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93645A - 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及其回转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及其回转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93645A
CN1393645A CN02123391A CN02123391A CN1393645A CN 1393645 A CN1393645 A CN 1393645A CN 02123391 A CN02123391 A CN 02123391A CN 02123391 A CN02123391 A CN 02123391A CN 1393645 A CN1393645 A CN 1393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retainer
mentioned
torque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23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74973C (zh
Inventor
川合正浩
栗田昌弘
高田声一
吉冈笃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N Corp
N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T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283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91477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3170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320195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TN Corp filed Critical NT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93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36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49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497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1/00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 F16D41/06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intermediate wedging coupling members between an inner and an outer surface
    • F16D41/064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intermediate wedging coupling members between an inner and an outer surface the intermediate members wedging by rolling and having a circular cross-section, e.g. balls
    • F16D41/066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intermediate wedging coupling members between an inner and an outer surface the intermediate members wedging by rolling and having a circular cross-section, e.g. balls all members having the same size and only one of the two surfaces being cylindrical
    • F16D41/067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intermediate wedging coupling members between an inner and an outer surface the intermediate members wedging by rolling and having a circular cross-section, e.g. balls all members having the same size and only one of the two surfaces being cylindrical and the members being distributed by a separate cage encircling the axis of rot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1/00Man-operated 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wings,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operate the fastening
    • E05F11/38Man-operated 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wings,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operate the fastening for sliding windows, e.g. vehicle windows, to be opened or closed by vertical movement
    • E05F11/50Crank gear with clutches or retaining brakes, for operating window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1/00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 F16D41/06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intermediate wedging coupling members between an inner and an outer surface
    • F16D41/08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intermediate wedging coupling members between an inner and an outer surface with provision for altering the freewheeling action
    • F16D41/10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intermediate wedging coupling members between an inner and an outer surface with provision for altering the freewheeling action with self-actuated reversing
    • F16D41/105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intermediate wedging coupling members between an inner and an outer surface with provision for altering the freewheeling action with self-actuated reversing the intermediate members being of circular cross-section, of only one size and wedging by rolling movement not having an axial component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races, one of which is cylindric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40Motors; Magnets; Springs; Weigh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47Springs
    • E05Y2201/49Wrap spr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400/00Electronic control; Electrical power; Power supply; Power or signal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 E05Y2400/10Electronic control
    • E05Y2400/30Electronic control of motors
    • E05Y2400/3013Electronic control of motors during manual wing oper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400/00Electronic control; Electrical power; Power supply; Power or signal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 E05Y2400/10Electronic control
    • E05Y2400/30Electronic control of motors
    • E05Y2400/3013Electronic control of motors during manual wing operation
    • E05Y2400/3014Back driving the transmission or mot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800/00Details, accessories and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05Y2800/20Combinations of elements
    • E05Y2800/22Combinations of elements of not identical elements of the same category, e.g. combinations of not identical spr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3Type of wing
    • E05Y2900/531Do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3Type of wing
    • E05Y2900/536Hoo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3Type of wing
    • E05Y2900/548Trunk l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10,包括作为输入侧旋转构件的外环11、作为输出侧旋转构件的内环12、作为转矩传递构件的滚13、保持器滚13的保持器14、作为进行保持器14的定位的弹性构件的对中弹簧15、作为静止侧构件的壳体16、及滑动弹簧17,该滑动弹簧17一边相对壳体16滑动一边与保持器14结合而一起转动,对保持器14赋予由滑动摩擦阻力带来的旋转阻力。

Description

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及其回转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该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具有将来自输入侧的正逆转矩传递到输出侧,隔断来自输出侧的正逆转矩而不将其传递到输入侧的功能。
背景技术
例如,住宅配送用的台车由于承载物的增加、配送人的高龄化、女性的进出等有将台车做成为电动助力型的电动助力台车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在前进和后退时都可以进行电动助力,而且在电动源停止时可以进行手动操作。
这样的功能例如通过将由本申请人所提出的日本特开平8-177878号所记载的离合器使用于车轴部而可以实现。
日本特开平8-177878号所记载的离合器,如图23及图24(a)(b)所示,具有外环1、内环2、在正反两旋转方向上可与外环1和内环2接合·脱开的转矩传递构件3、保持转矩传递构件3通过相对于外轮1的相对旋转而控制转矩传递构件3的接合·脱开的保持器4、沿旋转方向连接外环1和保持器4的对中弹簧5,沿旋转方向固定在静止系统上的静止侧构件7、夹设在保持器4与静止侧构件7之间的粘性流体9。粘性流体9例如是硅油等的粘性流体,对保持器4给予旋转阻力。
通过例如涡轮6将马达(图中省略)的转矩传递到外环1上。如图24(a)所示,在外环1的内周面上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设置多个凸轮面1b,在与内环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着在正反两旋转方向上对称的楔形间隙。如图24(a)所示,动力传递构件3是配置在楔形间隙中的例如圆筒形状的滚,被收容在保持在保持器4的凹部4a中。如图24(b)所示,对中弹簧5与保持器4和外环1的端面结合而使保持器4与外环1一起转动,而且,动力传递构件3位于外环1的凸轮面1b的中心,以便具有定位保持器4的功能。另外,粘性流体9由保持器4相对于静止侧构件7的旋转而使粘性剪切阻抗作用于保持器4,使保持器4产生相对于外环1的丢转。
由此,在从外环1输入正反转矩时,如图25b所示,由于粘性流体9的粘性剪切阻力而产生保持器4相对于外环1的丢转,转矩传递构件3与外环1和内环2之间的楔形间隙结合。因此,输入到外环1的转矩通过转矩传递构件3传递到内环2。与此相反,在从内环2输入正反转矩(逆输入转矩)时,如图25(a)所示,由对中弹簧5使保持器4相对外环1对中,转矩传递构件3定位于凸轮面1b的圆周方向中央c1。这时,由于转矩传递构件3从楔形间隙脱离而成为与内环2和外环1非结合的状态,因此输出内环2的逆输入转矩不传递到外环1,转矩传递被隔断。
如上所述,图23~图25(a)(b)所示的离合器是由于夹设在保持器4和静止侧构件7之间的粘性流体9的粘性剪切阻抗而产生保持器4相对于外环1的丢转的构造。但是,在该构造中,有可能产生以下的不良现象。
①如图26所示,粘性流体9的粘性剪切阻力(K2)与外环1的转速(旋转角速度)成正比地上升。而且,当外环1的转速达到规定值,粘性剪切阻力(K2)在达到使对中弹簧5变形规定量的转矩(K1)时,开始转矩传递构件3与外环1及内环2的结合(啮合),输入到外环1的转矩通过转矩传递构件3传递到内环2。
因此,在上述离合器中,为了切换为转矩传递状态,外环1必须在某一定的转速(啮合开始转速)以上进行旋转。因此,在从旋转驱动源的旋转开始时到内环开始旋转之前需要很多的时间,有加速响应性的问题。
②由于粘性流体9的粘性随着温度进行变化,因此由于使用环境温度不同有时啮合开始转速产生变化。
③由于使用的是粘性流体9,即使用密封件(唇形密封件或迷宫形密封件等)进行封入,也由于长期使用,密封部的摩擦力产生变动而使相对于保持器的旋转阻力产生变化、或产生粘性流体泄漏等,有可能变得比初始功能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离合器,该离合器在对保持器赋予旋转阻力的旋转阻力赋予装置中不使用粘性流体。
本发明的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其特征是,具有输入侧旋转构件、输出侧旋转构件、沿正反两旋转方向可与上述输入侧旋转构件及输出侧旋转构件结合·脱离的转矩传递构件、保持上述转矩传递构件并通过相对于上述输入侧旋转构件的相对旋转来切换上述转矩传递构件的结合·脱离的保持器、相对于保持器相对静止侧构件的旋转使摩擦阻抗作用于保持器的旋转阻抗赋予装置,通过控制输入侧旋转构件和保持器的旋转相位差,对于来自上述输入侧旋转构件的正反转矩,使转矩传递构件结合而将该转矩传递到上述输出侧旋转构件,而且,对于来自上述输出侧旋转构件的正反转矩,使转矩传递构件脱离而隔断朝向上述输入侧旋转构件的转矩传递。
在上述中,输入侧旋转构件和输出侧旋转构件的配置关系无论是在同心转轴的半径方向上相对时或在同心转轴的轴向上相对时都一样。此处的“输入侧旋转构件”指的是从旋转驱动源接受输入转矩进行旋转的构件,“输出侧旋转构件”指的是通过转矩传递构件的结合·脱离作用而与输入侧旋转构件一起进行旋转、而且可相对输入侧旋转构件进行空转的构件。
输入侧旋转构件的输入转矩传递到保持器。由于该转矩,保持器相对于静止侧构件进行旋转,因此,在保持器上作用着来自旋转阻力赋予装置的摩擦阻力,由该摩擦阻力使保持器相对输入侧旋转构件产生旋转相位差。由此,转矩传递构件成为相对输入侧及输出侧旋转构件结合的状态,输入转矩从输入侧旋转构件传递到输出侧旋转构件。另外,在旋转转矩逆输入到输出侧旋转构件上时,由于不作用旋转阻力赋予装置的摩擦力,若利用此种现象而使保持器和输入侧旋转构件相对旋转而消除两者的旋转相位差,则将转矩传递构件作为中心环从两旋转构件脱离(解除结合状态),可以隔断朝向输入侧旋转构件的转矩传递。以上的功能例如可以通过在旋转方向上弹性地连接输入侧旋转构件和保持器(例如沿正反两方向通过弹性构件连接)来确保。
相对于输入侧旋转构件及输出侧旋转构件的转矩传递构件的结合·脱离作用可以由例如在输入侧旋转构件与输出侧旋转构件之间形成楔形间隙,使作为转矩传递构件的结合子相对该楔形间隙楔形结合、或脱离而实现。该构成包括将用于形成楔形间隙的凸轮面设在输出侧旋转构件或输入侧旋转构件上的构成(作为结合子使用滚、球等的圆形横截面的构件)、将用于形成楔形间隙的凸轮面设在结合子上的构成(作为结合子使用楔块等)。具有凸轮面的输入侧旋转构件或输出侧旋转构件除了将凸轮面直接设在轴状构件上之外,还可以由将具有凸轮面的环状构件固定在轴状构件上来获得。
在该离合器中,由于设有对保持器产生摩擦阻力(例如滑动摩擦阻力)的摩擦阻力赋予装置,因此作用于保持器上的旋转阻力与转速无关。因此升速响应性良好。因此,例如可以用于将输入到输入侧旋转构件的转矩瞬时地传递到输出侧旋转构件的用途。
另外,由于作用于保持器的旋转阻力不受温度影响,因此几乎没有离合器的动作特性由于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另外,该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其特征是相对于来自输入侧的正反转矩使输出侧旋转构件空转。通过使输出侧旋转构件空转,可以用手操作例如作为驱动对象的构件(门、车轮等)。
该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其特征是上述旋转阻力赋予装置是可以在圆周方向与上述保持器及静止侧构件中的一方结合,相对另一方滑动地配设的滑动构件。
该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将上述滑动构件配设为在沿圆周方向与上述保持器结合的状态下相对静止侧构件进行滑动。
该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其特征是,上述滑动构件是具有滑动部和结合部的滑动弹簧,该滑动部安装在上述静止侧构件上,该结合部从上述滑动部向径向延伸并在圆周方向上可与保持器结合。
该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其特征是,上述滑动构件具有在圆周方向上可与上述保持器结合的环状环、夹装在上述环状环与静止侧构件之间的弹性构件。
本发明的旋转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旋转驱动源、使来自上述旋转驱动源的输入转矩减速的减速机构部、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中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
作为”旋转驱动源”有代表性的是马达(除了电动马达外也包括液压马达、空气马达等)和内燃机等,但是,此处的“旋转驱动源”还包括由电、液压、空气压等的动力产生旋转力的所有机器、由手动操作产生旋转力的机构。另外,“减速机构部”包括由齿轮机构、涡轮与涡杆机构、行星滚机构、锥·盘机构等构成的部件。
该旋转驱动装置还包括收容上述减速机构部及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的壳体。
本发明的全自动洗衣机,具有进行洗涤兼脱水的洗衣槽、旋转驱动洗衣槽的洗衣槽轴、配置在洗衣槽中的波轮、驱动源、接受来自驱动源的输入转矩使振动器旋转的波轮轴、配置在洗衣槽轴与波轮之间的控制向洗衣槽轴传递转矩和隔断转矩传递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离合器是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在该离合器中,具有输入侧旋转构件、输出侧旋转构件、夹设在输入侧旋转构件与输出侧旋转构件之间的可以切换与上述输入侧旋转构件与输出侧旋转构件间双方结合的结合状态、及从双方脱离的脱离状态的转矩传递构件、保持上述转矩传递构件并对应于与输入侧旋转构件之间的旋转相位差切换上述转矩传递构件的结合·脱离状态的保持器、和在与静止侧的构件接触时由其摩擦阻力对保持器赋予旋转阻力的旋转阻力赋予构件。
对于来自输入侧旋转构件的转矩来说,通过由旋转阻力赋予装置对保持器赋予旋转阻力,在保持器与输入侧旋转构件之间形成旋转相位差,使转矩传递构件成为结合状态,对于来自上述输出侧旋转构件的反转矩,解除赋予保持器的旋转阻力而消除上述旋转相位差,使动力传递成为脱离状态。
在此,“输入侧旋转构件”具有转矩传递构件进行结合·脱离的离合器面,并直接或间接地与波轮轴连接。“输出侧旋转构件”具有与转矩传递构件进行结合·脱离的离合器面,并直接或间接地与洗衣槽轴连接。输出侧旋转构件通过转矩传递构件的结合·脱离作用,与输入侧旋转构件一体地旋转、相对于输入侧旋转构件进行空转。另外,“静止侧的构件”指的是属于限制旋转的静止系统构件。该静止侧的构件不需要经常地处于静止状态,只在需要时限制旋转而成为静止侧,在其它情况下也包括允许旋转成为旋转侧那样的构件。
根据上述构成,输入侧旋转构件的输入转矩被传递到保持器。由于该转矩,保持器相对静止侧的构件进行旋转,在保持器上作用来自旋转阻力赋予装置的摩擦阻力,由于该摩擦阻力而使保持器相对输入侧旋转构件产生旋转相位差,由此,转矩传递构件成为结合状态,输入转矩从输入侧旋转构件传递到输出侧旋转构件。因此,在脱水时,可以旋转驱动波轮轴及洗衣槽轴双方。
另外,在转矩通过洗衣槽轴逆输入到输出侧旋转构件时,不作用旋转阻力赋予装置的摩擦力。若利用这一点使保持器和输入侧旋转构件相对旋转,消除两者的旋转相位差,则将转矩传递构件作为对中环而成为脱离状态,可以隔断从输出侧旋转构件(洗衣槽侧的构件)向输入侧旋转构件(波轮侧的构件)转矩传递。因此,例如在洗涤时,可以使洗衣槽轴向正反两旋转方向空转,可以由伴随着波轮的旋转的水流的驱动力使洗衣槽旋转。由此,在切换波轮的旋转方向时,在沿切换前的方向惯性旋转的洗衣槽和波轮之间产生相对旋转,可以实现洗涤能力的提高。另外,提高了洗涤能力的结果是缩短了洗涤时间,从而可以实现省电。
为了实现以上的功能,需要使相对输入侧旋转构件产生了旋转相位差的保持器向消除该旋转相位差的方向旋转,但是,它可以用例如对中弹簧等的弹簧件在旋转方向上弹性连接输入侧旋转构件和保持器来进行。
转矩传递构件的结合·脱离作用是,在例如输入侧旋转构件与输出侧旋转构件之间形成楔形间隙,通过使作为转矩传递构件的结合子与该楔形间隙楔结合或脱离可以实现。在该构成中包括将用于形成楔形间隙的凸轮面设在输入侧旋转构件或输出侧旋转构件上的构成(作为结合子使用滚、球等的圆形横截面的构件),将用于形成楔间隙的凸轮面设在结合子上的构成(作为结合子使用楔块等)。具有凸轮面的输入侧旋转构件或输出侧旋转构件除了将凸轮面直接设在轴状构件上之外,还可以由将具有凸轮面的环状构件固定在轴状构件上来获得。
在该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中,由于设有用摩擦阻力(例如滑动摩擦阻力)对保持器赋予旋转阻力的旋转阻力赋予装置,作用于保持器上的旋转阻力与转速无关,可以获得增速响应性良好的优点。因此,在全自动洗衣机上,可以将输入到输入侧旋转构件(波轮轴)的转矩瞬时地传递到输出侧旋转构件(洗衣槽轴)。另外,由于作用于保持器的旋转阻力不受温度影响,因此几乎没有由于使用环境的温度的变化而使离合器的动作特性发生变化的情况。
该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做成为可以切换为从输入侧旋转构件向输出侧旋转构件传递转矩作动状态和隔断从输出侧旋转构件向输入侧旋转构件传递转矩的非作动状态的构造。这时,若在洗涤时使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成为非作动状态,则从输入侧旋转构件向输出侧旋转构件的转矩传递被隔断,因此,可以如上所述地使洗衣槽轴空转。另外,在脱水时,若将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切换为作动状态,则来自输入侧旋转构件的转矩向输出侧旋转构件传递,可以使波轮轴和洗衣槽轴双方旋转。
上述的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的作动和非作动的切换可以通过切换旋转阻力赋予装置相对于静止侧的构件的接触及非接触来进行。即,若使旋转阻力赋予装置与静止侧的构件接触,则由于那时的摩擦阻力对保持器给予旋转阻力而使动力传递构件成为结合状态。另一方面,若使旋转阻力赋予装置相对于静止侧的构件非接触,则解除了摩擦阻力,给予保持器的旋转阻力变小,可以使动力传递构件成为脱离状态。例如,若在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上设有控制构件,限制该控制构件的旋转,则控制构件成为上述静止侧的构件,因此借助与旋转阻力赋予装置的接触可以使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成为作动状态。当解除控制构件的旋转限制时,控制构件开始旋转(这时,控制构件不是静止侧的构件)。由此,由于旋转阻力赋予装置相对静止侧的构件为非接触,给予保持器的旋转阻力变小,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成为非作动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外环输入式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的A-A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外环输入式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的B-B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外环输入式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的初始状态的剖面图。
图4是组装入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外环输入式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的回转驱动装置的图5中的A-A剖面图。
图5是组装入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外环输入式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的回转驱动装置的图4中的B-B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外环输入式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的转矩传递状态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外环输入式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的解除了滚的啮入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对中弹簧的弹簧转矩K3与滑动弹簧的滑动摩擦阻力K4的关系的图。
图9(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外环输入式的变形实施例的剖面图,图9(b)是其外观图。
图10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外环输入式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的电动助力台车(电动辅助台车)的车轴部的纵剖面图。
图11是图10中的X-X剖面图。
图12是图10中的Y-Y剖面图。
图13是图10中的Z-Z剖面图。
图14是表示滚的初始状态的剖面图。
图15是表示滑动弹簧的初始状态的剖面图。
图16是表示保持器的圆筒状部与滑动弹簧接触了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7是表示滚啮入楔形间隙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8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纸进给机构的俯视图。
图19是纸进给机构的剖面图。
图20是使用了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的纸进给机构的俯视图。
图21是表示使用了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的自动门的驱动机构的剖面图。
图22是使用了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的全自动洗衣机的剖面图。
图23是现有技术的离合器的纵剖侧视图(图24(a)中的A-A剖面图)。
图24(a)是表示图23中的配设滚部分的B-B剖面图,图24(b)是表示图23中的对中弹簧配设部分的C-C剖面图。
图25(a)是表示图24(a)中的凸轮面的周边部的放大剖面图。
图25(b)是表示滚啮入楔形间隙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26是对中弹簧的弹簧转矩K1与粘性阻力K2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和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外环输入式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10。
该离合器10包括作为输入侧旋转构件的输入外环11、作为输出侧旋转构件的输出内环12、作为转矩传递构件的滚13、保持滚13的保持器14、作为进行保持器14的定位的弹性构件的对中弹簧15、作为静止侧构件的壳体16、及相对保持器14的旋转使滑动摩擦阻力作用于保持器的、作为旋转阻力赋予装置的滑动弹簧17。
输入外环11与图中未示的驱动部(例如由电动机与减速机构构成)直接连接、或通过链等的动力传递机构间接地连接。
如图1所示,输出内环12具有配设在输入外环11的内径侧的、与输入外环11的内周面相对的圆筒部12a、从圆筒部12a的一端朝向旋转中心延伸的凸缘部12b、从凸缘部12b沿转轴延伸的中空的轴部12c。在输出内环12的凸缘部12b的外周侧端面上形成着垫圈安装部,在该垫圈安装部上跨越凸缘部12b和输入外环11地安装着垫圈18,由此防止输入外环11脱出。
如图2所示,在输入外环11的内周面上在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着多个(与滚13的数量相同)形成着楔形间隙s1的凸轮面11a,该间隙s1在与输出内环12的圆筒部12a的外周面之间沿正反两旋转方向对称地缩小。该楔形间隙s1如图3放大地表示的那样,是圆周方向中央c1比滚13的直径大,从圆周方向中央c1朝向正反两旋转方向对称缩小的间隙。在滚13位于楔形间隙s1的圆周方向中央c1时,滚13在间隙s1内可以自转。这时,输入外环11和输出内环12由于在旋转方向上不结合,因此逆输入到输出内环12的转矩不向输入外环11传递而被隔断。滚13在从楔形间隙s1的圆周方向中央c1朝向正反两旋转方向的任何一方向移动而啮入楔形间隙s1的缩小了的部位时,输入外环11和输出内环12通过滚13结合,来自输入外环11的转矩通过滚13传递到输出内环12。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在输出外环11的内周面上沿轴向形成着用于安装对中弹簧15的对中弹簧安装部11b。
保持器14包括保持部14b、凸缘部14c、凸起部14d,该保持部14b在将滚13保持于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的穴部14a中的状态下,配置于输入外环11的内周和输出内环12的圆筒部12a之间,该凸缘部14c在输出内环12的凸缘部12b的轴向相反侧从保持部14b向内径侧延伸,上述凸起部14d在输出内环12的圆筒部12a的内侧从凸缘部14c沿轴向突出。在保持器14的保持部14b上形成着用于安装对中弹簧15的对中弹簧安装部14e。
如图2所示,对中弹簧15作为大致U字形横截面的弹性构件,将U字形的底部嵌合在保持器14的对中弹簧安装部14e中,将U字形的上端结合输入外环11的对中弹簧安装部11中。该对中弹簧15具有弹性连接保持器14和输入外环11的作用、将收容在保持器14中的滚13位于楔形间隙s1的圆周方向中央c1处地将保持器14相对输入外环11定位(对中)的作用。在该图中,表示着是由对中弹簧15将保持器14对中了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保持器14的穴14a的圆周方向中心与输入外环11的凸轮面11a的圆周方向中心对齐,滚13位于楔形间隙s1圆周方向中央c1。
滚13及对中弹簧15在组装入保持器14的穴14a及对中弹簧安装部14e中的装配状态下插入输入外环11和输出内环12之间。这时,滚13插入形成在输入外环11的内周面上的凸轮面11a与输出内环12的圆筒部12a的外周面之间,另外,对中弹簧15插入输入外环11的对中弹簧安装部11b中。
壳体16是属于静止系统的静止侧构件(不旋转的构件),具有位于离合器10的轴向一侧的半径方向部16a和从半径方向部16a的内周面朝向轴向另一侧延伸的突缘部16c。突缘部16c的内周面成为与输出内环12的轴部12c嵌合的轴孔16b。突缘部16c的外周面通过半径方向间隙与输出内环12的圆筒部12a的内周面相对,在突缘部16c的内周面与输出内环12的圆筒部12a之间形成着沿圆周方向连续的空间。上述的保持器14的凸起部14d突出于沿该圆周方向连续的空间中,伴随着保持器14的旋转在该连续空间中进行旋转。
如图2所示,滑动弹簧17是可嵌装在壳体16的突缘部16c上的有端环状的弹性构件,具有嵌装在突缘部16c上并在突缘部16c上滑动的滑动部17a、将滑动部的两端部向外径侧折曲的结合片17b、17c。滑动弹簧17嵌合在壳体16的突缘部16c,在壳体16的轴孔16b中插入输入内环12的轴部12c时,装入离合器10。这时,滑动弹簧17的结合片17b、17c带有间隙地被配设在保持器14的凸起部14d的圆周方向两侧,分别沿圆周方向与保持器14的凸起部14d结合。
另外,图1中的19嵌装在形成于输出内环12的轴部12c的外周面上的槽中的止动环,用于防止输出内环12的轴部12c从壳体16的轴孔16b脱落。
如图4及图5所示,在壳体16内与减速机构部G一起收容着上述离合器10,通过减速机构部G将作为旋转动驱动源的马达22的转矩输入外环11,由此构成旋转驱动装置H。
在该实施例中,作为减速机构G使用的是由构成于输入外环11的外周面上的蜗轮21和构成于电动机22的驱动轴22a上的蜗杆23构成的蜗轮蜗杆机构。在这种情况下,蜗轮21除了直接形成在输入外环上之外,还可以相对于蜗轮21独立地形成,将其固定于输入外环11上。另外,图4中的24是固定在壳体16上的盖体,用于覆盖离合器10,主要是防止向离合器10侵入异物。
离合器10起到将输入到输入外环11的转矩传递到输出内环12、将逆输入的输出内环12的转矩隔断的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的作用。即当转矩输入到输入外环11上时,滑动弹簧17将基于滑动摩擦阻力的旋转阻力赋予保持器14,使对中弹簧15弹性变形而使保持器14产生旋转相位差(丢转方向)。在保持器14产生了丢转的状态下,滚13与楔形间隙s1结合,输入到输入外环11的转矩通过滚13传递到输出内环12。另外,对于从输出内环12逆输入的转矩,由于不产生滑动弹簧17的滑动摩擦阻力,因此,在对中弹簧15的作用下,保持器14对中,消除了保持器14与输入外环11的旋转相位差。在保持器14被对中了的状态下,由于滚13位于楔形间隙s1的圆周方向中央c1而可以自转,因此对于从输出侧逆输入的转矩,输出内环12空转,将该逆输入转矩相对输出外环11隔断。
以下,详细地说明在转矩输入到输出外环11时对于保持器14赋予旋转阻力的滑动弹簧17的作用。
①在转矩输入到输入外环11之前的初始状态下,如图3所示,保持器14在对中弹簧15的作用下被对中,收容在其穴14a中的滚13位于输入外环11的凸轮面11a和输出内环12的圆筒部12a之间的楔形间隙s1的圆周方向中央c1。
②当例如在图中顺时针方向的转矩输入到输入外环11上时,保持器14在对中弹簧15的作用下与输入外环11连接,因此,开始与输入外环11一起旋转。而且,当保持器14旋转规定角度时,成为在图中右侧的旋转方向前方侧,保持器14的凸起部14d与滑动弹簧17的结合片17c接触的状态。
③当输入外环11进一步旋转时,如图6所示,在保持器14的凸起部14d与与滑动弹簧17的结合片17c接触的状态下,滑动弹簧17一起转动。这时,滑动弹簧17绕壳体16的突缘部16c滑动旋转而受到滑动摩擦阻力。该滑动摩擦阻力从结合片17c传递到保持器14的凸起部14d,成为保持器14的旋转阻力。另外,由滑动弹簧17的滑动摩擦阻力引起的保持器14的旋转阻力(转矩)由于比对中弹簧15的弹力(弹簧力矩)大,因此对中弹簧15产生弹性变形,由此,保持器14相对输入外环11产生丢转。
④由于伴随着该对中弹簧15的弹性变形的保持器14的丢转,保持在穴14a中的滚13成为啮入输入外环11的凸轮面与输出内环12的圆筒部12a的外周面之间的楔形间隙s1的状态。由此,输入到输入外环11的转矩通过滚13传递到输入内环12。
如上所述,输入到输入外环11的转矩通过滚13传递到输入内环,但若输入外环11停止,在对中弹簧15的复原力的作用下,滚13从楔形间隙s1脱离而被对中于楔形间隙s1的圆周方向中央c1。
但是,也有即使输入外环11停止,滚13也啮入楔形间隙s1中不变状态的情况。这样的现象产生于例如作用于滚13的啮合力(残留转矩)比对中弹簧15的复原力大时。
如图7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对输入外环11沿逆时针旋转方向(与输入的转矩相反的方向)施加转矩(设有反转装置),通过将输入外环11相对保持器14沿逆时针方向运动(通过使其逆转),可以将滚13从楔形间隙s1脱离。然后,在对中弹簧15的复原力的作用下使保持器14对中,滚13移动到楔形间隙s1的圆周方向中央c1。由此,离合器10返回到图3所示的初始状态。
以上说明的在输入外环11上输入顺时针方向的转矩的情况,但是,输入逆时针方向的转矩的情况也产生同样的作用·功能。
以下,根据图8说明上述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10的响应性。如图6所示,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10,当输入外环11开始旋转时,通过对中弹簧15与输入外环11连接的保持器14随着输入外环11一起旋转。当保持器14旋转了规定角度时,在图中右侧的旋转方向前方侧,保持器14的凸起部14d成为与滑动弹簧17的结合片17c接触的状态。直到保持器14的凸起部14d和滑动弹簧17的结合片17c成为接触状态之前的输入外环11的转角最大,在图中是α°。在初始状态中,也有保持器14的凸起部14d和滑动弹簧17的结合片17c接触着的情况。在该状态下,直到保持器14的凸起部14d和滑动弹簧17的结合片17c接触的状态之前的输入外环11的转角是0°。
接着,当对中弹簧15挠曲,保持器14相对输入外环11产生丢转时,滚13啮入楔形间隙s1。由此,输入外环11和输出内环12通过滚13结合,输入到输入外环11的转矩通过滚13传递到输出内环12。这时,输入外环11的转角是从楔形间隙s1的圆周方向中央c1到滚13啮入楔形间隙s1的角度β°。
由图8中的曲线看该种情况时,从旋转开始到保持器14的凸起部14d与滑动弹簧17的结合片17c接触的转角是0°~β°,在该期间,旋转阻力不作用于保持器14。对中弹簧15挠曲,在保持器14上开始产生规定角度的丢转而作用于保持器14上的滑动摩擦阻力(转矩K4)达到对中弹簧15的弹力(转矩K3)时(转角β°),滚13啮入楔形间隙s1,转矩传递到输出内环12。
因此,从输入外环11开始旋转后到转矩传递到输出内环12的输入外环11的转角(开关角)是β°~(β°+α°)。这时,通过调节β°+α°可以调节离合器的响应性。
由于滑动弹簧17的滑动摩擦阻力与转速无关,可以改善离合器的响应性。另外,由于滑动摩擦阻力不受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几乎没有由于温度变化而使离合器特性变化的问题。
以上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合器10进行了说明,但离合器10不限定于上述形式,例如,对保持器14赋予的旋转阻力的滑动弹簧17也可置换为图9(a)(b)所示的旋转阻力赋予构造。
在图9(a)中,31是沿半径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安装于壳体16’的突缘部16c’的外周面16c1’上的环状环。32是作为旋转阻力赋予装置的滑动弹簧,该滑动弹簧夹设在壳体16’的突缘部16c’的外周面与环状环31的内周面的沿圆周方向连接的空间31a中并与其两者接触。图9(b)表示该旋转阻力赋予构造的外观。
如图9(a)所示,在环状环31的外周面上形成着槽状的结合部31b,在该槽状的结合部31b中收容着保持器的凸起部14d’。由此,结合部31b与保持器的凸起部14d’在正反两旋转方向上结合,接受保持器的旋转,环状环31与保持器一起旋转。滑动弹簧32是将波浪板状的弹性构件弯曲为环状的有端环部件,在32a部分处被分割。在滑动弹簧32的外周面的外径侧上隆起的部分32b与环状环31的内周面31c接触,在内侧上凹陷的部分32c与突缘部16c’的外周面16c1’接触。
根据上述构成,当向图未示的输入外环输入转矩时,在对中弹簧的连接作用下,保持器一起旋转,保持器的凸起部14d’的旋转方向的前面与环状环31的结合部31b的端面接触而对环状环31赋予转矩,使环状环31一起旋转。当环状环31受到转矩开始旋转时,与环状环31及静止侧构件16c’的双方接触的滑动弹簧32一边受到滑动摩擦阻力一边进行旋转。该滑动弹簧32的滑动摩擦阻力通过环状环31成为保持器的旋转阻力。
滑动弹簧32只要是在壳体16’的突缘部16c’与环状环31之间由于与双方接触而将摩擦阻力作用于环状环31的构件即可,因此不限定于上述的形式。例如,也可以是在壳体16’的突缘部16c’与环状环31之间使双方接触地夹装的弹性构件(例如橡胶)。
以下,对将内环输入式的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10使用于电动助力台车的车轴部分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离合器10包括作为输入侧旋转构件的安装在车轴上的离合器内环42、作为输出侧旋转构件的安装在壳体44上的离合器外环43、作为转矩传递构件的滚45、保持器46、作为弹性构件的对中弹簧47,作为静止侧构件的车架48和滑动弹簧安装环49、及对于保持器46赋予旋转阻力的滑动弹簧50。车轴41和离合器内环42、壳体44和离合器外环43用多面宽度、花键或细齿、键等结合。在此,“多面宽度”一般指的是在孔的内周和插入该孔中的轴体的外周的双方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平面部,由双方平面部彼此的结合进行旋转方向的固定的结合构造。
车轴41与图中未示的驱动部(例如由电动马达和减速机构构成)直接连接、或通过链等的动力传递机构连接,并在离合器10的一端侧(在图中左侧:车轴41的中央侧)通过滚动轴承51可旋转地悬臂支承在车架48上。滚动轴承51是在两端部或离合器端面侧一方安装密封件的密封型的轴承。离合器内环42嵌合固定在车轴41的外周上。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壳体44构成与车轮52连接的轮毂。在壳体44的外周上一体地形成着向径向外方延伸的法兰部44a,在该法兰部44a上通过轮毂螺栓(图中省略)连接着车轮52。在车轮52上安装着轮胎60。离合器外环43嵌合固定在壳体44的一端侧内周上。另外,也可以将壳体44与车轮52做成为一体的构造。另外,壳体44由沿轴向隔离地配置的两个滚动轴承54、55可旋转地支承在车轴41上。两个滚动轴承54、55中的处于外侧(另一端侧)的滚动轴承55是在两端部或离合器端面侧一方安装了密封件的密封型的轴承。通过做成这样的支承构造,可以承受高速旋转和承受高负荷。另外,通过将位于离合器10的一端侧的滚动轴承51和位于另一端侧的滚动轴承55形成为密封型,尘埃、泥、水等的异物难以侵入离合器10的内部。
图11表示图10的X-X剖面。在离合器内环42的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配设着与滚45相同数量的平坦状的凸轮面(离合器面)42a。在与离合器外环43的圆筒状内周面(离合器面)43a之间形成着向正反两旋转方向对称地缩小的楔形间隙s2。
保持器46是大致圆筒形状,具有收容滚45的多个(与滚45的数量相同)的窗户型的穴46a。各滚45分别在收容保持在保持器46的穴46a中的状态下配设在楔型间隙s2中。
滚45的直径比楔型间隙s2的圆周方向中央c2处的离合器内环42的凸轮面42a与离合器外环43的圆筒状内周面43a的径向距离若干小,在滚45与凸轮面2b及圆筒形状内周面43a之间具有径向间隙。
如图10所示,在保持器46的一端部设有圆筒状部46b,该圆筒状部46b为了使滑动弹簧50结合而将其规定圆周方向区域开口。在另一端部上设有缺口状的止动部46c,该止动部46c与将保持器46相对离合器内环42定位的对中弹簧47结合。
图12是表示图10的Y-Y剖面。对中弹簧47包括环状部47a和从环状部47a的两端向内径侧延伸的一对结合部47b,夹装在离合器内环42与保持器46之间。与对中弹簧47的结合部47b对应地在保持器46和离合器内环42上分别设有缺口状的止动部46c、42b。对中弹簧47将其环状部47a嵌装在保持器46的外周上,同时将一对结合部47b嵌合安装在保持器46及离合器的内环42的止动部46c、46b中。
在图12所示的状态下,一对结合部47b分别带有弹力地与止动部46c、42b的圆周方向侧壁接触,由此沿旋转方向连接离合器内环42和保持器46,而且,完成保持器46相对离合器内环42的圆周方向定位(对中)。图11表示保持器46由对中弹簧47对中了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保持器46的穴46a的圆周方向中心与凸轮面42的圆周方向中心对齐,滚45位于楔形间隙s2的圆周方向中央。
图13表示图10的Z-Z剖面。滑动弹簧50是嵌装在滑动弹簧安装环49的内周面上的开口环状的弹性构件,具有将开口的两端部向内径侧折曲的结合片50a、50b,滑动弹簧50的结合片50a、50b插入保持器46的圆筒状部46b的开口部分。当保持器46旋转时,与位于圆筒状部46b的开口端的旋转方向前方的任何一方的结合片50a、50b接触,滑动弹簧50一起旋转。
该离合器10是将从车轴41输入到离合器内环42的转矩传递到离合器外环43、将输入到离合器外环43的转矩隔断的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作用的离合器。即,当对离合器内环42输入转矩时,滑动弹簧50将基于滑动摩擦阻力的旋转阻力赋予保持器46,使对中弹簧47弹性变形而使保持器46产生丢转。在保持器46产生丢转的状态下,滚45与楔形间隙s2结合,输入到离合器内环42的转矩通过滚45传递到离合器外环43。另外,对于从壳体44输入到离合器外环43的转矩来说,由于不产生滑动弹簧50的滑动摩擦阻力,在对中弹簧47的作用下,保持器46被对中。在保持器46被对中的状态下,由于滚45位于楔形间隙s2的圆周方向中央而可以自转,将来自离合器外环43的转矩相对于离合器内环42隔断。
以下详细地说明在转矩输入到离合器内环42时对保持器46赋予旋转阻力的滑动弹簧50的作用。
①在转矩输入到离合器内环12上之前的初始状态下,如图12所示,保持器46在对中弹簧47的作用下被对中,收容在其穴46a中的滚45如图14所示地位于离合器内环42的凸轮面42a和离合器外环43的内周面43a之间的楔形间隙s2的圆周方向中央。
②当例如在图中逆时针方向转矩输入到离合器内环42上时,保持器46在对中弹簧47的作用下与离合器内环42连接,因此,开始与离合器内环42一起旋转。而且,当保持器46旋转规定角度时,如图16所示地成为保持器46的圆筒状部46b的开口部的旋转方向后方侧的侧面46b1与滑动弹簧50的结合片50b接触的状态。
③当离合器内环42进一步旋转时,在保持器46的圆筒状部46b与滑动弹簧50的结合片50b接触的状态下,滑动弹簧50一起转动。这时,滑动弹簧50在滑动弹簧安装环49的内周面上滑动旋转而受到滑动摩擦阻力。该滑动摩擦阻力从结合片50b传递到保持器46的圆筒状部46b,成为保持器46的旋转阻力。另外,由滑动弹簧50的滑动摩擦阻力引起的保持器46的旋转阻力(转矩)由于比对中弹簧47的弹力(弹簧转矩)大,如图17所示,因此对中弹簧47产生弹性变形,由此,保持器46相对离合器内环42产生丢转。
④由于伴随着该对中弹簧47的弹性变形的保持器14的丢转,保持在穴46a中的滚45成为啮入离合器内环42的凸轮面42a与离合器外环43的内周面43a之间的楔形间隙s2的状态。由此,输入到离合器内环42的转矩通过滚13传递到输出内环12。由于滑动弹簧50的滑动摩擦阻力不与转速相关,当转矩输入到离合器内环42上时,保持器46的圆筒状部46b与滑动弹簧50的结合片50b结合,对中弹簧47挠曲,滚45啮入楔形间隙s2,转矩传递到离合器外环43。因此,安装到壳体44上的车轮52和轮胎60受到转矩而进行旋转。
如上所述,输入到离合器内环42上的转矩通过滚45传递到离合器外环43上,但若离合器内环42停止,在对中弹簧47的复原力的作用下,滚45从楔形间隙s2脱离而被对中于楔形间隙s2的圆周方向中央c2。
但是,也有即使离合器内环42停止,滚45也啮入楔形间隙s2中不变状态的情况。这样的现象产生于例如作用于滚45的啮合力(残留转矩)比对中弹簧47的复原力大时。
在这种情况下,对车轴41离合器内环42沿顺时针旋转方向(与输入的转矩相反的方向)施加转矩(设有反转装置),通过将离合器内环42相对保持器46沿顺时针方向运动(通过使其逆转),可以将滚45从楔形间隙s2脱离。然后,在对中弹簧47的复原力的作用下使保持器46对中,滚45移动到楔形间隙s2的圆周方向中央c2。由此,离合器10返回到初始状态。
以上说明了向离合器内环42输入了逆时针方向的转矩的情况,但是,输入了顺进针方向的转矩的情况也相同。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离合器10,但是,离合器10不限定上述说明的内容。例如对保持器46赋予旋转阻力的滑动弹簧50可以置换为图9(a)、(b)所示的旋转阻力赋予构造。
以上对本发明的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
例如,作为对相对于静止侧构件的保持器的旋转对保持器作用滑动摩擦阻力的旋转阻力赋予装置,也可以构成为,保持器与静止侧构件直接接触(或、在保持器或静止侧构件的任何一方上设有与另一方接触的构件而使保持器和静止侧构件间接接触),保持器一边与静止侧构件接触一边进行旋转的构造。
另外,在上述离合器10和离合器10的实施例中,作为滑动构件的滑动弹簧17(滑动弹簧50)分别与保持器14(保持器46)结合,使之相对静止侧构件滑动。旋转阻力赋予装置不限于此,例如也配设为沿圆周方向与静止侧构件结合,并在静止的状态下相对旋转的保持器进行滑动。在这种情况下,当保持器相对静止侧构件进行旋转时,滑动构件对保持器产生滑动摩擦阻力。另外,该滑动构件也可以是例如弹簧等的弹性构件。另外,沿半径方向与上述保持器隔开规定间隔配设的同时沿圆周方向与静止侧构件结合的环形环、在上述环形环与保持器之间的沿圆周方向连续的空间中在与环形环和静止侧构件双方接触了的状态下夹装着的弹性构件。
以上所述的各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10,不限于上述的电动助力台车,也可以安装到各种机构或装置中。例如要求既像电动窗帘或电动助力轮椅等的驱动机构那样用电机等的旋转驱动源驱动对象物、也用手动操作对象物的用途中,通过在旋转驱动源和对象物之间的转矩传递路径上夹设上述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10,可以获得那样的功能。即,在该离合器10中,由于输出侧旋转构件(输出内环12等)相对来自输出侧的逆输入转矩空转,因此可以用手动使作为窗帘或车轮等的驱动对象的构件。
另外,在用电动使汽车的门类、例如后门、侧门、滑动门、后背箱、机罩等开闭时,通过将上述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10组装入这些驱动部,不仅可以由电动进行开闭,而且也可以容易地由手动进行开闭操作。
另外,上述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也可以组装入复印机或打印机的送纸机构。如图18和图19所示,送纸机构是将上下的送纸滚61通过减速机62用马达63驱动的构造,在该送纸机构中,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卡纸时,在这时需要在使马达停止了的状态下将卡住的纸64抽出的作业。在进行该抽出时,由于送纸滚61进行旋转,在该状态下与送纸滚连接的马达63的转矩施加到纸上而变得难以抽出。特别是由于在滚61上负担着大的夹持压力部,因此电机62的转矩也大,难以进行纸64的抽出。
在过去,通过在马达63和送纸滚64之间组装单向离合器65使滚61在一个方向上、即图19中的纸的抽出方向(与送纸方向相同的方向:用箭头表示)空转,而在纸64上不施加转矩,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纸的抽出方向被限定于一个方向,因此,由于产生了卡纸的部位不同产生难以进行纸的抽出的问题。
与此相反,如图20所示,若在马达60与送纸滚61之间配置上述逆输入隔断,则将来自马达63的驱动力传递到送纸滚,在卡纸时,可以将纸64从滚轴67的两方向(图中的上下方向)抽出,可以实现解除卡纸作业的容易化。另外,在送纸过程中,从上游侧的慢速滚(图未示)送来纸时,与下游侧的高速滚连接的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空转,因此可以吸收滚间的速度差。
图21是表示将上述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10组装入自动门(电动滑动门)的驱动部的图。该驱动部,将马达71等的转矩通过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10传递到皮带轮72,驱动绕挂在皮带轮72上的皮带73。在皮带73上通过连接构件74连接着直线轴承75。直线轴承75由沿门76的移动方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导轨77导引,在该直线轴承75上通过支承构件78连接着门76的下部。当正反驱动马达71时,通过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10使皮带轮72及皮带73正反旋转,由此,使线性轴承75、进而使门76往复滑动。
在通常的自动门中,用传感器79检测通行者的接近而驱动马达71,因此当传感器79产生故障时,只要不对马达断电,就不能开闭门76。与此相反,当如图21所示地,在驱动部中组装入了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10时,由于可以由门76的开闭使离合器10的输出轴向两方向空转,因此在传感器79产生故障时,即使不断开向马达的供电,也可以用手动操作容易地使门76开闭。
另外,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10也可以装在自行车的后轮车轴上。通常,自行车的后轮车轴由于是通过棘轮式的单向离合器将踏板的动力传递到后轮,在使自行车后退时,由于棘轮齿的空转而产生异声(咔啦咔啦的声音)。与此相反,当将上述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装入车轴时,在后退时也不产生这种异声,可以提高品质感。
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10也可以组装入小船等的螺旋桨部。通常,在小船中,是经过发动机、离合器、传动轴驱动螺旋桨。因此当使发动机停止以惯性使小船前进时,在小船上除了螺旋桨的阻力以外还作用着传动轴的旋转阻力,对此,若传动轴与螺旋桨之间夹设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10,在由惯性使小船前进时,可以只使螺旋桨旋转,减少阻力,可以提高小船的操作性。
图22是表示将逆输入隔断离散合器10装入由一台洗衣机进行洗涤·漂洗·脱水的全自动洗衣机的旋转驱动部的例子。
在该全自动洗衣机中,在洗衣槽30的底部中央上表面上自由旋转地配置着波轮31,在底部中央的下方连接着中空状的洗衣槽轴32。洗衣槽轴32具有上部轴部32a和下部轴部32b,两轴部32a、32b通过大径的制动鼓部32c被相互连接。上部轴部32a由上部轴承33a自由旋转支承在洗衣机支架34上,下部轴部32b由下部轴承33b自由旋转地支承在洗衣机支架34上,在制动鼓部32c的外周上配设着单向制动器、例如制动皮带B,通过将该制动皮带B压靠在制动鼓部32c上,使洗衣槽轴32受到制动力。
波轮31与波轮轴35连接,波轮轴35自由转动地插入在洗衣槽轴32的内径部。波轮轴35具有上部轴部35a和下部轴部35b,两轴部35a、35b通过配置在制动鼓部32c的内径部中的减速机构、例如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图中省略)被相互连接。另外,在波轮轴35的上部轴35a的轴端连接着波轮31,在下部轴部35b的轴端连接着动力传递机构、例如驱动皮带轮36。在驱动皮带轮36上通过皮带等的动力传递机构从图中未示的驱动源、例如电动机输入正反转矩,如此,使波轮轴35进而使波轮31正反旋转。
在波轮轴35的下部轴部35b和在洗衣槽轴32和下部轴部32b之间夹装着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10,该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10用于控制从波轮轴35朝向洗衣槽轴32的转矩传递及其断开。在该例子中使用的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10,是图10~图17所说明的内环输入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图10~图17所示的实施例的构件具有相同功能·作用的构件赋予相同的参照编号,省略其说明。在该实施例中,代替图10所示的滑动弹簧安装环49使用环状的控制构件21。
该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10,除了上述逆输入转矩的隔断功能之外,还可以切换将内环42的输入转矩传递到外环43的作动状态、隔断输入到内环42的转矩向外环43的传递的非作动状态。两状态相互间的切换可以如以下说明的那样地由控制构件21的旋转限制和解除来进行。
首先,说明限制控制构件21的旋转情况。这时,控制构件21是静止侧构件,在该状态下当将转矩输入到内环42时,保持器46通过图中未示的对中弹簧(例如可以使用图12所示的弹簧47)从内环42接受转矩进行旋转,在那时,滑动弹簧50将由滑动摩擦阻力产生的旋转阻力赋予保持器46,使对中弹簧弹性变形而使保持器46产生丢转。这时,由于滚45成为结合状态,输入到内环42的转矩通过滚传递到外环43。另外,对于输入到外环43的逆输入转矩来说,不产生滑动弹簧50的摩擦阻力,在对中弹簧的作用下,保持器46被对中。因此,滚从楔形间隙脱离,来自外环43的转矩向内环42的传递被隔断。
以下,说明解除了控制构件21的旋转限制的情况。在该状态下当向内环42输入转矩时,与作动状态同样地,保持器46通过对中弹簧从内环42接受转矩而旋转,这时,由于控制构件21的旋转限制被解除,控制构件21由于与控制构件21的内周的内环42的接触部或与安装在内环42的端面上止动环24的接触部处的摩擦力而与内环42及保持器46同步旋转,或相对内环42及保持器46慢地旋转。即,控制构件21不是静止侧构件,而是旋转侧构件。这时,对中弹簧的弹簧转矩K1和滑动弹簧51产生的摩擦转矩K2的关系是K1>K2。因此,对中弹簧没有弯曲,保持器46以相对内环46对中的状态进行旋转。因此,即使在上述任何的情况下,滚45也不啮入楔形间隙,而成为从内环42或外环43脱离的状态。因此,从内环42向外环43的输入转矩的传递被隔断,内环42和外环43相互可空转。这样,通过解除控制构件21的旋转限制,可以使离合器10成为非作动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10的作动·非作动的切换、即控制构件21的旋转限制·解除的切换由图22所示的操作构件25进行。图示例的操作构件25绕规定的轴心可转动地被配置着,具有可与控制构件21结合的结合要素。操作构件25由例如缆索或臂等的操作装置转动操作,被切换为通过与设在控制构件21上的结合部21b1结合而限制控制构件21的旋转的位置(以下,称为“限制位置”)和从结合部21b1离开而解除控制构件21的旋转限制的位置(以下,称为“解除位置”)。操作构件25的位置切换与全自动洗衣机的洗涤·脱水模式的切换连动而自动地进行。另外,也可以做成为如下的构造,即,将操作构件25以相对控制构件21向径向可进退移动的方式进行配置,通过操作构件25的进退移动操作,切换控制构件21的旋转限制·解除。
全自动洗衣机在是洗衣模式时,操作构件25被保持为解除位置,制动皮带B被保持为非作动状态(相对制动鼓部32c为非接触状态)。在操作构件25处于解除位置时,离合器10是非作动状态。因此,波轮轴35与洗衣槽轴32之间的转矩传递由离合器10隔断,波轮轴35与洗衣槽轴32相互可空转。在该状态下,当从图中未示的电动机向波轮轴35输入正反转矩时,由波轮轴35向洗衣槽轴32的转矩传递被离合器10隔断,因此输入转矩只输入到波轮轴35,波轮轴35及波轮31进行正反旋转。而且,伴随着波轮31的正反旋转,在洗衣槽30内产生水流,进行洗衣。另外,由于离合器10及制动皮带B双方被保持为非作动状态,因此洗涤槽轴35及洗衣槽30受到上述水流产生的驱动力而向正反两旋转方向空转。由此,在切换波轮31的旋转方向时,向切换前的方向惯性旋转的洗衣槽30和波轮31之间产生相对旋转,提高了洗衣能力。
当洗衣完毕,全自动洗衣机成为脱水模式时,操作构件25被切换为限制位置。在操作构件25处于限制位置时,离合器10成为作动状态。因此波轮轴35与洗衣槽轴32之间的转矩传递通过离合器10进行。在该状态下,当从图中未示的电动机向波轮轴35输入规定方向(正方向或逆方向)的转矩时,其输入转矩通过离合器10被传递到洗衣槽轴32,波轮轴35与洗衣槽轴32同步旋转。由此,洗衣槽30向规定方向旋转,进行脱水。
在脱水完毕,全自动洗衣机成为停止模式时,电动机停止,制动皮带B被切换为作动状态。而且,由制动皮带B的作动,洗衣槽轴32及洗衣槽30的旋转停止,脱水完毕。
在现有的全自动洗衣机中,上述各种控制是用制动皮带、单向离合器及弹簧离合器进行的,但是,通过使用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时,与原来相比可以减少一个离合器,可以使构造紧凑化、简单化、低成本化。
本发明的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由于具有对于保持器相对于静止侧构件的旋转使摩擦阻力作用于保持器的旋转阻力赋予装置,因此作用于保持器的旋转阻力不被保持器的旋转速度左右,由保持器的转角决定。因此,改善了增速响应性的问题,输入到输入侧旋转构件的转矩被立刻传递到输出侧旋转构件。另外,由于作用于保持器的旋转阻力不受温度的影响,因此离合器的动作特性几乎不随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本发明的旋转驱动装置,由于装入了上述离合器,改善了加速响应性的问题点,从旋转驱动源输入的转矩比较快传递到输出侧旋转构件。另外,离合器的动作特性也几乎不随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另外,通过使输出侧旋转构件相对来自输出侧的转矩空转,也可以由手动操作成为驱动对象的构件,可以进一步扩大上述离合器的用途。

Claims (8)

1.一种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其特征是,具有输入侧旋转构件、输出侧旋转构件、沿正反两旋转方向可与上述输入侧旋转构件及输出侧旋转构件结合·脱离的转矩传递构件、保持上述转矩传递构件并通过相对于上述输入侧旋转构件的相对旋转来切换上述转矩传递构件的结合·脱离的保持器、静止侧构件、相对于保持器相对上述静止构件的旋转使摩擦阻力作用于保持器的旋转阻力赋予装置,通过控制输入侧旋转构件和保持器的旋转相位差,对于来自上述输入侧旋转构件的正反转矩,使转矩传递构件结合而将该转矩传递到上述输出侧旋转构件,同时对于来自上述输出侧旋转构件的正反转矩,使转矩传递构件脱离而隔断朝向上述输入侧旋转构件的转矩传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其特征是,相对于来自输入侧的正反转矩使输出侧旋转构件空转。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其特征是,上述旋转阻力赋予装置是可以在圆周方向与上述保持器及静止侧构件中的一方结合、相对另一方滑动地配设的滑动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其特征是,上述滑动构件以在沿圆周方向与上述保持器结合的状态下相对静止侧构件滑动的方式被配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其特征是,上述滑动构件是具有滑动部和结合部的滑动弹簧,该滑动部安装在上述静止侧构件上,该结合部从上述滑动部向径向延伸并在圆周方向上可与保持器结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其特征是,上述滑动构件具有在圆周方向上可与上述保持器结合的环状环、夹装在上述环状环与静止侧构件之间的弹性构件。
7.一种旋转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旋转驱动源、使来自上述旋转驱动源的输入转矩减速的减速机构部、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中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驱动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收容上述减速机构部及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的壳体。
CNB021233918A 2001-06-26 2002-06-25 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及其回转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497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3336/2001 2001-06-26
JP2001193336 2001-06-26
JP242289/2001 2001-08-09
JP2001242289 2001-08-09
JP2002028324A JP3914778B2 (ja) 2001-06-26 2002-02-05 逆入力遮断クラッチ及び回転駆動装置
JP28324/2002 2002-02-05
JP131708/2002 2002-05-07
JP2002131708A JP2003320195A (ja) 2002-05-07 2002-05-07 全自動洗濯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3645A true CN1393645A (zh) 2003-01-29
CN1274973C CN1274973C (zh) 2006-09-13

Family

ID=27482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339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4973C (zh) 2001-06-26 2002-06-25 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及其回转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871735B2 (zh)
EP (1) EP1270977B1 (zh)
CN (1) CN1274973C (zh)
DE (1) DE60211600T2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2523A (zh) * 2009-06-09 2010-12-22 欧利生电气株式会社 逆向输入断开离合器
CN102189108A (zh) * 2010-02-19 2011-09-21 费罗尔有限责任公司 轧辊体引导件及容纳区段和轧制工具及相关的更换方法
CN103038530A (zh) * 2010-06-22 2013-04-10 罗托克控制有限公司 抗反向驱动联轴器的有关改进
CN103299099A (zh) * 2011-04-27 2013-09-11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不可逆转的旋转变速器系统的解锁控制器
CN103603778A (zh) * 2013-08-06 2014-02-26 林剑荣 一种自动限速离合器
CN104565265A (zh) * 2013-10-09 2015-04-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轴承和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CN105745461A (zh) * 2013-11-14 2016-07-06 利滕斯汽车合伙公司 具有简单结构的带有超越能力和带起动能力的解耦器
CN107693237A (zh) * 2016-08-08 2018-02-16 广东凯洋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轮椅用双齿组结构的驱动装置
CN108691924A (zh) * 2017-03-31 2018-10-23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离合器及具备该离合器的促动器
US10378620B2 (en) 2014-01-10 2019-08-13 Litens Automotive Partnership Decoupler with overrunning and belt-start capability
CN111059170A (zh) * 2019-12-26 2020-04-24 北京工业大学 偏心圆弧滚柱式双向超越离合器
CN111457022A (zh) * 2019-01-18 2020-07-28 通用电气公司 锁定离合器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91442B2 (en) * 2001-04-17 2012-06-05 Stoneridge Control Devices, Inc. Window lift system and actuator including an internal drive train disconnect
US7083538B2 (en) * 2002-12-09 2006-08-01 Ford Motor Company Power transmission with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WO2005012745A2 (en) * 2003-07-28 2005-02-10 Stoneridge Control Devices, Inc. Window lift system and actuator including an internal drive train disconnect
US7367891B2 (en) * 2004-11-23 2008-05-06 Hr Textron, Inc. Techniques for controlling transfer of torque using detent members responsive to radial force
CN101184932B (zh) * 2005-04-07 2010-05-19 卞东焕 防止反向输入的离合器轴承组件
US8082827B2 (en) * 2005-10-07 2011-12-27 Dispensing Dynamics International Ltd. Hybrid towel dispenser
DE102006052200B4 (de) * 2006-10-31 2018-01-11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Antriebseinrichtung mit Freilauffunktion
DE202006017482U1 (de) * 2006-11-16 2008-03-27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Kraftübertragungssystem, insbesondere für ein Antriebssystem eines Verstellelementes eines Kraftfahrzeugs
US7686150B2 (en) * 2007-02-05 2010-03-30 Chung-Hsien Hsieh Governor device for door
WO2009110380A1 (ja) * 2008-03-06 2009-09-11 Ntn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ユニット
JP5015863B2 (ja) * 2008-05-28 2012-08-29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MX337839B (es) * 2008-09-15 2016-03-22 Magna Powertrain Usa Inc Embrague de rodillos, de un sentido, sellado.
US9284994B2 (en) 2011-04-04 2016-03-15 Litens Automotive Partnership Clutch mechanism and decoupler device with same
JP5783429B2 (ja) * 2012-11-21 2015-09-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TW201443331A (zh) * 2013-05-13 2014-11-16 zhong-xian Xie 用於電動捲門之門片防墜落裝置
JP6168970B2 (ja) 2013-06-16 2017-07-26 株式会社デルタツーリング パワー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及び乗物用シート
US20160244905A1 (en) * 2013-10-23 2016-08-25 Haier Group Corporation Washing machine and washing control method of same
US10492964B2 (en) * 2015-05-04 2019-12-03 Orbis Wheels, Inc. Spokeless wheel
EP3292001A4 (en) * 2015-05-04 2019-01-16 Orbis Wheels, Inc. CENTERLESS wheel assembly
US10337570B2 (en) * 2015-10-16 2019-07-02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Transaxle including bi-directional overrunning clutch
DE102016121729A1 (de) * 2016-11-14 2018-05-17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türeinheit
PL235457B1 (pl) * 2018-01-25 2020-08-10 Trzciński Piotr Contur 2000 Społka Cywilna Samozasprzęglający zespół przekładnia-sprzęgło
US10401916B1 (en) * 2018-03-14 2019-09-03 Dell Products L.P. Gravity lockout hinge for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US11047464B2 (en) 2019-02-20 2021-06-29 Team Industries, Inc. Differential with bi-directional overrunning clutch
CN112797090A (zh) * 2019-11-13 2021-05-14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电动助力车的单向离合器和电动助力车
EP4006371B1 (en) * 2019-11-29 2023-06-14 NSK Ltd. Reverse input blocking clutch
US11828354B2 (en) 2021-05-28 2023-11-28 Team Industries, Inc. Overrunning clutch differential with a locking mechanism
US11592094B2 (en) 2021-05-28 2023-02-28 Team Industries, Inc. Differential having an overrunning clutch with inertial compensation tuning
CN114754067A (zh) * 2022-05-20 2022-07-15 江苏南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自定心超越皮带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8512A (en) 1933-02-14 1936-01-21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Freewheeling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s
US2784821A (en) 1954-02-17 1957-03-12 Frank G Clark Reversible overrunning clutches
US3055471A (en) * 1960-09-30 1962-09-25 Warn Mfg Company Roller clutch means
US3380563A (en) * 1966-03-14 1968-04-30 Borg Warner Two-way overrunning clutch mechanism
US4076108A (en) * 1976-08-05 1978-02-28 Borg-Warner Corporation Two-way overrunning clutch mechanism
DE3002402A1 (de) * 1980-01-24 1981-07-30 Industriewerk Schaeffler Ohg, 8522 Herzogenaurach Schaltbarer freilauf
US4438836A (en) * 1980-04-24 1984-03-27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Freewheel hub assembly
EP0528037B1 (en) * 1991-01-30 1998-05-27 Ntn Corporation Rotation transmitting device
JP2547620Y2 (ja) * 1991-12-17 1997-09-10 株式会社ミツバ 逆転防止装置
US5307911A (en) * 1993-08-10 1994-05-03 Inuktun Services Ltd. Two-way clutch
JP3418964B2 (ja) 1994-12-26 2003-06-23 Ntn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ユニット
US6000512A (en) * 1997-07-30 1999-12-14 Dana Corporation Overrunning clutch with spring energized cage centering device
US6062361A (en) * 1998-11-03 2000-05-16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Acceleration sensitive double overrunning clutch
EP1122390A3 (en) 2000-02-02 2009-01-21 Asmo Co., Ltd. Clutch and motor including such clutch
JP3976115B2 (ja) * 2000-03-30 2007-09-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輌用2輪4輪駆動切換装置
US6557677B2 (en) * 2001-01-04 2003-05-06 Gkn Automotive, Inc. Active bi-directional overrunning clutch indexing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2523B (zh) * 2009-06-09 2013-03-06 欧利生电气株式会社 逆向输入断开离合器
CN101922523A (zh) * 2009-06-09 2010-12-22 欧利生电气株式会社 逆向输入断开离合器
CN102189108A (zh) * 2010-02-19 2011-09-21 费罗尔有限责任公司 轧辊体引导件及容纳区段和轧制工具及相关的更换方法
CN102189108B (zh) * 2010-02-19 2016-06-29 爱克罗尔工具股份公司 轧辊体引导件及容纳区段和轧制工具及相关的更换方法
CN103038530A (zh) * 2010-06-22 2013-04-10 罗托克控制有限公司 抗反向驱动联轴器的有关改进
CN103038530B (zh) * 2010-06-22 2016-02-03 罗托克控制有限公司 抗反向驱动联轴器的有关改进
CN103299099A (zh) * 2011-04-27 2013-09-11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不可逆转的旋转变速器系统的解锁控制器
CN103299099B (zh) * 2011-04-27 2016-02-17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不可逆转的旋转变速器系统的解锁控制器
CN103603778B (zh) * 2013-08-06 2018-08-24 厦门南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限速离合器
CN103603778A (zh) * 2013-08-06 2014-02-26 林剑荣 一种自动限速离合器
CN104565265A (zh) * 2013-10-09 2015-04-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轴承和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CN104565265B (zh) * 2013-10-09 2017-04-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轴承和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CN105745461A (zh) * 2013-11-14 2016-07-06 利滕斯汽车合伙公司 具有简单结构的带有超越能力和带起动能力的解耦器
US10655689B2 (en) 2013-11-14 2020-05-19 Litens Automotive Partnership Decoupler with overrunning and belt-start capability with simplified construction
CN105745461B (zh) * 2013-11-14 2020-06-09 利滕斯汽车合伙公司 具有简单结构的带有超越能力和带起动能力的解耦器
US10378620B2 (en) 2014-01-10 2019-08-13 Litens Automotive Partnership Decoupler with overrunning and belt-start capability
CN107693237A (zh) * 2016-08-08 2018-02-16 广东凯洋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轮椅用双齿组结构的驱动装置
CN108691924A (zh) * 2017-03-31 2018-10-23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离合器及具备该离合器的促动器
CN111457022A (zh) * 2019-01-18 2020-07-28 通用电气公司 锁定离合器系统
CN111457022B (zh) * 2019-01-18 2022-01-25 通用电气公司 锁定离合器系统
CN111059170A (zh) * 2019-12-26 2020-04-24 北京工业大学 偏心圆弧滚柱式双向超越离合器
CN111059170B (zh) * 2019-12-26 2022-08-19 北京工业大学 偏心圆弧滚柱式双向超越离合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270977B1 (en) 2006-05-24
EP1270977A1 (en) 2003-01-02
US6871735B2 (en) 2005-03-29
DE60211600T2 (de) 2007-04-26
DE60211600D1 (de) 2006-06-29
US20030000796A1 (en) 2003-01-02
CN1274973C (zh) 2006-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4973C (zh) 逆输入隔断式离合器及其回转驱动装置
CN100340784C (zh) 公差环组件
CN1976172A (zh) 电动机及其驱动方法
US20100326785A1 (en) Hybrid drive train
CN101454197A (zh) 马格努斯转子
CN102119607B (zh) 割草机刹车装置
EP3132851B1 (en) Anti-spin dust seal for cone and gyratory crushers
CN1247394C (zh) 汽车离合器
CN1158423C (zh) 洗衣机的动力传动装置
CN101758566B (zh) 密闭式混合机的封尘结构
CN110050148A (zh) 特别是用于汽车动力传动系的变矩器装置
CN1220316C (zh) 旋转阻止机构及齿轮传动电机
CN104973435B (zh) 间歇式馈纸机构
CN205462222U (zh) 一种双轴反应釜
CN205896173U (zh) 轴密封结构及物料加工机械
CN201018768Y (zh) 微型耕作机的离合传动机构
CN1501006A (zh) 轴用活套及装置
CN1081137C (zh) 主要用于汽车的膜片式离合器机构
CN212549268U (zh) 一种腻子搅拌装置
CN217954912U (zh) 用于定影器的辊轴结构及打印机
CN106141666A (zh) 智能护理机器人减速器的加工装配方法
CN206010551U (zh) 用于电主轴制动的液压锁紧装置
GB2216963A (en) Seal f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s
CN109985553B (zh) 一种搅拌装置
CN214345983U (zh) 保鲜剂加工用混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13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