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8939A - 安全带卷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带卷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8939A
CN1328939A CN01121188A CN01121188A CN1328939A CN 1328939 A CN1328939 A CN 1328939A CN 01121188 A CN01121188 A CN 01121188A CN 01121188 A CN01121188 A CN 01121188A CN 1328939 A CN1328939 A CN 1328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gas
piston
cylinder
lock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21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7730C (zh
Inventor
永田智纪
森信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Ri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Ri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Ri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i Rik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28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8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773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773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2/4628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 B60R22/4633Linear actuators, e.g. comprising a piston moving along reel axis and rotating along its own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2/4628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 B60R2022/4661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comprising venting means, e.g. for avoiding overpressure in case of fire or for allowing return motion with energy absor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在安全带卷取装置中,当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由预张紧机构向气缸内供给气体。滑块实质性地闭塞气体通过部,所以,活塞开始上升,而且,嵌合部抬起滑块,所以,维持气体通过部的大体闭塞,卷取安全带。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通过使限力机构的能量吸收构件变形,拉出安全带。此时,活塞下降,但由于滑块开放气体通过部,所以,气缸内的气体从气体通过部排出。为此,可防止气缸内气体阻碍安全带的拉出,扩大限力负荷的设定自由度。

Description

安全带卷取装置
发明背景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在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除去安全带松弛的预张紧机构和在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将安全带对乘坐人员施加的负荷限制在一定量以下的限力机构的安全带卷取装置。
现有技术的说明
在安全带卷取装置中,具有设置了在车辆处于撞车等产生的紧急状态时用于除去安全带的松弛的预张紧机构的安全带卷取装置。
在具有这样的预张紧机构(例如所谓齿条和小齿轮方式的预张紧机构)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在卷取安全带的卷取轴连接小齿轮,小齿轮与卷取轴时常一体回转。另外,在小齿轮的近旁设置大体为筒状的气缸,当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向气缸内供给气体。
在气缸内可移动地设置活塞,在活塞的下部设置嵌合部。嵌合部大体嵌合于气缸的内壁,当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活塞从嵌合部的下方接受上述气体的压力,在气缸内上升。另外,在活塞的上部设置齿条,活塞上升时齿条与小齿轮啮合,小齿轮朝安全带卷取方向回转。这样,当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在卷取轴卷取安全带,除去安全带的松弛。
上述安全带卷取装置在有的场合设置有用于将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乘坐人员施加于安全带的负荷限制在一定量以下的限力机构。
在这样的限力机构中,具有例如能量吸收构件,在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由乘坐人员在安全带施加的负荷使能量吸收构件变形,从而使卷取轴朝安全带拉出方向回转。这样,在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从卷取轴拉出安全带,将乘坐人员施加在安全带的负荷限制在一定量以下。
然而,在这样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当限力机构作动时,卷取轴朝安全带拉出方向回转,所以,与此相应,小齿轮朝安全带拉出方向回转,通过齿条使活塞在气缸内下降。为此,气缸内(嵌合部的下方)的气体压力上升,阻碍了活塞的下降,这样,通过齿条和小齿轮使卷取轴朝安全带拉出方向进行的回转受到阻碍,安全带的拉出受到阻碍。
因此,如图4所示,所谓的限力负荷(与在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用于拉出安全带的负荷相等)在用于使能量吸收构件变形的负荷追加由气缸内的气体压力(因活塞的下降而上升的压力)形成的负荷(图4的A部分的负荷)。这样,存在限力负荷的设定自由度变小的问题。
                         发明概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事实,提供可扩大限力负荷的设定自由度的安全带卷取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具有卷取安全带的卷取轴、预张紧机构、及限力机构,该预张紧机构具有大体为筒状的气缸和设于上述气缸内并设置有大体嵌合于上述气缸内壁的嵌合部的活塞,当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向上述气缸内的上述嵌合部下方侧供给气体,由上述气体的压力使上述活塞上升,朝卷取上述安全带的方向使上述卷取轴回转,该限力机构具有可变形的能量吸收构件,在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由乘坐人员施加在上述安全带的负荷使上述能量吸收构件变形,从而使上述卷取轴朝拉出上述安全带的方向回转,由此使上述活塞下降;其特征在于:具有排气部和闭塞装置,该排气部设于上述活塞,可从上述嵌合部的下方朝上方排出上述气体,上述闭塞装置对应于上述排气部进行设置,通常大体闭塞上述气体通过部,当由上述预张紧机构使上述活塞上升时,维持大体闭塞上述气体通过部的状态,当上述限力机构使上述活塞下降时,开放上述气体通过部。
在本发明第1方面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设置预张紧机构,在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将气体供给到气缸内(活塞的嵌合部下方侧)。在这里,由于活塞的气体通过部通过由闭塞装置大体闭塞,所以,气缸内的气体不会从气体通过部排出,这样,气体的压力使活塞开始上升。当活塞上升时,维持闭塞装置对气体通过部的大体闭塞,所以,维持活塞的上升,这样,朝卷取安全带的方向使卷取轴回转。因此,当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在卷取轴卷取安全带,可除去安全带的松弛。
另外,在本发明第1方面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设置有限力机构,当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由乘坐人员施加在安全带的负荷使能量吸收构件变形,从而使卷取轴朝拉出安全带的方向回转。这样,当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从卷取轴拉出安全带,将安全带施加于乘坐人员的负荷限制在一定量以下。
在限力机构中,通过使卷取轴朝拉出安全带的方向回转,从而使活塞下降。这样,当活塞下降时,闭塞装置开放活塞的气体通过部,所以,气缸内(嵌合部的下方)的气体从气体通过部排出。因此,可防止气缸内的气体阻碍活塞下降使安全带的拉出受到阻碍。
为此,可仅由用于使能量吸收构件变形的负荷决定限力负荷(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用于拉出安全带的负荷),这样,可扩大限力负荷的设定自由度。
本发明第1方面的安全带卷取装置最好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闭塞装置通过时常载置于上述嵌合部上而大体闭塞上述气体通过部,当上述预张紧机构使上述活塞上升时,通过由上述嵌合部抬起,维持大体闭塞上述气体通过部的状态,当上述限力机构使上述活塞下降时,通过留在上述气体通过部的上方,开放上述气体通过部。
本发明第1方面的安全带卷取装置最好通常将闭塞装置载置于活塞的嵌合部上大体闭塞活塞的气体通过部。
当由预张紧机构使活塞上升时,闭塞装置由嵌合部抬起,与活塞一体上升,从而可维持闭塞装置大体闭塞气体通过部的状态。
当限力机构使活塞下降时,乘坐人员施加在安全带的负荷通过卷取轴传递到活塞,所以,活塞的下降速度比闭塞装置的自由落下形成的下降速度快,这样,可将闭塞装置留在气体通过部上方,开放气体通过部。
因此,作为闭塞装置没有必要使用例如以电方式大体闭塞或开放气体通过部的闭塞装置,可使闭塞装置为简单的构成。
本发明第1方面的安全带卷取装置最好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具有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对应于上述气体通过部和闭塞装置设置,通常处于上述气体通过部与上述闭塞装置之间,密闭上述气体通过部,当上述预张紧机构使上述活塞上升时,维持处于上述气体通过部与上述闭塞装置之间的状态,从而维持密闭上述气体通过部的状态,当上述限力机构使上述活塞下降时,解除处于上述气体通过部与上述闭塞装置之间的状态,开放上述气体通过部。
在该场合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由于通常密封构件处于气体通过部与闭塞装置之间,密闭气体通过部,所以,可确实地开始活塞的上升。
另外,当预张紧机构使活塞上升时,例如通过使密封构件与闭塞装置和活塞一体上升,维持密封构件处于气体通过部与闭塞装置之间的状态。这样,维持密封构件密闭气体通过部的状态,可确实地维持活塞的上升。
当限力机构使活塞下降时,通过将闭塞装置留在气体通过部的上方,解除密封构件处于气体通过部与闭塞装置之间的状态,开放气体通过部。这样,仍然可从气体通过部排出气缸内的气体。
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闭塞装置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包含可大体闭塞上述气体通过部的盖和可通过载置于上述嵌合部上阻止解除上述盖对上述气体通过部的大体闭塞的保持件,而且,通常上述保持件载置于上述嵌合部上,上述盖大体闭塞上述气体通过部,当上述预张紧机构使上述活塞上升时,上述保持件由上述嵌合部抬起,由上述保持件维持上述盖大体闭塞上述气体通过部的状态,当上述限力机构使上述活塞下降时,上述保持件留在上述嵌合部的上方,解除上述盖对上述气体通过部的大体闭塞。
本发明的第2个方面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具有可大体闭塞气体通过部的盖和可通过载置于嵌合部上阻止解除盖对上述气体通过部的大体闭塞的保持件,通过保持件载置在嵌合部上,盖大体闭塞气体通过部。
当预张紧机构使活塞上升时,保持件由嵌合部抬起,由保持件维持盖大体闭塞气体通过部的状态。
当限力机构使活塞下降时,由于乘坐人员施加在安全带的负荷通过卷取轴传递到活塞,所以,活塞的下降速度比保持件的自由落下形成的下降速度快,这样,保持件留在嵌合部的上方,从而可解除盖对气体通过部的大体闭塞,开放气体通过部。
因此,作为闭塞装置没有必要使用例如以电方式大体闭塞或开放气体通过部的闭塞装置,可使闭塞装置为简单的构成。
本发明第2方面的安全带卷取装置最好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在通常状态下和上述预张紧机构使上述活塞上升时,插入构件插入到上述气体通过部,当上述限力机构使上述活塞下降时,上述插入构件在上述气体压力的作用下从上述气体通过部排出。
对于上述安全带卷取装置,在通常状态下和预张紧机构使活塞上升时,插入构件插入到气体通过部,所以,可进一步抑制气缸内的气体从气体通过部排出,这样,可防止活塞的上升力下降。
另外当限力机构使活塞下降时,插入构件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从气体通过部排出,所以,仍然可从气体通过部排出气缸内的气体。
本发明第2方面的安全带卷取装置最好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气体通过部具有弯曲的弯曲部,上述插入构件具有弹性,而且,在通常状态下和上述预张紧机构使上述活塞上升时,上述插入构件以弯曲状态插入到上述弯曲部。
对于上述安全带卷取装置,在通常状态下和预张紧机构使活塞上升时,在气体通过部的弯曲部以弯曲状态插入具有弹性的插入构件。为此,当在通常的状态和预张紧机构使活塞上升时,插入构件可良好地闭塞气体通过部。
本发明的安全带卷取装置最好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当上述限力机构使上述活塞下降时,在上述气缸的内壁与上述闭塞装置之间产生摩擦。
在该场合,当限力机构使活塞下降时,在气缸的内壁与闭塞装置之间产生摩擦,所以,可确实地将闭塞装置留在气体通过部的上方,这样,可确实地开放气体通过部。
另外,当预张紧机构使活塞上升时,即使在气缸内壁与闭塞装置之间产生摩擦,不论摩擦如何,都可由嵌合部抬起闭塞装置。为此,当由预张紧机构使活塞上升时,仍然可维持闭塞装置大体闭塞气体通过部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当限力机构使活塞下降时,由于闭塞装置开放活塞的气体通过部,所以,可防止气缸内的气体阻碍活塞下降、阻碍拉出安全带。为此,可仅由用于使能量吸收构件变形的负荷决定限力负荷,这样,可扩大限力负荷的设定自由度。
在本发明的安全卷取装置中,作为闭塞装置没有必要使用例如以电方式大体闭塞或开放气体通过部的闭塞装置,可使闭塞装置为简单的构成。
在本发明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最好当限力机构使活塞下降时,在气缸的内壁与闭塞装置之间产生摩擦,这样,可确实地将闭塞装置留在气体通过部的上方,可确实地开放气体通过部。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示意构成的侧视图。
图2为示出第1实施形式的预张紧机构使活塞上升时的气缸内部的侧视图。
图3为示出第1实施形式的限力机构使活塞下降时的气缸内部的侧视图。
图4为示出本发明第2实施形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示意构成的侧视图。
图5为示出第2实施形式的预张紧机构使活塞上升时的气缸内部的侧视图。
图6为示出第2实施形式的预张紧机构使活塞上升时的气缸内部的断面图。
图7为示出第2实施形式的限力机构使活塞下降时的气缸内部的侧视图。
图8A为示出第2实施形式的活塞的后视图。
图8B为示出第2实施形式的活塞的左侧视图。
图9为示出第2实施形式的盖和橡胶填密的透视图。
图10为示出第2实施形式的保持件的透视图。
图11为示出第2实施形式的盖和橡胶填密的其它例的透视图。
图12为示出现有安全带卷取装置中的限力负荷(纵轴)与安全带拉出量(横轴)的关系的图。
                最佳实施形式说明
(第1实施形式)
图1由侧视图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10的概略构成。
安全带卷取装置10具有支架12,支架12固定在车辆上。在支架12可回转地支承卷取轴14,在卷取轴14卷取安全带16。
另外,安全带卷取装置10具有由齿条和小齿轮方式形成的预张紧机构18,在卷取轴14的一端连接小齿轮20。小齿轮20时常与卷取轴14成一体地回转,进行安全带16的卷取和拉出。
在支架12固定气缸22。气缸22大体形成为圆筒状,气缸22的上端侧在小齿轮20的近旁开口。在气缸22的下端侧(远离小齿轮20的端部侧)设置气体供给口(省略图示),并在气体供给口连接气体发生装置(省略图示),当出现撞车等形成的车辆紧急状态时,气体发生装置所产生的气体从气体供给口供给到气缸22内。
在气缸22内设置大体为圆柱状的活塞24,活塞24可在气缸22内移动。在活塞24的下端(远离小齿轮20的端部)近旁形成圆盘状的嵌合部26,嵌合部26大体嵌合到气缸22的内壁。在这里,气体供给口配置在嵌合部26的下方侧(远离小齿轮20的侧部),当向气缸22内供给气体时,如后面详细说明的那样,活塞24的下端和嵌合部26等接受该气体的压力,活塞24沿图1的箭头A的方向上升。
在活塞24的下部(嵌合部26的下方)嵌合树脂制的O形密封圈28,O形密封圈28紧密接合在气缸22的内壁。这样,可防止来自气体供给口的气体从嵌合部26与气缸22内壁的间隙朝嵌合部26的上方漏出。
在活塞24的下部形成气体通过部30。气体通过部30从活塞24的下端连通到嵌合部26上方,这样,气体供给口的气体可通过气体通过部30从嵌合部26的下方排出到上方。
在活塞24的上部设置齿条32。该齿条32与小齿轮20对应,当活塞24朝图1的箭头A方向上升时,齿条32与小齿轮20啮合。这样,卷取轴14在小齿轮20的作用下朝卷取安全带16的方向(图1的箭头B的方向)回转,安全带16卷取到卷取轴14。
安全带卷取装置10具有限力机构(省略图示),限力机构具有能量吸收构件(省略图示)。当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由乘坐人员施加在安全带16的负荷使能量吸收构件变形,这样,卷取轴14朝拉出安全带16的方向(图1的箭头D的方向)回转。为此,从卷取轴14拉出安全带16,并通过小齿轮20和齿条32使活塞24朝图1的箭头C的方向下降。
另外,在气缸22内,设置有作为闭塞装置的滑块34,该滑块34也作为保持件起作用。滑块34与上述气体通过部30对应,滑块34通常配置在活塞24的嵌合部26上,从而大体将气体通过部30闭塞。为此,当车辆出现紧急状态时,如由预张紧机构18向气缸22内供给气体,则气缸22内的气体不从通过部30排出,这样,可由气体的压力使活塞24开始上升。
当活塞24这样上升时,如图2所示,滑块34由嵌合部26向上推,与活塞24一体上升。这样,可维持滑块34对气体通过部30的大体闭塞,维持活塞24的上升。
另一方面,当限力机构使活塞24下降时,乘坐人员施加在安全带16的负荷通过卷取轴14、小齿轮20、及齿条32传递到活塞24,所以,活塞24的下降速度比滑块34的自由落下形成的下降速度快。这样,如图3所示那样,滑块34留在通过部30的上方,开放气体通过部30。
另外,当活塞24在限力机构的作用下下降时,气缸22内的气体从气体通过部30排出,通过后述的密封构件36吹到滑块34,从而在气缸22内壁与滑块34之间产生摩擦。为此,当由限力机构使活塞24下降时,可将滑块34确实地留在气体通过部30的上方。
在气缸22内还设置有对应于气体通过部30和滑块34作为盖起作用的树脂制的密封构件36。密封构件36通常位于气体通过部30和滑块34之间,密闭气体通过部30。
如图2所示,当预张紧机构18使活塞24上升时,密封构件36与滑块34和活塞24一体上升,从而维持密封构件36位于气体通过部30和滑块34之间的状态,维持密封构件36密闭气体通过部30的状态。
如图3所示,当限力机构使活塞24下降时,滑块34留在气体通过部30的上方,解除密封构件36位于气体通过部30与滑块34之间的状态,开放气体通过部30。
下面说明本实施形式的作用。
在以上构成的安全带卷取装置10中,设置预张紧机构18,在车辆的紧急状态时从气体供给口(省略图示)将气体发生装置(省略图示)产生的气体供给到气缸22内(活塞24的嵌合部26下方侧)。在这里,通过在嵌合部26上载置滑块34,从而可由滑块34大体闭塞活塞24的气体通过部30。为此,气缸22内的气体不从气体通过部30排出,这样,由气体的压力使活塞24开始朝图1和图2的箭头A的方向(接近小齿轮20的方向)上升。
另外,如图2所示,当活塞24上升时,滑块34由嵌合部26抬起,与活塞24一体上升,从而维持滑块34对气体通过部30的大体闭塞。为此,维持活塞24的上升,这样,可通过齿条32和小齿轮20使卷取轴14朝卷取安全带16的方向(图1的箭头B的方向)回转。因此,当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在卷取轴14卷取安全带16,除去安全带16的松弛。
另外,在安全带卷取装置10中设置有限力机构(省略图示),当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由乘坐人员施加于安全带16的负荷使能量吸收构件(省略图示)变形,从而使卷取轴14朝拉出安全带的方向(图1的箭头D方向)回转。这样,在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从卷取轴14拉出安全带16,将安全带16施加于乘坐人员的负荷限制在一定量以下。
在限力机构中,通过使卷取轴14朝拉出安全带16的方向回转,从而通过小齿轮20和齿条32使活塞24朝图1和图2的箭头C方向(离开小齿轮20的方向)下降。这样使活塞24下降时,乘坐人员施加在安全带16的负荷通过卷取轴14、小齿轮20、及齿条32传递到活塞24,为此,活塞的下降速度比滑块34的自由落下形成的下降速度快。这样,如图3所示,滑块34留在气体通过部30的上方,开放气体通过部30,为此,气缸22内(嵌合部26的下方)的气体通过气体通过部30排出。因此,可防止气缸22内的气体阻碍活塞24的下降从而阻碍安全带16的拉出。
为此,仅由能量吸收构件变形用的负荷即可决定限力负荷(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用于拉出安全带16的负荷),这样,可扩大限力负荷的设定自由度。
当由限力机构使活塞24下降时,气缸22内的气体从气体通过部30排出,通过密封构件36吹到滑块34,从而在气缸22内壁与滑块34之间产生摩擦。为此,可确实地将滑块34留在气体通过部30的上方,这样,可确实地开放气体通过部30。
另外,当由预张紧机构18使活塞24上升时,即使在气缸22内壁与滑块34之间产生摩擦,也可与该摩擦无关地由嵌合部26将滑块34抬起。为此,当由预张紧机构18使活塞24上升时,依然可维持滑块34闭塞气体通过部30的状态。
作为闭塞装置,可使用上述滑块34,所以,没有必要使用以电方式大体闭塞或开放气体通过部的闭塞装置,可使闭塞装置为简单的构成。
另外,通过在气体通过部30与滑块34之间设置密封构件36,密闭气体通过部30,所以,可确实地开始活塞24的上升。
另外,如图2所示,当由预张紧机构18使活塞24上升时,密封构件36与滑块34和活塞24也一体上升,从而维持密封构件36处于气体通过部30与滑块34之间的状态。这样,可维持密封构件36密闭气体通过部30的状态,确实地维持活塞24的上升。
另外,如图3所示,当由限力机构使活塞24下降时,滑块34留在气体通过部30的上方,从而解除密封构件36处于气体通过部30与滑块34之间的状态,开放气体通过部30。这样,依然可从气体通过部30排出气缸22内的气体。
在本实施形式中,作为闭塞装置使用滑块34,但作为闭塞装置也可使用例如以电的方式大体闭塞或开放气体通过部的闭塞装置。
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使密封构件36与滑块34独立地在气体通过部30与滑块34之间设置密封构件36,但也可使密封构件与滑块成一体地在气体通过部与滑块之间设置密封构件。
(第2实施形式)
在图4中由右侧视图示出本发明第2实施形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10的示意构成。
安全带卷取装置10与上述第1实施形式大体相同,不同点如下。
如图8A和图8B所示,活塞24的嵌合部26上侧的齿条32设于活塞24的大体右侧,断面大体为矩形。
活塞24下部的气体通过部30从活塞24的下端右部连通到齿条32的左侧面下部,气体通过部30的嵌合部26上侧的开口30A近旁弯曲成规定角度(在本实施形式中为90度),形成弯曲部30B。另外,该气体通过部30在开口30A比其它部位的直径大。
在活塞24的下部形成连通孔52,连通孔52从活塞24的下端左部连通到嵌合部26的上面左部,并且直径比气体通过部30小,气体供给口的气体通过连通孔52从嵌合部26的下方排出到上方。
气体通过部30的开口30A由构成作为插入构件起作用的闭塞装置的盖54闭塞(参照图5、图6、及图9)。盖54例如由聚缩醛制成,左侧的大直径部54A和右侧的小直径部54B构成为一体。大直径部54A形成为短尺寸圆柱状,嵌合于开口30A,另一方面,小直径部54B形成为比大直径部54A直径小的短尺寸圆柱状,嵌合于气体通过部30的开口30A的邻接部位。
在气体通过部30的弯曲部30B以大体嵌合状态插入作为插入构件的圆柱状的橡胶填密56(参照图5、图6、及图9),橡胶填密56的一端接触在盖54的小直径部54B。橡胶填密56由橡胶制成,具有弹性,以弯曲状态插入到弯曲部30B。
在活塞24的嵌合部26上对应于气体通过部30和盖54载置构成闭塞装置的不锈钢制的保持件58(参照图5、图6、及图10)。保持件58大体为椭圆筒状,保持件58的左侧壁在前后方向中央开放。这样,保持件58具有弹性,在收缩状态下配置于气缸22内壁与齿条32的左侧面间,如图6所示,保持件58的前后两侧端部近旁的曲面状侧壁推压气缸22的内壁,并且保持件58的平面状右侧壁推压齿条32的左侧面和盖54。
保持件58的左侧壁在开放部分的两端朝气缸22内壁(左侧)凸出形成凸出部60。各凸出部60的前端形成规定数量(本实施形式中为3个)的、最前端部为锐角的三角形部,全体形成为波状,这样,各凸出部60与气缸22的内壁形成点接触或线接触,推压气缸22的内壁。另外,凸出部60前端的各三角形部的下侧边与上侧边相比,相对气缸22内壁的倾斜角度大。
在本实施形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10中,通过由载置于活塞24的嵌合部26上的保持件58推压盖54,由保持件58阻止解除盖54对气体通过部30的闭塞。为此,当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如由预张紧机构18向气缸22内供给气体,则气缸22内的气体不从气体通过部30排出,这样,由气体的压力使活塞24开始朝图4和图5的箭头A的方向(接近小齿轮20的方向)上升。
另外,如图5所示,当活塞24上升时,保持件58由嵌合部26抬起,与活塞24一体上升,维持盖54闭塞气体通过部30的状态。为此,维持活塞24的上升,这样,通过齿条32和小齿轮20使卷取轴14朝卷取安全带16的方向(图4的箭头B的方向)回转。
另一方面,当限力机构使卷取轴14朝拉出安全带16的方向(图4的箭头D的方向)回转、通过小齿轮20和齿条32使活塞24朝图4和图7的箭头C方向(离开小齿轮20的方向)下降时,乘坐人员施加在安全带16的负荷通过卷取轴14、小齿轮20、及齿条32传递到活塞24,所以,活塞的下降速度比滑块34的自由落下形成的下降速度快。这样,如图7所示,保持件58留在气体通过部30的上方,从而解除盖54对气体通过部30的闭塞(盖54和橡胶填密56由气体的压力从气体通过部30排出),开放气体通过部30,为此,气缸22内(嵌合部26的下方)的气体从气体通过部30排出。因此,可防止气缸22内的气体阻碍活塞24的下降从而使安全带16的拉出受到阻碍。
为此,在本实施形式中,可仅由用于使能量吸收构件变形的负荷决定限力负荷(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用于拉出安全带16的负荷),这样,可扩大限力负荷的设定自由度。
当由限力机构使活塞24下降时,保持件58推压气缸22的内壁,保持件58的凸出部60与气缸22的内壁摩擦,为此,在气缸22的内壁与保持件58之间产生摩擦,保持件58变得难以相对气缸22移动。这样,当限力机构使活塞24下降时,可使保持件58确实地留在气体通过部30的上方,这样,可确实地开放气体通过部30。
另外,当预张紧机构18使活塞24上升时,即使保持件58的推压力和凸出部60的摩擦使保持件58难以相对气缸22相对移动,也可与该推压力和摩擦无关地由嵌合部26将保持件58抬起。为此,当预张紧机构18使活塞24上升时,依然可由保持件58维持盖54闭塞气体通过部30的状态。
另外,在通常状态下和由预张紧机构18使活塞24上升时,盖54和橡胶填密56插入到气体通过部30,所以,可进一步抑制气缸22内的气体从气体通过部30排出,这样,可防止活塞24的上升力下降。
另外,在通常状态下和由预张紧机构18使活塞24上升时,在气体通过部30的弯曲部以弯曲的状态插入具有弹性的橡胶填密56。为此,在通常状态下和由预张紧机构18使活塞24上升时,可使橡胶填密56良好地闭塞气体通过部30。
另外,当由限力机构使活塞24下降时,由气体的压力使盖54和橡胶填密56从气体通过部30排出,所以,依然可从气体通过部30排出气缸22内的气体。
另外,当限力机构使活塞24下降时,气缸22内的气体通过连通孔52从嵌合部26的下方排出到上方,所以,可进一步防止气缸22内的气体阻碍活塞24的下降从而阻碍安全带16的拉出。
另外,作为闭塞装置由于可使用上述的保持件58和盖54,所以,不必使用例如以电方式大体闭塞或开放气体通过部的闭塞装置,使闭塞装置的构成简单。
在本实施形式中,作为闭塞装置使用了保持件58和盖54的构成,但作为闭塞装置也可使用例如以电方式大体闭塞或开放气体通过部的闭塞装置。
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使盖54和橡胶填密56独立,但也可如图11所示那样由橡胶一体形成盖54和橡胶填密56。

Claims (8)

1.一种安全带卷取装置,具有卷取安全带的卷取轴、预张紧机构、及限力机构,该预张紧机构具有大体为筒状的气缸和设于上述气缸内并设置有大体嵌合于上述气缸内壁的嵌合部的活塞,当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向上述气缸内的上述嵌合部下方侧供给气体,由上述气体的压力使上述活塞上升,朝卷取上述安全带的方向使上述卷取轴回转,该限力机构具有可变形的能量吸收构件,在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由乘坐人员施加在上述安全带的负荷使上述能量吸收构件变形,从而使上述卷取轴朝拉出上述安全带的方向回转,由此使上述活塞下降;其特征在于:具有气体通过部和闭塞装置,该气体通过部设于上述活塞,可从上述嵌合部的下方朝上方排出上述气体,上述闭塞装置对应于上述气体通过部的孔部进行设置,通常大体闭塞上述气体通过部,当由上述预张紧机构使上述活塞上升时,维持大体闭塞上述气体通过部的状态,当上述限力机构使上述活塞下降时,开放上述气体通过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闭塞装置通过时常载置于上述嵌合部上而大体闭塞上述气体通过部,当上述预张紧机构使上述活塞上升时,通过由上述嵌合部抬起,维持大体闭塞上述气体通过部的状态,当上述限力机构使上述活塞下降时,通过留在上述气体通过部的上方,开放上述气体通过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上述限力机构使上述活塞下降时,在上述气缸的内壁与上述闭塞装置之间产生摩擦。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对应于上述气体通过部和闭塞装置设置,通常处于上述气体通过部与上述闭塞装置之间,密闭上述气体通过部,当上述预张紧机构使上述活塞上升时,维持处于上述气体通过部与上述闭塞装置之间的状态,从而维持密闭上述气体通过部的状态,当上述限力机构使上述活塞下降时,解除处于上述气体通过部与上述闭塞装置之间的状态,开放上述气体通过部。
5.一种安全带卷取装置,具有卷取安全带的卷取轴、预张紧机构、及限力机构,该预张紧机构具有大体为筒状的气缸和设于上述气缸内并设置有大体嵌合于上述气缸内壁的嵌合部的活塞,当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向上述气缸内的上述嵌合部下方侧供给气体,由上述气体的压力使上述活塞上升,朝卷取上述安全带的方向使上述卷取轴回转,该限力机构具有可变形的能量吸收构件,在车辆处于紧急状态时由乘坐人员施加在上述安全带的负荷使上述能量吸收构件变形,从而使上述卷取轴朝拉出上述安全带的方向回转,由此使上述活塞下降;其特征在于:具有气体通过部和闭塞装置,该气体通过部设于上述活塞,可从上述嵌合部的下方朝上方排出上述气体,上述闭塞装置具有可大体闭塞上述气体通过部的盖和可通过载置于上述嵌合部上阻止解除上述盖对上述气体通过部的大体闭塞的保持件,而且,通常上述保持件载置于上述嵌合部上,上述盖大体闭塞上述气体通过部,当上述预张紧机构使上述活塞上升时,上述保持件由上述嵌合部抬起,由上述保持件维持上述盖大体闭塞上述气体通过部的状态,当上述限力机构使上述活塞下降时,上述保持件留在上述嵌合部的上方,解除上述盖对上述气体通过部的大体闭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上述限力机构使上述活塞下降时,在上述气缸的内壁与上述闭塞装置之间产生摩擦。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通常状态下和上述预张紧机构使上述活塞上升时,插入构件插入到上述气体通过部,当上述限力机构使上述活塞下降时,上述插入构件在上述气体压力的作用下从上述气体通过部排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气体通过部具有弯曲的弯曲部,上述插入构件具有弹性,而且,在通常状态下和上述预张紧机构使上述活塞上升时,上述插入构件以弯曲状态插入到上述弯曲部。
CNB011211881A 2000-06-13 2001-06-13 安全带卷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773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77300/2000 2000-06-13
JP2000177300 2000-06-13
JP80498/2001 2001-03-21
JP2001080498A JP3878423B2 (ja) 2000-06-13 2001-03-21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8939A true CN1328939A (zh) 2002-01-02
CN1197730C CN1197730C (zh) 2005-04-20

Family

ID=26593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2118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7730C (zh) 2000-06-13 2001-06-13 安全带卷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575498B2 (zh)
JP (1) JP3878423B2 (zh)
KR (1) KR100779112B1 (zh)
CN (1) CN1197730C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5105B (zh) * 2008-09-04 2012-05-30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预张紧器和预张紧器制造方法
CN102596652A (zh) * 2009-10-30 2012-07-18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用于安全带的张紧装置
CN101665104B (zh) * 2008-09-04 2012-11-28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预张紧器
CN102897139A (zh) * 2012-08-21 2013-01-30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具有预拉紧功能的紧急锁止式安全带卷收器
CN104228758A (zh) * 2013-06-10 2014-12-24 高田股份公司 用于安全带装置的张紧驱动器
CN105813905A (zh) * 2013-11-08 2016-07-27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安全带系统的安全带收紧器
CN108602488B (zh) * 2016-02-10 2021-01-01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安全带卷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9965U1 (de) * 2002-06-27 2002-10-31 Trw Repa Gmbh Schloßstraffer
JP4476126B2 (ja) * 2005-01-06 2010-06-09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2006213131A (ja) * 2005-02-02 2006-08-17 Tokai Rika Co Ltd 固定具及び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DE102005051657A1 (de) * 2005-10-28 2007-05-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Pyrotechnischer Aktuator
GB2432399A (en) 2005-11-18 2007-05-23 Autoliv Dev Piston and cylinder pyrotechnic actuator
US7631830B2 (en) * 2006-04-17 2009-12-15 Key Safety Systems, Inc. Retractor with rotary rack pretensioner
US7571924B2 (en) * 2006-06-14 2009-08-11 Rick White Rotatable snowboard boot binding apparatus
US7905233B2 (en) * 2007-04-12 2011-03-15 Stryker Corporation Patient restraint
US20080290204A1 (en) * 2007-05-25 2008-11-27 Key Safety Systems, Inc. Seat belt retractor with a pretensioner device
DE102007028980A1 (de) * 2007-06-23 2009-01-02 Autoliv Development Ab Gurtstraffer mit becherförmigem Antriebskolben
DE102007037314B4 (de) * 2007-08-08 2009-05-07 Key Safety Systems, Inc., Sterling Heights Vorrichtung zum Straffen eines Fahrzeugsicherheitsgurtes
KR100898002B1 (ko) 2008-02-19 2009-05-18 델파이코리아 주식회사 프리텐셔너
KR100898003B1 (ko) * 2008-02-19 2009-05-18 델파이코리아 주식회사 프리텐셔너
DE102009030215B4 (de) * 2009-06-23 2013-03-07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cherheitsgurteinrichtung mit einem Gurtstraffer und einer Kraftbegrenzungseinrichtung
US9114780B2 (en) * 2009-10-30 2015-08-25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etensioner device for a seat belt
JP5317945B2 (ja) 2009-12-15 2013-10-16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DE102010018512A1 (de) 2010-04-27 2011-10-27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traffervorrichtung für einen Sicherheitsgurt
JP5512432B2 (ja) * 2010-07-14 2014-06-0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プリテンショナ機構
KR101176787B1 (ko) 2010-11-23 2012-08-24 주식회사 디비아이 프리텐셔너
JP5571043B2 (ja) 2010-12-22 2014-08-1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プリテンショナ
KR101405791B1 (ko) * 2012-10-15 2014-06-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리트렉터 프리텐셔너의 가스 배출 장치
CN103661241A (zh) * 2013-12-11 2014-03-26 天合汽车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预紧器装置
JP2015155264A (ja) * 2014-02-20 2015-08-27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JP2015196462A (ja) * 2014-04-01 2015-11-09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US10369962B2 (en) 2017-05-15 2019-08-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straint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167270A5 (zh) 1972-01-11 1973-08-24 Ferodo Sa
DE3930980A1 (de) * 1989-09-16 1991-03-28 Autoflug Gmbh Ausloesevorrichtung fuer einen mechanischen energiespeicher
JPH0446844A (ja) * 1990-06-13 1992-02-17 Takata Kk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のメカニカルセンサー
JPH0450058A (ja) * 1990-06-18 1992-02-19 Takata Kk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のプリテンショナー
JPH05286410A (ja) * 1992-04-14 1993-11-02 Nissan Motor Co Ltd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のプリテンショナー構造
JP3218987B2 (ja) 1996-08-29 2001-10-15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ーのプリテンショナー
US5863009A (en) * 1997-12-24 1999-01-26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pparatus for pretensioning seat belt webbing
DE19837927C2 (de) * 1998-08-20 2001-07-12 Breed Automotive Tech Vorrichtung zum Straffen eines Kraftfahrzeugsicherheitsgurtes
JP3519302B2 (ja) * 1999-02-09 2004-04-1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用プリテンショナー
JP3490630B2 (ja) * 1999-04-16 2004-01-26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プリテンショナー
JP4136181B2 (ja) * 1999-04-30 2008-08-20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用プリテンショナー
JP3819189B2 (ja) * 1999-10-06 2006-09-06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プリテンショナ
US6454306B1 (en) * 2000-08-01 2002-09-24 Trw Inc. Gas generator for seat belt pretensioner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5105B (zh) * 2008-09-04 2012-05-30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预张紧器和预张紧器制造方法
CN101665104B (zh) * 2008-09-04 2012-11-28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预张紧器
CN102596652A (zh) * 2009-10-30 2012-07-18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用于安全带的张紧装置
CN102596652B (zh) * 2009-10-30 2015-05-06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用于安全带的张紧装置
CN102897139A (zh) * 2012-08-21 2013-01-30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具有预拉紧功能的紧急锁止式安全带卷收器
CN102897139B (zh) * 2012-08-21 2014-12-03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具有预拉紧功能的紧急锁止式安全带卷收器
CN104228758A (zh) * 2013-06-10 2014-12-24 高田股份公司 用于安全带装置的张紧驱动器
CN104228758B (zh) * 2013-06-10 2019-03-26 高田股份公司 用于安全带装置的张紧驱动器
CN105813905A (zh) * 2013-11-08 2016-07-27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安全带系统的安全带收紧器
CN105813905B (zh) * 2013-11-08 2018-01-30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安全带系统的安全带收紧器
CN108602488B (zh) * 2016-02-10 2021-01-01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安全带卷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10112600A (ko) 2001-12-20
US6575498B2 (en) 2003-06-10
JP2002067878A (ja) 2002-03-08
KR100779112B1 (ko) 2007-11-27
JP3878423B2 (ja) 2007-02-07
US20020005640A1 (en) 2002-01-17
CN1197730C (zh) 2005-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7730C (zh) 安全带卷取装置
CN1103725C (zh) 合成树脂制的液体注出容器的瓶塞与盖子
CN2895162Y (zh) 安全带卷收器
CN2818245Y (zh) 转向锁定装置
CN1234552C (zh) 电动车
CN1080216C (zh) 安全带回缩机构
CN1049631C (zh) 电动辅助自行车电池装卸结构
CN2895163Y (zh) 安全带卷绕装置
CN1295102C (zh) 车辆后视镜装置
CN1626383A (zh) 乘员约束保护系统
CN1537489A (zh) 伸缩装置、抽屉装置和滑门装置
CN1594813A (zh) 车辆开/关系统
CN1910087A (zh) 带有双向锁定机构的拉式封条
CN1833923A (zh) 点火器装配体、充气机、气囊装置及座椅安全带装置
CN1237232A (zh) 闭锁装置
CN1538924A (zh) 用于饮用容器的方法和阀装置
CN1948047A (zh) 倾斜式座椅的结构
CN1343584A (zh) 电动辅助自行车及其蓄电池收容装置、蓄电池箱
CN108860510A (zh) 一种具有网体的水上救援无人机及其操作方法
CN1607309A (zh) 操作杆单元和包括该操作杆单元的钥匙柱
CN1750230A (zh) 受激准分子灯装置
CN1136814C (zh) 电动吸尘器的伸缩管
CN1215945C (zh) 车辆用燃油系统
CN1806129A (zh) 防护罩带
CN1347674A (zh) 化妆品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