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34539A - 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34539A
CN1434539A CN03100989A CN03100989A CN1434539A CN 1434539 A CN1434539 A CN 1434539A CN 03100989 A CN03100989 A CN 03100989A CN 03100989 A CN03100989 A CN 03100989A CN 1434539 A CN1434539 A CN 14345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directional coupler
coupling
circuit
pro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00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角田紀久夫
竹井泰範
伊藤宏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34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45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12Coupling devices having more than two ports
    • H01P5/16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 H01P5/18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consisting of two coupled guides, e.g. directional coupl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12Coupling devices having more than two ports
    • H01P5/16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 H01P5/18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consisting of two coupled guides, e.g. directional couplers
    • H01P5/184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consisting of two coupled guides, e.g. directional couplers the guides being strip lines or microstrips
    • H01P5/185Edge coupled l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01Filters for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waves
    • H01P1/202Coaxial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01Filters for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waves
    • H01P1/203Strip line filters
    • H01P1/20327Electromagnetic interstage coupling
    • H01P1/20354Non-comb or non-interdigital filters
    • H01P1/20363Linear reson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01Filters for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waves
    • H01P1/203Strip line filters
    • H01P1/20327Electromagnetic interstage coupling
    • H01P1/20354Non-comb or non-interdigital filters
    • H01P1/20381Special shape reson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01Filters for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waves
    • H01P1/203Strip line filters
    • H01P1/2039Galvanic coupling between Input/Outpu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01Filters for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waves
    • H01P1/205Comb or interdigital filters; Cascaded coaxial cavi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12Coupling devices having more than two ports
    • H01P5/16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 H01P5/18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consisting of two coupled guides, e.g. directional couplers
    • H01P5/184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consisting of two coupled guides, e.g. directional couplers the guides being strip lines or microstrips
    • H01P5/187Broadside coupled li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以简单的结构构成具有优良的衰减特性并能得到良好方向性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将具有交替连接高阻抗部分1a及低阻抗部分1b的形状的内导体1,配置在截面为实质上正方形的外导体2内的中心。在外导体2的一个侧面(图中的上侧面)形成二个贯通外导体2的侧壁的孔8。介质基板3的表面形成由主线路部分与探头连接部分形成的实质上π形形状的耦合用线路5,在端部线路5的主线路部分的一端设置电阻器6。另一端作为输出端20,能够与外部电路连接。探头4a及4b插入孔8,将介质基板设置在外导体2内的规定位置。

Description

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通信用的滤波器及定向耦合器,特别涉及内装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以及具有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的复合滤波器装置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在通信装置的前级设置滤波器,为了确认该通信装置的动作状况,还设置定向耦合器。图18所示为以往的移动电话等通信装置的方框图。
在图18中,功率放大器将发送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低通滤波器使其高次滤波分量衰减。定向耦合器将发送信号的一部分向天线发送功率监视装置输出。天线发送功率监视装置通过检测输入的信号后,调整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使得从定向耦合器传送给天线并向外部发射的天线功率始终保持稳定。前述的微波通信利用的滤波器设计方法是众所周知的内容。例如在“MicrowaveFilters,Impendanse-Matching and Networks,and Coupling Structure:Artech House公司,Matthaei等”中所述有采用同轴线路的低通滤波器、共线滤波器及波导管滤波器等。另外,在“通信滤波器电路的设计及其应用,综合电子出版,小西著1994年”中叙述了采用微带线的低通滤波器及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图19及图20所示为利用这些设计方法得到的低通滤波器中的代表性的结构。
图19为采用同轴线路的低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0为微带型低通滤波器的外形立体图。
图19所示的低通滤波器是在外导体104内配置内导体103,而该内导体103具有将垂直于信号传输方向的面内直径大而轴长较长的高阻抗部分101与直径小而轴长较短的低阻抗部分102交替连接形成的形状。
另外,图20所示的低通滤波器是在介质基板108的表面形成线路电极107,在介质基板的背面形成接地电极109,该线路电极107交替具有对于信号传输方向的宽度窄而长度长的高阻抗部分105及宽度宽而长度短的低阻抗部分106。
通过这样交替具有高阻抗部分及低阻抗部分,则高阻抗部分起到电感的作用,低阻抗部分起到电容的作用。若用等效电路表示,则形成图21的电路,构成由多级LC梯形电路形成的低通滤波器。
另外,定向耦合器的设计方法在“通信用微波电路电子通信学会1981年”等中叙述,作为代表性的结构,已知有图22及图23等所示的图形。
图22为混合电路的示意图,图23为横向耦合型定向耦合器的示意图。
图22所示的混合电路是在介质基板110的表面形成主线路111,在相对的表面形成接地电极。该电路这样设定,取主线路111的各线路部分111a~111d的线路长为传送信号的1/4波长的长度,使其能够在各线路的特性阻抗之间进行匹配。
另外,图23所示的横向耦合型定向耦合器是在背面设置接地电极115的介质基板113的表面,在主线路114a相邻的位置,配置耦合线路114b,是作为分布耦合线路的横向耦合型定向耦合器,若耦合部分的线路长度较短,则方向性变小,若采用传输信号的1/4波长的长度,则得到良好的方向性。
另外,为了拓宽能得到方向性的频带,一般还知道采用将耦合部分的线路导体分成几段的结构。图24所示为该多段结构的横向耦合型定向耦合器。在图24中,116为介质基板,117a为主线路,117b为耦合线路,118为接地电极。
另外,在这样的横向耦合型定向耦合器中,由于大小的限制,因此对于耦合度有限度,如图25所示,还有一种结构是在耦合部分上配置耦合量调整导体121a及121b,当中夹有介质基板119的第一层的结构与图23所示的电路相同。
但是,在这样的具有以往的滤波器及定向耦合器的通信装置中,存在下述要解决的问题。
即、在以往的通信装置中,由于分别独立形成滤波器及定向耦合器,因此尺寸大。另外,由于通过两个元件传输信号,因而产生通过损耗的部位增加,作为整体的传输损耗增加。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考虑并公开了一种将滤波器及定向耦合器在同一基板或同一壳体内形成的方法。
作为这种方法的例子,在日本专利的1)特开平6-120708、2)特开平9-270732、3)特开平11-220312及4)特开2001-94315中已经揭示。
(1)的发明是将构成滤波器的谐振器与输入输出端通过线路进行耦合,使耦合用线路接近该线路,通过这样构成定向耦合器。
(2)的发明是将介质基板上配置的带通滤波器作为分波器合成的传输线路配置,通过这样构成定向耦合器。
(3)的发明是在与利用层叠多层基板的内部电极形成的低通滤波器的线圈图形部分耦合的位置,配置耦合用线路,使其耦合,通过这样构成定向耦合器。
(4)的发明是用接近的两个耦合线路构成定向耦合器,在该耦合线路的主线路两端配置起到电容作用的线路,使主线路起到电感作用,通过这样构成低通滤波器。
但是,在这些定向耦合器与滤波器的一体化元件中,是对构成滤波器的传输线路,配置与该传输线路耦合的耦合线路,通过这样构成定向耦合器。在这样的构成中,需要能够构成与滤波器耦合的耦合电路的构成要素。另外,在横向耦合型定向耦合器中,为了得到使其具有足够方向性的耦合度,必须确保耦合部分的长度。例如,将横线耦合型定向耦合器与由图形电极构成的低通滤波器组合时,由于构成低通滤波器的线路长比传输信号的1/4波长要短,
因此不能得到足够的耦合线路长度,能够实现的方向性有限制。
另外,在带通滤波器中,主要采用的结构是通过构成滤波器的各谐振器间的耦合来得到带通特性,在这样的元件中,由于不存在主线路部分,因此在谐振器之间不能形成耦合线路方式的定向耦合器。
另外,在带阻滤波器中,多采用的结构是用传输信号的1/4波长长度的线路连接谐振器,但是由于在滤波器内部产生复杂的驻波,因此即使简单地用平行的两个导体形成耦合线路,也不能得到良好的方向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简单的结构具有优异的耦合特性并得到良好方向性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复合滤波器装置及通信装置,以及提供该定向耦合器的调整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发明是从滤波器的多个部位取出部分传输信号,利用电路图形控制并合成该信号的相位,通过这样对于滤波器的输入或输出,实现了起到定向耦合器作用的特性。在该结构中,滤波器不需要有传输线路部分,通过控制并合成取出信号的相位,抑制对滤波器特性的影响,提高所希望频率的方向性特性。
下面参照图26说明该结构的原理。
图26为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
在图26中,120表示滤波器,151表示定向耦合器。
如图26所示,对于传输信号,滤波器150具有端口1及端口2这两个输入端,利用各自的特性阻抗为Z的多个谐振器构成。另外,定向耦合器151具有端口3及端口4这两个外部输入输出端,通过端口A及端口B与滤波器耦合。另外,在端口A-端口3之间、端口B-端口4之间及端口3-端口4之间的各线路的电角度为θa、θb及θo。
在这样的电路中,从端口A及端口B的两出取出传输信号,若从端口1分别通过端口A及端口B到达端口3的信号由于叠加而增大,到达端口4的信号由于抵消而减小,则祈祷定向耦合器的作用。当然,若到达端口4的信号叠加,到达端口3的信号抵消,也起到定向耦合器的作用。即通过分别适当设定在端口A及端口B取出的信号强度、端口A-端口3之间的线路传输相位及端口B-端口4之间的线路传输相,就能够得到方向性。因此,对于取出端口A与B的传输信号的相位差没有必要取为π/2。
构成端口A的耦合元件例如通过将导体环、与该导体环连接的线路电极及与其连接的短截线等进行适当组合而构成。另外,该传输相位是通过改变环的材料、形状、线路电极的长度、短截线元件的形状及设置位置进行调整。
这样的原理也可以适用于耦合部分的多段构成,即增加从滤波器的取出端口数,通过加高它组合而构成。
在实际的滤波器中,对于从端口1输入的信号的端口A与端口B的相位差和对于从端口2输入的信号的端口A与端口B的相位差不同。但是,利用所述定向耦合器内的线路长的组合,能够进行设定,使得该问题也得以解决,得到良好的方向性及耦合度。
作为该原理的简单例子,进行下述一些假定。即从端口A的信号各有一半流向端口3及端口4,从端口B来的信号也各有一半流向端口3及端口4。设端口A的信号与端口B的信号的相位差对于从端口1输入的信号为θ1,对于从端口2输入的喜好为-θ2。另外,设振幅都为2W。这里,θ1与θ2的符号相反,由于前进方向不同,因此取符号为相反。
在这样的结构中,对于从端口1的输入,进入端口3侧的信号可以表示为
Wsin(ωt-θ1-θa)+Wsin(ωt-θb-θ0)
    =Wcds[(-θ1-θa+θb+θ0)/2]sin[(2ωt-θ1-θa-θb-θ0)/2]      ……(1)
另外,对于从端口1的输入,进入端口4侧的信号可以表示为
Wsin(ωt-θ1-θa-θ0)+Wsin(ωt-θb)
    =Wcds[(-θ1-θa+θb-θ0)/2]sin[(2ωt-θ1-θa-θb+θ0)/2]      ……(2)
这里,式(1)及式(2)的sin项是表示时间变化的项。Cos项表示振幅,与方向性及耦合度有关。
因此,若cos[(-θ1-θa+θb-θ0)/2]及cos[(-θ1-θa+θb-θ0)/2]为±1及0,则这意味着信号是单方向流动。即通过-θ1-θ0与-θ1+θ0的相位差为π,适当设定-θa+θb的值,就能够构成定向耦合器。
另外,对于从端口2的输入,进入端口3侧的信号为
Wsin(ωt+θ2-θa)+Wsin(ωt-θb-θ0)
    =Wcos[(+θ2-θa+θb+θ0/2]sin[(2ωt+θ2-θa-θb-θ0)/2]    (3)
对于从端口2的输入,进入端口4侧的信号可以表示为
Wsin(ωt+θ2-θa-θ0)+Wsin(ωt-θb)                             (4)
    =Wcos[(+θ2-θa+θb-θ0/2]sin[(2ωt+θ2-θa-θb+θ0)/2]
在这些式(3)及式(4)中也同样,若cos[(+θ2-θa+θb+θ0)/2]及cos[(+θ2-θa+θb-θ0)/2]为±1及0,则这意味着信号是单方向流动。即通过+θ2-θ0与+θ2+θ0的相位差为π,适当设定-θa+θb的值,就能够构成定向耦合器。
如上所述,对于信号取出位置的间隔可以不限于π/2,能够构成定向耦合器。
本发明具有由与滤波器构成元件或多个该滤波器构成元件形成的滤波器构成部分电磁耦合的多个耦合元件、将该多个耦合元件导通的耦合用线路、以及与该耦合用线路导通这样构成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通过这样,使定向耦合器与滤波器一体化,抑制传输损耗。
另外,本发明利用将集中参数元件、分布常数线路、分布常数谐振器、平面电路、波导管、介质谐振器、介质线路或多个电极层进行层叠形成的电路中的至少一个电路构成滤波器构成元件,通过这样构成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通过这样,不用特别复杂的电路,将定向耦合器与滤波器构成一体。
另外,本发明利用配置在由中心导体与接地导体形成的空间或所述滤波器构成元件的附近的耦合用探头、插入金属壳体内的耦合用探头、在绝缘基板表面形成的耦合用电极图形或电抗元件,形成耦合元件。通过这样,以简单的结构使耦合元件与滤波器元件耦合。
另外,本发明的滤波器构成元件的至少一个是多重谐振模式元件,对该多重谐振模式元件配置耦合元件,使得与多个模式的耦合量不同,这样构成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通过这样,使定向耦合器与采用多模介质谐振器的滤波器一体化。
另外,本发明的耦合元件有三个以上,将至少一个耦合元件对于其他耦合元件,以对于信号传输方向不同的顺序,与耦合用线路导通,这样构成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通过这样,方向性及耦合度设计自由度提高。
另外,本发明利用前端开放探头或者与接地导体或所述金属壳体电磁方式连接的前端环形探头形成耦合用探头。通过这样,不受探头形状的约束,构成电路。
另外,本发明是在绝缘基板表面用导体形成滤波器构成元件的电容。通过这样,容易形成滤波器构成元件的电容。
另外,本发明用引线、板状金属、绝缘基板表面形成的耦合用电极图形、同轴线路、微带线或螺钉形状导体的至少一个形成耦合用探头。通过这样,以简单的结构形成小型耦合元件。
另外,本发明具有对耦合元件及耦合用线路调整耦合特性的短截线元件或电抗元件,这样构成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通过这样,方向性及耦合度的设计自由度提高。
另外,本发明利用特性阻抗不同的至少两个线路元件形成耦合用线路。通过这样,耦合用线路的设计自由度提高,容易形成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
另外,本发明以传输信号基波的1/4波长的长度形成短截线元件。通过这样,能够适当设定方向性及耦合度,得到优异的方向性及耦合度。
另外,本发明将耦合用线路配置在对于滤波器构成元件被电磁隔离的滤波器外部。通过这样,抑制沿滤波器传输的信号对耦合用线路的影响。
另外,本发明将耦合用线路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滤波器内。通过这样,减小整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的形状。
另外,本发明在金属壳体设置通过物理方法使耦合元件或耦合用线路变化的构件及将其穿入金属壳体内的孔,这样构成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通过这样,在组装后改变特性。
另外,本发明在金属壳体具有调整耦合元件或耦合用线路特性的螺钉。通过这样,容易调整特性。
另外,本发明在耦合用线路的至少一端具有衰减电路,该衰减电路衰减在耦合用线路激励产生的不需要模式的信号。通过这样,消除不需要模式的信号。通过这样,消除不需要的信号,得到优异的特性。
另外,本发明将构成衰减电路的至少一个电阻形成可变电阻器。通过这样,容易改变衰减电路的参数,得到适当的特性。
另外,本发明在耦合用线路的至少一段连接终端用电阻器。通过这样,适当进行终端处理,得到优异的传输特性。
另外,本发明通过改变耦合用线路或短截线的形状配置位置,或者使导体或介质与滤波器构成元件接合或接近,来调整耦合特性。通过这样,容易调整耦合特性。
另外,本发明调整耦合用的有效螺钉长度,来调整滤波器构成元件与耦合元件的电磁耦合量。通过这样,容易调整滤波器构成元件与耦合元件的电磁耦合量。
另外,本发明将构成复合滤波器装置的滤波器中的至少一个滤波器形成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通过这样,对于双工器等具有多个滤波器的装置,也容易构成具有优异的方向性及耦合度、传输损耗少而且结构简单的带定向耦合器的复合滤波器装置。
另外,本发明构成具有所述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或所述带定向耦合器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通信装置。通过这样,容易构成传输特性优异的通信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形态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的部分立体图。
图2所示为本实施形态所示的带定向耦合器的低通滤波器及将定向耦合器与低通滤波器串联连接的电路之通过特性图。
图3为第二实施形态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的部分立体图。
图4所示为各种探头的形状。
图5为第三实施形态的带定性耦合器的正面剖视图及部分侧面剖视图。
图6为第4实施形态的带定向耦合器的上面剖视图及部分侧面剖视图。
图7为第5实施形态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的外形立体图。
图8为第6实施形态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的外形立体图及部分剖视图。
图9为第7实施形态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的外形立体图。
图10为构成定向耦合器的介质基板的外形立体图。
图11为构成定向耦合器的介质基板的外形立体图。
图12为构成定向耦合器的介质基板的外形立体图。
图13为定向耦合器的部分外形立体图。
图14为定向耦合器的外形立体图。
图15为第8实施形态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的剖视立体图。
图16为第9实施形态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的正面剖视图及该滤波器产生的电场状态图。
图17为第10实施形态的通信装置的方框图。
图18为以往的通信装置的方框图。
图19为以往的低通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同轴线路型)。
图20为以往的低通滤波器的外形立体图(微带电路型)。
图21为低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22为混合电路的示意图。
图23为横向耦合型定向耦合器的示意图。
图24为多段结构的横向耦合型定向耦合器的示意图。
图25为多层结构的横向耦合型定向耦合器的示意图,(a)为立体图,(b)为在A-A’切断的剖视图。
图26为本发明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
符号说明
1、103—内导体
1a、101—内导体的高阻抗部分
1b、102—内导体的低阻抗部分
2、104—外导体
3—介质基板
4、4a、4b、4c—探头
5—耦合用线路
6—电阻器
7—接地电极
8—探头插入用孔
9—探头变形夹具用孔
10—同轴线路
11—短截线元件
13—狭缝
14—螺钉
15—壳体
16—可变电阻器
20—输出端(耦合端)
21、108—介质基板
21a、21b—介质层
22、107—线路电极
22a、105—线路电极的高阻抗部分
22b、106—线路电极的低阻抗部分
23—耦合用线路
24a、24b—探头
25—短截线元件
26—输出端(耦合端)
27、109—接地电极
28—环形线
29—通孔
30—电阻器
32—线路电极群
41—介质基板
42—耦合用电极
43—导电板
44——实质上コ字形的导电体
45—环形线
46—通孔
47—表面形成螺钉头的导体棒
47b—螺母
51—外导体
52a~52b—内导体
53—输出输入耦合导体
54—输出输入端
55—介质基板
56—耦合用线路
57a、57b—耦合元件
58—半硬性电缆
59—接地电极
60—输出端
61—电阻器
71—外导体
72—介质
73a、73b—探头
74a、74b—传输电缆
110、113、116、119—介质基板
111、111a~111d—混合电路的主线路及主线路的各部分
112、115、118、122—接地电极
114a、120a—定向耦合器的主线路
114b、120b—定向耦合器的耦合线路
117a、117b—多段构成的定向耦合器的主线路及耦合线路
121a、121b—耦合量调整导体
150—滤波器材的等效电路
151—定向耦合器的等效电路
c—安装金属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形态1
下面参照图1说明第1实施形态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构成。
图1为带定向耦合器的低通滤波器的部分立体图。
在图1中,1为内导体,1a为高阻抗部分,1b为低阻抗部分,2为外导体,3为介质基板,4a及4b为耦合元件的探头,5为耦合用线路,6为电阻器,7为接地电极,8为探头插入用孔,20为耦合端的输出端,c为安装金属零件。
内导体1一体化形成将高阻抗部分1a与低阻抗部分1b交替连接而成的形状。将该内导体1配置在截面为实质上正方形的外导体2内的中心。在外导体2的一个侧面(图中的上侧面)形成两个贯通外导体2的侧壁的孔子。
在电介质基板3的表面形成由与信号传输方向平行形成的主线路及与该主线路连接的两个耦合元件导通线路构成的实质上π形形状的耦合用线路5。在介质基板3的与形成耦合用线路5的面相对的表面形成接地电极7。在耦合用线路5的两个耦合元件导通线路的端部连接导体棒形的探头4a及4b,在主线路的一端连接作为终端电阻的电阻器6。即在主线路的端部与接地电极7之间连接电阻器6。主线路的另一端部作为输出端(耦合端)20,将外部电路与该端子连接。
利用安装金属零件c将介质基板3固定在外导体2的外壁,使这些探头4a及4b插入前述孔子,设置在外导体2内的规定位置。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用内导体1及外导体2构成低通滤波器,用介质基板3、耦合用线路5、接地电极7、探头4a及4b、以及电阻器6构成定向耦合器。
从图1的左侧背面入射传输信号沿低通滤波器向右手前面传输。这里,探头4a及4b分别与该传输信号进行电磁耦合,通过这样将传输信号的一部分向耦合用线路5传输。
耦合用线路5根据前述原理进行设计,使得信号仅向输出端20传输。但是在实际电路中,极微量的信号向5输出端20相反的端子(连接电阻器6的端子)传输。电阻器6将该不需要的信号衰减,通过这样进行终端处理。这样,与在低通滤波器内传输的传输信号的一部分耦合,仅在输出端20产生信号,通过这样起到定向耦合器的作用。
图2所示为本实施形态所示的带定向耦合器的低通滤波器(本发明)及将定向耦合器与低通滤波器串联连接的电路(以往技术)的通过特性。
由图2可知,本实施形态所示的带定向耦合器的低通滤波器(本发明)与以往技术相比,通过衰减量至少减少约0.1db,有的频率甚至减少约0.2dB。
这样,通过将定向耦合器与滤波器一体化,能够减少通过衰减量。另外,整体所占的空间减少,能够实现小型化。
另外,不需要将探头插入间隔固定在π/2,设计自由度提高。
另外,由于能够照原样使用以往有的滤波器,因此能够抑制设备投资的费用。
实施形态2
下面参照图3说明第2实施形态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构成。
图3为带定向耦合器的低通滤波器的部分立体图。
1为内导体,1a为高阻抗部分,1b为低阻抗部分,2为外导体,3为介质基板,4a及4b及4c为作为耦合元件的探头,5为耦合用线路,6为电阻器,7为接地电阻,8为探头插入用孔,9为探头调整用孔,10为与输出端连接的同轴电缆。
由内导体1及外导体2构成的低通滤波器与图1所示的相同。这里,在外导体2的一个侧面(图中的上侧面)形成3个贯通外导体2的侧壁的孔子。
在介质基板3的表面形成由与信号传输方向平行形成的主线路及与其连接的3个耦合元件导通线路构成的耦合用线路5。在该耦合用线路5的3个耦合元件导通线路的端部连接用导体棒形成的探头4a、4b及4c,在主线路的一端连接电阻器6。在另一端(输出端)连接同轴电缆10。另外,在介质基板3的与形成耦合用线路5的面相对的表面形成接地电极7。
将介质基板3的接地电极面7与外导体2的外壁粘合固定,使这些探头4a、4b及4c插入前述控孔子,设置在外导体2内的规定位置。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用内导体1及外导体2构成低通滤波器,用介质基板3、耦合用线路5、接地电极7、探头4a、4b及4c、以及电阻器6构成定向耦合器。
从图3的左侧背面入射的传输信号沿低通滤波器向右手前面传输,这里,探头4a、4b及4c分别与该传输信号进行电磁耦合,通过这样将传输信号的一部分向耦合用线路5传输。
耦合用线路5根据前述原理进行设计,使得信号仅向与输出端连接的同轴电缆10传输。但是,与向输出端的方向相反方向传输的微量信号用电阻器6进行终端处理。这样,与在低通滤波器传输的传输信号的一部分耦合,仅在同轴电缆10产生信号,通过这样起到定向耦合器的作用。
这里,将前端带有钩子等形状的夹具插入孔9,使探头4a、4b及4c变形,通过这样可以调整与传输信号的耦合度。
通过具有这样从外部利用物理方法使耦合元件变形的手段,在组装后也能够容易调整特性。
另外,通过将介质基板的主表面与外导体粘合剂固定,能够使整个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的尺寸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是用导体棒形成耦合元件即探头,但也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探头。
图4的(a)~(f)所示为探头的各形态的部分立体图。
图4(a)所示的探头是前述实施形态所示的仅由导体棒4构成的前端开放的探头。
图4(b)所示的探头是在介质基板41的一个表面形成耦合用电极42而在另一面形成接地电极,从而形成微带线的前端开放的探头。
图4(c)所示的探头是在导体板43的前端连接实质上 字形导电体44的探头,实质上
Figure A0310098900172
字形的导电体44起到环的作用,形成前端环形探头。
图4(d)所示的探头是在介质基板41的两面形成相同形状的耦合用电极42并在其前端用导电性的细线等形成环状的前端环形探头,
图4(e)所示的探头是在介质基板41的两面形成相同形状的耦合用电极42并在其前端部附近设置通孔46从而形成环状的前端环形探头。
图4(f)所示的探头是在介质基板41的表面形成的耦合用电极42的前端耦合附近设置通孔,将表面切削成螺纹的导体棒47a插入并从上下用螺母47b拧紧而固定的前端开放探头。
这样,存在多种探头形状,根据所需要的特性及设定,可以采用某种形状的探头。另外,也可以同时采用不同种类的探头。
实施形态3
下面参照图5说明第3实施形态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构成。
图5(a)为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的正面剖视图,(b)为其部分侧面剖视图。
在图5中,1为内导体,1a为高阻抗部分,1b为低阻抗部分,2为外导体,3为介质基板,4a及4b为作为耦合元件的探头,5为耦合用线路,6为电阻器,20为耦合端。
由内导体1及外导体2构成的低通滤波器与第1实施形态所示的相同。
在介质基板3的一个表面形成由与信号传输方向平行形成的主线路及与该主线路连接的两个耦合元件导通线路构成的实质上π形形状的耦合用线路5。在该耦合用线路的两个耦合用元件导通线路的端部连接用导体棒形成的探头4a及4b,在主线路的一端连接电阻器6。另一端作为输出端(耦合端)20,在这里与外部电路连接。
将具有该探头4a、4b及电阻器6的介质基板3粘合固定在外导体2的内壁的规定位置。通过这样,各探头4a及4b与传输信号进行电磁耦合,传输信号的一部分向耦合用线路5传输。耦合用线路5由于与前面的实施形态相同,按照前述原理进行设计,因此介质基板3上形成的电路起到定向耦合器的作用。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整个定向耦合器就配置在滤波器内,滤波器的尺寸仍照原样,但还包含了定向耦合器,能够实现小型化。
实施形态4
下面参照图6说明第4实施形态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构成。
图6(a)为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的正面剖视图。(b)为其部分侧面剖视图。
在图6中,1为内导体,1a为高阻抗部分,1b为低阻抗部分,2为外导体,3为介质基板,4a及4b为作为耦合元件的探头,5为耦合用线路,11为短截线元件,13为狭缝,20为耦合端。
由内导体1及外导体2构成的低通滤波器与第1实施形态所示的相同。在外导体2的一个侧面形成能够插入介质基板3这样大小的狭缝13。
在介质基板3的一个表面形成由与信号传输方向平行形成的主线路及与该主线路连接的两个耦合元件导通线路构成的实质上π形形状的耦合用线路5。在该耦合线路5的两个耦合元件导通线路的端部连接微带线状的探头4a及4b,主线路的一边的两端部作为输出端(耦合端)20与外部电路连接。另外,在主线路的规定位置形成多个短截线元件11。
将该介质基板3的一部分插入外导体2上设置的狭缝13。这里,将介质基板3插入,使得介质基板3形成的耦合用线路5的主线路部分(与信号传输方向平行的线路)不进入外导体2的内部。
由微带线构成的探头4a及4b与沿着由内导体1及外导体2构成的低通滤波器传输的信号进行电磁耦合,信号的一部分向耦合用线路5传输。这里,通过设置短截线元件11,对于由探头4a输入的信号与由探头4b输入的信号,调整其相位,使其匹配,使信号仅向两个输出端20的一端传输。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介质基板3形成的电路起到定向耦合的作用。
另外,对于前述两个输出端20的设计为不传输信号的输出端20,也有若干信号传输。因此,若对该输出端20连接衰减电路,通过这样进行终端处理,则能够构成具有更优异方向性的定向耦合器。
另外,如前所述,由于主线路部分不设置在外导体内,因此主线路部分不受沿外导体传输的信号的影响。这样,能够构成具有优异方向性及耦合度的定向耦合器。
实施形态5
下面参照图7说明第5实施形态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构成。
图7为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的外形立体图。
在图7中,21为介质基板,22为构成滤波器的线路电极22a及22b分别为线路电极,22的高阻抗部分及低阻抗部分,23为耦合用线路,24a及24b为探头,25为短截线元件,26为作为耦合端的输出端,27为接地电极。
在介质基板21的一主表面形成线路电极22,该线路电极22具有将沿信号传输方向的宽度窄而长度较长的高阻抗部分22a与宽度宽而长度较短的低阻抗部分22b交替连接的形状。另外,在电介质基板3的同一主表面形成由与该线路电极22平行的主线路部分、与探头24a及24b连接的耦合元件连接部分、以及与外部电路连接的输出端26构成的耦合用线路23。这里,探头24a及24b由介质基板21表面形成的电极(耦合用电极)构成。另外在介质基板21的另一主表面(图中的下表面)形成接地电极27。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由线路电极22、介质基板21及接地电极27构成利用微带电路形成的低通滤波器。这里,通过接近线路电极22形成前述耦合用电极,与沿该低通滤波器传输的信号耦合,将信号的一部分向耦合用线路23传输。在该耦合用线路23的规定位置设置短截线元件25,利用该短截线元件25调整方向性及耦合度,将信号仅向输出端26的一端传输。在没有信号传输的输出端26进行终端处理。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形成定向耦合器。
如上所述,仅利用在介质基板表面设置的平面线路,能够形成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
实施形态6
下面参照图8说明第6实施形态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构成。
图8(a)为从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的上面一侧来看的外形立体图,(b)为从下面一侧来看的外形立体图,(c)为定向耦合器的探头24a的侧面剖视图。
在图8中,21为介质基板,21a及22b为介质层,22为构成滤波器的线路电极。22a及22b分别为线路电极22的高阻抗部分及低阻抗部分,23为耦合用线路,24a、24b及24c为探头,25为短截线元件,26为作为耦合端的输出端,27为接地电极,28为环形线,29为通孔,30为电阻器。
介质基板21由两层介质层21a及21b构成,在层间形成接地电极27。
在介质层21a的不设接地电极27的主表面,与第5实施形态所示相同,形成线路电极22。通过这样,在该电介质层21a构成低通滤波器。
在介质层21a的主表面设置由线状电极构成的探头24b、由实质上方形电极构成的探头24c、以及由环形线24a。
在介质层21b的不设接地电极27的主表面,形成耦合用线路23。另外,分别形成与构成探头24b的线状电极、构成探头24c的实质上方形电极及构成探头24a的环形线28导通的通孔29。
上述探头24a如图8(c)所示,是这样构成的,它将环形线28通过通孔29与耦合用线路23导通,同时通过另外的通孔29与接地电极27导通。
探头24a与高阻抗部分22a的一部分进行磁场耦合,探头24b与低阻抗部分22b的一部分进行电场耦合,探头24c与其他低阻抗部分22b的一部分进行电场耦合。
在耦合用线路23的规定位置形成短截线元件25,利用该短截线元件25调整方向性及耦合度,将信号仅向输出端26的一端传输。在没有信号传输的输出端26连接电阻器30,进行终端处理。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形成定向耦合器。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将构成滤波器的电路与构成定向耦合器的电路当中夹有接地电极,能够进行电磁隔离,因此能够提高各种特性。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所示的是单个滤波器与定向耦合器的组合,但也可以如下面的实施形态所示,将连续的两个滤波器与定向耦合器组合。
实施形态7
下面参照图9说明第7实施形态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构成。
图9为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的外形立体图。
在图9中,21为介质基板,22为构成第二滤波器的线路电极,32为构成第一滤波器的线路电极群,24a 及24b为探头,25为短截线元件,26为输出端,27为接地电极,30为电阻器。
在介质基板21的一主表面(图中的上表面),第五及第六实施形态相同,形成线路电极22,构成低通滤波器。在该线路电极22的一端,形成由沿着信号传输方向的垂直方向较长的多个长方形电极构成的线路电极群32。形成的这些多个长方形电极,沿信号传输方向的垂直方向每隔规定的长度错开位置。通过这样形成的线路电极群32,构成带通滤波器。
在介质基板21还形成由主线路部分、使各探头24a及24b导通的耦合元件连接部分、短截线元件25及输出端26构成的耦合用线路23。这里,形成探头24a的电极接近线路电极群32形成,而形成探头24b的电极接近线路电极22形成。另外,在耦合用线路23的几乎没有信号传输的端部,连接电阻器30,进行终端处理。这样,构成与两个滤波器耦合的定向耦合器。
另外,在前述实施形态中所示的是几个定向耦合器的形成方法,但为了与传输的信号取得匹配,调整方向性及耦合度,也可以采用下面图10~图12所示的结构。
图10~图12为构成定向耦合器的介质基板的外形立体图,其构成的元件各不相同。
在图10~图12中,3为介质基板,4a及4b为探头,5为耦合用线路,5a、5b及5c为耦合用线路的各部分,7为接地电极,11为短截线元件。
图10所示定向耦合器是通过用各自宽度不同的线路部分5a、5b及5c形成耦合用下落5,来调整各线路参数,进行匹配。
图11所示定向耦合器是通过在耦合用线路5的固定位置形成短截线元件11,同时改变耦合用线路5的部分宽度,来进行匹配。
图12所示的定向耦合器是通过在形成探头的耦合用电极附近形成短截线元件11,同时使耦合用线路的部分宽度不同,来进行匹配。
这样,由于能够用多种方法进行匹配,因此为了得到所希望的特性,设计的自由度提高能够容易形成具有优异方向性及耦合度的定向耦合器。
另外,作为其他定向耦合器的结构及调整方法,还有下面图13及图14所示的定向耦合器。
图13为定向耦合器的部分外形立体图,图14为外形立体图。
在图13中,3为介质基板,5为耦合用线路,7为接地电极14为螺钉,15为壳体。另外,在图14中,3为介质基板,5为耦合用线路,4a 4b为探头,6为电阻器,16为可变电阻器,7为接地电极。
在图13所示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中,使螺钉14接近构成定向耦合器的耦合用线路5,通过改变该螺钉14与耦合用线路5的间隔,来调整耦合度。通过采用该结构,在将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组装后,能够调整耦合度。
另外,图14所示的定向耦合器由多个电阻器6及可变电阻器16构成进行终端处理的衰减电路。通过采用该结构,能够调整可变电阻器16的电阻器,进行终端处理,能够构成具有更优异特性的定向耦合器。
实施形态8
下面参照图15说明第8实施形态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
图15为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的剖视立体图。
在图15中,51为外导体,52a~52d为圆柱形状的内导体,53为滤波器的输入输出耦合用导体,54为滤波器的同轴连接器,55为介质基板,56膸耦合用线路,57a及57b为探头电极,58为半硬性电缆,59为接地电极,60为方向性耦合器的输出端(耦合端),61为电阻器。
从成为外导体51的壳体的某一面至内部形成圆柱形状的内导体52a~52d。另外,在该内导体52a~52d排列端面设置同轴连接器54,形成与该同轴连接器并在实质上整个长度与内导体52a~52d平行的输入输出耦合用导体53。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各内导体52a~52d起到谐振器的作用,这些谐振器之间进行耦合,构成两端谐振器的内导体52a及52d分别通过输入输出耦合导体53与同轴连接器54耦合。这样构成带通滤波器。
在介质基板55形成与用下落电极形成的探头57a及57c连接并具有输出端60的耦合用下落56。与输出端60相反的端部连接电阻器61,进行终端处理。另外,在耦合用线路56的连接两个探头57a及57c之间的位置处连接半硬性电缆58。在该半硬性电缆的另一端部形成由环形线构成的探头57b。
在外导体51上形成多个孔,将探头57a~57c插入外导体51内。这里,使探头57a接近内导体52c,使探头57b接近输入输出耦合导体53,使探头57c接近内导体52a。
各探头57a、57b及57c与沿带通滤波器传输的信号耦合,将信号传输至耦合用下落56。这里,根据前述原理,以规定的设定值形成探头形状及耦合用线路形状等,通过这样构成定向耦合器。另外,也可以使探头仅与输入输出耦合导体耦合,构成定向耦合器。
通过以这样的结构构成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能够调换从沿滤波器传输中的传输信号取出信号的顺序与耦合用线路中连接探头的顺序。通过这样,方向性及耦合度的设计自由度提高。另外,如本实施形态所示,通过采用多种导体(耦合用线路及半硬性电缆),能够采用各种布线结构,能够跟容易形成定向耦合器。
实施形态9
下面参照图16说明第9实施形态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
图16(a)为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的正面剖视图,(b)所示为该滤波器中产生的电场状态图。
图16所示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欲介质谐振器构成,该介质谐振器是将圆柱形的介质72配置在圆筒形导体构成的外导体71的内部,使介质72与外导体71的轴一致而构成。在这样的滤波器中,如图16(b)所示,将激励两种不同模式即双重模式的电场E1及E2。该两个电场E1及E2以规定的手段耦合,起到2级谐振器的作用。将环形线形状的探头73a及73b插入外导体71内,使其分别与该电场E1及E2耦合。探头73a与电场E1进行磁场耦合,探头73b与电场E2进行磁场耦合,通过这样取入传输信号的一部分。探头73a及73b分别与传输电缆74a及74b连接,该传输电缆74a及74b与耦合用线路(未图示)连接。通过这样,探头73a及73b将分别由它们取入的信号进行耦合。
这里,通过设置探头73a及73b,使得用探头73a取入的信号与用探头73b取入的信号分居前述的原理形成规定的相位差,能够起到定向耦合器的作用。
这样,即使对于由多重模式的介质谐振器构成的滤波器,也能够容易将定向耦合器实现一体化。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所示的是由圆柱形介质及圆筒形外导体构成的介质谐振器,但对于采用它们的截面为长方形的介质谐振器等其他形状的介质谐振器的滤波器,也同样能够构成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
另外,在前述实施形态中所示的是将定向耦合器与滤波器实现一体化的结构,但对于具有多个该滤波器而构成的双工器等复合滤波器装置,也同样能够形成定向性耦合器。
实施形态10
下面参照图17说明第10实施形态的通信装置构成。
图17为通信装置方框图。
在图17所示的通信装置中,将利用前级的功率放大器放大的发送信号,通过带定向耦合器的低通滤波器,使发送信号的高次谐波分量衰减,同时将发送信号的一部分向天线发送功率监视装置输出。天线发送功率监视装置根据输入的信号,调整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通过这样,使得从天线向外部发射的功率始终保持稳定。
图17所示的通信装置中,对于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采用前述实施形态所示的各种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缩小整体尺寸,能够减少传输损耗,能够构成具有优异通信特性的通信装置。
根据发明,具有由与滤波器构成元件或多个该滤波器构成元件形成的滤波器构成部分电磁耦合的多个耦合元件、使该多个耦合元件导通的耦合用线路、以及与该耦合用线路导通的多个耦合用端子构成的定向耦合器,通过这样,能够使定向耦合器与滤波器一体化,抑制传输损耗。
另外,根据本发明,由集中参数元件、分布常数线路、分布常数谐振器、平面电路、波导管、叠层电路、介质线路或介质谐振器中的至少一个电路构成滤波器构成元件,通过这样,能够不用特别复杂的电路,将定向耦合器与滤波器构成一体。
另外,根据本发明,利用配置在由中心导体与接地导体形成的空间或所述滤波器构成元件的附近的耦合用探头、插入金属壳体内的耦合用探头、在绝缘基板表面形成的耦合用电极图形或电抗元件形成耦合元件,通过这样,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耦合元件与滤波器元件耦合。
另外,根据本发明,滤波器构成元件的至少一个是多重谐振模式元件,对该多重谐振模式元件配置耦合元件,使得与多个模式的耦合量不同,通过这样,对于采用多模介质谐振器的滤波器等,也能够使定向耦合器与滤波器一体化。
另外,根据本发明,耦合元件有三个以上,将至少一个耦合元件对于其他耦合元件,以对于信号传输方向不同的顺序,与耦合用线路串联或并联导通,通过这样,能够提高方向性及耦合度的设计自由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利用前端开放探头或者与接地导体或所述金属壳体通过电磁方式连接的前端环形探头形成耦合用探头,通过这样,能够不受探头形状的约束,构成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
另外,根据本发明,是在绝缘基板表面用导体图形或用金属壳体内配置的多个导体形成滤波器构成元件的电容,通过这样,能够容易形成滤波器构成元件的电容。
另外,根据本发明,用引线、板状金属、绝缘基板表面形成的耦合用电极图形、同轴线路、微带线或螺钉的至少一个形成耦合用探头,通过这样,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形成小型耦合元件。
另外,根据本发明,具有对耦合元件及耦合用线路调整耦合特性的短截线元件或电抗元件,通过这样,能够提高方向性及耦合度的设计自由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利用特性阻抗不同的至少两线路元件形成耦合用线路,通过这样,能够提高耦合用线路的设计自由度,容易形成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
另外,根据本发明,以传输信号的基波的1/4波长的长度形成短截线元件,通过这样,能够适当设定方向性及耦合度,能够得到优异的方向性及耦合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将耦合用线路配置在对于滤波器构成元件被电磁隔离的滤波器外部,通过这样,能够抑制沿滤波器传输的信号对耦合用线路的影响。
另外,根据本发明,将耦合用线路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滤波器内。通过这样,能够减小整个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的形状。
另外,根据本发明,自爱金属壳体设置通过物理方法使耦合元件或耦合用下落变化的手段及将其穿入金属壳体内的孔,这样构成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通过这样,能够在组装后改变特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金属壳体具有调整耦合元件或耦合用线路特性的螺钉,通过这样,能够容易调整特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耦合用线路的至少一端具有衰减电路,该衰减电路衰减在耦合用线路激励产生的不需要模式的信号,通过这样,能够消除不需要的信号,得到优异的特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将构成衰减电路的至少一个电阻形成可变电阻器,通过这样,能够容易改变衰减电路的参数,得到适当的特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耦合用线路的至少一端连接终端用电阻器,通过这样,能够适当进行终端处理,得到优异的传输特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改变耦合用探头的配置位置或耦合用探头的形状,通过这样,能够容易调整定向耦合器的耦合特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改变耦合用线路或短截线的形状及配置位置,或者使导体或介质与滤波器构成元件接合或接近,通过这样,容易调整定向耦合器的耦合特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调整耦合用的有效螺钉长度,来调整滤波器构成元件与耦合元件的电磁耦合量。通过这样,能够容易调整滤波器构成元件与耦合元件的电磁耦合量。
另外,根据本发明,具有分别由多个滤波器构成元件构成并具备分别与规定的滤波器构成元件耦合的多个输入输出端的多个滤波器、以及与该多个滤波器的多个所述滤波器构成元件或所述输入输出端耦合的定向耦合器,通过这样,通过这样,能够容易构成具有优异方向性及耦合度,传输损耗少而且解雇简单的带定向耦合器的复合滤波器装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具有所述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或所述带定向耦合器的复合滤波器装置,通过这样,能够容易构成传输特性优异的通信装置。

Claims (23)

1.一种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由多个输入输出端及多个滤波器构成元件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与所述滤波器构成元件电磁耦合的、或与多个该滤波器构成元件形成的滤波器构成部分电磁耦合的多个耦合元件,
使该多个耦合元件相互之间导通的耦合用线路,以及
与该耦合用线路导通的多个耦合端构成的定向耦合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波器构成元件由参数线路、分布常数谐振器、平面电路、波悼管、介质线路、介质谐振器或多个电极层进行层叠的电路中的至少一个电路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耦合元件为配置在由所述滤波器构成元件的内导体与外导体形成的空间内或所述滤波器构成元件的附近的耦合用探头、插入所述滤波器构成元件的金属壳体内的耦合用探头、在所述滤波器构成元件的绝缘基板表面形成的耦合用电极图形、或与所述滤波器构成元件通过电磁方式连接的电抗元件。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波器构成元件的至少一个是多重谐振模式元件,对该多重谐振模式元件配置所述耦合元件,使得与多重谐振模式中的各谐振模式的耦合量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耦合元件有三个以上,将至少一个所述耦合元件对于其他所述耦合元件,以对于信号传输方向不同的顺序,与所述耦合用线路导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耦合元件为前端开放探头或者与接地导体或所述外导体通过电磁方式连接的前端环形探头。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波器构成元件的电容,用在所述绝缘基板表面形成的导体图形、或用所述金属壳体内配置的多个导体形成。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耦合用探头,用引线、板状金属、绝缘基板表面形成的耦合用电极图形、同轴线路、微带线、或螺钉的至少一个形成。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所述耦合元件或所述耦合用线路调整耦合特性的短截线元件或电抗元件。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耦合用线路利用特性阻抗不同的至少两个线路元件形成。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短截线元件用传输信号的第1高频的1/4波长的长度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耦合用线路配置在对于所述滤波器构成元件电磁隔离的所述滤波器外部。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耦合用线路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滤波器内。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导体设置通过物理方法使所述耦合元件或所述耦合用线路变化的构件及将其穿入所述外导体内的孔。
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导体具有调整所述耦合元件或所述耦合用线路特性的螺钉。
1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耦合用线路的至少一端具有衰减电路,衰减电路衰减在所述耦合用线路激励产生的不需要模式的信号。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衰减电路的至少一个电阻为可变电阻器。
1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耦合用线路的至少一端连接终端用电阻器。
19.一种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的调整方法,调整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通过改变所述耦合元件的配置位置或所述耦合元件的形状,调整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耦合特性。
20.一种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的调整方法,调整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通过改变所述耦合用线路或所述短截线的形状及配置位置,或者使导体或介质与所述滤波器构成元件接合或接近,调整耦合特性。
21.一种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的调整方法,调整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通过改变与所述螺钉耦合的有效长度,调整所述滤波器构成元件与所述耦合元件的电磁耦含量,调整耦合特性。
22.一种带定向耦合器的复合滤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由多个滤波器构成元件构成并具有分别与规定的滤波器构成元件耦合的多个输入输出端的多个滤波器、以及与该多个滤波器的多个所述滤波器构成元件或所述输入输出端耦合的定向耦合器的带定向耦合器,
所述滤波器的至少一个滤波器为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或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带定向耦合器的复合滤波器装置。
CN03100989A 2002-01-08 2003-01-08 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Pending CN14345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01792A JP2003204203A (ja) 2002-01-08 2002-01-08 方向性結合器付きフィルタおよび通信装置
JP2002001792 2002-01-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4539A true CN1434539A (zh) 2003-08-06

Family

ID=19190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100989A Pending CN1434539A (zh) 2002-01-08 2003-01-08 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781476B2 (zh)
EP (1) EP1328038A3 (zh)
JP (1) JP2003204203A (zh)
KR (1) KR20030060792A (zh)
CN (1) CN1434539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36318C (zh) * 2004-07-08 2007-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dd无线通信系统智能天线阵校准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80402A (zh) * 2010-10-22 2011-02-23 葛世海 一种滤波器内置监控信号耦合器及使用该耦合器的滤波器
CN103811832A (zh) * 2012-11-08 2014-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滤波器、接收器、发送器和收发器
WO2015021583A1 (en) * 2013-08-12 2015-02-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Via transition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5375092A (zh) * 2014-08-19 2016-03-02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腔体滤波器端口耦合结构
CN106463807A (zh) * 2014-05-23 2017-02-22 通玉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射频谐振器的调谐元件
CN106711566A (zh) * 2017-02-23 2017-05-2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采用腔体的宽带多模滤波环形耦合器
WO2018133022A1 (zh) * 2017-01-20 2018-07-26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化滤波器系统、天线系统
CN109075445A (zh) * 2016-04-26 2018-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
CN112952330A (zh) * 2021-02-02 2021-06-11 成都中微普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平面微带线结构
CN113193324A (zh) * 2020-01-29 2021-07-30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定向耦合器、处理基片的装置和处理基片的方法
CN113302502A (zh) * 2019-02-27 2021-08-2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探头元件和探头单元
WO2023159482A1 (en) * 2022-02-25 2023-08-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communication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08935A1 (en) * 2003-08-22 2005-02-23 Alcatel Band pass filter
TWI226763B (en) * 2003-10-17 2005-01-11 Via Tech Inc Signal transmission structure
DE112005000068B4 (de) * 2004-05-21 2014-03-20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Richtungskoppler vom Mikrostreifenleitungstyp
US7348864B2 (en) * 2004-05-28 2008-03-25 Hrl Laboratories, Llc Integrated MMIC modules for millimeter and submillimeter wave system applications
US20050270120A1 (en) * 2004-06-02 2005-12-08 Jiunn-Sheng Guo Dielectric resonator filter and multiplexer
JP4056500B2 (ja) * 2004-06-28 2008-03-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伝送線路基板および半導体パッケージ
US7321276B2 (en) * 2005-06-30 2008-01-22 Harris Stratex Networks, Inc. Independently adjustable combined harmonic rejection filter and power sampler
US7164285B1 (en) * 2005-08-12 2007-01-16 Stratex Networks, Inc. Directional power detection by quadrature sampling
US7676200B2 (en) * 2006-09-18 2010-03-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high-efficiency on-chip power detection
EP2045869A1 (de) * 2007-10-02 2009-04-08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Richtkoppler
US9472836B2 (en) * 2010-04-27 2016-10-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aveguide E-plane filter structure
KR101016744B1 (ko) * 2010-06-15 2011-02-25 주식회사 이너트론 듀얼 구조 저역통과필터
DE102010027251B4 (de) * 2010-07-15 2019-12-05 Spinner Gmbh Koaxialleiterstruktur
JP5341120B2 (ja) * 2011-02-16 2013-11-13 島田理化工業株式会社 共振器
US20120249266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Ac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Rf filter for adjusting coupling amount or transmission zero
KR20140134260A (ko) * 2011-09-06 2014-11-21 파워웨이브 테크놀로지스 에스에이알엘 듀플렉서용 개방형 회로 공통 접합 피드
US9236846B2 (en) * 2011-12-06 2016-01-1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Tunable bandpass filter device and method
US9042847B2 (en) 2012-11-08 2015-05-26 Hau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ter, receiver, transmitter and transceiver
DE102015006739A1 (de) * 2015-05-22 2016-11-24 Kathrein-Austria Ges.M.B.H. Hochfrequenzleitersystem mit leitungsgebundener HF-Durchführung
JP2017212496A (ja) * 2016-05-23 2017-11-30 三菱電機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回路
RU170771U1 (ru) * 2016-11-22 2017-05-05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ая фирма "Микран" Направленный фильтр свч
US10903811B2 (en) 2017-08-18 2021-01-26 Avx Corporation Coaxial RF filter with discoidal capacitor
WO2020139407A1 (en) * 2018-12-28 2020-07-02 Google Llc Attenuator for qubit drive signals
CN110380170A (zh) * 2019-07-10 2019-10-25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fu天线及其滤波器
CN117393981B (zh) * 2023-12-12 2024-03-22 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 低频高功率高可靠双定向耦合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27330A (en) * 1980-04-07 1982-04-27 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rporation High power amplification arrangement
US4536725A (en) * 1981-11-27 1985-08-20 Licentia Patent-Verwaltungs-G.M.B.H. Stripline filter
US4821006A (en) * 1987-01-17 1989-04-1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Dielectric resonator apparatus
US4942377A (en) * 1987-05-29 1990-07-17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Rod type dielectric resonating device with coupling plates
FI90478C (fi) * 1992-03-09 1994-02-10 Lk Products Oy Suodatin
JPH06132710A (ja) * 1992-10-15 1994-05-13 Micro Denshi Kk 方向性結合器
US6150898A (en) * 1996-03-22 2000-11-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ow-pass filter with directional coupler and cellular phone
JPH09270732A (ja) 1996-04-02 1997-10-14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方向性結合器付きアンテナ共用器
US5894250A (en) * 1997-03-20 1999-04-13 Adc Solitra, Inc. Cavity resonator filter structure having improved cavity arrangement
JPH11220312A (ja) 1998-01-30 1999-08-10 Ngk Spark Plug Co Ltd ローパスフィルタ内蔵カプラ
JP2001094315A (ja) 1999-09-20 2001-04-06 Hitachi Metals Ltd 方向性結合器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36318C (zh) * 2004-07-08 2007-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dd无线通信系统智能天线阵校准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80402A (zh) * 2010-10-22 2011-02-23 葛世海 一种滤波器内置监控信号耦合器及使用该耦合器的滤波器
CN101980402B (zh) * 2010-10-22 2013-06-19 葛世海 一种滤波器内置监控信号耦合器及使用该耦合器的滤波器
CN103811832B (zh) * 2012-11-08 2016-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滤波器、接收器、发送器和收发器
CN103811832A (zh) * 2012-11-08 2014-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滤波器、接收器、发送器和收发器
WO2015021583A1 (en) * 2013-08-12 2015-02-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Via transition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6463807B (zh) * 2014-05-23 2019-07-12 通玉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射频谐振器的调谐元件
CN106463807A (zh) * 2014-05-23 2017-02-22 通玉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射频谐振器的调谐元件
CN105375092B (zh) * 2014-08-19 2018-09-14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腔体滤波器端口耦合结构
CN105375092A (zh) * 2014-08-19 2016-03-02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腔体滤波器端口耦合结构
CN109075445A (zh) * 2016-04-26 2018-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
CN109075445B (zh) * 2016-04-26 2020-06-26 东莞阿尔倍莱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
US10886609B2 (en) 2016-04-26 2021-01-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ntenna arrangement
WO2018133022A1 (zh) * 2017-01-20 2018-07-26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化滤波器系统、天线系统
CN106711566A (zh) * 2017-02-23 2017-05-2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采用腔体的宽带多模滤波环形耦合器
CN113302502A (zh) * 2019-02-27 2021-08-2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探头元件和探头单元
CN113193324A (zh) * 2020-01-29 2021-07-30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定向耦合器、处理基片的装置和处理基片的方法
CN112952330A (zh) * 2021-02-02 2021-06-11 成都中微普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平面微带线结构
WO2023159482A1 (en) * 2022-02-25 2023-08-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communica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184407A1 (en) 2003-10-02
EP1328038A2 (en) 2003-07-16
JP2003204203A (ja) 2003-07-18
EP1328038A3 (en) 2004-01-02
KR20030060792A (ko) 2003-07-16
US6781476B2 (en) 2004-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34539A (zh) 带定向耦合器的滤波器及通信装置
CN1047028C (zh) 天线装置和携带式无线电收发机
CN1280981C (zh) 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方法和无线电通信装置
CN1220222C (zh) 噪音滤波器和使用噪音滤波器的电子机器
CN1495964A (zh) 高频滤波器
CN1926720A (zh) 天线装置以及通信机器
CN1384605A (zh) 弹性表面波装置、通信装置
CN1263193C (zh) 叠层介电滤波器
CN1336774A (zh) 天线、天线设备以及无线电设备
CN1414660A (zh) 天线结构、使用天线结构的方法以及通信设备
CN1976222A (zh) 声表面波元件、声表面波装置以及具有它的通信装置
CN1508982A (zh)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天线设备以及第一双工器
CN1530977A (zh) 叠层电容器
CN1244180C (zh) 天线
CN1284763A (zh) 天线设备和便携式无线电设备
CN101061762A (zh) 内置电容器的多层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冷阴极管点灯装置
CN1551252A (zh) 互感应电路
CN1419338A (zh) 双工器和采用它构成的高频开关和天线共用器
CN1445926A (zh) 平衡高频器件,平衡特性的改进方法和采用此类器件的平衡高频电路
CN1853309A (zh) 便携式终端的天线设备和用于接收广播波的无线电单元
CN1677888A (zh) 差动传输电路及共态扼流圈
CN1217492C (zh) 表面声波滤波器和使用该滤波器的通信设备
CN1472843A (zh) 单极天线装置、通信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
CN1685562A (zh) 宽带天线
CN1977446A (zh) 双向频率变换器以及使用它的无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