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09576A - 用于调整配准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调整配准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09576A
CN1509576A CNA028100867A CN02810086A CN1509576A CN 1509576 A CN1509576 A CN 1509576A CN A028100867 A CNA028100867 A CN A028100867A CN 02810086 A CN02810086 A CN 02810086A CN 1509576 A CN1509576 A CN 15095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rrection
adjustment
correction data
display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100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村佑介
佐野重幸
平井美绘
川岛利行
斋藤诚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09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95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16Picture reproducers using cathode ray tubes
    • H04N9/28Arrangements for convergence or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4Projection arrangements for image reproduction, e.g. using eidophor
    • H04N5/7408Direct viewing projectors, e.g. an image displayed on a video CRT or LCD display being projected on a screen

Abstract

一种用于调整在显示器的显示屏幕上的失真和色彩误配准的配准设备,包括RAM(13,15),在此记录了用于校正在显示屏幕上以水平和垂直方向所排列的调整点中的每一个点的视频信号的扫描位置的配准调整数据,和内插计算块(18),用于确定内插扫描线数,该内插扫描线数是根据输入视频信号在调整点之间所产生的扫描线数,并且根据内插扫描线数通过为与显示屏幕的所述位置相对应的从每个调整点的校正数据获得的校正波形计算内插,来生成用于偏转线圈的电流信号。

Description

用于调整配准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整用来校正在使用三个阴极射线管(CRT)等的三管型(triple-tube type)CRT投影仪中出现的图像失真等的配准(registration)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的有如图1所示利用三个阴极射线管(CRT)或者CRT30R、CRT30G和CRT30B,分别投影R信号、G信号和B信号的三原色图像以在屏幕S上形成R、G、B信号的复合图像的三管型CRT投影仪。在利用三管型CRT投影仪形成复合图像的过程中,由于从CRT30R、CRT30G和CRT30B分别投影到屏幕S上的R、G、B信号的图像的投影位置彼此不同,出现了使如此形成的图像常遭受变形和色彩漂移的问题。
为了校正图像的这种失真和色彩漂移,给三管型CRT投影仪配备有配准装置。该配准装置是适用于通过产生的校正波形信号和相对应如此生成的校正波形信号的偏转电流所提供的用于各个CRT配准的预定的偏转线圈来校正图像失真和色彩漂移的装置。
在三管型CRT投影仪中,按如图2所示的流程图的过程调整配准。首先,在步骤S21,进行主偏转调整以使各个CRT根据水平同步信号和垂直同步信号扫描图像。接着,在步骤S22中,进行粗调整(进行粗调整的模式被称作为粗调整模式)以调整投影到屏幕S的整个图像的失真和色彩漂移,接着,在步骤S23,分别用配准装置进行精调整(进行精细调整的模式被称作为精调整模式)以在屏幕S上所排列的多个调整点独立地调整图像的失真和色彩漂移。这样,作为配准调整或者配准的调整,就存在粗调整模式和精调整模式。
三管型CRT投影仪能够处理以诸如NTSC(全国电视系统委员会)、PAL(Phase-Alternation Line(逐行倒相))和HDTV(High-DefinitionTelevision(高清晰电视))的各种输入视频模式所提供的图像信号,并同样也能够处理以各种显示模式所提供的图像信号,其中,能够以各种显示结构显示图像,诸如全模式、扩展图像的预定部分的图像变比(zoom)模式、显示其垂直分量被单独压缩的图像的V(vertical(垂直))压缩模式。
如果将在以NSTC的全模式进行配准调整中是有效的、且和图像信号的水平同步信号和垂直同步信号同步的校正波形信号用到V压缩模式中,则和图像信号类似,沿着垂直方向对校正波形信号进行压缩,并且与CRT管表面位置相对应的校正波形信号的波形被不希望地改变,如图3A和图3B所示。
当考虑到基于时间轴的情况时,因为通过图像信号在扫描CRT管表面的一个扫描场(field)中所要求的时间周期和在全模式及V压缩模式(16.67毫秒的扫描时间)中的相同,所以校正波形信号本身是相同的。
因此,配备有传统配准装置的三管型CRT投影仪要求不同的与各个输入模式相对应的校正波形信号,并且用户必须为每个输入模式按手动操作进行配准调整,这会使得进行配准调整的时间周期被不希望的加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用于调整能够处理不同输入模式的图像信号、并且能够降低在进行配准调整中所要求的时间周期的配准的装置和方法,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上述目的能够通过提供用于调整配准的装置来达到,该装置包括:存储器部件,用于存储用来校正为各个沿着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在显示屏幕上所排列的多个调整点的图像信号的扫描位置的偏转的校正数据;内插扫描线数确定部件,用于确定在与输入图像信号相对应的调整点之间所扫描的扫描线数;以及校正波形信号生成部件,用于根据从存储器部件所读出的校正数据产生与显示屏幕位置相对应的校正波形,并且根据由内插扫描线数确定部件所确定的扫描线数进行内插计算,以生成应用于偏转线圈的电流信号。
同样,上述目的能够通过提供用于调整配准的方法来达到,该方法包括步骤:存储用来校正为各个沿着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在显示屏幕上所排列的多个调整点的图像信号的扫描位置的偏转的校正数据,确定在与输入图像信号相对应的调整点之间所扫描的扫描线数,以及根据从为各个调整点所存储的校正数据确定与显示屏幕位置相对应的校正波形,并且根据在调整点之间的扫描线数进行内插计算以生成应用于偏转线圈的电流信号。
利用上述结构,一旦存储用于与输入模式、图像大小等相对应的预定输入状态的偏转的一组校正数据,则能够通过根据内插扫描线数进行内插计算来获得基于时间轴的应用于偏转线圈的校正波形信号,该内插扫描线数按照用于与由校正数据所产生的显示屏幕位置相对应的校正波形的图像信号的输入状态来确定。因此,应用于偏转线圈的电流波形能够在短的时间周期内容易地获得,并且,能够降低在存储校正数据过程中所要求的存储容量。
根据用于调整配准的所述装置,存储器部件存储用于在整个显示屏幕上校正图像信号的扫描位置的粗调整的校正数据,以及用于部分地校正图像信号扫描位置的精调整的校正数据,并且所述装置还包括校正波形叠加部件,用于将从用于粗调整所获得的校正波形和从用于精调整的校正数据所获得的校正波形进行叠加。
根据用于调整配准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步骤:存储用于在整个显示屏幕上校正图像信号的扫描位置的粗调整的校正数据,以及用于部分地校正图像信号扫描位置的精调整的校正数据,并且将从用于粗调整所获得的校正波形和从用于精调整的校正数据所获得的校正波形进行叠加。
利用上述结构,当合并粗调整和精调整时,用于图像信号的更灵活的配准调整是可能的,并且能够用减少的数据表达复杂的校正波形。而且,在将从用于粗调整的校正数据所获得的校正波形和从用于精调整所获得的校正波形叠加,以及生成在进行配准调整中所要求的校正波形之后,进行内插计算。这样,最小化了为计算处理所需的步骤数,并且在短的时间周期内能够获得电流波形。
根据用于调整配准的装置和方法,周期性地改变在调整点之间的扫描线数。
根据本发明,利用上述结构周期性地改变图像大小是可能的,这能够预防CRT的老化。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用于解释传统的三管型CRT投影仪的原理视图。
图2示出了用于解释利用三管型CRT投影仪的配准调整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3A和图3B示出了在三管型CRT投影仪中在配准调整中所使用的校正波形。
图4示出了用于解释本发明的三管型CRT投影仪结构的方框图。
图5示出了用于解释三管型CRT投影仪的系统IC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6示出了在三管型CRT投影仪的粗调整RAM中所存储的粗调整的校正波形数据。
图7示出了在三管型CRT投影仪的粗调整RAM中所存储的粗调整的校正波形数据。
图8示出了用于解释在精调整模式中的调整点的视图。
图9示出了用于解释三管型CRT投影仪的精调整RAM的存储区域的视图。
图10A和图10B示出了在三管型CRT投影仪中在配准调整中所使用的校正波形。
图11示出了用于解释CRT管表面和通过三管型CRT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的图像信号之间的关系的视图。
图12示出了用于解释改变在三管型CRT投影仪中的调整点之间的内插线数的处理的视图。
图13A和图13B示出了用于解释在三管型CRT投影仪中在不同模式中的内插线数的视图。
图14示出了用于解释在三管型CRT投影仪中以全模式和以V压缩模式在CRT管表面上的调整点之间的内插线数差异的视图。
图15示出了用于解释利用三管型CRT投影仪的配准调整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讨论最优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调整配准的装置和方法。
图4示出了利用应用到本发明的三阴极射线管(CRT)的三管型CRT投影仪的框图。CRT投影仪是用于将提供至此的图像信号进行扩展并将此被扩展的图像信号投影到预定屏幕等的装置。
三管型CRT投影仪包括图像信号处理块1、CRT驱动器2、主偏转电路3、配准调整电路块4(以后被称作为子偏转块4)、CRT5R、CRT5G、CRT5B以及CPU8,如图4所示。CRT5R、5G、5B是每个都具有分别提供有三原色R、G、B信号的未示出的阴极的阴极射线管,并且在CRT5R、5G、5B的颈部分别提供有偏转线圈6R、6G、6B,用于偏转所提供的R、G、B信号以扫描图像。而且,在CRT5R、5G、5B的颈部未示出的阴极侧提供有用于配准调整的子偏转线圈7R、7G、7B,而不是偏转线圈6R、6G、6B。同样也在此没有被示出的是,给偏转线圈6R、6G、6B和子偏转线圈7R、7G、7B配备有水平偏转线圈和垂直偏转线圈,该水平偏转线圈和垂直偏转线圈形成磁场以偏转分别从CRT5R、5G、5B的未示出的阴极所提供的R、G、B信号。于是,当将偏转电流提供给水平偏转线圈和垂直偏转线圈时,偏转R、G、B信号以形成扫描线。
图像信号处理块1将预定输入信号分为由水平同步信号(H)和垂直同步信号(V)所组成的同步信号和图像信号。图像信号处理块1将由水平同步信号(H)和垂直同步信号(V)所组成的同步信号发送给CRT驱动器2和子偏转块4,并将图像信号发送给CRT驱动器2。被提供给图像信号处理块1的图像信号是NTSC、PAL、HD等的输入视频信号。图像信号处理块1根据用户的要求将这样的输入视频信号转换为诸如全模式、V压缩模式和图像变比模式的各种图像显示模式的图像信号,并输出被如此转换的图像信号。
CRT驱动器2将由图像信号处理块1所发送的图像信号分为R信号、G信号和B信号,并将这样划分的R、G、B信号分别提供给CRT5R、5G、5B的未示出阴极。而且,CRT驱动器2将由水平同步信号(H)和垂直同步信号(V)所组成的同步信号发送给主偏转电路3。
主偏转电路3产生诸如锯齿形电流的水平周期和垂直周期的偏转电流,该偏转电流和从CRT驱动器2所发送的水平同步信号(H)和垂直同步信号(V)同步,并将这样生成的偏转电流分别发送给CRT5R、5G、5B的偏转线圈6R、6G、6B。在此没有示出的是,主偏转电路3有两个输出线,用来将该偏转电流提供给偏转线圈6R、6G、6B的水平偏转线圈和垂直偏转线圈。
配准调整电路块(子偏转块)4有系统IC11、放大器12R、放大器12G、放大器12B,并且进行三管型CRT投影仪的配准调整。配准调整是用于校正由三管型CRT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的图像的失真和色彩漂移的处理,在配准调整处理中,产生用于校正在利用R、G、B信号的图像中所出现的失真项的校正波形信号,并且将如此生成的校正波形信号提供给CRT5R、5G、5B的子偏转线圈7R、7G、7B。子偏转块4的系统IC11生成与从图像信号处理块1所发送的水平同步信号(H)和垂直同步信号(V)同步的校正波形信号,并将与校正波形信号相对应的偏转电流通过放大器12R、12G、12B分别发送给在其下游阶段所排列的子偏转线圈7R、7G、7B。由于存在作为校正波形信号的负责水平校准处理的水平校正波形信号和负责垂直校准处理的垂直校正波形信号,系统IC 11有6个未示出的发送偏转电流的输出线。而且,在此没有被示出的是,从图像信号处理块1发送到系统IC 11的水平同步信号(H)和垂直同步信号(V),可以从主偏转电路3发送。随后将解释系统IC 11的校正波形信号生成处理。
系统IC 11有未示出的用于生成在进行配准调整中所使用的交叉线阴影图案信号的交叉线阴影图案发生器。该交叉线阴影图案发生器在CPU8的控制下生成交叉线阴影图案信号,通过从未示出的控制面板从用户那里接收预定的指示,并将这样生成的交叉线图案信号发送给CRT驱动器2。
放大器12R、12G、12B放大与所提供的校正波形信号相对应的偏转电流,并将这样放大的偏转电流发送给子偏转线圈7R、7G、7B。接收偏转电流的子偏转线圈77R、7G、7B通过提供给分别与偏转电流相对应的CRT5R、5G、5B的未示出阴极的偏转图像信号进行配准调整。在此没有示出的是,放大器12R、12G、12B有两个输出线,以将偏转电流分别提供给子偏转线圈7R、7G、7B的水平偏转线圈和垂直偏转线圈。
CPU 8是综合控制三管型CRT投影仪的各个单元的控制单元。CPU 8根据经过未示出的控制面板所提供的来自用户的指示,对子偏转块4的系统IC 11进行控制。
接着,参照图5,将解释产生用于配准调整的校正波形信号的系统IC 11的结构。系统IC 11包括粗调整RAM 13、粗调整波形发生单元14、精调整RAM 15、精调整波形发生单元16、粗调整/精调整添加块17、以及内插计算块18。
作为配准调整,存在用于校正整个图像的失真和色彩漂移的粗调整模式和用于独立地在屏幕上沿着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排列的预定调整点处的失真和色彩漂移的精调整模式。在三管型CRT投影仪中,整个图像在粗调整模式下进行配准调整,并且接着,在精调整模式下进行配准调整,以致对在粗调整模式中不能实现的配准调整进行补偿。
当进行配准调整时,由CPU 8将与R、G、B信号相对应的粗调整的校正波形写入粗调整RAM 13,并且粗调整RAM 13存储用于粗调整的校正波形数据。在粗调整RAM 13中所存储的用于粗调整的校正波形数据是与以调整水平中心的“H CENT”、以调整水平扭曲失真的“H SKEW”、以调整水平幅度的“H SIZE”、以调整水平线性的“H LIN”、以调整水平针垫(pin cushion)失真的“H PIN”、以调整中部图像的水平线性的“H MLIN”、以调整中部图像的水平幅度的“H SIZE”、以调整垂直中心的“V CENT”、以调整垂直扭曲失真的“V SKEW”、以调整垂直幅度的“V SIZE”、以调整垂直线性的“VLIN”、以调整垂直梯形失真(keystone distortion)的“V KEY”以及以调整垂直针垫失真的“V PIN”相对应的波形数据,如图6和图7所示。根据每次执行配准调整时来自用户的指示,为刷新而重写在粗调整RAM 13中所存储的用于粗调整的校正波形数据。
同样,CPU8将在粗调整RAM 13中所存储的用于粗调整的校正波形数据写入专用于系统IC 11的未示出的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以在EEPROM存储用于粗调整的相同校正波形数据。当关断三管型CRT投影仪的系统电源时,即使删除在粗调整RAM 13中所存储的用于粗调整的校正波形数据,当接通三管型CRT投影仪时,用于粗调整的相同校正波形数据从EEPROM被重写入粗调整RAM 13。
粗调整波形发生单元14根据从粗调整RAM 13所读出的用于粗调整的校正波形数据,产生校正波形信号数据。
当进行配准调整时,将与R、G、B信号相对应的用于精调整的校正波形数据由CPU 8写入精调整RAM 15,并且,精调整RAM 15存储用于精调整的校正波形数据。在精调整RAM 15中所存储的用于精调整的校正波形数据是位于由水平的9条线和垂直的9条线所形成的交线的总共81个调整点处的校正波形数据,如图8所示。
如图8所示,假定总共81个点位于屏幕上。如图9所示,精调整RAM15为各个81调整点存储与水平同步信号(H)相对应的用于精调整的校正波形数据,以及与垂直同步信号(V)相对应的用于精调整的校正波形数据。因为分别为R、G、B信号准备了用于精调整的校正波形数据,所以精调整RAM 15具有在此获得的至少81×2×3个独立存储器区域。每次进行配准调整时,根据来自用户的指示,由CPU 8为了刷新而重写在精调整RAM 15中所存储的用于精调整的校正波形数据。
而且,CPU 8将在精调整RAM 15所存储的用于精调整的校正波形数据写入专用于系统IC 11的未示出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以将用于精调整的相同校正波形数据存储在EEPROM中。当关断三管型CRT投影仪的系统电源时,即使删除在精调整RAM 15中所存储的用于精调整的校正波形数据,当接通三管型CRT投影仪时,用于精调整的相同校正波形数据从EEPROM被重写入精调整RAM 15。
精调整波形发生单元16根据从精调整RAM 15所读出的用于精调整的校正波形数据生成校正波形信号数据。
粗调整/精调整加法块17将分别来自粗调整波形发生单元14和精调整波形发生单元16所生成的用于粗调整的校正波形信号数据和用于精调整的校正波形信号数据叠加,以生成相加的校正波形信号数据。
内插计算块18为这样生成的相加校正波形信号数据进行内插计算,以生成校正波形信号,并将与这样生成的校正波形信号相对应的偏转电流提供给在其下游排列的放大器12R、12G、12B。
将对本发明的三管型CRT投影仪中执行配准调整的原理进行解释,其中,利用在进行一个输入模式的图像信号的配准调整中所使用的校正波形数据,进行用于不同输入模式的图像信号的配准调整。
例如,假定三管型CRT投影仪以NTSC的全模式执行配准调整,并且在CRT管表面所扫描的图像和校正波形信号之间的关系如图10A所示。如果将相同的NTSC的图像信号提供给三管型CRT投影仪的图像信号处理块1,并将其转换为V压缩模式的图像信号,则在CRT管表面所扫描的图像和校正波形信号之间的关系如图10B所示,并且通过利用在作为全模式的校正波形信号的相同校正波形部分的连续线中所示的校正波形进行精确的配准调整。
从CRT管表面的一个点所投影的图像信号,例如CRT 5B的用“×”所标记的点,一对一地落入屏幕S1的一个点,如图11所示。这样,当确定从其投影图像信号的CRT管表面的位置时,确定了图像信号落入在屏幕S1上的位置。因此,由于用于执行图像信号的配准调整的校正波形信号依赖于从其投影图像信号的CRT管表面的位置,所以能够看到如图10A和图10B所示的校正波形的关系。
利用在执行用于NTSC的全模式的图像信号中所使用的校正波形数据进行如图10B所示的配准调整,能够通过改变如图12所示的在调整点之间的内插线数来实现。
例如,假定对具有如图10A所示的CRT管表面的斜线部分进行扫描的525扫描线的NTSC的全模式图像信号进行配准调整,并且三管型CRT投影仪在粗调整RAM 13和精调整RAM 15中存储与NTSC的全模式相对应的校正波形数据。在调整点数是81的情况中,在全模式中在调整点之间的内插线数是116。
接着,利用三管型CRT投影仪,考虑进行NTSC的V压缩模式的图像信号的配准调整的情形,该NTSC的V压缩模式的图像信号由沿着垂直方向按3/4压缩NTSC的全模式图像信号以对如图10B所示的CRT管表面的斜线部分扫描而产生,即,和全模式的图像信号的主偏转电流相比,该图像信号具有沿着垂直方向按3/4转换的主偏转电流。
如果将提供给图像信号处理块1的NTSC的全模式的图像信号转换为V压缩模式的图像信号,则通过将在调整点之间的内插线数从在如图13A所示的在全模式中的116改变至如图13B所示的156,能够按照V压缩模式改变沿着垂直方向的图像大小。
而且,在V压缩模式中,在当扫描线编号是“1”时所要求的调整点处的校正波形数据是沿着垂直方向在#2和#3的调整点处的校正波形数据,如图13B所示。
假定,将在调整点之间的内插线数变化到156的图像信号提供给三管型CRT投影仪,以在CRT管上扫描全模式图像信号扫描的扫描区域。即,当将图像信号转换为V压缩模式的图像信号时,扫描线数“-n”至“0”被认为是虚拟线,并且假定该虚拟线在CRT管表面已经被扫描。这样,通过利用沿着垂直方向的#2和#3的调整点处的校正波形数据,对V压缩模式的图像信号的扫描线编号“1”进行配准调整。
而且,通过连续地进行内插计算,对在调整点之间的扫描线进行配准调整。当利用在进行全模式的图像信号的配准调整过程中所使用的校正波形数据,进行V压缩模式的配准调整时,如果如图12所示地确定调整点,则通过将在调整点之间的内插线数从116改变至156,能够获得在图10B中所示的校正波形,如图14所示。
接着,参照如图15所示的流程图解释在进行配准调整中根据本发明的三管型CRT投影仪的操作。
在下面的解释中,假定对全模式的图像信号进行配准调整,并接着为提供给图像信号处理块1以及被转换为V压缩模式的图像信号的图像信号进行配准调整。因此,粗调整RAM 13和精调整RAM 15分别存储当为全模式的图像信号进行配准调整时所使用的用于粗调整的校正波形数据和用于精调整的校正波形数据。同样也假定有81个调整点,如图12所示。
首先,在步骤S1,当把在图像信号处理块1中从全模式转换为V压缩模式的图像信号的水平同步信号(H)和垂直同步信号(V)发送给系统IC11的逻辑单元时,逻辑单元判断输入模式是V压缩模式。当输入模式被判断为是V压缩模式时,在调整点之间的内插线数被确定。在V压缩模式中的内插线数是156。
接着,在步骤S2,按照输入模式是V压缩模式的判断,对粗调整波形发生单元14和精调整波形发生单元16进行控制,并分别从粗调整RAM 13和精调整RAM 15读出用于预定调整点的校正波形数据。接着,粗调整波形发生单元14和精调整波形发生单元16分别产生用于粗调整的校正波形信号数据和用于精调整的校正波形信号数据。
接着,在步骤S3,粗调整/精调整相加块17将在步骤S2中所产生的用于粗调整的校正波形信号数据和用于精调整的校正波形信号数据相加以产生被相加的校正波形信号数据。
接着在步骤S4中,控制内插计算块18以便在将内插线数设置为156的情况下根据在步骤S3中所生成的相加校正波形信号数据,生成校正波形信号。
V压缩模式是以等于全模式的扫描线数沿着垂直方向所压缩的图像大小的输入模式。另一方面,不同于此模式,通过适当地改变在调整点之间的内插线数,能够处理扫描线数比NTSC大的PAL和HDTV的输入视频模式的图像信号以及其处理正好与V压缩模式相反的扩展垂直项的缩放模式的图像显示模式的图像信号。
如上所述,上述的解释是有关具有它们沿着被转换的垂直方向的主偏转电流的不同输入模式的图像信号的配准调整。另一方面,如果提供有它们沿着被转换的水平方向的主偏转电流不同输入模式的图像信号,则通过改变与内插线数相对应的系统时钟数,能够处理该图像信号。
而且,在上述的解释中,本发明的三管型CRT投影仪确定了在与该输入模式相对应的调整点之间的内插线数,并且自动地周期性地改变输入图像信号的图像大小,并且因此周期性地改变内插线数,以便进行配准调整,这能够预防CRT的老化。
如上所述,在上述的解释中,将本发明应用于三管型CRT投影仪。另一方面,本发明不限于此种情况,并且,能够同样也将本发明应用于单管型CRT投影仪中。
工业适用性
按照本发明的用于调整配准的装置和方法,由于周期性地改变在调整点之间的扫描线数,所以周期性地改变图像大小是可能的,这能够预防CRT的老化。

Claims (6)

1.一种用于调整配准的装置,包括:
存储器部件,用于存储用来校正为各个沿着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在显示屏幕上所排列的多个调整点的图像信号的扫描位置的偏转的校正数据;
内插扫描线数确定部件,用于确定在与输入图像信号相对应的调整点之间所扫描的扫描线数;以及
校正波形信号生成部件,用于根据从存储器部件所读出的校正数据产生与显示屏幕位置相对应的校正波形,并且根据由内插扫描线数确定部件所确定的扫描线数进行内插计算以生成应用于偏转线圈的电流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存储器部件存储用于在整个显示屏幕上校正图像信号的扫描位置的粗调整的校正数据,以及用于部分地校正图像信号扫描位置的精调整的校正数据,并且
所述装置还包括校正波形叠加部件,用于将从用于粗调整的校正数据所获得的校正波形和从用于精调整的校正数据所获得的校正波形进行叠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整配准的装置,其中,内插扫描线数确定部件周期性地改变在调整点之间的扫描线数。
4.一种用于调整配准的方法,包括步骤:
存储用来校正为各个沿着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在显示屏幕上所排列的多个调整点的图像信号的扫描位置的偏转的校正数据;
确定在与输入图像信号相对应的调整点之间所扫描的扫描线数;以及
根据从为各个调整点所存储的校正数据确定与显示屏幕位置相对应的校正波形,并且根据在调整点之间的扫描线数进行内插计算以生成应用于偏转线圈的电流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存储用于在整个显示屏幕上校正图像信号的扫描位置的粗调整的各个调整点的校正数据;
存储用于部分地校正图像信号扫描位置的精调整的各个调整点的校正数据;以及
将从用于粗调整的校正数据所获得的校正波形和从用于精调整的校正数据所获得的校正波形进行叠加。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调整配准的方法,其中,在调整点之间的扫描线数被周期性地改变。
CNA028100867A 2001-05-16 2002-05-16 用于调整配准的装置和方法 Pending CN15095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147095A JP3675357B2 (ja) 2001-05-16 2001-05-16 レジストレーション調整装置及びレジストレーション調整方法
JP147095/2001 2001-05-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9576A true CN1509576A (zh) 2004-06-30

Family

ID=18992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28100867A Pending CN1509576A (zh) 2001-05-16 2002-05-16 用于调整配准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117076A1 (zh)
JP (1) JP3675357B2 (zh)
KR (1) KR20040028759A (zh)
CN (1) CN1509576A (zh)
WO (1) WO20020939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17560A (ja) * 2003-10-10 2005-04-28 Toshiba Corp 投射型表示装置と投射型表示装置の色補正方法
CN100410985C (zh) * 2004-09-22 2008-08-13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单元与校正图像显示单元中的亮度的方法
JP6226003B2 (ja) * 2016-02-17 2017-11-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63983A (en) * 1979-06-07 1980-12-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Digital convergence unit
JP2653899B2 (ja) * 1990-06-07 1997-09-1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画像補正装置
JP2861333B2 (ja) * 1990-08-29 1999-02-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画像補正装置
JPH06133324A (ja) * 1992-10-21 1994-05-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コンバーゼンス補正装置
JPH06141351A (ja) * 1992-10-26 1994-05-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信号発生装置
KR0134160B1 (ko) * 1993-03-17 1998-04-22 모리시타 요이찌 화상보정장치
JP3308642B2 (ja) * 1993-04-20 2002-07-29 エヌイーシー三菱電機ビジュア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垂直偏向波形発生装置
CA2107156C (en) * 1993-09-28 1999-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ynamic focusing device for cathode ray tube
JPH07255060A (ja) * 1994-03-15 1995-10-03 Sony Corp レジストレーション調整装置及びレジストレーション調整方法
DE19611059A1 (de) * 1996-03-21 1997-09-25 Thomson Brandt Gmbh Verfahren zur Signalgewinnung in elektronischen Geräten mittels Interpolation zwischen Stützstellenwerten
JPH10271521A (ja) * 1997-03-27 1998-10-09 Hitachi Ltd デジタルコンバーゼンス回路
US5939843A (en) * 1997-10-27 1999-08-17 Sony Corporation Adaptive convergence adjustment for multi-scan monitor
US6034742A (en) * 1997-10-27 2000-03-07 Sony Corporation Adaptive sharpness enhancement for a multi-frequency scanning monitor
KR100267729B1 (ko) * 1998-04-30 2000-10-16 윤종용 영상 신호의 수평 편향 보간 장치
JP3395832B2 (ja) * 1998-08-28 2003-04-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補正システム、画像表示補正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
US6191827B1 (en) * 1998-12-01 2001-02-20 Oplus Technologies Ltd. Electronic keystone correction for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a visual display
KR100363164B1 (ko) * 2000-01-21 2002-11-3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링 스플라인 컨버젼스 보정 장치 및 방법
JP2001333434A (ja) * 2000-05-19 2001-11-30 Sony Corp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KR100393559B1 (ko) * 2000-09-30 2003-08-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디지털 동적 컨버젼스 제어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JP3843769B2 (ja) * 2001-06-25 2006-11-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投射型テレビジョン画像表示装置
KR20030038079A (ko) * 2001-11-08 2003-05-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컨버전스 조정 장치 및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40028759A (ko) 2004-04-03
WO2002093941A1 (fr) 2002-11-21
US20050117076A1 (en) 2005-06-02
JP2002344986A (ja) 2002-11-29
JP3675357B2 (ja) 2005-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80242B1 (en) Image display correcting system, image display corr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US7441906B1 (en) Keystone corr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H06141351A (ja) 信号発生装置
CN1509576A (zh) 用于调整配准的装置和方法
CN1050484C (zh) 用于减少彩色阴极射线管中的波纹干扰的装置
US5301021A (en) Display with vertical scanning format transformation
US6912015B1 (en) Video display apparatus with vertical scan velocity modulation and video display method thereof
JP2003216130A (ja) ひずみ補正機能を備え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CN1334673A (zh) 图象处理设备和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138249C (zh) 可以提供小直径电子束光点的阴极射线管系统
KR0186148B1 (ko) 디지탈 콘버젼스 보정장치
JPH11122562A (ja) 画像補正装置
KR100234412B1 (ko) 양방향 주사 방식을 채택한 화상표시장치 및 방법
JP3146808B2 (ja) 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KR100301516B1 (ko) 디지탈 티브이의 최적 화면 위치 보정 장치
JPH11352930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H0937197A (ja) 画像投影装置
CN2531523Y (zh) 一种阴极射线管荧光屏抗灼伤装置
CN1812593A (zh) 三管式投影装置及其会聚控制方法
JP2895131B2 (ja) コンバーゼンス自動補正装置
JPH1098738A (ja) 色むら補正回路
JPH066623A (ja) 表示装置
JPH07107498A (ja) 陰極線管装置
JPH10215461A (ja) コンバージェンス補正回路
CN1388559A (zh) 阴极射线管、扫描控制设备和扫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