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3064C - 新型生色组合物和记录材料 - Google Patents

新型生色组合物和记录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3064C
CN1303064C CNB018058116A CN01805811A CN1303064C CN 1303064 C CN1303064 C CN 1303064C CN B018058116 A CNB018058116 A CN B018058116A CN 01805811 A CN01805811 A CN 01805811A CN 1303064 C CN1303064 C CN 130306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rea
amino
compound
methyl
phen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8058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96346A (zh
Inventor
花岛和夫
小林博司
岩屋哲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mipro Kasei Kaisha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Kasei Kogy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0582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24685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0588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24685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0585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24685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0588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246860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05921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24684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0587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246857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0584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24685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0588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24685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2674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7796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Kasei Kogyo KK filed Critical Asahi Kasei Kogyo KK
Publication of CN1496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6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30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306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75/00Derivatives of urea,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any of the groups, the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 C07C275/28Derivatives of urea,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any of the groups, the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having nitrogen atoms of urea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75/42Derivatives of urea,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any of the groups, the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having nitrogen atoms of urea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a carbon skeleton being further substituted by carboxyl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9/00Tenebrescent materials, i.e. materials for which the range of wavelengths for energy absorption is changed as a result of excitation by some form of energy
    • C09K9/02Organic tenebrescent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B41M5/333Colour developing components therefor, e.g. acidic compounds
    • B41M5/3333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75/00Derivatives of urea,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any of the groups, the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 C07C275/28Derivatives of urea,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any of the groups, the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having nitrogen atoms of urea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75/40Derivatives of urea,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any of the groups, the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having nitrogen atoms of urea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a carbon skeleton being further substituted by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1/00Amides of sulfonic acids, i.e. compounds having singly-bound oxygen atoms of sulfo groups replaced by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 C07C311/30Sulfonamides, the carbon skeleton of the acid part being further substituted by singly-bound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 C07C311/45Sulfonamides, the carbon skeleton of the acid part being further substituted by singly-bound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at least one of the singly-bound nitrogen atoms being part of any of the groups, X being a hetero atom, Y being any atom, e.g. N-acylaminosulfonamides
    • C07C311/47Y being a hetero 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7/00Sulfones; Sulfoxides
    • C07C317/16Sulfones; Sulfoxides having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and singly-bound oxygen atom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 C07C317/22Sulfones; Sulfoxides having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and singly-bound oxygen atom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with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the carbon skelet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7/00Sulfones; Sulfoxides
    • C07C317/26Sulfones; Sulfoxides having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and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 C07C317/32Sulfones; Sulfoxides having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and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with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the carbon skeleton
    • C07C317/34Sulfones; Sulfoxides having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and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with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the carbon skeleton having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and amin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being part of the same non-condensed ring or of a condensed ring system containing that ring
    • C07C317/38Sulfones; Sulfoxides having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and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with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the carbon skeleton having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and amin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being part of the same non-condensed ring or of a condensed ring system containing that ring with the nitrogen atom of at least one amino group being part of any of the groups, X being a hetero atom, Y being any atom, e.g. N-acylaminosulfones
    • C07C317/42Y being a hetero ato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B41M5/337Additives; Binders
    • B41M5/3375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01/00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 C07C2601/12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with a six-membered ring
    • C07C2601/14The ring being saturat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t Sensitive Colour Forming Recording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下式表示的脲-脲烷化合物;制备该化合物的方法;含有该脲-脲烷化合物的显色剂;以及含有无色或浅色隐色染料的成色剂(式中,R表示脂族化合物残基等;A1和A2分别表示可选择取代的芳族化合物残基等)。

Description

新型生色组合物和记录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脲-脲烷化合物。本发明还涉及通过使用该脲-脲烷化合物获得的新型生色组合物,以及通过使用该生色组合物获得的记录材料。
本发明的生色组合物可以用作使用热、压力等记录能的记录材料的生色组合物,本发明尤其涉及能够赋予未着色部分(原始记录材料表面)和显色图象改进的储存稳定性的生色组合物,以及通过使用该生色组合物获得的记录材料,尤其是热敏记录材料。
背景技术
使用热、压力等记录能的各种化学生色体系是已知的。在这些体系当中,很早以来就已知有通常由双组分生色体系组成的生色体系,该双组分生色体系由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和在与染料前体接触时能够引起显色的显色剂组成,该生色体系通常用于记录材料。例如,使用压力记录的压敏记录材料,使用热记录的热敏记录材料和使用光记录的光敏记录材料。
压敏记录材料通常以平面形式使用,与纸类似。通常,通过将染料前体溶解在适合的溶剂中,将所得溶液乳化成几微米,再将乳液成型为微胶囊来获得压敏记录材料。将通过用微胶囊涂布基材获得的第一层纸(这里还称之为上纸)和通过用含有显色剂的显色剂层涂布另一基材获得的第二层纸(这里还称之为下纸)上下叠放在一起,使得微胶囊涂布表面和显色剂涂布表面彼此相对。当通过书写、敲击或类似方式施加压力于所得组件时,微胶囊被破坏,释放出包括染料前体的内容物。染料前体转移到显色剂层上,与显色剂接触,使得发生显色反应,获得了图象的记录。
在近年来,包括用热能记录的热敏记录方法常常在各种信息记录机器如传真机、打印机、记录器等中采用。用于热敏记录方法的热敏记录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性如高白度,类似于普通平面纸的外观和手感,以及用于记录的优异性能,例如,高显色灵敏度。热敏记录方法是理想的,例如在该方法中使用的装置是小的,不需要维护和不产生噪音。因此,热敏记录方法的使用范围在多种领域中得到增加,例如用于测量的记录器、传真机、打印机、计算机的终端、标签和用于铁路车票等的自动售票机领域。
在热敏记录方法中,主要使用通过在基材上形成含有双组分生色组合物的生色层获得的记录材料,并且热敏组合物的组分通过用热处理记录材料来相互接触,该热作为记录能由热压头(thermal head)、火印、激光束或类似物供给,从而进行显色和记录。用作生色组合物的许多组合物是通过使用无色或浅色、给电子染料前体(尤其是隐色染料)和酸性显色剂如酚类化合物获得的那些组合物。通过使用染料前体获得的记录材料的实例是通过使用结晶紫内酯和4,4′-异丙叉基二酚(双酚A)的结合物作为热敏生色组合物获得的热敏纸(参阅U.S.专利3539375等)。
作为用于上述各记录方法中的染料前体和显色剂,分别主要使用给电子化合物和受电子化合物。这是因为给电子化合物和受电子化合物例如具有以下优异的特性:作为给电子化合物的染料前体和作为受电子化合物的显色剂彼此接触获得了具有高密度的几乎瞬时显色的图象;能够获得接近白色的外观和能够获得各种色调如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黑色等。然而,所获得的显色图象的耐化学品性低劣,以致在与塑料板或橡皮中含有的增塑剂,或食物或化妆品中含有的化学品接触时,记录内容容易消失。还有,显色图象的记录储存稳定性是如此差,使得当曝露于阳光下相对短的时间时,记录内容褪色,或者更糟糕的是,记录内容消失。因此,包括染料前体和显色剂的生色组合物在它们的用途上明显受到限制,并且迫切希望对其进行改进。
在近年来,以双酚A为代表的酚类化合物被认为不适于使用,因为它们很可能是内分泌干扰因素,因此非酚类显色剂是优选的。
为了满足这种要求,例如,JP-A-59-115887和U.S.专利4521793公开了包括含有芳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和亚氨基化合物的生色组合物的结合物的记录材料,作为具有高存放稳定性的记录材料。这些参考文献公开了各种记录材料,其中通过施加记录能如热、压力、光或类似物来将两种生色组合物相互接触以进行反应。这些参考文献描述了通过适当选择生色组合物能够生成各种颜色如红色、橙色、黄色、浅褐色、暗褐色等。然而,在这些参考文献中公开的发明中,黑色的显色仍然是不充分的,而黑色是目前通常使用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中所迫切需要的。
JP-A-8-2111和JP-A-8-2112公开了具有含有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和脲化合物的生色层的热敏记录材料,作为通过使用非酚类显色剂获得的热敏记录材料。然而这些记录材料的着色密度低且具有不充分的存放稳定性。
JP-A-5-116459公开了具有含有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和磺酰脲化合物的热敏生色层的热敏记录材料。然而该记录材料的白度低且具有不充分的存放稳定性。
本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新型脲-脲烷化合物或脲-脲烷组合物,当在生色组合物中用作显色剂时,该化合物或组合物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特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图象保存性能和着色密度优异的新型生色组合物以及记录材料,尤其是热敏记录材料,它可以通过用使用各种脲-脲烷化合物或脲-脲烷组合物的任何一种生色组合物来获得。
另外,本发明涉及通过将各种添加剂加到脲-脲烷化合物或脲-脲烷组合物和染料前体中而具有进一步改进的性能特性的新型生色组合物,以及通过使用所述生色组合物获得的记录材料。
本发明人认真地调查了用于生色组合物的各种化合物的合成,结果发现特定化合物具有令人惊奇的优异性能特性,从而实现了本发明。此外,本发明人发现特定化合物与特定染料前体的结合表现出令人惊奇的优异性能特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内容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涉及特征在于用下式(c)表示和具有5,000或5,000以下的分子量的脲-脲烷化合物:
Figure C0180581100061
其中R是脂族化合物残基,A1和A2独立地是芳族化合物残基,脲基的氮原子分别直接键接于芳族环A1和A2的碳原子上,以及R、A1和A2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特征在于用下式(d)表示的脲-脲烷化合物:
其中R是脂族化合物残基,各苯环的氢原子可以被芳族化合物残基,脂族化合物残基,杂环化合物残基,羟基,硝基,腈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羧基,亚硝基,氨基,氧氨基,硝基氨基,肼基,脲基,异氰酸酯基,巯基,磺基或卤素原子取代,以及R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特征在于用下式(e)或(f)表示,具有至少一个脲烷基和至少一个脲基,总数不多于10并不少于3,以及具有5,000或5,000以下的分子量的脲-脲烷化合物:
Figure C0180581100072
其中R是脂族化合物残基,Y是芳族化合物残基、杂环化合物残基或脂族化合物残基,α1是不同于Y且具有2价或2价以上的芳族、杂环或脂族化合物残基,n是2或2以上的整数,并且各残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或
其中Z1和Y独立地是芳族化合物残基或杂环化合物残基,β1是具有2价或2价以上的脂族化合物残基,n是2或2以上的整数,以及各残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涉及特征在于用下式(g)或(h)表示的脲-脲烷化合物:
其中各苯环的氢原子可以被芳族化合物残基,脂族化合物残基,杂环化合物残基,羟基,硝基,腈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羧基,亚硝基,氨基,氧氨基,硝基氨基,肼基,脲基,异氰酸酯基,巯基,磺基或卤素原子取代,β1是具有2价或2价以上的脂族化合物残基,n是2或2以上的整数,以及各残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或
Figure C0180581100082
其中R独立地是脂族化合物残基,各苯环的氢原子可以被芳族化合物残基、脂族化合物残基或杂环化合物残基取代,各残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γ1是选自-SO2-、-O-、-(S)n-、-(CH2)n-、-CO-、-CONH-、-NH-、-CH(COOR1)-、-C(CF3)2-、-CR2R3-以及用式(a)表示的任意基团中的基团:
或者γ1不存在,R1、R2和R3各自是烷基,和n是1或2。
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涉及特征在于含有脲-脲烷化合物和稀释剂的脲-脲烷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的脲-脲烷组合物,其中稀释剂是脲化合物和/或脲烷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七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的脲-脲烷组合物,其中稀释剂是通过使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羟基化合物或氨基化合物反应获得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八个方面涉及通过使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羟基化合物和氨基化合物反应获得的脲-脲烷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含有50wt%或50wt%以上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至少一个脲基和至少一个脲烷基,总数是2-10,并具有5,000或5,000以下分子量的脲-脲烷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九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八个方面的脲-脲烷组合物,其中羟基化合物是酚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十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八个方面的脲-脲烷组合物,其中羟基化合物是醇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十一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到第十个方面中任一项的脲-脲烷组合物,其中氨基化合物是芳族氨基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十二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到第十一个方面中任一项的脲-脲烷组合物,其中多异氰酸酯化合物是芳族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十三个方面涉及生产脲-脲烷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羟基化合物反应,使得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摩尔数与羟基化合物的羟基当量数的比率为100/1至1/2,以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一些异氰酸酯基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然后加入氨基化合物以使其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其余异氰酸酯基反应,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
本发明的第十四个方面涉及生产脲-脲烷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氨基化合物反应,使得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摩尔数与氨基化合物的氨基当量数的比率为100/1至1/2,以由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一些异氰酸酯基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然后加入羟基化合物以使其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其余异氰酸酯基反应,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
本发明的第十五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或第十四个方面的脲-脲烷组合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连续进行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的反应和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的反应。
本发明的第十六个方面涉及生产脲-脲烷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氨基化合物与通过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羟基化合物反应获得的多异氰酸酯加合物反应,使得异氰酸酯基与氨基的当量比为2/1至1/100,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然后除去未反应的氨基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十七个方面涉及生产脲-脲烷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羟基化合物与通过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氨基化合物的反应获得的多异氰酸酯加合物反应,使得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的当量比为2/1至1/100,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然后除去未反应的羟基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十八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第十三到第十七个方面中任一项的脲-脲烷组合物的生产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不用溶剂进行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的反应和/或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的反应,或者通过使用相同的溶剂进行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的反应和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的反应。
本发明的第十九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到第十八个方面中任一项的脲-脲烷组合物的生产方法,其中在0-300℃的温度下进行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的反应和/或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的反应。
本发明的第二十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到第十九个方面中任一项的脲-脲烷组合物的生产方法,其中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的反应和/或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的反应。
本发明的第二十一个方面涉及包括含脲-脲烷化合物的显色剂的生色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十二个方面涉及包括含脲-脲烷化合物的显色剂以及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的生色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十三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二个方面的生色组合物,其中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是隐色染料。
本发明的第二十四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到二十三个方面的生色组合物,其中所述显色剂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到第四方面的任一项的脲-脲烷化合物、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到第十二方面的任一项的脲-脲烷组合物或通过本发明的第十三到第二十个方面的任一项的生产方法获得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十五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三和第二十四个方面中任一项的生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隐色染料是选自三芳基甲烷型隐色染料、荧烷型隐色染料、芴型隐色染料和二苯基甲烷型隐色染料中的至少一种隐色染料。
本发明的第二十六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三和第二十四个方面中任一项的生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隐色染料是用下式(i)表示的化合物:
其中Y2和Y3是烷基或烷氧基烷基,Y4是氢原子、烷基或烷氧基,Y5和Y6的每一个是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或烷氧基。
本发明的第二十七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三和第二十四方面中任一项的生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隐色染料是用下式(j)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C0180581100131
其中R5和R6的每一个是由式(k)或式(l)表示的基团:
Figure C0180581100132
(其中R11-R15的每一个是氢原子、卤素原子、1-8个碳原子的烷基、1-8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NR16R17,其中R16和R17的每一个是1-8个碳原子的烷基),或
Figure C0180581100133
(其中R18和R19各自是氢原子、1-8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苯基),以及R7-R10各自是氢原子、卤素原子、1-8个碳原子的烷基、1-8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NR20R21,其中R20和R21各自是1-8个碳原子的烷基。
本发明的第二十八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七方面中任一项的生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的熔点不高于500℃并不低于40℃。
本发明的第二十九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七个方面中任一项的生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包括选自由以下通式(V)或(VI)表示的化合物中的化合物:
其中各苯环的氢原子可以被芳族化合物残基、脂族化合物残基、杂环化合物残基、硝基、羟基、羧基、亚硝基、腈基、氨基甲酰基、脲基、异氰酸酯基、巯基、磺基、氨磺酰基或卤素原子取代,每个残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γ是选自-SO2-、-O-、-(S)n-、-(CH2)n-、-CO-、-CONH-和用式(a)表示的任意基团中的基团:
或者γ不存在,n是1或2;和
其中各苯环的氢原子可以被芳族化合物残基、脂族化合物残基、杂环化合物残基、羟基、硝基、腈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羧基、亚硝基、氨基、氧氨基、硝基氨基、肼基、脲基、异氰酸酯基、巯基、磺基或卤素原子置换,各残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δ是选自-SO2-、-O-、-(S)n-、-(CH2)n-、-CO-、-CONH-、-NH-、-CH(COOR1)-、-C(CF3)2-和-CR2R3-中的基团或不存在,R1、R2和R3各自是烷基,n是1或2。
本发明的第三十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七个方面中任一项的生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包括选自由以下结构式(XX)和(XXI)表示的化合物中的化合物:
Figure C0180581100152
本发明的第三十一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个方面中任一项的生色组合物,该组合物进一步包含可热熔的材料。
本发明的第三十二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一个方面的生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可热熔的材料是选自β-萘基苄基醚,对苄基联苯,1,2-二(间甲基苯氧基)乙烷,草酸二-对甲基苄基酯,1,2-二苯氧基甲基苯,间三联苯和硬脂酰胺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三十三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一个方面的生色组合物,其中可热熔的材料是用以下结构式(XVIII)表示的物质:
其中Y是-SO2-、-(S)n-、-O-、-CO-、-CH2-、-CH(C6H5)-、-C(CH3)2-、-COCO-、-CO3-、-COCH2CO-、-COOCH2-、-CONH-、-OCH2-和-NH-中的任何一个,n是1或2,各苯环的氢原子可以被卤素原子、羟基、硝基、亚硝基、腈基、异氰酸酯基、异硫氰酸酯基、巯基、氨磺酰基、磺酸基、氨基、芳族化合物残基、脂族化合物残基或杂环化合物残基取代。
本发明的第三十四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三个方面的生色组合物,其中可热熔的材料是用以下结构式(XIX)表示的物质:
Figure C0180581100162
其中各苯环的氢原子可以被卤素原子、羟基、硝基、亚硝基、腈基、异氰酸酯基、异硫氰酸酯基、巯基、氨磺酰基、磺酸基、氨基、芳族化合物残基、脂族化合物残基或杂环化合物残基置换。
本发明的第三十五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至第三十四个方面中任一项的生色组合物,所述组合物进一步包括异氰酸酯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三十六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至第三十四个方面中任一项的生色组合物,所述组合物进一步包括异氰酸酯化合物和亚氨基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三十七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至第三十六个方面中任一项的生色组合物,所述组合物进一步包括氨基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三十八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七个方面中任一项的生色组合物,其中显色剂进一步包括酸性显色剂。
本发明的第三十九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八个方面的生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酸性显色剂是选自2,2-双(4-羟苯基)-丙烷,4-异丙氧基苯基-4′-羟苯基砜,双(3-烯丙基-4-羟苯基)砜,2,4′-二羟基-二苯基砜和4,4′-[氧双(乙烯氧基-对亚苯基磺酰基)]二酚中的至少一种显色剂。
本发明的第四十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九个方面中任一项的生色组合物,所述组合物进一步包括荧光染料。
本发明的第四十一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至第四十个方面中任一项的生色组合物,所述组合物进一步包括存放稳定性赋予剂。
本发明的第四十二个方面涉及包括基材和在其上形成的生色层的记录材料,所述生色层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到第四个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脲-脲烷化合物、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到第二十个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脲-脲烷组合物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到第四十一个方面中的任一项的生色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四十三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二个方面的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在生色层上形成生色层的保护层。
本发明的第四十四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三个方面的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保护层包括水溶性聚合物。
本发明的第四十五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三和第四十四个方面中任一项的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保护层包括无机颜料和/或有机颜料。
本发明的第四十六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三至第四十五个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保护层包括润滑剂。
本发明的第四十七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二个方面的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在基材上形成中间层,并在所述中间层上形成生色层。
本发明的第四十八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七个方面的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中间层包括水溶性聚合物。
本发明的第四十九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七和第四十八个方面中任一项的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中间层包括无机颜料和/或有机颜料。
本发明的第五十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二个方面的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在与基材上形成生色层的面相反的基材面上形成背涂层。
本发明的第五十一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十个方面的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背涂层包括水溶性聚合物。
本发明的第五十二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十和第五十一个方面中任一项的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背涂层包括无机颜料和/或有机颜料。
本发明的第五十三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二至第五十二个方面中任一项的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使用选自水溶性聚合物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作为脲-脲烷化合物的分散剂。
本发明的第五十四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二至第五十二个方面中任一项的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一种选自聚(乙烯醇)、改性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缩合萘磺酸钠、多羧酸铵盐、水溶性低分子量共聚物和磺基丁二酸2-乙基己酯钠的化合物作为脲-脲烷化合物的分散剂。
本发明的第五十五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二至第五十四个方面中任一项的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一种选自水溶性聚合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化合物作为染料前体的分散剂。
本发明的第五十六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二至第五十四个方面中任一项的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使用选自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脂肪酸酯、聚氧化乙烯烷基醚硫酸酯和磺基丁二酸2-乙基己酯钠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作为染料前体的分散剂。
本发明的第五十七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二至第五十六个方面中任一项的记录材料,所述材料是热敏记录材料。
本发明的第五十八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十七个方面的热敏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脲-脲烷化合物的平均粒度不大于5μm并且不小于0.05μm。
本发明的第五十九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十七和第五十八个方面的热敏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在研磨脲-脲烷化合物时的液体温度是60℃或60℃以下。
本发明的第六十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十七至第五十九个方面中任一项的热敏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在研磨脲-脲烷化合物时的pH是5-10。
本发明的第六十一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十七至第六十个方面中任一项的热敏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使用选自水溶性聚合物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作为可热熔的材料的分散剂。
本发明的第六十二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十七至第六十个方面中任一项的热敏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使用选自聚(乙烯醇)、改性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缩合萘磺酸钠、多羧酸铵盐、水溶性低分子量共聚物和磺基丁二酸2-乙基己酯钠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作为可热熔的材料的分散剂。
本发明的第六十三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十七至第六十二个方面中任一项的热敏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将脲-脲烷化合物和可热熔的材料一起精细研磨。
本发明的第六十四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十七至第六十三个方面中任一项的热敏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用热敏记录材料的热敏记录层涂布的基材表面的pH是3-9。
本发明的第六十五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十七至第六十四个方面中任一项的热敏记录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用于形成热敏记录材料的热敏记录层的pH为5-12的热敏涂布液涂布在基材上。
本发明的第六十六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二个方面的记录材料,所述材料是热敏磁记录材料。
本发明的第六十七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十六个方面的热敏磁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在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包含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的热敏记录层,并在另一个面上形成磁记录层。
本发明的第六十八个方面涉及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十六或第六十七个方面的热敏磁记录材料的火车票。
本发明的第六十九个方面涉及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十六或第六十七个方面的热敏磁记录材料的票券。
本发明的第七十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二个方面的记录材料,所述材料是用于热敏记录的标签。
本发明的第七十一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十个方面的用于热敏记录的标签,其特征在于在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包含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的热敏记录层,以及在另一面上形成粘合剂层。
本发明的第七十二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十一个方面的用于热敏记录的标签,其特征在于在粘合剂层和基材之间形成背涂层。
本发明的第七十三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十一和第七十二个方面中任一项的用于热敏记录的标签,其特征在于在热敏记录层和基材之间形成中间层。
本发明的第七十四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十一至第七十三个方面中任一项的用于热敏记录的标签,其特征在于在热敏记录层上形成保护层。
本发明的第七十五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二个方面的记录材料,所述材料是多色热敏记录材料。
本发明的第七十六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十五个方面的多色热敏记录材料,其中在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至少两层热敏记录层,所述记录材料的特征在于所述热敏记录层的至少一层包括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
本发明的第七十七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十六个方面的多色热敏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在热敏记录层之间形成中间层。
本发明的第七十八个方面涉及多色热敏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和层压在基材一个面上的两层热敏记录层,所述记录层分别具有不同的显色温度并且分别以不同的色调进行显色,上热敏记录层可包括同时用作显色剂和色调还原剂的试剂,或包括可逆显色剂,以及下热敏记录层包括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
本发明的第七十九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十八个方面的多色热敏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在两层热敏记录层中,上层是能够在低温下显色和在高温下消色的低温生色层,以及下层是能够在高温下显色的高温生色层。
本发明的第八十个方面涉及用于激光标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在其表面上具有包括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的热敏记录层。
本发明的第八十一个方面涉及用于激光标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在其表面上具有包括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脲-脲烷显色剂和记录灵敏度改进剂的热敏记录层。
本发明的第八十二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十和第八十一个方面中任一项的用于激光标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在热敏记录层上具有包括水性粘结剂的保护层,所述粘结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0-80℃。
本发明的第八十三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十一个方面的用于激光标记的制品,其中记录灵敏度改进剂是选自氢氧化铝、白云母、硅灰石和高岭土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本发明第八十四个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十至第八十三个方面中任一项的用于激光标记的制品,所述制品是标签、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任何一种。
本发明的第八十五个方面涉及用于激光标记的制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包括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的生色标记组合物施涂于基材上,再将如此处理的基材干燥。
本发明的第八十六个方面涉及生产用于激光标记的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包括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和记录灵敏度改进剂的生色标记组合物施涂于基材上,再将如此处理的基材干燥。
本发明的第八十七个方面涉及标记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激光束照射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十至第八十四个方面中的任一项的用于激光标记的制品的热敏记录层。
本发明的第八十八个方面涉及生色标记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
本发明的第八十九个方面涉及生色标记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和记录灵敏度改进剂。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第一到第四个方面的脲-脲烷化合物各自具有至少一个脲基和至少一个脲烷基。
在本发明的第一到第四个方面的脲-脲烷化合物中,脂族化合物残基键接于脲烷基的端部氧原子上。因此,脲-脲烷化合物能够作为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尤其是热稳定性优异的化合物获得。而且,脲-脲烷化合物能够通过使用相对便宜的原料来获得。
另外,键接于脲烷基的端部氧原子的脂族化合物残基的起始醇化合物能够容易地去除,即使它在脲-脲烷化合物的合成反应中保持未反应也是如此。因此,脲-脲烷化合物能够以高纯度获得。
脲基端部的优选形式根据脲-脲烷化合物的分子大小来改变。在式(c)的脲-脲烷化合物中,脲基的各端部应该键接于芳族化合物残基上。芳族化合物残基优选是式(d)中所示的芳族环。在具有相对大分子尺寸的式(e)和(f)的脲-脲烷化合物中,在脲基的各端部的基团是例如如下所示:在式(e)中,各端部的基团可以是芳族化合物残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和脂族化合物残基中的任何一种,在式(f)中,各端部的基团可以是芳族化合物残基或杂环化合物残基。在式(e)和(f)二者中,脲基的各端部的基团优选是芳族化合物残基。脲基和脲烷基通过至少一个化合物残基(这种结构部分下文称之为脲-脲烷结构部分)彼此邻接。优选的是,仅有一个化合物残基存在于脲基和脲烷基之间。另外,该残基优选是芳族环。
虽然本发明的第一到第四个方面的脲-脲烷化合物作为显色剂起作用的具体机理尚不清楚,但据推测,该功能归因于在脲-脲烷结构部分中的脲基和脲烷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式(e)和(f)中,脲-脲烷结构部分的数目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一方面,在式(c)或(d)的脲-脲烷化合物中的一些情况下,脲-脲烷结构部分的数目是1。在这种情况下,推测如下:在式(c)或(d)的脲-脲烷化合物中,键接于脲基的各端部的残基限于最优选的残基,即芳族化合物残基,以便能使该化合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显色剂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式(e)或(f)中,键接于脲烷基的各端部的残基不必总是芳族化合物残基。
存在于分子中的脲-脲烷结构部分的数目是1-10,优选1-5,更优选2-4是足够的。
除了脲-脲烷结构部分以外,脲-脲烷化合物在分子中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其它脲基和脲烷基。
在本发明的第一到第四个方面的情况中使用的术语“脂族”包括术语“脂环族”。
在本发明的第一到第四个方面的情况中使用的术语“脂族化合物残基”是指通过残基中的脂族烃部分的碳原子键接的残基。这里使用的术语“芳族化合物残基”是指通过残基中的芳族环如苯环的碳原子键接的残基。这里使用的术语“杂环化合物残基”是指通过残基中形成杂环的碳原子键接的残基。
脂族化合物残基、杂环化合物残基和芳族化合物残基的取代基的优选实例是烷基,环烷基,苯基,酰胺基,烷氧基,硝基,腈基,卤素原子,甲酰基,二烷基氨基,甲苯磺酰基和甲烷磺酰基。
当考虑将本发明的第一到第四个方面的脲-脲烷化合物用作显色剂或用于热敏记录材料时,存在于本发明的第一到第四个方面的各脲-脲烷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的一个或多个脂族脲烷基和一个或多个脲基的总数不多于11并不少于2,优选不多于11并不少于3,更优选不多于11并不少于4。脲烷基与脲基的比率优选是1∶3到3∶1,更优选1∶2到2∶1,最优选1∶1。脲-脲烷化合物的分子量是5,000或5,000以下,优选2,000或2,000以下。
在热敏记录材料中,优选使用具有熔点的化合物。优选本发明的第一到第四个方面的脲-脲烷化合物的熔点在40℃到500℃,更优选在60℃到300℃,最优选在60℃到250℃的范围内。
对本发明的第一到第四个方面的各脲-脲烷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其中通过异氰酸酯化合物与醇化合物和胺化合物的反应来合成脲-脲烷化合物的方法因为简便而是优选的。
对制备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式(c)的脲-脲烷化合物的方法没有限制。该化合物例如能够通过使下式(m)的醇化合物与下式(n)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下式(o)的胺化合物例如按照以下所示的反应式(A′)或(B′)进行反应来获得:
      R-OH               (m)
其中R是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的脂族化合物残基;
      OCN-A1-NCO         (n)
其中A1是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的芳族化合物残基;和
      A2-NH2             (o)
其中A2是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的芳族化合物残基。
Figure C0180581100271
对制备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的式(d)的脲-脲烷化合物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该化合物例如能够通过使式(m)的醇化合物与下式(p)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下式(q)的胺化合物例如按照以下所示的反应式(C′)或(D′)进行反应来获得:
Figure C0180581100272
其中苯环的氢原子可以被芳族化合物残基、脂族化合物残基、杂环化合物残基、羟基、硝基、腈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羧基、亚硝基、氨基、氧氨基、硝基氨基、肼基、脲基、异氰酸酯基、巯基、磺基或卤素原子取代,以及各残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和
其中苯环的氢原子可以被芳族化合物残基、脂族化合物残基或杂环化合物残基取代,并且各残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
Figure C0180581100274
对制备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的式(e)的脲-脲烷化合物的方法没有限制。该化合物例如能够通过使通式(m)的醇化合物与以下通式(r)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以下通式(s)的胺化合物例如按照以下所示的反应式(E′)或(F′)进行反应来获得:
           OCN-Y-NCO                 (r)
其中Y是芳族化合物残基、杂环化合物残基或脂族化合物残基,并且各残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和
Figure C0180581100282
其中α1是具有2价或2价以上的芳族、脂族或杂环化合物残基,n是2或2以上的整数,并且各残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
Figure C0180581100283
对制备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的式(f)的脲-脲烷化合物的方法没有限制。该化合物例如能够通过使以下通式(t)的胺化合物与通式(r)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以下通式(u)的醇化合物例如按照以下所示的反应式(G′)或(H′)进行反应来获得:
              Z1-NH2                 (t)
其中Z1是芳族化合物残基或杂环化合物残基,并且各残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和
其中β1是具有2价或2价以上的脂族化合物残基,并且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n是2或2以上的整数。
Figure C0180581100293
对制备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的式(g)的脲-脲烷化合物的方法没有限制。该化合物例如能够通过使式(u)的醇化合物与式(p)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式(q)的胺化合物例如按照以下所示的反应式(I′)或(J′)进行反应来获得:
对制备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的式(h)的脲-脲烷化合物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该化合物例如能够通过使下式(XVII)的胺化合物与式(p)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通式(m)的醇化合物例如按照以下所示的反应式(K′)或(L′)进行反应来获得:
Figure C0180581100302
其中各苯环的氢原子可以被芳族化合物残基、脂族化合物残基、杂环化合物残基、硝基、羟基、羧基、亚硝基、腈基、氨基甲酰基、脲基、异氰酸酯基、巯基、磺基、氨磺酰基或卤素原子取代,各残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γ1是选自-SO2-、-O-、-(S)n-、-(CH2)n-、-CO-、-CONH-、-NH-、-CH(COOR1)-、-C(CF3)2-、-CR2R3-和用式(a)表示的任意基团中的基团:
或者γ1不存在,R1、R2和R3各自是烷基,n是1或2。
Figure C0180581100312
能够用于合成上式(c)-(h)的脲-脲烷化合物的式(m)-(u)的化合物将在以下详细说明。
作为通式(m)的醇化合物,可以使用任意醇化合物,只要它具有分别键接于脂族化合物的一个或多个碳原子上的一个或多个OH基团即可。醇化合物的实例是在溶剂手册(Solvent Handbook),KodanshaScientific Co.,Ltd.,第九印次(1989),327-420页和772-817页中描述的醇。醇化合物例如包括脂族醇如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叔丁醇,戊醇,环戊醇,叔戊醇,2-戊醇,异戊醇,己醇,3-己醇,环己醇,环己基甲醇,4-甲基-2-戊醇,庚醇,异庚醇,辛醇(octanol),2-乙基-1-己醇,辛醇(capryl alcohol),壬醇,异壬醇,癸醇,十一烷醇,十二烷醇,十三烷醇,十四烷醇,十六烷醇,十八烷醇,异硬脂醇等;不饱和脂族醇如烯丙醇,2-甲基-2-丙烯-1-醇,巴豆醇,炔丙醇等;具有键接于其上的芳族化合物残基的脂族醇,如苄醇,肉桂醇等;具有键接于其上的杂环化合物残基的脂族醇,如2-吡啶甲醇,3-吡啶甲醇,4-吡啶甲醇,糠醇等;卤化脂族醇如2-氯乙醇,1-氯-3-羟基丙烷等;乙二醇醚,如乙二醇单甲基醚,乙二醇单乙基醚,乙二醇单丙基醚,乙二醇单异丙基醚,乙二醇单丁基醚,乙二醇单异丁基醚,乙二醇单己基醚,乙二醇单苯基醚,二甘醇单甲基醚,二甘醇单乙基醚,二甘醇单丙基醚,二甘醇单异丙基醚,二廿醇单丁基醚,二甘醇单异丁基醚,二甘醇单己基醚,二甘醇单苯基醚,丙二醇单甲基醚,丙二醇单乙基醚,丙二醇单丙基醚,丙二醇单异丙基醚,丙二醇单丁基醚,丙二醇单异丁基醚,丙二醇单苯基醚,二丙二醇单甲基醚,二丙二醇单乙基醚,二丙二醇单丙基醚,二丙二醇单异丙基醚,二丙二醇单丁基醚,二丙二醇单异丁基醚,二丙二醇单苯基醚等;二醇如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己二醇,1,9-壬二醇,新戊二醇,甲基戊二醇等;脂族多元醇如甘油,蓖麻油,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己三醇,季戊四醇,α-甲基糖苷,山梨醇,蔗糖等;多元醇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己二酸酯衍生的多元醇,环氧基改性多元醇,聚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己内酯二醇,胺改性多元醇,通过将一种氧化烯或两种或多种氧化烯的混合物(例如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加入到多羟基醇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甘油和丙二醇)上获得的聚醚多元醇,丙烯酰基多元醇,氟化多元醇,聚丁二烯多元醇,多羟基多元醇,蓖麻油衍生的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含卤素的多元醇,含磷的多元醇等;和链烷醇胺如N,N-二烷基-乙醇胺,N,N-二烷基异丙醇胺,N-烷基二乙醇胺,N-烷基二异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N,N,N′,N′-四(2-羟乙基)乙二胺,N,N,N′,N′,-四(2-羟丙基)乙二胺等。
在上述例举的醇化合物中,优选具有一个OH基的一元醇,更优选具有10个或10个以下碳原子的脂族醇和乙二醇醚。
对式(n)的异氰酸酯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它是具有分别键接于碳原子上的两个或多个异氰酸酯基的芳族异氰酸酯。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包括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间亚苯基二异氰酸酯,邻亚苯基二异氰酸酯,2,5-二甲氧基苯-1,4-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邻联甲苯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醚二异氰酸酯,1,5-亚萘基二异氰酸酯,联茴香胺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三(4-苯基异氰酸酯)硫代磷酸酯,4,4′,4″-三异氰酸基-2,5-二甲氧基三苯基胺和4,4′,4″-三异氰酸基-三苯基胺。作为式(n)的异氰酸酯化合物,还可以使用二异氰酸酯二聚体如N,N′-(4,4′-二甲基-3,3′-二苯基二异氰酸基)-脲二酮(Desmodule TT,商品名),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聚体;和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如4,4′,4″-三甲基-3,3′,3″-三异氰酸基-2,4,6-三苯基氰脲酸酯。还可以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的水加合异氰酸酯,如1,3-双(3-异氰酸基-4-甲基苯基)脲;多元醇加合物如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Desmodule L和Coronate L,商品名);和胺加合物。还可以使用属于JP-A-10-76757的说明书和JP-A-10-95171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异氰酸酯加合化合物之列的具有两个或多个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这些参考文献的内容在这里引用供参考)。
在以上例举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中,具有键接于苯环的异氰酸酯基的芳族异氰酸酯是优选的。更优选的是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间亚苯基二异氰酸酯,邻亚苯基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邻联甲苯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醚二异氰酸酯,1,5-亚萘基二异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N,N′-(4,4′-二甲基-3,3′-二苯基二异氰酸基)脲二酮(Desmodule TT,商品名),4,4′,4″-三甲基-3,3′,3″-三异氰酸基-2,4,6-三苯基氰脲酸酯,1,3-双(3-异氰酸基-4-甲基-苯基)脲和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Desmodule L和Coronate L,商品名)。式(n)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特别优选的实例是甲苯二异氰酸酯。在甲苯二异氰酸酯当中,2,4-甲苯二异氰酸酯是优选的。除了2,4-甲苯二异氰酸酯以外,市场上通常销售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2,6-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可以低价格获得,并且也可以用作式(n)的异氰酸酯化合物。
作为通式(o)的胺化合物,例如可以提及芳族胺,如苯胺,邻甲苯胺,间甲苯胺,对甲苯胺,邻茴香胺,对茴香胺,对氨基苯乙醚,N,N-二甲基-对亚苯基二胺,N,N-二乙基-对亚苯基二胺,2,4-二甲氧基苯胺,2,5-二甲氧基苯胺,3,4-二甲氧基苯胺,对氨基-N-乙酰苯胺,对氨基苯甲酸,邻氨基苯酚,间氨基苯酚,对氨基苯酚,2,3-二甲苯胺,2,4-二甲苯胺,3,4-二甲苯胺,2,6-二甲苯胺,4-氨基苄腈,邻氨基苯甲酸,对甲酚定,2,5-二氯苯胺,2,6-二氯苯胺,3,4-二氯苯胺,3,5-二氯苯胺,2,4,5-三氯苯胺,α-萘基胺,氨基蒽,邻乙基苯胺,邻氯苯胺,间氯苯胺,对氯苯胺,N-甲基苯胺,N-乙基苯胺,N-丙基苯胺,N-丁基苯胺,N,N-乙酰乙酸替苯胺,溴化三甲基苯基铵,4,4′-二氨基-3,3′-二乙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苯甲酰苯胺,3,5-二氨基氯苯,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联甲苯胺碱,邻亚苯基二胺,间亚苯基二胺,对亚苯基二胺,2-氯-对亚苯基二胺,联茴香胺,对氨基苯甲酸甲酯,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对氨基苯甲酸正丙酯,对氨基苯甲酸异丙酯,对氨基苯甲酸丁酯,对氨基苯甲酸十二烷基酯,对氨基苯甲酸苄酯,邻氨基二苯甲酮,间氨基苯乙酮,对氨基苯乙酮,间氨基苯甲酰胺,邻氨基苯甲酰胺,对氨基苯甲酰胺,对氨基-N-甲基苯甲酰胺,3-氨基-4-甲基苯甲酰胺,3-氨基-4-甲氧基苯甲酰胺,3-氨基-4-氯苯甲酰胺,对-(N-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对-[N-(4-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对-[N-(4-氨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2-甲氧基-5-(N-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2-甲氧基-5-[N-(2′-甲基-3′-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2-甲氧基-5-[N-(2′-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5-乙酰氨基-2-甲氧基苯胺,4-乙酰氨基-苯胺,4-(N-甲基-N-乙酰氨基)苯胺,2,5-二乙氧基-4-(N-苯甲酰基氨基)苯胺,2,5-二甲氧基-4-(N-苯甲酰基氨基)苯胺,2-甲氧基-4-(N-苯甲酰基氨基)-5-甲基苯胺,4-氨磺酰基苯胺,3-氨磺酰基苯胺,2-(N-乙基-N-苯基氨基磺酰基)苯胺,4-二甲基氨基磺酰基苯胺,4-二乙基氨基磺酰基苯胺,磺胺噻唑,4-氨基二苯基砜,2-氯-5-N-苯基氨磺酰基苯胺,2-甲氧基-5-N,N-二乙基-氨磺酰基苯胺,2,5-二甲氧基-4-N-苯基氨磺酰基苯胺,2-甲氧基-5-苄基磺酰基苯胺,2-苯氧基磺酰基苯胺,2-(2′-氯苯氧基)磺酰基苯胺,3-苯胺基磺酰基-4-甲基苯胺,双[4-(间氨基苯氧基)苯基]砜,双[4-(对氨基苯氧基)苯基]砜,双[3-甲基-4-(对氨基苯氧基)苯基]砜,3,3′-二甲氧基-4,4′-二氨基联苯,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5,5′-二甲氧基联苯,2,2′,5,5′-四氯-4,4′-二氨基联苯,邻联甲苯胺砜,2,4′-二氨基联苯,2,2′-二氨基联苯,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联苯,3,3′-二氯-4,4′-二氨基联苯,2,2′-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4,4′-硫代双苯胺,2,2′-二硫代双苯胺,4,4′-二硫代双苯胺,4,4′-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氨基二苯基醚,3,4′-二氨基二苯基醚,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双(3-氨基-4-氯苯基)砜,双(3,4-二氨基苯基)砜,4,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砜,3,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胺,4,4′-亚乙基双苯胺,4,4′-二氨基-2,2′-二甲基二苄,3,3′-二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氨基二苯甲酮,1,4-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3-氨基-苯氧基)苯,9,9-双(4-氨基苯基)芴,2,2-双(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4,4′-双(4-氨基-苯氧基)联苯,3,3′,4,4′-四氨基二苯基醚,3,3′,4,4′-四氨基二苯基砜,3,3′4,4′-四氨基二苯甲酮,3-氨基苄腈,4-苯氧基苯胺,3-苯氧基苯胺,4,4′-亚甲基双邻甲苯胺,4,4′-(对亚苯基异亚丙基)-双-(2,6-二甲苯胺),邻氯-对硝基苯胺,邻硝基-对氯苯胺,2,6-二氯-4-硝基苯胺,5-氯-2-硝基苯胺,2-氨基-4-氯苯酚,邻硝基苯胺,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2-甲基-4-硝基苯胺,间硝基-对甲苯胺,2-氨基-5-硝基苄腈,米吐尔,2,4-二氨基苯酚,N-(β-羟乙基)-邻氨基苯酚-硫酸酯,对氨基苯磺酸,间氨基苯磺酸,4B酸,C酸,2B酸,对氟-苯胺,邻氟苯胺,3-氯-4-氟苯胺,2,4-二氟苯胺,2,3,4-三氟苯胺,间氨基三氟甲苯,间甲代苯二胺,2-氨基苯硫酚,2-氨基-3-溴-5-硝基苄腈,二苯基胺,对氨基二苯基胺,辛基化二苯基胺,2-甲基-4-甲氧基二苯基胺,N,N-二苯基-对亚苯基二胺,联茴香胺,3,3′-二氯联苯胺,4,4′-二氨基茋-2,2′-二磺酸,苄基乙基苯胺,1,8-萘二胺,对氨基萘磺酸钠,2-氨基-1-萘磺酸,H酸,J酸,苯基J酸,1,4-二氨基-蒽醌,1,4-二氨基-2,3-二氯蒽醌等。
式(p)的芳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包括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间亚苯基二异氰酸酯,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邻亚苯基二异氰酸酯等。其中,甲苯二异氰酸酯是优选的,2,4-甲苯二异氰酸酯是更优选的。
对式(q)的芳族胺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它具有直接分别键接于苯环的一个或多个碳原子上的一个或多个氨基。另外,苯环的氢原子可以用芳族化合物残基、脂族化合物残基、杂环化合物残基、羟基、硝基、腈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羧基、亚硝基、氧氨基、硝基氨基、肼基、脲基、异氰酸酯基、巯基、磺基或卤素原子取代。式(q)的芳族胺化合物包括例如芳族单胺如苯胺,邻甲苯胺,间甲苯胺,对甲苯胺,邻茴香胺,对茴香胺,对氨基苯乙醚,2,4-二甲氧基苯胺,2,5-二甲氧基苯胺,3,4-二甲氧基苯胺,对氨基-乙酰苯胺,羧基取代的苯胺(例如,对氨基苯甲酸),羟基取代的苯胺(例如,邻氨基苯酚,间氨基苯酚,对氨基苯酚和2-氨基-4-氯苯酚),2,3-二甲苯胺,2,4-二甲苯胺,3,4-二甲苯胺,2,6-二甲苯胺,腈取代的苯胺(例如,4-氨基苄腈),邻氨基苯甲酸,对甲酚定,卤素取代的苯胺(例如,2,5-二氯苯胺,2,6-二氯苯胺,3,4-二氯苯胺,3,5-二氯苯胺,2,4,5-三氯苯胺,邻氯苯胺,间氯苯胺和对氯苯胺),α-萘基胺,氨基蒽,邻乙基苯胺,对氨基苯甲酸甲酯,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对氨基苯甲酸正丙酯,对氨基苯甲酸异丙酯,对氨基苯甲酸丁酯,对氨基苯甲酸十二烷基酯,对氨基苯甲酸苄酯,邻氨基二苯甲酮,间氨基苯乙酮,对氨基苯乙酮,间氨基苯甲酰胺,邻氨基苯甲酰胺,对氨基苯甲酰胺,对氨基-N-甲基苯甲酰胺,3-氨基-4-甲基苯甲酰胺,3-氨基-4-甲氧基苯甲酰胺,3-氨基-4-氯苯甲酰胺,氨基甲酰基苯胺(例如对-(N-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对-[N-(4-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对-[N-(4-氨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2-甲氧基-5-(N-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2-甲氧基-5-[N-(2′-甲基-3′-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和2-甲氧基-5-[N-(2′-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5-乙酰基氨基-2-甲氧基苯胺,4-乙酰氨基苯胺,2-甲氧基-4-(N-苯甲酰基氨基)-5-甲基苯胺,氨磺酰基苯胺(例如4-氨磺酰基-苯胺,3-氨磺酰基苯胺,2-氯-5-N-苯基-氨磺酰基苯胺,2-甲氧基-5-N,N-二乙基氨磺酰基-苯胺和2,5-二甲氧基-4-N-苯基氨磺酰基苯胺),2-(N-乙基-N-苯基氨基磺酰基)苯胺,4-二甲基-氨基磺酰基苯胺,4-二乙基氨基磺酰基苯胺,磺胺噻唑,4-氨基二苯基砜,2-甲氧基-5-苄基磺酰基苯胺,2-苯氧基磺酰基苯胺,2-(2′-氯苯氧基)磺酰基苯胺,3-苯胺基磺酰基-4-甲基苯胺,硝基取代的苯胺(例如邻氯-对硝基苯胺,邻硝基对氯苯胺,2,6-二氯-4-硝基苯胺,5-氯-2-硝基苯胺,邻硝基苯胺,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2-甲基-4-硝基苯胺,间硝基-对甲苯胺和2-氨基-5-硝基苄腈),对氨基苯磺酸,间氨基苯磺酸,4B酸,C酸,2B酸,对氟苯胺,邻氟苯胺,3-氯-4-氟苯胺,2,4-二氟苯胺,2,3,4-三氟苯胺,间氨基三氟甲苯,2-氨基-3-溴-5-硝基苄腈等;具有包括羧基、亚硝基、氧氨基、硝基氨基、肼基、脲基、异氰酸酯基、巯基、磺基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的芳族单胺;和芳族二胺如4,4′-二氨基-3,3′-二乙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苯甲酰苯胺,3,5-二氨基氯苯,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联甲苯胺碱,联茴香胺,双[4-(间氨基苯氧基)苯基]砜,双[4-(对氨基苯氧基)苯基]砜,双[3-甲基-4-(对氨基苯氧基)苯基]砜,3,3′-二甲氧基-4,4′-二氨基联苯,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5,5′-二甲氧基联苯,2,2′,5,5′-四氯-4,4′-二氨基联苯,邻甲苯胺砜,2,4′-二氨基联苯,2,2′-二氨基联苯,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联苯,3,3′-二氯-4,4′-二氨基联苯,2,2′-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4,4′-硫代双苯胺,2,2′-二硫代双苯胺,4,4′-二硫代双苯胺,4,4′-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氨基二苯基醚,3,4′-二氨基二苯基醚,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双(3-氨基-4-氯苯基)砜,双(3,4-二氨基苯基)砜,4,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砜,3,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胺,4,4′-亚乙基双苯胺,4,4′-二氨基-2,2′-二甲基二苄,3,3′-二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氨基二苯甲酮,1,4-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3-氨基苯氧基)苯,9,9-双(4-氨基苯基)芴,2,2-双(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4,4′-双(4-氨基苯氧基)联苯,联茴香胺,3,3′-二氯联苯胺等。其中,芳族单胺是优选使用的,苯胺和苯胺衍生物是最优选使用的。
对式(r)的异氰酸酯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它具有分别键接于碳原子上的两个或多个异氰酸酯基。该化合物例如包括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间亚苯基二异氰酸酯,邻亚苯基二异氰酸酯,2,5-二甲氧基苯-1,4-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邻联甲苯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醚二异氰酸酯,1,5-亚萘基二异氰酸酯,联茴香胺二异氰酸酯,9-乙基-咔唑-3,6-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三(4-苯基异氰酸酯)硫代磷酸酯,4,4′,4″-三异氰酸基-2,5-二甲氧基三苯基胺,4,4′,4″-三异氰酸基三苯基胺,间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二聚酸二异氰酸酯,异亚丙基双-4-环己基-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
作为式(r)的异氰酸酯化合物,还可以使用二异氰酸酯二聚体如N,N′-(4,4′-二甲基-3,3′-二苯基二异氰酸基)-脲二酮(Desmodule TT,商品名),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聚体;和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如4,4′,4″-三甲基-3,3′,3″-三异氰酸基-2,4,6-三苯基氰脲酸酯。还可以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的水加合异氰酸酯,如1,3-双(3-异氰酸基-4-甲基苯基)脲;多元醇加合物如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Desmodule L和Coronate L,商品名);和胺加合物。还可以使用属于JP-A-10-76757的说明书和JP-A-10-95171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异氰酸酯加合化合物之列的具有两个或多个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这些参考文献的内容在这里引用供参考)。
在以上例举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中,带有键接于苯环的异氰酸酯基的芳族异氰酸酯是优选的。更优选的是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间亚苯基二异氰酸酯,邻亚苯基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邻联甲苯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醚二异氰酸酯,1,5-亚萘基二异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N,N′-(4,4′-二甲基-3,3′-二苯基二异氰酸基)脲二酮(Desmodule TT,商品名),4,4′,4″-三甲基-3,3′,3″-三异氰酸基-2,4,6-三苯基氰脲酸酯,1,3-双(3-异氰酸基-4-甲基苯基)脲和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Desmodule L和Coronate L,商品名)。式(r)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特别优选的实例是甲苯二异氰酸酯。在甲苯二异氰酸酯当中,2,4-甲苯二异氰酸酯是优选的。除了2,4-甲苯二异氰酸酯以外,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2,6-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在市场上普遍有售,可以低价获得,并且也可以用作式(r)的异氰酸酯化合物。
对通式(s)的胺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它具有两个或多个氨基。该化合物例如包括芳族胺如4,4′-二氨基-3,3′-二乙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苯甲酰苯胺,3,5-二氨基氯苯,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联甲苯胺碱,联茴香胺,双[4-(间氨基苯氧基)苯基]砜,双[4-(对氨基苯氧基)苯基]砜,双[3-甲基-4-(对氨基苯氧基)苯基]砜,3,3′-二甲氧基-4,4′-二氨基联苯,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5,5′-二甲氧基联苯,2,2′,5,5′-四氯-4,4′-二氨基联苯,邻联甲苯胺砜,2,4′-二氨基联苯,2,2′-二氨基联苯,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联苯,3,3′-二氯-4,4′-二氨基联苯,2,2′-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4,4′-硫代双苯胺,2,2′-二硫代双苯胺,4,4′-二硫代双苯胺,4,4′-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氨基二苯基醚,3,4′-二氨基二苯基醚,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双(3-氨基-4-氯苯基)砜,双(3,4-二氨基苯基)砜,4,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砜,3,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胺,4,4′-亚乙基双苯胺,4,4′-二氨基-2,2′-二甲基二苄,3,3′-二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氨基二苯甲酮,1,4-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3-氨基苯氧基)苯,9,9-双(4-氨基苯基)芴,2,2-双(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4,4′-双(4-氨基苯氧基)联苯,联茴香胺,3,3′-二氯联苯胺,联甲苯胺碱,邻亚苯基二胺,间亚苯基二胺,对亚苯基二胺等;杂环化合物胺如胍胺,乙酰胍胺,2,4-二氨基-6-[2′-甲基咪唑基-(1)]乙基-S-三嗪,2,3-二氨基-吡啶,2,5-二氨基吡啶,2,3,5-三氨基吡啶,双(氨基丙基)哌嗪等;和脂族胺如甲烷二胺,1,2-二氨基丙烷,1,3-二氨基丙烷,1,4-二氨基丁烷,1,3-二氨基-2-羟基丙烷,亚乙基二胺,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四亚乙基五胺,N-甲基-3,3′-亚氨基双(丙基胺),六亚甲基二胺,双(氨基甲基)环己烷,异佛尔酮二胺,异亚丙基双(氨基环己烷),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间亚二甲苯基二胺等。在以上例举的胺化合物中,芳族胺是优选的,具有至少两个氨基并用下式(VIII)表示的苯胺衍生物是特别优选的:
Figure C0180581100411
其中R1、R2、R3和R4独立地是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烷氧基或氨基,X1和X2独立是氨基或用下式(b)表示的基团:
Y1是-SO2-、-O-、-(S)n-、-(CH2)n-、-CO-、-CONH-、-NH-、-CH(COOR1)-、-C(CF3)2-、-CR2R3-和用式(a)表示的任意一个基团中的任何一个:
Figure C0180581100421
或不存在,R1、R2和R3各自是烷基,n是1或2。
通式(t)的胺化合物包括芳族胺如苯胺,邻甲苯胺,间甲苯胺,对甲苯胺,邻茴香胺,对茴香胺,对氨基苯乙醚,N,N-二甲基-对-亚苯基二胺,N,N-二乙基-对亚苯基二胺,2,4-二甲氧基苯胺,2,5-二甲氧基苯胺,3,4-二甲氧基苯胺,对氨基-乙酰苯胺,对氨基苯甲酸,邻氨基苯酚,间氨基苯酚,对氨基苯酚,2,3-二甲苯胺,2,4-二甲苯胺,3,4-二甲苯胺,2,6-二甲苯胺,4-氨基苄腈,邻氨基苯甲酸,对甲酚定,2,5-二氯苯胺,2,6-二氯苯胺,3,4-二氯苯胺,3,5-二氯苯胺,2,4,5-三氯苯胺,α-萘胺,氨基蒽,邻乙基苯胺,邻氯苯胺,间氯苯胺,对氯苯胺,N-甲基苯胺,N-乙基苯胺,N-丙基苯胺,N-丁基苯胺,N,N-二缩水甘油基苯胺,N,N-二缩水甘油基-邻甲苯胺,乙酰乙酸苯胺,溴化三甲基苯基铵,4,4′-二氨基-3,3′-二乙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苯甲酰苯胺,3,5-二氨基氯苯,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联甲苯胺碱,邻亚苯基二胺,间亚苯基二胺,对亚苯基二胺,2-氯-对亚苯基二胺,联茴香胺,对氨基苯甲酸甲酯,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对氨基苯甲酸正丙酯,对氨基苯甲酸异丙酯,对氨基苯甲酸丁酯,对氨基苯甲酸十二烷基酯,对氨基苯甲酸苄酯,邻氨基二苯甲酮,间氨基苯乙酮,对氨基苯乙酮,间氨基苯甲酰胺,邻氨基苯甲酰胺,对氨基苯甲酰胺,对-氨基-N-甲基苯甲酰胺,3-氨基-4-甲基苯甲酰胺,3-氨基-4-甲氧基苯甲酰胺,3-氨基-4-氯苯甲酰胺,对-(N-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对-[N-(4-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对[N-(4-氨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2-甲氧基-5-(N-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2-甲氧基-5-[N-(2′-甲基-3′-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2-甲氧基-5-[N-(2′-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5-乙酰基氨基-2-甲氧基苯胺,4-乙酰氨基苯胺,4-(N-甲基-N-乙酰氨基)苯胺,2,5-二乙氧基-4-(N-苯甲酰基氨基)苯胺,2,5-二甲氧基-4-(N-苯甲酰基氨基)苯胺,2-甲氧基-4-(N-苯甲酰基-氨基)-5-甲基苯胺,4-氨磺酰基苯胺,3-氨磺酰基苯胺,2-(N-乙基-N-苯基氨基磺酰基)-苯胺,4-二甲氨基磺酰基苯胺,4-二乙氨基磺酰基苯胺,磺胺噻唑,4-氨基二苯基砜,2-氯-5-N-苯基氨磺酰基苯胺,2-甲氧基-5-N,N-二乙基氨磺酰基苯胺,2,5-二甲氧基-4-N-苯基氨磺酰基苯胺,2-甲氧基-5-苄基磺酰基苯胺,2-苯氧基磺酰基苯胺,2-(2′-氯-苯氧基)磺酰基苯胺,3-苯氨基磺酰基-4-甲基苯胺,双[4-(间氨基苯氧基)苯基]砜,双[4-(对氨基苯氧基)苯基]砜,双[3-甲基-4-(对氨基苯氧基)苯基]砜,3,3′-二甲氧基-4,4′-二氨基联苯,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5,5′-二甲氧基联苯,2,2′,5,5′-四氯-4,4′-二氨基联苯,邻联甲苯胺砜,2,4′-二氨基联苯,2,2′-二氨基联苯,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联苯,3,3′-二氯-4,4′-二氨基联苯,2,2′-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4,4′-硫代双苯胺,2,2′-二硫代双苯胺,4,4′-二硫代双苯胺,4,4′-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氨基二苯基醚,3,4′-二氨基二苯基醚,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双(3-氨基-4-氯苯基)砜,双(3,4-二氨基苯基)砜,4,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砜,3,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胺,4,4′-亚乙基双苯胺,4,4′-二氨基-2,2′-二甲基二苄,3,3′-二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氨基二苯甲酮,1,4-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3-氨基苯氧基)苯,9,9-双(4-氨基苯基)芴,2,2-双(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4,4′-双(4-氨基苯氧基)联苯,3,3′,4,4′-四氨基二苯基醚,3,3′,4,4′-四氨基二苯基砜,3,3′,4,4′-四氨基二苯甲酮,3-氨基苄腈,4-苯氧基苯胺,3-苯氧基苯胺,4,4′-亚甲基双-邻甲苯胺,4,4′-(对亚苯基异亚丙基)-双-(2,6-二甲苯胺),邻氯-对硝基苯胺,邻硝基-对氯苯胺,2,6-二氯-4-硝基苯胺,5-氯-2-硝基苯胺,2-氨基-4-氯苯酚,邻硝基苯胺,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2-甲基-4-硝基苯胺,间硝基-对甲苯胺,2-氨基-5-硝基苄腈,米吐尔,2,4-二氨基苯酚,N-(β-羟乙基)-邻氨基苯酚硫酸酯,对氨基苯磺酸,间氨基苯磺酸,4B酸,C酸,2B酸,对氟苯胺,邻氟苯胺,3-氯-4-氟苯胺,2,4-二氟苯胺,2,3,4-三氟苯胺,间-氨基三氟甲苯,间甲代苯二胺,2-氨基苯硫酚,2-氨基-3-溴-5-硝基苄腈,二苯基胺,对氨基二苯基胺,辛基化二苯基胺,2-甲基-4-甲氧基二苯基胺,N,N-二苯基-对亚苯基二胺,联茴香胺,3,3′-二氯联苯胺,4,4′-二氨基茋-2,2′-二磺酸,苄乙基苯胺,1,8-萘二胺,对氨基萘磺酸钠,2-氨基-1-萘磺酸,H酸,J酸,苯基J酸,1,4-二氨基-蒽醌,1,4-二氨基-2,3-二氯蒽醌等;和杂环化合物胺如3-氨基-1,2,4-三唑,2-氨基吡啶,3-氨基吡啶,4-氨基吡啶,α-氨基-ε-己内酰胺,乙酰胍胺,2,4-二氨基-6-[2′-甲基咪唑基-(1)]乙基-S-三嗪,2,3-二氨基吡啶,2,5-二氨基吡啶,2,3,5-三氨基吡啶,1-氨基-4-甲基哌嗪,1-(2-氨基乙基)哌嗪,双(氨基丙基)哌嗪,N-(3-氨基丙基)吗啉等。在这些当中,芳族单胺是优选使用的。
对通式(u)的醇化合物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它是具有两个或多个OH基的多元醇化合物。醇化合物包括二醇如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己二醇,1,9-壬二醇,新戊二醇,甲基戊二醇等;脂族多元醇如甘油,蓖麻油,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己三醇,季戊四醇,α-甲基糖苷,山梨醇,蔗糖等;多元醇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己二酸酯衍生的多元醇,环氧基改性多元醇,聚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己内酯二醇,胺改性的多元醇,通过将一种氧化烯或两种或多种氧化烯的混合物(例如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加成到一种多羟基醇或两种或多种多羟基醇的混合物(如甘油和丙二醇)上获得的聚醚多元醇,丙烯酰基多元醇,氟化多元醇,聚丁二烯多元醇,多羟基多元醇,蓖麻油衍生的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含卤素的多元醇,含磷的多元醇等;和链烷醇胺如N-烷基二乙醇胺,N-烷基二异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N,N,N′,N′-四(2-羟乙基)亚乙基二胺,N,N,N′,N′,-四(2-羟丙基)亚乙基二胺等。在这些当中,二醇、脂族多元醇、链烷醇胺和具有2,000或2,000以下的分子量的多元醇是优选使用的。
通式(XVII)的胺化合物例如包括芳族二胺如4,4′-二氨基-3,3′-二乙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苯甲酰苯胺,3,5-二氨基氯苯,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联甲苯胺碱,联茴香胺,双[4-(间氨基苯氧基)苯基]砜,双[4-(对氨基苯氧基)苯基]砜,双[3-甲基-4-(对氨基苯氧基)苯基]砜,3,3′-二甲氧基-4,4′-二氨基联苯,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5,5′-二甲氧基联苯,2,2′,5,5′-四氯-4,4′-二氨基联苯,邻联甲苯胺砜,2,4′-二氨基联苯,2,2′-二氨基联苯,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联苯,3,3′-二氯-4,4′-二氨基联苯,2,2′-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4,4′-硫代双苯胺,2,2′-二硫代双苯胺,4,4′-二硫代双苯胺,4,4′-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氨基二苯基醚,3,4′-二氨基二苯基醚,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双(3-氨基-4-氯苯基)砜,双(3,4-二氨基苯基)砜,4,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砜,3,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胺,4,4′-亚乙基双苯胺,4,4′-二氨基-2,2′-二甲基二苄,3,3′-二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氨基二苯甲酮,1,4-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3-氨基苯氧基)苯,9,9-双(4-氨基苯基)芴,2,2-双(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4,4′-双(4-氨基苯氧基)联苯,联茴香胺,3,3′-二氯联苯胺等。其中γ1是磺酰基或亚甲基的通式(XVII)的胺化合物是优选的。
为了获得本发明的第一到第四个方面的各脲-脲烷化合物,将异氰酸酯和相应的反应剂混合,以在有机溶剂中或无溶剂的情况下反应,此后,进行过滤,结晶,去溶剂化等,以收集晶体,从而获得所需的化合物。反应可以过量使用分子中具有两个或多个基团的物质并将与该基团反应的另一物质以小部分添加到其中的方法来进行。当采用该方法时,有可能仅使两个或多个基团中的一个反应。另外,优选彻底搅拌该体系,以使添加的物质在添加后立即充分分散。以上适用于这里例举的脲-脲烷化合物的任何一种。反应的方法不限于以上方法,可以采用任何方法,只要能够获得如以上相同的结果。作为各反应试剂,根据目的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化合物。作为溶剂,可以使用任何溶剂,只要它不与异氰酸酯基和反应试剂的官能团反应。溶剂例如包括脂族烃类,脂环族烃类,芳族烃类,氯化脂族烃类,氯化芳族烃类,氯化脂环族烃类和酮类。溶解异氰酸酯并且反应产物在其中具有低溶解度的甲基乙基酮、甲苯等是特别优选的。通过以上反应工序获得的反应产物不总是单一化合物,而是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获得取代基位置不同的化合物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第一到第四个方面的脲-脲烷化合物的具体实例是以下化合物((S-1)-(S-70))。
Figure C0180581100521
Figure C0180581100541
Figure C0180581100551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到第十二个方面的各脲-脲烷组合物和通过本发明的第十三到第二十个方面的生产方法获得脲-脲烷组合物优选包括50wt%或50wt%以上,更优选60wt%或60wt%以上,进一步优选70wt%或70wt%以上的脲-脲烷化合物,所述脲-脲烷化合物的分子中具有至少一个脲烷基(-NHCOO-)和至少一个脲基(-NHCONH-),脲烷基和脲基的总数为2-10个,并且具有5,000或5,000以下分子量。
这种脲-脲烷组合物能够与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结合使用,以获得用于热敏记录材料或压敏记录材料的生色组合物。该生色组合物是非常有效的,其具有优异的生色能力和印刷品保存性能。
作为脲-脲烷组合物的主要成分的脲-脲烷化合物在分子中具有至少一个脲基和至少一个脲烷基。脲基和脲烷基优选经至少一个化合物残基彼此相邻(下文将这种结构部分称之为脲-脲烷结构部分)。脲烷基和脲基的总数不多于10和不少于2,优选不多于10和不少于3,更优选不多于10和不少于4。
脲-脲烷化合物分子中的脲烷基与脲基的比率优选是1∶3-3∶1,更优选1∶2-2∶1,最优选1∶1。脲-脲烷化合物的分子量是5,000或5,000以下,优选2,000或2,000以下。
脲-脲烷化合物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到第十二个方面的各脲-脲烷组合物中的含量是50wt%或50wt%以上。这种脲-脲烷组合物能够通过相对简单的生产方法来生产。另一方面,它能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特性,因为高比例的脲-脲烷化合物能够表现出优异的显色能力和保存性能,这些是生色组合物所需要的。另外,作为脲-脲烷化合物,可以使用单一化合物或两种或多种化合物(包括异构体)的混合物。
此外,两种或多种包括异构体的化合物的混合物可以用作脲-脲烷化合物,以改进显色能力,保存性能等。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脲-脲烷化合物可以用不会减弱本发明效果的物质适当稀释。这种稀释剂例如包括可热熔的物质,酸性显色剂,胺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脲化合物,脲烷化合物等,下文将对其进行描述。在这些当中,具有类似于脲-脲烷化合物的结构的脲化合物和脲烷化合物是优选的,因为它们能够改进灵敏度。另外,通过使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羟基化合物或氨基化合物反应获得的化合物是优选的。这种稀释剂优选以基于脲-脲烷化合物和稀释剂总重量的0.0001-50wt%的比例含在所得稀释物中。稀释剂的含量更优选是40wt%或40wt%以下,还更优选30wt%或30wt%以下,以便表现出保存性能。稀释剂的含量更优选是0.01wt%或0.01wt%以上,还更优选1wt%或1wt%以上,以改进灵敏度。在一些情况下,在脲-脲烷化合物的合成反应中制备这种稀释剂。当添加稀释剂时,为改进灵敏度,优选在合成反应过程中添加。例如,优选的是包括稀释剂及在分子结构中具有至少一个脲基和至少一个脲烷基(总数为2-10个)和具有5,000或5,000以下的分子量的脲-脲烷化合物的脲-脲烷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0.0001-50wt%比例的稀释剂。在本发明的第八到第十二个方面的组合物和通过本发明的第十三到第二十个方面的生产方法生产的组合物的情况下,也发现了相同的效果。
从在热敏记录材料中的应用考虑,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到第十二个方面的各脲-脲烷组合物优选是具有熔点的无色或浅色固体。组合物的熔点优选是40℃-300℃,更优选是60℃-260℃。
作为生产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到第十二个方面的任意脲-脲烷组合物的方法,优选采用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至少一个异氰酸酯基和羟基化合物的羟基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然后从相同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剩余未反应的异氰酸酯基和氨基化合物的氨基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的方法;或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至少一个异氰酸酯基和氨基化合物的氨基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然后从相同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剩余未反应的异氰酸酯基和羟基化合物的羟基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的方法。
当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羟基化合物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时,能够有效地通过以下方法获得脲-脲烷组合物:使用相对于羟基过量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将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以1分子/羟基化合物的羟基的量与羟基化合物键合,以使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仅一个异氰酸酯基反应并留下至少一个未反应的异氰酸酯基,然后使剩余未反应的异氰酸酯基与氨基化合物反应,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在这种情况下,优选通过使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羟基化合物反应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使得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摩尔数与羟基化合物的羟基当量数的比率为100/1-1/2,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当量数与羟基化合物的羟基当量数的比率为1000/1-1/1。
在将羟基化合物加到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中时,羟基化合物优选以小份添加,使得多异氰酸酯化合物总是以相对羟基过量的方式存在于反应体系中。当反应在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摩尔数与羟基化合物的羟基当量数的比率接近1/1,例如5/1-1/2下进行时,这种添加方法是特别优选的。
类似地,当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氨基化合物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时,脲-脲烷组合物能够有效地通过以下方法来获得:使用相对于氨基过量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将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以1分子/氨基化合物的氨基的量结合于氨基化合物,以使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一个异氰酸酯基反应并留下至少一个未反应的异氰酸酯基,然后使剩余未反应的异氰酸酯基与羟基化合物反应,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在这种情况下,优选通过使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氨基化合物反应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使得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摩尔数与氨基化合物的氨基当量数的比率是100/1-1/2,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当量数与氨基化合物的氨基当量数的比率是1000/1-1/1。
在将氨基化合物加到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中时,优选以小份添加氨基化合物,使得多异氰酸酯化合物总是相对氨基过量存在于反应体系中。当反应在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摩尔数与氨基化合物的氨基当量数的比率接近1/1,例如5/1-1/2下进行时,这种添加方法是特别优选的。
在生产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到第十二个方面的任意脲烷-脲组合物的方法中,用于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羟基化合物的反应优选在没有溶剂的情况下进行或通过将没有溶剂的羟基化合物、具有溶剂的羟基化合物的稀释物或羟基化合物在溶剂中的分散体连续或按份地添加、滴加或倒入到具有溶剂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稀释物或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在溶剂中的分散体中来进行。类似地,用于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氨基化合物的反应可以在没有溶剂的情况下进行,或通过将没有溶剂的氨基化合物、具有溶剂的氨基化合物的稀释物或氨基化合物在溶剂中的分散体连续或按份地添加、滴加或倒入到具有溶剂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稀释物或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在溶剂中的分散体中来进行。
包括将羟基化合物或氨基化合物以小份加到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中的以上生产方法在以下情况下是特别优选的:在生产脲-脲烷组合物的反应方法中,在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分子中留下至少一个异氰酸酯基的同时,使其余异氰酸酯基与羟基化合物或氨基化合物反应以分别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或脲基。而且,当具有两个或多个羟基的羟基化合物或具有两个或多个氨基的氨基化合物与具有两个或多个异氰酸酯基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时,所述生产方法是优选的。
在进行以上反应时,优选彻底搅拌该体系,从而使得添加、滴加或倒入多异氰酸酯中的羟基或氨基化合物立即和充分分散。优选例如通过调节反应器中的搅拌速度,选择搅拌叶片或设定挡板来彻底搅拌反应体系。
优选单独和连续地进行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的反应和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的反应。当它们同时进行时,脲-脲烷组合物中的脲-脲烷化合物含量不希望地被降低。优选连续进行这些形成脲烷基的反应和形成脲基的反应。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不需分离和纯化步骤,能够通过连续进行两个反应步骤来简化生产。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到第十二个方面的任意脲-脲烷组合物的生产中,当使用多异氰酸酯与羟基化合物的加合物时,该加合物是分子中已具有一个或多个脲烷基的异氰酸酯,能够通过使该加合物与氨基化合物反应来获得脲-脲烷组合物。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通过以2/1到1/100的异氰酸酯基与氨基的当量比进行反应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然后再除去未反应的氨基化合物。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到第十二个方面的任意脲-脲烷组合物的生产中,当使用多异氰酸酯与氨基化合物的加合物时,该加合物是分子中已具有一个或多个脲基的异氰酸酯,能够通过使该加合物与羟基化合物反应来获得脲-脲烷组合物。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通过以2/1到1/100的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的当量比进行反应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然后再除去未反应的羟基化合物。
当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到第十二个方面的任意脲-脲烷组合物的生产中使用溶剂进行反应时,溶剂不是特别限制的,只要它不与异氰酸酯基等反应。溶剂例如包括脂族烃类、脂环族烃类、芳族烃类、氯化脂族烃类、氯化芳族烃类、氯化脂环族烃类、酮类和磷酸酯。溶解异氰酸酯并且反应产物在其中具有低溶解度的丙酮,甲基乙基酮,甲苯等是特别优选的。当需要对异氰酸酯具有高溶解力时,磷酸酯,尤其磷酸三甲酯是优选的。
当使用这种溶剂时,一个或多个脲烷基的形成和一个或多个脲基的形成优选在完全相同的溶剂中进行,以易于再使用溶剂和连续进行形成脲基的反应和形成脲烷基的反应。
多异氰酸酯与羟基化合物和/或氨基化合物反应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和/或一个或多个脲基的反应温度是0℃到300℃,优选5℃到200℃,更优选10℃到150℃。根据所选择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羟基化合物和氨基化合物来适当调节反应温度。还可以在适合于各自形成的不同温度下形成脲烷基和脲基。
在多异氰酸酯与羟基化合物和/或氨基化合物反应中可以使用催化剂,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和/或一个或多个脲基。催化剂例如包括叔胺化合物如三乙胺,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等;和有机酸锡盐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等。通常催化剂相对于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浓度是1-10,000ppm,优选10-2,000ppm。在以上例举的催化剂中,叔胺化合物是优选的。
通过使用例如具有两个或多个氨基的氨基化合物和具有两个或多个羟基的羟基化合物重复本发明的生产方法步骤2次或2次以上,能够获得含有在分子中具有多个脲-脲烷结构部分的脲-脲烷化合物的脲-脲烷组合物。因为在各步中能够获得足够高的反应收率,所以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可以相对容易地生产出具有高性能特性的脲-脲烷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五到第十二个方面中每一项使用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不是特别限制的,只要它具有分别键接于碳原子上的两个或多个异氰酸酯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包括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间亚苯基二异氰酸酯,邻亚苯基二异氰酸酯,2,5-二甲氧基苯-1,4-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邻联甲苯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醚二异氰酸酯,1,5-亚萘基二异氰酸酯,联茴香胺二异氰酸酯,9-乙基咔唑-3,6-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三(4-苯基异氰酸酯)硫代磷酸酯,4,4′,4″-三异氰酸基-2,5-二甲氧基三苯基胺,4,4′,4″-三异氰酸基-三苯基胺,间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二聚酸二异氰酸酯,异亚丙基双-4-环己基-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作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还可以使用二异氰酸酯二聚体如N,N′-(4,4′-二甲基-3,3′-二苯基二异氰酸基)-脲二酮(Desmodule TT,商品名),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聚体;和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如4,4′,4″-三甲基-3,3′,3″-三异氰酸基-2,4,6-三苯基氰脲酸酯。还可以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的水加合异氰酸酯,如1,3-双(3-异氰酸基-4-甲基苯基)脲;多元醇加合物如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Desmodule L和Coronate L,商品名);和胺加合物。还可以使用属于JP-A-10-76757的说明书和JP-A-10-95171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异氰酸酯加合化合物之列的具有两个或多个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这些参考文献的内容在这里引用供参考)。以上例举的化合物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
在以上例举的化合物中,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优选实例是具有键接于苯环的异氰酸酯基的芳族多异氰酸酯,如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间亚苯基二异氰酸酯,邻亚苯基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邻联甲苯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醚二异氰酸酯,1,5-亚萘基二异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N,N′-(4,4′-二甲基-3,3′-二苯基-二异氰酸基)脲二酮(Desmodule TT,商品名),4,4′,4″-三甲基-3,3′,3″-三异氰酸基-2,4,6-三苯基氰脲酸酯,1,3-双(3-异氰酸基-4-甲基苯基)脲,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Desmodule L和Coronate L,商品名)等。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特别优选的实例是甲苯二异氰酸酯。在甲苯二异氰酸酯当中,2,4-甲苯二异氰酸酯是优选的。除了2,4-甲苯二异氰酸酯以外,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2,6-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普遍在市场上有售,可以低价格获得,并且还可以用作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作为与多异氰酸酯反应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的羟基化合物,可以提及酚类化合物和醇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例如包括苯酚,甲酚,二甲酚,对乙基苯酚,邻异丙基苯酚,间苯二酚,对叔丁基苯酚,对叔辛基苯酚,2-环己基苯酚,2-烯丙基苯酚,4-茚满醇,百里酚,2-萘酚,对硝基苯酚,邻氯酚,对氯苯酚,2,2-双(4-羟苯基)-丙烷,2,2-双(羟苯基)丁烷,2,2-双(羟苯基)戊烷,2,2-双(羟苯基)庚烷,儿茶酚,3-甲基儿茶酚,3-甲氧基儿茶酚,连苯三酚,氢醌,甲基氢醌,4-苯基苯酚,p,p′-双酚,4-枯基苯酚,双(4-羟苯基)乙酸丁酯,双(4-羟苯基)乙酸苄酯,双(4-羟苯基)砜,双(3-甲基-4-羟苯基)砜,双(3,5-二甲基-4-羟苯基)砜,4-羟苯基-4′-甲基苯基砜,3-氯-4-羟苯基-4′-甲基苯基砜,3,4-二羟苯基-4′-甲基苯基砜,4-异丙基氧基苯基-4′-羟苯基砜,双(2-烯丙基-4-羟苯基)砜,4-羟苯基-4′-苄氧基苯基砜,4-异丙基苯基-4′-羟苯基砜,4-羟基-4′-异丙基氧基二苯基砜,双(2-甲基-3-叔丁基-4-羟苯基)硫,4,4′-二羟基二苯基醚,4,4′-硫代二酚,4,4′-二羟基二苯甲酮,2,2-双(4-羟苯基)六氟丙烷,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3,3′-二羟基二苯基胺,双(4-羟基-3-甲基苯基)硫,双(4-(2-羟基)-苯基)砜,2,4-二羟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水杨酸苯酯,N-水杨酰苯胺,4-羟基苯甲酸甲酯,4-羟基苯甲酸苄酯,4-羟基苯甲酸(4′-氯苄基)酯,1,2-双(4′-羟基苯甲酸)乙酯,1,5-双(4′-羟基苯甲酸)戊酯,1,6-双(4′-羟基苯甲酸)己酯,3-羟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没食子酸硬脂酯,没食子酸月桂酯,没食子酸甲酯,4-甲氧基苯酚,4-(苄氧基)苯酚,4-羟基苯甲醛,4-正辛氧基水杨酸,4-正丁氧基水杨酸,4-正戊氧基水杨酸,3-正十二烷基氧基水杨酸,3-正辛酰氧基水杨酸,4-正辛氧基羰基氨基水杨酸和4-正辛酰基氧基羰基氨基水杨酸。
在以上例举的酚类化合物中,苯酚,用下式(w)表示的苯酚衍生物和由下式(XVI)表示的双酚化合物是优选的:
Figure C0180581100631
其中苯环的氢原子可以被烷基、环烷基、苯基、酰胺基、烷氧基、硝基、腈基、卤素原子、甲酰基、二烷基氨基、甲苯磺酰基、甲磺酰基或OH基取代;和
其中各苯环的氢原子可以被取代基取代,该取代基优选是芳族化合物残基、脂族化合物残基或杂环化合物残基,取代基也可以是羟基、硝基、腈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羧基、亚硝基、氨基、氧氨基、硝基氨基、肼基、脲基、异氰酸酯基、巯基、磺基或卤素原子,各残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δ是选自-SO2-、-O-、-(S)n-、-(CH2)n-、-CO-、-CONH-、-NH-、-CH(COOR1)-、-C(CF3)2-和-CR2R3-中的基团或不存在,R1、R2和R3独立地是烷基,n是1或2。
在本发明的第五到第十二个方面的情况中使用的术语“脂族”包括术语“脂环族”。
在本发明的第五到第十二个方面的情况中使用的术语“脂族化合物残基”是指通过残基中的脂族烃部分的碳原子键接的残基。这里使用的术语“芳族化合物残基”是指通过残基中的芳族环如苯环的碳原子键接的残基。这里使用的术语“杂环化合物化合物残基”是指通过残基中的形成杂环的碳原子键接的残基。
脂族化合物残基、杂环化合物残基或芳族化合物残基的取代基的优选实例是烷基、环烷基、苯基、酰胺基、烷氧基、硝基、腈基、卤素原子、甲酰基、二烷基氨基、甲苯磺酰基和甲基磺酰基。
作为醇化合物,可以提及具有键接于脂族化合物的碳原子上的至少一个OH基的化合物。醇化合物的实例是在Solvent Handbook,Kodansha Scientific Co.,Ltd.,第九次印刷(1989),327-420页和772-817页中描述的醇。醇化合物例如包括脂族醇如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叔丁醇,戊醇,环戊醇,叔戊醇,2-戊醇,异戊醇,己醇,3-己醇,环己醇,环己基甲醇,4-甲基-2-戊醇,庚醇,异庚醇,辛醇(octanol),2-乙基-1-己醇,辛醇(capryl alcohol),壬醇,异壬醇,癸醇,十一烷醇,十二烷醇,十三烷醇,十四烷醇,十六烷醇,十八烷醇,异硬脂醇等;不饱和脂族醇如烯丙醇,2-甲基-2-丙烯-1-醇,巴豆醇,炔丙醇等;具有键接于其上的芳族化合物残基的脂族醇,如苄醇,肉桂醇等;具有键接于其上的杂环化合物残基的脂族醇,如2-吡啶甲醇,3-吡啶甲醇,4-吡啶甲醇,糠醇等;卤化脂族醇如2-氯乙醇,1-氯-3-羟基丙烷等;乙二醇醚,如乙二醇单甲基醚,乙二醇单乙基醚,乙二醇单丙基醚,乙二醇单异丙基醚,乙二醇单丁基醚,乙二醇单异丁基醚,乙二醇单己基醚,乙二醇单苯基醚,二甘醇单甲基醚,二甘醇单乙基醚,二甘醇单丙基醚,二甘醇单异丙基醚,二甘醇单丁基醚,二甘醇单异丁基醚,二甘醇单己基醚,二甘醇单苯基醚,丙二醇单甲基醚,丙二醇单乙基醚,丙二醇单丙基醚,丙二醇单异丙基醚,丙二醇单丁基醚,丙二醇单异丁基醚,丙二醇单苯基醚,二丙二醇单甲基醚,二丙二醇单乙基醚,二丙二醇单丙基醚,二丙二醇单异丙基醚,二丙二醇单丁基醚,二丙二醇单异丁基醚,二丙二醇单苯基醚等;二醇如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己二醇,1,9-壬二醇,新戊二醇,甲基戊二醇等;脂族多元醇如甘油,蓖麻油,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己三醇,季戊四醇,α-甲基糖苷,山梨醇,蔗糖等;多元醇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己二酸酯衍生的多元醇,环氧基改性多元醇,聚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己内酯二醇,胺改性多元醇,通过将一种氧化烯或两种或多种氧化烯的混合物(例如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加入到多羟基醇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甘油和丙二醇)上获得的聚醚多元醇,丙烯酰基多元醇,氟化多元醇,聚丁二烯多元醇,多羟基多元醇,蓖麻油衍生的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含卤素的多元醇,含磷的多元醇等;和链烷醇胺如N,N-二烷基-乙醇胺,N,N-二烷基异丙醇胺,N-烷基二乙醇胺,N-烷基二异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N,N,N′,N′-四(2-羟乙基)乙二胺,N,N,N′,N′,-四(2-羟丙基)乙二胺等。
在上述例举的醇化合物中,具有10个或10个以下碳原子的脂族醇,乙二醇醚,二醇,脂族多元醇,具有2,000或2,000以下的分子量的多元醇和链烷醇胺是优选的。
以上例举的醇化合物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上述例举的酚类化合物也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
作为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的氨基化合物,可以使用任何化合物,只要它具有分别键接于碳原子上的一个或多个氨基。氨基化合物例如包括芳族胺如苯胺,邻甲苯胺,间甲苯胺,对甲苯胺,邻茴香胺,对茴香胺,对氨基苯乙醚,N,N-二甲基-对-亚苯基二胺,N,N-二乙基-对亚苯基二胺,2,4-二甲氧基苯胺,2,5-二甲氧基苯胺,3,4-二甲氧基苯胺,对氨基-乙酰苯胺,对氨基苯甲酸,邻氨基苯酚,间氨基苯酚,对氨基苯酚,2,3-二甲苯胺,2,4-二甲苯胺,3,4-二甲苯胺,2,6-二甲苯胺,4-氨基苄腈,邻氨基苯甲酸,对甲酚定,2,5-二氯苯胺,2,6-二氯苯胺,3,4-二氯苯胺,3,5-二氯苯胺,2,4,5-三氯苯胺,α-萘胺,氨基蒽,邻乙基苯胺,邻氯苯胺,间氯苯胺,对氯苯胺,N-甲基苯胺,N-乙基苯胺,N-丙基苯胺,N-丁基苯胺,N,N-二缩水甘油基苯胺,N,N-二缩水甘油基-邻甲苯胺,N,N-乙酰乙酸苯胺,溴化三甲基苯基铵,4,4′-二氨基-3,3′-二乙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苯甲酰苯胺,3,5-二氨基氯苯,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联甲苯胺碱,邻亚苯基二胺,间亚苯基二胺,对亚苯基二胺,2-氯-对亚苯基二胺,联茴香胺,对氨基苯甲酸甲酯,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对氨基苯甲酸正丙酯,对氨基苯甲酸异丙酯,对氨基苯甲酸丁酯,对氨基苯甲酸十二烷基酯,对氨基苯甲酸苄酯,邻氨基二苯甲酮,间氨基苯乙酮,对氨基苯乙酮,间氨基苯甲酰胺,邻氨基苯甲酰胺,对氨基苯甲酰胺,对-氨基-N-甲基苯甲酰胺,3-氨基-4-甲基苯甲酰胺,3-氨基-4-甲氧基苯甲酰胺,3-氨基-4-氯苯甲酰胺,对-(N-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对-[N-(4-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对-[N-(4-氨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2-甲氧基-5-(N-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2-甲氧基-5-[N-(2′-甲基-3′-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2-甲氧基-5-[N-(2′-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5-乙酰基氨基-2-甲氧基苯胺,4-乙酰氨基苯胺,4-(N-甲基-N-乙酰氨基)苯胺,2,5-二乙氧基-4-(N-苯甲酰基氨基)苯胺,2,5-二甲氧基-4-(N-苯甲酰基氨基)苯胺,2-甲氧基-4-(N-苯甲酰基-氨基)-5-甲基苯胺,4-氨磺酰基苯胺,3-氨磺酰基苯胺,2-(N-乙基-N-苯基氨基磺酰基)-苯胺,4-二甲氨基磺酰基苯胺,4-二乙氨基磺酰基苯胺,磺胺噻唑,4-氨基二苯基砜,2-氯-5-N-苯基氨磺酰基苯胺,2-甲氧基-5-N,N-二乙基氨磺酰基苯胺,2,5-二甲氧基-4-N-苯基氨磺酰基苯胺,2-甲氧基-5-苄基磺酰基苯胺,2-苯氧基磺酰基苯胺,2-(2′-氯-苯氧基)磺酰基苯胺,3-苯胺基磺酰基-4-甲基苯胺,双[4-(间氨基苯氧基)苯基]砜,双[4-(对氨基苯氧基)苯基]砜,双[3-甲基-4-(对氨基苯氧基)苯基]砜,3,3′-二甲氧基-4,4′-二氨基联苯,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5,5′-二甲氧基联苯,2,2′,5,5′-四氯-4,4′-二氨基联苯,邻联甲苯胺砜,2,4′-二氨基联苯,2,2′-二氨基联苯,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联苯,3,3′-二氯-4,4′-二氨基联苯,2,2′-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4,4′-硫代双苯胺,2,2′-二硫代双苯胺,4,4′-二硫代双苯胺,4,4′-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氨基二苯基醚,3,4′-二氨基二苯基醚,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双(3-氨基-4-氯苯基)砜,双(3,4-二氨基苯基)砜,4,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砜,3,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胺,4,4′-亚乙基双苯胺,4,4′-二氨基-2,2′-二甲基二苄,3,3′-二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氨基二苯甲酮,1,4-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3-氨基苯氧基)苯,9,9-双(4-氨基苯基)芴,2,2-双(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4,4′-双(4-氨基苯氧基)联苯,3,3′,4,4′-四氨基二苯基醚,3,3′,4,4′-四氨基二苯基砜,3,3′,4,4′-四氨基二苯甲酮,3-氨基苄腈,4-苯氧基苯胺,3-苯氧基苯胺,4,4′-亚甲基双-邻甲苯胺,4,4′-(对亚苯基异亚丙基)-双-(2,6-二甲苯胺),邻氯-对硝基苯胺,邻硝基-对氯苯胺,2,6-二氯-4-硝基苯胺,5-氯-2-硝基苯胺,2-氨基-4-氯苯酚,邻硝基苯胺,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2-甲基-4-硝基苯胺,间硝基-对甲苯胺,2-氨基-5-硝基苄腈,米吐尔,2,4-二氨基苯酚,N-(β-羟乙基)-邻氨基苯酚硫酸酯,对氨基苯磺酸,间氨基苯磺酸,4B酸,C酸,2B酸,对氟苯胺,邻氟苯胺,3-氯-4-氟苯胺,2,4-二氟苯胺,2,3,4-三氟苯胺,间-氨基三氟甲苯,间甲代苯二胺,2-氨基苯硫酚,2-氨基-3-溴-5-硝基苄腈,二苯基胺,对氨基二苯基胺,辛基化二苯基胺,2-甲基-4-甲氧基二苯基胺,N,N-二苯基-对亚苯基二胺,联茴香胺,3,3′-二氯联苯胺,4,4′-二氨基茋-2,2′-二磺酸,苄乙基苯胺,1,8-萘二胺,对氨基萘磺酸钠,2-氨基-1-萘磺酸,H酸,J酸,苯基J酸,1,4-二氨基-蒽醌,1,4-二氨基-2,3-二氯蒽醌等;和杂环化合物胺如3-氨基-1,2,4-三唑,2-氨基吡啶,3-氨基吡啶,4-氨基吡啶,α-氨基-ε-己内酰胺,乙酰胍胺,2,4-二氨基-6-[2′-甲基咪唑基-(1)]乙基-S-三嗪,2,3-二氨基吡啶,2,5-二氨基吡啶,2,3,5-三氨基吡啶,1-氨基-4-甲基哌嗪,1-(2-氨基乙基)哌嗪,双(氨基丙基)哌嗪,N-(3-氨基丙基)吗啉等;和脂族胺如甲胺,乙胺,二甲胺,二乙胺,硬脂胺,烯丙基胺,二烯丙基胺,异丙基胺,二异丙基胺,2-乙基己基胺,乙醇胺,3-(2-乙基己氧基)丙胺,3-乙氧基丙基胺,二异丁基胺,3-(二乙氨基)丙胺,二-2-乙基己基胺,3-(二丁氨基)丙胺,叔丁基胺,丙胺,3-(甲基氨基)丙胺,3-(二甲氨基)丙胺,3-甲氧基丙胺,甲基肼,1-甲基丁基胺,甲烷二胺,1,4-二氨基丁烷,环己烷甲基胺,环己基胺,4-甲基环己基胺,2-溴乙基胺,2-甲氧基乙基胺,2-乙氧基甲基胺,2-氨基-1-丙醇,2-氨基丁醇,3-氨基-1,2-丙二醇,1,3-二氨基-2-羟基丙烷,2-氨基乙硫醇,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六亚甲基二胺等。
另外,在以上例举的氨基化合物中,芳族胺是优选的,以及具有至少一个氨基并用下式(z)或(VIII)表示的苯胺衍生物是特别优选的:
Figure C0180581100681
其中R1和R2独立地是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烷氧基或氨基;或
Figure C0180581100682
其中R1、R2、R3和R4独立地是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烷氧基或氨基,X1和X3独立地是氨基或用式(b)表示的基团:
Figure C0180581100683
Y1是-SO2-、-O-、-(S)n-、-(CH2)n-、-CO-、-CONH-、-NH-、-CH(COOR1)-、-C(CF3)2-、-CR2R3-和用式(a)的任意一个表示的基团中的任何一个:
Figure C0180581100691
或Y1不存在,R1、R2和R3各自是烷基,n是1或2。
这些胺化合物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
在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个方面中的每一项中用作显色剂的脲-脲烷化合物是指在分子中具有至少一个脲基(-NHCONH-)和至少一个脲烷基(-NHCOO-)的化合物。
已知的是,具有一个或多个脲基的化合物具有显色效果,但它们没有在实践中使用,因为它们产生的显色密度低且具有不足的存放稳定性。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分子中具有至少一个脲基和至少一个脲烷基的脲-脲烷化合物是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的优异显色剂,包括脲-脲烷化合物和染料前体的显色组合物和通过使用该显色组合物获得的记录材料获得了高着色密度并具有优异的存放稳定性。
虽然这种脲-脲烷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显色效果的机理尚不清楚,但据推测该效果归因于分子内脲基和脲烷基之间的相互作用。
作为在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个方面的每一项中用作显色剂的脲-脲烷化合物,可以使用任何化合物,只要它在分子中具有至少一个脲基(-NHCONH-)和至少一个脲烷基(-NHCOO-)。脲-脲烷化合物优选是芳族化合物或杂环化合物。另外,脲-脲烷化合物优选是其中芳族化合物残基或杂环化合物残基直接键接于各脲基和脲烷基的各端部的化合物。更优选的是,除了脲基(-NHCONH-)和脲烷基(-NHCOO-)以外,分子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磺酸基(-SO2-),酰胺基(-NHCO-)或异亚丙基(-C(CH3)2-),并且这些基团不直接结合于脲基。
脲-脲烷化合物的分子量优选是5,000或5,000以下,更优选2,000或2,000以下。脲-脲烷化合物中的脲基和脲烷基的总数优选是20或20以下,更优选是10或10以下。脲-脲烷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的脲基与脲烷基的比率优选是1∶3-3∶1,尤其是1∶2-2∶1。
当用于热敏记录材料时,优选脲-脲烷化合物具有熔点。熔点优选在40℃到500℃,尤其是60℃到300℃的范围内。
合成在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个方面的每一项中用作显色剂的脲-脲烷化合物的方法不是特别限制的,只要形成至少一个脲基(-NHCONH-)和至少一个脲烷基(-NHCOO-)。通过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含OH基的化合物和胺化合物的反应来生产脲-脲烷化合物的方法因为其简便性而是优选的。
详细地说,在本发明中将脲-脲烷化合物用作显色剂的情况下,具有至少两个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用作起始原料,并通过使除了至少一个以外的异氰酸酯基与含OH基的化合物反应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此后,通过使剩余的异氰酸酯基与胺化合物反应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还可以通过使除了至少一个以外的异氰酸酯基与胺化合物首先反应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然后通过使剩余异氰酸酯基与含OH基的化合物反应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
起始异氰酸酯不是特别限制的,只要它具有两个或多个异氰酸酯基。起始异氰酸酯包括例如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2,5-二甲氧基苯-1,4-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邻联甲苯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醚二异氰酸酯,1,5-亚萘基二异氰酸酯,联茴香胺二异氰酸酯,9-乙基咔唑-3,6-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三(4-苯基异氰酸基)硫代磷酸酯,4,4′,4″-三异氰酸基-2,5-二甲氧基三苯基胺,4,4′,4″-三异氰酸基-三苯基胺,间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二聚体酸二异氰酸酯,异亚丙基双-4-环己基-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作为起始异氰酸酯,还可以使用二异氰酸酯二聚体如N,N′-(4,4′-二甲基-3,3′-二苯基二异氰酸基)-脲二酮(Desmodule TT,商品名),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聚体;和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如4,4′,4″-三甲基-3,3′,3″-三异氰酸基-2,4,6-三苯基氰脲酸酯。还可以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的水加合异氰酸酯,如1,3-双(3-异氰酸基-4-甲基苯基)脲;多元醇加合物如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Desmodule L,商品名);和胺加合物。还可以使用属于JP-A-8-225445的说明书和JP-A-8-250623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异氰酸酯加合化合物之列的具有两个或多个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
起始异氰酸酯的特别优选的实例是甲苯二异氰酸酯。在甲苯二异氰酸酯当中,2,4-甲苯二异氰酸酯是优选的。除了2,4-甲苯二异氰酸酯以外,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2,6-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通常在市场上有售,可以低价获得,也可以用作起始异氰酸酯。
作为与显色剂脲-脲烷化合物的起始异氰酸酯反应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的胺化合物,可以使用任何化合物,只要它具有一个或多个氨基。胺化合物例如包括芳族胺如苯胺,邻甲苯胺,间甲苯胺,对甲苯胺,邻茴香胺,对茴香胺,对氨基苯乙醚,N,N-二甲基苯胺,N,N-二乙基苯胺,N,N-二甲基-对-亚苯基二胺,N,N-二乙基-对亚苯基二胺,2,4-二甲氧基苯胺,2,5-二甲氧基苯胺,3,4-二甲氧基苯胺,对氨基-乙酰苯胺,对氨基苯甲酸,邻氨基苯酚,间氨基苯酚,对氨基苯酚,2,3-二甲苯胺,2,4-二甲苯胺,3,4-二甲苯胺,2,6-二甲苯胺,4-氨基苄腈,邻氨基苯甲酸,对甲酚定,2,5-二氯苯胺,2,6-二氯苯胺,3,4-二氯苯胺,3,5-二氯苯胺,2,4,5-三氯苯胺,α-萘胺,氨基蒽,邻乙基苯胺,邻氯苯胺,间氯苯胺,对氯苯胺,N-甲基苯胺,N-乙基苯胺,N-丙基苯胺,N-丁基苯胺,N,N-二缩水甘油基苯胺,N,N-二缩水甘油基-邻甲苯胺,N,N-乙酰乙酸苯胺,溴化三甲基苯基铵,4,4′-二氨基-3,3′-二乙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苯甲酰苯胺,3,5-二氨基氯苯,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联甲苯胺碱,邻亚苯基二胺,间亚苯基二胺,对亚苯基二胺,2-氯-对亚苯基二胺,联茴香胺,对氨基苯甲酸甲酯,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对氨基苯甲酸正丙酯,对氨基苯甲酸异丙酯,对氨基苯甲酸丁酯,对氨基苯甲酸十二烷基酯,对氨基苯甲酸苄酯,邻氨基二苯甲酮,间氨基苯乙酮,对氨基苯乙酮,间氨基苯甲酰胺,邻氨基苯甲酰胺,对氨基苯甲酰胺,对-氨基-N-甲基苯甲酰胺,3-氨基-4-甲基苯甲酰胺,3-氨基-4-甲氧基苯甲酰胺,3-氨基-4-氯苯甲酰胺,对-(N-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对-[N-(4-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对-[N-(4-氨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2-甲氧基-5-(N-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2-甲氧基-5-[N-(2′-甲基-3′-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2-甲氧基-5-[N-(2′-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5-乙酰基氨基-2-甲氧基苯胺,4-乙酰氨基苯胺,4-(N-甲基-N-乙酰氨基)苯胺,2,5-二乙氧基-4-(N-苯甲酰基氨基)苯胺,2,5-二甲氧基-4-(N-苯甲酰基氨基)苯胺,2-甲氧基-4-(N-苯甲酰基-氨基)-5-甲基苯胺,4-氨磺酰基苯胺,3-氨磺酰基苯胺,2-(N-乙基-N-苯基氨基磺酰基)-苯胺,4-二甲氨基磺酰基苯胺,4-二乙氨基磺酰基苯胺,磺胺噻唑,4-氨基二苯基砜,2-氯-5-N-苯基氨磺酰基苯胺,2-甲氧基-5-N,N-二乙基氨磺酰基苯胺,2,5-二甲氧基-4-N-苯基氨磺酰基苯胺,2-甲氧基-5-苄基磺酰基苯胺,2-苯氧基磺酰基苯胺,2-(2′-氯-苯氧基)磺酰基苯胺,3-苯氨基磺酰基-4-甲基苯胺,双[4-(间氨基苯氧基)苯基]砜,双[4-(对氨基苯氧基)苯基]砜,双[3-甲基-4-(对氨基苯氧基)苯基]砜,3,3′-二甲氧基-4,4′-二氨基联苯,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5,5′-二甲氧基联苯,2,2′,5,5′-四氯-4,4′-二氨基联苯,邻联甲苯胺砜,2,4′-二氨基联苯,2,2′-二氨基联苯,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联苯,3,3′-二氯-4,4′-二氨基联苯,2,2′-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4,4′-硫代双苯胺,2,2′-二硫代双苯胺,4,4′-二硫代双苯胺,4,4′-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氨基二苯基醚,3,4′-二氨基二苯基醚,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双(3-氨基-4-氯苯基)砜,双(3,4-二氨基苯基)砜,4,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砜,3,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胺,4,4′-亚乙基双苯胺,4,4′-二氨基-2,2′-二甲基二苄,3,3′-二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氨基二苯甲酮,1,4-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3-氨基苯氧基)苯,9,9-双(4-氨基苯基)芴,2,2-双(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4,4′-双(4-氨基苯氧基)联苯,3,3′,4,4′-四氨基二苯基醚,3,3′,4,4′-四氨基二苯基砜,3,3′,4,4′-四氨基二苯甲酮,3-氨基苄腈,4-苯氧基苯胺,3-苯氧基苯胺,4,4′-亚甲基双-邻甲苯胺,4,4′-(对亚苯基异亚丙基)-双-(2,6-二甲苯胺),邻氯-对硝基苯胺,邻硝基-对氯苯胺,2,6-二氯-4-硝基苯胺,5-氯-2-硝基苯胺,2-氨基-4-氯苯酚,邻硝基苯胺,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2-甲基-4-硝基苯胺,间硝基-对甲苯胺,2-氨基-5-硝基苄腈,米吐尔,2,4-二氨基苯酚,N-(β-羟乙基)-邻氨基苯酚硫酸酯,对氨基苯磺酸,间氨基苯磺酸,4B酸,C酸,2B酸,对氟苯胺,邻氟苯胺,3-氯-4-氟苯胺,2,4-二氟苯胺,2,3,4-三氟苯胺,间-氨基三氟甲苯,间甲代亚苯二胺,2-氨基苯硫酚,2-氨基-3-溴-5-硝基苄腈,二苯基胺,对氨基二苯基胺,辛基化二苯基胺,2-甲基-4-甲氧基二苯基胺,N,N-二苯基-对亚苯基二胺,联茴香胺,3,3′-二氯联苯胺,4,4′-二氨基茋-2,2′-二磺酸,苄乙基苯胺,1,8-萘二胺,对氨基萘磺酸钠,2-氨基-1-萘磺酸,H酸,J酸,苯基J酸,1,4-二氨基-蒽醌,1,4-二氨基-2,3-二氯蒽醌等;和杂环化合物胺如3-氨基-1,2,4-三唑,2-氨基吡啶,3-氨基吡啶,4-氨基吡啶,α-氨基-ε-己内酰胺,乙酰胍胺,2,4-二氨基-6-[2′-甲基咪唑基-(1)]乙基-S-三嗪,2,3-二氨基吡啶,2,5-二氨基吡啶,2,3,5-三氨基吡啶,1-氨基-4-甲基哌嗪,1-(2-氨基乙基)哌嗪,双(氨基丙基)哌嗪,N-(3-氨基丙基)吗啉等;和脂族胺如甲胺,乙胺,二甲胺,二乙胺,硬脂胺,烯丙基胺,二烯丙基胺,异丙基胺,二异丙基胺,2-乙基己基胺,乙醇胺,3-(2-乙基己氧基)丙胺,3-乙氧基丙基胺,二异丁基胺,3-(二乙氨基)丙胺,二-2-乙基己基胺,3-(二丁氨基)丙胺,叔丁基胺,丙胺,3-(甲基氨基)丙胺,3-(二甲氨基)丙胺,3-甲氧基丙胺,甲基肼,1-甲基丁基胺,甲烷二胺,1,4-二氨基丁烷,环己烷甲基胺,环己基胺,4-甲基环己基胺,2-溴乙基胺,2-甲氧基乙基胺,2-乙氧基甲基胺,2-氨基-1-丙醇,2-氨基丁醇,3-氨基-1,2-丙二醇,1,3-二氨基-2-羟基丙烷,2-氨基乙烷硫醇,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六亚甲基二胺等。
在以上例举的胺化合物中,具有至少一个氨基并用下式(VIII)表示的苯胺衍生物是特别优选的:
Figure C0180581100741
其中R1、R2、R3和R4独立地是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烷氧基或氨基,X1和X2独立地是氨基或用式(b)表示的基团:
Y1是-SO2-、-O-、-(S)n-、-(CH2)n-、-CO-、-CONH-和用式(a)的任意一个表示的基团中的任何一个:
Figure C0180581100751
或Y1不存在,n是1或2。
作为与异氰酸酯反应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的含OH基的化合物,可以使用任何化合物,只要它含有一个或多个OH基。含OH基的化合物例如包括酚类如苯酚,甲酚,二甲酚,对乙基苯酚,邻异丙基苯酚,间苯二酚,对叔丁基苯酚,对叔辛基苯酚,2-环己基苯酚,2-烯丙基苯酚,4-茚满醇,百里酚,2-萘酚,对硝基苯酚,邻氯苯酚,对氯苯酚,2,2-双(4-羟苯基)-丙烷,2,2-双(羟苯基)丁烷,2,2-双(羟苯基)戊烷,2,2-双(羟苯基)庚烷,儿茶酚,3-甲基儿茶酚,3-甲氧基儿茶酚,连苯三酚,氢醌,甲基氢醌,4-苯基苯酚,p,p′-双酚,4-枯基苯酚,双(4-羟苯基)乙酸丁酯,双(4-羟苯基)乙酸苄酯,双(4-羟苯基)砜,双(3-甲基-4-羟苯基)砜,双(3,5-二甲基-4-羟苯基)砜,4-羟苯基-4′-甲基苯基砜,3-氯-4-羟苯基-4′-甲基苯基砜,3,4-二羟苯基-4′-甲基苯基砜,4-异丙基氧基苯基-4′-羟苯基砜,双(2-烯丙基-4-羟苯基)砜,4-羟苯基-4′-苄氧基苯基砜,4-异丙基苯基-4′-羟苯基砜,4-羟基-4′-异丙氧基二苯基砜,双(2-甲基-3-叔丁基-4-羟苯基)硫,4,4′-二羟基二苯基醚,4,4′-硫代二酚,4,4′-二羟基二苯甲酮,2,2-双(4-羟苯基)六氟丙烷,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3,3′-二羟基二苯基胺,双(4-羟基-3-甲基苯基)硫,双(4-(2-羟基)-苯基)砜,2,4-二羟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水杨酸苯酯,N-水杨酰苯胺,4-羟基苯甲酸甲酯,4-羟基苯甲酸苄酯,4-羟基苯甲酸(4′-氯苄基)酯,1,2-双(4′-羟基苯甲酸)乙酯,1,5-双(4′-羟基苯甲酸)戊酯,1,6-双(4′-羟基苯甲酸)己酯,3-羟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没食子酸硬脂酯,没食子酸月桂酯,没食子酸甲酯,4-甲氧基苯酚,4-(苄氧基)苯酚,4-羟基苯甲醛,4-正辛氧基水杨酸,4-正丁氧基水杨酸,4-正戊氧基水杨酸,3-正十二烷基氧基水杨酸,3-正辛酰氧基水杨酸,4-正辛氧基羰基氨基水杨酸和4-正辛酰基氧基羰基氨基水杨酸等。然而,作为这些酚,具有氨基的那些是不希望的。因为氨基比OH基具有更高的对异氰酸酯基的反应性,氨基在OH基之前与异氰酸酯反应,使得在一些情况下难以获得所需要的化合物。
含OH基的化合物还可包括醇如甲醇,乙醇,丙醇,丁醇,戊醇,己醇,庚醇,辛醇,异丙醇,异丁醇,异戊醇,2-乙基-1-己醇,1-癸醇,2-戊醇,3-己醇,叔丁醇,叔戊醇,甲氧基乙醇,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一甲醚,烯丙醇,2-甲基-2-丙烯-1-醇,苄基醇,4-吡啶甲醇,乙二醇一苯醚,糠醇,环己醇,环己基甲醇,环戊醇,2-氯乙醇,1-氯-3-羟基丙烷,甘油等;聚醚型多元醇如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己二酸衍生的多元醇,环氧基改性多元醇,聚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己内酯二醇,酚类多元醇,胺改性多元醇等;和多元醇如乙二醇,二甘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9-壬二醇,丙烯酰基多元醇,氟烃多元醇,聚丁二烯多元醇,多羟基多元醇,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己三醇,磷酸,新戊二醇,季戊四醇,蓖麻油衍生的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甲基戊二醇,含卤素的多元醇,含磷的多元醇,亚乙基二胺,α-甲基糖苷,山梨醇,蔗糖等。
在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个方面的每一项中用作显色剂的脲-脲烷化合物优选是具有其中脲基(A)的数目和脲烷基(B)的数目满足以下数字式的分子结构的脲-脲烷化合物:
10≥(A+B)≥3
其中A和B各自是1或1以上的整数。
其中脲基(A)的数目和脲烷基(B)的数目满足数字式10≥(A+B)≥3(其中A和B各自是1或1以上的整数)的脲-脲烷化合物是具有其中存在至少一个脲基(-NHCONH-)和至少一个脲烷基(-NHCOO-),且其总数不多于10和不少于3的分子结构的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未曾报道过,是完全新颖的。该新型化合物可用于使用如热、压力等记录能的记录材料。
合成其中脲基(A)的数目和脲烷基(B)的数目满足数字式10≥(A+B)≥3(其中A和B各自是1或1以上的整数)的脲-脲烷化合物的方法不是特别限制的,只要在总数3-10中至少存在一个脲基(-NHCONH-)和至少一个脲烷基(-NHCOO-)。通过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含OH基的化合物和胺化合物的反应生产脲-脲烷化合物的方法因为其简易性而是优选的。
详细地说,作为在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个方面的每一项中用作显色剂的脲-脲烷化合物,具有至少一个脲基和至少一个脲烷基,且总数至少为3的脲-脲烷化合物例如能够通过以下方法来获得:使用具有至少两个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作为起始原料,使除了至少一个以外的异氰酸酯基与含OH基的化合物反应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然后通过使用水使所得脲烷化合物的两个分子的剩余异氰酸酯基彼此反应以使它们彼此结合。
另外,具有至少一个脲基和至少一个脲烷基,且其总数至少为3的脲-脲烷化合物例如能够通过以下方法来获得:使用具有至少两个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作为起始原料,使除了至少一个以外的异氰酸酯基与含OH基的化合物反应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使剩余的异氰酸酯基与具有两个或多个氨基的胺化合物反应,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再使剩余的氨基与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
此外,具有至少一个脲基和至少一个脲烷基,且其总数至少为3的脲-脲烷化合物还能够通过以下方法来获得:使除了至少一个以外的异氰酸酯基与胺化合物首先反应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使剩余的异氰酸酯基与含有两个或多个OH基的化合物反应,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然后使所得化合物与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至少一个脲基和至少一个脲烷基,且其总数3-10的脲-脲烷化合物能够通过使用具有两个或多个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作为最后反应的异氰酸酯,并重复使剩余异氰酸酯基与含有两个或多个OH基团的化合物或具有两个或多个氨基的胺化合物反应的工序来获得。
起始异氰酸酯不是特别限制的,只要它具有两个或多个异氰酸酯基。起始异氰酸酯例如包括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2,5-二甲氧基苯-1,4-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邻联甲苯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醚二异氰酸酯,1,5-亚萘基二异氰酸酯,联茴香胺二异氰酸酯,9-乙基咔唑-3,6-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三(4-苯基异氰酸酯)硫代磷酸酯,4,4′,4″-三异氰酸基-2,5-二甲氧基三苯基胺,4,4′,4″-三异氰酸基-三苯基胺,间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二聚体酸二异氰酸酯,异亚丙基双-4-环己基-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
作为起始异氰酸酯,还可以使用二异氰酸酯二聚体如N,N′-(4,4′-二甲基-3,3′-二苯基二异氰酸基)-脲二酮(Desmodule TT,商品名),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聚体;和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如4,4′,4″-三甲基-3,3′,3″-三异氰酸基-2,4,6-三苯基氰脲酸酯。还可以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的水加合异氰酸酯,如1,3-双(3-异氰酸基-4-甲基苯基)脲;多元醇加合物如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Desmodule L,商品名);和胺加合物。还可以使用属于JP-A-10-76757的说明书和JP-A-10-95171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异氰酸酯加合化合物之列的具有两个或多个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这些参考文献的内容在这里引用供参考)。
起始异氰酸酯的特别优选的实例是甲苯二异氰酸酯。在甲苯二异氰酸酯当中,2,4-甲苯二异氰酸酯是优选的。除了2,4-甲苯二异氰酸酯以外,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2,6-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在市场上普遍有售,可以低价获得,也可以用作起始异氰酸酯。这些甲苯二异氰酸酯异构体的混合物在常温下是液体。
作为与脲-脲烷化合物的起始异氰酸酯反应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的胺化合物,可以使用任何化合物,只要它具有一个或多个氨基。胺化合物例如包括芳族胺如苯胺,邻甲苯胺,间甲苯胺,对甲苯胺,邻茴香胺,对茴香胺,对氨基苯乙醚,N,N-二甲基苯胺,N,N-二乙基苯胺,N,N-二甲基-对-亚苯基二胺,N,N-二乙基-对亚苯基二胺,2,4-二甲氧基苯胺,2,5-二甲氧基苯胺,3,4-二甲氧基苯胺,对氨基-乙酰苯胺,对氨基苯甲酸,邻氨基苯酚,间氨基苯酚,对氨基苯酚,2,3-二甲苯胺,2,4-二甲苯胺,3,4-二甲苯胺,2,6-二甲苯胺,4-氨基苄腈,邻氨基苯甲酸,对甲酚定,2,5-二氯苯胺,2,6-二氯苯胺,3,4-二氯苯胺,3,5-二氯苯胺,2,4,5-三氯苯胺,α-萘胺,氨基蒽,邻乙基苯胺,邻氯苯胺,间氯苯胺,对氯苯胺,N-甲基苯胺,N-乙基苯胺,N-丙基苯胺,N-丁基苯胺,N,N-二缩水甘油基苯胺,N,N-二缩水甘油基-邻甲苯胺,N,N-乙酰乙酸苯胺,溴化三甲基苯基铵,4,4′-二氨基-3,3′-二乙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苯甲酰苯胺,3,5-二氨基氯苯,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联甲苯胺碱,邻亚苯基二胺,间亚苯基二胺,对亚苯基二胺,2-氯-对亚苯基二胺,联茴香胺,对氨基苯甲酸甲酯,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对氨基苯甲酸正丙酯,对氨基苯甲酸异丙酯,对氨基苯甲酸丁酯,对氨基苯甲酸十二烷基酯,对氨基苯甲酸苄酯,邻氨基二苯甲酮,间氨基苯乙酮,对氨基苯乙酮,间氨基苯甲酰胺,邻氨基苯甲酰胺,对氨基苯甲酰胺,对-氨基-N-甲基苯甲酰胺,3-氨基-4-甲基苯甲酰胺,3-氨基-4-甲氧基苯甲酰胺,3-氨基-4-氯苯甲酰胺,对-(N-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对-[N-(4-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对-[N-(4-氨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2-甲氧基-5-(N-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2-甲氧基-5-[N-(2′-甲基-3′-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2-甲氧基-5-[N-(2′-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5-乙酰基氨基-2-甲氧基苯胺,4-乙酰氨基苯胺,4-(N-甲基-N-乙酰氨基)苯胺,2,5-二乙氧基-4-(N-苯甲酰基氨基)苯胺,2,5-二甲氧基-4-(N-苯甲酰基氨基)苯胺,2-甲氧基-4-(N-苯甲酰基-氨基)-5-甲基苯胺,4-氨磺酰基苯胺,3-氨磺酰基苯胺,2-(N-乙基-N-苯基氨基磺酰基)-苯胺,4-二甲氨基磺酰基苯胺,4-二乙氨基磺酰基苯胺,磺胺噻唑,4-氨基二苯基砜,2-氯-5-N-苯基氨磺酰基苯胺,2-甲氧基-5-N,N-二乙基氨磺酰基苯胺,2,5-二甲氧基-4-N-苯基氨磺酰基苯胺,2-甲氧基-5-苄基磺酰基苯胺,2-苯氧基磺酰基苯胺,2-(2′-氯-苯氧基)磺酰基苯胺,3-苯胺基磺酰基-4-甲基苯胺,双[4-(间氨基苯氧基)苯基]砜,双[4-(对氨基苯氧基)苯基]砜,双[3-甲基-4-(对氨基苯氧基)苯基]砜,3,3′-二甲氧基-4,4′-二氨基联苯,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5,5′-二甲氧基联苯,2,2′,5,5′-四氯-4,4′-二氨基联苯,邻联甲苯胺砜,2,4′-二氨基联苯,2,2′-二氨基联苯,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联苯,3,3′-二氯-4,4′-二氨基联苯,2,2′-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4,4′-硫代双苯胺,2,2′-二硫代双苯胺,4,4′-二硫代双苯胺,4,4′-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氨基二苯基醚,3,4′-二氨基二苯基醚,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双(3-氨基-4-氯苯基)砜,双(3,4-二氨基苯基)砜,4,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砜,3,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胺,4,4′-亚乙基双苯胺,4,4′-二氨基-2,2′-二甲基二苄,3,3′-二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氨基二苯甲酮,1,4-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3-氨基苯氧基)苯,9,9-双(4-氨基苯基)芴,2,2-双(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4,4′-双(4-氨基苯氧基)联苯,3,3′,4,4′-四氨基二苯基醚,3,3′,4,4′-四氨基二苯基砜,3,3′,4,4′-四氨基二苯甲酮,3-氨基苄腈,4-苯氧基苯胺,3-苯氧基苯胺,4,4′-亚甲基双-邻甲苯胺,4,4′-(对亚苯基异亚丙基)-双-(2,6-二甲苯胺),邻氯-对硝基苯胺,邻硝基-对氯苯胺,2,6-二氯-4-硝基苯胺,5-氯-2-硝基苯胺,2-氨基-4-氯苯酚,邻硝基苯胺,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2-甲基-4-硝基苯胺,间硝基-对甲苯胺,2-氨基-5-硝基苄腈,米吐尔,2,4-二氨基苯酚,N-(β-羟乙基)-邻氨基苯酚硫酸酯,对氨基苯磺酸,间氨基苯磺酸,4B酸,C酸,2B酸,对氟苯胺,邻氟苯胺,3-氯-4-氟苯胺,2,4-二氟苯胺,2,3,4-三氟苯胺,间-氨基三氟甲苯,间甲代亚苯二胺,2-氨基苯硫酚,2-氨基-3-溴-5-硝基苄腈,二苯基胺,对氨基二苯基胺,辛基化二苯基胺,2-甲基-4-甲氧基二苯基胺,N,N-二苯基-对亚苯基二胺,联茴香胺,3,3′-二氯联苯胺,4,4′-二氨基茋-2,2′-二磺酸,苄乙基苯胺,1,8-萘二胺,对氨基萘磺酸钠,2-氨基-1-萘磺酸,H酸,J酸,苯基J酸,1,4-二氨基-蒽醌,1,4-二氨基-2,3-二氯蒽醌等;和杂环化合物胺如3-氨基-1,2,4-三唑,2-氨基吡啶,3-氨基吡啶,4-氨基吡啶,α-氨基-ε-己内酰胺,乙酰胍胺,2,4-二氨基-6-[2′-甲基咪唑基-(1)]乙基-S-三嗪,2,3-二氨基吡啶,2,5-二氨基吡啶,2,3,5-三氨基吡啶,1-氨基-4-甲基哌嗪,1-(2-氨基乙基)哌嗪,双(氨基丙基)哌嗪,N-(3-氨基丙基)吗啉等;和脂族胺如甲胺,乙胺,二甲胺,二乙胺,硬脂胺,烯丙基胺,二烯丙基胺,异丙基胺,二异丙基胺,2-乙基己基胺,乙醇胺,3-(2-乙基己氧基)丙胺,3-乙氧基丙基胺,二异丁基胺,3-(二乙氨基)丙胺,二-2-乙基己基胺,3-(二丁氨基)丙胺,叔丁基胺,丙胺,3-(甲基氨基)丙胺,3-(二甲氨基)丙胺,3-甲氧基丙胺,甲基肼,1-甲基丁基胺,甲烷二胺,1,4-二氨基丁烷,环己烷甲基胺,环己基胺,4-甲基环己基胺,2-溴乙基胺,2-甲氧基乙基胺,2-乙氧基甲基胺,2-氨基-1-丙醇,2-氨基丁醇,3-氨基-1,2-丙二醇,1,3-二氨基-2-羟基丙烷,2-氨基乙烷硫醇,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六亚甲基二胺等。
在以上例举的胺化合物中,具有至少一个氨基并用下式(VIII)表示的苯胺衍生物是特别优选的:
Figure C0180581100821
其中R1、R2、R3和R4独立地是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烷氧基或氨基,X1和X2独立地是氨基或用式(b)表示的基团:
Figure C0180581100822
Y1是-SO2-、-O-、-(S)n-、-(CH2)n-、-CO-、-CONH-和用式(a)的任意一个表示的基团中的任何一个:
Figure C0180581100823
或Y1不存在,n是1或2。
作为与异氰酸酯反应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的含OH基的化合物,可以使用任何化合物,只要它含有一个或多个OH基。含OH基的化合物例如包括酚类如苯酚,作为与异氰酸酯反应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的含OH基的化合物,可以使用任何化合物,只要它含有一个或多个OH基。含OH基的化合物例如包括酚类如苯酚,甲酚,二甲酚,对乙基苯酚,邻异丙基苯酚,间苯二酚,对叔丁基苯酚,对叔辛基苯酚,2-环己基苯酚,2-烯丙基苯酚,4-茚满醇,百里酚,2-萘酚,对硝基苯酚,邻氯苯酚,对氯苯酚,2,2-双(4-羟苯基)-丙烷,2,2-双(羟苯基)丁烷,2,2-双(羟苯基)戊烷,2,2-双(羟苯基)庚烷,儿茶酚,3-甲基儿茶酚,3-甲氧基儿茶酚,连苯三酚,氢醌,甲基氢醌,4-苯基苯酚,p,p′-双酚,4-枯基苯酚,双(4-羟苯基)乙酸丁酯,双(4-羟苯基)乙酸苄酯,双(4-羟苯基)砜,双(3-甲基-4-羟苯基)砜,双(3,5-二甲基-4-羟苯基)砜,4-羟苯基-4′-甲基苯基砜,3-氯-4-羟苯基-4′-甲基苯基砜,3,4-二羟苯基-4′-甲基苯基砜,4-异丙基氧基苯基-4′-羟苯基砜,双(2-烯丙基-4-羟苯基)砜,4-羟苯基-4′-苄氧基苯基砜,4-异丙基苯基-4′-羟苯基砜,4-羟基-4′-异丙氧基二苯基砜,双(2-甲基-3-叔丁基-4-羟苯基)硫,4,4′-二羟基二苯基醚,4,4′-硫代二酚,4,4′-二羟基二苯甲酮,2,2-双(4-羟苯基)六氟丙烷,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3,3′-二羟基二苯基胺,双(4-羟基-3-甲基苯基)硫,双(4-(2-羟基)-苯基)砜,2,4-二羟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水杨酸苯酯,N-水杨酰苯胺,4-羟基苯甲酸甲酯,4-羟基苯甲酸苄酯,4-羟基苯甲酸(4′-氯苄基)酯,1,2-双(4′-羟基苯甲酸)乙酯,1,5-双(4′-羟基苯甲酸)戊酯,1,6-双(4′-羟基苯甲酸)己酯,3-羟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没食子酸硬脂酯,没食子酸月桂酯,没食子酸甲酯,4-甲氧基苯酚,4-(苄氧基)苯酚,4-羟基苯甲醛,4-正辛氧基水杨酸,4-正丁氧基水杨酸,4-正戊氧基水杨酸,3-正十二烷基氧基水杨酸,3-正辛酰氧基水杨酸,4-正辛氧基羰基氨基水杨酸和4-正辛酰基氧基羰基氨基水杨酸等。然而,作为这些酚,具有氨基的那些是不理想的。因为氨基比OH基具有更高的对异氰酸酯基的反应性,氨基在OH基之前与异氰酸酯反应,使得在一些情况下难以获得所需的化合物。含OH基的化合物还可包括醇如甲醇,乙醇,丙醇,丁醇,戊醇,己醇,庚醇,辛醇,异丙醇,异丁醇,异庚醇,2-乙基-1-己醇,1-癸醇,2-戊醇,3-己醇,叔丁醇,叔戊醇,甲氧基乙醇,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一甲醚,烯丙醇,2-甲基-2-丙烯-1-醇,苄基醇,4-吡啶甲醇,乙二醇一苯醚,糠醇,环己醇,环己基甲醇,环戊醇,2-氯乙醇,1-氯-3-羟基丙烷,甘油等;聚醚型多元醇如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己二酸衍生的多元醇,环氧基改性多元醇,聚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己内酯二醇,酚类多元醇,胺改性多元醇等;和多元醇如乙二醇,二甘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9-壬二醇,丙烯酰基多元醇,氟烃多元醇,聚丁二烯多元醇,多羟基多元醇,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己三醇,磷酸,新戊二醇,季戊四醇,蓖麻油衍生的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甲基戊二醇,含卤素的多元醇,含磷的多元醇,亚乙基二胺,α-甲基糖苷,山梨醇,蔗糖等。
作为在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个方面的每一项中用作显色剂的脲-脲烷化合物,用以下通式(I)-(VII)中的任何一个表示的脲-脲烷化合物也是优选的:
其中X和Z独立是芳族化合物残基、杂环化合物残基或脂族化合物残基,各残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Y0是选自甲代亚苯基,亚二甲苯基,亚萘基,六亚甲基和-φ-CH2-φ-基团中的基团,其中-φ-是亚苯基;
Figure C0180581100852
其中X和Y独立地是芳族化合物残基、杂环化合物残基或脂族化合物残基,各残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
Figure C0180581100853
其中X和Y独立地是芳族化合物残基、杂环化合物残基或脂族化合物残基,α是具有2价或2价以上的残基,n是2或2以上的整数,各残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
Figure C0180581100854
其中Z和Y独立地是芳族化合物残基、杂环化合物残基或脂族化合物残基,β是具有2价或2价以上的残基,n是2或2以上的整数,各残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
Figure C0180581100855
其中各苯环的氢原子可以被取代基置换,取代基优选是芳族化合物残基、脂族化合物残基或杂环化合物残基,取代基也可以是硝基、羟基、羧基、亚硝基、腈基、氨基甲酰基、脲基、异氰酸酯基、巯基、磺基、氨磺酰基或卤素原子,各取代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γ是选自-SO2-、-O-、-(S)n-、-(CH2)n-、-CO-、-CONH-和用式(a)表示的任意基团中的基团:
或者γ不存在,n是1或2;
Figure C0180581100862
其中各苯环的氢原子可以被取代基置换,所述取代基优选是芳族化合物残基、脂族化合物残基或杂环化合物残基,取代基也可以是羟基、硝基、腈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羧基、亚硝基、氨基、氧氨基、硝基氨基、肼基、脲基、异氰酸酯基、巯基、磺基或卤素原子,各残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δ是选自-SO2-、-O-、-(S)n-、-(CH2)n-、-CO-、-CONH-、-NH-、-CH(COOR1)-、-C(CF3)2-和-CR2R3-中的基团或不存在,R1、R2和R3各自是烷基,n是1或2;和
Figure C0180581100871
其中X、Y和Z独立地是芳族化合物残基、杂环化合物残基或脂族化合物残基,各残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X、Y和Z各自优选是芳族化合物残基或杂环化合物残基。
式(I)-(VII)的脲-脲烷化合物也完全是新颖的。这些新颖化合物可用于使用热、压力等记录能的记录材料。
对生产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个方面中每一项中使用的式(I)的脲-脲烷化合物的方法没有限制。该化合物例如能够通过使以下通式(IX)的含OH基的化合物与以下通式(X)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以下通式(XI)的胺化合物例如按照以下所示的反应式(A)反应来获得:
X-OH          (IX)
OCN-Y0-NCO    (X)
Z-NH2        (XI)
其中X和Z独立地是芳族化合物残基、杂环化合物残基或脂族化合物残基,各残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Y0是选自甲代亚苯基、亚二甲苯基、亚萘基、六亚甲基和-φ-CH2-φ-基团中的基团,其中-φ-是亚苯基。
这里使用的术语“脂族”包括术语“脂环族”。
Figure C0180581100881
在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个方面的每一项中使用的式(II)的脲-脲烷化合物的生产方法不是限制的。该化合物例如能够通过使通式(IX)的含OH基的化合物与以下通式(XII)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水例如按照以下所示的反应式(B)反应来获得:
OCN-Y-NCO              (XII)
其中Y是芳族化合物残基、杂环化合物残基或脂族化合物残基,各残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
在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个方面的每一项中使用的式(III)的脲-脲烷化合物的生产方法不是限制的。该化合物例如能够通过使通式(IX)的含OH的化合物与通式(XII)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以下通式(XIII)的胺化合物例如按照以下反应式(C)或(D)反应来获得:
Figure C0180581100883
其中α是具有2价或2价以上的残基,n是2或2以上的整数。
在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个方面的每一项中使用的式(IV)的脲-脲烷化合物的生产方法不是限制的。该化合物例如能够通过使通式(XI)的胺化合物与通式(XII)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以下通式(XIV)的含OH的化合物例如按照以下所示的反应式(E)或(F)反应获得:
Figure C0180581100892
其中β是具有2价或2价以上的残基,n是2或2以上的整数。
Figure C0180581100893
Figure C0180581100901
以下详细解释通式(IX)-(XIV)的化合物,它们能够用于合成上式(I)-(IV)的脲-脲烷化合物。
通式(IX)的含OH基的化合物不是特别限制的,只要它具有一个或多个OH基。该化合物例如包括一元酚,如苯酚,甲酚,二甲酚,对乙基苯酚,邻异丙基苯酚,间苯二酚,对叔丁基苯酚,对叔辛基苯酚,2-环己基苯酚,2-烯丙基苯酚,4-茚满醇,百里酚,2-萘酚,对硝基苯酚,邻氯苯酚,对氯苯酚,4-苯基苯酚,4-羟苯基-4′-甲基苯基砜,3-氯-4-羟苯基-4′-甲基苯基砜,4-异丙基苯基-4′-羟苯基砜,4-异丙基氧基苯基-4′-羟苯基砜,4-羟苯基-4′-苄氧基苯基砜,4-异丙基苯基-4′-羟苯基砜,4-羟基-4′-异丙基氧基二苯基砜,水杨酸苯酯,N-水杨酰苯胺,4-羟基苯甲酸甲酯,4-羟基苯甲酸苄酯,4-羟基苯甲酸(4′-氯苄基)酯,1,2-双(4′-羟基苯甲酸)乙酯,1,5-双(4′-羟基苯甲酸)戊酯,1,6-双(4′-羟基苯甲酸)己酯,3-羟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4-甲氧基苯酚,4-(苄氧基)苯酚,4-羟基苯甲醛,4-正辛氧基水杨酸,4-正丁氧基水杨酸,4-正戊氧基水杨酸,3-正十二烷基氧基水杨酸,3-正辛酰氧基水杨酸,4-正辛氧基羰基氨基水杨酸,4-正辛酰基氧基羰基氨基水杨酸等。通式(IX)的化合物还包括二元酚如2,2-双(4-羟苯基)丙烷,2,2-双(羟苯基)丁烷,2,2-双(羟苯基)戊烷,2,2-双(羟苯基)-庚烷,儿茶酚,3-甲基儿茶酚,3-甲氧基儿茶酚,连苯三酚,氢醌,甲基氢醌,4-苯基苯酚,4,4′-双酚,4-枯基苯酚,双(4-羟苯基)乙酸丁酯,双(4-羟苯基)乙酸苄酯,双(4-羟苯基)砜,双(3-甲基-4-羟苯基)砜,双(3,5-二甲基-4-羟苯基)砜,3,4-二羟苯基-4′-甲基苯基砜,双(2-烯丙基-4-羟苯基)砜,双(2-甲基-3-叔丁基-4-羟苯基)硫,4,4′-二羟基二苯基醚,4,4′-硫代双酚,4,4′-二羟基二苯甲酮,2,2-双(4-羟苯基)六氟丙烷,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3,3′-二羟基二苯基胺,双(4-羟基-3-甲基苯基)硫等。然而,作为这种含OH基的化合物,具有氨基的那些是不理想的。当氨基与OH基一起存在时,氨基比OH基具有更高的对异氰酸酯基的反应性,因此在OH基之前与异氰酸酯基反应,使得在一些情况下很难获得所需化合物。通式(IX)的化合物进一步包括一元醇如甲醇,乙醇,丙醇,丁醇,戊醇,己醇,庚醇,辛醇,异丙醇,异丁醇,异戊醇,2-乙基-1-己醇,1-癸醇,2-戊醇,3-己醇,叔丁醇,叔戊醇,甲氧基乙醇,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一甲醚,烯丙醇,2-甲基-2-丙烯-1-醇,苄基醇,4-吡啶甲醇,乙二醇一苯醚,糠醇,环己醇,环己基甲醇,环戊醇,2-氯乙醇,1-氯-3-羟基丙烷,甘油等。作为通式(IX)的化合物,还可以使用聚醚型多元醇如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己二酸衍生的多元醇,环氧基改性的多元醇,聚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己内酯二醇,酚类多元醇,胺改性多元醇等;和多元醇如乙二醇,二甘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9-壬二醇,丙烯酰基多元醇,氟烃多元醇,聚丁二烯多元醇,多羟基多元醇,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己三醇,磷酸,新戊二醇,季戊四醇,蓖麻油衍生的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甲基戊二醇,含卤素的多元醇,含磷的多元醇,亚乙基二胺,α-甲基糖苷,山梨醇,蔗糖等。在这些当中,优选使用一元酚。
通式(X)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包括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5-亚萘基二异氰酸酯,间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等。在这些当中,甲苯二异氰酸酯是优选的。
通式(XII)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不是特别限制的,只要其具有两个或多个异氰酸酯基。该化合物例如包括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2,5-二甲氧基苯-1,4-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邻联甲苯胺二异氰酸酯,1,5-亚萘基二异氰酸酯,联茴香胺二异氰酸酯,9-乙基-咔唑-3,6-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三(4-苯基异氰酸基)硫代磷酸酯,4,4′,4″-三异氰酸基-2,5-二甲氧基三苯基胺,4,4′,4″-三异氰酸基-三苯基胺,间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二聚酸二异氰酸酯,异亚丙基双-4-环己基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作为通式(XII)的异氰酸酯化合物,还可以使用二异氰酸酯二聚体如N,N′-(4,4′-二甲基-3,3′-二苯基二异氰酸基)-脲二酮(Desmodule TT,商品名),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聚体;和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如4,4′,4″-三甲基-3,3′,3″-三异氰酸基-2,4,6-三苯基氰脲酸酯。还可以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的水加合异氰酸酯,如1,3-双(3-异氰酸基-4-甲基苯基)脲;多元醇加合物如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Desmodule L,商品名);和胺加合物。
还可以使用属于JP-A-10-76757和JP-A-10-95171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异氰酸酯加合化合物之列的具有两个或多个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通式(XII)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特别优选的实例是甲苯二异氰酸酯。
通式(XI)的胺化合物不是特别限制的,只要它具有一个或多个氨基。该化合物例如包括芳族单胺如苯胺,邻甲苯胺,间甲苯胺,对甲苯胺,邻茴香胺,对茴香胺,对氨基苯乙醚,2,4-二甲氧基苯胺,2,5-二甲氧基苯胺,3,4-二甲氧基苯胺,对氨基-乙酰苯胺,对氨基苯甲酸,邻氨基苯酚,间氨基苯酚,对氨基苯酚,2,3-二甲苯胺,2,4-二甲苯胺,3,4-二甲苯胺,2,6-二甲苯胺,4-氨基苄腈,邻氨基苯甲酸,对甲酚定,2,5-二氯苯胺,2,6-二氯苯胺,3,4-二氯苯胺,3,5-二氯苯胺,2,4,5-三氯苯胺,α-萘胺,氨基蒽,邻乙基苯胺,邻氯苯胺,间氯苯胺,对氯苯胺,对氨基苯甲酸甲酯,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对氨基苯甲酸正丙酯,对氨基苯甲酸异丙酯,对氨基苯甲酸丁酯,对氨基苯甲酸十二烷基酯,对氨基苯甲酸苄酯,邻氨基二苯甲酮,间氨基苯乙酮,对氨基苯乙酮,间氨基苯甲酰胺,邻氨基苯甲酰胺,对氨基苯甲酰胺,对-氨基-N-甲基苯甲酰胺,3-氨基-4-甲基苯甲酰胺,3-氨基-4-甲氧基苯甲酰胺,3-氨基-4-氯苯甲酰胺,对-(N-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对-[N-(4-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对-[N-(4-氨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2-甲氧基-5-(N-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2-甲氧基-5-[N-(2′-甲基-3′-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2-甲氧基-5-[N-(2′-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5-乙酰氨基-2-甲氧基苯胺,4-乙酰氨基苯胺,2-甲氧基-4-(N-苯甲酰基-氨基)-5-甲基苯胺,4-氨磺酰基苯胺,3-氨磺酰基苯胺,2-(N-乙基-N-苯基氨基磺酰基)-苯胺,4-二甲氨基磺酰基苯胺,4-二乙氨基磺酰基苯胺,磺胺噻唑,4-氨基二苯基砜,2-氯-5-N-苯基氨磺酰基苯胺,2-甲氧基-5-N,N-二乙基氨磺酰基苯胺,2,5-二甲氧基-4-N-苯基氨磺酰基苯胺,2-甲氧基-5-苄基磺酰基苯胺,2-苯氧基磺酰基苯胺,2-(2′-氯-苯氧基)磺酰基苯胺,3-苯胺基磺酰基-4-甲基苯胺,邻氯-对硝基苯胺,邻硝基-对氯苯胺,2,6-二氯-4-硝基苯胺,5-氯-2-硝基苯胺,2-氨基-4-氯苯酚,邻硝基苯胺,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2-甲基-4-硝基苯胺,间硝基-对甲苯胺,2-氨基-5-硝基苄腈,对氨基苯磺酸,间氨基苯磺酸,4B酸,C酸,2B酸,对氟苯胺,邻氟苯胺,3-氯-4-氟苯胺,2,4-二氟苯胺,2,3,4-三氟苯胺,间-氨基三氟甲苯,2-氨基-3-溴-5-硝基苄腈等;和芳族二胺如4,4′-二氨基-3,3′-二乙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苯甲酰苯胺,3,5-二氨基氯苯,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联甲苯胺碱,联茴香胺,双[4-(间氨基苯氧基)苯基]砜,双[4-(对氨基苯氧基)苯基]砜,双[3-甲基-4-(对氨基苯氧基)苯基]砜,3,3′-二甲氧基-4,4′-二氨基联苯,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5,5′-二甲氧基联苯,2,2′,5,5′-四氯-4,4′-二氨基联苯,邻联甲苯胺砜,2,4′-二氨基联苯,2,2′-二氨基联苯,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联苯,3,3′-二氯-4,4′-二氨基联苯,2,2′-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4,4′-硫代双苯胺,2,2′-二硫代双苯胺,4,4′-二硫代双苯胺,4,4′-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氨基二苯基醚,3,4′-二氨基二苯基醚,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双(3-氨基-4-氯苯基)砜,双(3,4-二氨基苯基)砜,4,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砜,3,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胺,4,4′-亚乙基双苯胺,4,4′-二氨基-2,2′-二甲基二苄,3,3′-二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氨基二苯甲酮,1,4-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3-氨基苯氧基)苯,9,9-双(4-氨基苯基)芴,2,2-双(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4,4′-双(4-氨基苯氧基)联苯,联茴香胺,3,3′-二氯联苯胺。通式(XI)的胺化合物还例如包括杂环化合物胺如3-氨基-1,2,4-三唑,2-氨基吡啶,3-氨基吡啶,4-氨基吡啶,α-氨基-ε-己内酰胺,乙酰胍胺,2,4-二氨基-6-[2′-甲基咪唑基-(1)]乙基-S-三嗪,2,3-二氨基吡啶,2,5-二氨基吡啶,2,3,5-三氨基吡啶,1-氨基-4-甲基哌嗪,1-(2-氨基乙基)哌嗪,双(氨基丙基)哌嗪,N-(3-氨基丙基)吗啉等;和脂族胺如甲胺,乙胺,硬脂胺,烯丙基胺,异丙基胺,2-乙基己基胺,乙醇胺,3-(2-乙基己氧基)丙胺,3-乙氧基丙基胺,3-(二乙氨基)丙胺,3-(二丁氨基)丙胺,叔丁基胺,丙胺,3-(甲基氨基)丙胺,3-(二甲氨基)丙胺,3-甲氧基丙胺,甲基肼,1-甲基丁基胺,甲烷二胺,1,4-二氨基丁烷,环己烷甲基胺,环己基胺,4-甲基环己基胺,2-溴乙胺,2-甲氧基乙胺,2-乙氧基甲胺,2-氨基-1-丙醇,2-氨基丁醇,3-氨基-1,2-丙二醇,1,3-二氨基-2-羟基丙烷,2-氨基乙烷硫醇,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六亚甲基二胺等。在这些当中,芳族单胺是优选使用的。
通式(XIII)的胺化合物不是特别限制的,只要它具有两个或多个氨基。该化合物例如包括芳族胺如4,4′-二氨基-3,3′-二乙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苯甲酰苯胺,3,5-二氨基氯苯,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联甲苯胺碱,联茴香胺,双[4-(间氨基苯氧基)苯基]砜,双[4-(对氨基苯氧基)苯基]砜,双[3-甲基-4-(对氨基苯氧基)苯基]砜,3,3′-二甲氧基-4,4′-二氨基联苯,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5,5′-二甲氧基联苯,2,2′,5,5′-四氯-4,4′-二氨基联苯,邻联甲苯胺砜,2,4′-二氨基联苯,2,2′-二氨基联苯,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联苯,3,3′-二氯-4,4′-二氨基联苯,2,2′-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4,4′-硫代双苯胺,2,2′-二硫代双苯胺,4,4′-二硫代双苯胺,4,4′-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氨基二苯基醚,3,4′-二氨基二苯基醚,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双(3-氨基-4-氯苯基)砜,双(3,4-二氨基苯基)砜,4,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砜,3,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胺,4,4′-亚乙基双苯胺,4,4′-二氨基-2,2′-二甲基二苄,3,3′-二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氨基二苯甲酮,1,4-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3-氨基苯氧基)苯,9,9-双(4-氨基苯基)芴,2,2-双(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4,4′-双(4-氨基苯氧基)联苯,联茴香胺,3,3′-二氯联苯胺,联甲苯胺碱,邻亚苯基二胺,间亚苯基二胺,对亚苯基二胺等。在以上例举的胺化合物中,具有至少两个氨基和用下式(VIII)表示的苯胺衍生物是特别优选的:
Figure C0180581100951
其中R1、R2、R3和R4独立地是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烷氧基或氨基,X1和X2独立地是氨基或用下式(b)表示的基团:
Figure C0180581100952
Y1是-SO2-、-O-、-(S)n-、-(CH2)n-、-CO-、-CONH-和用式(a)的任意一个表示的基团中的任何一个:
Figure C0180581100953
Figure C0180581100961
或Y1不存在,n是1或2。
通式(XIV)的含OH基的化合物不是特别限制的,只要它具有两个或多个OH基。该化合物例如包括二元酚如2,2-双(4-羟苯基)丙烷,2,2-双(羟苯基)丁烷,2,2-双(羟苯基)戊烷,2,2-双(羟苯基)庚烷,儿茶酚,3-甲基儿茶酚,3-甲氧基儿茶酚,连苯三酚,氢醌,甲基氢醌,p,p′-双酚,双(4-羟苯基)乙酸丁酯,双(4-羟苯基)乙酸苄酯,双(4-羟苯基)砜,双(3-甲基-4-羟苯基)砜,双(3,5-二甲基-4-羟苯基)砜,3,4-二羟基苯基-4′-甲基苯基砜,双(2-烯丙基-4-羟苯基)砜,双(2-甲基-3-叔丁基-4-羟苯基)硫,4,4′-二羟基二苯基醚,4,4′-硫代双酚,4,4′-二羟基二苯甲酮,2,2-双(4-羟苯基)六氟丙烷,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3,3′-二羟基二苯基胺,双(4-羟基-3-甲基苯基)硫等。然而,作为这种二元酚,具有氨基的那些是不理想的。因为氨基比OH基具有更高的对异氰酸酯基的反应性,氨基在OH基之前与异氰酸酯基反应,使得在一些情况下难以获得所需化合物。通式(XIV)的含OH基的化合物也包括聚醚型多元醇如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己二酸衍生的多元醇,环氧基改性的多元醇,聚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己内酯二醇,酚类多元醇,胺改性多元醇等;和多元醇如乙二醇,二甘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9-壬二醇,丙烯酰基多元醇,氟烃多元醇,聚丁二烯多元醇,多羟基多元醇,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己三醇,磷酸,新戊二醇,季戊四醇,蓖麻油改性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甲基戊二醇,含卤素的多元醇,含磷多元醇,乙二胺,α-甲基糖苷,山梨醇,蔗糖等。
在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个方面的每一项中使用的式(V)的脲-脲烷化合物的生产方法不是限制的。该化合物例如能够通过使一元酚化合物与芳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和以下通式(XV)的二胺化合物例如按照以下所示的反应式(G)或(H)反应来获得:
其中各苯环的氢原子可以被取代基置换,取代基优选是芳族化合物残基,脂族化合物残基或杂环化合物残基,取代基也可以是硝基、羟基、羧基、亚硝基、腈基、氨基甲酰基、脲基、异氰酸酯基、巯基、磺基、氨磺酰基或卤素原子、各残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γ是-SO2-、-O-、-(S)n-、-(CH2)n-、-CO-、-CONH-和用式(a)的任意一个表示的基团中的任何一个:
Figure C0180581100972
Figure C0180581100981
或者γ不存在,n是1或2。
Figure C0180581100991
在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个方面的每一项中使用的式(VI)的脲-脲烷化合物的生产方法不是限制的。该化合物例如能够通过使苯胺衍生物与芳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和以下通式(XVI)的羟基化合物例如按照以下所示的反应式(J)或(K)反应来获得:
Figure C0180581100992
其中各苯环的氢原子可以被取代基置换,取代基优选是芳族化合物残基、脂族化合物残基或杂环化合物残基,取代基也可以是羟基、硝基、腈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羧基、亚硝基、氨基、氧氨基、硝基氨基、肼基、脲基、异氰酸酯基、巯基、磺基或卤素原子,各残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δ是-SO2-、-O-、-(S)n-、-(CH2)n-、-CO-、-CONH-、-NH-、-CH(COOR1)-、-C(CF3)2-和-CR2R3-中的任何一个或不存在,R1、R2和R3独立地是烷基,n是1或2。
Figure C0180581101001
以下将详细解释可用于合成在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个方面的每一项中使用的式(V)或(VI)的脲-脲烷化合物的化合物。
可用于合成式(V)的脲-脲烷化合物的酚类化合物不是特别限制的,只要它在苯环上具有一个或多个OH。另外,苯环的氢原子可以被非OH基的取代基,即芳族化合物残基、脂族化合物残基、杂环化合物残基、硝基、羧基、亚硝基、腈基、氨基甲酰基、脲基、异氰酸酯基、巯基、磺基、氨磺酰基或卤素原子取代。
酚类化合物的优选实例是酚如苯酚,甲酚,二甲酚,对乙基苯酚,邻异丙基苯酚,间苯二酚,对叔丁基苯酚,对叔辛基苯酚,2-环己基苯酚,2-烯丙基苯酚,4-茚满醇,百里酚,2-萘酚,硝基取代的苯酚(如对硝基苯酚),卤素取代的苯酚(如邻氯苯酚和对氯苯酚),4-苯基苯酚,4-羟苯基-4′-甲基苯基砜,3-氯-4-羟苯基-4′-甲基苯基砜,4-异丙基苯基-4′-羟基苯基砜,4-异丙氧基苯基-4′-羟苯基砜,4-羟苯基-4′-苄氧基苯基砜,4-异丙基苯基-4′-羟苯基砜,4-羟基-4′-异丙基氧基二苯基砜,水杨酸苯酯,N-水杨酰苯胺,4-羟基苯甲酸甲酯,4-羟基苯甲酸苄酯,4-羟基苯甲酸(4′-氯苄基)酯,3-羟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4-甲氧基苯酚,4-(苄氧基)苯酚,4-羟基苯甲醛,4-正辛氧基水杨酸,4-正丁氧基水杨酸,4-正戊氧基水杨酸,3-正十二烷基氧基水杨酸,3-正辛酰氧基水杨酸,4-正辛氧基羰基氨基水杨酸,4-正辛酰基氧基羰基氨基水杨酸等。作为酚类化合物,还可以使用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的酚类化合物,包括羧基、亚硝基、腈基、氨基甲酰基、脲基、异氰酸酯基、巯基、磺基、氨磺酰基等。然而,作为这种酚,具有氨基的那些是不希望的。因为氨基比OH基具有对异氰酸酯基更高的反应性,氨基在OH基之前与异氰酸酯基反应,使得在一些情况下难以获得所需的化合物。
可用于合成式(V)或(VI)的脲-脲烷化合物的芳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不是特别限制的,只要它具有键接于其苯环的两个异氰酸酯基。芳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包括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2,5-二甲氧基苯-1,4-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2,6-甲苯二异氰酸酯。芳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尤其优选的实例是甲苯二异氰酸酯。在甲苯二异氰酸酯当中,2,4-甲苯二异氰酸酯是优选的。除了2,4-甲苯二异氰酸酯以外,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2,6-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通常在市场上有售,可以低价获得,并且也可用作芳族二异氰酸酯。这些甲苯二异氰酸酯异构体的混合物在常温下是液体。
可用于合成式(V)的脲-脲烷化合物的通式(XV)的二胺化合物例如包括芳族二胺如4,4′-二氨基-3,3′-二乙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苯甲酰苯胺,3,5-二氨基氯苯,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联甲苯胺碱,联茴香胺,双[4-(间氨基苯氧基)苯基]砜,双[4-(对氨基苯氧基)苯基]砜,双[3-甲基-4-(对氨基苯氧基)苯基]砜,3,3′-二甲氧基-4,4′-二氨基联苯,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5,5′-二甲氧基联苯,2,2′,5,5′-四氯-4,4′-二氨基联苯,邻甲苯胺砜,2,4′-二氨基联苯,2,2′-二氨基联苯,4,4′-二氨基联苯,2,2′-二氯-4,4′-二氨基联苯,3,3′-二氯-4,4′-二氨基联苯,2,2′-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4,4′-硫代双苯胺,2,2′-二硫代双苯胺,4,4′-二硫代双苯胺,4,4′-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氨基二苯基醚,3,4′-二氨基二苯基醚,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双(3-氨基-4-氯苯基)砜,双(3,4-二氨基苯基)砜,4,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砜,3,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胺,4,4′-亚乙基双苯胺,4,4′-二氨基-2,2′-二甲基二苄,3,3′-二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氨基二苯甲酮,1,4-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3-氨基苯氧基)苯,9,9-双(4-氨基苯基)芴,2,2-双(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4,4′-双(4-氨基苯氧基)联苯,联茴香胺,3,3′-二氯联苯胺等。
可用于合成式(VI)的脲-脲烷化合物的苯胺衍生物不是特别限制的,只要它是在苯环上具有一个或多个氨基的苯胺化合物。另外,苯环的氢原子可以被芳族化合物残基、脂族化合物残基、杂环化合物残基、羟基、硝基、腈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羧基、亚硝基、氨基、氧氨基、硝基氨基、肼基、脲基、异氰酸酯基、巯基、磺基或卤素原子取代。
这种苯胺化合物的优选实例是苯胺,邻甲苯胺,间甲苯胺,对甲苯胺,邻茴香胺,对茴香胺,对氨基苯乙醚,N,N-二甲基-对-亚苯基二胺,N,N-二乙基-对亚苯基二胺,2,4-二甲氧基苯胺,2,5-二甲氧基苯胺,3,4-二甲氧基苯胺,对氨基-乙酰苯胺,羧基取代的苯胺(例如对氨基苯甲酸),羟基取代的苯胺(例如邻氨基苯酚,间氨基苯酚,2-氨基-4-氯苯酚和对氨基苯酚),2,3-二甲苯胺,2,4-二甲苯胺,3,4-二甲苯胺,2,6-二甲苯胺,腈取代的苯胺(例如4-氨基苄腈),邻氨基苯甲酸,对甲酚定,卤素取代的苯胺(例如2,5-二氯苯胺,2,6-二氯苯胺,3,4-二氯苯胺,3,5-二氯苯胺,2,4,5-三氯苯胺,邻氯苯胺,间氯苯胺和对氯苯胺),α-萘胺,氨基蒽,邻乙基苯胺,对氨基苯甲酸甲酯,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对氨基苯甲酸正丙酯,对氨基苯甲酸异丙酯,对氨基苯甲酸丁酯,对氨基苯甲酸十二烷基酯,对氨基苯甲酸苄酯,邻氨基二苯甲酮,间氨基苯乙酮,对氨基苯乙酮,间氨基苯甲酰胺,邻氨基苯甲酰胺,对氨基苯甲酰胺,对-氨基-N-甲基苯甲酰胺,3-氨基-4-甲基苯甲酰胺,3-氨基-4-甲氧基苯甲酰胺,3-氨基-4-氯苯甲酰胺,氨基甲酰基苯胺(例如对-(N-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对-[N-(4-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对-[N-(4-氨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2-甲氧基-5-(N-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2-甲氧基-5-[N-(2′-甲基-3′-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和2-甲氧基-5-[N-(2′-氯苯基)-氨基甲酰基]苯胺),5-乙酰基氨基-2-甲氧基苯胺,4-乙酰氨基苯胺,4-(N-甲基-N-乙酰氨基)苯胺,2,5-二乙氧基-4-(N-苯甲酰基氨基)苯胺,2,5-二甲氧基-4-(N-苯甲酰基氨基)苯胺,2-甲氧基-4-(N-苯甲酰基-氨基)-5-甲基苯胺,氨磺酰基苯胺(例如4-氨磺酰基苯胺,3-氨磺酰基苯胺,2-氯-5-N-苯基氨磺酰基苯胺,2-甲氧基-5-N,N-二乙基氨磺酰基苯胺和2,5-二甲氧基-4-N-苯基氨磺酰基苯胺),2-(N-乙基-N-苯基氨基磺酰基)-苯胺,4-二甲氨基磺酰基苯胺,4-二乙氨基磺酰基苯胺,磺胺噻唑,4-氨基二苯基砜,2-甲氧基-5-苄基磺酰基苯胺,2-苯氧基磺酰基苯胺,2-(2′-氯-苯氧基)磺酰基苯胺,3-苯胺基磺酰基-4-甲基苯胺,硝基取代的苯胺(例如邻氯-对硝基苯胺,邻硝基-对氯苯胺,2,6-二氯-4-硝基苯胺,5-氯-2-硝基苯胺,邻硝基苯胺,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2-甲基-4-硝基苯胺,间硝基-对甲苯胺和2-氨基-5-硝基苄腈),对氟苯胺,邻氟苯胺,3-氯-4-氟苯胺,2,4-二氟苯胺,2,3,4-三氟苯胺,间-氨基三氟甲苯,2-氨基-3-溴-5-硝基苄腈等。
作为苯胺衍生物,还可以使用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的苯胺衍生物,取代基包括羧基、亚硝基、氧氨基、硝基氨基、肼基、脲基、异氰酸酯基、巯基、磺基等。
可用于合成式(VI)的脲-脲烷化合物的通式(XVI)的二羟基化合物包括二元酚如2,2-双(4-羟苯基)丙烷,2,2-双(羟苯基)丁烷,2,2-双(羟苯基)戊烷,2,2-双(羟苯基)庚烷,4,4′-双酚,双(4-羟苯基)乙酸丁酯,双(4-羟苯基)乙酸苄酯,双(4-羟苯基)砜,双(3-甲基-4-羟苯基)砜,双(3,5-二甲基-4-羟苯基)砜,双(2-烯丙基-4-羟苯基)砜,双(2-甲基-3-叔丁基-4-羟苯基)硫,4,4′-二羟基二苯基醚,4,4′-硫代双酚,4,4′-二羟基二苯甲酮,2,2-双(4-羟苯基)六氟丙烷,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3,3′-二羟基二苯基胺,双(4-羟基-3-甲基苯基)硫等。然而,作为这种二元酚,具有氨基的那些是不希望的。因为氨基比OH基具有更高的对异氰酸酯基的反应性,氨基在OH基之前与异氰酸酯基反应,使得在一些情况下难以获得所需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个方面的每一项中使用的式(VII)的脲-脲烷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不是特别限制的。该化合物例如能够通过使通式(IX)的含羟基的化合物与通式(XII)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通式(XI)的胺化合物例如按照以下反应式(L)反应来获得:
作为键接于通式(VII)的脲-脲烷化合物的脲基的X的取代基,烷基、烯基、苯基、环烷基、酰胺基、烷氧基、硝基、亚硝基、腈基、甲苯磺酰基、甲磺酰基、乙酰基、卤素原子、甲酰基、二烷基氨基和异氰酸酯基是优选的。
在作为显色剂的通式(I)-(VII)的这些脲-脲烷化合物中,通式(II)-(VI)的化合物是优选的,通式(V)和(VI)的化合物是特别优选的。
此外,以下结构式(XX)或(XXI)的化合物是特别优选的。
在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方面的每一项中用作显色剂的脲-脲烷化合物和用作显色剂的式(I)-(IV)和(VII)的化合物的情况下,如果键接于其脲基或脲烷基的残基是脂族化合物残基,着色密度和印刷物保存性能在一些情况下会变差。因此,键接于脲基或脲烷基的残基优选是芳族化合物残基或杂环化合物残基。然而,可能由引入脂族化合物残基引起的着色密度和印刷物保存性能的下降可以通过增加脲基和脲烷基的总数来减低。在式(III)和式(IV)的化合物的情况下,即使脂族化合物残基属于键接于脲基或脲烷基的残基,几乎不会引起有关性能特性方面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个方面的每一项中使用的脲-脲烷化合物可以通过在有机溶剂中或没有溶剂的情况下混合异氰酸酯与相应的反应剂,使它们反应,然后通过过滤收集所得晶体来获得。作为每一种反应剂,根据目的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化合物。作为溶剂,可以使用任何溶剂,只要它与异氰酸酯基和反应剂的官能团不发生反应。溶剂例如包括脂族烃类,脂环族烃类,芳族烃类,氯化脂族烃类,氯化芳族烃类,氯化脂环族烃类和酮类。能溶解异氰酸酯并且反应产物在其中具有低溶解度的甲基乙基酮、甲苯等是特别优选的。通过以上反应工序获得的反应产物不总是单一化合物,在一些情况下,而是作为取代基位置不同的化合物的混合物获得。
在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个方面的每一项中使用的脲-脲烷化合物的具体实例是以下化合物((E-1)-(E-43))。
Figure C0180581101071
Figure C0180581101081
Figure C0180581101091
Figure C0180581101101
Figure C0180581101131
Figure C0180581101141
Figure C0180581101151
Figure C0180581101161
在本发明中用作显色剂的脲-脲烷化合物通常是在常温下为固体的无色或浅色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用作显色剂的脲-脲烷化合物的分子量优选是5,000或5,000以下,更优选2,000或2,000以下。
在本发明中用作显色剂的脲-脲烷化合物中的脲基和脲烷基的总数优选是20或20以下,更优选是10或10以下。脲基与脲烷基在脲-脲烷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的比率优选是1∶3-3∶1,特别是1∶2-2∶1。
为了通过使用脲-脲烷化合物作为显色剂来生产记录材料,可以使用一种脲-脲烷化合物,或如果必要,两种或多种脲-脲烷化合物的结合物。
当用于热敏记录材料时,优选脲-脲烷化合物具有熔点。在本发明中用作显色剂的脲-脲烷化合物的熔点优选为40℃到500℃,尤其是60℃到300℃。
在本发明的第二十二个方面中使用的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是在压敏记录材料和热敏记录材料中使用的通称为成色剂的化合物,并且不是特别限制的。作为染料前体,隐色染料是特别优选的,三芳基甲烷型隐色染料、荧烷型隐色染料、芴型隐色染料、二苯基甲烷型隐色染料等是更优选的。以下给出了隐色染料的典型实例。
(1)三芳基甲烷型化合物
3,3-双(对-二甲基氨苯基)-6-二甲氨基苯并[c]呋喃酮(结晶紫内酯),3,3-双(对-二甲基氨苯基)苯并[c]呋喃酮,3-(对-二甲基氨苯基)-3-(1,2-二甲基吲哚-3-基)苯并[c]呋喃酮,3-(对-二甲基氨苯基)-3-(2-甲基吲哚-3-基)苯并[c]呋喃酮,3-(对二甲基氨苯基)-3-(2-苯基吲哚-3-基)苯并[c]呋喃酮,3,3-双(1,2-二甲基吲哚-3-基)-5-二甲氨基苯并[c]呋喃酮,3,3-双(1,2-二甲基吲哚-3-基)-6-二甲氨基苯并[c]呋喃酮,3,3-双(9-乙基咔唑-3-基)-5-二甲氨基苯并[c]呋喃酮,3,3-双(2-苯基吲哚-3-基)-5-二甲氨基苯并[c]呋喃酮,3-对-二甲基氨苯基-3-(1-甲基吡咯-2-基)-6-二甲氨基苯并[c]呋喃酮等。
(2)二苯基甲烷型化合物
4,4′-双-二甲基氨基苯基二苯甲基苄醚,N-卤代苯基-无色金胺,N-2,4,5-三氯苯基无色金胺等。
(3)呫吨型化合物
若丹明B苯胺基内酰胺,若丹明B-对-氯苯胺基内酰胺,3-二甲氨基-6-甲基-7-(间三氟甲基苯胺基)荧烷,3-二乙氨基-6-甲基荧烷,3-二乙氨基-7-甲基荧烷,3-二乙氨基-7-氯荧烷,3-二乙氨基-7-二苄基氨基荧烷,3-二乙氨基-6-甲基-7-氯荧烷,3-二乙氨基-7-辛基氨基荧烷,3-二乙氨基-7-苯基荧烷,3-二乙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二乙氨基-6-甲基-7-对甲基苯胺基荧烷,3-二乙氨基-6-氯-7-甲基荧烷,3-二乙氨基-7-(3,4-二氯苯胺基)-荧烷,3-二乙氨基-7-(2-氯苯胺基)荧烷,3-二乙氨基-6-甲基-7-(邻,对-二甲基苯胺基)荧烷,3-(N-乙基-N-甲苯基)氨基-6-甲基-7-苯乙基荧烷,3-二乙氨基-7-(4-硝基苯胺基)荧烷,3-二乙氨基-6-甲基-7-(间-三氟甲基苯胺基)荧烷,3-二乙氨基-6-甲基-7-(邻氯苯胺基)荧烷,3-二乙氨基-6-甲基-7-(对氯苯胺基)荧烷,3-二乙氨基-6-甲基-7-(邻氟苯胺基)荧烷,3-二乙氨基-6-甲基-7-(对-正丁基苯胺基)荧烷,3-二乙氨基-6-甲基-7-正辛基氨基荧烷,3-二乙氨基-6-氯-7-苯胺基荧烷,3-二乙氨基-6-乙氧基乙基-7-苯胺基荧烷,3-二乙氨基-苯并[a]荧烷,3-二乙氨基-苯并[c]荧烷,3-二乙氨基-6-甲基-7-苄基氨基荧烷,3-二乙氨基-6-甲基-7-二苄基氨基荧烷,3-二乙氨基-7-二(对-甲基苄基)氨基荧烷,3-二乙氨基-6-甲基-7-二苯基甲基氨基荧烷,3-二乙氨基-7-二萘基甲基氨基荧烷,10-二乙氨基-4-二甲氨基苯并[a]荧烷,3-二乙氨基-7,8-苯并荧烷,3-二乙氨基-6-甲基-7-(间-三氯苯胺基)荧烷,3-二乙氨基-7-(邻氯苯胺基)荧烷,3-二丁氨基-7-(邻氯苯胺基)荧烷,3-二乙氨基-6-甲基-7-(2′,4′-二甲基苯胺基)荧烷,3-(N,N-二乙氨基)-5-甲基-7-(N,N-二苄氨基)荧烷,3-吗啉基-7-(N-丙基三氟甲基苯胺基)荧烷,3-吡咯烷基-7-三氟甲基苯胺基荧烷,3-二乙氨基-5-氯-7-(N-苄基-三氟甲基苯胺基)荧烷,3-吡咯烷基-7-(二-对-氯苯基)甲基氨基荧烷,3-二乙氨基-5-氯-7-(α-苯乙基氨基)荧烷,3-(N-乙基-N-对-甲苯氨基)-7-(α-苯乙基氨基)荧烷,3-二乙氨基-7-(邻-甲氧基羰基苯乙基)荧烷,3-二乙氨基-5-甲基-7-(α-苯乙基氨基)荧烷,3-二乙氨基-7-哌啶子基氨基荧烷,3-氯-3-(N-甲基甲苯氨基)-7-(对-N-丁基苯胺基)荧烷,3-(N-乙基-N-环己基氨基)-5,6-苯并-7-α-萘氨基-4′-溴荧烷,3-二乙氨基-6-甲基-7-间三甲苯氨基(mesitidino)-4′,5′-苯并荧烷,3-二丁氨基-6-甲基荧烷,3-二丁氨基-6-甲基-7-氯荧烷,3-二丁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二丁基氨基-6-甲基-7-对甲基苯胺基荧烷,3-二丁氨基-6-甲基-7-(邻,对-二甲基苯胺基)荧烷,3-二丁氨基-6-甲基-7-(间-三氟甲基苯胺基)荧烷,3-二丁氨基-6-甲基-7-(邻氯苯胺基)荧烷,3-二丁氨基-6-甲基-7-(对氯苯胺基)荧烷,3-二丁氨基-6-甲基-7-(邻氟苯胺基)荧烷,3-二丁氨基-6-甲基-7-(对-正丁基苯胺基)荧烷,3-二丁氨基-6-甲基-7-正辛基氨基荧烷,3-二丁氨基-6-氯-7-苯胺基荧烷,3-二丁氨基-6-乙氧基乙基-7-苯胺基荧烷,3-二正戊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二正戊基氨基-6-甲基-7-(邻,对-二甲基-苯胺基)荧烷,3-二正戊基氨基-6-甲基-7-(间-三氟甲基苯胺基)荧烷,3-二正戊基氨基-6-甲基-7-(邻氯苯胺基)荧烷,3-二正戊基氨基-6-甲基-7-(对氯苯胺基)荧烷,3-二正戊基氨基-6-甲基-7-(邻氟苯胺基)荧烷,3-吡咯烷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哌啶子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环己基氨基-6-氯-荧烷,3-二甲氨基-5,7-二甲基荧烷,3-(N-甲基-N-异戊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甲基-N-正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甲基-N-戊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N-二正戊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甲基-N-异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乙基-N-正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乙基-N-异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乙基-N-正丁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乙基-N-异丁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乙基-N-正己基氨基)-6-甲基-7-对甲基苯胺基荧烷,3-(N-乙基-N-正己基氨基)-6-甲基-7-(邻,对-二甲基苯胺基)荧烷,3-(N-乙基-N-正己基氨基)-6-甲基-7-(间三氟甲基苯胺基)荧烷,3-(N-乙基-N-正己基氨基)-6-甲基-7-(邻氯苯胺基)荧烷,3-(N-乙基-N-异戊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乙基-N-异戊基氨基)-6-氯-7-苯胺基荧烷,3-(N-乙基-N-3-甲基丁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乙基-N-对甲苯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乙基-N-对-甲苯氨基)-6-甲基-7-(对甲基苯胺基)荧烷,3-(N-乙基-N-对-甲苯氨基)-6-甲基-7-(邻,对-二甲基苯胺基)荧烷,3-(N-乙基-N-四氢糠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环己基-N-甲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环己基-N-甲基氨基)-7-苯胺基荧烷,3-(N-乙基-N-3-甲氧基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N-乙基-N-3-乙氧基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2-(4-氧杂己基)-3-二甲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2-(4-氧杂己基)-3-二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2-(4-氧杂己基)-3-二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3,6-双(二乙基氨基)-荧烷-γ-(2′-硝基)苯胺基内酰胺,3,6-双(二乙基氨基)荧烷-γ-(3′-硝基)苯胺基内酰胺,3,6-双(二乙氨基)荧烷-γ-(4′-硝基)苯胺基内酰胺,3,6-双(二乙氨基)荧烷-γ-苯胺基内酰胺等。
(4)噻嗪型化合物
苯甲酰基无色亚甲基蓝,对硝基苯甲酰基无色亚甲基蓝等。
(5)螺化合物
3-甲基螺二萘吡喃,3-乙基螺二萘吡喃,3,3-二氯螺二萘吡喃,3-苄基螺二萘吡喃,3-甲基萘并-(3-甲氧基-苯并)螺吡喃,3-丙基螺苯并吡喃等。
隐色染料例如还包括能够吸收近红外线的以下化合物:3,6-双(二甲基氨基)芴-9-螺-3′-(6′-二甲氨基苯并[c]呋喃酮),3-二乙氨基-6-二甲基氨基芴-9-螺-3′-(6′-二甲氨基苯并[c]呋喃酮),3,6-双(二乙氨基)芴-9-螺-3′-(6′-二甲氨基苯并[c]呋喃酮),3-二丁氨基-6-二甲基氨基芴-9-螺-3′-(6′-二甲氨基苯并[c]呋喃酮),3-二丁氨基-6-(二乙氨基芴-9-螺-3′-(6′-二甲氨基苯并[c]呋喃酮),3,6-双(二甲氨基)-芴-9-螺-3′-(6′-二乙氨基苯并[c]呋喃酮),3-二乙氨基-6-二甲氨基芴-9-螺-3′-(6′-二乙氨基苯并[c]呋喃酮),3-二丁氨基-6-二甲基氨基芴-9-螺-3′-(6′-二乙氨基苯并[c]呋喃酮),3,6-双(二乙氨基)芴-9-螺-3′-(6′-二乙氨基苯并[c]呋喃酮),3,6-双(二甲氨基)芴-9-螺-3′-(6′-二丁氨基苯并[c]呋喃酮),3-二丁氨基-6-二乙氨基芴-9-螺-3′-(6′-二乙氨基苯并[c]呋喃酮),3-二乙氨基-6-二甲氨基芴-9-螺-3′-(6′-二丁氨基苯并[c]呋喃酮),3,3-双[2-(4-二甲氨基苯基)-2-(4-甲氧基苯基)乙烯基]-4,5,6,7-四氯苯并[c]呋喃酮等。
在以上例举的隐色染料中,三芳基甲烷型隐色染料,荧烷型隐色染料,芴型隐色染料和二苯基甲烷型隐色染料从灵敏度和耐增塑剂性的角度看是优选的,具有用以下化学式(i)或(j)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是更优选的:
Figure C0180581101201
其中Y2和Y3二者是烷基或烷氧基烷基,Y4是氢原子、烷基或烷氧基,Y5和Y6各自是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或烷氧基;或
其中R5和R6各自是用式(k)或式(l)表示的基团:
Figure C0180581101212
(其中R11-R15各自是氢原子、卤素原子、C1-C8烷基、C1-C8烷氧基或-NR16R17,其中R16和R17各自是C1-C8烷基);或
Figure C0180581101213
(其中R18和R19各自是氢原子、C1-C8烷基或苯基)R7-R10各自是氢原子、卤素原子、C1-C8烷基、C1-C8烷氧基或-NR20R21,其中R20和R21各自是C1-C8烷基。
如果必要,这些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可以以它们的两种或多种的结合物来使用。
作为显色剂的脲-脲烷化合物以优选5-1,000重量份,更优选20-500重量份/100重量份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的比例来使用。关于显色剂脲-脲烷化合物的比例,5重量份或5重量份以上足以使染料前体显色。在这种比例下,着色密度是高的。当作为显色剂的脲-脲烷化合物的比例是1,000重量份或1,000重量份以下时,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几乎不剩余,这在经济上是有利的并因此是优选的。
作为在本发明的第十九个方面中用作显色剂的脲-脲烷化合物或脲-脲烷组合物,能够使用本发明的第一到第四个方面的任意脲-脲烷化合物或本发明的第五到第十二个方面中的任意脲-脲烷组合物。这些化合物和组合物的合成方法已经在本发明的第一到第十二个方面的解释中详细描述。
将异氰酸酯化合物引入到本发明的生色组合物中改进了组合物的存放稳定性。引入到本发明的生色组合物中的异氰酸酯化合物是指在常温下为固体的无色或浅色、芳族或杂环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使用以下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
所引入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包括2,6-二氯苯基异氰酸酯,对氯苯基异氰酸酯,1,3-亚苯基二异氰酸酯,1,4-亚苯基二异氰酸酯,1,3-二甲基苯-4,6-二异氰酸酯,1,4-二甲基苯-2,5-二异氰酸酯,1-甲氧基苯-2,4-二异氰酸酯,1-甲氧基苯-2,5-二异氰酸酯,1-乙氧基苯-2,4-二异氰酸酯,2,5-二甲氧基苯-1,4-二异氰酸酯,2,5-二乙氧基苯-1,4-二异氰酸酯,2,5-二丁氧基苯-1,4-二异氰酸酯,偶氮苯-4,4′-二异氰酸酯,二苯基醚-4,4′-二异氰酸酯,萘-1,4-二异氰酸酯,萘-1,5-二异氰酸酯,萘-2,6-二异氰酸酯,萘-2,7-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联苯基-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氧基-联苯基-4,4′-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二苯基二甲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二苯基二甲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二苯甲酮-3,3′-二异氰酸酯,芴-2,7-二异氰酸酯,蒽醌-2,6-二异氰酸酯,9-乙基咔唑-3,6-二异氰酸酯,芘-3,8-二异氰酸酯,萘-1,3,7-三异氰酸酯,联苯基-2,4,4′-三异氰酸酯,4,4′,4″-三异氰酸基-2,5-二甲氧基三苯基胺,4,4′,4″-三异氰酸基-三苯基胺,对-二甲氨基苯基异氰酸酯,三(4-苯基异氰酸基)硫代磷酸酯等。如果必要,这些异氰酸酯可以以所谓的嵌段异氰酸酯,即与酚、内酰胺、肟等的加成化合物的形式使用,它们可以以二异氰酸酯二聚体如1-甲基苯-2,4-二异氰酸酯二聚体,或作为异氰脲酸酯的二异氰脲酸酯三聚体的形式使用,以及它们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多元醇的任何一种作为加合物获得的多异氰酸酯的形式使用,以及其它等等。还可以使用2,4-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的水加合异氰酸酯,如1,3-双(3-异氰酸基-4-甲基苯基)脲;多元醇加合物如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DesmoduleL,商品名);酚加合异氰酸酯;胺加合异氰酸酯;和在JP-A-10-76757的说明书和JP-A-10-95171的说明书中所述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异氰酸酯加合化合物。
异氰酸酯化合物优选以5-500重量份,更优选20-200重量份/100重量份的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的比例来使用。当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比例是5重量份或5重量份以上时,能够获得充分改进存放稳定性的效果并且着色密度是高的。当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比例是500重量份或500重量份以下时,异氰酸酯化合物几乎不剩余,这在经济上是有利的,因此是优选的。
将亚氨基化合物引入到本发明的生色组合物中进一步改进了存放稳定性。
能够引入到本发明的生色组合物中的亚氨基化合物是具有至少一个亚氨基并且在常温下为固体的无色或浅色化合物。根据目的,可以结合引入两种或多种亚氨基化合物。作为亚氨基化合物,能够提及在JP-A-9-142032中所述的那些,该参考文献的内容在这里引用供参考。在该参考文献中所述的亚氨基化合物中,亚氨基-异吲哚啉衍生物是优选的,1,3-二亚氨基-4,5,6,7-四氯异吲哚啉,3-亚氨基-4,5,6,7-四氯异吲哚啉-1-酮和1,3-二亚氨基-4,5,6,7-四溴异吲哚啉是更优选的。
优选亚氨基化合物以5-500重量份,更优选20-200重量份/100重量份的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的比例使用。当亚氨基化合物的比例为5重量份或5重量份以上时,获得了改进存放稳定性的效果。当亚氨基化合物的比例为500重量份或500重量份以下时,亚氨基化合物几乎不剩余,这在经济上是有利的,因此是优选的。
另外,将氨基化合物引入到本发明的生色组合物中改进了原始记录材料表面和印刷物的保存性能。能够引入的氨基化合物是具有至少一个伯、仲和叔氨基的无色或浅色物质。作为这种氨基化合物,能够提及在JP-A-9-142032中描述的那些。在该参考文献中所述的氨基化合物当中,具有至少一个氨基并用下式(VIII)表示的苯胺衍生物是特别优选的:
其中R1、R2、R3和R4独立地是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烷氧基或氨基,X1和X2独立地是氨基或用下式(b)表示的基团:
Y1是-SO2-、-O-、-(S)n-、-(CH2)n-、-CO-、-CONH-和用式(a)的任意一个表示的基团中的任何一个:
Figure C0180581101243
Figure C0180581101251
或Y1不存在,n是1或2。
这些氨基化合物可以单独或作为它们的混合物使用。为了改进耐增塑剂性中的印刷物保存性能,氨基化合物的比例优选是1-500重量份/100重量份的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当氨基化合物的含量是1重量份或1重量份以上/重量份的脲-脲烷化合物时,能够改进印刷物保存性能。当该含量是500重量份或500重量份以下时,能够充分改进所得组合物的性能特性,并且这种含量从成本的角度来说是有利的。
将酸性显色剂引入到本发明的生色组合物中也改进了灵敏度并能使生色组合物产生明亮的颜色。
作为当本发明的生色组合物在热敏记录材料中使用时的酸性显色剂,使用普通受电子物质,尤其是酚衍生物;芳族羧酸衍生物或它们的金属化合物;水杨酸衍生物或它们的金属盐;N,N-二芳基硫脲衍生物;磺酰脲衍生物等是优选的。酚衍生物是特别优选的。酚衍生物的具体实例是2,2-双(4-羟苯基)丙烷,2,2-双(羟苯基)丁烷,2,2-双(羟苯基)-戊烷,2,2-双(羟苯基)庚烷,1,1-双(4-羟苯基)环己烷,双(4-羟苯基)-乙酸丁酯,双(4-羟苯基)乙酸苄酯,双(4-羟苯基)砜,双(3-甲基-4-羟苯基)砜,4-羟苯基-4′-甲基苯基砜,3-氯-4-羟苯基-4′-甲基苯基砜,3,4-二羟苯基-4′-甲基苯基砜,4-异丙基苯基-4′-羟苯基砜,4-异丙氧基苯基-4′-羟苯基砜,双(2-烯丙基-4-羟苯基)砜,4-羟苯基-4′-苄氧基苯基砜,4-异丙基苯基-4′-羟苯基砜,双(2-甲基-3-叔丁基-4-羟苯基)硫,4-羟基苯甲酸甲酯,4-羟基苯甲酸苄酯,4-羟基苯甲酸(4′-氯苄基)酯,1,2-双(4′-羟基苯甲酸)乙酯,1,5-双(4′-羟基苯甲酸)戊酯,1,6-双(4′-羟基苯甲酸)己酯,3-羟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没食子酸硬脂酯,没食子酸月桂酯等。水杨酸衍生物包括4-正辛氧基水杨酸,4-正丁氧基水杨酸,4-正戊氧基水杨酸,3-正十二烷氧基水杨酸,3-正辛酰基氧基水杨酸,4-正辛氧基羰基氨基水杨酸,4-正辛酰基氧基羰基氨基水杨酸等。磺酰脲衍生物例如包括含有一个或多个芳基磺酰基氨基脲基的化合物,如4,4-双(对-甲苯磺酰基氨基羰基氨基)二苯基甲烷,4,4-双(邻-甲苯磺酰基氨基羰基氨基)二苯基甲烷,4,4-双(对-甲苯磺酰基氨基羰基氨基)-二苯基硫,4,4-双(对-甲苯磺酰基氨基羰基氨基)二苯基醚,N-(对甲苯磺酰基)-N′-苯基脲等。另外,还可以使用例如4,4′-[氧双(亚乙基氧基-对亚苯基-磺酰基)]二酚和主要由此类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例如D-90(商品名,由Nippon Soda Co.,Ltd.生产))。
在以上例举的酸性显色剂中,2,2-双(4-羟苯基)丙烷,4-异丙氧基苯基-4′-羟苯基砜,双(3-烯丙基-4-羟苯基)砜,2,4′-二羟基二苯基砜和4,4′-[氧双(亚乙基氧基-对-亚苯基磺酰基)]二酚是特别优选的,因为它们改进了灵敏度并有可能获得能够产生亮色的热敏记录材料。
为了改进模糊(fog)、热响应等,还可以添加酚类化合物如N-硬脂基-N′-(2-羟苯基)脲,N-硬脂基-N′-(3-羟苯基)脲,N-硬脂基-N′-(4-羟苯基)脲,对-硬脂酰基氨基酚,邻-硬脂酰基-氨基酚,对-月桂酰基氨基酚,对-丁酰基氨基酚,间-乙酰基氨基酚,邻-乙酰基氨基酚,对-乙酰基氨基酚,邻-丁基氨基羰基酚,邻-硬脂基氨基羰基酚,对-硬脂基氨基羰基酚,1,1,3-三(3-叔丁基-4-羟基-6-甲基苯基)丁烷,1,1,3-三(3-叔丁基-4-羟基-6-乙基苯基)丁烷,1,1,3-三(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丁烷,1,1,3-三(3-叔丁基-4-羟基-6-甲基苯基)丙烷,1,2,3-三(3-叔丁基-4-羟基-6-甲基苯基)丁烷,1,1,3-三(3-苯基-4-羟苯基)丁烷,1,1,3-三(3-环己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丁烷,1,1,3-三(3-环己基-4-羟基-6-甲基苯基)丁烷,1,1,3-四(3-苯基-4-羟基苯基)丙烷,1,1,3,3-四(3-环己基-4-羟基-6-甲基苯基)丙烷,1,1-双(3-叔丁基-4-羟基-6-甲基苯基)丁烷,1,1-双(3-环己基-4-羟基-6-甲基苯基)丁烷等等。
优选上述酸性显色剂以5-500重量份,更优选20-200重量份/100重量份的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的比例使用。当酸性显色剂的比例是5重量份或5重量份以上时,染料前体的显色是令人满意的并且着色密度是高的。
当酸性显色剂的比例是500重量份或500重量份以下时,酸性显色剂几乎不剩余,这在经济上是有利的,因此是优选的。
当本发明的生色组合物在压敏记录材料中使用时,将酸性显色剂引入到生色组合物中也改进了着色密度并能使压敏记录材料产生明亮颜色。
作为该酸性显色剂,也使用受电子材料。酸性显色剂例如包括无机化合物如酸性粘土,活性粘土,绿坡缕石,膨润土,沸石,胶体硅石,硅酸镁,滑石,硅酸铝等;酚,甲酚,丁基酚,辛基酚,苯基酚,氯酚,水杨酸等,或由此衍生的醇醛缩合酚醛清漆树脂和它们的金属盐;和水杨酸衍生物如3-异丙基水杨酸,3-苯基水杨酸,3-环己基水杨酸,3,5-二叔丁基水杨酸,3,5-二(α-甲基苄基)-水杨酸,3,5-二叔辛基水杨酸,3-甲基-5-苄基水杨酸,3,5-二(α,α-二甲基苄基)-水杨酸,3-苯基-5-(α,α-二甲基苄基)-水杨酸等,以及它们的金属盐。
将荧光染料引入到本发明的生色组合物中还改进了白度。作为引入到本发明的生色组合物中的荧光染料,能够使用各种公知的荧光染料,可以提及茋衍生物,香豆素衍生物,吡唑啉衍生物,双苯乙烯基联苯衍生物,萘二甲酰亚胺衍生物,双苯并唑基衍生物等。二氨基茋二磺酸衍生物是特别优选的,但荧光染料不限于它们。
至于荧光染料的用量,优选荧光染料以基于生色组合物的总重量(按固体计)的0.01-3wt%,更优选0.1-2wt%的量存在。当荧光染料的用量高于3wt%时,生色组合物在一些情况下是有色的。当该量少于0.01wt%时,荧光染料对白度的作用被减弱。
其次,本发明的生色组合物可以含有存放稳定性赋予剂。可用于本发明的存放稳定性赋予剂是添加剂如图象稳定剂、光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通过结合使用这些存放稳定性赋予剂与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即包括脲-脲烷化合物的显色剂)和无色和浅色染料前体,能够改进生色组合物的耐光性和能够获得耐光性优异的记录材料。
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存放稳定性赋予剂的优选实例的图象稳定剂例如包括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1,1,3-三(2-甲基-4-羟基-5-环己基苯基)-丁烷,位阻酚化合物[例如4,4′-亚丁基双(2-叔丁基-5-甲基酚),4,4′-硫代双(2-叔丁基-5-甲基酚),2,2′-硫代双(6-叔丁基-4-甲基酚)和2,2′-亚甲基双(6-叔丁基-4-甲基苯酚)],4-苄氧基-4′-(2-甲基缩水甘油基氧基)二苯基砜,4,4′-二缩水甘油基氧基二苯基砜,1,4-二缩水甘油基氧基苯,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氧基苯)磷酸钠,2-丙醇衍生物和水杨酸衍生物。通常,这些图象稳定剂优选以5-1,000重量份,更优选10-500重量份/100重量份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的比例使用。当图象稳定剂的比例是5重量份或5重量份以上时,耐光性良好并且着色密度是高的。当图象稳定剂的比例高于1,000重量份时,它们对耐光性的效果没有增高,而且这种比例在经济上是不利的。
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存放稳定性赋予剂的优选实例的光稳定剂包括例如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3′,5′-二叔丁基-2′-羟苯基)苯并三唑,2-(5′-叔丁基-2′-羟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1,1,3,3-四甲基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3′,5′-二叔丁基-2′-羟苯基)-5-氯苯并三唑,2-(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4′-辛氧基苯基)苯并三唑,2-(3′,5′-二叔戊基-2′-羟苯基)苯并三唑,2-(3′-叔丁基-2′-羟基-5′-辛氧基羰基乙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等;4-羟基,4-甲氧基-,4-辛氧基-,4-癸氧基-,4-十二烷氧基-,4-苄氧基-,4,2′,4′-三羟基-,2′-羟基-4,4′-二甲氧基-或4-(2-乙基己氧基)-2-羟基二苯甲酮衍生物等;水杨酸4-叔丁基苯基酯,水杨酸苯酯,水杨酸辛基苯基酯,二苯甲酰基间苯二酚,双(4-叔丁基苯甲酰基)间苯二酚,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2,4-二叔丁基苯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等;α-氰基-β,β-二苯基丙烯酸乙酯,α-氰基-β,β-二苯基丙烯酸异辛基酯,α-甲酯基-肉桂酸甲酯,α-氰基-β-甲基-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等;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丁二酸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双(1-辛氧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己二酸酯等;4,4′-二辛氧基-N,N′-草酰二苯胺,2,2′-二乙氧基氧基-N,N′-草酰二苯胺,2,2′-二辛氧基-5,5′-二叔丁基-N,N′-草酰二苯胺,2,2′-双-十二烷氧基-5,5′-二叔丁基-N,N′-草酰二苯胺,2-乙氧基-2′-乙基-N,N′-草酰二苯胺,N,N′-双(3-二甲氨基丙基)-N,N′-草酰二苯胺,2-乙氧基-5-叔丁基-2′-乙氧基-N,N′-草酰二苯胺等;和2,4,6-三(2-羟基-4-辛氧基苯基)-1,3,5-三嗪,2-(2-羟基-4-辛氧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2,4-二羟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4-双(2-羟基-4-丙氧基苯基-6-(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2-羟基-4-十二烷氧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等。通常,这些光稳定剂优选以5-1,000重量份,更优选10-500重量份/100重量份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的比例使用。当光稳定剂的比例是5重量份或5重量份以上时,耐光性良好并且和着色密度是高的。当光稳定剂的比例高于1,000重量份时,它们对耐光性的效果没有增高,而且,这种比例在经济上是不利的。
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保存稳定性赋予剂的优选实例的抗氧化剂包括例如2,6-二叔丁基-4-甲基酚,2-叔丁基-4,6-二甲基酚,2,6-二叔丁基-4-乙基酚,2,6-二叔丁基-4-正丁基酚,2,6-二叔丁基-4-异丁基酚,2,6-二环戊基-4-甲基酚,2-(α-甲基环己基)-4,6-二甲基酚,2,6-双十八烷基-4-甲基酚,2,4,6-三环己基酚,2,6-二壬基-4-甲基酚,2,6-二叔丁基-4-甲氧基甲基酚,2,4-二甲基-6-(1′-甲基-十一烷-1′-基)-酚,2,4-二甲基-6-(1′-甲基-十七烷-1′-基)-酚,2,4-二甲基-6-(1′-甲基-十三烷-1′-基)-酚和它们的混合物;2,4-二辛基硫代甲基-6-叔丁基酚,2,4-二辛基硫代甲基-6-甲基酚,2,4-二辛基硫代甲基-6-乙基酚,2,6-双-十二烷基-硫代甲基-4-壬基酚和它们的混合物;2,6-二-叔丁基-4-甲氧基酚,2,5-二叔丁基氢醌,2,5-二叔戊基氢醌,2,6-二苯基-4-十八烷氧基酚,2,6-二叔丁基氢醌,2,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醚,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醚,硬脂酸3,5-二叔丁基-4-羟苯基酯,双(3,5-二叔丁基-4-羟苯基)己二酸酯和它们的混合物;2,4-双-辛基巯基-6-(3,5-二叔丁基-4-羟基苯胺基)-1,3,5-三嗪,2-辛基巯基-4,6-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胺基)-1,3,5-三嗪,2-辛基巯基-4,6-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氧基)-1,2,3-三嗪,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脲酸酯,1,3,5-三(4-叔丁基-3-羟基-2,6-二甲基苄基)异氰脲酸酯,2,4,6-三(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乙基)-1,3,5-三嗪,1,3,5-三(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酰基)-六氢-1,3,5-三嗪,1,3,5-三(3,5-二环己基-4-羟苄基)-异氰脲酸酯等;2,2′-亚甲基双(6-叔丁基-4-甲基酚),2,2′-亚甲基-双(6-叔丁基-4-乙基酚),2,2′-亚乙基双(4,6-二叔丁基酚),2,2′-亚乙基双(6-叔丁基-4-异丁基酚),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酚),4,4′-亚甲基双(6-叔丁基-2-甲基酚),1,1-双(5-叔丁基-4-羟基-2-甲基苯基)丁烷,乙二醇双[3,3′-双(3′-叔丁基-4′-羟苯基)丁酸酯]等;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2,4,6-三甲基苯,1,4-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2,3,5,6-四甲基苯,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酚等。通常,优选这些抗氧化剂以5-1,000重量份,更优选10-500重量份/100重量份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的比例使用。当抗氧化剂的比例是5重量份或5重量份以上时,耐光性是良好并且着色密度是高的。当抗氧化剂的比例高于1,000重量份时,它们对耐光性的效果没有增高,而且,这种比例在经济上是不利的。
本发明的生色组合物能够通过用诸如涂布的方法在一定基材上形成组合物的生色层来制成记录材料。记录材料的结构根据记录材料的类型而变化。
本发明的生色组合物能够用于各种记录材料如热敏记录材料,压敏记录材料等的任何一种,并且特别适合于热敏记录材料。
当生色组合物用于热敏记录材料时,在基材上形成在加热时能够产生颜色的热敏记录层。具体地说,应将上述脲-脲烷化合物,上述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如隐色染料,下文所述的可热熔的材料等以各自的分散体的形式与其它必要组分一起施涂于基材上,形成热敏记录层。通过用砂磨机等在含具有分散能力的化合物如水溶性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的水溶液中精细研磨作为上述各组分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来制备分散体。优选将这样获得的各分散体的粒度调节至0.1-10μm,尤其是大约1μm。能够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具有分散能力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是水溶性聚合物如聚(乙烯醇),羧酸改性的聚(乙烯醇),磺酸改性的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缩合萘磺酸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酯钠(例如聚氧乙烯月桂基醚硫酸钠,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钠和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硫酸钠),磺基丁二酸二烷基酯钠,烷基磷酸盐(例如烷基磷酸二乙醇胺和烷基磷酸钾),特制羧酸基聚合物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脂肪酸甘油单酯,聚乙二醇脂肪酸酯等;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二氰胺基多胺,叔胺盐,季铵盐等。在这些当中,聚乙烯醇,羧酸改性的聚乙烯醇,磺酸改性的聚乙烯醇和甲基纤维素是特别优选的。以上例举的化合物可以单独或作为它们的混合物使用。
当根据本发明的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用于热敏记录材料时,将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的平均粒度调节至不大于5μm和不小于0.05μm使得有可能获得具有充分显色灵敏度的热敏记录材料,获得了非常稳定的印刷显色图象,并且具有良好的耐增塑剂性。平均粒度更优选不大于3μm和不小于0.1μm。当平均粒度小于0.05μm时,原始记录材料表面抗增塑剂的保存性能降低。另一方面,当平均粒度大于5μm时,热敏记录材料的灵敏度降低。
尤其当脲-脲烷化合物在水性介质中进行湿法研磨时,水性介质的温度优选是60℃或60℃以下。在研磨时,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与水接触,使得它的脲烷基的水解根据条件来进行。因此,通过使用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获得的热敏记录材料的灵敏度往往降低。尤其是当研磨时的介质温度高于60℃时,灵敏度显著降低。研磨时的介质温度更优选是40℃或40℃以下。
另外,当研磨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时,优选在5-10的中性pH范围研磨。当研磨时的pH低于5时,无机颜料等在热敏涂布液的生产中分解,使得灵敏度往往降低。另一方面,当pH高于10时,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被水解,使得灵敏度在一些情况下降低。在本发明中可用于通过研磨制备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的分散体的分散剂的具体实例是水溶性聚合物如聚(乙烯醇),羧酸改性的聚(乙烯醇),磺酸改性的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缩合的萘磺酸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酯盐(例如聚氧乙烯月桂基醚硫酸钠,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钠和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硫酸钠),磺基丁二酸二烷基酯钠,烷基磷酸盐(例如烷基磷酸二乙醇胺和烷基磷酸钾),特制的羧酸型聚合物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脂肪酸甘油单酯,聚乙二醇脂肪酸酯等;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二氰胺基多胺,叔胺盐,季铵盐等。在这些当中,水溶性聚合物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特别优选的,因为它们使得可能获得不管分散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的条件如何,均具有高灵敏度的热敏记录材料,并且不管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的平均粒度如何,均具有改进的原始记录材料表面对抗增塑剂的保存性能。聚(乙烯醇),改性的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缩合的萘磺酸钠,多羧酸铵盐,水溶性低分子量共聚物和磺基丁二酸2-乙基己酯钠是更优选的。在这些当中,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缩合的萘磺酸钠和水溶性低分子量共聚物是更优选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是最优选的。以上例举的分散剂可以单独或以它们的混合物使用。
作为在本发明中用于通过研磨制备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的分散体的分散剂,能够使用与用于分散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的分散剂相同的化合物。在这些化合物当中,水溶性聚合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这两种类型的化合物的混合分散剂对于改进热敏记录材料的灵敏度和原始记录材料表面对抗增塑剂的保存性能是特别优选的。由作为水溶性聚合物的甲基纤维素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盐或磺基丁二酸2-乙基己酯钠组成的混合分散剂是更优选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磺基丁二酸2-乙基己酯钠的混合分散剂是最优选的。
含有脲-脲烷化合物和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的涂布液的pH优选是5-12。
除了上述组分以外,热敏记录层可以含有颜料如硅藻土,滑石,高岭土,煅烧高岭土,碳酸钙,碳酸镁,二氧化钛,氧化锌,二氧化硅,氢氧化铝,脲-甲醛树脂等。另外,如果必要,热敏记录材料可以含有高级脂肪酸的金属盐,如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等;和蜡如石蜡,氧化石蜡,聚乙烯,氧化聚乙烯,硬脂酰胺,蓖麻蜡等,例如用于防止记录头的磨耗和粘附。如果必要,热敏记录材料还可以含有分散剂如磺基丁二酸二辛酯钠等;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等紫外线吸收剂;表面活性剂;荧光染料;等等。
作为用于形成热敏记录层的粘结剂,例如可以提及水溶性粘结剂如淀粉,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明胶,酪蛋白,聚(乙烯醇),改性的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丙烯酰胺-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酰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碱金属盐,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碱金属盐等;和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丙烯酸甲酯-丁二烯共聚物等的胶乳型水不溶性粘结剂。
作为用于热敏记录层的基材,虽然根据目的可以使用除了纸以外的各种织造织物,非织造织物,合成树脂薄膜,层压纸,合成纸,金属箔,以及通过组合它们中的两种或多种获得的复合片材中的任何一种,但主要使用纸。基材的定量优选是40g/m2-200g/m2。基材在表面平滑度和平直度上优选是优异的,因为希望通过使用基材获得的热敏记录材料具有尽可能高的平直度。因此,优选通过用砑光机、软砑光机、高度砑光机等中的任何一种施加热和压力对基材进行表面处理。
基材的表面pH优选是3-9,更优选5-9,最优选6-8。当基材的表面pH低于3时,往往发生模糊。当基材的表面pH高于12时,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被分解,使得着色密度在一些情况下降低。
热敏记录层可以由单层或双或多层组成。热敏记录层可以例如具有通过将各生色组分引入到一层中形成的多层结构。可以在热敏记录层上形成由单层或双层或多层组成的保护层,在基材和热敏记录层之间还可以形成由单层或两层或多层组成的中间层。热敏记录层能够通过将精细研磨各生色组分或任何其它组分等制备的水性分散体与粘结剂混合,将所得混合物施涂于基材上,再干燥混合物来获得。该涂布液的涂布量优选当涂布液为干燥状态时是1-15g/m2
当本发明的生色组合物用于热敏记录材料时,可以将可热熔的材料引入到生色组合物中,以便改进灵敏度。可热熔的材料优选是具有60-180℃的熔点的材料,尤其是具有80-140℃的熔点的材料。可热熔的材料例如包括对-苄氧基苯甲酸苄酯,硬脂酰胺或它的乳化产物,棕榈酰胺,N-羟甲基-硬脂酰胺,β-萘基苄基醚,N-硬脂基脲,N,N′-二硬脂基脲,β-萘甲酸苯酯,1-羟基-2-萘甲酸苯酯,β-萘酚(对-甲基苄基)醚,1,4-二甲氧基萘,1-甲氧基-4-苄氧基-萘,N-硬脂酰基脲,对-苄基联苯,1,2-二(间-甲基苯氧基)乙烷,1-苯氧基-2-(4-氯-苯氧基)乙烷,1,4-丁二醇苯基醚,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间三联苯,草酸二苄酯和(对-氯苄基)草酸酯。
另外,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4,4′-二氯二苯甲酮,4,4′-二氟二苯甲酮,二苯基砜,4,4′-二氯二苯基砜,4,4′-二氟二苯基砜,4,4′-二氯二苯基二硫,二苯基胺,2-甲基-4-甲氧基二苯基胺,N,N′-二苯基-对-亚苯基二胺,1-(N-苯基氨基)萘,苯偶酰,1,3-二苯基-1,3-丙二酮等作为可热熔的材料是优选的,因为它们对改进灵敏度非常有效。
作为可热熔的材料,还可以使用4-羟基苯甲酸苄酯,4-(苄氧基)酚,2,4-二羟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4,4′-二羟基二苯甲酮,2,2-双(4-羟苯基)丙烷,4,4′-二羟基二苯基砜,双(3-甲基-4-羟苯基)砜,双(3,5-二甲基-4-羟苯基)砜,3,4-二羟苯基-4′-甲基苯基砜,双(2-甲基-3-叔丁基-4-羟苯基)硫,4,4′-二羟基二苯基醚,4,4′-硫代二酚,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3,3′-二羟基二苯基胺,双(4-羟基-3-甲基苯基)硫,4-羟基-4′-异丙氧基二苯基砜,4,4′-硫代双苯硫醇,水杨酰苯胺,4,4′-二氨基-3,3′-二乙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苯甲酰苯胺,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硫代双苯胺,2,2′-二硫代双苯胺,4,4′-二硫代双苯胺,4,4′-二氨基-二苯基醚,3,3′-二氨基二苯基醚,3,4′-二氨基二苯基醚,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双(3-氨基-4-氯苯基)砜,双(3,4-二氨基苯基)砜,4,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砜,3,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胺,3,3′-二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氨基二苯甲酮,N-乙酰乙酰基邻氯代苯胺,N,N-乙酰乙酰基苯胺,N-乙酰乙酰基邻甲苯胺,N-乙酰乙酰基对甲苯胺,乙酰乙酸基邻茴香胺,乙酰乙酸基间二甲苯基胺和对-乙酰基甲苯胺等。
在这些当中,二苯基砜,草酸二-对-甲基苄基酯,苯偶酰,β-萘基苄基醚,对-苄基-联苯,1,2-二(间-甲基苯氧基)乙烷,1,2-二苯氧基甲基苯,间三联苯和硬脂酰胺是优选使用的。
另外,属于以上例举的可热熔的物质之列的以下结构式(XVIII)的可热熔的物质在热敏记录材料中的应用对于增加记录材料的灵敏度及改进印刷部分的抗增塑剂性和原始记录材料表面的耐热性是显著有效的。用以下结构式(XIX)表示的可热熔的物质是特别优选的。
Figure C0180581101361
其中Y是-SO2-,-(S)n-,-O-,-CO-,-CH2-,-CH(C6H5)-,-C(CH3)2-,-COCO-,-CO3-,-COCH2CO-,-COOCH2-,-CONH-,-OCH2-和-NH-中的任何一个,n是1或2,各苯环的氢原子可以被卤素原子、羟基、硝基、亚硝基、腈基、异氰酸酯基、异硫氰酸酯基、巯基、氨磺酰基、砜基、氨基、芳族化合物残基、脂族化合物残基或杂环化合物残基取代。
其中各苯环的氢原子可以被卤素原子、羟基、硝基、亚硝基、腈基、异氰酸酯基、异硫氰酸酯基、巯基、氨磺酰基、砜基、氨基、芳族化合物残基、脂族化合物残基或杂环化合物残基取代。
以上例举的可热熔的物质可以单独或以它们的混合物使用。为了获得充分的热响应,优选可热熔的物质以10-300重量份,更优选20-250重量份/100重量份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的比例使用。
作为在本发明中用于通过研磨制备可热熔的物质的分散体的分散剂,能够使用与用作分散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的分散剂相同的化合物。在这些化合物当中,水溶性聚合物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于改进热敏记录材料的原始记录材料表面对抗增塑剂的保存性能是特别优选的。聚(乙烯醇),改性的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羟苯基甲基纤维素,缩合的萘磺酸钠,多羧酸铵盐,水溶性低分子量共聚物和磺基丁二酸2-乙基己酯钠是更优选的。在这些当中,改性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缩合萘磺酸钠,多羧酸铵盐是还更优选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是最优选的。以上例举的分散剂可以单独或作为混合物使用。
当研磨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时,与精细研磨各化合物并随后混合研磨的化合物相比,一起精细研磨(共研磨)显色剂与上述可热熔的物质进一步改进了灵敏度和热敏记录材料的抗增塑剂性。获得这些效果的原因不完全清楚。
此外,热敏记录材料的非印刷部分(原始表面)的防潮性能够通过使用选自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缩合萘磺酸钠和水溶性低分子量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的分散剂,以及选自改性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缩合萘磺酸钠和多羧酸铵盐中的至少一种可热熔的物质的分散剂来改进。
本发明的生色组合物能够用于各种热敏记录材料,并且尤其适合于热敏磁记录材料,热敏记录的标签,多色热敏记录材料和用于激光标记的热敏记录材料。
当本发明的生色组合物用于热敏磁记录材料时,记录材料优选为以下形式:在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含有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的热敏记录层和在另一面上形成磁记录层。
通过将铁磁粉末如钡铁氧体,锶铁氧体,Co-γ-Fe2O2,γ-Fe2O2或类似物均匀分散在水性粘结剂如水乳液树脂中所制备的涂料涂布在基材上,然后干燥涂布物质形成热敏磁记录材料的磁记录层。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添加剂如抗静电剂(例如碳石墨),润滑剂(例如蜡),用于色调调节的着色颜料,涂膜增韧剂[例如聚(环氧乙烷)]等可以根据各自的目的添加。
本发明的热敏磁记录材料适合作为用作铁路车票、票券、预付卡等的热敏磁记录材料。
当本发明的生色组合物用于热敏记录的标签时,优选标签是以下形式:在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含有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的热敏记录层,再在另一面上形成粘合剂层。
该热敏记录材料的粘合剂层主要由压敏粘合剂组成。压敏粘合剂例如包括合成橡胶类乳液型粘合剂,丙烯酸乳液型粘合剂,天然橡胶类溶剂型粘合剂,丙烯酸溶剂型粘合剂和硅基溶剂型粘合剂。在这些当中,丙烯酸乳液型粘合剂是特别优选的。
如果必要,当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用于热敏记录的标签中在粘合剂层和基材之间形成反面层(背涂层)时,有可能在用于热敏记录的标签中排除弯曲,防止静电荷出现和调节摩擦系数。作为反面层的涂布液的组分,涂布液的涂布方法等,可以使用与在热敏记录层的形成中相同的组分、方法等。涂布液的干涂布量优选是0.2-10.0g/m2
用于热敏记录的标签的生产中的涂布次序不是特别限制的。例如,可以使用以下次序中的任何一个:在基材的一面形成热敏记录层,然后在另一面上形成背涂层,此后,在背涂层上形成粘合剂层;或者在基材一个面上形成背涂层,然后在另一面上形成热敏记录层,此后在背涂层上形成粘合剂层。
至于在背涂层上形成粘合剂层的方法,可以将用于形成粘合剂层的液体直接施涂于背涂层上,再干燥,或将通过在隔离纸上预先施涂用于形成粘合剂层的液体,随后干燥获得的材料贴合于其上没有形成粘合剂层的热敏记录材料的背涂层面。
另外,热响应能够通过在热敏记录层和基材之间形成由单层或两层或多层组成的中间层来改进。中间层主要由有机或无机颜料,中空颗粒和水性粘结剂如水溶性聚合物或胶乳组成。作为有机或无机颜料和水性粘结剂,能够使用与在热敏记录层中使用的相同的有机或无机颜料和水性粘结剂。用于形成中间层的方法不是特别限制的。作为该方法,能够采用与形成热敏记录层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形成中间层的干涂布量优选为2.0-15.0g/m2
当本发明的生色组合物用于多色热敏记录材料时,该记录材料优选为以下形式:在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至少两层热敏记录层,并且所述热敏记录层中的至少一层含有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
作为所用基材,能够使用下列基材:通过在加热下捏合聚烯烃树脂和白色无机颜料,经模具挤出捏合产物,在长轴方向上拉伸挤出产物,在拉伸产物的每一面上层压由聚烯烃树脂和白色无机颜料制成的一或二层薄膜,再横向拉伸所得组件使其半透明或不透明生产的合成纸;通过在加热下捏合热塑性树脂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酯等的一种或者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经模具挤出捏合产物,然后双轴拉伸捏合的产物获得的薄膜;通过混合白色无机颜料与任何以上例举的树脂,随后双轴拉伸获得的不透明薄膜;和从纸浆纤维生产的基材,如无木浆纸,中级纸,机制蜡光纸,再生纸,铜版纸等。由纸浆纤维制成的基材优选在预先形成用于涂布的层后用热敏层覆盖,以便改进图象的均匀性。
根据本发明的热敏生色层包括作为其主要成分的粘合剂和能够因为加热使物质相互接触引起显色反应的生色组合物。生色组合物的具体实例是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和在加热时能够使所述染料前体显色的上述脲-脲烷显色剂的组合物,以及重氮化合物和能够通过与重氮化合物反应显色的成色剂的结合物。如果必要,可以将交联剂,颜料和可热熔的物质引入到生色组合物中。通常,从显色灵敏度和着色密度的观点来看,热敏生色层的涂布量优选是3-15g/m2
作为可显色的染料,使用已经描述的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当在加热下与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反应时,它能够显色。
另一方面,在包括作为其主要成分的重氮化合物和能够通过与所述重氮化合物反应显色的成色剂的热敏记录层中,这些化合物是公知的光可分解的重氮化合物和能够通过与所述重氮化合物反应形成颜料的成色剂。如果必要,可以添加碱性物质等,以便加速重氮化合物与成色剂的反应。成色剂和碱性物质优选分别以10-1,000重量份和10-2,000重量份/100重量份重氮化合物的比例以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这里使用的术语“光可分解的重氮化合物”是指能够在加热时通过与成色组分反应形成颜料的重氮型光敏物质,如重氮盐,重氮磺酸盐化合物,重氮氨基化合物,醌二叠氮化合物或类似物。重氮盐是指用以下通式表示的化合物:
                     Ar-N2 +·X-
其中Ar是芳族部分,N2 +是重氮基,X-是平衡离子。取决于Ar部分的取代基的位置和种类,这些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最大吸收波长。
本发明中使用的重氮化合物的具体实例是4-二甲氨基苯重氮盐,4-二乙氨基苯重氮盐,4-二丙氨基苯重氮盐,4-甲基苄基氨基苯重氮盐,4-二苄基氨基苯重氮盐,4-乙基羟乙基氨基苯重氮盐,4-二乙氨基-2-甲氧基苯重氮盐,4-二甲基-3-甲基苯重氮盐,4-苯甲酰基氨基-2,5-二乙氧基苯重氮盐,4-吗啉基苯重氮盐,4-吗啉基-2,5-二乙氧基苯重氮盐,4-吗啉基-2,5-二丁氧基苯重氮盐,4-苯胺基苯重氮盐,4-甲苯甲酰巯基-2,5-二乙氧基苯重氮盐,4-(N,N-二辛基氨基甲酰基)苯重氮盐,2-十八烷氧基苯重氮盐,4-(4-叔辛基苯氧基)苯重氮盐,4-(2,4-二叔戊基苯氧基)苯重氮盐,2-(4-叔辛基苯氧基)苯重氮盐,5-氯-2-(4-叔辛基苯氧基)苯重氮盐,2,5-双-十八烷氧基苯重氮盐,2,4-双-十八烷氧基苯重氮盐,4-(N-辛基月桂酰基氨基)苯重氮盐等。本发明中所使用的重氮盐的平衡阴离子的具体实例是Cl·1/2ZnCl2 -,BF4 -,PF6 -,B(ph)4 -,CnF2n+1COO-(n是3-9),CmF2m+1SO3 -(m是2-8),(CkF2k+1SO2)2CH-(k是1-18)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重氮磺酸盐化合物是用以下通式表示的化合物:
Ar-N2-SO3Na
其中Ar是芳族部分。本发明中使用的重氮磺酸盐化合物的具体实例是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的苯重氮磺酸钠,取代基包括2-甲氧基,2-苯氧基,2-甲氧基-4-苯氧基,2,4-二甲氧基,2-甲基-4-甲氧基,2,4-二甲基,2,4,6-三甲基,2,4,6-三甲氧基,2,4-二甲氧基-5-氯,2-甲氧基-5-硝基,2-甲氧基-5-乙酰氨基,2-甲氧基-5-N,N-二乙基亚磺酰胺基,2-甲氧基-5-N-苯基氨基甲酰基,3-甲基,4-甲基,4-甲氧基,4-乙氧基,4-苯基,4-苯氧基,4-乙酰氨基等;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的苯重氮磺酸钠,取代基包括4-(N-乙基-N-苄基氨基),4-(N,N-二甲氨基),4-(N,N-二乙氨基),4-(N,N-二乙氨基)-3-氯,4-(N-乙氨基)-3-甲基,4-(N,N-二乙氨基)-2-甲基,4-(N-乙基-N-β-羟基乙基氨基),4-吡咯烷基-3-氯,4-吡咯烷基-3,5-二氯,4-吗啉基,4-吗啉基-3-氯,4-吗啉基-2-甲氧基,4-吗啉基-2,5-二乙氧基,4-吗啉基-2,5-二丁氧基,4-(4′-甲苯基巯基)-2,5-二丁氧基,4-(4′-甲苯基巯基)-2,5-二乙氧基,4-(4′-甲氧基苯甲酰基氨基)-2,5-二丁氧基,4-二苯氨基等。当使用任何这些重氮磺酸盐化合物时,优选在印刷之前通过光照射来活化重氮磺酸盐化合物。
用于本发明的重氮氨基化合物是通过偶联重氮基团与双氰胺,肌氨酸,甲基牛磺酸,N-乙基邻氨基苯甲酸-5-磺酸,单乙醇胺,二乙醇胺,胍或类似物来获得的化合物。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醌二叠氮从结构来看是内盐型重氮盐,例如是邻醌二叠氮或邻萘并醌二叠氮。醌二叠氮包括1,2-醌二叠氮-4-磺酸,1,2-萘并醌二叠氮-5-磺酸,1,2-萘并醌二叠氮-4-磺酸等的盐,酯和酰胺化合物。本发明中使用的醌二叠氮的具体实例是1,2-醌二叠氮-4-磺酸钠,1,2-萘并醌二叠氮-5-磺酸钠,1,2-萘并醌二叠氮-4-磺酸钠,1,2-萘并醌二叠氮-5-磺酸对-枯基苯基酯,1,2-萘并醌二叠氮-4-磺酸对-枯基苯基酯,1,2-萘并醌二叠氮-5-磺酸甲酯,1,2-萘并醌二叠氮-5-磺酸乙酯,1,2-萘并醌二叠氮-5-磺酸二甲基酰胺,1,2-萘并醌二叠氮-5-磺酸和酚醛清漆树脂的酯等。另外,这些光可分解的重氮化合物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
本发明中使用的成色剂是与重氮化合物反应以形成颜料的那种。例如,能够能够形成黄色颜料的典型成色剂是具有被其相邻的羰基活化的亚甲基的化合物并可以用通式RCOCH2CO-R′来表示,其中R是烷基或烯丙基,R′是芳族胺。品红成色剂例如是1)环状化合物的氰基乙酰基衍生物,或2)在杂环上具有活性亚甲基或任何其它的偶联部分的杂环化合物。品红成色剂例如包括吡唑啉酮化合物和吲唑酮化合物。青色成色剂例如包括酚和萘酚。
本发明中使用的成色剂的具体实例是4-(对甲苯磺酰基氨基)-ω-苯甲酰基乙酰苯胺,α-苯甲酰基-邻-甲氧基乙酰苯胺,2-氰基乙酰基-苯并呋喃,1-(2,4,6-三氯苯基)-3-对-硝基氨基-2-吡唑啉-5-酮,间苯二酚,间苯三酚,2,3-二羟基萘,2,6-二溴-1,5-二羟基萘,N-(邻-乙酰氨基苯乙基)-1-羟基-2-萘甲酰胺等。另外,这些成色剂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
为了使重氮化合物与成色剂的成色反应在碱性气氛下更平稳地进行,优选将碱性物质引入到热敏生色层中。作为碱性物质,使用微水溶性或水不溶性碱性物质或在加热时能够产生碱的物质。碱性物质例如包括含氮化合物如无机和有机铵盐,有机胺,酰胺,脲和硫脲和它们的衍生物,噻唑,吡咯,嘧啶,哌嗪,胍,咪唑,咪唑啉,三唑,吗啉,哌啶,脒,甲脒,吡啶等。
这些化合物的具体实例是三环己基胺,三苄基胺,十八烷基苄基胺,硬脂基胺,烯丙基脲,硫脲,甲基硫脲,烯丙基硫脲,亚乙基硫脲,2-苄基-咪唑,4-苯基咪唑,2-苯基-4-甲基-咪唑,2-十一烷基咪唑啉,2,4,5-三呋喃基-2-咪唑啉,1,2-二苯基-4,4-二甲基-2-咪唑啉,2-苯基-2-咪唑啉,1,2,3-三苯基胍,1,2-二环己基胍,1,2,3-三环己基胍,三氯乙酸胍,N,N′-二苄基哌嗪,4,4′-二硫代吗啉,三氯乙酸吗啉鎓,2-氨基苯并噻唑,2-苯甲酰基肼基苯并噻唑等。这些碱性物质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
在本发明中,储存稳定性能够通过将弱酸性物质如柠檬酸,酒石酸,草酸,硼酸,磷酸,焦磷酸或类似物加到由重氮化合物和成色剂的组合物形成的热敏生色层中来改进。
不用说,本发明中使用的生色组分能够以通过将各组分分散在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液中获得的固体分散体状态使用,随后涂布和干燥,如在热敏记录材料中采用的常用方法中那样。如在JP-A-59-190886,JP-A-60-49991,JP-A-61-169281等中所述那样,还可以通过包封成色剂以形成微胶囊并通过利用微胶囊壁的隔离效果避免成色剂和显色剂在常温下接触来改进原始稳定性。微胶囊的特征在于它们能使成色剂和显色剂仅仅在一定温度或更高温度下的加热过程中才互相接触。成色剂与显色剂开始接触时的温度能够通过适当选择用于胶囊壁的材料、用于胶囊的芯材料、添加剂等来控制。
作为本发明中的用于微胶囊壁的材料,可以提及用于微胶囊壁的普通材料,如聚氨酯,聚脲,聚酯,聚碳酸酯,脲-甲醛树脂,蜜胺树脂,聚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明胶,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等。这些聚合物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
在本发明中,作为在热敏生色层中含有的粘合剂,可以使用水溶性树脂或水可分散的树脂。然而,当这些树脂的任何一种分别与上述可显色的染料和显色剂的分散体混合时,所得混合物应该不着色,聚集和无高粘度。另外,作为热敏记录层形成的涂膜应该是坚韧的和没有脱敏效果。热敏生色层中的粘合剂含量优选是基于热敏生色层的量(按固体计)的8-20%,少于8%的含量是不利的,因为涂膜的强度低。高于20%的含量牵涉灵敏度降低的问题。为了改进热敏生色层的耐水性,能够使用用于固化树脂的交联剂。
在本发明的多色热敏记录材料中,在热敏记录层之间形成中间层可有效改进热分配。中间层包括作为其主要组分的与在热敏记录层中用作粘合剂的水溶性或水可分散的树脂相同的树脂,并可以进一步包括颜料,交联剂等。中间层的涂布量优选是1.0-5.0g/m2。当涂布量少于1.0g/m2时,不能获得对在记录层之间的扩散的充分预防效果,导致图象的质量降低。当涂布量高于5.0g/m2时,灵敏度不利地被降低。
作为本发明的多色热敏记录材料的特别优选的形式,能够提及多色热敏记录材料,其中分别具有不同显色温度和分别以不同色调显色的双热敏记录层层压在基材的一面上,以及在这些记录层中,上热敏记录层含有同时用作显色剂和色调还原剂的试剂,或可逆显色剂,以及下热敏记录层含有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
在这些当中,在上热敏记录层中同时用作显色剂和色调还原剂的试剂是两性化合物,它带有具有显色功能的酸性基团和具有消色功能的碱性基团,它在低温下加热时表现显色功能和在高温下加热时表现消色功能。酸性基团的典型实例是酚式羟基或羧基。碱性基团的典型实例是氨基。虽然两性化合物可以具有作为官能团的碱性基团,优选它具有作为盐化合物的一部分的碱性基团,如在酚羧酸化合物和胺化合物的配合物中那样。同时用作显色剂和色调还原剂的这种试剂的具体实例如下所示。构成同时用作显色剂和色调还原剂的试剂的酚羧酸化合物包括2-羟基苯甲酸,3-羟基苯甲酸,4-羟基苯甲酸,3,4-二羟基苯甲酸,3,5-二羟基苯甲酸,2,3-二羟基苯甲酸,2,4-二羟基苯甲酸,2,5-二羟基苯甲酸,2,6-二羟基苯甲酸,没食子酸,双(4-羟基苯基)乙酸,3,3-双(4-羟苯基)丙酸等。
与酚羧酸化合物一起形成盐或配合物盐的胺化合物包括辛基胺,壬基胺,癸基胺,月桂基胺,十四烷基胺,十七烷基胺,硬脂基胺,二十二烷基胺,2-甲氧基丙基胺,六亚甲基二胺等。
可逆显色剂例如是酚类化合物或膦酸化合物,此类化合物具有8或8个以上碳原子的脂族烃基。这种可逆显色剂的具体实例是以下提及的化合物。可逆显色剂不限于以下提及的这些,可以使用任何可逆显色剂,只要它在低温下加热时表现显色功能和在高温下加热时表现消色功能。
可逆显色剂包括4-(十八烷硫基)酚,4-(二十二烷硫基)酚,4-(十八烷氧基)酚,4-(二十二烷氧基)酚,N-十八烷基-4-羟基苯甲酰胺,4′-羟基二十二烷苯胺,N-(4-羟苯基)-N′-正十八烷基脲,二十二烷基膦酸等。当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多色热敏记录材料用感热式印刷机等进行记录时,用低温加热的印刷致使仅在低温显色层中显色,用高温加热的印刷致使低温生色层中的印刷部分消色并致使仅在高温生色层中显色。
脲-脲烷化合物的应用使得有可能获得着色密度充分的激光标记制品,并且所述制品能够提供即使用脂肪和油、化学品、指印等接触,图象也几乎不脱色或褪色的非常稳定的印刷显色图象。因此,从记录物的长期保存角度来看,该应用是特别有利的。
本发明的激光标记制品的热敏记录层优选含有记录灵敏度改进剂。
作为这里使用的记录灵敏度改进剂,使用能够吸收用于照射的激光束的化合物。它们的具体实例是各种无机化合物如氢氧化铝,硅灰石,膨润土,云母(例如白云母和金云母),硅酸钙,滑石,高岭土,粘土,和硅酸盐矿物(例如流霞正长岩,角闪石和钠长石)。氢氧化铝,白云母,硅灰石和高岭土是特别优选的。这些无机化合物可以单独或作为混合物使用。
在本发明中,热敏记录层中使用的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和记录灵敏度改进剂的比例不是特别限制的,可以根据染料前体的种类和所使用的记录灵敏度改进剂来适当选择。通常,每100重量份的成色剂,记录灵敏度改进剂的使用量为10-5,000重量份,优选100-2,000重量份。
染料前体、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和记录灵敏度改进剂在热敏记录层中的含量能够调节如下:根据所述层的总重量(按固体计),染料前体的含量为5-30wt%,优选10-25wt%,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的含量为10-60wt%,优选20-50wt%,记录灵敏度改进剂的含量为5-40wt%,优选10-30wt%。
将酸性显色剂引入到本发明的激光标记制品的热敏记录层中改进了灵敏度并能使激光标记的制品产生明亮的颜色。作为酸性显色剂,使用以上例举的普通受电子物质。
为了进一步改进本发明的激光标记的制品的灵敏度,可以将可热熔的物质引入到热敏记录层中。可热熔的物质优选是具有60℃到180℃,尤其是80℃到140℃的熔点的物质。
本发明的生色标记组合物能够通过使用上述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记录灵敏度改进剂和水性粘结剂和水作为必要成分,以及如果必要,再与各种助剂混合来获得。
在生色标记组合物中使用的水具有5-12,优选6-9的pH。当pH低于5时,导致模糊。当pH高于12时,很可能出现不希望的作用,如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的显色能力的丧失。水可以与水溶性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等混合使用。
除了上述必需组分以外,如果必要,可以将各种助剂引入到本发明中使用的生色标记组合物中,例如为了有利于组合物在基材上的施涂。各种助剂例如包括分散剂(例如磺基丁二酸二辛酯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月桂基醇硫酸酯钠盐和脂肪酸金属盐),浊化剂(例如二氧化钛),消泡剂,粘度改性剂,荧光染料和着色剂。
对本发明的生色标记组合物印制(施涂)到其上的基材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它需要标记。作为基材,例如可以提及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电子部件等的预定部分,以及将要附着于其上的制品(例如标签用基材)。作为标签用基材,根据它们的目的适当地使用纸(例如纸和合成纸)、合成树脂膜、塑料、烫金纸和合成纸、镀金属膜、金属、木材等。
例如按照如下所述制备生色标记组合物。将粘结剂溶解或分散在水中或主要由水组成的溶剂中。在成色剂、显色剂、记录灵敏度改进剂等中,将应该分散在水或主要由水组成的溶剂中的组分在含有分散剂如聚(乙烯醇)的水或水性溶剂中通过使用分散机如球磨机,超微磨碎机,砂磨机等共同或单独处理,从而制备一种或多种分散体。分散操作后的各组分的平均粒度通常是大约2μ或2μ以下,优选大约1μ或1μ以下。然后,将粘结剂和分散体混合,以获得本发明的生色标记组合物。所述生色标记组合物的固体含量是20到70wt%,优选大约30到大约65wt%。
生色标记组合物可以直接施涂于基材上,或者它可以施涂于预先进行表面处理、涂底漆或类似处理的基材上。可以通过使用适合的涂布器如辊涂机,凹版涂布机,微型凹版涂布机,刮涂机,喷涂机等进行涂布。通过施涂和干燥获得的涂膜的厚度(热敏记录层)能够通常可调节到1-4μ。当厚度小于1μ时,用激光照射的显色是不充分的,而且,涂膜往往会剥离。另一方面,当厚度高于4μ时,干燥特性和标签附着性往往会降低。干燥根据涂布条件如线速度变化,并可以在室温下进行,或者通过在不引起热敏记录层显色的条件下的加热进行。
本发明的激光标记制品的保护层通过在热敏记录层上施涂透明清澈的涂布液来形成。透明涂布液是含有水性粘结剂、水等的水性组合物。
作为在本发明的保护层的透明涂布液中使用的水性粘结剂,可以提及通过使用用于涂料或油墨的本身已知的水溶性或水可分散的树脂作为基料来获得的那些。这种树脂具有任选引入到其中以便赋予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亲水基团(例如羧基或氨基)。作为水性粘结剂的所述树脂,使用玻璃化转变温度在20-80℃,优选35-70℃范围内的树脂。当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20℃时,保护层的耐擦伤性、耐化学品性、耐水性等降低。另一方面,当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80℃时,保护层变脆,柔性等变差,并且易于断裂。因此,这两种玻璃化转变温度是不希望的。如果必要,除了上述组分以外,可以将流平剂,光滑性赋予剂,消泡剂等引入到所述透明涂布液中。
作为在透明涂布液中使用的水性粘结剂,通过使用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烷基(碳原子数:1-24)酯作为主组分与例如不饱和羧酸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等;含羟基的不饱和单体如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等;含氨基的不饱和单体如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等;和其它不饱和单体如苯乙烯,丙烯腈,乙酸乙烯酯,氯乙烯等中的任何一种,使烷基酯与这种共聚单体共聚合能够获得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能够通过在分子中具有两个或多个羧基的多元酸(包括酸酐)与在分子中具有两个或多个羟基的多元醇的酯反应来获得。这种水性粘结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能够通过适当选择构成所述粘结剂的组分的类型、组合和比例而调节至任意温度。
通过将上述水性粘结剂溶解或分散在适合的水中来制备所述透明涂布液,如果必要,引入流平剂,光滑性赋予剂,消泡剂等。所述透明涂布液的固体含量优选为20-70wt%,尤其是30-60wt%。
所述透明涂布液能够印刷(施涂)在作为热敏记录层形成的干燥涂膜的表面。印刷(施涂)的方法不是特别限制的。施涂能够用辊涂机、凹版涂布机,微型凹版涂布机,喷涂机等来进行。
如此形成的涂膜的厚度通常能够被调节至3-10μ。当厚度小于3μ时,由所述透明涂层提供的热敏记录层的保护是不充分的,并且耐化学品性、耐摩擦性等降低。另一方面,当厚度高于10μ时,涂膜的干燥特性和物理性能往往会降低。所述透明涂布液的干燥根据涂布条件如线速度来变化,并可以在室温下进行,或者通过在不引起热敏记录层显色的条件下的加热来进行。
当用激光束照射如此形成的用于标记的制品的热敏记录层时,照射部分被加热,使得脲-脲烷显色剂和染料前体彼此反应以显色,获得标记。虽然对用于照射的激光束的能量不是特别限制的,但当考虑到涂膜的破裂的可能性时,优选该能量是1.4J(焦耳)/cm2或1.4J/cm2以下。另一方面,虽然显色所需的能量的下限是未知的,因为没有装置能够产生低能量,即使在0.4J/cm2的能量下也形成了充分的显色。因此,用照射来显色的适宜能量范围是0.4-1.4J/cm2,尤其0.45-1.2J/cm2。作为用于照射的激光器,脉冲激光器或扫描激光器是适合的。至于激光器的类型,可以使用例如气体激光器、准分子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中的任何一种。激光器的具体实例是二氧化碳激光器,混合气体激光器,YAG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等。
作为用激光束照射所需形状部分的方法,可以提及用激光束通过金属掩模照射涂膜以便按照金属掩模开孔的形状用激光束照射涂膜的方法;和将所需形状输入到计算机中并以所谓单程绘制的方式按照所需形状用激光束照射涂膜的方法。当用激光束照射热敏记录层时,照射部分温度增加,经历由热敏记录层中的生色组分的熔化和混合引起的显色,导致具有清晰的所需形状的字母或图象的出现。由照射引起的该颜色变化能够在瞬时进行,因为激光束的能量密度很高。
通过用上述方法在根据其目的从纸(例如纸和合成纸),合成树脂薄膜、塑料、烫金纸和合成纸、喷镀金属膜、金属等中适当选择的标签用基材上形成热敏记录层和保护层,能够生产出本发明的作为激光标记制品的标签。虽然这样获得的标签能够用于所有普通标签领域,但尤其优选用于食品、医药、化妆用品、出版物及电器和电子部件等的领域。
通过用上述方法在各种普通包装材料如箱、包装纸和包裹的任何一种上形成热敏记录层和保护层,可以生产出作为本发明的激光标记制品的包装材料,这些包装材料可以通过使用根据其目的从纸(例如纸和合成纸)、合成树脂膜、塑料、烫金纸和合成纸、喷镀金属膜、金属、玻璃、木材等中适当选择的基材来获得。虽然所述包装材料能够用于普通包装材料的所有领域,但尤其优选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出版物及电器和电子部件等的领域。
作为本发明的激光标记制品的容器通过用上述方法在基材如玻璃、塑料、金属或类似物上形成热敏记录层和保护层来生产。该容器能够用于所有普通食品容器领域,如酒类和清凉饮料瓶、罐装食品容器、快餐食品容器,化妆品容器,医药容器,化妆产品等领域。
当本发明的生色组合物用于压敏记录材料时,记录材料例如能够具有在U.S.专利No.2505470,2712507,2730456,2730457和3418250等中公开的形式。即,能够使用诸如以下形式的各种形式:通过将染料前体或染料前体的混合物溶解在含有烷基化萘,烷基化二苯,烷基化二苯基甲烷,烷基化二芳基乙烷,合成油(例如氯化链烷烃),植物油,动物油,矿物油等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的溶剂中,将所得溶液分散在粘结剂中或将该溶液引入到微胶囊,将分散体施涂于基材上或将微胶囊与粘结剂一起施涂在基材上,再将如此获得的上纸和用脲-脲烷化合物(和氨基化合物和/或显色剂等)的分散体涂布的下纸上下叠放在一起,使得其涂布表面彼此面对而获得的压敏记录纸;通过在上述上纸和下纸之间夹持一面用脲-脲烷化合物分散体涂布和另一面用染料前体涂布的中间纸而获得的压敏记录纸;通过在基材的同一表面上以混合物或以多层形式施涂上述脲-脲烷化合物(和氨基化合物和/或显色剂)分散体和上述含有染料前体的分散体获得的自动型压敏记录纸;和通过将各染料前体和脲-脲烷化合物(和氨基化合物和/或显色剂)制成微胶囊,再在基材的同一表面上施涂两种微胶囊的混合物获得的自动型压敏记录纸。
作为生产微胶囊的方法,例如能够采用在U.S.专利No.2800457和2800458中公开的凝聚方法,在JP-B-38-19574,JP-B-42-446,JP-B-42-771等中公开的界面聚合法,在JP-B-36-9168,JP-B-51-9079等中公开的原位法,在英国专利No.952807和96-5074等中公开的熔融分散体冷却法和在U.S.专利No.311140,英国专利No.930422等中公开的喷雾干燥法。
本发明的生色组合物相当于在以上参考文献等中的每一篇中所述的染料前体和显色剂的组合物。
为了形成压敏记录层,各组分如脲-脲烷化合物可以以在溶剂中的溶液或分散体的形式使用。在生色体系进一步包括氨基化合物和/或显色剂的情况下,各组分可以以在溶剂中的溶液或分散体的形式使用,或脲-脲烷化合物、氨基化合物和任选的显色剂的组合物可以以在溶剂中的溶液或分散体的形式使用。
在用于形成微胶囊的上述界面聚合法中,通过使用两种单体,即油单体和水溶性单体在界面上形成薄膜。例如,已知有其中多元酸氯化物用作油相和多价胺用作水相,在界面上形成聚酰胺薄膜的方法;其中多元酸氯化物用作油相和多羟基化合物用作水相,在界面上形成聚酯薄膜的方法;其中多价异氰酸酯用作油相和多羟基醇或多羟基酚用作水相,在界面上形成聚氨酯薄膜的方法;和其中多价异氰酸酯用作油相和多价胺用作水相,在界面上形成聚脲薄膜的方法。因此,当采用界面聚合法生产微胶囊时,在一些情况下使用异氰酸酯化合物作为形成薄膜的反应性单体。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在形成用于微胶囊的薄膜中被消耗,不直接与显色图象相关,并且共同使用水溶性单体和异氰酸酯化合物是绝对必要的。在这些方面,它的使用不同于根据本发明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使用。
通过在含有具有分散能力的化合物,如水溶性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或类似物的水溶液中精细研磨作为各组分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来制备不制成微胶囊的化合物的分散体。脲-脲烷化合物可以与氨基化合物和酸性显色剂一起分散。
作为在压敏记录材料中使用的基材,主要使用纸,但根据其用途可以也使用除纸以外的各种织造织物,非织造织物,合成树脂膜,层压纸,合成纸,金属箔和通过结合它们中的两种或多种获得的复合片材中的任何一种。
作为粘结剂,能够使用常用的各种粘结剂。粘结剂例如包括水溶性粘结剂如淀粉,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明胶,酪蛋白,聚(乙烯醇),改性的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丙烯酰胺-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酰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碱金属盐,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碱金属盐等;和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丙烯酸甲酯-丁二烯共聚物等的胶乳型水不溶性粘结剂。
在本发明的记录材料中,记录层可以含有位阻酚化合物或紫外线吸收剂。位阻酚化合物或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包括1,1,3-三(3′-环己基-4′-羟苯基)丁烷,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酚),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苄基)苯,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水杨酸对-辛基苯基酯,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丙烯酸乙基-2-氰基-3,3′-二苯基酯和四(2,2,6,6-四甲基-4-哌啶基)-1,2,3,4-丁烷四碳酸酯。
形成生色层的方法不是特别限制的。例如通过用适合的涂布方法如自由下落幕涂法,气刀刮涂法,Bariber刮刀涂布法,Pure刮刀涂布法,短停留时间涂布法或类似方法在基材上施涂用于生色层的涂布液,再干燥这样处理的基材来形成生色层。用于生色层的涂布液的涂布量不是特别限制的,按干重计,通常控制在1-15g/m2的范围内,优选大约3到大约10g/m2
热响应能够通过在热敏记录层和基材之间形成中间层来改进。在普通热敏记录材料的情况下,例如已经使用了通过在生色层中共同使用可热熔的材料来改进显色灵敏度的技术。用这种方法改进灵敏度是不理想的,因为易于由热或摩擦引起模糊。尤其是在通过使用显色灵敏度优异的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获得的热敏记录材料中,它会促进模糊的发生。在没有印刷物保存性能的普通热敏记录材料的情况下,即使引起模糊,它也象印迹一样消失,使得尤其在使用长期储存后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下,很少考虑模糊。然而,在通过使用长期印刷物保存性能特别优异的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获得的热敏记录材料的情况下,在一些情况下引起了以下典型问题:当一旦引起模糊时,它将保存下来,因此在每次储存和然后使用记录材料时积累,使得当记录材料在长期储存后使用时记录材料表面变脏。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形成中间层,不使用可热熔的物质或仅使用少量的可热熔的物质就能获得实际的显色灵敏度,以及能够获得对由热或摩擦引起的模糊的耐受性能优异的热敏记录材料,即使记录材料在长期储存后使用模糊也几乎不发生积累。
中间层主要由有机或无机颜料、中空颗粒和水性粘结剂如水溶性聚合物或胶乳组成。作为有机或无机颜料和水性粘结剂,能够使用与热敏记录层中所用相同的有机或无机颜料和水性粘结剂。形成中间层的方法不是特别限制的。作为该方法,能够采用与形成热敏记录层的方法相同的方法。用于形成中间层的干涂布量优选为2.0-15.0g/m2。在这种情况下,基材上形成的中间层的表面pH优选是3-9,更优选是5-9,最优选是6-8。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果必要,所得记录纸的耐摩擦性能够通过在热敏记录层上形成主要由水溶性聚合物组成的保护层来改进。当使用显色灵敏度优异和印刷物耐长期储存性优异的本发明的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时,往往因为高灵敏度而留下擦痕。另一方面,一旦留下的擦痕保存无限时间,因此在每次储存和然后使用记录材料时擦痕积累。因此,当在长期储存后使用记录纸时,在一些情况下纸表面会变脏。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形成保护层,即使记录纸在长期储存后使用,擦痕也很难积累。保护层中所含有的水溶性聚合物的具体例子是在上述关于热敏记录层中提及的水溶性聚合物粘结剂。水溶性聚合物能够与能使水溶性聚合物防水的普通防水剂一起使用。防水剂的具体例子是甲醛,乙二醛,铬明矾,蜜胺,蜜胺-甲醛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胺-表氯醇树脂等。
此外,例如为了改进在印刷过程中与热压头的匹配和改进保护层的耐水性,将颜料、金属皂、蜡、交联剂等引入到保护层中。
颜料包括氧化锌,碳酸钙,硫酸钡,二氧化钛,锌钡白,滑石,寿山石,高岭土,氢氧化铝,硅石,无定形硅石等。颜料的添加量是聚合物总重量的0.5-4倍,优选0.8-3.5倍。当该量在以上范围的下限以下时,颜料不能有效改进与热压头的匹配。当该量是在上限以上时,热敏记录材料的灵敏度明显降低,损害记录材料的商业价值。
金属皂例如包括高级脂肪酸金属盐如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铝等的乳液。基于保护层的总重量,以0.5-20wt%,优选1-10wt%的比例添加金属皂。蜡例如包括石蜡,微晶蜡,巴西棕榈蜡,羟甲基硬脂酰胺,聚乙烯蜡等的乳液。基于保护层的总重量,以1-20wt%,优选1-10wt%的比例添加。
在热敏记录层上形成保护层时,将表面活性剂加入到用于形成保护层的涂布液中,以便获得均匀的涂层。表面活性剂包括磺基丁二酸的碱金属盐,含氟表面活性剂等。表面活性剂的具体实例是二(2-乙基己基)磺基丁二酸、二-(正己基)磺基丁二酸等的钠盐或铵盐。通常,任何表面活性剂都是有效的,只要它是阴离子型的。还可以将常用助剂如填料,可热熔的物质(润滑剂),表面活性剂,荧光染料等引入到保护层中。填料、可热熔的物质和荧光染料的具体实例是关于上述热敏记录层提及的那些。保护层的干涂布量优选是大约0.5到大约10g/m2,尤其是大约1到大约5g/m2
如果必要,当在通过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记录材料的记录层相反的面上形成反面层(背涂层)时,所得记录纸将很难卷曲。尤其在本发明的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的情况下,反面层的形成因为以下理由而是有效的:所述显色剂在分散性能上优于其它显色剂,容易获得粒度小的分散体,并且具有高灵敏度,但当将通过混合所述显色剂和其它必要组分制备的涂布液施涂在基材上时,粘结剂的内聚力在干燥的时候因为显色剂的粒度小而增加,使得记录层容易收缩,导致容易卷曲。作为用于反面层的涂布液的组分和该涂布液的涂布方法,可以使用在保护记录层的情况下相同的组分和方法。涂布液的干涂布量优选是0.2-10.0g/m2
以下用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用以下方法进行物质的分析和物理性能的评价。
<红外光谱>
使用由Shimadzu Corp.生产的FTIR-8100M漫反射光谱法来测量。
<质谱>
使用由JEOL LTD.生产的JMS-HX100,硝基苄醇作为基质,和氙气作为源气体来测量。
<热敏纸的显色灵敏度>
通过使用由Ohkura Denki K.K.生产的印刷测试仪和由Kyocera Co.,Ltd.生产的热压头KJT-256-8MG用光密度计来测量在24V的外加电压和1.5毫秒的脉冲宽度下的着色密度。
<耐增塑剂性>
将热敏记录材料保持在氯乙烯包装薄膜之间或氯乙烯文件夹内,再从上方对其施加300g/cm2的载荷。在40℃下放置24小时后,目测评估印刷部分和非印刷部分的着色密度(原始记录材料表面)。当印刷密度仅轻微下降时,印刷物保存性能被评定为良好。
<耐热性>
使热敏记录材料在60℃和25%RH下放置24小时,再目测评估印刷物褪色的程度。当褪色程度低时,印刷物保存性能被评定为良好。
另外,使热敏记录材料在80℃和25%RH下放置24小时,再目测评估印刷物褪色的程度。当褪色程度低时,印刷物保存性能被评定为良好。还目测评估原始记录材料表面的着色密度。当显色轻微时,原始记录材料表面的保存性能被评定为良好。
<压敏纸的着色密度>
将上纸和下纸上下叠放在一起,使得它们的涂布表面彼此相对。从上面施加压力,以在上纸上获得显色图象。用光密度计MacbethRD917测量显色图象的着色密度。
<耐溶剂性>
将润手香脂(Atrix,商品名,由Kao Corp.生产)薄薄地施涂在着色密度评估中获得的显色图象部分上,在环境温度下放置7天后,目测评估印刷部分的着色密度。当印刷密度仅轻度下降时,印刷物保存性能被评定为良好。
实施例1
向27.8g 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中添加作为溶剂的111g甲苯,随后在室温下经1小时将7.4g苯胺在37g甲苯中的溶液滴加到其中,再让反应进行另外1小时。通过过滤回收沉淀的白色固体,用己烷洗涤,然后在真空中干燥一整夜,获得了20g白色晶体。随后,将5g如此获得的化合物加到50mL甲醇中,再让反应在60℃下进行30分钟,之后,使用蒸发器除去过量甲醇,再将甲苯加到残余物中以进行结晶。通过过滤回收所得白色晶体,用己烷洗涤,然后在真空中干燥一整夜,获得了5.4g白色晶体。这些白色晶体的熔点是196℃。
这些白色晶体的分析测量结果如下所示:
IR测量结果:
特征峰出现在1060cm-1,1250cm-1,1600cm-1,1650cm-1,1670cm-1,1700cm-1和3300cm-1
该化合物的主要组分的结构式被推定为上述化合物(S-1)的结构式。
接下来,通过将2g该化合物与8g 2.5wt%聚(乙烯醇)的水溶液(Gohseran L-3266,商品名,由The Nippon Synthetic Chemical IndustryCo.,Ltd.生产)一起在油漆振荡器中研磨6小时以分散前者来制备分散体。分散操作后直接得到的分散体的温度是25℃。化合物的分散颗粒的直径是约0.6μm。
通过将70g 3-二丁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与130g 8wt%聚(乙烯醇)水溶液一起在砂磨机(由AIMEX Co.,LTD.生产;容器容积为400mL)中在2,000rpm的转数下研磨3小时以分散前者来制备另一分散体。
通过将70g的二苯基砜与130g 5.4wt%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一起在砂磨机(由AIMEX Co.,LTD.生产;容器容积为400mL)中在2,000rpm的转数下研磨3小时以分散前者来制备另一分散体。
通过将10g碳酸钙与30g水混合并使用搅拌机搅拌该混合物来制备又一分散体。
通过按以下比例(干基准比例)搅拌和混合上述分散体和其它组分来获得涂布液;按干燥固体计的上述化合物的分散体:3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3-二丁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分散体:15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二苯基砜分散体:3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碳酸钙分散体:2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硬脂酸锌分散体(固体含量16wt%):10重量份,和按干燥固体计的15wt%聚(乙烯醇):7重量份。
用棒数为10的刮棒涂布机将涂布液施涂在具有50g/m2的纸张定量的原纸上。在干燥后,进行高度砑光,以获得热敏记录材料。涂布液的涂布量按干重计是4g/m2
所获热敏记录材料的灵敏度的评价结果是良好的,其光学密度是1.2。原始记录材料表面的热致颜色变化程度(耐热性)的评估结果是良好的,颜色改变是轻微的。印刷部分的热致褪色也是符合需要的轻微程度。这些评价结果在表1中总结。
实施例2
向17g 2,4-甲苯二异氰酸酯添加作为溶剂的40g甲基乙基酮,随后将3.8g甲醇滴加到其中,反应在搅拌下在60℃进行5小时。然后,将9.9g 4,4′-二氨基二苯基砜加到其中,反应再在搅拌下在60℃进行4小时。在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溶液冷却到室温,再倒入800g乙腈中,通过过滤回收沉淀的晶体,用己烷洗涤和然后在真空中干燥一整夜,以获得作为白色晶体的15g化合物。
白色晶体的熔点是169℃,以及它们的分析测量结果如下所示。
IR测量结果:
特征峰出现在1220cm-1,1550cm-1,1590cm-1,1660cm-1,1740cm-1和3300cm-1
质谱测量结果:
[M+H]+在m/z 661下检测出。
该化合物的主组分的结构式被推定是上述化合物(S-13)的结构式。
然后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以上获得的化合物代替在实施例1中合成的脲-脲烷化合物,再进行评价。所得结果在表1中总结。
实施例3
在100mL的乙酸乙酯中溶解3.46g苯胺,再在室温下搅拌所得溶液。经1小时的时间将10g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Coronate L,商品名,由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 Co.,Ltd.生产;75%乙酸乙酯溶液)在50mL乙酸乙酯中的溶液滴加到其中,再让反应进行另外30分钟。所形成的晶体通过过滤来回收,再在真空中干燥一整夜,以获得5.1g白色晶体化合物。该白色晶体的熔点是161℃,以及它们的分析测量结果如下所示。
IR测量结果:
特征峰出现在1070cm-1,1220cm-1,1550cm-1,1600cm-1,1700cm-1和3300cm-1
该化合物的主组分的结构式被推定为上述化合物(S-33)的结构式。
然后,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以上获得的化合物代替实施例1中合成的脲-脲烷化合物,再进行评价。所获结果在表1中总结。
实施例4
向10.4g的2,4-甲苯二异氰酸酯添加作为溶剂的20g甲基乙基酮,随后将3.7g 4,4′-二氨基二苯基砜与30g甲基乙基酮的稀释液滴加到其中,反应再在环境温度下进行20小时。在反应结束后,通过浓缩除去甲基乙基酮,然后将甲苯加到残余物中,再通过过滤回收沉淀的白色固体,用己烷洗涤,然后在真空中干燥一整夜,获得8.8g呈白色晶体的化合物。随后,先后将15g苯酚和少量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到4g所获化合物中,再使反应在50℃下进行4小时。在反应结束后,将甲苯加到反应溶液中,通过过滤来收集沉淀的晶体,用己烷洗涤,然后在真空中干燥一整夜,获得了5.2g呈白色晶体的脲-脲烷化合物。
然后,将作为溶剂的30g甲苯加到10g 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中,随后将30g苯酚加到其中,再使反应在100℃下进行3小时。在反应结束后,通过浓缩除去甲苯,再将己烷加到残余物中。通过过滤回收沉淀的白色晶体,用己烷洗涤和然后在真空中干燥一整夜,获得了15g的呈白色晶体的脲烷化合物。
该化合物的主组分的结构式被推定为下文所述的化合物(C-2)的结构式。
接下来,将3g上述脲-脲烷化合物和2g脲烷化合物混合,以获得脲-脲烷组合物。此后,将2g脲-脲烷组合物与8g 2.5wt%的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在油漆振荡器中一起研磨45分钟以进行分散,从而获得了分散体。
然后,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所述组合物的分散体代替实施例1中获得的化合物的分散体。所获结果总结在表1中。
实施例5
以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通过混合在实施例4中合成的4.5g脲-脲烷化合物和0.5g脲烷化合物获得的脲-脲烷组合物代替实施例4中使用的脲-脲烷组合物,再进行评价。所获结果总结在表1中。
实施例6
以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不使用实施例4中使用的脲-脲烷组合物,使用以与实施例4相同方式获得的呈白色晶体的7.4g脲-脲烷组合物,不同之外是在脲-脲烷化合物的合成反应之后在添加甲苯进行沉淀之前将2.2g二苯基砜加到反应体系中,搅拌所获得的混合物,将甲苯加到混合物中,通过过滤回收沉淀的晶体,用己烷洗涤晶体,然后在真空中将晶体干燥一整夜。评价热敏记录材料。所获结果总结在表1中。
实施例7
在70℃下,在300-500rpm的搅拌下经4小时向31.5g的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中滴加21.5g 4,4′-二氨基二苯基砜在60mL MEK中的溶液,再使反应进行另外4小时,以获得白色粘性淤浆反应混合物。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50℃,再将17.1g的酚倒入反应混合物中,以便在其中溶解,此后,将作为催化剂的0.015g三乙胺加到其中,再使反应进行4小时,以获得黄色、透明和粘性反应混合物。脱除反应混合物的溶剂,再在减压下浓缩以固化,此后研磨所得固体,然后在真空中干燥一整夜,获得了大约70g呈浅黄色粉末的脲-脲烷组合物。
浅黄色粉末的熔点是160-180℃。在粉末的IR测量中,由于脲基和脲烷基的特征峰的重叠形成的宽峰分别出现在1700cm-1
根据液相色谱法的测量结果,脲-脲烷组合物中的脲-脲烷主成分的含量是68%。
然后,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上述组合物代替实施例1中合成的脲-脲烷化合物,然后进行评价。所获结果总结在表1中。
实施例8
向158.5g 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中添加作为溶剂的240g甲基乙基酮,再在30℃,在400rpm的搅拌下,经8小时将107.5g粉末形式的4,4′-二氨基二苯基砜加入到其中。1小时后,将26g的甲基乙基酮加入到其中,再搅拌另外15小时,获得了白色粘性淤浆反应混合物。然后,将89.5g苯酚在15.8g甲基乙基酮中的溶液倒入该反应混合物中,以溶解在其中,此后,经2小时将作为催化剂9.3g 1wt%的三乙胺在甲基乙基酮中的溶液加到其中,再使反应继续1小时。此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20℃并连续搅拌3小时,以获得含有沉淀在其中的浅黄色晶体的淤浆。脱除淤浆的溶剂,再在减压下浓缩以固化,此后,研磨所得固体,然后在真空中干燥一整夜,获得了355g的呈浅黄色粉末的脲-脲烷组合物。
浅黄色粉末的熔点是130-170℃。在粉末的IR测量中,由于脲基和脲烷基的特征峰的重叠形成的宽峰分别出现在1700cm-1。根据液相色谱法的测量结果,脲-脲烷主成分在脲-脲烷组合物中的含量是65%。
然后,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上述组合物代替实施例1中合成的脲-脲烷化合物,然后进行评价。所获结果总结在表1中。
实施例9
向27.8g 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中添加作为溶剂的100g甲苯,随后在室温下经1小时将7.4g苯胺在37g甲苯中的溶液滴加到其中,再使反应进行另外1小时。沉淀的白色固体通过过滤来回收,用己烷洗涤,然后在真空中干燥一整夜,获得了20g白色晶体。随后,将5g这样获得的化合物加到50mL的甲醇中,再使反应在60℃下进行30分钟,此后,使用蒸发器除去过量甲醇,再在真空下干燥残留物一整夜,获得了5.4g呈白色晶体的脲-脲烷组合物。该白色晶体的熔点是196℃。在晶体的IR测量中,脲-脲烷化合物的特征峰出现在1670cm-1和1700cm-1。根据液相色谱法的测量结果,脲-脲烷主成分在脲-脲烷组合物中的含量是92%。
然后,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上述组合物代替实施例1中合成的脲-脲烷化合物,然后进行评价。所获结果总结在表1中。
实施例10
向17g 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中添加作为溶剂的40g甲基乙基酮,随后将3.8g甲醇滴加到其中,反应再在搅拌下在60℃下进行5小时。然后,将9.9g的4,4′-二氨基二苯基砜加入到其中,反应再在搅拌下在60℃下进行4小时。在反应结束后,使用蒸发器除去作为溶剂的甲基乙基酮,再在真空下干燥残余物一整夜,获得了16g呈白色晶体的脲-脲烷组合物。该白色晶体的熔点是169℃。在对晶体的IR分析中,脲-脲烷化合物的特征峰出现在1660cm-1和1740cm-1。根据液相色谱法测量的结果,脲-脲烷主成分在脲-脲烷组合物中的含量是52%。
然后,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上述组合物代替实施例1中合成的脲-脲烷化合物,然后进行评价。所获结果总结在表1中。
实施例11
在253mL甲苯中溶解27.5g 2,4-甲苯二异氰酸酯,随后在40℃在200rpm搅拌下经30分钟将14.7g苯胺在85mL甲苯中的溶液滴加到其中,再使反应另外进行30分钟。向这样获得的白色淤浆中添加18.0g2,2-双(4-羟苯基)丙烷、262mL甲苯和0.42mg作为催化剂的三乙胺,将搅拌速度增加到400rpm。为了防止在控制反应速度的初始反应中颗粒在淤浆中的聚集,在按照如下所示逐步升高反应温度的同时进行反应:60℃下5小时,65℃下2小时,70℃下1小时,和75℃下小时。然后,添加0.42mg的三乙胺,再在80℃下进行反应8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室温,所得白色晶体通过过滤回收。在真空中干燥白色晶体一整夜,获得了59g呈白色晶体的脲-脲烷组合物。这些白色晶体的熔点是170℃。在晶体的IR分析中,脲-脲烷的宽特征峰出现在1720cm-1。根据液相色谱法的测量结果,脲-脲烷主成分在脲-脲烷组合物中的含量是81%。
然后,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上述组合物代替实施例1中合成的脲-脲烷化合物,然后进行评价。所获结果总结在表1中。
实施例12-23
以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4,4′-二氯二苯基砜(实施例12),4,4′-二羟基二苯基砜(实施例13),2,4′-二羟基二苯基砜(实施例14),4-(苄氧基)苯酚(实施例15),水杨酰苯胺(实施例16),4,4′-二氨基二苯基砜(实施例17),4,4′-二氯二苯甲酮(实施例18),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实施例19),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实施例20),碳酸二苯酯(实施例21),4,4′-二甲氧基二苯基砜(实施例22)或4,4′-二烯丙基氧基二苯基砜(实施例23)代替二苯基砜,然后评价热敏记录材料。所获结果总结在表1中。
对比实施例1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2,2-双(4-羟苯基)丙烷代替实施例1中合成的脲-脲烷化合物,然后进行评价。所获结果表示在表1中。
对比实施例2
向17.4g 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中添加作为溶剂的5mL甲基乙基酮,随后将3.2g甲醇在5mL甲基乙基酮中的溶液滴加到其中,反应再在搅拌下在室温下进行2小时。然后,在室温下在搅拌的同时将7.3g正丁基胺在100mL的甲基乙基酮中的溶液滴加到其中,再将所得混合物搅拌1小时。沉淀的晶体通过过滤来回收,用己烷洗涤,然后在真空中干燥一整夜,获得27g呈白色晶体的化合物。该白色晶体的熔点是156℃,它们的分析测量结果如下所示。
IR测量的结果:
特征峰出现在1240cm-1,1550cm-1,1640cm-1,1720cm-1和3300cm-1
该化合物的主组分的推测结构式是下文所示的式(R-1)。
然后,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以上获得的化合物代替实施例1中合成的脲-脲烷化合物,然后进行评价。所获结果总结在表1中。
对比实施例3
向10.0g 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中添加100g甲苯。在25℃下,在搅拌所得混合物的同时,将15.5g的硬脂基胺在100mL甲苯中的溶液加到其中,再使反应在25℃下进行22小时。在反应结束后,沉淀的白色固体通过过滤回收,用甲苯洗涤,然后在真空中干燥一整夜,获得了20.4g白色晶体。此后,将5g这样获得的化合物加到50mL甲基乙基酮中。在80℃搅拌所得混合物的同时,先后将8.6g对羟基苄基羧酸在20mL甲基乙基酮中的溶液和5mg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到其中,再使反应在80℃下继续12小时。在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再通过过滤回收沉淀的晶体,用甲基乙基酮洗涤,然后在真空中干燥一整夜,获得了5.6g白色晶体。
这些白色晶体的分析测量结果如下所示。
IR测量的结果:
特征峰出现在1220cm-1,1520cm-1,1630cm-1,1710cm-1,2900cm-1和3300cm-1
质谱测量结果:
[M+H]+在m/z 596下检测出。
该化合物的主组分的推测结构式是下文所示的式(R-2)。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以上获得的化合物代替实施例1中合成的脲-脲烷化合物,然后进行评价。所获结果总结在表1中。
对比实施例4
向100mL二烷中添加3.0g对氨基酚。在50℃搅拌所得混合物的同时,经1小时将5.4g甲苯磺酰基异氰酸酯在30mL二烷中的溶液滴加到其中,再使反应在50℃下继续5小时。在反应结束后,浓缩反应溶液,然后倒入己烷中以进行结晶,再通过过滤回收沉淀的固体,用己烷洗涤和然后在真空中干燥一整夜,获得了4.9g褐色晶体。此后,将2g这样获得的化合物加到50mL二烷中。在80℃搅拌所得混合物的同时,先后将3.8g异氰酸十八烷基酯在10mL二烷中的溶液和2mg催化剂月桂酸二丁基锡添加到其中,再使反应在80℃下继续20小时。在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再通过过滤回收沉淀的晶体,用二烷洗涤,然后在真空中干燥一整夜,获得2.7g的淡粉红色晶体。
这些淡粉红色晶体的分析测量结果如下所示。
IR测量的结果:
特征峰出现在1230cm-1,1470cm-1,1510cm-1,1570cm-1,1620cm-1,1700cm-1,2900cm-1和3300cm-1
该化合物的主组分的推定结构式是以下所示的式(R-3)。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以上获得的化合物代替实施例1中合成的脲-脲烷化合物,然后进行评价。所获结果总结在表1中。
Figure C0180581101681
(R-3)
对比实施例5
向10g 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中添加作为溶剂的50g甲苯,随后将30g苯胺添加到其中,再使反应在25℃下进行3小时。在反应结束后,通过过滤回收沉淀的白色固体,用己烷洗涤和然后在真空中干燥一整夜,获得了17g的呈白色晶体的化合物。
该化合物的主组分的推定结构式是以下所示的化合物(C-1)的结构式。
接着,将2g该化合物与8g 2.5wt%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在油漆振荡器中一起研磨45分钟以进行分散,从而获得了分散体。
然后,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所述化合物的该分散体代替实施例1中获得的化合物的分散体,然后进行评价。所获结果总结在表1中。
对比实施例6
向10g 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中添加作为溶剂的30g甲苯,随后将30g苯酚添加到其中,再使反应在100℃下反应3小时。在反应结束后,通过浓缩除去甲苯并将己烷加到残余物中,再通过过滤回收沉淀的白色固体,用己烷洗涤,然后在真空中干燥一整夜,获得了15g呈白色晶体的化合物。
该化合物的主组分的推定结构式是以下所示的化合物(C-2)的结构式。
接着,将2g所获得的化合物与8g 2.5wt%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在油漆振荡器中一起研磨45分钟,以进行分散,从而获得了分散体。
然后,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所述化合物的该分散体代替实施例1中获得的化合物的分散体,然后进行评价。所获结果总结在表1中。
Figure C0180581101701
对比实施例7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1,3-二苯基脲代替实施例1中合成的脲-脲烷化合物,然后进行评价。所获结果总结在表1中。
表1
  热敏纸的显色灵敏度   耐增塑剂性(印刷物保存性能)   耐热性   总体评价
  在60℃的印刷物保存性能   原始记录材料表面在80℃的保存性能
  实施例1   1.2   △   ◎   ○   ○
  实施例2   1.2   ◎   ◎   ○   ◎
  实施例3   1.1   ○   ◎   ○   ○~◎
  实施例4   1.2   ○   ◎   ○   ○~◎
 实施例5   1.2   ◎   ◎   ◎   ◎
 实施例6   1.2   ○   ◎   ○   ○~◎
 实施例7   1.2   ◎   ◎   ○   ◎
 实施例8   1.2   ◎   ◎   ○   ◎
 实施例9   1.2   △   ◎   ○   ○
 实施例10   1.2   ◎   ◎   ○   ◎
 实施例11   1.2   ○   ◎   ○   ○~◎
 实施例12   1.2   ◎   ◎   ◎   ◎
 实施例13   1.2   ○   ◎   ◎   ○~◎
 实施例14   1.3   ○   ◎   ○~◎   ○~◎
 实施例15   1.2   ◎   ◎   ○   ○~◎
 实施例16   1.2   ◎   ◎   ◎   ◎
 实施例17   1.1   ○   ◎   ◎   ○~◎
 实施例18   1.2   ◎   ◎   ○   ○~◎
 实施例19   1.2   ○~◎   ◎   ○~◎   ○~◎
 实施例20   1.3   ○   ◎   ◎   ○~◎
 实施例21   1.2   ◎   ◎   ◎   ◎
 实施例22   1.2   ◎   ◎   ◎   ◎
 实施例23   1.2   ◎   ◎   ◎   ◎
 对比实施例1   1.3   ×   △~○   ×   ×
 对比实施例2   0.3   ×   ×   △   ×
 对比实施例3   0.3   ×   △   ○   ×
 对比实施例4   0.4   ×   △   ○   ×
 对比实施例5   0.5   ×   ×   ○   ×
 对比实施例6   0.4   ×   ×   ○   ×
 对比实施例7   0.6   ×   ×   △   ×
1、灵敏度随光学密度(OD值)的增加而增高。
2、耐增塑剂性(印刷物保存性能)
◎~基本无褪色。
○~色调轻微变化,没有模糊等。
△~明显褪色。
×~印刷物的颜色完全丧失。
3、耐热性(印刷物在60℃的保存性能)
◎~基本无模糊。
○~色调轻微变化,但模糊等。
△~明显褪色。
×~印刷物的颜色完全丧失。
4、耐热性(原始记录材料表面在80℃的保存性能)
◎~基本无模糊。
○~印刷部分可以阅读,但色调轻微变化。
△~印刷部分由于模糊难以阅读。
×~印刷部分由于严重的模糊而不可能阅读。
实施例24
在60℃下搅拌31.5g 2,4-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同时,经4小时将21.5g4,4′-二氨基二苯基砜与120ml甲基乙基酮滴加到其中,再使反应在60℃下继续另外2小时。在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溶液冷却到室温,然后将甲苯加到其中,再通过过滤回收沉淀的白色固体,用甲苯洗涤,然后在真空中干燥一整夜,获得47g呈白色晶体的化合物。随后,将9.5g酚和95ml甲基乙基酮加到30g所获化合物中,随后将30mg三乙胺加入到其中,再使反应在25℃下进行4小时。在反应结束后,将甲苯加入到反应溶液中并通过过滤回收沉淀的晶体,用甲苯洗涤,然后在真空中干燥一整夜,获得了38.5g呈白色晶体的化合物。对这些白色晶体进行IR测量,发现特征峰出现在990cm-1,1110cm-1,1320cm-1,1590cm-1,1700cm-1和3350cm-1
接着,通过将2g所获化合物与8g 2.5wt%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在油漆振荡器中一起研磨6小时以分散前者来制备分散体。分散操作之后直接获得的分散体的温度是25℃。化合物的分散颗粒的直径是0.6μm。
通过将70g的3-二丁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与130g 5.4wt%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Metlose 60SH-03,由Shin-Etsu ChemicalCo.,Ltd.生产)一起在砂磨机(由AIMEX Co.,LTD.生产;容器容积为400mL)中在2,000rpm的转数下研磨3小时以分散前者来制备另一分散体。
通过将70g的二苯基砜与130g 8wt%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一起在砂磨机(由AIMEX Co.,LTD.生产;容器容积为400mL)中在2,000rpm的转数下研磨3小时以分散前者来制备另一分散体。
通过将10g碳酸钙与30g水混合并用搅拌机搅拌该混合物来制备又一分散体。
通过按以下比例(干基准比例)搅拌和混合上述分散体和其它组分来获得涂布液;按干燥固体计的上述化合物的分散体:2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3-二丁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分散体:1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二苯基砜分散体:25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碳酸钙分散体:4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硬脂酸锌分散体(固体含量16wt%):20重量份,和按干燥固体计的15wt%聚(乙烯醇):15重量份。
用棒数为10的刮棒涂布机将涂布液施涂在纸张定量为50g/m2的原纸上。涂布液的涂布量是5g/m2(按干重计)。在干燥后,进行高度砑光,以获得热敏记录材料。
所获热敏记录材料的灵敏度的评价结果是良好的,光学密度是1.3。通过使用氯乙烯包装薄膜评价的印刷物保存性能是良好的。原始记录材料表面的白度良好,为82。这些评价结果总结在表2中。
实施例25和26
以与实施例24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3-二乙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实施例25)或3,3-双(二甲氨基苯基)-6-二甲氨基苯并[c]呋喃酮(实施例26)代替3-二丁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然后进行评价。所获结果总结在表2中。
实施例27-29
以与实施例24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甲基纤维素(Metlose M-15,由Shin-Etsu Chemical Co.,Ltd.生产)(实施例27),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酯(Rebenol WX,由Kao Corp.生产)(实施例28)或磺基丁二酸2-乙基己基酯钠(Neocol SWC,由Dai-ichi KogyoSeiyaku Co.,Ltd.生产)(实施例29)代替实施例24中使用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用于分散3-二丁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然后评价热敏记录材料。所获结果总结在表2中。
实施例30
以与实施例24相同的方式制备脲-脲烷化合物显色剂分散体,3-二丁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分散体,二苯基砜分散体和碳酸钙分散体。
另一方面,通过将70g 2,2-双(4-羟苯基)丙烷与130g 5.4wt%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一起在砂磨机(由AIMEX Co.,LTD.生产;容器容积为400mL)中在2,000rpm的转数下研磨3小时以分散前者来制备分散体。
通过按以下比例(干组分比例)搅拌和混合上述分散体和其它组分来获得涂布液;按干燥固体计的脲-脲烷化合物的分散体:1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3-二丁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分散体:1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二苯基砜分散体:2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2,2-双(4-羟苯基)丙烷分散体:1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碳酸钙分散体:2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硬脂酸锌分散体(固体含量16wt%):10重量份,和按干燥固体计的15wt%的聚(乙烯醇):10重量份。
以与实施例24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以上获得的涂布液,然后进行评价。所获结果总结在表2中。
实施例31-34
以与实施例30同样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4-异丙氧基苯基-4′-羟苯基砜(D-8,商品名,由Nippon Soda Co.,Ltd.生产)(实施例31),双(3-烯丙基-4-羟苯基)砜(TG-SA,商品名,由NipponKayaku Co.,Ltd.生产)(实施例32),2,4′-二羟基二苯基砜(24BPS,商品名,由Nicca Chemical Co.,Ltd.生产)(实施例33)或主要由4,4′-[氧双(亚乙基氧基-对-亚苯基磺酰基)]二酚(D-90,商品名,由Nippon SodaCo.,Ltd.生产)组成的混合物(实施例34)代替2,2-双(4-羟苯基)-丙烷,然后评价热敏记录材料。所获结果总结在表2中。
实施例35-64
以与实施例30-34的每一个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β-萘基苄基醚(BON,商品名,由Ueno Fine ChemicalsIndustry Ltd.生产)(实施例35-39),对苄基联苯(PBBP,商品名,由Nippon Steel Chemical Co.,Ltd.生产)(实施例40-44),1,2-二(间-甲基苯氧基)乙烷(KS-235,商品名,由SANKOSHA Co.,LTD.生产)(实施例45-49),草酸二-对甲基苄基酯(HS3520,商品名,由DainipponInk and Chemicals,Inc.生产)(实施例50-54),1,2-二苯氧基甲基苯(PMB-2,商品名,由Nicca Chemical Co.,Ltd.生产)(实施例55-59)或间三联苯(mtp,商品名,由Nippon Steel Chemical Co.,Ltd.生产)(实施例60-64)代替二苯基砜,然后评价热敏记录材料。所获结果总结在表2中。
实施例65和66
以与实施例24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硬脂酰胺乳化产物(Highmicron G-270,商品名,由Chukyo Yushi Co.,Ltd.生产)(实施例65)和N,N-乙酰乙酰基-邻-氯代苯胺(acetoacetico-chloroanilide)(由Mitsuboshi Chemical Co.,Ltd.生产)(实施例66)代替二苯基砜,再进行评价。所获结果总结在表2中。
实施例67
以与实施例30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将茋类荧光染料(Kayahol 3BS,商品名,由Nippon Kayaku Co.,Ltd.生产)以1重量份/10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涂布液的比例加到在实施例30中制备的涂布液中,再进行评价。所获结果总结在表2中。
实施例68
通过将70g 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与130g5.4wt%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一起在砂磨机(由AIMEX Co.,LTD.生产;容器容积为400mL)中在2,000rpm的转数下研磨3小时以分散前者来获取分散体。
然后,以与实施例30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将上述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分散体以10重量份/10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涂布液的比例加到实施例30中制备的涂布液中,再进行评价。所获结果表示在表2中。
实施例69
向30g 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中添加作为溶剂的30g甲苯,随后将3.24g酚添加到其中,再使反应在100℃下进行1小时30分钟。在反应结束后,通过浓缩除去甲苯,将己烷加到残余物中,通过过滤来回收白色固体沉淀,用己烷洗涤,然后在真空中干燥一整夜,获得了6.9g呈白色晶体的化合物。随后,将作为溶剂的100g甲苯加入到5.0g所获化合物中,随后将3.50g苯胺加到其中,再使反应在25℃下进行3小时。沉淀的晶体通过过滤来回收,用己烷洗涤,然后在真空中干燥一整夜,获得了5.5g呈白色晶体的化合物。对这些白色晶体进行IR测量,发现特征峰出现在890cm-1,1000cm-1,1030cm-1,1440cm-1,1720cm-1和3350cm-1
然后,以与实施例68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以上获得的化合物代替实施例68中使用的脲-脲烷化合物,再进行评价。所获结果总结在表2中。
实施例70-75
以与实施例68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1,1,3-三(2-甲基-4-羟基-5-环己基苯基)丁烷(Adecaarcles DH-43,由Asahi Denka Kogyo K.K.生产)(实施例70),4-苄氧基-4′-(2,3-环氧基-2-甲基丙-1-基氧基)二苯基砜(NTZ-95,由Nippon Soda Co.,Ltd.生产)(实施例71),亚甲基双(2-羟基-3-(苯并三唑-2-基)-5-叔辛基苯基)(实施例72),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Adecaarcles DN-13,由Asahi Denka Kogyo K.K.生产)(实施例73),1,3,5-三(2,6-二甲基-4-叔丁基-3-羟基苄基)异氰脲酸酯(Adecaarcles DH-48,由Asahi DenkaKogyo K.K.生产)(实施例74)或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钠(Adecaarcles F-85,由Asahi Denka Kogyo K.K.生产)(实施例75)代替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然后评价热敏记录材料。所获结果总结在表2中。
对比实施例8
以与实施例24同样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2,2-双(4-羟苯基)丙烷代替实施例24中合成的脲-脲烷化合物,再进行评价。所获结果表示在表2中。
表2
表2
  热敏纸的灵敏度  耐增塑剂性(印刷物保存性能)   白度   总体评价
  实施例24   1.3  ◎   82   ◎
  实施例25   1.3  ◎   81   ◎
  实施例26   1.3  ◎   82   ◎
  实施例27   1.3  ◎   82   ◎
  实施例28   1.3  ◎   82   ◎
  实施例29   1.3  ◎   82   ◎
  实施例30   1.3  ○~◎   81   ○
  实施例31   1.3  ○~◎   81   ○
  实施例32   1.3  ○~◎   81   ○
  实施例33   1.3  ○~◎   81   ○
  实施例34   1.2  ◎   81   ○
  实施例35   1.4  ○~◎   82   ○~◎
  实施例36   1.4  ○~◎   83   ○~◎
  实施例37   1.4  ○~◎   82   ○~◎
  实施例38   1.3  ○~◎   82   ○~◎
  实施例39   1.2  ◎   82   ○~◎
  实施例40   1.3  ○~◎   82   ○~◎
  实施例41   1.3  ○~◎   83   ○~◎
  实施例42   1.3  ○~◎   82   ○~◎
  实施例43   1.3  ○~◎   82   ○~◎
  实施例44   1.2  ◎   82   ○~◎
  实施例45   1.3  ○~◎   83   ○~◎
  实施例46   1.3  ○~◎   83   ○~◎
  实施例47   1.3  ○~◎   82   ○~◎
  实施例48   1.3  ○~◎   82   ○~◎
  实施例49   1.2  ◎   82   ○~◎
  实施例50   1.3  ○~◎   83   ○~◎
 实施例51   1.4   ○~◎   82   ○~◎
 实施例52   1.4   ○~◎   82   ○~◎
 实施例53   1.3   ○~◎   82   ○~◎
 实施例54   1.2   ◎   82   ○~◎
 实施例55   1.3   ○~◎   83   ○~◎
 实施例56   1.3   ○~◎   82   ○~◎
 实施例57   1.3   ○~◎   82   ○~◎
 实施例58   1.3   ○~◎   82   ○~◎
 实施例59   1.2   ◎   82   ○~◎
 实施例60   1.3   ○~◎   82   ○~◎
 实施例61   1.3   ○~◎   82   ○~◎
 实施例62   1.3   ○~◎   82   ○~◎
 实施例63   1.3   ○~◎   82   ○~◎
 实施例64   1.2   ◎   82   ○~◎
 实施例65   1.3   ○~◎   83   ◎
 实施例66   1.2   ◎   82   ◎
 实施例67   1.3   ○~◎   85   ○~◎
 实施例68   1.3   ◎   82   ◎
 实施例69   1.3   ◎   82   ◎
 实施例70   1.3   ◎   82   ◎
 实施例71   1.3   ◎   82   ◎
 实施例72   1.3   ○~◎   82   ○~◎
 实施例73   1.3   ○~◎   82   ○~◎
 实施例74   1.3   ○~◎   82   ○~◎
 实施例75   1.3   ○~◎   83   ○~◎
 对比实施例8   1.3   ×   78   ×
1、灵敏度随光学密度(OD值)的增加而增高。
2、耐增塑剂性(印刷物保存性能)
◎~基本无褪色。
○~色调轻微变化,没有模糊等。
△~明显褪色。
×~印刷物的颜色完全丧失。
3、白度随其数值的增加而增高。当数值在80或80以上时,白度在实践中是充分的。
<耐摩擦性>
用指甲剧烈摩擦热敏记录材料的表面,目测判断在摩擦部分是否引起显色。当记录材料没有显示明显的擦痕时,它被评定为耐摩擦性良好。
<擦痕的累积>
在所生产的每种热敏记录材料的记录表面上20cm长度的同一部分,使具有直径为5cm的面的圆筒(重量:2kg)以20cm/sec的速度移动50次,然后使记录材料在室温下放置1周。在放置一周后,目测判断印刷图象是否能够阅读。当印刷图象能够充分阅读时,记录材料被评定为良好。
实施例76
以与实施例24相同的方式获得热敏涂布液。然后,使用棒数为10的刮棒涂布机将涂布液施涂在具有50g/m2的纸张定量的原纸上。在干燥后,进行高度砑光,以在基材上形成热敏生色层。涂布液的涂布量按干重计是5g/m2
然后,通过将40g高岭土与60g 0.7%的六偏磷酸钠水溶液一起在砂磨机(由AIMEX CO.,TLD.生产;容器容积400ml)中在2,000rpm的转数下研磨3小时以分散前者来制备分散体。
通过按以下比例(干基准比例)搅拌和混合高岭土分散体和其它组分来获得用来形成保护层的涂布液;按干燥固体计的高岭土分散体:2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硬脂酸锌分散体(固体含量16wt%):1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羧基改性的聚(乙烯醇)水溶液:40重量份,和按干燥固体计的聚丙烯酰胺基表氯醇交联剂水溶液:5重量份。
使用棒数为5的刮棒涂布机将用于形成保护层的涂布液施涂在热敏生色层上。在干燥后,进行高度砑光,以获得热敏记录材料。用于形成保护层的涂布液的涂布量按干重计是2g/m2
所获热敏记录材料的灵敏度的评价结果是良好的,光学密度是1.3。使用氯乙烯包装薄膜评价的印刷物保存性能是良好的。用指甲剧烈摩擦热敏记录材料的表面,目测判断在摩擦部分中是否引起显色,发现没有明显的擦痕,即,耐摩擦性是良好的。评价耐摩擦性的长期试验的结果是良好的,能够充分阅读印刷图象。这些评价结果总结在表3中。
实施例77和78
以与实施例76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聚(乙烯醇)(实施例77)或丙烯酸共聚物(实施例78)代替羧基改性聚(乙烯醇),再进行评价。所获结果总结在表3中。
实施例79-81
以与实施例76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氢氧化铝(实施例79),可交联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实施例80)或二氧化硅(实施例81)代替高岭土,再进行评价。所获结果总结在表3中。
实施例82
通过分别按100重量份和12重量份的比例(干重比例)搅拌和混合33wt%煅烧高岭土分散体和50wt%苯乙烯/丁二烯型胶乳水分散体来获得用于中间层的涂布液。
然后通过分别按100重量份和7重量份的比例(干重比例)搅拌和混合20wt%丙烯酸乳液和10wt%硅石细粉末分散体(Fineseal SP-10)来获得背面涂布液。
将用于中间层的上述涂布液以10g/m2(按固体计)的量施涂于原纸(50g/m2)的一面并干燥,再将实施例76制备的热敏涂布液以5g/m2(按固体计)的量施涂于同一面并干燥,此后将实施例76制备的用于保护层的涂布液以2g/m2(按固体计)的量施涂于同一面并干燥。然后,将上述背面涂布液以1g/m2(按固体计)的量施涂于未涂覆面并干燥,再进行砑光以形成热敏记录材料,再进行评价。所获结果总结在表3中。
对比实施例9
以与实施例76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不在热敏生色层上施涂用于形成保护层的涂布液,再评价记录材料。所获结果总结在表3中。
表3
  热敏纸的灵敏度   耐增塑剂性(印刷物保存性能)   耐摩擦性   擦痕的累积   总体评价
 实施例76   1.3   ◎   ◎   ◎   ◎
 实施例77   1.3   ◎   ◎   ◎   ◎
 实施例78   1.3   ◎   ○~◎   ◎   ○~◎
 实施例79   1.3   ◎   ◎   ◎   ◎
 实施例80   1.3   ◎   ○~◎   ◎   ○~◎
 实施例81   13   ◎   ◎   ◎   ◎
 实施例82   1.4   ◎   ◎   ◎   ◎
 对比实施例9   1.3   △~○   ×~△   ×   ×
1、灵敏度随光学密度(OD值)的增加而增高。
2、耐增塑剂性(印刷物保存性能)
◎~基本无褪色。
○~色调轻微变化,没有模糊等。
△~明显褪色。
×~印刷物的颜色完全丧失。
3、耐摩擦性
◎~擦痕没有显现黑色。
○~擦痕显示轻微的颜色,但不明显。
△~擦痕显示有限程度的颜色并且是明显的。
×~擦痕呈现黑色并且是明显的。
4、擦痕的累积
◎~获得了良好的结果,阅读印刷图象没有困难。
○~擦痕显示轻微的显色,但能够充分阅读印刷图象。
△~擦痕显色,使得印刷图象难以阅读。
×~擦痕显示黑色,使得不能阅读印刷图象。
实施例83
通过将在实施例24中获得的2g化合物与8g 2.5wt%的聚(乙烯醇)的水溶液(Gohsenol KL-05,商品名,由The Nippon SyntheticChemical Industry Co.,Ltd.生产)一起在油漆振荡器中研磨6小时以分散前者来制备分散体。分散操作后立即获得的分散体的温度是25℃和分散体的pH是8。化合物的分散颗粒的直径是0.6μm。
通过将70g 3-二丁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与130g 5.4wt%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一起在砂磨机(由AIMEX Co.,LTD.生产;容器容积为400mL)中在2,000rpm的转数下研磨3小时以分散前者来制备另一分散体。
通过将70g二苯基砜与130g 5.4wt%的聚(乙烯醇)(GohsenolKL-05,商品名,由The Nippon Synthetic Chemical Industry Co.,Ltd.生产)水溶液一起在砂磨机(由AIMEX Co.,LTD.生产;容器容积为400mL)中在2,000rpm的转数下研磨3小时以分散前者来制备又一分散体。
通过将10g碳酸钙与30g水混合并使用搅拌机搅拌该混合物来制备又一分散体。
通过按以下比例(干质比例)搅拌和混合上述分散体和其它组分来获得涂布液;按干燥固体计的上述化合物的分散体:3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3-二丁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分散体:15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二苯基砜分散体:3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碳酸钙分散体:2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硬脂酸锌分散体(固体含量16wt%):10重量份,和按干燥固体计的15wt%聚(乙烯醇):7重量份。涂布液的pH是8.2。
然后,将涂布液以5g/m2的量(按干重计)施涂于纸张定量为50g/m2的无木浆纸的表面并干燥,随后高度砑光,以产生热敏记录材料。所获热敏记录材料的显色灵敏度的评价结果是良好的,光学密度是1.3。使用氯乙烯包装薄膜评价的印刷物保存性能是良好的,没有出现褪色。所获结果总结在表4中。
实施例84
通过将2g与实施例83所用相同的脲-脲烷化合物和2g二苯基砜与16g 2.5wt%的改性聚(乙烯醇)(Gohsenol KL-05,商品名,由TheNippon Synthetic Chemical Industry Co.,Ltd.生产)的水溶液一起在油漆振荡器中研磨6小时以分散前二者来制备分散体。
然后,以与实施例83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以60重量份的比例(按干燥固体计)添加上述共分散体以代替实施例83中使用的脲-脲烷化合物的分散体和二苯基砜分散体,然后评价记录材料。所获结果总结在表4中。
实施例85
向61g 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中添加作为溶剂的450g甲苯,随后经6小时将26g苯胺在150g甲苯中的溶液滴加到其中,再使反应在5℃下进行7小时。在反应结束后,沉淀的白色固体通过过滤来回收,用甲苯洗涤和然后在真空中干燥一整夜,获得了70g的白色晶体状化合物。随后,将作为溶剂的365g甲苯添加到30g所获化合物中,随后将12.2g的2,2-双(4-羟苯基)丙烷和0.3mg的三乙胺加到其中,再在60℃下搅拌4小时,在70℃下搅拌3小时和然后在80℃下搅拌3小时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溶液冷却到室温,沉淀的晶体再通过过滤来回收,用甲苯洗涤和然后在真空中干燥一整夜,获得了42g呈白色晶体的化合物。进行这些白色晶体的IR测量,发现特征峰出现在750cm-1,840cm-1,1020cm-1,1500cm-1,1600cm-1,1720cm-1和3320cm-1
通过将2g的该化合物和2g二苯基砜与16g 2.5wt%的改性聚(乙烯醇)的水溶液(Gohseran L-3266,商品名,由The Nippon SyntheticChemical Industry Co.,Ltd.生产)一起在油漆振荡器中研磨6小时以分散前二者来制备分散体。
然后,以与实施例83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以60重量份的比例(按干燥固体计)添加上述化合物和二苯基砜的共分散体,代替实施例83中使用的脲-脲烷化合物的分散体和二苯基砜分散体,再评价记录材料。所获结果总结在表4中。
实施例86
通过将实施例69中获得的2g化合物和2g草酸二甲基苄酯与16g2.5wt%的改性聚(乙烯醇)的水溶液(Gohseran L-3266,商品名,由The Nippon Synthetic Chemical Industry Co.,Ltd.生产)一起在油漆振荡器中研磨6小时以分散前二者来制备分散体。
然后,以实施例83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以60重量份的比例(按干燥固体计)添加上述化合物和草酸二甲基苄酯的共分散体,代替实施例83中使用的脲-脲烷化合物的分散体和二苯基砜分散体,再评价记录材料。所获结果表示在表4中。
实施例87
通过将2g在实施例2中获得的化合物与8g 2.5wt%的甲基纤维素的水溶液(Metlose SM-15,由Shin-Etsu Chemical Co.,Ltd.生产)在油漆振荡器中一起研磨6小时以分散前者来制备分散体。
然后以与实施例83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上述化合物的分散体代替实施例83中使用的脲-脲烷化合物的分散体,然后评价记录材料。所获结果总结在表4中。
实施例88-92
以与实施例83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只是使用多羧酸铵盐(Dispersant 5027,由Sunnopco Co.,Ltd.生产)(实施例88),水溶性低分子量共聚物(Discort N14,由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生产)(实施例89),磺基丁二酸2-乙基己基酯钠(Neocol SWC,由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生产)(实施例9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Metlose 60SH-03,由Shin-Etsu Chemical Co.,Ltd.生产)(实施例91),或缩合萘磺酸钠(Roma D,由Sunnopco Co.,Ltd.生产)(实施例92)代替在实施例83中用作脲-脲烷化合物的分散剂的聚(乙烯醇)(Gohsenol KL-05,商品名,由The Nippon Synthetic Chemical IndustryCo.,Ltd.生产),再评价热敏记录材料。所获结果总结在表4中。
实施例93-98
以与实施例83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只是使用甲基纤维素(Metlose SM-15,由Shin-Etsu Chemical Co.,Ltd.生产)(实施例93),水溶性低分子量共聚物(Discort N14,由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生产)(实施例94),磺基丁二酸2-乙基己基酯钠(Neocol SWC,由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生产)(实施例9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Metlose 60SH-03,由Shin-Etsu Chemical Co.,Ltd.生产)(实施例96),缩合萘磺酸钠(Roma D,由Sunnopco Co.,Ltd.生产)(实施例97)或多羧酸铵盐(Dispersant 5027,由Sunnopco Co.,Ltd.生产)(实施例98)代替在实施例83中用作二苯基砜的分散剂的聚(乙烯醇)(GohsenolKL-05,由The Nippon Synthetic Chemical Industry Co.,Ltd.生产),再评价热敏记录材料。所获结果总结在表4中。
实施例99-101
以与实施例87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只是使用甲基纤维素(Metlose SM-15,由Shin-Etsu Chemical Co.,Ltd.生产)(实施例99),羟丙基甲基纤维素(Metlose 60SH-03,由Shin-Etsu Chemical Co.,Ltd.生产)(实施例100),改性聚(乙烯醇)(Gohseran L-3266,由The Nippon Synthetic Chemical Industry Co.,Ltd.生产)(实施例101)代替在实施例87中用作二苯基砜的分散剂的聚(乙烯醇)(GohsenolKL-05,由The Nippon Synthetic Chemical Industry Co.,Ltd.生产),再评价热敏记录材料。所获结果总结在表4中。
实施例102
以与实施例99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只是使用改性聚(乙烯醇)(Gohseran L-3266,由The Nippon Synthetic ChemicalIndustry Co.,Ltd.生产)代替在实施例99中用作脲-脲烷化合物的分散剂的甲基纤维素(Metlose SM-15,由Shin-Etsu Chemical Co.,Ltd.生产),再评价记录材料。所获结果总结在表4中。
实施例103和104
以与实施例89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甲基纤维素(Metlose SM-15,由Shin-Etsu Chemical Co.,Ltd.生产)(实施例103)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Metlose 60SH-03,由Shin-EtsuChemical Co.,Ltd.生产)(实施例104)代替在实施例89中用作二苯基砜的分散剂的聚(乙烯醇)(Gohsenol KL-05,由The Nippon SyntheticChemical Industry Co.,Ltd.生产),再评价热敏记录材料。所获结果总结在表4中。
实施例105和106
按照与实施例91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甲基纤维素(Metlose SM-15,由Shin-Etsu Chemical Co.,Ltd.生产)(实施例105)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Metlose 60SH-03,由Shin-EtsuChemical Co.,Ltd.生产)(实施例106)代替在实施例91中用作二苯基砜的分散剂的聚(乙烯醇)(Gohsenol KL-05,由The Nippon SyntheticChemical Industry Co.,Ltd.生产),再评价热敏记录材料。所获结果总结在表4中。
实施例107和108
按照与实施例104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的是使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Metlose 60SH-03,由Shin-Etsu Chemical Co.,Ltd.生产)(实施例107)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Metlose 60SH-03,由Shin-EtsuChemical Co.,Ltd.生产)和磺基丁二酸2-乙基己基酯钠(Neocol SWC,由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生产)(重量比:1/1)的混合分散剂(实施例108)代替在实施例104中用作3-二丁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的分散剂的聚(乙烯醇),再评价热敏记录材料。所获结果总结在表4中。
对比实施例10
按照与实施例83同样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的是使用2,2-双(4-羟苯基)丙烷代替实施例83中使用的脲-脲烷化合物,再进行评价。所获结果总结在表4中。
对比实施例11和12
将与实施例83所用相同的脲-脲烷化合物以与实施例83相同的方式分散,不同的是改变分散时间,再测量所得分散体的平均粒度,测得结果为0.04μm(对比实施例11)和6.5μm(对比实施例12)。按照与实施例83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片材,不同的是使用各上述分散体,再进行评价。所获结果总结在表4中。
对比实施例13
将与实施例83所用相同的脲-脲烷化合物以与实施例83相同的方式分散,只是在分散操作过程中保持分散温度在65℃。除了使用这样获得的分散体以外,按照与实施例83同样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片材,再进行评价。所得结果总结在表4中。
对比实施例14
将与实施例83所用相同的脲-脲烷化合物以与实施例83相同的方式分散,只是将用于分散操作的分散介质的pH调至4。除了使用这样获得的分散体以外,按照与实施例83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片材,再进行评价。所得结果总结在表4中。
对比实施例15
将与实施例83所用相同的脲-脲烷化合物以与实施例83相同的方式分散,只是将用于分散操作的分散介质的pH调至11。除了使用这样获得的分散体以外,按照与实施例83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片材,再进行评价。所得结果总结在表4中。
对比实施例16
用1N硫酸将在实施例83中制备的涂布液的pH调至4.0。除了使用这样调节的涂布液以外,按照与实施例83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片材,再进行评价。所得结果总结在表4中。
对比实施例17
用1N氢氧化钠将在实施例83中制备的涂布液的pH调至12.5。除了使用这样调节的涂布液以外,按照与实施例83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片材,再进行评价。所得结果总结在表4中。
表4
  热敏纸的灵敏度  耐增塑剂性(印刷物保存性能)  耐增塑剂性(原始记录材料表面的保存性能)   总体评价
  实施例83   1.3  ◎  ○~◎   ○~◎
  实施例84   1.4  ◎  ○~◎   ○~◎
  实施例85   1.3  ○~◎  ◎   ○~◎
  实施例86   1.3  ○  ◎   ○~◎
  实施例87   1.3  ○~◎  ◎   ○~◎
  实施例88   1.3  ◎  ◎   ◎
  实施例89   1.3  ◎  ◎   ◎
  实施例90   1.2  ◎  ◎   ◎
  实施例91   1.3  ◎  ○~◎   ○~◎
  实施例92   1.2  ◎  ○~◎   ○~◎
  实施例93   1.3  ◎  ◎   ◎
  实施例94   1.3  ◎  ◎   ◎
  实施例95   1.3  ◎  ◎   ◎
  实施例96   1.3  ◎  ○~◎   ○~◎
  实施例97   1.3  ◎  ○~◎   ○~◎
  实施例98   1.3  ◎  ○~◎   ○~◎
  实施例99   1.3  ◎  ◎   ◎
  实施例100   1.3  ◎  ◎   ◎
  实施例101   1.4   ◎   ◎   ◎
  实施例102   1.4   ◎   ◎   ◎
  实施例103   1.3   ◎   ◎   ◎
  实施例104   1.3   ◎   ◎   ◎
  实施例105   1.3   ◎   ◎   ◎
  实施例106   1.3   ◎   ◎   ◎
  实施例107   1.3   ◎   ◎   ◎
  实施例108   1.4   ◎   ◎   ◎
  对比实施例10   1.3   ×   ○   ×
  对比实施例11   1.3   ○   ×   ×
  对比实施例12   0.7   △   ○   ×
  对比实施例13   0.8   △   △   ×
  对比实施例14   1.0   △   ×   ×
  对比实施例15   0.8   △   △   ×
  对比实施例16   1.1   △   ×   ×
  对比实施例17   0.9   ×   △   ×
1、灵敏度随光学密度(OD值)的增加而增高。
2、耐增塑剂性(印刷物保存性能)
◎~基本无褪色。
○~色调轻微变化,没有模糊等。
△~明显褪色。
×~印刷物的颜色完全丧失。
3、耐增塑剂性(原始记录材料表面的保存性能)
◎~原始记录材料表面几乎没有着色。
○~原始记录材料表面有非常轻微的着色,虽然有细微的色调变化。
△~原始记录材料表面明显着色。
×~原始记录材料表面严重着色,使得难以阅读印刷物。
实施例109
将实施例83中制备的涂布液以5g/m2的量(按干重计)施涂于表面pH为3.2的无木浆纸上,再干燥,随后高度砑光,以生产热敏记录材料。对所获得的热敏记录材料的显色灵敏度评价结果是良好的,光学密度是1.3。使用氯乙烯包装薄膜评价的印刷物保存性能是良好的,没有出现褪色。原始记录材料表面的保存性能是良好的,表面几乎没有着色。所得结果总结在表5中。
实施例110和111
以与实施例109同样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不同的是使用表面pH为5的无木浆纸(实施例110)或表面pH为6.8的无木浆纸(实施例111)代替表面pH为3.2无木浆纸,再进行评价。所得结果总结在表5中。
对比实施例18和19
以与实施例109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材料,只是使用表面pH为2.8的无木浆纸(对比实施例18)或表面pH为9.5的无木浆纸(对比实施例19)代替表面pH为3.2的无木浆纸,再进行评价。所得结果总结在表5中。
表5
  热敏纸的灵敏度   耐增塑剂性(印刷物保存性能)  耐增塑剂性(原始记录材料表面的保存性能)   总体评价
  实施例109   1.3   ◎  ○~◎   ○~◎
  实施例110   1.3   ◎  ◎   ◎
  实施例111   1.3   ◎  ◎   ◎
  对比实施例18   1.3   △  ×   ×
  对比实施例19   1.0   △  △   ×
1、灵敏度随光学密度(OD值)的增加而增高。
2、耐增塑剂性(印刷物保存性能)
◎~基本无褪色。
○~色调轻微变化,没有模糊等。
△~明显褪色。
×~印刷物的颜色完全丧失。
3、耐增塑剂性(原始记录材料表面的保存性能)
◎~原始记录材料表面几乎没有着色。
○~原始记录材料表面有非常轻微的着色,虽然有细微的色调变化。
△~原始记录材料表面明显着色。
×~原始记录材料表面严重着色,使得难以阅读印刷物。
实施例112
A)用于磁记录层的涂布液的制备
通过将100重量份钡铁氧体(矫顽力:2,700),25重量份聚丙烯酸钠(20wt%水溶液),100重量份聚(偏二氯乙烯)(49wt%分散体),15重量份碳黑(36wt%分散体),10重量份石蜡(通过使用甲基纤维素获得的20wt%分散体)和100重量份的水在球磨机中分散10小时来制备用于磁记录层的涂布液。
B)用于热敏记录层的涂布液的制备
按照与实施例24相同的方式获得用于热敏记录层的涂布液。
接着,将在A)中制备的用于磁记录层的涂布液以30g/m2(按干重计)的量施涂于纸张定量为150g/m2的无木浆纸的一面,再干燥,以获得磁记录层。然后,将在B)中制备的用于热敏记录层的涂布液以6g/m2的量(按干重计)施涂于为上述磁记录层的基材的另一面,再干燥,随后高度砑光,以获得热敏磁记录材料。
所获得的热敏磁记录材料的热敏记录层的显色灵敏度的评价结果是良好的,光学密度达到1.3。使用氯乙烯包装薄膜评价的印刷物保存性能是良好的,没有出现褪色。所得结果总结在表6中。
实施例113
C)用于保护层的涂布液的制备
将20重量份的硬脂酸锌,20重量份的5wt%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和60重量份水混合,然后在砂磨机中分散2小时。然后,将20重量份的10wt%羧基改性聚(乙烯醇)水溶液,1.5重量份硅石,6.5重量份的12.5wt%聚酰胺基表氯醇水溶液和15.0重量份水混合,然后在砂磨机中分散2小时。
随后,将0.7重量份的以上获得的硬脂酸锌分散体,45.0重量份的以上获得的硅石分散体和11.3重量份的水混合,以制备用于保护层的涂布液。按照与实施例112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磁记录材料,只是通过在实施例112的热敏磁记录材料的热敏记录层上以3g/m2的量(按干重计)施涂上述用于保护层的涂布液,随后干燥来形成保护层,再评价热敏磁记录材料。所得结果总结在表6中。
实施例114
D)用于中间层的涂布液的制备
制备由8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48%的聚苯乙烯微细粒子的分散体和2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40%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组成的用于中间层的涂布液。
以与实施例113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磁记录材料,不同的是在实施例113的热敏磁记录材料的热敏记录层和基材之间以8g/m2(按干重计)的量施涂上述涂布液,随后干燥来形成中间层,再评价热敏磁记录材料。所得结果总结在表6中。
对比实施例20
按照与实施例112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片材,只是使用2,2-双(4-羟苯基)丙烷代替实施例112中使用的脲-脲烷化合物,再进行评价。所得结果总结在表6中。
表6
  热敏纸的灵敏度  耐增塑剂性(印刷物保存性能)   总体评价
  实施例112   1.3  ◎   ◎
  实施例113   1.2  ◎   ◎
  实施例114   1.3  ◎   ◎
  对比实施例20   1.3  ×   ×
1、灵敏度随光学密度(OD值)的增加而增高。
2、耐增塑剂性(印刷物保存性能)
◎~基本无褪色。
○~色调轻微变化,没有模糊等。
△~明显褪色。
×~印刷物的颜色完全丧失。
实施例115
A)用于热敏记录层的涂布液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24相同的方式获得用于热敏记录层的涂布液。
将在A)中制备的用于热敏记录层的涂布液以7g/m2的量(按干重计)施涂于纸张定量为150g/m2的无木浆纸的表面上,再干燥,随后进行高度砑光,以生产出涂有热敏记录层的片材。
B)防粘片材的生产
使用凹版涂布机,将由油状二甲基硅氧烷组成的脱模剂以1g/m2的量施涂于纸张定量为40g/m2的原纸上,以形成防粘层。然后,将由100重量份氯化橡胶,20重量份酯胶和120重量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组成的粘合剂层以10g/m2的量施涂于防粘层上。
C)用于热敏记录的标签的生产
将在以上项A)中已生产的涂有热敏记录层的片材的未涂布表面和在以上项B)中生产的防粘片材的涂有粘合剂层的表面粘在一起,使得它们彼此面对,从而生产出用于热敏记录的标签。
所获得的用于热敏记录的标签的显色灵敏度评价结果是良好的,光学密度达到了1.3。使用氯乙烯包装薄膜评价的印刷物保存性能是良好的,没有出现褪色。所得结果总结在表7中。
实施例116
D)用于背涂层的涂布液的制备
通过将100重量份的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与50重量份高岭土混合来制备用于背涂层的涂布液。按照与实施例115同样的方式生产用于热敏记录的标签,只是以1g/m2的量(按干重计)将上述涂布液施涂于实施例115的用于热敏记录的标签的涂有热敏记录层的反面,随后干燥来形成背涂层,再评价标签。所得结果总结在表7中。
实施例117
E)用于中间层的涂布液的制备
制备由8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48%的聚苯乙烯微细粒子的分散体和2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40%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组成的用于中间层的涂布液。
以与实施例116相同的方式生产用于热敏记录的标签,只是通过在实施例116的用于热敏记录的标签的热敏记录层和基材之间以8g/m2的量(按干重计)施涂上述涂布液,随后干燥来形成中间层,再评价标签。所得结果总结在表7中。
实施例118
F)用于保护层的涂布液的制备
将20重量份硬脂酸锌,20重量份5wt%的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和60重量份水混合,然后在砂磨机中分散达2小时。然后将20重量份的10wt%羧基改性聚(乙烯醇)水溶液,1.5重量份硅石,6.5重量份的12.5wt%聚酰胺基表氯醇水溶液和15.0重量份水混合,然后在砂磨机中分散2小时。
随后,将0.7重量份以上获得的硬脂酸锌分散体,45.0重量份的以上获得的硅石分散体和11.3重量份的水混合,以制备用于保护层的涂布液。以与实施例117相同的方式生产用于热敏记录的标签,只是通过在实施例117的用于热敏记录的标签的热敏记录层上以3g/m2的量(按干重计)施涂上述涂布液,随后干燥来形成保护层,再进行评价标签。所得结果总结在表7中。
对比实施例21
以与实施例115相同的方式生产热敏记录片材,只是使用2,2-双(4-羟苯基)丙烷代替实施例115中使用的脲-脲烷化合物,再进行评价。
所得结果总结在表7中。
表7
  热敏纸的灵敏度  耐增塑剂性(印刷物保存性能)   总体评价
  实施例115   1.3  ○~◎   ○~◎
  实施例116   1.3  ○~◎   ○~◎
  实施例117   1.4  ○~◎   ◎
  实施例118   1.3  ◎   ◎
  对比实施例21   1.3  ×   ×
1、灵敏度随光学密度(OD值)的增加而增高。
2、耐增塑剂性(印刷物保存性能)
◎~基本无褪色。
○~色调轻微变化,但没有模糊等。
△~明显褪色。
×~印刷物的颜色完全丧失。
实施例119
将下述用于热敏生色层的涂料和用于中间层的涂料施涂于厚度为75μm的商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Lumilar E,商品名,TorayIndustries,Inc.)的一个面上,使得按以下次序在基材上形成以下多层:青色显色热敏记录层,中间层,品红色显色热敏记录层,中间层,黄色显色热敏记录层和中间层。通过刮棒涂布法进行施涂,使得各热敏记录层和各中间层在干燥后的涂布量分别是6.5g/m2和2.0g/m2,从而获得多色热敏记录材料。
·青色显色热敏记录层的涂料的制备
液体A(可热敏显色的染料分散体)
将20重量份3,3-双(对二甲氨基苯基)-6-二甲基氨基苯并[c]呋喃酮,20重量份的10%聚(乙烯醇)水溶液和10重量份水混合,然后在砂磨机(由AIMEX CO.,LTD.生产)中进行分散和研磨,以制备具有0.7μm的平均粒度的分散体。
液体B(显色剂分散体)
以与实施例24相同的方式合成脲-脲烷化合物,以及通过将30g该化合物与120g 2.5wt%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一起在砂磨机中研磨3小时以分散前者来制备分散体。分散操作后立即获得的分散体的温度是25℃。化合物的分散颗粒的直径是0.6μm。
通过将30重量份的液体A,120重量份的液体B,52重量份的60%碳酸钙淤浆,40重量份的10%聚(乙烯醇)水溶液,28重量份的SBR胶乳(L-1537,商品名,ASAHI Chemical Industry,Co.,Ltd.;固体含量50%),11重量份的硬脂酰胺(Celozol A-877,商品名,由ChukyoYushi Co.,Ltd.生产;固体含量26.5%)和82重量份水混合来制备用于青色显色的热敏生色层的涂料。
·用于品红显色热敏记录层的涂料的制备
液体A(可热敏显色染料分散体)
将20重量份的六氟磷酸4-N-(2-(2,4-二叔戊基苯氧基)丁酰基)哌嗪基苯重氮盐,20重量份的10%聚(乙烯醇)水溶液和10重量份水混合,然后在砂磨机中进行分散和研磨,以制备具有0.7μm的平均粒度的分散体。
液体B(成色剂分散体)
将50重量份的1-(2′-辛基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50重量份的1,2,3-三苯基胍,50重量份的10%聚(乙烯醇)水溶液和25重量份水混合,然后在砂磨机中进行分散和研磨,以制备具有1.0μm的平均粒度的分散体。
通过将30重量份的液体A,90重量份的液体B,52重量份的60%碳酸钙淤浆,40重量份的10%聚(乙烯醇)水溶液,28重量份的SBR胶乳(L-1537,商品名,ASAHI Chemical Industry,Co.,Ltd.;固体含量50%),11重量份的硬脂酰胺(Celozol A-877,商品名,由ChukyoYushi Co.,Ltd.生产;固体含量26.5%)和82重量份水混合来制备用于品红色显色的热敏生色层的涂料。
·用于黄色显色的热敏记录层的涂料的制备
液体A(可热敏显色的染料分散体)
将20重量份的六氟磷酸2,5-二丁氧基-4-甲苯基硫代苯苯重氮盐,20重量份的10%聚(乙烯醇)水溶液和10重量份的水混合,然后在砂磨机中进行分散和研磨,以制备具有0.7μm的平均粒度的分散体。
液体B(成色剂分散体)
将50重量份的2-氯-5-(3-(2,4-二叔戊基)苯氧基丙基氨基)乙酰苯胺,50重量份的1,2,3-三苯基胍,50重量份的10%聚(乙烯醇)水溶液和25重量份水混合,然后在砂磨机中分散和研磨,以制备具有1.0μm的平均粒度的分散体。
通过将30重量份的液体A,90重量份的液体B,52重量份的60%碳酸钙淤浆,40重量份的10%聚(乙烯醇)水溶液,28重量份的SBR胶乳(L-1537,商品名,ASAHI Chemical Industry,Co.,Ltd.;固体含量50%),11重量份的硬脂酰胺(Celozol A-877,商品名,由ChukyoYushi Co.,Ltd.生产;固体含量26.5%)和82重量份水混合来制备用于黄色显色的热敏生色层的涂料。
·用于中间层的涂料(固体含量:15%)的制备
通过将42重量份的60%高岭土(平均粒度:0.6μm)分散体,200重量份的羧酸改性聚(乙烯醇)水溶液(Gohsenol T-330,由The NipponSynthetic Chemical Industry Co.,Ltd.生产;固体含量10%),100重量份丙烯酸乳液(SC-2250,商品名,由Nippon Shokubai Co.,Ltd.生产;固体含量40%),33重量份二羟甲基脲溶液(J-001,商品名,由ShowaDenko K.K.生产;固体含量30%),13重量份的40%硬脂酸锌分散体(Highmicron F-930,商品名,由Chukyo Yushi Co.,Ltd.生产;平均粒度0.9μm),70重量份的重质碳酸钙(NS-1000,商品名,由Nitto FunkaKogyo Co.,Ltd.生产),25重量份脲烷丙烯酸酯乳液(EM 90,商品名,由Arakaw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生产;固体含量40%),5重量份的聚硅氧烷(SM 7025,商品名,由Dow Coming Toray Silicone Co.,Ltd.生产;固体含量33%)和40重量份的水混合来制备用于中间层的涂料。
实施例120
以下描述二色热敏记录材料的生产实施例。
(A)用于高温生色层的隐色染料:3-(4′-二丁氨基-2′-羟苯基)-3-(5′-苯胺基-4′-甲基-2′-甲氧基苯基)苯并[c]呋喃酮。
(B)用于低温生色层的隐色染料:3-二乙氨基-7-氯荧烷。
(C)显色剂:实施例19中合成的脲-脲烷化合物。
(D)增感剂:二苯基砜。
将40g的各上述有机化合物(A)-(D)与40g的10%聚(乙烯醇)溶液(聚合度500,以及皂化度90%)和20g水混合,再将这样获得的组合物的每一种在立式砂磨机(由AIMEX CO.,LTD.生产的砂磨机)中进行分散,使得粒度是1μm,从而制备了作为分别对应于化合物(A)-(D)的液体(A)-(D)的分散体。
另一方面,将40g的轻质碳酸钙(Brilliant 15,由Shiraishi IndustrialCo.,Ltd.生产;平均粒度0.15μm)和60g的0.7%六偏磷酸钠溶液混合,所得组合物再在Cowles分散机中进行分散。
单独地,21%硬脂酸锌分散体作为润滑剂分散体,即液体(F)来制备,以及10%聚(乙烯醇)(NM11,由The Nippon Synthetic ChemicalIndustry Co.,Ltd.生产)作为粘合剂液体(G)来制备。
·用于高温显色热敏层的涂布液(I)的制备
通过共混上述液体(A),(C),(D)和(G)并使得它们在干燥后的重量比为:(A)∶(C)∶(E)∶(G)=20∶40∶25∶15,来制备用于高温显色热敏层的涂布液。
·高温显色热敏层的形成
用Mayer棒在纸张定量为60g/m2的无木浆纸(中性纸)上以8g/m2的量(按干重计)施涂用于高温显色热敏层的上述涂布液(I)来形成高温显色热敏层。
·用于低温显色热敏层的涂布液(II)的制备
通过共混上述液体(B),(C),(D),(E),(F)和(G)并使得它们在干燥后的重量比为:(B)∶(C)∶(D)∶(E)∶(F)∶(G)=10∶20∶20∶20∶10∶10来制备用于低温显色热敏层的涂布液。
·二色热敏记录材料的生产
将用于低温显色热敏层的涂布液(II)以5g/m2的量(按干重计)施涂于上述高温显色热敏层。然后,通过用高度砑光机进行修匀处理将热敏记录表面的Bekk平滑度(JIS-P8119)调节至150秒,从而获得了二色热敏记录材料。
对比实施例22
以与实施例119相同的方式生产多色热敏记录材料,只是使用2,2-双(4-羟苯基)丙烷代替在实施例119中合成的脲-脲烷化合物,再进行评价。所得结果总结在表8中。
对比实施例23
以与实施例120相同的方式生产二色热敏记录材料,只是使用2,2-双(4-羟苯基)丙烷代替在实施例120中合成的脲-脲烷化合物,再进行评价。所得结果总结在表8中。
·多色热敏记录材料的评价
使用商购感热式印刷机(NC-1,商品名,由Fuji Photo Film Co.,Ltd.生产)对在实施例119和120和对比实施例22和23中获得的多色热敏记录材料进行印刷,用以下方法来评价图象的质量和图象的保存性能。
<图象的质量>
对于5张各记录材料,目测判断图象的清晰度,对比度,密度不均匀性以及其它等等,再按以下5个等级评价它们;○:良好,○~△:稍好,△:中等,△~×:有些差,×:差。
<图象保存性能>
将各记录材料保持在氯乙烯包装薄膜之间或氯乙烯文件夹中,再从上面施加300g/m2的载荷。在40℃下放置24小时后,目测评估印刷部分和非印刷部分(原始记录材料表面)的着色密度。当印刷物密度仅轻度降低时,图象保存性能被评定为良好。
所得结果如表8所示。即,实施例119和120的记录材料在图象质量上是良好的,并表现了优异的图象保存性能,而对比实施例22和23的记录材料次于实施例119和120的记录材料。
表8
  图象质量   图象保存性能   总体评价
  实施例119   ○   ◎   ◎
  实施例120   ○   ◎   ◎
  对比实施例22   △   △~×   ×
  对比实施例23   ×   ×   ×
1、图象质量
○~良好。
△~中等。
×~差。
2、印刷物保存性能
◎~基本不褪色。
○~轻度色调变化,但没有模糊等。
△~明显褪色。
×~印刷物颜色完全丧失。
实施例121
以与实施例24相同的方式合成脲-脲烷化合物,以及通过将2g的该化合物与8g的2.5wt%聚(乙烯醇)水溶液在油漆振荡器中一起研磨6小时以分散前者来制备分散体。分散操作后直接获得的分散体的温度是25℃。化合物的分散颗粒的直径是0.6μm。
通过将70g的3-二丁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与130g的5.4wt%聚(乙烯醇)水溶液一起在砂磨机(由AIMEX Co.,LTD.生产;容器容积为400mL)中在2,000rpm的转数下研磨3小时以分散前者来制备另一分散体。
通过将70g的二苯基砜与130g的5.4wt%聚(乙烯醇)水溶液一起在砂磨机(由AIMEX Co.,LTD.生产;容器容积为400mL)中在2,000rpm的转数下研磨3小时以分散前者来制备另一分散体。
通过将10g碳酸钙与30g水混合并用搅拌机搅拌该混合物来制备又一分散体。
另一方面,通过使用砂磨机处理60重量份氢氧化铝和40重量份12.5wt%聚(乙烯醇)水溶液的混合物2小时以分散氢氧化铝,使得其平均粒度为大约1μm来制备氢氧化铝分散体。
通过按以下比例(干基准比例)搅拌和混合上述分散体和其它组分来获得涂布液;按干燥固体计的上述化合物的分散体:2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3-二丁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分散体:1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二苯基砜分散体:25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碳酸钙分散体:40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氢氧化铝分散体:13重量份,按干燥固体计的硬脂酸锌分散体(固体含量16wt%):20重量份,和按干燥固体计的15wt%聚(乙烯醇):15重量份。
随后,使用凹版涂布机(200目;凹版深度20μ)以50m/min的速度将用于热敏记录层的该涂布液施涂于铝箔纸上。这样处理的铝箔纸在80℃干燥3秒钟以获得厚度为2μ的热敏记录层。然后,使用辊式涂布机将由丙烯酸树脂(主要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丙烯酸2-乙基己酯单元和苯乙烯单元组成并具有大约4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水性分散体组成的透明涂布液在铝箔纸的涂布表面上施涂至8μ的厚度,再在80℃干燥10秒钟,以获得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激光标记的敷金属纸。
敷金属纸用来自二氧化碳激光器的激光束照射。能够获得清晰的标记并且显色性能是良好的。通过将敷金属纸保持在包装薄膜之间进行耐增塑剂性试验,结果发现耐增塑剂性是良好的,没有引起印刷部分的褪色。所得结果总结在表9中。
实施例122
以与实施例85同样的方式合成脲-脲烷化合物,通过将2g的该化合物与8g 2.5wt%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在油漆振荡器中研磨6小时以分散前者来制备分散体。
然后,以与实施例121相同的方式生产用于激光标记的敷金属纸,不同的是使用上述化合物的分散体代替实施例121中获得的化合物的分散体,并使用二苯基砜代替氢氧化铝,再进行评价。所得结果总结在表9中。
对比实施例24
以与实施例121相同的方式生产用于激光标记的烫金纸,不同的是使用2,2-双(4-羟苯基)丙烷代替实施例121中合成的脲-脲烷化合物,再进行评价。所获结果总结在表9中。
<显色灵敏度>
用来自二氧化碳激光器(Unimark,由USHIO INC.生产)的激光束以0.6J/cm2的剂量经能够出现图形的模版照射用于激光标记的制品。当获得清晰标记并且显色密度高时,显色灵敏度被评定为良好。
<耐增塑剂性>
将三件氯乙烯包装薄膜置于用于激光标记的标记制品的各上和下表面上,使所得组件在300kg/cm2的载荷下在40℃放置24小时。在放置后,目测评估印刷部分的颜色密度。当印刷密度仅轻度降低时,印刷物保存性能被评定为良好。
表9
  标记灵敏度  耐增塑剂性(印刷物保存性能)   总体评价
  实施例121   ◎  ◎   ◎
  实施例122   ○~◎  ◎   ◎
对比实施例24 × ×
1、标记灵敏度
◎~良好显色性能。能够获得清晰标记。
○~显色有些不充分,但没有有关可见性问题。
×~低显色性能和不清楚的印刷物。
2、耐增塑剂性(印刷物保存性能)
◎~基本无褪色。
○~色调轻微变化,但没有模糊等。
×~印刷物的颜色完全丧失。
实施例123
(1)上纸的生产
将通过在80重量份的NISSEKI HISOL N-296(一种油,商品名,由Nippon Sekiyu Kagaku K.K.生产)中溶解2.5重量份的3-二乙氨基-7-氯荧烷制备的溶液在100重量份的通过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与少量氢氧化钠一起溶解制备的pH4.0的5%水溶液中乳化。另一方面,当用氢氧化钠将10重量份蜜胺,25重量份37%甲醛水溶液和65重量份水的混合物调节至pH9.0并在60℃下加热时,混合物在15分钟后变得透明并获得了蜜胺-甲醛预缩合物。将该预缩合物添加到以上获得的乳液中,再在保持混合物于60℃的同时将所得混合物连续搅拌4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所得微胶囊分散体的固体含量是45%。
将如此获得的微胶囊分散体施涂于纸上,再干燥,以获得上纸。
(2)下纸的制备
通过将15g的以与实施例7相同方式合成的组合物与45g的2wt%聚(乙烯醇)水溶液在油漆振荡器中在环境温度下一起研磨45分钟以分散前者来制备分散体。
通过将60g的碳酸钙与90g的水混合并使用搅拌机搅拌混合物来制备另一分散体。
通过混合和搅拌40重量份上述组合物的分散体,125重量份碳酸钙分散体和120重量份的10wt%聚(乙烯醇)水溶液来制备涂布液。
用棒数为10的刮棒涂布器将涂布液施涂于纸张定量为40g/m2的原纸上以获得下纸。
着色密度评价的结果是良好的,光学密度是0.7。
使用润手香脂评价耐溶剂性的结果是良好的,印刷部分可以阅读。所得结果总结在表10中。
对比实施例25
以与实施例123相同的方式生产压敏记录材料,不同之处是使用活性粘土作为显色剂代替实施例123中使用的脲-脲烷化合物,再进行评价。所得结果总结在表10中。
表10
  压敏纸的着色密度   耐溶剂性(润手香脂)
  实施例123   1.3   ◎
  对比实施例25   0.9   ×
1、灵敏度随光学密度(OD值)的增加而增高。
2、耐溶剂性(润手香脂)
◎~基本无褪色。
○~色调轻微变化,但没有模糊等。
△~明显褪色。
×~印刷物的颜色完全丧失。
工业应用性
特殊脲-脲烷化合物的应用使得有可能以低价提供生色组合物和图象保存性能和显色灵敏度优异的记录材料。

Claims (3)

1.生色组合物,其包括:
显色剂,其包括由制备脲-脲烷组合物的方法得到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的制备过程如下:使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羟基化合物反应,使得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摩尔数与羟基化合物的羟基当量数的比率为100/1到1/2,以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部分异氰酸酯基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然后向其中加入氨基化合物以使其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其余异氰酸酯基反应,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以及
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
2.生色组合物,其包括:
显色剂,其包括由制备脲-脲烷组合物的方法得到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的制备过程如下:使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氨基化合物反应,使得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摩尔数与氨基化合物的氨基当量数的比率为100/1到1/2,以由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部分异氰酸酯基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然后向其中加入羟基化合物以使其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其余异氰酸酯基反应,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以及
无色或浅色染料前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生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连续进行形成一个或多个脲烷基的反应和形成一个或多个脲基的反应。
CNB018058116A 2000-03-02 2001-03-01 新型生色组合物和记录材料 Expired - Lifetime CN130306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57693/00 2000-03-02
JP57538/00 2000-03-02
JP2000057693 2000-03-02
JP2000057538 2000-03-02
JP57693/2000 2000-03-02
JP57538/2000 2000-03-02
JP2000059216A JP2001246849A (ja) 2000-03-03 2000-03-03 新規発色剤および感熱性記録材料
JP2000058770A JP2001246857A (ja) 2000-03-03 2000-03-03 多色感熱記録材料
JP58770/2000 2000-03-03
JP58279/00 2000-03-03
JP58594/00 2000-03-03
JP58249/00 2000-03-03
JP58823/2000 2000-03-03
JP2000058468A JP2001246855A (ja) 2000-03-03 2000-03-03 記録シート
JP58279/2000 2000-03-03
JP58594/2000 2000-03-03
JP2000059047 2000-03-03
JP59047/00 2000-03-03
JP58468/2000 2000-03-03
JP58891/2000 2000-03-03
JP58468/00 2000-03-03
JP59298/00 2000-03-03
JP2000058861A JP2001246859A (ja) 2000-03-03 2000-03-03 感熱記録用ラベル
JP58249/2000 2000-03-03
JP2000058823A JP2001246858A (ja) 2000-03-03 2000-03-03 感熱磁気記録材料
JP2000059298 2000-03-03
JP59298/2000 2000-03-03
JP58770/00 2000-03-03
JP59216/2000 2000-03-03
JP2000058279A JP2001246854A (ja) 2000-03-03 2000-03-03 記録材料
JP58861/2000 2000-03-03
JP58823/00 2000-03-03
JP58861/00 2000-03-03
JP59047/2000 2000-03-03
JP59216/00 2000-03-03
JP58891/00 2000-03-03
JP2000058891A JP2001246860A (ja) 2000-03-03 2000-03-03 発色マーキング剤、マーキング方法およびマーキング用物品
JP2000058249 2000-03-03
JP2000058594A JP2001246856A (ja) 2000-03-03 2000-03-03 感熱記録シート
JP267467/00 2000-09-04
JP267302/2000 2000-09-04
JP267467/2000 2000-09-04
JP267302/00 2000-09-04
JP2000267302 2000-09-04
JP2000267467A JP4577965B2 (ja) 2000-03-03 2000-09-04 感熱記録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22320A Division CN101003499B (zh) 2000-03-02 2001-03-01 生色组合物和记录材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6346A CN1496346A (zh) 2004-05-12
CN1303064C true CN1303064C (zh) 2007-03-07

Family

ID=27585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058116A Expired - Lifetime CN1303064C (zh) 2000-03-02 2001-03-01 新型生色组合物和记录材料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KR (1) KR100549037B1 (zh)
CN (1) CN1303064C (zh)
AU (1) AU779924B2 (zh)
CA (1) CA2399054A1 (zh)
WO (1) WO20010665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5810B (zh) * 2012-07-23 2014-12-03 烟台大学 一种荧烷类成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US9126451B2 (en) * 2013-12-18 2015-09-08 Appvion, Inc. Thermal recording materials
US11142015B2 (en) 2016-08-24 2021-10-12 Nippon Soda Co., Ltd. Recording material, and recording sheet
DE102018111224B4 (de) 2018-05-09 2020-12-10 Papierfabrik August Koehler Se Wärmeempfindliches Aufzeichnungsmaterial
WO2020117255A1 (en) * 2018-12-06 2020-06-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maging media
JP2020132986A (ja) * 2019-02-25 2020-08-31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成膜用組成物および成膜方法
CN114890917A (zh) * 2022-05-25 2022-08-12 沈阳感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非对称枝化型非酚类显色剂及其合成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14058A1 (fr) * 1998-09-04 2000-03-16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Nouveau compose chromo-sensib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52594B1 (zh) * 1966-11-28 1970-01-28
DE3100355A1 (de) * 1981-01-08 1982-08-05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triazin-einheiten und epoxidgruppen aufweisenden verbindungen und ihre verwendung als einbaufaehige fuellstoffe bei der herstellung von polyurethan-kunststoffen
US4566981A (en) * 1984-03-30 1986-01-28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Fluorochemicals and fibrous substrates treated therewith: compositions of cationic and non-ionic fluorochemicals
JPS6135444A (ja) * 1984-07-28 1986-02-19 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 ハロゲン化銀カラ−写真感光材料
DE58906333D1 (de) * 1988-04-14 1994-01-20 Ciba Geigy Dispersionsfarbstoffe.
WO1990006975A1 (en) * 1988-12-21 1990-06-28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Non-tin-based, low toxicity anti-fouling agents
WO1992020747A1 (en) * 1991-05-17 1992-11-26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Marine compositions bearing preferentially concentrated domains of non-tin, organo anti-fouling agents
US5780483A (en) * 1995-02-17 1998-07-14 Smithkline Beecham Corporation IL-8 receptor antagonists
JPH08311357A (ja) * 1995-05-17 1996-11-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インドリルアザフタリド化合物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記録材料
DE69706260T2 (de) * 1996-04-04 2002-06-13 Oji Paper Co Reversibeles wärmeempfindliches aufzeichnungsmaterial
JPH10310633A (ja) * 1997-05-14 1998-11-24 Nippon Soda Co Ltd カチオン硬化用触媒の安定化剤
DE19816362A1 (de) * 1998-04-03 1999-10-07 Grace Gmbh Mattierungsmittel auf Basis von beschichtetem Siliciumdioxid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14058A1 (fr) * 1998-09-04 2000-03-16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Nouveau compose chromo-sensib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779924B2 (en) 2005-02-17
CA2399054A1 (en) 2001-09-13
KR100549037B1 (ko) 2006-02-02
CN1496346A (zh) 2004-05-12
WO2001066515A1 (fr) 2001-09-13
KR20030007444A (ko) 2003-01-23
AU3602901A (en) 2001-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3728C (zh) 用于生色组合物的新化合物和记录材料
US7635662B2 (en) Compound for color-producing composition, and recording material
CN100339235C (zh) 热敏记录材料
CN101041308A (zh) 可逆热敏记录介质及标签、部件、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660601A (zh) 热致可逆记录介质、标签和构件及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820963A (zh) 可逆热敏记录介质、标签、和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608859A (zh) 可逆的热敏记录介质、标签和组件,以及图像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01037066A (zh) 可逆热敏记录介质、可逆热敏记录标签、可逆热敏记录构件、图像处理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303064C (zh) 新型生色组合物和记录材料
TWI508856B (zh) Thermal record
WO2007023921A1 (ja) 透明感熱記録体
CN1638973A (zh) 多色热敏记录介质
CN1606507A (zh) 热敏记录材料
CN1871132A (zh) 分散液组合物及记录材料
CN1606508A (zh) 热敏记录材料
CN1729106A (zh) 热敏记录体
CN101003499B (zh) 生色组合物和记录材料
CN1812887A (zh) 记录材料用显色剂
CN101031435A (zh) 热敏记录体
JP5966595B2 (ja) 感熱記録材料の製造方法
JP2021155646A (ja) フレキソインキ、物品およびレーザマーキングされた物品の製造方法
ES2497040T3 (es) Nuevo formador de color y material de grabación
JP2002332271A (ja) 新しい発色剤および記録材料
JP4833933B2 (ja) 可逆性感熱記録材料
RU2245873C2 (ru) Новые цветообразующие композиции и записывающий материа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EMIPRO CHEMTEX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ASAHI KASEI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0711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1109

Address after: Hyogo

Patentee after: Chemipro Kasei Kaisha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Patentee before: Asahi Kasei Kogyo K. K.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