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1814A - 自行车车轮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车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91814A
CN1491814A CNA021406375A CN02140637A CN1491814A CN 1491814 A CN1491814 A CN 1491814A CN A021406375 A CNA021406375 A CN A021406375A CN 02140637 A CN02140637 A CN 02140637A CN 1491814 A CN1491814 A CN 14918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ke
rim
outer end
wheel rim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1406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Ե���ƽ
冈岛伸平
村冈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08/969,60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6068347A/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09/027,29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6158819A/en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491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18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6Rim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attaching spokes, i.e. spoke seats
    • B60B21/062Rim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attaching spokes, i.e. spoke seats for bi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00Spoked wheels; Spokes thereof
    • B60B1/02Wheels with wire or other tension spokes
    • B60B1/0215Wheels with wire or other tension spok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grouping of spokes
    • B60B1/0223Wheels with wire or other tension spok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grouping of spokes the dominant aspect being the spoke arrangement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00Spoked wheels; Spokes thereof
    • B60B1/02Wheels with wire or other tension spokes
    • B60B1/0261Wheels with wire or other tension spokes characterised by spoke form
    • B60B1/0269Wheels with wire or other tension spokes characterised by spoke form the spoke being curved or deformed over substantial part of 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00Spoked wheels; Spokes thereof
    • B60B1/02Wheels with wire or other tension spokes
    • B60B1/0261Wheels with wire or other tension spokes characterised by spoke form
    • B60B1/0276Wheels with wire or other tension spokes characterised by spoke form the spoke being crooked in the middle and having double 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00Spoked wheels; Spokes thereof
    • B60B1/02Wheels with wire or other tension spokes
    • B60B1/04Attaching spokes to rim or hub
    • B60B1/041Attaching spokes to rim or hub of bicycl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00Spoked wheels; Spokes thereof
    • B60B1/02Wheels with wire or other tension spokes
    • B60B1/04Attaching spokes to rim or hub
    • B60B1/042Attaching spokes to hu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2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 B60B21/025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the transverse section being hol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6Rim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attaching spokes, i.e. spoke seats
    • B60B21/064Rim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attaching spokes, i.e. spoke sea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f spoke mounting holes, e.g. elliptical or triangul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6Rim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attaching spokes, i.e. spoke seats
    • B60B21/066Rim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attaching spokes, i.e. spoke seats the spoke mounting means being located on a flange oriented radially and formed on the radially inner side of the rim we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8Rim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braking su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一种自行车车轮(10,12),具有一个轮毂(20a,20b)、多个从轮毂向外延伸的辐条(22a,22b)和一个接合辐条外端供支撑轮胎(26a,26b)的环形轮辋(24a,24b)。环形轮辋有一个辐条接合部分(72),上面开有多个孔口(74)供在其中容纳各辐条的外端(40)。辐条外端(40)弯曲,从而使辐条的第一段(50)偏离辐条的第二段(52)。这些弯曲部分位于轮辋的孔口中将辐条外端夹持在轮辋的孔口中。在所选实施例中,为更牢靠地将辐条(22a,22b)外端(40)夹持在轮辋(24a,24b)的孔口(74)中,采用了紧固件(160)或粘结剂。在某些其它实施例中,轮辋的辐条接合部分由各个间隔开可固定到轮辋上或形成轮辋整体构件的元件(571,671)构成。

Description

自行车车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说来涉及一种自行车车轮,该车轮具有适于装在车架上的轮毂、环形的轮辋以及多根从轮辋向里延伸到轮毂的辐条。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各辐条与自行车车轮轮辋之间的连接。
背景技术
骑自行车无论作为娱乐的一种形式或作为交通工具目前日益盛行,而且还成了业余和职业运动员热门的竞赛项目。无论自行车是用在娱乐上还是用在交通或竞赛上,自行车工业界总是不断地改进自行车的各种零部件。自行车反复设计次数最多的个别零部件是自行车车轮,不断反复设计的目的是使其不仅在制造和装配上简单,而且在设计上既质轻又合乎气体动力学的要求。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自行车车轮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大部分基本的自行车车轮,其轮毂部分都固定到自行车车架的一部分相对转动,多根辐条从轮毂向外延伸,环形的轮辋接辐条的外端,起支撑轮辋上充气轮胎的作用。一般说来,自行车辐条都是一些细金属丝辐条。轮毂的端部配备有凸缘,供在其上连接辐条用。具体地说,轮毂凸缘上开有许多孔,辐条的内端通常弯曲,配备有呈钉头形的突起,且支撑在其中一个轮毂凸缘的其中一个孔中,辐条的外端一般配备有螺纹,供与辐条的条头接合用,辐条的外端即由条头固定到轮辋上。具体地说,各辐条的条头有突起与轮辋的内表面接合。
这种结构的辐条,条头装在轮辋上形成的孔眼中,辐条穿过轮毂凸缘的孔眼,辐条内端的突起嵌入轮毂凸缘的孔中,辐条外端的外螺纹拧入装在轮辋孔眼中的辐条条头的内螺纹中。
发明说明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带辐条的轮辋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环形轮辋,其外环形表面构制得可在其上容纳轮胎,其一对对置的辐条接合部分从所述外环形表面径向向里延伸,其内环形表面在所述各辐条接合部分之间延伸,所述辐条接合部分配备有多个沿周边配置的孔口和一个向里毗邻所述孔口的径向延伸凹口;和多个向里延伸的辐条,各所述辐条的外端部至少部分处在所述环形轮辋的其中一个所述孔口和其中一个所述凹口中,所述辐条的中间部分处在所述外端部径向向里的位置,所述辐条的内端部处在所述中间部分径向向里的位置。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自行轮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外环形表面,构制得可以在其上容纳轮胎;一对对置的辐条接合部分,从所述外环形表面径向向里延伸;和一个内环形表面,在所述各辐条接合部分之间延伸,所述辐条接合部分配备有多个沿周边排列的孔口和一个处在各所述孔口径向向里位置径向延伸的凹口。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一种自行车辐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外端部,构制得可使其容纳在轮辋的一个孔口中,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预定宽度,和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预定厚度,所述外端部的所述第一预定宽度为所述外端部所述第一预定厚度的至少10倍;一个中间部分,接所述外端部,其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预定宽度,和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预定厚度;和一个内端部,接所述中间部分,制成一定形状以连接到轮毂上。
附图说明
现在参看一下作为本原始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带前轮毂、12根辐条和轮辋的自行车前轮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带后轮毂、16根辐条和轮辋的自行车后轮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自行车前轮轮毂经放大的正视图,各辐条的内端部分接轮毂。
图4是前轮部分经放大的局部正视图,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自行车车轮的轮辋与12根中的2根辐条的连接情况。
图5是轮辋沿图4的5-5剖切线看去的轮辋连同图1和图4中从正面示出的自行车车轮其中两根辐条的局部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在图1-5中所示的自行车车轮所使用的其中一根辐条经放大的透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在图7中所示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侧视图。
图8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在图7和图8中所示的自行车车轮所使用的其中一根辐条经放大的透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第5实施例在图11中所示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侧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第8实施例在图15中所示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侧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第9实施例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剖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第10实施例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剖视图。
图19是本发明第11实施例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侧视图。
图20是本发明第12实施例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侧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第13实施例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侧视图。
图22是本发明第14实施例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剖视图。
图23是本发明第14实施例在图22所示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侧视图。
图24是本发明第14实施例在图22和23中所示的自行车轮辋的一部分的局部俯视图。
图25是本发明第14实施例在图22-24中所示的自行车轮辋的局部侧视图。
图26是本发明第14实施例在图22和23中所示的制取自行车车轮时使用的其中一根辐条的局部边缘视图。
图27是本发明第14实施例在图26中所示的与图22和23中所示的自行车车轮组件配用的自行车辐条局部侧视图。
图28是本发明第15实施例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剖视图。
图29是本发明第15实施例在图28中所示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侧视图。
图30是图28和29中所示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在各铆钉变形将两辐条固定到轮辋上之前的局部剖视图。
图31是图28-30中所示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铁砧插入轮辋凹部情况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32是图28-31中所示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剖视图,各铆钉经过变形将各辐条固定到轮辋上。
图33是本发明第15实施例在图28-32中所示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剖视图。
图34是本发明第15实施例在图28-33中所示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俯视图。
图35是本发明第16实施例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剖视图。
图36是本发明第16实施例在图35中所示的自行车轮辋和两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侧视图。
图37是自行车前轮的一部分经放大的局部侧视图,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自行车车轮的轮辋与其中两根辐条之间的连接。
图38是本发明第17实施例自行车前轮的一部分经放大的局部透视图。
图39是沿图37的6-6剖切线看去的自行车轮辋的局部剖视图,其中以正视图示出了自行车车轮的两根辐条。
图40是本发明第17实施例在图37-39中所示的辐条经放大的局部侧视图。
图41是本发明第17实施例在图40中所示的辐条经放大的局部边缘正面图。
图42是本发明第17实施例在图40和41中所示的自行车车轮所使用的其中一根辐条经放大的透视图。
图43是本发明第17实施例沿图37的10-10剖切线看去的自行车轮辋和其中一根自行车辐条经放大的局部剖视图。
图44是本发明第18实施例与图43类似的经改进的自行车轮辋和其中一根自行车辐条经放大的局部剖视图。
图45是本发明第19实施例与图43和44类似的经改进的自行车轮辋和其中一根自行车辐条的局部剖视图。
图46是本发明第20实施例经改进的自行车辐条的局部侧视图。
图47是本发明第20实施例经改进的自行车辐条的局部边缘视图。
图48是本发明第20实施例经改进的自行车辐条的端视图。
图49是本发明第21实施例经改进的自行车辐条的局部侧视图。
图50是本发明第21实施例经改进的自行车辐条的局部边缘视图。
图51是本发明第21实施例经改进的自行车辐条的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
参看图1和2,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的自行车前轮10,图2中示出了本发明的自行车后轮12。前轮10有中心轮毂20a、多根向外延伸的辐条22a和环形轮辋24a,充气轮胎26a按一般的方式连接到轮辋24a上。同样,自行车后轮12有一个后轮毂20b、多根向外延伸的辐条22b和上面连接有充气轮胎26b的环形轮辋24b。自行车前轮10和自行车后轮12总的结构基本上相同,只是轮辋和轮毂有所不同,以适应不同的辐条数。
在这里所示的第1实施例中,自行车前轮10有12根辐条22a,自行车后轮12有16根辐条22b。当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都知道,前轮10和后轮12的辐条数既可以多于或少于图中所示的,也可以和图中所示的一样。鉴于自行车前轮10和后轮12类似,因而这里只拟详细讨论和示出自行车前轮10。因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中可知,有关前轮10结构的说明也适用于自行车后轮12。
现在参看图3。前轮毂20a的圆柱形毂壳28a按基本上传统的方式可转动地支撑在毂轴30a上。毂壳28a的两端有一对凸缘,各凸缘上有三个向外延伸的辐条接合部分32a。辐条接合部分32a设计得使其承接两根辐条22a,这下面即将说明。具体地说,各辐条接合部分32a最好开有一对阶梯形孔眼或通孔34a,供一对辐条22a连接到各辐条接合部分32a上。当然,各辐条接合部分32a上连接的辐条22a的数目可按需要和/或要求可多可少。辐条接合部分的数目和形状取决于辐条的数目和形状。因此,从本说明书中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知,本发明可采用其它类型和形状的轮毂。
轮毂20a和20b的具体结构及其与辐条22a的连接在1997年元月24日以Shimano公司的名义申请的待决的欧洲专利申请97300461.7中有更详细的说明和讨论,这里也把该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参考包括进来,以说明轮毂20c和20b的精确结构及其与辐条22a和22b的相互连接。
辐条22a和22b最好是相同的,因而这里只拟详细示出和讨论辐条22a。辐条22a最好由通常构制辐条的金属材料制成,例如电镀钢,不锈钢,铝或碳纤维复合材料。当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中都知道,按需要和/或要求也可采用其它适当的材料。
从图6中可以看到,各辐条22a的外端部或辐条头40接轮辋24a,辐条的中间笔直部分42从外端部40向里沿径向延伸配置,辐条的内端部44从中间部分向里沿径向延伸配置,与轮毂20a连接。外端部40、中间部分42和内端部44最好构成一个整体的单体,辐条头46以螺纹连接到各辐条22a的内端部44,以便与轮毂20a连接。辐条22a从轮毂20a的左端和右端朝轮辋24a延伸。就是说,在12根辐条的实施例中,6根辐条从轮毂20a的右端基本上向外延伸到轮辋24a,6根辐条从轮毂20a的左端基本上向外延伸到轮毂24a。辐条22a从轮毂20a向外延伸时最好相对于轮毂20a成切线配置。当然,需要和/或要求时辐条22a可取更趋于径向的方向配置。
在第1实施例中,辐条22a外端部40的纵截面取诸如矩形之类的截面,中间部分42和内端部44的截面则分别呈圆形。然而,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都知道,辐条22a整个长度的截面在需要和/或要求时可以基本上一致,而且截面不变的辐条需要和/或要求可以取各种形状。举例说,本发明可采用椭圆截面的辐条。
从图5和图6中可以看到,辐条22a的外端部40都从辐条22a自由端弯曲形成第一段50,第一段50偏离第二段52延伸。第一段50和第二段52的这种彼此偏离取向在两段之间形成弯曲段54,使辐条22a如下面即将说明的那样,支撑在轮辋24a上。各辐条22a的第二段52最好和其各自的中间部分一样基本上处在同一个平面上。另一方面,第一段50处在与第二段52的平面间隔一段间距的平面上,且最好与该平面平行。当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中知道,第一段50也可以弯制成与图中所示不同的形状和/或截面。在任何情况下,各辐条第一段50、第二段52和弯曲段54的形状和截面应构制得使辐条处在安装好的位置时可阻止其相对于轮辋24a作轴向运动。
从图4-6中可以看到,各辐条22a的第一段50,其第一接触面56面向第一方向,与轮辋24a的内表面接合,各辐条22a第二段52的第二接触面58则面向第二方向,与轮辋24a的外表面接触。第一段50的第一接触面56与第二接触面58之间的横向间距最好略大于轮辋24a的厚度。这样,辐条22a装入轮辋24a中时与轮辋24a接合,防止两者之间任何大幅度的运动。
为使辐条22a的外端部40更牢靠地固定在环形轮辋24a的辐条接合部分,必要时还可以采用象粘结剂或胶泥等之类的附加紧固装置。这里使用的“粘结剂”一词,包括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是指任何可用以将材料固定在一起包括胶泥等在内的化合物或材料。此外,需要和/或要求时,还可以采用紧固件或紧固装置(图中未示出),例如点焊、铆钉或带螺纹的紧固件等。这些紧固件可以通过第一接触面56或第二接触面58一直延伸到轮辋24a的各侧面部分。此外,紧固件可与粘结剂等结合使用。
图中所示的辐条22a的中间部分42为基本上笔直的金属条,横截面基本上呈圆形。但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中可知,辐条22a的中间部分42也可以构成其它形式的截面和/或形状。举例说,中间部分42可以取更接近矩形的横截面,截面沿中间部分42整个长度的形状一致。不然,中间部分42的截面也可以沿其长度方向变化,从而越趋近轮毂24a越变宽。换句话说,中间部分42的厚度和/或宽度需要和/或要求时保持不变或变化着。
辐条22a的内端部44带螺纹,为的是在其上接纳一般的辐条头46。更具体地说,辐条22a的内端部44容纳在轮毂20a孔眼334a的一端中,然后辐条头46a一直插入到孔眼34a的另一端,从而使辐条头46带头或带突起的部分嵌入孔眼34的内搭接面中。这样,辐条22a就可按基本上一般的方式在轮毂20a与轮辋24a之间夹紧,从而使辐条22a的内端部44固定在轮毂上。
轮辋24a是轮辋高度大于轮辋宽度的所谓深轮辋,设计得使充气轮胎26a可以用轮胎胶泥固定到其上。当然,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轮辋24a可以取其它形状以便需要和/或要求时适应其它类型的轮胎。环形轮辋24a由本技术领域周知的基本上刚硬的材料制成。举例说,轮辋24a可以由适当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制成,前者例如有电镀钢、不锈钢、铝或钛,后者例如有可用来制造自行车车轮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轮辋24a从图1的侧视图可以看到,基本上呈圆形,其环形外表面68供在其上承接充气轮胎26a用,一对环形制动部分70位于轮辋24a的两侧,一对环形辐条接合部分72位于轮辋24a的两侧,如图5中所示。轮辋24a的环形内部中空的管形构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都知道,轮辋24a的环形外表面68需要和/或要求时可加以修改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轮胎,例如“箝入式”轮胎。在最佳实施例中,轮辋24a的环形外表面68设计成与胶合到其上的“管形”或“缝合”型轮胎配用。
刹车部分70最好是基本上扁平的圆表面,设计得使其与刹车装置的闸片接合,使车轮10慢下来或停止转动。刹车部分70最好彼此平行,安置在环形外表面68与其中一个辐条接合部分之间。
辐条接合部分72相对于轮辋24a的环形外表面68和刹车部分70径向向内配置。辐条接合部分72最好取一定的角度彼此相向配置,形成轮辋24a基本上呈V字形的部分,此部分的顶尖指向车轮10的圆心。各辐条接合部分72有多个孔口74,供在其中承接辐条22a的第一段50。各孔口74最好围绕辐条接合部分72等间距配置。在此第1实施例中,多个孔口74最好是细长的孔口或槽,其大小和形状取得可以在其中承接辐条的外端部。孔口74细长比起普通的圆辐条可以把力分布到轮辋24a上更大的范围,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轮辋24a应力断裂和/或撕裂的风险。
孔口74最好与轮辋24a的最里边缘间隔至少5.0毫米的间距,目的是提高轮辋24a抗损坏的能力。孔口74的内缘至轮辋24a最内边缘的径向间距最好为孔口74圆周长的至少1/3。孔口74与轮辋24a内周缘的间距越大,辐条22a与轮辋24a之间的连接越牢。孔口74a的径向宽度最好基本上等于或略大小辐条22a的宽度,以便使瓦砾、脏物等不致进入轮辋24a的空心区。在各最佳实施例中,辐条22第一段50的厚度在大约0.5毫米至大约3.0毫米的范围。这样,孔口74的径向宽度可以在大约0.5毫米至大约5.0毫米的范围。在一个实例中,各辐条22a第一段50的厚度约为1.0毫米,各孔口74的径向宽度约为1.2毫米。
在本发明的各最佳实施例中,第一段50和弯曲段54构制得使两者都能自由穿过轮辋24a的孔口74,而无需使各辐条的中间部分42或内端部分44能穿过,孔口74最好构制得使其基本上与辐条22a弯曲段54的截面的形状相同,只是稍为大一点。这样,辐条22a处于安装位置时,孔口74限制了弯曲段54在其中的运动。具体地说,各辐条的第一段50、第二段52和弯曲段54应构制得使辐条处于安装位置时其可防止相对轮辋24a运动。
第2实施例
从图7和图8中可以看到,在局部剖视图和侧视图中,自行车车轮10的轮辋经过改进,还可以看到辐条的连接情况。在此实施例中,不仅辐条122的形状变了,轮辋124的形状也变了。具体地说,轮辋124的形状变得使轮辋124的外侧表面与外端部140之间有间隙存在。
和第1实施例类似,各辐条122的外端部或辐条头140经孔口174延伸入轮辋124的空心部分,辐条基本上笔直的中间部分142从外端部140向里延伸,辐条的内端部144处在中间部分142径向向里的位置,从而使内端部144与轮毂连接。外端部140、中间部分142和内端部144最好构成整体的单一构件,连接件或辐条头146接内端部144,以便接轮毂20。
辐条122通过第一端部150的第一接触面156与轮辋124的内表面之间的接触压力固定在轮辋124的孔口174中。此外,在此实施例中,辐条122的内端部144有带螺纹的构件145与之固定连接,以便通过辐条头146将辐条122连接到轮毂20上,如图8a中所示。
鉴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类似,因而这里不拟详细讨论或图示第2实施例。更确切地说,上述第1实施例的说明基本上适用于第2实施例。
第3实施例
如图9中所示,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第3实施例自行车车轮11a的局部剖视图。图9的实施例基本上与图7和图8的实施例相同,只是辐条122永久固定在轮辋124上。具体地说,辐条122的第一端部150通过象点焊、粘结剂、胶泥等之类的紧固装置160固定在轮辋124的内表面。当然,紧固装置160也可以是诸如铆钉或螺栓和螺母等之类的紧固件。此外,紧固件可与粘结剂、胶泥等结合使用。
鉴于此实施例与本发明的前两个实施例类似,因而这里不打算详细讨论或图示本实施例。更确切地说,前两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说明适用于本实施例。
第4实施例
如图10中所示,图中示出了本发明自行车车轮110b的局部剖视图。此实施例除紧固装置160的位置外基本上与图7-9的实施例类似,在本实施例中,辐条122通过象点焊、粘结剂、胶泥等之类的紧固装置160永久固定到轮辋124的外表面。当然,紧固装置160也可以是象铆钉或螺栓和螺母等之类的紧固件。此外,紧固件可与粘结剂、胶泥等结合使用。鉴于本实施与前几个实施例类似,这里就不再详细讨论或图示本实施例。
第5实施例
如图11和12中所示,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自行车车轮210的局部剖视图和局部侧视图。在此实施例中,用单件辐条221制取两根辐条222。换句话说,各辐条222的外端部或辐条头240经孔口274通过轮辋224的空心部分延伸,辐条的一对笔直中间部分处在外端部240径向向里的位置,辐条的一对内端部(图中未示出)位于中间部分242径向向里的位置,从而使内端部接轮毂。外端部240、中间部分242和内端部最好构成单件的整体构件,连接件或辐条头接内端部,以便接轮毂20。内端部的结构最好与图8a中所示的内端部144类似。
鉴于本实施例与本发明的前几个实施例类似,因而这里就不打算详细讨论或图示。更确切地说,前几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说明适用于本实施例。
第6实施例
如图13中所示,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第6实施例自行车车轮210a的局剖视图。此实施例与图11和12中所示的实施例类似,只是各辐条222通过象点焊、粘接剂、胶泥等之类的紧固装置260固定连接到轮辋224上。当然,紧固装置260也可以是象铆钉或螺栓和螺母等之类的紧固件。此外,紧固件可与粘结剂、胶泥等结合使用。具体地说,中间部分242各个固定连接到轮辋接合部分外表面两侧。
鉴于本实施例与本发明的前几个实施例类似,因而这里就不再详细讨论或图示。更确切地说,前几个实施例关于本发明的说明也适用于此实施例。
第7实施例
参看图14,图中示出了本发明自行车车轮210b的局部剖视图。在此实施例中,多个带孔口274的辐条接合部分或构件272b(图中只示出了1个)彼此等间距配置连接到轮辋224b上。在本实施例中,用单件辐条221b形成一对辐条222。当然,可以用环形凸缘形成轮辋224b的辐条接合部分。
鉴于本实施例与本发明的前几个实施例类似,因而这里就不打算详细讨论或图示。更确切地说,前几个实施例有关本发明的说明也适用于本实施例。
第8实施例
参看图15和16,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自行车车轮310的局部剖视图和局部侧视图。与第1实施例类似,各辐条322的外端部或辐条头340经孔口374延伸入轮辋324的空心部分,辐条基本上笔直的中间部分342从外端部340向里延伸,辐条的内端部(图中未示出)位于中间部分径向向里的位置,从而使内端部接轮毂。外端部340、中间部分342和内端部最好构成单件的整体构件,连接件或辐条头接内端部,以便接轮毂20。
在此实施例中,接合部分372向外弯曲形成凸出部分,从而使接合部分372的最外点远离刹车部分370。就是说,接合部分372凸出部分的轴向宽度大于两刹车部分370之间的轴向宽度。于是,辐条322就沿此弯曲部分弯曲,以便与轮毂接合。
鉴于本实施例与前几个实施例类似,因而这里就不再详细讨论或图示。更确切地说,本发明前几个实施例的说明也适用于本实施例。
第9实施例
如图17中所示,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第9实施例的自行车车轮310a的局部剖视图。此实施例基本上与第8实施例一样,只是辐条322通过象点焊、粘结剂、胶泥等之类的紧固装置360永久固定连接到轮辋324上。当然,紧固装置360也可以是象铆钉或螺栓和螺母等之类的紧固件。此外,紧固件还可与粘结剂、胶泥等结合使用。就是说,辐条322固定或永久固定到轮辋324上。在此实施例中,紧固装置360沿辐条222中间部分的上部分配置。
鉴于本实施例与本发明的前几个实施例类似,因而这里就不再详细讨论或图示。更确切地说,前几个实施例中关于本发明特点的说明也适用于此实施例。
第10实施例
如图18中所示,图中示出了自行车车轮310b的局部剖视图,供与辐条322配用。在此实施例中,辐条222通过诸如点焊、粘结剂、胶泥等之类的紧固装置360与轮辋324的内表面永久连接。当然,紧固装置360也可以是象铆钉或螺栓和螺母等之类的紧固件。此外,紧固件还可与粘结剂、胶泥等结合使用。此实施例基本上与图14~16中所示的前两个实施例外相同,只是焊缝或粘结剂或紧固件的位置不同。
鉴于本实施例与本发明的前几个实施例类似,因而这里就不详细讨论或图示。更确切地说,前几个实施例的说明也适用于本实施例。
第11实施例
如图19中所示,图中示出了自行车车轮410连同经改进的轮辋和辐条的连接的局部侧视图。在此实施例中,辐条422(图中只示出1根)的横截面改变成沿其整个长度方向基本上是圆形的,轮辋424上的孔口474也制成基本上是圆的。当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中可以知道,辐条422的横截面可以取其它形状,且使轮辋424上的孔口474与辐条422的横截面相当。
鉴于此实施例与本发明的前几个实施例类似,因而这里就不打算详细讨论或图示。更确切地说,前几个实施例的说明适用于本实施例。
第12实施例
如图20中所示,图中示出了自行车车轮510连同经改进的轮辋524的局部侧视图,供与第1实施例的辐条22a配用。在此第12实施例中,轮辋524配备有多个突出部分571(图中只示出一个)形成轮辋524接合部分572的一部分。突出部分571绕自行车车轮510的内周边等间距配置,且各具有一对孔口574供容纳一对辐条22a用。这样,辐条22a和轮辋524基本上按上述本发明第1实施例所述同样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鉴于此实施例与本发明的前几个实施例类似,因而这里就不再详细讨论或图示。更确切地说,前几个实施例的说明适用于本实施例。
第13实施例
如图21中所示,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第13实施例自行车车轮610的局部侧视图,其中自行车车轮610轮辋624的多个接合构件671(图中只示出1个)形成接合部分672的一部分。接合构件671的一对孔口674供往其上连接一对辐条22a用。就是说,本实施例举例说明了轮辋624可由附加件构成。此外,辐条接合部分672需要和/或要求时可由不同于轮辋624其余部分的材料构成,以达到减震效果。
在任何情况下,鉴于本实施例与前面几个实施例类似,这里就不详细讨论或图示辐条与接合部分的相互连接情况。
现在参看图22-27,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第14实施例的自行车车轮710。在此实施例中,轮辋724的多个孔口774供往其上安装有点类似第一实施例的方式连接辐条722用。孔口774最好绕轮辋724的周边等间距配置,且基本上呈矩形。和第一实施例一样,轮辋724的各侧壁上最好有6或8个孔口774,从而使轮辋724与轮毂之间连接着12或16根辐条。
鉴于本实施例与先前的几个实施例类似,因而这里就不讨论或图示本实施例的种种细节。更确切地说,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中可以知道,先前几个实施例各种元件结构和作用的说明应适用于本实施例。
轮辋724容纳充气轮胎的外环形表面768有多个通孔777,如下文所述,其尺寸取得使辐条722通过通孔777容纳在通孔777中。这样,外环形表面768的孔口777毗邻位于轮辋724侧壁或接合部分772上的孔口774配置。
孔口774的径向宽度最好在5.0毫米左右。孔口774的周边宽度最好取得使其基本上等于或略大于安置在其中的辐条722部分的周边宽度。
从图22和23中可以看得最清楚,各辐条722的外端部或辐条头740容纳在轮辋724的环形空心区中。各辐条722的中间部分742从外端部740向里朝轮毂延伸,辐条有内端部或附在辐条的自由端上的连接件(图中未示出),自由端又按前几个实施例中所示的方式接自行车轮毂。辐条722最好由厚度基本均匀的材料构成。
外端部或辐条头740有扩大的第一部分741a和较窄的第二部分741b,从而使各辐条722借助外端部740的第一部分741a与轮辋724的孔口774接合和外部分740的第二部分741b穿过轮辋724孔口774固定在轮辋724中。换句话说,外端部740第一部分741a的周边或横向宽度取得使其可穿过外环形表面768的孔口777但大于轮辋724接合部分772上的孔口774。
外端部740的第一部分741a也和上面所述的方式类似用点焊或粘结剂760焊接或粘附到轮辋724接合部分772的内表面。当然,也可不用点焊或粘结剂760而用诸如铆钉或螺栓和螺母之类的紧固件,或将点焊或粘结剂760与紧固件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各辐条772借助于其外部分740接合孔口774以及通过粘结剂或点焊760或紧固件固定在轮辋724中。当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中可知,需要和/或要求时可以不用粘附剂或点焊。
为协助外端部740点焊或粘附固定到轮辋724的内表面上,外端部740应为基本上扁平的构件或弯曲,以顺应轮辋724的内轮廓。在任何情况下,外端部740的接合部位要大,以便可以固定到轮辋724的侧壁或接合部分772上,从而使加到轮辋724上的任何应力分布到轮辋724整个较大的面积上。在此实施例中,辐条772最好由扁平板材构成,形成外端部740、第一中间部分741和第二中间部分742。接中间部分742内端的内端部(图中未示出),其连接组件最好与图8a中所示的类似,使辐条722可处在张紧状态。
第15实施例
现在参看图28-34,图中示出了自行车车轮810连同略为经过改进的轮辋和辐条连接的局部剖视图和侧视图。在此实施例中,辐条822和轮辋824的形状略有改变。具体地说,辐条822配备有孔823,轮辋824配备有孔825供容纳铆钉860用。除铆钉860外,辐条822还可借助粘附剂或胶泥861连接到轮辋824上。不然也可以如先前某些实施例所述的那样,不用铆钉860而只用粘结剂或什么都不用。
鉴于本实施例与本发明先前的几个实施例类似,因而这里不打算详细讨论或图示。更确切地说,先前几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说明可以用于本实施例而不至于与其附图和/或说明有矛盾。举例说,辐条822的精确结构可与第1实施例的辐条22a一模一样,只是增加了用于铆钉860的孔823。
和第1实施例类似,各辐条822的外端部或辐条头840经孔口874延伸入轮辋824的空心部分,辐条基本上笔直的中间部分从外端部840向里延伸,辐条的内端部844处在中间部分842径向向里的位置,从而使内端部844如图3所示的方式连接到轮毂上。外端部840、中间部分842和内端部844最好构成单件的整体构件,连接件或辐条头846接内端部844,以便接轮毂20,如第1实施例中所示。
自行车轮辋824与上述各轮辋类似,只是绕轮辋824周边各侧开有多个等间距配置的孔825,供容纳铆钉860之用。自行车轮辋824的外环形表面供在其上容纳轮胎用,轮辋的第一和第二环形辐条接合部分接外环形表面,且从第一和第二环形辐条接合部分径向向里延伸。第一和第二环形辐条接合部分的内端借助内环形表面连接在一起。这个第一和第二环形辐条接合部分反方向面对着其中开设的辐条孔口874和毗邻辐条孔口874配置的紧固件孔口825。外环形表面、第一和第二环形辐条接合部分和内环表表面最好形成一个整体的单件整体构件,各部分之间形成有环形空心区。
此实施例的轮辋824与图15-18的轮辋324有一点类似,即轮辋824有一个突出部分872。形成突出部分872的外表面处在辐条孔口874径向向里的位置,紧固件孔口825则沿突出部分872形成。突出部分872向外弯曲,从而使辐条822在轮毂20与轮辋824之间连接时略绕突出部分872弯曲。就是说,突出部分872的轴向宽度大于轮辋824沿所述辐条孔口874的轴向宽度。突出部分872最好制成面对着轮辋824外表面的凸出部分。紧固件孔眼825沿突出部分872外表面的凸出部分形成。
辐条孔口874最好为基本上细长的细缝口,取基本上周边方向沿第一和第二环形辐条接合部分延伸。辐条孔口874最好处在径向向外距内环形表面至少5毫米的位置,且其径向宽度在大约0.5毫米至大约5.0毫米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中可以知道,车轮810可以是图1那样的12辐条车轮或如图2所示的16辐条车轮。当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中可知,车轮810可以是辐条数小于或大于图1或2所示的前轮或后轮。
从图30-34中可以看到,辐条822用插入轮辋824上表面中形成的通孔865中的铁砧或支撑构件867固定到轮辋824上。换句话说,轮辋824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通孔865,供通到轮辋824的内空心部分,使铆钉860可分别插入辐条822和轮辋824的孔823和825中。铆钉864一旦插入孔825和823中,铆钉860的内端就由插入轮辋824通孔865中的铁砧867支撑住,如图31中所示。接着,锤打铆钉860或使铆钉860变形,从而形成嵌入辐条822朝外的表面的带头部分,将辐条822固定到轮辋824上,如图32中所示。就是说,铁砧867在铆钉860变形的过程中支撑着铆钉860,使其不致被向里推入轮辋824的空心部位。铆钉860一旦变形完毕,辐条822就固定在轮辋824上,如图33和34中所示。当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中可知,其它类型的铆钉也可以采用。举例说,可采用波普空心铆钉,在此情况下,就无需通孔865和铁砧867了。
第16实施例
现在参看图35和36,图中示出了自行车车轮910连同略为改进的轮辋和辐条连接的局部剖视图和侧视图。在此实施例中,辐条922和轮辋924的形状有些改变。具体地说,辐条922配备有孔923,轮辋924配备有孔925,供容纳紧固件960之用。除紧固件960外,辐条922还可以通过粘结剂或胶泥961连接到轮辋924上。不然也可以不用紧固件960而只用粘结剂,或如先前某些实施例所述的那样,什么都不用。
鉴于本实施例与本发明的前些实施类似,因而这里不拟详细讨论或图示本实施例。更确切地说,前些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说明适用于此实施例而不致与其附图和/或说明有矛盾。举例说,辐条922的精确结构可以和第1实施例的辐条22a一模一样,只是多了用于紧固件960的孔923。
在此实施例中,紧固件960有一个销钉960a和一个自锁环或夹持环960b。具体地说,销钉960a是个带轴部和头部的带头销钉。销钉960a的轴部插入轮辋924的其中一个孔925中,并插入其中一根辐条922的其中一个孔923中,从而使销钉960a的头部搭接在轮辋924的内表面上。可采用和前一实施例中一样的铁砧将销钉960a保持在位。这时,将保持环960b推入销钉960a的轴部将辐条922固定到轮辋924上。销钉960a的轴部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带一个或多个肋条或槽,以便将保持环960b更牢靠地紧固在销钉960a的轴部。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中都知道紧固件960按需要和/或要求可以是螺母和螺栓或其它类型的紧固件。举例说,紧固环960b可以是C形的保持环,供嵌入销子轴部的槽中。
和第1实施例类似,各辐条922的外端部或辐条头940经孔口974延伸入轮辋924的空心部分,辐条基本上笔直的中间部分942从外端部940向里延伸,辐条的内端部944处在中间部分942径向向里的位置,从而使内端部944按图3中所示同样的方式与轮毂连接。外端部940、中间部分942和内端部944最好构成单元件的整体构件,连接件或辐条头946接内端部944,以便与轮毂20连接,如第1实施例中所示。
此实施例的轮辋924和图15至18的轮辋324及图28-34的轮辋824有点类似,即轮辋924有一个突出部分972。突出部分向外弯曲从而使辐条922在轮毂20与轮辋924之间连接时略绕突出部分972弯曲。这样,轮辋324和824的说明适用于此实施例,不致与其附图和/或说明有矛盾。
轮辋924与上述诸轮辋类似,只是它有多个绕轮辋924各侧圆周等间距配置的孔925,供容纳紧固件960之用。此外,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中可知,车轮910可以是如图1的12辐条车轮,也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16辐条车轮。当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可知,车轮910可以是辐条数少于或多于图1或图2所示的前轮或后轮。
第17实施例
辐条22a从轮毂20a的左端和右端向轮辋24a延伸。换句话说,在12根辐条的实施例中,6根辐条从轮毂20a右端基本上向外延伸到轮辋24a,6根辐条从轮毂20a左端基本上向外延伸到轮辋24a。辐条22a从轮毂20a向外延伸时最好与轮毂20a成切线配置。当然,辐条22a需要和/或要求时可以取更接近径向的方向配置。
从图39-42中可以看到,各辐条22a有外端部40、中间部分42和内端部44。外端部或辐条头40接轮辋24a。笔直的中间部分42处在外端部40径向向里的位置,内端部44处在中间部分42径向向里的位置。中间部分42以较为传统的方式接轮毂20a。外端部40、中间部分42和内端部44最好构成整体的单件构件,辐条头46与各辐条22a的内端部44螺纹连接以便连接至轮毂20a。
从图39-42中可以看到,各辐条22a外端部40的第一宽度W是预定的,第一厚度T也是预定的。各辐条22a外端部40的宽度W沿第一方向延伸,各辐条22a外端部40的厚度T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外端部40的宽度W最好为外端部40厚度T的至少10倍。外端部40的宽度W最好为外端部40厚度T的30倍左右。举例说,辐条22a外端部40的宽度约为15.0毫米,厚度约为0.5毫米。
在此实施例中,辐条22a外端部40的横截面是细长的,例如矩形或细长的椭圆形,中间部分42和内端部44各自的横截面是圆的或椭圆的。当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都知道,辐条22a的整个长度需要和/或要求时沿整个截面是一致的。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也知道,按需要和/或要求可以采用横截面不变的辐条,也可以采用横截面变化的辐条。举例说,本发明可采用椭圆横截面的辐条。在任何情况下,外端部40的宽度W最好为外端部40厚度T的至少10倍。外端部40的宽度W最好为外端部40厚度T的至少30倍。
从图39~42中可以看到,辐条22a的外端部40弯曲,在辐条22a的自由端形成偏离第二段52的第一段50。第一段50和第二段52的这种偏离在两段之间形成弯曲或偏离段54,将辐条22a保持在轮辋24a上,这下面即将讨论。各辐条22a的第二段52最好和其各自的中间部分基本上处在同一个平面上。另一方面,第一段50所处的平面与第二段52的平面间隔一段间距,且最好平行于该平面。当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中可知,第一段50可以是弯曲的,或者其形状和/或横截面上与图中所示的不同。在任何情况下,各辐条第一段50、第二段52和弯曲或偏离段54应构制得避免辐条处在安装位置时相对于轮辋24a作轴向运动。
从图37至42中可以看到,各辐条22a第一段50的第一接触面56面向第一方向接触轮辋24a的内表面。各辐条22a第二段52的第二接触面58面向第二方向接触轮辋24a的外表面。第一段50的第一接触面56与第二接触面之间的横向间距最好略大于轮辋24a的厚度。这样,辐条22a装入轮辋24a中时与轮辋24a接合,避免两者之间任何大幅度的运动。
为更牢靠地将辐条22a的外端部40固定到环形轮辋24a的辐条接合部分上,还可以采用象粘附剂或胶泥等之类的紧固装置。这里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粘结剂”一词包括可用以将材料固定在一起的任何化合物或材料,包括胶泥等。此外,需要和/或要求时还可采用象点焊、铆钉或带螺纹紧固件之类的紧固装置(图中未示出)。这些紧固件可通过第一接触面56或第二接触面58延伸,且延伸入轮辋24a的侧面部分。此外,紧固件还可与粘附剂等结合使用。
图中所示的辐条22a的中间部分42基本上是笔直的金属条型辐条,横截面基本上呈椭圆形。但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中可知道,辐条22a的中间部分42也可构成具有其它类型的横截面和/或形状。举例说,中间部分42的横截面可以更接近矩形,形状沿中间部分的整个长度不变。不然也可以使中间部分42的横截面沿其长度方向变化,从而越趋近轮毂24a越变宽。就是说,中间部分42的厚度和/或宽度可以按需要和/或要求不变或变化。
辐条22a的内端部44带螺纹,供在其上容纳一般的辐条头46。更具体地说,辐条22a的内端部44插入轮毂20a孔眼34a的一端后,辐条头46a就插入孔眼34a的另一端。辐条头46带头或突起的部分接触孔眼34的内接合面中,将辐条22a的内端部44固定到轮毂20a上。这样,辐条22a就可按基本上传统的方式在轮毂20a与轮辋24a之间上紧,将辐条22a的内端部44固定到其上。
轮辋24a是所谓深轮辋,轮辋的高度大于轮辋的宽度,而且设计得使充气轮胎26a可借助轮胎胶泥紧固在其上。当然,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轮辋24a可以按需要和/或要求适应其它类型的轮胎取其它形状。环形轮辋24a由诸如现有技术中周知的那些材料之类基本上刚硬的材料构成。举例说,轮辋24a可由任何适当的金属材料构成,例如电镀钢、不锈钢、铝或钛,以及其它象碳纤维复合物之类可用来制取自行车车轮的非金属材料。
从侧视图(图1)中可以看到,轮辋24基本上是圆的,具有外环形表面68,一对环形刹车部分70和一对环形辐条接合部分72。外环形表面68供在其上容纳充气轮胎26a用。环形刹车部分70位于轮辋24a两侧。环形辐条接合部分72也位于轮辋24a两侧,处在刹车部分径向向里的位置,如图38中所示。轮辋24a是有中空的内环形区的管形构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知道,轮辋24a外环形表面68的形状可按需要和/或要求加以改变以适应象“紧钳式轮胎”之类不同形式的轮胎。在本实施例中,轮辋24a的外环形表面68是为与胶合到外环形表面68上的“管形”或“缝合”式轮胎配用而设计的。
刹车部分70最好是基本上扁平的圆表面,设计得使其与刹车装置的闸片接触,以便使车轮10慢下来或停转。刹车部分70最好彼此平行,安置在外环形表面68与其中一个辐条接合部分之间。
辐条接合部分72处在相对于轮辋24a的环形表面68和刹车部分70径向向里的位置。辐条接合部分72最好彼此成一定角度形成轮辋24a基本上V字形的部分,其尖端部分指向车轮10的圆心。各辐条接合部分72具有多个孔口74和多个径向凹口76,前者供在其中容纳辐条22a的第一部分50,后者供在其中容纳至少外端部40的各部分。
孔口74和径向凹口76最好绕辐条接合部分72等间距配置,使径向凹口76处在孔口74径向向里的位置。在此实施例中,多个孔口74最好是尺寸取得可以在其中容纳辐条外端部的细长孔口或槽。细长孔口74比普通的圆形辐条可以将轮辋24a上的力分布到更大的范围,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轮辋24a应力断裂或撕裂的风险。孔口74的周边长度最好至少5.0毫米左右。举例说,若辐条22a外端部40的宽度约为15.0毫米,厚度约为0.5毫米,则孔口74的周边长度和径向宽度最好分别为17.0毫米和0.7毫米。
为提高轮辋24a的抗损坏能力,孔口74与轮辋24a最里边缘的间距最好至少为5.0毫米。孔口74内缘至轮辋24a最里边缘的间距最好至少为孔口74周边长度的1/3。孔口74距轮辋24a内周边边缘的距离越大,辐条22a与轮辋24a之间的连接强度越高。孔口74a的径向宽度最好基本上等于或略大于辐条22a的宽度,使瓦砾、脏物等不致进入轮辋24a的空心部位。
在一个最佳实施例中,辐条22a第一端部50处的厚度在大约0.5毫米至大约3.0毫米的范围。这样,孔口74的径向宽度在大约0.5毫米至大约5.0毫米的范围。举例说,若各辐条22a第一端部50的厚度约为1.0毫米,则各孔口74的径向宽度约为1.2毫米。
从图43中可以看到,凹口76的轴向深度最好基本上等于外部分40第二段52的厚度。这样安排使设计更合乎空气动力学减少风阻的要求。
在本发明的各最佳实施例中,第一段50和弯曲段54构制得使其可以自由穿过轮辋24a的孔口74。这样,这种结构就无需要求各辐条的中间部分42或内端部44穿过孔口74。此外,孔口74最好构制得和辐条22a弯曲段54的横截面基本上同形状,而且如前面说过的那样,只稍为大一点。这样,辐条22a处在安装位置时,孔口74限制了弯曲段54在其中的周边运动。具体地说,各辐条第一段50、第二段52和弯曲段54的形状和截面应构制得可以防止辐条处在安装好的位置时相对于轮辋24a轴向运动。
第18实施例
如图44中所示,图中示出了本发明自行车轮辋124的局部剖视图。此实施例基本上与图37~43的上述实施例类似,只是各凹口176的深度减小了。这样,辐条122的外端部140与辐条接口部分172的外表面不齐平。更确切地说,辐条122的外端部140从辐条接合部分172的外表面向外突出。具体地说,轮辋124凹口176的轴向深度小于外部分140第二段152的厚度。这样安排使设计合乎减小风阻的空气动力学要求。
鉴于此实施例与本发明的前些实施例类似,因而这里不打算进一步详细讨论或图示。
第19实施例
如图45中所示,图中示出了本发明自行车轮辋的局部剖视图。此实施例与图37-43的实施例基本类似,只是各凹口的深度增加了。这样,辐条222的外端部240就不和辐条接合部分272的外表面齐平。更确切地说,辐条222的外端部240从辐条接合部分272的外表面下凹。具体地说,轮辋224凹口276的轴向深度大部分240第二段252的厚度。这样安排使设计合乎空气动力学减少风阻的要求。
鉴于此实施例与本发明的第17实施例类似,因而这里不打算详细讨论或图示。更确切地说,第17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部分适用于此实施例。
第20实施例
现在参看图46~48,图中按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示出了经改进的辐条322。辐条322是与为车轮10或12配用而设计的。就是说,辐条322在轮毂20a或20b与轮辋24a或24b之间延伸。和第17实施例类似,辐条322有外端部340、基本上笔直的中间部分(图中未示出)和内端部(图中未示出)。外端部340、中间部分和内端部最好构成单件的整体构件,连接件或辐条头接内端部以便与轮毂20a或20b连接。
辐条322的外端部340弯曲,在辐条的自由端形成第一段350和第二段352。第一段350和第二段352的这种偏离在两段之间形成弯曲或偏移段354,使辐条322保持在轮辋24a或24b上。换句话说,第一段350通过偏移段354偏离第二段352,偏移段354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段350和第二段352延伸。各辐条322的第二段352最好与其相应的中间部分基本上在同一个平面上。另一方面,第一段350处在与第二段352的平面间隔开的一个平面上,且最好与该平面平行。当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可以知道,第一段350可以弯成与图中所示不同的形状和/或截面。在任何情况下,各辐条第一段350、第二段352和弯曲段354的形状和截面应构制得可以防止辐条322安装就位后相对于轮辋24a或24b轴向运动。
由于辐条322通常处于张紧状态,因而弯曲或偏移段354与轮辋24a或24b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弯曲或偏移段354比第一段350或第二段352都厚。
为更牢靠地将辐条322的外端部340固定到环形轮辋24a或24b的辐条接合部分上,还可以采用象粘结剂或胶泥等之类的紧固件。这里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粘结剂”一词包括任何能用来将材料固定在一起的化合物或材料,包括胶泥等。此外,需要和/或要求时还可以采用象点焊、铆钉或带螺纹的紧固件等之类的紧固件或紧固装置。此外,紧固件还可与粘结剂等结合使用。
鉴于此实施例与本发明的前些实施例类似,因而这里不打算详细讨论或图示。更确切地说,前些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说明适用于本实施例。
第21实施例
现在参看图49-51,图中按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示出了经改进的辐条422。辐条422是准备与车轮10或12配用而设计的。换句话说,辐条422在轮毂20a或20b与轮辋24a或24b之间延伸。和第17实施例类似,辐条422有外端部440、基本上笔直的中间部分(图中未示出)和内端部(图中未示出)。外端部440、中间部分和内端部最好构成单件的整体构件,连接件或辐条头接内端部,以便与轮毂20a或20b连接。
辐条422的外端部440弯曲,在辐条422的自由端形成第一段450和第二段452。第一段450和第二段452的这种偏移在两段之间形成偏移段454,将辐条422保持在轮辋24a或24b上。就是说,第一段450通过偏移段454偏离第二段452,偏移段452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段450和第二段452延伸。各辐条422的第二段452基本上与其相应的中间部分处在同一平面上。另一方面,第一段450处在与第二段452的平面间隔开的平面上,且最好与该平面平行。当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可知,第一段450可以弯成或形成与图中所示不同的形状和/或截面。在任何情况下,各辐条的第一段450、第二段452和弯曲段454应构制得可以防止辐条422安装就位后相对于轮辋24a或24b轴向运动。
由于辐条422通常处于张紧状态,因而弯曲或偏移段454与轮辋24a或24b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弯曲或偏移段454制成波纹状以提高其强度。由于偏移段454呈波纹状,因而其实际厚度大于第一段450或第二段452的实际厚度。
为更牢靠地将辐条422的外端部固定到轮辋24a或24b的辐条接合部分上,还可以采用象粘结剂或胶泥等之类的紧固装置。这里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粘结剂”一词包括任何能用以将材料固定在一起的化合物或材料,包括胶泥等在内。此外,需要和/或要求时还可采用象点焊、铆钉或带螺纹的紧固件等之类的紧固件或紧固装置(图中未示出),而且紧固件还可与粘结剂等结合使用。
鉴于本实施例与本发明的前些实施例类似,因而这里不打算详细讨论或图示。更确切地说,前些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说明适用于本实施例。
上面已选取个别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知道,在不脱离本发明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范围的前提下是可以对上述诸实施例进行种种更改和修改的。

Claims (32)

1.一种带辐条的轮辋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个环形轮辋,其外环形表面构制得可在其上容纳轮胎,其一对对置的辐条接合部分从所述外环形表面径向向里延伸,其内环形表面在所述各辐条接合部分之间延伸,所述辐条接合部分配备有多个沿周边配置的孔口和一个向里毗邻所述孔口的径向延伸凹口;和
多个向里延伸的辐条,各所述辐条的外端部至少部分处在所述环形轮辋的其中一个所述孔口和其中一个所述凹口中,所述辐条的中间部分处在所述外端部径向向里的位置,所述辐条的内端部处在所述中间部分径向向里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辐条的轮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各所述外端部有第一段和接所述第一段的第二段,从而使所述第一段偏离所述第二段将所述外端部夹持在所述轮辋所述辐条接合部分的孔口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辐条的轮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接合部分配备有多个沿周边配置向里毗邻所述孔口的凹口,所述辐条的所述外端部至少一部分处在所述环形轮辋的所述凹口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辐条的轮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的所述外端部有一个朝外的表面基本上与所述辐条接合部分在周边毗邻所述辐条接合部分所述凹口的外表面齐平。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辐条的轮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的所述外端部有一个朝外的表面,其凹进所述辐条接合部分在周边毗邻所述辐条接合部分所述凹口的外表面。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带辐条的轮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各所述外端部的预定厚度大于所述辐条接合部分所述凹口的深度。
7.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辐条的轮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所述外端部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段比所述辐条所述外端部的所述偏移段薄。
8.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辐条的轮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所述外端部的所述偏移段制成波纹状。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辐条的轮辋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外端部的第一预定宽度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预定厚度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外端部的所述预定宽度为所述外端部所述第一预定厚度的至少10倍。
10.如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辐条的轮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所述外端部的所述第一段的截面细长,所述轮辋的所述孔口为细长缝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辐条的轮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部所述第一段的所述细长截面基本上等于或小于所述轮辋所述孔口的截面,使所述第一段可以通过。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辐条的轮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的所述内端部上有螺纹。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辐条的轮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的所述内端部有多个接合点供与轮毂的一部分接合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辐条的轮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诸接合点为所述辐条头可调节地与所述辐条的所述内端部连接的部分,供纵向调节辐条用。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辐条的轮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轮辋的各所述辐条接合部分有一个环形突出部分处在所述孔口径向向里的位置,其宽度大于所述轮辋沿所述孔口的宽度。
16.如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辐条的轮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分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预定宽度,和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预定厚度。
17.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辐条的轮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所述孔口的周边长约5.0毫米。
18.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辐条的轮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的径向宽度在大约0.5毫米至大约2.0毫米的范围。
19.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辐条的轮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有一个环形空心区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辐条接合部分之间。
20.一种自行轮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个外环形表面,构制得可以在其上容纳轮胎;
一对对置的辐条接合部分,从所述外环形表面径向向里延伸;和
一个内环形表面,在所述各辐条接合部分之间延伸,所述辐条接合部分配备有多个沿周边排列的孔口和一个处在各所述孔口径向向里位置径向延伸的凹口。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自行车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的所述孔口为细长缝口,基本上沿周边的方向延伸。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自行车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所述孔口的径向宽度在大约0.5毫米至大约2.0毫米的范围。
23.如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所述孔口的周边长度为至少5.0毫米左右。
24.如权利要求20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有一个环形空心区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辐条接合部分之间。
25.如权利要求20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辐条接合部分有至少12个所述辐条孔口,至少其中6个所述孔口通过各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辐条接合部分延伸。
26.一种自行车辐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个外端部,构制得可使其容纳在轮辋的一个孔口中,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预定宽度,和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预定厚度,所述外端部的所述第一预定宽度为所述外端部所述第一预定厚度的至少10倍;
一个中间部分,接所述外端部,其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预定宽度,和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预定厚度;和
一个内端部,接所述中间部分,制成一定形状以连接到轮毂上。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自行车辐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的所述外端部具有第一段和通过偏移段接第一段的第二段,从而使所述第一段偏离所述第二段将所述外端部夹持在轮辋的孔口中。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自行车辐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所述外端部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段比所述辐条所述外端部的偏移段薄。
29.如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自行车辐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所述外端部的所述偏移段制成波纹状。
30.如权利要求26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辐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端部带螺纹。
31.如权利要求26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辐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部具有基本上细长的截面。
32.如权利要求26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辐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部的所述第一预定宽度约为15.0毫米,所述外端部的所述第一预定厚度约为0.5毫米。
CNA021406375A 1997-11-13 1998-11-12 自行车车轮 Pending CN14918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69607 1992-10-30
US08/969,607 US6068347A (en) 1997-11-13 1997-11-13 Bicycle wheel
US09/027,293 US6158819A (en) 1997-11-13 1998-02-20 Bicycle wheel
US027293 1998-02-20
US108300 1998-07-01
US09/108,300 US6068348A (en) 1997-11-13 1998-07-01 Bicycle wheel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23332A Division CN1090106C (zh) 1997-11-13 1998-11-12 自行车车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1814A true CN1491814A (zh) 2004-04-28

Family

ID=2736297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21406375A Pending CN1491814A (zh) 1997-11-13 1998-11-12 自行车车轮
CNA021406359A Pending CN1491813A (zh) 1997-11-13 1998-11-12 自行车车轮
CNA021406383A Pending CN1491816A (zh) 1997-11-13 1998-11-12 自行车车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21406359A Pending CN1491813A (zh) 1997-11-13 1998-11-12 自行车车轮
CNA021406383A Pending CN1491816A (zh) 1997-11-13 1998-11-12 自行车车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EP (1) EP0916520B1 (zh)
JP (1) JP3314044B2 (zh)
CN (3) CN1491814A (zh)
CZ (1) CZ288193B6 (zh)
DE (3) DE69829513T2 (zh)
PL (1) PL329675A1 (zh)
RU (1) RU2222436C2 (zh)
SK (1) SK284528B6 (zh)
TW (1) TW4169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4580B1 (en) * 1999-07-13 2001-05-22 Shimano Inc. Bicycle wheel with reinforced rim
US6213562B1 (en) * 1999-07-13 2001-04-10 Shimano Inc. Bicycle wheel with reinforced rim
IT1319935B1 (it) 2000-03-03 2003-11-12 Campagnolo Srl Cerchio per ruota a raggi di bicicletta, particolarmente per una ruota con pneumatico senza camera d'aria, e ruota comprendente tale cerchio
EP1559581B1 (en) * 2004-01-27 2008-03-12 Campagnolo S.R.L. Spoke for a bicycle wheel, bicycle wheel comprising such a spok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spoke
EP1559583B1 (en) * 2004-01-27 2009-06-17 Campagnolo S.R.L. Spoke for a bicycle wheel, whe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spoke
EP1818182A1 (en) * 2006-02-11 2007-08-15 Kinlin Industrial Corporation Bicycle rim assembly with multiple easily-assembled spokes
FR2952853B1 (fr) * 2009-11-25 2012-01-13 Corima Roue composite, notamment pour un cycl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telle roue
US8746808B2 (en) * 2011-02-14 2014-06-10 Shimano Components (Malaysia) Sdn. Bhd. Bicycle rim
CN104136234B (zh) * 2012-03-07 2016-08-10 莎皮姆公司 用于车轮辐条的自锁螺纹接头及制造该自锁螺纹接头的方法和装置
RU2524269C2 (ru) * 2012-06-22 2014-07-2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П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Колесо с внутренним подрессориванием
DE102013012101A1 (de) * 2013-07-19 2015-01-22 Matthias Kübler Systemlaufrad für ein Fahrrad
JP6537055B2 (ja) 2013-08-05 2019-07-03 ムベア カルボ テック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Mubea Carbo Tech Gmbh 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材で作られたホイール
CN106142971A (zh) * 2015-04-02 2016-11-23 詹存忠 快捷方便装卸车轮辐条
DE102018127835A1 (de) * 2018-11-07 2020-05-07 Top Venturer International Limited Fahrradspezifische Felgenkonstruktion
CN113291094B (zh) * 2021-06-09 2023-02-03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用于接合非充气轮胎的轮辐与轮辋的固定装置
WO2023089627A1 (en) * 2021-11-22 2023-05-25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A wheel structure for a saddle type vehicle
CN113942340B (zh) * 2021-11-26 2023-12-05 厦门银贝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辐条组件与花鼓的连接结构及车轮的生产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50064A (en) * 1920-12-13 1923-03-27 Flannery Bolt Co Wheel structure
FR1332603A (fr) * 1962-05-24 1963-07-19 Michelin & Cie Perfectionnement aux jantes moulées non métalliques pour roues à rayons
FR2526374A1 (fr) * 1982-05-10 1983-11-10 Michelin & Cie Roue pour engin de moto-cross
US4529253A (en) * 1983-06-10 1985-07-16 Ho Wei K Bicycle wheel, hub and spoke assembly
JPS6012315A (ja) * 1983-06-30 1985-01-22 Yamaha Motor Co Ltd ワイヤスポ−ク車輪
US5452945A (en) * 1993-10-12 1995-09-26 Schlanger; Raphael Vehicle wheel
JP3069284B2 (ja) * 1996-01-26 2000-07-24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ハ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K284528B6 (sk) 2005-05-05
SK154798A3 (en) 1999-07-12
DE69828534T2 (de) 2005-12-29
JPH11208201A (ja) 1999-08-03
RU2222436C2 (ru) 2004-01-27
EP0916520A2 (en) 1999-05-19
DE69822400T2 (de) 2005-02-17
JP3314044B2 (ja) 2002-08-12
CZ366198A3 (cs) 1999-06-16
DE69829513T2 (de) 2006-04-13
TW416915B (en) 2001-01-01
PL329675A1 (en) 1999-05-24
EP0916520A3 (en) 2001-01-03
DE69829513D1 (de) 2005-04-28
DE69822400D1 (de) 2004-04-22
CN1491813A (zh) 2004-04-28
EP0916520B1 (en) 2004-03-17
CZ288193B6 (en) 2001-05-16
DE69828534D1 (de) 2005-02-10
CN1491816A (zh) 2004-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106C (zh) 自行车车轮
CN1491814A (zh) 自行车车轮
CN1054101C (zh) 汽车驾驶盘
CN1291872C (zh) 车轮速度检测装置
CN1789023A (zh) 用于自行车辐条轮的轮圈、车轮以及制造方法
CN1275784C (zh) 盘式制动用的自行车轮毂
CN1178803C (zh) 带有加强轮圈的自行车车轮
US7686721B2 (en) Bicycle chainring
CN1100213C (zh) 粘接组件及其连接方法
CN1974312A (zh) 自行车链轮
CN1182980C (zh) 带有加强轮圈的自行车车轮
CN1789021A (zh) 自行车辐条轮、其部件和相关的制造方法
CN1654269A (zh) 自行车用变速机构造
CN1733541A (zh) 塔连接杆结构
CN1427927A (zh) 垫圈和包括该垫圈的螺纹紧固组件
TW200536728A (en) Bicycle rim
CN1676407A (zh) 用于越野车的车体框架结构
CN1868767A (zh) 自行车轮毂
CN1149154C (zh) 自行车轮毂
CN1958311A (zh) 自行车轮辋
CN1796053A (zh) 车辆用部件安装用孔的定位用具
TW572837B (en) Bicycle rim
CN1468739A (zh) 自行车车轮
CN1251893C (zh) 切向轮辐用的自行车轮毂及自行车车轮
CN1579818A (zh) 自行车轮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