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56048A - 在生面团上形成折痕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在生面团上形成折痕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56048A
CN1356048A CN01139418A CN01139418A CN1356048A CN 1356048 A CN1356048 A CN 1356048A CN 01139418 A CN01139418 A CN 01139418A CN 01139418 A CN01139418 A CN 01139418A CN 1356048 A CN1356048 A CN 1356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ugh
pasta
folding line
top surface
rod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39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34282C (zh
Inventor
田代康宪
细谷昌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heon Automat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heon Automat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heon Automat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heon Automatic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56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56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428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428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C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MAKING OR PROCESSING DOUGHS; HANDLING BAKED ARTICLES MADE FROM DOUGH
    • A21C11/00Other machines for forming the dough into its final shape before cooking or baking
    • A21C11/12Apparatus for slotting, slitting or perforating the surface of pieces of dough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C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MAKING OR PROCESSING DOUGHS; HANDLING BAKED ARTICLES MADE FROM DOUGH
    • A21C11/00Other machines for forming the dough into its final shape before cooking or baking
    • A21C11/02Embossing mach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C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MAKING OR PROCESSING DOUGHS; HANDLING BAKED ARTICLES MADE FROM DOUGH
    • A21C9/00Other apparatus for handling dough or dough pieces
    • A21C9/04Apparatus for spreading granular material on, or sweeping or coating the surfaces of, pieces or sheets of dough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5/00Food or foodstuff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23L5/00 – A23L33/00;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Abstract

在生面团(5)的粗糙球形顶部表面形成折痕的方法和设备,在经过如发酵或蒸加工成为成品时依然能够保持折痕。该设备(1)包括多个可沿正反方向转动的在假想圆上等间隔设置的转动轴(37);倾斜杆件(39)向下延伸并被固定到相应的转动轴(37)上转动,其运动平面形成了上下倒置的多角形圆锥。当杆件(39)转动时,其下端的折痕成型部分在生面团上沿着一定方向形成沟槽,使生面团顶部表面剥离,随着剥离加工的延续,由剥离部分构成的凸出部分逐渐变厚。

Description

在生面团上形成折痕的方法和设备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一片食品材料、例如生面团的顶部表面形成折痕的方法和设备,其中所述生面团具有粗糙的球形顶部,例如中国小面包或其它类型的小面包,特别是本发明涉及在被加工成成品后、允许在该片生面团上形成折痕的方法和设备。
现有技术的说明
在一种常规的方法中,要在一片生面团、例如中国小面包或其它类型的小面包的顶部表面形成折痕,将一个模具压靠在小面包上,以便形成沟槽,并且由此形成折痕。可是,当采用这种方法在小面包的顶部表面形成折痕或沟槽时,所述小面包会经过下述加工程序,例如经过发酵或蒸加工,从而使沟槽的壁下垂,使得折痕几乎消失。因此,通常采用人工在中国小面包或者类似物上形成折痕。
在现有技术的公开出版物中已经提出了采用机械设备在一片生面团的球形顶部表面形成折痕,例如日本专利JP-B-H3-72268和JP-B-2761855。
在公开的第一份文件JP-B-H3-72268(现有技术第一份公开文件)中,多个成型板可以沿径向往复移动,所述成型板具有内端部。每一个所说内端部具有折痕成型部分,折痕成型部分朝向一定方向弯曲,其中要在一片生面团上形成的折痕被扭转。多个成型板沿径向前进,进入该片生面团,所述生面团位于由成型板围绕的中央位置,以便在生面团的顶部表面、离开顶部表面的中心一预定距离的位置,由折痕成型部分形成沟槽,通过扭转顶部周边形成涡旋形状的折痕。而且,具有较小直径的垂直轴接触并且沿水平方向转动顶部,以便扭转折痕。
因此,在公开的第一份文件中,在一片生面团的顶部表面形成扭转的折痕,这些折痕能保持在成品中。但是,在现有技术的第一份文件公开的设备中,需要设置使多个成型板往复运动的结构,以及允许垂直轴接触并且扭转一片生面团顶部的机构,因此这种机械结构相对复杂。因此这种设备存在需要改善的问题。
在第二份公开的文件JP-B-2761855中(第二份现有技术的公开文件),在一假想圆上设有多个支撑杆件,使得支撑杆件相互等间隔设置,并且面向与假想圆相切的方向。具有折痕成型板的双臂曲柄,所述折痕成型板位于双臂曲柄的下部,将双臂曲柄枢转安装在支撑杆件上,因此当双臂曲柄摆动时,其折痕成型板沿径向往复移动。各折痕成型板的下端部分被成型为弯曲形状的板,以便形成剪切刀片。这些剪切刀片的折痕成型边缘在一片生面团的顶部表面形成沟槽,从而在生面团顶部表面形成压花图案。
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第二份文件中,各双臂曲柄在垂直平面中摆动,其中定位于中心的该片生面团的垂直中心线位于该平面中。因此,如果折痕成型板具有简单的平板形结构,当成型板沿径向向生面团的表面向内运动时,在生面团的表面形成简单的直线形沟槽。因此,为了在生面团表面形成弯曲的折痕,各折痕成型板的下端部分形成为弯曲的剪切刀片,以便其折痕成型边缘相对于生面团的垂直中心线所在的垂直平面移动,并使双臂曲柄往复运动。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第二份文件中,折痕成型板形成沟槽,以便形成折痕。而且,在双臂曲柄的摆动过程中,每个双臂曲柄从其倾斜位置变换到其垂直位置;并且每个折痕成型板由于摆动而下降。因此,当折痕成型板在一片生面团上形成折痕/沟槽时,趋于向下压生面团,因此使生面团塌陷或者变形。这种缺陷需要改进。
通常,当在小面包的顶部表面形成折痕时,例如,在中国小面包或其他类型的小面包上具有粗糙的球形顶部,一部分折痕成型板在食品材料、例如一片生面团的表面向中央形成沟槽。这些形成的沟槽在生面团的表面位置、与生面团表面相切的平面垂直,在此位置,折痕成型板与生面团的表面相接触;这是由于折痕成型板沿着特定方向形成沟槽,这个方向垂直于从生面团的周边朝向中央的相切平面。
如果,像上面所述,这样形成的沟槽基本上垂直于该片生面团的表面,在生面团经过发酵或蒸加工或类似的加工变为成品之后,沟槽的侧壁将出现塌陷,因此在成品中几乎看不到折痕。
发明内容
但是,如果折痕成型板在一片生面团的粗糙球形顶部表面形成沟槽,以便折痕成型板剥离生面团的表皮,并且在生面团的顶部表面形成倾斜的沟槽,各剥离的表面部分在形成的沟槽处、相对于该片生面团的剩余部分形成具有角度的凸出物,此凸出物具有形成锐角的端部,这种具有尖锐端部的凸出物在生面团经过发酵或蒸加工或成为成品之后,依然能够保持其形状。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着的缺陷和上述趋势,提供了具有尖锐端部的凸出物,其在成品中依然能够保存。
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在一片生面团的粗糙球形顶部表面形成折痕的方法的一个方面,该方法包括允许多个板在粗糙球形顶部表面形成折痕,以便沿着一定方向在顶部表面形成沟槽,因此顶部表面被剥离,随着剥离加工的继续,顶部表面的剥离部分形成的凸出物逐渐变厚,因此在各凸出部分的远端形成凸出的锐角。
在上述本发明方法的另一方面,在相邻的板之间可以挤压凸出物,以便形成折痕,因此在生面团顶部表面的剥离部分形成的凸出物变得更加尖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一片生面团的粗糙球形顶部表面形成折痕的设备,其包括:多个可以沿着正反方向转动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在一个假想圆上等间隔设置,所述假想圆位于一片生面团的上方,将所述生面团设置在预定位置;向下延伸的杆件,各杆件在其下端具有一个折痕成型部分,并且被固定到相应的转动轴上,以便转动,杆件是倾斜的,以便杆件沿着其运动的平面在由转动轴转动时限定了一个上下颠倒的多角形圆锥(polygonal cone),因此当杆件转动时,杆件的折痕成型部分在该片生面团上沿着一定方向形成沟槽,以致生面团的顶部表面被剥离,因此随着剥离加工的延续,由顶部表面的剥离部分构成的凸出物逐渐变厚。
按照本发明设备的另一方面,转动轴可以向外并且向下延伸,因此各转动轴的远端背离假想圆的中心线,其中各杆件固定到相应的转动轴上,因此当杆件的远端靠近假想圆的中心线时,杆件向内倾斜。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形成折痕的设备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侧剖视图。
图3是主视图,其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沿着正反方向转动的杆件处于打开状态。
图4是处于打开状态的杆件的仰视图。
图5是两个打开的杆件的侧视图,其中为了描绘清楚,所有其他杆件都被省略掉了。
图6是两个杆件处于闭合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所有杆件处于闭合状态的仰视图。
图8是一个用于解释的示意图,表示了各折痕成型部分在一片生面团上形成沟槽的方向。
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在图1和2中,根据本发明用于形成折痕的设备1被设置在用于生产食品的机器3的相邻位置,所述生产食品的机器3可以是包皮机器。生产食品的机器3是生产食品材料(生面团片5),例如中国小面包或者是其它类型小面包的设备,其中所述各小面包具有粗糙的球形顶部。由于这种类型的生产食品的机器已经是公知的,因此对于这种机器的结构和功能的详细情况不再赘述。
折痕成型设备1用于在一片生面团5的顶部表面成型折痕,其中由生产食品的机器3生产生面团5。在此实施例中,折痕成型设备1安装在支撑托架7上,所述托架7又被平行固定在生产食品的机器3的侧面。设置的支撑托架7与输送装置9的后面相邻,所述输送装置9可以是带式输送装置,由输送装置9输送成片的生面团5,所述生面团5由生产食品的机器3生产,由输送装置9将生面团5输送到进行后续工序加工的位置。即,在图1中,支撑托架7被设置在输送装置9的后侧,在图2中,支撑托架7位于输送装置9的左侧,在图2中省略了输送装置9,仅仅描绘了输送导向件21。
支撑托架7支撑着竖直支撑元件11,将折痕成型设备1安装在所述竖直支撑元件11的前壁上,以便折痕成型设备1能够沿着竖直方向运动。更详细地说,在支撑元件11的前壁上安装有一对沿竖直方向对置的托架13、13,对置的托架13、13固定着一对竖直导向杆件15、15的上下端部,如图1所示。上下托架13、13还支撑着可以沿竖直方向进行调整的螺杆19,在螺杆19的顶端设有调整旋钮17,因此螺杆19可以沿着正反方向转动。
导向件15、15支撑并且为提升托架23进行导向,所述提升托架23位于输送导向件21的上方。将螺母元件25固定在提升托架23上,使螺母元件25与调整螺杆19相互配合,以便当转动调整旋钮17时,提升托架23能够沿着竖直方向运动。因此可以调整提升托架23沿着竖直方向的位置。
一台控制电动机29安装在提升托架23上,并且具有中空的圆筒形状的外壳27固定在提升托架23的底部。位于外壳27内的主动齿轮33被固定在控制电动机29的输出轴31上。分别设有从动齿轮35的多个转动轴37可转动地安装在外壳27上,所说从动齿轮35与主动齿轮33相互啮合。
转动轴37沿着一个假想圆等间隔设置,所说假想圆具有中心线CL,所说中心线CL相应于输出轴31的转动轴线。各转动轴37倾斜设置,因此转动轴37的远端面向下并且向外,即,沿着远离假想圆的中心线CL的方向设置。也就是说,倾斜的转动轴37被设置在具有中心线CL的假想圆锥体的倾斜的、向上会聚的外表面上。
虽然在此实施例中,主动齿轮33举例为斜齿轮,各从动齿轮35是正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也可以分别是正齿轮和斜齿轮,或者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两者都是斜齿轮。简而言之,可以采用任何机构,只要倾斜的转动轴37能够同时转动。
将长的杆件39固定在各转动轴37的远端,以便能够朝着正反方向转动运动,即摆动运动。各转动的杆件39向下延伸,并且垂直于转动轴37。因此,如图1所示,当转动轴37转动时,各转动杆件39倾斜的取向与相应的转动轴37的倾斜取向相反,因此所有转动杆件39的远端汇聚在中心线CL的附近。也就是说,当转动轴37转动时,转动杆件39的下端到达中心线CL,并且转动杆件39倾斜,因此当杆件39转动时,由转动杆件39的焦点限定的平面围绕的空间区域是由上向下倾斜而倒置的多角形圆锥。
而且,各转动杆件39的下端(或者远端)具有一个折痕成型部分41,以便在一片生面团5的顶部表面形成折痕。折痕成型部分41的宽度比杆件39其他部分的宽度大,因此这一部分沿着宽度方向伸出。当转动轴37转动到转动杆件39的下部在中心线CL汇聚时,相对于中心线CL,转动杆件39的折痕成型部分41的近端相互对置,如图1所示。因此,参照附图6,在各转动杆件39的下部形成的各折痕成型部分41,在倾斜的同时,在生面团5的顶部表面形成沟槽,折痕成型部分41的上部41U在中心线CL处汇聚,其下部41L所在位置远离中心线CL。
在上面所述结构的折痕成型设备1的操作过程中,首先,转动调整旋钮17,调整设备1相对于一片生面团5的尺寸和高度所在的垂直位置,其中生面团5由生产食品机器3生产。然后驱动控制电动机29驱动主动齿轮33转动,因此转动轴37朝着附图1中箭头A所示方向转动,所以如图1所示,位于其下部位置的转动杆件39向上转动到其上方位置,在所述上方位置,转动杆件39向上打开,并且尺寸扩大,如图3和4所示。
由生产食品的机器3生产的生面团5在输送装置9上输送,其位于折痕成型设备1的下方,输送装置9停止运行,控制电动机29朝着反向转动,使得转动轴37朝着图1中箭头B所示方向转动。因此转动杆件39从图5中所示的上方位置转动到下方的位置,并且位于转动杆件39下端的折痕成型部分41在中心线CL处汇聚。所以,如图1和6所示,折痕成型部分41在生面团5的顶部表面形成倾斜的沟槽,进而形成折痕。
由于转动轴37倾斜,还由于转动杆件39可以沿着竖直方向朝正反方向在倾斜平面上转动或者摆动,折痕成型部分41能够如图8中箭头C所示在生面团5的顶部表面形成沟槽,以致生面团5的顶部表面被剥离或者被切片,随着剥离或者切片动作继续进行,由折痕成型部分41剥离片或者切片在顶部表面上形成的凸出部分43逐渐变厚,但是不朝着生面团5的中央变厚。由折痕成型部分41在生面团5上沿着一个方向形成沟槽,使得生面团5的顶部表面被剥离,通过剥离生面团的顶部表面的一部分形成的每个凸出部分43具有形成锐角的远端或者尖端。
而且,当折痕成型部分41逐渐从其如图3和4所示宽大的打开位置,移动到图6和7所示的闭合位置时,在生面团5的顶部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沟槽的前面的折痕成型部分41向下压相邻的凸出部分43,所述相邻的凸出部分43由后面的折痕成型部分41剥离并且部分分开(形成角度),所述后面的折痕成型部分41与前面的折痕成型部分相邻,即,后面的折痕成型部分41的功能是限制凸出部分43向前运动太远。因此,能够由一对相邻的折痕成型部分41有效地使凸出部分43剥离出来并形成角度。
通过上面所述可以理解,当在一片生面团的顶部表面形成交替的凸出部分和凹陷(即折痕)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部分分开以及使剥离的凸出部分形成角度而形成折痕,因此在折痕的远端形成锐角,而不是仅仅在生面团的顶部表面形成沟槽。因此,在生面团上形成的折痕即使形成成品,也总是保持其原始形状,即,在生面团经过一道或多道加工工序之后,例如,经过发酵和蒸加工之后能保持其原始形状。
虽然,在上述附图中各折痕成型部分41描绘成为扁平板形状,可以想象,折痕成型部分41也可以设置成为楔形形状,一侧具有楔形形状部分45A,或者在两侧具有楔形形状45A、45B,如图4中的虚线(点划线)所示。由于在折痕成型部分中,各折痕成型部分具有楔形形状,所述折痕成型部分转动并且向前运动汇集到中心线CL,相邻成对的折痕成型部分在其间施加到生面团部分的挤压压力比不使用楔形形状的折痕成型部分要大。因此,其可以导致剥离部分43相对于生面团的剩余部分形成角度,并且形成凸出的锐角和较长的长度。所以,在成品中总是能够保留凸出的部分。
上面所说的实施例仅仅在于说明本发明,其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制。非常清楚,对于本专业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条件下,还可以获得其他变化的形式,这些形式都记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
例如,在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中,各转动杆件39被制成为直的平板,并且在其远端设有折痕成型部分41,而且折痕成型部分41有较宽的宽度以及直的边缘41E,如图5所示,以便在生面团5上形成沟槽。但是,边缘41E也可以成形为凹陷形状或凸出形状,或者其他期望的形状。此外,各转动杆件可以是弯曲的元件,或者可以由具有需要的直径的棒状元件制成。当转动杆件由棒状元件制成时,其可以弯曲,形成期望的杆状部分和折痕成型部分。
另外,折痕成型部分41可以由含氟塑料覆盖,例如由商标名为TEFLON的含氟塑料覆盖,从而防止生面团材料粘结到折痕成型部分,如果需要设置这种结构,需要考虑生面团材料的粘度,以及折痕成型部分41的材料性能。

Claims (4)

1.一种在一片生面团的粗糙球形顶部表面形成折痕的方法,其包括,允许多个用于在所述粗糙球形顶部表面形成折痕的板状元件沿着一定方向在顶部表面形成沟槽,从而使顶部表面被剥离,随着剥离加工的延续,顶部表面的剥离部分形成的凸出物逐渐变厚,因此形成各凸出部分的远端并使该远端形成凸出的锐角。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相邻的板状元件之间挤压凸出物,以便形成折痕,因此在生面团顶部表面的剥离部分形成的凸出物变得更加尖锐。
3.一种在一片生面团(5)的粗糙球形顶部表面形成折痕的设备(1),其包括:多个可以沿着正反方向转动的转动轴(37),所述转动轴(37)在一个假想圆上等间隔设置,所述假想圆位于生面团(5)的上方,将所述生面团(5)设置在预定位置;杆件(39)向下延伸,各杆件(39)在下端具有折痕成型部分,杆件(39)被固定到相应的转动轴(37)上,以便转动,杆件(39)是倾斜的,从而使杆件(39)由转动轴带动而转动时沿着其运动的平面形成了上下倒置的多角形圆锥,因此当杆件(39)转动时,杆件(39)的折痕成型部分在生面团(5)上沿着一定方向形成沟槽,以致生面团(5)的顶部表面被剥离,因此随着剥离加工的延续,由顶部表面的剥离部分构成的凸出部分逐渐变厚。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是:转动轴(37)向外并且向下延伸,因此各转动轴(37)的远端远离假想圆的中心线(CL),其中各杆件(39)固定到相应的转动轴(37)上,因此当杆件(39)的远端靠近假想圆的中心线(CL)时,杆件(39)向内倾斜。
CNB011394188A 2000-11-24 2001-11-23 在生面团上形成折痕的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428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8069/2000 2000-11-24
JP2000358069A JP3635028B2 (ja) 2000-11-24 2000-11-24 食品素材に対する襞成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6048A true CN1356048A (zh) 2002-07-03
CN1234282C CN1234282C (zh) 2006-01-04

Family

ID=18830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3941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4282C (zh) 2000-11-24 2001-11-23 在生面团上形成折痕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JP (1) JP3635028B2 (zh)
KR (1) KR100435348B1 (zh)
CN (1) CN1234282C (zh)
HK (1) HK1044450B (zh)
MY (1) MY132413A (zh)
SG (1) SG101507A1 (zh)
TW (1) TW50550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2231A (zh) * 2018-08-13 2018-11-30 厦门鹭麦机电有限公司 包子机的成型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99596B2 (ja) * 2013-06-10 2017-03-22 レオン自動機株式会社 食品素材に対する襞形成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06386941B (zh) * 2016-11-16 2018-07-10 桐梓县巧媳妇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面条加工机
US10342239B2 (en) * 2017-03-31 2019-07-09 George Pul Filled dough producing apparatus
CN114208862B (zh) * 2021-12-28 2022-07-29 思念食品有限公司 面点制作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6255A (en) * 1974-07-15 1976-02-03 Bellacicco & Sons, Inc. Dough embossing apparatus
DE2515242A1 (de) * 1975-04-08 1976-10-21 Rolf Kraut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ormen von formbroetchen
JPS59183655A (ja) * 1983-04-05 1984-10-18 Futaba Shokuhin Kk ひねりひだ付まんじゆうの製造装置
JPS6156977A (ja) * 1984-08-28 1986-03-22 Toshiba Corp 故障検出装置
JPS62186682U (zh) * 1986-05-15 1987-11-27
JPH0681832B2 (ja) * 1990-05-15 1994-10-19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アルミナ質焼結砥粒の製造方法
JPH0777548A (ja) * 1993-09-08 1995-03-20 Ckd Corp コンデンサの特性検査装置用治具
JP2761855B2 (ja) * 1995-05-22 1998-06-04 株式会社コバード 捻り模様形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2231A (zh) * 2018-08-13 2018-11-30 厦门鹭麦机电有限公司 包子机的成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2153199A (ja) 2002-05-28
HK1044450A1 (en) 2002-10-25
KR100435348B1 (ko) 2004-06-10
TW505507B (en) 2002-10-11
HK1044450B (zh) 2006-07-21
MY132413A (en) 2007-10-31
CN1234282C (zh) 2006-01-04
JP3635028B2 (ja) 2005-03-30
SG101507A1 (en) 2004-01-30
KR20020040623A (ko) 2002-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00003436B1 (ko) 실린더형 반죽물을 절단하여 절단된 반죽물을 외피로 성형시키므로써 구형 반죽물을 성형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8070472B2 (en) Apparatus for rolling and forming food dough
CN1234282C (zh) 在生面团上形成折痕的设备
CN1113646A (zh) 用于切割棒状食物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637A (zh) 切割和成型球形体的装置
KR19990030182A (ko) 반죽판을 만들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2000084700A (ja) プレス機
EP0553958B2 (en) Cutting apparatus for bar shaped plastic food
JPH02283235A (ja) 食物製品の製造装置
US4226098A (en) Leather yarn producing machine
JP3761848B2 (ja) 生地の丸め成形方法および丸め機
RU2793395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формования теста для пиццы
CN1027302C (zh) 制造轴流过滤器的方法和装置
JPH0671596A (ja) トリミング方法およびトリミング装置
ES2240447T3 (es) Aparato aplanador de masas para la preparacion de pizzas finas.
JPH0418389Y2 (zh)
CN220799801U (zh) 一种馒头搓圆机
CN2741376Y (zh) 瓜子开口机
CN214339722U (zh) 一种用于麻花生产的收尾装置
CN217065217U (zh) 一种挂面生产用挂面剪齐装置
JP2002051686A (ja) パン生地の押圧方法とその装置
JPH0474730A (ja) ガラス板の折割装置
CN112008779A (zh) 一种可调节纺织材料切割尺寸的自动切割装置
US20230263173A1 (en) Dough Kneading and Shaping Machine
KR0132282Y1 (ko) 성형식품제조장치의 외피절첩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104

Termination date: 201411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