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8769C - 铰接装置和便携式机器 - Google Patents

铰接装置和便携式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8769C
CN1318769C CNB031044794A CN03104479A CN1318769C CN 1318769 C CN1318769 C CN 1318769C CN B031044794 A CNB031044794 A CN B031044794A CN 03104479 A CN03104479 A CN 03104479A CN 1318769 C CN1318769 C CN 131876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ing par
protuberance
hinging
par
movabl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044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39816A (zh
Inventor
大一吉
石谷和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GACINA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GACIN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GACIN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GACINA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39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9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87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876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铰接装置。其第1铰接装置由成圆筒状的本体部(20A)和可以在轴线方向移动且大体不能转动地嵌合在该本体部(20A)内的可动部(20B)构成。在第2铰接部件(30)的和可动部(20B)相对的面上,以分别突出一部分的状态埋设固定球体(71,72)。用树脂成形第2铰接部。用硬度比构成第2铰接部件(30)的树脂高的材质例如钢等金属或者陶瓷构成球体(71,72)和与其滑接的可动部件(20B)。

Description

铰接装置和便携式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移动电话机,笔记本电脑等的铰接装置,和应用该铰接装置的便携式机器。
背景技术
一般,应用于移动电话机的铰接装置具有第1和第2铰接部件、第1和第2铰接部件通过铰接轴互相可以转动地连接。第1、第2铰接部件分别固定连接在移动电话机的送话部和收话部,因此,送话部和收话部通过铰接装置可以转动地连接。
可是,在现有的铰接装置中,第1、第2铰接部件通过螺旋弹簧等弹性机构互相地连接。图12(A)、(B)分别表示在现有的铰接装置中的第1、第2铰接部件的各触接面、在第1铰接部件的触接面1上,在周方向的既定位置分别形成3个沿径向延伸、剖面为梯形的凹槽部1a、1b、1c。另外,在第2铰接部件的触接面2上形成两个滑接凸部2a、2b。如图12(c)所示,例如,当使应用铰接装置的移动电话机的送话部和收话部转动到闭合位置时,两个滑接凸部2a,2b分别嵌入凹槽部1a,1b内。于是,通过凹槽部1a,1b和滑接凸部2a,2b的各倾斜的侧面,弹性机构(未作图示)的驱动力变换成使第1、第2铰接部件1、2互相地向逆方向转动的转动驱动力。而且,通过该转动驱动力送话部和收话部保持在闭合位置。另一方面,当送话部和收话部转动到通话位置时,滑接凸部2a,2b分别嵌入凹槽部1c,1a内,弹性机构的驱动力变换成和所述方向相反方向的转动驱动力。通过这个转动驱动力,送话部和收话部保持在通话位置。
在所述现有的铰接装置中,因为通过弹性机构驱动第1和第2铰接部件1、2向互相接近的方向,所以,当转动第1、第2铰接部件时,滑接凸部2a,2b的最端面以被按压的状态滑接在第1铰接部件1上,因此有滑接凸部2a,2b和第1铰接部件1早期地磨耗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是一种铰接装置,其具有相互对向可以转动地连接的第1和第2铰接部件和驱动该第1和第2铰接部件的任意一方、向接近另一方的方向的弹性机构。在所述第1和所述第2铰接部件的相对面的一方设置与另一方滑接的滑接凸部,在另一方设置凹槽部,当所述第1和第2铰接部件位于规定的转动位置时,通过所述滑接凸部按压接触在划分所述凹槽部的面,所述的弹性机构的驱动力变换成使所述第1、第2铰接部件互相地向逆方向转动的转动驱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铰接部件具有可动部,其连接在所述第2铰接部件上,可以转动并且可以向相对所述第2铰接部件接近离开的方向移动,所述可动部被所述弹性机构向所述第2铰接部件侧驱动,在所述可动部和所述第2铰接部件的相对面的一方形成所述滑接凸部,在另一方形成所述凹槽部,用树脂构成所述可动部及第2铰接部件之中的设置所述滑接凸部的一方,用硬度比构成所述一方的树脂高的材质构成另一方的至少所述滑接凸部接触的部分和所述滑接凸部,滑接部件以其一部分突出的状态埋设在由树脂构成的所述一方的与所述另一方相对的相对面上,由从该滑接部件的从所述相对面突出的一部分构成所述滑接凸部,通过注塑成形法即在把所述滑接部件预先定型的模具内充填熔融树脂而形成所述一方,以此,在成形所述一方的同时在所述一方上埋设所述滑接部件。
这种场合,所述第1铰接部件最好具有:可以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2铰接部件上的本体部,配置在该本体部和所述第2铰接部件之间、不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本体部内并对于所述第2铰接部件可以向接近离开方向移动的可动部。通过所述弹性机构向所述第2铰接部件侧驱动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可动部和所述第2铰接部件相对面的一方上形成所述滑接凸部,在另一方上形成所述凹槽部。
最好在所述第2铰接部件上设置所述滑接凸部,在所述可动部上设置所述凹槽部,用硬度高于构成所述第2铰接部件的树脂的材质构成所述可动部。
最好在所述第2铰接部件的和所述第1铰接部件相对的端面和相反侧的端面上一体地设置连接固定部并使其轴线和所述第1和第2铰接部件的转动轴线一致,在该连接固定部的外周面的最端部上形成突出部,在所述连接固定部上,从所述连接固定部的最端面向基端侧形成将其横断的开口,以使这个突出部可以扩缩径。
最好在所述第2铰接部件的和所述可动部件相对面上以使其一部分突出的状态埋设球体,由该球体从所述相对面突出的一部分构成所述滑接凸部。
最好通过注塑成形法,即在预先把球体定型的模具内充填熔融树脂制成所述第2铰接部件,以此,在成形所述第2铰接部件的同时在所述第2铰接部件中埋设所述球体。
另外,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是一种便携式机器,其第1、第2机器本体通过铰接装置可以转动地连接,其特征在于,使用有铰接装置,作为所述铰接装置,其具有:相互对向可以转动地连接的第1和第2铰接部件;驱动该第1和第2铰接部件的任意一方、向接近另一方的方向的弹性机构,在所述第1和所述第2铰接部件的相对的相对面的一方设置与另一方滑接的滑接凸部,在另一方上设置凹槽部,当所述第1和第2铰接部件位于规定的转动位置时,通过所述滑接凸部按压接触在划分所述凹槽部的面,所述的弹性机构的驱动力变换成使所述第1、第2铰接部件互相地向逆方向转动的转动驱动力,所述第1铰接部件具有可动部,其连接在所述第2铰接部件上,可以转动并且可以向相对所述第2铰接部件接近离开的方向移动,所述可动部被所述弹性机构向所述第2铰接部件侧驱动,在所述可动部和所述第2铰接部件的相对的相对面的一方形成所述滑接凸部,在另一方形成所述凹槽部,用树脂构成所述可动部及第2铰接部件之中的设置所述滑接凸部的一方,用硬度比构成所述一方的树脂高的材质构成另一方的至少所述滑接凸部接触的部分和所述滑接凸部,滑接部件以其一部分突出的状态埋设在由树脂构成的所述一方的与所述另一方相对的相对面上,由从该滑接部件的从所述相对面突出的一部分构成所述滑接凸部,通过注塑成形法即在把所述滑接部件预先定型的模具内充填熔融树脂而形成所述一方,以此,在成形所述一方的同时在所述一方上埋设所述滑接部件,在所述第1机器本体上不能转动地连接有所述第1铰接部件的可动部件,在所述第2机器本体上不能转动地连接有所述第2铰接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涉及本发明的便携式机器的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机的送话部和收话部转动到通话位置的状态的部分俯视略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移动电话机的送话部和收话部转动到闭合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移动电话机的送话部和收话部转动到通话位置的状态的一部分侧视略图;
图4是沿图1的X-X线的放大剖面图;
图5是表示涉及图1所示移动电话机中应用的本发明的铰接装置的一
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6是图5所示铰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图5所示铰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从图7相反侧看图5所示的铰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沿图5的X-X线的放大剖面图;
图10是沿图9的X-X线的放大剖面图;
图1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铰接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与图7相同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在现有的铰接装置中一对铰接部件图,图12(A)、(B)分别表示一对铰接部件的相对面的俯视图,图12(C)是表示一对铰接部件相对状态的沿图12(A)的C-C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图3表示涉及本发明的移动电话机A(便携式机器)。移动电话机A包括送话部(第1机器本体)B和收话部(第2机器本体)C。在送话部B的收话部C侧的端部的左右两侧部,形成连接筒部B1、B1,在中央部形成电线穿通部B2。在收话部C的送话部B侧的端部,形成连接筒部C1、C1。各连接筒部C1插入连接筒部B1和电线穿通部B2之间。然后,如图4所示,相邻的连接筒部B1,C1通过涉及本发明的铰接装置10以其轴线(=连接筒部B1,C1的轴线)为中心可以转动地连接。由此,送话部B和收话部C通过铰接装置10可以转动地连接。送话部B和收话部C的转动范围限制在如图2所示的前面Bf,Cf互相碰在一起的闭合位置和如图3所示的前面Bf,Cf成约160°角度的通话位置之间。再有,在电线穿通部B2穿通电气连接送话部和收话部的连接电线(没作图示)。
如图4~图8所示,应用于移动电话机A的铰接装置10包括第1铰接部件20、第2铰接部件30,铰接轴40和螺旋弹簧(弹性机构)50。
第1铰接部件20具有本体部20A和可动部20B。本体部20A是由比较硬质的树脂或金属制成,其具有圆筒部21和在这个圆筒部21的一端部与其形成一体的底部22。如图9所示,在圆筒部21的内周面在圆周方向上相隔180°形成一对宽幅触接凹部23,23,同时在圆周方向上相隔180°形成一对狭幅触接凹部24,24,并且对于宽幅触接凹部23在周方向上相隔90°。宽幅触接凹部23和狭幅触接凹部24纵贯本体部20A的全长延伸。狭幅触接凹部24的圆周方向的幅度比宽幅触接凹部23的幅度窄一些,但是幅度也可以相同。另外,也可以在一对宽幅触接凹部23,23和一对狭幅触接凹部24,24中只形成其中任一方的一对。在底部22的中央部形成其中央部的贯通孔22a。
另外,为了便于说明,讲述第2铰接部件30。第2铰接部件30是用比较硬质的树脂成形的部件,如图4~图8所示,其具有形成中间实心的圆柱状的基部31和在该基部31的一端面上形成的圆筒状的连接固定部32。基部31和连接固定部32轴线相互一致形成一体。在基部31的中央部,沿其轴线形成从一端面到另一端面贯通的插通孔31a。在该插通孔31a的连接固定部32侧的开口部形成锥形孔部31b。另外,如下述,连接固定部32是用于将第2铰接部件30不能沿轴线方向移动地连接在收话部C的连接筒部C1上的部件。在其最端部形成环状突出部(突出部)32a。该环状突出部32a的基端侧(基部31侧)的端面32b形成与第2铰接部件30的轴线直交的平面。在环状突出部32a的外周面的最端部,形成以从最端侧向基端侧方向直径逐渐大的锥部32c。该锥部32c的小径侧端部的外径,除去环状突出部32a,比连接固定部32的外径小一些。另外,在连接固定部32,在沿其轴线横断的同时,从其最端延伸到基端形成开口32d。通过形成该开口32d,连接固定部32的最端部,特别是环状突出部32a形成可扩缩径。为了将这样可扩缩径的最端部的连接固定部32和基部31形成一体,用树脂构成第2铰接部件30整体。
另外,在连接固定部32的最端部外周面,也可以形成多数的突起,代替环状突出部32a。在该场合,通过形成开口32d从连接固定部32的轴线到在该径方向的各突起的外侧的边缘端距离,换言之,由各突起形成的外径可能在大小上变化。
第1铰接部件20的本体部20A和第2铰接部件30轴线相互一至,并且,以本体部20A的开口侧端部和基部31的连接固定部32侧的相反侧的端部相对的状态配置。从而,本体部20A和第2铰接部件30,通过铰接轴,可以转动地连接。
如图4,图5,图7和图8所示铰接轴40具有轴线相互一致,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顺次形成的头部41,大径部42,中径部43,小径部44和紧固部45。头部41,大径部42,中径部43,小径部44和紧固部45每一个剖面都形成圆形,直径依顺序变小。铰接轴40的头部41顶在本体部20A的底部22的外侧的端面上。大径部42向着本体部20A的开口部侧可以转动地穿在贯通孔22a内。铰接轴40的小径部44的外径和第2铰接部件30的插通孔31a的直径大体相同,其可以转动地插入插通孔31a内。紧固部45的最端部从插通孔31a突出,该突出的最端部被紧固成与锥形孔部31b对应的形状,通过这样的紧固,形成环状部46(参照图5)。通过该环状部46和中径部43的最端面43a,挟持第2铰接部件30的基部31,由此,第2铰接部件30固定在铰接轴40的位置上。其结果,通过头部41和第2铰接部件30防止本体部20A从铰接轴40脱落。并且,本体部20A和第2铰接部30通过铰接轴40可以转动地连接。从头部41的大径部42侧的端面到中径部43的最端面43a的长度比本体部20A的全长稍微长一点,该长度所差的部分在第1铰接部件20和第2铰接部件30之间形成若干的间隙。
另外,也可以使小径部44形成多角形剖面,通过压入在插通孔31a内,不可转动地连接第2铰接部件30和铰接轴40。
如图4所示,第1铰接部件20的本体部20A,除去其最端部的部分,不能转动地嵌合在送话部B的连接筒部B1内,最端部可以转动地嵌合在收话部C的连接筒部C1内。由此,送话部B和收话部C可以转动地连接。并且,本体部20A形成和送话部B一体地转动。另外,第2铰接部件30的基部31不能转动地嵌合在收话部C的连接筒部C1内。从而第2铰接部件30和收话部C一体地转动。如此,因为本体部20A和第2铰接部件30分别和送话部B和收话部C一体地转动,所以,以下送话部B和收话部C转动在闭合位置时的本体部20A和第2铰接部件30的转动位置也称为闭合位置。送话部B和收话部C转动在通话位置时的本体部20A和第2铰接部件30的转动位置也称为通话位置。
所述可动部20B,其材质硬度比构成第2铰接部件30的树脂高,例如是由钢等金属、陶瓷等形成,如图7~图9所示,其具有外径比本体部20A的圆筒部21的内径小一些的圆板部25。圆板部25插入本体部20A的圆筒部21的开口侧端部。从而圆板部25和第2铰接部件30的基部31相对。在圆板部25的中央部,沿其轴线形成从一端面贯通到另一端面的贯通孔25a。在该贯通孔25a内,可以转动且可以沿轴线方向移动地插入铰接轴40的中径部43。在圆板部25的外周面上,一体形成一对宽幅触接凸部26,26和一对狭幅触接凸部27,27。一对宽幅触接凸部26,26在圆板部25的圆周方向上相隔180°配置。一对狭幅触接凸部27,27在圆板部25的圆周方向上相隔180°,并且对于宽幅触接凸部26相隔90°配置。
宽幅触接凸部26和狭幅触接凸部27分别可以转动且可以沿本体部20A的轴线方向移动地嵌合在本体部20A的宽幅触接凹部23和狭幅触接凹部24。在此,宽幅触接凸部26和狭幅触接凸部27的圆周方向的宽度,分别比宽幅触接凹部23和狭幅触接凹部24的圆周方向的宽度窄,宽幅触接凸部26和宽幅触接凹部23的宽度差等于狭幅触接凸部27和狭幅触接凹部24的宽度的差。从而,若这些宽度差为ΔW,则可动部20B,相对本体部20A可以转动与宽度的差ΔW相对应的角度。于是当本体部20A相对于第2铰接部件30向图9的箭头A方向(从通话位置侧向闭合位置侧的方向)或者箭头B方向(从闭合位置侧向通话位置侧的方向)转动时,可动部20B相对本体部20A向相反方向最大也转动ΔW程度,之后,通过在宽幅触接凹部23的侧面23a(23b)碰在宽幅触接凸部26的侧面26a(26b)上,同时狭幅触接凹部24的侧面24a(24b)碰在狭幅触接凸部27的侧面27a(27b)上,和本体部20A一起转动。
另外,关于宽幅触接凸部26和狭幅触接凸部27,在宽幅触接凹部23和狭幅触接凹部24之中只形成一方的场合,只形成相对应的一方。
如图4和图5所示,在第1铰接部件20的本体部20A的内部放置螺旋弹簧50。该螺旋弹簧50通过其一端部碰在本体部20A的底部22而另一端部顶在可动部20B上,从本体部20A侧向第2铰接部件30侧驱动可动部20B。
如图5所示,在第2铰接部件30的基部31的和可动部20B相对面上,以第2铰接部件30的轴线为中心,沿圆周方向相隔180°配置形成一对支持凹部31c,31c。球体71,72分别以一部分(滑接凸部)突出在可动部20B侧的状态嵌合固定在支持凹部31c,31c上。球体71,72由硬度比构成第2铰接部件30的树脂高的材质,例如钢等金属或者陶瓷等形成。球体71,72例如,可以在用注塑成形法成形第2铰接部件30的同时,固定在第2铰接部件30上。也就是,在成形第2铰接部件30的时候,在成形的模具内的规定位置预先放置球体71,72。然后,在模具内充填熔融树脂。这样,在成形第2铰接部件30的同时可以在第2铰接部件30上固定球体71,72。
如图4、图5、图8和图9所示,在可动部20B的和第2铰接部件30相对面上,形成一对凹槽部28,29,并使其轴线和铰接装置10的轴线(=第1、第2铰接部件20,30的轴线)一致。该一对凹槽部28,29互相形成同一形状,同一尺寸,具有在各自的底部侧形成的直孔部28a,29a和在开口部侧形成的扩径部28b,29b。扩径部28b,29b通过向外侧鼓出的凸曲面形成,从各凹槽部28,29的底部侧逐渐地向开口部侧扩大直径。并且扩径部28b,29b的小径侧的一端圆滑地对接在直孔部28a,29a,开口侧的另一端圆滑地接在可动部20B的和第2铰接部件30相对的面上。设定扩径部28b,29b的最大径(在可动部20B的和第2铰接部件30相对的面上的扩径部28b,29b的直径)比球体71,72的外径大,设定扩径部28b,29b的最小径(=直孔部28a,29a的内径)比球体71,72的外径小。扩径部28b,29b也可以由凹曲面形成,或者也可以由母线为直线的锥面形成。
一对凹槽部28,29沿圆周方向相隔180°配置在以可动部20B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周上。配置一对凹槽部28,29的圆周和配置一对球体71,72的圆周直径相等。从而,当第1、第2铰接部件20、30在规定的转动位置转动时,球体71,72与划分凹槽部28,29的面接触。在此,所谓的规定转动位置是指闭合位置和通话位置,当第1、第2铰接部件20、30位于闭合位置时,如图9中实线所示,球体71,72分别与扩径部28b,29b接触,当第1、第2铰接部件20、30位于通话位置时,如图9中点划线所示,球体71,72分别与扩径部28b,29b接触。
即,当第1、第2铰接部件20、30从通话位置向闭合位置侧转动,转动到闭合位置或即将到闭合位置时,如图9和图10中实线所示,位于球体71,72的箭头A方向前方侧的一侧部71a,72a接触位于扩径部28b,29b的箭头A方向前方侧的一侧部28c,29c。其结果,向第2铰接部件30侧驱动可动部20B的螺旋弹簧50的驱动力在向箭头B方向转动驱动球体71,72的同时变换成向箭头A方向转动驱动可动部20B的转动驱动力。通过该转动驱动力,使可动部20B相对本体部20A向箭头A方向以高速转动。于是宽幅触接凸部26的侧面26b在宽幅触接凹部23的侧面23b,狭幅触接凸部27的侧面27b在狭幅触接凹部24的侧面24b分别相碰。其结果,发出“咔嗒”声。并且,在侧面26b,27b分别碰在侧面23b,24b的状态,本体部20A通过可动部20B向箭头A方向转动驱动同时第2铰接部件30通过球体71,72向箭头B方向转动驱动,由此送话部B和收话部C保持在闭合位置。
另外,本体部20A从闭合位置向箭头B方向,第2铰接部件30从闭合位置向箭头A方向分别转动,当两者转动到通话位置或者即将到通话位置时,如图9和图10中点划线所示,位于球体71,72的箭头B方向前方侧(箭头A方向的后方侧)的另一侧部71b,72b,分别与位于扩径部29b,28b的箭头B方向前方侧的另一侧部29d,28d接触。其结果,在螺旋弹簧50的驱动力向箭头A方向转动驱动球体71,72的同时变换成向箭头B方向转动驱动可动部20B的转动驱动力。通过该转动驱动力,可动部20B相对本体部20A以高速向箭头B方向转动。于是,宽幅触接凸部26的侧面26a在宽幅触接凹部23的侧面23a上,狭幅触接凸部27的侧面27a在狭幅触接凹部24的侧面24a上分别相碰。其结果,发出咔嗒声。而且,在侧面26a,27a碰在侧面23a,24a的状态,本体部20A通过可动部20B转动驱动向箭头B方向的同时第2铰接部件30通过球体71,72转动驱动向箭头A方向。由此,送话部B和收话部C保持在通话位置。
如图4所示,在使用所述结构的铰接装置可以转动地连接移动电话机A的送话部B和收话部C的场合,在第1铰接部件20的本体部20A的基端侧部分不能转动地嵌合在连接筒B1内的同时本体部20A的最端部可以转动地嵌合在连接筒部C1内。这样,送话部B和收话部C通过本体部20A可以转动地连接。另外,第2铰接部件30的基部31不能转动地嵌合在连接筒部C1内的同时,连接固定部32的环状突出部32a插通在连接筒部C1的内周面形成环状的固定突出部C2内。这时虽然环状突出部32a的外径比固定突出部C2的内径大,但是通过形成开口32d环状突出部32a可以扩缩径,能够穿过固定突出部C2。当环状突出部32a穿过固定突出部C2时,环状突出部32a扩径,第2铰接部件30的基部31和环状突出部32a的端面32b大体与固定突出部C2的两端面接触。由此第2铰接部件30固定在收话部C的连接筒部C1的位置,进而铰接装置10整体位置固定,其结果,通过铰接装置10送话部B和收话部C可以转动地连接。
在通过铰接装置10可以转动地连接送话部B和收话部C的移动电话机A上,现在第1铰接部件20的本体部20A和可动部20B形成图9中所示的状态,收话部C位于闭合位置和通话位置之间。在这个状态,固定送话部B、使收话部C向闭合位置侧转动(图9的箭头B方向)。这样,因为球体71,72触接在可动部20B的和第2铰接部件30相对的面上,所以通过在它们之间产生的摩擦抵抗力,可动部20B和第2铰接部件30一起向相同方向转动。从而,当宽幅触接凸部26和狭幅触接凸部27的侧面26a,27a分别碰在宽幅触接凹部23和狭幅触接凹部24的侧面23a,24a上时,可动部20B就不能再继续向箭头B方向转动而固定在本体部20A上。可动部20B固定在本体部20A上之后,球体71,72滑接在可动部20B的和第2铰接部件30相对的面上。此时,因为球体71,72和可动部20B由硬度比形成第2铰接部件30的树脂高的材质,如金属陶瓷等构成,所以球体71,72和可动部20B不会早期地磨耗。
当收话部C转动到闭合位置或者即将到闭合位置时,球体71,72的侧部71a,72a与凹槽部28,29的侧部28c,29c接触。于是通过螺旋弹簧50的驱动力,向箭头A方向转动驱动可动部20B,以高速与本体部20A同方向转动。可动部20B仅向同方向转动所述宽度差ΔW,宽幅触接凸部26和狭幅触接凸部27的侧面26b,27b分别触接在宽幅触接凹部23和狭幅触接凹部24的侧面23b,24b上。由此,发出咔嗒声。在侧面26b,27b碰在侧面23b,24b的状态,送话部B通过可动部20B和本体部20A向箭头A方向转动驱动,收话部C通过球体71,72和第2铰接部件30向箭头B方向转动驱动,其结果,送话部B和收话部C保持在闭合位置。
在将送话部B固定在闭合位置的状态,从闭合位置转动收话部C向通话位置侧(图9的箭头A方向),则第2铰接部件30和其一起向图9的箭头A方向转动且球体71,72向同方向转动。于是,通过作用在球体71,72和凹槽部28,29的扩径部28b,29b之间的摩擦抵抗力,可动部20B被按压向箭头A方向。然而,此时,因为侧面26b,27b分别碰在侧面23b,24b上,所以可动部20B被固定在本体部20A上不会转动。从而,当第2铰接部件30向箭头方向转动时,球体71,72伴随其一起在可动部20B上滑动。此时,与上所述相同,球体71,72和可动部20B不会有早期地磨耗。
当收话部转动到通话位置或者即将到通话位置时,如图9和图10中点划线所示,球体71,72的侧部71b,72b分别接触在凹槽29,28的侧部29d,28d上。于是,通过螺旋弹簧50的驱动力,可动部20B向图9的箭头B方向转动驱动,以高速与本体部20A同方向转动。从而,可动部20B仅向同方向转动所述宽度差ΔW,宽幅触接凸部26和狭幅触接凸部27的侧面26a,27a分别碰在宽幅触接凹部23和狭幅触接凸部24的侧面23a,24a上。由此,发出咔嗒声,在侧面26a,27a碰在侧面23a,24a上的状态,送话部B通过可动部20B和本体部20A向箭头B方向转动驱动,收话部C通过球体71,72和第2铰接部件30向箭头A方向转动驱动,其结果,送话部B和收话部C保持在通话位置。
图1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铰接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在该图中所示的铰接装置,第2铰接部件30的基部31,在其轴线方向分为两部,其包括:设置球体71,72的球体侧基部半体31A,与连接固定部32形成一体的固定部侧基部半体31B。基部31分为两个半体31A,31B是因为和一体地形成基部31的场合相比较,能够容易地成形第2铰接部件30的缘故。半体31A通过螺旋弹簧50按压接触在半体31B上。这个场合,因为半体31A,31B的互相地按压接触的各接触面成为和第2铰接部件30的轴线(铰接装置的轴线)直交的平面,所以两半体31A,31B可以以第2铰接部件30的轴线为中心转动,但是两半体31A,31B不能转动地嵌合在收话部C的连接筒部C1内。从而两半体31A,31B一体地动作。两个半体31A,31B在嵌合在连接筒部C1内之前,也可以预先不能转动地连接。例如,也可以通过在半体31A,31B的接触面分别形成互相嵌合的凹部和凸部,不能转动地连接两个半体31A,31B。该实施方式的铰接装置除了将基部31分为半体31A,31B两部这一点,和所述的实施方式的铰接装置10结构相同。从而,该实施形态的铰接装置和所述铰接装置10同样地动作。
另外,本发明不只局限于所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适当地变更。
例如,在所述的实施方式,涉及本发明的铰接装置10应用在移动电话机上,但是铰接装置10也可以应用在笔记本电脑等其他的便携式机器中。
另外,在所述的实施方式,第1铰接部件20分成本体部20A和可动部20B,但是在没有必要在本体部20A和可动部20B之间发生咔嗒声的时候,也可以一体地形成本体部20A和可动部20B。也就是也可以一体地形成第1铰接部件20全体。进而,在第2铰接部件30上设置一对球体71,72(滑接凸部),在可动部20B上设置一对凹槽部28,29,反之也可以在第2铰接部件30上设置一对凹槽部,在可动部20B上设置一对球体。在这种场合,也可以用树脂形成可动部20B,用硬度比构成可动部20B的树脂高的金属,陶瓷等材质构成第2第铰接部件30的至少形成凹槽部的端部和球体。
产业上的应用
本发明可以作为可以转动地连接移动电话机的送话部和收话部的铰接装置或者可以转动地连接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的本体部和显示器部的铰接装置使用。

Claims (8)

1.一种铰接装置,其具有:相互对向可以转动地连接的第1和第2铰接部件;驱动该第1和第2铰接部件中的任意一方、向接近另一方的方向的弹性机构,在所述第1和所述第2铰接部件的相对面的一方设置与另一方滑接的滑接凸部,在另一方设置凹槽部,当所述第1和第2铰接部件位于规定的转动位置时,通过所述滑接凸部按压接触在划分所述凹槽部的面,所述的弹性机构的驱动力变换成使所述第1、第2铰接部件互相地向逆方向转动的转动驱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铰接部件具有可动部,其连接在所述第2铰接部件上,可以转动并且可以向相对所述第2铰接部件接近离开的方向移动,所述可动部被所述弹性机构向所述第2铰接部件侧驱动,在所述可动部和所述第2铰接部件的相对面的一方形成所述滑接凸部,在另一方形成所述凹槽部,用树脂构成所述可动部及第2铰接部件之中的设置所述滑接凸部的一方,用硬度比构成所述一方的树脂高的材质构成另一方的至少所述滑接凸部接触的部分和所述滑接凸部,滑接部件以其一部分突出的状态埋设在由树脂构成的所述一方的与所述另一方相对的相对面上,由从该滑接部件的从所述相对面突出的一部分构成所述滑接凸部,通过注塑成形法即在把所述滑接部件预先定型的模具内充填熔融树脂而形成所述一方,以此,在成形所述一方的同时在所述一方上埋设所述滑接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铰接部件具有可以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2铰接部件上的本体部,在所述本体部上不能转动、可以向相对所述第2铰接部件接近离开的方向移动地设有所述可动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铰接部件上设置所述滑接部件,在所述可动部上设置所述凹槽部,用硬度高于构成所述第2铰接部件的树脂的材质构成所述可动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铰接部件的与所述可动部相对的端面和相反侧的端面上一体地设置连接固定部并使其轴线和所述第1和第2铰接部件的转动轴线一致,在该连接固定部的外周面的最端部上形成突出部,在所述连接固定部上,从所述连接固定部的最端面向基端侧形成将其横断的开口,以使这个突出部可以扩缩径。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接部件为球体。
6.一种便携式机器,其第1、第2机器本体通过铰接装置可以转动地连接,其特征在于,使用有铰接装置,作为所述铰接装置,其具有:相互对向可以转动地连接的第1和第2铰接部件;驱动该第1和第2铰接部件的任意一方、向接近另一方的方向的弹性机构,在所述第1和所述第2铰接部件的相对的相对面的一方设置与另一方滑接的滑接凸部,在另一方上设置凹槽部,当所述第1和第2铰接部件位于规定的转动位置时,通过所述滑接凸部按压接触在划分所述凹槽部的面,所述的弹性机构的驱动力变换成使所述第1、第2铰接部件互相地向逆方向转动的转动驱动力,所述第1铰接部件具有可动部,其连接在所述第2铰接部件上,可以转动并且可以向相对所述第2铰接部件接近离开的方向移动,所述可动部被所述弹性机构向所述第2铰接部件侧驱动,在所述可动部和所述第2铰接部件的相对的相对面的一方形成所述滑接凸部,在另一方形成所述凹槽部,用树脂构成所述可动部及第2铰接部件之中的设置所述滑接凸部的一方,用硬度比构成所述一方的树脂高的材质构成另一方的至少所述滑接凸部接触的部分和所述滑接凸部,滑接部件以其一部分突出的状态埋设在由树脂构成的所述一方的与所述另一方相对的相对面上,由从该滑接部件的从所述相对面突出的一部分构成所述滑接凸部,通过注塑成形法即在把所述滑接部件预先定型的模具内充填熔融树脂而形成所述一方,以此,在成形所述一方的同时在所述一方上埋设所述滑接部件,
在所述第1机器本体上不能转动地连接有所述第1铰接部件的可动部件,在所述第2机器本体上不能转动地连接有所述第2铰接部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铰接部件具有可以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2铰接部件上的本体部,在所述本体部上不能转动、可以向相对所述第2铰接部件接近离开的方向移动地设有所述可动部。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便携式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接部件为球体。
CNB031044794A 2002-02-21 2003-02-17 铰接装置和便携式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876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44261/2002 2002-02-21
JP044261/02 2002-02-21
JP2002044261A JP2003239945A (ja) 2002-02-21 2002-02-21 ヒンジ装置及び携帯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9816A CN1439816A (zh) 2003-09-03
CN1318769C true CN1318769C (zh) 2007-05-30

Family

ID=27783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447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8769C (zh) 2002-02-21 2003-02-17 铰接装置和便携式机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3239945A (zh)
CN (1) CN131876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07465A (ja) * 2004-01-21 2005-08-04 Sugatsune Ind Co Ltd ニ軸ヒンジ装置
JP4373852B2 (ja) * 2004-05-31 2009-11-25 スガツネ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装置
JP2006064000A (ja) * 2004-08-24 2006-03-09 Strawberry Corporation 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WO2006129555A1 (ja) * 2005-06-03 2006-12-07 Sugatsune Kogyo Co., Ltd. ヒンジ装置
WO2007007705A1 (ja) * 2005-07-12 2007-01-18 Sugatsune Kogyo Co., Ltd. ヒンジ装置
KR20100055400A (ko) * 2007-08-24 2010-05-26 스가쓰네 고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힌지 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78027A (ja) * 1996-09-02 1998-03-24 Riken Hatsujo Kogyo Kk ヒンジ装置
JPH1150727A (ja) * 1997-07-31 1999-02-23 Sugatsune Ind Co Ltd 折り畳み式機器のカバーを広角度開閉保持可能としたヒンジ装置
CN1275517A (zh) * 1999-05-31 2000-12-06 菅常工业株式会社 折叠式设备的开闭保持用铰链装置
EP1093274A2 (en) * 1999-10-15 2001-04-18 Kabushiki Kaisha Strawberry Corporation Hinge structure for collapsible portable phone
US20010014591A1 (en) * 2000-01-18 2001-08-16 Masaaki Ona Opening/closing structure for a flip attached to a portable phone
JP2002250333A (ja) * 2001-02-21 2002-09-06 Kato Electrical Mach Co Ltd ワンプッシュオープンヒンジ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78027A (ja) * 1996-09-02 1998-03-24 Riken Hatsujo Kogyo Kk ヒンジ装置
JPH1150727A (ja) * 1997-07-31 1999-02-23 Sugatsune Ind Co Ltd 折り畳み式機器のカバーを広角度開閉保持可能としたヒンジ装置
CN1275517A (zh) * 1999-05-31 2000-12-06 菅常工业株式会社 折叠式设备的开闭保持用铰链装置
EP1093274A2 (en) * 1999-10-15 2001-04-18 Kabushiki Kaisha Strawberry Corporation Hinge structure for collapsible portable phone
US20010014591A1 (en) * 2000-01-18 2001-08-16 Masaaki Ona Opening/closing structure for a flip attached to a portable phone
JP2002250333A (ja) * 2001-02-21 2002-09-06 Kato Electrical Mach Co Ltd ワンプッシュオープンヒン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9816A (zh) 2003-09-03
JP2003239945A (ja) 2003-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8769C (zh) 铰接装置和便携式机器
EP1751829B1 (en) Contact assembly
CN102067435B (zh) 振动致动器
CN110703925A (zh) 鼠标
KR101967505B1 (ko) 경사판식 유압 모터 또는 경사판식 유압 펌프
WO2023185336A1 (zh) 挖掘齿固定方法及固定系统
CN106715211B (zh) 具有塑性踏板轴结构的车辆踏板组件
CN201277253Y (zh) 枢纽器
KR20100082290A (ko) 휴대폰 슬라이드 모듈
EP0276313B1 (en) Device for arranging cable of industrial robot
JP3152033U (ja) ガススプリング
CN201351675Y (zh) 枢纽器
CN114566398A (zh) 电子设备
CN1997830A (zh) 双轴铰链装置
WO2006008955A1 (ja) ヒンジ装置
CN203882847U (zh) 一种旋转式切换开关
KR970075372A (ko) 제작비를 절감할 수 있는 스크롤형 유체 변위 장치
CN109313512A (zh) 多方向输入装置
TWI681429B (zh) 開關
CN113931923B (zh) 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US8098874B2 (en) Hanging type earphone with a hinge unit
CN2826062Y (zh) 万向接头机构
CN103026082B (zh) 铰链装置
GB2080221A (en)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rearview mirror
KR102606793B1 (ko) 내구성이 향상된 장신구용 연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