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9172C - 显影剂供应容器 - Google Patents

显影剂供应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9172C
CN1299172C CNB2003101005555A CN200310100555A CN1299172C CN 1299172 C CN1299172 C CN 1299172C CN B2003101005555 A CNB2003101005555 A CN B2003101005555A CN 200310100555 A CN200310100555 A CN 200310100555A CN 1299172 C CN1299172 C CN 129917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supply
supply case
developer
container body
imag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101005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97388A (zh
Inventor
田泽文朗
前谷正巳
山田祐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97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7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917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917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68Toner cartridges fulfilling a continuous function within the electrographic apparatus during the use of the supplied developer material, e.g. toner discharge on demand, storing residual toner, acting as an active closure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63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2215/0665Generally horizontally mounting of said toner cartridge parallel to its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 G03G2215/0668Toner discharging opening at one axial en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22/00Dispensing
    • Y10S222/01Xerograph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上的显影剂供应容器,其包括:可转动的容器主体,其用于容纳显影剂,所述容器主体设有用于允许显影剂从其中排出的排出口;驱动联接元件,其可与成像设备的联接元件接合以接收用于转动所述容器主体的转动力;输送部件,其用于随着所述容器主体的转动向排出口输送在所述容器主体中的显影剂;以及允许插入元件,其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圆周表面上,用于根据显影剂供应容器是否基本上与成像设备的插入调整元件装配。当所述显影剂供应容器处于调整位置时,所述允许插入元件可以在保持所述允许插入元件与该插入调整元件的接合的同时,通过由所述驱动联接元件接收到的转动力,转动该插入调整元件。

Description

显影剂供应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剂供应容器,用于向类似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这样的设备供应显影剂。
在如电摄影复印机或打印机这样的传统电摄影成像设备中,使用细的微粒显影剂。当电摄影成像设备主组件中的显影剂用尽时,用显影剂供应容器把显影剂供应进成像设备主组件中。近年来,希望在不同型号的成像设备主组件和显影剂供应容器之间实现通用性,以便降低成本。但是,如果完全实现通用性的话,就会产生这样的困难,即,容纳颜色或种类不同于原始显影剂的显影剂的显影剂供应容器会被错误地安装。
出于这个原因,为了防止把容纳不同显影剂的显影剂供应容器错误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主组件上,采取这样的措施,即通过利用设置在成像设备主组件上的凸起部分与设置在显影剂供应容器上的凹槽部分的结合,从而确保显影剂供应容器与容纳有不同显影剂的显影剂供应容器之间的不可互换性。
背景技术
但是,近年来,已经有了采用这样的显影剂供应方案:显影剂供应容器设置在成像设备主组件内,显影剂从一个小开口一点一点地排出,从而在显影剂供应操作中,不会造成由显影剂极细的颗粒所引起的显影剂的飞散。例如,在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JP-A)平成07-44000中描述了这种显影剂供应方案,其中,显影剂供应容器基本呈圆柱瓶形状,其安装并用在成像设备主组件中,从而通过从容器主体上的设备主组件一侧施加驱动力以转动容器主体本身,来输送并排出显影剂。
因此,在使用显影剂供应容器的情况下,用于这样一种显影剂供应方案的情况下,该容器不能用不同的显影剂供应容器来替换,当采用利用凸起与凹槽部分的简单结合(如JP-A平成09-120205所述)的上述方法时,显影剂供应容器在被安装到成像设备主组件上之后相对于成像设备主组件转动,从而在安装或拆卸显影剂供应容器时,该方法再次加强位置对准,使凸起与凹槽部分之间形成适当的位置关系,该凹槽部分为用户使用防止不当互换的部件,因而降低了可操作性。并且,在用户安装或拆卸显影剂供应容器以便防止降低可操作性的情况下,可以认为,用于控制显影剂供应容器的停转位置以在凸起与凹槽部分之间建立适当位置关系的部件或机构,作为防止不当互换的部件,其设置在成像设备主组件一侧。但是,这种部件或机构导致成像设备主组件复杂化并增加了成本,从而其是不太具有决定性的部件。
另外,作为解决该问题的建议,还提出了这样一种方案:通过改变在显影剂供应容器前沿面的允许传递驱动力的凸起的设置(通过改变在容器的径向上的凸起设置),来确保显影剂供应容器的不可互换性,如JP-A昭和07-168430所述。但是,根据这种方案,防止不当互换的凸起设置在显影剂供应容器的前沿面,从而在安装显影剂供应容器的时候,用户(操作者)不能在目视检查容器的状态的同时进行凸起的位置对准。并且,当用户试图安装把容纳不当颜色的显影剂的显影剂供应容器安装到成像设备主组件时,用户不会容易地意识到这是不适当的显影剂。因此,就可操作性而言,该方案也不是可靠的方法。
另外,在该方案中,用于防止不当互换的凸起也作为向容器主体传递驱动力的部件,所以,由于例如由下落冲击或用户的不当操作引起的凸起的破损,会造成不能传递驱动力。并且,凸起在其径向上的设置被改变,所以有些情况下,凸起设置得更靠近显影剂供应容器的转轴。在这些情况中,凸起承受了过多负荷,从而凸起必须坚固到使其具有一定强度的程度。所以,该方案在适应性、成本和设计方面也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影剂供应容器,其能被容易而可靠地安装和拆卸。
根据本发明,一种能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上的显影剂供应容器,将所述显影剂供应容器沿基本上与所述显影剂供应容器的转动轴平行的方向插入在成像设备中的调整位置,所述容器包括:
可转动的容器主体,其用于容纳显影剂,所述容器主体设有用于允许显影剂从其中排出的排出口;
驱动联接元件,其可与成像设备的联接元件接合以接收用于转动所述容器主体的转动力;
输送部件,其用于随着所述容器主体的转动向排出口输送在所述容器主体中的显影剂;以及
允许插入元件,其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圆周表面上,用于根据显影剂供应容器是否基本上与成像设备的插入调整元件装配,来允许所述显影剂供应容器朝着调整位置进行插入操作,
其中,当所述显影剂供应容器处于调整位置时,所述允许插入元件可以在保持所述允许插入元件与该插入调整元件的接合的同时,通过由所述驱动联接元件接收到的转动力,转动该插入调整元件。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案的成像设备的剖视图。
图2是如图1中所示的成像设备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把本发明的显影剂供应容器安装进成像设备主组件中的透视图。
图4是表示把显影剂供应容器安装进显影剂供应装置中的放大透视图。
图5是显影剂供应装置的透视图。
图6是表示显影剂供应容器已安装进显影剂供应装置中的状态的透视图,其中(a)表示在转动杆和显影剂供应容器固定元件操作前的状态,(b)表示在完成转动杆与固定元件的操作完成之后(完成插入)的状态。
图7是显影剂供应容器的透视图,其中(a)是从其前端一侧看到的透视图,(b)是从其尾端一侧看到的透视图。
图8是显影剂供应容器的局部剖开的透视图,该容器具有作为输送/排出部件的螺旋状的凸起。
图9是显影剂供应容器的局部剖开的透视图,该容器具有作为输送/排出部件的阻板元件。
图10是表示显影剂供应容器之安装操作的剖视图,其中(a)表示安装操作的初始阶段,(b)表示安装操作过程中的状态,(c)表示完成安装操作之后的状态。
图11是驱动传递部分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2是密封元件的解释说明性示图,其中(a)是主视图,(b)是侧视图,(c)是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密封元件与驱动部分的接合的剖视图。
图14是驱动传递部分的部分放大剖视图,其中驱动轴设置在密封元件一侧上。
图15是驱动力传递部分与驱动力接收部分的透视图。
图16是表示显影剂供应容器之驱动传递部分的接合动作的局部剖视图,其中(a)表示插入显影剂供应容器之前的状态,(b)表示插入过程中的状态,(c)表示插入操作完成之后的状态。
图17是表示显影剂供应容器的驱动传递部分的脱离动作的剖视图,其中(a)是脱离之前,(b)是脱离过程中,(c)是脱离动作完成之后。
图18是表示显影剂供应容器安装到显影剂供应装置中安装操作的示图,其中(a)安装之后,(b)是安装之前。
图19和20是每一个都表示设置在显影剂供应容器上的控制凸起的实施方案。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显影剂供应装置和安装控制元件的透视图。
图22是表示图21中所示的安装控制元件及其被安装到显影剂供应容器中的状态,其中(a)是俯视图,(b)是主视图,(c)是剖视图,(d)是表示已安装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2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显影剂供应装置的解释说明图,其中(a)是局部剖开的主视图,(b)是局部剖视图。
图2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显影剂供应容器的局部剖开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
(实施方案1)
首先,参照图1描述电摄影成像设备,其为一个包括显影剂供应容器的示例性成像设备,在该设备中安装着本发明该实施方案中的显影剂供应容器。
(电摄影成像设备)
图1表示电摄影复印机。在主组件(设备主组件)100中的原稿101放在在原稿支承平板玻璃102上。与原稿101的图像信息对应的光图像通过光学部分103的多个反射镜M和透镜Ln成像在电摄影感光鼓(载像元件)104上。根据用户在图2中所示的操作部分100a上的选择,或者根据原稿101的纸张大小作出的自动选择,从纸盒105、106、107、108中选出最合适的纸P。例如,记录介质不局限于纸张,也可以是例如OHP页。
由分离装置105A、106A、107A、108A之一提供的一张记录纸张P经由输送部分109送至对齐辊110,接着,在感光鼓104转动和光学部分103扫描时刻的同时,记录纸张P由对齐辊110送到转印部分。在转印部分中,感光鼓104上形成的显影剂图像由转印放电器111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现在分离放电器112使具有转印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张P从感光鼓104上分离。
纸张P由输送部分113送到定影部分114。在定影部分114中,通过热和压力把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纸张P上。之后,在单面复印模式下的情况下,纸张P通过排出纸张反转部分115,并由排纸辊116排出到排纸盘117。在双面复印模式的情况下,在排出纸张反转部分115上设置的舌门118的控制下,纸张P经由再次送纸路径119、120被重新送到对齐辊110。然后,与单面复印模式的情形类似,纸张最后被排出到纸张P的排出盘117。
在重叠复印模式的情况下,纸张P经过排出纸张反转部分115由排纸辊116暂时地、部分地排出。之后,当纸张的尾端在仍被排纸辊116夹持的同时经过舌门118的时候,控制舌门118,且排纸辊116反向转动,从而使纸张重新输入主组件100。之后,纸张P通过再次送纸部分119、120送到对齐辊110,然后以与单面复印模式的情形类似的方式对纸张P进行处理。最后把排出到排纸盘117。
在设备的主组件100中,围绕着感光鼓104设置的显影装置201、清洁装置202、主充电器203等。
光学部分103通过用与原稿101的图像信息相对应的图像光对感光鼓104进行曝光,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201用显影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为了向显影装置201供应显影剂,用户把显影剂供应容器1可拆卸地安装在设备的主组件100中。
显影装置201包括显影剂料斗201a和显影部件201b。显影剂料斗201a具有搅拌元件201c,用于搅拌由显影剂供应容器1供应的显影剂。由搅拌元件201c搅拌过的显影剂由磁辊201d供应进显影部件201b。显影部件201b包括显影辊201f和输送元件201e。由磁辊201d从显影剂料斗201a输送的显影剂由输送元件201e送到显影辊201f,并由显影辊201f供给感光鼓104。
清洁部分202用于清除感光鼓104上残留的显影剂。主充电器203用于对感光鼓104进行充电。
(显影剂供应装置)
下面参照附图对显影剂供应装置进行详细地描述。如图3所示,当用户打开前盖15(该前盖是图2中所示外壳的一部分)来更换显影剂供应容器时,用户可以接近显影剂供应装置400(如图4所示)。后面会具体地说到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被显影剂供应装置400拆下或安装在该装置上,从而把显影剂供应到成像设备的主组件。
下面参照图4-6详细地描述显影剂供应装置的结构。图4是透视图,其表示把显影剂供应容器1装进显影剂供应装置400的安装操作过程的状态,该装置将要被安装在成像设备主组件100中。图5是显影剂供应装置400本身的透视图。图6是表示显影剂供应容器1安装进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中的状态,其中(a)表示转动杆400d和显影剂供应容器固定元件被操作之前的状态,(b)表示完成转动杆和显影剂供应容器固定元件的操作之后(完成插入(安装))的状态。如图4-6所示,显影剂供应装置400包括:显影剂供应容器接收口400a,其作为接收要被安装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开口;显影剂供应容器接收支架(安装部分)400b,其中设有安装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相对于显影剂供应装置400可转动设置的安装控制元件400c,其作为取决于成像设备主组件100中所用的显影剂之种类的插入调整元件;转动杆400d,其用于在更换容器时转动该转动杆,使显影剂供应容器1与显影剂供应装置400接合或脱离;以及显影剂供应容器固定元件400e,用于固定安装在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中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位置。在后面对显影剂供应容器的更换方法的说明中,将详细地描述这些元件的功能和动作。
(显影剂供应容器)
下面参照附图7-9对显影剂供应容器进行描述。
图7是透视图,其中(a)是从开口1a一侧看到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透视图,(b)是从相对侧看到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透视图。图8是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局部剖开的透视图,该容器包括作为输送/排出部件的螺旋凸起1c。图9是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局部剖开的透视图,该容器包括作为输送/排出部件的阻板元件40。阻板元件40包括:一个提升部分,其用于通过转动来提升容器内的显影剂;一个导向部分,其用于通过转动在指向开口的向下方向上引导由提升部分提升的显影剂;以及一个下落部分,其用于通过转动使由提升部分提升的显影剂沿向下的方向上落下,而没有把显影剂输送向开口。
显影剂供应容器1通常是圆柱形的,其一端上基本位于中心的位置上设有具有突起部分的开口1a。开口1a的直径小于圆柱部分1A的直径,该圆柱部分1A是瓶(容器)的主体。开口1a由用于密封开口1a的密封元件2塞住,如同从结合图7(a)和图7(b)所作的描述可以看出,通过密封元件2相对于显影剂供应容器1在显影剂供应容器的纵(轴)向(图8中箭头a-b)的滑动,使开口1a自动被启封或重新密封。在密封元件2的自由端部,形成圆柱部分,该圆柱部分具有作为可弹性变形联接器的接合凸起3以及用于使接合凸起3从设备主组件中设置的驱动部分20(图15)脱离的脱离部分4(图12)。
接合凸起3与驱动部分20接合而作为联接元件,并用于向显影剂供应容器1传递转动(驱动力)。下面将接合凸起3和脱离(释放)部分4的结构进行详细地描述。
现在描述调色剂瓶1的内部结构。
如前所述,显影剂供应容器1通常是圆柱形,其基本水平地设置在设备主组件100中。其由设备主组件100转动。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内部具有作为输送部分的螺旋凸起1c,其形式为如图8所示那样螺旋地延伸的肋。当显影剂供应容器1转动时,显影剂被沿着螺旋凸起1c的轴向输送,而调色剂则通过在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一端上形成的开口1a排出。
如图7所示,显影剂供应容器1在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安装方向的尾端一侧具有作为插入调整元件的安装控制部分。在该实施方案中,安装控制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安装控制凸起1e(凸起部分),该凸起从显影剂供应容器1主体的外表面突出。由于安装控制凸起1e与设置在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上的安装控制元件400c的结合的作用,只有容纳成像设备主组件100中所用显影剂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才能恰当地安装到成像设备主组件100上。结构的详细情况在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更换方法中进行描述。
本发明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内部结构没有限制,构造或结构可以是任意的,只要能通过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转动排放显影剂即可。
该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通过转动来连接排出显影剂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与设备主组件100的驱动传递部分的结构中,所以,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内部结构可以是任意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在瓶的内表面上可以具有螺旋凸起1c。
例如,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内部结构可以变成如图9所示的那样。在该改进实施例中,在显影剂供应容器(瓶)主体中设置作为输送部分的阻板元件40,该元件通常是板形。阻板元件40的表面具有(在一个表面上)多个倾斜凸起40a,这些凸起相对于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轴向倾斜。倾斜凸起40a之一的一端延伸至开口1a的附近。最后从倾斜凸起40a通过开口1a排出显影剂。通过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转动,显影剂被阻板元件40铲起并在阻板元件40的表面上滑落。由于倾斜凸起40a的倾斜,所以显影剂朝着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正面前进。通过重复该操作,显影剂供应容器1中的显影剂在被搅拌的同时,逐渐被送到开口1a,并从该开口排出。
如上所述,显影剂供应容器1主体的圆柱部分1A在其一个纵向端表面设有开口1a,驱动轴1b(要被接合的部分)突出到开口1a之外,驱动轴1b与显影剂供应容器的阻板元件40集成在一起,且驱动轴1b设置在开口1a中。驱动轴1b基本上与开口1a同轴地设置,并与密封元件2中形成的接合孔2a(图12)(滑动地)接合。
驱动轴1b用于把转动驱动力从设备主组件100通过密封元件2传递到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主体1A,因而驱动轴1b的截面结构可以是,例如,矩形结构、H形、D形等,以传递轴驱动力。用已知的适当的方法把阻板元件40固定在瓶的主体1A上。
驱动轴1b可以不固定在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阻板元件40上,而可以如图14那样地与密封元件2形成一个整体。在这种情况下,用于从驱动轴1b传递驱动力的接合孔1ca需要设置在显影剂供应容器1一侧。在该改进实施例中,构成开口1a的元件1c具有接合孔1ca。
(密封元件)
现在参照图12和13对密封元件2进行描述。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显影剂供应容器中使用的密封元件2的实施方案,其中(a)是主视图,(b)是侧视图,(c)是剖视图。图13是表示密封元件2与驱动轴1b接合的状态的剖视图。
在图12和13中,密封元件2包括:一个密封部分2b,其用于可启封地密封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开口1a;以及联接接合部分2c(驱动力接收部分),该部分呈圆筒形,其可以与设备主组件的驱动部分20接合。密封部分2b的大直径部分的外径适当程度地大于开口1a的内径。密封部分2b压配进开口1a中,这样开口1a(显影剂排出口)就被密封元件2密封了。
如前所述,密封元件2具有接合孔2a,通过接合孔2a与驱动轴1b的接合,把从设备主组件100接收的驱动力传递至驱动轴1b。接合孔2a在密封部分2b和接合部分2c中连接延伸。接合孔2a具有与驱动轴1b相应的多边形构造。在该实施例中,它是方形的。接合孔2a的横截面形状稍大于驱动轴1b的横截面。因此,驱动轴1b就松配合在接合孔2a中。
由于驱动轴1b松配合在具有这种截面的接合孔2a中,所以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圆柱部分1A和密封元件2可在轴向上彼此相对地移动,同时防止两者间的相对转动。由于这种结构,当显影剂供应容器1安装(锁定)在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上时,密封元件2可相对显影剂供应容器的主体1A地移动,即,能启封开口1a(显影剂供应开口)。
接合孔2a与驱动轴1b之间的接合长度被确定为,使得它们不会在密封元件2与显影剂供应容器的主体1A为了启封而相对移动时彼此脱离。这样,驱动轴1b可以通过密封元件2接收驱动力,即使密封元件2相对地远离显影剂供应容器的主体1。
现在对接合凸起3进行详细的描述。
密封元件2的联接接合部分2c具有用于从设备主组件100上接收驱动力的接合凸起3。接合凸起3从联接接合部分2c的圆柱部分的圆周表面径向向外突出。接合凸起包括:一个驱动接收表面3a(驱动力接收部分),用于从设备主组件接收转动驱动力;以及锁定表面3b(锁定部分),用于在密封元件2与显影剂供应容器1彼此远离时,把密封元件2锁定在设备主组件一侧。因而,通过驱动接收表面3a和锁定表面3b的作用,接合凸起3执行两种不同功能,即,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转动驱动功能和位置调整功能。
根据这样一种结构,密封元件2的打开和关闭操作以及驱动力传递操作可以由一个密封元件完成,从而可以提供廉价而紧凑的显影剂供应容器。
通常,为了减少构件的数目,接合凸起3优选与密封元件2整体地设置,但是,接合凸起3的独立元件可以安装在密封元件2上。
当接合凸起3与密封元件2整体地设置时,在接合凸起3的两个驱动接收表面3a上都形成狭缝2e等,从而,只有接合凸起3能朝向内部相对地弹性变形。这是因为,通过设备主组件100的动作来移动接合凸起3,从而实现驱动力的传递的转移,如后文所述。
在该实施方案中,接合凸起3与密封元件2整体地形成在一起。
接合凸起3的自由端部设有锥形3c,从而当密封元件插入设备主组件100的驱动部分20时能顺利插入。
现在参照图12和13描述脱离部分的结构。
上述接合凸起3设置在直径上的彼此正好相对的四个位置中的每一个处,且相应的四个部分4形成在弹性变形的支承部分2f上,这里也形成接合凸起3。并且,狭缝2e形成在支承部分2f的两侧上,从而接合凸起3与排出部分4向内弹性变形。如果停止施加力,就恢复原始状态。所以,脱离部分4的厚度较小,以允许弹性变形,且考虑到这种弹性变形来选择其的材料。
优选地,用弹性树脂材料等通过喷射成型方法制造密封元件2,但也可以使用其它材料或其它制造方法。其可以通过连接独立的元件来形成。希望密封元件2具有适当的弹性,因为它被压配进开口1a中进行密封。最好的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较好的材料是聚丙烯、直链聚酰胺、尼龙(商品名)、高密度聚乙烯、聚酯、ABS、HIPS(高压缩聚苯乙烯)等。
通过使用可弹性变形的弹性元件作为驱动力接收部分2c和脱离部分4,可以容易地实现驱动部分20与驱动力接收部分2c之间的锁定和释放。上述材料具有适当的弹性,所以,驱动部分20与驱动力接收部分2c之间的接合和脱离可以容易地受到足够耐久力的作用。与接合凸起3的个数相对地设置脱离部分4,从而多个接合凸起3可以由相应的脱离部分均匀地移动。
(驱动力接收部分)
现在参照图15对设置在密封元件2中的驱动力接收部分2c的结构进行描述,该部分用于本发明的显影剂供应容器。图15是表示成像设备主组件一侧的动力传递部分与驱动力接收部分之结合的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在该实施方案中,密封元件2设有圆柱形的驱动力接收部分2c,该部分接收设置在来自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中的驱动力传递部分20的驱动力。
在密封元件2的圆柱形驱动力接收部分2c中,所述四个部分设有各自的可变形的接合凸起3,这些凸起在直径上彼此正好相对并且可如上述那样弹性变形,从而这些部分能在由驱动部分20压迫下的接合凸起3的作用下容易地弹性变形。
另一方面,设备主组件100一侧中设置的驱动部分20被构造为使其与密封元件2的接合凸起3锁定在一起。当密封元件2插入驱动部分20中时,通过设置具有锥形表面20b(限定驱动部分20的自由端的内径逐渐变小)的驱动部分20来实现顺利的插入。因为设置了锥形表面20b,所以密封元件2能顺利插入驱动部分20中。
驱动部分20设有用于转动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接合肋20a,该接合肋20a锁定接合凸起3,从而在插入密封元件后把转动驱动力传递至密封元件。
现在参照图16对该实施方案中驱动部分20与密封元件2间的接合进行描述。
在图16中,(a)表示用户在箭头a所示的方向上移动新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以将其安装进设备主组件100中时的状态,其中,显影剂供应容器1还没有与设备主组件中的驱动部分20接合。
当继续插入显影剂供应容器1时,密封元件2的接合凸起3逐渐与驱动部分20的锥形表面20b发生接触,如图16(b)所示,并且,接合凸起3在向内弹性变形的同时由锥形表面20b引导。
随着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继续插入,接合凸起3经过从锥形表面20b连续延伸出的平直部分20g,由于设置了没有接合肋20a的间隔部分20h,所以接合凸起3恢复原状,这样接合凸起3就与驱动部分20接合,如图16(c)所示。在该状态下,接合凸起3相对于驱动部分20驱动部分20牢牢地锁定,而密封元件2在插入方向(轴向)的位置上相对于设备主组件大致地固定。
所以,即使显影剂供应容器1接着沿箭头b所示的方向上缩回,如图10(c)所示,密封元件2也不会在相同的方向上移动,而是牢牢固定在驱动部分20上。另一方面,由于只有显影剂供应容器1缩回,密封元件2肯定会远离显影剂供应容器1,所以开口1a被启封或被打开。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滑动缩回操作可以与打开及关闭前盖15的操作联动,用于交换的该前盖设置在设备主组件100。也可以用任何方法进行所述缩回操作,例如,其中可以使用单独设置的驱动电机等独立地进行滑动操作,或者如该实施方案中所述的那样,单独设置转动杆400d,滑动操作可以与转动杆的操作联动。
(脱离释放方法)
现在参照图17对接合凸起3与主组件驱动部分20间的脱离或释放进行描述。
在图17中,(a)表示完成显影剂供应、且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开口1a处于打开状态的状态。
当驱动部分20与密封元件2间的锁定(接合)被释放时,如图17(b)所示,推动元件21在箭头c所示的方向上抵接到密封元件2自由端的脱离部分4,这样,在推动元件21的内圆周表面的压力下,脱离部分4沿箭头d所示的方向向内发生弹性变形,因此,与脱离部分4成一体的接合凸起3向内变形。由此,接合凸起3从主组件驱动部分20上脱离。之后,推动元件21在箭头c所示的方向上继续前进,从而密封元件2返回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密封位置,如图17(c)所示。然后,显影剂供应容器1本身被推动元件21拉回,从而使显影剂供应容器1滑动至便于用户将其拿走的位置。
关于推动元件21的驱动结构,与上述方式类似,其可以与用于更换设备主组件100的打开及关闭前盖15的操作联动,从而当打开前盖15时,推动元件21沿箭头c所示的方向上移动,以使调色剂瓶1的密封元件2与驱动部分20之间脱离接合,而当关闭前盖15时,其在与箭头c相反的方向前进。或者,单独地设置驱动电机等,用于单独地进行脱离操作。或者,如该实施方案中所述,单独地设置转动杆400d,且脱离操作与转动杆的操作联动。并且,也可以把推动元件设置在驱动部分的内部,如图10和16所示。
(显影剂供应操作)
现在参照图7(a)至(c)对该实施方案中从显影剂供应容器向外供应显影剂的操作进行描述。图10(a)-(c)描述了供应显影剂的过程,其中该实施方案中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被插入设备主组件100中。
如图所示,该设备主组件100设有显影剂供应装置(部件)400,显影剂供应装置400设有驱动部分(驱动力传递部分)20,该部分用于与显影剂供应容器1连接并使之转动。驱动部分20由轴承23可转动地支承,并在设备主组件100中设置的未示出的驱动电机驱动下转动。
设备主组件100还设有构成与料斗201a连接的显影剂供应路径(副料斗)24的隔板25,用于可转动地支承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一部分并密封显影剂供应路径24的内外轴承26a、26b固定在隔板25上。而且,螺旋元件27设置在显影剂供应路径24中,以便向料斗201a输送显影剂。
图10(a)表示显影剂供应容器1插入设备主组件100中的状态。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一端设有显影剂供应开口1a,该实施方案中的该开口是由圆柱形元件形成的,且开口1a由密封元件2在圆柱的自由端密封。
图10(b)表示显影剂供应容器1已经继续插入的状态,且设置在密封元件2的自由端部的接合凸起3(锁定部分)与设置在设备主组件一侧上的驱动部分20接合。
此时,由于接合凸起3中设置的锁定表面与驱动部分20锁定以抵制插入方向(轴向)运动,所以,只要保持锁定,密封元件2就能由驱动部分20保持在固定位置。
图7(c)表示密封元件2与驱动部件20接合之后的状态,显影剂供应容器1与转动杆400d的转动操作联动而缩回,所以,密封元件2相对地远离显影剂供应容器1,从而打开开口1a以便能供应显影剂。
此时,固定在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圆柱部分1A上的驱动轴1b没有完全从密封元件2上脱离,且驱动轴1b的一部分仍保持在密封元件2中。驱动轴1b的横截面具有非圆形的结构,例如是可以传递转动驱动力的矩形或三角形的形状。
当在该状态下驱动未示出的电机时,转动驱动力从主组件驱动部分20传递到密封元件2上,然后再从密封元件2传递到驱动轴1b,使显影剂供应容器1转动。因而,密封元件2具有两个功能:密封供应显影剂的开口1a;以及与此同时把转动驱动力传递到显影剂供应容器1一侧。
显影剂供应容器1由设置在容器接收台400b上的容器接收辊23可转动地支承,所以,能被小的驱动转矩顺利地转动。由于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转动,容纳在显影剂供应容器1中的显影剂通过开口1a逐渐排出,显影剂供应路径24中设置的螺旋元件27把显影剂输送进设备主组件100中设置的料斗201a中,从而完成显影剂供应。
(显影剂供应容器的更换方法)
现在描述更换显影剂瓶的方法。
由于进行成像操作,显影剂供应容器1中的显影剂被消耗。当其中所有的显影剂基本上都用尽时,设备主组件100中设置的检测部件(未示出)检测出“无显影剂”,接着由类似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部件100b(图2)提醒用户注意这个情况。在该实施方案中,用户通过下述步骤更换显影剂供应容器1。
首先,用于更换的位于关闭状态的前盖15围绕着铰链18转动到图3所示的打开位置。与转动杆400d(图5)的动作联动,位于图10(c)所示的位置的容器主体的圆柱部分1A沿图10(a)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移动。这样,位于打开位置(远离显影剂供应容器的容器主体1A,以打开显影剂供应开口1a)的密封元件2被压配进显影剂供应开口1a中,从而堵塞住显影剂供应开口1a(图10(b))。
然后,用户沿与箭头a所示方向(图10(a))相反的箭头b所示方向(图10(c))把空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从设备主组件100中拉出,该容器已经从设备主组件100上脱离。
然后,用户在箭头a所示的方向上把新显影剂供应容器1插入设备主组件100,转动转动杆400d,然后再关闭前盖15。与转动杆400d的转动联动,在显影剂供应部分的打开及关闭部件的作用下,与成像设备主组件锁定的密封元件2远离容器的主体1A,从而显影剂供应开口1a被启封(图10(c))。前述内容是显影剂供应容器的更换过程。
(不可互换性的结构)
在上面详细地描述的显影剂供应容器的更换(互换)过程中,最需要避免的事情是把容纳不同类型显影剂的显影剂供应容器被错误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主组件中。以下,参照附图描述防止这种安装不同显影剂供应容器的错误的防止不当互换的机构。
如图7所示,显影剂供应容器1具有安装控制凸起1e,该凸起在显影剂供应容器的圆柱部分1A的尾端(在该实施方案中,在纵向上与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排出开口1a相对)400c上突出,该尾端设置在接收开口(环部)400a处,显影剂供应容器1通过该开口可以以这样的状态通过,使得其具有切口或凹槽400c1(简便起见,这里称为“切口”,即使是在整体部件部分地具有凹槽部分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该凹槽根据显影剂供应容器1中所用的显影剂的颜色或种类而改变。通过切口400c1与显影剂供应容器1上设置的安装控制凸起1e的结合,对要安装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是否可安装进行控制。设计切口400c1,使其构造及位置相位使得安装控制凸起1e(允许插入元件)基本装配在切口400c1(插入调整元件)中。这里,“基本装配”不仅是指这些凸起与切口的构造彼此完全装配的情况,而且是指凸起以一定余隙地装配进切口中的情况。换言之,在本发明中,“基本装配”是指这样的情况:凸起(允许插入元件)在一定程度上装配进切口(插入调整元件)中,在这种情况下,使得根据凸起(允许插入元件)和切口(插入调整元件)的构造和位置相位可以实现“防止不当互换”的目的。
如上所述,图4是表示显影剂供应装置400和要安装在其中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透视图。用户沿箭头所示的方向上以所示的状态插入到显影剂供应容器1中。这时,设有显影剂供应装置400的安装控制元件400c的内径对应于这样的尺寸,使得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容器主体1A可以合适地通过安装控制元件,从而当显影剂供应容器1沿图4中箭头所示的方向继续插入时,显影剂供应装置400的安装控制元件400c和安装控制凸起1e位于如图18(b)所示的相互作用的状态。
由于这个原因,用户调整设置在显影剂供应容器1上的安装控制凸起1e与设置在如图18(a)所示的显影剂供应装置400的安装控制元件400c上的切口400c1之间的位置相位关系,这样就可以把显影剂供应容器1安装进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中。在这种调整过相位的状态下,当显影剂供应容器1沿在显影剂供应装置400的显影剂供应容器接收台400b上的图8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图4中所示的箭头方向)继续插入时,完成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安装(安置)操作(图6)。
通过用户对位置相位调整(对准),使显影剂供应容器1与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上的安装控制元件400c接合之后,它们常被设置为这样的状态,在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上述密封元件2的打开及关闭操作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滑动过程中,或者在向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供应显影剂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转动过程中,保持它们的接合状态。并且,通过例如轴承等传统已知的部件把控制元件400c可转动地安装在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上。结果,通过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转动使安装控制元件400c转动,而不会改变其相对于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位置。
因此,关于在更换显影剂供应容器1时的操作,用户只需要在显影剂供应容器1安装进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中时仅进行一次位置相位调整(对准)。这样,就可以容易地进行更换操作,而不需要在把显影剂供应容器1从显影剂供应装置400拆下时进行位置相位调整。
在本发明中,优选把安装控制凸起1e设计成使得其从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圆柱部分1A上突出1-10mm,更为优选的是突出2-5mm。如果凸起的高度低于1mm,那么,当在安装显影剂供应容器1时考虑到部件尺寸公差及余隙时,安装控制凸起1e与设置在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一侧上的安装控制元件400c的相互作用程度会变小。并且,由于安装操作时各元件的变形,就有可能达不到足够的不可互换性的作用。另外,如果高度较小,用户一侧的可视性就变差,进行位置相位调整时的可操作性也降低了。另一方面,如果高度大于10mm,虽然避免了上述困难,但是显影剂供应容器接收开口400a和显影剂供应装置400的安装控制元件400c的尺寸需要变大,因而就节约空间和成本方面而言是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的。由于这些考虑,从显影剂供应容器1外圆周表面伸出的安装控制凸起1e的高度设定为3mm。
关于凸起1e的结构和设计,可以根据所用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种类任意地设定宽度、间距、个数、及构造。在该实施方案中,凸起1e设置在如图19所示的两个位置,以使只有一种显影剂供应容器1能安装进一种型号的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中。通过改变两个凸起1e之间的间距,所用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不同于其它型号显影剂供应装置所用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在图19中,有四种具有不同间距的凸起1e的实施例,其间的角度包括(a)15度、(b)30度、(c)45度、和(d)60度。通过使用这些(四个)显影剂供应容器1,可以把显影剂供应容器1归类为四种类型的显影剂供应容器。例如,通过使大多数用于向颜色复印机供应四色显影剂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具有通用性,并使用只相对于安装控制凸起部分嵌套调整的金属模,可以在相当程度地降低成本。
在该实施方案中,只在一个方向上设置那对(两个)安装控制凸起1e。然而,在此情况下,在最坏的情况下用户要将显影剂供应容器1转动180度,但通过如图20(a)所示在直径上正好彼此相对的两个方向上、或者在如图20(b)所示的彼此相距120度间隔角度的三个方向上设置那对安装控制凸起1e,和通过设置在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上的安装控制元件400c的切口400c1以便分别地与安装控制凸起1e相对应,可以减小用户在位置相位对准时转动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程度,从而进一步改善可操作性。通过如在该实施方案中那样只在一个方向上设置那对安装控制凸起1e,和通过在上述两个或两个方向上设置安装控制元件400c的切口400c1,也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对于要安装到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上的安装控制元件400c的设置位置,在显影剂供应容器1完全地安装进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以及显影剂供应装置的密封元件2被启封之前,如果该位置基本上防止了容纳不同显影剂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被安装进显影剂供应装置400,就没有问题。但是,由于用户在安装时进行位置相位对准,为了使用户能容易地从视觉上识别显影剂供应装置400的安装控制元件400c和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安装控制凸起1e,以及为了在即使是用户要把不同类型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安装进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中,显影剂供应容器1是不同类型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这个事实能用户的注意,显影剂供应装置400的安装控制元件400c最好尽可能近地设置在容器接收开口400a的附近。由于这个原因,在该实施方案中,安装控制元件400c设置在显影剂供应装置400的显影剂供应控制接收开口400a的入口处。
关于在显影剂供应容器1插入(安装)方向上的安装控制元件400c宽度(厚度),如果宽度过窄,安装控制元件400c硬度会小,因而在不可互换性的可靠性方面就不好。另一方面,如果宽度太大,显影剂供应装置400的安装控制元件400c的成本变高,使得转动安装控制元件400c所需的动力增大,从而向驱动力传递机构上施加过量的负荷,该机构用于转动显影剂供应容器1而使安装控制元件400c转动。由于这些原因,安装控制元件400c的宽度优选在约2-50mm的范围内,在该范围内不会出现上述困难。并且,在该实施方案中,如前所述,在插入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中之后,显影剂供应容器1在相对控制元件400c的插入方向上可滑动地移动,以便打开及关闭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密封元件2。在此情况下,可以按需设定安装控制元件400c的宽度,以使其不会从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控制凸起1e上脱离。在该实施方案中,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滑动长度大约是13mm,所以安装控制元件400c的宽度设定为15mm。
基于上述结构,只通过对安装控制凸起1e与设置在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上的切口400c1的结合进行位置相位对准的操作,就能可靠地确保显影剂供应容器1安装进显影剂供应装置400时的不可互换性。并且,由于可进行不可互换性操作的安装控制部分及安装控制元件等部分位于在插入方向上最靠近用户一侧上,所以用户能容易地看见上述位置相位对准的操作。此外,即使用户就要错误地安装不同类型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也能容易地提醒用户注意这个情况。
另外,在拆装显影剂供应容器1时,只通过拉出显影剂供应容器1,而不需要通过设置在显影剂供应容器1上的安装控制凸起1e进行设置在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上的安装控制元件400c的位置相位对准,用户能顺利地拆装显影剂供应容器1,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可操作性。在没有设置上述结构的情况下,需要为显影剂供应装置400设置用于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转动停止位置允许插入元件,以便提高上述可操作性。然而在该实施方案中,就不需要上述设置,并且能以低成本地生产紧凑成像设备主组件100。
根据该实施方案中所示的显影剂供应装置的结构,即使要安装不同类型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显影剂供应容器1也不会完全地安装进显影剂供应装置400,因而用于密封显影剂供应装置400的开口的盖元件就不会与显影剂供应装置400接合。结果,就能可靠地解决如下这种严重的问题:向成像设备主组件中供应不同类型的显影剂,而不会造成错误地打开盖元件以及驱动力错误地从主组件传递到显影剂供应容器。
另外,在该实施方案中,用户在安装显影剂供应容器1时操作所述杆。在错误地安装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情况下,显影剂供应容器1不会完全地插入,所以,由于显影剂供应容器1与杆之间的干扰,即使在即将进行杆操作的时候,也不能进行杆操作。因此能更加可靠地解决上述问题。
即使在该实施方案中进行杆操作,但也可以通过应用例如用于更换显影剂供应容器的门来实现类似的效果。因此,在本发明中,不需要像传统的成像设备中那样,为了防止向成像设备主组件供应错误的显影剂而设置特别的机构等。因而,能以低成本生产具有高可靠性的紧凑的成像设备。
(实施方案2)
下面参照图21-23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这里对重复的说明以及对与实施方案1中相同的标号和功能不再赘述。图21是表示该(第二)实施方案中所用的显影剂供应装置和安装控制元件的透视图。图22是表示图21中的安装控制元件以及其安装进显影剂供应容器中的状态的示图,其中(a)是俯视图,(b)是主视图,(c)是剖视图,(d)是表示已安装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23是该实施方案中显影剂供应装置的解释说明图,其中(a)是局部剖开的主视图,(b)是局部剖视图。
在实施方案1中,如用于把安装控制元件400c安装到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上的部件,使用用于固定的轴承等部件。另一方面,在该实施方案中,减小了安装控制元件400c与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之间的摩擦力,而不需要使用轴承。
图21表示安装控制元件400c安装到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之前的状态,即安装控制元件400c将沿箭头所示的方向上插入。
如图22所示,该实施方案中的安装控制元件400c包括:切口400c1,其设置为使得显影剂供应容器1上的安装控制凸起1e能穿过该切口;凹槽部分400c2,其宽度略大于设置在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上的容器接收开口400a的开口元件400f的宽度;可弹性变形的元件400c3,这些元件可以弹性变形以进行所谓“快速装配(snap-fit)”型接合或锁定;大直径接合部分400c4,其外径略大于容器接收开口400a的内径;以及小直径接合部分400c5,其外径大大地小于容器接收开口400a的内径,该部分使接合凸起400f1(如图23所示)不能从中穿过。
如图21所示,当安装控制元件400c以箭头所示方向插入以安装进显影剂供应装置400的容器接收开口400a中时,由于其外径小于接收开口400a的内径,小直径接合部分400c5从接收开口400a中穿过,但不能穿过从接收开口400a与开口元件400f之间的界限突出的接合凸起400f1。所以,安装控制元件400c不会接合在接收开口400a中。但是,小直径接合部分400c5设有与接合凸起f1相对设置的可弹性变形部分400c3,其可向内弹性变形,所以可弹性变形部分400c3与接合凸起400f1相互干扰或相互作用而发生向内的位移。因此,可弹性变形部分400c3与小直径接合部分400c5穿过该接合凸起。因此,可弹性变形部分400c3脱离与接合凸起f1的相互干扰而被设置在这样的状态,使得安装控制元件400c在与图21中箭头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相对于容器接收开口400a调整。
另一方面,与穿过凹槽部分400c2的小直径接合部分400c5相对的大直径接合部分400c4的外径大于接收开口400a的内径,因而,碰撞到开口元件400f(接收开口400a)。所以,安装控制元件400c设置为这样的状态,使得其在插入方向上的运动可以通过显影剂供应装置400的接收开口400a进行调整。
另外,安装控制元件400c安装在以径向设置在接收开口400a上的接合凸起400f1(该实施方案中的三个位置上)上,从而其使能被可转动地支承。但是,在显影剂供应容器1安装进显影剂供应装置400中的状态下,安装控制元件400c由显影剂供应容器1支承,在接合凸起400f1与凹槽部分400c2之间有微小的间隙。
因此,当安装控制元件400c与显影剂供应容器1一起转动时,基本上可以防止安装控制元件400c与开口元件400f之间的摩擦。即使其间产生摩擦,安装控制元件400c与开口元件400f之间的接触点也只是接合凸起f1,所以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小摩擦力。所以,能防止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转动扭矩增大。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方案,可以设置显影剂供应容器的不可互换性确保机构,通过使用廉价而结构简单的安装控制元件400c,其能大量节约成像设备成品的成本和大小,而不需要使用如实施方案1中的轴承以及向成像设备主组件100的驱动机构施加额外负荷。
(实施方案3)
下面参照图24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案。这里对重复的说明以及与实施方案1和2中相同的标号和功能不再赘述。图24是表示该(第三)实施方案中的显影剂供应装置1的局部剖开的透视图。在该实施方案中,在显影剂供应容器1上设置的安装控制凸起1e具有与显影剂容纳部分相通的内凹空间。
通过使用这样的结构,显影剂也可以容纳在安装控制凸起1e中,所以能增大空间并节省劳动力。并且,与安装控制凸起1e中没有设置内凹空间的情况相比,可以保证显影剂供应容器1较大的内部容量,也避免了对显影剂供应容器1的模制的约束,所以能使安装控制凸起1e足够大以便让用户容易识别安装控制部分的出现,从而提高了可操作性。并且,通过使安装控制部分更大,可以进一步地确保不可互换性以提高可靠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方案,仅通过使用简单的结构,就能可靠且容易地安装和拆卸显影剂供应容器。
虽然参照这里公开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的细节,本申请目的在于覆盖那些为了改进的目的或者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改进或改变。

Claims (6)

1.一种能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100)上的显影剂供应容器(1),将所述显影剂供应容器沿基本上与所述显影剂供应容器的转动轴平行的方向插入在成像设备中的调整位置,所述容器包括:
可转动的容器主体(1A),其用于容纳显影剂,所述容器主体设有用于允许显影剂从其中排出的排出口(1a);
驱动联接元件(2),其可与成像设备(100)的联接元件(20)接合以接收用于转动所述容器主体(1A)的转动力;
输送部件(1c;40a),其用于随着所述容器主体(1A)的转动向排出口(1a)输送在所述容器主体(1A)中的显影剂;以及
允许插入元件(1e),其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1A)的圆周表面上,用于根据显影剂供应容器是否基本上与成像设备(100)的插入调整元件(400c;400c1)装配,来允许所述显影剂供应容器(1)朝着调整位置进行插入操作,其特征为,当所述显影剂供应容器(1)处于调整位置时,所述允许插入元件(1e)可以在保持所述允许插入元件(1e)与该插入调整元件(400c;400c1)的接合的同时,通过由所述驱动联接元件(2)接收到的转动力,转动该插入调整元件(400c;400c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允许插入元件(1e)保持其与该插入调整元件(400c;400c1)的接合,直到进行将其从成像设备(100)上拆下的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允许插入元件(1e)相对于其安装方向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1A)的一个尾端侧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允许插入元件(1e)可与该插入调整元件(400c;400c1)接合,所述插入调整元件制成环状,以便所述显影剂供应容器(1)能穿过该调整元件。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允许插入元件(1e)具有可与在该插入调整元件(400c;400c1)上设置的凹槽部分(400c1)接合的凸起部分(1e)。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驱动联接元件设有密封部分(2b),用于密封排出口(1a),并且在与联接元件(20)接合的所述驱动联接元件(2)相对于所述容器主体(1A)沿使排出口启封的方向运动后,所述允许插入元件(1e)可通过由所述驱动联接元件(2)接收到的转动力,转动该插入调整元件(400c;400c1),同时,保持所述允许插入元件(1e)与该插入调整元件(400c;400c1)的接合。
CNB2003101005555A 2002-10-16 2003-10-16 显影剂供应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917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1431/2002 2002-10-16
JP2002301431A JP4422956B2 (ja) 2002-10-16 2002-10-16 現像剤補給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7388A CN1497388A (zh) 2004-05-19
CN1299172C true CN1299172C (zh) 2007-02-07

Family

ID=32040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0055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9172C (zh) 2002-10-16 2003-10-16 显影剂供应容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947690B2 (zh)
EP (1) EP1411395B1 (zh)
JP (1) JP4422956B2 (zh)
CN (1) CN1299172C (zh)
DE (1) DE60324076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22540B2 (en) * 2001-10-03 2005-07-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supply kit
JP4323818B2 (ja) * 2003-01-22 2009-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EP1610189A4 (en) * 2003-03-10 2010-03-10 Sharp Kk RECEIVER RECEPTION TANK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US7155138B2 (en) * 2003-12-22 2006-12-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JP2006030957A (ja) * 2004-06-16 2006-02-0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615916B2 (ja) * 2004-07-12 2011-01-19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4006426B2 (ja) * 2004-09-08 2007-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36853B2 (ja) * 2004-11-12 2011-02-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供給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79655B2 (ja) * 2004-11-12 2010-1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81854B2 (ja) * 2004-11-12 2011-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封止部材、トナー補給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21019B2 (ja) * 2004-12-17 2011-01-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JP4603905B2 (ja) 2005-02-24 2010-1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ES2533553T3 (es) * 2005-06-07 2015-04-13 Ricoh Company, Ltd. Recipiente de tóner y aparato de formación de imagen
JP4376851B2 (ja) * 2005-10-07 2009-12-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装置
WO2007072991A1 (en) * 2005-12-21 2007-06-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and developer supplying system
US7729644B2 (en) * 2006-05-11 2010-06-01 Katun Corporation Toner cartridge
JP4786517B2 (ja) * 2006-12-15 2011-10-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ボトル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22545A (ja) * 2007-11-16 2009-06-04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剤収容装置及び現像剤収容装置の生産方法
JP4995126B2 (ja) * 2008-03-13 2012-08-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JP5321952B2 (ja) * 2008-06-30 2013-10-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83954B2 (ja) 2011-06-06 2017-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EP2769267A1 (en) * 2011-10-19 2014-08-27 OCE-Technologies B.V. Toner bottle cap and refill mechanism
JP5950611B2 (ja) 2012-02-17 2016-07-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TWI715931B (zh) * 2012-06-03 2021-01-11 日商理光股份有限公司 粉末容器及影像形成裝置
EP3842870A1 (en) 2013-03-15 2021-06-30 Ricoh Company, Ltd. Powd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6177261A (ja) 2015-03-18 2016-10-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65597B2 (ja) 2016-03-08 2020-03-1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の収容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12264A (en) * 1977-05-26 1980-07-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US5296900A (en) * 1989-05-31 1994-03-22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Substantially cylindrical developer supplying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approximately constant amounts of developer
EP0779561A1 (en) * 1995-12-12 1997-06-18 Konica Corporation Developer container and developer supplying apparatus
US6091912A (en) * 1998-01-26 2000-07-18 Ricoh Company, Ltd. Tower suppl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toner supplying device
CN1374569A (zh) * 2001-02-19 2002-10-16 佳能株式会社 色调剂供应容器和成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26756B2 (ja) 1989-05-31 1999-07-28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現像剤供給容器
JP3320152B2 (ja) 1993-07-28 2002-09-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収納容器及びトナー補給装置
JP3238998B2 (ja) * 1993-12-15 2001-12-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507222B2 (ja) 1995-10-26 2004-03-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
JP3408166B2 (ja) * 1997-09-30 2003-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供給容器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450757B2 (ja) * 1998-09-22 2003-09-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
US5975286A (en) * 1998-11-23 1999-11-02 Oliff; James R. Panel interlocking arrangement having means for pressing locking tab wings
CA2300651C (en) * 1999-03-17 2002-12-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container and toner replenishing mechanism
JP3445202B2 (ja) * 1999-03-29 2003-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
JP3450741B2 (ja) * 1999-03-29 2003-09-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
US6334037B1 (en) * 2000-02-18 2001-12-25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S2382727T3 (es) * 2001-02-19 2012-06-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ntenedor para suministro de toner
US6731897B2 (en) * 2002-02-21 2004-05-04 Konica Corporation Powder or toner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12264A (en) * 1977-05-26 1980-07-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US5296900A (en) * 1989-05-31 1994-03-22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Substantially cylindrical developer supplying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approximately constant amounts of developer
EP0779561A1 (en) * 1995-12-12 1997-06-18 Konica Corporation Developer container and developer supplying apparatus
US6091912A (en) * 1998-01-26 2000-07-18 Ricoh Company, Ltd. Tower suppl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toner supplying device
CN1374569A (zh) * 2001-02-19 2002-10-16 佳能株式会社 色调剂供应容器和成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11395A1 (en) 2004-04-21
CN1497388A (zh) 2004-05-19
DE60324076D1 (de) 2008-11-27
US20040131389A1 (en) 2004-07-08
JP4422956B2 (ja) 2010-03-03
US6947690B2 (en) 2005-09-20
EP1411395B1 (en) 2008-10-15
JP2004138694A (ja) 2004-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9172C (zh) 显影剂供应容器
CN2615706Y (zh) 密封元件、调色剂容纳容器和成像装置
CN1303482C (zh) 显影剂供应容器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236364C (zh) 调色剂供应容器、调色剂供应设备以及驱动力传递机构
CN1154891C (zh) 处理盒,负载产生部件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122191C (zh) 处理盒及电照相成象装置
CN1619431A (zh) 显影剂供应容器
CN1087449C (zh) 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067773C (zh) 显象剂盒和显象装置
CN1926477A (zh) 显影剂供应容器和成像设备
CN1249540C (zh) 适于小型化的成象处理盒和成象装置
CN1517813A (zh) 显影剂供应容器及其耦合驱动元件
CN1627202A (zh) 显影剂供应容器
CN1940775A (zh) 处理盒、成像装置、在装置主体上安装拆卸处理盒的方法
CN1237412C (zh) 成像装置及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装置中的显影剂供应盒
CN1527157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CN1821896A (zh) 色剂盒和安装有该色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JPH11288157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剤収納容器
CN1324412C (zh) 成像设备
CN1274871A (zh) 供墨容器与成象设备
CN1254109A (zh) 处理卡盒和电照相成象设备
CN1940761A (zh) 显影装置
CN1955860A (zh) 调色剂容器和成像装置
CN1702568A (zh) 成像装置
CN1746789A (zh) 显影剂提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07

Termination date: 201510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