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49296A - 用于色粉系统打印机的高压产生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用于色粉系统打印机的高压产生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49296A CN1349296A CN01140991A CN01140991A CN1349296A CN 1349296 A CN1349296 A CN 1349296A CN 01140991 A CN01140991 A CN 01140991A CN 01140991 A CN01140991 A CN 01140991A CN 1349296 A CN1349296 A CN 13492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ltage
- circuit
- output
- capacitor
- transis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80—Details relating to power supplies, circuits boards, electrical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a self-oscillating arrangement
- H02M3/338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a self-oscillating arrangement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在包括改变电压控制信号14来控制用于振荡的晶体管Q1的振荡幅度,从而稳定次级输出13的电压的压控电路1的结构中,提供一种负载抑制电路5,用于限制次级线圈L2的负载阻抗的下限以防止在次级输出13被短路时用于振荡的晶体管的振荡被停止,还提供间歇控制电路2,用于反复降低压控信号14的电压的操作以在检测到负载短路时停止振荡并且用于升高压控信号14的电压以在停止振荡后重新开始振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用色粉执行打印的色粉系统打印机,如激光系统打印机或复印机,并且尤其涉及用于产生色粉系统打印所需的高压的高压产生电路。
背景技术
JP-A-63-87173已经公开把开关操作改变为间歇操作来在开关电源中输出短路时防止振荡元件的击穿的传统技术。在这个技术中,用于检测电流的电阻器插入到开关晶体管的发射极的电流路径中。当发射极的电压超出预定电压时,开关晶体管的电流被控制为恒定电流。而且,提供用于检测负载电路的比较器。当引起短路时,开关晶体管的开关操作被比较器停止。另外,当开关操作停止后通过用于软启动的电容器的充电周期时,重新开始开关。换言之,当负载短路时,开关晶体管执行间歇振荡。因此,防止在负载短路时开关晶体管被破坏(这称为第一传统技术)。
而且,JP-A-9-9616已经公开一种技术。在这个技术中,当检测到输出的短路时,开始对电容器恒定电流充电。当电容器的端子电压超出第一电压时,把内偏置源接到OFF,从而停止开关晶体管的驱动操作。之后,当电容器的端子电压升高到大于第一电压的第二电压时,电容器放电来具有初始电压,从而重新开始开关晶体管的驱动操作。换言之,当负载短路时,间歇驱动开关晶体管。因此,可能防止在负载短路时开关晶体管被破坏(这称为第二传统技术)。
在根据上述技术在开关方法中把开关元件接到ON而将其带入饱和状态的方法中,大输出功率将引起执行有效转换。但是,在用于色粉系统打印机的高压产生电路很小输出功率就足够了的情况下,转换效率恶化并且引起不稳定操作。由于这个原因,用于色粉系统打印机的高压产生电路使用这样一种结构:连接于初级线圈的用于振荡的晶体管在非饱和区域中总是执行自振荡并且控制振荡的幅度来稳定输出电压。换言之,使用一种结构,其中通过不同于第一传统技术和第二传统技术的方法稳定输出电压。
图7表示上述结构,即,通过控制用于振荡的晶体管的振荡幅度来稳定输出电压的高压产生电路的传统技术。更具体说,用于振荡的晶体管Q1(其在后面称为晶体管Q1)具有连接于初级线圈L1的集电极和连接于辅助线圈L3的端子之一的基极。而且,用于基于次级输出的电压产生压控信号的OP放大器3的输出被引向辅助线圈L3的另一端子。由于这个原因,在从OP放大器3送来的压控信号的电压升高时晶体管Q1升高振荡的幅度,并且当压控信号的电压降低时降低振荡的幅度。另一方面,OP放大器3在次级输出的电压升高到高于设定值时降低压控信号的电压,并且在次级输出的电压降低到低于设定值时升高压控信号的电压。从而次级输出的电压被稳定到基于电压设置信号22设定的电压(参考序号21表示用于应用参考电压来设置OP放大器3的操作点的路径)。
在上述结构中,即通过控制振荡的幅度来稳定次级输出的电压的这样一种结构中,就如果输出短路使得负载大大升高的关系而言,即使不外部停止振荡,晶体管Q1停止振荡。另一方面,在晶体管Q1的振荡停止的情况下,OP放大器3的输出电压(压控信号)被升高,使得晶体管Q1的基极电流升高。因此,集电极电流被升高。更具体说,当晶体管Q1被带入振荡停止状态时,发热值大于振荡状态,从而更容易破坏元件。由于这个原因,根据第一和第二传统技术的方法(在接通期间开关元件被带入饱和状态的结构)不能被用作在输出短路时执行保护的方法。因此,使用另一方法来保护晶体管Q1。
更具体说,当输出短路时,从OP放大器3送来的压控信号的电压升高。因此,已经使用在OP放大器3的输出端子与辅助线圈L3的另一端子之间插入电阻器R21并且把包括二极管D5和D6的嵌位电路连接于电阻器R21和辅助线圈L3之间的这样一种结构。这样,在OP放大器3的输出电压升高时也把辅助线圈L3的另一端子的电压控制到大约1.3V。结果,晶体管Q1的基极电流的升高被限制了,并且抑制集电极电流的升高。因此,可防止晶体管Q1击穿(这被称为第三传统技术)。
而且,图8表示使用不同于第三传统技术的方法来保护晶体管Q1的结构。更具体说,图7中的包括电阻器R21和二极管D5和D6的部分用电阻器R22和齐纳二极管D7替代(其他部分与图7所示结构相同)。从而,在这种结构中,相对于OP放大器3的输出电压,辅助线圈L3的另一端子的电压被齐纳二极管D7的齐纳电压移动到下侧。因此,在OP放大器3的输出电压升高时,也把辅助线圈L3的另一端子的电压控制到很低。结果,晶体管Q1的基极电流的升高被限制了,并且抑制集电极电流的升高。因此,可防止晶体管Q1击穿(这被称为第四传统技术)。
但是,对于次级输出,已经建议一种结构,其中电阻器R31被插入到次级输出的电流路径中,如图9A所示。或者,建议一种结构,其中电阻器R32被插入到接地电平侧,以检测次级输出的电流值,如图9B所示。而且,建议出一种结构,其中电阻器R33和电阻器R34如图9C所示插入。
但是,图9A和图9C所示的电阻器R31和R33是在次级输出被短路时用于控制电容器C4的放电电流的最大值,从而防止电容器C4被破坏的元件。而且,电阻器R32和R34是用于检测次级输出的电流的元件。因此,电阻器R31到R34的值被设置得相当小。结果,当次级输出短路时,次级线圈L2的负载被大大升高,使得晶体管Q1的振荡停止。当振荡停止时,即使使用第三传统技术或第四传统技术,晶体管Q1的集电极电流都被升高。此时,难以降低集电极电流的升高。由于这个原因,在输出短路时,升高晶体管Q1的发热值。因此,必须把散热器附接于晶体管Q1或把晶体管Q1设置为具有大的许可热损耗的大尺寸的元件,以防止在输出短路期间晶体管Q1被热击穿。从而,提高了部件成本。
而且,在把散热器附接于晶体管Q1或把晶体管Q1设置为具有大的许可热损耗的大尺寸的元件的情况下,还出现下面的问题。更具体说,增大用于从高压产生电路送来的高压的路径长度是危险的。因此,把高压产生电路设在具有光敏鼓的色粉系统打印部分的附近。从而,当次级输出短路使得高压产生电路的发热值升高时,升高色粉系统打印部分的环境温度。由于这个原因,光敏鼓的辊子的温度升高,使得辊子的性能降低。结果,难以均匀对辊子表面充电。从而打印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作出本发明来解决这些问题,并且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色粉系统打印机的高压产生电路,其可限制次级线圈的负载阻抗的下限以防止在次级输出短路期间用于振荡的晶体管的振荡被停止,并执行间歇振荡以在输出短路期间抑制用于振荡的晶体管的热产生量的提高,从而防止由于温度升高导致色粉系统打印部分的性能恶化。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色粉系统打印机的高压产生电路,其在间歇振荡期间还可通过把用于限制负载阻抗的下限的电路用作检测输出短路的电路来抑制元件数目的增加。
本发明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色粉系统打印机的高压产生电路,其在间歇振荡期间还可通过把用于将PWM信号改变为直流的电容器用作延迟在间歇振荡中的振荡的重新开始的电容器来抑制元件数目的增加。
本发明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色粉系统打印机的高压产生电路,其可选择地延迟重新开始间歇振荡中的振荡所需的周期,而不引起把PWM信号改变为直流的电路的时间常数的升高。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色粉系统打印机的高压产生电路,其可引起间歇振荡中的振荡尖锐地上升,而不增加元件数目。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色粉系统打印机的高压产生电路,包括:变压器,具有缠绕在其上的至少一个初级线圈、一个次级线圈和一个辅助线圈;用于振荡的晶体管,具有连接于初级线圈的集电极和连接于辅助线圈的第一端子的基极,并用于执行自振荡;和压控电路,用于向辅助线圈的第二端子发送基于代表次级输出的电压的电压检测信号产生的压控信号,其中压控电路通过响应于压控信号控制用于振荡的所述晶体管的振荡幅度来稳定次级输出的电压;次级输出被引向色粉系统打印部分的高压应用部分;高压产生电路还包括:负载抑制电路,插入到次级线圈的电流路径中并用于限制次级线圈的负载阻抗的下限,以防止在次级输出短路时用于振荡的晶体管的振荡被停止;间隙控制电路,用于反复降低压控信号的电压的操作以在检测到负载短路时停止用于振荡的晶体管的振荡,并且用于升高压控信号的电压以在停止用于振荡的晶体管的振荡后重新开始用于振荡的晶体管的振荡。
更具体说,负载抑制电路在次级输出短路时防止用于振荡的晶体管停止振荡。因此,在次级输出短路的情况下,在间歇控制电路升高压控信号的电压时,用于振荡的晶体管执行振荡。而且当间歇控制电路降低压控信号的电压时,用于振荡的晶体管停止振荡。因此,在次级输出短路时,用于振荡的晶体管也执行间歇振荡。因此,用于振荡的晶体管的热产生量被抑制。
而且除上述结构外,负载抑制电路是分压电路,插入在通过整流和平滑次级线圈的输出而产生具有负电压的次级输出的整流和平滑电路的接地电平侧路径与地电平之间,并且间隙控制电路基于从分压电路送来的分压检测次级输出的短路。
更具体说,负载抑制电路还用作用于检测次级输出的短路的电路。因此,不必要分开地提供用于检测次级输出的短路的电路。
除上述结构外,还提供滤波器电路,包括:用于滤波器的电阻器,其端子之一连接于PWM信号的信号源;用于滤波器的电容器,其连接于用于滤波器的电阻器的另一端子与地电平之间,并用于把PWM信号改变为直流,压控电路基于电压设置信号把压控信号的电平改变为滤波器电路的输出和电压检测信号,以把次级输出的电压稳定为相应于电压设置信号的电压,其中间歇控制电路是开关电路,用于在检测到次级输出短路时闭合滤波器电路的输出与地电平之间的连接,并且在开关电路的连接被打开时引起的滤波器电路的输出的电压升高由用于滤波器的电容器延迟,从而在间歇振荡中延迟了振荡的重新开始。
更具体说,用于滤波器的电容器用作为延迟间歇振荡中的间歇的重新开始的元件和作为把PWM信号改变为直流的滤波器的元件。
而且除上述结构外,间歇控制电路包括二极管,其具有连接于滤波器电路的输出的阳极和连接于开关电路的阴极,还包括用于延迟的连接于二极管的阴极的电容器,其中用于延迟的电容器在开关电路的连接被闭合时被放电。
更具体说,当开关电路的连接从闭合状态改变到打开状态时,设置在放电状态的用于延迟的电容器经二极管与滤波器电路的输出并联连接。而且,在用于延迟的电容器未设置在放电状态的情况下,用于延迟的电容器通过二极管与滤波器的输出分开。
此外,除上述结构外,用于延迟的电容器连接于用于分压电路的分压的输出点与二极管的阴极之间。
更具体说,当用于延迟的电容器的端子之间的电压升高,使得振荡重新开始并且分压升高时,用于延迟的电容器中二极管侧上的端子电压升高。因此,用于延迟的电容器经二级管与滤波器电路分开。从而,滤波器电路的输出电压的上升仅由用于滤波器的电容器延迟。这样,当振荡重新开始时,滤波器电路的输出电压快速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色粉系统打印机的高压产生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的电路图;
图2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的电路图;
图3是简单示出色粉系统打印部分的图;
图4是表示在次级输出未短路期间得到的主要点的信号波形的图;
图5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在输出短路期间得到的主信号的波形的图;
图6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在输出短路期间得到的主信号的波形的图;
图7是表示根据传统技术的电连接的电路图;
图8是表示根据传统技术的电连接的电路图;
图9A到9C是表示根据传统技术的电连接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色粉系统打印机的高压产生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的电路图,表示出输出电压随例如大约-1100V的电压而改变的结构。与图7中相同的元件具有与图7相同的标号。
图1中,参考电压源7是用于输出精确稳定到例如10V的电压的部件。而且,电压设置部分8是用于设置次级输出13的电压的部件并用于以要被输出的PWM信号的占空比来设置次级输出13的电压。电压设置部分8的输出是开路漏极输出。
压控电路1是用于向辅助线圈L3的另一端子发送基于代表次级输出13的电压的电压检测信号18产生的DC压控信号14的部件。之后,压控信号14的电压被改变来控制晶体管Q1的振荡幅度。因此,把次级输出13的电压稳定到电压设置部分8设置的电压。
压控电路1(OP放大器3的输出端子)的输出经用于限制晶体管Q1的基极电流的电阻器R8和用于限制辅助线圈L3的负载阻抗的最小值的电阻器R9被引向辅助线圈L3的第二端子。而且,电阻器R8和电阻器R9的节点经电容器C3接地。
变压器4具有缠绕在其上的初级线圈L1、次级线圈L2和一个辅助线圈L3,初级线圈L1的一个端子连接于例如20V的正电源P。而且,具有连接于初级线圈L1的另一端子的集电极和连接于辅助线圈L3的第一端子的基极以及接地的发射极的用于振荡的晶体管Q1(后面称为晶体管Q1)是用于通过使用在初级线圈了和辅助线圈13之间形成的磁性耦合作为反馈路径来执行自振荡的元件。此时,晶体管Q1在未饱和区域操作。
二级管D1和电容器C4形成整流和平滑电路6,用于整流和平滑次级线圈里上产生的高电压,并且具有作为整流和平滑输出的负电平的次级输出13被引向色粉系统打印部分的高压应用部分(这一点后面详细说明)。连接于整流和平滑电路6的输出与次级输出13之间的电阻器R11是用于在次级输出13被短路时控制电容器C4的放电电流的最大值的元件。
负载抑制电路5是限制次级线圈L2的负载阻抗的下限的部件,从而防止在次级输出13短路时晶体管Q1的振荡被停止。由于这个原因,把负载抑制电路5插入到整流和平滑电路6的接地电平侧路径与地电平之间(次级线圈L2的电流路径)。
间隙控制电路2是用于反复降低压控信号14的电压的操作以在基于分压19检测到次级输出13短路时停止晶体管Q1的振荡,并且用于升高压控信号14的电压以在停止晶体管Q1的振荡后重新开始晶体管Q1的振荡的部件。
图3是表示色粉系统打印部分的简图。
色粉系统打印部分由色粉辊子50、显影辊子52、充电辊子53、光敏鼓54、传送辊子55、刮刀56和清洗刀57构成。而且,在第一实施例中,色粉系统打印部分是用于把高压施加到高压应用部分的装置(色粉系统打印部分中的辊子51到53和55,刀56和57或光敏鼓54)。因此在实际机器中,产生多种电压。图1中,未表示出用于产生不同于次级输出13的电压的次级输出的结构(标号58指示激光束,标号59表示打印纸)。
压控电路1、间歇控制电路2和负载抑制电路5的具体结构在下面说明。
压控电路1中的电阻器R3的端子之一连接于参考电压源7的输出,另一端子连接于电压设置部分8的输出。更具体说,电阻器r3是在电压设置部分8的输出被接到OFF时把电压设置部分8的输出81上拉到参考电压源7的电压的元件。
电容器R4的一个端子连接于参考电压源7。而且,用于滤波器的电阻器R5(后面称为电阻器R5)的端子之一连接于电压设置部分8的输出。电容器R4和电阻器R5的另一端子彼此相连,并连接于OP放大器3的非反向输入。并且,用于滤波器的电容器C2(后面称为电容器C2)连接在电阻器R5的另一端子与地电平之间,以便把在电阻器R5的另一端子上出现的信号改变为直流。
从前面所述,在不考虑电阻器R4的情况下,在来自电压设置部分8的PWM信号81的占空比从0%改变到100%时,电阻器R5的另一端子的电压从0V改变到10V。另一方面,电阻器R4的值被设置到大约是电阻器R5的1.5倍那样大。因此,如果不提供电阻器R7,电阻器R5的另一端子的输出电压(以12表示)随着PWM信号81的占空比从0%到100%的改变而从大约4v改变到10V。
换言之,包括电阻器R3到R5以及电容器C2的部件9构成滤波器电路,用于把从电压设置部分8送来的PWM信号改变为直流。
电阻器R1和R2是用于把参考电压源7的电压分为1/2并用于把分压送到OP放大器3的反向输入的元件。而且,包括电容器C1和电阻器R6并连接在OP放大器3的反向输入与输出端子之间的串联电路用于防止OP放大器3的寄生振荡。另外,连接在次级输出13与非反向输入之间的电阻器R7是用于把次级输出13的电压用极高比率分割并把分割的输出作为电压检测信号18提供给非反向输入的元件。
而且,OP放大器3用于以单电源操作。由于这个原因,20V的正电源p连接到正电源端子,并且负电源端子接地。
更具体说,负载抑制电路5由串联连接的两个电阻器R12和R13构成。因此,负载抑制电路5用以作为次级输出13的电流检测电路,并分割整流和平滑电路6的接地电平侧路径和地电平之间产生的电压,并把分压19送到间歇控制电路2。
间歇控制电路2中的齐纳二级管D2具有连接于负载抑制电路5的分压的输出点的阴极,和连接于晶体管Q2的基极的阳极。而且,晶体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OP放大器3的非反向输入,发射极接地。另外,电阻器R14连接在晶体管Q2的基极与地电平之间。
另外,齐纳二级管D2的齐纳电压高于在次级输出13的电流值为特定的值或更小时得到的分压19。因此,晶体管Q2在正常操作期间总是设置在OFF状态。另一方面,当次级输出13短路使得分压19升高并且电流流向齐纳二级管D2时,晶体管Q2接到ON,使得滤波器电路9的输出12和地电平之间的连接闭合。
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上述结构。因此,在次级输出13未短路的情况下,晶体管Q1在未饱和区域中执行自振荡。从而,集电极的电压波形改变为正弦波,如图4中的15所示。并且,辅助线圈13的第一端子上产生的电压也改变成接近于正弦波,如16所示。基于辅助线圈L3的第一端子经晶体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二级管接地的关系,电阻器R8和R9的节点的电平为负,如17所示。而且,当OP放大器3的输出14的电平改变时,晶体管Q1的集电极的幅度(振荡幅度)61改变。因此,次级输出13的电压改变。
从前面所述,当次级输出13的电压降低时,电压检测信号18的电平被移动到0V侧,并且非反向输入的电平升高。因此,OP放大器3的输出电平升高。当OP放大器3的输出电平升高时,晶体管Q1的振荡幅度升高,从而次级输出13的电压升高(负方向升高)。由于这个原因,OP放大器3的非反向输入的电平降低,使得OP放大器3的输出电平的升高停止。结果,次级输出13的电压稳定到从电压设置部分8送来的PWM信号81的占空比(输出12的电压)代表的电压。
图5是表示在间歇振荡期间得到的主信号的波形的图。如果必要的话,间歇操作将参考图5来描述。
在次级输出13为短路状态中,当晶体管Q1的振荡幅度(以15表示)被升高并且分压19达到预定电压(时刻T1)时,电流流向齐纳二级管D2,使得晶体管Q2被接到ON。结果,OP放大器3的非反向输入的电压(12的电压)快速降低(时刻T2)。因此,作为OP放大器13的输出的压控信号14的电压快速降低。结果,晶体管Q1的基极电流被改变到0,使得晶体管Q1的振荡被停止。
当晶体管Q1的振荡被停止时,通过电容器C5的作用,分压19开始以稍微的延迟降低。当分压19开始降低时,电流不流向齐纳二级管D2。因此,当在时刻T2后面经过些许时间时(时刻T3),晶体管Q2接到OFF。从而,在时刻T3后,输出12的电压开始随滤波器电路9的电阻器R3到R5的值和电容器C2的电容确定的时间常数升高。结果,当输出12的电压升高到等于OP放大器3的反向输入的电压的电平V1时(时刻T4),压控信号14的电压开始升高。因此,基极电流流向晶体管Q1,使得晶体管Q1的振荡开始。而且,在时刻T4后,随着时间过去,振荡幅度进一步提高。
当晶体管Q1的振荡幅度升高时,分压19升高。那么,在时刻T5电流流向齐纳二级管D2。结果。重新开始与时刻t2执行的操作相同的操作。随后,如果次级输出13连续短路,反复相同操作。从而,晶体管Q1执行间歇振荡,从而防止晶体管Q1的热产生量上升。
图2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的电路图。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不同之处仅在于间歇控制电路。因此,图2仅表示出与间歇控制电路相关的部分(没有示出的部分与图1有相同的结构)。
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间歇控制电路相比,二级管D3和用于延迟的电容器C7(后面称为电容器C7)被添加到间歇控制电路10。更具体说,二级管D3具有连接于晶体管Q2的集电极的阴极和连接于滤波器电路9的输出12的阳极(OP放大器3的非反向输入)。而且,电容器C7一个端子连接于二级管D3的阴极,另一端子连接于分压19。
在第二实施例中,使用上述结构。由于这个原因,当次级输出13未短路时,晶体管Q2接到OFF。此时,对应地,执行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操作,并且其具体说明从略。
图6是表示间歇振荡期间得到的主信号的波形的图。如果必要,在次级输出13短路时要执行的操作将参考图6来说明。
在次级输出13为短路状态中,当晶体管Q1的振荡幅度(以15表示)被升高并且分压19达到预定电压(时刻T11)时,电流流向齐纳二级管D2,使得晶体管Q2被接到ON。另一方面,当晶体管Q2被接到ON使得晶体管Q2的集电极电压降低时,电流相应于这个降低流向电容器C7,使得路径19的电压下降。
换言之,连接在晶体管Q2的集电极与路径19之间的电容器C7用来延迟设置在OFF状态的晶体管Q2被接到ON的速度。结果,OP放大器3的非反向输入的电压在时刻T11后缓慢降低,如图6的12所示。因此,在路径12的电压降低到预定值(时刻T12)时,OP放大器3的压控信号14的电压开始降低(14的波形所示)。结果,从时刻T11到时刻T12的周期中,晶体管Q1的振荡幅度几乎维持为恒定然后逐渐下降。在时刻T3,晶体管Q1的基极电流被设置到0,使得晶体管Q1停止振荡。
当晶体管Q1的振荡被停止时,分压19开始具有稍微的延迟降低。当分压19开始降低时,电流不流向齐纳二级管D2。因此,晶体管Q2接列OFF(时刻T14)。从而,在时刻T14后,电容器C2开始由滤波器电路9的电阻器R3到R5充电。但是在时刻T14电容器C7被放电。因此当电容器C2被充电时,电容器C7也被充电。
因此,在时刻T14之后,路径12的电压开始随着滤波器电路9的电阻器R3到R5的值和电容器C2和电容器C7的并联电容确定的时间常数升高。因此,路径12的电压稍微升高。当路径12的电压升高到等于OP放大器3的反向输入的电压的电平时(时刻T15),压控信号14的电压开始升高。因此,基极电流流向晶体管Q1,使得晶体管Q1开始振荡。结果,分压19也开始升高。
当分压19升高时,具有应用分压19的一个端子的电容器C7立刻升高另一端子的电压。因此,在时刻T15,电容器C7等价于它与路径12分开的状态。从而在时刻T15之后,路径12的电压开始根据滤波器电路9的电阻器R3到R5的值和仅电容器C2的电容确定的时间常数,即最小时间常数升高。因此,使路径12的电压快速升高。
路径12的电压的快速上升引起压控信号14的上升。因此,晶体管Q1的振荡幅度快速升高。这样,在时刻T15后的一小段时间后的时刻T16,电流以这样升高的分压19流向齐纳二级管D2.结果,在时刻t16之后重新开始与时刻t11相同的操作。于是,次级输出13连续短路的情况下,反复相同操作。更具体说,晶体管Q1执行间歇振荡。而且在间歇振荡中,长时间停止振荡。这样,可进一步防止晶体管Q1的热产生量提高。
如上所述,在晶体管Q2从ON状态改变到OFF状态时,电容器C7是相当地与电容器C2并联连接的元件。因此,通过改变电容器C7的容量把振荡停止的周期设置为选择的周期是可能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色粉系统打印机的高压产生电路,包括压控电路,响应于要被发送到辅助线圈的压控信号,控制用于振荡的晶体管的振荡幅度来稳定次级输出的电压,次级输出被引向色粉系统打印部分的高压应用部分,高压产生电路还包括:负载抑制电路,插入到次级线圈的电流路径中并用于限制次级线圈的负载阻抗的下限,从而防止在次级输出短路时用于振荡的晶体管的振荡被停止;间隙控制电路,用于反复降低压控信号的电压的操作以在检测负载短路时停止用于振荡的晶体管的振荡,并且用于升高压控信号的电压以便在停止用于振荡的晶体管的振荡后重新开始用于振荡的晶体管的振荡。因此,在次级输出短路的情况下,在间歇控制电路升高压控信号的电压时,也用于振荡的晶体管执行振荡。而且,当间歇控制电路降低压控信号的电压时,用于振荡的晶体管停止振荡。因此,当次级输出短路时,用于振荡的晶体管执行间歇振荡。从而,防止在输出短路时用于振荡的晶体管的热产生量上升。这样,可防止色粉系统打印部分的性能因温度上升而恶化。
另外,负载抑制电路是分压电路,插入在通过整流和平滑次级线圈的输出而产生具有负电压的次级输出的整流和平滑电路的接地电平侧路径与地电平之间,并且间隙控制电路基于从分压电路送来的分压检测次级输出的短路。因此,负载抑制电路还用作用于检测次级输出的短路的电路。这样,执行间歇振荡时,防止元件数目增加。
另外,还提供滤波器电路,包括用于滤波器的电阻器和用于滤波器的电容器,并用于把PWM信号改变为直流,压控电路基于电压设置信号把压控信号的电平改变为滤波器电路的输出并改变电压检测信号,由此把次级输出的电压稳定为相应于电压设置信号的电压,其中间歇控制电路是开关电路,用于在检测到次级输出的短路时闭合滤波器电路的输出与地电平之间的连接,并且当开关电路的连接被打开时引起的滤波器电路的输出的电压升高由用于滤波器的电容器延迟,从而在间歇振荡中延迟振荡的重新开始。因此,用于滤波器的电容器用作延迟间歇振荡中的间歇的重新开始的元件和作为把PWM信号改变为直流的滤波器的元件。这样,可防止执行间歇振荡时元件数目的增加。
此外,间歇控制电路包括二极管,其具有连接于滤波器电路的输出的阳极和连接于开关电路的阴极,还包括用于延迟的连接于二极管的阴极的电容器,其中用于延迟的电容器在开关电路的连接被闭合时被放电。因此,当开关电路的连接从闭合状态改变到打开状态时,设置在放电状态的用于延迟的电容器经二极管与滤波器电路的输出并联连接。而且,在用于延迟的电容器未设置在放电状态的情况下,用于延迟的电容器通过二极管与滤波器的输出分开。这样,可选择地延迟重新开始在间歇振荡中的振荡所需的时间,却不增加用于把PWM信号改变为直流的电路的时间常数。
此外,用于延迟的电容器连接于用于分压电路的分压的输出点与二极管的阴极之间。因此,当重新开始振荡使得分压升高时,即使用于延迟的电容器的端子之间的电压相等,用于延迟的电容器的充电被停止。从而,滤波器电路的输出电压的上升仅由用于滤波器的电容器延迟。这样,在间歇振荡期间可引起振荡尖锐地上升,却不增加元件数目。
Claims (5)
1.一种用于色粉系统打印机的高压产生电路,包括:
变压器,具有缠绕在其上的至少一个初级线圈、一个次级线圈和一个辅助线圈;
用于振荡的晶体管,具有连接于初级线圈的集电极和连接于辅助线圈的第一端子的基极,并用于执行自振荡;和
压控电路,用于向辅助线圈的第二端子发送基于代表次级输出的电压的电压检测信号产生的压控信号,
其中所述压控电路通过响应于压控信号控制用于振荡的所述晶体管的振荡幅度来稳定次级输出的电压;
其中次级输出被引向色粉系统打印部分的高压应用部分;
其中所述高压产生电路还包括:
负载抑制电路,插入到次级线圈的电流路径中并用于限制次级线圈的负载阻抗的下限,以防止在次级输出短路时用于振荡的晶体管的振荡被停止;
间隙控制电路,用于反复降低压控信号的电压的操作以在检测到负载短路时停止用于振荡的晶体管的振荡,并且用于升高压控信号的电压,以在停止用于振荡的晶体管的振荡后重新开始用于振荡的晶体管的振荡。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色粉系统打印机的高压产生电路,其中所述负载抑制电路是分压电路,插入在通过整流和平滑次级线圈的输出而产生具有负电压的次级输出的整流和平滑电路的接地电平侧路径与地电平之间;和
其中所述间隙控制电路基于从分压电路送来的分压检测次级输出的短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用于色粉系统打印机的高压产生电路,还包括:
滤波器电路,包括用于滤波器的电阻器,其端子之一连接于PWM信号的信号源,还包括用于滤波器的电容器,其连接于用于滤波器的电阻器的另一端子与地电平之间,并用于把PWM信号改变为直流;
其中所述压控电路基于电压设置信号把压控信号的电平改变为滤波器电路的输出和电压检测信号,以把次级输出的电压稳定为相应于电压设置信号的电压;
其中所述间歇控制电路是开关电路,用于在检测到次级输出的短路时闭合滤波器电路的输出与地电平之间的连接;
其中开关电路的连接被打开时引起的所述滤波器电路的输出的电压升高由用于滤波器的电容器延迟,从而在间歇振荡中延迟振荡的重新开始。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用于色粉系统打印机的高压产生电路,其中所述间歇控制电路包括二极管,其具有连接于滤波器电路的输出的阳极和连接于开关电路的阴极,还包括用于延迟的连接于二极管的阴极的电容器;
其中用于延迟的电容器在开关电路的连接被闭合时被放电。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用于色粉系统打印机的高压产生电路,其中用于延迟的所述电容器连接于用于分压电路的分压的输出点与二极管的阴极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07322/00 | 2000-10-12 | ||
JP2000007322U JP3076975U (ja) | 2000-10-12 | 2000-10-12 | トナー方式印刷装置の高圧発生回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49296A true CN1349296A (zh) | 2002-05-15 |
Family
ID=18535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1140991A Pending CN1349296A (zh) | 2000-10-12 | 2001-09-28 | 用于色粉系统打印机的高压产生电路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501921B2 (zh) |
JP (1) | JP3076975U (zh) |
CN (1) | CN134929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70390C (zh) * | 2004-07-01 | 2009-03-18 | 柏怡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电压调整电路 |
CN105403827A (zh) * | 2014-09-12 | 2016-03-16 | 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功率开关的异常检测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63207B2 (en) * | 2002-12-13 | 2004-07-13 | Xerox Corporation | Intermittent DC bias charge roll with DC offset voltage |
TWI316323B (en) * | 2006-08-11 | 2009-10-21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High-voltage generator |
EP2480946A1 (en) * | 2009-09-25 | 2012-08-01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Cooling control circuit for peltier device |
US8451628B2 (en) * | 2010-04-01 | 2013-05-28 | Analog Devices, Inc. | Switching converter systems with isolating digital feedback loops |
US20140293659A1 (en) * | 2013-03-29 | 2014-10-02 | Oki Data Corporation | High-voltage generating apparatus, high-voltage power suppl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7310464B2 (ja) * | 2019-09-06 | 2023-07-1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13938A (en) * | 1974-12-24 | 1977-03-22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providing uninterrupted output power |
US3996506A (en) * | 1975-01-06 | 1976-12-07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 Inrush current limiter |
US4283759A (en) * | 1977-08-01 | 1981-08-11 | Toko, Inc. | Switching regulator |
JPS60245470A (ja) | 1984-05-16 | 1985-12-05 | Seiko Epson Corp | Dc−dcコンバ−タ |
JP3010831B2 (ja) | 1991-09-04 | 2000-02-21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
JPH09191644A (ja) | 1996-01-08 | 1997-07-22 | Canon Inc | 直流高電圧発生装置 |
JPH10191583A (ja) * | 1996-12-24 | 1998-07-21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非接触式電力伝達装置 |
JP3570704B2 (ja) | 1997-11-10 | 2004-09-2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源装置 |
-
2000
- 2000-10-12 JP JP2000007322U patent/JP3076975U/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
- 2001-09-25 US US09/962,636 patent/US650192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9-28 CN CN01140991A patent/CN1349296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70390C (zh) * | 2004-07-01 | 2009-03-18 | 柏怡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电压调整电路 |
CN105403827A (zh) * | 2014-09-12 | 2016-03-16 | 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功率开关的异常检测装置 |
CN105403827B (zh) * | 2014-09-12 | 2018-03-09 | 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功率开关的异常检测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3076975U (ja) | 2001-04-27 |
US20020044790A1 (en) | 2002-04-18 |
US6501921B2 (en) | 2002-12-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09866C (zh) | 开关电源装置和使用该开关电源装置的电子装置 | |
JP4317825B2 (ja) | インバータ装置 | |
CN1278481C (zh) | 开关电源单元及使用该开关电源单元的电子装置 | |
CN1222099C (zh) | 用于闸流晶体管的栅极驱动器 | |
CN1365181A (zh) | Dc-dc变换器 | |
JP2002505570A (ja) | 変圧器及びチョークコイルを備えた直流/直流変換器 | |
CN1264271C (zh) | 开关电源 | |
CN1122353C (zh) | 开关变换器 | |
EP1654804B1 (en) | High frequency control of a semiconductor switch | |
JP2010057326A (ja) | 半波整流電流共振型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及びその起動方法 | |
CN101061628A (zh) | 同步整流型正激变换器 | |
CN1140046C (zh) | 开关电源装置 | |
CN1434561A (zh) | 开关电源装置 | |
CN1349296A (zh) | 用于色粉系统打印机的高压产生电路 | |
CN110504835B (zh) | 一种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
US5124595A (en) | Gate drive bias circuit for MOSFET power switches | |
CN1925296A (zh) | 电功率转换器 | |
CN1301593C (zh) | 半导体装置 | |
CN1049538C (zh) | 电源电路 | |
CN1507142A (zh) | 开关电源装置 | |
JP2008206283A (ja) | スナバ回路 | |
JP2005006477A (ja) | 自励式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 |
CN1818818A (zh) | 具有输出功率限制与低电压保护的切换式控制装置 | |
JP3905822B2 (ja) | 同期整流式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 |
CN2899385Y (zh) | 具有互补对管电路结构的电子镇流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