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76110A - 具有摆动模子的旋转式挤压吹制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摆动模子的旋转式挤压吹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76110A
CN1376110A CN00813508A CN00813508A CN1376110A CN 1376110 A CN1376110 A CN 1376110A CN 00813508 A CN00813508 A CN 00813508A CN 00813508 A CN00813508 A CN 00813508A CN 1376110 A CN1376110 A CN 13761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device
moulding unit
rotationally conveying
mould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13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让·扎特勒
菲利普·德鲁奥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del SA
Original Assignee
Sidel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del SA filed Critical Sidel SA
Publication of CN1376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761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28Blow-moulding apparatus
    • B29C49/30Blow-moulding apparatus having movable moulds or mould parts
    • B29C49/36Blow-moulding apparatus having movable moulds or mould parts rotatable about one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2Combined blow-moulding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eform or the parison
    • B29C49/04Extrusion blow-mou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压吹制机,这种机器具有若干模制单元(12),这些模制单元由一个旋转输送装置(10)加以支承,该旋转输送装置围绕一个基本竖直的轴(A1)进行旋转,其特征在于,每个模制单元(12)以可以围绕一个基本水平的轴(An)进行摆动的方式安装在旋转输送装置上。

Description

具有摆动模子的旋转式挤压吹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挤压吹制机。
本发明尤其涉及配有若干模制单元的机器,这些模制单元由一个旋转输送装置加以支承,该旋转输送装置围绕一个基本竖直的轴进行旋转。每个模制单元具有一个分成两个部分的模子,这两个部分在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一个相对于另一个进行活动。
背景技术
显然,这些机器具有一个挤压头,该挤压头布置在旋转输送装置之上,围绕旋转输送装置的旋转轴处于一个确定角度的位置上。
每个模子控制成当相应的模制单元位于挤压头之下时处于开启位置,而在夹持住一部分来自挤压头的滚料后则进行闭合。
本发明尤其应用于这样的情况下:在机器中,每个模制单元在工作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活动地安装在旋转输送装置上,在夹持住一部分滚料后朝收起位置收起。
文献EP-A0284242描述了一种这样的机器。这种机器是时序式的,旋转输送装置不进行连续旋转。
这种机器具有若干模制单元,这些模制单元可以在工作高位和收起低位之间相对于旋转输送装置进行竖直滑移。在一个模制单元夹持住一部分滚料后,只要该模制单元不通过旋转输送装置的旋转在挤压头的下方脱离,模制单元就会朝其收起位置移动。这样,可以避免滚料在连续挤压过程中溢出到模子的上表面上。
模制单元的竖直滑移与滚料的挤压方向完全一致。因此,模制单元的移动幅度必须至少相当于滚料的长度,滚料在吹制单元位于挤压头之下固定不动的期间被挤压,采用这种方法,必须在模制单元的工作部位下面留有自由间隙,以便收起。因此,该间隙大大地增加了机器的整个高度。
另外,模制单元的滑移安装特别难以确保。实际上,一方面要确保最佳导向,使模制单元完全稳定,另一方面要在模制单元脱离时使移动速度比较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旨在改进上述这种机器。根据本发明,可以制造生产效率高的机器。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机器,其特征在于,模制单元以可以围绕一个基本呈水平的轴进行摆动的方式安装在旋转输送装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 模制单元围绕一个基本同旋转输送装置的轨迹相切的轴进行铰接;
- 铰接轴相对于处于工作位置的模制单元的顶部竖直偏离,这样,开始进行摆动运动时,使模制单元顶部的运动具有一个水平分量;
- 模制单元在进行摆动运动时由挤压头越过的部分具有斜面形状;
- 模制单元安装在一个支座上,该支座通过相对于旋转输送装置的旋转轴的一个径向内侧边铰接在旋转输送装置上;
- 模制单元的两个部分沿着相对于旋转输送装置的旋转轴基本呈径向的方向一个相对于另一个进行活动;
- 模子具有至少两个型腔,这两个型腔沿着与旋转输送装置的轨迹相切的方向错开布置,挤压头具有的挤压模同模子具有的型腔一样多,以便同时提供其间距基本等于型腔的错开距离的一样多的并列滚料;
- 模制单元从其工作位置到其摆动位置的摆动由致动装置强制;
- 旋转输送装置围绕其轴的旋转是连续的。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和非限制性实施例,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得到更好地理解。
附图如下:
图1是一个本发明机器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2A至2F以及图3A至3F示出在夹持住滚料和模制单元闭合后的各个不同时刻的一个模制单元和由挤压头进行挤压的滚料的相对位置,每个位置均以侧视图2A至2F和俯视图3A至3F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一个用热塑性材料制成的容器的挤压吹制机的旋转输送装置10。这种机器例如可以用于制造聚乙烯瓶。
旋转输送装置10围绕其轴Al相对于机器的一个固定支座(未示出)进行旋转。在其周边安装有一系列相同的模制单元12。
当然,机器具有一个挤压单元14,挤压单元的端部是一个挤压头16,其中,一个挤压模供给一个或多个仍然柔软的热塑性材料的连续管状滚料15。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挤压头16供给两个朝下竖直前送的并列滚料15a和15b。在本发明的机器中,滚料的挤压是连续的,也就是说,滚料的前送速度基本是恒定不变的。
挤压头在间隙中处于固定位置,这样,由于旋转输送装置10的旋转,每个模制单元12在挤压头16之下通过。
实际上,每个模制单元12以已知的方式具有一个分成两个部分的模子,每个模子部分都由一个支承件18加以支承。两个支承件18沿着一个方向一个相对于另一个进行活动,在所示的情况下,该方向相对于旋转输送装置10的旋转轴Al该基本呈径向。
如图1左部所示,一个模制单元12处于开启位置,以便排出一个容器28,两个支承件18安装在模制单元12的一个支座20上,以便可以沿着径向方向但是沿相反的方向进行滑移。支承件18的开启和闭合运动由一个螺钉螺母系统22加以控制。该系统使两个支承件18相对于支座20同时进行反向移动。
因此,当模子开启以及模制单元12通过挤压头16下方时,模子可以夹持住一段滚料15,再闭合在悬置于挤压头16下方的模制单元的下端上。在这里,模子夹持两个滚料15a和15b中的每一段滚料,两个滚料中的每一段滚料被接纳在模子的一个不同的型腔30a、30b中,型腔30a、30b呈待制容器28的形状。一般来说,配有一个切割装置(未示出),可以很方便地使模子所夹持的滚料从继续成形的滚料15的其余部分上切割下来。
根据本发明,为了避免继续成形的滚料不与模制单元12的上表面24接触,每个模制单元12安装在旋转输送装置10上,以便围绕一个水平轴An在工作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进行摆动。
每个模制单元12的摆动轴An最好基本垂直于所述模制单元12的对称径向平面,所述平面包含旋转输送装置10的轴Al。
处于工作位置时,支承件18的支座20进行水平布置,以便支承件18可以进行水平滑移,确保模子的开启和闭合。因此,处于模制单元12的工作位置时,模子两个部分的接触面的平面即接合面基本是竖直的,并与轴Al的延伸线相垂直。
支座20最好通过其径向朝内的侧面铰接在旋转输送装置10上。因此,轴An径向朝内并且相对于模制单元的上表面竖直朝下进行错开布置。这样,当模制单元12围绕轴An从其工作位置向其收起位置朝下摆动时,模制单元12的上表面24沿着一条轨迹运动,这条轨迹至少在运动之初同时具有一个竖直分量和一个水平分量。
为了使挤压头16的滚料15脱离,模制单元12的上表面24一方面朝下另一方面径向朝外收起。
此外,如图所示,模制单元12相对于模子的接合面不具有对称形状。实际上,支承件18朝里径向布置,当模制单元12摆动时,该支承件被挤压头16越过,所述支承件具有一个切割面26,使模制单元的顶部具有一种斜面形状。显然,这种斜面形状也可以呈一种曲面形状。
图2A至2F以及3A至3F示出滚料15和一个模制单元12的若干连续的不同的相对位置。
图2A和3A示出模子型腔与相应滚料15垂直对齐的理论位置,模制单元12闭合并处于工作位置,挤压在模子中的滚料如图所示略微超出模制单元的上表面24之上,用适当的切割工具从成形中的滚料15切割下来。
各个不同构件的这个相对位置是一种理想位置,它只可能在时序式机器中存在,在时序式机器中,当一个模制单元准确地处于挤压头之下时,旋转输送装置停转,以夹持滚料。在本发明涉及的连续旋转式机器的情况下,显然可以同该理想位置略有偏移,使机器的工作最佳化。也可以在模子完全闭合之前提前一点对滚料进行切割,还可以在与型腔垂直通过滚料的准确时刻错开的情况下进行切割。
从该时刻起,各种不同的运动影响到模制单元12和滚料15a、15b的相对位置。因此,挤压滚料的挤压头16是固定的,而滚料15a、15b的长度根据时间呈线性增加。模制单元12围绕旋转输送装置的轴Al进行连续旋转运动,根据本发明,模制单元通过其支座20的转动围绕轴An进行摆动。
从图2B、3B、2C和3C可以看到模制单元的圆摆动运动导致的水平脱离所具有的好处。实际上,在不存在这种水平运动时,供给模子前型腔30a的滚料15a要垂直通过后型腔30b(考虑到模制单元围绕轴Al的圆轨迹)。但是,在该后型腔内有一段滚料,其上端突起在模制单元的上表面之上。这样,为了避免滚料15a同该突起相接触,必须使模制单元非常快速地朝下离开。
不过,模制单元的摆动运动开始必须以较小的速度进行。实际上,由于模制单元运动中的质量,不能使之具有较大的加速度。
因此,如图3C所示,由于摆动运动的水平分量,滚料15a不在后型腔30b的上方通过。
由图2D、3D、2E、3E可见模制单元顶部呈斜面形状的重要性。实际上,如果不存在切割面26,也就是说,如果两个支承件18完全对称,那么,滚料会发生与径向位于内部的支承件18相接触的危险。因此,切割面26的存在可以限制模制单元的摆动幅度以及摆动速度。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模制单元12的摆动运动由一个致动筒沿两个方向进行控制。显然,可以使用任何种类的致动器。另外,配有一个减震器,可以在到达收起位置(如图2F和3F所示)和返回到工作位置时的运行中对摆动运动进行减震。此外,模制单元在工作位置的保持由一个受控的制动装置来确保,制动装置与一个机械止动件相连。
实际上,一旦模制单元12通过挤压头16所处部位的角扇形区,就被导向其工作位置,以便进入吹制工序。根据本发明一个最佳实施例,吹制工序借助吹管进行,这些吹管自上而下竖直放入,至少局部地进入夹持在模子中的每个滚料的上端内部。使用置于模子中的吹管、更确切地说是吹针,尤其可以制造具有一个完全定径的颈部的容器。
为此,必须在模制单元处于例如模子型腔竖直定向的位置来进行容器的吹制。
当然,机器具有同样多的吹制单元38和模制单元12,每个吹制单元38具有两个吹管40。吹制单元38由旋转输送装置的一个上板加以支承,如图所示,这些吹制单元相对于旋转输送装置在外径向位置和径向朝内的收起位置之间活动,处于外径向位置时,吹管40垂直于相应模制单元的型腔。实际上,如图1右部所示,在进入挤压单元14所处的角扇形区时,必须收起径向朝内的吹管。如果不收起,吹管40就会与挤压头16发生碰撞。
根据本发明机器的另一个特征,每个模制单元12不是直接铰接在旋转输送装置10上,而是铰接在一个底座42上,底座42以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旋转输送装置10上。致动筒、减震器和制动装置也安装在底座42上,以便万一一个模制单元12发生故障,可以通过从旋转输送装置10上卸下底座,极为简单地及时拆卸该模制单元。这样可以限制机器的停机时间,在缺少一个模制单元的情况下继续制造容器。同样可以配置一个备用吹制单元,以便必要时立即更换故障件。
由于机器上所需的高度增加很小,使用摆动式模制单元特别有好处。此外,可以较方便地在支座20和底座42之间实现特别坚固的转动连接,以确保模制单元12相对于吹制单元38和相对于挤压头16进行良好定位。
因此,本发明的机器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安全可靠。

Claims (9)

1.一种挤压吹制机,它具有若干模制单元(12),这些模制单元由一个旋转输送装置(10)加以支承,该旋转输送装置围绕一个基本竖直的轴(A1)进行旋转,每个模制单元(12)具有一个分成两个部分的模子,所述两个部分在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一个相对于另一进行活动,所述机器具有一个挤压头(16),该挤压头布置在旋转输送装置之上,围绕旋转输送装置的旋转轴(Al)处于一个确定角度的位置上,每个模子控制成当相应的模制单元(12)位于挤压头(16)之下时处于开启位置,而在夹持住一段来自挤压头(16)的滚料(15)后则进行闭合,模制单元(12)以在工作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活动的方式安装在旋转输送装置上,在夹持住滚料(15)后朝所述收起位置收起;其特征在于,每个模制单元(12)以可以围绕一个基本水平的轴(An)进行摆动的方式安装在旋转输送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模制单元(12)围绕一个基本同旋转输送装置的轨迹相切的轴(An)进行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铰接轴(An)相对于处于工作位置的模制单元(12)的顶部(24)竖直偏离,这样,开始进行摆动运动时,模制单元顶部(24)的运动具有一个水平分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模制单元(12)进行摆动运动时由挤压头(16)越过的部分(18)具有斜面(26)的形状。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模制单元(12)安装在一个支座(20)上,该支座通过相对于旋转输送装置(10)的旋转轴(A1)的一个径向内侧边铰接在旋转输送装置(10)上。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模制单元(12)的两个部分(18)沿着相对于旋转输送装置(10)的旋转轴(Al)基本呈径向的方向一个相对于另一个进行活动。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模子具有至少两个型腔(30a,30b),所述型腔沿着与旋转输送装置(10)的轨迹相切的方向错开布置,挤压头(16)具有的挤压模同模子具有的型腔一样多,以便同时提供一样多的其间距基本等于型腔(30a,30b)错开距离的并列滚料(15a,15b)。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模制单元(12)从其工作位置到其摆动位置的摆动由致动装置强制。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旋转输送装置(10)围绕其轴(Al)的旋转是连续的。
CN00813508A 1999-09-29 2000-09-12 具有摆动模子的旋转式挤压吹制机 Pending CN13761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99/12370 1999-09-29
FR9912370A FR2798880B1 (fr) 1999-09-29 1999-09-29 Machine rotative d'extrusion-soufflage a moules basculant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6110A true CN1376110A (zh) 2002-10-23

Family

ID=9550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813508A Pending CN1376110A (zh) 1999-09-29 2000-09-12 具有摆动模子的旋转式挤压吹制机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6811390B1 (zh)
EP (1) EP1409228A1 (zh)
JP (1) JP2003510203A (zh)
KR (1) KR20020056889A (zh)
CN (1) CN1376110A (zh)
AU (1) AU7427000A (zh)
BR (1) BR0014353A (zh)
CA (1) CA2385680A1 (zh)
FR (1) FR2798880B1 (zh)
MX (1) MXPA02002730A (zh)
WO (1) WO200102316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2000B (zh) * 2004-02-16 2010-11-24 萨克米伊莫拉机械合作社合作公司 成形容器
CN108483869A (zh) * 2018-04-28 2018-09-04 诸暨市基麦罗进出口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制造技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87270B2 (en) * 2009-09-30 2012-10-16 Printpack Illinoi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hermoforming with billets
DE102010035496A1 (de) * 2010-08-25 2012-03-01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Fördervorrichtung zum Fördern von Vorformling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63584A (en) * 1951-12-17 1956-12-12 Francis Trigg Parfrey A new and improved method of and means for forming hollow articles from thermo-plastic material by blowing
US2674006A (en) * 1952-07-09 1954-04-06 Plax Corp Parallel mold blowing machine
OA00221A (fr) * 1963-11-21 1966-03-15 Settembrini Antoine Di Machine pour la fabrication de récipients en matières plastiques.
FR1392517A (fr) * 1963-11-21 1965-03-19 Machine pour la fabrication de récipients en matières plastiques
FR95505E (fr) * 1964-09-10 1971-01-22 Tuboplast France Soc Machine pour la fabrication en continu de corps creux.
US3496600A (en) * 1967-04-03 1970-02-24 Nrm Corp Blow molding machine
US3579621A (en) * 1967-11-10 1971-05-18 Conduco A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hollow plastic articles
US3594861A (en) * 1967-12-20 1971-07-27 Stefan Fischer Blow-molding apparatus
BE731522A (zh) * 1968-04-26 1969-09-15
US3941542A (en) * 1971-01-28 1976-03-02 Owens-Illinois, Inc. Apparatus for blow molding plastic articles
US4195053A (en) * 1978-10-26 1980-03-25 Hoover Universa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low molding containers
US4569651A (en) * 1984-03-28 1986-02-11 Owens-Illinois, Inc. Blow molding apparatus
AU590947B2 (en) * 1986-08-09 1989-11-23 Mitoyo Plastic Co., Ltd. Blow-molding apparatus for molding hollow articles of synthetic resin
CA1252967A (en) * 1987-03-23 1989-04-25 Paul M. Oles Rotary blow molding machine
NL9001504A (nl) * 1990-07-02 1992-02-03 Stork Amsterdam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kunststofhouders, zoals flessen, met een uit meerdere lagen bestaande wan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2000B (zh) * 2004-02-16 2010-11-24 萨克米伊莫拉机械合作社合作公司 成形容器
CN108483869A (zh) * 2018-04-28 2018-09-04 诸暨市基麦罗进出口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制造技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385680A1 (fr) 2001-04-05
FR2798880A1 (fr) 2001-03-30
BR0014353A (pt) 2002-06-11
KR20020056889A (ko) 2002-07-10
AU7427000A (en) 2001-04-30
MXPA02002730A (es) 2002-10-23
JP2003510203A (ja) 2003-03-18
WO2001023165A1 (fr) 2001-04-05
US6811390B1 (en) 2004-11-02
EP1409228A1 (fr) 2004-04-21
FR2798880B1 (fr) 200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824C (zh) 用于模压封闭容器的盖子之类塑料制品的装置
US20090087508A1 (en) Pellet transfer appratus and method
CN102036803A (zh) 用于吹塑塑性容器、尤其是瓶的系统
EP0567163B1 (en) Rotary type molding machine
KR20110042804A (ko) 넥킹캔 제조장치
CN1376110A (zh) 具有摆动模子的旋转式挤压吹制机
US3516118A (en) Blow extrusion apparatus
CN209426149U (zh) 塑料中空成型机
CN207933003U (zh) 具有多凸轮驱动的同步旋盖机械系统
CN1602246A (zh) 用于形成容器的机器
CN1425548A (zh) 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
CN210477776U (zh) 一种伺服驱动摆臂合模机构
CN219153692U (zh) 一种生产pe瓶的高效吹塑模具机
CN212288659U (zh) 一种注拉吹四工位成型机
CN215203408U (zh) 一种新型塑料瓶生产线
CN220245513U (zh) 一种全自动旋盖机
CN217574020U (zh) 一种具有裁剪头尾料功能的一体式自动吹塑机
CN1282592C (zh) 在定向和对准机器中自动化调节塑料容器的通用装置
CN1281397C (zh) 用于使热塑性塑料成形的方法和装置
CN2314927Y (zh) 熔体压力驱动式吹塑薄膜挤出旋转机头
JPH05177583A (ja) ゴム混合材にて成形された帯状型材の切断装置
CN214290272U (zh) 一种活塞颈部成型机
CN212446262U (zh) 一种塑料瓶注射吹塑成型上坯辅助装置
CN219213895U (zh) 用于注塑机的模具更换衔接结构
JPH0497825A (ja) ブロー成形機のパリソン切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