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3979C - 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73979C CN1273979C CNB011174439A CN01117443A CN1273979C CN 1273979 C CN1273979 C CN 1273979C CN B011174439 A CNB011174439 A CN B011174439A CN 01117443 A CN01117443 A CN 01117443A CN 1273979 C CN1273979 C CN 1273979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signal conditioning
- conditioning package
- data
- batt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9/0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inhibiting, or warning against double recording on the same blank or against other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alfun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 Memory System Of A Hierarchy Structure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从记录和重放装置向主机传送电池信息。在主机中,根据电池信息中存储的、与当前操作状态和剩余电池电平相对应的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输出警告,写入高速缓冲存储器中的数据,设置数据写入禁止,然后执行强制关闭过程。借助上述构造,在由诸如CD-R/RW驱动设备之类的记录和重放装置,与个人计算机组成的系统中,实现与记录和重放装置的剩余电池电平相对应的、正确的系统操作,从而防止了例如由于剩余电池电平变为零引起的操作停止而毁坏记录介质上记录的数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以及由此类信息处理装置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作为记录和重放装置,根据数据可记录和可播放光盘,如可记录CD-R或可重写CD-RW,记录和重放数据的CD-R/RW(可记录/可重写)已经越来越普遍。
尽管以单机为基础的上述CD-R/RW驱动设备,能够重放例如以CD-DA(数字音频)格式独立记录的光盘,通常,CD-R/RW驱动设备用作个人计算机的外围设备,其中通过诸如USB、SCSI之类的数据接口,将CD-R/RW驱动设备连接到个人计算机。
正如其众所周知的使用形式一样,首先,在个人计算机上安装用于控制CD-R/RW驱动设备的应用软件。用户启动此应用软件,并在个人计算机上执行操作,从而使其能够从加载到CD-R/RW驱动设备中的光盘上读取数据,或写入个人计算机中存储的数据,其中CD-R/RW驱动设备与个人计算机相连。
同时,近几年来,人们已开始广泛使用通常称为笔记本的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类型的个人计算机,比通常称为桌上型个人计算机的计算机更小更轻,此外,除可使用诸如充电器之类的AC电源作为电源之外,还可使用电池作为电源。因此,笔记本类型的个人计算机更便于携带,并且用户也能够在移动时使用个人计算机。
与上述背景形成对照的是,为便于携带而作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轻的外围设备,如CD-R/RW驱动设备也越来越普遍。因此,为了获得更高的便携性,人们提出了可由充电器、干电池等提供电源的CD-R/RW驱动设备。
假设正将个人计算机端传送的用户数据,记录到例如电池驱动的CD-R/RW驱动设备中。此时,如果CD-R/RW驱动设备的剩余电池电平为零,并且CD-R/RW驱动设备在此时此刻停止操作,则个人计算机端不可能完成此时正在写入的数据簇的记录。特别是,不可能关闭通常称为会话的进程。此时由于在光盘上,迄今实际写到该光盘上的数据的文件系统不存在,所以认为该光盘上没有此刻之前写入的数据。亦即,将丢失应写到光盘上的用户数据。具体而言,对于可重写的CD-RW而言,取决于其记录方法,除非以上述方式正确写入文件系统,否则将出现以下情况,即使先前记录的数据包也不能识别,并且该数据包丢失。
对于上述方式,在电池驱动的CD-R/RW驱动设备中,当剩余电池电平为零时,此时之前已经写到光盘上的用户数据会丢失,并且不能使用该光盘。因此,需要防止此问题的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考虑到上述问题,首先将本发明构造为下述信息处理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和一个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它们被连接起来以便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一个电源部件,该部件能够利用至少一块电池提供内部电源;一个电源信息创建部件,用于创建电源信息,其中存储有关所述电源部件的预定信息;以及一个信息传送器,用于向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传送所述电源信息,以及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一个控制器,用于执行控制以便根据所述接收的电源信息中存储的内容获得信息处理系统中的预定操作,其中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根据所述电池的剩余电池水平向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发送一个信号,以控制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工作在只读模式(S310)。
此外,将本发明构造为下述信息处理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一个连接器,用于连接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以便能够进行通信;一个电源部件,该部件能够利用至少一块电池提供内部电源;一个电源信息创建部件,用于创建电源信息,其中存储有关所述电源部件的预定信息;一个信息传送器,用于通过所述连接器向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传送所述电源信息;以及一个控制器,当接收到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通过所述连接器传送的控制信息时,该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控制信息控制内部操作,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电池的剩余电池水平而发出工作在只读模式的控制信息。
此外,同时将本发明构造为下述信息处理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一个连接器,用于连接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以进行通信,其中能够利用至少一块电池向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提供内部电源;以及一个控制器,用于执行控制,从而当通过所述连接器接收到所述电源信息时,根据电源信息中存储的内容,在该信息处理装置和/或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中执行预定操作,其中在所述电源信息中存储有关电源的预定信息,所述电源信息是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传送的,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电池的剩余电池水平而发出工作在只读模式的控制信号。
根据上述构造中的每个构造,对于连接信息处理装置以便能够相互通信的信息处理系统而言,将其中存储有有关电源之预定信息的电源信息,从一个信息处理装置(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发送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这里,由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可以是电池驱动的,所以将有关此驱动电池的预定信息,也存储到上述电源信息中。
然后,在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中,能够根据所接收的电源信息中存储的内容,执行诸如内部控制过程之类控制,或者执行控制,以便在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中获得预定操作。亦即,利用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作为中央装置,有可能执行操作,以致根据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剩余电池的电平,协调第一和第二信息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
通过连同附图阅读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方面和独创特征将更加明显。
图1是一个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之某一实施方式的CD-R/RW驱动设备的内部构造的示例;
图2是一个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之某一实施方式的主机的内部构造的示例;
图3表示光盘一次(DAO)记录方法;
图4表示轨道一次(TAO)记录方法;
图5表示会话一次(SAO)记录方法;
图6表示获取电池信息命令的结构;
图7、8、9和10表示电池信息的结构;
图11表示此实施方式中电源状态与系统控制操作之间的对应;
图12是一个流程图,表示根据图11所示的电源状态实现系统控制操作的处理操作;
图13是一个流程图,表示用于确定作为处理操作的记录模式的过程,处理操作用于实现与各记录模式相对应的系统控制操作;
图14是一个流程图,表示用于实现与DAO、TAO和SAO记录模式相对应的系统控制操作的处理操作;
图15是一个流程图,表示用于实现与包写入记录模式相对应的系统控制操作的处理操作;以及
图16是一个流程图,表示用于设置省电模式的处理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之某一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一台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主机,和一个CD-R/RW驱动设备,后者为一个记录和重放装置,并且能够根据CD-R和CD-RW,执行记录和重放。上述实施方式的CD-R/RW驱动设备,也能够重放通常称为CD格式的只读介质,如CD-DA(数字音频)、CD-ROM等。
这里,也可以使用USB(通用串行总线)作为数据接口,以连接主机与CD-R/RW驱动设备。亦即,实际上,通过USB电缆物理连接主机80和CD-R/RW驱动设备0。
按下述顺序给出以下说明。
1.信息处理系统
1-1.CD-R/RW驱动设备
1-2.主机
2.记录方法
3.电池信息
4.数据记录和重放期间的操作
5.各种记录方式的操作
1.信息处理系统
1-1.CD-R/RW驱动设备
图1表示用作本实施方式中之系统的外围设备的CD-R/RW驱动设备的内部构造。
在该图中,光盘90为CD-R、CD-RW、CD-DA和CD-ROM之一,该光盘与以上说明的CD-R/RW驱动设备0兼容。
众所周知,CD-R是写一次类型的,并且凹区(记录标记)是通过将记录级的激光照射到有机染料的记录层上而形成的。CD-RW是一种利用以下技术的可重写介质,其凹区是通过将激光照射到其上引起相变而形成的。同时,CD-DA和CD-ROM是只读的,并利用物理凸区记录数据。
当将光盘90放到转盘7上并用卡盘夹住时,在记录/重放操作期间,转轴电机6驱动光盘90以恒定线速度(CLV)或恒定角速度(CAV)转动。然后,由光学读出装置1读取光盘90上的凹区数据(相变凹区或有机染料改变(反射率改变)的凹区)。在CD-DA和CD-ROM的情况中,凹区为凸区。
转轴电机6拥有频率发生器(FG)6a,FG用于检测其转动周期。FG 6a以转轴电机6的预定转动角度为间隔,输出一个脉冲。
在光学读出装置1的内部,排列有作为激光光源的激光二极管4,用于检测反射光的光检测器5,作为激光的输出端的物镜2,光学系统(未示出),该系统用于通过物镜2将激光照射到光盘的记录表面上,并引导反射光到达光检测器5。
此外,还提供监视检测器22,用于检测激光二极管4输出的部分激光。
双轴机械装置3以物镜2能够在跟踪方向和聚焦方向移动的方式,固定物镜2。整个读出装置1利用撬板机械装置8,沿光盘的径向移动。根据激光驱动器18的驱动信号(驱动电流)驱动光学读出装置1内的激光二极管4,以发射激光。
由光检测器5检测光盘90的反射光信息,并转换为与所接收到的光量相对应的电信号,然后提供给RF放大器9。
RF放大器9以这样一种方式包括一个电流电压转换电路,一个矩阵计算/放大电路等,以符合从作为光检测器5的许多光接收组件输出的电流,RF放大器9还生成来自矩阵计算过程的必要信号。例如,生成包含重放数据的RF信号,用于伺服控制的聚焦误差信号FE,跟踪误差信号TE等。
将RF放大器9输出的再生RF信号,提供给二进制化电路11,将聚焦误差信号FE和跟踪误差信号TE提供给伺服处理器14。
同时,将RF信号和跟踪误差信号TE提供给横越计数器23。正如下面说明的那样,在横越计数器23中,根据跟踪误差信号TE的波形,检测照射到光盘90上的激光圆点横越过的轨道数,然后将有关横越过的轨道数的信息,输出到伺服处理器14。例如,使用有关横越过的轨道数的信息,确定寻道期间的移动距离。
同时,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在作为CD-R或CD-RW的光盘90上,预先排列有作为记录轨道导向的凹槽,此外,使得凹槽根据其中FM调制有表示光盘上绝对地址的时间信息进行摆动(蜿蜒)。因此,在记录操作期间,有可能根据凹槽信息使用跟踪伺服,并根据凹槽的摆动信息获得绝对地址。RF放大器9利用矩阵计算过程来抽取摆动信息WOB(ATIP信号),然后将此信息提供给地址解码器24。
在地址解码器24中,通过解调所提供的摆动信息WOB(ATIP信号)获得绝对地址,然后将此信息输出到系统控制器10。地址解码器24还可以抽取摆动信息WOB(ATIP信号)中包含的各种控制信息,并输出到系统控制器10。
同时,通过将凹槽信息输入到PLL电路中,获得转轴电机6的转速信息,另外,通过比较该信息与参考速度信息,生成并输出转轴误差信号SPE。
利用二进制化电路11,对RF放大器9获得的再生RF信号进行二进制化,以形制成通常称为EFM信号(8-14调制信号)的信号,然后将此信号提供给编码/解码部分12。
编码/解码部分12包括一个重放期间的解码功能部件,和一个记录期间的编码功能部件。
在重放期间,作为解码过程,执行诸如EFM解调、CIRC纠错、去除交错、CD-ROM解码之类的处理,以便获得已经转换为CD-ROM格式数据的重放数据。
此外,编码/解码部分12还在从光盘90读取的数据上,执行子码抽取过程,并向系统控制器10提供作为子码(Q数据)的TOC、地址信息等。
另外,编码/解码部分12在PLL过程中生成与EFM信号同步的重放时钟,然后根据该重放时钟,执行上述解码过程。通过获得以该重放时钟为基础的转轴电机6的转速信息,并且通过比较该信息与参考速度信息,能够生成转轴误差信号SPE,并输出该信号。
在重放期间,编码/解码部分12将按照上述方式解码的数据,存储到缓冲存储器20中。
对于从本驱动设备输出的重放,读取缓冲存储器20中缓冲的数据,然后传送该数据以便输出。
通过USB总线100,将USB接口13连接到外部主机80,从而记录数据、重放数据、各种命令等与主机80通信。然后,在重放期间,通过接口部分13,传送已经解码并存储在缓冲存储器20中的重放数据,以输出到主机80。通过USB接口13,向系统控制器10提供来自主机80的读命令、写命令和其他信号。
USB总线100通过USB电缆,将CD-R/RW驱动设备0的USB接口13的连接器物理连接到主机80端的USB接口的连接器。同时,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USB接口能够与数据一起,从主机端向外围设备端提供DC电源。因此,正如此图所示,利用传送数据的数据总线101和用于传送电源的电源总线102,形成USB总线100。
这里,尽管使用USB接口与主机80进行通信,该接口并不限于此,并且也可以采用SCSI、IEEE 1394、ATAPI(ATA包接口)(IDE)接口等。
在重放音频数据的情况中,亦即,在重放以CD-DA格式记录其音频数据的CD-R(和CD-RW)的情况中,以下情况也是可能的,例如,使得由编码/解码部分12解码并存储在缓冲存储器20中的数据,通过编码/解码部分12(在此图的情况中),在通过例如D/A转换器40将该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之后,由可变放大器41在其上执行放大和音量调整,然后将该信号输出到作为音频输出终端的耳机终端42。系统控制器10根据以下操作,例如在操作部分28中提供的、用于音量调整的操作组件上执行的操作,控制可变放大器41中的音量调整。
另一方面,在记录期间,从主机80传送记录数据(音频数据、CD-ROM数据和诸如各种文件之类的用户数据)。将记录数据从接口部分13发送到缓冲存储器20,从而缓冲数据。
这种情况下,作为对缓冲的记录数据进行编码的过程,编码/解码部分12执行以下过程,亦即将CD-ROM格式数据编码为CD格式数据(当提供的数据为CD-ROM数据时),CIRC编码,交错处理,子码添加,EFM调制等。
在编码/解码部分12中的编码过程中获得的EFM信号,须经称为均衡器21中之“写入均衡”的处理,此后,将其作为写入数据WDATA发送到激光驱动器18,并写到光盘上。亦即,激光驱动器18向激光二极管4提供利用写入数据WDATA调制的激光驱动脉冲,以便执行激光发射驱动,从而在光盘90上形成与写入数据WDATA相对应的凹区(相变凹区或染料改变凹区)。
自动功率控制(APC)电路19为执行控制的电路部分,从而在利用监视检测器22的输出监视激光输出功率时,激光的输出为常数,而与温度等无关。从系统控制器10提供激光输出的目标值,并控制激光驱动器18,从而激光的输出强度为目标值。
根据来自RF放大器9的聚焦误差信号FE和跟踪误差信号TE,以及来自编码/解码部分12或地址解码部分24的转轴误差信号SPE等,伺服处理器14生成各种伺服驱动信号,如聚焦、跟踪、撬板(sled)和转动,以执行伺服操作。
更确切地说,根据聚焦误差信号FE和跟踪误差信号TE,生成聚焦驱动信号FD和跟踪驱动信号TD,然后提供给双轴驱动器16。双轴驱动器16驱动读出装置1中双轴机械装置3的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因此,经由读出装置1、RF放大器9、伺服处理器14、双轴驱动器16和双轴机械装置3,构成跟踪伺服环路和聚焦伺服环路。
另外,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10的轨道转移指令,关闭跟踪伺服环路,并向双轴驱动器16输出一个转移驱动信号,从而执行轨道转移操作。
伺服处理器14还向转轴电机驱动器17提供根据转轴误差信号SPE生成的转轴驱动信号。根据该转轴驱动信号,转轴电机驱动器17将例如三相驱动信号加到转轴电机6,从而执行转轴电机6的CVL旋转。同时,伺服处理器14还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10的转轴反冲/制动控制信号,生成转轴驱动信号,从而利用转轴电机驱动器17执行转轴电机6的启动、停止、加速、减速等。
此外,伺服处理器14根据例如作为跟踪误差信号TE之低频成分获得撬板误差信号,并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10的存取执行控制等,生成撬板驱动信号,然后将此信号提供给撬板驱动器15。撬板驱动器15根据撬板驱动信号,驱动撬板机械装置8。撬板机械装置8是一种利用主轴形成的机械装置,用于固定读出装置1,撬板电机,和传送齿轮等(未示出)。撬板驱动器15根据转轴驱动信号,驱动撬板机械装置8,以执行读出装置1的预定滑移。
由微处理器构成的系统控制器10,控制伺服系统以及记录和重放系统的各种操作,如以上说明的各种操作。系统控制器10根据来自主机80的命令,执行各种处理。
例如,在从主机80提供请求传送光盘90上记录的特定数据的重放命令时,首先通过使用特定地址作为目标地址执行寻道操作控制。亦即,向伺服处理器14发送一条指令,从而执行读出装置1的存取操作,其中由寻道命令指定的地址为目标地址。
此后,执行将指定数据间隔的数据传送到主机80所需的操作控制。亦即,在光盘90上执行数据读取/解码/缓冲等,以传送所请求的数据。
同时,当主机80发出一条写命令(记录命令)时,系统控制器10首先使读出装置1移动到要进行写入的地址。然后,以上述方式,对于从主机80传送的数据,由编码/解码部分12执行编码过程,从而形成EFM信号。
接着,向激光驱动器18提供以上述方式在其上执行均衡处理的写入数据WDATA,以执行记录。
这里,系统控制器10有可能向伺服处理器14设置参考速度信息,伺服处理器14比较设置的参考速度信息与解码器12的转速信息,以生成转轴误差信号SPE。另外,通过改变设置的参考速度信息,可以改变并设置光盘旋转驱动速度。亦即,在重放情况中,有可能以预定的、比单一速度更高的单一速度的倍数进行重放。此时,使得通过在编码/解码部分12中操作PLL电路而得到的重放时钟的频率,与设置的单一速度的倍数相对应,从而执行与单一速度的倍数重放相对应的信号处理。
同时,在记录期间,作为用于记录的时钟,当光盘旋转驱动速度为比单一速度更高的单一速度的倍数时,设置与所设置的单一速度的倍数相对应的频率。根据此时钟,执行编码/解码部分12中的编码过程以及均衡器21中的信号处理。然后,向激光驱动器18提供以此方式处理的写入数据WDATA,从而以与设置的光盘旋转驱动速度相对应的写入速度,在光盘上进行记录。
操作部分28由用于在CD-R/RW驱动设备0上执行操作的按键构成。这种情况下,例如,设置电源按键,弹出按键等。同时,为本实施方式的CD-R/RW驱动设备0设置一个重放按键,利用该按键本身就能够重放CD-DA,而不必依赖于主机80的控制。向系统控制器10提供响应操作部分28上的操作而获得的操作信息信号,而系统控制器10根据此操作信息信号,执行适当的预定控制过程。
显示部分29包括例如LCD(液晶显示器)。通过在系统控制器10的控制下驱动显示部分29,产生与当前操作状态相对应的内容显示。同时,系统控制器10还执行与显示部分29的LCD中的背景光的切换有关的控制。
设置电源部分30,以向CD-R/RW驱动设备0内的各功能电路部分提供DC电压,该电压稳定在预定的电源电压电平。
这里,可将AC适配器、充电器或干电池提供的DC电源,输入到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源部分30。在此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将充电器和干电池放置在主部件中提供的电池拖架上,其中分别在不同位置提供充电器和干电池的电池拖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也可以输入经由USB总线100之电源总线102从主机80提供的DC电源。因而,在电源部分30,从当前物理连接的上述电源中,选择适当的电源作为正确电源并输入,使用输入电源向内部设备提供DC电源。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CD-R/RW驱动设备0中,电流消耗量增加到500mA或更多,例如,在开始转动转轴电机时。比较而言,经由USB接口提供的电源为5V/500mA。因此,会出现以下情况,即USB电源提供的电力不足,从而不能执行正确操作。所以,为了绝对可靠,构造本实施方式的CD-R/RW驱动设备0,以便原则上不使用USB电源。
系统控制器10拥有ROM 26和RAM 27。例如,在ROM 26中,除系统控制器10执行的程序之外,还预先存储有系统控制器10执行各种操作控制所需要的信息。在RAM 27中,保存根据系统控制器10执行各种控制处理所获得各种信息。
1-2.主机
接着,在图2中表示主机80的构造。
例如,本实施方式的主机80为一台个人计算机装置,其中上述个人计算机装置中,安装有用于控制CD-R/RW驱动设备0之记录操作和重放操作的应用软件。此应用程序能够将从主机80端传送的数据,写入到加载到CD-R/RW驱动设备0中的光盘上,或者从加载到CD-R/RW驱动设备0中的光盘上读取数据。正如下面说明的那样,在此实施方式中,通过与CD-R/RW驱动设备0进行通信,识别电源状态,电源状态包括CD-R/RW驱动设备0端的剩余电池电平,然后根据此电源状态,执行与各种记录和重放有关的处理,并控制CD-R/RW驱动设备0的各种操作。
从现在开始,将应用软件称为“控制应用程序”。
图2表示主机80的内部结构。
本图所示的主机80包括一个USB接口209,该接口作为进行外部交换数据的接口。将USB接口209连接到USB总线100,以便与外部设备相互通信。在此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将USB接口209连接到CD-R/RW驱动设备0。
USB接口209根据符合内部数据通信的数据格式,转换经由USB总线100的数据总线101接收的数据,然后经由内部总线210输出到CPU 201。
另外,输入在CPU 201的控制下输出的数据,在其上执行符合USB格式的调制处理,通过USB总线116传送该数据,并向外部输出。
此外,在USB接口209中,可以向外围设备提供DC电源,其中通过使用电源总线102作为传输线,经由USB总线100连接外围设备。鉴于此,将USB接口209构造为,可以经由电源总线102分配并传送电源部分提供的DC电源电压(将在后面说明)。
CPU 201根据例如ROM 202中存储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启用与USB标准一致的各种数据的传输与接收,同时将用于控制USB接口209的程序存储到ROM 202中。亦即,在主机80中,提供USB接口用于数据传输和接收的设置(硬件和软件)。
同时,CPU 201拥有高速缓冲存储器201a。例如,实际的高速缓冲存储器通常拥有一个位于CPU芯片内部的主高速缓冲存储器,和一个外部提供的辅助高速缓冲存储器。这里,将其一并显示为一个高速缓冲存储器。
在RAM 203中,适当保存CPU 201执行各种处理所需要的数据、程序等。
将键盘205和鼠标206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204,输入/输出接口204将上述设备提供的操作信号输出到CPU 201。例如,近几年来,常常采用USB接口作为键盘205和鼠标206的接口,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此种操作系统中的接口。
另外,将具有硬盘作为记录介质的硬盘驱动器207,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204。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将以上说明的控制应用程序300安装到此硬盘驱动器207中,并且CPU 201根据此控制应用程序300,执行控制过程,从而能够执行CD-R/RW驱动设备0的各种控制。
通过输入/输出接口204,CPU 201能够将数据、程序等记录到硬盘驱动器207的硬盘中,或从中读取数据、程序等。这样,将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监视器208也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204。
内部总线210是利用例如PCI(外围设备组件互连)或局部总线组成的,其中内部功能电路部分互相连接。
在电源部分211中,例如,输入商业AC电源,以生成预定电平的DC电源电压,并将此电压输出到各内部功能电路部分。同时,如果主机80为例如通常称为笔记本类型的个人计算机,则将其构造为,可以提供使用充电器和AC适配器作为电源的DC电源电压。
尽管这里仅说明了使用USB作为主机80处理的接口,实际上,可以采用各种接口,包括IEEE 1394以及通过PC卡插槽的接口。
2.记录方法
以下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CD-R/RW驱动设备0的记录方法,以及其中安装有控制应用程序300从而CD-R/RW驱动设备0能够使用此记录方法的系统。
在此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四种记录方法:光盘一次(DAO),轨道一次(TAO),会话一次(SAO),和包写入。
光盘一次是一种在一种介质上仅执行一次写入的记录方法,亦即,禁止附加记录。
在CD格式中,规定从内部区域一侧开始,按照顺序执行记录,例如,如图3所示:(1)引入→(2)数据→(3)引出。引入表示数据开始位置,而引出表示数据结束位置。在光盘一次中,按以下次序执行记录:引入→数据→引出。
与上面说明的光盘一次方式不同,在轨道一次中,如图4的(a)部分所示,按以下次序执行记录:(1)数据→(2)引入→(3)引出。然而,对于引入区域而言,在写入数据之前的阶段中,分配紧接数据记录开始位置之前的区域,因此,从内部区域到外部区域的各区域的排列次序,与光盘一次中的排列次序相同。
在轨道一次中,由一个[引入—数据—引出]构成的区域称为一个”会话”,写入数据之后对引入和引出的写入操作也称为关闭。
在轨道一次中,在关闭会话之前,有可能记录附加数据,例如,图4中的数据1、2和3所示。然而,正如图4中的(a)部分所示,在数据之间形成一个称为连接块的连接。
此外,在轨道一次中,即使在一度关闭会话后,也有可能以这样一种方式进行记录使得下一会话是一个新记录的附加会话。
例如,假设记录图4中(a)部分所示数据的会话为第一会话,则正如图4中(b)部分所示,可以在此会话之后,记录第二会话。然而,如该图所示,考虑到以连同图4中(a)部分说明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另外记录的会话,按以下次序执行记录:(1)数据→(2)引入→(3)引出。亦即,各会话均需要一个引入和引出。
在会话一次中,如图5中(a)部分所示,对于各会话,按以下次序执行记录:(1)数据→(2)引入→(3)引出。在这一点上,会话一次与光盘一次相同,并且在一个会话内记录的轨道之间不必形成连接块。
同时,在会话一次中,如图5中(b)部分所示,可以另外记录一个会话。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称为包写入的记录方法也是可行的。
例如,在轨道一次中,数据是以轨道为单位写入的(例如,在音频数据情况中,一段音乐的数据),但是,在包写入中,以通过细分轨道数据而得到的数据包为单位,执行写入。
例如,包写入适合于以下情况,即与个人计算机处理的诸如文本、图像等的文件单元一起,使用数据执行写入,并且需要频繁更新已写入数据的情况。
3.电池信息
尽管在以下部分中说明其细节,但在本实施方式的系统中,当CD-R/RW驱动设备0在电池(充电器或干电池)驱动状态中运行时,根据剩余电池电平执行各种省电操作。同时,执行用于保护在该介质上记录的数据的操作。由于主机80能够根据控制应用程序300,识别CD-R/RW驱动设备0的剩余电池电平,并且以识别的剩余电池电平为基础,在CD-R/RW驱动设备0上执行预定控制,所以上述操作是可行的。
因此,为此目的,需要在CD-R/RW驱动设备0和主机80之间,传送和接收至少包含剩余电池电平之信息的命令集。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义电池信息。
例如,在诸如各种数据处理装置中使用的ATAPI、SCSI、IEEE 1394或USB之类的接口中,使用符合MMC(多媒体命令集)标准的命令集。将电池信息定义为只有厂商才有的厂商特有命令,并且可以象MMC命令集一样随意定义。
例如,对于MMC的命令事务处理,从作为控制器的装置端,向目标端传送请求命令,而在目标端,返回应答此请求的应答命令。根据上述事务处理原则,传送电池信息。因此,从作为控制器的主机80,传送用于请求电池信息的获取电池信息命令,而作为目标的CD-R/RW驱动设备0,返回响应此获取电池信息命令的电池信息页。
图6表示获取电池信息命令的数据结构的示例。
如该图所示,获取电池信息命令由例如从第0字节到第11字节的一个12字节区域组成。
首先,在第0字节中,放置一个表示当前命令类型的操作码。此处,利用作为电池信息的D5h(h表示十六进制)表示。
第一字节未定义。
第二字节的低6位(位5到位O)表示页码。
可由获取电池信息命令请求的电池信息,随其内容等的不同可以存在许多页(类)。
页码指定上面提到的页,此处,例如利用位序列(000001)表示电池信息页(将在后面说明)。
第二字节的高2位以及从第三字节到第六字节的区域未定义。
由第七字节和第八字节组成的2字节区域为分配长度。分配长度限制作为应答从目标返回的电池信息的最大数据大小。
在目标端,传送在分配长度内说明的数据大小范围内的应答。在控制器端,分配由分配长度表示的数据大小的存储区域。这样,防止了由控制器端接收的应答引起存储器溢出而不能处理的情况。
在此情况中,从第九字节到第十一字节的剩余区域未定义。
接着,图7到图10表示响应接收图6所示的获取电池信息命令,由目标端作为应答而传送电池信息的结构。
例如,由从第0字节到第41字节的42个字节组成上述电池信息,并且图7到图10顺序表示上述区域中各区域的内容。
正如图7所示,在电池信息的第0字节中,将页码放置在高2位的未定义区域后的低6位(位5到位0)区域中,表示指定电池信息的页码值。因此,在此种情况中,以类似于图6所示的获取电池信息命令的页码的方式,存储(000001)。在随后的第一字节中,表示页长度,以显示电池信息的数据大小。这里,例如,页长度=28h,并且该值位于获取电池信息命令的分配长度表示的值的范围内。
在第二字节以及后继字节中,表示与各种电源状态有关的内容。
第二字节表示当前物理连接的、可以使用的电源类型。这里,将位3分配给USB/IEEE 1394/PCMCIA之一的数据总线连接的总线电源,将位2分配给干电池。同时,将位1分配给充电器,将位0分配给AC适配器。例如,如果在各位的区域中存储“1”,则表示该电源是物理连接的,并且可以使用,如果存储“0”,则表示该电源未进行物理连接,并且不能使用。
第三字节表示当前使用的电源类型,并且对比特位置(位)分配各电源类型的方式与第二字节中的分配方式相同。将该位的值设置为“1”,表示当前正在使用分配给该比特位置的电源。
第四字节表示作为计算机外围设备的目标驱动设备(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为CD-R/RW驱动设备0)读取数据时,可以使用的电源类型。对比特位置分配各电源类型的方式与第二字节和第三字节中的分配方式相同。如果在该比特位置中存储“1”,则表示可以使用该电源,如果存储“0”,则表示不能使用该电源。
同时在第五、第六、第七字节(将在下面说明)的各区域中,对比特位置分配各电源类型的方式,以及各比特位置的值表示的主要内容均相同。
第五字节表示作为计算机外围设备的驱动设备写入数据时,可以使用的电源类型。
图8表示第六字节到第十五字节的区域。
第六字节表示作为计算机外围设备的驱动设备重放CD-DA时,可以使用的电源类型。
第七字节表示驱动设备本身重放CD-DA时,可以使用的电源类型。
第八字节表示充电器是否正在充电。如果在第0位的比特位置中存储“1”,则表示充电器正在充电,如果存储“0”,则表示充电器未处于充电状态。
第九字节到第十一字节的三字节区域未定义。
在第十二字节到第十三字节2字节区域中,表示完全充满时的电池容量。
这里,作为MSB的第十二字节的1比特区域位7,为有效位区域,该区域为一个标志,表示第十二和第十三字节的2字节区域中描述的内容的有效性/无效性。
若该位为“1”,则表示有效,若该位为“0”,则表示无效。
从第十二字节的位6到第十三字节的位0共计15位,这15位表示完全充满时的电池容量。这里,以mA×H为单位,表示电池容量的值。
另外,在各区域(将在以下说明)的1个起始位中,也设置有效位,从而表示各区域所示内容的有效性/无效性。
在第十四字节和第十五字节的2字节区域中,以mA×H为单位,表示当前电池容量,即剩余电池电平。
图9表示第十六字节到第二十九字节的区域。
在第十六字节和第十七字节的2字节区域中,例如,以分钟为单位,表示充电值从零剩余电池电平变为完全充满电平所需要的时间。可以根据例如充电器或电源部分的充电电路的说明书,预先了解此值,并将该值预先存储到例如驱动设备的ROM等中。然后,可以使用本存储值,以将其存储到本区域中。
在第十八字节和第十九字节的2字节区域中,以分钟为单位,表示处于充满状态时,在当前设置的预定条件(光盘的转速,显示部分的LCD背光的亮度(打开/关闭)等)下读取数据时,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
在第二十字节和第二十一字节的区域中,以分钟为单位,表示处于充满状态时,在当前设置的预定操作条件下写入数据时,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
如果光盘转速较高,或者如果以高亮度打开LCD背光,则耗电量较大,因此,即使在相同剩余电池电平的情况下,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也会不同。所以,通过考虑与功耗变化有关的操作条件,计算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这里,有关计算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的操作条件项目并不特别限制,因此可以包括以下说明的操作条件。
例如,在CD-R和CD-RW的情况中,由于来自信号层的光线的反射率不同,所以要照射到信号层上的激光功率也不同。因此,如果由激光功率差别引起的功耗差别对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影响很大,则通过考虑此类操作条件作为一个要素,确定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
在第二十二字节和第二十三字节的区域中,以分钟为单位,表示在完全充满状态下重放CD-DA时,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
在第二十四字节和第二十五字节的区域中,以分钟为单位,表示在当前剩余电池电平状态下,以当前设置的预定操作条件读取数据时,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
在第二十六字节和第二十七字节的区域中,以分钟为单位,表示在当前剩余电池电平状态下,以当前设置的预定操作条件写入数据时,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
在第二十八字节和第二十九字节的区域中,以分钟为单位,表示将在完全充满状态下重放CD-DA时,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
可以查看与当前剩余电池电平和操作条件相对应的上述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简言之,利用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代替剩余电池电平。例如,如果假设能够以电池信息方式获得当前剩余电池电平的信息,而不能获得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并且需要该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则主机80必须使用剩余电池电平以及其他参数来计算持续时间,从而增加了主机80的处理。因此,如果如上所述的电池信息中包含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则主机80能够通过直接引用此值,识别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
同时,由于通过考虑当前根据剩余电池电平设置的各种操作条件,能够获得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所以该时间信息比仅仅基于剩余电池电平的时间信息更精确。
当在CD-R/RW驱动设备0中创建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信息时,在ROM 26中预先存储诸如各种操作条件项目的功耗量之类的特性表。因此,在生成电池信息时,系统控制器10从ROM 26中保持的特性表的内容中,读取必要的参数,并且对例如上述参数和当前剩余电池电平应用预定函数,从而计算上面说明的各种剩余电池电平。
图10表示第三十字节到第四十一字节的区域。
目前,从第三十字节到第三十三字节的区域未定义。
在第三十四字节和第三十五字节的2字节区域中,以mV为单位,表示充电器的当前终端电压。
在第三十六字节和第三十七字节的2字节区域中,以mA为单位,表示目前的电流消耗值。
在第三十八字节和第三十九字节的2字节区域中,表示电池的当前温度。为了获得将要存储在例如本实施方式的CD-R/RW驱动设备0中的值,在电源部分30内提供用于测量电池(特别是充电器)温度的温度计电路。
可以设想当前电池温度信息的各种用途。例如,以下操作是可行的,当在CD-R/RW驱动设备0中对充电器进行充电时,由主机80端执行控制,从而如果温度较高,则降低充电电流,如果温度较低,则允许较大的充电电流通过。
在第四十字节和第四十一字节的2字节区域中,表示操作禁止温度。
这里,正如上文说明的那样,从第十二字节到第四十一字节的各区域的最高位均为有效位。仅当此有效位为“1”时,其中描述的信息才有效,而为”0”时,信息无效。
以上述方式提供有效位的原因是由例如以下原因引起的。
例如,当驱动设备启动某个特定的预定操作时,会出现比较大的负载变化。例如,在光盘开始转动时,由于启动转轴电机以便旋转,所以负载较重,并且会临时降低充电器的终端电压。
在上述方式中,取决于驱动设备的操作状态,与电源有关的某些状态不稳定。例如,在以下情况中,即根据在此状态中检测的当前电源状态,创建如上所述的各种信息,并将其存储在电池信息中的情况中,这些信息是不可靠的。例如,即使主机80根据此信息执行控制,也可能导致故障。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上述实施方式,在当前信息值具有较低可靠性的情况中,在有效位中设置“0”,从而该信息无效。因此,防止发生系统故障。这是由系统控制器10监视当前操作状态实现的。
同时,在图7到图10所示的电池信息中,特定区域簇总是从偶数字节位置(偶数地址)开始。这是由于考虑了以下原因,即某些作为控制器的个人计算机不能处理奇数地址区域中的数据的缘故。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系统中,假设以外围设备方式将CD-R/RW驱动设备0连接到主机80,并且在主机80中,启动了控制应用程序300,则控制CD-R/RW驱动设备0是可行的。
在此状态中,当主机80需要识别CD-R/RW驱动设备0中的电源状态时,通过USB总线100,将图6所示的电池信息传送到CD-R/RW驱动设备0。在CD-R/RW驱动设备0端,当接收到获取电池信息命令时,将与当前电池状态相对应的信息,存储到图7到图10所示结构的各区域中,从而创建电池信息。然后,将此电池信息传送到主机80。
在主机80中,通过识别在接收的电池信息中存储的内容,可以识别CD-R/RW驱动设备0的当前电源状态。然后,正如下文说明的那样,根据所识别的CD-R/RW驱动设备0的电源状态,控制系统操作。亦即,控制主机80本身的操作,并控制CD-R/RW驱动设备0。
4.数据记录和重放期间的操作
图11表示记录和重放期间主机80根据CD-R/RW驱动设备0的电源状态,执行的控制内容。
将CD-R/RW驱动设备0的电源状态分类为通过AC适配器连接的电源,以及通过电池(分别通过充电器和干电池)的电源。正如上述说明的那样,以不使用USB电源的方式,形成本实施方式。
当使用AC适配器连接时,电源具有持续的稳定性能。因此,如该图所示,在此状态中,设置读/写容许模式。亦即,主机80设置以下模式,在该模式中,可以从加载到CD-R/RW驱动设备0上的光盘中读取数据,或将数据写到其上。
另外,在此状态中,不设置省电模式。当不设置省电模式时,CD-R/RW驱动设备0能够在其规范允许的最高性能下运行。
在此实施方式中,主机80执行控制,从而利用省电模式(将在后面说明)强行降低CD-R/RW驱动设备0的性能。为省电而控制的四种操作为:光盘转速,存取速度,耳机输出的电子音量(可变放大器41),以及LCD显示器背光的亮度。
例如,在第一阶段中,考虑到记录和重放期间的光盘转速,可以设置此方式中允许的最高光盘转速,以便与当前的操作模式和介质相对应。在此情况中,“存取速度”指撬板机械装置8中提供的撬板电机的旋转驱动速度,并且撬板电机的旋转驱动速度,可以为该规范允许的最高转速。另外,可以将电子音量调整到最大电平,例如,某个可变范围。此外,可以以最大亮度打开LCD显示器的背光。
比较而言,在通过电池供电的状态中,通过考虑以下事实,即剩余电池电平将随着使用时间的消逝而降低的事实,按下述方式执行控制。
这里,在电池情况中,将与剩余电池电平相对应的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范围,划分为第一到第四阶段。这里,利用预先确定的边界值1、边界值2和边界值3,确定第一到第四阶段之间的边界。
第一阶段位于大于等于边界值1的范围内,包括完全充满状态,在该状态中保持有足够的电池电平。因此,第一阶段处于能够充分保证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的状态。
第二阶段位于小于等于边界值1但大于等于边界值2的范围内。第二阶段仍然具有足够的剩余电池电平,尽管该电平小于第一阶段中的电平,并且保证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在以下程度内,即不会对正常记录和重放造成问题。
第三阶段位于小于等于边界值2但大于等于边界值3的范围内,并且对应于以下状态,即剩余电池电平的减少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于不能保证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足以满足正常使用。
第四阶段位于小于等于边界值3的范围内,并且处于以下状态,即剩余电池电平的减少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于不能保证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足以完成当前的数据记录/重放。
在第一阶段的状态中,主机80设置读/写容许模式。亦即,用于将加载到CD-R/RW驱动设备0之光盘重放的数据,读取到主机80端的操作,以及用于将主机80传送的数据,写入到光盘上的操作,均是可能的。
同时,在电池驱动的情况中,设置降低电池功耗的省电模式。同样,在此省电模式中,根据阶段改变其控制级别,并且在第一阶段中,设置一级省电模式。
在一级省电模式中,降低总体性能,从而功耗低于未设置省电模式的全性能状态中的功耗。
在此实施方式中,当设置省电模式以降低CD-R/RW驱动设备0的性能时,在CD-R/RW驱动设备0中执行以下说明的操作。
一是降低光盘转速。例如,将某状态中的光盘转速从8x速改变为4x速,转轴电机6的转速也相应降低,从而降低了功耗量。
二是降低存取速度。
这里,存取速度指称为“撬板电机”的电机的转速,撬板电机为撬板机械装置8的组成部分。亦即,如果降低撬板电机的转速,则降低了沿光学读出装置1的光盘的径向的移动速度,也降低了寻道操作的速度。同时,在此情况中,功耗的降低量,相当于电机的旋转驱动速度的降低量。
此外,将可变放大器41的电子音量设置的音量,限制在预定电平以内。从而能够降低可变放大器41消耗的能量。
接着,降低构成LCD的显示部分29的背光的亮度,或者关闭背光。同时,由于LCD的背光需要比较大的电流,所以通过控制背光,能够有效降低功耗。
在上述一级省电模式中,例如,在光盘转速的情况中,认为比未设置省电模式时所允许的最高转速小一级的转速,为上限速度,同样,对于存取速度(撬板电机的转速),例如,设置转速小一级。同样,对于电子音量的电平,认为比最大电平小一级的预定电平,为可调整的上限电平。同时,对于LCD背光,设置亮度比全性能期间的亮度黑一级。在上述方式中,会降低性能。
在第二阶段的状态中,读/写容许模式的设置与第一阶段中的设置相同,但是,对于省电模式而言,设置二级省电模式。
在二级省电模式中,在各性能的阶段范围内,例如在上述的光盘转速,存取速度,限制音量电平,以及LCD背光的亮度中,逐步设置较低的级别。
例如,考虑光盘转速,如果在第一阶段中设置为2x速,则在第二阶段中,设置为低于2x速的速度,即1x速。另外,考虑LCD背光,例如,如果在第一阶段中,将亮度降低到约为50%,则在第二阶段中,将亮度降低到约为20%(或在此阶段中,关闭LCD背光)。这样,在二级省电模式中,功耗比一级省电模式中的功耗更低。
例如,在一级省电模式中,只需使总功耗比未设置省电模式的功耗要低,而在二级省电模式中,只需使总功耗比一级省电模式的功耗要低。所以,各性能级别组合是随意的,因此,例如,可以存在未设置省电模式、一级省电模式、二级省电模式中公有的性能。
更确切地说,例如,考虑LCD背光,可以在未设置省电模式期间打开LCD背光,而在一级省电模式和二级省电模式中都关闭LCD背光。
此外,例如,考虑光盘转速,可以在未设置省电模式期间,和在一级省电模式中,允许最高速度,而仅在到达二级省电模式后,才降低速度。
除以上说明的各种操作项目(光盘转速,存取速度,音量,和LCD背光)之外,如果还存在通过改变其性能级别实现省电效果的操作,则包括这些操作作为省电模式的控制对象。
在第三阶段中,设置仅允许读取的模式,亦即,禁止在光盘上写数据。
对于CD-R和CD-RW,按照上述方式,当在其上记录数据时,必须通过最后记录引入和引出,亦即通过在光盘上写入文件系统,来关闭会话。例如,如果在记录中间剩余电池电平变为零,并且操作停止,则不能在主机80的控制下执行关闭处理。这会毁坏迄今为止已在其中执行的数据记录的会话,或者毁坏光盘介质本身。
因此,在此实施方式中,正如下文说明的那样,在到达第四阶段之前剩余电池电平(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已经很低的情况中,拒绝该操作,并强制执行关闭处理,所以,在由于剩余电池电平不足而不能适当执行记录之前,将至少保护迄今为止记录的数据。
上述禁止写入是一个为此目的而准备的过程。
同时,在第三阶段中,类似地设置在第二阶段中设置的二级省电模式。此外,在主机80之显示监视器208上显示的控制应用程序的操作屏幕(GUI(图形用户接口)屏幕)上,以预定的显示格式,生成以下事实的警告显示,即CD-R/RW驱动设备0的剩余电池电平已经变为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三阶段或随后阶段中,建议不使用电池提供电源,关于警告显示,提示用户连接AC适配器或更换电池(这包括以下情况,例如,在由充电器提供电源的状态中,装入一块干电池,以改变电源)。
接着,在第四阶段中,例如,在记录期间,执行上述的强制关闭处理。同时,尽管此处未示出,例如,在记录情况下,在读完特定轨道(数据)时,停止数据读取操作。
按上述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根据电源状态省电而改变并控制设备的性能,并且获得了如数据写入禁止→警告显示→关闭的操作,从而保护了在光盘上记录的数据。
作为省电模式,根据剩余电池电平提供两个级别,即一级省电模式和二级省电模式,其中二级省电模式的性能低于一级省电模式。亦即,其重点在于以下述方式延长电池寿命,例如,当剩余电池电平仍可接受时,用户无需根据一级省电模式设置比较满意的性能状态,而当剩余电池电平不可接受时,根据一级省电模式设置较低的性能。亦即,在电池驱动期间,在省电的同时,实现具有最满意性能的操作。
可以细分图11所示的剩余电池电平的级别数,以及省电模式的级别数。
图12表示根据图11所示的CD-R/RW驱动设备0的电源状态,实现主机80的控制的处理操作。
图12也是一个流程图,表示执行此过程并执行记录和重放时,主机80识别作为外围设备的CD-R/RW驱动设备0的处理过程。这里,主要是一个用于控制CD-R/RW驱动设备0的过程,从而当CD-R/RW驱动设备0执行记录或重放时,根据CD-R/RW驱动设备0的电源状态,获得省电操作。
主机80的CPU 201根据控制应用程序300,执行上述过程。同时,在执行该图所示的过程时,主机80已经识别出作为外围设备的CD-R/RW驱动设备0。尽管此图未示出,但是作为控制应用程序300,以预定时间间隔传送获取电池信息命令,并接收作为应答返回的电池信息,从而连续监视CD-R/RW驱动设备0端的电源状态。
在此图所示的过程中,例如,在步骤S101中,设置读/写容许模式,然后该过程进行到后续处理。
在步骤S101后,例如,在步骤S102中,确定当前使用的电源类型是否为AC适配器。利用电池信息的第三字节(图7)的内容,可以确定其类型。
当步骤S102的结果为“YES”时,确定当前由AC适配器提供电源。因此,在此情况中,过程进行到步骤S103,因此不设置省电模式,并且过程返回到步骤S102。
反之,当步骤S102的结果为“NO”时,确定当前使用电池(充电器或干电池)作为电源。在此情况中,过程进行到步骤S104。
在步骤S104中,对位于当前剩余电池电平时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Trm与边界值1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利用Trm>边界值1表示的关系式是否成立。
根据读/写/音频数据读取操作中的哪一个操作为当前操作,通过引用[第二十四字节-第二十五字节]、[第二十六字节-第二十七字节]以及[第二十八字节-第二十九字节]的2字节区域(图9)中的某个区域,能够识别位于当前剩余电池电平时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Trm。
当步骤S104的结果为Yes时,过程进行到步骤S105,并且此时的电源状态相应于连同图11说明的第一阶段。因此,在此情况中,设置一级省电模式。为此,主机80的CPU 201发送一条命令,从而由CD-R/RW驱动设备0执行用于一级省电模式的操作。在CD-R/RW驱动设备0端,根据接收的命令控制内部操作,从而执行用于一级省电模式的操作。
作为例如步骤S105的处理的结果,此处,在主机80的显示监视器208上,生成表示所设置的一级省电模式的显示。作为选择,以连续方式,例如,对于CD-R/RW驱动设备0的电源状态,可以显示当前使用的电源类型以及剩余电池电平,另外,如果正在充电,也可以显示正在进行充电这一事实,同时,还可以显示充电进展状态。
此处,参考图16的流程图,该图表示在CD-R/RW驱动设备0中,设置用于一级省电模式的操作的处理操作的示例,其中一级省电模式为步骤S105的过程。
这里,首先在步骤S501中,向CD-R/RW驱动设备0发送一条指令,以便将用于记录或重放的光盘转速,改变为预定速度。为此,例如,向CD-R/RW驱动设备0发送一个请求命令,该命令指定预定的光盘转速,该转速低于迄今为止设置的光盘转速。响应此命令,CD-R/RW驱动设备0的系统控制器10,降低记录或重放期间的光盘转速。例如,改变并设置位于编码/解码部分12内的PLL电路中的参考速度的值,特别是在记录期间,设置与此光盘转速相对应的时钟频率。因此,能够以与降低的光盘转速相对应的传送速度,将数据正确记录到光盘上。
这里,在降低CD-R/RW驱动设备0中的光盘转速的情况中,例如,在记录期间,也相应降低CD-R/RW驱动设备0端光盘上的数据写入速度。所以,在此情况中,从主机80传送的记录数据,也需要与该光盘转速相适应。因此,在后继步骤S502中,设置与在步骤S501中改变并设置的光盘转速相对应的数据传送速度。此后,以在步骤S502中设置的数据传送速度,从USB接口13发送数据。
在后继步骤S503中,向CD-R/RW驱动设备0发送输出一条命令,用于指示降低存取速度,亦即,降低撬板电机的转速。在CD-R/RW驱动设备0的系统控制器10中,控制撬板机械装置8中的撬板电机的驱动电流,从而到达由接收命令指定的撬板电机的转速。
然后,在步骤S504中,发送一条命令,以便将显示部分29的LCD背光的亮度,降低到预定级别。另外,在应该关闭LCD背光时,此命令可以指示关闭。在CD-R/RW驱动设备0中,在显示部分29上执行控制,从而获得由接收命令指定的LCD背光亮度。
接着,当到达步骤S504的处理终止时,以预定的显示格式,例如,在由控制应用程序在显示监视器上显示的显示屏幕上,生成通知用户以下事实,即当前设置的一级省电模式这一事实,的状态显示。例如,通过查看上述显示,用户能够确认例如由于进入省电模式而使CD-R/RW驱动设备0端降低的性能。
如上所述,根据图16所示的处理,从主机80向CD-R/RW驱动设备0发送指定各种性能的命令,在CD-R/RW驱动设备0端,执行内部控制,从而获得所接收命令指定的性能。因此,对于CD-R/RW驱动设备0,获得省电模式的操作。
在设置省电模式时,例如,可以定义指示CD-R/RW驱动设备0执行省电模式操作的命令,并且发送此命令。在此情况中,作为命令内容,指定省电模式的级别。另一方面,在CD-R/RW驱动设备0中,作为程序,根据省电模式请求命令指定的省电级别,以批处理方式,执行用于降低光盘转速、存取速度、LCD背光(亮度)等的控制。
现在,说明返回到图12。
当步骤S104的结果为“NO”时,过程进行到步骤S106。步骤S104的结果为“NO”表示到达比图11所示的第一阶段更低的阶段。
在步骤S106中,比较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Trm与边界值2,以确定由Trm>边界值2所表示的关系式是否成立。
当步骤S106的结果为“YES”时,认为电源状态处于图11所示的第二阶段。因此,在此情况中,过程进行到步骤S107,由此设置二级省电模式。
步骤S107所示的实际过程,与连同图15说明的处理操作流程类似。然而,在步骤S107的过程中,例如,将比步骤S105的过程中设置的级别更低的级别,设置到诸如光盘转速、存取速度、限制音量电平、以及降低LCD背光亮度(关闭背光)之类的各种操作中的预定操作的性能级别中。
反之,当步骤S106的结果为“NO”,并且剩余电池电平比第二阶段的电平更低时,过程进行到步骤S108的过程。
正如上面连同图11的第三阶段说明的那样,建议不使用电池操作CD-R/RW驱动设备0,并输入警告显示。
因此,在步骤S108中,执行显示控制过程,从而在由控制应用程序在显示监视器208上显示的操作屏幕上,生成通知剩余电池电平已经较低这一事实的警告显示。在此情况中,警告内容提示用户连接AC适配器,或更换电池。
在此图所示的处理过程中,当从主机80传送记录数据,并且CD-R/RW驱动设备0正在执行数据记录时,执行后继步骤S109的过程,而在执行读取(重放)数据的操作的状态中,不执行此过程。
在步骤S109中,将CPU 201处理的、在高速缓冲存储器201a中保持的记录数据,写入并发送到CD-R/RW驱动设备0中。作为示例,如果已经利用包写入实现了数据的记录,则此过程读取将由包写入从高速缓冲存储器写入到该光盘上的所有数据,然后传送到CD-R/RW驱动设备0。在CD-R/RW驱动设备0中,将上述传送的数据记录到光盘上,从而将一个数据包(属于一个文件)的数据,记录到该光盘上。
接着,在后继步骤S110中,确定是否连接了AC适配器,或者是否更换了电池。对于此判定过程,例如,引用电池信息的第三字节(图7)中说明的当前使用的电源类型,或者引用电池信息的[第十四字节-第十五字节]中的当前剩余电池电平。
例如,如果连接了AC适配器,则电池信息的第三字节描述以下事实,即AC适配器为当前使用的电源,如果更换了电池,则将电池信息的[第十四字节-第十五字节]中的剩余电池电平值,改变为一个较大值。
当步骤S110的结果为“YES”时,过程返回到步骤S102。因此,允许由前一步骤S109的过程禁止的从主机80到CD-R/RW驱动设备0的记录数据的传送。另外,释放迄今为止设置的省电模式。
反之,当步骤S110的结果为“NO”时,过程进行到步骤S111。在步骤S111中,将容许模式设置为禁止在光盘上记录(写入)数据,而仅允许读取数据的模式。因此,从这里开始,禁止从主机80向CD-R/RW驱动设备0上写入数据,并且此状态继续,例如,直至连接了AC适配器并且释放了省电模式为止,或者直至更换了电池,从而到达满足以下条件,即由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Trm>边界值2所表示的条件,的状态为止。
接着,在后继步骤S112中,再次确定是否连接了AC适配器或者是否更换了电池。
例如,此处,如果既不连接AC适配器也不更换电池,并且步骤S112的结果为“NO”,则过程进行到步骤S113,由此比较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Trm与边界值3,也是在此处,确定是否满足关系式: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Trm>边界值3。
然后,只要将第三阶段保持在省电状态并且步骤S113的结果为“NO”,该过程就返回到步骤S112。亦即,在第三阶段中,将高速缓冲存储器201a中的所有记录数据,传送到CD-R/RW驱动设备0中,并且在禁止后继写入的状态中,等待连接AC适配器或更换电池。
接着,当在此状态下连接了AC适配器或更换了电池后,并且当步骤S112的结果为“YES”时,该过程返回到步骤S101。
另外,在第三阶段的状态以上述方式继续的情况下,如果剩余电池电平减少了这样的程度以致于到达图11所示的第四阶段,并且步骤S113的结果为“NO”,则该过程进行到步骤S114。
步骤S114是一个与记录相对应的过程,并且如图11所示,执行强制关闭过程。为此,主机80的CPU 201创建已经写到光盘上的数据的文件系统,作为此时的会话,然后执行关闭过程,从而记录上述文件系统。亦即,为了将由引入—数据—引出组成的一个会话的区域,最终记录到光盘上,将必要数据(文件系统等)传送到CD-R/RW驱动设备0,并在光盘上执行记录。
如果已经执行了数据记录而不是例如步骤S114的过程,则当主机80读完数据,例如读完特定文件(或轨道)后,可以终止重放。
5.各种记录方法的操作
图11和图12表示CD-R/RW驱动设备0根据主机80和包括CD-R/RW驱动设备0的系统的协作,在记录和重放情况中执行处理的概要。
然而,如上所述,作为记录方法,有四种记录方法:光盘一次(DAO),轨道一次(TAO),会话一次(SAO),和包写入。因此,作为记录模式,有四种模式:DAO模式,TAO模式,SAO模式和包写入模式。实际执行的与图12所示过程相对应的操作,仅是包写入模式时执行的操作,而在DAO、TAO和SAO模式中,操作有些不同。
这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例如,在包写入中,由于利用比较小的数据单位作为数据包,所以附加记录是可行的,而在例如DAO和SAO模式中,当在连续执行引入→数据→引出的数据写入后关闭会话,因此,不能在记录中间改变光盘转速(记录速度)。另外,在TAO模式中,只要未关闭会话,就能够以轨道为单位在光盘上执行附加写入。然而,由于轨道通过具有比较大的数据大小,并且不能在记录此轨道中间改变光盘转速(记录速度),鉴于此,与包写入期间不同的控制操作是必要的。
因此,从这里开始,以与各实际记录模式相对应的CD-R/RW驱动设备0的电源状态为基础,说明主机80的控制操作。
将参考图13到图15的流程图进行说明。假设CPU 201也根据控制应用程序300,执行上述图中所示的过程。并且还假设,上述图中所示的过程,是从CD-R/RW驱动设备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的状态开始的。
首先,在记录期间,根据图13所示的过程确定当前的记录方法,其目的是,使主机80执行与CD-R/RW驱动设备0的电源状态(剩余电池电平)相对应的控制。可以在预定时间,例如与记录开始时间相对应的时间,执行上述过程。
这里,首先在步骤S201中,确定当前记录模式是否为DAO模式。如果确定当前记录模式为DAO模式,则过程进行到DAO模式处理过程。
当确定当前记录模式不是DAO模式,并且步骤S201的结果为“NO”时,过程进行到后继步骤S202,由此确定记录模式是否为TAO模式。当此步骤的结果为“YES”时,过程进行到TAO模式处理过程。如果此步骤的结果为“NO”,则过程进行到步骤S203。
在步骤S203中,确定记录模式是否为SAO模式。如果结果为“YES”,则过程进行到SAO模式处理过程。如果结果为“NO”,则认为记录模式仍然是剩余包写入模式,并且过程进行到包写入模式处理过程。
图14表示DAO模式处理过程、TAO模式处理过程以及SAO模式处理过程的控制操作。
在DAO、TAO和SAO记录模式的各模式中,例如,按照连同图3、4、5说明的方式,由于按照各不相同的方法执行记录,所以数据写入的控制不同,但是,与电源状态相对应的控制操作大致相同。因而,为了方便说明,显示一个过程。
这里,首先在步骤S301中,对当前剩余电池电平和性能状态下,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Trm与边界值A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到达Trm>边界值A的状态。这里,边界值A对应于例如图11所示的边界值1。
当步骤S301的结果为“YES”时,过程进行到步骤S302,由此设置例如图11说明相关的一级省电模式,并且在显示监视器208上显示模式设置状态。这里,用于设置省电模式的过程,与例如图12所示的步骤S105的过程相同。
反之,如果结果为“NO”,则过程进行到步骤S303,由此设置二级省电模式,并显示此模式设置以便输出。
接着,在步骤S302和S303的处理终止之后,过程进行到步骤S304。
在步骤S304中,对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Trm与边界值B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到达Trm>边界值B的状态。认为边界值B为一个小于边界值A的值,亦即,边界值B对应于剩余电池电平低于边界值A的状态。另外,在DAO模式期间或者在SAO模式期间,设置与以下时间周期(即从现在开始记录一个需要记录的会话所需要的时间周期)相对应的值。同时,在TAO模式期间,设置与以下时间周期(即从现在开始记录一个需要记录的轨道所需要的时间周期)相对应的值。CPU201通过使用例如作为当前性能设置的记录速度(光盘转速),以及一个会话或一个轨道的数据大小,计算上述周期。然而,如果需要更高精度,则可以预先保存一个平均值。
这里,如果步骤S304的结果为“YES”,该结果依赖于当前的剩余电池电平,由于可以写入一个会话或一个轨道的数据,所以过程进行到步骤S309,由此开始数据写入过程。一旦在步骤S309中开始数据写入过程后,将以例如与当前省电模式状态相对应的光盘转速(记录速度),写入一个光盘(在DAO模式中)、一个会话(在SAO模式中)、或一个轨道(在TAO模式中)的数据。
反之,如果步骤S304的结果为“NO”,亦即,当确定依赖当前剩余电池电平不可能写入一个会话或一个轨道的数据时,过程进行到步骤S305,由此生成警告显示。亦即,发布剩余电池电平不足的事实,在此情况中,显示一条提示用户连接AC适配器或更换电池的消息。
接着,在后继步骤S306和S307中,等待连接AC适配器或更换电池。
这里,在步骤S306中,确定是否连接了AC适配器。如果其结果为“YES”,则过程首先进行到步骤S308,从而如果根据迄今为止的处理已经设置了省电模式,则释放省电模式,此后,过程进行到步骤S309,由此开始数据写入过程。反之,如果其结果为“NO”,则过程进行到步骤S307,由此确定是否已经更换了电池。
当在步骤S307中确定已经更换了电池,并且其结果为“YES”,过程返回到步骤S301。反之,如果其结果为“NO”,则过程进行到步骤S310。
在步骤S310中,设置只允许读取而禁止写入的模式。此过程防止在剩余电池电平较低,且不能保证关闭一个会话或一个轨道的数据记录状态中,在既不连接AC适配器,也不更换电池的情况下,开始将数据写到CD-R/RW驱动设备0的光盘上。由于禁止以此方式开始数据写入,所以在DAO模式中,不会开始记录一个光盘的数据,并且被取消。在TAO和SAO模式中,不会分别开始记录一个轨道和一个会话的数据,并且被取消。
图15表示包写入模式处理过程的控制操作。正如上文所述,图12所示的记录和重放期间的控制过程,也表示包写入模式处理过程。这里,仅在包写入模式处理过程的范围内,进行稍微详细的说明。
这里,首先在步骤S401中,对在当前操作状态和剩余电池电平条件下,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Trm与边界值1(参见图11)进行比较,以确定关系式Trm>边界值1是否成立。如果此步骤的结果为“YES”,则认为当前的电源状态处于电池驱动期间第一阶段(参见图11)的剩余电池电平,因此,过程进行到步骤S402,由此设置一级省电模式,并显示此省电模式。
反之,当步骤S401的结果为“NO”时,由于认为电源状态处于小于等于电池驱动期间的第二阶段的阶段内,所以过程进行到步骤S403,由此设置二级省电模式,并显示此省电模式。
在执行了步骤S402和S403的处理后,过程进行到步骤S404。
在步骤S404中,考虑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Trm和边界值2,确定关系式Trm>边界值2是否成立。
当此步骤的结果为“YES”时,认为电源状态处于电池驱动期间的第一阶段或第二阶段。
在此情况中,过程进行到步骤S409,由此开始数据写入过程。此时,数据写入过程是一个将一个数据包的数据写入到光盘上的过程。接着,在后继步骤S410中,将记录数据从主机80的高速缓冲存储器201a中,传送到CD-R/RW驱动设备0端,并等待终止将以上传送的数据写入到光盘上的写入过程。
当在步骤S410中确定并未终止数据写入时,该过程返回到步骤S401,由此对上述数据记录过程中间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Trm,与边界值1、2或3进行比较,然后执行与上述比较结果相对应的控制过程。
接着,如果在以下状态中,例如在第二阶段(图11)继续为剩余电池电平的状态中,已经终止了数据写入,则步骤S410的结果为“YES”,并且控制从此处理例程中退出。
当步骤S404的结果为“NO”时,电源状态处于小于第三阶段的阶段,在此情况中,过程进行到步骤S405及其后继步骤的过程。
在步骤S405中,在显示监视器208的操作屏幕上,生成一个显示剩余电池电平不足的警告显示。如上所述,此时,警告显示为一条提示用户连接AC适配器或更换CD-R/RW驱动设备0之电池的消息。
然后,在后继步骤S406和S407的过程中,例如,实际上,在某个预定时间周期内,等待连接AC适配器或更换电池。
在连接AC适配器时,步骤S406的结果为“YES”。在此情况中,过程进行到步骤S408,由此释放在迄今为止的处理过程中设置的二级省电模式。此后,过程进行到步骤S409的数据写入过程。
如果已经更换了电池,则步骤S407的结果为“YES”,然后过程返回到步骤S401。
反之,当既不连接AC适配器,也不更换电池时,步骤S407的结果为“NO”,过程进行到步骤S411及其后继步骤的过程。
在步骤S411中,确定当前是否在高速缓冲存储器201a中缓冲了记录数据。当确定已经缓冲记录数据时,步骤S412的过程写入高速缓冲存储器内的所有数据,然后过程进行到步骤S413。反之,当在步骤S411中确定未缓冲记录数据,从而得到结果“NO”时,该过程跳过步骤S412,进行到步骤S413。
在步骤S413中,设置仅允许读取而禁止写入的模式。因此,禁止进一步写入包数据,并且例如,即使用户在主机80上执行记录新数据包的操作,也会取消该操作。
在后继步骤S414中,确定以下关系式,即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Trm>边界值3是否成立。此时边界值3为一个介于电池驱动期间之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之间的边界值。具体而言,此处,可根据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Trm来确定该值,Trm足以以与正在使用的包写入方式相对应的方式,记录一个数据包的数据。
当步骤S414的结果为“YES”时,控制立即从此过程中退出,例如,过程返回到初始步骤S401。因此,例如,在步骤S401到S407的处理中,如果连接了AC适配器,则释放省电模式,并且可以执行数据写入。如果更换了电池,并且保持第二阶段的电源状态或更高,则在设置一级或二级省电模式的状态中,数据写入过程是可行的。
反之,当在步骤S414中确定其结果为“NO”,并且到达第四阶段的电源状态时,过程进行到步骤S415,由此执行强行关闭处理。
正如可从上述说明中理解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CD-R/RW驱动设备0为电池驱动的情况中,首先设置省电模式,并将CD-R/RW驱动设备0的性能设置为,低于例如连接AC适配器时的性能。另外,在该省电模式中,可以根据剩余电池电平的减少量,逐级降低性能,从而进一步降低功耗。
因此,当剩余电池电平降低到CD-R/RW驱动设备0能够持续的操作时间很短的程度时,首先,生成一个警告显示,从而提示用户连接AC适配器或更换电池,并设置禁止记录模式。因此,例如,在DAO、TAO或SAO的情况中,在此阶段中,禁止一个会话(对于一个光盘)或以轨道为单位的数据记录。同时,在包写入中,当剩余电池电平比以上状态更低,并且剩余电池电平降低到以下程度,以致于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不能满足一个数据包的新记录数据时,在迄今为止记录的数据包数据上执行强制关闭过程,即使该过程与用户的意图相反。
由于获得上述操作,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增加操作的持续时间,并且防止毁坏在光盘上记录的数据。在此实施方式中,在通过数据接口互相连接主机80和CD-R/RW驱动设备0的系统中,传送并接收电池信息命令,然后根据此命令,由主机80控制这种操作。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作出各种修改。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CD-R/RW驱动设备,使用用于介质的记录和重放装置。另外,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其记录和重放功能与CD-R或CD-RW兼容的磁盘驱动器。此外,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以下记录和重放装置,即能够执行与以下介质,例如包括MO磁盘、磁带、磁盘,相对应的记录和重放的装置,而不是CD-R和CD-RW。另外,作为对此的响应,只要改变介质的记录方法,就可以执行与此记录方法相对应的关闭过程。
另外,例如,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通过组合外围设备(而非记录和重放装置)和主机构成的系统中。
正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中,在连接诸如信息处理装置之类的主机与外围设备以进行通信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操作中,通过发送和接收例如电池信息,可以向主机发送外围设备端的电源状态。然后,根据上述电池信息的内容,由主机执行控制,以便以适当方式执行各种操作,包括记录和重放数据的操作。
因此,例如,在本发明中,当外围设备端是电池驱动时,可以获得与此电池的剩余电平相对应的适当的系统操作,从而改善系统的功能。
这里,电池信息包含与电池驱动期间的预定操作条件相对应的操作的持续时间。亦即,可以查看此信息,从而将剩余电池电平转换为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因此,例如,主机端无需拥有根据剩余电池电平来计算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的结构,并且可以相对减轻主机端的处理负担。
另外,对于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而言,除考虑剩余电池电平之外,还考虑外围设备端之各种操作状态(包括记录介质的驱动速度)的功耗,从而其精确度更高。
此外,电池信息还包括当前使用的电源类型以及该电源的温度信息,从而能够根据此信息进行各种各样的控制。
同时,在主机端,当根据所接收的电池信息中存储的内容,确定外围设备的剩余电池电平(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小于等于预定电平时,在主机端执行控制,从而发出警告。因此,例如,用户能够识别剩余电池电平已经变为零。这样,可以确保安全电源状态,例如,通过连接AC适配器或更换电池,使剩余电池电平仍然足以达到以下程度,以致毫无故障地执行数据记录和重放。因此,防止了以下情况,例如,在数据记录和重放中间剩余电池电平变为零,并且错误停止数据记录和数据重放。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机执行控制,从而执行与剩余电池电平相对应的记录限制操作,例如,以符合外围设备之记录方法的方式执行。
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防止毁坏根据该记录方法的特征在记录介质上记录的数据。
对于与记录操作期间之剩余电池电平相对应的控制,例如在根据接收的电池信息中存储的内容,确定外围设备的剩余电池电平是否小于等于预定电平的情况,并且存在需要传送到外围设备的记录数据时,将数据传送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剩余的所有记录数据,全部传送到外围设备,并进行记录,从而停止以后在外围设备上记录数据。
因此,例如,此后,当由于剩余电池电平几乎变为零而需要关闭处理时,可以立即执行关闭处理。这也能够防止毁坏在该记录介质上记录的数据。例如,当在剩余电池电平较低的状态中传送记录数据时,存在以下情况,即当剩余电池电平变为零并且操作停止时,不能及时读取并传送写入到数据传送存储器中的所有数据。在此情况中,不能将数据正确记录到光盘上,并且处理被终止。
在作为本发明之信息处理装置的主机端,当根据接收的电池信息中存储的内容,确定外围设备的剩余电池电平小于等于预定电平时,例如,当确定剩余电池电平减少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于不能执行数据记录时,执行控制过程,从而执行迄今为止在记录介质上记录的数据的关闭过程。亦即,在剩余电池电平变为零之前,强行执行关闭处理。因此,以正确记录的方式,管理迄今为止写入到该光盘上的数据。亦即,保护了在该记录介质上记录的数据。
这样,在本发明中,通过在外围设备和主机之间传送并接收表示电源状态的电池信息,实现了迄今为止认为不存在的系统操作。具体而言,实现了用于保护在记录介质上记录的数据的操作,其中该操作对应于记录和重放装置的剩余电池电平。
可以构造本发明的许多不同实施方式,而并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相反,本发明的意图是覆盖权利要求书规定的本发明之实质和范围内包括的各种修改和等同结构。下述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与其最广泛的解释一致,以包括所有修改、等同结构及功能。
Claims (16)
1.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和一个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它们被连接起来以便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一个电源部件,该部件能够利用至少一块电池提供内部电源;
一个电源信息创建部件,用于创建电源信息,其中存储有关所述电源部件的预定信息;以及
一个信息传送器,用于向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传送所述电源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一个控制器,用于执行控制以便根据所述接收的电源信息中存储的内容获得信息处理系统中的预定操作,
其中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根据所述电池的剩余电池水平向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发送一个信号,以控制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工作在只读模式(S31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电源信息创建部件,确定与信息处理装置的各种预定操作条件相对应的、在电池供电状态中能持续操作的时间,并且将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信息,存储到所述电源信息中。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电源信息创建部件能够在所述电源信息中存储所用的电源类型信息,该信息是通过识别当前用作所述电源部件的电源的类型而获得的。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以下述方式执行控制,即当根据所述接收的电源信息的内容,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剩余电池电平小于等于预定电平时,由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发出警告。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能够以下述方式执行用于限制数据记录操作的控制过程,即,以遵守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剩余电池电平而启用的各种记录方法的方式,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一个记录/再现部件,该部件能够以与预定记录介质相对应的方式记录和/或读取数据,而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剩余电池电平是根据接收的电源信息中存储的内容获得的。
6.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一个连接器,用于连接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以便能够进行通信;
一个电源部件,该部件能够利用至少一块电池提供内部电源;
一个电源信息创建部件,用于创建电源信息,其中存储有关所述电源部件的预定信息;
一个信息传送器,用于通过所述连接器向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传送所述电源信息;以及
一个控制器,当接收到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通过所述连接器传送的控制信息时,该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控制信息控制内部操作,
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电池的剩余电池水平而发出工作在只读模式的控制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电源信息创建部件,确定与信息处理装置的各种预定操作条件相对应的、在电池供电状态中能持续操作的时间,并且将操作所能持续的时间信息,存储到所述电源信息中。
8.根据权利要求6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电源信息创建部件能够在所述电源信息中,存储所用的电源类型信息,该信息是通过识别当前用作所述电源部件的电源的类型而获得的。
9.根据权利要求6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电源信息中的预定信息具有一个有效性标记,该标记表示其信息内容的有效性/无效性,并且所述电源信息创建部件能够设置所述有效性标记的有效性/无效性。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电源信息创建部件能够在所述电源信息中,存储通过测量所述电源部件的温度而获得的电源温度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6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一个记录/再现部件,其中所述控制器能够以下述方式执行用于限制数据记录操作的控制过程,即,以遵守所述记录/再现部件根据控制信息而启用的各种记录方法的方式,其中记录/再现部件能够以与预定记录介质相对应的方式记录和/或读取数据,而控制信息是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根据所述电源信息中存储的内容发送的。
12.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一个连接器,用于连接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以进行通信,其中能够利用至少一块电池向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提供内部电源;以及
一个控制器,用于执行控制,从而当通过所述连接器接收到所述电源信息时,根据电源信息中存储的内容,在该信息处理装置和/或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中执行预定操作,其中在所述电源信息中存储有关电源的预定信息,所述电源信息是从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传送的,
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电池的剩余电池水平而发出工作在只读模式的控制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执行控制,从而当根据通过接收获得的所述电源信息中存储的内容,确定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的剩余电池电平小于等于预定电平时,在该信息处理装置中发出警告。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能够以下述方式执行用于限制数据记录操作的控制过程,即,以遵守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根据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的剩余电池电平而启用的各种记录方法的方式,其中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一个记录/再现部件,该部件能够以与预定记录介质相对应的方式记录和/或读取数据,而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的剩余电池电平是根据接收的电源信息中存储的内容获得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2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当根据所述接收的电源信息中存储的内容确定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的剩余电池电平小于等于预定电平时,并且确定存在需要传送到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的记录数据时,所述控制器执行控制过程,以便传送数据传送存储器中剩余的记录数据,为的是在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中执行记录,并且停止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后继数据记录,其中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一个记录和/或再现部件,该部件能够以与预定记录介质相对应的方式记录和/或读取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2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当根据所述接收的电源信息的内容确定所述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的剩余电池电平小于等于预定电平时,所述控制器执行控制过程,以便执行关闭过程,该过程关闭迄今为止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一个记录/再现部件,该部件能够根据所接收的电源信息的内容以与预定记录介质相对应的方式记录和/或读取数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34282/2000 | 2000-04-28 | ||
JP2000134282A JP4547771B2 (ja) | 2000-04-28 | 2000-04-28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0998263A Division CN1920988B (zh) | 2000-04-28 | 2001-04-28 | 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装置 |
CN2006100998282A Division CN1905041B (zh) | 2000-04-28 | 2001-04-28 | 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
CNB2006100998259A Division CN100533574C (zh) | 2000-04-28 | 2001-04-28 | 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26192A CN1326192A (zh) | 2001-12-12 |
CN1273979C true CN1273979C (zh) | 2006-09-06 |
Family
ID=18642591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09982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05041B (zh) | 2000-04-28 | 2001-04-28 | 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
CNB20061009982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3574C (zh) | 2000-04-28 | 2001-04-28 | 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装置 |
CNB0111744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3979C (zh) | 2000-04-28 | 2001-04-28 | 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装置 |
CN20061009982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20988B (zh) | 2000-04-28 | 2001-04-28 | 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09982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05041B (zh) | 2000-04-28 | 2001-04-28 | 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
CNB20061009982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3574C (zh) | 2000-04-28 | 2001-04-28 | 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09982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20988B (zh) | 2000-04-28 | 2001-04-28 | 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6928567B2 (zh) |
EP (1) | EP1152411B1 (zh) |
JP (1) | JP4547771B2 (zh) |
KR (1) | KR100816069B1 (zh) |
CN (4) | CN1905041B (zh) |
AT (1) | ATE363714T1 (zh) |
AU (1) | AU784773B2 (zh) |
DE (1) | DE60128617T2 (zh) |
ES (1) | ES2284592T3 (zh) |
HK (1) | HK1044066B (zh) |
ID (1) | ID30000A (zh) |
MY (1) | MY125952A (zh) |
RU (1) | RU2284570C2 (zh) |
SG (1) | SG96211A1 (zh) |
TW (1) | TW51963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47771B2 (ja) * | 2000-04-28 | 2010-09-2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 |
CN1229708C (zh) * | 2000-11-28 | 2005-11-3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一种基于电池剩余容量控制盘写入操作的方法 |
JP3787505B2 (ja) * | 2001-06-28 | 2006-06-2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情報記録装置 |
JP3846249B2 (ja) * | 2001-09-28 | 2006-11-15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
US6774486B2 (en) * | 2001-10-10 | 2004-08-10 | Micron Technology, Inc. | Circuit boards containing via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same |
US6820206B1 (en) * | 2001-11-20 | 2004-11-16 | Palmone, Inc. | Power sharing between portable computer system and peripheral device |
KR100457140B1 (ko) * | 2002-03-16 | 2004-11-16 | 주식회사 레인콤 | 디스크 서보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
US6934596B2 (en) * | 2002-03-18 | 2005-08-23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Manufacturing system, measurement data collecting system, and measurement terminal apparatus |
US7330410B2 (en) * | 2002-04-30 | 2008-02-12 | Ricoh Company, Ltd.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cording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ing dummy data |
JPWO2004003913A1 (ja) * | 2002-06-28 | 2005-11-0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情報記憶装置 |
KR100519611B1 (ko) * | 2002-10-25 | 2005-10-10 | 학교법인 한양학원 | 저전력 데이터 재생 방법 및 장치 |
US7555410B2 (en) * | 2002-11-29 | 2009-06-30 |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 Circuit for use with multifunction handheld device with video functionality |
US20070055462A1 (en) * | 2002-11-29 | 2007-03-08 | Daniel Mulligan | Circuit for use in a multifunction handheld device with wireless host interface |
JP3776874B2 (ja) * | 2002-11-29 | 2006-05-17 | 株式会社東芝 | 電子機器および同機器の動作モード設定方法 |
US20040104707A1 (en) * | 2002-11-29 | 2004-06-03 | May Marcus W.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battery use by a handheld multiple function device |
US20070052792A1 (en) * | 2002-11-29 | 2007-03-08 | Daniel Mulligan | Circuit for use in cellular telephone with video functionality |
US20070078548A1 (en) * | 2002-11-29 | 2007-04-05 | May Daniel M | Circuit for use in multifunction handheld device having a radio receiver |
JP4063076B2 (ja) * | 2002-12-27 | 2008-03-1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光記録方法及び光記録装置 |
EP1581855B1 (en) * | 2002-12-30 | 2006-06-07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Optical record carrier recording apparatus |
JP4061492B2 (ja) * | 2003-02-10 | 2008-03-1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消費電力制御方法 |
US7142995B2 (en) * | 2003-03-18 | 2006-11-28 | Mitac Technology Corp. | Method for reading battery status by operation system of portable computer |
JP4090373B2 (ja) * | 2003-03-19 | 2008-05-28 |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 小型電気機器 |
JP4298387B2 (ja) * | 2003-06-09 | 2009-07-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データ記録装置 |
JP2005165545A (ja) * | 2003-12-01 | 2005-06-23 | Sony Corp | 電子機器及び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
US7872444B2 (en) * | 2003-12-11 | 2011-01-18 |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 Opportunistic power supply charge system for portable unit |
TWI231486B (en) * | 2003-12-22 | 2005-04-21 | Mediatek Inc | Method for identifying track capacity |
TWI262485B (en) * | 2004-01-08 | 2006-09-21 | Lite On It Corp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led-home operation |
GB0400658D0 (en) * | 2004-01-13 | 2004-02-11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Portable device for receiving media content |
JP2006072979A (ja) * | 2004-08-04 | 2006-03-16 | Sony Corp | 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
KR100585705B1 (ko) * | 2004-12-02 | 2006-06-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블루투스 헤드셋의 배터리 잔량표시방법 |
JP2006254185A (ja) * | 2005-03-11 | 2006-09-21 | Orion Denki Kk | 節電機能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
US20060264197A1 (en) * | 2005-05-23 | 2006-11-23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Mobile device battery warning for data downloads |
JP4655808B2 (ja) * | 2005-08-02 | 2011-03-23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US20070041296A1 (en) * | 2005-08-22 | 2007-02-22 | Mediatek Inc. | Disk finaliz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
JP4643437B2 (ja) * | 2005-12-27 | 2011-03-02 | 株式会社東芝 | 情報処理装置 |
JP4643453B2 (ja) * | 2006-01-10 | 2011-03-02 | 株式会社東芝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動画像復号方法 |
US7739487B2 (en) | 2006-01-17 | 2010-06-15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booting a host device from an MMC/SD device, a host device bootable from an MMC/SD device and an MMC/SD device method a host device may booted from |
JP5002166B2 (ja) * | 2006-02-16 | 2012-08-15 | 株式会社東芝 | 画面送信装置および画面生成方法 |
US7606976B2 (en) * | 2006-10-27 | 2009-10-20 |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 Dynamically scalable cache architecture |
KR101339476B1 (ko) | 2006-12-07 | 2013-12-1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유에스비 부팅 단말기 및 방법 |
US7643945B2 (en) * | 2006-12-28 | 2010-01-05 |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Technique for acoustic data analysis |
US9831966B2 (en) * | 2007-06-18 | 2017-11-28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inuation of multimedia playback |
JP5323327B2 (ja) * | 2007-07-20 | 2013-10-23 |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CN101414201A (zh) * | 2007-10-18 | 2009-04-22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具光驱的显示器 |
US8170886B2 (en) * | 2008-03-28 | 2012-05-01 |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generate an energy consumption index |
US20100328080A1 (en) * | 2008-03-31 | 2010-12-30 | Tracy Mark S | Method To Sense Ambient Temperatures Around A Computer To Notify End Users |
US8032317B2 (en) | 2008-05-15 | 2011-10-04 |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etering and analyz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events within a portable device |
JP2010160585A (ja) * | 2009-01-06 | 2010-07-22 | Sony Corp | サーバ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US8350533B2 (en) * | 2009-05-04 | 2013-01-08 | Apple Inc.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utomatic low temperature battery charging capability |
CN101610477B (zh) | 2009-07-13 | 2012-09-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媒体消息业务的处理系统和方法 |
US9098279B2 (en) | 2010-09-14 | 2015-08-04 | Google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ata interchange between a network-connected thermostat and cloud-based management server |
US9046898B2 (en) | 2011-02-24 | 2015-06-02 | Google Inc. | Power-preserving communications architecture with long-polling persistent cloud channel for wireless network-connected thermostat |
JP6083136B2 (ja) * | 2012-06-22 | 2017-02-2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メモリダンプ機能を有する情報処理装置、メモリダンプ方法、およびメモリダンププログラム |
RU2523040C2 (ru) | 2012-10-02 | 2014-07-20 | Эл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 Регулировка яркости экрана для мобиль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
CN105808463A (zh) * | 2016-02-29 | 2016-07-27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嵌入式系统中调试信息的串口输出方法 |
WO2022086537A1 (en) * | 2020-10-22 | 2022-04-28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Ambient lighting creation based on a target color temperature rang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89698A (en) * | 1983-07-11 | 1987-08-25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Disk drive control for inhibiting operation upon battery voltage drop |
JPS61107573A (ja) * | 1984-10-31 | 1986-05-26 | Citizen Watch Co Ltd | フロツピ−デイスクドライブ回路の電源モニタ− |
JP3023425B2 (ja) * | 1987-10-09 | 2000-03-2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データ処理装置 |
US5345392A (en) * | 1991-01-25 | 1994-09-0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Battery charge monitor for a personal computer |
JPH05282682A (ja) * | 1992-03-31 | 1993-10-29 | Canon Inc |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
US5349668A (en) * | 1992-04-15 | 1994-09-2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 Battery operated computer having improved battery monitor and cell reversal protection circuit |
US5341503A (en) * | 1992-04-16 | 1994-08-2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Battery operated computer having improved battery gauge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battery charge |
JPH05333969A (ja) | 1992-05-28 | 1993-12-17 | Hitachi Ltd | 情報処理装置の停電時運転方法と情報処理装置 |
JPH07182768A (ja) * | 1993-12-22 | 1995-07-21 | Canon Inc | 記録装置 |
JPH07210920A (ja) * | 1994-01-20 | 1995-08-11 | Ricoh Co Ltd | 光磁気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JPH07296483A (ja) * | 1994-04-28 | 1995-11-10 | Fujitsu Ltd | ディスク装置及び記録再生システム |
JPH07302473A (ja) * | 1994-05-09 | 1995-11-14 | Fujitsu Ltd | 記憶装置及び記録再生システム |
JPH08161088A (ja) | 1994-12-02 | 1996-06-21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情報処理装置 |
JPH08194562A (ja) * | 1995-01-20 | 1996-07-3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情報処理装置 |
US6029119A (en) * | 1996-01-16 | 2000-02-22 |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 Thermal management of computers |
JP3351682B2 (ja) | 1996-06-17 | 2002-12-03 |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載電池の情報伝達装置 |
US5822600A (en) * | 1996-07-19 | 1998-10-13 |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 Dynamic hibernation time in a computer system |
JPH1097353A (ja) * | 1996-09-19 | 1998-04-14 | Toshiba Corp |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及び同システムに適用するレジューム処理方法 |
JPH10187296A (ja) | 1996-12-26 | 1998-07-14 | Canon Inc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データ端末装置、情報処理装置 |
JPH10240391A (ja) * | 1997-03-03 | 1998-09-11 | Toshiba Corp | 携帯型ドキュメント表示/処理装置及び同装置に適用されるパワー管理制御方法 |
JPH10268987A (ja) | 1997-03-25 | 1998-10-09 | Ricoh Co Ltd | バッテリ駆動式電子機器 |
JP3260657B2 (ja) | 1997-05-23 | 2002-02-25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無線固定端末装置 |
JPH1169222A (ja) | 1997-08-22 | 1999-03-09 | Hitachi Ltd |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カメラシステム |
JPH11266543A (ja) * | 1998-03-18 | 1999-09-28 | Makita Corp | 電動工具充電システム |
US20010001533A1 (en) * | 1998-03-24 | 2001-05-24 | Chartec Laboratories A/S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ing a rechargeable battery with monitoring of battery temperature rate of change |
JP2000071580A (ja) * | 1998-09-02 | 2000-03-07 | Canon Inc | プリント装置、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リント方法 |
JP2000090547A (ja) * | 1998-09-08 | 2000-03-31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
US6487149B1 (en) * | 1998-10-09 | 2002-11-26 | Ricoh Company, Ltd. | Optic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s for optical disk |
JP2000214965A (ja) * | 1999-01-25 | 2000-08-04 | Toshiba Corp | コンピュ―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バッテリイベントの管理方法 |
US6631101B1 (en) * | 1999-03-16 | 2003-10-07 | Gateway, Inc. | System, method, and software for recovering from interruption of DVD playback |
JP3378826B2 (ja) | 1999-04-09 | 2003-02-17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信号記録装置 |
EP1100172A3 (en) * | 1999-11-10 | 2004-10-13 | Makita Corporation | Battery charging device |
JP4547771B2 (ja) * | 2000-04-28 | 2010-09-2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 |
-
2000
- 2000-04-28 JP JP2000134282A patent/JP454777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
- 2001-04-20 TW TW090109493A patent/TW51963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04-24 AU AU38817/01A patent/AU784773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1-04-24 KR KR1020010021911A patent/KR100816069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04-25 SG SG200102296A patent/SG96211A1/en unknown
- 2001-04-26 MY MYPI20011975A patent/MY125952A/en unknown
- 2001-04-26 ID IDP20010349D patent/ID30000A/id unknown
- 2001-04-27 ES ES01303863T patent/ES2284592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4-27 RU RU2001111951/09A patent/RU2284570C2/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04-27 DE DE60128617T patent/DE60128617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4-27 US US09/844,048 patent/US692856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4-27 AT AT01303863T patent/ATE363714T1/de active
- 2001-04-27 EP EP01303863A patent/EP1152411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4-28 CN CN2006100998282A patent/CN190504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4-28 CN CNB2006100998259A patent/CN10053357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4-28 CN CNB011174439A patent/CN127397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4-28 CN CN2006100998263A patent/CN192098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
- 2002-06-04 HK HK02104237.3A patent/HK1044066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
- 2004-10-22 US US10/971,449 patent/US702820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11-09 US US11/270,280 patent/US772113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60077845A1 (en) | 2006-04-13 |
HK1044066B (zh) | 2007-03-23 |
ID30000A (id) | 2001-11-01 |
DE60128617T2 (de) | 2008-01-31 |
CN1905041A (zh) | 2007-01-31 |
KR20020007139A (ko) | 2002-01-26 |
MY125952A (en) | 2006-09-29 |
AU784773B2 (en) | 2006-06-15 |
US20020004911A1 (en) | 2002-01-10 |
US7721132B2 (en) | 2010-05-18 |
ATE363714T1 (de) | 2007-06-15 |
DE60128617D1 (de) | 2007-07-12 |
AU3881701A (en) | 2001-11-01 |
EP1152411A2 (en) | 2001-11-07 |
KR100816069B1 (ko) | 2008-03-24 |
US20050097375A1 (en) | 2005-05-05 |
US7028203B2 (en) | 2006-04-11 |
RU2284570C2 (ru) | 2006-09-27 |
CN1920988B (zh) | 2010-09-08 |
EP1152411A3 (en) | 2002-05-22 |
JP4547771B2 (ja) | 2010-09-22 |
SG96211A1 (en) | 2003-05-23 |
CN100533574C (zh) | 2009-08-26 |
CN1905041B (zh) | 2010-05-26 |
ES2284592T3 (es) | 2007-11-16 |
CN1905040A (zh) | 2007-01-31 |
EP1152411B1 (en) | 2007-05-30 |
HK1044066A1 (en) | 2002-10-04 |
CN1920988A (zh) | 2007-02-28 |
TW519630B (en) | 2003-02-01 |
CN1326192A (zh) | 2001-12-12 |
US6928567B2 (en) | 2005-08-09 |
JP2001312335A (ja) | 2001-1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73979C (zh) | 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装置 | |
CN1310243C (zh) | 记录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94630C (zh) | 具有多个管理区的信息记录盘的写入管理方法 | |
CN1159719C (zh) | 记录介质、记录设备和读取设备 | |
CN1348184A (zh) |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 |
CN1342314A (zh)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及信息记录/再现系统 | |
CN1211788A (zh) | 具有电子水印的光盘、再生装置及复制保护方法 | |
CN1206907A (zh) | 信息再生装置,验证装置以及信息处理系统 | |
CN1321980A (zh) | 盘驱动装置以及盘格式化方法 | |
CN1886749A (zh) | 记录装置 | |
CN1455406A (zh) | 信息记录方法和设备及系统、信息处理设备和存储媒体 | |
CN1301018A (zh) | 复制设备和复制方法 | |
CN1674139A (zh) | Av数据记录装置 | |
CN1457494A (zh) | 转录设备 | |
CN1264144C (zh) | 信息信号的记录和再现设备以及相关的方法 | |
CN1942869A (zh) | 组合存储器装置、数据写入方法和程序 | |
CN1679327A (zh) | 信息处理设备和程序 | |
CN1185651C (zh) | 复制系统和复制方法 | |
CN1265375C (zh) | 再现设备、记录和再现系统、再现方法及记录和再现方法 | |
CN1855259A (zh) | 光学拾取器和使用其的光盘驱动装置 | |
CN1189872C (zh) | 盘驱动装置 | |
CN1934641A (zh) |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程序记录介质、和程序 | |
CN1883090A (zh) | 激光器驱动装置、具备激光器驱动装置的光学头及光盘装置 | |
CN100337186C (zh) | 接口电路、盘控制器、盘驱动装置和接口控制方法 | |
CN1495783A (zh) | 光盘记录/再现方法、光盘和光盘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06 Termination date: 20150428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