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5023A - 信息记录再现装置以及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再现装置以及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5023A
CN1925023A CNA2006100758467A CN200610075846A CN1925023A CN 1925023 A CN1925023 A CN 1925023A CN A2006100758467 A CNA2006100758467 A CN A2006100758467A CN 200610075846 A CN200610075846 A CN 200610075846A CN 1925023 A CN1925023 A CN 1925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read
information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758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1618C (zh
Inventor
渊脇厚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Publication of CN1925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5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161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161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29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lead-in are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31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lead-out are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67Address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以及信息记录再现方法,对于取得管理信息,一边确保可靠性,一边高效率地取得有效的管理效率,而缩短准备时间。作为管理信息,记述记录再现动作的条件的第三管理信息(25、26)被配置在光盘内周侧区域,在光盘的内周侧区域和外周侧区域上分别配置记述了第三管理信息的地址的第一管理信息群(21、22)和第二管理信息群(23、24)。拾取装置(3)从内周侧区域读出第一管理信息群,在那里记述的有效地址取得第三管理信息,接下来,移动到外周侧区域,读出第二管理信息群。如果第二管理信息群的更新次数比第一管理信息群的大时,根据第二管理信息群中记述的有效地址,取得第三管理信息。

Description

信息记录再现装置以及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高密度光盘等的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以及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光盘的日益高密度化,需要进行可靠性更高的介质管理。对于每个已安装好的光盘,显示在光盘的哪个位置上有缺陷或者其交换区域在哪个位置上这样的缺陷管理信息是在记录或者再现信息时所不可或缺的信息。另外,通过保存对于已安装好的光盘在记录再现时的各种条件、例如记录功率等的值,在记录再现动作启动时将其读出来设定,而可以提高准备效率。在光盘的多个位置设置缺陷管理区域(Disc Management Area,以下简称DMA),缺陷管理信息在各个区域中被多重记录。
例如,在DVD-RAM光盘上设置有四个缺陷管理区域(DMA1~DMA4),在光盘内周侧设置有两个缺陷管理区域,在光盘的外周侧设置剩下两个缺陷管理区域(例如日本特开2002-245723号公报)。
另外,在被称为DVR(Data & Video Recording:数字视频记录)的大容量高密度光盘上,使光盘内周侧的两个缺陷管理区域(DMA1、DMA2)夹着试写区域(OPC)而在光盘的半径方向上分离配置。由此,可以防止因缺陷、损伤等而使两个缺陷管理区域(DMA1、DMA2)同时受到破坏,从而提高DMA的可靠性。另外,在缺陷管理区域的DiscDefinition Structure(DDS:光盘定义结构)记录更新次数,当该更新次数达到超程次数的极限值时,使缺陷管理的记录区域交替,提高DMA的记录再现的可靠性。这样,比较该DDS的更新次数,判断哪个DMA的数据有效(例如日本特开2004-14088号公报)。
在高密度光盘上,还通过例如设置管理记录功率等的光盘的状态信息(以下称DSI)的区域(以下称光盘状态区域),而可以综合地对光盘进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光盘状态区域分割为光盘内周侧区域(引入:lead in)内或者内周侧区域内和外周侧区域(引出:lead out)内的多个区域而记录,可以提高可靠性。此时,对于哪个区域的数据有效,可以在上述DDS的信息中记述DSI的有效地址而管理。
这样,对于设置有多个缺陷管理区域(DMA1~DMA4)和多个光盘状态区域的高密度光盘,将这些信息依次读出,比较读出的各个数据,判断哪个信息是有效的信息。然后,根据判断为有效的信息,进行记录再现动作的准备处理。在高密度光盘上,不仅增加管理信息,而且由于各个信息区域在光盘的内周侧(引入)和外周侧(引出)离散地配置,所以读取用拾取装置在各个位置间移动,有时需要往复。由于拾取装置的移动速度有限,所以存在用于读出信息所需的时间增大,准备时间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管理信息的取得能够一边确保可靠性,一边高效率地取得有效的管理效率,而缩短准备时间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以及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本发明是相对于光盘介质的管理信息在光盘上的半径方向的不同的多个区域中被更新并被多重记录的光盘介质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包括:使该光盘介质转动的主轴电机;在该光盘介质上记录信息并从该光盘介质再现信息的拾取装置;处理该拾取装置的记录信号和再现信号的处理再现电路;控制该主轴电机转动和该拾取装置移动的伺服电路;通过该记录再现电路和该伺服电路来控制该拾取装置的读出动作,根据从该光盘介质再现的管理信息,设定该装置的记录再现动作条件的微处理器;和存储该微处理器的控制条件和记录再现动作条件的控制存储器,其中,作为上述光盘介质的管理信息,将记述有用于设定记录再现动作的条件的第三管理信息配置在光盘内周侧区域,并将记述有该第三管理信息的有效地址的第一管理信息群和第二管理信息群分别配置在光盘的内周侧区域和外周侧区域时,上述拾取装置从内周侧区域读出上述第一管理信息群,根据该第一管理信息群中记述的有效地址取得上述第三管理信息,接着,该拾取装置向外周侧区域移动,读出上述第二管理信息群,当该第二管理信息群的更新次数比上述第一管理信息群的更新次数大时,该拾取装置向内周侧区域移动,并根据该第二管理信息群中记述的有效地址取得上述第三管理信息。
另外,当在上述光盘介质的上述第一管理信息群以及上述第二管理信息群中还多重配置有多个管理信息时,上述拾取装置将包含在该第一管理信息群和该第二管理信息群中的多个管理信息,按照它们被更新的顺序读出,该拾取装置在可以正常读出一个管理信息的情况下,停止读出以后的管理信息,或者对于以后的管理信息减少读出失败时的重试次数进行读出,在可以读出的该管理信息中,根据更新次数最多的管理信息中记述的有效地址,取得上述第三管理信息。
另外,在上述光盘介质的上述第一管理信息群以及上述第二管理信息群中,作为其它的管理信息,当记述有该光盘介质的缺陷位置和交替位置的多个缺陷信息列表以及该缺陷信息列表的开始地址被多次记述时,上述拾取装置按照它们被更新的顺序读出包含在该第一管理信息群和该第二管理信息群中的上述缺陷信息列表,该拾取装置在可以正常取得一个缺陷信息列表的情况下,对于以后的缺陷信息,仅仅读出记述有包含该列表的更新次数的信息的起始区域,若新读出的缺陷信息列表的更新次数不比已取得的缺陷信息列表的更新次数大,则停止读出新读出的缺陷信息列表的剩余区域的信息。
另外,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侧区域中,具有为了设定信息记录时的记录功率而使用的试写区域,当上述拾取装置在结束取得上述管理信息时的位置比上述试写区域更靠近内周侧的情况下,移动至比该试写区域更靠近外周侧的位置处待机。
另外,本发明是相对于光盘介质的管理信息在光盘的半径方向的不同的多个区域内被更新并被多重记录的光盘介质的信息记录再现方法,其中,作为该管理信息,将记述有用于设定记录再现动作的条件的第三管理信息配置在光盘的内周侧区域,并将记述有该第三管理信息的有效地址的第一管理信息群和第二管理信息群分别配置在光盘的内周侧区域和外周侧区域时,从内周侧区域读出上述第一管理信息群,根据该第一管理信息群中记述的有效地址取得上述第三管理信息,接着,从外周侧区域读出上述第二管理信息群,当该第二管理信息群的更新次数比上述第一管理信息群的更新次数大时,根据该第二管理信息群中记述的有效地址取得上述第三管理信息。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缩短从光盘介质读出管理信息而准备的时间,可靠性高而便于用户使用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以及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特征、目的以及优点在通过结合下述附图的说明后而能够更加清楚明确。
图1是表示作为根据本发明而得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表示光盘装置的框图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高密度可重新写入光盘的区域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图2的DDS以及DFL中包含的管理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取得本发明的管理信息的流程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5是表示取得本发明的管理信息的流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6是表示取得本发明的管理信息的流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7是说明从光盘取得管理信息的现有技术流程的图。
图8是说明从光盘取得管理信息的现有技术流程的图。
图9是模式地表示为了取得管理信息所需要的拾取装置的移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作为根据本发明而得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表示光盘装置的框图构成的图。作为记录再现介质,光盘1通过主轴电机2驱动而以指定的速度转动。拾取装置3包括激光光源、光电探测器(photo detector)以及光学透镜系统,向光盘1照射激光,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再现。伺服电路4控制主轴电机2的转动、控制拾取装置3在光盘半径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追踪方向以及聚焦方向的控制。记录·再现电路5对拾取装置3读出的信号进行二值化、解调、译码、纠错等的再现处理,和进行供给拾取装置3的记录信号的调制、补偿等的记录处理。记录再现用的数据被临时保存在缓冲存储器(buffer memory)8中,通过接口控制电路9,在与外部连接的上位装置10(例如个人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接受来自上位装置10的命令,微处理器6控制伺服电路4、记录·再现电路5、接口控制电路9,控制记录再现等的各种处理。控制存储器7保存控制所需的流程和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在开始记录再现动作时,拾取装置2访问(寻找动作)设置在光盘1上的内周侧以及外周侧上的DMA等的管理信息记录区域,取得管理信息。微处理器6控制拾取装置2的访问流程,根据取得的管理信息,按照适于已安装有的光盘的记录再现条件进行装置的准备。此时的微处理器6作为高效率地取得有效的管理信息的装置,具有判断是否能正确读出管理信息的DMA错误检测电路61、将读出的管理信息暂时存储的光盘状态信息存储电路62、比较记述在各个管理信息中的更新次数的DDS更新次数比较电路63、以及比较管理信息的地址是否一致的DSI地址比较电路64等。
图2是表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高密度可重新写入光盘的区域构成的图。光盘1在内周侧具有引入区(lead in zone)11,在外周侧具有引出区(lead out zone)13、在中间具有记录用户数据等的数据区(datazone)12,管理信息被记录在引入区11和引出区13。在本实施例中,假定具有记述在光盘的哪个位置上有缺陷、在哪个位置上设置交替区域的4个缺陷管理区域(DMA),和记述有相对于该光盘的记录功率等的记录再现条件的两个光盘状态信息的情况。通过将这些信息在多个位置多重地记录,可以提高读出的可靠性。在引入区11上具有DMA1(21)和DMA2(22)以及Disc状态信息1(25)和Disc状态信息2(26)。DMA1和DMA2夹着试写区域(OPC)27而在半径方向上分离地配置,对于Disc状态信息1和Disc状态信息2也是同样的。通过这样配置,可以强化对于光盘的缺陷和损伤的耐受性能。另外,在引出区13上,具有DMA3(23)和DMA4(24)。其中,“Rsv”是备用区域。
在各个DMA上,4个DDS(Disc Definition Structure)31a~31d被反复记录,此外,还具有记述缺陷位置信息的7个DFL(Defect List:缺陷列表)记录区域32a~32g。管理信息的更新次数和地址信息被记述在DDS上,根据这些而取得有效的DFL。对此,将在后面叙述。
另一方面,光盘状态信息1、2(25、26)在被多个分割的区域上记录Disc状态信息(DSI)33a、33b、…。然后,根据在上述DDS中记述的更新次数和地址信息等,取得有效的DSI。对于被多重记录的信息,根据其更新次数判断哪个信息是最新的。即,选择更新次数最多的信息,作为装置的准备条件而使用。
图3是表示图2的DDS(Disc Definition Structure)以及DFL(DefectList)中包含的管理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a)是各个DDS(31a、b、…)的内容,该DDS的更新次数被记录在字节(byte)位置4上。在字节位置8上记录Disc状态信息1(25)的有效DSI地址,此外,在字节位置12上记录Disc状态信息2(26)的有效DSI地址。由此,可以取得有效的Disc状态信息1、2(33)。此外,字节位置24记录DMA内Defect List开始物理地址(AD DFL),由此,可以取得有效的DFL(32)。
(b)是DFL(32a、b、…)的内容,各个DFL由4集群(cluster)构成。其中,在第一(起始)集群的字节位置0上记录包含该DFL的更新次数的DFL管理信息。接下来,字节位置64以后移到接下来的第二~第四集群,记录交替地址信息,交替起始集群的物理地址和交替目的集群的物理地址被成对地记述。即、在第二~第四集群中记录有交替地址信息,但是没有记录DFL更新次数。
本实施例是从上述那种具有多个管理信息的光盘中,高效率地取得管理信息的,在对其说明之前,先对现有技术的取得方法进行说明。
图7和图8是说明从图2所示的光盘中取得有效的管理信息(DFL以及Disc状态信息)的现有技术的流程的图。图7表示整体的流程,图8是表示图7的各个DMA读出的详细情况的图。
在图7中,顺序地读出所有(4个)DMA1~4(S702-S705),通过DDS的更新次数判断哪个是最新的DMA。这样,通过在最新的DMA中记述的有效DSI地址读出有效的Disc状态信息1、2(S706-S707)。
图8是表示各个DMA的读出方法,首先,从该DMA读出4个DDS(S801)。判定是否成功地读出DDS(802),如果读出失败,则将规定次数作为限度重试读出动作,并重复进行至可以全部读出4个DDS为止。如果重试的次数超过规定次数,则结束该DMA的读出(S803)。如果读出成功,则选择读出的4个DDS中更新次数最多的DDS(804)。将选择了的DDS的更新次数与从已经读出的DMA取得的DDS的更新次数进行比较(S805)。若该DDS的更新次数较大,则用该DDS的信息进行置换(S806)。若已经取得了的DDS的更新次数较大(S805中的No),则维持已经取得了的DDS信息。
接下来,读出记述了取得的DDS信息的DFL地址(AD_DFL)指定的DFL。在这时,读出作为DFL单位的4集群的全部(S807)。判定是否成功地读出DFL(S808),如果读出失败,则将规定次数作为限度重试读出,并重复进行至可以全部读出DFL的4集群为止。如果重试的次数超过了规定次数,则结束该DMA的读出(S809)。如果读出成功,则将记述了该DFL的更新次数与从已经读出DMA取得的DFL的更新次数进行比较(S810)。若该DFL的更新次数大,则用该DFL的信息进行置换(S811)。而若已经取得了的DFL的更新次数大(S810中的No),则维持已经取得了的DFL信息。
综合上述的现有技术的流程,结果如下。
(1)再现4个各DMA的DDS,取得DDS更新次数最多的DDS和这个DDS的AD_DFL指定的DFL。(2)在上述取得DDS、DFL的更新次数比已经取得的信息更新次数大时,用该信息置换。(3)当再现所有的DMA之后,从更新次数最多的DDS的信息所显示的Disc状态信息的有效数据位置取得Disc状态信息。
图9是模式地表示为了取得管理信息所需要的拾取装置的移动。(a)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流程的情况下,按照顺序扫描4个DMA和两个Disc状态信息。即,按照数据的更新顺序,则是DMA1→DMA2→DMA3→DMA4→Disc状态信息1→Disc状态信息2的顺序。从该图可知,拾取装置必须横切数据区而在内周侧和外周侧之间往复。拾取装置的移动速度有极限,到结束取得所有的信息为止,需要很长时间。
图4是表示取得本发明的管理信息的流程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在这个实施例中,具有如下的特征,即判断微处理器6内的DMA错误检测电路61是否可以正常地读出DDS,当判断可以正常地读出配置在内周侧的DDS时,微处理器6按照继续将存在于内周侧的Disc状态信息先读出,接下来将拾取装置移动到外周侧,读出配置在外周侧的DDS那样来控制伺服电路4以及记录·再现电路5。
首先,读出内周侧的DMA1和DMA2(S402、S403),通过DMA错误检测电路61判断是否可以正常地读出在各个DMA中记述的DDS信息(S404)。即,从各个DMA读出4个DDS,取得更新次数最多的DDS信息(有效DDS)。接着,读出在取得的有效DDS中记述的有效DSI地址所指定的有效Disc状态信息1、2,存储到Disc状态信息存储电路62中(S405、S406)。接下来,将拾取装置移动到外周侧,读出DMA3、DMA4(S407、S408)。如果在步骤S404不能取得有效的DDS,则微处理器6按照不读出Disc状态信息1、2,而移到读外周侧的DMA3、DMA4那样控制伺服电路4以及记录·再现电路5。
接下来,微处理器6内的DSS更新次数比较电路63将内周侧DMA1、2的有效DDS的更新次数和外周侧的DMA3、4的有效DDS的更新次数进行比较(S409)。若外周侧的DMA3、4的有效DDS的更新次数大(S409中的Yes),则微处理器6按照重新读出Disc状态信息1、2那样控制伺服电路4以及记录·再现电路5。若外周侧的DMA3、4的有效DDS的更新次数不大(S409中的No),则结束取得信息(S418)。在此,由于管理信息的更新按照DMA1→DMA2→DMA3→DMA4的顺序进行,所以外周侧的DMA3、4的DDS的更新次数大的情况是很少的,所以在S409的判定为No的情况是占绝大多数的。
在S409的判定为Yes的情况下,在上述步骤S405、S406中判定是否已经取得Disc状态信息1、2(S410)。如果还没有取得,则读出在DMA3、4的有效DDS信息中记述的有效DSI地址所指定的Disc状态信息1、2,存储到Disc状态信息存储电路62中(S411、S412)。如果在S410已经取得,则通过DSI地址比较电路64判定在Disc状态信息存储电路62中取得的Disc状态信息1的有效DSI地址与DMA3、4的有效DDS信息中记述的有效DSI地址是否不同(S413)。如果有效DSI地址不同,则读出从DMA3、4得到的有效DSI地址指定的Disc状态信息1,存储到Disc状态信息存储电路62中(S414)。如果有效DSI地址相同,则原样维持在Disc状态信息存储电路62取得的Disc状态信息1。同样,通过DSI地址比较电路64判定取得的Disc状态信息2的有效DSI地址与DMA3、4的有效DDS信息中记述的有效DSI地址是否不同(S415)。如果有效DSI地址不同,则读出从DMA3、4得到的有效DSI地址指定的Disc状态信息2,存储到Disc状态信息存储电路62中(S416)。如果有效DSI地址相同,则原样维持在Disc状态信息存储电路62取得的Disc状态信息2。
这样结束了管理信息的取得,根据这些信息,结束装置的准备。而且,在结束取得管理信息时,拾取装置的位置比OPC区域27更加位于内周侧的情况下,优选通过微处理器6的控制,使拾取装置的位置从OPC位置27移动(寻找)到外周侧的位置(S417)。拾取装置的位置比OPC区域27更加位于内周侧是在读出存在比OPC区域27更处于内侧的Disc状态信息2的情况(上述S412和S416)。OPC区域为了提高记录功率而被高功率的激光反复地照射。所以该区域的记录膜受到的损伤也多。若拾取装置通过该区域,则再现信号和追踪信号变得不稳定,有可能生成伺服偏移。一旦产生了伺服偏移,则为了恢复而需要花费时间,所以不理想。因此,通过将拾取装置移动到OPC区域的外周侧,可以理想地实现准备后的记录再现动作。
将以上流程的拾取装置的移动在图9的(b)和(c)中表示。(b)是表示与图4的流程中的步骤S409的判定为No的情况相对应,使用正常的光盘时的正常情况。即,读出内周侧的Disc状态信息1、2后,移动到外周侧读出DMA3、DMA4时结束。这是因为,管理信息是按照DMA1→DMA2→DMA3→DMA4的顺序更新其数据并记录的。在记录中即使有什么问题(例如装置的电源OFF)使得记录没有进行,内周侧的DMA1、DMA2是先被记录的区域,可以实现被确实地记录,可靠性高。所以,多数情况是仅仅读内周侧的数据DMA1、DMA2就足够了。在(b)的正常情况下,由于拾取装置不需要从外周侧回到内周侧,所以与现有技术的流程(a)相比,可以大幅地缩短时间。
另外,(c)是表示与图4的流程中的步骤S409的判定为Yes的情况相对应,例如在内周侧存在缺陷区域的光盘那种异常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内周侧的DMA1、2的信息不完全,根据外周侧的DMA3、4的信息,使拾取装置从外周侧回到内周侧后再次读出Disc状态信息。但是,内周侧的DMA1、2的信息都不完全的(c)的那种情况非常少,其发生概率低。
另外,在(c)中,与图4的流程的步骤S417相对应,将结束读出信息后的拾取装置的位置从OPC区域移到外周侧位置(◎标记)的动作,用虚线90表示。
第二实施例
图5是表示取得本发明的管理信息的流程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在该实施例中,也是以使用上述图1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以及上述图2、图3的光盘为前提的。在该实施例中,具有若按照更新顺序进行各个DMA、各个Disc状态信息的读出,正常地读出一个DMA,则停止读出以后的DMA,或者若正常地读出一个Disc状态信息,则停止读出以后的Disc状态信息这样的特征。
首先,通过微处理器6的控制,DMA按照其更新顺序从DMA1读出(S502)。微处理器6内的DMA错误检测电路61判定是否能够正常地读在DMA1中记述的DDS信息和DFL信息(S503)。如果判定能够正常读出,则微处理器6根据该DDS信息读出Disc状态信息1,存储到Disc状态信息存储电路62(S510)。如果能够正常读出Disc状态信息1(S511),则结束(S513)。如果判断DMA错误检测电路61不能正常读出Disc状态信息1(S511中的No),则替代其将Disc状态信息2读出,存储到Disc状态信息存储电路62内(S512)。
在步骤S503,如果DMA错误检测电路61判断不能够正常读DMA1,则将DMA2读出,存储到Disc状态信息存储电路62内(S504)。DMA错误检测电路61判定能否正常读取DMA2记述的DDS信息和DFL信息(S505)。如果判断能够正常读出,则根据该DDS信息,读出Disc状态信息1,存储到Disc状态信息存储电路62中(S510)。如果判断不能够正常读出,则将Disc状态信息2读出,存储到Disc状态信息存储电路62中(S512),并结束。
以下同样地反复,在能够正常读出一个DMA或者一个Disc状态信息时,结束读出。在这种方法中,按照这些更新的顺序将DMA和Disc状态信息读出,但是在正常的光盘中,即使假定更新作业在途中中断,按照更新的顺序各个数据更新次数逐渐的变多。即,可以期待最初取得的数据是可靠性高的数据,所以不需要取得以后的数据。
在图9(d)中表示本实施例的流程的拾取装置的移动。(d)与图5的步骤S503的判定为Yes,而且步骤S511的判定为Yes的情况相对应。如图可知,由于拾取装置仅仅从内周侧的DMA1向Disc状态信息1移动后并读出就结束,所以可以高效率地取得可靠性高的数据。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变形例,也可以使内周侧的DMA1、2以及外周侧的DMA3、4分别为1集群,以集群为单位而读出DMA。这样,在从先行的内周侧集群至少正常地读出一个DMA时,结束读出。这种情况下的流程,在图5中,从步骤S502跳到S504、或者从步骤S506跳到S508。
第三实施例
图6是表示取得本发明的管理信息的流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图。本实施例是将关于DMA读出的上述图8的流程的一部分进行了变更的。本实施例的特征是在图8的步骤S803、S809的重试动作中,在已经正常取得DMA和Disc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减少以后的重试次数的阈值而使读出达到高速化,另外,在图8的步骤S807的DFL(由4集群构成)的读出中,在已经正常地取得DFL的情况下,以后的DFL首先仅仅读出起始集群。这样,在DFL更新次数在已经取得的DFL的更新次数以下时,通过省略剩下的3集群的读出,可以使读出达到高速化。
以下,顺序地说明图6的流程。首先,通过微处理器6的控制,从该DMA读出4个DDS(S601),通过微处理器6内的DMA错误检测电路61判定读出是否成功(S602)。如果读出失败(S602的No),则判定是否有已经取得的DDS(S603)。如果有已经取得的DDS,则减少重试动作的规定次数(阈值)后设定(S604),重复重试动作,直到到达其规定次数为止(S605)。
选择读出的4个DDS中更新最多的DDS(S606)。DSS更新比较电路63将选择的DDS的更新次数与从已经读出的DMA中取得的DDS的更新次数进行比较(S607)。若该DDS的更新次数大,则用该DDS信息进行置换(S608)。若已经取得的DDS的更新次数大(S607中的No),则维持已经取得的DDS的信息。
接下来,读出取得了的DDS信息记述的DFL地址(AD DFL)指定的DFL。在此,DFL由4个集群构成,DFL更新信息被记述在起始的集群中。在本实施例中,首先仅仅读出DFL的起始集群(S609)。如果DFL读出失败(S610中的No),则判定是否有已经取得的DFL(S611)。如果有已经取得的DFL,则减少重试动作的规定次数(阈值)后设定(S612),重复重试动作,直到到达其规定次数为止(S605)。
若DFL的起始集群的读出成功(S610中的Yes),则判定是否有已经取得的DFL(S614)。如果有已经取得的DFL,则将该DFL中记述的更新次数与已经取得的DFL的更新次数进行比较(S615)。若该DFL的更新次数不比已经取得的DFL的更新次数大(S615中的No),则停止读出处理(S617)。若该DFL的更新次数大,则继续读出该DFL的剩下的3个集群(S617)。如果读出失败(S618中的No),则移至步骤S611,进行重试动作。
通过步骤S618的判定,若读出是成功,则将该DFL中记述的更新次数与已经取得的DFL的更新次数进行比较(S619)。若该DFL的更新次数比已经取得的DFL的更新次数大,则用该DFL信息置换(S620)。若该DFL的更新次数不比已经取得的DFL的更新次数大(S619中的Yes),则维持已经取得的DFL的信息。
通过以上的流程,在以下方面上可以得到读出的高速化
(1)如果有已经取得的DDS和DFL的话,则在步骤S604和S612中,通过减少重试动作的规定次数(阈值)而设定,可以缩短重试所需要的异常情况需要的时间。此时,由于按照更新顺序进行数据的读出,所以,如果有先取得的数据,则其可靠性高,即使减少后续数据的重试次数,问题也少。
(2)如果有已经取得的DFL的话,则对于后续的DFL,按照步骤S609所示的那样仅仅读出起始的集群,如S616那样停止剩下3集群的读出。由此,可以缩短DFL的读出时间。
上述实施例1、2、3是根据本发明的典型的实施例,不用说还可以是将各个实施例的要素进行适当的组合的变形例。
另外,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作为光盘管理信息,举出了光盘上的缺陷管理信息和记录功率等的光盘状态信息等,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可以适用于取得装置的准备所需的任何信息时。另外,管理信息是在光盘上的多个区域多重记录同一信息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多个区域是指夹着光盘上的数据区与内周侧(引入区)和外周侧(引出区)离散地配置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按照所使用光盘的格式,而适当配置的情况。
虽然本申请人示出并说明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但是很明显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形和变更。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内容,只要落入附加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变形和变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其是相对于光盘介质的管理信息在光盘上的半径方向的不同的多个区域中被更新并被多重记录的光盘介质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包括:
使该光盘介质转动的主轴电机;
在该光盘介质上记录信息并从该光盘介质再现信息的拾取装置;
处理该拾取装置的记录信号和再现信号的处理再现电路;
控制该主轴电机转动和该拾取装置移动的伺服电路;
通过该记录再现电路和该伺服电路来控制该拾取装置的读出动作,根据从该光盘介质再现的管理信息,设定该装置的记录再现动作条件的微处理器;和
存储该微处理器的控制条件和记录再现动作条件的控制存储器,其中,
作为所述光盘介质的管理信息,将记述有用于设定记录再现动作的条件的第三管理信息配置在光盘内周侧区域,并将记述有该第三管理信息的有效地址的第一管理信息群和第二管理信息群分别配置在光盘的内周侧区域和外周侧区域时,
所述拾取装置从内周侧区域读出所述第一管理信息群,根据该第一管理信息群中记述的有效地址取得所述第三管理信息,
接着,该拾取装置向外周侧区域移动,读出所述第二管理信息群,当该第二管理信息群的更新次数比所述第一管理信息群的更新次数大时,该拾取装置向内周侧区域移动,并根据该第二管理信息群中记述的有效地址取得所述第三管理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其中,
当在所述光盘介质的所述第一管理信息群以及所述第二管理信息群中还多重配置有多个管理信息时,
所述拾取装置将包含在该第一管理信息群和该第二管理信息群中的多个管理信息,按照它们被更新的顺序读出,
该拾取装置在可以正常读出一个管理信息的情况下,停止读出以后的管理信息,或者对于以后的管理信息减少读出失败时的重试次数进行读出,
在可以读出的该管理信息中,根据更新次数最多的管理信息中记述的有效地址,取得所述第三管理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其中,
在所述光盘介质的所述第一管理信息群以及所述第二管理信息群中,作为其它的管理信息,当记述有该光盘介质的缺陷位置和交替位置的多个缺陷信息列表以及该缺陷信息列表的开始地址被多次记述时,
所述拾取装置按照它们被更新的顺序读出包含在该第一管理信息群和该第二管理信息群中的所述缺陷信息列表,
该拾取装置在可以正常取得一个缺陷信息列表的情况下,对于以后的缺陷信息,仅仅读出记述有包含该列表的更新次数的信息的起始区域,若新读出的缺陷信息列表的更新次数不比已取得的缺陷信息列表的更新次数大,则停止读出新读出的缺陷信息列表的剩余区域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其中,
在所述光盘介质的内周侧区域中,具有为了设定信息记录时的记录功率而使用的试写区域,
当所述拾取装置在结束取得所述管理信息时的位置比所述试写区域更靠近内周侧的情况下,移动至比该试写区域更靠近外周侧的位置处待机。
5.一种信息记录再现方法,其是相对于光盘介质的管理信息在光盘的半径方向的不同的多个区域内被更新并被多重记录的光盘介质的信息记录再现方法,其中,
作为该管理信息,将记述有用于设定记录再现动作的条件的第三管理信息配置在光盘的内周侧区域,并将记述有该第三管理信息的有效地址的第一管理信息群和第二管理信息群分别配置在光盘的内周侧区域和外周侧区域时,
从内周侧区域读出所述第一管理信息群,根据该第一管理信息群中记述的有效地址取得所述第三管理信息,
接着,从外周侧区域读出所述第二管理信息群,当该第二管理信息群的更新次数比所述第一管理信息群的更新次数大时,根据该第二管理信息群中记述的有效地址取得所述第三管理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方法,其中,
当在所述第一管理信息群以及所述第二管理信息群中还多重配置有多个管理信息时,
将包含在该第一管理信息群和该第二管理信息群中的多个管理信息按照它们被更新的顺序读出,
在可以正常读出一个管理信息的情况下,停止读出以后的管理信息,或者对于以后的管理信息减少读出失败时的重试次数进行读出,
在可以读出的该管理信息中,根据更新次数最多的管理信息中记述的有效地址取得所述第三管理信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一管理信息群以及所述第二管理信息群中,作为其它的管理信息,当记述该光盘介质的缺陷位置和交替位置的多个缺陷信息列表以及该缺陷信息列表的开始地址被多次记述时,
将包含在该第一管理信息群和该第二管理信息群中的所述缺陷信息列表按照它们被更新的顺序读出,
在可以正常取得一个缺陷信息列表的情况下,对于以后的缺陷信息,仅仅读出记述有包含该列表的更新次数的信息的起始区域,若新读出的缺陷信息列表的更新次数不比已取得的缺陷信息列表的更新次数大,则停止读出新读出的缺陷信息列表的剩余区域的信息。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方法,其中,
在所述光盘介质的内周侧区域中,具有为了设定信息记录时的记录功率而使用的试写区域,
当读出所述管理信息的拾取装置的位置在结束取得该信息时比所述试写区域更靠近内周侧的情况下,该拾取装置移动至比该试写区域更靠近外周侧的位置处待机。
CNB2006100758467A 2005-08-31 2006-04-24 信息记录再现装置以及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161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50718A JP2007066415A (ja) 2005-08-31 2005-08-31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再生方法
JP2005250718 2005-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5023A true CN1925023A (zh) 2007-03-07
CN100541618C CN100541618C (zh) 2009-09-16

Family

ID=37805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7584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1618C (zh) 2005-08-31 2006-04-24 信息记录再现装置以及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522502B2 (zh)
JP (1) JP2007066415A (zh)
CN (1) CN10054161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92470B2 (ja) * 2005-07-15 2007-03-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記憶媒体管理装置、記憶媒体管理プログラム、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JP2014038679A (ja) * 2012-08-17 2014-02-27 Taiyo Yuden Co Ltd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光記録方法および光記録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87949B2 (ja) * 1991-06-27 1999-05-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情報再生装置、dma記録方法及びdma検証方法
KR100421845B1 (ko) * 1998-09-26 2004-04-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기록매체및광기록매체의결함영역관리방법
KR100459162B1 (ko) * 1999-01-23 2004-1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 기록 매체 및 광 기록매체의 포맷팅 방법
US6615363B1 (en) * 1999-03-19 2003-09-02 Hitachi Maxell, Ltd. Optical disk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on the same
US6804797B2 (en) * 2000-04-08 2004-10-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verifying defect management area information of disc and test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US6892327B2 (en) * 2000-04-08 2005-05-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verifying defect management area information of optical disc upon initialization with certification and test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JP4407063B2 (ja) 2001-02-19 2010-02-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欠陥管理情報再生装置
JP2004014088A (ja) 2002-06-11 2004-01-15 Sony Corp ディスク記録媒体、記録方法、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US7233550B2 (en) * 2002-09-30 2007-06-19 Lg Electronics Inc. Write-once optical disc,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n write-once optical disc
TWI314315B (en) * 2003-01-27 2009-09-01 Lg Electronics Inc Optical disc of write once typ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efect information on the optical disc
US7385889B2 (en) * 2003-03-03 2008-06-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isc defect using temporary DFL and temporary DDS including drive and disc information disc with temporary DFL and temporary DDS
TWI405196B (zh) * 2003-03-13 2013-08-11 Lg Electronics Inc 光學記錄媒體及其缺陷區域管理方法及其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050680A1 (en) 2007-03-01
CN100541618C (zh) 2009-09-16
JP2007066415A (ja) 2007-03-15
US7522502B2 (en) 2009-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6427C (zh) 信息再现设备、数据管理信息获得方法
CN1273983C (zh) 后台验证记录介质或检验写入介质的数据的方法
CN1376984A (zh) 具有秘密区的信息记录媒体、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重放装置
CN1264163C (zh) 信息处理方法
CN1745411A (zh) 光盘、管理光盘缺陷区域的方法和设备
CN1567440A (zh) 向/从记录介质写入或再生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670716A (zh) 消除分段存储执行方法和存储器件
CN1993745A (zh)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设备以及记录/再现方法
CN1842866A (zh) 用于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方法和信息记录设备
CN1820318A (zh) 用于记录数字信息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CN1469371A (zh)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CN1472742A (zh) 用完好存贮块置换缺陷存贮块在光盘设备中记录数据的方法
CN1925023A (zh) 信息记录再现装置以及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CN1933001A (zh) 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及其数据再现方法,以及其光盘
US7697387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666260A (zh) 光盘和在光盘上记录数据的方法
CN1551134A (zh) 管理一次写入式记录介质上的缺陷的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934622A (zh) 其上具有物理访问控制(pac)簇的记录介质、以及用于形成、记录和再现该记录介质的设备和方法
CN1791905A (zh) 光盘
CN1150550C (zh) 可重写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方法
CN101064123A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和记录程序
CN1822187A (zh) 光盘及在其上记录数据和/或从其中再现数据的方法
CN1574047A (zh) 数据处理设备
CN1890718A (zh) 记录设备、记录方法和信息记录介质
US20090161512A1 (en) Method for accessing defect management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16

Termination date: 201504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