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30255A - 收缩式座椅 - Google Patents

收缩式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30255A
CN1530255A CNA2004100082968A CN200410008296A CN1530255A CN 1530255 A CN1530255 A CN 1530255A CN A2004100082968 A CNA2004100082968 A CN A2004100082968A CN 200410008296 A CN200410008296 A CN 200410008296A CN 1530255 A CN1530255 A CN 15302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upporting member
shank
shrinkage
sea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082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今城卓
大塚太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5325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5143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3054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35641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30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02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88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link
    • B60N2/309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link r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246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 B60N2/02253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electric motor and the seat or seat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246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 B60N2/02258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f the electric motor for adjusting the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02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 B60N2/3004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 B60N2/3009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 B60N2/3011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the back-rest being hinged on the cushion, e.g. "portefeuille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38Cushion movements
    • B60N2/3063Cushion movements by composed movement
    • B60N2/3065Cushion movements by composed movement in a longitudinal-vertical p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72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on a lower level of a multi-level vehicle flo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09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vertically slidable
    • B60N2/832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vertically slidable movable to an inoperative or stowed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91Head-rests with the head-rest being comma-shaped in side vie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缩式座椅,收缩式座椅可以包括一座垫、一旋转支承在座垫上的座椅靠背以及一用于将座垫支承在底面上的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包括枢转连接在座垫和底面上的前腿部和后腿部,从而座垫和座椅靠背可以在使用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转换。座椅还可以包括一个设置在底面上的限制机构,用于在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防止连杆机构移动。

Description

收缩式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收缩式座椅。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这样的收缩式座椅,当通过连杆机构将座垫降低至底面时该座椅可收缩。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公开专利No.2002-316567揭示了一种此类的收缩式座椅。
在公知技术中,座椅通过前后连杆垂直可移动地支承在车辆底面上。设置在后连杆的座椅支承点上的一铰接装置具有用于防止后连杆旋转的旋转限制功能。由于这种旋转限制功能,座椅能够被保持在座椅收缩在车辆底面中形成的一个接纳凹部内的收缩状态中,以及可保持在座椅位于接触凹部上方的使用状态中。
然而,在由连杆支承的收缩式座椅中,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铰接装置的连杆旋转调节功能不能够为座椅提供足够的支承强度。也就是说,当一个过度负载施加到座椅上时,例如,当在车辆撞击的情况中,不能充分地支承座椅。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收缩式车辆座椅。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收缩式座椅可以包括一座垫、一旋转支承在座垫上的座椅靠背以及一用于将座垫支承在底面上的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包括枢转连接在座垫和底面上的前腿部和后腿部,从而座垫和座椅靠背可以在使用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转换。座椅还可以包括一个设置在底面上的限制机构,用于在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防止连杆机构移动。
根据这种收缩式座椅,限制机构可以在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为其提供足够的支承强度。因此,即使过度的负载施加在座椅上,座椅也可以被充分可靠地支承。
在阅读了下列详细描述以及附图和权利要求书之后,可以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收缩式车辆座椅的局部省略的侧视图;
图2为收缩式座椅的框体组件的立体图;
图3为收缩式座椅的框体组件的侧视图;
图4为框体组件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5为框体组件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6为框体组件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7为框体组件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8为收缩式座椅的框体组件的局部侧视图;
图9为沿图8中的线IX-IX截取的剖视图;
图10为沿图8中的线X-X截取的剖视图;
图11(A)为框体组件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座椅处于使用时的一种状态;
图11(B)为图11(A)的圆圈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2(A)为框体组件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座椅靠背开始向前倾斜的一种状态;
图12(B)为图12(A)的圆圈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3(A)为框体组件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座椅靠背进一步向前倾斜的一种状态(即,座椅的初始或第一中间状态);
图13(B)为图13(A)的圆圈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4(A)为框体组件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座椅靠背进一步向前倾斜的一种状态(即,座椅的第二中间状态);
图14(B)为图14(A)的圆圈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5(A)为框体组件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座椅靠背进一步向前倾斜的一种状态(即座椅的第三中间状态);
图15(B)为图15(A)的圆圈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6(A)为框体组件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座椅收缩时的一种状态;
图16(B)为图16(A)的圆圈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7为前腿部的三铰接点连杆的示图;
图18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前腿部的三铰接点连杆的示图;
图19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收缩式车辆座椅的侧视图;
图20为图19的放大侧视图;
图21是类似于图13(A)的侧视图;
图22是类似于图15(A)的侧视图;
图23是类似于图16(A)的侧视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收缩式车辆座椅的侧视图;
图25为图24的放大侧视图;
图26是类似于图13(A)的侧视图;
图27是类似于图15(A)的侧视图;
图28是类似于图16(A)的侧视图;
图29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收缩式车辆座椅的侧视图;
图30是类似于图13(A)的侧视图;
图31是类似于图15(A)的侧视图;
图32是类似于图16(A)的侧视图;
图33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收缩式车辆座椅的侧视图;
图34是类似于图13(A)的侧视图;
图35是类似于图15(A)的侧视图;
图36是类似于图16(A)的侧视图;
图37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收缩式车辆座椅的侧视图;
图38是类似于图13(A)的侧视图;
图39是类似于图16(A)的侧视图;
图40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收缩式车辆座椅的侧视图;
图41是类似于图13(A)的侧视图;
图42是类似于图16(A)的侧视图;
图43为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收缩式车辆座椅的侧视图;
图44是类似于图16(A)的侧视图;
图45为锁定机构的放大示图,其中示出了座椅使用时的状态;
图46为锁定机构的放大示图,其中示出了座椅收缩时的状态;以及
图47为图45的锁定机构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1-47进一步详细叙述本发明的九个详细典型实施例。
第一详细典型实施例
以下,将参照图1至图17描述第一详细曲型实施例。
在图1至3示出的收缩式座椅中,通过斜倚装置26可以向前向后调节座椅靠背20相对座垫10的倾斜角度。斜倚装置26可以使座椅靠背20向前倾斜,并使其重叠在座垫10上,且将座椅靠背20保持在此种状态中。座垫10通过一对左右前腿部40和一对左右后腿部60支承在车辆底面F上(图2和图3)。
座椅靠背20包括一个靠头部21(图1)。靠头部21垂直可移动地与座椅靠背20相连,从而它的高度是可调节的。当座椅将要收缩时,靠头部21可以移向最下位置,从而如图1的虚线所示重叠在座椅靠背20的前表面上。
如图2和图3所示,斜倚装置26使座垫10的座垫框体12与座椅靠背20的背框体22相互连接。前腿部40和后腿部60将座垫框体12支承在底面F上。前腿部40和后腿部60较佳地与座垫框体12以及底面F形成一个四铰接点平行连杆机构。由此形成的连杆机构允许座垫框体12(座垫10)折叠到底面F上。
如图4所示,座垫框体12和背框体22均主要由U形管制成。下臂16与座垫框体12的两端部相连,上臂24与背框体22的两端相连。上、下臂16和24通过斜倚装置26连接在一起。此外,左右下臂16通过在其之间延伸的一加强杆14相互连接。
当座椅靠背20通过斜倚装置26向前向后倾斜时,座椅靠背20的倾斜动作较佳地可以通过左右单独的缆索79传输到两个锁定机构G1(将在下文中描述)。也就是说,缆索支架16a与左右下臂16相连,连接支架24a与左右上臂24相连。缆索79均包括一外管79a和一内缆索79b。外管79a的一端与缆索支架16a相连。内缆索79b的一端与连接支架24a相连。
一个用于驱动斜倚装置26的驱动装置30与座垫框体12的下臂16之一相连。驱动装置30包括一电动机32和一差动机构34。电动机32能够可控制地沿正向及反向旋转。电动机32的旋转动作较佳地可以通过差动机构34传送到斜倚装置26之一的操作轴上,由此使操作轴36旋转。操作轴36的旋转动作可以通过连杆37传输到另一斜倚装置26的斜倚轴38上。这样,驱动装置30可以同步地操作两个斜倚装置26。
如图5所示,前腿部40均由管子形成。前腿部40的下端固定在下部支承构件42上。此外,前腿部40的上端相应地设有上支承部46。下支承构件42的两端通过固定在底面F上的一对轴承支架44被可转动地支承。两个上支承部46通过铰接销47分别与设置在座垫12的前下表面上的右左铰接支架12a可转动地连接。这样,前腿部40构成了相对座垫框体12和底面F的一平行连杆的一部分。
例如,如图2、3和5所示,用于将座垫框体12折叠到底面F上或用于将其恢复到原始位置的驱动装置50被定位在前腿部40的前面。驱动装置50包括一电动机52和一差动机构54。最佳地如图3所示,电动机52和差动机构54通过一销57垂直地可转动地与安装支架56相连。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支架56较佳地可以固定在底面F上。电动机52可以以正向和反向可控制地旋转,并且其旋转动作较佳地可以转变成差动机构54的操作构件58(即螺杆)的往复运动。连接构件58a与操作构件58的前端相连。连接构件58a通过连接销58b可旋转地与连接构件或连接臂42a相连。可以认识到,连接臂42a固定在前腿部40的下支承构件42上,并且向前倾斜。此外,连接构件58a的前端设有一个钩部58a-1。该钩部58a-1被设定成可与固定在前腿部40的下部上的配合构件48配合和脱开。
如图2、6和7所示,诸后腿部60具有相同的结构,并且对称排列。各后腿部60均包括两个平板构件61和62(即内部和外部平板构件61和62)。两个平板构件61和62的下端部被定位成可夹住固定在底面F上的轴承支架64,并且通过铰接销66可枢转地与轴承支架64相连,铰接销66可插入轴承支架64的细长孔64a中。一止动件68设置在支架64的前面并且与底面F固定。细长孔64a及止动件68的功能将在下文中描述。
两个平板构件61和62的上端部通过铰接销70与铰接支架14a相连,其中插入一垫圈72。最佳地如图2所示,铰接支架14a与座垫框体12的加强杆14固定,并且夹住平板构件61和62的上端部。这样,左右后腿部60构成平行连杆机构的一部分。此外,左右后腿部60通过在其之间延伸的加强杆73相互连接。
平板构件61和62分别具有构成锁定机构G1一部分的锁定孔61a和62a。外平板构件62设有具有构成锁定机构G1的锁定孔63a的保持板63。保持板63与外平板构件62相连,并且其间插入一对上下导向销62b。也就是说,通过导向销62b在平板构件62和保持板63之间形成一间隙。一支承构件80(即限制机构或支承机构,将在下文中描述)可滑动地接纳在平板构件62和保持板63之间形成的间隙中。
如图6至图10所示,内平板构件61设有一轴承支架61b和一缆索支架61c。构成锁定机构G1的另一部分的锁定构件74通过铰接销78可转动地支承在轴承支架61b上。铰接销78设置在后腿部60的内侧,从而沿着座椅的纵向方向延伸。最佳地如图9所示,锁定构件74具有一个钩形前端部,该前端部构造成可通过平板构件61和62的锁定孔61a和62a进入保持板63的锁定孔63a。此外,铰接销78设有一弹簧76。可以理解的是,弹簧76被设置构造成可沿着锁定构件74的前端部可以进入或配合锁定孔61a、62a和63a的方向推进锁定构件74。
缆索79的外管79a的另一端与缆索支架61c相连。内缆索79b的另一端与锁定构件74相连。因此,当内缆索79b被拉动时,锁定构件74抵抗弹簧76的力旋转,从而从锁定孔61a、62a和63a缩回。
左右后腿部60均包括从后部支承后腿部60的支承构件80。如图6和图7所示,支承构件80的下端部形成有一个轴孔80a。支承构件80通过铰接销84支承在设置于底面F上的支架82上,而其中铰接销84通过轴孔80a。此外,支承构件80的上端部形成有一个构成锁定机构G1的一部分的一个锁定孔80b。如上所述,支承构件80可滑动地接纳在后腿部60的平板构件62和保持板63之间形成的间隙中。支承构件80的锁定孔80b可以与后腿部60上的锁定孔61a、62a和63a对齐,并且可以接纳锁定构件74的前端部。
通过如上所述地操作连杆机构,收缩式座椅可以在图1至3示出的使用状态与收缩状态(图16(A)和16(B))之间转换。可以理解的是,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后腿部60较佳地可由支承构件80支承。锁定机构G1其功能是可保持支承构件80支承后腿部60的那种状态。以下将详细描述锁定机构G1。
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各个支承构件80的上端部被定位在后腿部60的平板构件62和保持板63之间形成的间隙中(图8和图10)。在这种状态中,形成在支承构件80的上端部的下表面上的锁定部分80c与下部导向销62b配合(图8)。这样,支承构件80的锁定孔80b可以较佳地定位,从而与后腿部60的锁定孔61a、62a和63a对齐。由此相互对齐的锁定孔61a、62a、63a和80b可接纳锁定构件74的钩形前端部(图9)。也就是说,锁定孔80b与后腿部60上的锁定孔61a、62a和63a对齐的状态意味着锁定构件74的钩形前端部能够被引入其中的状态(图9)。
锁定构件74由弹簧76围绕着铰接销78沿图9的逆时针方向被推进。因此,锁定构件74的前端部通过平板构件61和62的锁定孔61a和62a以及支承构件80的锁定孔80b,并且延伸入保持构件63的锁定孔63a内。这样,支承构件80的上端部和后腿部60可以较佳地相互连接。也就是说,锁定机构G1可以较佳地使支承构件80的上端部和后腿部60相互连接,并且保持使它们相互连接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中,支承构件80从后腿部60的后侧将其支承在底面F上。如图8所示,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后腿部60、支承构件80和底面F形成一个三角形(在本实施例中,为一大致的直角三角形)。
如上所述,当缆索79的内缆索79b被拉动时,锁定构件74抵抗弹簧的力沿图9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样锁定构件74的钩形前端部被拉出后腿部60的锁定孔61a、62a和63a以及支承构件80的锁定孔80b。这样,支承构件80的上端部和后腿部60这间的连接被取消。
接着,将特别参照图11(A)至16(B)描述将座椅从使用状态转换到收缩状态的操作。此外,需注意的是,座垫框体12和背框体22的动作取代了座垫10和座椅靠背20的动作。
当座椅处于如图11(A)和11(B)所示的使用状态时,前腿部40和后腿部60基本垂直地升起,这样,座垫框体12基本水平地被支承。此时,如图11(B)或图2和3所示地,可以使前腿部40倾斜的驱动装置50的操作构件58被最大程度地收缩。这样,使连接构件58a和连接臂42a连接的连接销58b被定位在最前方的位置(图中的最左侧)。此外,连接构件58a的前端的钩部58a-1在连接销58b的后方的一个位置处(附图的右侧)与配合构件48配合。
如图11(B)所示,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操作构件58(连接构件58a)和前腿部40在第一连接部分C1和第二连接部分C2相互连接。第一连接部分C1由连接销58b形成,第二连接部分C2由相互啮合的钩部58a-1和配合构件58形成。此外,前腿部40和连接臂42a由第三连接部分C3支承在底面上。第三连接部分C3由下连接构件42形成。这样,前腿部40、连接臂42a和连接构件58a可以较佳地形成一个三铰接点连杆。
在图11(A)和11(B)示出的使用状态中,当执行收缩座椅操作的转换时,驱动装置30的电动机32被初始启动。当电动机32致动时,斜倚装置26被驱动,这样,如图12(A)所示,背框体22(座椅靠背20)开始向前倾斜。当背框体22倾斜时,上臂24的连接支架24a围绕斜倚装置26的轴线旋转,从而拉动左右内缆索79b。当背框体22倾斜至图12(A)和12(B)所示的状态时,由左右锁定机构G1在支承构件80和后腿部60之间形成的连接(锁定)被取消。
当由锁定机构G1在支承构件80和后腿部60之间形成的连接被取消之后,驱动装置50的电动机52被驱动。当电动机52被驱动时,从差动机构54中推出操作构件58,从而前腿部40的下支承构件42通过连接构件58a和连接臂42a围绕轴承支架44内的轴线旋转。这样,如图13(A)和13(B)所示,前腿部40向后倾斜。最佳地如图13(B)所示,当操作构件58开始被推至右侧或后侧,连接构件58a的钩部58a-1与前腿部40的配合构件48脱开,由此允许前腿部倾斜。
当前腿部40向后倾斜时,操作包括前腿部40的连杆机构。这样,座垫框体12朝底面F下降,而后腿部60也开始向后倾斜。此时,如图13(A)所示,支承构件80向着底面向下折叠并同时相对后腿部60滑动。此外,后框体22与连杆机构和支承构件80的操作同步地连续倾斜。
在图14(A)和14(B)示出的状态中,后腿部60和支承构件80的倾斜操作完成,从而后腿部60和支承构件80向下折叠至底面F上。此外,背框体22的倾斜操作也完成了,驱动装置30的电动机停止。然而,前腿部40的倾斜操作未完成,座椅前侧(座垫框体12)也未完全向下折叠至底面F上。从图14(B)可以显而易见的是,当后腿部60开始倾斜时(图13(A)),各个下铰接销66被定位在轴承支架64的细长孔64a的最前部的位置中。
这样,在图14(A)和14(B)示出的状态中,构成连杆机构一部分的后腿部60的倾斜操作已完成。因此,为了进一步将前腿部40向下折叠,必须使座垫框体12向后偏移。为当目的,如图15(A)所示,当前腿部40进一步倾斜时,如图15(B)所示,后腿部60的铰挡销66在细长孔64a内向后移动。
如图16(A)和16(B)所示,当前腿部40已完全向下折叠时,驱动装置50的电动机52停止。此时,前腿部40的上支承部46(铰接销47)的位置与图15(A)中示出的它们的位置已向前位移。因此,如图16(B)所示,后腿部60的铰接销66回到细长孔64a内最前部的位置中。在图16(A)和16(B)示出的情况中,座垫框体12被向下折叠成与底面F的表面基本平行,从而座椅处于收缩状态中。此外,由于驱动装置30和50停止,座椅可以较佳地保持在收缩状态中。
为了使座椅从如图16(A)和16(B)所示的收缩状态转换成图11(A)和11(B)所示的使用状态,操作一开关(未图示),从而反向致动驱动装置30和50的电动机32和52。当座椅上升至图12(A)和12(B)示出的位置时,各个支承构件80的锁定部分80c与导向销62b配合,后腿部60的锁定孔61a、62a和63a与支承构件80的锁定孔80b对齐。
此后,当背框体22旋转至图11(A)和11(B)示出的位置时,施加在左右内缆索79b上的拉动力被取消。这样,支承构件80和后腿部60通过左右锁定构件G1再次连接(锁定)在一起,从而座椅回复到使用状态。此外,当座椅回复到使用状态时,后腿部60的下端部与停止件68接触并被向后推动。这样,铰接销66定位在轴承支架64的细长孔64a中的最后部的位置中(图8)。铰接销66的位置被保持到后腿部60再次向后倾斜。
在图11(A)和11(B)示出的情况中,驱动装置30和50的电动机32和52分别停止。此外,在图13(A)和13(B)示出的状态和图12(A)和12(B)示出的状态之间转换的过程中,驱动装置50的连接构件58a的钩部58a-1再次与前腿部40的配合构件48配合。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各个支承构件80的一端部通过锁定机构G1与各个右左后腿部60相连。连接部分基本与各个左右后腿部60的上下支承点(铰接销70和66)之间的中间位置相应。因此,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后腿部60可以较佳地通过支承构件80支承在底面F上。这样,在使用状态中,由此构成的收缩式座椅可以较佳地具有较强的支承强度。这样,即使在座椅上施加过度的负载,座椅也可被可靠地支承。
此外,从图2和图3中可显而易见地看出,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支承构件80定位在后腿部60后方,并且相对于后腿部60和底面F倾斜地设置。另外,例如,当车辆正面撞击时,支承构件80基本与通过座椅带对座椅施加的负载方向对齐。这样,在车辆正面撞击时座椅的支承强度进一步被提升。然而,一般而言,即使支承构件80的轴承支承82和铰接销84在后腿部60的前方相对底面F倾斜地设置(在座垫10之下),也可以保持足够的支承强度。
关于锁定机构G1,锁定构件74由弹簧76沿后腿部60和支承构件80相互连接(锁定)的方向推进。当后框体22相对于座垫框体12倾斜时,锁定构件74从后腿部60的锁定孔61a、62a和63a和支承构件80的锁定孔80b中自动地拉出,并由此脱开锁定机构G1。因此,为了锁定或脱开锁定机构G1,无需一个用于操作构件74的特定目的的电动机或类似装置。此外,锁定构件74围绕设置在后腿部60内侧并沿着座椅纵向方向延伸的铰接销78的轴线旋转。因此,这样可以减少锁定机构G1的安装空间以及锁定构件74的移动空间。此外,还可减少座椅处于收缩状态时的厚度。
如图17所示,与第一连接部分C1的旋转半径相应的第一连接部分C1和支承部分C3之间的距离L1被确定得比与第二连接部分C2的旋转半径相应的连接部分C2和支承部分C3之间的距离L2长。因此,当座椅从收缩状态回复到使用状态时,第一连接部分C1向左移动的距离比第二连接部分C2向左移动的距离大。这样,通过一个超过第一连接部分C1的移动距离,可以经连接构件58a向左拉动第二连接部分C2。由于这个拉动力,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前腿部40向前偏移,从而防止其向后倾斜。因此,可以较佳地抑制前腿部40发出咯嗒声。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50的操作构件58包括一螺杆。因此,无论在座椅的使用状态或收缩状态中,操作构件58在电动机52停止时提供了一个锁定功能。具体地说,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前腿部40的三铰接点连杆可以相对较硬。这样,无论施加的负载是何类似,均能够可靠地保持座椅。
第二详细典型实施例
以下,将参照图18描述第二详细典型实施例。
由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关,因此,以下将仅详细说明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结构和部分。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将由相同的标号表示,这些元件的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如图1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分C1由连接臂42b的一端部的一连接部分和连接构件58a的前端形成。可以认识到的是,连接臂42b固定在前腿部40的下部支承构件42上并向后倾斜。此外,第二连接部分C2由前腿部40的配合构件48的配合部分和一钩部58a-2形成。在由此形成的三铰接点连杆中,第一连接部分C1的向左移动距离大于第二连接部分C2的向左移动距离,其原因在于距离L1和L2之间存在一个显著的差。这样,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多种功能,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抑制咯嗒声以及提供一种相对刚性的结构。
第三详细典型实施例
以下,将参照图19至23描述第三详细典型实施例。
由于第三实施例与第一、第二实施例相关,因此,以下将仅详细说明与第一、第二实施例不同的结构和元件。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将由相同的标号表示,这些元件的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如图19和20所示,座垫10通过一对前腿部40和一对后腿部160支承在底面F上。与第一实施例类似,驱动装置50的操作构件58的连接构件58a与连接臂42a相连,并通过连接销58b固定在前腿部40的下部支承构件42上。然而,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没有使用连接构件58a的钩部58a-1和58a-2和前腿部40的连接构件48。
后腿部160的下端部通过铰接销166与固定在底面F上的轴承支架164相连。此外,后腿部160的上端部通过铰接销170与座垫框体12相连。通过支承构件180(即,限制机构或支承机构)分别从左右后腿部160的前侧对其进行支承。也就是说,支承构件180的上端部可转动地与铰接销170相连,支承构件180的下端部与安装在底面F上的支承块182相连。因此,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地,当如图19所示使用座椅时,后腿部160、支承构件180以及底面形成一个三角形。
如图20所示,支承构件180每一个均设有相邻铰接销170定位的销91。另一方面,后腿部160每一个均具有一个用于接纳和导向相邻铰接销170定位的销91的导向孔90。导向孔90沿一个圆弧延伸,该圆弧相对于铰接销170的轴线定中心。因此,支承构件180最好可以围绕铰接销170的轴线相对后腿部160在由销91和导向孔90限定的一个有限范围内旋转。此外,在铰接销170和销91之间设有一个扭簧92。可以理解的是,扭簧92的功能是使支承构件180和后腿部160之间的角度变宽。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支承构件180和后腿部160展开一个所需的角度(图20)。
接着,将参照图19、21至23描述将座椅从使用状态转换到收缩状态的操作。本实施例无需与第一实施例的锁定机构G1相应的装置。然而,如果需要,可以使用能够将支承构件180的下端部与支承块182相连的锁定机构(未图示)。在这种情况中,当如处于图19的使用状态中的座椅靠背20向前倾斜时,使支承构件180的下端部与支承块182相互连接(锁定)的这样的锁定机构可以通过缆索之类而释放开。
因此,在使锁定机构的情况下,应在释放锁定机构的锁定的之后才驱动驱动装置50的电动机52。当驱动电动机52时,驱动装置50的操作构件58向后移动,这样,如图21所示,形成连杆机构的前腿部40和后腿部160可以较佳地向后倾斜。当这样操作连杆机构时,支承构件180的下端部与支承块182分离。当操作构件58被进一步推出时,如图22所示,座垫10朝着底面F下降,这样,支承构件180可沿座垫10的下表面延伸。如图23所示,当前腿部40和后腿部160已完全向下折叠时,驱动装置50的电动机52停止。此时,支承构件180围绕铰接销170的轴线抵抗弹簧92的力旋转,并且重叠在后腿部160上。在图23示出的情况中,座垫10与底面F基本平行,这样,座椅处于收缩状态。此外,由于驱动装置50停止,座椅可较佳地被保持在收缩状态中。
当座椅从收缩状态回复到使用状态时,支承构件180和后腿部160由于弹簧92的力而展形一个所需的角度(图21)。因此,当座椅回复到使用状态时(图19),支承构件180的下端部再由支承块182支承,这样,后腿部160、支承构件180以及底面再次基本形成一个三角形。这样,支承构件180可以较佳地从其前侧支承后腿部160。因此,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座椅呈现出抵抗负载的高支承强度,特别时抵抗从其后侧施加的负载的高支承强度。当该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由于驱动装置50停止,座椅的使用状态可以可靠地保持。
第四详细典型实施例
以下,将参照图24和28描述第四详细典型实施例。
由于第四实施例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相关,因此,以下将仅详细说明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不同的结构和元件。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将由相同的标号表示,这些元件的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如图2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后腿部260的下端部通过铰接销266与固定在底面F上的轴承支架264相连。每个后腿部260的上端部通过铰接销270与座垫框体12相连。此外,通过支承构件280(即,限制机构或支承机构)从后腿部260的前部对其进行支承。
每个支承构件280的下端部通过铰接销284可转动地与固定在底面F上的轴承支架282相连。支承构件280的上端部通过与后腿部260的上端部固定的支承部分93支承(图25)。此外,中间操作连杆94设置在后腿部260和支承构件280之间。每个操作连杆94端部通过销94a分别与后腿部260和支承构件280相连。当座椅处于如图24所示的使用状态中时,后腿部260、支承构件280和底面F基本形成一个三角形。因此,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座椅呈现出较高的支承强度。此外,由于驱动装置50停止,因此,座椅可以较佳地保持在使用状态中。
接着,参照图24、26-28描述从使用状态向收缩状态转换座椅的操作。当驱动装置50的电动机52启动时,操作构件58朝着后方(图24的左侧)推出。这样,如图26所示,形成连杆机构的前腿部40和后腿部260向后倾斜。当如此操作连杆机构时,支承构件280的上端部与支承部分93分离。此后,通过操作操作连杆94,支承构件280与后腿部260一起向后倾斜。如图27所示,当座椅处于就在收缩状态之前状态中时,支承构件280与后腿部260基本平行。如图28所示,当座椅处于收缩状态中时,支承构件280沿着座垫10的下表面与后腿部260一起延伸。此外,由于驱动装置50停止,座椅可以可靠地保持在收缩状态中。
当座椅从收缩状态回复到使用状态时,支承构件280通过操作连杆94与后腿部260一起移动。最后,支承构件280的上端部再次由支承部分93支承。
第五详细典型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29至32描述第五详细典型实施例。
由于第五实施例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相关,因此,以下将仅详细说明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不同的结构和元件。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将由相同的标号表示,这些元件的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如图29所示,该实施例利用了与第四实施例中使用的那些类似的后腿部260和支承构件280。然而,与第四实施例不同的是,前腿部40和支承构件280通过操作连杆95相互连接。操作连杆95的端部通过销95a分别与前腿部40和支承构件280相连。当座椅从图29所示的使用状态转换到图32所示的收缩状态时,或反之,支承构件280通过操作连杆95与前腿部40一起移动。
第六详细典型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33至36描述第六详细典型实施例。
由于第六实施例与第一至第五实施例相关,因此,以下将仅详细说明与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不同的结构和元件。第一至第六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将由相同的标号表示,这些元件的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如图33所示,本实施例使用了与第三实施例结构基本相同的后腿部160和支承构件180。然而,与第三实施例不同地是,没有使用后腿部160的导向孔90、支承构件180的销91以及弹簧92。作为代替,前腿部40和支承构件180通过操作连杆96相互连接。操作连杆96的端部通过销96a分别与前腿部40和支承构件180相连。当座椅从图33所示的使用状态转换到图36所示的收缩状态时,或反之,支承构件180通过操作连杆96以与第三实施例相同的方式操作。
第七详细典型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37至36描述第七详细典型实施例。
由于第七实施例与第一至第六实施例相关,因此,以下将仅详细说明与第一至第六实施例不同的结构和元件。第一至第七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将由相同的标号表示,这些元件的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如图3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后腿部360的下端通过铰接销366与固定在底面F上的轴承支架364相连。后腿部360的上端部通过铰接销370与座垫框体12相连。此外,通过支承构件380(即,限制机构或支承机构)从后腿部360的前侧对其进行支承。也就是说,支承构件380的上端部通过铰接销370可转动地被支承。此外,销384设置在支承构件380的下端上。销384与安装在底面F上的导向支架382的细长的导向孔382a配合。销384能够沿着导向孔382a纵向移动。此外,虽然图37至39中未示出使座椅在使用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转换的驱动装置,但本实施例可包括此装置。
当使座椅从使用状态向收缩状态转换时,构成连杆机构的前腿部40和后腿部360向后倾斜。此时,支承构件380的销384沿着导向支架382的导向孔382a向后移动(图38)。在图39示出的收缩状态中,销384已偏移到导向孔382a中的最后方的位置中。在这种情况下,支承构件380随着后腿部360沿着座垫10的下表面延伸。相反,当座椅从收缩状态回复到使用状态时,前腿部40和后腿部360向前转动。此时,支承构件380的销384沿着导向孔382a向前移动。
第八详细典型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40至42描述第八详细典型实施例。
由于第八实施例与第一至第七实施例相关,因此,以下将仅详细说明与第一至第七实施例不同的结构和元件。第一至第八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将由相同的标号表示,这些元件的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如图40至图4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后腿部460的下端部通过铰接销466与固定在底面F上的轴承支架464相连。后腿部460的上端部通过铰接销470与座垫框体12相连。此外,后腿部460的前部设有三角形支承构件480(即,限制机构或支承机构)。支承构件480沿着后腿部460延伸,并且与之一整体化。可以显而易见的是,每个三角形支承构件480其形状被适当地设置成,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中时,该支承构件的一侧与底面F接触。此外,尽管附图中未示出用于将座椅在使用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转换的驱动装置,但本实施例包括该驱动装置。
当为使座椅从使用状态向收缩状态转换而使后腿部460向后倾斜时,支承构件480随着后腿部460一起移动(图41)。在图42示出的收缩状态中,支承构件480也下落在底面F上。当座椅从收缩状态回复到使用状态中时,支承构件480随着后腿部460一起向前转动。在图40示出的使用状态中,后腿部460由支承构件480支承。
第九详细典型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43至47描述第九详细典型实施例。
由于第九实施例与第一至第八实施例相关,因此,以下将仅详细说明与第一至第八实施例不同的结构和元件。第一至第九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将由相同的标号表示,这些元件的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如图43所示,本实施例使用了具有与第七实施例类似结构的后腿部560和支承构件580。后腿部560的下端部通过铰接销566与固定在底面F上的轴承支架564相连。后腿部560的上端部通过铰接销570与座垫框体12相连。后腿部560通过支承构件580(即,限制机构或支承机构)从后腿部560的前侧对其进行支承。支承构件580的上端部通过铰接销570旋转支承。支承构件580的下端部通过设置在底面F上的导向轨582(即,导向机构)纵向可移动地支承。此外,锁定机构G2设置在导向轴582的前端上。锁定机构G2安装在底面F上。
此外,尽管附图中未示出用于将座椅在使用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转换的驱动装置,但本实施例包括该驱动装置。同第一实施例一样,驱动装置具有一操作构件,操作构件的前端部与前腿部40的下部支承构件42相连。
如图45所示,每一个支承构件580的下端部设有一个销584,该销适于沿着导向轨582移动。销584设有可由导向轴582导向的辊584a。每个锁定机构G2包括一对掣子件620和一对凸轮构件630,它们分别被定位在固定在底面F上的一对基板610之间(图47)。最佳地如图46所示,每个基板610具有一个凹部612。该凹部612被设置和构造成,当销584移至导向轨582的前端部时,凹部612可接纳该销584。
掣子件620通过支承轴624可转动地支承在基板610上。每个掣子件620具有一个向后打开的钩部622。钩部622设置并构造成,当销584被接纳在基板610的凹部612内时,钩部622可与该销配合。此外,每个掣子件620具有一个凸轮随动销628。凸轮随动销628定位在钩部622上方。扭簧626设置在支承轴624上。最佳地如图47所示,扭簧626定位在基板610外。扭簧626的一端与掣子件620配合。扭簧626的另一端与支承轴624配合。这样,掣子件620可以围绕支承轴624沿图45和46中的顺时针正常地被推进。
凸轮构件630为大致反的扇形的板,并且被定位在掣子件620的上方。凸轮构件630的上端部通过普通的支承轴634可转动地支承在基板610上。此外,凸轮构件630的下端部分别形成有特定形状的细长凸轮孔632。凸轮孔632可接纳掣子件620的凸轮随动销628。最佳地如图45所示,基板610还形成有弧形导向孔616,这些导向孔616被设置并构造成,当掣子件620转动时可导向凸轮随动销628。
如图47所示,每个锁定机构G2还包括一杠杆640。支承轴634可转动地支承杠杆640的上端部。如图45和46所示,杠杆640和两个凸轮构件630通过一连接销642相互连接,该连接销642通过基板610中形成的一个通孔614。因此凸轮构件630和杠杆640可以围绕支承轴634一体地旋转。一扭簧646设置在支承轴634上。弹簧646的一端与基板610之一配合,而其另一端与设置在连接销642上的一弹簧接收件(垫圈)644配合。这样,可以沿图45和46的顺时针方向围绕支承轴634正常地推进凸轮构件630和杠杆640。
每个锁定机构G2与具有一外管650a和一内缆索650b的缆索650相联。如图45和46所示,缆索650的外管650a的一端与固定在底面F上的缆索支架652相连。最佳地如图47所示,缆索650的内缆索650b的一端与设置在杠杆640的下端上的一个销647相连。此外,与第一实施例的缆索79类似,外管650a的另一端与内缆索650b的另一端被设置构造成,当座椅靠背20向前倾斜时,内缆索650b被拉动。
最佳地如图47所示,诸掣子件620紧密地相邻设置,并且被夹在诸凸轮构件630之间。掣子件620可独立地围绕相应的支承轴624旋转。相反,凸轮构件630可围绕支承轴634随着杠杆640一体旋转。
当座椅处于图43示出的使用状态中时,详细地如图45所示,设置在支承构件580的下端上的销584与基板610的凹部612配合。此外,掣子件620的钩部622与销584配合。这样,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中时,支承构件580的下端被定位在导向轨582的前端上,并且通过销定机构G2与底面F相连。因此,当处于使用状态时,座椅将被可靠地保持。
当各个锁定机构G2被锁定时,两个掣子件620与销684配合。也就是说,掣子件620通过相应的弹簧626朝着销584推进。这样,支承构件580被可靠地固定在底面F上。
当从使用状态向收缩状态转变座椅时,座椅靠背20向前倾斜。此时,缆索650的内缆索650b被拉动。这样,每个锁定机构G2的杠杆640同凸轮构件630一起围绕支承轴634逆时针旋转。此时,掣子件620的凸轮随动销628沿着凸轮构件630的凸轮孔632移动,这样,掣子件620围绕支承轴624逆时针转动。这样,如图46所示,掣子件620从销584上脱开,这样支承构件580的下端可自由地向后移动。
此后,当构成连杆机构的前腿部40和后腿部560向后倾斜时,每个支承构件580的销584(辊584a)沿着导轨582向后移动。由于每个支承构件580的下端由导向轨582和辊584a(即导向机构)导向,座椅可以自如地在使用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转换。
在图44示出的收缩状态中,设置在各个支承构件580的下端上的销584被定位在导向轨582的后端上。在这种情况中,支承构件580重叠在后腿部560上,并且相邻于座垫10的下表面和底面F定位。此外,在这种情况中,各个锁定机构G2均定位在折叠的座椅靠背20的上端的前部,从而与靠头部21横向对齐。
当座椅从收缩状态回复到使用状态时,前腿部40和后腿部560可向前旋转。这样,设置在各个支承构件580的下端上的销584可沿导向轨582向前移动。当销584达到导向轨582的前端时,销584由锁定机构G2锁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座椅的后腿部由支承构件(即限制机构或支承机构)支承。然而,前腿部40也可以通过位于底面F上的支承构件支承。
已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有代表性的实施例。这些详细的描述仅指在教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践本发明较佳方面的细节,而不限制本发明范围。仅仅权利要求书限定了所主张的发明的范围。因此,在最宽泛的意义上,在上述具体描述中揭示的特征和步骤的组合对于实施本发明不是必须的,它们仅仅是用于详细描述本发明有代表性的实施例。此外,为了获得本发明其它有用的实施例,本说明书中的各种特征可以以未被特别举出的方式进行组合。

Claims (23)

1.一种收缩式座椅,包括:
一座垫;
一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可转动地支承在座垫上;
一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用于将座垫支承在底面上,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一前腿部和一后腿部,它们与座垫和底面可枢转地相连,这样座椅可以在一使用状态和一收缩状态之间转换;以及
一限制机构,所述限制机构设置在底面上,用于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防止连杆机构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缩式座椅,其特征在于,连杆机构被设置构造成可沿座椅的前向和后向方向移动,并且当连杆机构向后移动时,座椅被转换至收缩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缩式座椅,其特征在于,限制机构包括一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用于将前后腿部之一支承在底面上的支承机构,并且支承机构、由支承机构支承的腿部以及底面基本形成一三角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缩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支承机构包括一个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与需支承的腿部分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缩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构件支承后腿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缩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支承构件的一端通过一与后腿部共同的轴线可枢转地与座垫相连,而支承构件的另一端单独地定位在后腿部前方的底面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缩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构件通过一操作连杆与前腿部相连,从而使其同步移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缩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支承构件的一端由相邻于后腿部上端部设置的一支承部支承,并且支承构件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后腿部前方的底面相连。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缩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支承构件通过操作连杆与后腿部相连,从而使其同步移动。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缩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支承构件的一端通过与后腿部共有的一轴线与座垫枢转连接,并且支承构件的另一端与后腿部前方的底面可滑动地连接,从而使该端部沿座椅的向前和向后方向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收缩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式座椅还包括一设置在底面上的导向机构和一个设置在导向机构上的锁定机构,其中,支承构件的所述另一端通过导向机构可滑动地与底面相连,并且其中,锁定机构被设置构造成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可锁定支承构件的所述另一端。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缩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支承构件包括一个与被支承的腿部成一体的支承构件。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缩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式的座椅还包括一设置需由支承构件支承的腿部上的锁定机构,并且其中,支承构件的一端与锁定机构相连,从而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使该端被锁定,并且其中,支承构件的另一端可旋转地与底面相连。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收缩式座椅,其特征在于,当座椅从使用状态改变到收缩状态时,设置在需由支承构件支承的腿部上的锁定机构锁定被脱开,这样支承构件可以相对腿部与连杆机构的操作同步地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收缩式座椅,其特征在于,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支承构件定位在需被支承的腿部之后。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缩式座椅,其特征在于,地板形成有一个用于接纳座椅的接纳凹部,并且其中,包括前腿部和后腿部的连杆机构设置构造成,当座椅改变成收缩状态时,该连杆机构可向后、向下折叠并接纳在接纳凹部中。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缩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一后座椅。
18.一收缩式座椅,它包括:
一座垫;
一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可转动地支承在座垫上;
一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用于将座垫支承在底面上,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一前腿部和一后腿部,它们与座垫和底面可枢转地相连,这样座椅可以在一使用状态和一收缩状态之间转换;以及
一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移动前后腿部,驱动装置包括一往复操作构件以及一个将前和后腿部之一和往复操作构件互连的第一连接构件。
19.一收缩式座椅,它包括:
一座垫;
一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可转动地支承在座垫上;
一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用于将座垫支承在底面上,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一前腿部和一后腿部,它们与座垫和底面可枢转地相连,这样座椅可以在一使用状态和一收缩状态之间转换;以及
一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移动前后腿部,驱动装置包括:一往复操作构件;一个将前腿部和往复操作构件互连的第一连接构件;以及一个使往复操作构件与前腿部互连的第二连接构件;其中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前腿部和第一、第二连接构件形成了一个三铰接点连杆。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收缩式座椅,其特征在于,座椅包括一后座椅。
21.一收缩式座椅,它包括:
一座垫;
一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可转动地支承在座垫上;
一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用于将座垫支承在底面上,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一前腿部和一后腿部,它们与座垫和底面可枢转地相连,这样座椅可以在一使用状态和一收缩状态之间转换;
一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用于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将前和后腿部之一支承在底面上,支承构件与需被支承的腿部分离;
一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在底面上;以及
一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导向机构上,
其中支承构件的一端通过与腿部共有的一轴线可枢转地与座垫相连,
其中支承构件的另一端可滑动地与导向机构相连,从而沿着座椅前向和后向移动,
其中锁定机构被设置和构造成,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中时,锁定机构锁定支承构件的另一端,以及
其中支承构件、由支承构件支承的腿部以及底面基本形成一三角形。
22.一收缩式座椅,它包括:
一座垫;
一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可转动地支承在座垫上;
一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用于将座垫支承在底面上,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一前腿部和一后腿部,它们与座垫和底面可枢转地相连,这样座椅可以在一使用状态和一收缩状态之间转换;
一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用于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将前和后腿部之一支承在底面上,支承构件与需被支承的腿部分离;
一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需由支承构件支承的腿部上,
其中支承构件的一端与锁定机构相连,从而当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将支承构件的该锁定
其中支承构件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底面相连,
其中当座椅靠背从使用状态向收缩状态改变时,锁定机构被脱开,这样支承构件能够相对于腿部与连杆机构的操作同步地移动,以及
其中支承构件、由支承构件支承的腿部以及底面基本形成一三角形。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收缩式座椅,其特征在于,座椅包括一后座椅。
CNA2004100082968A 2003-02-28 2004-02-27 收缩式座椅 Pending CN15302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53257 2003-02-28
JP2003053257A JP4151434B2 (ja) 2003-02-28 2003-02-28 格納式シート
JP2003053255 2003-02-28
JP2003053255 2003-02-28
JP2003296495 2003-08-20
JP2003296495 2003-08-20
JP2003330549 2003-09-22
JP2003330549A JP4356411B2 (ja) 2003-02-28 2003-09-22 格納式シー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0255A true CN1530255A (zh) 2004-09-22

Family

ID=32777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082968A Pending CN1530255A (zh) 2003-02-28 2004-02-27 收缩式座椅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974174B2 (zh)
EP (1) EP1452387A2 (zh)
CN (1) CN153025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2703A (zh) * 2009-08-21 2011-03-30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US8714619B2 (en) 2007-02-26 2014-05-06 Johnson Controls Gmbh Vehicle seat
CN104245414A (zh) * 2012-04-25 2014-12-24 约翰逊控制元件有限两合公司 座椅倾斜度调节机构、车辆座椅以及用于安装车辆座椅的方法
CN106314223A (zh) * 2015-07-02 2017-01-11 李尔公司 具有可折叠的收起位置的交通工具座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52320B2 (en) * 2004-09-16 2007-08-07 Ts Tech Co., Ltd. Foldable and storable seat for vehicle
US7201425B2 (en) * 2004-09-17 2007-04-10 Ts Tech Co., Ltd. Foldable and storable seat for vehicle
US7090277B2 (en) * 2004-12-16 2006-08-15 Dura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Gear drive and linkage for power operated seat assembly
CA2615363C (en) * 2005-07-19 2013-12-17 Intier Automotive Inc. Cinch/lock a leg to ensure engagement
US7597375B2 (en) * 2006-01-23 2009-10-06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eats
US7600801B2 (en) * 2006-12-20 2009-10-13 Globe Motors, Inc. Seat storage actuator
US8002331B2 (en) 2008-09-11 2011-08-23 Honda Motor Company, Ltd. Vehicles having utility dump bed and folding seat assembly
DE102009040921B4 (de) 2009-09-11 2022-04-14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Kraftfahrzeug-Rücksitz
WO2012073546A1 (ja) * 2010-11-30 2012-06-07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折り畳み式シート装置
US10239431B2 (en) * 2016-09-02 2019-03-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ross-tube attachment hook features for modular assembly and suppor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307A (en) * 1892-08-09 Hablan p
US4957321A (en) 1988-10-12 1990-09-18 Ford Motor Company Stowable vehicle seat with seat back position controller
JP2594404Y2 (ja) 1991-11-05 1999-04-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収納構造
DE19705281C2 (de) * 1997-02-12 1999-03-11 Daimler Benz Ag Fahrzeug mit Hintersitz
US5890758A (en) 1997-08-19 1999-04-06 Chrysler Corporation Seat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retractable below the vehicle floor
US6234553B1 (en) 1998-10-02 2001-05-22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Flexible seat system
US6113191A (en) * 1998-10-21 2000-09-05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Storable seat assembly
EP1140552B1 (en) 1999-01-15 2005-09-14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Folding vehicle seat
US6070934A (en) * 1999-02-01 2000-06-06 Ford Motor Company Folding seat mounting apparatus
DE19943573C2 (de) * 1999-09-13 2002-02-28 Daimler Chrysler Ag Sitz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6270141B2 (en) * 1999-11-22 2001-08-07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Power assisted seat folding mechanism
JP4314714B2 (ja) 2000-02-28 2009-08-19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支持機構
JP3966674B2 (ja) 2000-05-22 2007-08-29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シートの収納構造
JP2002316567A (ja) 2001-04-25 2002-10-29 Nissan Motor Co Ltd 床下格納シート
DE10130813C2 (de) * 2001-06-26 2003-06-05 Keiper Gmbh & Co Kg Fahrzeugsitz mit Bodenstellung
DE10149858C2 (de) * 2001-10-10 2003-10-02 Johnson Controls Gmbh Fahrzeugsitz mit schwenkbarer Rückenlehne
US6672662B1 (en) * 2001-12-26 2004-01-06 Lear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US6601901B1 (en) * 2002-06-17 2003-08-05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Fold flat motor vehicle seat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14619B2 (en) 2007-02-26 2014-05-06 Johnson Controls Gmbh Vehicle seat
CN101646582B (zh) * 2007-02-26 2014-07-16 约翰逊控制器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座椅长椅及其座椅区贮藏方法
CN101992703A (zh) * 2009-08-21 2011-03-30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CN101992703B (zh) * 2009-08-21 2014-12-10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CN104245414A (zh) * 2012-04-25 2014-12-24 约翰逊控制元件有限两合公司 座椅倾斜度调节机构、车辆座椅以及用于安装车辆座椅的方法
CN106314223A (zh) * 2015-07-02 2017-01-11 李尔公司 具有可折叠的收起位置的交通工具座椅
US10239427B2 (en) 2015-07-02 2019-03-26 Lear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with foldable stow position
CN106314223B (zh) * 2015-07-02 2019-07-30 李尔公司 具有可折叠的收起位置的交通工具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52387A2 (en) 2004-09-01
US6974174B2 (en) 2005-12-13
US20040169391A1 (en) 2004-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30255A (zh) 收缩式座椅
CN1526584A (zh) 收缩式座椅
US10232756B2 (en) Leg rest apparatus
JP5276261B2 (ja) シート部と背もたれとアンダーフレームとを備えた自動車シート
CN1114547C (zh) 飞机的座位组合件
CN101631690B (zh) 用于在机动车辆中的底板上方支承乘员的座椅组件
CN1618655A (zh) 可收起的座椅
US20080246323A1 (en) Vehicle seats
CN1535219A (zh) 可弹起的滑动式自由折叠座席
CN101612901B (zh) 可折叠的汽车座椅
CN1990303A (zh) 车座装置
CN1731967A (zh) 带有改进的旋转铰的旋转床
US20110062738A1 (en) Vehicle seat
US9315130B2 (en) Articulating head restraint
CN101028801A (zh) 带高度可调中间扶手的后座靠背
CN1944100A (zh) 儿童座椅
CN1974263A (zh) 车辆步入设备
CN1810540A (zh) 座椅装置
CN1675088A (zh) 汽车座椅结构
US10744912B2 (en) Vehicle seat with back suspension and seating surface adjustment
KR101547105B1 (ko) 차량 시트, 특히 자동차 시트
US20080136128A1 (en) Detachable mobile seat for vehicle usable as wheelchair
CN1747851A (zh) 车辆座椅结构
CN1948047A (zh) 倾斜式座椅的结构
US9016787B2 (en) Vehicle sea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