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21614A - 打印控制程序、介质和信息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打印控制程序、介质和信息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21614A
CN1521614A CNA2004100042301A CN200410004230A CN1521614A CN 1521614 A CN1521614 A CN 1521614A CN A2004100042301 A CNA2004100042301 A CN A2004100042301A CN 200410004230 A CN200410004230 A CN 200410004230A CN 1521614 A CN1521614 A CN 15216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rint data
printer
print
automatic sp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042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3516C (zh
Inventor
�ڽ��п�
黑津中克
大岛正道
师冈秀和
¡
八木田隆
����һ
椀田浩一郎
菊池浩司
֮
北形圭
嘉山博之
白井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521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1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351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351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1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 G06F3/1212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achieving reduced delay between job submission and print star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 G06F3/1261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by using alternate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 G06F3/1263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based on job priority, e.g. re-arranging the order of jobs, e.g. the printing seque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8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in client-server-printer device configu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由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打印控制程序,对通过打印机驱动器等的打印数据生成模块生成并进行了假脱机的打印数据再次进行假脱机,并行地执行该再次假脱机、和向再发送目标或替代目标装置的打印数据的输出。借此,能够加快在替代或再传送打印时的输出的处理能力。

Description

打印控制程序、介质和信息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被暂时存储的打印用的假脱机(spool)文件进行再打印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Windows(注册商标)的结构中,已知这样一种传送技术,即,通过OS依次传送作为假脱机文件被写入的文件数据,而不需等待假脱机完成。
另外,已知这样一种技术,即,在Windows(注册商标)的结构中被生成的打印用的假脱机文件之外生成独自的假脱机文件,将该假脱机文件用于再打印。
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特开2002-196916号公报中公开了,为了在传送结束后也利用被传送到打印装置的打印数据而暂时进行假脱机,将该存储的进行了假脱机的打印数据再次传送到打印装置的再传送技术。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当进行为再传送准备的独特的假脱机文件的再传送时,是以能够再次读入打印数据并且假脱机已经结束为前提,并且是以顺序处理为前提的。
例如,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即便在进行打印数据的假脱机中认识到了诸如不能够继续打印那样的打印装置的状态,也必须等待假脱机文件的假脱机结束,因而在将假脱机文件再次传送到其它的装置等之前要花费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通过利用独自的假脱机文件来进行打印数据的再传送那样的结构中,可以更快速地进行再传送的打印控制的结构。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由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打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假脱机步骤,对通过打印数据生成模块生成并进行了假脱机的打印数据再次进行假脱机;以及控制步骤,并行地执行上述假脱机步骤中的打印数据的假脱机和向再发送目标或替代目标装置的打印数据的输出。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中变得很清楚,在全部附图中,对相同或相似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形式中的打印处理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形式中的打印处理系统的计算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实施形式中的计算机的RAM的内存映像图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形式中的FD的内存映像图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与被插入实施形式中的计算机的FD驱动的FD的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形式中的打印控制系统的概略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形式中的作业开始通知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形式中的打印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形式中的打印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形式中的打印控制系统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形式中的打印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形式中的打印控制系统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13A、13B是表示图12中的作业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形式中的打印控制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15是表示实施形式中的打印控制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形式中的打印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实施形式中的打印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8表示在向1104发出指示时所显示的打印设定画面的一例。
具体实施形式
现在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请注意在这些实施形式中设定的部件的相关安排,除非有特别的说明外,数字表达和数字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
[第1实施例]
图1是说明可以应用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此外,假定本系统中的客户计算机连接有1台或多台。
在图1中,102、103、104是作为客户计算机(客户机)的信息处理装置,通过Ethernet(以太网)(注册商标)等的网络缆线与网络106连接。各个客户机装置102~104可以执行应用程序等的各种程序,安装了具有将打印数据变换成与打印机对应的打印机语言的功能的打印机驱动器。此外,打印机驱动器可以登录多个。101是本实施形式的作为服务器(以下,称为打印服务器)的信息处理装置,通过网络缆线与网络106连接。打印服务器101存储网络中使用的文件,监视网络106的使用状态。打印服务器101管理与网络106连接的多个打印机。
此外,客户机102~104和打印服务器101能够通过将进行各个不同控制的打印控制程序可执行地存储在一般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来构成。
另外,当用一般的信息处理装置作为打印服务器101时,也能够同时使其具有客户机102~104的功能。本实施形式中的打印服务器101具有如下功能:进一步存储从客户机102、103、104输出的包含打印数据的打印作业,使打印机进行打印,或者,从客户机102、103、104接受不包含打印数据的打印作业,管理客户机102、103、104的打印顺序,向轮到打印的客户机发出允许发送包含打印数据的打印作业的通知,取得网络打印机105的状态和打印作业的各种信息,通知客户机102、103、104。
105是网络打印机,通过无图示的网络接口与网络106连接。网络打印机105,分析从客户计算机102~104发送过来的包含打印数据的打印作业,一页一页地变换成点图像,对每一页进行打印。106是网络,与客户机102、103、104、服务器101、网络打印机105等连接。
另外,图中只表示出1台网络打印机105,但是实际上可以连接多台网络打印机。进一步,该网络打印机105相当于后述的设备614,显然,对于该设备614,可以适用电摄影方式的激光打印机/复印机/数字多功能机/传真机,或喷墨方式的打印机/数字多功能机等的各种记录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图2是说明可以作为本实施形式的客户机102~105和打印服务器101而使用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如上所述,客户机102、103、104和打印服务器101可通过具有同样硬件结构的信息处理装置来实现。下面,将图2作为说明客户机和服务器的结构的方框图加以说明。
在图2中,200是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部件的CPU,执行存储在硬盘(HD)205中的应用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OS和本发明的网络打印机控制程序等,进行将执行程序所需的信息、文件等暂时存储在RAM202中的控制。
201是ROM,在内部存储基本I/O程序等的程序、文件处理时使用的字体数据、模板用数据等的各种数据。202是提供暂时存储的RAM,作为CPU200的主存储器、工作区等发挥作用。203是软盘(FD)驱动器,如后述的图5所示,能够通过FD驱动器203将存储在作为存储介质的FD204中的程序等载入本计算机系统中。204是作为存储介质的软盘(FD),是存储计算机可以读取的程序的存储介质。此外,作为存储介质,不限于FD,还可以使用CD-ROM、CD-R、CD-RW、PC卡、DVD、IC存储卡、MO、存储栈等任意的介质。
205是外部存储装置之一,是作为大容量存储器发挥作用的硬盘(HD)。在HD205中存储着应用程序、打印机驱动器程序、OS、网络打印机控制程序、相关程序等。另外,作为假脱机装置的假脱机程序确保在该HD205中。此外,假脱机装置在客户机102~104中是客户机假脱机程序,在打印服务器101中是服务器假脱机程序。另外,在打印服务器101中,存储从客户机102~104接受的作业信息,用于进行顺序控制的表也生成在该外部存储装置(HD205)中并存储。
206是用于进行指示输入的键盘。通过使用键盘206,用户向客户计算机、或操作者和管理者向打印服务器进行指示,输入设备的控制指令的命令等。此外,为了进行输入指示,也可以具有指针设备(无图示)。
207是显示器,显示从键盘206输入的指令和打印机的状态等。208是系统总线,负责作为客户机和打印服务器的计算机内的数据流动。209是接口,通过该接口209,信息处理装置与网络106连接,可以进行与外部装置的数据交换。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RAM202的内存映像图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3中,表示出将存储在FD204中的上述网络打印机控制程序载入RAM202,成为可执行的状态的内存映像。
在本实施形式中,表示了从FD204将网络打印机控制程序和相关数据直接载入RAM202并执行的例子,但是除此以外,也可以每当从FD204使网络打印机控制程序工作时,从已经安装了网络打印机控制程序的HD205载入到RAM202。另外,存储本网络打印机控制程序的介质也可以是FD以外的CD-ROM、CD-R、PC卡、DVD、IC存储卡等。进而,也可以将网络打印机控制程序存储在ROM201中,使其成为内存映像图的一部分来构成,直接由CPU200执行。另外,也可以具有实现与以上的各装置相同的功能的软件,代替硬件装置进行构成。
另外,也将本网络打印机控制程序简单地称为打印控制程序。打印控制程序包括用于在客户机102~104中进行指示打印作业的打印目的地的变更、指示打印顺序的变更的控制的程序。另外,打印控制程序也包含在打印服务器101中用于进行打印作业的顺序控制、通知打印作业的打印结束和打印目的地变更请求等的程序。另外,也可以将进行这种控制的本实施形式的打印控制程序分别分成安装在客户机102~104中的模块和安装在打印服务器101中的模块。或者,一个打印控制程序也可以根据实施的环境作为客户机用来发挥功能,或者作为打印服务器用来发挥功能。或者,也可以采用将具有客户机用的功能的模块和作为打印服务器用的功能的模块一起安装在一台计算机中,同时或者时分地模拟地并行动作的结构。
在图3中,301是基本I/O程序,是在接通本控制装置的电源时,具有将OS从HD205读入RAM202,开始OS的动作的IPL(初始程序装入)功能等的程序所进入的区域。302是操作系统(OS),303是网络打印机控制程序,分别存储在确保于RAM202中的区域中。304是相关数据,存储在确保于RAM202中的区域中。305是工作区,确保当CPU200执行本实施形式的打印机控制程序(303)等时所利用的作业区域。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FD204的内存映像图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4中,400是上述FD204的数据内容,401是表示数据信息的卷(volume)信息,402是目录信息,403是作为本实施形式中说明的打印控制程序的网络打印机控制程序,404是其相关数据。403的网络打印机控制程序是根据本实施形式中说明的流程图进行了程序化的程序,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客户机和用户,都采用同样的结构。
图5是表示插入的FD204与图2所示的FD驱动器203的关系的图。在与图2相同的部件上加上相同的标号。在图5中,在FD204中如图4说明的那样存储着本实施形式中说明的网络打印机打印控制程序和相关数据。
其次,说明基于上述的各结构进行动作的打印控制处理。
图6表示本实施形式中的打印系统的概要。
通过在客户计算机的显示单元中显示的应用UI(以下将UI称为用户接口),进行打印指示。根据该打印指示,由打印机驱动器601执行从应用程序经OS的打印指示。打印机驱动器601根据经OS供给的描绘命令(DDI),生成页面描述语言数据。在该页面描述语言数据中包含描绘数据和作业控制数据两者。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也将页面描述语言数据称为打印数据。此外,下面以由打印机驱动器生成打印数据的形态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当应用程序607为单据应用程序时等,也有打印机驱动器的功能被包含在应用程序607中的情况。如果作为打印数据生成模块发挥作用,则可以适用打印机驱动器和应用。
通过假脱机程序602,生成的页面描述语言数据被作为假脱机文件603而写入。与从应用程序选出的打印机相关联的端口是LPR端口604时,使用LPR协议将从假脱机程序602传送来的打印数据传送给设备614。另外,被发送给设备614的打印数据在发送后顺次地被消除。另一方面,当与打印机相关联的端口是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时,从假脱机程序602传送来的打印数据通过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而作业文件609再次被假脱机。
从该假脱机程序602将打印数据传送给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时,图7的端口名称被确定。此外,图7表示当开始假脱机析取时从假脱机程序602通知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的信息的情况。
这里,对图7进行说明。701表示作业传送的开始,702表示打印机名。702的打印机名与从在图8的801的下拉菜单中所显示的打印机名中、根据用户指示选择的打印机名相对应。另外,当端口名与对应于图8的801中所示的各打印机名的打印机相对应,从多个打印机名中选择某个打印机后,如图9的901所示那样,形成与端口对应的显示。
703表示与从图8的801选择的打印机名对应,预先设定的端口名。这相当于图9的901。
704与例如根据打印请求通过OS的结构发布的作业ID相对应。704只要与用于识别通过OS发布的打印请求的ID相关联即可。
进一步,详细说明图8、图9,图8表示打印时在客户机102~104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打印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图8是表示客户机102~104可以选择的多个打印机的列表的图,表示从801的选择列表中选择“打印机E”的情况。
“打印机A”表示与Port(端口)604相关联的通常的打印机,“打印机C”表示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注册商标))写程序,“自动替代者”、“广播”表示用于进行以多个设备614为对象的打印的假想打印机,将打印机B和打印机D作为成员打印机而登录。打印机B和打印机D,除了来自假想打印机的打印外,也可以直接选择这些打印机,进行打印。
图9表示选择“打印机E”时变更图8的显示的情况。901表示“打印机E”的端口名。
回到图6的说明后,接受图7所示的信息的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将接受的图7的信息作为作业开始通知,通知给作业控制打印服务610。只要该通知中至少包含第1作业ID(也称为第1ID)即可。作业控制打印服务610对来自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的作业开始通知(S1402)做出应答,应答在作业控制服务内部用于识别打印请求的第2作业ID(也称为第2ID),和与第2ID对应的作业文件609的路径(S1403)。进一步,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将从假脱机程序提交的打印数据写入到作业文件609中,将作业的写入通知给作业控制打印服务610(S1404)。
作业控制打印服务610,在收到来自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的向作业文件写入作业的通知(S1404)后,顺次读入被写入到作业文件609中的页面描述语言数据,发送给在多个设备614中所对应的设备。
打印管理器611通过API612与作业控制打印服务610进行各种信息的发送接收。例如,打印管理器611生成反映作业控制打印服务610监视的设备614的状态信息的通知的UI,提供各种打印指示的输入画面。特别是,替代U1613与从作业控制打印服务接受设备614的故障信息相对应,在客户机画面上显示具有进行替代打印的指示的功能的UI。这里显示的UI是在图11中表示的UI,将在后面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0表示图6的作业控制打印服务610的详细情况。610内的各方框表示将程序代码和附随它的数据作为汇集在一起的单位的对象。
作业输出模块1001控制打印数据向设备614的发送。
设备监视模块1003具有通过网络缆线等的通信线路监视设备的状态信息的功能。设备监视模块1003具有向设备发出询问,接收从设备自发通知来的状态信息的功能。
作为状态信息,包括设备614中没有纸/调色剂等的消耗品,阻塞、门打开等的错误信息,和设备614中的作业的预约数等的设备的负荷信息等。作业管理模块1002或作业输出模块将检测出的故障信息作为作业控制打印服务610通知给上面说明的打印管理器611。
作业管理模块1002具有仲裁设备监视模块1003和作业输出模块1001的信息发送接收的功能。另外,作业控制打印服务也具有,当在上述服务器101上作为服务器程序进行动作时,和/或,当在输出模块中存在着向同一个设备进行作业输出的多个作业时,控制各个作业的发送顺序的功能。图10中的双向箭头1004表示调度(输出顺序控制)的请求和调度就绪(输出开始指示)。
图12表示作业输出模块1001的详细情况。605和1001内的各方框表示对象。
在作业输出模块1001内,以打印机和称为Proxy Output Port(替代输出端口)的单位来管理作业。这与登录在OS的假脱机程序中的打印机和端口对应,但是在作业控制打印服务内部为了进行控制而保持有必要的扩展打印机信息。作为该可设定的打印机信息,例如如图16中记载的那样,有作业的优先级和当有多个打印等待作业时是否进行替代打印等的替代发生条件。
另外,作为端口(Proxy Output Port)的选项属性,如图17记载的那样,除了设备的地址和模块名外,还具有发送协议、向设备的传送方法等。
将由打印机接收的作业经由对应的Proxy Output Port传送给设备。此外,当存在多个指向1个设备的Proxy Output Port时,由打印机接收的打印数据在Proxy Output Port中受到顺序控制,顺次地传送给设备。
其次,结合图11、图12、图13A、图13B、图15、图16、图17,说明图14的流程图。图14对应于再次对通过打印机驱动器生成并假脱机的打印数据进行独自假脱机,并行执行该独自加脱机和向独自假脱机后的替代目标设备发送打印数据的处理。
当从应用程序向通过图9所示的用户接口进行设定后的打印机E发出打印指示时,将来自OS的打印开始事件通知给作业输出模块1001内的打印机E,作为步骤S1401的打印开始事件来识别。如果在打印机E中检测出新发布作业,则从作业管理信息,选择/生成未使用的第2ID,将从OS取得的作业的属性和第1ID以及作业信息都登录在作业管理信息1201中。由打印机E进行的新作业发布的检测,既可以由打印机E直接进行,也可以是通过预定的软件模块进行检测的形态。另外,作业管理信息1201被保存在RAM202上,可以进行高速访问,但是将图13记载的作业属性的复制品作为文件保存在HD205上,与作业文件609一起,在PC再起动时也可以利用。
作业信息的详细情况如图13A所示,除了第1ID1303与第2ID1301、1302的对应外,也保存作业文件609的名称1304、打印机名1305、端口名1306、作业状态1307、接受时刻等1308、优先顺序1309。另外,因为图13B的1310至1318的信息分别与图13A的1301至1309对应,所以这里省略其详细说明。通过生成该图13A和图13B所示的作业识别符和原始作业识别符,可以在与OS作业ID连系在一起的作业文件609的假脱机处理之外,将在作业文件609中进行了假脱机的打印数据适当地传送给设备。
通过从作业识别符、原始作业识别符、打印机名和第1ID中以任意组合来抽取,可以检索作业信息,通过API612和无图示的内部接口,形成可以从打印机1208、Proxy Output Port1209等访问的结构。另外,关于作业识别符,也可以单独地进行检索。另外,图12中的Proxy Output Port1209、1213是与打印机E、打印机B独立记载的,但是也可以包含在打印机E、打印机B等的预定功能模块中。
上述打印指示的结果,应用程序描绘的数据通过DDI由OS的假脱机程序602进行假脱机,生成假脱机文件603。假脱机程序602顺次地读取该文件,将作业数据通知给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
从假脱机程序602将作业数据发送开始通知给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后,在步骤S1402中,从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将包含图7所示的信息的作业开始请求通知给打印机E。
在步骤S1403,作业控制端口监视器605从根据步骤S1401的通知,由打印机E更新的作业管理信息1201中将打印机名和第1ID作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后的图13所示的作业信息中,将第2ID和文件名作为步骤S1402的应答进行接收。
从假脱机程序602接收作业数据后的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根据监视器在步骤S1403中接收的信息,开始与第2ID对应的作业的作业文件名向文件的作业写入,在步骤S1404中,将第2ID和作业的写入开始通知给打印机E。在接受了步骤1404的通知的打印机E中,在步骤S1405,对于Proxy Output Port E进行与第2ID对应的作业的发送预约/登录。而且,在Proxy Output Port E中,将从打印机E登录的第2ID登录到发送等待作业的队列1210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打印控制程序,可以排他选择是否并行地进行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中的作业文件609的假脱机处理的动作和Proxy Output Port中的发送处理。
如果具体地说明这种可选择,在图17中,“作业向设备的传送”查询对话框是与选择按钮对应的,当选择“一边进行假脱机一边传送”时,并行地进行假脱机动作和发送处理,当选择“假脱机后进行传送”时,与已往的程序一样,在完成假脱机后进行传送。该图17的设定画面是为每个Proxy Output Port的设定而准备的。
当选择一边进行假脱机一边传送,作为端口的传送模式的属性时,在Proxy Output Port E中,不等待后述的步骤S1412中的第2ID作业写入结束通知,作为传送候选进行接收。作为传送候选进行标记后的作业,从1201和图13所示的作业信息,通过优先顺序、接受时刻等确定发送顺序。关于作业发送顺序的确定方法,因为与本发明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这里不对其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当用由打印机E登录的第2ID进行识别的作业轮到发送时,在步骤S1406,与打印机E对应的Proxy Output Port E读取作业文件609,并且将读入的打印数据发送给设备614(打印机设备E)。在接受了发送的打印数据的打印机设备E中,执行根据打印数据的向介质的记录。这样,通过Proxy Output Port的功能,实现一边连续对作业文件609进行通过打印机驱动器生成的打印数据的独自假脱机,一边并行执行向输出目标设备的打印数据的传送的控制,能够提供处理能力快的打印控制的结构。
这里,将在设备中发生预定的故障的情况,通过设备监视模块1003通知给打印管理器611后(对应S1501),通过打印管理器611起动图11所示那样的替代UI613(对应S1502)。
这里详细说明图11,由图11中的“作为替代目标可以选择的打印机一览”所显示的打印机列表与图12中的具有Proxy Output Port的打印机E和打印机B等对应。
在替代U1613中,显示发生了替代的作业、实施其打印所需的打印机功能/装备(1101)、以及可以替代的打印机列表及其状态(1104)。在1101中,基于被假脱机文件603假脱机后的打印数据,显示特定的打印机的功能/装备等的作业信息。例如,进行与有无装订功能、是否具有提供预定尺寸的用纸的供纸盒等的功能有关的显示。
进而,当选择替代目标的打印机候选例如打印机B时,在打印机功能画面(1103)中显示该打印机保持的选项构成(用纸尺寸、装订、双面等)的信息。在与本发明有关的打印装置中,为了一边进行假脱机一边传送作业,也有在发生替代的时刻不确定作业属性的情况。具体地说,可以举出在假脱机程序602中不对全部的打印数据进行假脱机,不确定全部打印数据的张数,不进行用纸尺寸的确定等情况。
另外,在图11中不显示打印所需的功能,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按下1102中记载的“更新打印机信息”按钮,能够从打印管理器611对于作业控制打印服务610取得作业和打印机属性/状态信息,显示与最新处理状况相应的作业信息或替代目标打印机的状态。另外,也可以非同步地将最新处理状况的变更从作业控制打印服务通知给打印管理器,对其进行检测,进行替代UI的图11的再显示。
而且,当对1104发出指示时,显示图18所示的UI(打印设定画面)。能够通过图18的UI从客户机指定在替代目标的打印机中的打印开始页(理论页)。将在后面述说它的详细情况。
回到对图14的说明,当通过图11的替代UI将替代打印机的指定输入到本打印系统中后,在步骤S1407,通过API612将替代指示通知给打印机E(对应S1503)。
图14的情况表示通过图11的替代UI,将打印机B作为替代目标打印机的指示输入到本打印系统的情况。
在步骤S1408,打印机E至少将第2ID、表示接下来应输出的打印范围的页信息或份数信息通知给打印机B。
这里详细说明应输出的打印范围。
(1)基于通过来自排纸时的设备的事件,或者从设备监视模块向设备614的轮询而取得的排纸完成的面数。
(2)基于图18那样的替代目标打印机中的输出开始页。
首先,详细说明(1),每排出一张物理介质,就从设备将事件通知给设备监视模块1003。
进而,为防备漏掉上面说明的事件的情况,通过轮询取得排纸完成的面数。具体来说,当设备监视模块1003检测到不能从设备614继续打印的状态时,通过轮询取得在设备614中的排纸完成的面数。如果待机预定时间,从设备监视模块1003进行轮询,则能够取得更可靠的排纸面数。
然后,详细说明(2),图11是当由设备监视模块1003(作业控制打印服务610)检测到不能用设备614继续打印的状态时,根据替代源打印机的排纸状况,通过打印管理器611显示替代UI613,从而向用户进行提示。
当替代源打印机的排纸状况是一张(物理介质)也没排出时,不显示图18。例如,如果确认物理介质的排纸为9张,则如图18的18801所示,设定“10”作为初始值。例如,当排纸完成的页有污损时,或由于某种原因设备管理模块的检测发生错误时,能够由用户设定开始页。
另一方面,只要排出一张纸,在1801中就显示出将加上排纸完成的面数的开始页设定为初始值的图18的UI。而且,当由图18的1802的打印开始按钮发出指示后,将设定在开始页1801中的“续页”和作业文件609的全部传送给设备614。另外,既可以将来自相当于“续页”的页的作业文件609发送给替代目标设备614,也可以重新生成来自相当于“续页”的页的作业文件609。
另外,接受步骤S1407的替代指示后的打印机E,在步骤S1409中,与步骤S1408的处理并行进行,向Proxy Output Port E发出取消/删除与第2ID对应的作业的指示。这时,如果继续进行假脱机处理,则只取消发送处理,将作业的状态1307作为“假脱机中删除中”,将图13A的作业信息留在作业管理信息1201中。
收到了步骤S1408的通知的打印机B在步骤S1410中,新生成用于管理作业的第3ID(也称为第3ID),用表示被替代的作业的第2ID,从作业管理信息1201中参照与第2ID(作业识别符或原始作业识别符)对应的作业信息图13A,作为第3ID的作业属性进行复制并设定。作为参照应复制的作业属性的信息,只要是能够确定替代源的作业的信息即可。
这时,在打印机E中的打印机E所固有的属性(不是应继承的属性),例如作业的状态(在打印机E中为假脱机中-删除中,在打印机B中为发送等待)不进行复制。由此生成的作业信息如图13B所示。
而且,在步骤S1410,当替代或再发送打印数据时,能够一边接着替代前或再发送前已经完成假脱机之处,继续进行假脱机,一边将进行了假脱机的数据发送给替代目标或再发送目标的打印机设备。由此,不必将最初用打印机E进行了假脱机的处理在用打印机B时再次进行,能够将在打印机E中进行的假脱机处理活用于新的替代目标或再发送目标。
在步骤S1411,与步骤S1406一样,对通过打印机驱动器生成并进行假脱机的打印数据,再次进行独自假脱机(作业文件609),并行执行该独自假脱机和经过独自假脱机的打印数据向替代目标设备的发送。另外,该步骤S1411的处理和由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进行的作业文件609的处理,对不同的ID并行地执行。具体来说,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在发生替代时,也不从最初重新进行向作业文件609的写入,而是接着已经完成假脱机之处继续进行。进一步具体地说,当从打印机E向打印机B发生替代时,基于第3ID要进行假脱机的作业文件609,接着以前与第2ID对应地由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写入的作业文件609的已有部分继续进行写入。
这样,通过步骤S1406、S1412的Proxy Output Port的功能,在实施步骤S1404到1412的处理中也能够继续执行通过打印机驱动器生成的打印数据向作业文件609的独自假脱机,还能够实现并行地执行打印数据向替代目标设备的传送的打印控制。
例如,在打印机B接收到步骤S1408中的通知时,即使通过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已完成80%的作业文件609的假脱机,打印机B也能够从已经进行了假脱机的文件的必要部分适当地向替代目标的打印机设备进行传送。作为必要的部分,例如是来自最初的假脱机文件(在向设备614发送时,附加基于S1408的通知的页信息),或来自基于S1408的通知的页的假脱机文件。更新后的信息根据按下1102中记载的“更新打印机信息”按钮而反映在图11的UI中。
另一方面,当借助于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结束作业文件609的写入时,通知作业文件的写入结束的同步信号(步骤S1412)。可以将同步信号的通知直接通知给打印机B,也可以用信号装置等(semaphore:在同时工作的过程之间取得同步或进行中断处理的控制的机构。另外,为此在过程之间进行交换的信号。)进行通知。
另一方面,如图12的1206所示,从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向打印机E进行附有第2ID的写入结束通知。打印机E根据已确定的作业的属性信息(打印纸尺寸、打印纸张数等)更新作业管理信息1201。在该更新时,更新具有原始识别符(第2ID)的全部的作业信息。这样,能够管理根据同时使用第2ID的预定的通知,再次进行假脱机的作业文件609。
另外,在检测出步骤S1412的同步信号的打印机B(Proxy OutputPort B)中,在步骤S1411中,当发送给在检测时存在的打印机设备B的作业文件的读入结束时,认识到没有更多的要发送的作业文件,并且结束作业的发送处理。进而,作为别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从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向打印机E和打印机B通知与第2ID对应的作业的写入已结束,或者,也可以由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通知打印机E,进而由打印机E通知替代目标的打印机B。
由设备监视模块1003检测出在设备B中的打印完成,当经由作业管理模块1002通知作业输出模块1001时,从作业管理信息1201删除图13A,图13B的作业信息和作业文件609,打印处理完成。
这样,根据第1实施例,由于能够对通过打印机驱动器生成并被假脱机的打印数据再次独自进行假脱机,同时执行该独自假脱机、和向被独立假脱机的替代目标设备的打印数据的发送,因此,能够迅速地进行在打印数据的再发送和向其他设备的传送时所需的独自假脱机文件的向设备的发送开始。
另外,可以与通过打印机驱动器生成的打印数据对应并通过OS发布的第1ID不同地,生成对被独自假脱机的打印数据的第2ID,根据该第2ID,换句话说,进行对应于与原始作业不同地发布的ID(第2ID和第3ID)的作业管理,因此,在结束从假脱机程序602到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的假脱机析取等的OS独自处理后,也可以进行伴随再发送/替代的作业追踪/管理。进而,进行信息处理装置(PC)的再起动,即使发布与在OS再起动前的打印处理中发布的作业ID重复的ID(第1ID),也能够可靠地进行作业的追踪/管理。
此外,以已有的独自假脱机文件的写入已经结束为前提,进行独自假脱机文件的传送/再发送,而无需认识到假脱机文件的写入结束。与此相反,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检测出独自假脱机文件(作业文件609)的写入结束,所以,在一边写入独自假脱机文件一边将独自假脱机文件发送给设备的形态中,即使在没有更多的要发送的独自假脱机文件的情形中,由于认识到了独自假脱机文件的结束,所以能够可靠地结束独自假脱机文件的发送。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关于假脱机使用了“独自”这样的词,但是在本质上,并不限于此。即,如果是可以将被再假脱机的作业文件609作为不同于假脱机文件603的作业进行管理的ID,则可以适用之。
例如,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包含作业控制打印服务610的功能,并且,一边保持作业文件609,一边用OS的假脱机程序602对“假脱机文件603′”进行再假脱机,将该保持的作业文件609再次投入到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
并且,能够管理对应于相对该“假脱机文件603′”从OS发布的ID而再发送的“作业文件609′”,并同时执行要进行再假脱机的打印数据(作业文件609)的假脱机、和向再发送目标或替代目标设备的打印数据(作业文件609′)的发送。
[第2实施例]
在第1实施例中,说明了打印机E将打印机B作为替代目标的打印机进行处理的情形。在第2实施例中,进一步说明打印机B实施替代处理的情形。另外,在第2实施例中的打印系统也具有与图1到图17相同的结构。这里,说明与第1实施例的不同处。
在打印机B中进一步发生与替代ID3对应的作业的替代时,当由替代UI指定打印机D作为第3ID的作业的替代目标时,由打印机D生成第4ID。此外,使用表示被替代的作业的第3ID,由作业管理信息1201从与第3ID对应的作业信息图13B复制必需的作业属性,生成新的作业信息。即,进行上面说明的步骤S1410、S1411的处理,生成与图13B相当的新的作业信息。另外,也与第1实施例相同地删除与步骤S1412相应的作业信息。
另一方面,在打印机B中,与步骤S1408相同地,将第3ID及第2ID信息、和表示要连续输出的打印范围的页信息或份数信息通知给打印机D。另外,在该通知中至少包含第2ID,只要被通知源的打印机D可以特定通知源对应于原始识别符的第2ID的文件名等的各种属性即可。
进而,打印机B进行取消/删除与步骤S1409相同的ProxyOutput PortB中的与第3ID对应的作业的指示。这时,当继续假脱机处理时,只取消发送处理,将作业的状态1316作为“假脱机中删除中”,在图13B中表示的作业信息被余留在作业管理信息1201中。
[第3实施例]
在第1实施例和第2实施例中,说明了按照替代时替代目标的Proxy Output的发送模式设定的情形。在第3实施例中,进一步说明按照替代源(打印机E中的Proxy Output Port E)的设定进行处理的情形。另外,在第3实施例中的打印系统也具有与图1到图17相同的结构。这里,只说明与第1实施例和第2实施例的差异。
在步骤S1402中,当从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通知作业的假脱机开始和端口名时,打印机E从端口名取得Proxy Output Port E的发送模式设定(在图12中,记载为传送模式),作为作业属性的信息,追加保存在图13A和图13B所述的作业信息中(在图13中未画出)。
这里,当输入步骤S1407那样的替代指示时,替代目标的ProxyOutput Port B判断作业的属性,即使Proxy Output Port B的发送模式设定为“假脱机结束后发送”,当作业的属性为“一边进行假脱机一边发送”时,关于存在有来自作业控制服务端口监视器605的写入开始通知的作业,作为发送候选而附加标记的信息。
对应于被附加了标记的独立假脱机文件,即使是在假脱机中,也立即被发送到设备中,而与Proxy Output Port B的发送模式设定并没有关系。
另外,当存在多个被附加了标记的作业时,按照预先确定的优先顺序,决定1个要发送的作业。当在步骤S1410中在替代目标的打印机(打印机B)中进行作业信息的参照时,作为替代目标的作业信息而复制发送模式。
这样,根据第3实施形式,即使替代目标的端口的设定(属性)为“假脱机后发送”的模式,也能够通过继续最初由用户希望的最初指定的打印机的端口设定(属性),来实现用户所希望的快速的打印。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和第2实施例,即使在打印数据处于假脱机状态时认识到了诸如不能继续打印的打印装置的状态,也可以迅速地将假脱机文件再传送给其它的设备,而不需等待假脱机文件的假脱机结束。
此外,根据第3实施例,即使替代目标的端口的设定为“假脱机后发送”的模式,也能够通过继续用户最初所希望的端口的设定,来实现用户所希望的快速的打印。
此外,本发明可以用单个设备或包含多个设备的系统来实现,这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能够理解的。
应该注意到,本发明包括用于实现上述实施形式的功能的软件程序,直接从记录介质或者用有线或无线通信将该程序提供给具有能够执行这种程序的计算机的系统或设备,由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执行这种程序,实现与上述实施形式等效的功能。
因此,对计算机提供并安装程序,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功能性处理(functional processes),该程序本身即实现了本发明。即,用于实现由本发明实施的处理的计算机程序本身被包括在本发明内。
在上述情形下,只要存在程序功能(program capabilities),则程序的格式,例如无论由目标码还是由解释器(interpreter)来执行该程序,并不重要。
用于提供程序的记录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记录介质如软盘、硬盘或磁带,光或磁-光记录介质如MO、CD-ROM、CD-R、CD-RW、DVD-ROM、DVD-R或DVD-RW,或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
向上述系统或设备提供上述程序的有线或无线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在计算机网络中的服务器上形成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或存储能够变成在客户计算机上形成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的数据文件(即程序数据文件),比如具有自安装能力的经过压缩的文件,和将程序数据文件下载到所连接的客户计算机。在这种情形中,能够将程序数据文件分成多个段文件,和在不同的服务器中配置的段文件。
换句话说,将用于由计算机来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程序数据文件下载给多个用户的服务器装置也包括在本发明内。
正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程序可以被加密并存储在记录介质如CD-ROM中然后分发给用户。满足一定条件的用户,例如,可以通过因特网从主页下载的用户,可以得到解密加密文件的解密数据,用户使用这些解密数据来运行加密程序,使其在电脑上安装。
此外,正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除了通过由计算机读出和执行上述程序实现上述实施形式的能力外,上述实施形式的上述能力也可以由在计算机中运行的操作系统软件(OS)实现,该操作系统根据程序指令,执行以前所描述的某些或者全部实际过程。
此外,本发明还包括一个实例,在该实例中,上述实施形式的上述能力是这样实现的:从记录媒质中读出程序代码,把它写入到功能扩展卡或者功能扩展单元中,该功能扩展卡插在计算机上,而该功能扩展单元与计算机相连,根据程序代码指令,在功能扩展卡或者功能扩展单元的CPU或者类似设备中运行全部或者部分步骤。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形式,可以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进行各种不同的变化和修改。所以,为了向公众报告本发明的范围,撰写了下列权利要求书。

Claims (12)

1.一种由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打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假脱机步骤,对通过打印数据生成模块生成并进行了假脱机的打印数据再次进行假脱机;以及
控制步骤,并行地执行上述假脱机步骤中的打印数据的假脱机和向再发送目标或替代目标装置的打印数据的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ID生成步骤,生成与通过上述打印数据生成模块生成的打印数据对应地发布的第1ID,和独立于上述第1ID,在上述假脱机步骤中进行了假脱机的打印数据的第2ID;以及
管理步骤,进行与在上述ID生成步骤中生成的第2ID对应的作业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ID是通过OS发布的I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步骤,在替代或再传送上述打印数据时,接着在替代前或再传送前已经假脱机的数据进行假脱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知步骤,将上述第2ID通知给从多个打印机中通过替代设定画面指示的替代目标的打印机;
确定步骤,根据在上述通知步骤中通知的第2ID,确定要替代的打印数据;以及
读入步骤,读入在上述确定步骤中确定的打印数据,
其中,上述控制步骤,并行地处理在上述假脱机步骤中的打印数据的假脱机和上述读入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多个打印机的每一个中,具有对应地设定的端口信息。
7.一种执行打印控制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假脱机机构,对通过打印数据生成模块生成并进行了假脱机的打印数据再次进行假脱机;以及
控制机构,并行地执行由上述假脱机机构进行的打印数据的假脱机和向再发送目标或替代目标装置的打印数据的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ID生成机构,生成与通过上述打印数据生成模块生成的打印数据对应地发布的第1ID,和独立于上述第1ID,在上述假脱机步骤中进行了假脱机的打印数据的第2ID;以及
管理机构,进行与由上述ID生成机构生成的第2ID对应的作业管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ID是通过OS发布的ID。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机构,在替代或再传送上述打印数据时,接着在替代前或再传送前已经假脱机的数据进行假脱机。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通知机构,将上述第2ID通知给从多个打印机中通过替代设定画面指示的替代目标的打印机;
确定机构,根据由上述通知机构通知的第2ID,确定要替代的打印数据;以及
读入机构,读入由上述确定机构确定的打印数据,
其中,上述控制机构,并行地执行由上述假脱机机构进行的打印数据的假脱机和由上述读入机构进行的读入。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多个打印机的每一个中,具有对应地设定的端口信息。
CNB2004100042301A 2003-02-12 2004-02-12 打印控制方法和信息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351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33782 2003-02-12
JP033782/2003 2003-02-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1614A true CN1521614A (zh) 2004-08-18
CN1303516C CN1303516C (zh) 2007-03-07

Family

ID=32767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423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3516C (zh) 2003-02-12 2004-02-12 打印控制方法和信息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719703B2 (zh)
EP (1) EP1452956A3 (zh)
CN (1) CN1303516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8135C (zh) * 2005-12-02 2008-10-22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1093B1 (en) 1999-02-02 2001-05-15 Ron D. Storer Push bar mounting system
US6318773B2 (en) 1999-02-02 2001-11-20 Ron D. Storer Push bar mounting system
JP3774702B2 (ja) * 2003-02-12 2006-05-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3941794B2 (ja) * 2004-04-27 2007-07-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分散印刷制御装置及び印刷ジョブ分散方法
US8661332B2 (en) 2004-04-30 2014-02-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cument processing
US7383500B2 (en) 2004-04-30 2008-06-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building packages that contain pre-paginated documents
US7359902B2 (en) * 2004-04-30 2008-04-15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ts in a package
US7755786B2 (en) * 2004-05-03 2010-07-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 of various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US7580948B2 (en) 2004-05-03 2009-08-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Spooling strategies using structured job information
US20050246384A1 (en) * 2004-05-03 2005-11-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ssing data between filters
US7519899B2 (en) * 2004-05-03 2009-04-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Planar mapping of graphical elements
US7634775B2 (en) * 2004-05-03 2009-12-15 Microsoft Corporation Sharing of downloaded resources
US8243317B2 (en) 2004-05-03 2012-08-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Hierarchical arrangement for spooling job data
US8363232B2 (en) 2004-05-03 2013-01-29 Microsoft Corporation Strategies for simultaneous peripheral operations on-line using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job information
JP4298594B2 (ja) * 2004-06-14 2009-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通知方法
JP4164479B2 (ja) * 2004-07-29 2008-10-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処理方法、及び、記憶媒体、及び、情報処理装置、並びに、印刷システム
JP4630751B2 (ja) * 2005-07-28 2011-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8482755B2 (en) * 2005-09-14 2013-07-09 Ricoh Production Print Solutions LLC Print controller using a job despool token to control the release of print jobs stored in a rasterized job spool
JP4847212B2 (ja) * 2006-05-29 2011-1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の記憶媒体
JP4881130B2 (ja) 2006-11-08 2012-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4845700B2 (ja) * 2006-12-13 2011-1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971778B2 (ja) * 2006-12-20 2012-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管理装置、印刷管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795267B2 (ja) * 2007-02-20 2011-10-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987099B2 (ja) 2010-05-06 2012-07-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2063944A (ja) 2010-09-15 2012-03-29 Canon Inc 印刷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クライアント端末、プリントサーバ、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795848B2 (ja) * 2010-09-22 2015-10-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752169B2 (ja) * 2013-04-03 2015-07-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KR20150009242A (ko) * 2013-07-16 2015-01-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서버 장치 및 서버 장치의 인쇄 제어 방법
JP6272080B2 (ja) 2014-02-26 2018-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分散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272117B2 (ja) 2014-04-14 2018-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サーバー及び印刷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US9594530B2 (en) * 2015-02-26 2017-03-14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7434A (en) * 1991-10-28 1994-02-15 Monarch Marking Systems, Inc. Barcode identification system spooler
JPH08123637A (ja) * 1994-10-21 1996-05-17 Fuji Xerox Co Ltd 印刷制御装置
DE69729169T2 (de) * 1996-12-27 2005-06-09 Canon K.K. Drucksystem
JP3873427B2 (ja) * 1998-01-30 2007-0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制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中間ファイルの加工装置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が記録された記録媒体
JP2000089921A (ja) * 1998-09-11 2000-03-31 Nec Eng Ltd 印刷データスプール制御方法
US6466935B1 (en) * 1999-06-04 2002-10-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lying relational database technology to process control in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US6380951B1 (en) * 1999-10-01 2002-04-30 Global Graphics Software Limited Prepress workflow method and program
JP2001243159A (ja) * 2000-02-29 2001-09-07 Canon Inc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記憶媒体
US7468802B1 (en) * 2000-04-17 2008-12-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print jobs via parallel spooling and despooling operations
JP3720740B2 (ja) * 2000-09-12 2005-1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分散印刷システム、分散印刷制御方法、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2196916A (ja) 2000-12-25 2002-07-12 Ricoh Co Ltd 印刷システム
JP2002254611A (ja) * 2001-02-28 2002-09-11 Canon Inc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ヘッド特性データ選択方法
JP4420421B2 (ja) * 2001-03-19 2010-0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3058528A (ja) * 2001-05-31 2003-02-28 Canon Inc 文字処理装置および文字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804607B2 (en) * 2001-09-14 2010-09-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Group printer for multiple member printers
JP3639821B2 (ja) * 2001-09-14 2005-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方法及び印刷制御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が実行可能な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出し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US7894083B2 (en) * 2001-09-14 2011-02-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 control with interfaces provided in correspondence with printing methods
JP4125044B2 (ja) * 2002-05-31 2008-07-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4371632B2 (ja) 2002-06-05 2009-1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その記録制御方法
JP3774702B2 (ja) * 2003-02-12 2006-05-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8135C (zh) * 2005-12-02 2008-10-22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40160613A1 (en) 2004-08-19
EP1452956A3 (en) 2010-03-17
EP1452956A2 (en) 2004-09-01
US7719703B2 (en) 2010-05-18
CN1303516C (zh) 2007-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3516C (zh) 打印控制方法和信息处理装置
CN1269018C (zh) 打印控制设备和方法、信息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260070C (zh) 打印控制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280705C (zh) 打印控制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功能提供装置
JP4630595B2 (ja) 印刷工程処理装置および印刷工程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US909454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577244A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1038533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预览方法、打印机系统和控制方法
US7538902B2 (en) Print control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12006939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job log management method
CN1842124A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841309A (zh) 打印系统、信息处理装置、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JP2008276494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ジョブ管理方法
US8665478B2 (en) Print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print server, control method of the print server,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30077130A1 (en) Printing control system, printing control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or
JP623335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084041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ジョブ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10216361A1 (en)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holding a printer driver, print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holding a printer search program
CN1497423A (zh) 数据处理设备
JP2011034554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275539B2 (en) Printer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a printer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therefor
JP2009075832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20080193183A1 (en) System and a program product
JP6686696B2 (ja) 印刷制御装置及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946932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307

Termination date: 201802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