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1288A -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1288A
CN1321288A CN00801817A CN00801817A CN1321288A CN 1321288 A CN1321288 A CN 1321288A CN 00801817 A CN00801817 A CN 00801817A CN 00801817 A CN00801817 A CN 00801817A CN 1321288 A CN1321288 A CN 13212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odity
mentioned
merchandising
rotating cylinder
hold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01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507C (zh
Inventor
铃木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21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12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50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0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1/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 G07F11/007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wherein the storage and dispensing mechanism are configurable in relation to the physical or geome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articles to be stored or dispensed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1/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 G07F11/0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 G07F11/04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in which magazines the articles are stored one vertically above the other
    • G07F11/1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in which magazines the articles are stored one vertically above the other two or more magazines having a common delivery chute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1/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 G07F11/0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 G07F11/04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in which magazines the articles are stored one vertically above the other
    • G07F11/16Delivery mea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1/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 G07F11/0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 G07F11/04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in which magazines the articles are stored one vertically above the other
    • G07F11/16Delivery means
    • G07F11/24Rotary or oscillatory memb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ending Machines For Individual Products (AREA)

Abstract

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商品通路、设置成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自由旋转的商品释放转筒、以及售货时驱动商品释放转筒旋转的驱动马达;商品释放转筒具有销售商品支持面和下一销售商品支持面,所说销售商品支持面配置在旋转轴的外侧并且朝向旋转轴呈下凹的圆弧状形成,在售货待机时对销售商品进行支持,售货时将销售商品向一方的分隔壁送出,所说下一商品支持面相对于旋转轴呈同心状延伸,售货时对下一销售商品进行支持;商品通路在一方的分隔壁的下端部具有允许销售商品通过的扩展部。按照这种结构,能够提供这样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即,与设置于通常的曲折式立柱者相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制造,不必使用附件等即可将各种大小的商品一个一个地可靠地排出。

Description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于以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状态收容在商品通路中的多个商品中,在售货时将其中最下位的销售商品向下方释放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在将例如罐装饮料和瓶装商品等商品以上下方向上重叠的状态进行收容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通路中,通常使用呈蛇行状态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曲折式立柱。在该立柱的下端部设有对于立柱内所收容的多个商品中售货时仅将其中的销售商品向下方释放的商品释放装置。设置在通常的曲折式立柱内的商品释放装置,由止挡以及驱动该止挡如下工作的螺线管等构成,即,在售货待机时对最下位的销售商品从下侧予以支持,而在售货时对紧挨着销售商品的上方位置的下一销售商品从下侧予以支持,并且,在对下一销售商品进行支持后即刻解除对已售商品的支持。
此外,作为另一种商品释放装置,实开昭61-160575号微缩胶卷所记载的装置也已公知。该商品释放装置具有:在售货待机时,以容纳销售商品下半部的状态从下侧支持销售商品的半圆筒状释放部件,以及售货时驱动该释放部件旋转的驱动马达;对销售商品进行支持的释放部件在售货时旋转约180度,从而将销售商品向下方释放。该商品释放装置的释放部件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可根据待销售商品的直径的大小,在释放部件的内面安装加高用的既定形状的附件。通过将这样的附件装在释放部件上,即使在出售直径小于释放部件的商品时,释放部件也能够圆滑地旋转而不会带上下一销售商品及其之后的商品,能够可靠地释放销售商品。
作为设置在通常的曲折式立柱上的商品释放装置,在立柱为多个的场合,需要对每个立柱设置商品释放装置,并且使用的是螺线管,因此,导致制造成本增加。而作为上述另一种商品释放装置,尽管通过在释放部件上安装附件而能够对各种直径的商品进行释放,但需要根据销售商品的种类,准备数种附件,而且,在销售商品变更为直径不同的商品时,不得不进行繁琐的附件安装作业,在这方面还有可改进的余地。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旨在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与设置于通常的曲折式立柱者相比,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制造,并且,不必使用附件而能够将各种大小的商品一个一个地可靠释放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权利要求1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属于对于以横卧并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状态所收容的多个商品,在售货时,将其中最下位的销售商品向下方释放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其特征是,具有:通过彼此相距既定间隔相向配置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个通路壁所划分出的、用来收容多个商品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商品通路,设置在该商品通路的下端部的、能够以与两个通路壁彼此相向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水平延伸的轴线为中心自由旋转的、沿轴线延伸的商品释放转筒,以及为了释放销售商品而在售货时驱动商品释放转筒旋转既定角度的驱动机构;商品释放转筒具有第1商品支持面和第2商品支持面,所说第1商品支持面,配置在轴线的外侧且朝向轴线呈下凹的圆弧状形成,在售货待机时以收容销售商品的下部的状态对销售商品从下侧进行支持,而在售货时随着商品释放转筒的旋转,将销售商品向两个通路壁中的一方送出,所说第2商品支持面,与该第1商品支持面相连,相对于轴线呈同心状延伸,售货时,对紧挨着销售商品的上方的下一销售商品从下侧进行支持;作为商品通路,在一方的通路壁的下端部具有允许销售商品通过的扩展部。
按照这种结构,对于以横卧并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状态收容的多个商品中最下位的销售商品,在售货待机时,以容纳其下部的状态以商品释放转筒的第1商品支持面从下侧进行支持。售货时,当可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旋转的商品释放转筒以上述轴线为中心开始旋转时,第1商品支持面便以轴线为中心转动并朝向上述通路壁中的一方,从而,将销售商品在得到第1商品支持面支持的状况下送到扩展部内。而此时,第2商品支持面也以轴线为中心转动而到达下一销售商品的下方,从下侧对下一销售商品进行支持。之后,当商品释放转筒旋转既定角度时,销售商品脱离第1商品支持面,从扩展部中通过而向下方排出。而由第2商品支持面支持的下一销售商品,随着商品释放转筒的继续旋转,从第2商品支持面过渡到第1商品支持面上并受其支持,从而作为下次售货时的销售商品而做好准备。
如上所述,作为具有上述结构的商品释放装置,是通过设置在上述商品通路的下端部的商品释放转筒旋转而释放销售商品的,因此,与现有技术不同,不需要螺线管,与设置在通常的曲折式立柱的装置相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制造。此外,作为收容在商品通路内的销售商品以及下一销售商品,如上所述,它们各自的大小(例如直径)只要在能够以第1商品支持面和第2商品支持面进行支持的一定范围内即可,因此,与现有技术不同,对于其大小在该范围内的各种商品,能够不使用附件而可靠地一个一个地进行释放。
权利要求2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其特征是,在权利要求1中,还具有商品保持部件,该商品保持部件能够在向扩展部突出的待机位置和允许销售商品通过的释放位置之间自由移动,在售货时,从待机位置向释放位置移动,直至第2商品支持面对下一销售商品进行支持之前,一直对销售商品进行支持。
按照这种结构,售货时,从上述待机位置向释放位置移动的商品保持部件一直对销售商品进行支持,直至第2商品支持面对下一销售商品进行支持为止,因此,下一销售商品将处于重叠于销售商品之上而受其从下侧进行的支持的状态,不会向下方过多地移动。即,售货时,即使下一销售商品接近第1商品支持面,下一销售商品与轴线之间的距离也不会小于第2商品支持面与轴线之间的距离。因此,下一销售商品不会卡在第1商品支持面的端部,使得商品释放转筒能够圆滑地旋转,将销售商品准确地排出。
权利要求3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其特征是,在权利要求2中,将商品保持部件设置成能够以轴线为中心相对于商品释放转筒自由转动,并且还具有在商品保持部件移动到释放位置而使销售商品排出时,将商品保持部件从释放位置向待机位置进行驱动的保持部件驱动机构。
按照这种结构,售货时,当随着商品释放转筒的旋转,商品保持部件移动到释放位置而将销售商品排出时,通过保持部件驱动机构将商品保持部件从释放位置驱动到待机位置,因此,即使商品释放转筒继续旋转,商品保持部件也不会超过释放位置向待机位置的相反一侧移动。因此,不必隔着商品释放转筒在扩展部的相反一侧设置供商品保持部件移动的空间,能够将商品释放转筒靠近与上述一方通路壁相向的另一方通路壁进行配置,节省出空间形成商品释放转筒周围的商品通路。
权利要求4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其特征是,在权利要求3中,商品保持部件的结构使其能够在销售商品重量的推压下朝向释放位置转动,并且还具有阻止商品保持部件朝向释放位置相对于商品释放转筒转动大于既定角度的止挡,保持部件驱动机构由使商品保持部件趋向于待机位置的弹簧构成。
按照这种结构,商品保持部件具有能够在销售商品重量(自置)的推压下朝向释放位置转动的结构,因此,能够仅转动与商品大小相应的角度,因而对于受到第1商品支持面支持的销售商品,无论其大小如何均能够贴切地进行保持。即,在对销售商品以其下部收容在由第1商品支持面和商品保持部件二者所划分出的空间内的状态进行保持的场合,当该空间小于销售商品的下部时,通过销售商品对商品保持部件的推压,使得空间自动扩大到与销售商品的下部相适应的大小。此外,构成保持部件驱动机构的弹簧,使商品保持部件趋向于待机位置,从而保持销售商品与商品保持部件相接触的状态。而且,通过止挡,阻止商品保持部件朝向释放位置进行的、相对于商品释放转筒的转动超过既定角度。根据以上的结构,在售货待机时和售货时,对销售商品能够自动与其大小相适应地贴切地进行保持。此外,如上所述,保持部件驱动机构由弹簧构成,对商品保持部件兼有将其向待机位置进行驱动的功能和使之总与销售商品接触的功能,因此,能够使结构简单并且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5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其特征是,在权利要求2至4之一的权利要求中,商品保持部件具有:沿轴线延伸的、向扩展部突出第1突出长度的第1突出部,以及与该第1突出部邻接并沿轴线延伸的、以较第1突出长度短的第2突出长度向扩展部突出的第2突出部。
按照这种结构,售货时,呈以上述第1突出部和第2突出部分别进行保持的状态,使相同大小的两个销售商品配置在商品释放转筒的第1商品支持面上而受其支持,从而,能够在商品释放转筒旋转一周的过程中,以商品释放转筒的彼此不同的旋转角度将两个商品分别进行释放。即,售货时,当商品释放转筒旋转时,首先,以第2突出长度突出的第2突出部到达释放位置,由此,将第2突出部所保持的销售商品排出。在该状态下,使商品释放转筒停止旋转,而在下次售货时,通过商品释放转筒继续旋转,使得第1突出部到达释放位置,由此,将第1突出部所保持的销售商品排出。因此,在商品释放转筒旋转一周的过程中,能够在两次售货中分别释放一个商品,与商品释放转筒每旋转一周出售一个商品的场合相比,能够减少售货时商品释放转筒旋转所消耗的电能。
权利要求6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其特征是,在权利要求1至5之一的权利要求中,还具有阻进部件,该阻进部件设置在一方的通路壁上,能够在自扩展部退避的退避位置和向扩展部突出的突出位置之间自由移动,售货时,与商品释放转筒的旋转相应地,从退避位置向突出位置移动,从而阻止下一销售商品进入扩展部。
按照这种结构,售货时,相应于商品释放转筒的旋转,阻进部件从上述退避位置移动到突出位置以阻止下一销售商品进入扩展部,因此,能够切实防止下一销售商品在售货时误入扩展部。其结果,能够切实防止在一次售货中释放两个商品即所谓的“双释放”。
权利要求7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其特征是,在权利要求1至6的权利要求中,商品通路由各自具有商品释放转筒的彼此邻接的两个商品通路构成;驱动机构具有:一个驱动源,以及售货时将驱动源与两个商品通路的商品释放转筒中的某一方有选择地进行连结的连结切换手段。
按照这种结构,将驱动机构的一个驱动源通过连结切换手段有选择地与彼此邻接的两个商品通路的商品释放转筒中的某一方进行连结,因此,对两个商品释放转筒能够共用一个驱动源进行驱动,由此,与每一个商品释放转筒均设置驱动源的场合相比,能够降低商品释放装置的制造成本。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将具有本发明一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商品释放装置的商品收容释放装置组装在售货机本体中的、并省略了主门和绝热门的自动售货机内部的立体图。
图2是商品收容释放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商品释放转筒周边的立体图。
图4是彼此左右邻接的两个商品释放转筒的周边的正面图。
图5是商品释放转筒周边放大后的立体图。
图6是组装有商品保持机构的商品释放转筒的立体图。
图7是商品保持机构及商品释放转筒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对细罐商品的释放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9是对瓶装商品的释放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0是对粗罐商品的释放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1是对中粗罐商品的释放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最佳实施形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和图2是下部具有本发明一实施形式所提供的商品释放装置的商品收容释放装置,分别示出组装在自动售货机的售货机本体上的状态和整体外观。组装有该商品收容释放装置的自动售货机为,例如将多个罐装饮料或瓶装商品等商品以前后方向横卧而上下方向重叠的状态进行收容,售货时,通过商品释放装置将最下位的销售商品一个一个地向下释放。
商品收容释放装置1是在前面开口的纵向较长的箱形售货机本体2内前后配置有两组(图1和图2中,仅示出前面一组商品收容释放装置)。各商品收容释放装置1包括:用来收容多个商品的商品收容装置3,以及位于该商品收容装置3的下方、售货时释放最下位的销售商品的商品释放装置4构成。在图1和图2中所示的商品收容释放装置1中,对右端部分的各种构成部件作了详细展示,而左方部分的构成部件与右端部分结构相同,为方便起见,图中将其省略。因此,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围绕商品收容释放装置1的右端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商品收容装置3由左右框架11、11与上框架12、12以及中央框架13、13等构成骨架,所说左右框架11、11是与售货机本体2内的左右方向的长度之间保留相同间隔而彼此左右相对地进行配置的纵向较长的矩形框架;所说上框架12、12和中央框架13、13是分别横跨在上述左右框架11、11的上端部之间和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位之间,成前后对称地以螺钉固定在左右框架11、11上的横向较长的矩形框架。在左右框架11、11之间,有与左右框架11、11大体同样地构成的、呈纵向较长的矩形形状的5个分隔壁14(通路壁)在左右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通过相邻的分隔壁14、14以及左右框架11、11与分别与其相邻的分隔壁14、14划分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6个商品通路15。在各商品通路15内,以前后横卧并上下重叠的状态收容有同一品种的多个商品,因此,利用前后两组商品收容释放装置1,该自动售货机最多能够销售12(=6×2)个品种的商品。
在各商品通路15的下半部设有用来将收容的商品引向后述的商品释放转筒21的引导壁16。该引导壁16如图3所示,呈具有与分隔壁14的前后方向的宽度相同程度的宽度的纵向较长的矩形形状构成,相对于上下延伸的分隔壁14和右框架11(也包括左框架,下同),朝商品释放转筒21向右下方或左下方倾斜,并以靠在分隔壁14或右框架11上的状态进行安装。这样,商品通路15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随着向下而变窄,能够准确地将商品一个一个地向商品释放转筒21送出。此外,在引导壁16的正反面、即商品通路15侧和分隔壁14侧(包括右框架11侧)的面上,在前后方向上的后半部,上下相距适当间隔设有3个卡止部17、17、17,用来卡装将商品通路15分成前后两个通路(前通路、后通路)的上下延伸的既定形状的通路分隔板(未图示)。各卡止部17具有在前后方向上相邻的多个卡止爪17a,可将通路分隔板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分别插入各卡止部17之相邻的卡止爪17a、17a之间。此外,在分隔壁14和右框架11上也设置有多个上下相距适当间隔设置的与引导壁16同样的卡止部17。因此,通过将通路分隔板卡装在引导壁16和分隔壁14(包括右框架11)的各卡止部17上,能够将商品通路15沿上下分成前通路和后通路两部分,加之适当改变通路分隔板在前后方向上的卡装位置,可使得前通路和后通路的宽度与所要收容的商品的高度(横卧前的高度)相适应。
引导壁16通过设置在其上部的叉子18能够很容易地相对于分隔壁14等进行拆装。这样,例如要对配置在售货机本体2内纵深处的商品收容释放装置1进行维护时,将引导壁16从分隔壁14等上拆下后,作业人员便很容易将手伸到纵深侧的商品收容释放装置1处,使得维护作业便于进行。
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在安装有引导壁16的分隔壁14的下端部设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从引导壁16的下方向商品释放转筒21的相反一侧弯曲而突出并在其分隔壁14一侧附近向下方延伸的扩展板19。而且,在右框架11的下端部也设有与该扩展板19左右对称的扩展板19。于是,由各扩展板19和商品释放转筒21构成了商品通路15的下端部,并且,划分出了售货时允许销售商品S通过的、将该销售商品S向下释放的扩展部20。
而商品释放装置4如图3和图4所示,由上述商品释放转筒21、驱动马达23(驱动源)、商品保持机构24以及阻进机构25等构成,其中,所说商品释放转筒21设置在各商品通路15的下端部并能够自由旋转,在售货待机时对销售商品S进行支持,而在售货时,通过向既定方向旋转而将销售商品S向下释放并对紧挨着销售商品位于其上方的下一销售商品进行支持;所说驱动马达23在售货时有选择地驱动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商品释放转筒21、21中的某一个旋转;所说商品保持机构24在售货时一直对销售商品进行支持,直至商品释放转筒21支持下一销售商品为止;所说阻进机构25用来防止下一销售商品20在售货时进入扩展部20。
在商品释放装置4中,除驱动马达23之外的其它构成部分,即商品释放转筒21、商品保持机构24以及阻进机构25在每一个商品通路15中均有设置,如图4所示,它们是左右对称地配置的,为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围绕配置在左侧的构成部分进行说明。
商品释放转筒21如图5~7所示,通过前后相距既定间隔配置的既定形状的多个凸缘21a彼此的接合,在前后方向上水平延伸而大致呈圆柱状形成。由多个凸缘21a的外周面所构成的、商品释放转筒21周向上的外表面由用来支持销售商品S的销售商品支持面31(第1商品支持面)以及用来支持下一销售商品的下一商品支持面32(第2商品支持面)构成。销售商品支持面31配置在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旋转轴22(轴线)的外侧,并且,沿垂直于旋转轴22的方向剖切的外形轮廓线朝向旋转轴22呈凹陷的圆弧状形成。而下一销售商品支持面32与销售商品支持面31的端部相连,并且,相对于旋转轴22呈同心状延伸,沿垂直于旋转轴22的方向剖切的外形轮廓线呈优弧形成。另外,如图7所示,在商品释放转筒21下端的前部设有商品保持机构24的后述的止挡35。
如图3所示,在商品释放转筒21前端附近设有驱动马达23,经过商品释放转筒21的前方所设置的三角形壳体26内的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连结切换机构),驱动马达23与商品释放转筒21的旋转轴22相连结。该驱动机构例如由两个单向超越离合器等构成,售货时,随着驱动马达23正反向旋转,对左右相邻的两个商品释放转筒21、21中的某一个有选择地进行切换,驱动其向既定方向旋转。具体地说,左侧的商品释放转筒21在受到驱动时在图4中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右侧的商品释放转筒21受驱动时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这样,通过上述驱动机构,以一个驱动马达23的动力对左右商品释放转筒21、21中的某一个有选择地进行驱动,因此,与各商品释放转筒21、21均设有驱动马达23的场合相比,能够降低商品释放装置4的制造成本。
这样构成的商品释放转筒21在通常的售货待机状态下处于销售商品支持面31朝上的初始位置,以容纳销售商品S下部的状态从下侧对销售商品S进行支持(参照图8(a))。而在售货时,在驱动马达23的驱动下,商品释放转筒21在图3中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销售商品支持面31朝向左方而将销售商品S向扩展部20送出。之后,当商品释放转筒21旋转到允许销售商品S从扩展部20中通过的位置时,该销售商品S通过扩展部20向下排出。
商品保持机构24如图6和图7所示,具有:前后一对的既定形状的旋转部件33、33,商品保持部件34,止挡35,其中,所说旋转部件33、33设置在商品释放转筒21的前端和后端,可相对于商品释放转筒21自由旋转;所说商品保持部件34以横跨在上述旋转部件33、33之间的状态从商品释放转筒21的外周面附近向扩展部20突出,售货时,对通过商品释放转筒21的旋转而送出到扩展部20处的销售商品S从下侧进行支持;所说止挡35用来阻止上述商品保持部件34相对于商品释放转筒21的旋转超过预定的角度。
各旋转部件33由圆盘部36和支持部37构成,其中,所说圆盘部36呈圆盘状形成并在中心部位具有通孔36a,在该通孔36a内松动地插入商品释放转筒21的突出的轴承21b后,能够相对于商品释放转筒21自由旋转;所说支持部37从该圆盘部36的外周的既定位置向上方延伸并且其横断面呈L形形成,对商品保持部件34的端部进行支持。在后侧的旋转部件33的支持部37上,在其端部处设有拉伸弹簧37a(保持部件驱动手段,弹簧),该拉伸弹簧37a通过旋转部件33、33对商品保持部件34施加作用力而使之趋向于后述的待机位置P1(参照图8(a))。此外,在圆盘部36的下部形成有横向较长的矩形通孔36b,止挡35的后述的止挡本体39可自由拆装地卡装在该通孔36b内。
商品保持部件34沿着商品释放转筒21的旋转轴22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前后旋转部件33、33的支持部36、36上。商品保持部件34的商品释放转筒21一侧的表面呈小曲率圆弧状下凹若干而形成,以使得在对销售商品S进行支持时,能够使该销售商品S贴切地得到保持。此外,商品保持部件34能够以旋转轴22为中心,在向扩展部20突出的待机位置P1(参照图5和图8(a))和通过销售商品S重量(自重)的推压而允许销售商品S从扩展部20中通过的释放位置P2(参照图8(e))之间转动。而且,商品保持部件34其前半部34a(第1突出部)及后半部34b(第2突出部)从商品释放转筒21附近向扩展部20突出的长度各不相同。具体地说,后半部34b的突出长度L2(第2突出长度)较前半部34a的突出长度L1(第1突出长度)短,为其1/2左右。
止挡35如图7所示,通过壳体38可前后自由移动地进行安装在商品释放转筒21的前端下部,具有以板材构成的既定形状的止挡本体39和对该止挡本体39向前方施加作用力的未图示的弹簧。止挡本体39的前端部(卡止部40)呈楔状突出,由卡止面40a和斜面40b构成,所说卡止面40a向前方笔直延伸,具有与上述前侧旋转部件33的通孔36b的左缘面平行的表面;所说斜面40b,与该卡止面40a的前端相连而向后方倾斜。该止挡本体39受到上述未图示的弹簧的向前方的作用力,从而在售货待机时如图6所示,以卡止部40插入前侧旋转部件33的通孔36b内的状态与之卡合。
在这样构成的商品保持机构24中,当售货时商品释放转筒21在图3中向逆时针方向开始旋转时,克服止挡35的未图示弹簧的作用力将止挡本体39向后方下压。具体地说,止挡本体39的卡止部40的斜面40b受到处于停止状态的旋转部件33的通孔36b的右缘部的反作用力的推压,于是,止挡本体39被向后方推压,暂时从通孔36b中脱出。当商品释放转筒21继续旋转时,销售商品S与商品保持部件34接触,在销售商品S重量的推压下,商品保持部件34向释放位置P2逆时针转动。于是,旋转部件33克服拉伸弹簧37a的作用力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干,止挡本体39的卡止部40将如图6所示,再次与旋转部件33的通孔36b卡合。其结果,受销售商品S重量推压的商品保持部件34在相对于商品释放转筒21转动既定角度的状态下停止并保持该状态,随着之后商品释放转筒21的旋转而朝向释放位置P2转动。之后,当商品释放转筒21继续旋转,将销售商品S送出到扩展部20时,商品保持部件34对销售商品S进行保持,直至商品释放转筒21的下一销售商品支持面32对下一销售商品进行支持为止。
如上所述,通过售货时从待机位置P1向释放位置P2转动的商品保持部件34,对销售商品S进行支持,直至下一销售商品支持面32对下一销售商品进行支持为止,因此,下一销售商品将保持与销售商品S重叠而受其从下侧支持的状态,不会过分下落。即,售货时,即使下一销售商品靠近销售商品支持面31,下一销售商品与旋转轴22之间的距离也不会小于下一销售商品支持面32与旋转轴22之间的距离。因此,下一销售商品不会卡在销售商品支持面31的端部,能够使商品释放转筒21圆滑地旋转,准确地释放销售商品S。
如图3和图5所示,阻进机构25由阻进部件42、凸轮圆盘43以及连结板45等构成,其中,所说阻进部件42在售货待机时被收容在配置于上述引导壁16与扩展板19之间的壳体41内,售货时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以阻止下一销售商品进入扩展部20;所说凸轮圆盘43安装在上述商品释放转筒21的前面,具有呈既定形状的凸轮槽(未图示);所说连结板45具有既定的形状,与上述凸轮圆盘43的凸轮槽接合的同时,通过销44与阻进部件42连结。
阻进部件42由横向较长的矩形金属板构成,下部有适当切除的多个缺口,余留部分形成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42a。各突出部42a的下端部向左方弯曲而形成。这些突出部42a与在壳体41的底面和扩展板19上分别与各突出部42a相对应地形成的未图示的多个开口分别卡合,在突出部42分别受到这些开口的引导的同时,阻进部件42能够在从扩展部20退避而大体被收容在壳体41内的退避位置Q1(参照图3、图8(a))和以与突出部42a的突出长度大致相同程度突出的突出位置Q2(参照图8(c))之间沿上下方向自由移动。此外,在阻进部件42的前部和后部,在朝向左方成直角冲切折弯而成的折弯部42b、42b上固定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46,在该轴46上连结有连结板45的销44。
连结板45由矩形框架状金属板构成,左右的缘部45a、45a朝向前方成直角弯曲而形成。该左右缘部45a、45a与未图示的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引导槽卡合,使得连结板45能够沿着该引导槽在上下方向上圆滑地移动。在连结板45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形成有各自左右对称的通孔45b、45b、45c、45c,在左侧的上通孔45b上固定着与上述轴46连结的销44,而在右侧的下通孔45c上固定着与凸轮圆盘43的凸轮槽卡合的未图示的销。
在这样构成的阻进机构25中,售货时,当凸轮圆盘43随着上述商品释放转筒21的旋转而旋转时,连结板45顺着凸轮槽沿上下方向移动。在这种场合,当连结板45向下方移动时,阻进部件42将随之从退避位置Q1朝向突出位置Q2向下方移动。于是,扩展部20的上游端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变窄,从而,阻止下一销售商品进入扩展部20。其结果,能够切实防止售货时下一销售商品误入扩展部20,可靠防止在一次售货中释放两个商品即所谓的“双释放”。
下面,就如上构成的商品释放装置4释放销售商品S的原理,以释放细罐商品(直径53mm)为例结合示意图图8进行说明。其前提是,商品通路15分为上述前通路和后通路两部分并分别收容有商品。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对销售商品和下一销售商品分别赋予代号“S1”和“S2”,而且在分别收容于商品通路15的前通路和后通路内的销售商品S1需要特别加以区别的场合,代号后再分别加上“F”和“B”。
图8(a)所示为通常的售货待机时的状态,商品释放转筒21位于初始位置。位于初始位置的商品释放转筒21其销售商品支持面31朝向上方,通过该销售商品支持面31,对收容在商品通路15内的销售商品S1以容纳其下部的状态从下侧进行支持。而下一销售商品S2是以靠向商品通路15的左侧或右侧的状态重叠在销售商品S1上而被收容。此时,商品保持部件34位于待机位置P1,阻进部件42位于退避位置Q1。此外,商品保持机构24的止挡本体39的卡止部40如图6所示插入旋转部件33的通孔36b中而卡合。
当从上述售货待机状态改变为售货状态时,首先,商品释放转筒21开始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于是,销售商品S1被送向商品保持部件34。之后,当销售商品S1与商品保持部件34接触时,商品保持部件34被销售商品S1的重量推向释放位置P2,从而相对于商品释放转筒21转动既定角度,在通过止挡35保持该状态的同时,随着商品释放转筒21的旋转而向释放位置P2转动。
即使商品释放转筒21继续旋转、销售商品S1已送出到扩展部20,也将如图8(b)所示,在商品释放转筒21的下一销售商品支持面32的端部到达下一销售商品S2的下方之前,下一销售商品S2将一直保持被商品保持部件34所保持的销售商品S1从下侧进行支持的状态。之后,随着商品释放转筒21进一步旋转,如该图(c)所示,下一销售商品S2受到商品释放转筒21的下一销售商品支持面32从下侧的支持,同时,销售商品S1与下一销售商品S2脱离。而且此时,通过阻进部件42从退避位置Q1朝着突出位置Q2向下方移动,扩展部20的上游端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变窄,以此阻止下一销售商品S2进入扩展部20。
之后,随着商品释放转筒21进一步旋转,当如图8(d)所示,允许收容在商品通路15的后通路内的销售商品S1B通过扩展部20时,仅该销售商品S1B下落排出。当设在扩展部20下方的未图示的商品传感器检测到销售商品S1B排出时,商品释放转筒21的旋转停止,处于暂时性售货待机状态。排出的销售商品S1B经设在商品释放装置4下方的滑槽5(参照图1)输送到来图示的商品取出口。
此后,当在下次售货中,从上述的暂时性售货待机状态再次转变为售货状态时,停止在图8(d)所示旋转位置处的商品释放转筒21再次开始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之后,当允许收容在商品通路15的前通路内的销售商品S1F通过扩展部20时,如该图(e)所示,该销售商品S1F下落排出。此时,由于销售商品S1F的排出,销售商品S1F对商品保持部件34的推压解除,于是,商品保持部件34通过旋转部件33在拉伸弹簧37a的作用下,从释放位置P2复位到待机位置P1。之后,随着商品释放转筒21如该图(f)所示进一步向逆时针方向旋转,阻进部件42从突出位置Q2向退避位置Q1移动,同时,商品释放转筒21停止在该图(a)所示的初始位置上。于是,在销售商品S1F销售结束的同时,变成通常的售货待机状态,上述下一销售商品S2将作为下次销售的销售商品S1做好准备。
下面,就与上述细罐商品不同直径的商品的释放,结合图9~图11简单进行说明。图9、图10和图11分别示出释放瓶装商品(最大直径72mm)、粗罐商品(直径66mm)和中粗罐商品(直径60mm)时的状态。
如图9所示,作为瓶装商品的销售商品S1,其下部与上述细罐商品不同,与商品释放转筒21的销售商品支持面31和位于待机位置P1的商品保持部件34二者所划分出来的空间相比也大若干。因此,如该图(a)所示,在销售商品S1得到销售商品支持面31的支持时,商品保持部件34受到销售商品S1的推压,因而比待机位置P1向释放位置P2侧转动若干,上述空间将扩大为与销售商品S1的下部相适应的大小。这样,在通常的售货待机状态下,商品保持部件34与销售商品S1紧密接触,销售商品S1得到销售商品支持面31和商品保持部件34的贴切支持。另外,如该图所示,隔着商品释放转筒21,在与扩展部20相反一侧的分隔壁14上设有既定形状的引导部件14a,靠该引导部件14a,将销售商品S1以其下部收容在商品释放转筒21的销售商品支持面31内的状态贴切地进行支持。
在释放该销售商品S1时,也与释放上述细罐商品同样,位于图9(a)所示初始位置的商品释放转筒21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并如该图(b)、(e)所示,直至商品释放转筒21的下一销售商品支持面32对下一销售商品S2进行支持之前,销售商品S1一直受到商品保持部件34的保持。随着商品释放转筒21继续旋转,如该图(d)所示,后通路的销售商品S1B被排出,在下一次销售时,如图(e)所示,前通路的销售商品S1F被排出。并且,当销售商品S1F被排出时,商品保持部件34复位到待机位置P1,同时,如该图(f)、(a)所示,商品释放转筒21继续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并回到初始位置。
此外,图10和图11所示销售商品S1也与释放上述细罐商品同样地被释放。即,位于图10(a)(以下,也包括图11)所示初始位置的商品释放转筒21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并如该图(b)、(c)所示,直至下一销售商品支持面32对下一销售商品S2进行支持之前,销售商品S1一直受到商品保持部件34的保持。随着商品释放转筒21继续旋转,将如该图(d)所示,销售商品S1B被排出,下一次售货时,将如该图(e)所示,销售商品S1F被排出。并且,当销售商品S1F被排出时,商品保持部件34复位到待机位置P1,同时,如该图(f)、(a)所示,商品释放转筒21继续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回到初始位置。而图10所示的作为粗罐商品的销售商品S1与图9的瓶装商品时的情况同样,在通常的售货待机状态下,商品保持部件34与销售商品S1紧密接触,销售商品S1得到销售商品支持面31和商品保持部件34的贴切支持。
如以上所详述的,根据本实施形式的商品释放装置4,是通过商品释放转筒21向既定方向旋转而释放销售商品S1的,因此,与现有技术不同,不需要螺线管,与设置于通常的曲折式立柱的商品释放装置相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制造。此外,作为收容在商品通路15内的销售商品S1以及下一销售商品S2,只要如上所述,它们各自的直径在能够以销售商品支持面31和下一销售商品支持面32进行支持的一定范围内即可,因此,与现有技术不同,对于直径在该范围内的各种商品,能够不使用附件而可靠地一个一个地进行释放。
此外,在通过商品保持部件34向释放位置P2转动而将销售商品S1释放时,借助于拉伸弹簧37a将商品保持部件34从释放位置P2驱动到待机位置P1,因此,商品保持部件34不会超越释放位置P2向待机位置P1的相反一侧转动。因此,不必隔着商品释放转筒21在与扩展部20相反的一侧设置供商品保持部件34转动的空间,可将商品释放转筒21靠近不具有扩展板19的分隔壁14侧进行配置,能够节省出空间形成商品释放转筒21周围的商品通路15。
此外,商品保持部件34能够在销售商品S1重量推压下向释放位置P2转动,因此,在售货待机及售货时,对于销售商品S1,能够自动与其大小相应地贴切地进行保持。而且,由于商品保持部件34的前半部34a和后半部34b的突出长度L1、L2彼此不同,因此,对于分别收容于商品通路15的前通路和后通路内的销售商品S1F、S1B,能够在商品释放转筒21的彼此不同的旋转位置进行释放。其结果,在商品释放转筒21旋转一周的过程中,能够销售两个商品。与商品释放转筒21每旋转一周销售一个商品的场合相比,能够减少售货时商品释放转筒21旋转所需的电能。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形式,还可以以各种形态加以实施。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的商品释放装置应用于曲折式立柱。此外,实施形式所示商品释放转筒、商品保持机构以及阻进机构的细部结构等均不过是示例而已,在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还可以适当加以改变。
如以上所详述的,本发明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具有如下效果,即,与设置于通常的曲折式立柱者相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制造,并且能够不使用附件而将各种大小的商品一个一个地可靠地进行释放等等。

Claims (7)

1.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对于以横卧并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状态收容的多个商品,在售货时,将其中最下位的销售商品向下方释放其特征是,
具有:由彼此相距既定间隔相向配置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个通路壁所划分出的、用来收容上述多个商品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商品通路,
能够以与上述两个通路壁彼此相向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水平延伸的轴线为中心自由旋转地设置在该商品通路的下端部、沿该轴线延伸的商品释放转筒,
为了释放上述销售商品而在售货时驱动上述商品释放转筒旋转既定角度的驱动机构;
上述商品释放转筒具有第1商品支持面和第2商品支持面,其中,所说第1商品支持面配置在上述轴线的外侧且朝向上述轴线呈下凹的圆弧状形成,售货待机时以容纳销售商品的下部的状态从下侧对该销售商品进行支持,售货时随着该商品释放转筒的旋转,将上述销售商品向上述两个通路壁中的一方送出,所说第2商品支持面与该第1商品支持面相连,相对于上述轴线呈同心状延伸,售货时,对紧挨着上述销售商品的上方的下一销售商品从下侧进行支持;
上述商品通路在上述一方的通路壁的下端部具有允许上述销售商品通过的扩展部。
2.如权利要求1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商品保持部件,该商品保持部件能够在向上述扩展部突出的待机位置和允许上述销售商品通过的释放位置之间自由移动,售货时,从上述待机位置向上述释放位置移动,直至上述第2商品支持面对上述下一销售商品进行支持之前,一直对上述销售商品进行支持。
3.如权利要求2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其特征是,
将上述商品保持部件设置成能够以上述轴线为中心相对于上述商品释放转筒自由转动,
并且,还具有在该商品保持部件向上述释放位置移动而将上述销售商品排出时,将该商品保持部件从上述释放位置向上述待机位置进行驱动的保持部件驱动机构。
4.如权利要求3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商品保持部件的结构为能够在上述销售商品重量的推压下朝向上述释放位置转动,
并且,还具有阻止上述商品保持部件朝上述释放位置相对于上述商品释放转筒转动大于既定角度的止挡,
上述保持部件驱动机构由使上述商品保持部件趋向于上述待机位置的弹簧构成。
5.如权利要求2、3或4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商品保持部件具有:沿上述轴线延伸的、向上述扩展部突出第1突出长度的第1突出部,以及与该第1突出部邻接并沿上述轴线延伸的、以较上述第1突出长度短的第2突出长度向上述扩展部突出的第2突出部。
6.如权利要求1、2、3、4或5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阻进部件,该阻进部件设置在上述一方的通路壁上,能够在自上述扩展部退避的退避位置和向上述扩展部突出的突出位置之间自由移动,售货时,与上述商品释放转筒的旋转相应地,从上述退避位置向上述突出位置移动,以阻止上述下一销售商品进入上述扩展部。
7.如权利要求1、2、3、4、5或6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商品通路由各自具有上述商品释放转筒的彼此邻接的两个商品通路构成;
上述驱动机构具有:一个驱动源,以及售货时将该驱动源与上述两个商品通路的上述商品释放转筒中的某一方有选择地进行连结的连结切换机构。
CNB008018170A 1999-08-27 2000-08-11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550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212999A JP3622589B2 (ja) 1999-08-27 1999-08-27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払い出し装置
JP242129/1999 1999-08-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1288A true CN1321288A (zh) 2001-11-07
CN1135507C CN1135507C (zh) 2004-01-21

Family

ID=17084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0181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5507C (zh) 1999-08-27 2000-08-11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6561380B1 (zh)
EP (1) EP1126423A4 (zh)
JP (1) JP3622589B2 (zh)
KR (1) KR100390083B1 (zh)
CN (1) CN1135507C (zh)
AU (1) AU770767B2 (zh)
HK (1) HK1043419B (zh)
MY (1) MY125521A (zh)
TW (1) TW432342B (zh)
WO (1) WO2001016903A1 (zh)
ZA (1) ZA20010340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0710A (zh) * 2013-04-08 2013-12-11 天津雷云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饮料售货机竖直货仓结构
CN104899976A (zh) * 2014-03-07 2015-09-09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装置
CN107209972A (zh) * 2015-02-27 2017-09-26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排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89696B2 (en) * 2001-10-19 2004-09-14 Yuyama Mfg. Co., Ltd. Multi-connected ampoules dispensing apparatus
US7032776B2 (en) * 2002-08-08 2006-04-25 The Vendo Company Vending machine bucket drive control
US7684893B2 (en) * 2002-10-04 2010-03-23 Dixie-Narco, Inc. Product support and dispensing system for a vending machine
US7289880B2 (en) * 2002-10-04 2007-10-30 Dixie-Narco, Inc. Micro-processor programmable and selectable vending options and control
US7401710B2 (en) * 2002-10-04 2008-07-22 Dixie-Narco, Inc. Vending machine dispensing system
WO2006117585A1 (es) * 2005-05-02 2006-11-09 Ramos De La Fuente Ruben Sistema surtidor de productos con cavidades cilíndricas
US7431176B2 (en) * 2005-06-17 2008-10-07 Barryco Technologies Inc. Dispensing machine to store and dispense elongated containers vertically
CA2800977A1 (en) * 2010-06-08 2011-12-15 Csp Technologies, Inc. Tablet dispenser
JP4632382B1 (ja) * 2010-08-09 2011-02-23 貞年 月川 小型自動販売機
JP4684362B1 (ja) * 2010-09-30 2011-05-18 貞年 月川 小型自動販売機
WO2012100317A1 (en) * 2011-01-26 2012-08-02 Beaver Machine Corporation Vending apparatus having drum dispensing means
US9138122B2 (en) * 2011-04-05 2015-09-22 Whirlpool Corporation Methods of operating dishwashers with low noise motors
JP6221756B2 (ja) * 2014-01-10 2017-11-01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商品払出装置
JP6273939B2 (ja) * 2014-03-19 2018-02-07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商品払出装置
US20160307390A1 (en) * 2015-04-17 2016-10-20 Automated Mechandising Systems Inc. Rotary Dispensing Mechanism For Vending Machines
CN108376443B (zh) * 2018-04-20 2021-12-21 佛山市龙生光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售卖坚果的自动售货机
CN109178977B (zh) * 2018-11-08 2024-04-26 湖北理工学院 一种可重构袋装水泥自动装车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2226A (en) * 1903-12-03 1904-10-11 Charles Andrus Disbrow Vending-machine.
US1004094A (en) * 1911-04-07 1911-09-26 William Henry Sigley Package-vending machine.
US1212994A (en) * 1916-02-18 1917-01-16 Caleb H Odell Dispensing match-holder.
US1626429A (en) * 1926-05-20 1927-04-26 H N Smith Vending machine
US2785828A (en) * 1952-10-24 1957-03-19 Seth B Atwood Dispensing machine
US2824667A (en) * 1956-10-31 1958-02-25 Harry E Barnett Portable combination container and dispenser
US3161321A (en) * 1962-11-05 1964-12-15 Jo Dee Corp Dispensing device having a grooved dispensing wheel
JPS5238917B2 (zh) * 1973-01-27 1977-10-01
JPS5238917A (en) 1975-09-23 1977-03-25 Sharp Corp Method of producing vibration board for speaker
US4298138A (en) * 1980-02-29 1981-11-03 Dixie-Narco, Inc. Tandem column vender apparatus
US4308974A (en) * 1980-02-29 1982-01-05 Jones Linda M Tampon dispener
JPS5826736A (ja) * 1981-08-07 1983-02-17 Yujiro Tanno 物品排出装置
US4429806A (en) * 1981-09-01 1984-02-07 Twin-Cee Limited Rotating drum dispensing machine
GB8515357D0 (en) * 1985-06-18 1985-07-17 Johnsen Jorgensen Plastics Ltd Roller rugger ball dispenser
JPH063506Y2 (ja) * 1985-10-01 1994-01-2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送出装置
DE3608942A1 (de) * 1986-03-18 1987-09-24 Sielaff Gmbh Co Automaten Ausgabeeinrichtung an warenschaechten eines selbstverkaeufers
US4852767A (en) * 1988-03-03 1989-08-01 Edina Technical Products, Inc. Vending machine dispenser
FR2634304B1 (fr) * 1988-07-15 1992-10-09 Pastor Claude Dispositif de distribution automatique de bouteilles, notamment en materiau souple
US5127543A (en) * 1990-09-04 1992-07-07 Cheskel Meisels Device for reducing cigarette consumption
JPH063506A (ja) 1992-06-17 1994-01-14 Nitto Denko Corp レンズの製造方法及びレンズアレイ板の製造方法
JPH0793653A (ja) * 1993-09-24 1995-04-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自動販売機
US5555965A (en) * 1995-04-17 1996-09-17 Mishina; Koji Battery operated vending machine for dispensing cylindrical and tetrahedron-shaped objects
USD417309S (en) * 1998-11-19 1999-11-30 Phillip Morris Cigarette dispenser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0710A (zh) * 2013-04-08 2013-12-11 天津雷云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饮料售货机竖直货仓结构
CN103440710B (zh) * 2013-04-08 2015-12-16 天津雷云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饮料售货机竖直货仓结构
CN104899976A (zh) * 2014-03-07 2015-09-09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装置
CN104899976B (zh) * 2014-03-07 2017-08-25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装置
CN107209972A (zh) * 2015-02-27 2017-09-26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排出装置
CN107209972B (zh) * 2015-02-27 2019-07-30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排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043419B (zh) 2004-12-03
AU6475200A (en) 2001-03-26
JP3622589B2 (ja) 2005-02-23
WO2001016903A1 (fr) 2001-03-08
KR20010089341A (ko) 2001-10-06
KR100390083B1 (ko) 2003-07-04
MY125521A (en) 2006-08-30
TW432342B (en) 2001-05-01
JP2001067543A (ja) 2001-03-16
EP1126423A4 (en) 2007-08-22
US6561380B1 (en) 2003-05-13
HK1043419A1 (en) 2002-09-13
AU770767B2 (en) 2004-03-04
CN1135507C (zh) 2004-01-21
EP1126423A1 (en) 2001-08-22
ZA200103408B (en) 2002-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507C (zh)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释放装置
CN1107295C (zh) 商品供给装置及利用商品供给装置的游戏机
US8430228B2 (en) Diverter arm and method
CN102568083B (zh) 圆盘输送装置及圆盘支出装置
CN209796813U (zh) 玻璃上片机
CA2668644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labeling vials useful in system for dispensing prescriptions
CN102430528A (zh) 药用胶囊筛检机旋转输送机构
CN101327879A (zh) 介质收集送出装置
CN1256710C (zh) 性能增强的可靠地一次一个地发售货品的自动售货机
JP4802856B2 (ja) 錠剤供給装置
AU2012300297B2 (en) Planetary gear drive cup turret for cup drop unit in beverage vending machine
CN1353402A (zh)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存放付出装置
CN2630959Y (zh) 自动售货机用出料机构
CN218950164U (zh) 一种自动物流分拣设备
CN211111712U (zh) 玻璃定位机构及玻璃掰分机
JPH1091834A (ja) 券硬貨分離装置
CN110834865A (zh) 一种辊筒组件及靠边机
JP2003128238A (ja) ワーク合流装置
CN210721624U (zh) 彩票仓、彩票发放装置及彩票售卖机
CN210605917U (zh) 一种用于自动售货机的下货结构
CN211643758U (zh) 一种糖果翻转送料机构
JPH0844929A (ja) コイン揚送装置
CN202293689U (zh) 打印机的进卡机构
JPH0792847B2 (ja) コイン搬送ダクト
US20230074919A1 (en) Coin conveyance device and coin hopp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TSU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YO ELECTR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1998010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19980101

Address after: Kawasaki Xintian Kawasaki Tanabe Japan Kanagawa county 1 No. 1

Applicant after: Fuji Electr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Sanyo Electric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