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8254C - 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车架和备有该车架的两轮车或三轮车 - Google Patents
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车架和备有该车架的两轮车或三轮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18254C CN1318254C CNB021595445A CN02159544A CN1318254C CN 1318254 C CN1318254 C CN 1318254C CN B021595445 A CNB021595445 A CN B021595445A CN 02159544 A CN02159544 A CN 02159544A CN 1318254 C CN1318254 C CN 131825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frame
- vehicle
- frame
- wheel
- descen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B62K11/06—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the frame being of single-beam type
- B62K11/08—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the frame being of single-beam type the beam being fabricated from sheet metal, e.g. forming fuel tank wal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5/00—Fuel tan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engine-assisted cycl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02—Cycle fram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cross-section of frame members
- B62K19/04—Cycle fram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cross-section of frame members the material being wholly or mainly metallic, e.g. of high elasticity
- B62K19/12—Cycle fram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cross-section of frame members the material being wholly or mainly metallic, e.g. of high elasticity having cast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一种刚性大并可把燃油箱或电器等部件收容于其内部的封闭空间的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车架和备有该车架的两轮车或三轮车。所述车架(2)从车体前方到后方整体成形,并且把车架的一部分形成为断面封闭形状部分(44a、44b),在前述断面封闭形状部分上设置在大致车宽方向和/或车体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加固部(34、35、36、37、38),在断面封闭形状部分内部设置收容部件等的收容空间。所述两轮车或三轮车,从车体前方到后方整体成形车架,并且把车架的一部分形成为断面封闭形状部分,在前述断面封闭形状部分上设置在大致车宽方向和/或车体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加固部,在断面封闭形状部分内部设置部件收容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车架和备有该车架的两轮车或三轮车。
背景技术
作为与本发明的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车架有关的技术,有例如专利公报特开2000-280962号公报、特开平9-263279号公报或特开昭59-77991号公报等中所公开的技术。
在特开2000-280962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一种两轮摩托车的车架,是备有能够转向地支承前轮(WF)的前叉立管(11),从该前叉立管(11)向后向下延伸的下行架(12),以及从下行架(12)的后端向上延伸的车座管(13)的小型车辆用车架,其特征在于:具有相互平行的轴线的前叉立管(11)和车座管(13)整体连接于下行架(12)地铸造成形。”
上述下行架(12)形成为于下方开口的U字形断面,在此具有U字形断面的下行架内装设两轮摩托车的燃油箱(21)。此外,还公开了如下技术:“一种两轮摩托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靠下行架(12)把构成曲轴箱(33)的一部分的发动机(28)搭载于下行架下面。”
在特开平9-26327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以充分确保踏板空间为目的而把踏板型车辆的后减震器合理地配置于动力装置的前部的技术,即,“一种踏板型车辆,是把在后部备有后轮(WR)的动力装置(P)的前部上下摆动自如地支承于车体(FF)而成的踏板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把在前述动力装置(P)的前部突出设置的左右一对安装臂(31)经由连杆机构(48)连接于车体(FF),并且把缓冲动力装置(P)的上下摆动的后减震器(37)配置于前述左右一对安装臂(31)间。”
上述踏板型车辆的主体部(4)由用铝合金等轻合金整体地铸造的前车架(FF),和用螺栓(21)连接于此前车架(FF)的后端的合成树脂制的后车架(RF)组成。
上述前车架(FF)的横断面为下表面敞开的倒U字形,在其内部整体地形成多个加固肋(5)。在此前车架(FF)的下侧,燃油箱(14)靠螺栓支承于整体地设在前车架(FF)上的托架(15)。
在特开昭59-77991号公报中,公开了用轻合金分别铸造的前车架(5)和后车架(6),靠螺栓(7)接合前车架(5)和后车架(6)的车架。此外,前车架(5)和后车架(6)左右分开铸造并靠螺栓结合。
发明内容
上述特开2000-280962号公报中所公开的两轮摩托车的车架的下行架(12)部分具有向下开口的U字形的断面。如果从前轮和后轮受到外力,则因为断面为U字形,故靠加厚壁厚来提高车架的刚性,这就存在车辆重量加重的问题。
此外,因为燃油箱(21)设在下行架的下方,故需要针对从地面弹起的小石块或异物以及溅起的泥水等的保护措施,例如为了提高燃油箱(21)的刚性而加厚用于燃油箱的钢板,或者加厚防锈用的涂料,或者实行电气配线的防水措施等措施。
特开平9-263279号公报中所公开的车架是前部和后部在中途接合的车架。此外,前车架(FF)的断面是向下敞开的逆U字形车架。因而,如果从前轮和后轮受到外力,则因为应力特别集中于前后车架的接合部,所以靠加厚车架的壁厚来提高刚性,车辆重量加重。此外,因为断面形状为U字形,故壁厚超过正常是必要的。
此外,由于把燃油箱(14)安装于向下敞开的逆U字形的前车架(FF)的下面,所以需要针对从地面弹起的小石块或异物以及溅起的泥水等的与针对2000-280962号公报的场合同样的对策。
特开昭59-77991号公报中所公开的车架,是靠螺栓(7)接合前车架(5)和后车架(6)而成的车架,与前面两项现有技术同样,如果从前轮和后轮受到外力,则由于应力特别集中于前后车架的接合部,所以靠加厚车架的壁厚来提高刚性,车辆重量加重。此外,车架的内部空间狭窄,在内部空间的利用上产生限制。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车架和备有该车架的两轮车或三轮车,该车架刚性大,而且可以把燃油箱或电器部件等发动机关联部件完全收入车架内部的封闭空间。
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本发明第一方案中所述的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车架的要点在于:从车体前方到后方整体地成形,并且把前述车架的一部分形成为断面封闭形状部分,而且在前述断面封闭形状部分上设置在大致车宽方向和/或车体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加固部,在前述断面封闭形状部分内部设置收容部件等的收容空间。
本发明第二方案中所述的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要点在于备有如下车架:从车体前方到后方整体地成形,并且把前述车架的一部分形成为断面封闭形状部分,而且在前述断面封闭形状部分上设置在大致车宽方向和/或车体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加固部,在前述断面封闭形状部分内部设置收容部件等的收容空间。
本发明第三方案中所述的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要点在于前述车架的前后形成向上延伸的侧视呈U字或V字的形状,在该U字形或V字形的会合部设置向下开口的动力源装设用的开口部,并且把前述向上延伸的前后的车架部分形成为筒状的封闭形状部分。
本发明第四方案中所述的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要点在于:在第三方案或第四方案中所述的两轮车或三轮车的前述前后的车架的上下形成在大致车体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加固部。
本发明第五方案中所述的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要点在于:在第三方案或第四方案中所述的两轮车或三轮车的前述动力源装设用的开口部周边的车架内面上设置大致沿车体前后方向、车体上下方向和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固部。
本发明第六方案中所述的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要点在于:在本发明第三、四或五方案中所述的两轮车或三轮车的前述V字形会合部的车架的向下开口的动力源装设用开口部周围设置向内的突缘。
本发明第七方案中所述的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要点在于:在本发明第三、四、五或六方案中所述的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车架上设置大致平行于作用在前述车架上的载荷在前述U字形或V字形的会合部产生的张力的方向的加固部。
本发明第八方案的要点在于:在本发明第三、四、五、六或七方案中所述的两轮车或三轮车的前述车架是用轻合金整体地铸造者。
本发明第九方案中所述的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要点在于:在本发明第八方案中所述的两轮车或三轮车的前述加固部与前述车架整体地形成。
本发明第十方案中所述的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要点在于:在本发明第二、三、四、五、六、七或八方案中所述的两轮车或三轮车把从车体前方到后方整体成形的车体左侧半部和车体右侧半部整体地接合而制成车架。
本发明第十一方案中所述的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要点在于:在本发明第十方案中所述的两轮车或三轮车的前述车架的车体左侧半部和车体右侧半部的接合部形成在大致车体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加固部。
本发明第十二方案中所述的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要点在于:在本发明第十方案或第十一方案中所述的两轮车或三轮车的左右的加固肋的两端部形成一定的空隙,以便前述车架的前述车体左侧半部的加固部的两端部与车体右侧半部的加固部的两端部不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本发明的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车架的两轮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发动机和后摇壁向图1的车架安装的分解说明图。
图3是图2中的G向视图(右侧视图)。
图4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2中的B-B剖视图。
图6是图2中的C-C剖视图。
图7是图2中的D-D剖视图(局部省略)。
图8是图2中的E-E剖视图。
图9是图2中的F向视图。
图10是车架2的右侧一半2r的透视图。
图11是图2中的下行架2a部的其他断面形状的例子。
图12是图2中的下行架2a部的其他断面形状的例子。
图13是图2中的下行架2a部的其他断面形状的例子。
图14是加固肋31a和31b的两端部不接触地对峙的其他实施例,图14(a)是使加固肋不接触地交叉的例子,图14(b)是使加固肋前后错开地设置间隙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两轮车的车架的两轮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是发动机和后摇壁向车架的安装的分解说明图,图3是图2中的右侧视图(G向视图)。
再者,在以后的说明中,所谓前后方向是以两轮摩托车的行进方向为前方,后退方向为后方,所谓左右方向是以面对两轮摩托车的行进方向的右侧为右方,左侧为左方来说明。
如图1中所示,两轮摩托车1使用本发明的车架2来组装。车架2以侧视形状呈向下凸的大致的V字形(或者向上张开的U字形),由在V字形的会合部3前方的下行架2a和后方的车座架2b组成。
上述车架2把使用铝合金等轻合金铸造的车体左侧半部21和车体右侧半部2r通过摩擦搅拌焊接法或者“钎焊法”等接合而整体地制成。再者,也可以左右不分割而整体地铸造。
通过用铝合金等轻合金来铸造车架2,与钢管焊接制的车架或者轻合金焊接制的车架等相比,重量轻而刚性高并且可以低成本地批量生产。此外,通过分割成左右两部分,铸造后的脱模变得容易。
再者,在不特别需要刚性的场合,车架2使用树脂(塑料)也是可能的。
在前述下行架2a的上部,旋转自如地枢支有前叉5的前叉立管6整体地形成,其中前叉5上转动自如地枢支有前轮4。而且在前叉5的上部设有转向车把7。
在前述会合部3的后方形成斜着向(图1中的)右上方延伸的前述车座架2b。在车座架2b的上部能够开闭地装设乘员乘坐的车座8。
如图2中所示,在前述车架2的会合部3的下面,设有装设发动机9用的开口11。此外,为了把发动机9悬挂于车架2,支承发动机9的后侧两侧面的一对后托架13靠螺栓(省略图示)固定于设在车架2下方的安装孔14、15。
代替上述发动机9,把电动机、电池组或燃料电池等动力源装设于会合部3的下面,靠此动力源来驱动电动机而旋转驱动后轮也是可能的。
此外,支承上述发动机9的前侧的两侧面的前托架16靠螺栓18固定于与车架2的内壁整体地形成的安装座17。
在发动机9上设有4个安装用凸台19(a、b、c、d),发动机9靠贯穿这些凸台19(a、b、c、d)的螺栓(省略图示)经由前述后托架13和前托架16安装于车架2。
再者,在后托架13上与凸台19(b、c、d)的孔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安装孔,此外凸台19a的孔的位置设置成与固定于安装座17的前托架16的安装孔20一致。
此外,后叉22靠枢轴23能够转动地枢支于前述后托架13,后轮21旋转自如地枢支于后端部的枢轴23。而且,设在能够转动地枢支于后叉22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间位置上的减震器24的上端的轴25配合于车座架2b上部的轴孔26。
接下来,就车架2的横断面形状进行说明。
如图4中所示,下行架2a把车体左侧半部21和车体右侧半部2r接合而形成,在上下的接合部32内侧,作为加固刚性的加固部,形成在下行架2a的大致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厚壁部32′,并且形成相互配合的凹部和凸部。
下行架2a的前叉立管6附近的断面形状如图4中所示成为上下方向的高度比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些的向下凸的扁平的日本饭团子形。而且,在断面上部的外周2个部位上,作为加固刚性的加固部,在下行管2a的大致前后方向上延伸地设有凹部30(a、b)。
由于通过如上所述设置厚壁部32′和凹部30(a、b),下行架2a的对上下方向的弯曲的断面系数加大,所以可以减小上下方向的弯曲力矩作用于下行架2a时的挠度。
此外,在上述断面的内周上,作为加固刚性的加固部,设有多个以上述断面的形状形成的低矮的环形加固肋31(a、b)。而且,在前述接合部32中的加固肋31(a、b)的两端部设有一定的间隙d以便加固肋31a的两端部与加固肋31b的两端部不接触。
作为使前述加固肋31(a、b)的两端部不接触的手段,可以如上所述设置间隙d,也可以如图14(a)中所示,在前述接合部32处,通过赋予使加固肋31a与加固肋31b相互交叉那样的一定的角度使之不接触。或者,也可以如图14(b)中所示,稍微错开地设置加固肋31a与加固肋31b的前后方向的位置。
如上所述,通过使加固肋31(a、b)的两端部不接触,可以预先避免环形的加固肋31(a、b)的两端因车架的变形而接触并在车架中发生噪声,或者产生变形的现象。再者,下行架2a的前后的断面形状是大致的相似形,越往后越大。
如上所述,在下行架2a的内部,作为加固刚性的加固部,设置多个加固肋31(a、b),借此可以减少在两轮摩托车的行驶中从下行架2a发生的噪声。
再者,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加固部所设置的加固肋31(a、b)示出与下行架2a整体地形成多个环形的肋的例子,但是并不一定形成多个肋,此外其形状只要是提高刚性的形状就可以了,不限于肋。此外,即使把分体的加固构件固定于下行架2a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使收容的部件兼作加固部也是可能的。
图6是下行架2a与车座架2b会合的部位的剖视图,在下面形成前述开口11,在此开口11的周围的内侧形成在大致的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突缘33。
通过在开口11的周围形成上述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突缘33,在车架2上作用有使V字形张开或闭合的方向的力的场合,限制会合部下面的开口部的开度的作用得以提高。进而,由于通过把发动机9经由前托架16和后托架13装设于开口部而提高开口部的刚性,所以可以限制开度。
此外,在车架2的V字形的会合部3的内壁上,配置有与因作用于车架上的载荷在前述U字形或V字形的会合部产生的张力的方向大致平行的加固肋34。虽然在实施例的车架2中,在相对于车体上下方向的轴心从前方上部向后方下部约15°左右倾斜的方向上配置多个加固肋34,但是只要该倾斜在10°~20°左右的范围内则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车架2上设置加固肋34,借此在V字形的车架2上作用有使其闭合或者张开的载荷作用的场合,由于前述加固肋34有效地对抗在大致平行于前述加固肋34方向上发生的张力,所以可以不怎么增加车架2的质量而大大提高会合部3的刚性。
上述加固肋34的形状不限定于实施例中所示的肋,只要可以提高刚性其形状可以是任意的。此外,肋的根数也不必一定是多个。
图7是车座架2b的下方的剖视图,在车架2的内周上,作为朝大致前后方向和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固部,设有水平肋35。在此水平肋35的下方处在前述开口11附近设有水平的壁板36(参照图2)。此外,在前述水平肋35与壁板36之间的内壁上,作为大致车体上下方向的加固部,设有肋37、38。
再者,上述肋37、38的方向不限定于上下方向,也可以在倾斜方向上设置。
如上所述,由于在车座架2b的内周上设置向大致前后方向和车宽方向延伸的水平肋35和车体上下方向的肋37、38,所以车座架2b下方的刚性大大提高。再者,水平肋35或肋37、38可以设在车架2的内面上,也可以设在外面上。
在上述车座架2b的后侧,设有把部件向前述壁板36上部搬入或搬出用的开口41、42(参照图3)。
在车座架2b的上方,如图8中所示与前述下行架2a部同样在内壁的周围设置作为加固刚性的加固部的加固肋31(a、b),加固肋31a的两端部与加固肋31b的两端部不接触地设有一定的间隙d。
如上所述,由于在车座架2b的上方内周上设置加固肋31(a、b),所以与前述下行架2a的场合同样可以得到降低噪声的效果。此外,可以预先防止加固肋的两端接触而发生噪声,和使车座架2b变形。
图9是车座架2b的俯视图,在车座架2b的上端内壁上形成安装前述车座8用的安装座43。再者,图10是把车架2左右分割的场合的右侧一半2r的透视图。
再者,虽然在上面给出的例子中,前述下行架2a的断面形状呈向下凸的扁平的日本饭团子状形成,并且在外周上朝下行架2a的前后方向延伸地设置有加固刚性用的凹部30,但是不限定于这种断面形状。
例如,如图11(a)、(11b)中所示,也可以在下行架2a的内壁上设置3根或4根在大致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厚壁部32′。此外,也可以如图12(a)那样上下地设置凹部30,如图12(b)那样上下地设置凸部30。图12(c)是上下各配置2道总计4道凹部30的例子,也可以如图13中所示,相对于下行架2a的上下部的壁厚t1.加厚左右两侧面的壁厚t2,提高对上下方向的弯曲的刚性。
总之加固部的形状只要是以少量的材料提高对上下方向的弯曲的刚性的断面形状就可以了,可以从前述这种凹部30、凸部30或厚壁部32′等或者任何其他种种形状中适宜地选择。
靠上述构成,在车架2的前方的下行架2a和后方的车座架2b上形成中空筒状断面的封闭形状部分44(a、b)。在下行架2a上所形成的封闭形状部分44a可以作为收容发动机功能部件或电器部件等部件的收容空间来利用。
所谓发动机功能部件是指燃油箱、空气净化器、化油器、燃油泵、燃油过滤器等,所谓电器部件是指ECU、喷油器驱动器、保险丝、线束连接器、电池组、燃料电池、电动机等。
此外,在车座架2b上所形成的封闭形状部分44b作为收藏小物件、头盔等的行李箱40来利用。在实施例中,电池组46收容于前述会合部下方的壁板36上的空间。
在实施例中,由于把作为发动机功能部件之一的燃油箱45收容于在车架前方的下行架2a的中空筒状断面的封闭形状部分44a上形成的上述收容空间,所以两轮摩托车1的对在行驶中从地面向燃油箱45弹起的小石块或异物以及溅起的泥水等的保护措施可以简化,因此制造成本降低。
此外,由于把在车座架2b上形成的中空筒状断面的封闭形状部分44b制成收藏小物件或头盔等的行李箱40,所以可以保护小物件或头盔等免遭风雨和尘埃。
此外,由于在车架的会合部3的下部设有开口11,所以收容于下行架2a的封闭形状部分44a的燃油箱45的装拆可以经由此开口容易地进行。
再者,虽然在实施例中示出的前述车架2以侧视形状为向下凸的大致的V字形(或者向上张开的U字形)的车架做了说明,但是不限定于这种形状,例如,前方的下行架2a与后方的车座架2b所成的角度也可以是大致水平的180°。
如果用本发明第一方案中所述发明,则由于把车架的一部分形成为封闭形状部分,并且把此封闭形状部分的内部取为收容部件等的收容空间,所以可以把内部空间加宽。此外,由于把部件等收容于封闭形状部分内部,所以对从地面弹起的小石块或异物以及溅起的泥水等的保护措施可以简化。
进而,由于在前述断面封闭形状部分设置在大致车宽方向和/或车体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加固部,所以可以制作重量轻且刚性高的车架。
如果用本发明第二方案中所述的发明,则由于是备有第一方案中所述的发明的车架的两轮车或三轮车,所以可以把部件等收容于车架的封闭形状部分内部,对从地面弹起的小石块或异物以及溅起的泥水等的保护措施可以简化。此外,车架变得重量轻且刚性高,除了可以提高性能外,还能降低制造成本。
如果用本发明第三方案中所述的发明,则由于在U字形或V字形的会合部设置向下开口的动力源装设用的开口部,并且把前述向上延伸的前后的车架部分形成为筒状的封闭形状部分,所以收容于筒状的封闭形状部分的部件等的装拆可以经由此开口容易地进行。
如果用本发明第四方案或第五方案中所述的发明,则由于在前述前后的车架的上下形成在大致车体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加固部,所以车架对上下方向的弯曲的断面系数加大,因此可以减小上下方向的弯曲力矩作用时的挠度。
如果用本发明第六方案中所述的发明,则由于在V字形会合部的车架的向下开口的发动机装设用开口部周围设置向内的突缘,所以车架的V字形会合部的刚性提高。
如果用本发明第七方案中所述的发明,则由于设置大致平行于作用在前述车架上的载荷在前述U字形或V字形的会合部产生的张力的方向的加固部,所以在车架上作用有使其闭合或者张开方向的载荷的场合,加固部有效地对抗在会合部产生的张力,因此不怎么增加车架的质量而可以大大提高会合部的刚性。
如果用本发明第八方案或第九方案中所述的发明,则由于用轻合金整体地铸造车架,所以与钢管焊接制的车架或轻合金焊接制的车架相比,重量轻而刚性高而且可以低成本地批量生产。
如果用本发明第十方案中所述的发明,则铸造后的脱模工序变得容易。
如果用本发明第十一方案中所述的发明,则由于对上下方向的弯曲的断面系数加大,所以对车架上上下方向的弯曲的刚性提高。
如果用本发明第十二方案中所述的发明,则可以避免因车架的变形而造成的加固部的两端接触变形或产生噪声。
Claims (13)
1.一种车架,用于两轮车或三轮车,所述车架由下行架及座位架整体地成形,其中所述下行架的一部分及/或所述座位架的一部分形成为断面封闭形状部分,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安装动力源的向下开口部,其中加固部在围绕所述开口部的位置被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内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加固部被设置在所述断面封闭形状部分中,所述加固部大致在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及/或高度方向上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用于收容部件等的收容空间被设置在所述断面封闭形状部分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侧视呈U字或V字的形状,其中所述下行架和所述座位架在U字或V字的底部连接并分别从该底部向上延伸,且其中所述车架的所述下行架及所述座位架形成为筒状的封闭形状断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大致在所述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加固部被设置在所述车架的所述下行架及所述座位架的上部及/或下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向内的突缘被设置在围绕所述开口部的位置,所述开口部用于安装所述动力源,并向所述车架的下方开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设置大致平行于作用在前述车架上的载荷在前述U字形或V字形的会合部产生的张力的方向的加固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通过铸造用轻合金或树脂整体地成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部与所述车架整体地形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被分为左侧半部及右侧半部,各半部都是从所述车架的前方至后方整体地成形,所述左侧半部及右侧半部接合形成所述车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架的所述左侧半部和所述右侧半部之间的接合部形成大致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加固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在左右的加固肋的两端部形成一定的空隙以便所述车架的所述车体左侧半部的加固部的两端部与所述车体右侧半部的加固部的两端部不接触。
13.一种两轮车或三轮车,包括从前部至后部整体形成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156017A JP2003341579A (ja) | 2002-05-29 | 2002-05-29 | 二輪車または三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および同車体フレームを備えた二輪車または三輪車 |
JP156017/2002 | 2002-05-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62707A CN1462707A (zh) | 2003-12-24 |
CN1318254C true CN1318254C (zh) | 2007-05-30 |
Family
ID=29417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15954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8254C (zh) | 2002-05-29 | 2002-12-27 | 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车架和备有该车架的两轮车或三轮车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366975B1 (zh) |
JP (1) | JP2003341579A (zh) |
CN (1) | CN1318254C (zh) |
AT (1) | ATE378243T1 (zh) |
DE (1) | DE60317404D1 (zh) |
ES (1) | ES2297075T3 (zh) |
MY (1) | MY139371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72476B2 (en) | 2004-05-07 | 2007-02-06 | Yamaha Marine Kabushiki Kaisha | Outboard motor with bracket assembly |
US7390023B2 (en) * | 2004-11-19 | 2008-06-24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Motorcycle fuel tank |
JP4732094B2 (ja) * | 2005-09-15 | 2011-07-27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メインフレーム |
DE102008011851B4 (de) * | 2008-02-29 | 2010-11-04 | Markus Christ | Trägerstruktur für ein einen Elektroantrieb aufweisendes Motorrad |
JP2009214625A (ja) * | 2008-03-07 | 2009-09-24 | Yamaha Motor Co Ltd | 鞍乗型車両 |
FR2950856A1 (fr) * | 2009-10-05 | 2011-04-08 | Cergi Sas | Vehicule de transport |
JP5461272B2 (ja) * | 2010-03-30 | 2014-04-0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
FR2993236B1 (fr) * | 2012-07-13 | 2014-07-25 | Rdmo | Motocyclette comportant une coque autoporteuse |
DE102013214109A1 (de) * | 2013-07-18 | 2015-01-22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Multifunktionaler Motorradheckrahmen |
DK178785B1 (da) * | 2016-02-29 | 2017-01-30 | Positive Energies Aps | Cykelstel med indbygget og aftageligt batteri |
DE102017200829B4 (de) * | 2017-01-19 | 2020-07-09 | Continental Bicycle Systems Gmbh & Co. Kg | Fahrzeugrahmen zur Aufnahme eines Energiespeichers |
CN111232113A (zh) * | 2020-01-16 | 2020-06-05 | 济南慧成铸造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式车架及其制造方法 |
JP7369748B2 (ja) * | 2021-09-24 | 2023-10-2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10103A (en) * | 1916-10-11 | 1917-10-11 | Maurice Goudard | Improvements in Motor Cycle Frames. |
US3269480A (en) * | 1964-04-20 | 1966-08-30 | Microsound Inc | Fuel tank for motor bike |
FR2364598A7 (fr) * | 1976-09-10 | 1978-04-07 | Meney Regis | Cadre de motocyclette a carter, moteur integre |
WO1995027648A1 (en) * | 1994-04-11 | 1995-10-19 | Wu Donald P H | Frame system for cycl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E534742A (zh) * | ||||
BE537254A (zh) * | 1900-01-01 | |||
GB165485A (en) * | 1920-01-06 | 1921-07-06 | Cyril George Pullin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velocipede frames |
CH318349A (de) * | 1953-10-13 | 1956-12-31 | Klaue Hermann | Motorrad mit gegossenem Gestell |
JPS5125883Y1 (zh) * | 1974-06-18 | 1976-07-01 | ||
JPS5324759Y2 (zh) * | 1975-12-24 | 1978-06-24 | ||
JPH0613308B2 (ja) * | 1982-10-21 | 1994-02-2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密閉型バッテリの配置構造 |
JPS5977991A (ja) * | 1982-10-27 | 1984-05-04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オ−トバイのフレ−ム |
JPH0811556B2 (ja) * | 1987-06-19 | 1996-02-0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2輪車用車体フレーム |
JPH01106788A (ja) * | 1987-10-20 | 1989-04-24 | Suzuki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 |
JPH05238462A (ja) * | 1992-02-28 | 1993-09-17 | Suzuki Motor Corp |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構造 |
JPH06239286A (ja) * | 1993-02-12 | 1994-08-30 | Yamaha Motor Co Ltd | 電動自転車 |
JP3561365B2 (ja) | 1996-03-27 | 2004-09-0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スクータ型車両 |
JP4033527B2 (ja) * | 1997-09-30 | 2008-01-1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電動補助自転車のバッテリ収納装置 |
JP3290940B2 (ja) * | 1997-12-03 | 2002-06-1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等の車体フレーム |
RO113832B1 (ro) * | 1998-02-02 | 1998-11-30 | Mihail Tarachiu | Cadru de rezistenţă pentru motoretă |
JP2000280962A (ja) | 1999-03-31 | 2000-10-10 | Honda Motor Co Ltd | 小型車両用車体フレーム |
JP4318785B2 (ja) * | 1999-04-28 | 2009-08-2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スクータ型車両用車体フレーム |
MY129037A (en) * | 2001-05-02 | 2007-03-30 | Yamaha Motor Co Ltd | Vehicle body frame for motorcycle and motorcycle having the vehicle body frame |
JP2002326592A (ja) * | 2001-05-02 | 2002-11-12 | Yamah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 |
-
2002
- 2002-05-29 JP JP2002156017A patent/JP2003341579A/ja active Pending
- 2002-10-04 MY MYPI20023716A patent/MY139371A/en unknown
- 2002-12-27 CN CNB021595445A patent/CN131825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
- 2003-05-28 ES ES03012065T patent/ES2297075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5-28 AT AT03012065T patent/ATE378243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5-28 DE DE60317404T patent/DE60317404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5-28 EP EP03012065A patent/EP1366975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10103A (en) * | 1916-10-11 | 1917-10-11 | Maurice Goudard | Improvements in Motor Cycle Frames. |
US3269480A (en) * | 1964-04-20 | 1966-08-30 | Microsound Inc | Fuel tank for motor bike |
FR2364598A7 (fr) * | 1976-09-10 | 1978-04-07 | Meney Regis | Cadre de motocyclette a carter, moteur integre |
WO1995027648A1 (en) * | 1994-04-11 | 1995-10-19 | Wu Donald P H | Frame system for cycle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S2297075T3 (es) | 2008-05-01 |
ATE378243T1 (de) | 2007-11-15 |
EP1366975A2 (en) | 2003-12-03 |
EP1366975A3 (en) | 2005-03-16 |
JP2003341579A (ja) | 2003-12-03 |
MY139371A (en) | 2009-09-30 |
EP1366975B1 (en) | 2007-11-14 |
CN1462707A (zh) | 2003-12-24 |
DE60317404D1 (de) | 2007-1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18254C (zh) | 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车架和备有该车架的两轮车或三轮车 | |
US8360189B2 (en) | Motorcycle frame having protected space therein, and motorcycle incorporating same | |
JP5999953B2 (ja) | 電動車両 | |
CN101016063B (zh) | 摩托车 | |
US11299229B2 (en) | Electric saddle type vehicle chassis | |
CN100455479C (zh) | 摩托车 | |
CN102910233B (zh) | 具有脚踏板的车辆 | |
CN102530150A (zh) | 鞍乘型车辆 | |
KR102240113B1 (ko) | 전기 이륜차용 배터리팩 장착 구조 | |
CN104364144A (zh) | 鞍座型车辆的收纳构造 | |
EP3059149B1 (en) | Front structure of straddle-type vehicle | |
CN109278922A (zh) | 跨骑型车辆的前部结构 | |
CN1094446C (zh) | 二轮、三轮车的后部构造 | |
CN100339270C (zh) | 小型摩托车式机动二轮车的车架结构 | |
CN101939213B (zh) | 踏板型车辆 | |
CN102139728A (zh) | 跨骑型车辆 | |
CN1235762C (zh) | 机动二轮车的扶手杆安装构造 | |
JPS62253571A (ja) | 自動二,三輪車の物品収容容器取付構造 | |
CN101990378B (zh) | 电子产品安装装置 | |
CN1119257C (zh) | 机动两轮车的车身罩 | |
CN102050176B (zh) | 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 | |
CN101712352B (zh) | 机动二轮车 | |
JPH06227464A (ja)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キャリア | |
CN1041612C (zh) | 两轮/三轮摩托车 | |
CN1091045C (zh) | 机动二轮车喇叭的安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0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