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56943A - 图象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象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56943A
CN1456943A CN03123418A CN03123418A CN1456943A CN 1456943 A CN1456943 A CN 1456943A CN 03123418 A CN03123418 A CN 03123418A CN 03123418 A CN03123418 A CN 03123418A CN 1456943 A CN1456943 A CN 14569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image forming
road
forming apparatus
develo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23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6778C (zh
Inventor
铃木隆史
佐藤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3139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09294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981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03805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2034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1826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56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569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677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677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03G15/0898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for preventing toner scattering during operation, e.g. se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67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2215/0174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plural rotations of recording member to produce multicoloured copy
    • G03G2215/0177Rotating set of developing uni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55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of the developing device
    • G03G2215/0872Housing of developing devic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象形成设备,其中,至少一个显影装置将调色剂施加到形成在图象支持体上的潜象上,以在图象支持体上形成调色剂图象;一个带部件拉紧和环绕在多个滚轮部件上,调色剂图象首先被转印到带部件上,再第二次被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定影装置加热记录介质,以定影第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机壳内装纳图象支持体、显影装置、多个滚轮部件、带部件及定影装置,使显影装置和定影装置被带部件隔开,而且多个滚轮部件中的一个滚轮部件设置在机壳内的拐角部位。利用本发明的图象形成设备,存储在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几乎不会被加热,没有油会粘附于中间转印带,能够半自动地清洁光学传感器,并能够基本去除臭氧和弥散的调色剂。

Description

图象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电子照相技术形成图象的图象形成设备,例如: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
背景技术
图19示出了一种相关技术的图象形成设备。这种设备含有:一个感光器(图象支持装置)1,其外表面上有一层光敏层;一个充电装置2,用来给感光器1的外表面均匀充电;一个曝光装置3,用来有选择地曝光被充电装置2所均匀充电的感光器1的外表面,以形成一个静电潜象;一个显影装置4,用来将用作显影剂的调色剂施加到由曝光装置3所形成的静电潜象上,以形成一个可视图象(调色剂图象);以及一个中间转印带5,张紧地悬绕在多个滚轮5a~5d之间。形成在感光器1上的调色剂图象,首先在第一次转印位置T1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上,而后,在第二次转印位置T2被转印到一种记录介质上。这种相关技术的图象形成设备中还含有一个定影装置6,用来加热和定影从中间转印带5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图象。如图19所示,上述这些组成部件都是安装在一个机壳之内。
在上述相关技术的图象形成设备中,所有的滚轮5a~5d都是设置在机壳7内的中央部位的附近,中间转印带5张紧地悬绕在滚轮5a~5d上。
因此,定影装置6的热量,易于按照箭头A所示的方向,绕过中间转印带5流向显影装置4,从而,显影装置4易于被加热。
显影装置4被加热,会造成存储在显影装置4中的调色剂也将被加热,从而,出现这样的问题:调色剂的转印特性会降低,或调色剂易于在显影装置中出现结块现象。
在上述相关技术的图象形成设备中,中间转印带5和曝光装置3彼此相互远离。因此,定影装置6的热量,易于按照箭头B所示的方向,绕过中间转印带5流向显影装置4,从而,显影装置4易于被加热。
显影装置4被加热,会造成存储在显影装置4中的调色剂也将被加热,从而,出现这样的问题:调色剂的转印特性会降低,或调色剂易于在显影装置中出现结块现象。
在上述相关技术的图象形成设备中,定影装置6含有一个油膜(oilcoating)型定影装置。在图19中,参考标号6a表示定影带,参考标号6b表示用来给定影带6a上油膜的油膜滚轮(roller)。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定影装置6是一种加热型定影装置,因此,油从定影带6a的表面上和油膜滚轮6b的表面上蒸发。从而,蒸发的油将会粘附于中间转印带5的表面,结果会引发这样一种问题:易于出现转印失败的情况或易于发生中间转印带5的清洁故障(覆膜现象)。加热显影装置4内的调色剂,还会进一步促进在中间转印带5表面上的覆膜现象(即调色剂以薄膜形式粘附或固着在中间转印带5表面上的现象)。
另外,在这种图象形成设备中,还使用了一个光学传感器。例如:使用一个用来检测形成在感光器表面上或中间转印部件表面上的调色剂图象密度的光学传感器。
当这个光学传感器的光线射出窗口或光线接收窗口变脏时,光学传感器无法正确显示出其性能。当这种图象形成设备工作时,漂浮的调色剂将会出现在设备的内部,如果长时间工作的话,大量漂浮的调色剂会粘附于光线射出窗口或光线接收窗口,从而,会明显地降低光学传感器的性能。
因此,在光学传感器的光线射出窗口或光线接收窗口被调色剂明显污染之前,需要清洁光线射出窗口或光线接收窗口。
但是,最好是不要让用户来承担清洁工作。让用户承担清洁工作会使用户感到麻烦,而且用户也不能总是在光学传感器的性能大大降低之前,进行清洁工作。
因此,提出了一种清洁装置,用来定期地自动清洁光学传感器(例如:图象形成工作每进行30次~40次时清洁一次),这种清洁是通过在光学传感器的检测面上、与图象形成设备工作同步地来移动一个清洁器来进行的(例如:日本专利5-82588B所公开的图象形成设备)。
但是,在这种相关技术的设备中,需要提供一种复杂的机构,使这种清洁器与图象形成设备工作同步地移动。
此外,由于这种光学传感器是通过与图象形成设备工作同步的清洁器来自动频繁地实现清洁(例如:图象形成工作每进行30次~40次时清洁一次),因此,会促进清洁器的损耗,最终导致无法实现良好的清洁效果。
在使用会产生臭氧的充电器(例如:利用电晕放电术的充电器)的情况下,如果产生的臭氧滞留在图象形成设备的机壳内,臭氧会对图象支持体的表面产生不良影响,从而,会造成图像品质的下降。
此外,在通过显影装置显影图象支持体上的图象时,在显影区域(主要是在显影部件转动方向的下游侧,也是图象支持体转动方向的下游侧),调色剂往往会以轻雾的形式弥散开来,从而,设备的内部会受到调色剂的污染。在通过转动体的间歇转动来转换多个显影装置(多种显影颜色)而进行显影工作的情况下,在转换工作中,调色剂易于弥散开来,而且调色剂也会对设备的内部造成污染。
作为解决上述臭氧滞留和调色剂弥散的方法,可以考虑在相对于图象支持体的、就显影部件转动方向而言的显影区域的下游侧,形成一个主要用来吸取弥散调色剂的调色剂吸道,从而,通过调色剂吸道,将臭氧和弥散的调色剂吸走。
但是,现已发现,在这样的结构中,会出现下面的问题。也就是说,在顺序地形成仅有一种颜色的图象(例如单色图象)时,在图象形成过程中,不会进行显影装置的转换工作,而且一种特定颜色的显影装置保持与图像支持体相接触或非常靠近的状态,从而,沿着显影部件转动方向的、从上游侧到下游侧的气流,在显影区域被阻断或被大大减小。
因此,弥散到显影部件转动方向的下游侧的调色剂,会被调色剂吸道所吸走,但是,臭氧仍会滞留在显影部件转动方向的上游侧,从而,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滞留的臭氧会对图像支持体的表面产生不良影响,以致造成图像品质的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图象形成设备,其中,存储在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几乎不会被加热。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图象形成设备,其中,油不会粘附于中间转印带。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半自动清洁机构,用于清洁图象形成设备中的光学传感器,这种清洁机构结构简单,能够长期具有极好的清洁效果。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图象形成设备,它能够避免由于臭氧所造成的图象品质下降,同时,还能够避免由于调色剂弥散而对设备内部造成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象形成设备,包括:
一个图象支持体;
至少一个显影装置,将调色剂施加到形成在图象支持体上的潜象上,以在图象支持体上形成调色剂图象;
多个滚轮部件;
一个带部件,拉紧并环绕在滚轮部件的上面,调色剂图象首先是被转印到这个带部件上,而后,再第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一个定影装置,它加热记录介质,以定影第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以及
一个机壳,用来装纳图象支持体、显影装置、多个滚轮部件、带部件及定影部件,使显影部件和定影部件被带部件隔开,而且多个滚轮部件中的一个滚轮部件是设置在机壳内的拐角部位。
相应地,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大大减少定影装置热绕过带部件而流向显影装置的量,从而,显影部件几乎不会被加热。
因此,存储在显影装置中的调色剂也几乎不会被加热,从而,几乎不会降低调色剂的转印特性,而且几乎不会引起调色剂在显影装置内的结块现象。
这种图象形成设备最好还包括:一个曝光装置,它有选择地照射图象支持体,以在图象支持体上形成潜象,该曝光装置位于带部件的附件;以及一个冷却器,用来冷却曝光装置。在此,显影装置和定影装置,是被带部件和曝光装置所隔开。
虽然曝光装置本身是一个热源,但是,由于冷却器能够对曝光装置进行冷却,因此,能够避免显影装置被曝光装置所加热的情况。此外,冷却器还能够排出来自定影装置的热气流。
相应地,能够避免显影装置被绕过带部件的热空气所加热的情况。
因此,存储在显影装置中的调色剂也几乎不会被加热,从而,几乎不会降低调色剂的转印特性,而且几乎不会引起调色剂在显影装置内的结块现象。
定影装置最好是一种无油型定影装置。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避免蒸发的油粘附于带部件表面的现象出现。
相应地,几乎不会出现转印失败的情况,而且也几乎不会发生带部件的清洁故障。
这种图象形成装置最好还包括:
一个盖部件,至少在更换消耗部件时打开或关闭,消耗部件包括图象支持体和显影装置中的至少一个;
一个光学传感器,用来检测形成在图象支持体或带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密度,这个光学传感器有一个光线射出窗口和一个光线接收窗口;以及
一个清洁器,在光线射出窗口和光线接收窗口中的至少一个窗口上滑动,这个清洁器与盖部件的打开/关闭运动相联动。
在这种结构中,通过盖部件的打开/关闭,光学传感器被半自动地清洁,而无需用户在清洁工作上特别费心。
由于盖部件和清洁器只不过是彼此联动的关系,因此,清洁机构能够得到简化。
由于最低限度的是在更换消耗部件时进行清洁工作,因此,可避免清洁器的过度损耗,从而,能够长时间地保持极好的清洁效果。
此外,这种图象形成设备的控制器在刚刚更换消耗部件之后所进行的初始化,是以刚刚清洁过的光学传感器所获得的检测结果为基础来进行。从而,能够实现精确初始化的效果。
在此,在打开盖部件时,最好是光线射出窗口和光线接收窗口中的至少一个窗口被清洁器所覆盖。
根据消耗部件的类型,在更换会引起调色剂弥散的消耗部件时,相关调色剂会在机壳内弥散开来。例如,在更换显影剂盒时,粘附于显影滚轮及周围零件的调色剂可能会弥散开来。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打开盖部件来更换消耗部件时,光线射出窗口和光线接收窗口中的至少一个窗口被清洁器所覆盖,因此,即使在更换消耗部件时,调色剂在设备内弥散开来,也能够避免调色剂粘附于光学传感器的光线射出窗口和/或光线接收窗口。
相应地,在更换消耗部件时,能够避免出现光学传感器的光线射出窗口和光线接收窗口被调色剂弄脏的情况。
这种图象形成设备最好还包括:一个充电器,用来给图象支持体充电;一个第一吸道,主要用来吸走弥散的调色剂;以及一个第二吸道,主要用来吸走由充电器所产生的臭氧。显影装置包括:一个显影滚轮,用来形成一个显影区域,其中,调色剂被施加到图象支持体上。第一吸道设置在就显影滚轮转动方向而言的显影区域的下游侧。第二吸道设置在就显影滚轮转动方向而言的显影区域的上游侧。
在这种结构中,弥散到显影部件转动方向的下游侧的调色剂,被第一吸道吸走;而要滞留在显影部件转动方向的上游侧的臭氧,被第二吸道吸收。
相应地,能够避免臭氧滞留在显影部件转动方向的上游侧的现象,从而,能够避免图象品质的下降。
在此,最好是这种图象形成设备还包括有一个圆柱形转动体,在它的外周面上装有至少一个显影装置。
转动体上可以安装多个显影装置,以形成彩色图象。在显影装置的转换工作期间,转动体进行转动,从而,在显影滚轮与图象支持体之间形成一个较大的间隙。这时,臭氧也会被第一吸道所吸走。
在此,最好是第一吸道和第二吸道中的至少一个吸道为半柱面形,以便能够沿着圆柱形转动体的外缘延伸。
在这种结构中,能够通过有效地利用圆柱形转动体的周围空间,形成空气吸道。相应地,能够减小图象形成设备的尺寸。
在第一吸道和第二吸道都采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第一吸道和第二吸道基本上是各自利用圆柱形转动体周围空间的一半。相应地,能够进一步减小设备的尺寸。
还有,最好是第一吸道和第二吸道中的至少一个吸道,是由图象形成设备的结构体的一部分所构成。
在这种结构中,就至少一个吸道而言,不需要使用一个长的部件来构成,从而,能够提高图象形成设备的加工制作性能,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减小设备的尺寸。
第一吸道最好还包括第一排气风扇,而且第二吸道最好还包括第二排气风扇。
在这种结构中,第一吸道所形成的调色剂吸力和第二吸道所形成的臭氧吸力,能够易于适当地设定。
在此,第二排气风扇的排气量最好小于第一排气风扇的排气量。
在这种结构中,当装有多个显影装置的转动体进行转动来转换显影装置时,在流向第一吸道的气流中,不会出现大的紊流,从而,能够极好地吸走弥散的调色剂。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图象形成设备,包括:
一个图象支持体;
至少一个显影装置,将调色剂施加到形成在图象支持体上的潜象上,以在图象支持体上形成调色剂图象;
一个光学传感器,用来检测形成在图象支持体或带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密度,这个光学传感器有一个光线射出窗口和一个光线接收窗口;
一个机壳,用来装纳图象支持体、显影装置和光学传感器,这个机壳包括一个盖部件,这个盖部件至少在更换消耗部件时打开或关闭,消耗部件包括图象支持体和显影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一个清洁器,在光线射出窗口和光线接收窗口中的至少一个窗口上滑动,这个清洁器与盖部件的打开/关闭运动相联动。
在此,在打开盖部件时,最好是光线射出窗口和光线接收窗口中的至少一个窗口被清洁器所覆盖。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对最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明显易懂,附图中:
图1为示意性主视图,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设备的内部结构;
图2为放大的平面剖视图,主要示出了调色剂吸道;
图3为示意性主视图,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设备的内部结构;
图4为第二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设备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5A为结构示意图,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设备,设备的盖处于关闭状态;
图5B为结构示意图,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设备,设备的盖处于打开状态;
图6为示意性侧视图,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设备的内部结构;
图7为透视图,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设备的中间转印装置;
图8为透视图,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设备中用于光学传感器的一种半自动清洁机构;
图9为透视图,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设备在盖处于关闭状态下的外观;
图10为透视图,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设备在盖处于打开状态下的外观;
图11为示意性主视图,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设备的内部结构;
图12为放大视图,表示图11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图13为平面剖视图,主要示出了调色剂吸道;
图14为透视图,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设备中的图象支持装置和鼓风单元;
图15为透视图,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设备中的鼓风单元和臭氧吸道;
图16为透视图,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设备,是从正面看过去的透视图;
图17为透视图,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设备,是从背面看过去的透视图;
图18为放大视图,表示在转换显影盒工作期间图11中的重要部位;
图19为示意性主视图,表示一种相关技术的图象形成设备的内部结构。
最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示意性主视图,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设备的内部结构。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设备是一种彩色图象形成设备,能够在纸张(记录介质)的两面上形成全彩色图象,这种图象形成设备有一个机壳10,机壳10内装有一个图象支持装置20、一个曝光装置30、一个显影装置40、一个中间转印装置50以及一个定影装置60。
机壳10装有一个设备主体框架(图中未示出),各种装置均安装在这个框架上。
图象支持装置20装有:一个感光器(图象支持体)21,其外表面上有一层光敏层;以及一个充电装置(电晕充电器)22,用来给感光器21的外表面均匀充电。由充电装置22均匀充电的感光器21的外表面,被有选择地曝露给来自曝光装置30的激光束L,以形成一个静电潜象,而且在显影装置40内的、用作显影剂的调色剂,被施加到静电潜象上,以形成一个可视图象(调色剂图象)。这样所形成的调色剂图象,首先通过第一次转印位置T1被转印到中间转印装置50的中间转印带51上,而后,再通过第二次转印位置T2被转印到作为转印目标的纸张上。
图象支持装置20装有:一个清洁器(清洁刮板)23,用来清除在第一次转印之后仍残留在感光器21表面上的调色剂;以及一个废弃调色剂容器24,用来存放由清洁器23所清除的废弃调色剂。
机壳10内设有:一个进纸通道16,沿着这条通道,通过第二次转印位置T2而在一面上形成有图象的纸张,被输送到设在机壳10内上部的纸张放电器(纸张放电盘);以及一个回纸通道17,沿着这条通道,输送到纸张放电器的纸张被转向返回到第二次转印位置,以在纸张的另一面上形成图象。
在机壳10内的下部设有:一个供纸盘18,用于盛放层叠的多张纸张;以及一个进纸滚轮19,用来一张一张地将纸张输送到第二次转印位置T2。
显影装置40是一种转动型显影装置,在转动体41上,可拆卸地装有多个内部储有调色剂的显影剂盒。在本实施例中,显影剂盒42Y用于黄色的调色剂,显影剂盒42M用于品红色的调色剂,显影剂盒42C用于青色的调色剂,显影剂盒42K用于黑色的调色剂(图中仅清晰地示出了用于黄色调色剂的显影剂盒42Y),通过转动体41沿着箭头方向以90°角距进行转动,使感光器21有选择地与显影滚轮43相接触,以有选择地显影感光器21的表面。
曝光装置30利用从曝光窗口射出的激光束L来照射感光器21,曝光窗口用玻璃板或其他类似材料所制成。
中间转印装置50装有:一个单元结构框架50a(见图7);一个驱动滚轮54;一个随动滚轮55;一个第一次转印滚轮56;一个导向滚轮57,用来保证转印带51在第一次转印位置T1的稳定状态;以及一个张紧滚轮58。这些滚轮都是可转动地支撑在单元结构框架上,而且中间转印带51是张紧地悬绕在这些滚轮上。中间转印带51沿着图中所示的箭头方向,被循环驱动。第一次转印位置T1形成在感光器21与第一次转印滚轮56之间;而第二次转印位置T2形成在驱动滚轮54与第二次转印滚轮10b之间的压配合区域,第二次转印滚轮10b位于主体一侧。
第二次转印滚轮10b能够与驱动滚轮54(从而中间转印带51)相接触和相分离,在第二次转印滚轮10b与驱动滚轮54相接触时,形成第二次转印位置T2。
因此,在形成彩色图象时,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图象是被施加到中间转印带51上,此时,中间转印带51与第二次转印滚轮10b是处于相分离的状态,借此,形成彩色图象。此后,第二转印滚轮10b与中间转印带51相接触,而且纸张被输送到第二转印滚轮10b与中间转印带51之间的接触区域(第二次转印位置T2),以将彩色图象转印到纸张上。
带有调色剂图象的纸张,经过定影装置60的一个加热滚轮对61,以熔化和定影调色剂图象,而后,输送到纸张放电盘15。
定影装置60是一种无油式定影装置,其中,加热滚轮61不覆盖有油膜。
在上述彩色图像形成设备中,当来自定影装置60的热空气流向显影装置40而对显影器40产生加热影响时,存储在显影装置40(在这种情况下,为显影剂盒42)中的调色剂也将被加热,由此,会降低调色剂的转印特性,而且调色剂易于在显影装置中出现结块现象。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显影装置40和定影装置60是被中间转印带51来隔开,而且还将张紧环绕安装中间转印带51的多个滚轮中的一个滚轮55,设置在机壳10内的一个拐角部位11(在本实施例中,是在机壳10内的上部拐角区域)。
在这种结构中,定影装置60的热量绕过中间转印带51流向显影装置40的情况,能够得到大大减轻,从而,显影装置40几乎不会被加热。
因此,存储在显影装置40中的调色剂也几乎不会被加热,从而,几乎不会降低调色剂的转印特性,而且几乎不会引起调色剂在显影装置40内的结块现象。
由于定影装置60采用的是无油式定影装置,因此,不存在油的蒸发现象,从而,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油粘附于中间转印带51的表面。
因此,几乎不会出现转印失败的情况,而且也几乎不会出现中间转印带的覆膜现象。
此外,由于显影装置40和定影装置60是被中间转印带51所隔开,因此,显影装置40几乎不会被定影装置60的热量所加热,而且显影装置40内的调色剂也几乎不会被加热。因此,能够确实避免出现转印失败现象和中间转印带51的覆膜现象。
由于滚轮55是设置在机壳10内的拐角区域11,因此,能够在不增大设备尺寸的情况下,提高转印带的长度。根据本实施例,中间转印带51能够在上面形成两张A4纸大小(一张A3纸大小)的图像。
此外,通过使纸张放电盘15的倾斜角度实质上平行于中间转印带51的纵向拉紧方向,还能够提高机壳10内的空间利用效率,而且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设备的小型化。
一个清洁装置70,设置在滚轮55的对面。清洁装置70是用来清除经过第二次转印之后仍残留在中间转印带51上面的调色剂,而且它是延续在中间转印带51宽度方向上(图1表面的正交方向上)的实际整个带宽上。清洁装置70的外壳71设置在机壳10的内表面12的附近,以闭合滚轮55(位于中间转印带51卷绕的端部)与机壳10的内表面12之间的缝隙。
由于清洁装置70设置在滚轮55的对面,而且清洁装置70的外壳71设置在机壳10的内表面12的附近,以闭合滚轮55与机壳10的内表面12之间的缝隙。因此,定影装置60的热量绕过中间转印带51流向显影装置40的情况,能够得到大大减轻。
参考标号80表示一个调色剂吸道,调色剂吸口81形成在调色剂吸道80的最端部。
调色剂吸道80采用的是曲面形(大体上为半柱面形),以便覆盖转动型显影装置4大约半圈的上部区域。
图2为放大的平面剖视图,主要示出了调色剂吸道80。
一个排气风扇83,安装在调色剂吸道80的端部,从而,通过起动排气风扇83,即可分别从调色剂吸口81吸走弥散的调色剂,并且从充电器22吸走臭氧。
也就是说,即使在通过显影装置40将图象显影在图象支持体21的过程中,调色剂是以薄雾形式弥散,调色剂也能够被吸入调色剂吸口81。同样,即使在转动型显影装置40的显影颜色转换过程中,调色剂出现弥散,调色剂也能够被吸入调色剂吸口81。此外,热空气也能通过吸道80排出。
一个过滤单元F,可拆卸地安装在调色剂吸道80的中部,这个位置是相对于图象形成设备的正面而言的。调色剂吸口81所吸入的臭氧和调色剂,将被过滤单元F所滤除,经过排气风扇83排到设备外面的是清洁的空气。
由于调色剂吸道80采用的是曲面形(大体上为半柱面形),以便覆盖转动型显影装置4大约半圈的上部区域,因此,还能进一步避免来自显影装置60的热空气传送到显影装置40。此外,由于热空气通过调色剂吸道80被排出,从而,还能进一步确保避免显影装置40受热。
图3和图4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设备。在这些附图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或对应的部分,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
这个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别是:显影装置40和定影装置60是被中间转印带51和设置在中间转印带51附近的曝光装置30所隔开,而且曝光装置30还装有一个排气风扇84,用来冷却曝光装置30。
感光器21被设计成无清洁器结构,没有安装清洁器(清洁刮板)。
根据本实施例,除了具有第一实施例的各种优点之外,还能够获得下述优点。
由于显影装置40和定影装置60被中间转印带51和设置在中间转印带51附近的曝光装置30所隔开,因此,显影装置40和定影装置60能够借助中间转印带51和曝光装置30保持极好的隔离状态。通过通道B的热空气,被曝光装置30所阻断。
虽然曝光装置30本身是一个热源,但是,由于曝光装置30装有一个用来冷却曝光装置30的排气风扇84,因此,能够避免显影装置40被曝光装置30所加热的情况。
此外,定影装置60所产生的热量,也可由排气风扇84排出。
因此,能够确实避免显影装置40被绕过中间转印带51的热空气所加热的情况。从而,能够极好地保持调色剂的转印特性,而且能够进一步减少显影装置40内的调色剂结块现象。
下面,将参照图5A~图10,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与前面实施例中相似的部件,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而且将略去对这些部件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图象支持装置20、显影装置42和转印装置50中的至少一个,是被制作成消耗部件。在其使用寿命期满时,打开图5A中所示的盖182,沿着如图5B中箭头X1所示的方向,拉出需要更换的消耗部件,然后,再沿着如图5B中箭头X2所示的方向,插入新的消耗部件。盖182被设计成能够借助轴182a来打开/关闭。
一个光学传感器111(反射型),安装在设备的主体内,用来检测转印到转印装置50(见图6)的中间转印带51上的调色剂图象密度,光学传感器111所获得的检测信号反馈给一个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以提高图象的质量。
一个清洁器170,例如由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弹性(urethane foam)材料所制成,安装到一个夹持器171上,通过在光学传感器111的光线射出窗口(也作为光线接收窗口)111a上摩擦滑过,来清洁光学传感器111的光线射出窗口(也作为光线接收窗口)111a。
一根杆172,固定连接到夹持器171的一侧(图中的右侧),而且杆172的端部172a设置在盖182的枢轴转动路线上。
一根弹簧173(在这种情况下,为一根压力弹簧),安装在夹持器171的另一侧与设备的机壳10之间,从而,在弹簧173的作用下,夹持器171(从而清洁器170和杆172)总是在图中箭头X1所示的方向上受到推力的作用。在盖182如图5A中所示那样处于关闭状态时,夹持器171沿着箭头X2的方向向后缩回,而且清洁器170也沿着箭头X2的方向从光学传感器111的光线射出/接收窗口111a上向后缩回,从而,使光学传感器111能够检测在中间转印带51上的调色剂密度。
另一方面,当盖182如图5B所示那样被用户打开时,在弹簧173的推力作用下,夹持器171(从而清洁器170和杆172)沿着图中箭头X1所示的方向滑动,从而,清洁器170覆盖光学传感器111的光线射出/接收窗口111a,同时,摩擦滑过光学传感器111的光线射出/接收窗口111a,借此,来清洁光学传感器111的光线射出/接收窗口111a。此外,杆172的端部172a,向外伸出。
当用户在更换消耗部件之后关闭盖182时,杆172的端部172a从图5B所示的状态改变到图5A所示的顶靠着盖182的状态,杆172(从而夹持器171和清洁器170)沿着箭头X2的方向滑动,从而,清洁器170向后缩回到光学传感器111能够检测中间转印介质上调色剂密度的位置,同时,摩擦滑过光学传感器111的光线射出/接收窗口111a,借此,来清洁光线射出/接收窗口111a。
在需要时,可以在盖182处于打开的状态下,通过按动杆172的端部172a,来手动清洁光学传感器111的光线射出/接收窗口111a。
在这种结构中,当用户为更换消耗部件而打开/关闭盖182时,清洁器170会摩擦滑过光学传感器111的光线射出/接收窗口111a,从而,实现对光学传感器111的清洁。
因此,盖的打开/关闭,形成了对光学传感器111的半自动清洁,而无需用户费心进行清洁工作。
根据这种作用原理,盖182和清洁器170,只不过是彼此联动的关系,因此,这种作用原理能够通过一种非常简单的机构来实现(在上述实施例中,这个机构是由杆172和弹簧173所组成)。
另外,由于清洁工作仅仅是在更换消耗部件时才进行,因此,可避免清洁器的过度损耗,从而,能够长时间地保持极好的清洁效果。
此外,图象形成设备的控制器在刚刚更换消耗部件之后所进行的初始化,是以刚刚清洁过的光学传感器111所获得的检测结果为基础来进行,从而,能够实现精确初始化的效果。
当盖182打开时,光学传感器111的光线射出/接收窗口111a是被清洁器170所覆盖。因此,能够获得下述优点。
也就是说,就一些类型的消耗部件而言,在更换每一个部件时,都存在着调色剂弥散在机壳10内的危险。例如,在更换显影装置40(例如,在更换显影剂盒42C、42M、42Y、42K中的至少一个时;见图6),粘附于显影滚轮43及周围零件的调色剂可能会弥散开来。
另一方面,根据这种清洁机构,当打开盖182来更换消耗部件时,清洁器170会覆盖光学传感器111的光线射出/接收窗口111a。因此,即使在更换消耗部件时,调色剂弥散在机壳10内,也可以避免调色剂粘附于光学传感器111的光线射出/接收窗口111a。
因此,在更换消耗部件时,能够避免出现光学传感器111的光线射出/接收窗口111a被调色剂弄脏的情况。
如图7所示,清洁器170和与盖182联动的联动机构170’,是安装在中间转印装置50之中。相应地,弹簧173是安装在夹持器171与单元结构框架50a之间。
如图8所示,杆1 72的端部172b,连接到一个控制杆174上。控制杆174,通过轴174a(见图7),可枢轴转动地安装到单元结构框架50a上。
图9和图10为透视图,表示图象形成设备的外观。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设备的机壳10上,装有一个盖181,用来在更换图象支持装置20时打开/关闭;当为更换显影剂盒42(42C、42M、42Y和42K)而打开盖181时,会露出一个盖182和一个更换显影剂盒选择器183。
当盖181打开时,图象支持装置20的左侧,如图10所示,暴露在外。因此,能够抓住把手20a,拉出或插入图象支持装置20,借此,更换图象支持装置20。图象支持装置20的更换,是在沿着箭头b的方向通过转动锁杆184来解锁的状态下来进行。
当在盖181处于打开状态下,打开盖182时,显影剂盒42的左侧,从机壳10上的一个开口,暴露在外。因此,能够抓住把手42a,将显影剂盒42拉出或插入显影装置40的转动体41。
更换显影剂盒选择器183,是用来选择需要更换的显影剂盒42(42C、42M、42Y和42K中的任何一个)。选择器183配有:一个转换按钮Y,用来选择黄色显影剂盒42Y;一个转换按钮M,用来选择品红色显影剂盒42M;一个转换按钮C,用来选择青色显影剂盒42C;一个转换按钮K,用来选择黑色显影剂盒42K。
当在显影剂盒盖182处于关闭状态下按动转换按钮Y时,转动体41转动,并仅仅将黄色显影剂盒42Y面对开口10c。当按下转换按钮M时,同样,仅仅将品红色显影剂盒42M面对开口10c。此外,当按下转换按钮C时,同样,仅仅将青色显影剂盒42C面对开口10c,而且当按下转换按钮K时,仅仅将黑色显影剂盒42K面对开口10c。
因此,在实际更换显影剂盒42时,首先打开盖181,而后,在显影剂盒盖182处于关闭的状态下,按下需要更换的颜色开关。此后,再打开盖182,更换相关颜色的显影剂盒42。
显影剂盒42所存储的调色剂量,在标准图象形成模式下,能够在大约数万张纸张上形成图象。
如图10所示,当盖182打开时,控制杆174的一个凸出174b(图8中也可见)显露出来。
一个凸出182b设置在盖182的内表面上。当盖182关闭时,凸出182b紧靠着凸出174b,使控制杆174朝着X2的方向转动。
相应地,当盖182如图5A所示那样关闭时,杆172、夹持器171和清洁器170,沿着图7和图8中箭头X2所示的方向滑动,向回缩回到光学传感器111能够检测中间转印带51上调色剂密度的位置,同时,清洁器170摩擦滑过光学传感器111的光线射出/接收窗口111a,借此来实现对光线射出/接收窗口111a的清洁。
当盖182关闭时,盖182的凸出182b,还起锁定部件的作用。
当用户为更换显影剂盒42而如图5B所示那样打开盖182时,在弹簧173的推力作用下,夹持器171(从而清洁器170、杆172和控制杆174),沿着图7和图8中箭头X1所示的方向滑动,从而,清洁器170覆盖光学传感器111的光线射出/接收窗口111a,同时,清洁器170通过摩擦滑过光线射出/接收窗口111a,实现对光学传感器111的清洁。此外,杆174朝着箭头X1的方向转动,从而,凸出174b伸出开口。
当用户在更换消耗部件之后关闭盖182时,正如前面所描述过的那样,控制杆174的凸出174b紧靠着盖182的凸出182b,从而,杆174(从而杆172、夹持器171和清洁器170、),沿着箭头X2的方向滑动,借此,清洁器170向后缩回到光学传感器111能够检测中间转印带51(见图8)上调色剂密度的位置,同时,清洁器170通过再次摩擦滑过光线射出/接收窗口111a,实现对光学传感器111的清洁。
在这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是反射型光学传感器111,因此,清洁器170被设计成摩擦滑过光学传感器111的光线射出/接收窗口111a。但是,当光学传感器(并不局限于调色剂密度检测传感器)采用的是透光型传感器时,清洁器可以被设计成摩擦滑过光线射出窗口和光线接收窗口中的一个窗口(其中的一个窗口易于被调色剂弄脏)。
下面,将参照图11~图18,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与前面实施例中相似的部件,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而且将略去对这些部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11所示,在这个实施例中,一个利用电晕放电术的充电器(后面将其简称为电晕充电器)222,被安装在图象支持装置20之内。
此外,围绕着转动型显影装置40的周围,在图象支持体21显影区域D的、就显影部件43转动方向(图12中的逆时针方向)而言的下游侧,形成一个主要用来吸取弥散调色剂的调色剂吸道80。另一方面,在显影区域D的上游侧,形成一个主要用来吸取臭氧的臭氧吸道90。
图13所示的是一个平面剖面图,主要表示调色剂吸道80。
一个排气风扇(第一排气风扇)83,安装在调色剂吸道80的端部(通风口)。通过起动排气风扇(第一排气风扇)83,弥散的调色剂大部分从吸口81吸入,但吸口81也如后面所描述的那样吸入臭氧。
如图12和图13所示,一个滤清单元F,可拆卸地安装在调色剂吸道80的中部,从而,能够从图象形成设备的正面,拉出和插入滤清单元F。滤清单元F有一个单元外壳F1、一个调色剂过滤器F2和一个臭氧过滤器F3,调色剂过滤器F2和臭氧过滤器F3装在单元外壳F1内。因此,从吸口81吸入的调色剂和臭氧,会被过滤单元滤除,从而,通过排气风扇83排到设备外面的是清洁的空气。
在图象支持体21的显影区域D的上游侧,沿着转动型显影装置40的周围,形成一个实际上为半柱面形的臭氧吸道90。
臭氧吸道90的构成有:一个遮护板91,用来避免来自显影区域D的调色剂下落到光线照射窗口31上,曝光装置30的激光束L从这个窗口射出,以照射图象支持体21;一个结构框架211,其上安装遮护板91;以及一个短的吸道92,安装在结构框架211上。
一个排气风扇(第二排气风扇)93安装在吸道92的端部(通风口)。通过起动排气风扇93,臭氧的大部分从吸道90吸走,但是,这个吸道也多少吸走一些漂浮的调色剂。
如图12所示,一个臭氧过滤器F4,安装在吸道90的中部。因此,吸入臭氧吸道90的臭氧(以及少量调色剂),被过滤器滤除,从而,通过排气风扇93排到设备外面的是清洁的空气。
在这种结构中,弥散到显影部件43转动方向的下游侧的调色剂,如图12中箭头a1方向所示,被吸入调色剂吸道80;而要滞留在显影部件43转动方向的上游侧的臭氧,如图12中箭头a2方向所示,被吸入臭氧吸道90。
因此,能够避免臭氧滞留在显影部件43转动方向的上游侧,从而,还能够避免图象品质的下降,即使在下述情况下:即顺序形成仅有一种颜色的图象(例如单色图象),或仅给转动型显影装置40加载一种颜色的显影部件(例如显影剂盒42K)来构成一个单色显影装置,或在图象形成期间对应于图象支持体的显影部件43不进行转换工作,也能够实现这一点。
在形成彩色图象时,在显影部件43与图象支持体21相接触或极接近的显影过程中,与上述情况一样,弥散到转动方向的下游侧的调色剂,如图12中箭头a1方向所示,被吸入调色剂吸道80;而要滞留在显影部件43转动方向的上游侧的臭氧,如图12中箭头a2方向所示,被吸入臭氧吸道90。
但是,在显影部件43的转换工作中,转动体41进行转动,而且显影装置43与图象支持体21相分离,从而,在显影部件43与图象支持体21之间,会形成一个较大的间隙C,如图18所示。因此,臭氧也会如箭头a2所示方向,被吸入调色剂吸道80。
由于调色剂吸道80是在图象支持体21显影区域D的下游侧、沿着转动型显影装置40的周围,形成实际上为半柱面形的吸道,因此,能够通过利用转动型显影装置40的周围空间,形成一个非常好的吸道。从而,能够减小设备的尺寸。
由于臭氧吸道90是在图象支持体21显影区域D的上游侧、沿着转动型显影装置40的周围,形成实际上为半柱面形的吸道。因此,能够减小设备的尺寸。
特别是,由于调色剂吸道80和臭氧吸道90都是利用转动型显影装置40的周围空间来形成吸道,调色剂吸道80和臭氧吸道90基本上是各自利用转动型显影装置40周围空间的一半,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设备的尺寸。
由于臭氧吸道90的一部分是利用图象形成设备的结构框架211来构成,因此,不需要使用长的吸道部件来构成吸道90(仅需要一个短吸道即可满足要求),从而,不仅能够提高设备的加工性能,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减小设备的尺寸。
在这个实施例中,臭氧吸道90的一部分是利用图象形成设备的结构框架211来构成,而同样的结构也可应用于调色剂吸道80。
调色剂吸道80和吸道92,可被设计成在其端部相连,这样,可在连接部位安装一个排气风扇。不过,根据本实施例,在调色剂吸道80的通风口安装了第一排气风扇83,而在臭氧吸道90的通风口安装第二排气风扇93。顺便指出,第二排气风扇93的排气量,被设定为小于第一排气风扇83的排气量。例如,与第一排气风扇83相比,第二排气风扇93较小。
在这种结构中,调色剂吸道80所产生的调色剂吸力和臭氧吸道90所产生的臭氧吸力,能够易于以独立方式来进行适当设定。
由于第二排气风扇93的排气量,被设定为小于第一排气风扇83的排气量,因此,在显影部件转换时(见图18),在流向调色剂吸道80的气流中,不会出现大的紊流,从而,能够极好地吸入弥散的调色剂。
在这个实施例中,用来排出臭氧的出气口225a,是形成在面对显影部件43的电晕充电器222的壁面上(见图14),而且相对于显影区域D来说,调色剂吸口81是设置在出气口225a的对面。
由于出气口225a是设置在面对显影部件43的电晕充电器222的壁面上,而且臭氧吸道90相对于显影区域D来说,是设置在与出气口225a相同的一面上,因此,在显影过程中,在电晕充电器222内所产生的臭氧和从出气口225a排出到电晕充电器222外面的臭氧,能够被高效地吸入臭氧吸道90。
在转动型显影装置40的显影彩色转换工作中,臭氧通过图18中所示的间隙C被调色剂吸道80高效地吸入,而且即使在显影彩色转换工作中出现调色剂弥散现象,调色剂也能够被高效地吸入调色剂吸口81。
因此,在显影过程和显影彩色转换过程中,电晕充电器222所产生的臭氧和弥散的调色剂,均能够极好地被吸走。
从而,能够避免由于臭氧所造成的图象品质下降,同时,也能够避免由于调色剂弥散而对设备内部造成污染的情况。
相对于显影区域D来说,出气口225a是设置在图象支持体21转动方向的上游侧(在本实施例中,是在下边),而调色剂吸道81是设置在图象支持体21转动方向的下游侧(在本实施例中,是在上边)。
在显影过程中或在显影彩色转换过程中出现的薄雾形式的调色剂,易于因图象支持体21的转动所引起的气流而弥散,并易于流向图象支持体21转动方向的下游。
但是,相对于显影区域D来说,由于调色剂吸口81是设置在图象支持体21转动方向的下游侧,因此,调色剂能够被高效地吸入调色剂吸口81,而不会出现由于图象支持体21的转动所引起的气流而造成调色剂的扩散和流向图象支持体21转动方向的下方。
每一个显影部件34都有一个显影滚轮43,相对于以显影滚轮43为基准的显影区域D来说,出气口225a是设置在显影滚轮43转动方向(逆时针方向)的上游侧(在本实施例中,是在下边),而调色剂吸口81是设置在显影滚轮43转动方向的下游侧(在本实施例中,是在上边)。
在这种情况下,在显影过程中或在显影彩色转换过程中出现的薄雾形式的调色剂,易于因显影滚轮43的转动所引起的气流而弥散,并易于流向转动方向的下游侧。
但是,由于相对于显影区域D来说,调色剂吸口81是设置在显影滚轮43转动方向的下游侧,因此,调色剂能够被高效地吸入调色剂吸口81,而不会出现由于显影滚轮43的转动所引起的气流而造成调色剂的扩散和流向转动方向的下方。
相对于显影区域D来说,出气口225a是设置在转动型显影装置40的转动体41的转动方向(逆时针方向)的上游侧(在本实施例中,是在下边),而调色剂吸口81是设置在转动体41的转动方向的下游侧(在本实施例中,是在上边)。
当显影部件34由显影滚轮构成时,在显影过程中或在显影彩色转换过程中出现的薄雾形式的调色剂,易于因转动体41的转动所引起的气流而弥散,并易于流向转动方向的下游侧。
但是,根据上述机构,在显影彩色转换过程中(见图18),从出气口225a通过间隙C流向调色剂吸口81的气流,和由转动体41的转动所引起并且流向转动方向下游侧的气流,具有相同的流动方向。
因此,调色剂和臭氧能够被调色剂吸口81高效地吸入,同时,能够减小调色剂的弥散(扩散),不会出现不必要调色剂扩散。如果两股气流的方向彼此相反,调色剂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弥散。
通过调色剂吸道80和臭氧吸道90的气流,是通过起动前面所描述过的排气风扇83和93来形成。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一个鼓风单元270,以进一步促进空气流动。
如图14和图15所示,鼓风单元270装有一个鼓风扇271(图17中也可见)和一个鼓风道272,鼓风道272的鼓风口272c是连接到一个设置在图象支持装置20的壳体223上的接口224。接口224是敞开面对着电晕充电器222的纵向端部。如图14所示,多个出气口225a,形成在电晕充电器222的遮护板225的显影区域D那一侧(在显影部件34的那一侧)。
因此,在鼓风扇271起动时,空气从鼓风扇271经过鼓风道272和接口224而进入电晕充电器222的纵向端部,而后,空气又如图12中箭头a0所示方向,从遮护板225的出气口225a排出到显影区域D那一侧。
在拆卸或连接图象支持装置20、显影剂盒42、过滤单元F等部件时,打开/关闭图16所示的盖212。
前面,是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发明主题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适当改进。

Claims (13)

1.一种图象形成设备,包括:
一个图象支持体;
至少一个显影装置,用来将调色剂施加到形成在图象支持体上的潜象上,以在图象支持体上形成调色剂图象;
多个滚轮部件;
一个带部件,拉紧并环绕在滚轮部件上,调色剂图象首先是被转印到这个带部件上,而后,再第二次被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一个定影装置,用来加热记录介质,以定影第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以及
一个机壳,用来装纳图象支持体、显影装置、多个滚轮部件、带部件及定影部件,使显影部件和定影部件被带部件隔开,而且多个滚轮部件中的一个滚轮部件设置在机壳内的拐角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形成设备,还包括:
一个曝光装置,有选择地照射图象支持体,以在图象支持体上形成潜象,曝光装置设置在带部件的附件;以及
一个冷却器,用来冷却曝光装置,
其中,显影装置和定影装置,是被带部件和曝光装置所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定影装置是一种无油型定影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形成设备,还包括:
一个盖部件,至少在更换消耗部件时打开或关闭,消耗部件包括图象支持体和显影装置中的至少一个;
一个光学传感器,用来检测形成在图象支持体或带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密度,这个光学传感器有一个光线射出窗口和一个光线接收窗口;以及
一个清洁器,在光线射出窗口和光线接收窗口中的至少一个窗口上滑动,这个清洁器与盖部件的打开/关闭运动相联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在打开盖部件时,光线射出窗口和光线接收窗口中的至少一个窗口被清洁器所覆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形成设备,还包括:
一个充电器,用来给图象支持体充电;
一个第一吸道,主要用来吸走弥散的调色剂;以及
一个第二吸道,主要用来吸走由充电器所产生的臭氧,
其中,
显影装置包括一个显影滚轮,用来形成一个显影区域,在此区域,调色剂被施加到图象支持体上;
第一吸道设置在就显影滚轮转动方向而言的显影区域的下游侧,以及
第二吸道设置在就显影滚轮转动方向而言的显影区域的上游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象形成设备,还包括有一个圆柱形转动体,在它的外周面上装有至少一个显影装置,
其中,第一吸道为半柱面形,以便能够沿着圆柱形转动体的外缘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象形成设备,还包括一个圆柱形转动体,在它的外周面上装有至少一个显影装置,
其中,第二吸道为半柱面形,以便能够沿着圆柱形转动体的外缘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第一吸道和第二吸道中的至少一个吸道,是由图象形成设备的结构体的一部分所构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第一吸道包括第一排气风扇,而且第二吸道包括第二排气风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第二排气风扇的排气量是小于第一排气风扇的排气量。
12.一种图象形成设备,其中包括:
一个图象支持体;
至少一个显影装置,用来将调色剂施加到形成在图象支持体上的潜象上,以在图象支持体上形成调色剂图象;
一个光学传感器,用来检测形成在图象支持体或带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密度,这个光学传感器有一个光线射出窗口和一个光线接收窗口;
一个机壳,用来装纳图象支持体、显影装置和光学传感器,这个机壳包括一个盖部件,这个盖部件至少在更换消耗部件时打开或关闭,消耗部件包括图象支持体和显影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一个清洁器,在光线射出窗口和光线接收窗口中的至少一个窗口上滑动,这个清洁器与盖部件的打开/关闭运动相联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象形成设备,其中,在打开盖部件时,光线射出窗口和光线接收窗口中的至少一个窗口被清洁器所覆盖。
CNB031234186A 2002-05-07 2003-05-07 图象形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677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1392/2002 2002-05-07
JP2002131392A JP4092944B2 (ja) 2002-05-07 2002-05-07 画像形成装置
JP198191/2002 2002-07-08
JP2002198191A JP2004038054A (ja) 2002-07-08 2002-07-08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光学センサの半自動クリーニング機構
JP203493/2002 2002-07-12
JP2002203493A JP4218268B2 (ja) 2002-07-12 2002-07-12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56943A true CN1456943A (zh) 2003-11-19
CN1296778C CN1296778C (zh) 2007-01-24

Family

ID=2925511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032575289U Expired - Lifetime CN2667531Y (zh) 2002-05-07 2003-05-07 图象形成设备
CNB0312341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6778C (zh) 2002-05-07 2003-05-07 图象形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032575289U Expired - Lifetime CN2667531Y (zh) 2002-05-07 2003-05-07 图象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6975821B2 (zh)
EP (1) EP1361482B1 (zh)
CN (2) CN2667531Y (zh)
AT (1) ATE411547T1 (zh)
DE (1) DE60324058D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1688B (zh) * 2008-04-30 2014-09-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及其检测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67661B2 (en) * 2003-10-31 2007-01-23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Sensor cleaning mechanism for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05292356A (ja) * 2004-03-31 2005-10-20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92332A (ja) * 2004-03-31 2005-10-20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03551A (ja) * 2004-06-16 2006-01-05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レーザプリンタ装置
JP2006215203A (ja) * 2005-02-02 2006-08-17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534832B2 (ja) * 2005-03-28 2010-09-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転写装置
US7609990B2 (en) * 2005-10-06 2009-10-2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prevents toner from being jetted when cleaner blade or sealing member is separated from image carrier
US7546060B2 (en) * 2005-10-20 2009-06-0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ttaching method of charger unit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333667B2 (ja) * 2005-11-21 2009-09-1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090245A1 (en) * 2007-10-04 2009-04-09 Donaldson Company, Inc. Filter assembly
JP5743426B2 (ja) * 2010-05-11 2015-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で行われる制御方法
KR101887652B1 (ko) * 2012-04-25 2018-08-13 에이치피프린팅코리아 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JP2014186117A (ja) * 2013-03-22 2014-10-02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10255563B2 (en) * 2014-03-03 2019-04-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ggregating enterprise graph content around user-generated topics
JP6350401B2 (ja) * 2015-06-15 2018-07-0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カバー開閉機構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06916A (ja) * 2020-06-25 2022-01-1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52830B2 (ja) 1977-02-01 1984-1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空気流路
JPS5825882A (ja) 1981-08-07 1983-02-16 Kawasaki Steel Corp 高周波溶接鋼管の溶接入熱制御方法
JPS6173174A (ja) 1984-09-18 1986-04-15 Mita Ind Co Ltd 検出器のクリ−ニング装置
US4693588A (en) * 1986-04-09 1987-09-15 Xerox Corporation Thermal air curtain for a copying/printing machine
DE3826568A1 (de) * 1987-08-05 1989-02-16 Minolta Camera Kk Reinigungseinrichtung fuer toner-detektorsensor
EP0427499B1 (en) 1989-11-07 1995-08-02 Konica Corporation Belt type image forming unit
JP3111605B2 (ja) 1992-03-16 2000-11-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子写真装置
US5631686A (en) 1993-12-17 1997-05-20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to provide optimum optical contrast for registration mark detection
AU1934595A (en) * 1994-03-04 1995-09-18 Motorola, Inc. Remote meter reading power reduction method
JP3478676B2 (ja) * 1996-07-30 2003-1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3347646B2 (ja) 1996-07-31 2002-1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静電荷潜像現像用磁性黒色トナー及びマルチカラー又はフルカラー画像形成方法
US6249305B1 (en) 1997-05-16 2001-06-19 Konica Corporation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69838014T2 (de) 1997-07-28 2008-03-13 Ricoh Co., Ltd. Bilderzeugungsgerät zum selektiven Betrieb einer von mehreren Entwicklungseinheiten
JP3363398B2 (ja) * 1999-02-15 2003-01-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011826B2 (ja) * 1999-05-10 2007-1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377491B2 (ja) 1999-09-28 2009-12-0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07341A (ja) * 2000-11-13 2002-07-2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44531A (ja) 2001-02-19 2002-08-30 Canon Inc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1688B (zh) * 2008-04-30 2014-09-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及其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6778C (zh) 2007-01-24
DE60324058D1 (de) 2008-11-27
EP1361482A2 (en) 2003-11-12
US6975821B2 (en) 2005-12-13
US20030235428A1 (en) 2003-12-25
EP1361482A3 (en) 2004-01-02
CN2667531Y (zh) 2004-12-29
US20060029408A1 (en) 2006-02-09
EP1361482B1 (en) 2008-10-15
US7068962B2 (en) 2006-06-27
ATE411547T1 (de) 2008-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6778C (zh) 图象形成设备
CN1090768C (zh) 显影盒及使用该显影盒的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00351713C (zh) 显影剂供给容器的再生产方法
US7400842B2 (en) Heat exhaus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CN1154884C (zh) 图象形成装置、彩色图象形成装置以及传送带组件
CN1591208A (zh) 处理盒、其定位机构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0345065C (zh)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298128A (zh) 定影方法、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135654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38472A (zh) 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定影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
CN1955860A (zh) 调色剂容器和成像装置
CN1766761A (zh) 图像生成装置的臭氧排气结构
CN1499318A (zh) 处理盒的翻新方法
CN1497385A (zh) 显影剂提供装置的翻新方法
CN101046673A (zh) 处理单元、色粉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009703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56757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ユニット
CN1584756A (zh) 成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603970A (zh) 纸张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577165A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975610A (zh) 导管以及装有该导管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02339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598707A (zh) 光写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734369A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21939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24

Termination date: 201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