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6078C - 显示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便携式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便携式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86078C CN1286078C CNB018022901A CN01802290A CN1286078C CN 1286078 C CN1286078 C CN 1286078C CN B018022901 A CNB018022901 A CN B018022901A CN 01802290 A CN01802290 A CN 01802290A CN 1286078 C CN1286078 C CN 1286078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substrate
- record
- display device
- mobile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4—Drivers integrated on the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1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semiconductor
- G02F2202/104—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semiconductor poly-Si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89—Details of voltage level shifters arranged for use in a driving circu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形成了多个像素(11)呈矩阵状排列的像素部(12)和对此像素部(12)为写入像素信号而进行驱动的驱动系统(13,14)的第1基片;与第1基片相对配置的第2基片;保持在这些基片之间的液晶层,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将控制驱动系统(13,14)的控制系统(23,24,25),用COG方法以半导体芯片的形式安装在第1基片上,来实现整个装置的薄型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特别涉及的是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或电致发光(EL:electroluminescence)显示器等显示装置,及以此作为显示部使用的便携式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电视接收机、计算机以及便携式终端等的显示装置,薄型且低电耗的平板显示被广泛应用。作为这种平板显示而广为人知的是,在玻璃基片等透明绝缘基片(面板)上,作为开关元件,将使用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的多个像素排列成矩阵状,将与液晶或电致发光等具有电光学效应的物质进行组合的有源像素(active matrix)型显示装置。
作为这种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广为人知的是具有如下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将现有的为驱动像素部而在基片上形成的外部电路中的一部分,用与(像素相连接的)有源元件相同的辅助型TFT组成,其余的外部电路用半导体芯片构成(参照特开平4-242724号公报)。
在上述公报中记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如图12所示,在部分外部电路101形成的透明绝缘基片102和与此相对配置的透明绝缘基片(相对基片)103之间保持着液晶层104。该装置采用的是由半导体芯片构成外部电路,即将IC芯片105安装在与透明绝缘基片102外部电路101对置的面上,并使用软电缆106与外部电路101进行电的连接。
从图12明显可知,具有这种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tb,要多出IC芯片105及软电缆106之和的厚度ta(例如,1毫米左右)。因此,将液晶显示装置用于显示部的器件的厚度也就变厚了。特别是便携式终端装置,例如便携式电话机,要求装置本身薄型化,如果用于便携式电话机显示部分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tb过厚,就会妨碍电话机本身的薄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根据上述技术背景及需求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使整个装置的薄型化成为可能的显示装置,及利用该显示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形成了多个像素呈矩阵状排列的像素部和对此像素部为写入像素信号而进行驱动的驱动系统的第1基片;对第1基片保持规定间隔并相对配置的第2基片;保持在第1及第2基片之间的具有电光学效应的物质层,其具有控制驱动系统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是半导体芯片,在第1基片上形成。该显示装置用于便携式电话机等便携式终端的显示部。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及使用该显示装置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由于在形成驱动系统的基片上,用半导体芯片形成控制该驱动系统的控制系统,所以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不依赖于半导体芯片的厚度。因此,可以实现显示装置整体的薄型化,进而实现使用该装置作为显示部的便携式终端的薄型化。
本发明还包括:
一种显示装置,具备形成了多个像素呈矩阵状排列的像素部和对此像素部为写入像素信号而进行驱动的驱动系统的第1基片;对上述第1基片保持规定间隔并相对配置的第2基片;保持在上述第1基片及上述第2基片之间的具有电光学效应的物质层,其特征在于:
具有控制上述驱动系统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是半导体芯片,在上述第1基片上形成,
上述半导体芯片与上述驱动系统形成在同一平面上,
作为上述控制系统的上述半导体芯片的厚度,低于密封上述第1基片与上述第2基片之间的部件及上述第2基片的厚度之和。
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一种显示装置作为显示部,该显示装置具备形成了多个像素呈矩阵状排列的像素部和对此像素部为写入像素信号而进行驱动的驱动系统的第1基片;对上述第1基片保持规定间隔并相对配置的第2基片;保持在上述第1基片及上述第2基片之间的具有电光学效应的物质层,其中
控制上述驱动系统的控制系统是半导体芯片,在上述第1基片上形成,
上述半导体芯片与上述驱动系统形成于同一平面上,
作为上述控制系统的上述半导体芯片的厚度,低于密封上述第1基片与上述第2基片之间的部件及上述第2基片的厚度之和。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由本发明所得到的具体益处,可以从下面说明的实施例说明中更进一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子的方框电路图。
图2是表示模拟点顺序驱动方式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垂直驱动器例子的方框电路图。
图3是表示模拟点顺序驱动方式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水平驱动器结构例子的方框电路图。
图4A、图4B是表示多晶硅TFT断面构造的断面图,图4A表示底层栅极结构的情形,图4B表示顶层栅极结构的情形。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断面图。
图6是表示透明绝缘基片上的电路部分与IC芯片的电连接部分构造的断面图。
图7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时分驱动方式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时分驱动方式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中水平驱动器例子的方框电路图。
图9是表示时分开关部例子的电路图。
图10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其它例子的方框电路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外观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来解释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便携式终端装置。
首先列举将本发明用于模拟点顺序驱动方式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实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的结构为:将多个像素11排列成矩阵形式而成的像素部(有效像素区域)12,以行为单位顺序选择像素部12的各个像素11的垂直驱动器13,将像素信号写入以行为单位选择的各个像素11的水平驱动器14以及控制这些驱动器13、14的控制系统15安装在LCD面板16上。
LCD面板16具有的结构为:有二块透明绝缘基片(例如,玻璃基片)和以规定间隔相对配置的基片之间的液晶层,像素部12中,在其中一块基片上m行栅极线(垂直选择线)17-1~17-m和n列信号线(源线)18-1~18-n布线成矩阵形式。像素11配置在栅极线17-1~17-m与信号线18-1~18-n的各个交叉部分。
每个像素11由下列部分组成:作为像素晶体管的多晶硅TFT 19,其栅电极与栅极线17-1~17-m相连接,源电极与信号线18-1~18-n相连接;液晶元件(液晶电容)20,其像素电极与该TFT 19的漏电极相连接;辅助电容21,其电极之一与TFT 19的漏电极相连接。
在该像素结构中,液晶元件20起电容的作用。该电容产生于在TFT19形成的像素电极与对此形成的相对电极之间。该液晶元件20的相对电极和辅助电容21的另一个电极共同连接于共用线22。作为共用电压VCOM,对共用线22供给规定的直流电压。
这里,作为驱动液晶元件20的方法,使用了将共用电压VCOM按1水平期间(1H)进行反转的所谓公共反转驱动法。通过使用该公共反转驱动法,由于每1H反转共用电压VCOM的极性,所以为将像素信号写入各像素11的水平驱动器14的动力供应电压可以降低,从而有助于降低整个装置的功率消费。
如图2所示,垂直驱动器13由移位寄存器31,电平移动器32和栅极缓冲器33组成。当垂直起动脉冲VST输入时,移位寄存器31以与垂直时钟(clock)VCK同步的方式,顺序传输该垂直起动脉冲VST,从而作为移位脉冲从各转送级顺序输出。
电平移动器32将由移位寄存器31的各转送级(transmissionstage)输出的移位脉冲升压(boost)后供给栅极缓冲器33。栅极缓冲器33将由电平移动器32升压的移位脉冲作为垂直扫描脉冲,顺序供给像素部12的栅极线17-1~17-m,并按行用选择驱动的方式对像素部12的各像素11进行垂直扫描。
如图3所示,水平驱动器14由移位寄存器34,电平移动器35,数据锁存器电路36,D/A转换器37和缓冲器38组成。当水平起动脉冲HST输入时,移位寄存器34以与水平时钟HCK同步的方式,顺序传输水平起动脉冲HST,作为来自各转送级的移位脉冲顺序输出,并进行水平扫描。
电平移动器35将由移位寄存器34的各转送级输出的移位脉冲升压后供给数据锁存器电路36。数据锁存器电路36通过电平移动器35响应由移位寄存器34供给的移位脉冲,并顺序锁定输入的规定比特的数字图像数据data。采用基准电压选择型的D/A转换器37,将锁定于数据锁存器电路36的数字图像数据转换成模拟图像信号,并通过缓冲器38供给像素部12的信号线18-1~18-n。
此外,如图1所示,控制垂直驱动器13和水平驱动器14的控制系统15,由定时控制器(timing controller,TC)23、基准电压生成源24以及DC-DC转换器25等组成。这些电路与像素部12安装在同一基片上,即在LCD面板16上安装着垂直驱动器13和水平驱动器14。
在该控制系统15中,例如,来自外部电源部(无图示)的电源电压VDD,来自外部CPU(无图示)的数字图像数据data,来自外部时钟发生器(无图示)的时钟CLK,分别通过未图示的TCP(tape carrierpackage)输入到定时控制器23中。
此外,在本例中,虽然CPU、存储图像数据的存储器或时钟发生器设置在LCD面板16的外部,但是,其中至少有一个作为控制系统15的一部分,可以安装在LCD面板16上。
定时控制器23在进行定时控制的同时,分别将垂直起动脉冲VST、垂直时钟VCK等时钟信号以及各种控制信号供给垂直驱动器13,将水平起动脉冲HST、水平时钟HCK等时钟信号、各种控制信号以及数字图像数据data供给水平驱动器14。
基准电压生成源24,产生具有互不相同电压值的多个基准电压,并将这些基准电压供给水平驱动器14的基准电压选择型D/A转换器37作为其基准电压。DC-DC转换器25将低电压的直流电压(低电压)转换成两种以上的高直流电压(高电压),并将其供给垂直驱动器13,水平驱动器14以及基准电压生成源24等各回路。
在上述模拟点顺序驱动方式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中,构成垂直驱动器13和水平驱动器14的晶体管是TFT,特别地,是与像素部12的像素晶体管相同的多晶硅TFT。它形成于与像素部12相同的透明绝缘基片上,并且在液晶层用密封材料密封的区域内。在这种情形,由于多晶硅迁移率的原因,垂直驱动器13和水平驱动器14的驱动频率的动作范围(movement range)被限定在10MHz以下。
在作为像素部12的像素晶体管及组成驱动系统的晶体管而使用的多晶硅TFT中,有如下两种结构:栅电极配置在氧化膜之下的底层栅极(bottom gate)结构和栅电极配置在氧化膜之上的顶层栅极(topgate)结构。这些多晶硅TFT的横断面结构如图4A和图4B所示。
在如图4A所示的底层栅极结构TFT中,栅电极42形成于玻璃基片41之上,在栅电极42之上有栅极氧化膜43,然后是多晶硅层44,再往上是层间绝缘膜45。此外,在栅电极42侧面的栅极绝缘膜43上,形成了由N+扩散层构成的源区域46和漏区域47。源区域46和漏区域47分别与源电极48和漏电极49相连接。
在如图4B所示的顶层栅极结构TFT中,多晶硅层52形成于玻璃基片51之上,在多晶硅层52之上有栅极氧化膜53,然后是栅电极54,再往上是层间绝缘膜55。此外,在多晶硅层52侧面的玻璃基片51上,形成了由N+扩散层构成的源区域56和漏区域57。源区域56和漏区域57分别与源电极58和漏电极59相连接。
另一方面,控制系统15的定时控制器23、基准电压生成源24和DC-DC转换器25由单晶硅集成化。使用COG(chip on glass)法将该硅IC安装在与垂直驱动器13和水平驱动器14相同的平面上,即垂直驱动器13和水平驱动器14形成的基片(透明绝缘基片)上。由单晶硅形成的硅IC能在100MHz运转。
如上所述,由于多晶硅TFT用来构成垂直驱动器13和水平驱动器14的低速驱动且分散特性显著的电路部分,而且使用多晶硅TFT的电路部分被密封在像素部12的封闭空间中。因此,可以防止由于Na+离子混入而引起的TFT阀值电压移位,从而提高可靠性。这时,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方面,由于TFT与液晶元件(液晶层)相比薄得可以忽略不计,因此,TFT不会成为使液晶显示装置自身厚度增加的原因。
另一方面,高速驱动的电路部分或分散特性小的电路部分,即对于控制系统15的定时控制器23、基准电压生成源24以及DC-DC转换器25,进行单晶硅集成化,并安装在与垂直驱动器13和水平驱动器14相同的基片上。这时,液晶显示装置的横断面如图5所示。
在图5中,如上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如下部分:形成垂直驱动器13等的透明绝缘基片61,与其相对配置的透明绝缘基片(相对基片)62,以及保持在61和62之间并用密封材料64密封的液晶层63。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将控制系统15集成化而成的IC芯片65使用COG方法安装在已形成了垂直驱动器13等的透明绝缘基片61上。
图6表示,透明绝缘基片61上的电路部分和IC芯片65之间电连接部分的结构。在图6中,IC芯片65的电路部分652形成于硅基片651上,电路部分652与外部接线匪子(缓冲材料)653电连接。该外部接线匪子653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66与透明绝缘基片61上的电路配线,例如,铝配线611电连接。而且,在透明绝缘基片61与IC芯片65之间存在层间绝缘膜67。
这样,将IC芯片65安装在透明绝缘基片61上时,就IC芯片本身而言,由于制作时,在硅IC上形成了保护层,其可靠性不成问题。此外,由于是COG结构,对与透明绝缘基片61相连接部分的金属材料有必要提高可靠性。为此,在透明绝缘基片61上形成IC芯片后,制作一个覆盖IC芯片65和透明绝缘基片61的硅树脂保护层。
在上述安装结构中,IC芯片65的厚度t1(约0.7毫米)小于对面的透明绝缘基片62与密封材料64之和的厚度t2。因此,由于液晶显示装置整体的厚度t3不依赖于IC芯片65的厚度t1,所以有可能使液晶显示装置薄型化。即透明绝缘基片61、透明绝缘基片62以及密封材料64的厚度之和t3是液晶显示装置本身的厚度。
此外,由于将外部电路集成化,并将IC芯片安装在透明绝缘基片61上,所以与LCD面板16的外部电路进行电连接的部分可以减少。因此,有可能提高LCD面板16对机械振动等的可靠性,并减少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接触不良。
在安装组件中,用COG法安装的IC芯片65的机械强度容易低于形成像素部12的液晶元件部分的粘合强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IC芯片65的厚度t1设定在透明绝缘基片62与密封材料64之和的厚度t2以下,更可取地设定在比t2更薄的范围,这样的结构使得从外部很难对IC芯片65加力。
此外,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除了使装置本身薄型化外,为了使装置本身轻量化,作为透明绝缘基片61和62的基片材料,使用了PET(polyethylene telephtalete)或PES(polyethersulfone)等有机材料。
作为透明绝缘基片61和62的基片材料的组合,有如下4种情形。情形1,将硅氧化物用作透明绝缘基片61和62的基片材料。情形2,将硅氧化物用作透明绝缘基片61的基片材料,将PET或PES等有机材料用作透明绝缘基片62的基片材料。情形3,将PET或PES等有机材料用作透明绝缘基片61和62的基片材料。情形4,将PET或PES等有机材料用作透明绝缘基片61的基片材料,将硅氧化物用作透明绝缘基片62的基片材料。
在情形1~情形4的基片材料组合中,情形3的组合,即将PET或PES等有机材料用作透明绝缘基片61和62的基片材料,由于对应的材料重量非常轻,对于液晶显示装置本身的薄型化和轻量化最为有效。
尽管上述例子是将本发明用于模拟点顺序驱动方式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来进行说明的,但是,本发明不仅局限于此。如下所述,本发明同样适用于所谓时分驱动方式(选择转换开关系统)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
图7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时分驱动方式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构成例子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时分驱动方式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如下:由多个像素71排列成矩阵形式而成的像素部72,以行为单位顺序选择像素部72的各个像素71的垂直驱动器73,将像素信号写入以行为单位选择的各个像素71的水平驱动器74,用于时分的时分开关部75,控制垂直驱动器73、水平驱动器74或时分开关部75的控制系统76,以及安装像素部72、垂直驱动器73、水平驱动器74、时分开关部75和控制系统76的LCD面板77。
每个像素71由以下各部分组成:栅电极与各条栅极线78-1~78-m相连接,而源电源与各条信号线79-1~79-n相连接的多晶硅TFT80,像素电极与TFT80的漏电极相连接的液晶元件81,一个电极与TFT80的漏电极相连接的辅助电容82。在各像素71中,液晶元件81的相对电极与辅助电容82的另一个电极共同连接于共用线83。作为共用电压VCOM,对共用线83供给规定的直流电压。
下面解释时分驱动方法。所谓时分驱动方法是,将像素部72相互邻近的多条信号线分割为1个单位(块,block),将供给1分割块内多条信号线的信号电压,按时间顺序从水平驱动器74的各输出端钮输出,同时设置将多条信号线作为1个单位的时分开关部75,时分开关部75将从水平驱动器74输出的时间序列信号电压按时分采样,并顺序提供给多条信号线的驱动方法。
为了实现时分驱动,水平驱动器74以多条信号线为1个单位,将信号电压按时间顺序输出给这些信号线。图8表示水平驱动器74的一个构成例。
如图8所示,水平驱动器74由下列各部分组成:移位寄存器84,一组取样开关85,电平移动器86,数据锁存器电路87和D/A转换器88。在本例中,水平驱动器74采用5位数字图像数据data 1~data 5,电源电压Vdd和Vss来自移位寄存器84的位移方向的两侧。
在图8所示的水平驱动器74中,当水平起动脉冲HST输入时,移位寄存器84以与水平时钟HCK同步的方式,顺序传输水平起动脉冲HST,作为来自各转送级的移位脉冲顺序输出,并进行水平扫描。取样开关组85中的各取样开关,响应从移位寄存器84顺序输出的移位脉冲(抽样脉冲),顺序检验输入的数字图像数据data 1~data 5。
例如,电平移动器86将取样开关组85检验的5V数字数据升压为液晶驱动电压的数字数据。数据锁存器电路87是存储器,它存储在电平移动器86升压的1H的数字数据。D/A转换器88采用基准电压选择型结构,它将从数据锁存器电路87输出的1H的数字图像数据转换成模拟图像信号后输出。
作为水平驱动器74,使用所谓的纵行反转驱动方式。为了实现纵行反转驱动,水平驱动器74输出依赖于各输出端钮是奇数或偶数而进行电位反转的信号电压,并在每个区段对信号电压的极性进行反转。纵行反转驱动方式是一种,在垂直方向上相邻像素间具有相同的极性,并使像素的极性状态在每个区段上反转的驱动方式。注意,水平驱动器74也可以对应1H共用(VCOM)反转驱动。
另一方面,时分开关部75是由模拟开关(传输开关)构成的,它将从水平驱动器74输出的时间序列信号电压按时分进行采样。时分开关部75的具体构成例,如图9所示。注意,时分开关部75是对水平驱动器74的各个输出设置的。在本例中,对应于R(红)、G(绿)、B(蓝)进行3时分驱动。
时分开关部75是由PchMOS晶体管和NchNOS晶体管并联而成的CMOS结构的模拟开关75-1、75-2和75-3组成的。在本例中,作为模拟开关75-1、75-2和75-3,虽然使用了CMOS结构的开关,也可以使用PMOS或NMOS结构的开关。
在时分开关部75中,3个模拟开关75-1、75-2和75-3的各输入端钮共同连接,各输出端钮分别与3条信号线79-1、79-2和79-3的各一端相连接。而且,对模拟开关75-1、75-2和75-3的各输入端钮,供给以时间序列方式从水平驱动器74输出的信号电位。
此外,配置着总计6根控制线89-1~89-6,平均每个模拟开关2根。而且,模拟开关75-1的2个控制输入端,即CMOS晶体管的各栅极连接于控制线89-1和89-2,模拟开关75-2的两个控制输入端连接于控制线89-3和89-4,模拟开关75-3的两个控制输入端连接于控制线89-5和89-6。
对于6根控制线89-1~89-6,为顺序选择3个模拟开关75-1,75-2,75-3的栅极选择信号S1~S3,XS1~XS3,由下述定时控制器90(参见图7)提供。其中,栅极选择信号XS1-XS3是栅极选择信号S1~S3的反转信号。
栅极选择信号S1~S3和XS1~XS3顺序接通3个模拟开关75-1、75-2和75-3,使与水平驱动器74输出的时间序列信号电压同步。因此,模拟开关75-1、75-2和75-3将水平驱动器74输出的时间序列信号电压,按1H期间3时分的方式采样,分别供给相应的信号线79-1、79-2和79-3。
此外,在图7中,控制垂直驱动器73、水平驱动器74及时分开关部75的控制系统76,包括定时控制器90、基准电压生成源91以及DC-DC转换器92等,这些电路与像素部72安装在同一基板上,即在LCD面板77上安装着垂直驱动器73、水平驱动器74及时分开关部75。
在该控制系统76中,例如,来自外部电源部(无图示)的电源电压VDD,来自外部CPU(无图示)的数字图像数据data,来自外部时钟发生器(无图示)的时钟CLK,分别通过TCP(无图示)输入到定时控制器90中。
此外,在本例中,虽然CPU、存储图像数据的存储器或时钟发生器设置在LCD面板77的外部,但是,可以将其中的至少一个作为控制系统76的一部分,通过将控制系统76集成为单晶硅IC(COG),安装在LCD面板77上。
而且,除CPU、存储器或时钟发生器外,各种控制电路中的至少一个,诸如,用于LCD的光源控制电路,LCD(或EL)显示用图形控制器,更进一步,无线电通信电路,电池控制电路等,在使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作为后述便携式电话机的显示部时,可以将其作为控制系统76的一部分,集成为单晶硅IC,并安装在LCD面板77上。
这里,用于LCD的光源控制电路是控制LCD的背部照明或前部照明的电路,并不给便携式电话机待机时的光源(发光二极管,荧光二极管)提供电源。但是,具有为便携式电话机的输入操作提供电源的功能。用于LCD(或EL)显示的图形控制器是将无线电通信电路提供的图像数据转换成在LCD或EL图像区域可以显示的图像形式的电路,例如,转换成水平160像素×垂直160像素的显示形式。
无线电通信电路是用于通信的电路,它接收以电磁波形式传送的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并将它们转换成作为电信号的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输出。在不使用时,电池控制电路经过一定的时间自动地使CPU、LCD(或EL)面板和图形控制器的时钟低速运转以降低功率消耗。同时,当该显示装置用作便携式电话机的显示部分时,CPU还具有将便携式电话机进行按钮操作时的输入信息转换成数字数据的功能。
定时控制器90在进行定时控制的同时,分别将垂直起动脉冲VST、垂直时钟VCK等时钟信号以及各种控制信号供给垂直驱动器73,将水平起动脉冲HST、水平时钟HCK等时钟信号、各种控制信号以及数字图像数据data供给水平驱动器74,并将前述栅极选择信号S1~S3,XS1~XS3供给时分开关部75。
基准电压生成源91,产生具有互不相同电压值的多个基准电压,并将这些基准电压供给水平驱动器74的基准电压选择型D/A转换器87作为其基准电压。DC-DC转换器92将低电压的直流电压(低电压)转换成两种以上的高直流电压(高电压),并将其供给垂直驱动器73、水平驱动器74以及基准电压生成源91等各回路。
在上述结构的时分驱动方式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中,构成垂直驱动器73和水平驱动器74的晶体管,以及组成时分开关部75的各模拟开关是TFT,特别地,是与像素部72的像素晶体管相同的多晶硅TFT。它形成于与像素部72相同的透明绝缘基片上,并且在液晶层用密封材料密封的区域内。
另一方面,控制系统76的定时控制器90、基准电压生成源91以及DC-DC转换器92用单晶硅集成化。硅IC用COG方法安装在与垂直驱动器73和水平驱动器74相同的平面上,即形成垂直驱动器73和水平驱动器74的基片上。
如上所述,多晶硅TFT用来构成垂直驱动器73、水平驱动器74以及时分开关部75的低速驱动且分散特性显著的电路部分,而高速驱动的电路部分或分散特性小的电路部分,即对于控制系统76的定时控制器90、基准电压生成源91以及DC-DC转换器92,由于进行了单晶硅集成化,并安装在与垂直驱动器73和水平驱动器74相同的基片上,因此,可以得到与前述模拟点顺序驱动方式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相同的作用效果。
在本例中,虽然定时控制器90、基准电压生成源91和DC-DC转换器92安装在垂直驱动器72一侧,但是,如图10所示,也可以将定时控制器90、基准电压生成源91和DC-DC转换器92与水平驱动器73集为一体进行单晶硅IC(COG),并将IC98安装在LCD面板77上。
这样,垂直驱动器72一侧的,由定时控制器90、基准电压生成源91和DC-DC转换器92占据的面积区域变得不需要了,因此,LCD面板77在水平方向的框架宽度可以减少相应的占据面积。因此,将这种配置用于希望减少水平方向框架宽度的显示装置时也是有用的。
在这种情形,除定时控制器90、基准电压生成源91以及DC-DC转换器92外,如上所述,很明显,也可以将CPU、存储器或时钟发生器,更进一步,将用于LCD的光源控制电路,用于LCD(或EL)显示的图形控制器,用于电话的无线电通信电路以及电池控制电路等各种控制电路中的至少一个与水平驱动器73集为一体进行单晶硅IC化。
此外,虽然上述各具体例子是将本发明应用于具有电光学效应的物质——液晶,并以使用液晶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是,本发明同样适用于使用电致发光的EL显示装置等其它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除了用于个人电脑、文字处理机等OA设备和电视接收机等的显示器外,还可以适用于正在进行装置本身薄型化的便携式电话机或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PAD)等便携式终端装置的显示部分。
图1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如便携式电话机外观的侧视图。
如图11所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由如下各部分组成:在装置外壳93的正面从上至下顺序配置着,话筒部94,显示部95,操作部96以及扩音器部97。在这样构成的便携式电话机中,例如,显示部95使用了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使用了上述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
这样,由于在便携式电话机等便携式终端装置中,作为显示部95使用了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能够使装置本身薄型化。因此,具有使便携式终端的装置本身薄型化的优点。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由于通过在形成驱动系统的基片上,用半导体芯片形成控制该驱动系统的控制系统,从而显示装置整体的厚度不依赖于半导体芯片的厚度,因此,可以使显示装置的整体薄型化,并且可以使利用此装置作为显示部分的便携式终端装置薄型化。
Claims (16)
1.一种显示装置,具备形成了多个像素呈矩阵状排列的像素部和对此像素部为写入像素信号而进行驱动的驱动系统的第1基片;对上述第1基片保持规定间隔并相对配置的第2基片;保持在上述第1基片及上述第2基片之间的具有电光学效应的物质层,其特征在于:
具有控制上述驱动系统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是半导体芯片,在上述第1基片上形成,
上述半导体芯片与上述驱动系统形成在同一上述第1基片的平面上,
作为上述控制系统的上述半导体芯片的厚度,低于密封上述第1基片与上述第2基片之间的部件及上述第2基片的厚度之和。
2.权利要求1记载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像素部的像素晶体管及构成上述驱动系统的晶体管是薄膜晶体管。
3.权利要求2记载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薄膜晶体管由多晶硅制成。
4.权利要求2记载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薄膜晶体管与上述物质层一起,密封于上述第1基片与上述第2基片之间。
5.权利要求1记载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半导体芯片是用COG方法安装的。
6.权利要求1记载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基片及上述第2基片的至少一方由硅氧化膜或有机材料制成。
7.权利要求1记载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物质层是液晶层。
8.权利要求1记载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物质层是电致发光层。
9.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一种显示装置作为显示部,该显示装置具备形成了多个像素呈矩阵状排列的像素部和对此像素部为写入像素信号而进行驱动的驱动系统的第1基片;对上述第1基片保持规定间隔并相对配置的第2基片;保持在上述第1基片及上述第2基片之间的具有电光学效应的物质层,其中
控制上述驱动系统的控制系统是半导体芯片,在上述第1基片上形成,
上述半导体芯片与上述驱动系统形成于同一平面上,
作为上述控制系统的上述半导体芯片的厚度,低于密封上述第1基片与上述第2基片之间的部件及上述第2基片的厚度之和。
10.权利要求9记载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像素部的像素晶体管及构成上述驱动系统的晶体管是薄膜晶体管。
11.权利要求10记载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薄膜晶体管由多晶硅制成。
12.权利要求9记载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薄膜晶体管与上述物质层一起,密封于上述第1基片与上述第2基片之间。
13.权利要求9记载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半导体芯片是用COG方法安装的。
14.权利要求9记载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基片及上述第2基片的至少一方由硅氧化膜或有机材料制成。
15.权利要求9记载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物质层是液晶层。
16.权利要求9记载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物质层是电致发光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71700/00 | 2000-06-08 | ||
JP2000171700A JP4649706B2 (ja) | 2000-06-08 | 2000-06-08 | 表示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携帯端末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86255A CN1386255A (zh) | 2002-12-18 |
CN1286078C true CN1286078C (zh) | 2006-11-22 |
Family
ID=18674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180229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6078C (zh) | 2000-06-08 | 2001-06-07 | 显示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便携式终端装置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193677B2 (zh) |
EP (1) | EP1248249B1 (zh) |
JP (1) | JP4649706B2 (zh) |
KR (2) | KR100886885B1 (zh) |
CN (1) | CN1286078C (zh) |
NO (1) | NO326236B1 (zh) |
TW (1) | TWI288288B (zh) |
WO (1) | WO200109529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30068415A (ko) * | 2002-02-14 | 2003-08-21 | 샤프 가부시키가이샤 | 표시장치, 전자기기 및 카메라 |
TW200407834A (en) * | 2002-09-17 | 2004-05-16 | Seiko Epson Corp | Optoelectronic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o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machine |
US20040125272A1 (en) * | 2002-12-30 | 2004-07-01 | Chung David B. | Flat panel display with polymer memory provided thereon |
JP2005031661A (ja) * | 2003-06-20 | 2005-02-03 |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表示装置 |
JP4651926B2 (ja) * | 2003-10-03 | 2011-03-16 |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 画像表示装置 |
US20050083455A1 (en) * | 2003-10-16 | 2005-04-21 | Chung David B. | Spatially integrated display and memory system |
US7427985B2 (en) | 2003-10-31 | 2008-09-23 | Au Optronics Corp. | Integrated circuit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US7830348B2 (en) * | 2003-12-11 | 2010-11-09 |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 Integrated circuit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WO2006038253A1 (ja) * | 2004-09-30 | 2006-04-13 | Fujitsu Limited | 液晶表示装置 |
TWI288850B (en) * | 2005-02-04 | 2007-10-21 |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 Display module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US20060232579A1 (en) * | 2005-04-14 | 2006-10-19 | Himax Technologies, Inc. | WOA panel architecture |
TWI319553B (en) | 2005-05-13 | 2010-01-11 | Au Optronics Corp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
EP1998374A3 (en) | 2005-09-29 | 2012-01-18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oxide semiconductor lay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DE102006005677B4 (de) * | 2006-01-30 | 2015-12-31 |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 Kochfeld |
JP5057321B2 (ja) | 2006-03-14 | 2012-10-24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ウェスト |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09139774A (ja) * | 2007-12-10 | 2009-06-25 | Hitachi Displays Ltd | 表示装置 |
TWI420480B (zh) * | 2009-05-19 | 2013-12-21 | Au Optronics Corp | 光電裝置及其顯示器 |
JP5370189B2 (ja) * | 2010-02-04 | 2013-12-1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5664146B2 (ja) * | 2010-11-10 | 2015-02-0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情報表示端末 |
KR102197826B1 (ko) * | 2014-09-03 | 2021-01-0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CN106412379B (zh) * | 2016-09-20 | 2019-02-15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液晶电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NL7906695A (nl) * | 1979-09-07 | 1981-03-10 | Philips Nv | Weergeefinrichting. |
JPS60238817A (ja) * | 1984-05-12 | 1985-11-27 | Citizen Watch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791422B2 (ja) * | 1990-12-25 | 1998-08-27 | 株式会社 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 |
US5849601A (en) | 1990-12-25 | 1998-12-15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JPH07134279A (ja) * | 1993-11-12 | 1995-05-23 | Sharp Corp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
JPH07209672A (ja) * | 1993-12-03 | 1995-08-11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 非発光型ディスプレーを有する電子装置 |
JP3402400B2 (ja) * | 1994-04-22 | 2003-05-06 |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 半導体集積回路の作製方法 |
JPH0836190A (ja) * | 1994-07-21 | 1996-02-06 | Hitachi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JP3715996B2 (ja) * | 1994-07-29 | 2005-11-1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液晶表示装置 |
JP3889066B2 (ja) * | 1994-11-05 | 2007-03-07 |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 半導体装置の作製方法 |
JP3593198B2 (ja) * | 1995-12-20 | 2004-11-24 |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 フラットパネル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液晶パネル |
KR100195501B1 (ko) * | 1995-11-30 | 1999-06-15 | 김영남 | 레치형 전송기를 이용한 평판 표시기 데이타 구동 장치 |
US6040827A (en) * | 1996-07-11 | 2000-03-21 | Hitachi, Ltd. | Driver circuit, 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driver circuit and 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 |
JPH10186393A (ja) * | 1996-12-19 | 1998-07-14 |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表示検査用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H1184425A (ja) * | 1997-09-05 | 1999-03-26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 電気光学装置 |
US6388652B1 (en) * | 1997-08-20 | 2002-05-14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Electrooptical device |
JPH1185111A (ja) * | 1997-09-10 | 1999-03-30 | Sony Corp | 液晶表示素子 |
US5994174A (en) | 1997-09-29 | 1999-11-30 |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Method of fabrication of display pixels driven by silicon thin film transistors |
JPH11265155A (ja) * | 1998-03-18 | 1999-09-28 | Toshiba Corp | 平面型表示装置用基板 |
JPH11281994A (ja) * | 1998-03-31 | 1999-10-15 | Advanced Display Inc | 液晶表示装置 |
JPH11326932A (ja) * | 1998-05-19 | 1999-11-26 | Fujitsu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JPH11338432A (ja) * | 1998-05-28 | 1999-12-10 | Advanced Display Inc | 液晶駆動ic |
JPH11352516A (ja) * | 1998-06-09 | 1999-12-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ックス型液晶表示パネル |
JP3258284B2 (ja) * | 1998-11-10 | 2002-02-18 |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 半導体回路 |
US6576926B1 (en) * | 1999-02-23 | 2003-06-10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
-
2000
- 2000-06-08 JP JP2000171700A patent/JP464970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
- 2001-06-07 EP EP01936896A patent/EP1248249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6-07 KR KR1020087006567A patent/KR100886885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06-07 KR KR1020027001378A patent/KR100882248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06-07 CN CNB018022901A patent/CN128607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6-07 WO PCT/JP2001/004815 patent/WO200109529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1-06-07 TW TW090113833A patent/TWI288288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06-07 US US10/049,052 patent/US719367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
- 2002-02-07 NO NO20020608A patent/NO326236B1/n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86255A (zh) | 2002-12-18 |
KR100882248B1 (ko) | 2009-02-06 |
JP4649706B2 (ja) | 2011-03-16 |
WO2001095298A1 (fr) | 2001-12-13 |
KR20020020802A (ko) | 2002-03-15 |
US20030112403A1 (en) | 2003-06-19 |
NO20020608D0 (no) | 2002-02-07 |
NO326236B1 (no) | 2008-10-20 |
EP1248249A1 (en) | 2002-10-09 |
US7193677B2 (en) | 2007-03-20 |
EP1248249A4 (en) | 2005-06-22 |
KR20080037724A (ko) | 2008-04-30 |
JP2001350421A (ja) | 2001-12-21 |
KR100886885B1 (ko) | 2009-03-05 |
NO20020608L (no) | 2002-02-07 |
EP1248249B1 (en) | 2012-08-15 |
TWI288288B (en) | 2007-10-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86078C (zh) | 显示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便携式终端装置 | |
US20230252945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 |
CN1174280C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使用它的电子装置 | |
CN1308906C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231792C (zh) | 显示装置 | |
CN1284131C (zh) | 驱动电路、光电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253843C (zh) | 电光学板,其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345024A (zh) |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776801A (zh) | 显示装置的驱动器芯片以及具有该驱动器芯片的显示装置 | |
CN1725287A (zh) | 移位寄存器、具有其的显示设备和驱动其的方法 | |
KR101136159B1 (ko) | 집적회로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559065A (zh) | 显示驱动控制系统 | |
CN1622183A (zh) | 显示系统和使用该显示系统的电子设备 | |
CN101055706A (zh) | 显示装置 | |
CN1783702A (zh) | 时钟生成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显示设备 | |
CN1741119A (zh) | 移位电阻电路及其操作方法 | |
CN1591103A (zh) | 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法、液晶显示装置及便携式电子机器 | |
CN1240034C (zh) | 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 | |
US9111483B2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904704A (zh) | 显示装置 | |
CN1786802A (zh) |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855311A (zh) | 移位寄存器,显示器件和电子设备 | |
CN1445595A (zh) | 液晶显示器以及采用它的电子装置 | |
JP4877413B2 (ja) | 表示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携帯端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NIPPON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ONY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121123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123 Address after: Aichi Patentee after: Japan display West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ony Corp.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1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