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92558A - 后台验证记录介质或检验写入介质的数据的数据存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后台验证记录介质或检验写入介质的数据的数据存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92558A
CN1392558A CN02123702A CN02123702A CN1392558A CN 1392558 A CN1392558 A CN 1392558A CN 02123702 A CN02123702 A CN 02123702A CN 02123702 A CN02123702 A CN 02123702A CN 1392558 A CN1392558 A CN 13925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written
appointed area
recording medium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23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73983C (zh
Inventor
佐佐木启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92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25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398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398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8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79Direct read-after-write metho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可以在后台格式化记录介质的数据存储装置,如果还没有在后台验证指定区域,该装置就检验写入到记录介质的指定区域中的数据,并且,如果发现指定区域损坏,就将数据写入到记录介质的其它的区域中。由于数据存储装置可以或者验证记录介质的指定区域或者检验写入到指定区域的数据,所以数据存储装置可以提高写入到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可靠性,然而数据存储装置不会消耗时间对记录介质的指定区域进行两次或更多检验。

Description

后台验证记录介质或检验写入 介质的数据的数据存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数据存储器装置,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可以将由用户指定的数据存储到可重写的记录介质,例如CD-RW(可重写光盘)及DVD+RW(数字视频或通用可重写盘)的数据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通用盘格式(UDF)是一种用于可重写数据存储介质,例如CD-RW及DVD+RW的标准文件系统。由于UDF使用各种适合于相应的记录介质的记录格式,所以UDF适用于各种数据存储装置。
在UDF中,任何UDF都可用于可随意存取以及可重写的CD-RW及DVD+RW。
就CD-RW而言,需要通过把伪数据(dummy data)写入盘的整个记录区或者至少一个指定的记录区中来格式化盘,以便任意地写入或读取数据。就DVD+RW而言,在建立与常规DVD-ROM驱动器的兼容性之前,也必须通过存储伪数据来格式化盘的非记录区。
格式化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检测盘中的内在损坏,以避免在写入实数据时把数据写入损坏的区域中。
也就是说,数据存储装置检验写入到已格式化的盘的整个区域中的伪数据。将此称之为验证(certifying)处理。
通过验证处理发现的损坏扇区被登记为一个损坏扇区,并且其信息被保存在盘的预定区域。在损坏扇区将被访问用于写入或读取数据的情况下,通过验证以损坏扇区的名义访问另一个未发现损坏的扇区。例如,作为背景技术,在日本已公开的第7-176142号专利申请中说明了一种检测盘中损坏扇区的方法。
如上所述,必要时,在正在格式化盘的同时,数据存储装置把伪数据写入到盘的整个区域或至少一个指定的区域中,并且检验伪数据。随着盘存储容量的提高,格式化盘需要的时间也成比例地增长。
作为该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例如在日本已公开的第11-134799号专利申请中提出了一种数据存储装置,该装置在后台执行CD-RW盘和/或DVD+RW盘的格式化,以便用户可以在其请求格式化盘之后短时期内写入和/或读取数据。
当没有用户数据被写入盘或从盘读取时,所提出的数据存储装置把伪数据写入到未格式化的区域中,或者检验写入到已格式化的区域的伪数据以验证已格式化的区域。如果盘在后台被格式化的同时用户请求写入/读取用户数据,数据存储装置就暂时停止(中止)格式化处理并且按照用户的请求写入/读取用户数据。因此,在后台进行格式化盘时,数据存储装置同时执行用户数据的写入和读取,伪数据的写入以及通过并行验证处理执行对损坏扇区的检测。
然而,在按照背景技术在后台格式化的情况下,数据存储装置将用户数据写入的未验证区域可能是损坏扇区。如果未验证区域是损坏的,就可能丢失用户数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根本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和有效的数据存储装置,其中,消除了如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和更具体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存储装置,该装置即使在盘的后台格式化期间也能够安全地写入用户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其中一个目的,依照本发明的数据存储装置通过把伪数据写入到所述记录介质中并且检验所述伪数据而在后台验证所述记录介质,包括缓冲器单元和控制器单元,缓冲器单元临时存储从外部提供的数据,控制器单元接收来自所述外部的把所述数据写入到所述记录介质的指定区域中的请求,将所述数据写入到所述的指定区域,确定所述的指定区域是否已经被验证,如果所述指定区域没有被验证,则通过与缓冲数据的对比来检验写入到所述指定区域的所述数据,并且,如果发现所述指定区域的部分是损坏的,则把与写入到所述指定区域的损坏部分的数据相应的缓冲数据的部分写入到所述记录介质的一个预定的其它区域中。
由于依照本发明的数据存储装置或者在后台格式化指定区域的同时验证记录介质的指定区域,或者检验写入到记录介质的指定区域的数据,所以,数据存储装置能够提高写入到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可靠性,但是数据存储装置不会消耗时间对记录介质的指定区域进行两次或更多检验。
在结合附图阅读时,从以下的详细说明中,本发明其他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方框图,表示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光盘驱动器;
图2A至2E是一些示意图,表示怎样通过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盘驱动器从DVD+RW盘写入或读取伪数据和用户数据;
图3是一个流程图,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光盘驱动器的操作;
图4是一个流程图,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光盘驱动器的操作;
图5是另一个流程图,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光盘驱动器的操作;
图6是一个流程图,表示作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光盘驱动器的操作;以及
图7是一个示意图,表示一种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光盘驱动器的信息处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描述如下。
图1是一个方框图,表示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光盘驱动器;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盘驱动器具有:主轴电机(以下简称″电机″)1,它使例如CD、CD-R、CD-RW以及DVD等光盘11旋转,具有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学拾取器2,它将激光束L施加到光盘11的记录区,以及粗调执行机构3,它与光学拾取器2中提供的搜寻电机(未示出)配合驱动光学拾取器2在光盘11的径向移动。
图1示出的光盘驱动器还具有:控制电机1旋转的旋转控制器4,启动粗调执行机构3的粗调执行机构控制单元5,控制光学拾取器2的光学拾取器控制单元6,以及信号处理单元7,它处理由光学拾取器2从光盘11的记录区读取的信号以及由光学拾取器2写入光盘11的记录区中的信号。
图1中示出的光盘驱动器还具有:临时存储从光盘11读取的数据的超高速缓冲存储器8,由诸如CPU、ROM及RAM等电子部件组成的控制器9,它执行各种与本发明有关的处理以及在其它控制单元4、5和6和信号处理单元7的控制。
控制器9通过外部接口10与主机连接,以便控制器9根据来自主机的请求将从光盘11读取的用户数据发送给主机,并从主机接收写入光盘11的用户数据。
图1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驱动器执行后台格式化以及通过由电机1旋转的光盘11执行用户数据的读取和写入,驱动光学拾取器2在光盘11的径向移动,并且把由光学拾取器2中提供的半导体激光器放射的激光束L施加到光盘11的记录区。
在写入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外部接口从主机接收的信息被临时存储在超高速缓冲存储器8中,并且由信号处理单元7转化为写入信号。通过由光学拾取器2施加激光束L到光盘11的记录区,从而把写入信号记录到光盘11中。
在信息读取的情况下,根据主机的请求将光盘11的记录区读取的信息临时保存在超高速缓冲存储器8中,并且通过外部接口10被转移到主机。
也就是说,图1示出的控制器9和其它部件从记录介质中读取和向其写入信息,并且在没有信息被读取或写入时通过把伪数据写入到记录介质中从而在后台格式化记录介质。通过检验写入到已格式化的区域中的数据来验证记录介质的已格式化的区域。在主机请求写入信息的同时记录介质正在后台被格式化的情况下,通过检验记录区中是否存在任何损坏来验证记录介质的记录区。如果通过验证在记录区中发现损坏,那么写入到损坏区域的信息再一次被写入到预定的其它的区域中(再定位处理)。
在把信息写入到记录介质的记录区的情况下,控制器9确定记录区是否已经被验证,并且,如果记录区已经被验证,就不会检验记录区中记录的信息。
此外,在把信息写入到记录介质的记录区的情况下,控制器9确定光盘驱动器是设置于验证格式化的区域的模式下还是不验证格式化的区域的模式下。如果控制器9确定光盘驱动器设置于已格式化的区域不验证的模式下,控制器9就不会检验写入到记录区中的信息。
此外,当信息将波写入到记录介质中时,如果发现已经写入信息的记录区是损坏的,控制器9就确定是否把信息分类为需要再一次写入(再定位)到其它的记录区中的信息。如果不需要把信息记录到其它的记录区中,控制器9就不检验已经写入到未验证的记录区中的信息。
另外,在把用户数据从主机转移到光盘驱动器之前,通过将信息设置为模型参数或者将信息作为命令参数来发送,从而能够从主机转移用于指示写入的信息是否会被再定位(再一次写入到预定其它的区域中)的信息。
在更详细地说明的依照本发明后台格式化之,接下来将会说明DVD+RW盘一般后台格式化。
图2A至2E是一些示意图,表示怎样向DVD+RW盘、光盘中写入和从中读取后台格式化的伪数据及用户数据。
如图2A所示,当把未格式化光盘1空白盘)插入到光盘驱动器中时,利用一种作为数据记录区的格式化处理的初始化的预定格式来格式化一部分导入区(导入区)20。根据初始化之后主机的请求,可以将用户数据写入到用户数据区21中。在用户数据区21的后部提供了引出区域22。
如图2B所示,如果没有从主机接收到写入以及读取用户数据的请求,则通过把伪数据记录到光盘11的内径范围内的非记录区23中,光盘驱动器就开始空白盘的后台格式化。
如图2C所示,如果在进行后台格式化的同时主机请求将用户数据写入到光盘11中,那么就中止后台格式化(伪数据的写入),并且将用户数据写入到由主机指定的记录区24中。
如图2D所示,在结束指定区域24中的用户数据的写入之后,由后台格式化中止的字母″A″表示的地址重新开始格式化,并且将伪数据记录到记录区25中。
在完成非记录区中伪数据的写入之后,光盘驱动器从记录区头开始验证。如图2E所示,在已经执行直到由编字码″B″指出的地址的验证时,如果主机请求把用户数据写入到指定的记录区26中,那么就中止验证处理,并且将用户数据记录到由主机指定的记录区26中。
验证处理从验证被中止的地址B重新开始。如果发现损坏的记录区(扇区),那么写入损坏的记录区中的用户数据就再一次被写入(再定位)到光盘11中提供的预定的其它的区域中。
以下将阐明权利请求1中说明的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器9的操作。
图3是一个流程图,表示了作为本发明权利请求1所请求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请求记录用户数据时执行的操作。
当主机请求写入用户数据时,光盘驱动器将用户数据写入到由主机请求指定的记录区中(步骤S1)。光盘驱动器确定后台格式化是否已经被中止(步骤S2)。
如果在步骤S2中光盘驱动器确定没有中止后台格式化,那么光盘驱动器就响应写入用户数据的请求结束运行。
如果光盘驱动器确定在步骤S2中中止了后台格式化,光盘驱动器就通过检验写入到记录区中的用户数据来验证光盘11的记录区(步骤S3)。如果在验证处理中发现损坏,那么就将用户数据写入到光盘11的其它的记录区中(再定位处理)。
总之,除非主机请求写入或读取用户数据,光盘驱动器总是保持在后台格式化光盘11。只要主机请求写入用户数据,光盘驱动器就中止光盘11的格式化,并且将用户数据写入到光盘11的指定记录区中。然后,光盘驱动器通过检验写入的用户数据来验证光盘11的指定记录区中是否存在任何损坏。如果在指定记录区中发现损坏,那么光盘驱动器就将写入损坏记录区中的用户数据再一次写入到盘11中预定的其它的记录区中(再定位处理)。在这个验证处理之后,光盘驱动器重新开始在后台格式化光盘11的剩余部分。
因此,通过检验用户数据来发现已经写入用户数据的记录区中存在的任何损坏,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驱动器能够保证在后台格式化期间写入的用户数据的可靠性。
如果在记录区的后台格式化期间,已经验证写入了用户数据的记录区,那么就没有必要对已写入的用户数据进行检验处理。
接下来将说明由光盘驱动器的控制器9执行的与本发明权利请求2相联系的处理过程。
图4是一个流程图,表示了在主机请求写入用户数据时执行与本发明权利请求2相关联的处理过程。
当主机需要写入用户数据时,光盘驱动器将用户数据写入到由主机请求指定的记录区中(步骤S11)。光盘驱动器确定后台格式化是否已经被中止(步骤S12)。
如果在步骤S12中光盘驱动器确定没有中止后台格式化,那么光盘驱动器就结束用户数据的写入请求。
如果在步骤S12中光盘驱动器确定中止了后台格式化,那么光盘驱动器还要确定已经验证在格式化记录区时是否写入用户数据的记录区(步骤S13)。如果光盘驱动器确定在步骤S13中已经验证了写入用户数据的记录区,那么光盘驱动器就结束用户数据的写入请求。
如果光盘驱动器确定在步骤S13中还没有验证写入用户数据的记录区,那么光盘驱动器就通过检验用户数据来验证写入用户数据的记录区以便发现任何损坏。如果没有发现损坏,那么光盘驱动器就结束用户数据的写入请求。如果发现损坏,那么在完成写入用户数据请求之前,光盘驱动器就把写入到损坏的记录区中的用户数据再一次写入到预定的其它的记录区中。
总之,除非主机请求写入或读取用户数据,光盘驱动器总是保持在后台格式化光盘11。只要主机请求写入用户数据,光盘驱动器就中止光盘11的格式化,并且将用户数据写入到光盘11的指定记录区中。在这种情况下,光盘驱动器确定是否已经验证了指定记录区。如果已经验证记录区,那么光盘驱动器就不会检验写入到记录区中的用户数据。如果没有验证记录区,那么光盘驱动器就检验写入到记录区中的用户数据以发现存在于记录区中的任何损坏。如果在记录区中发现任何损坏,就把用户数据再一次写入到光盘11的预定记录区中(再定位处理过程)。然后,重新开始已中止的后台格式化。
如上所述,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驱动器不会检验写入到已验证的记录区中的用户数据,使得光盘驱动器不会重复不必要的验证并且减少用户数据的写入所需时间。
通常,如果用户不需要把写入到损坏的记录区中的用户数据再定位到光盘11的预定的记录区,在格式化光盘11时,用户也许不需要验证光盘11。在格式化光盘时,如果用户能够选择是否需要验证光盘11,这对用户而言是有用的。因此,在光盘驱动器开始格式化时,如果用户能够确定是否需要验证光盘11,对用户而言是有用的。在后台格式化光盘11时,如果用户不需要验证光盘11,那么光盘驱动器就不需要检验写入到记录区中的用户数据。
接下来说明通过控制器9及其他光盘驱动器的部件执行的与本发明的权利请求3相联系的处理过程。
图5是一个流程图,表示了在主机请求光盘驱动器写入用户数据时执行的处理流程。
在主机请求光盘驱动器写入用户数据时,光盘驱动器将用户数据写入到由主机请求的指定的记录区中(步骤S21)。控制器9确定是否已经中止了后台格式化(步骤S22)。
如果在步骤S22中控制器9确定没有中止后台格式化,那么光盘驱动器就响应主机的请求结束运行。
如果在步骤S22中控制器9确定已经中止了后台格式化,控制器9还要确定光盘驱动器是否设置于请求处理的验证模式(步骤S23)。如果在步骤S23中控制器9确定没有将光盘驱动器设置为验证模式,那么控制器9就响应主机的请求结束运行。
如果控制器9确定光盘驱动器设置于验证模式,那么控制器9就检验写入到指定区域的用户数据。如果没有发现损坏,控制器9就响应主机的写入用户数据的请求结束运行。如果发现任何损坏,控制器9就执行再定位处理过程,并且响应主机写入用户数据的请求结束运行,其中,在再定位处理过程中,写入到损坏的区域的用户数据被再一次写入到光盘11中预定的其它的区域中。
换句话说,当把未格式化的光盘11放入到光盘驱动器中时,光盘驱动器的控制器9开始在后台格式化未格式化的光盘11。在主机请求光盘驱动器写入用户数据时,控制器9中止后台格式化并且将用户数据写入到由主机指定的光盘11的记录区中。控制器9确定光盘驱动器是否设置于验证模式,其中,在格式化光盘11时,在验证模式中请求验证处理。如果控制器9确定光盘驱动器设置于没有请求验证处理的非验证模式,控制器9就在无需验证处理结束用户数据的写入之后重新开始光盘11的格式化处理。如果控制器9确定光盘驱动器设置于验证模式,控制器9就通过检验写入到指定区域中的用户数据来验证指定区域。如果在指定区域中发现任何损坏,控制器9就通过再一次将用户数据写入到光盘11中预定的其它的区域中对用户数据进行再定位。然后,控制器9重新开始已中止的光盘11的后台格式化。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控制器9确定光盘驱动器设置于非验证模式,控制器9就不会检验写入到指定区域中的用户数据。在这个处理过程中,控制器9能够避免对指定区域的不必要地重复验证并且减少将用户数据写入到光盘11中所需的处理时间。
如上所述,如果在后台格式化期间仍然没有验证指定区域,对检验写入到光盘11的指定区域的用户数据而言是有帮助的。对写入到指定区域的用户数据的检验可以确保用户数据的可靠性,但是需要延长响应主机的请求执行用户数据的写入所需的时间。
然而,在要把一长串数据写入到光盘11中连续地址内的情况下,由于控制器9不得不中止写入去检验连续的数据,所以,光盘驱动器需要很长时间来检验连续数据。频繁的检验大大地降低了光盘驱动器的性能,例如,在视频数据的情况下,在这当中,稳定的数据转移比各个数据段的可靠性更重要,就不适宜进行检验处理。
在这种需要稳定的数据转移的情况下,即使写入了用户数据的记录区包含损损坏扇区,也最好不再定位用户数据。如果光盘驱动器具有没有执行再定位处理过程的模式,当用户例如在光盘11中写入视频数据时,用户就能够将光盘驱动器设置在非再定位模式。
将在以下说明在权利请求4至6中说明的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器9的处理过程。
图6是一个流程图,表示如权利请求4至6中所述的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在请求写入用户数据时执行的处理过程。
当主机请求光盘驱动器将用户数据写入到光盘11中时,控制器9就将用户数据写入到光盘11的指定区域中(步骤S31)。然后,控制器9确定是否已经中止了后台格式化(步骤S32)。
如果控制器9确定在步骤S32中没有中止后台格式化,控制器9就响应主机的请求结束运行。
如果控制器9确定在步骤S32中已经中止了后台格式化,控制器9就确定是否通知光盘驱动器不请求对用户数据进行重新定位处理(步骤S33)。如果在步骤S33控制器9确定已通知光盘驱动器不请求对用户数据进行再定位处理(也就是说,光盘驱动器置于不执行再定位处理的模式),就结束为响应用户数据的写入的请求的运行。
如果在步骤S33中控制器9确定没有通知光盘驱动器不请求对用户数据进行再定位处理(也就是说,光盘驱动器设置于执行再定位处理的模式),控制器9验证写入到指定区域中的用户数据并且执行验证处理(步骤S34)。如果在指定区域中没有发现损坏,就结束为响应用户数据写入的请求的运行。如果在指定区域中发现任何损坏,就在结束为响应用户数据写入的请求的运行之前执行再定位处理。
总之,如果主机不请求读取或写入用户数据,控制器9就通过写入伪数据在后台开始格式化光盘1。如果在进行后台格式化时主机请求写入用户数据,控制器9就中止后台格式化并且开始按照请求将用户数据写入到光盘11中。如果通过验证处理发现任何损坏,控制器9就确定外部系统(例如,主机或光盘驱动器)是否已指定将被再定位的用户数据。在写入用户数据之后,如果控制器9已经确定无需对用户数据进行再定位处理,控制器9就重新开始格式化光盘11而不进行验证处理。如果用户数据需要再定位处理,控制器9就通过以验证处理为基础检查是否存在任何损坏,从而检验写入到指定区域中的用户数据并且进行验证处理。如果通过验证处理发现任何损坏,写入到指定区域中的用户数据就再一次被写入光盘11的预定的其它的区域中。然后,重新开始已中止的后台格式化。
主机在光盘驱动器开始写入用户数据之前可以将模式参数发送给光盘驱动器,如果通过验证处理发现任何损坏,通知光盘驱动器,是否执行再定位处理。主机设置模式参数指示在光盘驱动器开始写入用户数据之前是否需要再定位处理用户数据。在如上所述操作的步骤S33中,控制器9确定指示再定位处理的模式参数是否是必要的。如果控制器9确定主机指定的模式中没有执行再定位处理,控制器9就响应写入用户数据的请求结束运行。如果控制器9确定主机指定的模式中执行了再定位处理,控制器9就执行步骤S34。
主机可以利用设置命令参数来代替模式参数,通知光盘驱动器是否执行再定位处理,该命令参数包含于写入用户数据的指令。当主机以命令参数形式发送请求写入用户数据时,主机指示用户数据是否需要再定位处理。控制器9通过检查命令参数确定用户数据是否请求再定位处理。如果不请求再定位处理,控制器9就响应写入用户数据的请求结束运行。如果需要再定位处理,控制器9就执行步骤S34。
因此,如果用户不需要再定位处理,用户可以选择在把用户数据写入到光盘11中之后不执行检验处理的模式。这种模式对用户数据是有效的,因此在将用户数据写入到光盘11中时,需要一个稳定的转移速率。所以,由于跳过了检验处理,从而可以减少写入用户数据所需的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描述如下。
图7是一个示意图,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诸如个人电脑61。个人电脑61具有3.5寸软盘驱动器62以及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如上所述的光盘驱动器的实例的DVD+RW驱动器63。DVD+RW驱动器63可以是嵌入式或者所谓的固定式。主机也可以位于个人电脑61中。
该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利用光盘驱动器63的个人电脑61,作为辅助存储装置,其中,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说明了光盘驱动器63。
个人电脑61没有必要包括光盘驱动器63在内,但光盘驱动器63可以是一种连接到信息处理装置的独立系统。个人电脑61没必要是台式机,但可以是笔记本类型。
如上所述,依照本发明的数据存储装置根据用户请求可以保证写入到记录介质指定区域中信息的可靠性,同时数据存储装置在后台格式化记录介质。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如上所述。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下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修改。
本专利申请基于2001年4月25日申请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第2001-127592号,其整个内容在此被参考引用。

Claims (9)

1.一种数据存储装置,其通过将伪数据写入到记录介质中并且检验所述伪数据从而在后台验证所述记录介质,包括:
缓冲器单元,临时储存由外部提供的数据;以及
控制器单元,接收来自所述外部将所述数据写入到所述记录介质的指定区域中的请求,将所述数据写入到所述指定区域中,确定是否已经验证所述指定区域,如果没有验证所述指定区域,就通过对比缓冲数据来检验写入到所述指定区域的所述数据,以及,如果发现一部分所述指定区域是损坏的,就将与写入到所述指定区域的损坏部分中的数据相应的缓冲数据部分写入到所述记录介质预定的其它的区域中。
2.根据权利请求1所述数据存储装置,其中,如果已经验证所述指定区域,所述控制器单元就不会检验所述数据。
3.根据权利请求1所述的数据存储装置,其中:
所述数据存储装置可以设置于没有在后台验证所述记录介质的模式;以及
如果所述数据存储装置设置于所述模式,所述控制器单元就不会检验所述数据。
4.根据权利请求1所述的数据存储装置,其中:
如果发现所述指定区域的所述部分是损坏的,来自所述外部的所述请求指示是否需要将所述数据相应的部分写入到所述预定的改变区域;以及
即使发现所述指定区域的所述部分是损坏的,如果所述请求还是指示无需将所述数据的所述相应部分写入到所述预定的其它的区域中,所述控制器单元就不会检验写入到所述指定区域中的所述数据。
5.根据权利请求1所述的数据存储装置,其中:
在请求所述控制器单元将所述数据写入到所述指定区域中之前,如果发现所述指定区域的所述部分是损坏的,所述外部就通知所述控制器单元是否需要将所述数据的相应部分写入到所述预定的其它的区域中;以及
即使发现所述指定区域的所述部分是损坏的,如果所述请求还是指示无需将所述数据的所述相应部分写入到所述预定的其它的区域中,所述控制器单元就不会检验写入到所述指定区域中的所述数据。
6.根据权利请求4所述的数据存储装置,其中,通过所述外部发送来自所述外部的所述请求,作为表示所述请求将所述数据写入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指定区域的一部分命令,其中,所述请求表示如果发现所述指定区域的所述部分有损坏,是否需要将所述数据的对应部分写入所述预定的其它的区域。
7.一种控制数据存储装置的控制器单元,该数据存储装置通过将伪数据写入到所述记录介质中并且检验所述伪数据从而在后台验证记录介质,其中,所述控制器单元促使所述数据存储装置接收来自外部的将所述数据写入到所述记录介质的指定区域中的请求,将所述数据写入到所述指定区域中,确定是否已经验证所述指定区域,如果没有验证所述指定区域,通过与缓冲数据对比,检验写入到所述指定区域中的所述数据,并且,如果发现所述指定区域的一部分是损坏的,就将与写入到所述指定区域的损坏部分中的数据相应的一部分缓冲数据写入到所述记录介质的预定的其它的区域中。
8.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主机;
记录介质;以及
数据存储装置,连接到所述主机,能够通过将伪数据写入所述记录介质并且检验所述伪数据从而在后台验证设置在其中的所述记录介质,存储由所述主机提供的数据,接收来自所述主机的将所述数据写入到所述记录介质的指定区域中的请求,将所述数据写入到所述指定区域中,确定是否已经验证所述指定区域,如果没有在后台验证所述指定区域,通过与缓冲数据对比,检验写入到所述指定区域中的所述数据,并且,如果发现所述指定区域的一部分是损坏的,就将与写入到所述指定区域的损坏部分的数据相应的一部分缓冲数据写入到所述记录介质的预定的其它的区域中。
9.一种将由外部提供的数据写入到记录介质中的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外部的将所述数据写入到所述记录介质的指定区域中的请求的步骤;
将所述数据写入到所述指定区域中的步骤;
确定是否已经验证所述指定区域的步骤;
如果没有验证所述区域,检验写入到所述指定区域中的所述数据的步骤;以及
如果发现一部分所述指定区域是损坏的,就将与写入到所述指定区域的损坏的部分中的数据相应的所述数据部分写入到所述记录介质的预定区域中的步骤。
CNB021237026A 2001-04-25 2002-04-25 后台验证记录介质或检验写入介质的数据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398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27592/2001 2001-04-25
JP2001127592A JP2002324363A (ja) 2001-04-25 2001-04-25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127592/01 2001-04-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2558A true CN1392558A (zh) 2003-01-22
CN1273983C CN1273983C (zh) 2006-09-06

Family

ID=18976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370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3983C (zh) 2001-04-25 2002-04-25 后台验证记录介质或检验写入介质的数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7133339B2 (zh)
EP (1) EP1253590B1 (zh)
JP (1) JP2002324363A (zh)
CN (1) CN1273983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24620B2 (en) 2005-09-15 2010-05-25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a data re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as well as an optical disk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78442B2 (ja) * 2001-07-30 2007-02-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とプログラム
JP3886800B2 (ja) * 2001-12-19 2007-02-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データ管理情報取得方法、情報再生装置、並びにデータ管理情報取得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4100913B2 (ja) * 2002-01-15 2008-06-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再生装置、データ管理情報取得方法、データ管理情報取得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及び再生システム
US7330410B2 (en) * 2002-04-30 2008-02-12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cording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ing dummy data
US7114028B1 (en) * 2002-05-21 2006-09-26 Sonic Solutions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formatting and pseudo-mounting a removable media
US7177990B1 (en) * 2002-05-21 2007-02-13 Sonic Solutions Automatic format of removable media
JP4027726B2 (ja) * 2002-06-17 2007-12-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と情報記録再生方法とプログラムと記録媒体及び情報記録再生システム
JP4183553B2 (ja) * 2002-09-19 2008-1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並びに情報記録装置
JP4270991B2 (ja) * 2002-10-11 2009-06-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記録装置、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用プログラム、情報記録用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する記憶媒体、及び情報記録システム
JP3867038B2 (ja) * 2002-10-23 2007-01-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記録装置と情報記録方法とプログラムと記録媒体
JP4082670B2 (ja) * 2003-01-23 2008-04-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JP3710790B2 (ja) * 2003-03-24 2005-10-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記録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4310972A (ja) * 2003-03-25 2004-11-04 Ricoh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用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3594243B1 (ja) * 2003-03-25 2004-1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情報記録方法、光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光情報記録媒体
JP3856449B2 (ja) * 2003-04-24 2006-12-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再生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並びにドライブ装置
US7461176B2 (en) * 2003-05-02 2008-12-02 Hitachi, Ltd. Method for initializ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JP4787162B2 (ja) 2003-05-20 2011-10-05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中断可能なフォーマット処理
JP3595551B1 (ja) * 2003-07-02 2004-12-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記録装置と情報記録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US7164640B2 (en) * 2005-03-01 2007-01-16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storage method that assures compatibility of writable medium with read only medium
JP4223431B2 (ja) 2004-01-27 2009-02-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欠陥管理情報設定方法、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JP4095977B2 (ja) 2004-03-11 2008-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欠陥管理方法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JP4037382B2 (ja) * 2004-03-11 2008-01-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欠陥管理方法、再生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並びに情報再生装置
JP2005302143A (ja) * 2004-04-12 2005-10-27 Ricoh Co Ltd 初期化方法、再生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データ構造、情報記録装置、並びに情報再生装置
JP2006114168A (ja) * 2004-10-18 2006-04-27 Ricoh Co Ltd 再生方法、光ディスク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6114169A (ja) * 2004-10-18 2006-04-27 Ricoh Co Ltd 再生方法、光ディスク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7661054B2 (en) * 2005-09-30 2010-02-09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to remap degraded storage blocks
JP4713320B2 (ja) 2005-11-30 2011-06-2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ジタル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記録再生装置
KR101370361B1 (ko) * 2005-12-06 2014-03-05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엔.브이. 다층 저장매체 포맷팅
WO2007086297A1 (ja) * 2006-01-24 2007-08-02 Pioneer Corporation 情報記録装置、情報記録制御方法及び情報記録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589435A (zh) * 2006-12-21 2009-11-25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在光盘上的可靠视频记录
US20090125754A1 (en) * 2007-11-08 2009-05-14 Rashmi Chandra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system reliability by managing switched drive networks
JP5332388B2 (ja) * 2008-08-08 2013-11-06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処理システム
US8103823B2 (en) * 2008-08-14 2012-01-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Host initiated background formatting of optical medium
US20140201416A1 (en) * 2013-01-17 2014-07-17 Xockets IP, LLC Offload processor modules for connection to system memory,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and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4330A (en) 1988-10-11 1990-05-08 Nex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high-density data storage media
JP2848528B2 (ja) * 1989-02-16 1999-01-20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H03232164A (ja) 1990-02-08 1991-10-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ィスク記録媒体の代替処理装置
JPH0428061A (ja) * 1990-05-24 1992-01-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情報記録媒体と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H0444673A (ja) * 1990-06-11 1992-02-14 Toshiba Corp ディスク装置のディフェクティブ情報記録方式
US5319626A (en) * 1990-08-27 1994-06-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ewriting defect management areas on optical disk according to ECMA standard
JP2887949B2 (ja) * 1991-06-27 1999-05-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情報再生装置、dma記録方法及びdma検証方法
JP3373218B2 (ja) * 1991-12-26 2003-02-0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書込み可能型ディスク用ドライブ装置の記録再生方法
JP3558225B2 (ja) 1993-12-18 2004-08-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ディスク装置
JPH08203211A (ja) * 1995-01-27 1996-08-09 Ricoh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US5623470A (en) * 1995-12-28 1997-04-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allocation of defective recording areas on CD-R or CD-E media
US5740356A (en) * 1996-02-01 1998-04-14 Delta Electronics, Inc. Read-error management during retrieving data storage-medium employing a data-retrieving optical beam
JPH09259537A (ja) * 1996-03-25 1997-10-03 Toshiba Corp 交替領域を持つ情報記録ディスク
JPH10112166A (ja) * 1996-10-04 1998-04-28 Sony Corp 光ディスクのファイナライゼーション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のファイナライゼーション装置
US6009058A (en) * 1997-05-13 1999-12-2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of reducing formatting time for rewritable compact disks by pre-formatting less than the entire standard logical format
JP3474110B2 (ja) * 1997-08-25 2003-12-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と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方法と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3855390B2 (ja) * 1997-09-16 2006-12-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および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
US6205099B1 (en) * 1997-11-14 2001-03-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k defect management method and disk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JP2000090579A (ja) * 1998-07-15 2000-03-31 Ricoh Co Ltd 光ディスクのフォ―マット装置、フォ―マット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
JP2000057713A (ja) * 1998-08-05 2000-02-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光ディスクの欠陥管理方法、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
JP3580711B2 (ja) * 1998-09-03 2004-10-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US6557125B1 (en) * 1998-12-11 2003-04-29 Iomeg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defect map for a data-storage medium without the use of a hard index
HU229920B1 (hu) * 1999-09-23 2015-01-28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ljárás korong alakú adathordozón lévõ fájlok közvetlen írására és olvasására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24620B2 (en) 2005-09-15 2010-05-25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a data re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as well as an optical disk thereof
CN1933001B (zh) * 2005-09-15 2011-02-16 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及其数据再现方法,以及其光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133339B2 (en) 2006-11-07
CN1273983C (zh) 2006-09-06
JP2002324363A (ja) 2002-11-08
US20060245324A1 (en) 2006-11-02
EP1253590A3 (en) 2005-02-23
EP1253590A2 (en) 2002-10-30
US20020159353A1 (en) 2002-10-31
US7586821B2 (en) 2009-09-08
EP1253590B1 (en) 2012-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3983C (zh) 后台验证记录介质或检验写入介质的数据的方法
CN1137482C (zh) 实时记录/回放数据的方法及管理其文件的方法
CN1264163C (zh) 信息处理方法
CN1762002A (zh) 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程序及存储介质
CN1624776A (zh) 具有用于并行操作的多个重现/记录单元的光盘设备
US20040128581A1 (en) Information storage apparatus that can relocate data to be stored in defective sectors
US8081549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US20090279417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5327462A (ja) 光記録媒体のデータコピー/移動方法及び装置
US8149675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recording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791905A (zh) 光盘
CN1694171A (zh)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方法和设备以及主机设备
JP4010445B2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5332388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処理システム
CN1836286A (zh) 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和信息记录再现方法和程序
CN1926627A (zh) 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和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CN1925023A (zh) 信息记录再现装置以及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US2009002802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parameters of an optical disc drive
CN101044571A (zh) 基于数据错误量度的记录速度控制
US7193944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the same
JP3823755B2 (ja) 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CN1977315A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JPH1064066A (ja) 光ディスク情報記録システム
CN1830032A (zh) 用于记录数据块的设备和方法
JP2003141824A (ja) ディス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06

Termination date: 2016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