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7931A - 车辆用放电灯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放电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87931A CN1287931A CN00127042A CN00127042A CN1287931A CN 1287931 A CN1287931 A CN 1287931A CN 00127042 A CN00127042 A CN 00127042A CN 00127042 A CN00127042 A CN 00127042A CN 1287931 A CN1287931 A CN 12879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charge lamp
- lamp
- circuit
- power
- light 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26—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 H05B41/28—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 H05B41/288—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lamps without preheating electrodes, e.g. for high-intensity discharge lamps, high-pressure mercury or sodium lamps or low-pressure sodium lamps
- H05B41/2885—Static converters e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 H05B41/2887—Static converters e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a controllable bridge in the final stag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2—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 B60Q1/04—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 B60Q1/14—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having dimming means
- B60Q1/1415—Dimming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26—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 H05B41/28—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 H05B41/288—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lamps without preheating electrodes, e.g. for high-intensity discharge lamps, high-pressure mercury or sodium lamps or low-pressure sodium lamps
- H05B41/2881—Load circuits; Control thereof
- H05B41/2882—Load circuits; Control thereof the control resulting from an action on the static converter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36—Controlling
- H05B41/38—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 H05B41/382—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start-up phase
- H05B41/386—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start-up phase for speeding-up the lighting-up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放电灯装置,目的是在瞬时使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光通量增强,确保车辆行驶所需要的照明光量。车辆用的放电灯装置具有对相同额定值的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及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进行点灯控制的点灯电路。该点灯电路对提供的功率进行控制,使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点灯时使用的功率大于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点灯时使用的功率。例如在检测出对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发出忽亮忽暗闪烁指示时,暂时使该放电灯使用的功率增大。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放电灯装置中使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缩短起动时间的技术,前述车辆用放电灯装置具有对相同额定值的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及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进行点灯控制的点灯电路。
在使用放电灯(金属卤化物灯等)作为车辆用光源的情况下,已经知道其点灯电路是由直流电源电路、直流-交流变换电路、起动电路(所谓start电路)构成的。
而在车辆用的光源使用放电灯的情况下,通常,必须对多个放电灯进行点灯控制,例如在使用放电灯作为汽车前照灯光源的情况下,采用独立的放电灯分别发射行驶光束(高强度光束)与交会车光束(低强度光束)的结构(所谓四灯式照明)时,需要左右各两个放电灯而且这两对放电灯分别需要点灯电路。
但是,已有的装置中,在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额定值与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额定值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对两放电灯使用相同的功率点灯,因此产生的问题是,例如像交会(passing)操作(前照灯(headlight)有意识的忽亮忽暗指示操作)等那样瞬时需要亮度的情况下,要使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迅速增强光通量时有可能发生故障。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使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瞬时增强光通量时确保车辆行驶所需要的照明光量。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具有相同额定值的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及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以及对这些放电灯进行点灯控制的点灯电路的车辆用放电灯装置中,对电功率的供给进行控制,使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点灯时使用的功率大于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点灯时使用的功率。
采用本发明,在比较了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点灯时使用的功率与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点灯时使用的功率的情况下,对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点灯时使用的功率进行控制,使其功率更大,以此可以使该放电灯的光通量在瞬时之间加强。
图1是对本发明的车辆用放电灯装置基本动作进行说明用的曲线。
图2是表示放电灯的光通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放电灯装置点灯电路的电路构成方框图之一例。
图4是一个放电灯的控制电路主要部分构成图。
图5是表示最大使用功率确定电路中输出级构成之一例。
图6是与图7一起说明给放电灯的忽亮忽暗闪烁指示信号用的说明图,本图表示该信号的导通时间与截止时间。
图7是表示忽亮忽暗闪烁指示信号状态的说明示意图。
图8是表示与放电灯的忽亮忽暗闪烁指示信号有关的检测电路的电路图之一例。
图9是控制电路主要部分构成的电路图之一例,用来说明检测出给放电灯的忽亮忽暗闪烁指示信号时对输出功率进行的控制。
在对本发明的车辆用放电灯装置构成进行说明之前,首先按照图1对放电灯的功率控制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对放电灯提供的功率随时间而变化的示意图,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对放电灯提供的功率P。图中所示的曲线P1、P2表示对两个放电灯分别提供的功率值随时间的变化,又,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在P轴上的P12R表示各放电灯的额定功率值。
在本图中,P1表示对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提供的功率,P2表示对交会车照射光束用的放电灯提供的功率。
在放电灯的点灯控制中,通常控制目的是尽快使光通量过渡到稳定值,在从点灯开始至到达稳定点灯状态为止的过渡期控制提供的功率大于额定功率,但是这时提供的功率必须控制得恰到好处。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是在两个放电灯点灯初期(下称“过渡区域”),利用提供超过额定值功率的方法使放电灯发光,使光通量迅速增强,在进行了这样的控制之后,转移到稳定区域或稳定点灯状态(下称“稳定区域”)进行恒功率控制。
然而,在本发明中,是控制提供的功率,使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点灯时使用的功率大于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点灯时使用的功率。也就是说,在过渡区域控制得使P1>P2的关系成立,能够使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的光通量迅速增强。借助于此,可以减小交会操作时等情况下放电灯点灯在时间上的滞后和随之带来的操作上的不舒服感觉等。另外一种控制在保证P1>P2的关系成立时,使提供给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的功率等于或小于原来的功率。也就是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不改变P2而只使P1加大的方法,另一种是加大P1并且使P2减小的方法,后一种方法的优点是在例如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点灯的状态下,能够使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在点灯时减轻点灯电路的负载。
图示的各曲线可以看作是表示两个放电灯在t=0同时开始点灯情况下的曲线,也可以看作是表示将各放电灯点灯开始时刻放在t=0的起点处的曲线,当表示前者的情况时,由于在两个放电灯点灯的状态下行驶用光束的配光起主要作用,因此在过渡区域使供给照射行驶用光束放电灯的功率大于供给照射交会车用光束放电灯的功率,以此可以缩短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的起动时间。
还有,关于起动时间(这记为“ΔT”),大概情况例如图2所示,图2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光通量(以百分率表示,将其记为L%,在稳定区域的光通量为100%。),曲线表示从点灯开始时刻(t=0)起的光通量随时间的变化,所述ΔT可以定义为在所述图2曲线中,光通量从L%=0开始到预定基准值(M%)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又,在两个放电灯点灯的稳定状态下,最好是控制功率使得提供给各放电灯的功率值的总和(P1+P2)比各放电灯的额定功率值总和(2·P12R)小。其理由是有下述一些好处,即可以减轻点灯电路的负载,减小根据点灯电路的效率计算出的功耗,可以不必使用耐久的高价元器件等。
下面对本发明的装置构成加以说明,构成装置的点灯电路包含下述2种形态。
(Ⅰ)多个放电灯可以兼用共同的点灯电路的电路形态,
(Ⅱ)各放电灯分别使用一个点灯电路的电路形态。
首先,作为形态(Ⅰ),可以举出一种电路构成,它对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和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设置一个共同的点灯电路,可以进行两个放电灯同时点灯或各放电灯的各自点灯。
又,作为形态(Ⅱ),可以举出一种电路构成,它设置用于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的点灯电路以及用于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的点灯电路,利用各点灯电路使放电灯点灯。
从零件成本和配置空间的观点看来,形态(Ⅰ)比较理想,但是从避免点灯电路故障时两个放电灯都不能够点灯的观点看来,形态(Ⅱ)比较理想,因此最好考虑各种应用条件选择不同的形态。另外,形态(Ⅰ)和(Ⅱ)不是互相对立的,可以采用两者组合的形态。例如在分别使用两个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与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的点灯装置中,设置两个点灯电路,一个是能够将位于车辆前部左侧的第1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及位于车辆前部右侧的第1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同时点灯的点灯电路,另一个是能够将位于车辆前部左侧的第2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及位于车辆前部右侧的第2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同时点灯的点灯电路,借助于此,可以在第1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不能够点灯的情况下,将第2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作为代用灯点灯。
图3表示上述形态(Ⅰ)的电路结构例,具有对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和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能够同时进行点灯控制的点灯电路。
构成车辆用放电灯装置1的点灯电路具备电源2(电池等)、直流电源电路3、直流-交流变换电路4及起动电路5(5_1、5_2)。
直流电源电路3使用例如两个DC-DC变换器3A、3B构成,这些变换器在两个放电灯6_1、6_2之间共用。而且直流电源电路3接收从电源2来的直流输入电压(这记作“Vin”),输出所希望的直流电压,根据来自下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对其输出电压进行可变控制。该直流电源电路3使用具有开关调节器结构的DC-DC变换器(斩波式、反馈式等。),将得到正极性电压输出(正电压输出)用的第1电路部(DC-DC变换器3A)与得到负极性电压输出(负电压输出)用的第2电路部(DC-DC变换器3B)相互并联配置。
直流-交流变换电路4配置于直流电源电路3的后级,是用来将直流电源电路3的输出电压变换为交流电压之后提供给放电灯而设置的,从直流电源电路3的各输出端子分别输出正极性和负极性电压。本电路4具有4个开关元件sw1、sw2、sw3、sw4(这些开关元件使用场效应晶体管等半导体开关元件,但是图中只是以开关符号表示)构成的全桥式电路结构。
也就是说,4个开关元件中互相串联连接形成第1组的开关元件sw1、sw2,其一个开关元件sw1的一端连接于DC-DC变换器3A的输出端子上,该开关元件sw1的另一端通过开关元件sw2连接于DC-DC变换器3B的输出端子上。然后,第1放电灯6_1通过起动电路5_1(的感性负载)连接于两个开关元件之间的连接点α上。
又,互相串联连接形成第2组的开关元件sw3、sw4,其一开关元件sw3的一端连接于DC-DC变换器3A的输出端子上,该开关元件sw3的另一端通过开关元件sw4连接于DC-DC变换器3B的输出端子上。然后,第2放电灯6_2通过起动电路5_2(的感性负载)连接于两个开关元件之间的连接点β上。
在直流-交流变换电路4的后级,第1及第2放电灯的各端子中未连接于上述连接点α及β的端子直接接地或是通过电流检测手段(图中所示的电流检测用的电阻“Ri1”“Ri2”)接地。
驱动电路DRV1、DRV2都使用半桥式驱动器用的IC,其一驱动器DRV1承担开关元件sw1、sw2的导通/截止控制,另一驱动器DRV2承担开关元件sw3、sw4的导通/截止控制。亦即如果在某一时刻利用驱动器DRV1确定各元件的状态,使开关元件sw1处于导通状态,使开关元件sw2处于截止状态,则这时驱动器DRV2确定各元件的状态,使开关元件sw3处于截止状态,使开关元件sw4处于导通状态。而在另一时刻,如果利用驱动器DRV1确定各元件的状态,使开关元件sw1处于截止状态,使开关元件sw2处于导通状态,则这时驱动器DRV2确定各元件的状态,使开关元件sw3处于导通状态,使开关元件sw4处于截止状态。这样,使开关元件sw1与sw4处于相同的状态,开关元件sw2与sw3处于相同的状态,它们之间相反轮流动作。
因此,在利用两组开关元件的导通/截止动作对例如第1放电灯6_1提供正极性电压时,对第2放电灯6_2提供了负极性电压,反之,在对第1放电灯6_1提供负极性电压时,对第2放电灯6_2提供了正极性电压。
还有,对于一个放电灯情况的点灯电路(也就是图3的电路是仅使例如第1放电灯6-1点灯的点灯电路情况下),只要由开关元件sw1、sw2与驱动电路DRV1构成直流-交流变换电路,去掉第2放电灯6_2有关部分即可。
又,上述驱动电路5_1、5_2可以作为独立的电路设置,但最好在两个放电灯6_1、6_2之间有够实现电路共用,这样对于减少零部件数目和降低成本有好处。
放电灯6_1、6_2的电压和电流的检测方法可以举出下面所述的一些方法。
(a)在直流-交流变换电路的后级检测放电灯的灯管电压和灯管电流的方法,
(b)检测与放电灯的灯管电压和灯管电流相对应的相应信号的方法。
首先,关于方法(a),可以举出的方法有,例如上述那样与放电灯连接电流检测用的电阻(Ri1、Ri2),对流过所述电阻的电流进行电压变换取得。
又,关于方法(b),可以举出的方法有,例如图3所示在直流电源电路3与直流-交流变换电路4之间配置电压·电流检测部7,将直流电源电路3的输出电压由电阻分压得到的检测电压作为灯管电压相应的信号来进行电压检测,或为了检测直流电源电路3的输出电流,把电流检测用的电阻配置于电源线上进行电压变换而取得检测电流。
控制电路8是依据下述信号等对放电灯进行功率控制的主要电路,所述信号即放电灯6_1、6_2有关的电压检测信号和电流检测信号、或依据这些检测信号作为表示各放电灯的点灯状态以实施模拟运算处理的信号、或来自操作手段9的指示各放电灯的点灯用的信号。
该控制电路8具有确定放电灯过渡区域和稳定区域的输出功率值的控制功能,这里首先以一个放电灯进行功率控制的情况为例对该控制电路与动作加以说明。
图4表示PWM(脉宽调制)控制方式的控制电路构成主要部分,对修正放大器10的正输入端提供确定的基准电压“Eref”(在图中是稳压源的符号),在负输入端上连接下面所示的电路(括号内的数字表示相应的电路。)。
放电灯所加电压的电压检测电路(11)
流入放电灯电流的电流检测电路(12)
最大使用功率确定电路(13)
稳定功率调整电路(14)。
这其中,最大使用功率确定电路(13)是放电灯从冷却状态开始点灯(所谓冷起动)等情况下在过渡区域确定供给功率值的最大值(或上限允许值)用的电路。而稳定功率调整电路(14)是对在稳定区域进行恒功率控制中的供给功率值进行微调所需要的电路。而已经知道,电压检测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等可以利用运算放大器构成(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平4-141988号公报等),因此省略其构成的说明。
在本结构中,修正放大器10的输出电压越大,则对放电灯提供的功率越增大,(修正放大器对直流电源电路3的输出电压进行调整,使其负侧输入电压等于基准电压Eref。),修正放大器10的输出电压经未图示的PWM控制部(是采用PWM控制用的通用IC等构成的电路,根据输入电压电平与锯齿波的比较结果,生成占空比(duty cycle)变化的脉冲信号。)和驱动电路等变换为对直流电源电路3内的开关元件(半导体元件)的控制信号。
又,图中A1~A4所示的箭头分别表示各部分对输入修正放大器10的输入电流产生影响的结果,箭头的方向是各部分产生的控制电流方向的基准。例如对于电压检测电路11(参照箭头A1)和最大使用功率确定电路13(参照箭头A4),这些控制电流的方向取从修正放大器10流出的方向,因此向该方向流动的电流值越大,则提供给放电灯的功率越大。与此相反,对于电流检测电路12(参照箭头A2)其控制电流的方向取流入修正放大器10的方向,因此向该方向流动的电流值越大,则提供给放电灯的功率越小。而对于稳定功率调整电路14产生的控制电流,则如两个箭头A3所示,不管是哪一个方向都能够进行功率调整,在从修正放大器10流出的方向进行调整时,在稳定区域的功率输出增大(在流入修正放大器10的方向进行调整时,在稳定区域的功率输出减小。)。
在过渡区域,利用电压检测电路11和电流检测电路12、最大使用功率确定电路13对控制电流的影响,根据该放电灯的点灯状态来决定提供给放电灯的功率。例如在放电灯所加的电压较低的情况下,对放电灯提供较大的功率(而从电压检测电路11指向最大使用功率确定电路13的箭头可知,该最大功率值要参照检测电压决定。),而如果流入放电灯的电流较大,则减小对放电灯的功率输出。另外,为了使提供给放电灯的功率更大,只要加大箭头A4所示方向的控制电流值即可。
图5表示最大使用功率确定电路中该电路输出级的结构例。
图中的信号“VSH”和“VSL”是表示依据各放电灯的电压检测信号和点灯时间信息(从点灯开始时刻起经过的时间)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的信号(是确定最大使用功率值用的控制信号,是生成作为限制放电灯电流用的信号,例如在过渡区域,在放电灯电压较低的情况下使输出功率增大,而随着放电灯的电压上升,使输出功率减小。)。信号“VSH”是表示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有关的信号,而信号“VSL”是表示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有关的信号。
信号VSH首先输入使用运算放大器的电压缓冲器15。亦即将信号VSH提供给运算放大器16的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16的输出端相连。
电压缓冲器15的输出端通过电阻17连接于理想二极管(该理想二极管电路具有与二极管理想特性等效的特性,使用实际的二极管和运算放大器构成,在图中只是以二极管的符号表示。)18的阴极,该理想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于未图示的修正放大器(对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进行功率控制)的负侧输入端上。即在过渡区域用于限制功率的控制电流在该图上沿箭头AH4表示的方向流动。
信号VSL的路径也与信号VSH的情况相同,信号VSL提供给构成电压缓冲器9的运算放大器20的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20的输出端相连。而该运算放大器20的输出端通过电阻21连接于理想二极管22的阴极上,该理想二极管18的阳极连接于未图示的修正放大器(对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进行功率控制)的负侧输入端上。即在过渡区域用于限制功率的控制电流在该图上沿箭头AL4表示的方向流动。
在本构成中,想要在过渡区域使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使用的功率增加时,只要通过设定电阻17的常数即可(即使电阻值减小。)。同样,要调整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使用的功率时,只要通过设定电阻21的常数即可。
还有,关于放电灯在稳定区域的恒功率控制,若设灯管电压为V,灯管电流为I,额定功率值为W,则众所周知,是进行控制使“V·I=W”的关系式成立,或与上不同,使根据直线近似得到的关系式“V+I=W”成立(为了能够更加近似起见,只要采用更复杂的电压检测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构成即可,利用许多折线近似恒功率曲线即可,但是需要考虑随着零件数目的增加而产生的缺点。)。
而在稳定区域,由于可以不考虑最大使用功率确定电路13产生的控制电流,因此进行控制使得电压检测电路11和电流检测电路12以及稳定功率调整电路14产生的控制电流之和为零安培(亦即在该状态下修正放大器的输入电压与基准电压保持一致,而在不一致时,例如输入电压低,则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增大,供给功率增大,反之如果输入电压增大,则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下降,供给功率则减小。)。
在图5的例子中,是对各放电灯分别产生对误差放大器的控制输出,而对于利用1个误差放大器的输出对供给两个放电灯的功率总和进行控制的实施形态,图4所示的结构必须按下述进行改变。
将上述电压检测电路11置换为检测两个放电灯所加电压值之和用的电压检测电路。
将上述电流控制电路12置换为检测流入两个放电灯的电流值之和用的电流检测电路。
要进行下述调整,即利用最大使用功率确定电路13和稳定功率调整电路14确定两个放电灯点灯时的使用功率总和,并且像上述那样利用设定电路元件常数的方法,对过渡区域的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使用的功率进行调整,使其大于照射交会车用光束放电灯使用的功率。
利用上述说明的方法,显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自由设定在过渡区域的放电灯使用的功率(在使用功率过大的情况下,放电灯的寿命会受到影响,还有电路元件发热等问题,而在使用功率小的情况下,则不能达到缩短起动时间这一预期的目的,因此关于设定范围自然要注意有一定的界限),但是从放电灯的寿命等方面看来,最好是需要进行功率控制的特定情况下进行该控制,这要比经常进行这样的功率控制好。
这个“特定情况”可以举出如下面所述的几种。例如一种是检测出对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有忽亮忽暗闪烁的指示信号时,另一种是需要以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作为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的代用光源使其在瞬间点亮时。
首先,忽亮忽暗闪烁点灯的指示信号(忽亮忽暗闪烁指示信号)的检测可以通过检测交会车操作时对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指示信号的导通时间及截止时间的长短进行判断。亦即,车辆驾驶员使用指示忽亮忽暗闪烁点灯用的操作手段9(包括设在方向盘附近的操作杆等操作构件、与其动作连动的开关等检测元件和电路),在使放电灯点亮及熄灯指示反复1个周期以上时,与此相应使检测信号在两个电平之间切换,采取这样的结构,在该信号满足下面所示的条件(A)及(B)时,判断为正在向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发出忽亮忽暗闪亮的指示。
(A)检测信号的导通期间的长度应该大于第1判断基准值(这一基准值记为“T1”),并且小于第2判断基准值(这一基准值记为“T2”)。
(B)检测信号的截止期间的长度应该大于第3判断基准基(这一基准值记为“T3”,并且小于第4判断基准值(这一基准值记为“T4”)。
图6表示利用忽亮忽暗闪烁点灯指示用的操作手段9得到的检测信号(一次检测信号)(SD)的波形,期间“TH”表示导通期间(图中表示为H电平期间)的长度,“TL”表示截止期间(图中表示为L电平期间)的长度。应该注意,这些期间所附的“H”、“L”表示信号电平的高低,而不是区别高强度光束及低强度光束的标志。
又,图7是表示检测信号SD的2值状态的示意图,模轴表示期间的长度,纵轴表示信号电平,为了便于说明,横轴上所示的判断基准值T1~T4全部取不同的值。
上述(A)的条件,即在T1≤TH≤T2中,设定下限值T1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噪声等引起的错误检测的影响。例如图7中的虚线23所示,在TH的长度小于T1的情况下,将被当作噪声等而忽略。即如果T1的值过于小,则由于噪声或与操作杆等偶然接触可能发生错误点亮指示,这种几率就比较大。
又,设定上限值T2的目的是为了与长时间点灯的状态相区别,如图7的虚线24所示,在TH的长度比T2长的情况下,判断为并不是对放电灯的忽亮忽暗闪烁点灯的指示,而是输出持续点灯的指示。因此,该值越大,两者越难以区别。
(B)的条件,即在T3≤TL≤T4的情况中,设定下限值T3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噪声等引起的错误检测的影响,例如图7中虚线25所示,在TL的长度小于T3的情况下,将被当作噪声而忽略。即T3的值如果过于小,则噪声等引起的错误检测的几率较大。
又,设定上限值T4的目的是为了与长时间的熄灭状态加以区别,如图7的虚线26所示,在TL的长度比T4长的情况下,判断为不是对放电灯发出忽亮忽暗闪烁点灯的指示,而输出持续熄灯的指示。因此,该值越大,两者越难以区别。
还有,关于这些条件的判断,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包含期间TH和TL的1个周期内只进行1次,另一种方法是在连续2个周期以上进行多次,从减少错误检测的观点出发,后者较为理想,但是若次数多,则到最后的判断为止要花费很多时间,因此,最好是以尽量少的次数来进行判断。
图8表示检测电路的一个例子27,是以数字逻辑电路构成的。
在本例中,所述检测信号SD的相位,定义为其H(高)电平期间表示对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的点灯指示,而其L(低)电平期间表示对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的熄灭指示。
该检测信号SD,分别提供给图的上部所示的2级D触发电路28、29和图的下部所示的2级D触发电路30、31。
首先,对于D触发电路28、29,检测信号SD提供给前级D触发电路28的D输入端,该触发电路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K)输入来自未图示的时钟信号发生电路的时钟信号(记为CLK)。而D触发电路28的Q输出向后级触发电路29的D输入端输出,同时送到2输入NAND(与非)门电路32的一个输入端。向D触发电路29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K)输入时钟信号CLK,该触发电路的Q输出被传送到2输入NAND门电路32的余下的输入端。而2输入NAND门电路32的输出信号被送到后级的计数器33的复位端(Reset),时钟信号CLK与从计数器33的输出端(Qn)得到的信号经2输入OR(或)门电路34提供给该计数器33的时钟信号输入端(在图中以CK并且在上方标以“-”的标记表示)。
计数器33的Qn输出被传送到2输入OR门电路35的一个输入端。该门电路的输出信号送到最后一级的计数器36的复位端(Reset)。还有,下述后级计数器38的输出信号送到2输入OR门电路35的另一输入端。
对于D触发电路30、31,检测信号SD提供给前级D触发电路30的D输入端子,该触发电路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K)输入时钟信号CLK。而D触发电路30的Q输出向后级的D触发电路31的D输入端输出, Q输出(即在图中以Q上方标以“-”的标记表示)被送到2输入NAND门电路37的一个输入端。向D触发电路31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K)输入时钟信号CLK,该触发电路的
Q输出(即在图中以Q上方标以“-”的标记表示)被送到2输入NAND门电路37的余下的输入端。而2输入NAND门电路37的输出信号被送到后级的计数器38的复位端(Reset),时钟信号CLK与从计数器38的输出端(Qn)得到的信号经2输入OR门电路39提供给该计数器38的时钟信号输入端(在图中以CK并且在上方标以“-”的标记表示)。
计数器38的输出信号被提供给所述2输入OR门电路35的余下的输入端,该信号与计数器33的输出信号的逻辑和得到的信号成为输往最后一级计数器36的复位信号。
又,NAND门电路32与37的输出信号被送到2输入OR门电路40,该门电路的输出信号再送到2输入OR门电路41的一个输入端。该2输入OR门电路41的另一个输入端输入从计数器36的输出端(Q2)输出的输出信号,该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计数器36的时钟信号输入端(在图中以CK并且在上方标以“-”的标记表示)。
本电路的判断结果是计数器36的输出端(Q2)的输出信号(记为“SO”。),该信号的电平为H电平的情况下,表示判断为正在对放电灯输出忽亮忽暗闪烁点灯的指示,在该信号电平为L电平的情况下,判断为未输出忽亮忽暗闪烁点灯的指示。
还有,所述计数器的输出Qn和Q2等表示级数(或级别),Qn表示第n级的输出,Q2表示第2级的输出。
在图8的电路中,所述第1判断基准值T1由D触发电路28、29确定。亦即NAND门电路32的输出在输入信号SD持续两个时钟脉冲保持H(高)电平时开始变成L(低)电平。而利用后级的计数器33的输出确定所述第2判断基准值,在信号SD导通期间TH的长度大于T2时,输出Qn为H电平信号,以此使最后一级计数器36复位,从输出端Q2输出L电平信号(SO=「L」)。而在信号SD导通期间TH的长度小于T2时,NADA门电路32的输出为H电平信号,在计数器33的输出Qn变成H电平之前复位,因此最后一级计数器36计数结束(count up)。
另一方面,上述第3判断基准值T3由D触发电路30、31确定,NAND门电路37的输出在输入信号SD持续两个时钟脉冲保持L(低)电平时开始变成L(低)电平状态。而利用后级的计数器38的输出确定所述第4判断基准值T4,在信号SD导通期间TL的长度大于T4时,输出Qn为H电平信号,以此使最后一级计数器36复位,从输出端子Q2输出L电平信号(SO=「L」)。而在信号SD导通期间TH的长度小于T4时,NADA门电路37的输出为H电平信号,在计数器38的输出Qn变成H电平之前复位,因此最后一级计数器36计数结束(count up)。
NAND门电路32、37的逻辑和输出作为时钟信号提供给最后一级计数器36,只要OR门电路35的输出信号为L电平信号,就计数结束,在计数结果动作完成时从该Q2输出H电平信号(SO=「H」)。
为了使这样得到的信号SO作用于所述功率控制,只要使用该信号对放电灯在过渡区域使用的功率进行控制即可,例如图9所示,对图5的构成进行一些修改即可。
在图9中,电阻42和模拟开关43(图中以简单符号表示,可以使用例如FET等构成。)的串联电路与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的功率控制有关的电压缓冲器15输出端所连接的电阻17并联,在信号SO为H电平信号的情况下,模拟开关43处于导通状态,使电阻17与电阻42并联连接,所以等效电阻比电阻17的电阻值小。
又,电阻44与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的功率控制有关的电压缓冲器19输出级中连接于理想二极管22阴极的电阻21串联连接(也就是在运算放大器20的输出端与电阻21之间插入电阻44),模拟开关45(图中以简单符号表示)与该电阻44并联连接。而信号SO通过NOT(非)门电路46提供给模拟开关45,在信号SO为H电平信号的情况下,模拟开关45处于截止状态,电阻21与电阻44串联连接,因此等效电阻值大于电阻21的电阻值。
于是,在本电路中理想二极管18、22与电压缓冲器15、19之间插入电阻的电阻值越小,则放电灯使用的功率越大,所以在信号SO为H电平时,也就是所述检测电路27检测出对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发出忽亮忽暗闪烁点灯的指示信号时,电阻17与电阻42处于并联连接状态,等效电阻减小,因此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使用的功率增加。另一方面,对于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由于电阻21与电阻44串联连接,等效电阻值大,所以该放电灯使用的功率减少。通过这样就能够对供给功率进行控制,也就是使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点灯时使用的功率大于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点灯时使用的功率。
又,在信号SO为L电平时,也就是所述检测电路27未检测出对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发出忽亮忽暗闪烁点灯的指示信号时,电阻42不与电阻17并联连接,因此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使用的功率取决于流入电阻17的电流。而模拟开关45处于导通状态,形成对电阻44的旁路,所以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使用的功率取决于流入电阻21的电流。
还有,在这一例子中,是在检测出对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发出忽亮忽暗闪烁点灯的指示时,使输入该放电灯的功率增大,而使输入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的功率减少,当然,在只是使输入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功率增加的情况下,不需要电阻44、模拟开关45、NOT门电路46。
下面对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由于某种原因而不能够点灯的情况下使用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作为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的代替光源瞬时点灯的情况进行说明。
为了检测出尽管对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发出点灯指示而该放电灯没有点灯的情况,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例如设置检测放电灯发光的光检测手段,根据其受光量小于阈值进行判断,或设置检测流入放电灯电流的电流检测手段,根据其检测电流小于阈值进行判断等。
在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没有点灯的情况下,生成使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点灯的指示信号,作为代用光源,这时进行控制使输入该放电灯的功率增加。例如在图9所示的电路构成中,用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代替点灯的指示信号置换信号SO,在该信号是H电平信号的情况下,模拟开关43导通,则电阻17与电阻42并联连接,则在以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代替作为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进行点灯时,可以缩短起动时间,因此可以缩短驾驶员视野暂时看清楚的时间。
从上面所述可知,采用权利要求1的发明,控制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的功率,使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点灯时使用的功率比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点灯时使用的功率大,这样能够在瞬间使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的光通量增强,迅速取得所需要的照明光量。
采用权利要求2的发明,在检测出对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发出忽亮忽暗闪烁点灯的指示信号时,使输入该放电灯的功率暂时增大,而在使该放电灯继续点灯的情况下,控制提供给放电灯的功率,不有意地增大提供的功率,以此可以防止放电灯缩短寿命,或减少电路元件发热。
采用权利要求3的发明,在检测对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发出忽亮忽暗闪烁点灯的指示信号时,减少误检的发生几率,通过这样来提高控制的可靠性。
Claims (3)
1.一种车辆用放电灯装置,具有相同额定值的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及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以及对这些放电灯进行点灯控制的点灯电路,其特征在于,
对提供的功率进行控制,使所述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点灯时使用的功率大于所述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点灯时使用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放电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出对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发出忽亮忽暗闪烁点灯的指示信号时,使该放电灯点灯时使用的功率大于照射交会车用光束的放电灯点灯时使用的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放电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关于指示忽亮忽暗闪烁点灯用的操作手段发生的信号,在检测出其导通时间的长度大于第1判断基准值,并且小于第2判断基准值,以及该信号的截止时间的长度大于第3判断基准值并且小于第4判断基准值时,判断为正在对照射行驶用光束的放电灯输出忽亮忽暗闪烁点灯的指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5746899A JP3878776B2 (ja) | 1999-09-10 | 1999-09-10 | 車輌用放電灯装置 |
JP257468/1999 | 1999-09-1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87931A true CN1287931A (zh) | 2001-03-21 |
CN1192920C CN1192920C (zh) | 2005-03-16 |
Family
ID=17306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012704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2920C (zh) | 1999-09-10 | 2000-09-11 | 车辆用放电灯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583570B1 (zh) |
JP (1) | JP3878776B2 (zh) |
CN (1) | CN1192920C (zh) |
DE (1) | DE10044194B4 (zh) |
FR (1) | FR2798336B1 (zh) |
GB (1) | GB235560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78459A (zh) * | 2010-08-20 | 2012-03-14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 放电灯点灯电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705490B2 (ja) * | 2002-02-14 | 2005-10-1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負荷駆動装置 |
JP4012755B2 (ja) | 2002-03-27 | 2007-11-21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車両用照明灯装置 |
FR2865884B1 (fr) * | 2004-02-02 | 2006-06-16 | Valeo Vision | Dispositif de regulation du flux des lampes halogenes pour dispositif d'eclairage et/ou de signalisation |
US6958581B2 (en) * | 2004-03-05 | 2005-10-25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High-intensity discharge lamp opera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high-intensity discharge lamp |
TWI265755B (en) * | 2004-05-04 | 2006-11-01 | Beyond Innovation Tech Co Ltd | Lamp duplexing protection device and its operational method |
US20060261757A1 (en) * | 2004-05-04 | 2006-11-23 | Huang Shih-Chung | Power-supplier duplexing operation apparatus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
CN100397197C (zh) * | 2004-05-13 | 2008-06-25 | 硕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灯管联动保护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US7265501B2 (en) * | 2005-03-11 | 2007-09-04 | Protection Services Inc. | Mobile light |
JP4586128B2 (ja) * | 2006-10-27 | 2010-11-24 | オムロ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照明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
DE102014217070A1 (de) * | 2013-08-28 | 2015-03-05 | Elmos Semiconductor Aktiengesellschaft | Vorrichtung zur Versorgung mindestens eines Verbrauchers mit elektrischer Energie bzw. zur Bereitstellung elektrischer Leistung für mindestens einen Verbraucher |
DE102015213291A1 (de) * | 2015-07-15 | 2017-01-19 | Automotive Lighting Reutlingen Gmbh |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ersten und einer zweiten Leuchteinheit eines Kraftfahrzeugs und Schaltungsanordnung |
JP2018147729A (ja) * | 2017-03-06 | 2018-09-2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放電灯駆動装置、光源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放電灯駆動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84154B2 (ja) * | 1989-02-16 | 1995-09-13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放電灯の制御装置 |
JPH038299A (ja) | 1989-06-02 | 1991-01-16 | Koito Mfg Co Ltd | 車輌用高圧放電灯の点灯回路 |
JPH0741816B2 (ja) | 1989-07-03 | 1995-05-10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車輌用前照灯装置 |
US5270620A (en) * | 1990-09-04 | 1993-12-14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High frequency resonant converter for operating metal halide lamps |
JP2587718B2 (ja) * | 1990-10-01 | 1997-03-05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車輌用放電灯の点灯回路 |
JPH05131870A (ja) * | 1991-11-13 | 1993-05-28 | Tdk Corp | 放電灯点灯装置 |
JPH05213109A (ja) * | 1992-01-31 | 1993-08-24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照明制御装置 |
JP3136451B2 (ja) | 1992-06-23 | 2001-02-19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車輌用放電灯の点灯回路 |
FR2697965B1 (fr) | 1992-11-06 | 1994-12-09 | Valeo Vision | Circuit d'alimentation et de commutation pour un projecteur pour véhicule mettant en Óoeuvre alternativement deux lampes à décharge. |
JP3197166B2 (ja) | 1994-09-02 | 2001-08-13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放電灯の点灯回路 |
SE503989C2 (sv) | 1995-01-16 | 1996-10-14 | Ultralux Ab |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att reglera strålkastare för fordon |
DE19632190A1 (de) | 1996-08-09 | 1998-02-12 | Bosch Gmbh Robert | Scheinwerferanlage für Fahrzeuge |
-
1999
- 1999-09-10 JP JP25746899A patent/JP387877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
- 2000-08-30 US US09/651,904 patent/US6583570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09-05 GB GB0021777A patent/GB2355603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09-07 DE DE10044194A patent/DE10044194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09-08 FR FR0011467A patent/FR2798336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09-11 CN CNB001270427A patent/CN119292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78459A (zh) * | 2010-08-20 | 2012-03-14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 放电灯点灯电路 |
CN102378459B (zh) * | 2010-08-20 | 2014-04-09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 放电灯点灯电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GB2355603B (en) | 2001-10-10 |
JP3878776B2 (ja) | 2007-02-07 |
GB0021777D0 (en) | 2000-10-18 |
DE10044194A1 (de) | 2001-03-22 |
FR2798336B1 (fr) | 2006-10-20 |
DE10044194B4 (de) | 2009-12-17 |
GB2355603A (en) | 2001-04-25 |
CN1192920C (zh) | 2005-03-16 |
FR2798336A1 (fr) | 2001-03-16 |
US6583570B1 (en) | 2003-06-24 |
JP2001080411A (ja) | 2001-03-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92920C (zh) | 车辆用放电灯装置 | |
CN108966409B (zh) | 车用灯具和光源的点亮电路 | |
CN106060996B (zh) | 点灯电路 | |
CN108882438B (zh) | 驱动电路、车用灯具 | |
US7414524B2 (en) | Lighting control circuit for vehicle lighting equipment | |
US7301284B2 (en) | Lighting control circuit for vehicle lighting equipment | |
CN1960588A (zh) | 车辆用灯具的点灯控制装置 | |
CN1197585A (zh) | 电子镇流器 | |
JP2009134933A (ja) | Led点灯装置および車両用前照灯 | |
CN1290381C (zh) | 无电极荧光灯调光系统 | |
SE1000801A1 (sv) | LED lampa | |
JP2008126958A (ja) | 可変負荷型点灯回路 | |
CN1703133A (zh) | 高压放电灯的点亮装置 | |
GB2355604A (en) | Discharge lamp device for vehicle | |
CN1169054A (zh) | 有输出调整电路的转换器 | |
CN1188303C (zh) | 车辆用放电灯装置 | |
JPS5855015B2 (ja) | 輝度レベル調整装置 | |
CA2614004A1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high-pressure discharge lamp | |
CN2852595Y (zh) | 切换式发光单元控制装置及控制器 | |
JP2006073399A (ja) | 車両用灯具の点灯制御回路 | |
CN221784376U (zh) | 一种电阻式远近光灯驱动电路、led驱动系统及车灯 | |
CN218616437U (zh) | 一种两灯式汽车远近光灯控制电路 | |
CN215069717U (zh) | 防开关进水误动作的保护装置及阻抗处理电路 | |
WO2022225028A1 (ja) | 車両用灯具 | |
WO2019187325A1 (ja) | 車両用ランプ駆動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