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44972A - 扩展色域的影像展示元件 - Google Patents

扩展色域的影像展示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44972A
CN1344972A CN01133168.2A CN01133168A CN1344972A CN 1344972 A CN1344972 A CN 1344972A CN 01133168 A CN01133168 A CN 01133168A CN 1344972 A CN1344972 A CN 13449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layer
polymer sheet
colour
emul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331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P·布尔德莱斯
P·T·艾尔瓦德
A·D·坎普
J·L·爱德华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man Kodak Co
Original Assignee
Eastman Kodak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man Kodak Co filed Critical Eastman Kodak Co
Publication of CN1344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49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C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PHOTOGRAPHIC PROCESSES, e.g. CINE, X-RAY, COLOUR, STEREO-PHOTOGRAPHIC PROCESSES; AUXILIARY PROCESSES IN PHOTOGRAPHY
    • G03C11/00Auxiliary processes in photography
    • G03C11/08Varnishing, e.g. application of protective layers on finished photographic pri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C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PHOTOGRAPHIC PROCESSES, e.g. CINE, X-RAY, COLOUR, STEREO-PHOTOGRAPHIC PROCESSES; AUXILIARY PROCESSES IN PHOTOGRAPHY
    • G03C1/00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C1/76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or auxiliary layers
    • G03C1/795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or auxiliary layers the base being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C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PHOTOGRAPHIC PROCESSES, e.g. CINE, X-RAY, COLOUR, STEREO-PHOTOGRAPHIC PROCESSES; AUXILIARY PROCESSES IN PHOTOGRAPHY
    • G03C7/00Multicolour photographic processes or agents therefor; Regeneration of such processing agents;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for multicolour processes
    • G03C7/30Colour processes using colour-coupling substances; Materials therefor; Preparing or processing such materials
    • G03C7/3029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fic arrangement of layers, e.g. unit layers, or layers having a specific fun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C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PHOTOGRAPHIC PROCESSES, e.g. CINE, X-RAY, COLOUR, STEREO-PHOTOGRAPHIC PROCESSES; AUXILIARY PROCESSES IN PHOTOGRAPHY
    • G03C7/00Multicolour photographic processes or agents therefor; Regeneration of such processing agents;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for multicolour processes
    • G03C7/30Colour processes using colour-coupling substances; Materials therefor; Preparing or processing such materials
    • G03C7/3041Materials with specific sensitometric characteristics, e.g. gamma, dens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C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PHOTOGRAPHIC PROCESSES, e.g. CINE, X-RAY, COLOUR, STEREO-PHOTOGRAPHIC PROCESSES; AUXILIARY PROCESSES IN PHOTOGRAPHY
    • G03C1/00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C1/76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or auxiliary layers
    • G03C1/795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or auxiliary layers the base being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G03C1/7954Polyes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ilver Salt Photography Or Processing Solution Therefor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元件,包括透明聚合物片,所说透明片每一面有至少一层含形成感光染料的成色剂的层,其中至少有四个独立的感光层,这些感光层包括至少四种形成染料的成色剂,它们形成至少四种不同光谱色,并且将所说的成像元件粘附到透射聚合物片上,该透射聚合物片具有大于15%小于90%的光谱透射率。

Description

扩展色域的影像展示元件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进的卤化银展示元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包括至少五个分别增感的感光卤化银乳剂层的展示元件,除了包括三个常规的形成青、品红和黄染料的层外,还包含第四影像染料形成层,它含有一种其形成的染料具有不小于355°至不大于75°的CIELAB hab色调角的成色剂,包括的第五影像染料形成层,含有其形成的染料具有不小于225°至不大于310°色调角的成色剂,这就赋予其扩大色域的可能性。
                        发明背景
本领域已知照相展示材料用于广告及照相影像的布景展示。因为这些展示材料用在广告上,所以影像质量在表达广告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质量信息方面是关键。而且照相展示影像要求有强烈感染力,因为它要将消费者的注意力引向展示材料及要求传达的信息上。展示材料的典型应用包括在公共场所,如机场、公共汽车和体育场馆的产品和服务广告以及精致的艺术照相。优质的强烈感染力的照相展示材料所要求的特征是浅蓝密度最小值、耐久性、清晰度和平整度值。成本也是重要的,因为与主要纸上平版印刷影像等其它展示材料技术相比,该展示材料价格偏高。就展示材料而言,传统的彩色相纸是不合要求的,因为其对大幅影像的传送,照相加工和展示等缺乏耐久性。
已有技术的卤化银展示材料一般利用黄、品红和青染料来产生影像。在典型的黄、品红和青成像体系中,与彩色油墨印刷相比,其色域受到限制。色域是彩色印刷和成像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是用给定的色料相结合所能产生的色彩范围的量度,对色域的要求是尽可能大。成像体系的色域主要受用来产生影像的该组色料的吸收特征所控制。卤化银成像体系一般使用三种色料,在常规减色法成像体系中一般包括青、品红和黄三色料。
产生任何具体色彩影像的能力,受到用以产生该影像的体系与材料色域的限制。因此可用于影像再现的色彩范围,受到体系和材料所能达到的色域限制。
人们通常认为色域可通过利用所谓“方框染料”来达到最大。在R.W.G.Hunt的“彩色再现”第4版135~144页中,已提出最适宜的色域可以用三种理论上的方框染料以减色法三原色体系来得到,该三种方框染料在约490nm和580nm处分开。这个意见是有意义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却不能实行。特别是没有真正的有机成色剂能产生相当于所提出的方框染料的染料。
Clarkson,M.E和Vickerstaff T.在“当代彩色照相用染料的亮度与色调”(《照相杂志》,88b,26(1948))中推进了方框染料概念的改变。C1arkson和Vickerstaff给出了三种样板光谱形状:方框、梯形和三角形。作者的结论是,与Hunt的指示相反,梯形吸收光谱可能优于垂直边的方框染料。具有所述梯形光谱的染料也是理论上的,不能用于实际。
在《影像科学杂志》,30,9-12上的“用减色法彩色染料相结合可获得的色域,以非线性优化技术确定的最佳吸收带”中既研讨了商品染料也研讨了理论染料。作者N.Ohta讨论了真实色料的课题,并表明出版物中所示典型青染料原有曲线从色域观点看是青染料的最佳吸收曲线。
Bourdelais等在US6,030,756中讨论了涂布在展示材料半透明片基两面上的含卤化银和生成染料的成色剂的成像层。同时,US6,030,756中的展示材料提供了极佳的影像,毋需背面光源便可展示,该影像是唯一能再现56%水银平版印刷法色度空间的影像。
McInerney等在US5,679,139,5,679,140,5,679,141和5,679,142中展示4种色彩C、M、Y、K为基础的喷墨打印油墨中所用优选减色法染料吸收曲线的形状。
McInerney等在EP 0 825 488中展示了用于彩色相片卤化银中的优选减色法青染料吸收曲线的形状。
Kitchin等在US4,705,745中指出为制作网板彩色校样而制备的照相材料包括四个独立的成像层,它们能产生青、品红、黄和黑色影像。
Powers等在US4,816,378中指出制作彩色网板像的成像过程,该影像包括青、品红、黄和黑色影像。但使用黑色染料几乎没有改进彩色再现的色域。
Haraga等在EP 0 915 347 A1中指出改善影像透明度的方法,它通过将原场景中“不可见”的信息与彩色相片混合,并以红外染料、品红染料,或以青、品红和黄混合染料再现这一信息,以获得改进的彩色色调和真实感。但加入红外、品红或黑色染料结果也几乎没有改进色域。
尽管前面已介绍关于色域的一些研究结果,但用于卤化银彩色成像的成色剂系列,并未给现代数字成像技术,特别是所谓“光点彩色”,或“高保真彩色”提供所要求的色域范围。
因此,这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需通过提供与形成青、品红和黄染料的成色剂系列相比,色域有所增加的成色剂系列来解决,该系列成色剂进一步还结合形成红染料和蓝染料的成色剂。
US5,866,282(Bourdelais等)已提出利用层压双轴取向聚烯烃片的复合支持体材料作为照相成像材料。在US5,866,282中,双轴取向聚烯烃片挤压叠压到纤维素纸上,产生用于卤化银成像层的支持体。在US5,866,282中描述的双轴取向片具有与共挤压层结合的微孔层,含有白色颜料,如TiO2的共挤压层在微孔层的上下两面上。US5,866,282描述的复合成像支持体结构中,卤化银成像层涂布在光谱透射率小于15%的片基的白色反射面上。
已有技术的掺有漫射剂的照相透射展示材料,具有直接涂在明胶覆盖的透明聚酯片上的感光卤化银乳剂,掺入的漫射剂要漫射用于背面透射展示材料的光源。没有漫射剂,该光源会降低影像质量。典型做法是,将白色颜料涂在成像层的最底面层上。由于感光卤化银乳剂因使用明胶作为照相乳剂粘合剂而偏黄,所以已显影影像的最低密度区将偏于显黄色。黄白色降低了透射展示材料的商业价值,因为观看影像的公众总是将影像质量与白色的白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掺有漫射剂的透射展示材料能有发蓝的白色会更好,因为带浅蓝的白色在感觉上优于最白的白色。
已有技术的掺有漫射剂的照相透射展示材料,具有直接涂在明胶打底的透明聚酯片上的感光卤化银乳剂。TiO2涂在成像层的最底面层,以充分地漫射光,使所用的照明灯泡的各个部分不被展示影像的观看者见到。然而,在成像层中的涂料TiO2引起制造上的问题,如增加了涂布量,这就要求更多的涂布干燥机,并降低了涂布机的生产效率,因为TiO2要求额外的清洁涂布机的操作。而且,因为用较多量TiO2去漫射高强度的背光系统时,成像层最底面涂覆的TiO2引起了不能接受的光散射,降低了透射影像的质量。这就希望从影像层除去TiO2,同时提供需要的透射性能和影像质量特性。
US6,017,685(Bourolelais等)已提出利用双轴取向聚烯烃微孔片叠压到聚酯片上作为展示用片基。在US6,017,685中结合入的孔隙层漫射照明光源,避免了掺入TiO2作为漫射屏的问题。因为US6,017,685所公开的是通过卤化银加工而形成的黄、品红和青染料,因此US6,017,685所公开的卤化银影像与印刷油墨相比,只有有限的染料色域。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需要有一种扩展了色域而又保持加工效率的展示影像材料。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改进的成像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扩展色域的成像材料。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保持卤化银影像的加工效率。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使照明透射展示材料的光更有效的利用。
本发明这些和另一些目标是通过一种成像元件来完成的,该元件包括透明的聚合物片,和在所说透明片基的每一面有至少一层含形成感光染料的成色剂层,其中至少有四个独立的感光层,这些感光层包括至少四种形成染料的成色剂,它们形成至少四种不同的光谱色,且其中所说的成像元件粘附到透射聚合物片上,该聚合物片具有大于15%小于90%的光谱透射率。
                    发明优异效果
本发明提供具有改进色域的影像展示材料,同时保持典型的45秒彩色显影时间。
                       附图简述
图1是利用形成红色染料的成色剂扩展色域的成像材料截面图。
图2是利用形成蓝色染料的成色剂扩展色域的成像材料截面图。
图3是利用形成红色与蓝色染料的成色剂扩展色域的成像材料截面图。
                发明详述
本发明具有许多超过本领域已有实践的优点。本发明照相材料使用减色、加色或减色与加色结合的彩色成像法。在这样的影像中,能观看的数字印片彩色影像通过产生青、品红、黄、红和蓝或黑色色料的结合物而形成,结合物中各色料分别正比于多至6种不同数控光源的曝光量。目的是提供取悦于观看者的再现性,而且具有改进的具体再现所谓“光点色彩”、水银平版印刷法色彩或高保真色彩的能力。再现影像中的色彩由青、品红、黄、红、蓝和黑色影像色料之一或它们相结合构成。原色彩与再现色彩的关系是许多因素的结合。然而,它受到产生最终影像的众多青、品红、黄、红、蓝和黑色色料相结合所能取得的色域所限制。
除单个色料的特征外,要求所用的青、品红及黄、红和蓝等色料彼此之间都有相对不同的最大吸收和吸收带形状,一起作用之下,提供最佳总色域。当扩展色域所需附加的染料与成色剂涂布到透明聚合物片背面,当附加的第四或第五层涂布到支持体的一面上时,由于显影化学方法没有足够时间使最底层显影,而难以用45秒冲洗加工完,但本发明成像材料可用45秒加工。
具有扩展色域的已显影卤化银成像材料可加在多种掺入有漫射剂的展示支持体材料上,因此使具有扩展色域的卤化银影像可以用于照明展示。优选的片基材料使较大量的照明光真正用于照明展示,而同时又十分有效地漫射光源,使光源对观者变得不明显。本发明的优选展示材料观看者看起来比已有技术材料更白,后者看起来稍偏黄,因为它们要用大量的光散射颜料,来防止各个光源被观察到,这些高浓度颜料观者看起来显得发黄,并使影像比要求的要暗一些。这些和另一些优点从下面的详细叙述中会更清楚。
图1说明具有扩展色域的展示影像元件15的截面。形成青影像的层2,形成品红影像的层4,以及形成黄影像的层6,都位于透明片支持体8的上面,在透明支持体8的背面是形成红影像的层10。包括透明支持体8和影像层2、4、6和10的影像元件16用压敏胶粘层12粘附在透射聚合物片(片基)14上。
图2说明具有扩展色域的展示成像元件33的截面。形成青影像的层20,形成品红影像的层22和形成黄影像的层24都位于透明片支持体26的上面。透明片支持体26的背面是形成蓝色的成像层28。包括附着在透明支持体片26上的影像层20、22、24和28的成像元件34用压敏胶粘层30粘附到透射片基32上形成结构33。
图3说明具有扩展色域的展示成像元件58的截面。形成青影像的层40,形成品红影像的层42及形成黄影像的层44都位于透明片支持体46的上面。透明支持体46的背面是形成红色的成像层48和形成蓝影像的层50。包括附着在透明片支持体56上的影像层40、42、44、48和50的成像元件58用压敏胶粘层52粘附在透射片基54上。
一种成像元件,该元件包括透明聚合物片,和所说透明片的每一面上有至少一层含形成感光染料的成色剂层,其中至少有四个独立的感光层,这些感光层包括至少四种形成染料的成色剂,它们形成至少四种不同光谱色,并且其中将所说的成像元件粘附到聚合物片上,该聚合物片具有大于15%小于90%的透射率。因为涂布有至少一层含形成感光染料的成色剂层在透明支持体的反面,在影像冲洗加工步骤中,本发明的附加层与显影化学药剂接触,由此使45秒显影时间成为可能。
已显影的具有扩展色域的成像元件粘附到光谱透射率大于15%小于90%的聚合物片上。之所以优选透射率大于15%小于90%,因为此光谱透射率能使背面光照明公众聚集场所作商业广告用的共同观看的展示材料。除了在商业上应用此成像材料外,本发明的透射聚合物片还使具有扩展色域的卤化银可以用在透射像片框中,用来照明家中的家庭照片。
对于具有扩展色域的卤化银展示材料,双轴取向聚合物片层可以调节微孔孔隙、TiO2和色料含量,以提供最佳光透射性能。透射展示材料的功能光学性质已结合入聚合物片。微孔化的聚合物片与少量TiO2结合为用来照明透射展示影像的背光源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漫射剂。本发明的聚合物片加了色料和荧光增白剂以抵消照相成像层的天然泛黄度。本发明的聚合物片为了有效影像加工所需的挺度,及产品运送和展示,可以叠压到透明聚合物片基上。本发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片基材料和乳剂层中不用TiO2,它是已有技术的透射材料典型用品。片基和乳剂层不用TiO2使卤化银透射展示材料的价格可以降低。
优选成像元件中,所说的至少四个不同光谱色包括品红、黄、青、红和黑,其中所述红的CIELAB色调角hab为不小于355°至不大于75°。青、品红和黄色料的可能结合,限制了减色法彩色照相体系中可以再现的红、绿和蓝色的色饱和度与色域。我们已发现照相体系的色域可以通过使用附加的色料来扩展。优选红与品红、黄、青和黑结合,因为红如所定义的,其CIELAB色调角hab为不小于355°至不大于75°,改善了卤化银彩色空间中可能达到的彩色再现性。所述红改善了现代卤化银彩色空间中的色彩缺陷,因此可使之改进色域,特别是红色色域。所述黑色也提供了附加密度,提供了更深的,更饱和的黑色,这是难以用平衡量的黄、品红和青得到的。与使用平衡量的品红、青和黄产生的黑色相比,改进了的黑感觉上更为令人满意。
优选成像元件中,至少四种不同光谱色包括品红、黄、青、蓝和黑,其中所述蓝的CIELAB色调角hab为225°至310°。青、品红和黄色料的可能结合限制了减色法彩色照相体系可以再现的红、绿和蓝色的色饱和度和色域。我们已发现照相体系的色域可以通过使用附加的色料来扩展。优选蓝与品红、黄、青和黑结合,因为蓝如所定义的其CIELAB色调角hab为225°至310°,改善了卤化银彩色空间可能达到的彩色再现性。所述蓝改善了现代卤化银彩色空间中的色彩缺陷,因此可使之改进色域,特别是蓝色色域。所述黑色也提供附加密度,提供了更深的,更饱和的黑色,这是难以用平衡量的黄、品红和青来得到的。与使用平衡量的品红、青和黄产生的黑色相比,改进了的黑感觉上更为令人满意。
优选成像元件中,所说的至少四个不同光谱色包括品红、黄、青和红,其中所述红其CIELAB色调角hab不小于355°至不大于75°。青、品红和黄色料的可能结合限制了减色法彩色照相体系可以再现的红、绿和蓝色的色饱和度与色域。我们已发现照相体系的色域可以通过使用附加的色料来扩展。优选红与品红、黄和青结合,因为红如所定义的,其CIELAB色调角hab不小于355°至不大于75°,改善了卤化银彩色空间可能达到的彩色再现性。所述红改善了现代卤化银彩色空间中的色彩缺陷,因此可使之改进色域,特别是红色色域。
一种优选的成像元件具有至少四个不同光谱色包括品红、黄、青和蓝,其中所述蓝的CIELAB色调角hab为225°至310°。青、品红和黄色料的可能结合限制了减色法彩色照相体系可以再现的红、绿和蓝色的色饱和度与色域。我们已发现照相体系的色域可以通过使用附加色料来扩展。优选蓝与品红、黄和青结合,因为蓝如所定义的,其CIELAB色调角hab为225°至310°,改善了卤化银彩色空间可能达到的彩色再现性。所述蓝改善了现代卤化银彩色空间中的色彩缺陷,因此可使之改进色域,特别是蓝色色域。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成像元件中,不同光谱色包括品红、黄、青、红和蓝,其中蓝的CIELAB色调角hab为225°至310°,红的CIELAB色调角hab为不小于355°至不大于75°。青、品红和黄色料的可能结合限制了减色法彩色照相体系可以再现的红、绿和蓝色的色饱和度与色域。我们已发现照相体系的色域可以通过使用附加的色料来扩展。优选蓝和红与品红、黄和青结合,因为蓝和红改善了卤化银彩色空间可能达到的彩色再现性。所述蓝和红改善了现代卤化银彩色空间中的色彩缺陷,因此可使之改进影像色域。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成像元件中,不同光谱色包括品红、黄、青、红、黑和蓝,其中所述蓝的CIELAB色调角hab为225°至310°,红的CIELAB色调角hab为不小于355°至不大于75°。青、品红和黄色料的可能结合限制了减色法彩色照相体系可以再现的红、绿和蓝色的色饱和度与色域。我们已发现照相体系的色域可以通过使用附加的色料来扩展。优选蓝、黑和红与品红、黄和青结合,因为蓝和红改善了卤化银彩色空间可能达到的彩色再现性。蓝和红改善了现代卤化银彩色空间中的色彩缺陷,因此可使之改进色域。而且,通过结合红、蓝和黑,影像不仅改进了色域,而且黑提供了附加密度提供更深、更饱和的黑色,这是难以用等量的黄、品红和青来得到的。与使用等量的品红、青和黄产生的黑相比,该改进的黑色感觉上更为令人满意。
本发明的透明聚合物片优选具有大于90%的光学透射率,因为涂在其两面的感光卤化银成像层同时曝光。另外,优选透明聚合物片基,因为这样可以穿过聚合物片基看到底面上形成的影像。本文中用的术语“透明的”意思是能通过射线而没有明显偏差或吸收。对于本发明,“透明的”材料定义为光谱透射率大于90%的材料。就照相材料而言,光谱透射率是透射功率与入射功率之比,并以百分数表示,TRGB=10-D*100,式中D是用X-Rite 310型(或者类似的)照相透射密度计测定的红、绿和蓝Status A透射密度响应的平均值。
优选双轴取向透明聚合物片,因为聚合物的双轴取向增加了韧度,并提高携带感光卤化银成像层经受制造和成像显影加工的能力。双轴取向聚合物片基便于制造,通过共挤压可制出包括几个层的片基,继之将其双轴取向。在例如US4,764,425和5,866,282中公开了这样的双轴取向片基。
制造双轴取向透明聚合物片的合适热塑性聚合物类型包括聚烯烃、聚酯、聚酰胺、聚碳酸酯、纤维素酯、聚苯乙烯、聚乙烯基树脂类、聚磺酰胺、聚醚、聚酰亚胺、聚1,1-二氟乙烯、聚氨酯、聚苯硫醚、聚四氟乙烯、聚缩醛、聚磺酸酯、聚酯离聚物和聚烯烃离聚物。共聚物和/或这些聚合物的混合物也可以用。
聚烯烃,特别是聚丙烯、聚乙烯、聚甲基戊烯及它们的混合物被优选用于透明聚合物片。包括丙烯与乙烯共聚物在内的聚烯烃共聚物类,如己烯、丁烯和辛烯也属优选之列。聚丙烯类是最优选的聚烯烃聚合物,因为它们价格低廉,并且有良好的强度与表面性质,而且在取向后是透明的。
优选用于透明聚合物片的聚酯类包括由4~20碳的芳族、脂族或脂环族二元羧酸与2~24碳的脂族或脂环族二醇生成的聚酯。合适的二元羧酸的例子包括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萘二羧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富马酸、马来酸、衣康酸、1,4-环己二羧酸、钠磺基间苯二甲酸和它们的混合物。合适的二醇的例子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1,4-环己二甲醇、二甘醇、其它的聚乙二醇类和它们混合物。这些聚酯在本领域是人所熟知的,可用熟知的技术生产,例如US2,465,319和2,901,466中描述的那些技术。优选的连续相基体聚酯是具有来自对苯二甲酸或萘二羧酸与至少一种选自乙二醇,1,4-丁二醇和1,4-环己二甲醇的重复单元的聚酯。特别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它可用少量的其它单体来改良。其它合适的聚酯包括加入适量共酸组分,如芪二羧酸形成的液晶共聚酯类。这样的液晶共聚酯类的例子是US4,420,607,4,459,402和4,468,510公开的那些酯。
聚酯是用作透明聚合物片的最优选聚合物,因为聚酯强度高,且在取向后是透明的。而且已发现聚酯有足够的模量提供给照相结构,它的卷曲度低,抗撕裂性高,提供经受得住消费者苛刻性处理的图像。最后,已表明聚酯可以抑制对彩色成色剂显示催化褪色作用的氧、氮气流。
有用的聚酰胺包括用于透明聚合物片的尼龙6、尼龙66及其混合物。聚酰胺类共聚物也是合适的连续相聚合物。有用的聚碳酸酯的一个例子是双酚A聚碳酸酯。适用于连续相聚合物复合片的纤维素酯类包括硝酸纤维素、三乙酸纤维素、二乙酸纤维素,乙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及它们的混合物或共聚物,有用聚乙烯基树脂包括聚氯乙烯、聚乙烯醇缩醛及它们的混合物,乙烯基树脂类的共聚物也可以用。
透明聚合物片优选具有完整的乳剂粘合层以避免使用本领域已知的较贵底涂料和底涂层,来改善明胶对聚合物片的粘合性。US5,866,282(Bourdelais等)描述了合适的完整乳剂粘合层的例子。最优选的完整乳剂粘合层是聚乙烯层,它是涂布感光卤化银成像层之前处理的CDT。
聚合物片基优选加上本文指出的多种涂层作为保护层,保护聚合物片不受划伤、不留指纹并防静电。合适的涂层包括(但不限于)尿烷聚合物、硅酸盐和蜡类。聚合物片基表面优选是毛面的,从而使指纹和聚合物片基之间存在的油看不出来。其优选的糙度平均值在0.20和3.0μm之间。低于0.18μm,对于消指纹没有什么改善,高于4μm,会使聚合物片基的粗糙面在涂布了感光卤化银乳剂后从辊中卷过时压印该感光卤化银乳剂层。
已显影卤化银影像层优选包括环境保护层即EPL,以保护脆弱的卤化银形成的影像不受因运送造成的损伤,及由于暴露在液体中而引起损伤,能损伤卤化银形成的影像的液体例子包括水、咖啡、碱液等等。优选的EPL包括可UV固化的聚合物、胶乳、丙烯酸及叠压上的聚合物片。因为EPL层对在自动封装设备上运送和形成是关键性的,所以EPL层要求改良。封装产品通常使用多种润滑剂以提供抗磨性和滑动特性。底材、印刷油墨和涂料中用的润滑剂包括天然蜡、合成蜡、脂肪酸酰胺、聚四氟乙烯(PTFE),及聚硅氧烷基化合物。
天然蜡包括植物蜡,如巴西棕榈蜡、小蜡树蜡和小冠巴西棕蜡。例如分子量为340~820,熔点为80~86℃,其比重类似于水的巴西棕榈蜡。动物和昆虫蜡包括蜂蜡、紫胶和羊毛脂。天然矿物蜡包括褐煤蜡和地蜡。天然石油蜡包括石蜡和微晶蜡。褐煤蜡十分类似于巴西棕榈蜡,有近似分子量和熔点特征。
脂肪酸酰胺包括euricimide、硬脂酰胺及其它伯酰胺。脂肪酸酰胺特性像蜡,有类似的分子量范围(275~350)和熔点范围(68~108℃)。
封装使用的合成蜡包括Fisher-Tropsch蜡、EP和PP蜡,以及PTFE。PE蜡在油墨和涂料中广泛使用。它们改善抗磨性并易于在大多数普通溶剂中分散。油墨和涂料工业中使用的PTFE蜡在化学上与特氟隆相关,但分子量较低(10,000~100,000)。这些蜡熔点高于300℃,比重大于2。因为它们比其它蜡的比重大的多,所以在低粘度体系如水基油墨和涂料中更难处理。
PTFE能以亚微米至20μm的粒度生产。这些粒子极硬,因而PTFE比任何类似烃基蜡有更低的表面张力。在降低印刷油墨和涂料的COF方面使用PTFE是很有效的。由于PTFE不溶解或“浮散于表面”,它们在印刷中提供较低的COF是有效的。PTFE是化学惰性的,对320℃温度仍具有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抗UV并且不可燃,可以作防粘添加剂用。
聚硅氧烷基产品在油墨和涂料中广泛使用,提供滑动、抗磨及耐擦伤性,也有防粘特性。虽然聚硅氧烷基产品用在许多与蜡和PTFE同样的目的上,但它们的性能是不同的,当优先考虑透明时,使用硅烷。
就蜡的最佳性能而言,关键参数是粒度,对给定应用最适合的粒度应类似于所涂油墨膜的厚度。平板印刷涂2~3μm的很薄油墨膜。比5μm大得较多的石蜡粒子通过夹辊是困难的,因为缝隙仅6μm。如果用较大的粒子,就可能出现“堆积”。同时,如果用照相凹版轮转印刷法涂布,则该涂布工艺可容忍粒度大得多的蜡组分。一般来说,对于3μm范围内的油墨膜,4~6μm的粒度呈现出耐磨擦性和其它性能的最佳协调。
由于透明聚合物片用对氧和水分敏感的卤化银成像层涂覆,本发明的透明片优选包括氧和水分的阻隔性能,以改善例如依赖于干燥机和明胶成像层间湿度梯度的明胶坚膜作用。优选的透明聚合物片水透过速率在5和500g/m2/日之间,使用的检测法是ASTMF1249。低于1g/m2/日,便需要高价的辅助层以减少水透过。高于600g/m2/日,对明胶坚膜未见什么改善。优选的透明聚合物片氧透过速率在2和120cc/m2/日之间,使用的检测法是D3985。低于1cc/m2/日,便需要高价的涂层来降低氧透过速率。高于150cc/m2/日,本领域已知的氧存在下促进染料褪色这一现象并未见有什么改善。
本发明另一个独立特色是对成像层加防光晕层。防光晕层阻止了成像层中银晶体的二次曝光,因为在曝光时防光晕层吸收了光。阻止感光银晶体二次曝光将大大增加影像清晰度,并保持本发明用成色剂的固有染料色调,而不用已知技术照相展示材料通常使用的Ti02
令人意外的是,还发现可将聚合物试剂加入双轴取向聚合物片中,用于对已显影成像层的彩色成色剂提供紫外线保护。传统做法是,已有技术材料的这种保护作用是加于明胶保护层中。紫外保护材料掺入本发明的双轴取向聚合物片对成像成色剂提供更好的紫外线保护作用,而且价格较低,因为双轴取向片比明胶保护层需要的紫外线过滤物料较少。而且,大多数对紫外线敏感的彩色成色剂是涂到粘附于片基上的成像层中,因此,透明片基中的紫外滤光物可以保护大部分紫外敏感成色剂。
通过印片和显影透明聚合物片上的影像,然后将已成像的聚合物片基粘附到透射聚合物片上,本发明避免了将感光乳剂涂到含纤维素纸或透明聚合物片的照相片基上所带来的许多问题。将感光卤化银层涂到取向聚合物片基上所避免的一些问题包括:切片与冲孔期间抖落的纸尘,加工药剂沿切片边缘进入已曝光的相纸,以及由于纸基引起的有害二次反射。而且,对于已有技术的照相展示材料,必须很小心保证在加工前片基不化学增感感光影像层。通过冲洗加工后将成像层与透射聚合物片结合在一起,便消除了片基化学增感的危险。将本发明的成像层在加工后与透射聚合物片结合,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类型的透射片可,给商业实验室提供了对各种展示应用的多种多样的透射选择。其实例包括80%的透射片用于高处投影展示,45%透射片用于火车站的背面照明展示。
由于涂有感光卤化银层的聚合物片基一般很薄,便要求透射聚合物片对影像画面提供挺度并提供对照明背光源的散射。优选透射聚合物片挺度至少为100毫牛顿,已表明小于80毫牛顿的画面挺度被视为质量差,因为消费者将高质量与挺括的画面联系在一起。而且,画面挺度小于80毫牛顿便难以插入展示框。最优选挺度在100和450毫牛顿之间,因为大于500毫牛顿的挺度就太僵硬了,妨碍消费者对影像的观看和存贮,特别是不便存入照相册和画框中。
优选透射聚合物片具有大于92.0的L*,因为L*小于85.0的透射聚合物片对高质量的展示影像来说不够明亮。当白色程度或影像中最小密度区由片基的白度赋予时,优选白色透射聚合物片,因为卤化银成像体系还不能产生那样的“白”色。
优选的透射聚合物片包括聚酯或聚烯烃。已发现将孔隙层结合入透射片提供对多种照明背光源的散射。本文中用的“孔隙”意思是其中没有加入的固体和液体物质,但其很可能含有气体。留在完工的封装片芯层的产生孔隙的粒子直径应为0.1至10μm,优选球形,以产生所希望形状和尺寸的孔隙。孔隙尺寸还取决于沿加工方向和横截方向取向的程度。理想情形是,孔隙应像是两个相对摆放且边缘接触的凹面盘形状。换句话说,孔隙倾向于类似双凸透镜,即两面凸的形状。孔隙的取向是,其两个主要尺寸同片子的加工方向与横截方向排成一线。Z方向轴是次要的尺寸,大致为孔隙粒子的横截直径。孔隙一般趋向于是闭合的胞状,因此实际上没有由孔隙芯层一面向另一面敞开、气体或液体可以穿行的通道。优选有孔隙的聚合物片,因为它们提供了对照明背面光源的漫射,而毋需散射或吸收背光能量。
聚合物的透射聚合物片一般是平滑的,可得到高质量有光泽的影像。而且可将附加物加入聚合物的透射聚合物片中来改善影像的清晰度与白度。白色颜料之类的附加物可改善影像的最低密度区,证实荧光增白剂对最低密度区是蓝色调,而且蓝色调抵消了卤化银成像结构中所用明胶的天然泛黄度。对透射聚合物片合适的聚合物例子是US4,912,333,4,994,312,5,055,371和4,187,133中公开的那些聚合物。优选有孔隙的聚酯白色反射片,因为按聚合物重量计,聚酯中白色颜料含量可达70%,产生优越的白色最低密度区。优选有孔隙的聚烯烃片,因为它们价格较低,机械模量高,可形成挺括的照片。
聚酯片的两面一般都包含底层或底涂层。本领域已熟知使用底涂层促进涂层组合物对支持体的粘合,任何有这样功能的物料都可以用。为此目的的某些有用成分包括1,1-二氯乙烯的共聚物,如1,1-二氯乙烯/丙烯酸甲酯/衣康酸三元共聚物或1,1-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三元共聚物等等。这些和另一些合适的成分在例如US2,627,088,2,698,240,2,943,937,3,143,421,3,201,249,3,271,178,3,443,950和3,501,301中有所描述。聚合物底层通常还用第二个底层来覆盖,第二底层由明胶组成,一般称为凝胶底层。片基也可以是如US4,912,333,4,994,312,5,055,371和6,048,606公开的微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另一种优选的透射聚合物片包括一种复合结构,它包括纤维素纸以及聚合物涂层和/或铺在纤维素纸表面上的聚合物片。一种由纤维素纸片基和用作透射聚合物片的聚合物构成的复合结构可作为低价、高质量的透射聚合物片使用,因为这种结合可以达到低价的纤维素纸与聚合物涂层或片的合乎需要的性能特征相结合。US5,866,282,5,874,205,5,888,681和5,466,519公开了用作透射聚合物片的合适纤维素纸与聚合物的结合物例子。
另一种优选的透射聚合物片包括一种复合结构,它包括聚烯烃孔隙聚合物片粘附在透明聚酯片上。一种由透射聚烯烃片和透明聚酯片构成的复合结构可得到低价、高质量的透射聚合物片,因为这种结合可以实现低价的聚烯烃与聚酯片的合乎需要的性能特征相结合。US6,017,685,6,030,756和6,063,552公开了透射聚烯烃片与聚酯片相结合的例子。
另外,具有扩展色域的双面影像可以通过聚合物片基上曝光与显影影像而产生。显影后每隔一个显影影像以180°折叠过来。在180°对折后,将透射聚合物片插入折叠的影像之间,并沿成像层两边粘合上。可以通过包装工艺中已知的技术来产生聚合物材料的折叠。折叠已显影照相影像的另一种优选方法是围绕透射聚合物片进行。将聚合物片基上已显影影像围绕透射聚合物片的一个边折叠过来,随后粘附到透射聚合物片上。
为了将具有已显影影像层的透明片粘附到透射聚合物片上,需要一个粘合层。为取得有用的影像寿命,粘合层必须在成像层与透射聚合物片之间提供优良的粘合性。粘合成像层与透射聚合物片的优选方法是利用粘合剂。优选将粘合剂涂在透射聚合物片上。粘合剂优选压敏粘合剂或热活化粘合剂。在粘合过程中,利用夹辊,或在热活化粘合剂情形下用加热的夹辊,将成像层粘附到透射聚合物片上。优选的压敏粘合剂是丙烯酸基的粘合剂。已表明丙烯酸粘合剂在明胶的已显影成像层和双轴取向聚合物片之间能提供极佳的结合。
优选的粘合层厚度在2和40μm之间。小于1μm,粘合剂的均匀度难以保持,导致漏涂。大于45μm,未见粘合性和涂层质量有什么改善,而且因此多用的粘合剂在成本上不合算。已显影卤化银成像层与白色反射片之间的粘合层的一个重要性能是粘合层的光学透射性。优选叠压的粘合层具有大于90%的光学透射率,因为粘合应不影响影像质量。
如果CIELAB度量制,a*、b*和L*结合起来,则描述物体的色彩(在固定的观看条件下等等)。a*、b*和L*的测量已为文献充分报导,现在代表有关色彩测量的一种国际标准(众所周知的色彩测量CIE体系是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确立的,并于1971年作了进一步修订。关于色彩测量的更完全的描述,参看F.Billmeyer,Jr和M.Saltzman的“色彩技术原理”第2版,J.Wiley & Sons出版,1981)。
L*是色彩明、暗程度的量度。L*=100是白色。L*=0是黑色。L*值是三色系数Y的函数,因此
                  L*=116(Y/Yn)1/3-16
简单地说,a*是色彩绿或品红程度的量度(因为它们是相反的色彩),而b*是蓝或黄程度的量度。根据数学观点,a*和b*按下式确定:
                a*=500{(X/Xn)1/3-(Y/Yn)1/3}
                b*=200{(Y/Yn)1/3-(Z/Zn)1/3}式中X、Y和Z是由物体的可见反射光谱,照明光源(即5000°K)和标准观察者函数相结合得到的三色系数。
上文确定的a*和b*函数也可以用来较好地定义物体的色彩。通过计算b*/a*比率的反正切,则特定色彩的色调角便可以用度数来表述。
                    hab=arctan(b*/a*)
此定义的命名惯例与地理学罗盘指向不同,后者0°或360°代表北方,角度按顺时针方向增加。按色度学惯例所定义的0°色调角等价于地理学的90°即东方,而且色调角按反时针方向增加。0°色调角广义上定义为品红。其补角180°定义为绿。色调角在0°和360°之间绕行,于是包括并描述了所有颜色的色调。色调角不定义亮度和暗度,它们用L*定义,色调角也不定义色饱和度C*,C*定义是:
                     C*=(a*2+b*2)1/2
虽然可以方便地将一种色彩归属为某一特定颜色,例如“红色”,但事实上“红”的感觉可以包括一系列色调角。对任何其它色彩这也是这样。在彩色照相体系中,形成青、品红和黄染料作为原色减色法染料系列是方便的。结果,若再现“红”,即形成黄和品红染料的种种结合色,这些色料的结合色都被观察者看成是“红色”。类似地,若形成“蓝”,即形成品红与青染料的结合色,而形成“绿”,即形成青与黄染料的结合色。
举例来说,结合品红和黄染料形成的“红”色是受到品红与黄的结合色的色饱和度C*限制的。当两种染料的相对比率改变时,结合色的色调角成正比地改变。当两种染料量改变时,色饱和度C*及光亮度L*随之改变。色饱和度也称为色纯度,它受限于相结合的染料的固有光谱特性。色饱和度是下列因素的函数:每种染料的光谱吸收带形、每种染料的λmax、每种染料的带宽和其它与系统相关的因素,如影像观看条件、反射支持体的色彩与光亮度L*,以及许多有关的其它因素。
于是青、品红与黄色料的可能结合便限制了减色法彩色照相体系能再现的红、绿和蓝色的色饱和度和色域。
我们已发现照相体系的色域可以通过使用附加的色料来扩展。优选的附加色料是在色彩上显红、蓝或黑的染料。所述红或蓝染料由其化学组成能产生看起来为蓝色或红色的成色剂形成。由形成红染料的成色剂生成的染料,在品红和黄染料的吸收极大值之间出现其吸收极大值,一般在500nm左右。由形成蓝染料的成色剂生成的染料在品红和青染料的吸收极大值之间出现吸收极大值,一般在600nm左右。
出乎意料地是,添加绿色料并不明显增加超过添加红、蓝和黑色料的色域。
在某些C、M、Y印片系统中,如喷墨或平版印刷中加入第四种色料K。第四种色料是黑色,因此按定义不能改变它们所加入的那个体系的颜色或色彩的色调角。将黑加入到彩色中有两个效果,第一使彩色变暗,因此减少了它的L*值,第二使彩色减饱和度(降低C*),这就给出了纯度较低的效果。
K作为色料加入对可得到的色域具有小的正性效果,因为它使暗色(低L*)更易达到。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一组色料的色域是彩色空间9部分的总和,表示为要检测的一组染料的9-L*部分(L*=10、20、30、40、50、60、70、80和90)的a*×b*面积总和,色域可通过测量和评估大量色样品(十分冗长乏味和耗时的工作)而获得,或者,如本文所述,用《摄影科学杂志》,38,163(1990)中描述的技术,由各色料所测得结果和蓝吸收特性进行计算而获得。
给定色料的吸收特性随着色料量的不同(转移和蓝密度)将有一定程度改变。这是由于测量眩光、色料-色料相互作用、色料-接受体相互作用、色料浓度影响及介质中存在的彩色杂质等因素所致。然而,通过使用特性矢量分析(有时称为主成分分析或特征向量分析),人们可以确定,代表色料在全波长范围和所研究的密度范围内吸收特征的特征吸收曲线。因此,每种色料的特征向量是光学透射密度与波长的二维阵列。Albert.J.Sant在《照相科学与工程》,5(3),5~6月号(1961),及J.L.Simonds在《美国光学协会会志》,53(8),968-974(1963)中描述了这种技术。
每种色料的特征向量是归一化至峰高为1.0的光学透射密度与波长的二维阵列。特征向量的获得首先通过测量含色料各种不同密度色纹的试验影像的反射光谱,所述不同密度包括全曝光显影产生的Dmax和未曝光的Dmin。然后从各色纹的光谱反射密度中减去光谱反射密度Dmin,将所得的减去了Dmin的反射密度转换为透射密度,所用方法是Clapper和Willams在美国《光学协会会志》,43,595(1953)中定义的,将反射密度数据通过Dr/Dt曲线转换。用特性向量分析找到每种色料的透射密度曲线,当在透射密度空间内换算时,再转换为反射密度,并加到反射材料的Dmin上,给出了对于所测结果和蓝色光谱反射数据的最佳拟合。本文在两方面使用了这种特征向量:得出色料的光谱吸收特征以及计算用此色料的每种成像体系的色域。
如果成像成色剂产生的染料的光谱一般分别在400~500nm、500~600nm及600~700nm范围内有吸收,则成色剂分别称为黄、品红和青成色剂。在给定的一般由一个或多个感光卤化银乳剂层构成的彩色记录中,形成影像染料的成色剂产生具有类似光谱吸收的影像染料(例如λmax+20nm)。考虑给定的彩色记录的所有层,形成影像染料的成色剂在类型和覆盖范围上都足以提供至少为1.0的Dmax。因此它们有别于本领域已知的释出官能基PUG(照相用基团)的成色剂,该成色剂只形成影像染料的很小部分。这样,在与已氧化的显影剂偶合后,形成影像染料的成色剂成为特定彩色记录最大密度处的影像染料的主要部分。成像层(一层或多层)是对特定彩色范围感光的层,这些层与对其它彩色范围感光的层之间,其感光波长至少宜相差30nm。色料的吸收曲线形状是许多因素的函数,因而并不仅是对具体色料化合物选择的结果。通常在卤化银照相术中使用的成色剂形成包括黄(hab=80~100°)、青(hab=200~220°)、品红(hab=320~350°)的染料,而且,光谱曲线可以表示两种或多种化合物的复合吸收。例如,如果一种具体化合物具有所要求的光谱曲线,添加一种同样颜色的化合物可提供复合曲线,保持所要求达到的范围。因此,当使用某一特定颜色的两种或多种染料时,就本发明的目的而言,“品红”、“黄”、“蓝”、“红”或“青”色料的光谱曲线意思是由所述两种或多种色料得到的复合曲线。
除了染料的化学结构,给定染料的光谱曲线可受其它的体系组分(溶剂、表面活性剂等等)影响。对这些参量加以选择可提供所要求的光谱曲线。
如上文表明的,形成红染料的成色剂形成角调角hab不小于355°和不大于75°的染料,而蓝成色剂形成色调角225°至310°的染料。在成色剂与合适的显影剂,如对苯二胺彩色显影剂反应后即形成染料。合适的试剂是CD-3,如伊斯曼柯达公司的RA-4工艺中所用的,在《英国1988摄影学年报》198-199页作了描述,将在后文详述。
红染料色调角不小于355°至不大于75°,优选5~75°,更优选15~75°,在这种成色剂结合物的情况下,希望为25~45°。
用于本发明的“红”染料例子是:
Figure A0113316800211
Figure A0113316800221
蓝染料色调角是225°至310°,优选228~305°,更优选230~290°,用于本发明的蓝染料例子是:
Figure A0113316800231
因为本发明形成红和蓝染料的成色剂效果是光学的而非化学的,所以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化合物或某类化合物。而且,可以结合使用某一具体色彩的一种以上的成色剂,它们结合在一起产生可满足本发明要求的复合密度曲线。黑色影像成色剂
本领域已熟知形成黑色影像染料的成色剂。黑色染料是那些缺乏任何特定可辨认色彩、看起来呈各种深浅不同灰色的染料。它们一般由间-或对-氨基苯酚类(US3,622,629)、羟基吡唑类(US2,333,106)或间苯二酚类(US4,126,461和5,821,039)等形成。该染料是合适的显影剂,如对苯二胺彩色显影剂反应后生成的。合适的试剂是CD-3,4-氨基-3-甲基-N-乙基-N-(2-甲磺酰氨基乙基)苯胺倍半硫酸盐水合物,如《英国1988摄影学年报》198-199页描述的,此化合物已用在伊斯曼柯达公司RA-4工艺中。
在本发明中具体有用的基于间苯二酚的形成黑色染料的成色剂例子都公开在很多专利中,如合适的形成黑色染料的成色剂在US4,126,461的6~14栏中已公开,US5,821,039的3~5栏化合物中的形成黑色染料的成色剂也是合适的。
也可以由青、品红和黄染料的混合物形成黑色染料层。US5,362,616,5,364,747和5,939,247中给出优选的染料混合物。与形成黑色染料层相关的乳剂可以进行单一色、正色或全色光谱增感。青影像成色剂
青成色剂形成一般在600~700nm之间吸收的染料。在与合适的显影剂,如对苯基二胺彩色显影剂反应后形成染料。合适的试剂是CD-3、4-氨基-3-甲基-N-乙基-N-(2-甲磺酰氨基乙基)苯胺倍半硫酸盐水合物,如《英国1988摄影学年报》198-199页描述的,此化合物它用在伊斯曼柯达公司RA-4工艺中。
Figure A0113316800251
式中R1表示氢或烷基,R2表示烷基或芳基,n表示1、2或3,每个X都是取代基,以及Z表示氢原子或是成色剂与已氧化的彩色显影剂反应后可裂解掉的基团。
成色剂(I)是2,5-二酰氨基酚青成色剂,其中5-酰氨基部分是其α位由砜(-SO2-)基取代的羧酸酰胺。砜是芳基砜。另外,2-酰氨基必须是羧酸酰胺(-NHCO-),而不是脲(-NHCONH-)基。这种在5位含砜酰胺基而在2位含酰氨基的独特结合结果得到一类形成青色染料的成色剂,它们形成H聚集体影像染料,在吸收曲线的短波长一侧有锐截染料色调,其吸收最大波长(λmax)一般在620~645nm,它们在彩色相纸中应用很为理想,可产生极佳的彩色再现而且色饱和度高。
参见式(I),R1表示氢或烷基,烷基包括1~10碳线形或支链环状或无环烷基,合适的是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或丁基,最合适的是乙基。
R2表示芳基或烷基,如全氟烷基。这样的烷基一般为1~20碳,通常是1~4碳,包括甲基、丙基和十二烷基等,全氟烷基具有1~20碳,典型地是3~8碳,如三氟甲基或全氟十四烷基,七氟丙基或十七氟辛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一般具有6~30碳,可以被例如1~4个卤素原子、氰基、羰基、碳酰氨基、亚磺酰氨基、羧基、磺基、烷基、芳基、烷氧基、芳氧基、烷硫基、芳硫基、烷基磺酰基或芳基磺酰基等取代。合适的情形是,R2表示七氟丙基、4-氯苯基、3,4-二氯苯基、4-氰基苯基、3-氯-4-氰基苯基、五氟苯基、4-碳酰氨基苯基、4-亚磺酰氨基苯基或烷基磺酰基苯基。
合适的X取代基例子是一种位于苯环磺酰基的间位或对位的结构,各自独立地选自烷基,链烯基、烷氧基、芳氧基、酰氧基、酰氨基、磺酰氧基、氨磺酰基氨基、亚磺酰氨基、脲基、氧羰基、氧羰基氨基和氨基甲酰基。
在式(I)中,每个X都优选位于苯环的间或对位,而且每个基都独立表示线形的或支链的,饱和的或不饱和的烷基或链烯基,如甲基、叔丁基、十二烷基、十五烷基或十八烷基,烷氧基,如甲氧基、叔丁氧基或十四烷氧基,芳氧基,如苯氧基、4-叔丁基苯氧基或4-十二烷基苯氧基,烷基或芳基酰氧基,如乙酰氧基或十二酰氧基,烷基或芳基酰氨基,如乙酰氨基、苯甲酰氨基或十六酰氨基,烷基或芳基磺酰氧基,如甲磺酰氧基、十二磺酰氧基或4-甲基苯磺酰氧基,烷基或芳基氨磺酰基氨基,如N-丁基氨磺酰基氨基或N-4-叔丁基苯基氨磺酰基氨基,烷基或芳基亚磺酰氨基,如甲磺酰氨基、4-氯苯磺酰氨基或十六磺酰氨基,脲基,如甲脲基或苯脲基,烷氧羰基或芳氧羰基氨基,如甲氧羰基氨基或苯氧羰基氨基,氨基甲酰基,如N-丁基氨基甲酰基或N-甲基-N-十二烷基氨基甲酰基,或者全氟烷基,如三氟甲基或七氟丙基。合适的X表示上述基团具有1~30碳,更优选8~20线形碳原子的。最典型地是,X表示12~18碳线形烷基或烷氧基,如十二烷基、十二烷氧基、十五烷基或十八烷基。
“n”表示1、2或3,如果n是2或3,则取代基X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
Z表示氢原子或通过成色剂与已氧化的彩色显影剂反应可以裂解出来的基团,在照相领域中称为“偶合-离去基团”。这样基团的存在与否决定了成色剂的化学当量,即它是2当量的或是4当量的成色剂,这样的基团的特定性质可以变更成色剂的反应活性。这样的基团在其从成色剂释出后可以对成色剂所在层或照相记录材料中其它层起有利的影响,完成一些功能,如形成染料、调节染料色调、加速或抑制显影、加速或抑制漂白、促进电子转移、修正彩色等等。
这样的偶合-离去基团的代表性类别包括,例如卤素、烷氧基、芳氧基、杂环氧基、磺酰氧基、酰氧基、酰基、杂环基、亚磺酰氨基、杂环硫基、苯并噻唑基、膦酰氧基、烷硫基、芳硫基和芳基偶氮。这些偶合-离去基团在本领域文献中有所描述,例如US2,455,169,3,227,551,3,432,521,3,467,563,3,617,291,3,880,661,4,052,212和4,134,766;以及UK专利公开申请号1,466,728,1,531,927,1,533,039,2,066,755A和2,017,704A。最合适的偶合-离去基团是卤素、烷氧基和芳氧基。
具体的偶合-离去基团的例子是-CL、F、-Br、-SCN、-OCH3、-OC6H5、-OCH2C(=O)NHCH2CH2OH、-OCH2C(O)NHCH2CH2OCH3、-OCH2C(O)NHCH2CH2OC(=O)OCH3、-P(=O)(OC2H5)2、-SCH2CH2COOH,
Figure A0113316800271
Figure A0113316800281
典型的偶合-离去基团是氯原子。
选择成色剂取代基的基本点是它们足以使成色剂及其生成的染料在分散成色剂的有机溶剂中固定。所述固定可以通过在一个或多个取代基中提供疏水性取代基来达到。固定基一般是有一定尺寸和构型的有机基,它们为成色剂分子提供足够的体积和水不溶性使成色剂基本上不从照相材料中它所在的层扩散出去。因此式(I)中结合的取代基要适当选择以满足上述标准。为了有效,固定基团必须包含至少8个碳原子,一般含10~30碳。合适的固定基团也可以通过提供多个相结合时能满足上述标准的基团来达到。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式(I)中的R1是小烷基。因此,在这些实施方案中固定基将主要位于R2、X和Z部分。而且,即使偶合-离去基Z含固定基,常常还需要其它的基团是能固定的,因为Z在偶合后即从分子中除去,因此,最有利的做法是提供固定基作为R2和X部分。
下面的例子说明本发明中有用的青成色剂。但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只限于这些例子。
Figure A0113316800291
Figure A0113316800311
Figure A0113316800321
Figure A0113316800331
Figure A0113316800341
Figure A0113316800351
Figure A0113316800361
Figure A0113316800381
Figure A0113316800401
品红影像成色剂
本发明用的品红影像成色剂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形成品红影像的成色剂。合适的是下式结构的吡唑:
Figure A0113316800431
式中Ra和Rb独立地表示H或取代基,X是H或偶合-离去基团,Za、Zb和Zc是独立的取代次甲基、=N-、=C-或-NH-,假如Za-Zb键或Zb-Zc键之一是双键,而另一个则是单键,而当Zb-Zc键是碳-碳双键,则可以形成芳环的一部分,且至少Za、Zb和Zc之一表示连接到Rb基上的次甲基。
优选的品红成色剂是1H-吡唑并[5,1-c]-1,2,4-三唑和1H-吡唑并[1,5-b]-1,2,4-三唑。1H-吡唑并[5,1-c]-1,2,4-三唑成色剂的例子在UK 1,247,493,1,252,418,1,398,979;US4,443,536,4,514,490,4,540,654,4,590,153,4,665,015,4,822,730,4,945,034,5,017,465和5,023,170中有所描述。1H-吡唑并[1,5-b]-1,2,4-三唑的例子可在欧洲专利申请176,804,177,765;US4,659,652,5,066,575和5,250,400中找到。
特别是,通式为PZ-1和PZ-2的吡唑并吡咯品红成色剂是合适的:
Figure A0113316800432
式中Ra、Rb和X与式(II)中的定义相同。
特别优选品红成色剂pZ-1和PZ-2的2当量物,其中X不是氢。其优点是因为印片材料达到所要求的密度所需的银量下降了。
合适的品红成色剂的其它例子是以吡唑啉酮为基础的化合物,这将在后面描述。
可用于本发明照相材料中的典型品红成色剂列在下面。
Figure A0113316800441
Figure A0113316800451
已验明M-2成色剂是有用的,因为它的吸收带窄。黄成色剂
本发明材料中用的与氧化后的彩色显影剂反应后形成黄染料的成色剂,在下列代表性专利和出版物中有所描述:US2,875,057,2,407,210,3,265,506,2,298,443,3,048,194,3,447,928以及“成色剂-文献综览”,阿克发报告,卷III,112-126页(1961)。这样的成色剂一般是开链酮亚甲基化合物。还优选例如欧洲专利申请482,552,510,535,524,540,543,367和US5,238,803中描述的黄成色剂。
典型优选的黄成色剂以下列结构式为代表:式中R1、R2、R3、R4、Q1和Q2各自代表取代基,X是氢或偶合-离去基团,Y表示芳基或杂环基,Q3表示与>N-一起形成含氮杂环基所需要的有机残基,Q4表示形成3员或5员烃环或者3员或5员杂环所需要的非金属原子,所述杂环环中至少包括一个选自N、0、S和P的杂原子。特别优选Q1和Q2各自表示烷基、芳基或杂环基,R2表示芳基或叔烷基。本发明材料用的优选黄成色剂以黄-4为代表,其中R2表示叔烷基,Y表示芳基,X表示芳氧基或N-杂环偶合-离去基团。
最优选的黄成色剂以黄-5为代表,其中R2表示叔烷基,R3表示卤素或烷氧取代基,R4表示取代基,X表示N-杂环偶合-离去基团,之所以它们最优选,是因为其良好显影和合乎要求的色彩。
甚至更优选的是其R2、R3和R4与上文定义的同样,X表示下列结构式的以黄-5表示的黄成色剂:
Figure A0113316800471
式中Z是氧或氮,R5和R6是取代基。最优选的是Z为氧,R5和R6是烷基的黄成色剂。
该基团上的代表性取代基包括烷基、芳基、烷氧基、芳氧基、烷硫基、羟基、卤素、烷氧羰基、芳氧羰基、羧基、酰基、酰氧基、氨基、苯胺基、碳酰氨基(也称为酰氨基)、氨基甲酰基、烷基磺酰基、芳基磺酰基、亚磺酰氨基和氨磺酰基,其中取代基一般含1~40碳。这样的取代基也可以进一步被取代。此外,可以通过连接在高分子主链上使分子固定。
适合用在本发明中的黄成色剂的例子是酰基N-乙酰苯胺类成色剂,如结构III的化合物:
Figure A0113316800472
式中Z表示氢或键接于上述各结构式中偶合位置的偶合-离去基团。在上面的结构式中,当R1a、R1b、R1d或R1f包括固定或抗扩散基团时,选择碳原子总数至少为8,优选至少10。R1a表示脂族(包括脂环)烃基,R1b表示芳基。以R1a表示的脂族或脂环烃基一般具有至多22个碳原子,可以是取代或未取代的,脂族烃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的。以R1a表示的这些基团的取代基优选例子是烷氧基、芳氧基、氨基、酰氨基和卤素原子。这些取代基可以用这些取代基中至少一个进一步重复取代。作为R1a基的有用例子包括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异戊基、叔戊基、1,1-二甲基丁基、1,1二甲基己基、1,1-二乙基己基、十二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环己基、2-甲氧基异丙基、2-苯氧基异丙基、2-对-叔丁基苯氧基异丙基、α-氨基异丙基、α-(二乙基氨基)异丙基、α-(琥珀酰亚胺基)异丙基、α-(邻苯二甲酰亚胺基)异丙基、α-(苯磺酰氨基)异丙基等等。
作为芳基(特别是苯基),R1b可被取代。芳基(例如苯基)可以用一般具有不多于32碳的取代基取代,如烷基、链烯基、烷氧基、烷氧羰基、烷氧羰基氨基、脂族或脂环酰氧基、烷基氨磺酰基、烷基磺酰氨基、烷基脲基、芳烷基和烷基取代的琥珀酰亚氨基。芳烷基中的苯基可进一步用下列取代基取代,如芳氧基、芳氧羰基、芳基氨基甲酰基、芳酰氨基、芳基氨磺酰基、芳基磺酰氨基和芳脲基。
以R1b表示的苯基可以用氨基取代,氨基可进一步用下列基团取代:1~6碳的低级烷基、羟基、-COOM和-SO2M(M=H、碱金属原子、NH4)、硝基、氰基、硫氰基或卤素原子。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以R1b代表的苯基是N-酰苯胺氮原子的邻位具有卤素,如氟、氯或烷氧基,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的苯基。优选烷氧基少于8个碳原子。
R1b可以表示由苯基与其它环,如萘基、喹啉基、异喹啉基、苯并二氢吡喃基、苯并二氢呋喃基和四氢萘基稠合而产生的取代基。这些取代基可以用上述苯基的取代基中至少一个进一步重复取代。
R1d和R1f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如后文针对取代基这一节所定义的)。
本发明有用的黄成色剂的代表性例子如下
Figure A0113316800481
Figure A0113316800491
Figure A0113316800501
Figure A0113316800511
整个说明中,除非另有特殊陈述,可以取代在本文分子上的取代基包括不破坏照相使用所需性能的任何基团,不管是取代还是未取代的。当术语“基”用于认定包含可取代的氢的取代基时,应设想不仅包括取代基的未取代形式,而且包括其用本文叙述的任何基团(单个或多个)进一步取代的形式。合适的情形是,基可以是卤素或者通过碳、硅、氧、氮、磷或硫原子键接到分子其余部分的基团。取代基可以是例如卤素,如氯、溴或氟,硝基,羟基,氰基,羧基,或可以进一步取代的基,如烷基,包括直链或支链烷基,如甲基、三氟甲基、乙基、叔丁基、3-(2,4-二叔戊基苯氧基)丙基和十四烷基,链烯基,如乙烯基、2-T烯,烷氧基,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2-甲氧基乙氧基、仲丁氧基、己氧基、2-乙基己氧基、十四烷氧基、2-(2,4-二叔戊基苯氧基)乙氧基和2-十二烷基乙氧基,芳基,如苯基、4-叔丁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萘基,芳氧基,如苯氧基、2-甲基苯氧基、α或β-萘氧基和4-甲苯氧基,碳酰氨基,如乙酰氨基、苯甲酰氨基、丁酰氨基、十四酰氨基、α-(2,4-二叔戊基苯氧基)乙酰氨基、α-(2,4-二叔戊基苯氧基)丁酰氨基、α-(3-十五烷基苯氧基)己酰氨基、α-(4-羟基-3-叔丁基苯氧基)十四酰氨基-2-氧-吡咯烷-1-基、2-氧-5-十四烷基吡咯烷-1-基、N-甲基十四酰氨基、N-琥珀酰亚胺基、N-邻苯二甲酰亚胺基、2,5-二氧-1-噁唑烷基、3-十二烷基-2,5-二氧-1-咪唑基和N-乙酰基-N-十二烷基氨基,乙氧羰基氨基、苯氧羰基氨基、苄氧羰基氨基、十六烷氧羰基氨基、2,4-二叔丁基苯氧羰基氨基、苯甲酰氨基、2,5-(二叔戊基苯基)羰基氨基、对-十二烷基苯甲酰氨基、对甲苯甲酰氨基,N-甲基脲基、N,N-二甲基脲基、N-甲基-N-十二烷基脲基、N-十六烷基脲基、N,N-双十八烷基脲基、N,N-二辛基-N’-乙基脲基、N-苯基脲基、N,N-二苯基脲基、N-苯基-N-对甲苯基脲基、N-(间-十六烷基苯基)脲基、N,N-(2,5-二叔戊基苯基)-N’-乙基脲基和叔丁基碳酰氨基,亚磺酰氨基,如甲磺酰氨基、苯磺酰氨基、对甲苯磺酰氨基、对-十二烷基苯磺酰氨基、N-甲基十四烷基磺酰氨基、N,N-二丙基氨磺酰基氨基和十六烷基磺酰氨基,氨磺酰基,如N-甲基氨磺酰基、N-乙基氨磺酰基、N,N-二丙基氨磺酰基、N-十六烷基氨磺酰基、N,N-二甲基氨磺酰基、N-[3-(十二烷氧基)丙基]氨磺酰基、N-[4-(2,4-二叔戊基苯氧基)丁基]氨磺酰基、N-甲基-N-十四烷基氨磺酰基和N-十二烷基氨磺酰基,氨基甲酰基,如N-甲基氨基甲酰基、N,N-二丁基氨基甲酰基、N-十八烷基氨基甲酰基、N-[4-(2,4-二叔戊基苯氧基)丁基]氨基甲酰基、N-甲基-N-十四烷基氨基甲酰基和N,N-二辛基氨基甲酰基,酰基,如乙酰基、(2,4-二叔戊基苯氧基)乙酰基,苯氧羰基、对-十二烷氧基苯氧羰基、甲氧羰基、丁氧羰基、十四烷氧羰基、乙氧羰基、苄氧羰基、3-十五烷氧羰基和十二烷氧羰基,磺酰基,如甲氧基磺酰基、辛氧基磺酰基、十四烷氧基磺酰基、2-乙基己氧基磺酰基、苯氧基磺酰基、2,4-二叔戊基苯氧基磺酰基、甲磺酰基、辛磺酰基、2-乙基己磺酰基、十二烷基磺酰基、十六烷基磺酰基、苯磺酰基、4-壬基苯磺酰基和对甲苯磺酰基,磺酰氧基,如十二烷基磺酰氧基和十六烷基磺酰氧基、亚磺酰基,如甲亚磺酰基、辛亚磺酰基、2-乙基己亚磺酰基、十二烷基亚磺酰基、十六烷基亚磺酰基、苯亚磺酰基、4-壬基苯亚磺酰基和对甲苯亚磺酰基,硫基,如乙硫基、辛硫基、苄硫基、十四烷基硫基、2-(2,4-二叔戊基苯氧基)乙硫基、苯硫基、2-丁氧基-5-叔辛基苯硫基和对甲苯硫基,酰氧基,如乙酰氧基、苯甲酰氧基、十八烷基酰氧基、对十二酰氨基苯甲酰氧基、N-苯基氨基甲酰氧基、N-乙基氨基甲酰氧基、和环己基氨基甲酰氧基,胺,如苯基苯胺基、2-氯苯胺基、二乙胺、十二烷基胺,亚氨基,如1-(N-苯基亚胺基)乙基、N-琥珀酰亚胺基或3-苄基乙内酰脲基,磷酸根,如二甲磷酸根和乙基丁基磷酸根,亚磷酸根,如二乙基和二己基亚磷酸根,杂环基、杂环氧基或杂环硫基,它们都可以取代并含有由碳原子和至少一个选自氧、氮和硫的杂原子组成的3~7员环,如2-呋喃基、2-噻吩基、2-苯并咪唑氧基或2-苯并噻唑基,季铵,如三乙铵,以及甲硅氧基如三甲基甲硅氧基。
如果需要,取代基自身可以用描述的那些取代基进一步取代一次或多次。具体所用取代基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为达到特定应用所要求的照相性能加以选择,可以包括例如疏水基、增溶基、保护基、释放或可释放基等等。上述的基及其取代基一般可包含直至48碳,典型地是1~36碳,通常少于24碳,但取决于所选的具体取代基,更大数目也是可能的。
本发明材料可以以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方式及任意相结合来使用,本发明材料一般结合入卤化银乳剂,乳剂则在支持体上涂布成层形或感光材料的一部分。此外,除非提出别的方式,它们均可处于邻接卤化银乳剂层的位置,在此位置在显影过程中,它们与显影产物,如经氧化的彩色显影剂相关,成为反应活性物。因此,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相关”意味着卤化银乳剂层中或与其邻近位置处的化合物,在显影过程中能与卤化银显影产物反应。
固定基上的代表性取代基包括烷基、芳基、烷氧基、芳氧基、烷硫基、羟基、卤素、烷氧羰基、芳氧羰基、羧基、酰基、酰氧基、氨基、苯胺基、碳酰氨基、氨基甲酰基、烷基磺酰基、芳基磺酰基、亚磺酰氨基和氨磺酰基,其中取代基一般含1~42碳原子。这样的取代基还可以进一步取代。
本发明的彩色照相材料是多色材料。多色材料包含对光谱三原色区中每个区都感光形成影像染料的单元。每个单元都可以包含对光谱给定区感光的单个乳剂层或多个乳剂层。材料的各层,包括形成影像单元的那些层,可以按本领域已知的各种次序安排。
如果需要,照相材料可用来与涂布的磁性层结合,如KennethMason出版有限公司(地址:Dudley Annex,12A North Street,Emswoyth,Hampshire PO10 7QD,England)出版的“研究揭秘”,1992年11月,34390款中,及Hatsumi Kyoukai KouKai Gihou No 94~6023(1994年3月15日公开,可由日本专利局购得)中均对与照相材料结合的磁性层有所描述。当希望使用小版本胶片的本发明材料时,“研究揭秘”1994年6月36230款提供了合适的实施方案。
下面有关用于本发明乳剂与材料的合适材料的讨论中,将引用“研究揭秘”,1994年9月,36544款,由上述公司可购得,此文献在后文称为“研究揭秘”。后文指的章节是“研究揭密”的章节。
除了如所提供的内容外,本发明使用的材料所含卤化银乳剂可以是负性的或正性的,如同随材料提供的类型(即彩色负性、反转或直接正性加工)加工说明书所指出的那样。合适的乳剂及其制备,及化学和光谱增感的方法在I~V章中描述。各种添加剂,如UV染料、增白剂、防灰雾剂、稳定剂、光吸收和散射材料,以及物理性能改良附加物,如坚膜剂、涂布助剂、增塑剂、润滑剂和毛面剂也有描述,例如在II和VI~VIII章。X~XIII章描述彩色材料。XIV章描述了扫描设备。XV~XX章描述了支持体,曝光,显影体系以及加工方法与试剂。某些所希望的照相材料与加工步骤,特别是那些与彩色反射相片相关的内容在“研究揭秘”37038款(1995年2月)中有所描述。
与已氧化的彩色显影剂反应形成品红染料的成色剂在下列一些代表性专利与出版物中有所描述:US2,311,082,2,343,703,2,369,489,2,600,788,2,908,573,3,062,653,3,152,896,3,519,429,3,758,309,4,540,654,以及“成色剂—文献综览”,阿克发报告,卷III,126—156页(1961)。优选的这类成色剂是吡唑啉酮类、吡唑并三唑类或吡唑并苯并咪唑类,它们在与已氧化的彩色显影剂反应后即形成品红染料。
与已氧化的彩色显影剂反应形成黄染料的成色剂在下列一些代表性专利与出版物中有所描述:US2,298,443,2,407,210,2,875,057,3,048,194,3,265,506,3,447,928,4,022,620,4,443,536,以及“成色剂—文献综览”,阿克发报告,卷III,112—126页(1961)。这些成色剂一般是开链的酮亚甲基化合物。
与已氧化的彩色显影剂反应形成无色产物的成色剂在下列一些代表性专利中有所描述:UK861,138;US3,632,345,3,928,041,3,958,993和3,961,959。这样的成色剂一般是含环羰基的化合物,它们与已氧化的彩色显影剂反应后即形成无色产物。
与已氧化的彩色显影剂反应形成黑色染料的成色剂在下列一些代表性专利中有所描述:US 1,939,231,2,181,944,2,333,106和4,126,461;德国OLS 2,644,194和2,650,764。这样的成色剂一般是间苯二酚类或间氨基苯酚类,它们与已氧化的彩色显影剂反应形成黑色或中性产物。除前述者外,还可以用所谓“通用型”或“洗除型”成色剂。这些成色剂不对形成影像染料作贡献。因此,例如可以使用在2-或3-位具有未取代的或以低分子量取代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的萘酚。这类成色剂在例如US5,026,628,5,151,343和5,234,800中有所描述。
利用成色剂的结合可能是有益的,这些成色剂中任何一种都含有已知固定基团或偶合-离去基团,如US 4,301,235,4,853,319和4,351,897中描述的那些。成色剂可以含如US4,482,629描述的增溶基。
本发明材料可以与能加速,或以其它方式改良加工步骤的材料,如漂白或定影物料结合使用以改善影像质量。释放漂白促进剂的成色剂,如EP 0193,389,0301,477;及US4,163,669,4,865,956和4,923,784描述的那些,可能是有益的。还可考虑使用成核剂、显影促进剂及其前体(UK2,097,140和2,131,188)、电子传递剂(US4,859,578和4,912,025)、防灰雾和防彩色混合剂,如氢醌类、氨基苯酚类、胺类、五倍子酸等的衍生物,儿茶酚,抗坏血酸、酰肼类,亚磺酰氨基苯酚类以及非形成彩色的成色剂等。
发明材料还可以与滤光染料层结合使用,滤光染料层包括胶态银溶胶或黄、“蓝”、青和/或品红滤光染料层,作为水包油型分散液、胶乳分散液或作为固态粒子分散液。此外,它们可与“拖影”成色剂一起使用(例如,US4,366,237;EP96,570;US4,420,556和4,543,323中描述的内容)。还有,如日本专利申请61/258,249或US5,019,492描述的,各成分可以以被封闭或包涂层的形式受到保护。
发明材料还可以与改良影像化合物,如“释放显影抑制剂”的化合物(DIR)结合使用。与本发明组合物结合的有用DIR是本领域已知的,在下列专利中描述了若干实例:US 3,137,578;3,148,022;3,148,062;3,227,554;3,384,657;3,379,529;3,615,506;3,617,291;3,620,746;3,701,783;3,733,201;4,049,455;4,095,984;4,126,459;4,149,886;4,150,228;4,211,562;4,248,962;4,259,437;4,362,878;4,409,323;4,477,563;4,782,012;4,962,018;4,500,634;4,579,816;4,607,004;4,618,571;4,678,739;4,746,600;4,746,601;4,79 1,049;4,857,447;4,865,959;4,880,342;4,886,736;4,937,179;4,946,767;4,948,716;4,952,485;4,956,269;4,959,299;4,966,835;4,985,336及专利公报GB,1,560,240;GB 2,007,662;GB2,032,914;GB 2,099,167;DE 2,842,063,DE 2,937,127;DE 3,636,824;DE 3,644,416以及下列的欧洲专利公报272,573;335,319;336,411;346,899;362,870;365,252;365,346;373,382;376,212;377,463;378,236;384,670;396,486;401,612;和401,613
在《照相科学与工程》,13卷,174页(1969)中C.R.Barr,J.R.Thirtle和P.W.Vittum的文章“彩色照相用释放显影抑制剂(DIR)的成色剂”中也公开了这样的化合物。一般说来,释放显影抑制剂(DIR)的成色剂包括成色剂部分和偶合-离去基团的抑制剂(IN)。释放抑制剂的成色剂可以是延时型的(DIAR成色剂),此种成色剂还包括定时部分即化学开关,它使抑制剂延时释出。典型的抑制剂部分的例子是噁唑类、噻唑类、二唑类、三唑类、噁二唑类、噻二唑类、噁噻唑类、噻三唑类、苯并三唑类、四唑类、苯并咪唑类、吲唑类、异吲唑类、巯基四唑类、硒基四唑类、巯基苯并噻唑类、硒基苯并噻唑类、巯基苯并噁唑类、硒基苯并噁唑类、巯基苯并咪唑类、硒基苯并咪唑类、苯并二唑类、巯基噁唑类、巯基噻二唑类、巯基噻唑类、巯基三唑类、巯基噁二唑类、巯基二唑类、巯基噁噻唑类、碲基四唑类或苯并异二唑类。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抑制剂部分即基团选自下列结构式:
Figure A0113316800571
式中RI选自1~约8碳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苄基、苯基和烷氧剂,以及不含、含一个或多个这样的取代基的基团;RII选自R1和-SRI;RIII是1~约5碳的直链或支链烷基,m为1~3;RIV选自氢、卤素和烷氧基、苯基和碳酰氨基、-COORV和-NHCOORV,其中RV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和芳基。
我们考虑将本发明的概念用于获得如《研究揭秘》1979年11月18716款描述的反射型彩色相片,该《研究揭秘》由Kenneth Mason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公司地址:Dudley Annex,12a North Street,Emswoyth,Hampshire PO10 7QD,England。本发明材料可在如US4,917,994描述的调节了pH的支持体上,在降低了氧渗透性的支持体上(EP553,339)涂布,用环氧溶剂(EP164,961)、用镍络合物稳定剂(例如,US4,346,165,4,540,635和4,906,559),用如US4,994,359中的那些非扩散型的螯合剂来降低对多价阳离子,如钙离子的敏感性,以及用如US5,068,171中描述的减少污斑的化合物。其它用来与本发明结合的化合物在Derwent摘要描述的日本公开申请中已公开过,有关登记号如下:
                                90-072,629,90-072,630;90-072,63 1;90-072,632,90-072,633;90-072,634;90-077,822;90-078,229;90-078,230;90-079,336;90-079,337;90-079,338,90-079,690;90-079,691;90-080,487;90-080,488;90-080,489;90-080,490;90-080,491;90-080,492;90-080,494;90-085,928;90-086,669;90-086,670;90-087,360;90-087,36 1;90-087,362;90-087,363;90-087,364;90-088,097;90-093,662;90-093,663;90-093,664;90-093,665;90-093,666;90-093,668;90-094,055;90-094,056;90-103,409;83-62,586;83-09,959.
乳剂可以用照相领域已知的任何染料进行光谱增感,如聚甲炔染料类,包括菁类、部花青、混合的菁和部花青、氧杂菁、半氧杂菁、苯乙烯类、部苯乙烯类和链花菁(Steptocyanines)。特别是,用US5,292,634,5,316,904公开的低污染增感染料与本发明材料结合会是有利的。
此外,乳剂可用两种或多种在乳剂颗粒表面上形成混合染料聚集体的增感染料混合物增感。使用混合染料聚集体能调节乳剂的光谱感光度至介于两种或多种染料峰值感光度波长(λmax)极端值间的任何波长。如果两种或多种增感染料在光谱的类似部分(即、蓝或绿或红部分,而不是绿加红、或蓝加红、或绿加蓝等部分)吸收,则上述做法特别有价值。因为光谱增感染料的功能是调制作为影像染料记录的负片中所记录的信息,在彩色负片中将峰值光谱感光度定位(或接近)于影像染料的λmax,而产生最适宜的最佳响应。
此外,本发明乳剂可以含光吸收性质基本上不同的光谱增感染料混合物。例如,Hahm在US4,902,609中描述了一种加宽彩色负性相纸有效曝光宽容度的方法,即向主要有红色光谱感光度的卤化银乳剂中加入少量绿色光谱增感染料。因此,当红色增感乳剂在绿光中曝光时,即使用,也只是很小的响应。但当曝露在大量绿光中时,则除品红影像染料外,将形成正比量的青影像染料,使其有附加的反差,因而有更宽的曝光宽容度。
Waki等在US5,084,374中描述了一种卤化银彩色照相材料,其中红色与绿色光谱增感层都对蓝光增感。像Hahm一样,都在主要增感剂中加较少量的第二增感剂。当对这些成像层给予大量充足的蓝光曝光时,它们产生黄染料来补足首次曝光。这种加入第二种主要吸收不同的光谱增感染料的方法称为假增感。
可以用任何卤化银的结合物,如氯化银、氯溴化银、氯溴碘化银、溴化银、溴碘化银或氯碘化银。由于彩色相纸需要迅速加工,所以优选氯化银乳剂。在某些情形下,优选氯化银乳剂含少量溴化物或碘化物,或者溴化物和碘化物,一般为少于2.0mole%的溴化物,少于1.0mole%的碘化物。形成乳剂时加入的溴化物或碘化物可来自可溶性卤化物源,如碘化钾或溴化钠,或者有机溴化物或碘化物,或者无机的不可溶卤化物,如溴化银或碘化银。
卤化银乳剂颗粒形状可以是立方体、假立方体、八面体、十四面体或平片状。优选三维颗粒是单分散型,三维颗粒变化的粒度系数小于35%,最优选小于25%。乳剂可在任何合适条件下沉淀,如成熟条件下或还原条件下。关于不同卤化物比例和形态的乳剂制备的具体参考文献是EvansU.S.      3,618,622;AtwellU.S.   4,269,927;WeyU.S.   4,414,306;Maskasky U.S.      4,400,463;MaskaskyU.S.     4,713,323,Tufano等人U.S.      4,804,621;Takad等人U.S.      4,738,398;Nishikawa等人U.S.
4,952,491;Ishiguro等人U.S.     4,493,508;Hasebe等人U.S.4,820,624;Maskasky U.S.    5,264,337;和Brust等人EP 534,395.
相似的光谱增感的乳剂可在一层或多层中相结合,但有相同光谱感光度的乳剂的结合应使得所得的D对logE曲线和相应的瞬时反差曲线有这样的特征,即相似光谱增感乳剂结合物的瞬时反差一般作为曝光量的函数而增加。
乳剂沉淀在银离子、卤离子存在下并在包括胶溶剂(至少在颗粒生长期内)的水分散介质中进行。颗粒结构和性质可通过控制沉淀温度、pH及在分散介质中银离子和卤离子的相对比例等进行选择。为避免灰雾,按常规,沉淀在等当点(在此点银离子和卤离子的活性相等)的偏卤化物侧进行。这些基本参量的控制由包括乳剂沉淀描述的有关引用参考文献举例说明过,并由下列作者及其专利作了进一步说明:
                Matsuzaka等人U.S.   4,497,895,Yagi等人U.S.4,728,603,Sugimoto U.S.      4,755,456,Kishita等人U.S.4,847,190,Joly等人U.S.        5,017,468,WuU.S.   5,166,045,Shibayama等人EP0 328 042,和KawaiEP0 531 799.
沉淀过程中存在于分散介质中的还原剂可用来增加颗粒的感光度,如下列专利介绍的那样:
    Takada等人U.S.      5,061,614,TakadaU.S.    5,079,138和EP 0 434 012,Inoue U.S.   5,185,241,Yamashita等人EP 0 369 491,Ohashi等人EP 0 371 338,Katsumi EP 435 270和0 435 355和ShibayamaEp 0 438 791.化学增感的核颗粒可以作为壳沉淀的宿主,如下列专利介绍的那样,
                    Porter等人U.S.             3,206,313和3,327,322,Evans U.S.   3,761,276,Atwell等人U.S.   4,035,185和Evans等人U S.           4,504,570.
掺杂剂(颗粒中除银和卤离子以外的任何包藏物)可改良颗粒结构和性质。3~7周期离子,包括VIII族金属离子(Fe、Co、Ni和铂金属(pm)Ru、Rh、Pd、Re、Os、Ir和Pt),Mg,Al,Ca,Sc,Ti,V,Cr,Mn,Cu,Zn,Ga,As,Se,Sr,Y,Mo,Zr,Nb,Cd,In,Sn,Sb,Ba,La,W,Au,Hg,T1,Pb,Bi,Ce和U都可在沉淀过程中引入。可以用掺杂剂(a)增加(a1)直接正性或(a2)负性乳剂的感光度,(b)降低(b1)高或(b2)低光强互易率失效,(c)(c1)增加(c2)减少或(c3)缩小反差的变化,(d)降低压力感光,(e)减少染料的减感作用,(f)增加稳定性,(g)降低最低密度,(h)增加最高密度,(i)改善室内光的应用及(j)加强响应较短波长(例如X射线或γ射线)曝光时的潜影形成。对于某些用途而言,任何多价金属离子(pvmi)都是有效的。宿主颗粒和掺杂剂(包括其浓度)的选择,对于某些用途,还包括掺杂剂在宿主颗粒内的位置和/或化学价都可以改变以达到满足照相性能的既定目标,以下列出有关文献,括号中指所用金属及其作用为(a)~(j)中的哪一条:B.H.Carroll的“铱增感:文献综述”(照相科学与工程,24卷,6号,11/12月,1980,265-267页)(pm,In,a,b,和d);Hochstetter US
                   1,951,933(Cu);De Witt U.S.    2,628,167(T1,a,c);Mueller等人U.S.    2,950,972(Cd,j),Spence等人U.S.      3,687,676和Gilman等人U.S.       3,761,267(Pb,Sb,Bi,As,Au,Os,Ir,a);Ohkubu等人U.S.                   3,890,154(VIII,a);Iwaosa等人U.S.  3,901,711(Cd,Zn,Co,Ni,T1,U,Th,Ir,Sr,Pb,b1)Habu等人U.S.             4,173,483(VIII,b1);AtwellU.S.     4,269,927(Cd,Pb,Cu,Zn,a2);Weyde U.S.    4,413,055(Cu,Co,Ce,a2);Akimura等人U.S.    4,452,882(Rh,i);Menjo等人U.S.
4,477,561(pm,f);Habu等人U.S.      4,581,327(Rh,c1,f);Kobuta等人U.S.     4,643,965(VIII,Cd,Pb,f,c2);Yamashita等人U.S.4,806,462(pvmi,a2,g);Grzeskowiak等人U.S.        4,4,828,962(Ru+Ir,b1);Janusonis U.S.    4,835,093(Re,a1);Leubner等人U.S.           4,902,611(Ir+4);Inoue等人U.S.     4,98 1,780(Mn,Cu,Zn,Cd,Pb,Bi,In,Tl,Zr,La,Cr,Re,VIII,c1,g,h);Kim U.S.  4,997,751(Ir,b2);Kuno U.S.5,057,402(Fe,b,f);Maekawa等人U.S.      5,134,060(Ir,b,c3);Kawai等人U S.      5,164,292(Ir+Se,b);AsamiU.S.        5,166,044和5,204,234(Fe+Ir,a2b,c1,c3);WuU.S.     5,166,045(Se,a2);Yoshida等人U.S.
5,229,263(Ir+Fe/Re/Ru/Os,a2,b1);Marchetti等人U.S.        5,264,336和5,268,264(Fe,g);Komarita等人EpO 0 244 184(Ir Cd,Pb,Cu,Zn,Rh,Pd,Pt,Tl,Fe,d);Miyoshi等人EPO 0 488 737和0 488 601(Ir+VIII/Sc/Ti/V/Cr/Mn/Y/Zr/Nb/Mo/La/Ta/W/Re,a2,b,g);Ihama等人EPO0 368 304(Pd,a2,g);Tashiro EPO 0 405 938(Ir,a2,b);Murakami等人EPO0 509 674(VIII,Cr,Zn,Mo,Cd,W,Re,Au,a2,g)和Budz WO 93/02390(Au,g);Ohkubo等人U.S.        3,672,901(Fe,a2,o1);Yamasue等人U.S.
 3,901,713(Ir+Rh,f);和Miyoshi等人EPO 0 488 737.
当沉淀过程中掺杂剂金属以配位化合物,特别是四配位或六配位化合物形式存在时,金属离子和配体二者都可以包藏在颗粒内。配体,如卤、水合水、氰基、氰酸根、雷酸根、硫氰酸根、硒氰酸根、亚硝酰基、硫代亚硝酰基、氧、羰基和乙二胺四乙酸根(EDTA)配体均已公开过,在某些情形下,已发现其改良了乳剂性能,如下列专利说明的那样:GrzeskowiakU.S.4,847,191,McDugle等人U.S.    4,933,272,4,981,781,和5,037,732;Marchetti等人U.S.    4,937,180;Keevert等人U.S.4,945,035,Hayashi U.S.    5,112,732,Murakami等人EPO 0 509 674,Ohya等人EPO 0 513 738,Janusonis WO 91/10166,Beavers WO 92/16876,Pietsch等人German DD 298,320,和Olm等人U.S.            5,360,712.
低聚物配位化合物,如Evans等在US5,024,931中所介绍的也可以用来改良颗粒性质。
掺杂剂可与附加物、防灰雾剂、染料和稳定剂一起在颗粒沉淀过程中或在沉淀后加入,可以同卤离子一起加入。这些方法可导致掺杂剂在(或接近)浅亚表面处,可具有改良乳剂的效果,这些情形在下列专利中有所说明:Iham
           等人U.S.    4,693,965(Ir,a2);Shiba等人U.S.3,790,390(Group VIII,a2,b1);Habu等人U.S.    4,147,542(VIII族,a2,b1);Hasebe等人EPO 0 273 430(Ir,Rh,Pt);Ohshima等人EPO 0 312 999(Ir,f);和Ogawa       美国合法发明登记              H760(Ir,Au,Hg,T1,Cu,Pb,Pt,Pd,Rh,b,f).
减感离子或增加反差离子或络合物,是典型的通过在宿主材料的带隙内引入附加能级深度起俘获光产生的空穴或电子作用的掺杂剂。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简单的盐类和8~10族过渡金属(例如Rh、Ir、Co、Ru和Os)的络合物,以及含亚硝酰基或硫代亚硝酰基配体的过渡金属络合物,如McDugle等US4,933,272描述的那样。具体例子包括K3RhCl6,(NH4)2Rh(Cl5)H2O,K2IrCl6,K3IrCl6,K2IrBr6,K2IrBr6,K2RuCl6,K2Ru(NO)Br5,K2Ru(NS)Br5,K2OsCl6,Cs2Os(NO)Cl5,和K2Os(NS)Cl501m等在US5,360,712中公开的这些和其它一些金属的胺、草酸和有机配体络合物也在具体考虑之列。
在宿主颗粒的晶格位上引入附加净正电荷,而在宿主颗粒的带隙内未能引入附加空位或部分占有的能级深度的掺杂剂是俘获浅电子的离子或络和物。就六配位过渡金属掺杂剂络合物而言,取代进入宿主颗粒涉及由晶体结构中删除一个银离子及六个邻近的卤离子(集合在一起称为七空位离子)。七空位离子呈现-5净电荷。比-5净电荷有更高正性的六配位掺杂剂络合物将引入净正电荷到局部晶格位点上,因而可以起浅电子阱作用。附加正电荷的存在通过库伦力起散射中心的作用,因此改变了潜影形成动力学。
根据电子结构,普通俘获浅电子的离子或络合物可分类为金属离子或金属络合物,它们具有(i)填满的价壳层或(ii)低自旋、半填满的d壳层,由于配位体提供的大晶体场能,不带有基于配位体或金属的低空位或部分填满的轨道。类别(i)掺杂剂经典例子是II族的二价金属离子,如Mg(2+)、Pb(2+)、Cd(2+)、Zn(2+)、Hg(2+)和T1(3+)的络合物。某些类型(ii)掺杂剂包括具有强晶体场配位体,如氰化物和硫氰酸根的VIII族络合物。例子包括(但不限于)Ohkubo在US3,672,901介绍的铁络合物,Keevert US4,945,035公开的Rh、Rn和Os络合物,以及Ohshima等在US5,252,456公开的铱和铂络合物。优选的络合物是低价氰化物的铵和碱金属盐络合物如K4Fe(CN)6、K4Ru(CN)6、K4Os(CN)6、K2Pt(CN)4和K3Ir(CN)6。此类型的较高氧化态络合物如K3Fe(CN)6和K3Ru(CN)6也可以具有浅电子阱特性,特别是任何部分填满的电子态可留在宿主颗粒带隙内时,呈现与光电荷载流子有限的相互作用。
吸附在颗粒表面上的乳剂附加物,如防灰雾剂、稳定剂和染料也可以在沉淀过程中加入乳剂中。以下专利说明了在光谱增感染料存在下的沉淀作用:Locker
          U.S.    4,183,756,Locker等人U.S.    4,225,666,Ihama等人U.S.         4,683,193和4,828,972,Takagi等人U.S.4,912,017,Ishiguro等人U.S.     4,983,508,Nakayama等人U.S.4,996,140,SteigerU.S.    5,077,190,Brugger等人U.S.     5,141,845,Metoki等人U.S.            5,153,116,Asami等人EPO 0 287 100和Tadaaki等人EPO 0 301 508.以下专利说明了非染料附加物:Klotzer等U.S.4,705,747,Ogi等人U.S.    4,868,102,Ohya等人U.S.     5,015,563,Bahnmuller等人U.S.        5,045,444,Maeka等人U.S.    5,070,008,和Vandenabeele等人EPO 0 392 092.
本发明材料的化学增感通过各种各样已知的化学增感剂任何一些来完成。本文描述的乳剂在进行化学增感之前、过程中或之后,可以有或没有其它附加物如增感染料、超增感剂、乳剂催熟剂、明胶或卤化物转化抑制剂的存在。
使用硫、硫加金、或仅是金来增感是很有效的。典型的金增感剂是氯金酸盐、二硫代硫酸亚金、含水胶态硫化金或[二(1,4,5-三甲基-1,2,4-三唑鎓-3-硫羟酸)亚金]四氟硼酸金。硫增感剂可包括硫代硫酸盐、硫氰酸盐或N,N’-羰硫基-二(N-甲基甘氨酸)。
在卤化银体系中加入一种或多种防灰雾剂作为污斑消褪剂也是通常作法。四氮杂茚类,如4-羟基-6-甲基-1,3,3a,7-四氮杂茚通常作稳定剂用。巯基四唑类,如1-苯基-5-巯基四唑或乙酰氨基-1-苯基-5-巯基四唑也有用。芳基硫代亚磺酸类,如甲苯基硫代磺酸,或者芳基亚磺酸类,如甲苯基硫代亚磺酸及它们的酯也是有用的。
本发明中适宜的是片状颗粒卤化银乳剂。特别考虑的片状颗粒乳剂是乳剂颗粒总投影面积的50%由厚度小于0.3μm(感蓝乳剂为0.5μm)和平片度(T)大于25(优选大于100)的片状颗粒占有的乳剂,所用的术语“平片度”按本领域认可的定义为:
                       T=ECD/t2式中
ECD是片状颗粒的平均等价园直径,以微米表示,
t是片状颗粒的平均厚度,以微米表示。
照相乳剂适用的ECD平均值至多约10μm,但在实际乳剂中ECD极少超过4μm左右。因为照相感光度和颗粒度二者均随ECD的增加而增加,所以一般优选使用能达到所需感光度的相应最小片状颗粒ECD。
随着片状颗粒厚度的缩小,乳剂颗粒平片度显著增加。一般优选为达目的片状颗粒投影面积以薄(t<0.2μm)片状颗粒来满足。为颗粒度达最低,优选片状颗粒投影面积以超薄(t<0.06μm)片状颗粒来满足。片状颗粒厚度一般可低至约0.02μm,但也可考虑更薄的平片颗粒厚度。例如,Daubendiek等在US4,672,027介绍了3mole%碘化物片状颗粒溴碘化银乳剂,其颗粒厚度为0.017μm。Maskasky在US5,217,858公开了超薄片状颗粒的高氯化物含量乳剂。
如上文表明的,小于特定厚度的片状颗粒占乳剂总颗粒投影面积至少50%。为使高平片度优点最大化,一般优选满足所述厚度标准的片状颗粒,在乳剂颗粒总投影面积中,能有利地达到最高百分数。例如,在优选的乳剂中满足上文所述厚度标准的片状颗粒占颗粒总投影面积至少70%。在最高性能的片状颗粒乳剂中,满足上述厚度标准的颗粒占颗粒总投影面积至少90%。
乳剂可以是表面感光的乳剂,即形成潜影的乳剂主要在卤化银颗粒的表面上,或者乳剂可以形成主要在卤化银颗粒内部的内部潜影。乳剂可以是负性乳剂,如表面感光乳剂或形成未灰化的内部潜影的乳剂,或未灰化的形成内部潜影类型的直接正性乳剂,它在用均匀光曝光或在成核剂存在下进行显影时是正性的。
照相材料可以对光化辐射曝光,一般在光谱的可见区形成潜影,然后可加工形成可见的染料影像。加工形成可见染料影像的方法包括使材料与彩色显影剂接触,还原可显影的卤化银并氧化彩色显影剂。已氧化的彩色显影剂再与成色剂反应产生染料。
为防止曝光过程中的光晕,需要在透明支持体两面中任何一面与最下面的感光层之间有一个防光晕层。防光晕层起光子陷阱的作用,吸收曝光后未对潜影形成过程起作用的光子。此层阻止了从整个照相材料散射的光,在此材料中所述散射光可能使与入射的曝光光束并不通过的卤化银颗粒曝光。消除未对潜影形成过程起作用的光便消除了光晕,并增加了影像清晰度。这一点在扫描曝光器件用于完整柱镜材料时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影像信息的线条很窄,一般为5~10μm。如果影像信息连续相邻的各条线在强度上差别很大,可随后导致影像密度值差别很大。如果材料不清晰,则各线将不符合要求地展宽并以这样的方式合为一体,则使明显分开的影像变为彼此混杂。因此与总体为“亮”的影像场景相邻的总体为“暗”的影像场景,在观者的眼中看来将成一片模糊,因而降低了影像的表观质量。
防光晕层在大多数彩色负片中是共同的,如柯达AdvantixTM胶片,在某些印相胶片,如柯达Vision彩色印制片TM或柯达DuraclearRA展示材料TM中也有防光晕层。加入防光晕材料是为了吸收未被作为成像过程一部分而吸收的光。防光晕材料一般是“灰色”的,因而吸收所有色光。已提出许多材料来满足这种要求。在某些产品中使用细粉碳黑,在商业上称为“rem-jet”。它必须在化学显影这一步之前通过预泡除去,因此,它必须涂布在支持体上成像层的反面,因为它不可能在加工过程中溶解下来。细粉银在许多彩色负片中也广为使用。这种材料称为“灰凝胶”,它在化学显影加工中,在漂白和定影时易于除去。在某些产品中,将水溶性青、品红和黄染料的混合物以独立的层涂布(通常在乳剂层反面的支持体面上)。如果这些水溶性染料与乳剂涂在支持体的同一面,它们在涂布后便扩散入乳剂层,而降低照相材料的感光度。因为这些染料是水溶性的,它们在加工过程中通过扩散或与彩色显影液中的碱或亚硫酸盐反应易于除去。
为克服这种倾向。开发出这些染料的固体粒子分散系。在这类配方中的染料除了在碱性条件下外,在所有情形下都不溶,这样它们保留在用它们涂布的层中,但在照相加工的化学显影这一步中可通过水解或离解来除掉。
用负性卤化银,前述的冲洗加工便提供负影像。所描述的材料可用如《英国摄影学报1988年》198-199页描述的已知柯达RA-4彩色工艺来加工。要得到正(或反转)像,显影这一步可以用非彩色显影剂使曝光的卤化银显影,但不形成染料,继之均匀灰化该照相材料使未曝光的卤化银显影。这样的反转乳剂一般连同说明书一起出售,用彩色反转工艺如E-6来加工。另外,直接正像乳剂可用来获得正影像。
优选的彩色显影剂是对苯二胺类如:
4-氨基-N,N-二乙基苯胺盐酸盐,
4-氨基-3-甲基-N,N-二乙基苯胺盐酸盐,
4-氨基-3-甲基-N-乙基-N-(2-甲磺酰氨基乙基)苯胺倍半硫酸盐水合物,
4-氨基-3-甲基-N-乙基-N-(2-羟乙基)苯胺硫酸盐,
4-氨基-3-(2-甲磺酰氨基乙基)-N,N-二乙基苯胺盐酸盐以及
4-氨基-N-乙基-N-(2-甲氧基乙基)-间-甲苯胺二对甲苯磺酸
显影通常继之以常规的漂白、定影或漂-定,以除去银或卤化银,水洗和干燥等步骤。
直接观看的照相材料定义为,能产生设计来直接观看的彩色影像的材料,(1)借助反射光观看,如照相纸相片,(2)借助透射光观看,如展示用透明片或(3)借助投影观看,如彩色幻灯片或电影正片。这些直接观看的材料可以用多种方法曝光和加工。例如,纸相片、展示用透明片和电影正片一般通过以彩色负片光学洗印到直接观看的材料上,并通过合适的负性照相工艺加工给出正彩色像来产生。彩色幻灯片可以用类似的方法产生,但更典型的做法是,通过直接用照相机曝光并通过反转彩色工艺或直接正像工艺给出正彩色像。影像也可以用另外的方法,如数字印片来产生。
这些类型的照相材料每一种都有其自身特定的关于染料色调的要求,但一般来说,它们都需要青染料,此染料的吸收带与彩色负片相比,吸收不那么深(即由光谱的红端移开)。这是因为直接观看材料中的染料要选择被人眼观看时具有最佳外观者,由此设计为光学印片用的彩色负片材料中的染料,要设计成与相片材料的光谱感光度有最佳匹配效果者。
以下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践。但并不打算全部举出本发明所有可能的变化结果。除非另作陈述,份额和百分数均按重量计。以下实施例都是代表性的材料,它们能粘附到透射聚合物片基上形成本发明的展示结构材料。
                          实施例照相实施例1至7:
实施例成色剂分散液用本领域熟知的方法乳化,涂布到适于本实施例用的双挤压聚乙烯涂覆的彩色相纸支持体上或透明聚合物支持体的表面上,使用常规涂布技术。明胶层用明胶总量2.4%的二(乙烯磺酰基甲基)醚坚膜。各层的制备和组成及它们的组分给在下面。分散液配方:CD之类的分散液配方如下:
该分散液配方的油相由下表的混合物构成:
成色剂C-1      100.0g
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100.0g
 Tinuvin 328TM       64.3g
乙酸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        8.2g
该分散液配方的水相由下表的混合物构成:
明胶     120.0g
 Alkanol XCTM表面活性剂     12.0g
    1574.0g
MD之类的分散液配方如下:
该分散液配方的油相由下表的混合物构成:
成色剂M-2         100.0g
油醇         105.0g
邻苯二甲酸二正十一烷基酯          54.0g
乙酸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          10.0g
 ST-21          19.3g
 ST-22         131.8g
YD之类的分散液配方如下:
该分散液配方的油相由下表的混合物构成:
成色剂Y-5       100.0g
柠檬酸三丁酯        52.6g
乙酸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         4.0g
 ST-23        29.2g
KD-1之类的分散液配方如下:
该分散液配方的油相由下表的混合物构成:
成色剂C-1        50.0g
成色剂M-1        37.1g
成色剂Y-13        65.6g
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62.6g
乙酸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        78.5g
KD-2之类的分散液配方如下:
该分散液配方的油相由下表的混合物构成:
成色剂K-73       100.0g
 N,N-二丁基月桂酰胺       200.0g
分散步骤:
1)将油相所用物料混合,在搅拌下热至125℃直至溶解。
2)将热油相迅速加入已预热至70℃的水相。
3)将混合物通过胶态混合作用、收集,然后冷却直至分散液稳定。乳剂配方:
氯化银乳剂按如下所述进行化学增感和光谱增感。
感蓝乳剂(BEM-1,按US5,252,451,8栏,55~68行所述制备):将近似等摩尔的硝酸银和氯化钠溶液加入充分搅拌的装有明胶胶溶剂和硫醚催熟剂的反应器中沉淀,制备高氯化物含量的卤化银乳剂。Cs2Os(NO)Cl5(136μg/Ag-M)和K2IrCl5(5-甲基噻唑)(72μg/Ag-M)掺杂剂在卤化银颗粒形成期间已大部分沉淀时加入。在90%的颗粒体积形成时,暂停沉淀,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相当于总银量的0.2M%。加完后,加入追加的硝酸银和氯化钠以完成沉淀,随后继之以无掺杂剂的成壳作用。制得的乳剂含边长为0.60μm的立方形颗粒。此乳剂通过加硫化亚金(18.4mg/Ag-M)胶态悬浮液及加热陡升至60℃进行最适宜增感,在此期间加入蓝增感染料BSD-4(388mg/Ag-M)、1-(3-乙酰氨基苯基)-5-巯基四唑(93mg/Ag-M)和溴化钾(O.5M%)。此外,在增感过程中加入铱掺杂剂K2IrCl6(7.4μg/Ag-M)。
感蓝乳剂(BEM-2,按US5,252,451,8栏,55~68行所述制备):将近似等摩尔的硝酸银和氯化钠溶液加入充分搅拌的装有明胶胶溶剂和硫醚催熟剂的反应器中沉淀,制备高氯化物含量的卤化银乳剂。Cs20s(NO)Cl5(136μg/Ag-M)和K2IrCl5(5-甲基噻唑)(72μg/Ag-M)掺杂剂在卤化银颗粒形成期间已大部分沉淀时加入。在90%的颗粒体积形成时,暂停沉淀,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相当于总银量的0.2M%。加完后,加入追加的硝酸银和氯化钠以完成沉淀,随后继之以无掺杂剂的成壳作用。制得的乳剂含边长为0.60μm的立方形颗粒。此乳剂通过加硫化亚金(18.4mg/Ag-M)胶态悬浮液及加热陡升至60℃进行最适宜增感,在此期间加入蓝增感染料BSD-2(414mg/Ag-M)、1-(3-乙酰氨基苯基)-5-巯基四唑(93mg/Ag-M)和溴化钾(0.5M%)。此外,在增感过程中加入铱掺杂剂K2IrCl6(7.4μg/Ag-M)。
感绿乳剂(GEM-1):将近似等摩尔的硝酸银和氯化钠溶液加入充分搅拌的装有明胶胶溶剂和硫醚催熟剂的反应器中沉淀,制备高氯化物含量的卤化银乳剂。Cs2Os(NO)Cl5(1.36μg/Ag-M)和K2IrCl5(5-甲基噻唑)(0.54mg/Ag-M)掺杂剂在卤化银颗粒形成期间已大部分沉淀时加入。继之以无掺杂剂的成壳作用。制得的乳剂含边长为0.30μm的立方形颗粒。此乳剂通过加硫化亚金(12.3mg/Ag-M)胶态悬浮液进行最适宜增感,并热成熟,继之加入溴化银(0.8M%)、绿增感染料GSD-1(427mg/Ag-M)和1-(3-乙酰氨基苯基)-5-巯基四唑(96mg/Ag-M)。
感红乳剂(REM-1):将近似等摩尔的硝酸银和氯化钠溶液加入充分搅拌的装有明胶胶溶剂和硫醚催熟剂的反应器中沉淀,制备高氯化物含量的卤化银乳剂。制得的乳剂含边长为0.40μm的立方形颗粒。此外,在沉淀过程中,加入Ru(CN)6掺杂剂(16.5mg/Ag-M)和K2IrCl5(5-甲基噻唑)掺杂剂(0.99mg/Ag-M)。此乳剂通过加硫化亚金(60mg/Ag-M)胶态悬浮液,继之加热陡升至65℃保持45min进行最适宜增感,并进一步加入1-(3-乙酰氨基苯基)-5-巯基四唑(295mg/Ag-M)、铱掺杂剂K2IrCl6(149μg/Ag-M)、溴化钾(0.5Ag-M%)和红增感染料RSD-1(7.1mg/Ag-M)。
感红乳剂(REM-2):将近似等摩尔的硝酸银和氯化钠溶液加入充分搅拌的装有明胶胶溶剂和硫醚催熟剂的反应器中沉淀,制备高氯化物含量的卤化银乳剂。制得的乳剂含边长为0.40μm的立方形颗粒。此外,在沉淀过程中,加入Ru(CN)6掺杂剂(16.5mg/Ag-M)和K2IrCl5(5-甲基噻唑)掺杂剂(0.99mg/Ag-M)。此乳剂通过加硫化亚金(60mg/Ag-M)胶态悬浮液,继之加热陡升至65℃保持45min进行最适宜增感,并进一步加入1-(3-乙酰氨基苯基)-5-巯基四唑(295mg/Ag-M)、铱掺杂剂K2IrCl6(149μg/Ag-M)、溴化钾(0.5Ag-M%)和增感染料GSD-2(8.9mg/Ag-M)。
感红外乳剂(FSEM-1):将近似等摩尔的硝酸银和氯化钠溶液加入充分搅拌的装有明胶胶溶剂和硫醚催熟剂的反应器中沉淀,制备高氯化物含量的卤化银乳剂。制得的乳剂含边长为0.40μm的立方形颗粒。此外,在沉淀过程中,加入Ru(CN)6掺杂剂(16.5mg/Ag-M)和K2IrCl5(5-甲基噻唑)掺杂剂(0.99mg/Ag-M)。此乳剂通过加硫化亚金(60mg/Ag-M)胶态悬浮液,继之加热陡升至65℃保持45min进行最适宜增感,继之进一步加入防灰雾剂1-(3-乙酰氨基苯基)-5-巯基四唑(295mg/Ag-M)、铱掺杂剂K2IrCl6(149μg/Ag-M)、溴化钾(0.5Ag-M%)、DYE-5(300mg/Ag-M)、红外增感染料IRSD-1(33.0mg/Ag-M)及在乳剂冷却至40℃后,最后加入DYE-4(10.76mg/Ag-M2)。
感红外乳剂(FSEM-2):将近似等摩尔的硝酸银和氯化钠溶液加入充分搅拌的装有明胶胶溶剂和硫醚催熟剂的反应器中沉淀,制备高氯化物含量的卤化银乳剂。制得的乳剂含边长为0.40μm的立方形颗粒。此外,在沉淀过程中,加入Ru(CN)6掺杂剂(16.5mg/Ag-M)和K2IrCl5(5-甲基噻唑)掺杂剂(0.99mg/Ag-M)。此乳剂通过加硫化亚金(60mg/Ag-M)胶态悬浮液,继之加热陡升至65℃保持45min进行最适宜增感,继之进一步加入防灰雾剂1-(3-乙酰氨基苯基)-5-巯基四唑(295mg/Ag-M)、铱掺杂剂K2IrCl6(149μg/Ag-M)、溴化钾(0.5Ag-M%)、DYE-5(300mg/Ag-M)、红外增感染料IRSD-2(33.0mg/Ag-M)及在乳剂冷却至40℃后,最后加入DYE-4(10.76mg/Ag-M2)。
感红外乳剂(FSEM-3):将近似等摩尔的硝酸银和氯化钠溶液加入充分搅拌的装有明胶胶溶剂和硫醚催熟剂的反应器中沉淀,制备高氯化物含量的卤化银乳剂。制得的乳剂含边长为0.40μm的立方形颗粒。此外,在沉淀过程中,加入Ru(CN)6掺杂剂(16.5mg/Ag-M)和K2IrCl5(5-甲基噻唑)掺杂剂(0.99mg/Ag-M)。此乳剂通过加硫化亚金(60mg/Ag-M)胶态悬浮液,继之加热陡升至65℃保持45min进行最适宜增感,继之进一步加入防灰雾剂1-(3-乙酰氨基苯基)-5-巯基四唑(295mg/Ag-M)、铱掺杂剂K2IrCl6(149μg/Ag-M)、溴化钾(0.5Ag-M%)、DYE-5(300mg/Ag-M)、红外增感染料IRSD-3(33.0mg/Ag-M)及在乳剂冷却至40℃后,最后加入DYE-4(10.76mg/Ag-M2)。
感红外乳剂(FSEM-4):将近似等摩尔的硝酸银和氯化钠溶液加入充分搅拌的装有明胶胶溶剂和硫醚催熟剂的反应器中沉淀,制备高氯化物含量的卤化银乳剂。制得的乳剂含边长为0.40μm的立方形颗粒。此外,在沉淀过程中,加入Ru(CN)6掺杂剂(16.5mg/Ag-M)和K2IrCl5(5-甲基噻唑)掺杂剂(0.99mg/Ag-M)。此乳剂通过加硫化亚金(60mg/Ag-M)胶态悬浮液,继之加热陡升至65℃保持45min进行最适宜增感,继之进一步加入防灰雾剂1-(3-乙酰氨基苯基)-5-巯基四唑(295mg/Ag-M)、铱掺杂剂K2IrCl6(149μg/Ag-M)、溴化钾(0.5Ag-M%)、DYE-5(300mg/Ag-M)、红外增感染料IRSD-4(33.0mg/Ag-M)及在乳剂冷却至40℃后,最后加入DYE-4(10.76mg/Ag-M2)。
制成涂层后,通过数字印片机曝光,数字印片机的输出器与后文所描述材料的光谱感光度匹配,共同最优化。曝光后,材料用标准柯达埃克塔彩色TMRA4彩纸显影加工,述之如下:
                表1
柯达埃克塔彩色TMRA-4彩色显影液
试剂 克/升
三乙醇胺 12.41
 Phorwite REUTM 2.30
聚苯乙烯磺酸锂        (30%) 0.30
 N,N-二乙基羟氨     (85%) 5.40
硫酸锂 2.70
柯达彩色显影剂    CD-3 5.00
 DEQUEST2010TM(60%) 1.16
碳酸钾 21.16
碳酸氢钾 2.79
氯化钾 1.60
溴化钾 0.007
加至1升
    pH:26.7℃下为10.04±0.05
           表2柯达埃克塔彩色TMRA4漂-定液
试剂 克/升
硫代硫酸铵    (56.5%) 127.40
偏亚硫酸氢钠 10.00
冰醋酸 10.20
 EDTA铁铵    (44%) 110.40
加至1升
    pH于26.7℃下为5.5±0.10
                  表3
柯达埃克塔彩色TMRA-4彩色相纸加工
加工步骤 时间(秒)
彩显 45或81
漂-定 45或81
水洗 90或162
干燥
加工已曝光的相纸试样用温度调节到35℃的显影液和漂-定浴进行。水洗用32.2℃的自来水。
下表给出用上文提供的光谱增感染料和乳剂相结合得到的光谱感光度。
                     表4
           照相元件的光谱感光度
彩色记录层 乳剂 增感染料 峰值光谱感光度波长
BEM-2  BSD-4  473nm
绿 GEM-1  GSD-1  550nm
REM-1  RSD-1  695nm
第四感光层 BEM-1  BSD-2  425nm
第五感光层 REM-2  GSD-2  625nm
第六感光层 FSEM-1至4  IRSD-1至4  750至800nm
对照样品和4色双面药膜元件1-7
下表列出了制成对照样或参照3色材料样品和本发明4色双面药膜材料所用的各个层、各种乳剂和成色剂分散液的组合情形。表的第一栏提供材料组合情形的参照编码。第二和第三栏是各个不同光谱增感的彩色记录层次序。标明“正面”的第二栏给出了从离开支持体最远的层开始的彩色层排列次序。标明“反面”的第三栏是支持体反面对着其它彩色记录所用的色料。第四至第七栏是各层中用的乳剂和分散液的结合情形,这些情形在上文已作了详述。
表的头两行是两种非双面药膜片的对照用多层材料的一般组成。对照材料-1表示用于常规彩色相纸的常规的和惯用的层排列次序。对照材料-2提供了乳剂和分散液的另一种结合情形。这种结合情形导致一种假增感的材料,其中该层所产生的色彩对曝光该层所用的光波长而言并非补色。由于彩色负片的性质这样的设计就要求使用数字曝光器件来使材料印相。
                          表5
              对照样品和4色元件的一般组成
对照和4色实例材料 感光层     使用的乳剂和成色剂分散液
 正面  反面 CE/CD ME/MD YE/YD KE/KD
  对照-1  CMY   无    REM-1/CD    GEM-1/MD   BEM-1/YD     N/A
  对照-2  CMY   无    GEM-1/CD    BEM-1/MD   REM-1/YD     N/A
  1-31-1  CMY    K    REM-1/CD    GEM-1/MD   BEM-1/YD    FSEM-1/KD-1
  2-31-2  CYK    M    REM-1/CD    GEM-1/MD   BEM-1/YD    FSEM-2/KD-1
  3-31-3  MYK    C    REM-1/CD    GEM-1/MD   BEM-1/YD    FSEM-3/KD-1
  4-31-4  CMK    Y    REM-1/CD    GEM-1/MD   BEM-1/YD    FSEM-4/KD-1
  5-22-1   CK   MY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2
  6-22-2   CY   MK    REM-1/CD    GEM-1/MD   BEM-1/YD    BEM-2/KD-2
  7-22-3   CM   YK    REM-1/CD    GEM-1/MD   BEM-1/YD    BEM-2/KD-2
N/A未提供元件的具体组成
下面的各个表包括了选出的元件详细组成。引用的其它实施例的具体结合可由上文的表和后文的元件查明。
                          表6
                    对照样品多层元件-1
层/功能 物料 涂布量g/m2
防护用保护层 明胶Dow CorningDC200TMLudox AMTM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链烷醇XCTMFT-248  0.6450.02020.16140.0130.0390.0090.004
 UV光吸收层-2 明胶Tinuvin328TMTinuvin326TM二叔辛基氢醌环己二甲醇-二-2-乙基己酸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0.6240.1560.0270.04850.180.18
感红光层层C 明胶感红银REM-1成色剂C-1或C-2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Tinuvin328TM乙酸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二叔辛基氢醌染料-3  1.3560.1940.3810.2370.3810.2450.03120.00350.0665
UV光吸收层-1 明胶Tinuvin328TMTinuvin326TM二叔辛基氢醌环己二甲醇-二-2-乙基己酸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0.6240.1560.0270.04850.180.18
感绿光层层M 明胶感绿银GEM-1成色剂M-2油醇邻苯二甲酸双十一烷基酯ST-21ST-221-苯基-5-巯基四唑染料-2  1.4210.07850.2370.08460.03620.0640.6040.00010.0602
隔层 明胶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4,5-二羟基-间-苯二磺酸二钠SF-1(链烷醇XCTM)Irganox 1076TM  0.7530.1080.3080.01290.04950.0323
感蓝光层层Y 明胶感蓝银BEM-1成色剂Y-3或Y5ST-23柠檬酸三丁酯1-苯基-5-巯基四唑染料-1  1.3120.2270.4140.4140.1860.00010.009
支持体 树脂涂覆的彩色相纸支持体或透明聚合物支持体
                表7
         本发明多层元件1-31-1
层/功能 物料 涂布量g/m2
防护用保护层 明胶Dow Corning DC200TMLudox AMTM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链烷醇XCTMFT-248 0.6450.02020.16140.0130.0390.0090.004
UV光吸收层-2 明胶Tinuvin328TMTinuvin326TM二叔辛基氢醌环己二甲醇-二-2-乙基己酸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0.6240.1560.0270.04850.180.18
层C感红光层 明胶感红银REM-1成色剂C-1或C-2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Tirnuvin328TM乙酸2-(2-丁氧基乙氧基)乙基酯二叔辛基氢醌染料-3 1.3560.1940.3810.2370.3810.2450.03120.00350.0665
UV光吸收层-1 明胶Tinuvin328TMTinuvin326TM二叔辛基氢醌环己二甲醇-二-2-乙基己酸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0.6240.1560.0270.04850.180.18
感绿光层层M 明胶感绿银GEM-1成色剂M-2油醇邻苯二甲酸双十一烷基酯ST-21ST-221-苯基-5-巯基四唑染料-2 1.4210.07850.2370.08460.03620.0640.6040.00010.0602
隔层 明胶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4,5-二羟基-间-苯二磺酸二钠SF-1(链烷醇XCTM)Irganox1076TM  0.7530.1080.3080.01290.04950.0323
感蓝光层层Y 明胶感蓝银BEM-1成色剂Y-3或Y5ST-23柠檬酸三丁酯1-苯基-5-巯基四唑染料-1  1.3120.2270.4140.4140.1860.00010.009
支持体 两面均有底涂层的2~7密耳透明聚合物支持体
感红外层层K 明胶感红外银FSEM-1成色剂K73N,N-二乙基月桂酰胺乙酸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   1.0760.5600.2700.540.0129
  防光晕层 明胶银Versa TL-502TM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1.290.1510.03110.1180.359
  防护用保护层 明胶Dow CorningDC200TMLudox AMTM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链烷醇XCTMFT-248   0.6450.02020.16140.0130.0390.0090.004
                          表8
                 本发明多层元件7-22-3
层/功能 物料 涂布量g/m2
防护用保护层 明胶Dow Coming DC200TMLudox AMTM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链烷醇XCTMFT-248 0.6450.02020.16140.0130.0390.0090.004
UV光吸收层-2 明胶Tinuvin328TMTinuvin326TM二叔辛基氢醌环己二甲醇-二-2-乙基已酸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0.6240.1560.0270.04850.180.18
层C感红光层 明胶感红银REM-1成色剂C1或C2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Tinuvin328TM乙酸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二叔辛基氢醌染料-3 1.3560.1940.3810.2370.3810.2450.03120.00350.0665
UV光吸收层-1 明胶Tinuvin328TMTinuvin326TM二叔辛基氢醌环己二甲醇-二-2-乙基己酸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0.6240.1560.0270.04850.180.18
感绿光层层M 明胶感绿银GEM-1成色剂M-2油醇邻苯二甲酸双十一烷基酯ST-21ST-221-苯基-5-巯基四唑染料-2 1.4210.07850.2370.09460.03620.0640.6040.00010.0602
支持体 两面均有底涂层的2~9密耳厚透明聚合物支持体
感蓝光层层Y 明胶感蓝银BEM-1成色剂Y-3或Y5ST-23柠檬酸三丁酯1-苯基-5-巯基四唑染料-1 1.3120.2270.4140.4140.1860.00010.009
隔层 明胶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4,5-二羟基-间-苯二磺酸二钠链烷醇XCTMIrganox 1076TM 0.7530.1080.3080.01290.04950.0323
感蓝光层层K 明胶感蓝银BEM-2成色剂C-1成色剂M-1成色剂Y-13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1.0760.3500.190.140.250.240
防光晕层 明胶银Versa TL-502TM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1.290.1510.03110.1180.359
防护用保护层 明胶Dow Corning DC200TMLudox AMTM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链烷醇XCTMFT-248 0.6450.02020.16140.0130.0390.0090.004
实施例8至22:
下表是各层、各种乳剂和成色剂分散液的组合情形,它们构成了本发明5色双面药膜片。表的说明类似于上文实施例中给出的内容。
                        表9
                5色料双面药膜感光材料
5色材料实施例 感光层                     使用的乳剂及成色剂分散液
 正面  反面 CE/CD ME/MD YE/YD KE/KD XE/XD
  8-41-1  CMYK   X  REM-1/CD    GEM-1/MD    BEM-1/YD   FSEM-1/KD-1    BEM-2/XD
  9-41-2  CMYX   K  REM-1/CD    GEM-1/MD    BEM-1/YD   FSEM-2/KD-2    REM-2/XD
  10-41-3  CMXK   Y  REM-1/CD    GEM-1/MD    BEM-1/YD   FSEM-3/KD-1    FSEM-1/XD
  11-41-4  CYXK   M  REM-1/CD    GEM-1/MD    BEM-1/YD   BEM-2/KD-1    FSEM-1/XD
  12-41-5  MYXK   C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MKD-1    FSEM-1/XD
  13-32-1  CMY   XK  REM-1/CD    GEM-1/MD    BEM-1/YD   FSEM-1/KD-2    BEM-2/XD
  14-32-2  CMX   YK  REM-1/CD    GEM-1/MD    BEM-1/YD   FSEM-2/KD-2    REM-2/XD
  15-32-3  CMK   XY  REM-1/CD    GEM-1/MD    BEM-1/YD   FSEM-3/KD-1    BEM-2/XD
  16-32-4  CYK   MX  REM-1/CD    GEM-1/MD    BEM-1/YD   FSEM-4/KD-1    REM-2/XD
  17-32-5  CYX   MK  REM-1/CD    GEM-1/MD    BEM-1/YD   BEM-2/KD-2    FSEM-1/XD
  18-32-6  CXK   MY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FSEM-1/XD
  19-32-7  YXK   CM  REM-1/CD    GEM-1/MD    BEM-1/YD   FSEM-1/KD-1    REM-2/XD
  20-32-8  MYX   CK  REM-1/CD    GEM-1/MD    BEM-1/YD   FSEM-2/KD-2    BEM-2/XD
  21-32-9  MYK   CX  REM-1/CD    GEM-1/MD    BEM-1/YD   FSEM-3/KD-1    BEM-2/XD
  22-32-10  MKX   CY  REM-1/CD    GEM-1/MD    BEM-1/YD   FSEM-4/KD-1    REM-2/XD
                          表10
                   本发明多层元件8-41-1
层/功能 物料 涂布量g/m2
保护层 明胶Dow Corning DC200TMLudox AMTM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链烷醇XCTMFT-248 0.6450.02020.16140.0130.0390.0090.004
 UTV光吸收层-2 明胶Tinuvin328TMTinuvin326TM二叔辛基氢醌环己二甲醇-二-2-乙基己酸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0.6240.1560.0270.04850.180.18
层C感红光层 明胶感红银REM-1成色剂C-1或C-2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Tinuvin328TM乙酸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二叔辛基氢醌染杆-3 1.3560.1940.3810.2370.3810.2450.03120.00350.0665
UV光吸收层-1 明胶Tinuvin328TMTinuvin326TM二叔辛基氢醌环己二甲醇-二-2-乙基己酸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0.6240.1560.0270.04850.180.18
感绿光层层M 明胶感绿银GEM-1成色剂M-2油醇邻苯二甲酸双十一烷基酯ST-21ST-221-苯基-5-巯基四唑染料-2 1.4210.07850.2370.08460.03620.0640.6040.00010.0602
隔层 明胶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4,5-二羟基-间-苯二磺酸二钠链烷醇XCTMIrganox 1076TM 0.7530.1080.3080.01290.04950.0323
感蓝光层层Y 明胶感蓝银BEM-1成色剂Y-3或Y5ST-23柠檬酸三丁酯1-苯基-5-巯基四唑染料-1 1.3120.2270.4140.4140.1860.00010.009
隔层 明胶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4,5-二羟基-间-苯二磺酸二钠链烷醇XCTMIrganox 1076TM 0.7530.1080.3080.01290.04950.0323
感红外层层K 明胶感红外银FSEM-1成色剂K73NN-二乙基月桂酰胺乙酸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 1.0760.5600.2700.540.0129
支持体 两面均有底涂层的2~9密耳厚透明聚合物支持体
   层X第五感光层 明胶感蓝银BEM-2成色剂IB-1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Tinuvin328TM乙酸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二叔辛基氢醌染料-3 1.3560.1940.3810.3810.2450.03120.00350.0665
防光晕层 明胶银VeTsa TL-502TM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1.290.1510.03110.1180.359
防护用保护层 明胶Dow Corning DC200TMLudox AMTM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链烷醇XCTMFT-248 0.6450.02020.16140.0130.0390.0090.004
                           表11
                   本发明多层元件14-32-2
层/功能             物料 涂布量g/m2
防护用保护层 明胶Dow Corning DC200TMLudox AMTM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链烷醇XCTMFT-248 0.6450.02020.16140.0130.0390.0090.004
UV光吸收层-2 明胶Tinuvin328TMTinuvin326TM二叔辛基氢醌环己二甲醇-二-2-乙基己酸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0.6240.1560.0270.04850.180.18
层C感红光层 明胶感红银REM-1成色剂C-1或C-2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Tinuvin328TM乙酸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二叔辛基氢醌染料-3 1.3560.1940.3810.2370.3810.2450.03120.00350.0665
UV光吸收层-1 明胶Tinuvin328TMTinuvin326TM二叔辛基氢醌环己二甲醇-二-2-乙基己酸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0.6240.1560.0270.04850.180.18
感绿光层层M 明胶感绿银GEM-1成色剂M-2油醇邻苯二甲酸双十一烷基酯ST-21ST-221-苯基-5-巯基四唑染料-2 1.4210.07850.2370.08460.03620.0640.6040.00010.0602
隔层 明胶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4,5-二羟基-间-苯二磺酸二钠链烷醇XCTMIrganox 1076TM 0.7530.1080.3080.01290.04950.0323
    层X第五感光层 明胶感红银REM-2成色剂IR-7油醇邻苯二甲酸双十一烷基酯ST-21ST-221-苯基-5-巯基四唑染料-2 1.4210.07850.2370.08460.03620.0640.6040.00010.0602
支持体 两面均有底涂层的2~9密耳厚透明聚合物支持体
感蓝光层层Y 明胶感蓝银BEM-1成色剂Y-3或Y5ST-23柠檬酸三丁酯1-苯基-5-巯基四唑染料-1 1.3120.2270.4140.4140.1860.00010.009
隔层 明胶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4,5-二羟基-间-苯二磺酸二钠链烷醇XCTMIrganox 1076TM 0.7530.1080.3080.01290.04950.0323
感红外光层层K 明胶感红外光银FSEM-2成色剂C-1成色剂M-1成色剂Y-13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1.0760.3500.190.140.250.240
防光晕层 明胶银Versa TL-502TM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二(2-乙基己酸) 1,4-环己二甲基酯 1.290.1510.03110.1180.3590.0717
防护用保护层 明胶Dow Corning DC200TMLudox AMTM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链烷醇XCTMFT-248 0.6450.02020.16140.0130.0390.0090.004
实施例23至53:
下表是各层、各种乳剂和成色剂分散液的结合情形,它们构成了本发明6色双面药膜片。表的说明类似于上文实施例中给出的内容。
                      表12
                 6色两面药膜照相元件
6色材料实施例     感光层     使用的乳剂和成色剂分散液
  正面   反面 CE/CD ME/MD YE/YD KE/KD XE/XD ZE/ZD
   23-51-1  CMYKX    Z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XD   FSEM-1/ZD
   24-51-2  CMYKZ    X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XD   FSEM-4/ZD
   25-51-3  CMYXZ    K  REM-1/CD  GEM-1/MD  BEM-1/YD  BEM-2/KD-2   REM-2/XD   FSEM-2/ZD
   26-51-4  CMKXZ    Y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XD   FSEM-3/ZD
   27-51-5  CYKKZ    M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XD   FSEM-4/ZD
  28-51-6  MYXK    C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XD   FSEM-2/ZD
  29-42-1  CMYK   XZ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XD   FSEM-3/ZD
  30-42-2  CMYX   KZ  REM-1/CD  GEM-1/MD  BEM-1/YD  BEM-2/KD-2   REM-2/XD   FSEM-4/ZD
  31-42-3  CMKZ   YZ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XD   FSEM-1/ZD
  32-42-4  CYKX   MZ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XD   FSEM-2/ZD
  33-42-5  MYKX   CZ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XD   FSEM-3/ZD
  34-42-6  CMYZ   KX  REM-1/CD  GEM-1/MD  BEM-1/YD  BEM-2/KD-2   REM-2/XD   FSEM-4/ZD
  35-42-7  CMKZ   YX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XD   FSEM-3/ZD
  36-42-8  CYKZ   MX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XD   FSEM-2/ZD
  37-42-9  MYKZ   CX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XD   FSEM-1/ZD
  38-42-10  CMXZ   YK  REM-1/CD  GEM-1/MD  BEM-1/YD  BEM-2/KD-2   REM-2/XD   FSEM-2ZD
  39-42-11  CYXZ   MK  REM-1/CD  GEM-1/MD  BEM-1/YD  BEM-2/KD-2   REM-2/XD   FSEM-4/ZD
  40-42-12  MYXZ   CK  REM-1/CD  GEM-1/MD  BEM-1/YD  BEM-2/KD-2   REM-2/XD   FSEM-1/ZD
  41-42-13  CKXY   MY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XD   FSEM-1/ZD
  42-42-14  MKXY   CY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XD   FSEM-4/ZD
  43-42-15  YKXZ   CM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XD   FSEM-3/ZD
  44-33-1  CMY   KXZ  REM-1/CD  GEM-1/MD   BEM-1/YD  BEM-2KD-2   REM-2/XD   FSEM-2/ZD
  45-33-2  CMK   YXZ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XD   FSEM-1/ZD
  46-33-3  CYK  MXZ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XD   FSEM-4/ZD
  47-33-4  MYK  CXZ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XD   FSEM-4/ZD
  48-33-5  CMX  KYZ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XD   FSEM-4/ZD
  49-33-6  CKX  MYZ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XD   FSEM-4/ZD
  50-33-7  MKX  CYZ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XD   FSEM-3/ZD
  51-33-8  CYX  KMZ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XD   FSEM-3/ZD
  52-33-9  YKX  CMZ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 /XD   FSEM-3/ZD
  53-33-10  CMX  KCZ    REM-1/CD  GEM-1/MD  BEM-1/YD  REM-2/KD-1   BEM-2/XD   FSEM-4/ZD
                          表13
                  本发明多层元件25-51-3
层/功能 物料 涂布量g/m2
防护用保护层 明胶Dow Corning DC200TMLudox AMTM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链烷醇XCTMFT-248 0.6450.02020.16140.0130.0390.0090.004
UV光吸收层-2 明胶Tinuvin328TMTinuvin326TM二叔辛基氢醌环己二甲醇-二-2-乙基己酸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0.6240.1560.0270.04850.180.18
层C感红光层 明胶感红银REM-1成色剂C-1或C-2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Tinuvin328TM乙酸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二叔辛基氢醌染料-3 1.3560.1940.3810.2370.3810.2450.03120.00350.0665
UV光吸收层-1 明胶Tinuvin328TMTinuvin326TM二叔辛基氢醌环己二甲醇-二-2-乙基己酸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0.6240.1560.0270.04850.180.18
感绿光层层M 明胶感绿银GEM-1成色剂M-2油醇邻苯二甲酸双十一烷基酯ST-21ST-221-苯基-5-巯基四唑染料-2 1.4210.07850.2370.08460.03620.0640.6040.00010.0602
隔层 明胶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4,5-二羟基-间-苯二磺酸二钠链烷醇XCTMIrganox 1076TM 0.7530.1080.3080.01290.04950.0323
感蓝光层层Y 明胶感蓝银BEM-1成色剂Y-3或Y5ST-23柠檬酸三丁酯1-苯基-5-巯基四唑染料-1 1.3120.2270.4140.4140.1860.00010.009
隔层 明胶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4,5-二羟基-间-苯二磺酸二钠链烷醇XCTMIrganox 1076TM 0.7530.10g0.3080.01290.04950.0323
  层X第四感光层 明胶感红银REM-2成色剂IR-7油醇邻苯二甲酸双十一烷基酯ST-21ST-221-苯基-5-巯基四唑染料-2 1.4210.07850.2370.08460.03620.0640.6040.00010.0602
隔层 明胶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4,5-二羟基-间-苯二磺酸二钠链烷醇XCTMIrganox 1076TM 0.7530.1080.30g0.01290.04950.0323
  层Z第五感光层 明胶感红外银FSEM-2成色剂IB-1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Tinuvin328TM乙酸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二叔辛基氢醌染料-3 1.3560.1940.3810.3810.2450.03120.00350.0665
支持体 两面均有底涂层的2~9密耳厚透明聚合物支持体
感蓝光层层K 明胶感蓝银BEM-2成色剂C-1成色剂M-1成色剂Y-13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1.0760.3500.190.140.250.240
防光晕层 明胶银Versa TL-502TM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二(2-乙基己酸)1,4-环己二甲酯 1.290.1510.03110.1180.3590.0717
防护用保护层 明胶Dow Corning DC200TMLudox AMTM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链烷醇XCTMFT-248 0.6450.02020.16140.0130.0390.0090.004
                         表14
                 本发明多层元件38-42-10
层/功能 物料 涂布量g/m2
防护用保护层 明胶Dow Corning DC200TMLudox AMTM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链烷醇XCTMFT-248 0.6450.02020.16140.0130.0390.0090.004
UTV光吸收层-2 明胶Tinuvin328TMTinuvin326TM二叔辛基氢醌环己二甲醇-二-2-乙基己酸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0.6240.1560.0270.04850.180.18
层C感红光层 明胶感红银REM-1成色剂C-1或C-2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Tinuvin328TM乙酸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二叔辛基氢醌染料-3 1.3560.1940.3810.2370.3810.2450.03120.00350.0665
UV光吸收层-1 明胶Tinuvin328TMTinuvin326TM二叔辛基氢醌环己二甲醇-二-2-乙基己酸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0.6240.1560.0270.04850.180.18
感绿光层层M 明胶感绿银GEM-1成色剂M-2油醇邻苯二甲酸双十一烷基酯ST-21ST-221-苯基-5-巯基四唑染料-2 1.4210.07850.2370.08460.03620.0640.6040.00010.0602
隔层 明胶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4,5-二羟基-间-苯二磺酸二钠链烷醇XCTMIrganox 1076TM 0.7530.1080.3080.01290.04950.0323
  层X第三感光层 明胶感红银REM-2成色剂IR-7油醇邻苯二甲酸双十一烷基酯ST-21ST-221-苯基-5-巯基四唑染料-2 1.4210.07850.2370.08460.03620.0640.6040.00010.0602
隔层 明胶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4,5-二羟基-间-苯二磺酸二钠链烷醇XCTMIrganox 1076TM 0.7530.1080.3080.01290.04950.0323
  层Z第四感光层 明胶感红外银FSEM-2成色剂IB-1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Tinuvin328TM乙酸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二叔辛基氢醌染料-3 1.3560.1940.3810.3810.2450.03120.00350.0665
支持体 两面均有底涂层的2~9密耳厚透明聚合物支持体
感蓝光层层Y 明胶感蓝银BEM-1成色剂Y-3或Y5ST-23柠檬酸三丁酯1-苯基-5-巯基四唑染料-1 1.3120.2270.4140.4140.1860.00010.009
隔层 明胶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4,5-二羟基-间-苯二磺酸二钠链烷醇XCTMIrganox 1076TM 0.7530.1080.3080.01290.04950.0323
感蓝光层层K 明胶感蓝银BEM-2成色剂C-1成色剂M-1成色剂Y-13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1.0760.3500.190.140.250.240
防光晕层 明胶银Versa TL-502TM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二(2-乙基已酸)1,4-环己二甲酯 1.290.1510.03110.1180.3590.0717
防护用保护层 明胶Dow Corning DC200TMLudox AMTM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链烷醇XCTMFT-248 0.6450.02020.16140.0130.0390.0090.004
                        表15
                 本发明多层元件44-33-1
层/功能 物料 涂布量g/m2
防护用保护层 明胶Dow Corning DC200TMLudox AMTM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链烷醇XCTMFT-248 0.6450.02020.16140.0130.0390.0090.004
UV光吸收层-2 明胶Tinuvin328TMTinuvin326TM二叔辛基氢醌环己二甲醇-二-2-乙基己酸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0.6240.1560.0270.04850.180.18
层C感红光层 明胶感红银REM-1成色剂C-1或C-2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Tinuvin328TM乙酸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二叔辛基氢醌染料-3 1.3560.1940.3810.2370.3810.2450.03120.00350.0665
UV光吸收层-1 明胶Tinuvin328TMTinuvin326TM二叔辛基氢醌环己二甲醇-二-2-乙基己酸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0.6240.1560.0270.04850.180.18
感绿光层层M 明胶感绿银GEM-1成色剂M-2油醇邻苯二甲酸双十一烷基酯ST-21ST-221-苯基-5-巯基四唑染料-2 1.4210.07850.2370.08460.03620.0640.6040.00010.0602
隔层 明胶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4,5-二羟基-间-苯二磺酸二钠链烷醇XCTMIrganox 1076TM 0.7530.1080.3080.01290.04950.0323
感蓝光层层Y 明胶感蓝银BEM-1成色剂Y-3或Y5ST-23柠檬酸三丁酯1-苯基-5-巯基四唑染料-1 1.3120.2270.4140.4140.1860.00010.009
支持体 两面均有底涂层的2~9密耳厚的透明聚合物支持体
感蓝光层层K 明胶感蓝银BEM-2成色剂C-1成色剂M-1成色剂Y-13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1.0760.3500.190.140.250.240
隔层 明胶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4,5-二羟基-间-苯二磺酸二钠链烷醇XCTMItganox 1076TM 0.7530.1080.3080.01290.04950.0323
  层X第四感光层 明胶感红银REM-2成色剂IR-7油醇邻苯二甲酸双十一烷基酯ST-21ST-221-苯基-5-巯基四唑染料-2 1.4210.07850.2370.08460.03620.0640.6040.00010.0602
隔层 明胶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4,5-二羟基-间-苯二磺酸二钠链烷醇XCTMIrganox 1076TM 0.7530.1080.3080.01290.04950.0323
  层Z第五感光层 明胶感红外银FSEM-2成色剂IB-1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Tinuvin328TM乙酸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二叔辛基氢醌染料-3 1.3560.1940.3810.3810.2450.03120.00350.0665
防光晕层 明胶银Versa TL-502TM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二(2-乙基己酸)1,4-环己二甲酯 1.290.1510.03110.1180.3590.0717
防护用保护层 明胶Dow Corning DC200TMLudox AMTM二叔辛基氢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链烷醇XCTMFT-248 0.6450.02020.16140.0130.0390.0090.004
多层元件所用化学试剂结构式
Figure A0113316801001
Figure A0113316801011
Figure A0113316801031
Figure A0113316801041
Figure A0113316801051
本发明已参照某些优选实施方案作了详细描述,但应明确,在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良。

Claims (10)

1、一种成像元件,包括透明聚合物片,在所述透明片的每一面有至少一层含形成感光染料的成色剂的层,其中至少有四个独立的感光层,这些感光层包括至少四种形成染料的成色剂,它们形成至少四种不同的光谱色,并且将其中所说的成像元件粘附到透射聚合物片上,该聚合物片具有大于15%,小于90%的光谱透射率。
2、权利要求1的成像元件,其中所述透射聚合物片的L*至少为92.0。
3、权利要求1或2的成像元件,其中所述透射聚合物片的光谱透射率在40%和60%之间。
4、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的成像元件,其中所述透射聚合物片包括取向微孔聚烯烃聚合物片。
5、权利要求1~4任何一项的成像元件,其中所说的至少四种不同光谱色包括品红、黄、青和黑。
6、权利要求1~4任何一项的成像元件,其中所说的至少四种不同光谱色包括品红、黄、青、红和黑,其中所说红色的CIELAB色调角hab为不小于355°至不大于75°
7、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的成像元件,其中所说透明聚合物片包括至少一层取向聚烯烃聚合物片。
8、一种照片,包括透明聚合物片,在所述片的每一面有至少一层含染料层,其中至少有四个独立的含染料层,这些含染料层包括至少四种不同光谱色,并且将透射聚合物片粘附到该每一面上有至少一层含染料层的透明聚合物片的一个表面上。
9、权利要求8的照片,其中所说的透射聚合物片包括取向微孔聚酯聚合物片。
10、权利要求8或9的任何一种照片,进一步包括涂布环境保护层到载有透射聚合物片的面之反面。
CN01133168.2A 2000-09-18 2001-09-18 扩展色域的影像展示元件 Pending CN13449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664223 2000-09-18
US09/664,223 US6368759B1 (en) 2000-09-18 2000-09-18 Display imaging element with expand color gamu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4972A true CN1344972A (zh) 2002-04-17

Family

ID=24665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133168.2A Pending CN1344972A (zh) 2000-09-18 2001-09-18 扩展色域的影像展示元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368759B1 (zh)
CN (1) CN1344972A (zh)
GB (1) GB236763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9352B2 (en) * 1999-01-25 2004-03-02 Henry Sawatsky Decorative and protective system for wares
US6465164B1 (en) * 2000-09-18 2002-10-15 Eastman Kodak Company Reflective imaging element with expanded color gamut
US6641988B2 (en) * 2001-02-07 2003-11-04 Konica Corporation Photographic element and silver halide photographic light sensitive material
US6479225B1 (en) * 2001-07-30 2002-11-12 Eastman Kodak Company Chromogenic sepia silver halide print material
US7318374B2 (en) * 2003-01-21 2008-01-15 Victor Guerrero Wire cloth coffee filtering systems
US7461587B2 (en) * 2004-01-21 2008-12-09 Victor Guerrero Beverage container with wire cloth filter
JP2006045376A (ja) * 2004-08-05 2006-02-16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表示媒体
KR20080088161A (ko) * 2007-03-29 2008-10-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잉크 조성물
EP2428840A1 (de) * 2010-09-10 2012-03-14 Felix Schoeller jr Foto- und Spezialpapiere GmbH & Co. KG Trägermaterial für doppelseitiges Silberhalogenid-Fotopapi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25901B1 (zh) * 1969-10-09 1974-07-04
GB8506092D0 (en) 1985-03-08 1985-04-11 Minnesota Mining & Mfg Photographic materials & colour proofing system
GB8609137D0 (en) 1986-04-15 1986-05-21 Minnesota Mining & Mfg Imaging system
JPH0638158B2 (ja) 1986-05-01 1994-05-18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ハロゲン化銀カラ−写真感光材料
JP3131662B2 (ja) 1992-08-25 2001-02-05 コニカ株式会社 カラープルーフの作製方法
JPH0695285A (ja) 1992-09-16 1994-04-08 Konica Corp ハロゲン化銀カラー写真感光材料及びカラープルーフの作製方法
DE4301105A1 (de) 1993-01-18 1994-07-21 Agfa Gevaert Ag Farbfotografisches Aufzeichnungsmaterial
DE4301106A1 (de) 1993-01-18 1994-07-21 Agfa Gevaert Ag Farbfotografisches Aufzeichnungsmaterial
US5455150A (en) 1993-06-10 1995-10-03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lor photographic negative elements with enhanced printer compatibility
US5447831A (en) 1993-10-19 1995-09-05 Eastman Kodak Company Photographic element employing hue correction couplers
EP0740202A3 (en) 1995-04-28 1997-03-12 Eastman Kodak Co Color negative element having improved compatibility with respect to the reproduction of blue in a printing machine
US5563026A (en) 1995-04-28 1996-10-08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lor negative element having improved green record printer compatibility
US5679142A (en) 1996-08-20 1997-10-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Cyan ink jet pigment set
US5679141A (en) 1996-08-20 1997-10-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Magenta ink jet pigment set
DE69716687T2 (de) 1996-08-20 2003-06-12 Eastman Kodak Co Kuppler-Satz für Silberhalogenid-Farbbilderzeugung
US5679140A (en) 1996-08-20 1997-10-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Magenta and yellow dye set for imaging systems
US5679139A (en) 1996-08-20 1997-10-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Cyan and magenta pigment set
US5866282A (en) 1997-05-23 1999-02-02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mposite photographic material with laminated biaxially oriented polyolefin sheets
JPH11143031A (ja) 1997-11-11 1999-05-28 Konica Corp 非可視画像情報を用いた可視画像出力方法および可視画像形成方法
US6001547A (en) 1997-12-24 1999-12-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Imaging element with thin biaxially oriented color layer
US6030756A (en) * 1998-09-17 2000-02-29 Eastman Kodak Company Day/night photographic display material with biaxially oriented polyolefin sheet
US6080532A (en) 1998-09-17 2000-06-27 Eastman Kodak Company Clear duplitized display materials
US6071654A (en) 1998-09-17 2000-06-06 Eastman Kodak Company Nontransparent transmission display material with maintained hue angle
US6017685A (en) * 1998-09-17 2000-01-25 Eastman Kodak Company Transmission duplitized display materials with biaxially oriented polyolefin sheets
US6030742A (en) 1998-11-23 2000-02-29 Eastman Kodak Company Superior photographic elements including biaxially oriented polyolefin sheets
US6093521A (en) 1998-12-21 2000-07-25 Eastman Kodak Company Photographic day/night display material with voided polyester
US6197489B1 (en) * 1999-12-28 2001-03-06 Eastman Kodak Company Photographic element for color imaging
US6159674A (en) 1999-12-28 2000-12-12 Eastman Kodak Company Photographic element for color imaging
US6180328B1 (en) * 1999-12-28 2001-01-30 Eastman Kodak Company Photographic element for color imag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368759B1 (en) 2002-04-09
GB2367634A (en) 2002-04-10
GB0120463D0 (en) 2001-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0867A (zh) 柔性卤化银包装材料
CN1369742A (zh) 适合包装件用的照相标签
CN1427298A (zh) 提高清晰度的透明标签
CN1344972A (zh) 扩展色域的影像展示元件
CN1290916A (zh) 卤化银成像的包装标签
CN1308252A (zh) 改进的彩色成象用照相元件
CN1344975A (zh) 扩展色域的反射影像元件
CN1308253A (zh) 用于彩色成像的改进照相材料
CN1309326A (zh) 改进的彩色成像照相元件
US6291144B1 (en) Day/night imaging member with expanded color gamut
CN1432865A (zh) 用于复制精细印制品的照相标签
CN1265477A (zh) 供扫描用的准确色度记录照相材料的改进
CN1301987A (zh) 含有封端的摄影用化合物的摄影或光热成像材料
CN1300959A (zh) 粗糙的反射影像显示材料
US5536629A (en) Chromogenic black-and-white motion picture film
CN1188254A (zh) 含具改进可制造性和染色光稳定性的品红成色剂照相材料
CN1298122A (zh) 卤化银彩色照相感光材料及成像方法
CN1309324A (zh) 照相材料、化合物和方法
CN1301983A (zh) 无清除剂照相卤化银影印介质
CN1308249A (zh) 照相材料、化合物和方法
CN1135436C (zh) 卤化银照相光敏材料
CN1357793A (zh) 在规定的正背面感光速度差的具有半透明支持体的双面涂药的显示材料
US6174658B1 (en) Silver halide light-sensitive photographic material
CN1283804A (zh) 具有坚韧粘合剂层的成像构件
CN1271869A (zh) 互易特性不同寻常的彩色相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