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9455A - 细径电动机及装有该电动机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细径电动机及装有该电动机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9455A
CN1309455A CN01103449A CN01103449A CN1309455A CN 1309455 A CN1309455 A CN 1309455A CN 01103449 A CN01103449 A CN 01103449A CN 01103449 A CN01103449 A CN 01103449A CN 1309455 A CN1309455 A CN 1309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motor
magnet
framework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03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25075C (zh
Inventor
井畑英一
津崎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09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94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507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507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6Means for converting reciprocating motion into rotary motion or vice versa
    • H02K7/061Means for converting reciprocating motion into rotary motion or vice versa using rotary unbalanced mass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3/00DC commutator 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mechanical commutator; Universal AC/DC commutator motors
    • H02K23/58Motors or generators without iron co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61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 Dc Machiner (AREA)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携带式设备的细径电动机,具有框架、管子、磁铁、线圈、旋转轴、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管子设于圆筒状磁铁的内壁,第二轴承的外径与管子外径大致相同,且在沿轴向与管子并排的位置上固定于磁铁内壁。本发明可充分延长磁铁的轴向长度,解决传统技术在耗电、轴倾斜、电动机效率及批量生产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实现电动机的细径化,从而有助于设备自身的小型薄型化。

Description

细径电动机及装有该电动机的设备
本发明涉及细径电动机及装有该电动机的设备、譬如携带式信息设备。尤其涉及可缩小电动机直径的新型电动机结构、以及通过装载这种电动机而实现小型轻量化的设备。
携带式设备有耳机式立体声、携带式DVD等携带式音响图象设备,还有以携带式电话机为代表的携带式信息设备等。前者用电动机作为设备机构部的动力源。后者则为了通过振动来提醒用户有信号进入而使用发生振动用电动机。在该领域,小型轻量化的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携带式信息设备,正在进行着以毫米为单位的薄型化竞赛,随之而来的是要求电动机进一步细径化。
日本专利第276117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电动机。是装于携带式电话机中的发生振动用的圆筒状无铁心电动机。如图8所示,旋转轴74、轴承75、76及轴承支架77与磁铁71、转子线圈72及壳体73沿轴向隔开相对配置。在这种结构的电动机中,磁铁、线圈及壳体这3种构件沿径向配置成同心状。另外,旋转轴、两个轴承及轴承支架这3种构件沿径向配置成同心状。
由于沿径向配置的构件各为3种,故可缩小电动机直径。然而,从图8可知,不仅旋转轴74较短,而且电动机结构很复杂。从而,当有侧压力施加于旋转轴74时,会增加轴负荷,容易增加电力消耗,而且该旋转轴容易倾斜。其结果可能导致电动机质量及可靠性降低。还有,由于旋转轴容易倾斜,不得不预先增大磁铁71与线圈72之间的环状空隙,故电动机效率低下。另外,因结构复杂,有难以批量生产、制造成本高等问题。
以下关于旋转轴的倾斜作一简单说明。
从图8可知,线圈72的轴向长度约为两个轴承75、76之间间距的2倍。从而,伴随着在轴承部分产生的旋转轴74的倾斜,线圈部分的径向变位扩大至大约2倍。这一点是具有这种结构的电动机所具有的本质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要提高轴承部分的精度和刚性,要扩大线圈与磁铁及壳体之间的间隙,避免线圈与二者接触。
日本专利第2789447号公报公开了另一种电动机,是装于携带式电话机中的发生振动用电动机。如图9所示,该电动机与上述例子不同,采用旋转轴贯通磁铁的结构,同时实现细径化。
在图9中,管状轴承架81的下端部81a从磁铁82的下端面伸出,轴承83安装在该端部81a的外壁上。与过去的一般结构相比,因轴承83配置在磁铁82的外侧,故可从原来的电动机外径中减去轴承的壁厚,使外径相应缩小。
采用上述的将磁铁和轴承沿轴向串联排列的结构时,可以缩小电动机外径。这种结构因旋转轴沿轴向充分延伸,故不会产生前述传统例子的问题。
但是,这种结构是在转子线圈84的轴向长度范围内沿轴向串联排列磁铁82、轴承83及安装部83a的,故为了留出轴承83及安装部83a的位置,不得不缩短磁铁82。从而,线圈84上存在不能与来自磁铁82的磁通交链的无效部分,致使电动机效率低下。
上述2个传统例子都是将磁铁和轴承沿轴向不重叠地隔开配置,以实现电动机细径化。然而,虽然将二者沿轴向相互错开配置有利于细径化,但却会导致上述问题。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细径化且没有以上问题的新型结构,以使装备这种电动机的设备实现小型轻量化。
另外,当将圆筒状电动机作为发生振动用电动机装入携带式设备时,不仅要实现电动机自身的细径化,而且要考虑到电动机支架及偏心平衡锤,以最佳平衡决定其形状,否则不能实现薄型、大振动以及低电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进一步实现细径化的结构的电动机,以使装备这种电动机的设备实现小型轻量化。
本发明的电动机具有以下结构。
包括:(a)框架;(b)位于框架内且与框架同轴地固定的管子;(c)内壁与管子嵌合的磁铁;(d)隔着环状空隙与磁铁外壁相对的线圈;(e)同轴地配置于磁铁和线圈内且与线圈结合的旋转轴;(f)配设在框架端部且支承旋转轴的第一侧的第一轴承;(g)位于框架内部且支承旋转轴的第二侧的第二轴承(内侧轴承),
磁铁的长度定为,其下端面超出管子的下端面,第二轴承在管子下端面以下的位置固定于磁铁的内壁上。
采用上述结构,是将第二轴承在轴向与管子并排的位置上配置于磁铁的内壁,故可以使磁铁在第二轴承的长度范围内延长。从而可相应地增加从磁铁到达线圈的磁通,可在实现细径化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电动机效率。
本发明另一种电动机具有如下结构。
包括:(a)框架;(b)位于框架内且与框架同轴地固定的管子;(c)内壁与管子嵌合的磁铁;(d)隔着环状空隙与磁铁外壁相对的线圈;(e)同轴地配置于磁铁和线圈内且与线圈结合的旋转轴;(f)配设在框架端部且支承旋转轴的第一侧的第一轴承;(g)位于框架内部且支承旋转轴的第二侧的第二轴承(内侧轴承);(h)具有旋转轴连结部和平衡锤部且将其连结部与旋转轴连结的偏心平衡锤部,
平衡锤部的外径大于框架外径,平衡锤部的轴向长度大于连结部的轴向长度,偏心平衡锤的重心的轴向位置处于第一轴承的轴向长度范围内。
采用上述结构,本电动机既可确保大直径偏心平衡锤所需的振动量,又能实现细径化。另外,转子负荷的大部分由第一轴承支承,几乎没有负荷施加于第二轴承。
本发明的设备具有以下结构。
一种装备了电动机的设备,其电动机具有上述结构,且经过由软质材料构成的支架安装于设备上。
本发明另一种设备具有以下结构。
包括:(a)壳体;(b)安装于壳体中的上述结构的电动机;(c)设备底板,具有通过露出到框架外的供电端子向线圈供电用的电气结合部。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利用细径电动机实现设备机构的小型薄型化,使携带式设备更便于携带。另外,装备了具有偏心平衡锤的电动机的携带式信息设备不仅设备自身实现小型薄型化,而且可在信号进入时发生较大振动以可靠地通知使用者。
对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电动机外观和结构的半剖视图。
图2A是图1电动机的磁铁、管子及内侧轴承的放大侧面剖视图。
图2B是其俯视剖视图。
图3A是图1电动机内侧轴承周围的放大侧面剖视图。
图3B是从其端面方向看的俯视图。
图4A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电动机内侧轴承周围的放大侧面剖视图。
图4B是从其端面方向看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电动机及装备该电动机的设备底板的侧视图。
图6A是该电动机的偏心平衡锤的侧视图。
图6B是其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设备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传统的发生振动用电动机的结构剖视图。
图9是另一传统的圆筒无铁心电动机的结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1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电动机外观和结构的半剖视图,图2A是图1电动机的磁铁、管子及内侧轴承的放大侧面剖视图,图2B是其俯视剖视图,图3A是图1电动机内侧轴承周围的放大侧面剖视图,图3B是从其端面方向看的俯视图。
在图1中,电动机包括转子(旋转部分整体)和定子(固定部分整体)。本电动机为圆筒状无铁心电动机,电动机单体的形状譬如为直径4mm、长度8mm、重0.43g。转子以旋转轴11为中心旋转。在旋转轴11的下端部安装整流子基座12,在该基座12的外壁上支承着整流子13。另外,在基座12上连接着转子线圈14的一端。旋转轴11的上端部作为输出轴伸出到电动机外部。
另一方面,定子由框架21构成其外部轮廓。框架21为细径圆筒状,其开口端用托架22堵塞。托架22支承与整流子13滑动接触的电刷23,还支承伸出到电动机外部的2个板簧端子24。电刷23和板簧端子24在托架22的内部电气导通。另外,在框架21的内部,已磁化的磁铁25与框架21同轴配置。在磁铁25的内壁上还配设有管子26。在框架21的上端部配设有第一轴承27,在框架21的内部配设有第二轴承28(内侧轴承)。旋转轴11的第一侧被轴承27支承,旋转轴11的第二侧被轴承28支承。
这里,磁铁25的长度设定为其下端面超出管子26的下端面。轴承28在管子26的下端面以下的位置固定于磁铁25的内壁上。
在该电动机中,定子的磁场由在半径方向NS二极上磁化的磁铁25和框架21形成。即,磁铁25的N极所产生的磁通经过强磁性体构成的框架21返回磁铁25的S极,形成磁回路。如果用强磁性体形成管子26,就可减小该磁回路的磁阻以增加磁通。在线圈14上,从装有该电动机的设备的电源供给的电流通过板簧端子24沿轴向流动而与上述磁场正交。由此使线圈14得到旋转力。并且,与线圈14结合的旋转轴11驱动设备机构部。
第1实施例的电动机的主要特征在于轴承28及其周围结构,以下结合图2A及图2B详细说明。
在图2A及图2B中,磁铁25为中空圆筒状,其内壁上嵌合着管子26。管子26的一端部26a的内径大于磁铁的内径,可嵌入轴承27(图2A未示)。管子26的另一端部26b与磁铁25嵌合,其下端面比磁铁25的下端面25b更向内部缩进。轴承28即设于因管子26缩进而留出的部分。
第1实施例的轴承28用可注射成形的树脂材料做成。不仅形成轴承28,轴承28的端面上形成直径大于磁铁25内径的凸缘部28a。该凸缘部28a成为与转子之间的滑动面以及承受推力负荷的面。另外,在进行注射成形时,成形树脂同时填入磁铁25的内壁与管子26的外壁之间的间隙,将二者定位并固定。另外,管子的端部26a与磁铁25的上端面25a之间的间隙也被填满,在此处也将二者固定。这样一来,成形树脂就将磁铁25的上下两端面夹住,整体形成一个牢固的结构体。
在这里,磁铁25的内壁上具有沿轴向延伸的2个槽25c。由于该电动机直径极细,故磁铁25的内壁与管子26的外壁之间的间隙很小。另一方面,注射成形的树脂有一部分是发挥轴承作用的,故其流动性比注重成形性的树脂差。该槽25c就是为了在这种状况下使成形树脂充分流动以得到高质量成形品而设置的。就一般情况而言,如果设置该槽25c,磁通会按槽的体积相应减少,但如果将槽配置成与磁铁25的磁化方向正交,就可减轻因磁通减少造成的影响。为此,可以在磁铁25的外壁或端面上形成对槽25c有一定位置关系的定位部。或是以槽为基准预先进行磁化。
又如图3A和图3B所示,在轴承28的内壁上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多条槽28b。由于树脂的润滑油保持率一般小于构成轴承的烧结含油合金,故利用在此形成的槽将润滑油保持在轴承28附近。该润滑油保持部既可以用螺旋槽来代替沿轴向延伸的多条槽,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圆周方向的槽。另外,可以如滚花那样使螺旋槽交叉,也可将多个凹部排列而成。
如上所述,第1实施例的电动机不是如过去那样将内侧轴承配置在与磁铁轴向并排的位置上,而是在磁铁的内壁上配置于与管子轴向并排的位置上。从而,不必如图8所示的传统例子那样按内侧轴承的长度缩短磁铁长度,可将磁铁与线圈之间的交链磁通增加到原来的状态。一般情况下,线圈的两端部不会发生转矩,故不必使磁铁面对该部分,但采用本发明的结构而延长的磁铁所面对的线圈部分却有助于转矩的发生。从而本实施例的电动机可实现低电耗、小型化。
在第1实施例中,内侧轴承(第2轴承)的外径与管子的外径大致相同。从而可在外径极小、不损失磁铁体积的状态下增加磁通。其结果,可实现电动机的低电耗及小型化。另外,由于将磁铁内壁做成单一形状,故磁铁容易制造,便于组装。从而能提供可批量生产的低价电动机。
另外,第1实施例的电动机在轴向与配设于磁铁内壁的管子并排的位置上通过插入成形形成内侧轴承,且使磁铁的外壁与内侧轴承的内壁同轴。与用另外的工序制造内侧轴承、然后将其嵌入磁铁中的结构不同,本发明的内侧轴承的内径位置精度取决于金属模本身。从而可提高同心度精度,提高电动机的质量。另外,本发明的结构可通过成形将磁铁的内壁与内侧轴承的外壁结合。由于可将二者牢固结合,故不会发生轴承错位,可得到高可靠性的电动机。另外,可以批量地形成因极其细小而一般难以成形和组装的内侧轴承,可实现电动机小型和低成本化。还有,由于是用金属模保持着磁铁的外壁和内侧轴承的内壁进行注射成形的,故不必另设一道工序来一边限定内侧轴承的内壁与磁铁外壁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边进行组装,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电动机成本。
第1实施例的电动机通过插入成形将磁铁与管子及框架中至少一方结合,进而在磁铁的内壁上与管子沿轴向并排的位置上形成内侧轴承。这时,由于可同时完成磁铁与管子及框架的结合并形成内侧轴承,故可省去将磁铁固定于管子及内侧轴承上的工序,可得到便于批量生产、成本低廉的电动机。由于是一边同时将多个零件定位一边形成轴承,故与要经过多道工序的产品相比,零件的组装公差更小,电动机质量更高。另外,由于是将磁铁的两端面支承固定,故能可靠地支承磁铁,提高电动机的可靠性。
第1实施例的电动机在磁铁内壁上形成沿轴向延伸的槽。使树脂或焊锡、粘接剂等能有效地流向磁铁,便于间隙很小的超小型零件之间结合。尤其是便于插入成形。这样就可采用轴承性能好而流动性较差的含油树脂,使电动机能批量生产且轴承性能好。
另外,第1实施例的电动机在内侧轴承的端面上形成外径大于磁铁内径的凸缘部。无需为了保护磁铁端面而另外设置滑动垫片,使电动机能批量生产。
第1实施例的电动机在内侧轴承的内壁形成沿轴向或旋转方向延伸的槽来作为润滑油保持部。由于可在槽中保持润滑油,故可提高内侧轴承的润滑功能,得到轴承性能好的电动机。
(第2实施例)
图4A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电动机内侧轴承周围的放大侧面剖视图,图4B是从其端面方向看的俯视图。
第2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有以下不同。
如图4A和图4B所示,第2实施例是分开构成埋入磁铁252的内壁与管子262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以将二者定位的固定构件、以及成为轴承282的构件。第2实施例通过锡焊将上述间隙接合,并将其半成品放入金属模后通过插入成形形成轴承282。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将流动性好的锡焊材料填入上述间隙内后将二者固定,可以选择轴承功能好的成形材料构成轴承282。另外,填入上述间隙的材料也可以是流动性好的树脂或粘接剂。第2实施例不仅具有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效果,而且在电动机寿命和可靠性方面更好。
(第3实施例)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电动机及装备该电动机的设备底板的侧视图,图6A是该电动机的偏心平衡锤的侧视图,图6B是其俯视图。第3实施例是本发明的装在携带式电话机上、有信号进入时通过振动来通知使用者的发生振动用电动机。
在图5中,第3实施例的电动机是具有偏心平衡锤313的圆筒状无铁心电动机303。电动机303上还装有由橡胶等软质材料构成的支架323。而且在电动机的2个板簧端子243附近设有设备的底板413,在另一侧则设有设备的壳体423。在底板413上与上述端子243对应地形成电气结合部、即供电面41a3。当底板413与电动机303压接时,这些供电面41a3即与端子243接触以向电动机303供电。
电动机303经过支架323被壳体423和底板413夹持。在此状态下一旦供电,电动机就旋转并产生振动,该振动经过支架323传递到设备壳体使设备振动。这里,支架323的作用如下:在将电动机装入设备时作弹性变形以弹性地支承电动机、设备掉落时弹性地支承电动机以缓和对电动机的冲击、缓和施加于设备上的冲击力、将电动机产生的振动传递到设备壳体。
该电动机303具有细径圆筒状框架213、旋转轴113、设置在框架的端部且支承旋转轴第一侧的轴承273、设置在框架的内部且支承旋转轴第二侧的轴承283。另外,如图6A及图6B所示,偏心平衡锤313具有旋转轴连结部31a3和平衡锤部31b3。而且平衡锤部31b3的外径大于框架213的外径,且该平衡锤部31b3的轴向长度大于连结部31a3的轴向长度。因此,平衡锤313的重心G的轴向位置位于轴承273的范围内(轴承273的高度范围内)。
如上所述,在第3实施例的电动机上,平衡锤313具有大于框架213的外径,具有与支架323的外径相同或略大的旋转范围。如图8所示,传统产品大多将偏心平衡锤做成与电动机外径大致相等,但为了发挥前述的作用,支架是必不可少的,故从设备的角度来看,合理的方法是将支架包含在内来把握电动机的大小,并且给偏心平衡锤提供与支架大小相匹配的较大旋转范围。这样既能保证必要的振动量,又能将包括支架在内的电动机外径控制在容许值内。
另外,在第3实施例的电动机上,平衡锤313重心的轴向位置处于轴承273的范围内。因此,轴承273支承了转子负荷的大部分,几乎没有负荷施加给轴承283。这样,通过减轻对轴承283施加的负荷,就可采用小直径的轴承,从而采用小外径电动机也能确保较高的可靠性。
(第4实施例)
以下说明装有本发明电动机的本发明的设备。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设备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中的设备是携带式电话机。发生振动用的电动机51是圆筒状无铁心电动机,在其旋转轴的端部设有偏心平衡锤52。另外,电动机51的向电动机内部线圈供电的供电端子、即2个板簧端子54伸出到框架之外。电动机51的框架周围用橡胶支架53包住,用设备的第一壳体58上的支架部59支承在壳体58上。另一方面,在第二壳体57上设有设备的底板55。在该底板上形成电气接合部、即供电面56。该设备如下构成,即,在将壳体57与壳体58组合后,电动机51被壳体58和底板55夹持,同时端子54与供电面56抵接。
如上所述,第4实施例的设备经过软质材料构成的支架将发生振动用电动机安装支承在设备上。另外,通过压接将供电端子与供电面之间进行电气连接,无需锡焊作业即可实现从设备底板向电动机的供电。该电动机在设备上的安装结构不仅能有效地将振动从电动机传递给设备,而且可将细径电动机安装到设备上,有助于实现设备自身的薄型轻量化。
如上所述,本发明一方面解决了因将磁铁和轴承沿轴向隔开配置产生的各种问题,一方面又实现了细径化,有助于携带式设备等的小型轻量化。而且在将振动电动机装入譬如携带式电话机使用时,连同电动机支架和偏心平衡锤在内,以最佳平衡状态决定它们的形状,以实现薄型、大振动、低电耗,有助于设备的小型化。
以上实施例说明的是携带式电话机中所装的发生振动用的圆筒形无铁心电动机,但不言而喻,本发明也适用于不装偏心平衡锤的电动机、譬如用作,设备机构部动力源的各种电动机。另外,实施例中说明的是装有电刷及整流子的电动机,但不言而喻,本发明也适用于不设电刷及整流子、一边用霍尔元件等位置检测元件检测转子位置一边旋转的无电刷电动机,或是不设位置检测元件、譬如一边根据线圈的感应电压得知转子位置一边旋转的无传感器电动机。
如上所述,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可在其宗旨范围内作各种应用展开。

Claims (20)

1.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a)框架;
(b)位于所述框架内且与所述框架同轴地固定的管子;
(c)内壁与所述管子嵌合的磁铁;
(d)隔着环状空隙与所述磁铁的外壁相对的线圈;
(e)同轴地配置于所述磁铁和所述线圈内且与所述线圈结合的旋转轴;
(f)配设在所述框架的端部且支承所述旋转轴的第一侧的第一轴承;
(g)位于所述框架内部且支承所述旋转轴的第二侧的第二轴承,
所述磁铁的长度为,其下端面超出所述管子的下端面,所述第二轴承在所述管子的下端面以下的位置固定于所述磁铁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用树脂材料构成并通过插入成形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入成形中,在形成所述第二轴承的同时将所述磁铁与所述管子及所述框架中的至少一方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铁的内壁上形成沿轴向延伸的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铁的内壁上形成沿轴向延伸的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铁的内壁上形成沿轴向延伸的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轴承的下端面形成外径大于所述磁铁内径的凸缘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轴承的下端面形成外径大于所述磁铁内径的凸缘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轴承的下端面形成外径大于所述磁铁内径的凸缘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壁上形成润滑油保持部。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壁上形成润滑油保持部。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壁上形成润滑油保持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轴上设有偏心平衡锤。
14.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a)框架;
(b)位于所述框架内且与所述框架同轴地固定的管子;
(c)内壁与所述管子嵌合的磁铁;
(d)隔着环状空隙与所述磁铁的外壁相对的线圈;
(e)同轴地配置于所述磁铁和所述线圈内且与所述线圈结合的旋转轴;
(f)配设在所述框架的端部且支承所述旋转轴的第一侧的第一轴承;
(g)位于所述框架内部且支承所述旋转轴的第二侧的第二轴承;
(h)具有旋转轴连结部和平衡锤部且将所述连结部与旋转轴连结的偏心平衡锤部,
所述平衡锤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框架的外径,所述平衡锤部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连结部的轴向长度,所述偏心平衡锤的重心的轴向位置处于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向长度范围内。
15.一种装有电动机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具有:
框架;
位于所述框架内且与所述框架同轴地固定的管子;
内壁与所述管子嵌合的磁铁;
隔着环状空隙与所述磁铁的外壁相对的线圈;
同轴地配置于所述磁铁和所述线圈内且与所述线圈结合的旋转轴;
配设在所述框架的端部且支承所述旋转轴的第一侧的第一轴承;
位于所述框架内部且支承所述旋转轴的第二侧的第二轴承;
具有旋转轴连结部和平衡锤部且将所述连结部与旋转轴连结的偏心平衡锤部,
所述平衡锤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框架的外径,所述平衡锤部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连结部的轴向长度,所述偏心平衡锤的重心的轴向位置处于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向长度范围内,
所述电动机经过由软质材料构成的支架安装于所述设备上。
16.一种设备,具有:
(a)壳体;
(b)安装于所述壳体中的电动机;
所述电动机具有:
(b-1)框架;
(b-2)露出到所述框架之外的供电端子
(b-3)位于所述框架内且与所述框架同轴地固定的管子;
(b-4)内壁与所述管子嵌合的磁铁;
(b-5)隔着环状空隙与所述磁铁的外壁相对的线圈;
(b-6)同轴地配置于所述磁铁和所述线圈内且与所述线圈结合的旋转轴;
(b-7)配设在所述框架的端部且支承所述旋转轴的第一侧的第一轴承;
(b-8)位于所述框架内部且支承所述旋转轴的第二侧的第二轴承;
(b-9)具有旋转轴连结部和平衡锤部且将所述连结部与旋转轴连结的偏心平衡锤部,
所述平衡锤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框架的外径,所述平衡锤部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连结部的轴向长度,所述偏心平衡锤的重心的轴向位置处于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向长度范围内,
(c)具有通过所述供电端子向所述线圈供电用的电气结合部的设备底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经过支架安装于所述设备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由软质材料构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通过用所述壳体和所述底板夹持所述电动机,使所述供电端子与所述电气结合部抵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经过由软质材料构成的支架安装于所述设备上。
CNB011034491A 2000-02-18 2001-02-08 细径电动机及装有该电动机的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507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0611/2000 2000-02-18
JP40611/00 2000-02-18
JP2000040611A JP2001231236A (ja) 2000-02-18 2000-02-18 円筒コアレスモ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9455A true CN1309455A (zh) 2001-08-22
CN1225075C CN1225075C (zh) 2005-10-26

Family

ID=18563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0344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5075C (zh) 2000-02-18 2001-02-08 细径电动机及装有该电动机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563242B2 (zh)
EP (1) EP1126583A3 (zh)
JP (1) JP2001231236A (zh)
CN (1) CN122507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2525B1 (en) 1992-03-05 2001-04-24 Brad A. Armstrong Image controllers with sheet connected sensors
US20040160414A1 (en) * 1996-07-05 2004-08-19 Armstrong Brad A. Image controller
US8674932B2 (en) * 1996-07-05 2014-03-18 Anascape, Ltd. Image controller
JP2002177884A (ja) * 2000-12-15 2002-06-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振動用小型モータ
JP2004215382A (ja) * 2002-12-27 2004-07-29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振動発生用小型モー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電子機器
KR100541103B1 (ko) * 2004-01-06 2006-01-1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바-타입 진동모터
TWI283957B (en) * 2004-02-13 2007-07-11 Samsung Electro Mech Bar type vibration motor
JP3902618B2 (ja) * 2004-03-22 2007-04-1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振動モータ及びその基板実装構造
JP2005295752A (ja) * 2004-04-02 2005-10-20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表面実装型振動モータ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携帯通信機器
CN2817199Y (zh) * 2004-11-30 2006-09-13 横店集团东磁有限公司 内振子振动电机
JP3995690B2 (ja) * 2005-06-07 2007-10-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振動モータ
JP4908987B2 (ja) * 2006-09-22 2012-04-04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ピストンリングの製法及び流体圧シリンダ
JP2009268330A (ja) * 2008-04-30 2009-11-12 Ricoh Elemex Corp コアレスモータ
JP5817328B2 (ja) * 2011-08-22 2015-11-1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時計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US9590463B2 (en) 2011-09-22 2017-03-07 Minebea Co., Ltd. Vibration generator moving vibrator by magnetic field generated by coil and holder used in vibration-generator
JP2015047525A (ja) * 2013-08-30 2015-03-16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装置
KR102626018B1 (ko) * 2016-12-02 2024-01-1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커플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조립체
CN116388429B (zh) * 2023-04-20 2024-03-01 上海莘汭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心杯电机转子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350305A (fr) * 1963-03-06 1964-01-24 Siemens Ag Moteur électrique à courant continu à rotor sans fer avec bobinage cylindrique
CH452033A (fr) * 1967-02-17 1968-05-15 Paillard Sa Moteur électrique miniature
DE2433770C2 (de) * 1974-07-13 1982-09-02 Interelectric AG, 6072 Sachseln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tators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JPS5829361A (ja) * 1981-08-14 1983-02-21 Hitachi Ltd コアレスモ−タ
JP2530518B2 (ja) * 1990-11-16 1996-09-04 東京パーツ工業株式会社 円筒コアレス振動モ―タ
JP3064500B2 (ja) * 1991-05-24 2000-07-12 東京パーツ工業株式会社 円筒型ブラシレス振動モ−タ
JP3120185B2 (ja) * 1991-07-16 2000-12-25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コアレスモータ
US5621260A (en) * 1992-10-07 1997-04-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reless motor
JPH0837753A (ja) * 1992-10-14 1996-02-06 Tokyo Parts Ind Co Ltd 偏心電機子鉄心を有する小型振動モータ
JP3129000B2 (ja) * 1992-10-14 2001-01-29 東京パーツ工業株式会社 円筒型スロットレス鉄心を備えた小型振動モータ
US5373207A (en) * 1993-09-17 1994-12-13 Tokyo Parts Industrial Co., Ltd. Brushless vibrator motor for a wireless silent alerting device
JP3351116B2 (ja) * 1994-08-30 2002-11-25 株式会社明電舎 垂直搬送装置のフレーム構造
JP2789447B2 (ja) * 1995-03-01 1998-08-20 シーアイ化成株式会社 超小型モータ、携帯機器用超小型振動モータ、並びに情報伝達装置
US5889349A (en) * 1995-10-23 1999-03-30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Cylindrical coreless vibrating motor
JPH0937510A (ja) * 1995-07-20 1997-02-07 Shicoh Eng Co Ltd 円筒形コアレス振動モ−タ
JPH09215293A (ja) * 1996-02-07 1997-08-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小型コアレスモータ
JPH1198756A (ja) * 1997-09-16 1999-04-09 Shicoh Eng Co Ltd 円筒形マイクロ振動モータ
WO1999023801A1 (fr) * 1997-10-31 1999-05-1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tructure de fixation de vibrateur
JP3530368B2 (ja) * 1997-12-16 2004-05-2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乾式電気集塵器
JP2000050597A (ja) * 1998-07-31 2000-02-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細型円筒コアレスモー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池駆動機器
JP2000134865A (ja) * 1998-10-27 2000-05-12 Tokyo Parts Ind Co Ltd 超細筒型コアレス振動モータ
JP2000295830A (ja) * 1999-04-06 2000-10-20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コアレスモータ
JP3349118B2 (ja) * 1999-07-23 2002-11-20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モータ及び携帯電話
JP2001037147A (ja) * 2000-01-01 2001-02-09 Nidec Copal Corp モータ用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20047388A1 (en) 2002-04-25
EP1126583A3 (en) 2004-01-21
US6563242B2 (en) 2003-05-13
EP1126583A2 (en) 2001-08-22
CN1225075C (zh) 2005-10-26
JP2001231236A (ja) 200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5075C (zh) 细径电动机及装有该电动机的设备
CN1299419C (zh) 振动电机
CN1215630C (zh) 电动机
CN1059520C (zh) 外转子式无电刷直流电动机
US20110309724A1 (en) Mo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447494A (zh) 振动电动机
CN1299420C (zh) 扁平振动马达
CN1747292A (zh) 振动电机和应用此振动电机的便携式终端设备
CN1160943A (zh) 无铁芯型bldc电动机及定子组件的制造方法
CN1228903C (zh) 圆盘型偏心转子及具有该转子的扁平型振动电机
CN1233084C (zh) 小型扁平电动机及装载该电动机的装置
US8076808B2 (en) Flat type vibration motor
CN1960142A (zh) 电动机
CN1214507C (zh) 振动电动机
US5780947A (en) Coreless motor
CN1269290C (zh) 具有高密度材料的偏心转子、制造方法及无铁心振动马达
CN1092410C (zh) 偏心转子和有该转子的扁平型振动电机及该转子制造方法
CN1447495A (zh) 硬币型振动电机
CN101057384A (zh) 内转子型振动电动机
CN1875533A (zh) 产生振动用电动机
JP3745975B2 (ja) 扁平な回転ヨーク型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CN1298095C (zh) 偏心转子和设有该转子的扁平式电机
CN217883114U (zh) 输出装置
CN2706946Y (zh) 一种空心杯振动马达
JP4565133B2 (ja) インナーロータ型振動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026

Termination date: 201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