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56364A - 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及用该涂料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及用该涂料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56364A
CN1356364A CN01138447A CN01138447A CN1356364A CN 1356364 A CN1356364 A CN 1356364A CN 01138447 A CN01138447 A CN 01138447A CN 01138447 A CN01138447 A CN 01138447A CN 1356364 A CN1356364 A CN 1356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film
less
coating
solvent
plasma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38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32591C (zh
Inventor
林智裕
三舩达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56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563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259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259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38Dielectric or insulating lay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006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materials of composite character
    • C03C17/007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materials of composite character containing a dispersed phase, e.g. particles, fibres or flakes, in a continuous ph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2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charge sp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40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 C03C2217/43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consisting of a dispersed phase in a continuous phase
    • C03C2217/44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consisting of a dispersed phase in a continuous phase characterized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ntinuous phase
    • C03C2217/445Organic continuous ph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40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 C03C2217/43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consisting of a dispersed phase in a continuous phase
    • C03C2217/46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consisting of a dispersed phase in a continuous phase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persed phase
    • C03C2217/47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consisting of a dispersed phase in a continuous phase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persed phase consisting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C03C2217/475Inorganic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01J2211/36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characterized by the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786Of polyester [e.g., alkyd, e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与被涂敷面润湿性良好,在烧成后不发生空洞和针眼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以及使用该涂料形成电介质层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所述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包含作为必要成分的有机溶剂、无机微粒子和粘合剂树脂。其中所述有机溶剂是对玻璃基板等玻璃化合物、Ag电极等金属化合物、ITO膜等陶瓷化合物的润湿性都非常好且与前述各无机材料的接触角小于5°的有机溶剂。从而可以提供对玻璃基板、Ag电极和ITO膜的润湿性都很好,不发生空洞和针眼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

Description

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及用 该涂料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用于形成等离子显示板、等离子地址液晶显示或者使用电子发射元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绝缘膜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以及使用该涂料,形成背面板上的地址电极保护膜和隔膜或者形成表面板上的电介质层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
以往的技术
作为代替过去笨重且体积大的阴极射线管图像形成装置,越来越需要薄且轻的平面型显示、即所谓的平板显示(FPD)。可列举作为FPD具有代表性的液晶显示(LCD)存在图像暗、视野角窄、大面积化困难等问题。因此,近年来等离子显示板(PDP)和使用电子发射元件图像形成装置等引人注目,由于可以实现LCD以上的高精细化和大型化,对其的需要越来越高。
图1是表示PDP构造图(剖面图)的一个例子。以下用图1说明PDP的显示原理。
在表面玻璃基板1上设置的二个显示电极3之间,由于等离子体放电作用而发生的紫外线激发由背面玻璃基板2上的隔膜9所隔离的荧光体6并产生可见光。所产生的可见光透过MgO膜10、表面电介质层7、前面玻璃基板1,形成图像而显示出来。此时,对背面玻璃基板2上设置的地址电极5施加信号,指定其使显示哪个放电电池,就能将所形成的图像作为所需要的图像。
为了产生和维持等离子体,有必要确保各电极间的绝缘,表面电介质层7是为了赋予其绝缘效果而设置的。表面电介质层7是由以下方法制成的:涂敷将由主要包含硅等元素的玻璃粉构成的无机微粒子与树脂等一起分散于有机溶剂中而得到的涂料,然后干燥,接着烧成而成。在干燥阶段,作为溶剂的有机溶剂气化,在烧成阶段树脂气化,与此同时玻璃粉末熔化并互相结合。而且,在烧成后冷却形成玻璃膜,就形成了表面电介质层7。
另外,在背面玻璃基板2处,也有作为地址电极5的保护膜的背面电介质层8,与表面电介质层7同样制作而成。
在表面电介质层7和背面电介质层8使用常用玻璃绝缘膜。例如,在日本特开2000-16835号公报中,提示了使用包含70-95质量%平均粒径为0.3-1.5μm、最大粒径为10μm以下的玻璃粉和5-30质量%有机成分的绝缘糊状物,作为形成在正面玻璃基板和背面玻璃基板表面上的保护膜的薄膜绝缘膜以及为包覆二个玻璃基板上电极形状的厚膜的绝缘膜的涂料。
另外,荧光体6由R(红色)、G(绿色)和B(蓝色)三种颜色构成,为了不使各种颜色混合,设置隔膜9。隔膜9由以下方法制得:与表面电介质层7和背面电介质层8相同,涂敷将由主要包含硅元素的玻璃粉构成的无机微粒子与树脂等一起分散于有机溶剂中而得到的涂料,然后干燥,然后曝光·现象成为所希望的图案(光蚀刻法),或者使锆等的微粒冲撞,就削出所希望的图案(喷沙法)等方法。
另一方面,作为电子发射元件,已知大致有热阴极电子发射元件和冷阴极电子发射元件二种,在近年来,采用不需要备用电力,能高电流密度的冷阴极电子发射元件的图像形成装置引人注目。作为冷阴极电子发射元件,有电解放出型(FE型)、金属/绝缘层/金属(MIM型)等。使用冷阴极电子发射元件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将从电子发射元件中发射出来的电子束照射在荧光体上使其产生荧光的方式显示图像。
在使用这种冷阴极电子发射元件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与等离子显示板一样,也使用由玻璃化合物形成的绝缘膜。例如在背面玻璃基板上设置许多电子发射元件和用于连接这些元件的矩阵状配线。这些配线设置在X方向和Y方向上,在电子发射元件的电极部分处交叉,为了在此交叉部分使二者绝缘,有必要做成带状绝缘膜。这样的层间绝缘膜,例如使用氧化铅作为主成分的玻璃化合物,形成膜厚为10-100μm,优选20-50μm的膜。
例如,日本特开平9-283060号公报公开了在绝缘膜下面形成下配线,然后以与其垂直的形式设置带状绝缘膜,在其绝缘膜上形成上配线的方法。
因而,在使用电子发射元件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与上述等离子显示板同样有必要做成绝缘膜,该绝缘膜作为电绝缘性的发挥和保护膜,必须具有发现遮蔽效果等的机能。它们通常是采用真空蒸镀法、溅射法或涂敷法形成。
但是,需要高真空的真空蒸镀法和溅射法,存在必须具有高价制造设备的问题。特别地在以上那样的大面积化作为目标的FPD情况时,制造成本越来越大。因而,作为对于FPD的绝缘膜形成方法,多采用丝网印刷法和口模涂层法等低价格的涂敷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涂敷法中,如果不能使绝缘膜形成用涂料特性最适合时,就发生空洞和针眼等缺陷,难以获得具有所希望绝缘效果的膜。空洞和针眼的发生,除异物混入和气泡混入等因素以外,构成绝缘膜形成用涂料的溶剂对被涂敷面的润湿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溶剂对于被涂敷面的润湿性不好时,发生凹陷和伴随其而来的空隙,使绝缘膜不均一化,不能得到所希望的绝缘效果。另外,在被涂敷面的表面处存在凹凸情况时,凹陷和空隙发生的概率增加。更进一步地,在玻璃上,以条纹状设置Ag等,在以不同的二种以上材料形成被涂敷面的情况时,更显著地发生凹陷和空隙。其结果是,绝缘膜更加不均一化,而且绝缘膜生成比其他地方更薄的部分,就不能得到所希望的绝缘效果。
作为构成以往绝缘膜形成用涂料的溶剂,一般使用α-萜品醇和丁基卡必醇乙酸酯,但这些溶剂与玻璃的润湿性不好,导致涂料凹陷并伴随产生空洞和针眼、剥落等。
因而,为了得到所希望的绝缘效果,在以往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中,往往是从无机成分特别是玻璃粉末的组成入手,控制其烧成特性居多,而不是从构成涂料所必需的、作为分散介质的溶剂组成入手来控制与被涂敷面的润湿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以往技术问题点,提供与被涂敷面润湿性良好并且在烧成后不发生空洞和针眼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使用上述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形成表面玻璃基板和背面玻璃基板的电介质层以及背面玻璃基板的隔膜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
为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前述课题,本发明人对使绝缘膜形成用涂料的玻璃基板、ITO(indium tin oxide)膜、Ag电极等作用形式处于最佳状态,改进涂装性和涂膜特性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作为构成涂料的溶剂,使用对于玻璃基板、ITO膜、Ag电极等无机材料的润湿性良好的物质,不易发生涂料与被涂敷面之间的凹陷、涂膜的空洞、针眼,并且不发生由于涂料与被涂敷面的连接不良而引起的剥落现象,用于形成等离子显示板表面玻璃基板的电介质层等时,可以以高的合格率得到耐电压高的等离子显示板,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因而,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是一种为了在从玻璃化合物、陶瓷化合物和金属化合物中选择至少一种的无机材料上形成绝缘膜的涂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作为必要成分的无机微粒子(a)、粘合剂树脂(b)和对前述无机材料接触角小于5°的溶剂(c)。
在所述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当中,所述的无机材料优选是全部包含玻璃化合物、陶瓷化合物和金属化合物的材料,并且本发明的涂料对所述无机材料发挥特别优良的效果。更具体地,所述的玻璃化合物是玻璃基板,所述的陶瓷化合物是ITO膜,所述的金属化合物是金属电极。
另外,在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当中,其中所述溶剂(c)优选是包含50质量%以上的选自二乙基卡必醇、二缩丙二醇正丙醚、三丙二醇单甲醚、二乙基溶纤剂、乙酸卡必醇酯、二丁基溶纤剂和丙二醇二乙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通过使用本溶剂,涂料对无机材料的润湿性变好。
另外,在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当中,其中所述溶剂(c)优选是包含50质量%以上的选自二乙基卡必醇、二缩丙二醇正丙醚、三丙二醇单甲醚、二乙基溶纤剂中的至少一种溶剂。通过使用本溶剂,即使在基板上附着污物的场合,也能使对玻璃基板和电极的润湿性均一化。
更进一步地,所述溶剂(c)更优选包含选自二乙基卡必醇、二缩丙二醇正丙醚、三丙二醇单甲醚和二乙基溶纤剂中的二种以上的溶剂。由此能够更进一步地抑制涂膜的空洞、空隙的发生,并且进一步提高耐电压特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当中,其中所述的无机微粒子(a)优选使用至少一种选自SiO2、ZnO、B2O3、PbO、Bi2O3、BaO、P2O5、CaO、SrO和MgO中的物质。
另外,在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当中,所述的粘合剂树脂(b)优选使用至少一种选自纤维素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乙烯醇和聚乙烯醇缩丁醛中的物质。
又,在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当中,优选包含10-95质量%的所述无机微粒子(a)、1-20质量%的所述粘合剂树脂(b)和4-85质量%的所述溶剂(c)。
另外,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被优选用作等离子显示板、等离子地址液晶显示或者使用电子发射元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绝缘膜。此绝缘膜发挥作为在等离子显示板背面板上形成的地址电极保护膜或隔膜,或者在等离子显示板表面板上所形成的电介质层的机能。
其次,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包含作为必要成分的无机微粒子(a)、粘合剂树脂(b)和对无机材料接触角为不到5°的溶剂(c)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涂敷于等离子显示板部件上,烧成,在所述部件上形成绝缘膜。
在上述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中,前述部件优选是形成地址电极的等离子显示板的背面板,而且前述绝缘膜是地址电极保护膜。
在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中,前述部件优选是等离子显示板的背面板,而且前述绝缘膜是隔膜。此隔膜是在通常等离子显示板背面板上形成的地址电极上形成的。
另外在上述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中,前述部件优选是形成了显示电极的等离子显示板的表面板,而且前述绝缘膜是电介质层。
更进一步,前述等离子显示板的背面板和等离子显示板的表面板等部件优选是实施过紫外线洗净处理的。这样,能够除去玻璃基板上和电极上的有机性污物,使得涂料对玻璃基板和电极的润湿性优良,能够抑制凹陷。
发明的实施形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适于用于在等离子显示板、等离子地址液晶显示或用电子发射元件的图象形成装置中形成绝缘膜。
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包含作为必要成分的无机微粒子(a)、该无机微粒子的粘合剂树脂(b)和溶解该粘合剂树脂的溶剂(c),该涂料是为了在无机材料上形成绝缘膜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且使用对前述无机材料接触角为不到5°的溶剂。也就是说,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是由无机微粒子(a)形成的无机成分和至少包含作为前述无机成分的粘合剂的树脂(b)和溶解该树脂的溶剂(c)的有机成分构成,该溶剂对无机材料的接触角为不到5°。溶剂是用于分散无机成分而且溶解粘合剂树脂。
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在成为被涂敷面的无机材料上所希望的地方,涂敷所希望的厚度,根据需要加工或者图案形成后,烧成,热分解除去有机成分(脱粘合剂),形成绝缘膜。在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对于被涂敷面的湿润性不好时,在涂料和被涂敷面之间产生凹陷,在涂膜中产生空洞和针眼,更进一步地由于在涂料与被涂敷面的连接不好而造成涂膜脱落等。因此,为了防止空洞和针眼的产生以及涂膜的脱落,涂料对被涂敷面的湿润性良好是至关重要的。另外,由于涂料对被涂敷面的湿润性主要受到构成涂料的溶剂对于被涂敷面的湿润性的影响,所以溶剂对被涂敷面材料的湿润性良好是重要的,由此,溶剂对无机材料的接触角为小于5°为好。
在此,接触角可以使用接触角测定装置等,采用公知方法测定。
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优选用于在等离子显示板的背面板上形成隔膜。此隔膜通常在作为地址电极保护膜的背面电介质层上形成,背面电介质层是由玻璃薄膜或者陶瓷薄膜形成。因此,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对玻璃化合物和陶瓷化合物的湿润性良好是重要的,特别地,溶剂对玻璃化合物和陶瓷化合物的接触角为小于5°是所希望的。
使用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形成隔膜图案的方法,没有特别地限制,例如,用丝网印刷法反复形成图案的方法和在用丝网印刷法或者口模涂层等方法进行全面涂敷后,用喷沙法削出图案的方法等等。溶剂对玻璃化合物和陶瓷化合物的接触角为5°以上的时候,对作为被涂敷面的背面电介质层的涂料湿润性变得不好,或者由于在隔膜内所产生的空洞使隔膜倒塌,或者由于喷沙法所削出的图案不均一,所以不是所希望的。
另外,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优选用于在等离子显示板和等离子地址液晶显示中的电介质层和保护膜、使用电子发射元件的图象形成装置中的元件电极和上下配线用的层间绝缘膜的形成。哪一个都在铅玻璃、青板玻璃等玻璃基板和在该玻璃基板上所形成的银(Ag)等金属电极和ITO(indium tinoxide)等陶瓷电极等上进行的。此外,为了提高对比度,也有黑条等在玻璃基板上存在的场合,而且黑条主要是氧化钌等陶瓷类黑色颜料和粉末玻璃的混合物(化合物)。因此,绝缘膜形成用的涂料,无论是对玻璃化合物、金属化合物还是陶瓷化合物,润湿性都必须是良好的,特别地,对玻璃化合物、金属化合物和陶瓷化合物中的任一种,溶剂接触角为不到5°是所希望的。在溶剂对玻璃化合物、金属化合物和陶瓷化合物的接触角为5°以上的情况时,涂料对玻璃基板和电极的润湿性下降,因此,由于在涂敷工艺时气泡的混入,使得产生空洞和空隙,所以不是所希望的。
用于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的溶剂(c),只要对无机材料的接触角为不到5°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可列举,例如二乙基卡必醇、二缩丙二醇正丙醚、三丙二醇单甲醚、二乙基溶纤剂、卡必醇乙酸酯、二丁基溶纤剂和丙二醇二乙酸酯等。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以任何组合而使用。
一般地,在由二种以上有机溶剂构成的溶剂情况时,其湿润性受各溶剂的存在比例影响很大。例如,在混合对玻璃基板湿润性良好溶剂和不好溶剂的情况时,湿润性良好溶剂的比例越多,混合溶剂对玻璃基板的湿润性就越好。上述七种有机溶剂,对玻璃化合物、陶瓷化合物和金属化合物中的任何一种,接触角都不到5°,而且对上述无机材料具有非常优良的湿润性,所以不仅是在玻璃基板上,而且在玻璃基板上形成金属电极的复合基板上,也显示良好的湿润性。因此,作为绝缘膜形成用涂料中的溶剂,包含50质量%以上的选自上述七种溶剂中的至少一种溶剂,从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对被涂敷面的湿润性良好而且防止发生空洞和针眼方面考虑,是更优选的。
另外,作为溶剂(c),除上述七种有机溶剂以外,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可以使用混合其他溶剂的混合溶剂。作为可以混合的溶剂,可列举例如,α-、β-、γ-萜品醇等的萜烯类、乙二醇单烷基醚类、乙二醇二烷基醚类、二乙二醇单烷基醚类、二乙二醇二烷基醚类、乙二醇单烷基醚乙酸酯类、乙二醇二烷基醚乙酸酯类、二乙二醇单烷基醚乙酸酯类、二乙二醇二烷基醚乙酸酯类、丙二醇单烷基醚类、丙二醇二烷基醚类、丙二醇单烷基醚乙酸酯类、丙二醇二烷基醚乙酸酯类、二丙二醇单烷基醚类、二丙二醇二烷基醚类、二丙二醇单烷基醚乙酸酯类、二丙二醇二烷基醚乙酸酯类、三丙二醇单烷基醚类、三丙二醇二烷基醚类、三丙二醇三烷基醚类、三丙二醇单烷基醚乙酸酯类、三丙二醇二烷基醚乙酸酯类、三丙二醇三烷基醚乙酸酯类、甲醇、乙醇、异丙醇和1-丁醇等醇类等。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以任意二种以上的组合混合使用。
其中,作为溶剂(c),优选使用至少二种选自二乙基卡必醇、二缩丙二醇正丙醚、三丙二醇单甲醚、二乙基溶纤剂中的溶剂。这四种有机溶剂,与是否被紫外线洗净无关,全部对于玻璃化合物、陶瓷化合物、金属化合物的润湿性良好,而且能够低价制造。还有,这四种有机溶剂的沸点在10℃以上,各不相同(最低的是二乙基溶纤剂,其沸点为121℃;最高的是三丙二醇单甲醚,其沸点为242℃),干燥速度也完全不相同。因此,通过组合二种以上的溶剂,就能够防止在干燥的时候,溶剂成分从涂膜内急剧挥发的现象。结果,从能够抑制在干燥膜内部空洞和针眼的发生以及干燥膜表面的粗糙化方面考虑,是所希望的。
在调制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时,前述溶剂(c)的比例,相对于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全体,以4-85质量%为好,优选5-60质量%,更优选10-40质量%。当此溶剂的含量低于4质量%的时候,该涂料的流动性降低且涂敷性变坏;另一方面,当此溶剂的含量超过85质量%的时候,除在干燥时的收缩大,成为缺陷发生的原因以外,而且成本也高。
作为在本发明绝缘膜形成用涂料中所含有的作为无机成分的无机微粒子(a),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全部使用由能够形成绝缘膜的公知无机化合物构成的微粒子。其中,优选使用金属氧化物。特别优选使用SiO2、ZnO、B2O3、PbO、Bi2O3、BaO、P2O5、CaO、SrO、MgO等氧化物。作为绝缘膜一般使用的低熔点玻璃,可以使用混合二种以上这些氧化物的玻璃粉末。特别地,以PbO作为主要成分的玻璃粉末,因为易于抑制软化点调整等,所以可以优选使用。因此,通过在绝缘膜形成用涂料中混合前述微粒子,涂料的绝缘性变得良好。这些无机微粒子,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任意组合使用。
无机微粒子(a)的平均粒径可以在0.1-10μm范围,优选在0.3-7μm范围,更优选在0.5-5μm范围。当此平均粒径小于0.1μm的时候,微粒子的凝集性变强,在涂膜中易于产生缺陷;另一方面,当此平均粒径超过10μm的时候,在涂膜内部处的填充率降低,易于产生缺陷。
在调制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时,前述无机微粒子(a)的比例,相对于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全体,以10-95质量%为好,优选40-90质量%,更优选60-80质量%。当此溶剂的含量不足10质量%的时候,干燥·烧成时的损失大,而且成本高;另一方面,当此溶剂的含量超过95质量%的时候,该涂料的流动性降低且涂敷性变坏。
作为包含在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中的粘合剂树脂(b),没有特别地限定,只要能够发挥作为前述无机微粒子的粘结剂作用即可,以往公知的树脂都可以使用。通过使用这些粘合剂树脂,可以使无机微粒子在有机溶剂中均匀分散,并能够防止在将涂料涂敷·干燥以后涂膜形状的倒塌。
例如,可列举硝化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等的纤维素类树脂,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酯等的丙烯酸类树脂及其共聚物,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等。粘合剂树脂在绝缘膜形成用涂料中,可以单独使用其一种,或者可以并用使用二种以上。
在调制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时,前述粘合剂树脂(b)的比例,相对于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全体,以0.1-20质量%为好,优选0.5-10质量%,更优选1-5质量%。当此粘合剂树脂的含量不到0.1质量%的时候,对涂膜(干燥膜)的形状保持的必要量不够,形状倒塌;另一方面,当此粘合剂树脂的含量超过20质量%的时候,烧成时损失大,而且易于产生缺陷。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中,可以添加至少一种选自二氧化钛、氧化铝、钛酸钡、氧化锆等陶瓷以及高熔点玻璃的化合物作为填充剂(d)。这些填充剂具有降低热膨胀系数且减小烧成时的收缩率,并使基板所受到的应力降低等效果。特别地,在使用白色填充剂的时候,因为提高显示光的反射,能够作为提供高辉度映像的等离子显示板。填充剂的添加量,只要不损害上述绝缘膜形成用涂料的功能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制,相对于涂料全体,通常为1-20质量%,优选2-10质量%,从热膨胀系数的控制方面考虑,是所希望的。
用作前述无机微粒子的玻璃化合物,一般由于通过急剧冷却熔融玻璃化合物,然后粉碎的方法合成而成,所以呈粉末状态。因而,通过至少包含此粉末玻璃、有机溶剂和作为粘合剂的树脂的方法,能够制作涂料,其中所述的有机溶剂是为了使该粉末玻璃分散;所述的作为粘合剂的树脂是为了使该粉末玻璃在有机溶剂中均匀分散和防止引起在涂敷·干燥以后涂膜形状的倒塌。
在涂敷由此调制的涂料并使其干燥以后,通过烧成就能得到所希望的绝缘膜。因为作为分散介质的有机溶剂在干燥时挥发并且作为粘合剂的树脂在烧成时挥发,所以最后残留玻璃成分。作为分散介质的有机溶剂和作为粘合剂的树脂,在将玻璃粉末作为绝缘膜而形成的时候,为了能够使用低价的涂敷型的形成方法,是必要的。
从以上可以看出,作为用于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的前记无机微粒子(a)和填充剂(d)等无机成分,由烧成而形成玻璃的化合物是所希望的。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当中,根据需要,可以添加分散剂、增塑剂、粘度调节剂、低聚物、聚合物、紫外线吸光材料、感光性单体、光聚合引发材料、增感剂等。作为增塑剂,可列举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聚乙二醇、丙三醇等。作为粘度调节剂,可列举气凝胶(アエロジル )等触变剂。这些添加剂的配合比例,只要不损害前述绝缘膜形成用涂料的功能即可,没有特别地限制,相对于涂料全体,通常为0.01-20质量%,优选0.1-5质量%,从抑制烧成时缺陷的发生方面考虑,是所希望的。
在调制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时,例如可通过将无机微粒子、粘合剂树脂、溶剂和分散剂、增塑剂、低聚物、聚合物、紫外线吸光材料、感光性单体、光聚合引发材料、增感剂、其他添加剂及溶剂等各种成分配合成所希望的组成以后,用三辊混炼机、球磨机、碾轮式混沙机等分散机,进行均匀混合分散的方法,就能够调制出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
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能够适合用于等离子显示板、等离子地址液晶显示或使用电子发射元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绝缘膜的形成。
其次,用图1对使用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的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背面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等离子显示板的背面板通常是在背面玻璃基板2上形成地址电极5、作为保护膜的背面电介质层8、隔膜9和荧光体6。因而,在制造背面板的时候,首先在背面玻璃基板2上形成地址电极5。作为电极材料,从Ag、Cr-Cu-Cr等金属化合物的电阻值、与玻璃基板的附着力等方面考虑,是所希望的。另外,通过在电极材料中包含少量的玻璃成分,就能使地址电极具有与基板的优良附着力。
首先,在形成地址电极5的背面玻璃基板2上,使用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形成作为地址电极保护膜的背面电介质层8。具体地,涂敷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5-30μm,使得烧成后的厚度为2-10μm,形成电介质涂膜,然后烧成,就能够制造地址电极保护膜的背面电介质层8。
作为绝缘膜形成用涂料的涂敷方法,可以施行丝网印刷法、绕线棒刮涂法、辊涂法、口模涂敷法、刮涂法等一般方法。烧成气氛和温度因涂料和基板的特性而不同,但在空气、氮气等气氛中进行烧成为好。烧成炉可以使用间歇式烧成炉和带式、步进式的连续型烧成炉。烧成温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在400-600℃下烧成。
更进一步地,如上所述,在涂敷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形成电介质涂膜的时候,希望在涂敷工序之前具备由紫外线的洗净工序。所谓紫外线洗净工序就是利用紫外线的能量和由其所产生的O3,使有机化合物分解、氧化,进行反应直到最后剩余CO2和H2O,使污物气化的除去方法。通过进行紫外线洗净,能够除去玻璃基板上和电极上的有机性污物,使涂料对玻璃基板和电极的的润湿性在基板上均匀化,并且能够抑制由于在基板内润湿性的不均匀而引起的凹陷。
使绝缘膜形成用涂料的有机成分具有感光性,全面曝光等方法,形成电介质涂膜,进行烧成,也可以制造背面电介质层8。
其次,在形成背面电介质层8的等离子显示板背面板上,用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形成隔膜9。具体地,涂敷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300-600μm,使得烧成后的厚度为100-200μm,形成电介质涂膜。在此电介质涂膜上贴上呈图形的保护膜,用喷沙法削去不受保护的部分,除去保护膜,进行烧成,就能够制造隔膜9。
可以使用与背面电介质层8场合时相同的一般方法作为涂敷方法、烧成方法。
更进一步地,与背面电介质层8场合时相同,希望在涂敷工序的前面具备由紫外线的洗净工序。通过进行紫外线洗净,能够使涂料对背面电介质层8的润湿性在基板上均匀化,并且能够抑制由于在基板内润湿性的不均匀而引起的凹陷。
使绝缘膜形成用涂料的有机成分具有感光性,采用图案曝光等光刻法,形成电介质涂膜,进行烧成,也可以制得隔膜9。从用光刻法能够得到高纵横比的高精细隔膜9方面考虑,是所希望的。
另外,不仅可以如上所述分别烧成背面电介质层8和隔膜9,而且可以同时烧成,制造等离子显示板背面板。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等离子显示板背面板的制造方法,就能够以高的合格率制造背面电介质层8和隔膜9。
用本发明等离子显示板背面板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等离子显示板背面板,从空洞和针眼少且绝缘效果优良方面考虑,可以优选使用。
其次,用图1对使用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的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表面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等离子显示板前面板,一般是在前面玻璃基板1上设置透明电极4,然后在其上设置二个显示电极3,更进一步地以覆盖其上面的方式,设置表面电介质层7,然后形成作为保护膜的MgO膜10。
因为此表面电介质层7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在各显示电极3之间以及在显示电极3与地址电极5之间的短路(漏电),所以此表面电介质层7有必要具有所希望的绝缘效果。但是,形成像设置在背面玻璃基板2上的隔膜9那样的图案是不必要的。相反地,为了抑制显示不均匀性,平坦且透明性高的薄膜是必要的。因此,可以采用印刷法涂敷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干燥、烧成,进行制造。
首先,在表面玻璃基板1上,用溅射法等形成一般由ITO构成的透明电极4。接着用丝网印刷法或者光刻法等形成图案,烧成,形成显示电极4。可以使用与地址电极5相同的材料作为电极材料。在此,透明电极4并不一定是必要的,也可以在表面玻璃基板1上直接形成显示电极3。
其次,涂敷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30-150-μm,形成使得烧成后的厚度为10-50μm电介质涂膜,然后烧成,形成表面电介质层7。可以使用与背面电介质层8和隔膜9的场合时相同的一般方法作为涂敷方法、烧成方法。
更进一步地,与背面电介质层8和隔膜9的场合时相同,希望在涂敷工序的前面具有由紫外线的洗净工序。通过进行紫外线洗净,能够使涂料对表面玻璃基板1和对透明电极4等的润湿性在基板上均匀化,并且能够抑制由于在基板内润湿性的不均匀而引起的凹陷。
使绝缘膜形成用涂料的有机成分具有感光性,采用图案曝光等光刻法,形成电介质涂膜,进行烧成,也可以制得表面电介质层7。
因而,用本发明等离子显示板表面板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等离子显示板表面板,从空洞和针眼少且绝缘效果优良方面考虑,可以优选使用。
以下用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是,这些并不限定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表示的浓度在没有预先说明时就是质量%。
[实施例]
(实施例1-6和比较例1、2)
对以下所示的有机溶剂,用测定接触角的方法评价有机溶剂对各无机材料基板的润湿性。作为无机材料基板,使用玻璃基板(PD-200:旭硝子(株)制造)和分别全面蒸镀ITO、Ag、Cu、Cr的玻璃基板。还在电极形成以后,对紫外线(以下称为“UV”)洗净的基板,测定接触角。
·实施例1:二乙基卡必醇(二乙二醇二乙醚)
·实施例2:二丙二醇正丙醚
·实施例3:三丙二醇单甲醚
·实施例4:二乙基溶纤剂(乙二醇二乙醚)
·实施例5:卡必醇乙酸酯(二乙二醇一乙醚乙酸酯)
·实施例6:二丁基溶纤剂(乙二醇二丁醚)
·实施例7:丙二醇二乙酸酯
·比较例1:α-萜品醇
·比较例2:二甘醇一丁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正丁醚乙酸酯)
(接触角的测定方法)
用协和界面科学(株)制造的CA-X型接触角计测量接触角。各样品将从注射针前端到液滴下端的长度固定,使液滴量一致。在基板上滴下一定量的液滴,在基板上形成液滴以后,在扩大的控制器上测量滴下5秒钟后的接触角。接触角是如图2所示,测定直到液滴顶点的高度(h)和液滴与基板界面的长度(2r),用高/宽方法,按下式所求的值。
TanΘ1=h/r、接触角Θ=2Θ1
在表1中显示测定结果。接触角测定结果表示五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但是,偏差大的场合在该范围显示。
[表1]
                例No.                                          实施例           比较例
    1        2       3     4       5       6       7       1       2
接触角     玻璃基板   未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0°~8°      8.3°     10.5°     14.1°      8.1°
  UV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17.0°      12.8°
    ITO膜   未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0°~10°     小于5°      7.6     6.2°     小于5°
  UV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5.9°     小于5°
  Ag溅射膜   未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0°~10°     小于5°     20.8    小于5°     小于5°
  UV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Cu溅射膜   未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0°~9°     小于5°     19.4    小于5°     小于5°
  UV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Cr溅射膜   未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0°~10°     小于5°     17.3    小于5°     小于5°
  UV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耐电压    Ag电极   未处理   1.8kV      1.7kV     1.8kV   1.7kV    1.3kV     0.9kV     0.4kV    0.6kV     0.6kV
  UV处理   1.9kV      1.8kV     1.9kV   1.8kV    1.8kV     1.6kV     1.7kV    0.5kV     0.6kV
  Cr-Cu-Cr电极   未处理   1.6kV      1.7kV     1.7kV   1.6kV    1.2kV     0.9kV     0.4kV    0.4kV     0.6kV
  UV处理   1.7kV      1.8kV     1.7kV   1.6kV    1.8kV     1.7kV     1.7kV    0.6kV     0.6kV
   Ag电极+ITO电极   未处理   1.7kV      1.7kV     1.7kV   1.8kV    1.4kV     1.0kV     0.3kV    0.4kV     0.6kV
  UV处理   1.7kV      1.8kV     1.8kV   1.7kV    1.6kV     1.7kV     1.6KV    0.5kV     0.6kV
 Cr-Cu-Cr电极+ITO电极   未处理   1.6kV      1.7kV     1.8kV   1.7kV    1.4kV     0.8kV     0.3kV    0.5kV     0.5kV
  UV处理   1.6kV      1.8kV     1.8kV   1.7kV    1.7kV     1.6kV     1.6kV    0.4kV     0.6kV
    地址电极保护效果   未处理     ○       ○      ○     ○     ○      ×       ×      ×      ×
  UV处理     ○       ○      ○     ○     ○      ○       ○      ×      ×
     作为隔膜的效果   未处理     ○       ○      ○     ○     △      ×       ×      ×      ×
  UV处理     ○       ○      ○     ○     ○      ○       ○      ×      ×
在表1中,如比较例1和2所示,构成现行绝缘膜形成用涂料的溶剂,对Ag、Cu、Cr之类的金属化合物的润湿性良好,但对像ITO那样的陶瓷化合物,α-萜品醇的润湿性不太好,对玻璃基板的润湿性更不好。这对施行UV洗净的基板也具有相同的结果。
另一方面,实施例1-4的溶剂对玻璃基板、金属化合物和陶瓷化合物中的任一种,润湿性都优良,UV洗净后也是同样的。
实施例5中的溶剂,随基板上的测定位置不同,接触角稍有变动,但在UV洗净后的基板上,无论在哪一个位置都显示良好的润湿性。
可以看出,实施例6和7中的溶剂,在未处理的基板上,对玻璃基板、金属化合物和陶瓷化合物中的润湿性有不好的场合,但是通过对基板实施UV洗净后,对基板的润湿性大大地变好,也看不到不均一现象。
(绝缘膜形成用涂料的调制)
使用将在上述接触角测量中所使用的有机溶剂作为100%的溶剂,按以下组成比和方法,制作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混合·预混炼200克含10%乙基纤维素(ダウ·ケミカル制造,商品名为“エトセルSTD-7”、聚合度为60,000)的载色剂(溶解树脂的溶剂)和300克作为玻璃粉末的平均粒径为3μm的氧化铅类玻璃料(组成:PbO-MgO-B2O3-SiO2),用三辊滚筒混炼,制成绝缘膜形成用涂料。
(耐电压的评价)
用以下方法测定施行此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得到的电介质层的绝缘性(耐电压性)。
在玻璃基板(PD-200)上印刷烧成型的Ag糊料,在590℃下烧成,形成下部电极。在其上面,以下部电极的端部露出的形式,印刷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在590℃下烧成。还调整印刷条件,使烧成后的电介质层膜厚度为30μm。更进一步地,在其上面,以纳入下部电极面积的形式涂敷热固化型的Ag糊料,在150℃下烧成,形成上部电极。以与上部和下部电极的端部相反的形式取接点,用耐电压测定器(菊水电子制造)测定耐电压值,以0.5mA的电力漏电的时间点作为绝缘破坏。同样,也测定在Cr-Cu-Cr电极上所形成的电介质层的耐电压。
作为Ag电极(下部电极)的基底电极,在由溅射方法以厚2μm的图形制作ITO电极的玻璃基板(PD-200)上,用上述方法制备形成Ag电极(下部电极)的试样。而且与上述相同,用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形成电介质层,然后对由热固化型Ag糊料形成上部电极的基板,同样测定耐电压。同样,也测定在Cr-Cu-Cr电极上所形成的电介质层的耐电压。
将以上测定结果,汇总于表1中。
如从表1中所看出的那样,由实施例1-4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电介质层,没有空洞和针眼,具有良好的耐电压特性。
由实施例5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电介质层,没有空洞和针眼,即使在基板未处理状态下,也具有实用上充分的耐电压特性,通过实施UV洗净,得到更进一步提高耐电压特性的电介质层。
由实施例6和7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电介质层,在未处理的基板上制作时,耐电压特性不充分,但通过实施UV洗净,就得到具有实用上充分的耐电压特性的电介质层。
另一方面,由比较例1和2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电介质层,全都产生空洞和针眼,与实施例的耐电压特性相比,耐电压特性也要差一些。
(地址电极保护效果的评价)
其次,对作为地址电极保护膜的效果进行评价。在玻璃基板(PD-200)上印刷烧成型的Ag糊料,在590℃下烧成,形成下部电极。在其上面,以覆盖全面的形式,印刷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使烧成后的膜厚度为3μm,在590℃下烧成。所得到的绝缘膜是一次涂敷形成的绝缘膜。此结果示于表1中。
地址电极保护效果按以下基准评价。
○:不产生空洞和针眼
×:产生空洞和针眼
由表1可以看出,由实施例1-5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地址电极保护膜,没有空洞和针眼等的缺陷,显示作为保护膜的充分效果。
由实施例6和7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地址电极保护膜,在未处理基板上产生空洞和针眼,不足以作为保护膜。在UV洗净基板上没有空洞和针眼等的缺陷,显示作为保护膜的充分效果。
另一方面,由比较例1和2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地址电极保护膜,产生空洞和针眼,不足以作为保护膜。
(作为隔膜的评价)
在玻璃基板(PD-200)上涂敷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使烧成后的膜厚度为200μm,然后干燥,在用被图形化的保护膜覆盖后,由喷沙法形成隔膜图案。除去保护膜以后在590℃下烧成,形成隔膜。将其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隔膜按以下基准评价。
○:不产生空洞和针眼,没有隔膜剥离
△:不产生空洞和针眼,但隔膜剥离
×:产生空洞和针眼,隔膜剥离
由表1可以看出,由实施例1-4中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隔膜,没有空洞和针眼等缺陷,也没有隔膜中的一部分从玻璃基板上剥离。
由实施例5中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隔膜,没有空洞和针眼的产生,但也有隔膜剥离发生的场合。但是,经施行UV洗净,也能够抑制隔膜剥离的发生。
由实施例6和7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隔膜,在未处理基板上发生空洞和针眼,有隔膜剥离等发生的场合。但是,在UV洗净的基板上,不引起空洞和针眼的发生、隔膜的剥离等,所以作为隔膜是足够的。
由比较例1和2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地址电极保护膜,产生空洞和针眼,或者发生不形成隔膜的场合或者隔膜中的一部分剥离。
[表2]
  DCr    CrAc   BCA
    实施例8    3    1
    实施例9    1    1
    比较例3    1    3
    实施例10     3    1
    实施例11     1    1
    比较例4     1    3
[表3]
                 例No.                                        实施例              比较例
       8       9        10       11       3       4
接触角      玻璃基板    未处理      小于5°     小于5°      0°~7°     0°~10°      8.4°      11.3°
   UV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7.6°      13.2°
     ITO膜    未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UV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Ag射膜    未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UV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Cu溅射膜    未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UV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C溅射r膜    未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UV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耐电压     Ag电极    未处理      1.8kV     1.7kV       1.3kV      1.2kV     0.8kV      0.5kV
   UV处理      1.8kV     1.8kV       1.7kV      1.8kV     0.7kV      0.5kV
   Cr-Cu-Cr电极    未处理      1.7kV     1.7kV       1.3kV      1.2kV     0.7kV      0.5kV
   UV处理      1.7kV     1.8kV       1.6kV      1.6kV     0.7kV      0.4kV
    Ag电极+ITO电极    未处理      1.6kV     1.6kV       1.4kV      1.2kV     0.7kV      0.5kV
   UV处理      1.6kV     1.8kV       1.8kV      1.8kV     0.7kV      0.5kV
  Cr-Cu-Cr电极+ITO电极    未处理      1.6KV     1.7kV       1.4kV      1.2kV     0.7kV      0.5kV
   UV处理      1.6kV     1.7kV       1.7kV      1.7kV     0.7kV      0.5kV
    地址电极保护效果    未处理       ○       ○         ○       ○      ×        ×
   UV处理       ○       ○         ○       ○      ×        ×
     作为隔膜的效果    未处理       ○       ○         △       △      ×        ×
   UV处理       ○       ○         ○       ○      △        ×
(实施例8-11和比较例3、4)
对于按表2中所示的比率混合有机溶剂所制作的各混合溶剂,与实施例1-7和比较例1、2同样,评价润湿性。其中,DCr:二乙基卡必醇,CrAc:二甘醇一乙醚乙酸酯,BCA:丁基卡必醇乙酸酯。还同样制作绝缘膜形成用涂料,评价其耐电压性、地址电极保护效果和作为隔膜的效果。将这些结果列于表3中。
由表3可以看出,由实施例8和9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电介质层,没有空洞和针眼等,具有良好耐电压特性。
由实施例10和11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电介质层,没有空洞和针眼等,即使在基板未处理状态,具有实用上充分的耐电压特性,而且通过实施UV洗净,就得到进一步提高的耐电压特性的电介质层。
由比较例3和4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电介质层,都产生空洞和针眼,耐电压特性也略差。
另外,作为地址电极保护膜,由表3可以看出,由实施例8-11中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地址电极保护膜,没有空洞和针眼等缺陷,显示作为保护膜的充分效果。
另一方面,由比较例3和4中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地址电极保护膜,发生空洞和针眼,作为保护膜是不够的。
还有,作为隔膜,由表3可以看出,由实施例8和实施例9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隔膜,没有空洞和针眼等缺陷,或者没有隔膜中的一部分从玻璃基板剥离。由实施例10和11中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隔膜,没有空洞和针眼的发生,但有隔膜发生剥离的情况。但是,通过施行UV洗净,也能抑制隔膜的剥离的发生。
另一方面,由比较例3和4中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地址电极保护膜,发生空洞和针眼,或者发生不形成隔膜的场合,或者隔膜中的一部分剥离
[表4]
    DECe    DCr    DPnP    TPM
   实施例12      1     1
   实施例13      1     1
   比较例14      1     1
   实施例15     1     1
   实施例16     1     1
   实施例7     1     1
(实施例12-17)
对于按(表4)中所示的比率混合有机溶剂所制作的各混合溶剂,与实施例1-11和比较例1-4同样,评价润湿性。其中,DECe:二乙基溶纤剂,DCr:二乙基卡必醇,DPnP:二丙二醇正丙醚,TPM:三丙二醇单甲醚。还同样制作绝缘膜形成用涂料,评价其耐电压性、地址电极保护效果和作为隔膜的效果。将这些结果列于表5中。
[表5]
                例No.                                                  实      施      例
      12       13       14      15      16      17
接触角     玻璃基板    未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UV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ITO膜    未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UV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Ag溅射膜    未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UV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Cu溅射膜    未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UV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Cr溅射膜    未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UV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耐电压    Ag电极    未处理     2.0kV     2.1kV      2.2kV     2.2kV     2.3kV     2.3kV
   UV处理     2.0kV     2.2kV      2.2kV     2.3kV     2.3kV     2.3kV
  Cr-Cu-Cr电极    未处理     1.9kV     2.0kV      2.1kV     2.2kV     2.2kV     2.3kV
   UV处理     2.0kV     2.0kV      2.1kV     2.2kV     2.3kV     2.3kV
   Ag电极+ITO电极    未处理     1.9kV     2.1kV      2.1kV     2.3kV     1.9kV     2.1kV
   UV处理     2.0kV     2.2kV      2.1kV     2.3kV     2.1kV     2.1kV
 Cr-Cu-Cr电极+ITO电极    未处理     2.0kV     2.0kV      2.1kV     2.0kV     1.9kV     2.0kV
   UV处理     2.0kV     2.2kV      2.2kV     2.0kV     2.0kV     2.2kV
    地址电极保护效果    未处理       ○       ○       ○      ○      ○      ○
   UV处理       ○       ○       ○      ○      ○      ○
     作为隔膜的效果    未处理       ○       ○       ○      ○      ○      ○
   UV处理       ○       ○       ○      ○      ○      ○
由表5可以看出,由实施例12-17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电介质层,没有空洞和针眼等缺陷,具有良好耐电压特性。而且这些涂料与溶剂为单成分的实施例1-7和含有润湿性较差的溶剂的实施例8-11相比,耐电压特性提高。
另外,作为地址电极保护膜,由表5可以看出,由实施例12-17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地址电极保护膜,没有空洞和针眼等缺陷,显示作为保护膜的充分效果。
另外,由表5可以看出,由实施例12-17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隔膜,没有空洞和针眼等缺陷,或者没有隔膜中的一部分从玻璃基板剥离,足以作为隔膜。
(实施例18-24和比较例5、6)
对于玻璃基板是青板玻璃(#0050:松浪硝子工业制造)的场合,与实施例1-7和比较例1、2同样,测试如下所示的有机溶剂的接触角。各溶剂对青板玻璃的接触角示于表6中。
·实施例18:二乙基卡必醇(二乙二醇二乙醚)
·实施例19:二丙二醇正丙醚
·实施例20:三丙二醇单甲醚
·实施例21:二乙基溶纤剂(乙二醇二乙醚)
·实施例22:二甘醇一乙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
·实施例23:二丁基溶纤剂(乙二醇二丁醚)
·实施例24:丙二醇二乙酸酯
·比较例5:α-萜品醇
·比较例6:丁基二甘醇一乙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正丁醚乙酸酯)
还同样制作绝缘膜形成用涂料,除了用青板玻璃(#0050)代替玻璃基板(PD-200)以外,与实施例1-7和比较例1、2相同,评价其耐电压性、地址电极保护效果和作为隔膜的效果。将这些结果列于表6中。
[表6]
                例No.                                            实施例           比较例
    18      19       20      21      22      23      24      5      6
 接触角     玻璃基板   未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0°~7°     6.9°     9.8°     13.5°     9.4°
  UV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18.8°     11.2°
耐电压      Ag电极   未处理   1.7kV    1.7kV     1.8kV    1.7kV     1.3kV    0.9kV    0.6kV     0.5kV     0.6kV
  UV处理   1.8kV    1.7kV     1.8kV    1.8kV     1.8kV    1.6kV    1.6kV     0.4kV     0.5kV
    Cr-Cu-Cr电极   未处理   1.7kV    1.8kV     1.7kV    1.7kV     1.2kV    0.8kV    0.5kV     0.4kV     0.6kV
  UV处理   1.8kV    1.8kV     1.7kV    1.7kV     1.7kV    1.7kV    1.6kV     0.5kV     0.6kV
     Ag电极+ITO电极   未处理   1.7kV    1.7kV     1.8kV    1.7kV     1.1kV    0.9kV    0.7kV     0.6kV     0.6kV
  UV处理   1.7kV    1.8kV     1.9kV    1.8kV     1.6kV    1.7kV    1.7kV     0.5kV     0.4kV
   Cr-Cu-Cr电极+ITO电极   未处理   1.7kV    1.8kV     1.7kV    1.7kV     1.1kV    0.9kV    0.7kV     0.5kV     0.4kV
  UV处理   1.8kV    1.8kV     1.9kV    1.7kV     1.7kV    1.7kV    1.6kV     0.3kV     0.4kV
    地址电极保护效果   未处理     ○      ○       ○      ○      ○      ×      ×      ×      ×
  UV处理     ○      ○       ○      ○      ○      ○      ○      ×      ×
     作为隔膜的效果   未处理     ○      ○       ○      ○      △      ×      ×      ×      ×
  UV处理     ○      ○       ○      ○      ○      ○      ○      ×      ×
由表6可以看出,如比较例5和6所示,构成现行绝缘膜形成用涂料的溶剂,对玻璃基板的润湿性不好,即使是已实施UV洗净的基板,也是同样的结果。
实施例18-21的溶剂对玻璃基板的润湿性优良,UV洗净后也是同样的结果。
实施例22的溶剂,由于在基板上测定位置不同,接触角略有变动,但在UV洗净后的基板上,无论什么位置都显示良好的润湿性。
实施例23-24的溶剂,可以看出在未处理基板上对玻璃基板的润湿性不好的场合,但通过在基板上施行UV洗净,对基板的润湿性大为变好,也没有看见偏差。
由表6可以看出,由实施例18-21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电介质层,没有空洞和针眼等,具有良好的耐电压特性。
由实施例22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电介质层,没有空洞和针眼等,即使在基板未处理状态,仍具有实用上充分的耐电压特性,而且通过实施UV洗净,就得到进一步提高的耐电压特性的电介质层。
由实施例23和24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电介质层,在未处理基板上所制作的场合时的耐电压特性不充分,但通过实施UV洗净,就得到具有实用上充分的耐电压特性的电介质层。
另一方面,由比较例5和6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电介质层,都发生空洞和针眼,耐电压特性也略差。
另外,由表6可以看出,由实施例18-22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地址电极保护膜,没有空洞和针眼等缺陷,显示作为保护膜的充分效果。
由实施例23和24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地址电极保护膜,在未处理基板上没有发生空洞和针眼,作为保护膜是不够的,但在UV洗净基板上没有空洞和针眼等缺陷,显示作为保护膜的充分效果。
另一方面,由比较例5和6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地址电极保护膜,发生空洞和针眼,作为保护膜是不够的。
由表6可以看出,由实施例18-21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隔膜,没有空洞和针眼等缺陷,或者没有隔膜中的一部分从玻璃基板剥离。
由实施例22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隔膜,没有空洞和针眼的发生,但也有隔膜剥离的情况。但是,通过施行UV洗净,也能抑制隔膜的剥离。
由实施例23和24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隔膜,在未处理基板上发生空洞和针眼以及产生隔膜剥离等情况。但是,在UV洗净基板上,不引起空洞和针眼的发生以及隔膜的剥离,作为隔膜是足够的。
另一方面,由比较例5和6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地址电极保护膜,发生空洞和针眼,或者发生不形成隔膜的场合,或者隔膜中的一部分剥离。
(实施例25-28和比较例7、8)
对于按表2中所示的比率混合有机溶剂所制作的各混合溶剂,与实施例1-7和比较例1、2同样,评价这些对青板玻璃(#0050)的润湿性。其中,DCr:二乙基卡必醇,CrAc:二甘醇一乙醚乙酸酯,BCA:丁基卡必醇乙酸酯,实施例25、26、27和28各自作为与实施例8、9、10和11相同组成的溶剂,比较例7和8各自使用与比较例3和4相同组成的溶剂。还同样制作绝缘膜形成用涂料,与实施例18-24和比较例5、6相同,对青板玻璃形成绝缘膜,评价其耐电压、地址电极保护效果和作为隔膜的效果。将这些结果列于表7中。
[表7]
              例No.                                       实施例                 比较例
     25       26     27       28       7       8
 接触角   玻璃基板    未处理    小于5°     小于5°    0°~8°     0°~9°      7.8°      10.3°
   UV处理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小于5°      7.6°      11.8°
耐电压    Ag电极    未处理    1.7kV     1.8kV     1.4kV      1.3kV      0.8kV      0.6kV
   UV处理    1.7kV     1.8kV     1.7kV      1.6kV      0.7kV      0.6kV
  Cr-Cu-Cr电极    未处理    1.7kV     1.7kV     1.3kV      1.3kV      0.8kV      0.5kV
   UV处理    1.8kV     1.8kV     1.7kV      1.7kV      0.7kV      0.5kV
   Ag电极+ITO电极    未处理    1.8kV     1.9kV     1.2kV      1.4kV      0.7kV      0.7kV
   UV处理    1.7kV     1.8kV     1.8kV      1.8kV      0.7kV      0.5kV
 Cr-Cu-Cr电极+ITO电极    未处理    1.9kV     1.9kV     1.3kV      1.5kV      0.8kV      0.6kV
   UV处理    1.8kV     1.8kV     1.7kV      1.7kV      0.7kV      0.5kV
   地址电极保护效果    未处理      ○       ○      ○       ○       ×       ×
   UV处理      ○       ○      ○       ○       ×       ×
    作为隔膜的效果    未处理      ○       ○      △       △       ×       ×
   UV处理      ○       ○      ○       ○       △       ×
由表7可以看出,由实施例25和26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电介质层,没有空洞和针眼等,具有良好的耐电压特性。
由实施例27和18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电介质层,没有空洞和针眼等,即使在基板未处理状态,也具有实用上充分的耐电压特性,而且通过实施UV洗净工艺,就得到进一步提高的耐电压特性的电介质层。
由比较例7和8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电介质层,都发生空洞和针眼,耐电压特性也略差。
另外,作为地址电极保护膜,由表7可以看出,由实施例25-28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地址电极保护膜,没有空洞和针眼等缺陷,显示作为保护膜的充分效果。
另一方面,由比较例7和8中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地址电极保护膜,发生空洞和针眼,作为保护膜是不够的。
作为隔膜,由表7可以看出,由实施例25和26中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隔膜,没有空洞和针眼等缺陷,或者没有隔膜中的一部分从玻璃基板剥离。由实施例27和28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隔膜,没有空洞和针眼的发生,但有隔膜剥离的情况。但是,通过施行UV洗净工艺,也能抑制隔膜的剥离。
另一方面,由比较例7和8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所制作的地址电极保护膜,发生空洞和针眼,或者发生不形成隔膜的场合,或者隔膜中的一部分剥离。
[本发明的效果]
正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是通过将对玻璃化合物(玻璃基板等)、金属化合物(Ag电极等)和陶瓷化合物(ITO膜等)润湿性都很好,与这些无机材料的接触角为小于5°的有机溶剂作为主溶剂,使其存在比例在全部溶剂中为50重量%以上,得到与玻璃基板、Ag电极和ITO膜的润湿性都非常好,结果不引起凹陷和空隙发生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因而,使用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形成绝缘层,能够提供没有空洞和针眼发生且耐电压优良的等离子显示板等。
另外,使用本发明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形成等离子显示板的表面玻璃基板的电介质层,或者形成背面玻璃基板的电介质层,或者形成背面玻璃基板的隔膜,能够以高的合格率得到等离子显示板。
[图面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等离子显示板构造的剖面图。
[图2]是接触角测定方法的说明图。
[符号的说明]
1  表面玻璃基板
2  背面玻璃基板
3  显示电极
4  透明电极
5  地址电极
6  荧光体
7  表面电介质层
8  背面电介质层
9  隔膜
10 MgO膜

Claims (14)

1、一种绝缘膜形成用涂料,该涂料是用于在从玻璃、陶瓷和金属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无机材料上形成绝缘膜的涂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作为必要成分的无机微粒子(a)、粘合剂树脂(b)和对上述无机材料接触角小于5°的溶剂(c)。
2、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其中,所述的无机材料是全部包含玻璃、陶瓷和金属的材料。
3、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其中,所述的玻璃是玻璃基板,所述的陶瓷是ITO膜,所述的金属是金属电极。
4、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其中,所述溶剂(c)包含50质量%以上的选自二乙基卡必醇、二缩丙二醇正丙醚、三丙二醇单甲醚、二乙基溶纤剂、二甘醇一乙醚乙酸酯、二丁基溶纤剂和丙二醇二乙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溶剂。
5、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其中,所述溶剂(c)包含50质量%以上的选自二乙基卡必醇、二缩丙二醇正丙醚、三丙二醇单甲醚、二乙基溶纤剂中的至少一种溶剂。
6、按照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其中,所述溶剂(c)包含选自二乙基卡必醇、二缩丙二醇正丙醚、三丙二醇单甲醚和二乙基溶纤剂中的二种以上的溶剂。
7、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其中,所述的无机微粒子(a)是选自SiO2、ZnO、B2O3、PbO、Bi2O3、BaO、P2O5、CaO、SrO和MgO中的至少一种物质。
8、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其中,所述的粘合剂树脂(b)是选自纤维素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乙烯醇和聚乙烯醇缩丁醛中的至少一种物质。
9、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其中,包含10-95质量%的所述无机微粒子(a)、1-20质量%的所述粘合剂树脂(b)和4-85质量%的所述溶剂(c)。
10、一种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包含作为必要成分的无机微粒子(a)、粘合剂树脂(b)和对无机材料接触角小于5°的溶剂(c)的绝缘膜形成用涂料,涂敷于等离子显示板部件上,烧成,在所述部件上形成绝缘膜。
11.按照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部件是形成地址电极的等离子显示板的背面板,而且前述绝缘膜是地址电极保护膜。
12.按照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部件是等离子显示板的背面板,而且前述绝缘膜是隔膜。
13.按照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部件是形成显示电极的等离子显示板的表面板,而且前述绝缘膜是电介质层。
14.按照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部件是实施过紫外线洗净处理的。
CNB011384476A 2000-10-11 2001-10-11 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及用该涂料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259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310390 2000-10-11
JP310390/00 2000-10-11
JP21399/01 2001-01-30
JP2001021399 2001-0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6364A true CN1356364A (zh) 2002-07-03
CN1232591C CN1232591C (zh) 2005-12-21

Family

ID=26601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3844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2591C (zh) 2000-10-11 2001-10-11 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及用该涂料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6808435B2 (zh)
CN (1) CN1232591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1328C (zh) * 2003-04-24 2009-02-11 捷时雅股份有限公司 等离子显示面板用含无机粒子组合物、转印薄膜和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1150012B (zh) * 2006-09-19 2012-05-09 Tdk株式会社 电极高度差吸收电介质糊料和叠层陶瓷电子部件的制备方法
CN102692817A (zh) * 2011-03-25 2012-09-26 株式会社东芝 模板、模板的表面处理方法、模板的表面处理装置和图案形成方法
CN104212345A (zh) * 2014-09-03 2014-12-17 钱黎明 一种等离子设备专用绝缘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18991A (zh) * 2017-10-23 2018-03-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57930B2 (ja) * 2002-07-05 2005-06-08 パイオニア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製造方法、蛍光体層の検査方法及び蛍光体層の検査装置
DE102004004478A1 (de) * 2004-01-28 2005-08-18 Patent-Treuhand-Gesellschaft für elektrische Glühlampen 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Entladungslampen
JP2008123806A (ja) * 2006-11-10 2008-05-29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基板構体の製造方法
KR100833713B1 (ko) * 2007-03-23 2008-05-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전극 조성물
JP4935742B2 (ja) * 2008-04-04 2012-05-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金属酸化物ペースト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WO2011118151A1 (ja) * 2010-03-26 2013-07-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02543628A (zh) * 2012-02-13 2012-07-04 安徽鑫昊等离子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线体制作工艺
CN103555041A (zh) * 2013-10-14 2014-02-05 上海奇佳化工有限公司 具有高冲片性能无取向电工钢绝缘涂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EP3694819A4 (en) * 2017-10-13 2021-05-12 GCP Applied Technologies Inc. CONTROLLED HYDRATION OF BURNING LI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274963A (en) * 1985-01-25 1990-10-09 Takao Aoki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thin fil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5879217A (en) * 1995-02-14 1999-03-09 Sony Corporation Cathode ray tub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H08309251A (ja) 1995-05-22 1996-11-26 Hitachi Chem Co Ltd 極薄膜感光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法
JP3450581B2 (ja) 1996-04-17 2003-09-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配線基板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製造方法
JPH10307390A (ja) 1997-05-08 1998-11-17 Toshiba Corp 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シャドウ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JP4240577B2 (ja) 1998-05-18 2009-03-18 東レ株式会社 誘電体ペース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00016835A (ja) 1998-06-30 2000-01-18 Toray Ind Inc ディスプレイ用絶縁ペースト
JP2001332130A (ja) * 2000-05-19 2001-11-30 Tdk Corp 機能性膜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1328C (zh) * 2003-04-24 2009-02-11 捷时雅股份有限公司 等离子显示面板用含无机粒子组合物、转印薄膜和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1150012B (zh) * 2006-09-19 2012-05-09 Tdk株式会社 电极高度差吸收电介质糊料和叠层陶瓷电子部件的制备方法
CN102692817A (zh) * 2011-03-25 2012-09-26 株式会社东芝 模板、模板的表面处理方法、模板的表面处理装置和图案形成方法
CN102692817B (zh) * 2011-03-25 2014-12-17 株式会社东芝 模板、模板的表面处理方法、模板的表面处理装置和图案形成方法
CN104212345A (zh) * 2014-09-03 2014-12-17 钱黎明 一种等离子设备专用绝缘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18991A (zh) * 2017-10-23 2018-03-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07818991B (zh) * 2017-10-23 2020-06-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20063527A1 (en) 2002-05-30
US6808435B2 (en) 2004-10-26
CN1232591C (zh) 2005-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2591C (zh) 绝缘膜形成用涂料及用该涂料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
CN1230857C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690002A (zh) 适用于等离子显示屏的玻璃组合物和浆体组合物以及等离子显示屏
CN1848355A (zh) 黑色导电厚膜组合物,黑电极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318824A (zh) 生产性优良的等离子体显示屏的制法
CN1205512C (zh) 图案、布线、电路板、电子源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362720A (zh) 适用于显示器的等离子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848303A (zh) 黑导电组合物、黑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CN1945752A (zh) 制造等离子显示器的导电组合物和后基板的方法
CN1809598A (zh) 涂膏用粘合树脂
CN1238765C (zh) 感光性膏状物、等离子体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841191A (zh) 光敏厚膜介电糊料组合物及使用该物质制造绝缘层的方法
CN1306537C (zh) 电子源
CN1707733A (zh) 层叠片、等离子显示屏用背面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595586A (zh) 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522980A (zh) 玻璃陶瓷组合物和厚膜玻璃浆组合物
CN1128280A (zh) 绝缘组合物,未烧结的绝缘带和形成等离子显示仪隔离棱的方法
CN101060056A (zh) 电介质、含电介质的显示器以及电介质制造方法
CN1264184C (zh) 气体放电面板以及气体放电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910518A (zh) 感光性无机膏状组合物、未烘烤片状体、以及等离子显示器前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627188A (zh) 含有无机粉体的树脂组合物、转印膜和等离子体显示屏的制造方法
CN1210095A (zh) 用于等离子显示器件阻挡肋成形的复合材料及方法
CN101723597B (zh) 用于形成电介质层的玻璃粉、浆料组合物、应用其的显示器及包含该显示器的电器
CN1228802C (zh) 黑底用分散液组合物及其用于显示装置的用途
CN1287408C (zh) 糊料、透明绝缘膜、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221

Termination date: 201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