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10643A - 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10643A
CN1410643A CN02142391A CN02142391A CN1410643A CN 1410643 A CN1410643 A CN 1410643A CN 02142391 A CN02142391 A CN 02142391A CN 02142391 A CN02142391 A CN 02142391A CN 1410643 A CN1410643 A CN 1410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atch
locking
release
vehicle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42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13213C (zh
Inventor
高桥一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b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b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bco Ltd filed Critical Nab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10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10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321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321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36Locks for passenger or like doors
    • E05B83/363Locks for passenger or like doors for railway vehic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32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1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for railway cars or mass transit vehicl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停电等的紧急时期,能够以很小的操作力可靠地强制解除门的锁定状态。本发明中以弹簧的弹力将锁定切换销轴(56)保持在锁定位置,且通过螺线管装置(58)的电磁线圈的通电来将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切换到非锁定位置的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是能够以手动操作来解除锁定的装置。将切换柄(86)及锁定解除操作部(94)可一体转动地设置在锁定切换销轴(56)的附近。锁定解除操作部(94),伴随着切换柄(86)的转动操作而使锁定切换销轴(56)抵抗弹簧的弹压力来强制性地使其朝非锁定位置移动。

Description

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来将铁路车辆等设置的门以完全关闭状态进行锁定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所公知的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具备有螺线管装置等的电力驱动源,利用该驱动力可切换成用来将门固定在完全关闭位置的锁定状态、及释放门的非锁定状态。
例如在日本实开平9-199号微缩胶片中所揭示的锁定装置,在螺线管装置的电磁线圈处于非通电的状态中,通过让同螺线管装置的锁定切换构件(在同公报中是突出体6)会由于弹簧的弹力而朝突出方向推出来将门锁定,相对的,从该状态将螺线管装置的电磁线圈通电,并以其电磁力让上述锁定切换构件抵抗上述弹簧的弹力而缩回,藉此来解除门的锁定。
但是,所揭示的锁定装置,作为这种用电力驱动力来进行锁定的切换的装置,从安全方面考虑,希望当停电等的紧急时期时能够手动强制解除上述门的锁定。作为该目的的装置,在上述公报中,具备有可朝向与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突出体6)的作动方向平行的方向滑动的滑块,通过弹簧的拉力来将该滑块保持在偏离于突出体的位置,另一方面,在紧急时期时则拉动连接于上述滑块的缆索来让该滑块抵抗上述弹簧的拉力将其拉入到突出体侧,通过使该滑块与设置于上述突出体的轴部抵接在一起,可以将上述突出体强制性地切换到非锁定位置(缩回位置)。
如上述的公报,在螺线管在非通电的状态下以弹簧的弹力来将锁定切换构件保持在锁定位置的装置中,为了能可靠地锁定住重量较大的门,必须将用来弹压该锁定切换构件的弹簧的弹力设定得相当强。于是,在抵抗该弹簧的弹压力而以手动方式来强制性地将锁定切换构件切换到非锁定位置,需要很大的拉缆索操作力,如何减低其操作力会成为课题。
而且,如上述公报,在以缆索来拉用来操作锁定切换构件的构件(在同公报中是滑块)的构造,如果该缆索因为某种原因断掉的话,就会变得无法解除锁定,所以在操作可靠性方面也会成为问题。
并且,在将上述公报的装置组装到车辆方面,必须在其施工现场也就是车辆内的有限空间内进行上述缆索的复杂的引绕作业,会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种情况,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其在停电等的紧急时期,能够以很小的操作力可靠地强制解除门的锁定状态,且很容易施工。
本发明中作为用来解决上述课题的装置,具备了包含有用来将锁定切换构件朝向预定方向弹压的弹簧构件、及会让上述锁定切换构件抵抗该弹簧构件的弹压力且朝向与该弹压方向相反的方向驱动的电磁线圈的锁定驱动装置;在该锁定驱动装置的电磁线圈没有通电的状态下,会通过上述弹簧构件的弹压力来让上述锁定切换构件被切换到将车辆用门保持在完全关闭位置的锁定位置,而在上述锁定驱动装置的电磁线圈通电的状态下,会通过其电磁驱动力抵抗上述弹簧构件的弹压力来让上述锁定切换构件被切换到允许车辆用门的开闭动作的非锁定位置的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其构造是:其具备有可转动地设置在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的附近的切换柄、以及设置在比该切换柄的转动端部更接近其转动中心轴的位置,且会与该切换柄一体地转动的锁定解除操作部;伴随着上述切换柄的转动,会让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在释放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的释放位置、与抵抗上述弹簧构件的弹压力而强制使上述锁定切换构件朝向上述非锁定位置移动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
在这种构造中,在锁定解除操作部是位于释放位置的状态中,锁定切换构件并不受到该锁定解除操作部的限制,所以该锁定切换构件会根据该驱动装置的通电线圈的通电状态来进行位置切换。也就是说,锁定切换构件,通过让通电线圈通电,则以其电磁驱动力来将其切换到非锁定位置,另一方面,在切断通电线圈的通电时,则会通过弹簧构件的弹压力而将其切换到锁定位置。
例如,在由于停电而不能让通电线圈通电的情况,上述锁定切换构件会通过上述弹压力被保持在锁定位置,而不能通过驱动装置来进行车辆用门的锁定解除,可是在这种情况,只要以手动方式旋转操作切换柄来使锁定解除操作部从上述释放位置移动到锁定解除位置即可。通过这种操作方式,锁定解除操作部就会抵抗上述弹簧的弹压力而强制性地使锁定切换构件移动到非锁定位置,由于解除了上述锁定,在这种状态下就能够以手动方式开启车辆用门而脱出到车辆外。
并且,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是与上述切换柄一体地旋转,所以不像现有装置需要缆索等的力量传达媒介体,通过上述切换柄的操作就能够可靠地解除锁定。
并且,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位于比切换柄的转动端部更接近其转动中心轴的位置,由于其转动半径比该转动端部更小,只要握住上述切换柄的转动端部将其转动操作,即使用较小的操作力,也能够以很大的力量使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移动,通过其移动就能够抵抗弹簧构件的弹压力而可靠地将锁定切换构件切换操作到非锁定位置。
该切换柄与锁定解除操作部设置在锁定切换构件的附近,并不像现有的构造需要缆索的引绕作业,也让车辆内的作业简单化。特别是,其具备有用来固定上述锁定驱动装置的框架,且在该框架中是可转动地支承着上述切换柄,如此一来,在对车辆进行组装时,就能够与上述驱动装置一体地处理上述切换柄及锁定解除操作部,让施工作业更加简化。
上述切换柄,优选是在与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的移动方向大致垂直相交的方向的轴周围转动。通过这种构造,不需要特别复杂的机构,就可以将上述切换柄的转动动作变换成锁定解除操作部的锁定解除动作(朝向与锁定切换构件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动作)。
并且,在这种构造中,如果将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设置在上述切换柄的转动中心轴附近的位置,即使是些许的柄操作力,也可以将很大的锁定解除操作力施加在锁定解除操作部。于是,就可以更减小切换柄所需要的操作力。
对于可通过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来进行锁定切换构件的操作方面,例如,在上述锁定切换构件设置相对于其移动方向是朝略垂直相交的方向突出的被操作部,该被操作部通过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而被按压操作到非锁定位置侧。通过这种构造,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隔着上述被操作部而位于与非锁定位置相反的侧边,所以在用驱动装置的电磁驱动力来将上述锁定切换构件切换到非锁定位置时,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就不会造成妨碍。
特别是,如果将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的释放位置设定在该锁定解除操作部离开上述被操作部的位置,在锁定解除操作部位于该释放位置的状态下,就可以可靠地避免该锁定解除操作部对锁定切换构件的平常的位置切换动作(用驱动装置的电磁驱动力所进行的位置切换动作)所造成的不好的影响。
如上所述,在让从锁定切换构件朝向与其移动方向大略垂直相交的方向突出的被操作部接受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操作的情况,其操作力会产生将距离锁定切换构件的中心轴的距离作为半径的力矩,而在锁定切换构件容易产生所谓的拗弯的现象,可在上述锁定切换构件上在相对于其移动方向大略垂直相交的方向设置朝向与上述被操作部的突出方向不同的方向突出的被导引部,并且在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的附近,设置与上述被导引部卡合且将该被导引部及锁定切换构件导引向正常的作动方向的导引部,通过其导引作用就可以保证锁定切换构件的顺利的动作(位置切换动作)。
在本发明中,最好是还具备有可卡止脱离地将上述切换柄卡止在将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切换到上述解除位置的转动位置、及将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切换到上述锁定解除位置的转动位置的柄定位装置。
通过这种构造,通过在上述各位置来卡止切换柄,则可以正确地进行对上述解除位置及锁定解除位置的锁定解除操作部的定位,而可以防止切换柄的操作不良的情形(例如转动操作量的不足)。
在本发明中,最好是具备有用来检测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已经被切换到上述锁定解除位置的解除操作检测装置。通过这种解除操作检测,就可以防止虽然通过手动的方式来将锁定切换构件强制切换到非锁定位置,却延误再开始进行车辆的运转这样的不好的情形。
作为该解除操作检测装置,最好是包含有:设置在上述切换柄的转动中心轴的附近的检测用开关、以及设置成会与上述切换柄及锁定解除操作部一体地转动,在将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切换到上述锁定解除位置时具有用来切换操作上述检测用开关的形状的开关操作构件。通过这种构造,仅以设置与切换柄一体转动的开关操作构件的简单构造,就能够可靠地与其切换柄的操作位置连动来进行上述检测用开关的导通切断操作。
而除了上述解除操作检测装置之外,还具备有不论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的位置如何,都可直接检测出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的切换位置的锁定检测装置,如果让该锁定检测装置与上述解除操作检测装置一并存在,在通过上述锁定检测装置来检测出锁定切换构件位于非锁定位置时,就能够可靠地判别出是采用切换柄的手动操作或是采用驱动装置的电磁驱动力。
上述锁定切换构件,也可以直接作用在车辆用门来限制其开闭动作,也可以间接地加以限制。例如,具备有:会追随上述车辆用门的开闭动作而运动,且在上述车辆用门到达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会到达完全关闭对应位置的连动构件,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的锁定位置也可以是该锁定切换构件被设定在将上述连动构件保持在上述完全关闭对应位置的位置。
上述切换柄,也可以从车辆外部来操作,也可以设置在车辆内部。在后者的情况,该切换柄,是在立起于车内侧的位置与倒下于车内侧的位置之间转动操作,优选在其立起位置是将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切换到上述锁定解除位置,在倒下位置是将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切换到上述释放位置。
通过这种构造,在平常状态,也就是将锁定解除操作部切换到释放位置的状态下,切换柄是位于倒下位置所以在车内不会造成影响。而当把锁定解除操作部切换到锁定解除位置来强制解除锁定时,上述切换柄是位于立起位置,所以一眼就可以从柄的所在位置确认出该强制解除状态。
一般来说,虽然上述锁定装置通常是与用来开闭驱动车辆用门的开闭驱动装置一起设置在车辆用门的更上侧的位置,而在这种情况,通过将切换柄的倒下位置设定在该切换柄向下倒置的位置,这样即使是身高较矮的人也可以毫无障碍地操作切换柄。
本发明除了在车内操作的切换柄之外,也可以从车外附加上用来手动操作锁定切换构件的装置。例如,其具备有:与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分开设置,会在释放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的释放位置与抵抗上述弹簧构件的弹压力而将该锁定切换构件强制性地切换到非锁定位置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副锁定解除操作部、以及接受在车辆外部的操作而使上述副锁定解除操作部在上述释放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外部操作用锁定解除机构。
如上所述,本发明以弹簧的力量来将锁定切换构件保持在锁定位置,且通过电磁线圈的通电来将上述锁定切换构件切换到非锁定位置之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在锁定切换构件的附近设置了切换柄、以及比该切换柄的转动端部更靠近转动中心轴的锁定解除操作部,且让两者一体地转动,伴随着上述切换柄的转动操作让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抵抗上述弹簧的弹压力而强制性地使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移动到非锁定位置,所以会有在停电等的紧急时期,能够以很小的操作力可靠地强制解除门的锁定状态的效果。而在使用上述切换柄的机构中,不需要进行车辆内的缆索等的引绕作业,施工也会变得较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门的开闭驱动装置的正面图。
图2是图1的A-A线剖面图。
图3是图4的B-B线剖面图。
图4是用来将上述门锁定在完全关闭位置的锁定装置的其中一部分平面剖面图。
图5是上述锁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从锁定检测开关的侧边来看上述锁定装置的锁定切换机构的侧面剖面图。
图7是显示上述锁定切换机构的正面剖面图。
图8是显示设置于上述锁定切换机构的导引机构的底视图。
图9是显示设置于上述锁定切换机构的螺线管装置的其中一部分平面剖面图。
图10(a)是显示连结于上述螺线管装置的锁定切换销轴及被固定在同销轴的托架的正视图,(b)是其侧视图,(c)是其底视图。
图11是显示上述锁定切换机构的重要部位的平面剖面图。
图12是从切换柄侧来看上述锁定切换机构的侧视图。
图13是显示上述锁定切换机构的锁定解除操作滚子的切换位置的侧视剖面图。
图14是显示上述锁定切换机构的解除操作检测开关与其开关操作盘型凸轮的关系的侧视剖面图。
图15是显示设置于上述锁定切换机构的外部操作用锁定解除机构的重要部位的其中一部分的平面剖面图。
图16是显示上述门的开闭驱动及用来控制锁定的控制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方块图。
图17是显示上述控制装置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图18是显示在上述控制装置根据计时器时间来进行锁定控制时的各种讯号变化的时序图。
图19是显示在上述控制根据车速讯号的切换来进行锁定控制时的各种讯号变化的时序图。
【发明实施方式】
接着根据图面来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这里所示的实施方式,是用来锁定拉门式的车辆用门的构造,而本发明的锁定装置,也可以有效地适用于其他形式的门,例如推门式或摺叠门式的门的锁定。
图1是显示单一的拉门10是在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该拉门10是以可朝开闭方向(图的左右方向)滑动地悬挂于车辆侧的状态被支承着。
具体来说,在上述车辆侧的拉门10的上端,固定有朝上方突出的多个托架12,在各托架12上安装有可在水平轴周围旋转的门滑轮14。另一方面,在构造物侧(例如铁路车辆的侧壁),把延伸于拉门的开闭方向的导轨16固定在各拉门10的上方的位置,在该导轨16上载置着可转动的上述各门滑轮14。通过该门滑轮14的运行,让拉门10全体可朝开闭方向滑动。
突片13从上述拉门10的上端朝上方突出,而对应在构造物侧的预定位置上设置有由限位开关所构成的关门开关15,通过让上述突片13来按压操作该关门开关15将其切换成导通状态,则可检测出拉门10已经关闭。
在上述导轨16的更上方的位置,设置有用来使拉门10开闭的开闭驱动装置20。
该开闭驱动装置20具备有驱动源也就是马达22,在其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滑轮23,并且在从该主动滑轮2 3朝向导轨16的长轴方向偏离的位置上设置有可旋转的从动滑轮24,在两滑轮23、24之间套有循环式的皮带26。而且如图2所示,在上述皮带26的下侧部分上通过连结构件28而连结着拉门10的托架12。
于是,伴随着通过上述马达22的输出来旋转驱动主动滑轮23,从而来回驱动套在两滑轮23、24之间的皮带26,让连结于该皮带26的拉门10被驱动向开闭方向。
在本发明中,无论开闭驱动装置20或门支承装置的具体构造如何,都可以适用于例如将左右拉门朝向互相相反的方向同时滑动驱动的构造。
该拉门10的锁定装置30,是设置在门端(在图1中是拉门10的右端)附近位置的正上方。该锁定装置30可切换到将上述拉门10锁定在完全关闭位置的锁定状态与释放拉门10的非锁定状态。
如图3~图5所示,上述锁定装置30具备有垂直方向的安装板32,是以省略图示的螺栓等将该安装板32固定在构造物侧。
在上述安装板32的预定部位(在图3中左侧下部),是固定着由其前侧面(在图5中是右侧面)朝前方(车内内侧)突出的支轴34,在该支轴34上是支承有可在该支轴34周围转动的转动构件36。详细来说,在转动构件36的中间部分是设置有圆形的贯穿孔,是以嵌合着该贯穿孔与上述支轴34的状态来让固定轮35被安装在支轴34的前端部。
在上述转动构件36的下端部,成两股状地形成左右一对的叉部36a、36b,在这些叉部36a、36b之间形成有卡合沟36c。该卡合沟36c成为朝下开放的大致逆U字型。
相对的,在拉门10的门端附近部分的上端,固定有朝上方突出的托架17(图5),且卡合销轴18是从该托架17朝前方(在图5中是右方)突出。
该卡合销轴18,如图3所示,具有可从上述两叉部36a、36b的前端部之间几乎没有间隙地伸入上述卡合沟36c内的直径,当上述拉门10位于完全关闭位置时位于图3的实线位置,伴随着拉门10从该完全关闭位置朝向开启方向移动而朝图3的左方移动(同图的两点虚线)。而且当上述拉门10位于上述完全关闭位置的附近区域时(当卡合销轴18位于图3的实线位置与两点虚线位置之间的区域时),该卡合销轴18实际上会伸入上述卡合沟36c内(也就是可以卡合)。
并且,把上述卡合沟36c及两叉部36a、36b的形状设定成,在该卡合状态下,伴随着拉门10的开闲移动(也就是卡合销轴18水平移动),让转动构件36在支轴34周围转动。于是,转动构件36,在拉门10完全关闭的状态下,位于图3的实线所示的转动角度位置(直立位置),会从该位置伴随着拉门10的开启而朝图3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到图3的两点虚线所示的转动角度位置(卡合销轴18从卡合沟36c脱离的倾斜位置)。
在上述安装板32上的偏离于上述支轴34的部位(在图3的右侧上部),固定有不同于上述支轴34的其他支轴(支承构件)38。该支轴38也是从安装板32的前面部朝前方(车内侧)突出,在该突出部分安装有锁定臂40。
详细来说,在锁定臂40的其中一方的端部(基端部)形成有具有圆形的贯穿孔的筒部40a,在将该筒部40a嵌合在上述支轴38的外侧的状态下,在该支轴38上安装着固定轮42,通过该构造让锁定臂40的基端部(筒部40a)可在支轴38周围可转动地被支承在支轴38。
在上述筒部40a的周围设置有螺旋线圈弹簧44。该螺旋线圈弹簧44的其中一端被固定在突出设置于上述锁定臂40的背面的销轴40b上,另一端被固定在突出设置于安装板32的前面部的销轴32b上,通过该螺旋线圈弹簧44的弹力而让上述锁定臂40被弹压向从前方看来是逆时针转动(图3的逆时针转动)的方向。
在锁定臂40的另一方的端部(前端部)上,可在前后方向的轴周围可旋转地安装有卡合用滚子48。详细来说,如图4所示,轴部46是从锁定臂40的背面(后侧面)朝后方(在图4中是上方)突出,在该轴部46上可旋转地嵌装着上述卡合用滚子48。
相对的,在上述转动构件36的上半部成两股状地形成了左右一对的叉部36d、36e,上述卡合用滚子48可伸入到两叉部36d、36e之间。
其中一方的叉部36 d的内侧面是作为上述卡合用滚子48的导引面36f。另一方的叉部36e,其前端部是弯曲成钩状,该钩状部分的前端面是可与上述卡合用滚子48抵接的抵接面36g。
具体来说,在转动构件36位于图3的两点虚线所示的倾斜位置的状态下,卡合用滚子48抵接(同图两点虚线)在导引面36f的内侧(叉部36d的根部)端部,伴随着转动构件36从该位置朝向同图中逆时针旋转的方向(拉门10朝向完全关闭位置移动的方向)的转动,上述卡合用滚子48会在上述导引面36f上向朝向叉部36d的前端侧的方向转动(也就是说会随着锁定臂40的转动让卡合用滚子48上升),最后在拉门10到达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转动构件36到达图3的实线所示的直立位置的状态),上述卡合用滚子48会被导引至抵接到图3的实线所示的叉部36e的前端的抵接面36g的位置(完全关闭对应位置),以此设定转动构件36的形状。
也就是说,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转动构件36及锁定臂40是可追随拉门10的开闭动作而运动的连动构件。
在图例中,上述的抵接面36g具有稍微大于卡合用滚子48的半径的曲率半径的圆弧面。各构件的配置设定成,上述支轴38位于卡合用滚子48抵接于其抵接面36g的部位(抵接点)P的转动构件36的转动切线方向(在图例中是水平方向)的延长线L(图3的一点虚线)上,在该状态下的锁定臂40的位置(图3实线所示的位置)相当于对应于拉门10的完全关闭位置的“完全关闭对应位置”。在该位置中,锁定臂40位于转动构件36的抵接面36g与支轴38之间而阻止转动构件36朝向开启拉门的方向(图3的顺时针方向)转动。
虽然上述锁定臂40会由于本身的重量及螺旋线圈弹簧44的弹力而被弹压向图3的逆时针旋转方向(卡合用滚子48下降的方向),而如果转动构件36到达到图3所示的两点虚线的倾斜位置,卡合用滚子48会被夹在该转动构件36的两叉部36d、36f之间,而让卡合用滚子48不能再继续下降(锁定臂40不能朝图3的逆时针方向转动)。
也就是说,该倾斜位置会成为转动构件36的转动极限位置。而且,在该倾斜位置,转动构件36的卡合沟36c是朝斜下方开放,该卡合沟36c可让上述拉门10侧的卡合销轴18进入,以此设定了转动构件36的形状。
该锁定装置具备有锁定切换机构50,该锁定切换机构50包含有锁定切换销轴(锁定切换构件)56,该锁定切换构件56通过在其轴方向(前后方向)上移动,而可切换到:将上述锁定臂40保持在上述完全关闭对应位置(也就是将拉门10锁定在完全关闭位置)的锁定位置、以及释放锁定臂10(也就是允许拉门10的开闭动作)的非锁定位置。
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 6的锁定位置,如图3~图5所示,是上述销轴56突出于位于上述完全关闭对应位置的锁定臂40的正下方的位置,通过让锁定切换销轴56存在于该锁定位置,而会阻止锁定臂40从上述锁定位置朝下转动。相对的,非锁定位置,是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从上述锁定位置后退到不会影响到上述锁定臂40的程度的位置,在锁定切换销轴56位于该非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则允许上述锁定臂40朝下转动。
锁定切换机构50具备有以电磁驱动力来切换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的位置的螺线管装置(锁定驱动装置)58,该螺线管装置58是被固定在框架上。如图6~图8所示,该框架具有顶板52、侧板53、及支承框54。
顶板52朝略水平方向延伸,在其下面部固定有上述螺线管装置58的主体。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支承板部32a从上述安装板32的上端朝向车内侧突出,上述顶板52的端部以接合该支承板部32a的状态而固定住。藉此,让锁定切换机构50全体被悬挂支承在安装板32侧,成为被配置在比安装板32更靠近车内侧的状态。
侧板53被设置在朝向上述锁定臂40等的位置,并被固定在上述顶板52的下面部。在该侧板53的略中央部设置有销轴插通孔53a,且在同孔部53a内是以可朝轴方向移动的状态穿过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支承框54,是与上述侧板53并排配置,是以围绕着上述螺线管装置56的状态下被固定在上述顶板52上。
如图9所示,上述螺线管装置58具备有会朝前后方向伸缩动作的插棒式铁心60,在上述插棒式铁心60的前端部以与其同轴配置方式连结着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
锁定切换销轴56,在其后部是具有大直径的凸缘部56b,在该凸缘部56b的表面背面分别固定有环状的缓冲材料56c、56d。并且,连接板部56a从该凸缘部56b起朝后方突出。
相对的,上述插棒式铁心60的前端部形成用来夹入上述连接板部56a的两股状,在该夹入状态,销轴64朝直径方向贯穿该插棒式铁心60及连接板部56a。通过该构造,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以销轴64作为中心且可摆动的状态被连结在插棒式铁心60。
在螺线管装置58的前部设置有用来包围上述插棒式铁心60的根部部分的套筒66,在其内侧装填有压缩线圈弹簧62。这种压缩线圈弹簧62,在压缩状态下位于上述凸缘部56b与螺线管装置58的主体前面部之间,通过该压缩线圈弹簧62的弹力让插棒式铁心60及锁定切换销轴56被弹压向突出于锁定位置侧(在图9中是左侧)的方向。
另一方面,在螺线管装置58的主体中内藏有省略图示的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在通电状态下使电磁驱动力作用在上述插棒式铁心60上,抵抗上述压缩线圈弹簧62的弹压力而使插棒式铁心60及锁定切换销轴56缩回非锁定位置侧(在图9中是右侧)。
于是,在这种锁定切换机构50,在上述电磁线圈处于非通电的状态下,通过上述压缩线圈弹簧62的弹压力,上述凸缘部56b的表面侧缓冲材料56c会抵接在侧板53,并且销轴主体会从侧板53被保持在突出于锁定臂40侧的位置也就是锁定位置(图9的实线位置),另一方面,当上述电磁线圈通电时,通过其电磁力,会让上述凸缘部56b的内侧缓冲材料56d抵接到套筒66的前端,并且销轴主体会后退到缩回侧板53的插通孔53a内的位置也就是非锁定位置(图9的两点虚线位置)。
接下来,针对该锁定切换机构50的锁定检测装置来加以说明。
在上述支承框54的底壁部上,是通过小螺钉67固定托架68。该托架68形成音叉状,让左右一对的支承壁68a、68b从上述小螺钉67的固定部分朝上方延伸(图7),各支承壁68a、68b位于上述螺线管装置58的左右两侧边。而且,在其中一方的支承壁68a上固定有锁定检测开关70,并且在另一方的支承壁68b上固定有解除操作检测开关72(详细情形后面会叙述)。
上述锁定检测开关70,是用来检测锁定切换销轴56是否被切换到锁定位置的机构,在图例中是由限位开关所构成,具有从其主体朝下方垂下的接触头。详细来说,可升降的滚子支承体77是从开关主体垂下,在该滚子支承体77的下端部可旋转地安装有接触滚子78。
相对的,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的凸缘部56b的左右两侧部被切成平面状,在该平面部分上分别如图10所示固定有托架74、76。
其中托架74具有:从上述凸缘部56b的侧部朝下方延伸,且在其下端位置朝外侧延伸且伸入到上述锁定检测开关70的下方的开关操作部74a,而在该开关操作部74a的外侧端部形成有朝向斜下方的倾斜面74b。
而如图6的实线所示,在锁定切换销轴56突出到锁定位置的状态,通过一体地让上述开关操作部74a前进,让接触滚子78滚到该开关操作部74a上,藉此让滚子支承体77上升来让锁定检测开关70切换到导通状态,另一方面,如图6的两点虚线所示,当锁定切换销轴56后退到非锁定位置时,则通过一体地让开关操作部74b后退且让接触滚子78滚落到其端部倾斜面74b上,则滚子支承体77会下降让锁定检测开关70切换到切断状态。
接下来对用来将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导引至其正规的作动方向的机构来加以说明。
上述托架76从凸缘部56b的侧部向下方延伸,且伸入到凸缘部56b的下方从正面来看基本上为L字型,销轴状的被导引部76a是从其下部朝向下方突出。相对的,在上述支承框54与托架68的底壁部设置有朝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引孔80。该导引孔80具有与上述被导引部76a的直径大致相同的宽度,是从上方让上述被导引部76a嵌入到该被导引孔80内。
通过该构造,被导引部76a的移动方向会被限制在沿着导引孔80的前后方向,藉此把上述被导引部78及锁定切换销轴56导引到正规的作动方向(轴方向)。
并且,在该锁定切换机构50,作为其特征,设置有在停电等的紧急时期,通过在车内的手动操作来将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强制切换到非锁定位置的装置。针对该装置合并参照图11~图14来加以说明。
概略来说,被操作片76b是从固定在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的托架76朝向切换柄86侧朝向侧边突出,另一方面,在其附近处,将与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的作动方向大略垂直相交的方向的支轴84当作中心,让可转动的切换柄86被支承在上述框架的支承框54上,且设置有与该切换柄86一体地转动的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而且,通过在车内的区域将上述支轴84作为中心来转动操作上述切换柄86,让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会在图11及图13的实线所示的释放位置与同图两点虚线所示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通过在该锁定解除位置按压操作上述被操作片76b,则可强制性地将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切换到非锁定位置(也就是解除锁定)。
下面来说明其具体的构造,套筒90是朝向与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的作动方向大略垂直相交的方向(在图11是上下方向)贯穿上述支承框54,而上述支轴84则是可在其本身轴周围可转动地被插穿在该套筒90内。
在该支轴84的外侧端部(距离螺线管装置58较远的端部),形成有直径比轴主体部分更小的螺栓轴部84a,在该螺栓轴部84a与上述轴主体部分之间形成有段部84b。另一方面,在切换柄86的基端部设置有贯穿于板厚方向的贯穿孔,在将上述螺栓轴部84a插穿在该贯穿孔的状态下通过将螺母89锁在该螺栓轴部84a上,将切换柄86夹在该螺母89与上述段部84b之间,让该切换柄86与支轴84能一体转动地被缔结在一起。
在支轴84的内侧端部(接近螺线管装置58的端部),固定有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并且让滚子支轴93从该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朝向锁定切换销轴56突出,在该滚子支轴93上可旋转地支承有上述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
该滚子支轴93的位置,是在偏离于上述支轴84的中心轴(转动中心轴)的位置,且在其转动中心轴附近的位置,且被设定在满足下面的条件的位置。
(a)如图11及图12的实线所示,通过把切换柄86操作到倒下在下侧的位置(倒下位置),则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会如图11及图13实线所示被切换到释放位置。该释放位置,是在锁定切换销轴56位于锁定位置(图11及图13的实线所示的突出位置)的状态下,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从固定于锁定切换销轴56的托架76的被操作部76b向室外侧(在图11及图13中是偏向右侧)离开的位置。
(b)如图11及图12的两点虚线所示,通过将切换柄86操作到立起于车内侧的位置(立起位置),让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位于图11及图13的两点虚线所示的锁定解除位置。该锁定解除位置上的上述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将上述被操作部76b从车外侧向车内侧按压来使锁定切换销轴56强制移动到非锁定位置(图11及图13的两点虚线所示的缩回位置)。
并且,在该装置中,如图11及图14所示,是通过让固定于上述支轴84的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也就是与上述切换柄84及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一体地转动的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在上述锁定解除位置来操作解除操作检测开关72的检测头,来检测出切换到该锁定解除位置。
具体来说,上述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的外周面,形成如图14所示具有从侧边来看大略90度的圆弧状,且在该圆弧的其中一端上形成比该圆弧的面部更朝直径方向外侧突出的操作突起92a。
另一方面,在上述解除操作检测开关72上,作为上述检测头,设置有:可朝前后方向(与锁定切换销轴56的轴方向平行的方向)改变位置的滚子支承片95、以及可旋转地被支承在该滚子支承片95的端部的接触滚子96;在上述滚子支承片95上弹压力附加在用来维持上述接触滚子96与上述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的外周面的接触的方向。
而且,当上述切换柄86位于倒下位置时,也就是说,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位于解除位置时,如图11及图14的实线所示,解除操作检测开关72的接触滚子96会接触到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的圆弧面,另一方面,当把上述切换柄86操作到立起位置以将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切换到锁定解除位置时,如图11及图14的两点虚线所示,让上述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的操作突起92a按压操作上述接触滚子96,藉此来将解除操作检测开关72从切断状态切换到导通状态。
并且,在该装置中,利用上述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附加了能将切换柄86可卡合脱离地卡止在上述倒下位置(将锁定切换销轴56切换到锁定解除位置的转动位置)及立起位置(将锁定切换销轴56切换到锁定解除位置的转动位置)的柄定位装置。
具体来说,在上述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的外侧面的外周部(朝向支承框54侧的侧面),如图14所示,在圆周方向隔着90度的间隔形成有卡合凹部92b、92c。另一方面,在上述支承框54上,在上述套筒90的侧边的位置固定有球保持器97,在该球保持器97的端部也就是在朝向上述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的侧边的端部,可朝向与支轴84平行的方向改变位置且转动地保持着卡合球98,并且通过内藏于球保持器97的线圈弹簧的弹力被按压到上述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的侧面。各卡合凹部92b、92c的位置被设定成:当上述切换柄86位于倒下位置时,上述卡合球98嵌入上述卡合凹部92b,当切换柄86位于立起位置时,上述卡合球98嵌入到上述卡合凹部92c。
而在该锁定切换机构50上,除了包含有上述切换柄86的锁定解除机构之外,设置有即使是在车外侧的操作也可以强制性地将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切换到非锁定位置的装置。然后参照图6及图15来说明这种装置。
其概略构造是,固定于锁定切换销轴56的托架74的上端环绕在同销轴56的上侧,被操作片74c从其上端朝上方突出,另一方面,在顶板52的上侧以支轴100为中心设置有可旋转的滑轮102,在该滑轮102上固定有缆索104的其中一端,并且同缆索104的另一端是被连接在设置于车辆外部的省略图示的操作柄。而且,通过该操作柄的操作拉上述缆索104来让上述滑轮102旋转,让设置于该滑轮102的下面部的锁定解除操作滚子(副锁定解除操作部)108按压操作上述被操作片74c来强制性地将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切换到非锁定位置。
接下来说明其具体构造,上述支轴100是从上述顶板52的上面部起朝上方突出,在该支轴100的周围可旋转地安装有滑轮102。在该滑轮102上固定着缆索104的其中一端,且以适当地卷绕着同缆索104的状态将另一端拉出到车辆外部,并连接于设置于该车辆外部的紧急操作柄。利用以上的构造构成了用来进行上述锁定解除操作滚子108的位置切换的外部操作用锁定解除机构。
滚子支轴106从上述滑轮102的下面部起朝下方延伸。另一方面,在上述顶壁52上设置有将上述支轴100作为中心的圆弧状的贯穿长孔52a,在该贯穿长孔52a上插穿有上述滚子支轴106且同支轴106的下端部面对顶壁52的内侧,在该下端部上可旋转地安装有锁定解除操作滚子108。
在上述支轴100的周围设置有螺旋线圈弹簧110,其中一端抵接在上述滚子支轴106上,另一端抵接在形成于顶壁52的突起52b上,通过该螺线圈弹簧110的弹力让滑轮102被弹压向图15的顺时针方向。
上述滚子支轴106的位置,是在偏离于上述支轴100的中心轴的位置,且在其转动中心轴附近的位置,且被设定在满足下面的条件的位置。
(a)在外部操作力没有施加在上述缆索104的状态,会通过螺旋线圈弹簧110的弹压力让锁定解除操作滚子108切换到图6的实线及图15所示的释放位置。该释放位置,是在锁定切换销轴56位于锁定位置(图6的实线所示的突出位置)的状态中,是使锁定解除操作滚子108从固定于该锁定切换销轴56的托架76的被操作部74c离开到靠近车外侧(在图6中是靠近左边)的位置,也就是通过上述螺旋线圈弹簧110的弹压力将锁定解除操作滚子108抵压在侧板53的背面(在图6中是右侧面)的位置。
(b)通过车辆外部的操作,来拉上述缆索104,通过让滚子支轴106及锁定解除操作滚子108在贯穿长孔52a的圆弧长度部份抵抗螺旋线圈弹簧110的弹压力而朝图15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让锁定解除操作滚子108位于图6的两点虚线所示的锁定解除位置。该锁定解除位置,是让上述锁定解除操作滚子108将上述被操作部76b从车外侧朝向车内侧按压来使锁定切换销轴56强制移动到非锁定位置(图1及图13的两点虚线所示的缩回位置)的位置。
以上所说明的锁定装置30及上述开闭驱动装置20的作动,如图16所示是用控制装置120控制的。该控制装置120具备有同图所示的开闭驱动控制装置122及锁定控制装置124。
开闭驱动控制装置122,是根据关门开关15的检测讯号或内藏于上述马达22的编码器的输出讯号(也就是拉门开闭驱动量检测讯号),来进行该马达22的驱动控制也就是拉门10的开闭驱动控制。
锁定控制装置124内藏有计时器,并且会接收车速开关126或上述锁定装置30的锁定检测开关70及解除操作检测开关72的输出讯号,是以预定的时序来将控制讯号(激磁电流)输出到上述锁定装置30的螺线管装置58来进行该螺线管装置58的电磁线圈的通电的导通或切断的切换也就是进行锁定切换。上述车速开关126,是用来检测设置有拉门10的铁路车辆的行驶速度是否在一定速度以上的机构,在该行驶速度在一定值(例如5km/h)以上的时间点则从切断状态切换到导通状态。
接下来合并参照图17的流程图及图18与图19的时序图来说明该控制装置120所进行的具体的控制动作及随着该控制所产生的锁定装置30的作用。图18的时序图是显示根据后述的计时器的时序来进行锁定控制,图19的时序图则是显示根据后述的车速讯号的切换时序来进行锁定控制,在都不行时用手动方式来进行强制锁定解除的情况,也就是说,是显示切换柄86倒下到倒下位置且锁定切换机构50的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108一起位于释放位置的情况。
首先,在拉门10开启的状态中,锁定切换机构50的螺线管装置58被切换到导通状态,由于其电磁驱动力锁定切换销轴56会后退到图4等的两点虚线所示的非锁定位置。于是,该锁定切换销轴56与锁定臂40不会产生干涉。
从该状态输入用来关闭拉门10的指令讯号时(图17的步骤S1),开闭驱动控制装置122将控制讯号输出到开闭驱动装置20的马达22,以预先设定的关闭驱动力F1来进行拉门10的关门驱动(步骤S2)。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是使主动滑轮23朝同图顺时针方向旋转来使拉门10朝同图右方滑动。
此时,拉门10的卡合销轴18会与拉门10一体地水平移动,在完全关闭位置附近的区域,会进入到如图3的两点虚线所示的位于倾斜位置的转动构件36的卡合沟36c内。而且,从卡合销轴18伸入到该卡合沟36c内的时间点开始,伴随着该卡合销轴18的关门方向的移动(在图3中是向右移动)而转动构件36会开始进行朝向同图实线的直立位置的方向(同图逆时针方向)的转动。于是,与该转动构件36卡合在一起的锁定臂40,会抵抗螺旋线圈弹簧44的弹力(弹压力)而开始朝同图顺时针方向转动。
如上所示进行关闭驱动,关门开关15被切换到导通状态(步骤S3中“是”),并且,在检测出内藏于马达22的编码器的位置检测讯号停止而拉门10停止的时间点(步骤S4中“是”),开闭驱动控制装置122如果判断出拉门10到达终端位置(暂时关闭位置),会提升马达22的电压而将其关闭驱动力切换到比前面的驱动力F1更大的驱动力F1′(步骤S5)。藉此,拉门10伴随着设置在门端的弹性材料的压缩变形而强力地被按压至终端,到达完全关闭位置。
此时,在锁定装置30中,转动构件36到达图3的实线所示的完全直立的位置,锁定臂40会自动地被定位到其叉部36e的抵接面36g与锁定臂40的卡合用滚子48在同图的点P抵接的完全关闭对应位置。
如此一来,在使拉门10到达完全关闭位置之后,这次则将马达22的电压降低来使其关闭驱动力降低到比平常的驱动力F1更低的F2,同时,锁定控制装置74使内藏的计时器开始动作(步骤S6)。
由于在其完全关闭之后的时间点,锁定臂40维持完全关闭对应位置,而锁定切换销轴56还在非锁定位置,所以在例如上述完全关闭位置有衣服等的异物夹在拉门10之间的情况,如果以手动方式将开启方向的力施加在拉门10的话,则受到螺旋线圈弹簧44的弹压力的支持可以一边使转动构件36及锁定臂40朝向与上述相反的方向转动而一边使拉门10开启,藉此就可以使上述异物脱出。如此一来,在让关门开关15切换到切断状态的时间点(步骤S7中“是”),则开闭驱动控制装置20会判断为紧急开启操作而将拉门10朝向预定时间开启方向驱动(步骤S8)。
另一方面,在关门驱动力下降到F2之后,则不进行开门操作,在关门开关15在导通状态而如图18的时序图所示计时器时间到的时候(也就是从驱动力降低的时间点经过预定时间时;在图17的步骤S9中“是”),或者,如图19的时序图所示,当在计时器时间到之前车辆启动而车速开关126的输出讯号被切换到导通状态时(也就是当车辆的行驶速度到达一定速度以上时;在图17的步骤S10中“是”),会将关门驱动力再从其驱动力F2上升到上述驱动力F1′(步骤S11),而再将拉门10推压到完全关闭位置。
这样如图3所示,在分别将转动构件36定位于直立位置、且将锁定臂40定位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锁定控制装置124将锁定切换机构50的螺线管装置58从导通状态切换到切断状态(步骤S12)。藉此,让驱动锁定切换销轴56的电磁力消失,同销轴56会通过如图9所示的压缩线圈弹簧62的弹压力而突出到同图及图4、图5的实线所示的锁定位置。
而伴随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突出到锁定位置,被固定在该锁定切换销轴56的托架74、76也会一体地移动到上述锁定位置侧,可是由于将锁定解除操作滚子108、94的解除位置设定在从上述托架74、76的被操作片74c、76b更偏向上述锁定位置侧的位置,所以两滚子108、94不会对锁定切换销轴56的锁定动作造成不好的影响。
如上述突出到锁定位置的锁定切换销轴56,是用来阻止锁定臂40脱离上述的完全关闭对应位置,其结果是,会将经由转动构件36而连结在上述锁定臂40的拉门10锁定在上述完全关闭位置。在通过锁定检测开关70检测出该锁定动作之后(在步骤S13中“是”),开闭驱动控制装置20会切断马达22的通电而将其关闭驱动力调整到0(步骤S14)。也就是说,解除驱动力。
接下来说明在该锁定状态下产生停电等的意外事故的情况。
在上述锁定状态中,会通过压缩线圈弹簧62的弹压力而让锁定切换销轴56被保持在锁定位置,由于停电等而让螺线管装置58不能通电,锁定切换销轴56也会被保持在锁定位置。于是,这样就不能打开拉门10到车辆外面。
在这种紧急时期,可以握住在图1及图12的实线所示的倒下位置(如图11所示让卡合球98卡合在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的卡合凹部92b的位置)的切换柄86,将同柄86以支轴84为中心转动操作到图12的两点虚线所示的立起位置(上述卡合球98卡合在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的卡合凹部92c的位置)。伴随着该切换柄86的转动,经由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而连结在上述支轴84的滚子支轴93及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也会一体地转动,同滚子94会从之前的解除位置被切换到图11及图13的两点虚线所示的锁定解除位置。
也就是说,上述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从侧板53侧按压操作被固定在锁定切换销轴56上的托架76的被操作部76b,强制性地让同销轴56抵抗压缩线圈弹簧62的弹压力使其缩回到非锁定位置。藉此来解除锁定臂40的限制,解除拉门10的锁定,乘客就能够以手动方式来将拉门10打开而到车辆外面。
上述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位于比切换柄86的转动端部更接近转动中心轴也就是支轴84的位置,转动半径很小,所以例如通过握住切换柄86的端部,以较小的柄操作力就可以将很大的移动力施加到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上。于是,即使在压缩线圈弹簧62的弹压力很大的情况,也能够以足够的力量来强制性地将锁定切换销轴56切换到非锁定位置。
另一方面,在上述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转动到锁定解除位置的时间点,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的操作突起92a会按压操作解除操作检测开关72的接触滚子96,藉此让同开关72从切断状态被切换成导通状态。藉此,检测出切换柄86被操作到立起位置。
控制装置120,在停电回复时确认上述解除操作检测开关72的检测讯号,在同开关72在导通状态的时候,也就是在切换柄86被操作到立起位置的时候,则等到同一柄86回到倒下位置(也就是解除操作检测开关72成为切断状态)再开始进行门驱动。藉此,切换柄86会被切换到立起位置(也就是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被切换到锁定解除位置)而能预先防止再开始进行平常的门驱动。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果拉门10仍然开着就将切换柄86回到倒下位置的话,虽然锁定切换销轴56会回到原来的锁定位置,可是由于此时转动构件36位于图3的两点虚线所示的倾斜位置,所以上述锁定切换销轴56就不能回复到抵接在转动构件36的背面的锁定位置。于是尽管拉门10不在正规的完全关闭位置还是可成为锁定状态,防止了所谓的空振现象。并且,之后如果通过手动方式或是马达驱动而使拉门10回复到完全关闭位置的话,则转动构件36会回到图3的实线位置(直立位置)而让锁定切换销轴56朝锁定位置突出,所以拉门10会再次自动锁定。
在该实施方式的装置,通过操作车辆外部的操作柄来拉缆索104,以其拉力也可以将锁定解除操作滚子108切换到锁定解除位置来将锁定切换销轴56强制性地缩回到非锁定位置。
在该实施方式的装置中,通过把从托架76延长的被操作部76a嵌合到延伸于前后方向的导引孔80,让该被操作部76a及锁定切换销轴56被导引到其正规作动方向,所以同销轴56在偏离其中心轴的位置(被操作片76b的位置)接受按压操作,也不会产生拗弯的现象而可以保证稳定的锁定切换销轴56的动作(位置切换动作)。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的实施方式,例如可以是下面的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让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来按压从锁定切换销轴56突出设置于其直径方向的被操作片76b来进行强制锁定解除,可是也可以作成:例如使突出部从作为锁定解除操作部的切换柄86突出,通过将其嵌入到设置于锁定切换销轴56的凹沟,来使上述切换柄86与锁定切换销轴56连动。可是,在这种情况,平常伴随着锁定切换销轴56的驱动会让切换柄86转动,而有可能妨碍到锁定切换销轴56的滑顺地驱动,可是如果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按压操作方式的话,就能够防止妨碍到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滑顺的作动。
在本发明中,并不一定需要解除操作检测装置。在设置有解除操作检测装置的情况,也不限于如图示的构造,例如也可以使用光学开关或电磁式的开关。可是,如果通过用与如图示的切换柄86一体地转动的开关操作构件(开关操作盘型凸轮92)来操作检测用开关也就是解除操作检测开关72来把同开关切换到导通或切断状态的话,则以简单的构造就可以进行锁定解除操作的检测。
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锁定切换构件的具体的形状或构造,例如也可以让锁定切换构件直接卡合到设置于车辆用门的卡合部来将其锁定,除此之外,也并不妨采用现有的锁定装置的构造。
上述切换柄86的转动位置或操作角度可以适当设定,而转动方向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切换柄86也可以在水平面上转动操作。可是,如果设定如图示的切换柄86的转动位置的话,在平常时期,也就是当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位于释放位置时,切换柄86位于侧下位置所以在车内不会造成妨碍,而当将锁定解除操作滚子94切换到锁定解除位置来强制解除锁定时,上述切换柄86会位于立起状态,所以一眼就可以从柄位置确认出其强制解除位置。特别是,如果将上述倒下位置形成倒下在下侧的位置,则如图示在切换柄86是与锁定装置30及开闭驱动装置20一起被设置在车辆用门的上侧的情况,即使是身高较矮的人也可没有障碍地操作切换柄86,而可以提供更有用的构造。
上述切换柄86也可以不安装在框架侧而安装在车辆侧。可是,如果构成如上述实施方式将切换柄86可转动地支承在框架侧(在图例中是支承框54),就可以将切换柄86与螺线管装置58一体地就这样组装到车辆上,就可以更减少在车辆侧的施工程序。
【符号说明】
10:拉门(车辆用门)
20:开闭驱动装置
30:锁定装置
36:转动构件(连动构件)
40:锁定臂(连动构件)
50:锁定切换机构
52:顶板(框架构造)
53:侧板(框架构造)
54:支承框(框架构造)
56:锁定切换销轴(锁定切换构件)
58:螺线管装置(锁定驱动装置)
62:压缩线圈弹簧(弹簧构件)
70:锁定检测开关
72:解除操作检测开关
76:托架
76a:被导引部
76b:被操作片
80:导引孔(导引部)
84:支轴
86:切换柄
92:开关操作盘型凸轮(开关操作构件)
94:锁定解除操作滚子(锁定解除操作部)
97:球保持器(柄定位装置)
102:滑轮(外部操作用锁定解除机构的构造)
104:缆索(外部操作用锁定解除机构的构造)
108:锁定解除操作滚子(副锁定解除操作部)

Claims (15)

1.一种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其具备了包含有用来将锁定切换构件朝向预定方向弹压的弹簧构件、及让上述锁定切换构件抵抗该弹簧构件的弹压力且朝向与该弹压方向相反的方向驱动的电磁线圈的锁定驱动装置;该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在该锁定驱动装置的电磁线圈没有通电的状态下,通过上述弹簧构件的弹压力让上述锁定切换构件切换到将车辆用门保持在完全关闭位置的锁定位置,而在上述锁定驱动装置的电磁线圈通电的状态下,会通过其电磁驱动力抵抗上述弹簧构件的弹压力来让上述锁定切换构件切换到允许车辆用门的开闭动作的非锁定位置,其特征在于:
其具备有可转动地设置在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的附近的切换柄、以及设置在比该切换柄的转动端部更接近其转动中心轴的位置,且会与该切换柄一体地转动的锁定解除操作部;伴随着上述切换柄的转动,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在释放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的释放位置与抵抗上述弹簧构件的弹压力而强制使上述锁定切换构件朝向上述非锁定位置移动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切换柄在与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的移动方向基本上垂直相交的方向的轴周围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被设置在上述切换柄的转动中心轴附近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有用来固定上述锁定驱动装置的框架,在该框架上可转动地支承着上述切换柄。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锁定切换构件上设置有相对于其移动方向是朝向基本垂直相交的方向突出的被操作部,被操作部通过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被按压操作到非锁定位置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锁定切换构件上,在相对于其移动方向是朝向基本垂直相交的方向上设置有朝向与上述被操作部的突出方向相异的方向突出的被导引部,并且在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的附近,设置有与上述被导引部卡合且将该被导引部及锁定切换构件导引向正常的作动方向的导引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的释放位置设定在该锁定解除操作部从上述被操作部分离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备有柄定位装置,其可卡止脱离地将上述切换柄分别卡止在将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切换到上述解除位置的转动位置、及将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切换到上述锁定解除位置的转动位置。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备有用来检测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被切换到上述锁定解除位置的解除操作检测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解除操作检测装置包含有设置在上述切换柄的转动中心轴的附近的检测用开关、以及设置成会与上述切换柄及锁定解除操作部一体地转动,且具有当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被切换到上述锁定解除位置时用来切换操作上述检测用开关的形状的开关操作构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备有与上述解除操作检测装置分开设置的,不论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的位置如何,可直接检测出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的切换位置的锁定检测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备有可追随上述车辆用门的开闭动作而运动,且在上述车辆用门到达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会到达完全关闭对应位置的连动构件;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的锁定位置被设定在该锁定切换构件将上述连动构件保持在上述完全关闭对应位置的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切换柄是在车内侧的立起位置与倒下位置之间被转动操作,在该立起位置,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被切换到上述锁定解除位置,在该倒下位置,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被切换到上述释放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定装置与用来开闭驱动车辆用门的开闭驱动装置一起被设置在比车辆用门更上侧的位置,上述切换柄的倒下位置则是被设定在该切换柄向下倒的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备有:与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分开设置,会在释放上述锁定切换构件的释放位置与抵抗上述弹簧构件的弹压力而将该锁定切换构件强制性地切换到非锁定位置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副锁定解除操作部、以及接受在车辆外部的操作而使上述副锁定解除操作部在上述释放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外部操作用锁定解除机构。
CNB021423911A 2001-09-27 2002-09-27 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321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97221A JP2003097124A (ja) 2001-09-27 2001-09-27 車両用ドアのロック装置
JP297221/2001 2001-09-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0643A true CN1410643A (zh) 2003-04-16
CN1213213C CN1213213C (zh) 2005-08-03

Family

ID=19118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239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3213C (zh) 2001-09-27 2002-09-27 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3097124A (zh)
KR (1) KR100509834B1 (zh)
CN (1) CN1213213C (zh)
TW (1) TW52746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2021A (zh) * 2009-11-02 2011-05-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门把手行程切换构造
CN103195302A (zh) * 2013-04-11 2013-07-10 严俊 一种机车电控门锁
CN104114794A (zh) * 2012-02-09 2014-10-22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车门的闩锁解除装置
CN104453503A (zh) * 2013-09-13 2015-03-25 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 具有可调节式凸轮装置的车辆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42757B2 (ja) * 2006-10-05 2011-12-21 文化シヤッター株式会社 開閉体係脱装置付き開閉装置および開閉装置用開閉体係脱装置
TWI447290B (zh) * 2011-03-09 2014-08-01 Nabtesco Corp Attachment of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EP2800854B1 (en) * 2012-01-03 2020-11-25 Magna Closures SpA Vehicle door latch assembly
DE102012102125A1 (de) * 2012-03-13 2013-09-19 Pintsch Bamag Antriebs- Und Verkehrstechnik Gmbh Automatische Drehfalttür für Schienenfahrzeuge, Schienenfahrzeug mit einer Anzahl solcher Türen sowie Nachrüstsatz für Drehfalttüren von Schienenfahrzeugen
JP6576628B2 (ja) 2014-10-31 2019-09-18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のロック装置
JP6214599B2 (ja) * 2015-06-15 2017-10-18 株式会社ソリック オートロック装置
JP6845709B2 (ja) * 2017-02-16 2021-03-24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用ドア装置、鉄道車両用ドア装置を備えた鉄道車両、非常用ドア解錠装置及びロック機構により施錠されたドア本体を解錠する方法
CN113503096B (zh) * 2017-12-29 2022-05-06 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保护锁机构
DE102020117076B4 (de) * 2020-06-29 2022-01-20 Knorr-Bremse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Notbetä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türein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und türsystem für ein fahrzeug
JP7031027B2 (ja) * 2021-01-07 2022-03-07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用ドア装置、鉄道車両用ドア装置を備えた鉄道車両及び非常用ドア解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69312A (ja) * 1996-12-09 1998-06-2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自動扉
KR200257803Y1 (ko) * 1997-07-25 2002-08-22 포항종합제철 주식회사 폐수중의 침전물 선별장치
JP2000002030A (ja) * 1998-06-16 2000-01-07 Mamiya Op Co Ltd ロッカの施解錠装置
KR100439113B1 (ko) * 2001-09-21 2004-07-05 주식회사 케이코하이텍 도어록킹장치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2021A (zh) * 2009-11-02 2011-05-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门把手行程切换构造
CN102052021B (zh) * 2009-11-02 2014-04-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门把手行程切换构造
CN104114794A (zh) * 2012-02-09 2014-10-22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车门的闩锁解除装置
CN104114794B (zh) * 2012-02-09 2016-07-06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车门的闩锁解除装置
US9580939B2 (en) 2012-02-09 2017-02-28 Kabushiki Kaisha Honda Lock Vehicle door latch release device
CN103195302A (zh) * 2013-04-11 2013-07-10 严俊 一种机车电控门锁
CN103195302B (zh) * 2013-04-11 2015-11-25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机车电控门锁
CN104453503A (zh) * 2013-09-13 2015-03-25 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 具有可调节式凸轮装置的车辆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30027674A (ko) 2003-04-07
TW527463B (en) 2003-04-11
KR100509834B1 (ko) 2005-08-23
CN1213213C (zh) 2005-08-03
JP2003097124A (ja) 2003-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3213C (zh) 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
CN1308533C (zh) 全自动洗衣机
CN2802652Y (zh) 盘片播放装置
CN1498302A (zh) 窗或门的结构
CN1180041A (zh) 电梯的安全装置
US20140007507A1 (en) Window regulator
CN1814375A (zh) 散热片堆叠器组件
WO2014091924A1 (ja) ウインドレギュレータ
JP2005162064A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
CN1232715C (zh) 车门的锁定控制方法以及锁定装置
CN1626761A (zh) 机动炉锁
JP5671914B2 (ja) 車両用ルーフ装置
CN1276335A (zh) 电梯装置
CN1028887C (zh) 门的开关装置
CN1242892C (zh) 月台屏蔽门装置
CN1123540A (zh) 箱型托架
CN1863978A (zh) 用于将竖直敞开板活节地连接于家具部件的合页总成
CN1217078C (zh) 车辆用门的锁定控制方法以及锁定装置
CN1176876A (zh) 合模装置及在合模装置中的金属模的位置决定方法
CN1805896A (zh) 电梯
CN1240072C (zh) 盘装置
CN1357661A (zh) 切线装置
US8516745B2 (en) Regulator device for vehicle door window pane
US20090257837A1 (en) Threading method and threading apparatus
KR101466467B1 (ko) 선루프용 개폐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8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