种盘的托架,它包括:
托架本体,所述托架本体包括盘储存部分,卡盘开口和拾取头开口;其中,所述盘储存部分具有盘的窗孔和底部,并将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盘储存在其中,使盘能在盘储存部分中旋转,并使盘在所述盘的窗孔中露出第一侧面;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设有卡盘开口,以便能从外面卡住盘;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还设有拾取头开口,以使拾取头能够从盘的第二侧面读取信号和/或将信号写在盘上,以访问盘的第二侧面;
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设有第一和第二盖板,以露出或盖住所述拾取头开口;
旋转件,它设在盘储存部分内的第一和第二盖板上方,并随着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的开启或被关闭而旋转;
所述旋转件包括:盘支承部分,用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被关闭时,使所述盘的第二侧面的外缘支承于其上;以及为所述盘的支承部分设置切口,在第一和第二盖板被打开时,使所述切口位于所述拾取头开口内。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还包括防护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被关闭时,该防护件位于盘的支承部分的所述切口内,并在盘的径向内摆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在第一和第二盖板被关闭时,所述防护件与盘的外缘接触。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所述防护件的轴位于盘的第一侧面上方,并于关于盘所确定的切线平行。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所述防护件随着所述旋转件的旋转而摆动。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所述旋转件包括覆盖盘的外部侧表面的侧壁;而且
所述防护件的轴位于所述托架本体的上壳与旋转件之间。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所述盘储存部分包括沿着所述底部外缘的侧壁;并且
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中之一包括盘保持器,用以给盘加一弹性力,使盘保持在其上,使得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被关闭时,盘的外缘与旋转件之切口内的盘储存部分的侧壁接触。
24.一种盘的托架,它包括:
托架本体,所述托架本体包括盘储存部分,卡盘开口和拾取头开口,其中,所述盘储存部分具有盘的窗孔和底部,并将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盘储存在其中,使盘能在盘储存部分中旋转,并使盘在所述盘的窗孔中露出第一侧面;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设有卡盘开口,以便能从外面卡住盘;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还设有拾取头开口,以使拾取头能够从盘的第二侧面读取信号和/或将信号写在盘上,以访问盘的第二侧面;
至少一个给所述托架本体设置的盘止动器,使其突出到盘的窗孔中,以防止盘通过盘的窗孔跌落;
盘的半径R1和最小圆形开孔的半径R2满足14/15≤R2/R1,所述最小圆形开孔的中心与所述盘的窗孔中心相符,并且该最小圆形开孔与所述盘止动器接触。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所述半径R1和R2满足14/15≤R2/R1<1。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还包括另一个盘止动器;所述两个盘止动器关于所述盘的窗孔中心对称布置。
27.一种盘的托架,它包括;
托架本体;所述托架本体包括盘储存部分,卡盘开口和拾取头开口;所述盘储存部分具有盘的窗孔和底部,并将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盘储存在其中,使盘能在盘储存部分中旋转,并使盘在所述盘的窗孔中露出第一侧面;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设有卡盘开口,以便能从外面卡住盘;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还设有拾取头开口,以使拾取头能够从盘的第二侧面读取信号和/或将信号写在盘上,以访问盘的第二侧面;
给所述托架本体设置的辨识类型的区域,以辨识所述盘的托架中储存之盘的类型;
所述辨识类型的区域存在以及不存在凹入部分,表示所述盘的托架中储存的两种可能类型的盘。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所述托架本体还包括一个定位孔,该孔与盘驱动器的定位销啮合;而且
所述辨识类型的区域设在这个定位孔附近。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要储存在所述盘的托架中的两种可能类型的盘之一具有一个单独的信号记录层,而另一种类型的盘具有双的信号记录层;并且
如果盘的托架中储存的盘具有一个单独的信号记录层,所述辨识类型的区域中不存在所述凹入部分;
如果盘的托架中储存的盘具有双信号记录层,所述辨识类型的区域中存在所述凹入部分。
30.一种盘的托架,它包括:
托架本体,所述托架本体包括盘储存部分,卡盘开口和拾取头开口;所述盘储存部分具有盘的窗孔和底部,并将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盘储存在其中,使盘能在盘储存部分中旋转,并使盘在所述盘的窗孔中露出第一侧面;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设有卡盘开口,以便能从外面卡住盘;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还设有拾取头开口,以使拾取头能够从盘的第二侧面读取信号和/或将信号写在盘上,以访问盘的第二侧面;
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设置第一和第二盖板,以露出或盖住所述拾取头开口;
在托架本体的第一侧表面上设置凹槽,并沿该第一侧表面延伸;
开启器/关闭器,通过所述凹槽的底部突出,并沿所述凹槽移动,从而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
第一凹入部分设在托架本体的第一侧表面上;以及
第二凹入部分设在托架本体的第二侧表面上;第二侧表面与第一侧表面相对;
第一凹入部分与第一侧表面上的槽接续,并且第一凹入部分的底部比所述槽的底部深;
由一斜面将第一凹入部分的底部和所述槽的底部连在一起,所述斜面与第一凹入部分的底部限定一个预定的角度。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所述第一凹入部分通过托架本体的背面,但不到达托架本体的上表面。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所述第一凹入部分的侧面与该第一凹入部分的底部交叉,位于比所述槽的侧面更加紧靠所述托架本体的上表面,从而与槽的底部交叉。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由所述斜面与第一凹入部分的底部所确定的预定角度在约20°-40°的范围内。
34.一种盘的托架,它包括:
托架本体,所述托架本体包括盘储存部分,卡盘开口和拾取头开口;所述盘储存部分具有盘的窗孔和底部,并将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盘储存在其中,使盘能在盘储存部分中旋转,并使盘在所述盘的窗孔中露出第一侧面;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设有卡盘开口,以便能从外面卡住盘;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还设有拾取头开口,以拾取头能够从盘的第二侧面读取信号和/或将信号写在盘上,以访问盘的第二侧面;
在盘储存部分的底部上设置第一和第二盖板,以露出或盖住所述拾取头开口;
给托架本体设置写保护装置;
其中,所述写保护装置包括:
一个长形孔,所述长形孔设在托架本体的背面,并包含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
一个滑移件,它具有抬起部分,突出通过长形孔,并且受到支承,使得该抬起部分在长形孔内部前后滑移;
当使所述盘的托架与另一个盘的托架交迭时,使前者盘的托架中储存之盘的中心与后者盘的托架中储存之盘的中心一致,并使两个盘的托架的插入方向彼此一致,其中所述另一个盘的托架遵守一组不同的规格,而且也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另一盘的托架之第一区域与所述盘的托架之第一区域几乎完全交迭,用以确定该另一盘的托架中所储存的盘是否能够写入抑或不能写入;而且,所述另一盘的托架之第二区域也与所述盘的托架之第二区域几乎完全交迭,用以唯一地把信息读给所述另一盘的托架中所储存的盘;沿与两个盘的托架的前部侧面所面对之方向垂直的方向布置所述另一盘的托架的第一和第二区域;
所述长形孔延伸的方向与所述另一盘的托架之第一和第二区域布置的方向交叉;并且
所述滑移件在长形孔内前后滑移,使长形孔的第一区域被选择地打开或关闭。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盘的托架,其中,所述托架本体的侧表面具有与长形孔平行的部分。
CNB038007967A 2002-03-08 2003-02-25 盘的托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040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3679/2002 2002-03-08
JP2002063679 2002-03-08
JP204152/2002 2002-07-12
JP2002204152 2002-07-12
JP2002251629A JP3891906B2 (ja) 2002-03-08 2002-08-29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51629/2002 2002-08-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5706A true CN1545706A (zh) 2004-11-10
CN100530409C CN100530409C (zh) 2009-08-19

Family

ID=27808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0079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0409C (zh) 2002-03-08 2003-02-25 盘的托架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1) US7237247B2 (zh)
EP (1) EP1440442B1 (zh)
JP (1) JP3891906B2 (zh)
KR (1) KR100944316B1 (zh)
CN (1) CN100530409C (zh)
AT (1) ATE392694T1 (zh)
AU (1) AU2003208612A1 (zh)
BR (1) BR0303364A (zh)
CA (1) CA2458245C (zh)
DE (1) DE60320364T2 (zh)
HU (1) HUP0501184A2 (zh)
MX (1) MXPA04000373A (zh)
MY (1) MY134753A (zh)
PL (1) PL368328A1 (zh)
TW (1) TWI307086B (zh)
WO (1) WO2003077252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42706A (ko) * 2003-11-04 2005-05-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크 카트리지
JPWO2005045839A1 (ja) * 2003-11-10 2007-05-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EP1577893A3 (en) * 2004-03-16 2008-05-28 FUJIFILM Corporation Disk cartridge
JP2006059484A (ja) * 2004-08-23 2006-03-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09A (en) * 1866-03-27 Improvement in harvesters
US112741A (en) * 1871-03-14 Improvement in seed-tubes for corn-planters
US117939A (en) * 1871-08-08 Improvement in packings for doors and windows
US112739A (en) * 1871-03-14 Improvement in wash-boilers
US112738A (en) * 1871-03-14 Improvement in polishing coffee
US71375A (en) * 1867-11-26 David forrest
US112740A (en) * 1871-03-14 Improvement in casters for sewing-machines
US55270A (en) * 1866-06-05 Iiviproveivient jn horseshoe-nails
US10609A (en) * 1854-03-07 Improvement in sewing-machines
KR900006313B1 (ko) 1984-07-23 1990-08-28 마쯔시다덴기산교 가부시기가이샤 디스크의 수납트레이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플레이어
JPS61104381A (ja) 1984-10-22 1986-05-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デイスクカ−トリツジ
JPS6329278U (zh) 1986-08-07 1988-02-26
JPH0348765Y2 (zh) * 1986-10-13 1991-10-17
US4773061A (en) 1986-10-27 1988-09-20 Eastman Kodak Company Carrier for data storage disk
CA1328015C (en) 1988-03-11 1994-03-22 Shuji Haruna Disk cartridge
JPH0544923Y2 (zh) 1988-10-26 1993-11-16
KR960013773B1 (ko) * 1990-01-29 1996-10-10 다이닛뽕 인사쓰 가부시기가이샤 디스크카트리지
JP2766384B2 (ja) * 1990-07-06 1998-06-18 株式会社東芝 光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US5499233A (en) * 1994-06-20 1996-03-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ptical disk carrier with write-protect mechanism
JPH09153264A (ja) 1995-11-29 1997-06-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US5940255A (en) 1996-05-14 1999-08-17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Large-capacity flexible disk and high-density type disk drive used therefor
TW396334B (en) 1996-07-12 2000-07-01 Sony Corp Disk tray and tray allocation box
JPH1031856A (ja) 1996-07-15 1998-02-03 Akai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スク保持装置
EP0843310A1 (en) * 1996-11-18 1998-05-20 TDK Corporation Disc cartridge
JPH10172227A (ja) * 1996-12-11 1998-06-26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ライトプロテクタ及び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GB2326515A (en) 1997-06-18 1998-12-23 Dennis Lin Protective compact disk sheath with rotating aperture
US6339583B1 (en) 1997-06-20 2002-01-15 Hitachi Maxell, Ltd. Cartridge for information-recording media having deformable elastic member on shutter
US5974026A (en) 1997-11-14 1999-10-26 Castlewood Systems, Inc. Anti-rattle mechanism for a removable video disk cartridge
DE69800573T2 (de) 1997-12-16 2001-07-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lattenkassette
JPH11185423A (ja) * 1997-12-24 1999-07-09 Tdk Corp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H11238335A (ja) 1998-02-19 1999-08-31 Sony Corp リムーバブル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H11339424A (ja) 1998-05-22 1999-12-10 Sony Corp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US6356527B1 (en) 1998-07-13 2002-03-12 Sony Corporation Shutter assembly for a disc cartridge
JP2000090628A (ja) 1998-07-13 2000-03-31 Sony Corp ディスクカ―トリッジ
SG107141A1 (en) 1998-07-15 2004-11-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 accommodating adaptor and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the same
JP3042507B2 (ja) 1998-07-31 2000-05-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00113630A (ja) 1998-10-05 2000-04-21 Sony Corp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4296683B2 (ja) 2000-03-31 2009-07-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01283556A (ja) 2000-03-31 2001-10-12 Sony Corp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TW522385B (en) 2000-05-17 2003-03-01 Sony Corp Disk cartridge
JP3666646B2 (ja) * 2000-12-08 2005-06-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
SK287863B6 (sk) 2001-01-12 2012-02-03 Panasonic Corporation Disc cartridge
EP1274082B1 (en) 2001-07-06 2006-12-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c cartridge
US6910219B2 (en) 2001-07-06 2005-06-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c cartridge
US6874159B2 (en) 2001-11-05 2005-03-29 Sony Corporation Cartridge for containing recording medium
WO2003041076A1 (en) 2001-11-09 2003-05-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c cartridge
US7320797B2 (en) * 2003-08-29 2008-01-22 Bioderm Research Antiaging cosmetic delivery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3077252A2 (en) 2003-09-18
WO2003077252A3 (en) 2004-04-29
CN100530409C (zh) 2009-08-19
US7237247B2 (en) 2007-06-26
TWI307086B (en) 2009-03-01
KR20040086240A (ko) 2004-10-08
CA2458245A1 (en) 2003-09-18
TW200304127A (en) 2003-09-16
EP1440442A2 (en) 2004-07-28
MY134753A (en) 2007-12-31
EP1440442B1 (en) 2008-04-16
DE60320364D1 (de) 2008-05-29
US20050018333A1 (en) 2005-01-27
KR100944316B1 (ko) 2010-02-24
AU2003208612A1 (en) 2003-09-22
ATE392694T1 (de) 2008-05-15
BR0303364A (pt) 2004-03-30
HUP0501184A2 (en) 2007-11-28
DE60320364T2 (de) 2009-05-14
MXPA04000373A (es) 2004-07-23
JP2004094996A (ja) 2004-03-25
JP3891906B2 (ja) 2007-03-14
CA2458245C (en) 2012-10-23
PL368328A1 (en) 2005-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7340C (zh) 盘盒
CN1311468C (zh) 盘盒
CN1256729C (zh) 盘盒
CN1486494A (zh) 盘盒
CN1290106C (zh) 光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754220A (zh) 一次写入多次读取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再现装置
CN1560843A (zh) 光记录介质
CN1950909A (zh) 盘片容纳体和信息提供体
CN1840361A (zh) 多芯书写工具
CN1508793A (zh) 头支承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采用它的盘装置
CN1860547A (zh) 记录装置、再现装置、主装置、驱动装置、记录方法、再现方法、程序和信息记录媒体
CN1545706A (zh) 盘的托架
CN1822201A (zh) 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CN1231903C (zh) 存储媒体装载装置
CN101064149A (zh) 盘片装置
CN1251220C (zh) 盘片装置
CN1257505C (zh) 存储媒体移动方法
CN1134778C (zh) 采用装有记录媒体的盒式盘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及盒式盘的装入装置
CN1213422C (zh) 存储媒体装载装置
CN1783312A (zh) 记录介质、记录装置、再现装置、记录方法和再现方法
CN100351939C (zh) 盘盒
CN1860532A (zh) 盘片驱动装置以及盘片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
CN1189881C (zh) 存储媒体装置
CN1703751A (zh) 磁盘盒
CN1841550A (zh) 盘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6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