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6536C - 等离子显示板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显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6536C
CN1316536C CNB021522677A CN02152267A CN1316536C CN 1316536 C CN1316536 C CN 1316536C CN B021522677 A CNB021522677 A CN B021522677A CN 02152267 A CN02152267 A CN 02152267A CN 1316536 C CN1316536 C CN 131653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p
center
external zones
electrode
bright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522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20520A (zh
Inventor
朴宪建
宋武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100711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30040718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100711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30040720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1-007113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425483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1-007178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489875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420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05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65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653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01J11/32Disposition of th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2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charge sp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24Sustain electrodes or scan electrodes
    • H01J2211/245Shape, e.g. cross section or patter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26Address electrodes
    • H01J2211/265Shape, e.g. cross section or patter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32Disposition of the electrodes
    • H01J2211/323Mutual disposition of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01J2211/361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characterized by the shape
    • H01J2211/365Pattern of the spac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38Dielectric or insula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44Optical arrangements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filters or lenses
    • H01J2211/444Mean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or colour purity, e.g. black matrix or light shield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适于提高整板亮度均匀性的等离子显示板。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其驱动电极、屏蔽筋、黑色矩阵和介电层等的宽度和间隙在等离子显示板的中心区与在外围区不同。

Description

等离子显示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等离子显示板的方法和设备,更具体地涉及能提高整板亮度均匀性的等离子显示板。
背景技术
一般地,等离子显示板(PDP)利用惰性混合气体如He+Xe、Ne+Xe或He+Ne+Xe放电产生的波长147nm紫外线使荧光小体发光,从而显示包括字符和图形的图像。这种PDP容易制成大尺寸的薄膜形状。并且,由于最近技术的发展,PDP产生的图像质量得到很大改善。特别是,由于三电极交流电(AC)表面放电PDP具有放电在表面累积的壁电荷并且防止电极由于放电产生的溅射,因此具有低电压驱动和寿命长的优点。
参看图1,传统三电极AC表面放电PDP的放电单元格包括在上基板11上的作为扫描电极的透明电极12Y和12Z,以及下基板16上的地址电极17X。
透明电极12Y和12Z通常由铟锡氧化物(ITO)制成。在每个透明电极12Y和12Z上形成金属总线电极13,用以减小电阻。上基板11上沉积有上介电层14和保护膜15,透明电极12Y和12Z形成在上基板11上。
地址电极17X与透明电极12Y和12Z交叉。下基板上具有下介电层18和屏蔽筋19,地址电极17X形成在下基板上,并且荧光层20铺展在下介电层18和屏蔽筋19的表面上。
惰性混合气体如He+Xe或Ne+Xe注入到上基板11、下基板16和屏蔽筋19之间的放电空间中用于放电。
这种PDP驱动一帧,帧分成不同放电频率的各个子域,从而表现图像的灰度等级。每个子域又分成使放电均匀产生的复位周期,用于选择放电单元格单元格的地址周期和用于根据放电频率实现灰度等级的维持周期。例如,当想要显示256灰度等级的图像时,一个1/60秒(即16.67毫秒)的帧间隔分成8个子域。这8个子域中的每一个都分成复位周期、地址周期和维持周期,如上所述。这里,每个子域中的复位周期和地址周期在每个子域中都是相等的,而维持周期和放电频率在每个子域中按2n(其中n=0,1,2,3,4,5,6和7)比例增大。以这种方式,由于维持周期在每个子域中是不同的,因此可以实现图像的灰度等级。
与其它平板显示器FPD相比,PDP具有较大的尺寸如40”、50”、60”。相应地,由于PDP的每个电极12Y、12Z、13和17长,所以由电极长度造成的在中心区出现的电压降与外围区中的电压降相差非常大。并且,由于PDP中具有放电气体,其压力低于大气压,因此在上/下基板11和16仅由屏蔽筋支撑的中心区,与上/下基板11和16由密封剂结合(图中未示出)的外围区相比,基板11和16的强度是不同的。结果,传统PDP,如图2所示,中心区的亮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低于外围区20%,此数值根据显示板的尺寸大小有所差别。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改善整板亮度均匀性的等离子显示板。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等离子显示板包括一对产生持续放电的透明电极;以及形成在一对透明电极中的每一个上的每个金属总线电极,并且,其宽度或者它们相互之间的间隙这二者中,至少一个在等离子显示板的中心区与在外围区不同,其中,金属总线电极的宽度在等离子显示板的中心区比在外围区窄,并且,金属总线电极之间的间隙在等离子显示板的中心区比在外围区宽。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多个成对的透明电极,其宽度或者它们相互之间的间隙这二者中,至少一个在等离子显示板的中心区与在外围区不同。
这里,等离子显示板中心区的成对透明电极宽度比外围区的宽。
这里,等离子显示板中心区的成对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比外围区的宽。
该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形成在一对透明电极中每一个上的多个金属总线电极,其宽度或者它们相互之间的间隙二者中,至少一个在中心区与在外围区不同。
该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在一对透明电极中每一个上以孔的形状并排形成的多个空白。
这里,空白的面积或者空白之间的间隙二者中至少一个在中心区与在外围区不同。
这里,位于外围区的空白面积比位于中心区的空白面积大。
这里,位于中心区空白之间的间隙比位于外围区空白之间的间隙宽。
根据本发明又一个方面的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多个地址电极,地址电压施加在地址电极上用于选择单元格,并且地址电极的宽度在等离子显示板的中心区与在外围区不同。
这里,等离子显示板中心区的地址电极宽度比外围区的宽。
该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多个成对的透明电极,维持电压施加在上面用于产生持续放电,并且其宽度或者它们相互之间的间隙二者中,至少一个在中心区与在外围区不同。
该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形成在一对透明电极中每一个上的多个金属总线电极,其宽度或者它们相互之间的间隙二者中,至少一个在中心区与在外围区不同。
该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在一对透明电极中每一个上以孔的形状并排形成的多个空白。
这里,空白的面积或者空白之间的间隙二者中,至少一个在中心区与在外围区不同。
这里,位于外围区的空白面积比位于中心区的空白面积大。
这里,位于中心区空白之间的间隙比位于外围区空白之间的间隙宽。
根据本发明再一个方面的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多个屏蔽筋,其相互之间的间隙、其厚度或高度三者中,至少一个在等离子显示板中心区与在外围区不同。
这里,中心区屏蔽筋之间的间隙比外围区的宽。
这里,中心区屏蔽筋的厚度比外围区的薄。
这里,中心区屏蔽筋的高度比外围区的高。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特征的具有多个放电单元格的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形成在放电单元格之间的多个黑色矩阵,其宽度在等离子显示板中心区与在外围区不同。
这里,从中心区到外围区,每个黑色矩阵的宽度变宽。
这里,每个黑色矩阵的宽度是均匀的并且黑色矩阵的宽度根据等离子显示板中的位置不同。
黑色矩阵包括与等离子显示板水平方向平行的水平黑色矩阵;与等离子显示板垂直方向平行的垂直黑色矩阵。
该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在水平黑色矩阵和垂直黑色矩阵之间形成的介电层。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基板和介电层,介电层形成在基板上并且其厚度在等离子显示板中心区与在外围区不同。
这里,从外围区到中心区,介电层的厚度变薄。
这里,从外围区到中心区,介电层的厚度逐级地变薄。
这里,从外围区到中心区,介电层的厚度线性地变薄。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并结合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清楚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附图中:
图1表示传统三电极AC表面放电等离子显示板的放电单元格结构的透视图;
图2表示图1的传统三电极AC表面放电等离子显示板中产生的亮度不均匀性;
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等离子显示板的一对维持电极;
图4表示位于图3中PDP的中心区和外围区的一对维持电极沿I-I’和II-II’线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PDP中亮度随着金属总线电极宽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
图6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PDP的成对维持电极;
图7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PDP的一对维持电极;
图8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PDP的一对维持电极;
图9A是图8中PDP的一对维持电极沿线III-III’的剖视图;
图9B是图8中PDP的一对维持电极沿线IV-IV’的剖视图;
图9C是图8中PDP的一对维持电极沿线V-V’的剖视图;
图9D是图8中PDP的一对维持电极沿线VI-VI’的剖视图;
图9E是图8中PDP的一对维持电极沿线VII-VII’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PDP中亮度随着金属总线电极之间间隙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
图11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PDP的一对维持电极;
图12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PDP的成对维持电极;
图13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PDP的成对维持电极;
图14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PDP的成对维持电极;
图15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PDP的成对维持电极;
图16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PDP的一对维持电极;
图17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PDP的一对维持电极;
图18是表示亮度随着PDP中透明电极宽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
图19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PDP的成对维持电极;
图20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PDP的一对维持电极;
图21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PDP的一对维持电极;
图22是表示亮度随着PDP中透明电极之间间隙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
图23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PDP的成对维持电极;
图24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PDP的成对维持电极;
图25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十七实施例PDP的一对维持电极;
图26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十八实施例PDP的一对维持电极;
图27是表示亮度随着PDP中空白面积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
图28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十九实施例PDP的成对维持电极;
图29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十实施例PDP的一对维持电极;
图30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一实施例PDP的成对维持电极;
图31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二实施例PDP的一对维持电极;
图32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三实施例PDP的一对维持电极;
图33是表示亮度随着PDP中空白之间间隙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
图34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十四实施例PDP的成对维持电极;
图35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五实施例PDP的成对维持电极;
图36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十六实施例PDP的成对维持电极;
图37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七实施例PDP的地址电极;
图38是表示亮度随着PDP中地址电极宽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
图39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十八实施例PDP的地址电极;
图40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九实施例PDP的下板的透视图;
图41表示图40中屏蔽筋之间的间隙差别;
图42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十实施例PDP的屏蔽筋;
图43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十一实施例PDP的屏蔽筋;
图44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十二实施例PDP的屏蔽筋;
图45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十三实施例PDP的屏蔽筋;
图46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十四实施例PDP的屏蔽筋;
图47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十五实施例PDP的屏蔽筋;
图48是表示亮度随着屏蔽筋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
图49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十六实施例PDP的上板的透视图;
图50详细表示图49中所示的黑色矩阵;
图51表示图49中所示的黑色矩阵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52是表示黑色矩阵宽度和亮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图5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十七实施例PDP的上板的剖视图;
图54表示图53中所示PDP的上板;
图55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十八实施例PDP的黑色矩阵;
图56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十九实施例PDP的黑色矩阵;
图57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十实施例PDP的介电层的透视图;
图58是表示介电层厚度和亮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图59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十一实施例PDP的介电层的透视图;
图60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十二实施例PDP的介电层的透视图;
图61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十三实施例PDP的介电层的透视图;
图6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PDP的中心区和外围区之间亮度偏差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3到图62解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参看图3到图4,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PDP具有金属总线电极33,形成在一对透明电极32Y和32Z中的每一个上,并且其宽度从PDP的外围区到中心区变窄。
在金属总线电极33的宽度与亮度的关系中,如图5所示,随着金属总线电极33的宽度变窄PDP的亮度增大。因此,由于金属总线电极33的宽度在中心区比在外围区窄,所以可以补偿PDP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考虑到板尺寸和外围区亮度,需要将金属总线电极33的中心宽度BUSW1设定为比外围区的宽度BUSW2窄20%或少于20%。
上介电层34和保护膜35沉积在上基板31上,将透明电极32Y和32Z以及金属总线电极33覆盖。等离子放电产生的壁电荷积累在上介电层34上。保护膜35防止等离子放电产生的溅射损坏上介电层34,并增大二次发射的效率。一般使用氧化镁MgO作为保护膜35。
地址电极37X垂直地与透明电极32Y和33Z交叉。下介电层38和屏蔽筋39形成在地址电极37X所在的下基板36上,荧光层40铺展在屏蔽筋39和下介电层38的表面上。
屏蔽筋39平行地形成在地址电极37X上,防止放电产生的紫外线和可见光线泄露到邻近的放电单元格中。
荧光层40由等离子放电产生的紫外线激发,产生红、绿、蓝三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
用于放电的惰性混合气体如He+Xe、Ne+Xe或He+Ne+Xe位于上/下基板31和36以及屏蔽筋39之间形成的放电单元格的放电空间中。
为了补偿PDP中心区和外围区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亮度差别,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PDP具有宽度为BUSW1和BUSW2的金属总线电极63,它们形成在一对透明电极62中的每一个上,并且从外围区到中心区其宽度变窄。外围区位于垂直方向的上/下侧。
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PDP,它同时使用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在一对透明电极72上形成的、宽度为BUSW1和BUSW2的金属总线电极73,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从外围区到中心区变窄,从而同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补偿了中心区和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
参考图8到10,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PDP。除了PDP的一对维持电极外,其余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的PDP相同,因此不对其进行详细解释。
参看图8和9A到9E,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PDP在一对金属总线电极83间存在间隙BUSG1和BUSG2,从外围区到中心区变宽,而一对金属总线电极83形成在一对透明电极82中的每一个上。
在亮度与金属总线电极83之间间隙的关系中,PDP的亮度随金属总线电极83之间间隙BUSG1和BUSG2的变宽而增大,如图10所示。并且PDP的效率随金属总线电极83之间间隙的变宽而增大。因此,由于金属总线电极83在中心区的间隙BUSG1比中外围区的宽,所以可以补偿PDP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亮度的差别。
在每个侧面91和92的基础上,与外围区相比,中心区的金属总线电极83之间的间隙向外宽大约20%或少于20%,而扫描/维持电极Y和通用维持电极Z在侧面91和92上互相朝向对方。每个金属总线电极83的宽度在中心区和外围区是相等的。
参看图11,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PDP具有一对形成在一对透明电极112中每一个上的金属总线电极113,金属总线电极113之间的间隙从外围区到中心区在一些像素区单元PD位置处变宽。这里像素区单元PD的长度包括几个或几十个像素。因此,金属总线电极113之间的间隙越靠近中心区越宽,中心区的长度包括几个或几十个像素作为其单元。
参看图12,为了补偿PDP在垂直方向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PDP具有一对形成在一对透明电极122中每一个上的金属总线电极123,金属总线电极123之间的间隙从外围区到中心区变宽。外围区位于垂直方向的上/下边缘。
参看图13,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PDP具有一对形成在一对透明电极132中每一个上的金属总线电极133,金属总线电极133之间的间隙同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从外围区到中心区变宽,从而同时在PDP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补偿中心区和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
参看图14,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PDP具有一对形成在一对透明电极142中每一个上的金属总线电极143,金属总线电极143之间的间隙同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从外围区到中心区变宽,并且每个金属总线电极143的宽度从位于垂直方向上/下边缘的外围区到中心区变宽,从而同时在PDP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补偿中心区和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
参看图15,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PDP具有一对形成在一对透明电极152中每一个上的金属总线电极153,金属总线电极153之间的间隙同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从外围区到中心区变宽,并且每个金属总线电极153的宽度沿着水平方向从位于上/下边缘的外围区到中心区变窄,从而同时在PDP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补偿中心区和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
图16到图23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十到第十六实施例PDP的透明电极。
参看图16和17,根据本发明第十和第十一实施例的PDP具有宽度为ITOW1和ITOW2的一对透明电极162和172,并且宽度从外围区到中心区变宽。
如图18所示,在成对的透明电极162和172中亮度与宽度ITOW1和ITOW2之间的关系中,随着成对透明电极162和172的宽度增大,PDP的亮度提高。因此,由于透明电极162和172的宽度在中心区比在外围区宽,就可以补偿PDP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亮度的差别。成对透明电极162和172的中心区宽度ITOW1比外围区宽度ITOW2宽约20%或少于20%。
图16表示一对透明电极162的外侧具有一定的坡度,另一侧是水平的,从而越靠近中心区其宽度变宽。图17表示一对透明电极172的外侧是阶梯形的,另一侧是水平的,从而越靠近中心区其宽度变宽。
参看图19,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PDP的一对透明电极192,其宽度同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从外围区到中心区变宽,从而补偿从中心区到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实施例也可以在与图17的阶梯形相同的方式下实施。
参看图20和21,根据本发明第十三和十四实施例的PDP的一对透明电极202和212,当从外围区到中心区时其间隙为ITOG1和ITOG2。
在亮度与成对透明电极202和212之间间隙ITOG1和ITOG2的关系中,随着成对透明电极202和212之间间隙ITOG1和ITOG2的增大,PDP的亮度提高,如图22所示,但如果间隙超过一定值后亮度又下降。因此,由于成对透明电极202和212的间隙在PDP中心区比在外围区宽,就可以补偿PDP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这里,中心区的间隙ITOG1设定为等于或小于亮度上升后开始下降的数值。与外围区的间隙ITOG2相比,中心区的成对透明电极202和212的间隙ITOG1宽约20%或少于20%。
图20表示成对透明电极202以一定的坡度上升和下降并从图形上看是对称的,从而当从外围区到中心区时其间隙变宽。图21表示成对透明电极212友阶梯形状对称分布,从而当从外围区到中心区时其间隙变宽。
参看图23,根据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的PDP,在一对透明电极232之间具有间隙,当同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从外围区到中心区时间隙变宽,从而在PDP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补偿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
参看图24,根据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的PDP,在一对透明电极242之间具有间隙,当同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从外围区到中心区时间隙变宽,并且每个透明电极242的宽度同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从外围区到中心区时间隙变宽,从而在PDP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补偿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
参看图25和26,根据本发明第十七和十八实施例的PDP包括一对透明电极252和262,其中具有多个空白255和265,用于增大效率和亮度,金属总线电极253和263形成在成对透明电极中的每一个上。
由于空白255和265的存在,PDP每个透明电极252和262的宽度增大,成对透明电极252和262之间的间隙减小,从而使放电能以低电压和短放电路程开始,从而增大效率和亮度。
空白255和265以孔的形状形成在成对透明电极252和262中,当从外围区到中心区时垂直侧边的长度缩短,从而从外围区到中心区面积BLA1和BLA2变小。
在亮度与空白245和255的面积BLA1和BLA2之间的关系中,如图27所示,随着空白245和255的面积BLA1和BLA2变小,PDP亮度增大。因此,由于空白245和255的面积从PDP外围区到中心区变小,就可以补偿PDP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在外围区空白255和265的面积BLA2比中心区空白255和265的面积BLA1大5-40%。
图25表示垂直相对的空白255之间的间隙在中心区与在外围区相同。图26表示垂直相对的空白265之间的间隙从外围区到中心区变宽,使垂直相对的空白265之间的间隙变大,从而增大中心区的亮度。
参看图28,根据本发明第十九实施例的PDP,同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从外围区到中心区的空白285面积减小,从而同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补偿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以相同的方式,可以同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从外围区到中心区减小图26中所示的空白265的面积。
参看图29,根据本发明第二十实施例的PDP包括一对透明电极292,其中为了增大PDP的效率和亮度形成多个空白295,金属总线电极293形成在成对透明电极292中的每一个上。
空白295水平侧边的长度从外围区到中心区变短,从而从外围区到中心区面积BLA1和BLA2变小。由此产生PDP中心区的亮度可以高于外围区的亮度,就可以补偿PDP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在外围区空白295的面积BLA2比中心区空白295的面积BLA1大5-40%。
参看图30,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一实施例的PDP,同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从外围区到中心区空白305的面积变小,从而在PDP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补偿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
参看图31,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二实施例的PDP,由于从外围区到中心区空白315的水平侧边和垂直侧边的长度都缩短,从而从外围区到中心区空白315的面积BLA1和BLA2变小。尽管已经示出,空白315应用于水平和垂直方向,从而在PDP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补偿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
参看图32,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三实施例的PDP,外围区空白325之间的间隙BLG1和BLG2与中心区的不同。
从外围区到中心区空白325之间的间隙BLG1和BLG2变大,但空白325的面积相同。
在亮度与空白325之间的间隙BLG1和BLG2的关系中,随着空白325之间的间隙变宽,PDP的亮度提高。因此,由于从外围区到中心区空白325之间的间隙变宽,就可以补偿PDP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位于中心区空白325之间的间隙BLG1比外围区的间隙BLG2宽140%或少于140%。
参看图34,根据本发明第二十四实施例的PDP,虽然空白335的面积相同,但同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从外围区到中心区空白335之间的间隙变宽,从而在PDP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补偿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
图35和36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五和第二十六实施例的PDP。
参看图35和36,同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从外围区到中心区,空白355和365的面积变小,空白355和365之间的间隙变宽。
以这种方式,在中心区与在外围区宽度和间隙不同的金属总线电极可以形成在PDP的透明电极上,其中成对的透明电极在外围区与在中心区的宽度和间隙不同,或者空白的面积和间隙不同。
图37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七实施例的PDP的地址电极。
参看图37,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七实施例的PDP包括地址电极371,其宽度在外围区与在中心区不同。
地址电极371在垂直方向从外围区到中心区其宽度ADDW1和ADDW2增大。
在亮度与地址电极371的宽度ADDW1和ADDW2的关系中,随着地址电极371的宽度ADDW1和ADDW2增大,PDP的亮度提高,如图38所示。因此,由于地址电极371的宽度ADDW1和ADDW2在中心区大于在外围区,就可以补偿PDP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地址电极371的中心区宽度ADDW1比外围区宽度ADDW2宽约20%或少于20%。
图39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十八实施例的PDP的地址电极。
参看图39,根据本发明第二十八实施例的PDP,其地址电极391的宽度同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从外围区到中心区变宽,从而在PDP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补偿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
以这种方式,可以将在中心区与在外围区具有不同透明电极宽度和间隙或具有不同空白面积和间隙的透明电极、具有不同宽度或间隙的金属总线电极以及在中心区与在外围区具有不同宽度的地址电极结合在一起。
图40和43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九和三十一实施例的PDP下板以及形成在下板上的屏蔽筋。
参看图40和41,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九实施例的PDP,屏蔽筋401之间的间隙和屏蔽筋401的间距BRP1和BRP2变窄。
这些屏蔽筋401以条带的形状平行地形成在地址电极37X上,并具有一定的高度用于防止相邻放电单元格之间电和光的干涉。并且,屏蔽筋401在外围区和在中心区形成放电单元格放电空间的差别,从而补偿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
为了更具体地描述,屏蔽筋之间的间隙越宽,放电空间越大。如果放电空间大,则荧光物质的散布面积增大,放电单元格内大规模地产生放电,紫外线的数量同样增大。相反,如果屏蔽筋401之间间隙变窄造成放电空间减小,则放电单元格内小规模地产生放电,紫外线的数量同样减少。因此,在中心区屏蔽筋401之间的间隙比在外围区的较宽,中心区的每个放电单元格亮度提高。结果,由于PDP外围区的间隙与中心区的间隙不同,就可以补偿PDP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
当考虑板尺寸和外围区的亮度后,需要设定PDP屏蔽筋401在外围区与在中心区的间隙差别为约20%或少于20%。四边形或墙壁形的屏蔽筋421和431,以及条带形的屏蔽筋401,如图42和43所示,排列成矩阵或三角形,其中屏蔽筋401在PDP中心区的间隙与在PDP外围区的不同可以应用于PDP中。
并且,在此情况下,如图42和43所示的四边形或墙壁形屏蔽筋421和431之间的间隙在PDP中心区比在外围区宽。
图44到46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十二到第三十四实施例的PDP屏蔽筋。
参看图44,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十二实施例的PDP中,在整个PDP表面上屏蔽筋441之间的间隙BRP是相等的,而厚度BRT1和BRT2从PDP的中心区到外围区变厚。屏蔽筋越厚,放电单元格的亮度越低。反之,屏蔽筋越薄,放电单元格的亮度越高。
屏蔽筋441以条带形状平行地形成在地址电极上,并在下基板上具有一定高度用于防止相邻放电单元格之间电和光和干涉。并且,屏蔽筋441的厚度在中心区与在外围区的不同从而补偿PDP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
当考虑板尺寸和外围区的亮度后,需要设定PDP屏蔽筋441在中心区与在外围区的厚度BRT1和BRT2的差别为约20%或少于20%。四边形或墙壁形的屏蔽筋451和461,以及条带形的屏蔽筋441,如图45和46所示,排列成矩阵或三角形,其中屏蔽筋441在中心区的厚度薄而在外围区变厚可以应用于PDP中。并且,在此情况下,如图45和46所示的四边形或墙壁形屏蔽筋451和461的厚度BRT1和BRT2在PDP中心区比在外围区薄。
图47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十五实施例的PDP。
参看图47,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十五实施例的PDP中,屏蔽筋471的厚度及其间隙是均匀的,然而,其高度BRH1和BRH2从PDP的外围区到中心区变高。
屏蔽筋471以条带形状平行地形成在地址电极上,并具有一定高度用于防止相邻放电单元格之间电和光和干涉。并且,屏蔽筋471的厚度在中心区与在外围区的不同从而补偿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
为了更具体地描述,屏蔽筋471越高,放电空间越大。由此,荧光物质的散布面积增大,放电单元格内大规模地产生放电,紫外线的数量同样增大。相反,如果屏蔽筋401之间间隙变窄造成放电空间减小,则放电单元格内小规模地产生放电,紫外线的数量同样减少。因此,屏蔽筋471的高度BRH1和BRH2在PDP中心区比在外围区的较高,如图48所示,中心区的每个放电单元格亮度提高。结果,由于屏蔽筋471的高度在PDP外围区与中心区的不同,就可以补偿PDP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
当考虑板尺寸和外围区的亮度后,需要设定屏蔽筋471的高度在PDP外围区与在中心区的差别为约20%或少于20%。条带形的、四边形或墙壁形的屏蔽筋排列成矩阵或三角形,其中屏蔽筋471的高度BRH1和BRH2在PDP中心区低而在外围区变高可以应用于PDP中。
本发明第三十二和第三十五实施例可以结合在一起。也就是,屏蔽筋的厚度、屏蔽筋之间的间隙和屏蔽筋的高度在同一个PDP中的外围区和中心区可以有差别,从而补偿亮度的差别。这种屏蔽筋与驱动电极结合在一起,例如上面实施例中所述的PDP的透明电极、金属总线电极和地址电极,从而能补偿PDP外围区与中心区之间的亮度差别。
图49到56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十六到三十九实施例的PDP的黑色矩阵。
参看图49,根据本发明第三十六实施例的PDP包括黑色矩阵491,其在PDP中心区的宽度与外围区的不同。黑色矩阵491形成在相邻放电单元格的边界上,防止相邻放电单元格之间的光干涉。并且,黑色矩阵491的宽度在PDP的中心区比在外围区窄,从而补偿PDP外围区与中心区之间的亮度差别。黑色矩阵491的两侧可以制成弯曲形状,如图50所示,或者制成直线形状,如图51所示。
在图49中,参考数字492表示一对维持电极,其中包括透明电极和金属总线电极。
如果黑色矩阵491的宽度宽,则增加同样多的光吸收面积。相反,如果黑色矩阵的宽度窄,则光吸收的面积减小同样多。因此,在黑色矩阵491与PDP亮度的关系中,PDP的亮度随黑色矩阵491的宽度变窄而提高,如图52所示。
当考虑板尺寸和外围区的亮度时,需要黑色矩阵491的宽度W1和W2之间的差别在20%或少于20%以内。
参看图53和54,根据本发明第三十七实施例的PDP的上板包括形成在下基板上的一对维持电极532,形成在相邻放电单元格之间与成对维持电极532平行的水平黑色矩阵531A,以及与成对维持电极532垂直交叉并且其宽度在PDP的外围区与在中心区不同的垂直黑色矩阵531B。在PDP的上板中,有第一介电层533A形成在上基板31上用于覆盖成对的维持电极532和水平黑色矩阵531A,以及用于覆盖垂直黑色矩阵531B的第二介电层533B。在第二介电层533B的整个表面上具有一层保护膜534。
垂直黑色矩阵531B形成在第一介电层5上,其方向与水平黑色矩阵531A交叉。每个垂直黑色矩阵531A的宽度在PDP的垂直方向上在中心区比在外围区窄。因为垂直黑色矩阵531B使中心区的亮度在垂直方向上比外围区的较高,因此可以补偿PDP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
在考虑PDP的尺寸和外围区的亮度后,需要形成垂直黑色矩阵531B,使其中心区的宽度W3与外围区的宽度W4相差在20%或少于20%以内。
参看图55和56,根据本发明第三十八实施例的PDP包括水平黑色矩阵551A,其宽度在PDP的垂直方向上在中心区与在外围区的不同;以及垂直黑色矩阵551B,其宽度在PDP的水平方向上在中心区与在外围区的不同。
每个水平黑色矩阵551A在PDP的水平方向上是宽度均匀的条带形。水平黑色矩阵551A在垂直方向上在中心区的宽度W5比位于外围区的其它水平黑色矩阵551A的宽度W6窄。随着在PDP垂直方向上从外围区到中心区,由于水平黑色矩阵551A的宽度W5和W6的差别形成PDP亮度的提高。
每个垂直黑色矩阵551B在PDP的垂直方向上是宽度均匀的条带形。垂直黑色矩阵551B在PDP水平方向上在中心区的宽度W7比位于外围区的其它垂直黑色矩阵551B的宽度W8窄。随着在PDP水平方向上从外围区到中心区,由于垂直黑色矩阵551B的宽度W7和W8的差别形成PDP亮度的提高。
在考虑PDP的尺寸和外围区的亮度后,需要形成水平黑色矩阵551A和垂直黑色矩阵551B,使其中心区的宽度与外围区的宽度相差分别在20%或少于20%以内。
因此,图55和56所示的黑色矩阵551A和551B分别补偿PDP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外围区和中心区之间的亮度差别。
如上面实施例所描述的,通过与屏蔽筋或驱动电极结合,例如透明电极、金属总线电极和地址电极,本发明第三十六到三十九实施例所示的黑色矩阵也可补偿PDP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
图57到61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十到第四十三实施例的PDP。
参看图57,在根据本发明第四十实施例的PDP中,形成在上基板31上的介电层571的厚度从PDP的外围区到中心区变薄。MgO保护膜(未示出)沉积或印刷在介电层571的整个表面上将其覆盖。
介电层571在PDP的中心区厚度最薄,从PDP的中心区到外围区,其厚度台阶式逐渐变厚。因此,介电层571具有台阶形的截面。在PDP的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存在厚度差的介电层571积累壁电荷并补偿PDP中心区亮度的减弱。为了更具体地描述,如图58所示,示出了亮度与形成在PDP上板上的介电层厚度之间的关系。
如图58所示,介电层的厚度越厚,亮度越低。反之,介电层的厚度越薄,亮度越高。因此,由于介电层571在PDP的中心区薄而在外围区较厚,就可以补偿PDP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在考虑板尺寸和PDP的外围亮度后,需要设定介电层571的厚度在中心区与在外围区之间的差别为20%或少于20%。
参看图59,根据本发明第四十一实施例的PDP包括介电层591,其具有台阶的截面,形成在PDP的垂直方向上或者水平方向上,从外围区到中心区其厚度变薄。当介电层591与图57中所示的介电层571对比时,图57中所示的介电层的厚度在PDP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都不相同。另一方面,图59中所示的介电层的厚度在PDP的垂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不同。
介电层591的最薄处在垂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上的中心区,并且其厚度从中心区到外围区台阶式逐渐变厚。介电层591在中心区最薄并具有台阶形截面,其厚度从中心区到外围区对称性地变厚。介电层591厚度相等的区域是条带形的平面结构。因为介电层591积累壁电荷并且在PDP的中心区最薄,就可以补偿PDP中心区亮度的下降。MgO保护膜沉积或印刷在介电层591的整个表面上。在考虑板尺寸和PDP外围区的亮度后,需要设定介电层591在PDP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为20%或少于20%。
参看图60,根据本发明第四十二实施例的PDP包括介电层601,其形成在上基板31上并且其厚度从PDP的外围区到中心区线性地变薄。
介电层601在PDP的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在中心区最薄,并且其厚度从中心区到外围区线性地变厚。因此,介电层601的表面相对于上基板31以一定的坡度倾斜。因为介电层601积累壁电荷并且在PDP的中心区最薄,就可以补偿PDP中心区亮度的下降。MgO保护膜沉积或印刷在介电层601的整个表面上。在考虑板尺寸和PDP外围区的亮度后,需要设定介电层601在PDP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为20%或少于20%。
参看图61,根据本发明第四十三实施例的PDP包括介电层611,其形成在上基板31上,厚度从PDP的外围区到中心区逐渐变薄,并且其表面制成弯曲形状。
介电层611在PDP的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在中心区最薄,并且其厚度从PDP中心区到外围区变厚。介电层611的表面相对于上基板31是倾斜的并弯曲成一定曲率。因为介电层611积累壁电荷并且在PDP的中心区最薄,就可以补偿PDP中心区亮度的下降。MgO保护膜沉积或印刷在介电层611的整个表面上。在考虑板尺寸和PDP外围区的亮度后,需要设定介电层61在PDP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为20%或少于20%。
PDP的上板,在制作时使介电层571、591、601、611的厚度在中心区与在外围区不同,可以与传统的下板或上述实施例中的本发明PDP下板接合。
如上所述,与PDP中心区和外围区之间亮度的差别对应,本发明的PDP的屏蔽筋和驱动电极如金属总线电极、透明电极和地址电极等的宽度(或厚度)或间隙、黑色矩阵的厚度和介电层的厚度等等是不同的,如图62所示,从而能将PDP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亮度差别限制在±1%以内或者更小,从而使PDP的亮度在整个的屏幕上都是均匀的。
尽管本发明用上述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解释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内普通熟知的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受实施例的限制,而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其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仅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条款确定。

Claims (2)

1.一种等离子显示板,包括:
一对产生持续放电的透明电极;以及
一对金属总线电极,其中的每个金属总线电极都形成在成对透明电极中的每一个上,
其中,每个金属总线电极的宽度在所述等离子显示板的水平方向上在等离子显示板的中心区比在外围区窄,该水平方向为沿金属总线电极长度的方向,并且
成对金属总线电极之间的间隙在等离子显示板的中心区和外围区是相同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每个金属总线电极的宽度沿所述等离子显示板的垂直方向从外围区到中心区变窄。
CNB021522677A 2001-11-15 2002-11-14 等离子显示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653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71135/2001 2001-11-15
KR1020010071135A KR20030040718A (ko) 2001-11-15 2001-11-15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71137/2001 2001-11-15
KR71136/2001 2001-11-15
KR1020010071137A KR20030040720A (ko) 2001-11-15 2001-11-15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2001-0071136A KR100425483B1 (ko) 2001-11-15 2001-11-15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71788/2001 2001-11-19
KR10-2001-0071788A KR100489875B1 (ko) 2001-11-19 2001-11-19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28875A Division CN100590774C (zh) 2001-11-15 2002-11-14 等离子显示板
CNB2005101288765A Division CN100538978C (zh) 2001-11-15 2002-11-14 等离子显示板
CN2006101156972A Division CN1905119B (zh) 2001-11-15 2002-11-14 等离子显示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0520A CN1420520A (zh) 2003-05-28
CN1316536C true CN1316536C (zh) 2007-05-16

Family

ID=27483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5226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6536C (zh) 2001-11-15 2002-11-14 等离子显示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7256550B2 (zh)
EP (2) EP1313124B1 (zh)
CN (1) CN1316536C (zh)
DE (2) DE60227765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41001A1 (en) * 2001-05-28 2005-02-24 Sumida Keisuke `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7256550B2 (en) * 2001-11-15 2007-08-14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522691B1 (ko) * 2003-06-28 2005-10-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장치
KR100573112B1 (ko) * 2003-09-01 2006-04-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EP1517349A3 (en) 2003-09-18 2008-04-09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imited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KR100553208B1 (ko) * 2004-04-21 2006-02-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20050236994A1 (en) * 2004-04-21 2005-10-27 Jae-Ik Kwon Plasma display panel
KR20060034156A (ko) 2004-10-18 2006-04-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60059616A (ko) * 2004-11-29 2006-06-0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스페이서를 구비하는 전자방출 표시장치
DE602006019653D1 (de) * 2005-01-20 2011-03-03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anzeigetafel
KR100774907B1 (ko) * 2005-02-01 2007-1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667332B1 (ko) * 2005-07-18 2007-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4597805B2 (ja) * 2005-07-29 2010-12-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KR20070041269A (ko) * 2005-10-14 2007-04-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7179777A (ja) * 2005-12-27 2007-07-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KR100730205B1 (ko) * 2006-02-27 2007-06-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962809B1 (ko) * 2006-02-28 2010-06-10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734920B1 (ko) * 2006-07-12 2007-07-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769907B1 (ko) * 2006-07-12 2007-10-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778419B1 (ko) * 2006-11-27 2007-11-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20080170003A1 (en) * 2007-01-15 2008-07-17 Pioneer Corporation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1949529B1 (ko) 2012-06-20 2019-02-18 리쿠아비스타 비.브이. 전기 습윤 표시장치
US9529563B2 (en) 2014-09-30 2016-12-27 X Development Llc Masking mechanical separations between tiled display panels
CN104280953A (zh) * 2014-10-24 2015-0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10354577B1 (en) 2015-06-02 2019-07-16 X Development Llc Masking non-functioning pixels in a display
US10310314B2 (en) 2015-08-14 2019-06-04 X Development Llc Bright edge display for seamless tileable display panels
CN110212012B (zh) * 2019-07-12 2022-02-2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7624A (en) * 1994-02-23 1996-12-2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Plasma display panel
JPH11312470A (ja) * 1997-12-01 1999-11-09 Hitachi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00021313A (ja) * 1998-06-30 2000-01-21 Fujitsu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0200554A (ja) * 1998-11-16 2000-07-18 Lg Electronics Inc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パネルとその駆動装置及び方法
JP2000357463A (ja) * 1999-04-14 2000-12-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交流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交流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CN1289140A (zh) * 1999-09-20 2001-03-28 达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对比等离子平面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533582A (zh) * 2001-05-28 2004-09-29 ���µ�����ҵ��ʽ���� 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51712A (ja) 1993-02-26 1994-09-09 Pioneer Electron Corp フラットパネル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H08102260A (ja) 1994-09-29 1996-04-16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ガス放電パネル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
JPH08185802A (ja) * 1994-12-28 1996-07-16 Noritake Co Ltd 放電表示装置
JP3655947B2 (ja) 1995-07-19 2005-06-0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面放電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3719743B2 (ja) * 1995-08-09 2005-11-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3547267B2 (ja) 1996-09-13 2004-07-2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面放電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H10241577A (ja) 1997-02-28 1998-09-11 Hitachi Ltd プラズマデ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H10295454A (ja) 1997-04-24 1998-11-10 Seiko Kk ロッカー
JPH11120922A (ja) 1997-10-13 1999-04-3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ガラス基板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H11185644A (ja) 1997-12-24 1999-07-09 Hitachi Chem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障壁及びその製造法
KR100279254B1 (ko) 1997-12-26 2001-02-01 김영환 플라즈마디스플레이패널의제조방법
KR19990065917A (ko) 1998-01-19 1999-08-05 구자홍 플라즈마 표시장치
JP4063959B2 (ja) 1998-06-19 2008-03-1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KR20000010046A (ko) 1998-07-29 2000-02-15 구자홍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3864204B2 (ja) * 1999-02-19 2006-12-27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ズマパテントライセンシング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KR100295454B1 (ko) 1999-04-06 2001-07-12 구자홍 플라즈마 표시패널
KR100322087B1 (ko) 1999-04-30 2002-02-04 김순택 외광반사가 저감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00074094A (ko) 1999-05-18 2000-12-05 구자홍 플라즈마 표시패널의 방전전극
JP2000348627A (ja) 1999-06-03 2000-12-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交流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基板、交流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交流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WO2000075951A1 (fr) 1999-06-04 2000-12-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fficheur a plasma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associe
US6437514B1 (en) * 1999-11-02 2002-08-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C plasma display device
KR100472997B1 (ko) 1999-11-09 2005-03-07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교류형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6936965B1 (en) * 1999-11-24 2005-08-30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panel
JP3523186B2 (ja) 1999-11-24 2004-04-26 エルジー電子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KR20010049129A (ko) 1999-11-30 2001-06-15 김영남 교류형 면방전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전극구조
JP3933831B2 (ja) * 1999-12-22 2007-06-20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表示装置
KR20010065735A (ko) * 1999-12-30 2001-07-11 김영남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316109B1 (ko) 2000-01-17 2001-12-12 구자홍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324262B1 (ko) * 2000-02-03 2002-02-21 구자홍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 구동방법
US6593702B2 (en) * 2000-07-21 2003-07-15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overlapping electrodes
KR100366099B1 (ko) 2000-10-02 2002-12-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격벽의 폭이 다르게 형성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6486530B1 (en) * 2000-10-16 2002-11-26 Intarsia Corporation Integration of anodized metal capacitors and high temperature deposition capacitors
US6420835B1 (en) * 2000-11-29 2002-07-16 Au Optronics Color plasma display panel
US6720736B2 (en) * 2000-12-22 2004-04-13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panel
JP2003132798A (ja) * 2001-10-29 2003-05-09 Ne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US7256550B2 (en) * 2001-11-15 2007-08-14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panel
JP4183421B2 (ja) * 2002-01-31 2008-11-1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及び駆動回路並びに表示装置
TWI222657B (en) * 2003-08-27 2004-10-21 Au Optronics Corp Plasma display panel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7624A (en) * 1994-02-23 1996-12-2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Plasma display panel
JPH11312470A (ja) * 1997-12-01 1999-11-09 Hitachi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00021313A (ja) * 1998-06-30 2000-01-21 Fujitsu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0200554A (ja) * 1998-11-16 2000-07-18 Lg Electronics Inc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パネルとその駆動装置及び方法
JP2000357463A (ja) * 1999-04-14 2000-12-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交流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交流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CN1289140A (zh) * 1999-09-20 2001-03-28 达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对比等离子平面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533582A (zh) * 2001-05-28 2004-09-29 ���µ�����ҵ��ʽ���� 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114924A1 (en) 2007-05-24
EP1313124A2 (en) 2003-05-21
EP1786014B1 (en) 2008-07-23
EP1786014A1 (en) 2007-05-16
US20030090212A1 (en) 2003-05-15
US7256550B2 (en) 2007-08-14
EP1313124A3 (en) 2006-03-29
EP1313124B1 (en) 2008-07-23
DE60227856D1 (de) 2008-09-04
DE60227765D1 (de) 2008-09-04
US7687998B2 (en) 2010-03-30
CN1420520A (zh) 2003-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6536C (zh) 等离子显示板
US4827186A (en)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
US7132795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US7208875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905119B (zh) 等离子显示板
US20030227427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US7595589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KR20060130366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CN101118828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US20050264233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PDP)
KR100686854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329765B1 (ko) 양광주 영역을 이용할 수 있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550210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CN100495629C (zh) 等离子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KR100637141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603291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635765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829512B1 (ko) 개선된 전극 구조를 갖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제조방법
KR100659094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7525250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649687B1 (ko) 보조 방전 셀을 이용하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40023192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70098015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00004333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50101911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16

Termination date: 201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