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4114A - 便携式发电机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发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4114A
CN1224114A CN99100615.1A CN99100615A CN1224114A CN 1224114 A CN1224114 A CN 1224114A CN 99100615 A CN99100615 A CN 99100615A CN 1224114 A CN1224114 A CN 1224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insulation
insulation casing
cover body
generato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006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932C (zh
Inventor
河内敏文
福田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24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4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93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3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16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f cylinders, e.g. single-cylinder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3/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 F02B63/04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for electric gen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3/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 F02B63/04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for electric generators
    • F02B63/044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for electric generators the engine-generator unit being placed on a frame or in an housing
    • F02B2063/045Frames for generator-engine s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3/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 F02B63/04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for electric generators
    • F02B63/044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for electric generators the engine-generator unit being placed on a frame or in an housing
    • F02B2063/046Handles adapted therefor, e.g. handles or grips for movable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 F02B2075/02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having less than six strokes per cycle
    • F02B2075/027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having less than six strokes per cycle fou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3/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 F02B63/04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for electric generators
    • F02B63/044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for electric generators the engine-generator unit being placed on a frame or in an housing
    • F02B63/048Portable engine-generator combin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C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MATERIALS, MATERIAL PROPERTIES OR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FOR MACHINES, ENGINES OR PUMPS OTHER THAN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 F05C2201/00Metals
    • F05C2201/02Light metals
    • F05C2201/021Aluminiu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发电机(1),其包括一至少覆盖着发动机(20)的曲轴箱(21)和气缸体(22)的罩体(38)。罩体由分开的两半组成。发动机固定在其上部与隔音箱体(2)的搬运手柄(4)相连的罩体上。这样,手提便携式发电机时,发动机的重量通过罩体作用在搬运手柄上。它不需要增强隔音箱体的刚性,因此能减轻隔音箱体的重量。因为作为噪音源的发动机被罩体和隔音箱体所覆盖,所以这种发电机结构也能提供更好的隔音效果。

Description

便携式发电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和一种包括发动机和由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体,并且将发电机体装入与发动机相连的隔音箱体中的便携式发电机。
众所周知,便携式发电机包括发动机和由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体,两者都装入上部有能够握手的搬运手柄的隔音箱体内,以便于将发电机从某处手提到另一处。因为当使用者手握搬运手柄提起发电机运送时,隔音箱体要承受装于箱体内的沉重的发动机和发电机体的重量,所以隔音箱体必须要增强刚度。而要既增加隔音箱体刚度又不增加隔音箱体的重量是很困难的。
例如,日本专利局公布的标题为“便携式发电机”的专利文件HEI-1-21399所公开的便携式发电机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其公开的发电机包括由通过一位于下部的底盖和一位于上部的搬运手柄以相互分开的关系相连的一对左右框体部件构成的框架单元,一个包括多个布置得包围该框架单元的隔音罩的容装箱,装入该容装箱中的发动机和发电机体。
在便携式发电机的这种布置方式中,因为容装箱的刚度是通过框架单元来加强,箱体的形状由框架的形状所限制,因此箱体的形状设计的自由度受到了限制。而且,因为用相对较重的框架单元来增强箱体的刚度,故有实际上可降低包含框架单元的箱体总重的改进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配装有一搬运手柄并容装一发动机和发电机体的箱体的便携式发电机,并通过降低箱体在所承受的总载荷的负载量来减轻箱体重量,并为箱体形状设计提供更多的自由度。
本发明申请提出了一种便携式发电机,它包括一发动机,一个由所述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体,一个容装发动机和发电机体并带有一搬运手柄的隔音箱体,以及一个至少包围着发动机曲轴箱和气缸体的冷却通风罩体。该罩体包括由一对左右两半罩子组成的分半罩体,发动机固定按装在分半的罩体中,该分半的罩体具有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至少上连接部装入隔音箱体中并与隔音箱体相连。
在便携式发电机中,发动机固装在该分半罩体,该分半罩体的上部连接到与隔音箱体上部成一整体的搬运手柄上。因此,当用手提起便携式发电机时,发动机的载荷通过罩体作用到箱体的搬运手柄上。这样,就不需要增加箱体的刚度。换句话说,只需要增加箱体某一处的刚度,而减少传统箱体中需要增加刚性的部分的数目,从而减小箱体自身重量。而且,箱体的形状设计和材料选择的自由度不会由于箱体处处都要提高刚度而受到限制,由此增加了自由度。因此,罩体可以作为在隔音箱体上部支持发动机的支承件。并且,由于至少发动机的曲轴箱和气缸体被罩体所包围后再装入箱体内,因此所述便携式发电机有双重隔音结构。此外,由于罩体是由一对左右分开的两半组成,因此发动机能容易地装入。
更好的是,将分半的罩体的上下连接部每个都装入隔音箱体内并通过防震件与隔音箱体相连。这样做的优点是可通过设置于罩体的上下连接部处的防震件减弱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震动,从而将传递到隔音箱体上的震动减为最小。而且,由钢板制成的,通过防震件将发动机部分安装在箱体上的底盖也不需要了,而底盖在传统的布置方法中是必须的。
更理想的是,分半的罩体由钢板制成,而隔音箱体则由合成树脂制成。这样做的优点是分半的罩体提供足够的支承发动机和发电机体的刚度。并且能够降低箱体的重量和它的生产成本。
在一种优化实施方式中,隔音箱体包括一个刚度大于其它部分的较下部分,这样就不需要增加整个箱体的刚度,从而可减轻箱体自身的重量。
所述发电机体可装在罩体的进口侧。发动机的消音器可装在罩体的出口侧。发电机体可包括一个具有由发动机驱动的外转子的永磁发电机。发电机体可包括一个安装于外转子上的,并用于将外面的空气通过隔音箱体上的进口吸入罩体,并将依次冷却了发动机外周边和消音器的空气排出箱体的冷却风扇。
换句话说,由隔音箱体2的进气口进入隔音箱体的空气通过隔音箱体内部的开口进入罩体内,从而冷却发动机的外周边,再冷却消音器。然后通过隔音箱体的排气口将空气从隔音箱体中排出。因此,仅用一个冷却风扇即可高效率地冷却发电机体,发动机和消音器。
下面将参照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发电机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便携式发电机的垂直剖面图;
图3是图2所示便携式发电机中的发电机单元的局部侧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发电机单元的分解图;
图5是沿图2中Ⅴ-Ⅴ线的放大剖面图;
图6是图5所示罩体悬挂件的固定结构的放大剖面图;
图7是沿图2中Ⅶ-Ⅶ线的放大剖面图
图8是沿图2中Ⅷ-Ⅷ线的放大剖面图
图9A,9B,9C是表示隔音箱体与发电机设备之间关系的简图;
图10是沿图2中Ⅹ-Ⅹ线的放大剖面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中间缓冲件右件及周围部件的分解图;
图12是说明图2所示便携式发电机的装配方式的分解图;
图13是表示图2所示便携式发电机内部冷却空气流动状况的简图;
图14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发电机搬运手柄的改进形式的局部侧视图。
在某些附图中,箭头形的Fr,Rr,L和R分别用以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发电机1的向前,向后,向左和向右的方向。
如图1所示,便携式发电机1有一隔音箱体2。该隔音箱体2由合成树脂制成,并在底部靠近各角处有四个支架3(图中画出两个),以放置安装便携式发电机1。用于手提运送便携式发电机1的搬运手柄4位于隔音箱体2上表面横向的中间部分,并与隔音箱体成一整体。隔音箱体2具有一正面,在该正面设有控制面板5。在隔音箱体2的两侧壁的前部各形成多个空气进口6,以便将外部空气引入隔音箱体2中。
带有搬运手柄4的隔音箱体2由可沿着垂直平面内的纵向分界线横向分开的左右两半箱体或者说2R,2L两部件组成。左右箱体部件2L,2R由四个螺钉连接在一起(未画出),其中两个位于搬运手柄的两端部(前后两端部)A,B处,另两个螺钉位于隔音箱体2底部的后端部C和中间部分D处。
搬运手柄4通常为沿隔音箱体纵向的细长的倒U字型,以满足使用者手提的要求。搬运手柄4由分别与左右箱体部件2R,2L形成一整体的左右两半手柄,或者说4R,4L两部件组成。
图1中的标号7所示为侧端盖,标号8所示为能检查火花塞的盖子。
如图2所示,在便携式发电机1的隔音箱体2内容装一发电机单元10,控制单元调节箱72和燃料箱74。控制单元调节箱72和燃料箱74位于发电机单元10的前面。
图3和图4详细表示了发电机单元10的结构。如图所示,发电机单元10通常包括一发动机20,一个在其上支承着发动机20的底座11,一个通过排气道31连着发动机20的消音器32,一个与发动机20装配在一起的发电机体33,一个与发电机体33装配在一起并且能在旋转时可将外部空气吸入的冷却风扇34,一个通过连接轴35与冷却风扇34相连的反冲起动器36,一个包围着发电机体33和冷却风扇34的风扇机匣37以及一个覆盖或包围发动机20和部分消音器32的通风冷却罩38。
底座11包括一个细长的矩形钢板,并由三个螺钉B1固定在发动机10底部的三个支架26(图中画出两个)上。底座11上有一对装在底座的前后两端的筒形件62,其作用在后面说明。
发动机20是单缸顶置气门发动机,包括装配在一起的曲轴箱21,气缸体22和底盖23。发动机20有一水平伸出的输出轴。曲轴箱21与气缸体22沿着相对输出轴24轴线斜向延伸的并带凸缘的配合面25(图3)用螺钉连接在一起。
消音器32通常作成箱形,固定在气缸体22的后表面上。消音器32的后表面上开有排气口32a。
发电机体33是一个带有被发动机20驱动旋转的外转子33c的永磁外转子的发电机或永磁发电机。因此,便携式发电机1是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
发电机体33包括一个装在气缸体22上的铁芯33a,绕着该铁芯33a的多股线圈33b,前述装在发动机20输出轴24上的杯状的外转子33c,以及安装在杯状外转子33c的内圆周表面的多个永磁铁33d。
外转子33c设计为包围着铁芯33a和线圈33b。冷却风扇(风扇转子)34安装在外转子33c的前面。因为装有冷却风扇34的外转子33c有着高的刚性和大的直径,冷却风扇即可具有大直径,能方便可靠地安装在外转子33c上。使用这样的大直径的冷却风扇可以产生大量的,并足以冷却发动机20和发电机体33的空气。此外,由于外转子33c也可以作为发动机20的飞轮,所以不需要单独的飞轮。而隔音箱体2的内部空间也由此相应减小,能减小便携式发电机(图1)的尺寸。
发动机20的输出轴24,外转子33c,冷却风扇34和反冲起动器36相互共轴。外转子33c上有一通风孔33e。
风扇机匣37通常作成碗形,用多个短螺栓B2安装在发动机20(更准确的是曲轴箱21和气缸体22)上。碗状的风扇机匣37在其底部(图3和图4的左端)开有循环空气入口37a,用于将空气引入风扇机匣37中。反冲起动器支持盖板39安装在风扇机匣37的空气入口37a的前面,反冲起动器支承盖板39和风扇机匣37之间有一间隙,因此空气能通过这一间隙和与之相连的空气入口37a吸入风扇机匣37中。碗状的风扇机匣37在其开口的顶部末端有一空气出口37b(图3和图4的右端),用于使空气从风扇机匣37内排出。空气出口37b通过在风扇机匣37开口的右端与罩体38开口的进气端(图3和图4的左端)之间的配合连接与罩体38的进气口38a直接连接在一起。
为了高效率地冷却隔音箱体中的发动机20,同时增强隔音效果,罩体这样设计:它至少能覆盖或包围发动机20的曲轴箱21和气缸体22,最好是如所述实施例那样将整个发动机20完全覆盖或包围。罩体38由钢板制成,有很高的刚度特性。发动机20容装于罩体38内并通过多个螺钉B4,B5,B6和B7直接安装在所述刚性罩体38上。图3中的标号41为火花塞的安装插座。
发电机单元10在其顶部有悬挂部分42,在其底部有一对前后底座安装部分61,61。
参考前述图2,罩体38上的悬挂部分42与倒U型的搬运手柄4后端部的增强安装部分4a(搬运手柄4的底部或跟部)相连接。增强安装部分4a通过带有也可用作悬挂发电机单元10的吊钩的罩体38支承发电机单元10。
底座11通过底座安装部分61,61固定在隔音箱体2的底部,因此发电机单元10的重量由隔音箱体2的底部承受。
排气道44固定在隔音箱体2后端的排气孔45上,覆盖或包围消音器32的一部分。排气道44有后侧壁,后侧壁形成多个由狭缝44a构成的排气孔,以便将空气从隔音箱体2内排出,而从消音器32的排气口32a中出来的发动机废气将由发动机的排气口44b排出。
如图5所示,罩体38是,由可沿着垂直平面内的纵向中心分界线横向分开的左右两半罩体,或者说38R,38L两部件组成的可分为两片的罩体。右边和左边的罩体部件38R和38L分别具有相对配合的顶部和底部,并由一对螺钉B8,B8(上部的螺钉B8可由图3看出)紧固在一起。为保证发动机20装于罩体38内,罩体38侧壁的一部分通过螺钉B4,B5,B6,B7固定在发动机20的气缸体22的多个内螺纹凸台27上。因为钢板制成的罩体38的热传导系数(热导率)大,而发动机20是直接安装在罩体38上,所以发动机20运转时产生的热能够平稳快速地传导到罩体38上,再由罩体38传播开。罩体38通过固定在隔音箱体2上的悬挂部分42安装于隔音箱体2内。图5中标号46所示为装有调速器的化油器。
图6所示为罩体38的悬挂部分42的连接结构。如图所示,通过在搬运手柄4跟部的增强安装部分4a处夹紧左右手柄部件4R,4L之间的悬挂部分42而将悬挂部分42固定在隔音箱体2上。
更准确地说,悬挂部分42包括一个从右罩体部件38R的上端部向上延伸出的右悬挂带或凸缘51R,一个与右悬挂凸缘51R成一整体并由凸缘处横向向外突出的环形右锁紧部分52R,一个与该右锁紧部分52R压配合的环形第一右防震件53R,一个从左罩体部件38L的上端部向上延伸出的左悬挂带或凸缘51L,一个与左悬挂凸缘51L成一整体并由凸缘处横向向外突出的环形左锁紧凸块52L,一个与该左锁紧部分52L压配合的环形第一左防震件53L,一个在当左右悬挂凸缘51L,51R彼此面对面保持接触时压配合于该左右防震件53L,53R的中心孔53a中的并与之配合的水平悬挂销54,以及绕该悬挂销54的两相对端部54a,54a配装的,用以防止左右防震件52L,52R脱离左右锁紧凸块52L,52R的左缓冲件55L和右缓冲件55R。
悬挂销54的两相对端部54a,54a从左右防震件53L,53R的外端面伸出。这两端部54a,54a作为安装支架,通过第一防震件53R,53L把发电机单元10固定在隔音箱体2上,它们在下文将被称作“第一支杆端54a,54a”。
左右手柄部件2L,2R各有与手柄部件成一整体的筒形插孔部分4b,从加强的安装部分4a水平向内延伸,以便能将一个第一支杆端54a,54a装入。
装配时,插孔部分4b,4b用力强行套在第一支杆端54a,54a上形成配合,这样,两插孔部分4b,4b通过悬挂销54和第一左右防震件52L,52R,并以通过缓冲件55L,55R和防震件53L,53R将悬挂凸缘51L,51R紧夹在相对的两插孔部分4b,4b的前端面之间的方式,将左右悬挂凸缘51L,51R支承住。这样,由于用防震件53R,53L夹紧发电机单元10,隔音箱体2就能够稳稳地支承住发电机单元10(图5)。
第一左右防震件53L,53R由弹性材料制成,如橡胶。因为罩体38的左右罩体部件38L,38R各自的上端部通过第一左右防震件53L,53R安装在隔音箱体2上,通过第一左右防震件53L,53R可使发动机20(图5)运转时产生的振动在罩体38的上端部分被减弱。
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形式是,罩体38的悬挂部分42通过将隔音箱体2的插孔部分4b,4b和悬挂销54的第一支杆端54a,54a与位于两插孔部分4b,4b中的一个和一个与之相应的第一支杆端54a之间的每个第一左右防震件53L,53R配装起来而连接到隔音箱体2上。此外,左右防震件53L,53R也能作成一整体。
再参考图7,图7表示左右手柄部件4L,4R间的连接结构。这一连接结构包括由螺钉B9和螺母B10组成的螺纹紧固件。螺钉B9从左手柄部件4L伸出,并拧入嵌于右手柄部件4R内的螺母B10。用螺纹紧固件B9,B10连接的连接结构位于搬运手柄4的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A,B处(图1)。
图8所示为图2和图3中的底座安装部分61,61的详细结构。如图示,每个安装部分61包括装在底座11上并横向伸出的筒形件62,一对与筒形件62的两相对端压配合的环形第二左右防震件63L,63R,一个与第二左右防震件63L,63R的各自中心孔63a,63a压配合的中空或筒形的支承销64以及一个绕该悬挂销64的两相对端部64a,64a配装的,并用以防止该左右防震件63L,63R从与筒形件62和支承销64相配合的位置脱开的左缓冲件65L和右缓冲件65R。
支承销64的相对端部64a,64a从第二左右防震件63L,63R的外端向外突出。相对端部64a,64a作为通过第二防震件63L,63R将底座11安装在隔音箱体2上的安装支杆,因此下文中称它们为“第二支杆端64a,64a”。
左右隔音箱体部件2L,2R各有与隔音箱体成一整体的筒形插孔部分4c,从隔音箱体2的底部2B水平向内延伸,以便能与一个相应的支承销64的第二支杆端64a配合固定。底部2b有着相对较高的刚度。
装配时,插孔部分4c,4c用于强行配合地套在第二支杆端64a,64a上,这样,两插孔部分4c,4c通过支承销64和第二左右防震件63L,63R,并以通过缓冲件65L,65R和防震件63L,63R将筒形件62紧夹在相对的两插孔部分4c,4c的前端面之间的方式,将筒形件62支承住。这样,由于用防震件63R,63L夹紧发电机单元10,隔音箱体2就能够稳稳地支承住发电机单元10(图2)。
第二左右防震件63L,63R由弹性材料制成,如橡胶。通过第二左右防震件63L,63R,发动机20(图5)运转时产生的振动在罩体38的底部被减弱。
底座安装部分61也可改变为包括一对分别预先装配在插孔部分4c,4c的第二左右防震件(未画),该第二支杆端64a,64a与中间分布有防震件的插孔部分4c,4c相配合。
左右隔音箱体部件2L,2R在隔音箱体底部2B处通过包含螺钉B11和螺母B12的螺纹紧固件连接在一起。螺母B12嵌入右隔音箱体2R的插孔部分4c中。螺钉B11从左隔音箱体部件2L的插孔部分4c中伸出,支承销64拧入螺母B12中,将左右隔音箱体部件2L,2R固定在一起。用螺纹紧固件B11,B12连接的连接结构分别位于隔音箱体2的后端部分和中间部分C,D(图1和图2)。
图9A-9C表示隔音箱体2和发电机单元10之间的连接关系。
如图9A所示,发电机单元10是这样安装在隔音箱体2上的:即包围着发动机20并用螺栓固定在发动机20的对边上的罩体38连接到搬运手柄4的增强安装部分4a上,在其上支承着发动机并用螺栓固定在发动机20上的底座11连接到有相对较高刚度的隔音箱体的底部上。
如图9B所示,虚剖面线部分所示的隔音箱体2的顶部2H(包括搬运手柄4和搬运手柄4上的增强安装部分4a,4a)有着比别的部分更高的刚度,这是因为这一部分2H必须承受组件的重量,如罩体38,发电机单元10等。同样,隔音箱体2的底部2B(图9A)由于承受装于隔音箱体2内的组件的重量,也有着比别处更高的刚度。
如图9C所示,当使用者手握搬运手柄将便携式发电机从一处运到另一处时,包括发动机20的发电机单元10的重量主要通过罩体38作用到增强安装部分4a上,再作用到搬运手柄4上。罩体38刚度高,并作为在增强安装部分4a支承或挂住发动机20的支承部件(吊钩)。在这种安装结构中,隔音箱体2的侧边部分2S就不需要承受发电机单元10的重量。
显然,由前述说明可知,当使用者手提便携式发电机1时,包括发动机20的发电机单元10的重量大多数作用到隔音箱体2的顶部和底部2H,2B。考虑到这种情况,隔音箱体2的侧边部分2S可以为小刚度的结构。由于不需要增强隔音箱体2的整个箱体的刚度,因此有可能大幅度减轻隔音箱体2的重量。此外,相对与传统的便携式发电机而言,本发明的便携式发电机不需要支持隔音箱体2的框架,不受目前所需要的框架的限制。因此,隔音箱体2不论在几何形状的设计上还是在使用材料的选择上都有很高的灵活性。
另外,因为至少是发动机20的曲轴箱21和气缸体22被罩体38和隔音箱体2双重覆盖或罩住,所以能获得增强的隔音效果。
而且,由于罩体38具有既作为发动机20的冷却通风罩又作为发动机20的支承件(吊钩)的双重作用,便携式发电机1的内部机构能变得简单。
再看图10,它所表示的是牢固安装在隔音箱体内的控制单元调节箱72和燃料箱74。
如图10所示,一对左右下缓冲件71L,71R布置在隔音箱体2的底部表面2a上,以支承其上部的控制单元调节箱72。中间缓冲件73(由彼此分开的右缓冲件73R和左缓冲件73L组成)与控制单元调节箱72的左右上角相连。中间缓冲件73支承它上面的燃料箱74。燃料箱74在其上端有一筒形燃料注入口74a,由隔音箱体2的顶部向上向外伸出。
控制单元调节箱72是一个相对硬的矩形盒,它的里面装有控制如图2所示的发动机20和发电机体33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调节箱72(下文称作“调节箱”)的底部有一对左右支架72a,72a,它的右上角有一定位的横向突起72b。左右支架72a,72a通过下部缓冲件71L,71R安装在隔音箱体2的底部表面2a上。更准确的说,支承其上面的下部缓冲件的支架72a,72a与配装于一对隔音箱体2的底部表面2a上横向形成的直导向槽2b,2b中。支架72a,72a和下部缓冲件71L,71R能够沿着导向槽2b,2b移动,因此调节箱72相对于隔音箱体2的位置可沿隔音箱体2的横向调节。
燃料箱74还有一对与其成一整体并由燃料箱74的左右下角水平伸出的定位突起74b。环形的上部缓冲件75绕燃料注入口74a的跟部或底部安装。注油盖76固定在燃料注入口74a的上端,以封住燃料注入口74a。
隔音箱体2在左右隔音箱体部件2L,2R的配合面上有一上孔2c。上部缓冲件75也配装于该上孔内,因此燃料注入口74a由该上孔2c的内边支承,而上部缓冲件75设置于它们之间。
中间缓冲件73的右件73R由压配合连接到右隔音箱体部件2R的侧壁内表面上。同样,中间缓冲件73的左件73L由压配合连接到左隔音箱体部件2L的侧壁内表面上。中间缓冲件的左右件73L,73R与左右隔音箱体部件2L,2R之间的连接结构将在下文中说明。
中间缓冲件的左右件73L,73R大致为T型,包括垂直的基座部分73a和水平的翼形部分73b。这些部件73R,73L的布置方式为各自的翼形部分73b,73b在同一水平面中彼此相对。
相对的水平翼形部分73b,73b位于调节箱72的上表面和燃料箱74的下表面之间。调节箱72和燃料箱74的总重量通过下部缓冲件71R,71L和水平翼形部分73b,73b作用到比其他部分刚度更大的隔音箱体2的底部2B(图8)。
在中间缓冲件的右件73R的垂直基座部分73a中形成有用于对燃料箱74进行定位的上凹陷部分73c和用于对调节箱72进行定位的下凹陷部分73d。中间缓冲件的左件73L具有一个形成于该垂直基座部分73a中并用于对该燃料箱74进行定位的凹陷部分73c。
中间缓冲件左件73L的基座部分73a直接由调节箱72的左侧壁表面接触顶住,中间缓冲件右件73R的下凹陷部分73d与调节箱72的定位突起72b配合,所以左右隔音箱体部件2L,2R通过中间缓冲件的左右件73L,73R将调节箱72的左右上角夹紧,将调节箱72牢牢地固定住。
同样,中间缓冲件的左右件73L,73R的凹陷部分73c,73c与燃料箱74的左右定位突起74b,74b相配合,所以左右隔音箱体部件2L,2R通过中间缓冲件的左右件73L,73R将燃料箱74的左右下角夹紧,将燃料箱74牢牢地固定住。
下部缓冲件71R,71L(71),中间缓冲件73(73R,73L)和上部缓冲件74由弹性材料制成,如橡胶。
由前文可知,内装控制单元(未画)的调节箱72通过下部缓冲件71R,71L安装在比隔音箱体2其他部分刚度更大的隔音箱体2的底部2B上,燃料箱74通过中间缓冲件73安装到调节箱72上。通过使用这种简单的双层布置方式,可以很容易地将燃料箱72(装满时很重)放在隔音箱体2内的上面部分。另外,燃料注入口74a由隔音箱体2的上面部分伸出,便于向装在隔音箱体2内的燃料箱74注入燃料。
燃料箱74的重量通过中间缓冲件73,相对较硬的调节箱72和下部缓冲件71作用到底部2B的底面2a上。因为燃料箱74的重量由相对较硬的调节箱72承受,又因为通过下部缓冲件和中间缓冲件71,73能使震动减弱,因此不会有加强整个隔音箱体2的刚度的迫切要求。而只要将隔音箱体2的局部刚度加强,如加强顶部和底部2H,2B处,即可满足要求,与传统结构中增强箱体刚度的方式相比,本方法能大大减少隔音箱体2的重量,并在隔音箱体2的几何形状设计和使用材料选择上有更高的灵活性。
左右盖部件2L,2R同时通过中间缓冲件的左右件73L,73R夹紧调节箱72的相对侧壁和燃料箱74的相对侧壁,因此调节箱72和燃料箱74稳稳地固定在隔音箱体2内。因为调节箱72和燃料箱74被前述方法夹住时自动处于最后连接位置,调节箱72和燃料箱74与隔音箱体2之间的连接结构非常简单。而且,作用在调节箱72和燃料箱74上的水平振动被中间缓冲件左右件73L,73R充分减弱。
在隔音箱体2的上孔2c处,通过带有位于燃料注入口74a和上孔2c的内边之间的上部缓冲件75的左右隔音箱体部件2L,2R将燃料箱74的燃料注入口74a夹紧。这样,燃料箱74牢固可靠地固定在隔音箱体2上。
再看图11,它是图10所示的用于将中间缓冲件右件73R固定在右盖部件2R上的连接结构的分解图。
右盖部件2R包括一对相互隔开的,从盖部件的内表面垂直伸出的固定突起2d,2d。该固定突起2d,2d为锥形,各有成十字形分布的四个径向翼板,象十字形螺丝刀的头部。
中间缓冲件右件73R有一对相互隔开的,并适合于与该固定突起2d,2d压配合的锁紧凹坑73e,73e。为此,锁紧凹坑73e,73e的形状与固定突起2d,2d基本相符。锁紧凹坑73e,73e与固定突起2d,2d相互压配合,将中间缓冲件右件固定在右隔音箱体部件2R上。
中间缓冲件右件73R有一对与水平翼形部分73b的上表面成整体的隔开的平行肋73f。肋73f的截面为三角形,有成锐角的脊。肋73f顶住上面的燃料箱74的下表面,这些肋是在一定程度上有相应的弹性变形的并与燃料箱74内的燃料量成正比。
用于将中间缓冲件左件73L(图10)连接到左盖部件2L(图10)的连接结构与上文参考图11所介绍的连接结构一样,因此就不再作过多的描述。
装配前文所述结构形式的便携式发电机1的各装配步骤的顺序将参考图12来说明。对装配步骤的分析只是说明装配方法,而不能作为对它的限定。
首先,将已经用螺钉固定了内控制面板的右隔音箱体部件2R侧壁内表面(或配合面)朝上放在装配位置处。中间缓冲件右件73R也预先固定在右盖部件2R上。
然后在发电机单元10处于右盖部件2R上方半轧制位置时使其落座装在右盖部件2R上,这样,发电机单元10的右第一支架54a和右第二支架64a,64a与右盖部件2R的插孔部分4b,4c,4c相配合。
接着,将下部缓冲件71R,71L配装在调节箱72的支架72a,72a上。
再在调节箱72处于右盖部件2R上方半轧制位置时时其落座装在右盖部件2R上,这样,下部缓冲件右件71R配合于右隔音箱体部件2R的定位槽2b中,调节箱72的定位突起72b配合于中间缓冲件右件73R的凹陷部分73d中。
接着,在燃料箱74处于右盖部件2R上方半轧制位置时使其落座装在右盖部件2R上,这样,燃料箱74的定位突起74b配装于中间缓冲件右件73R的凹陷部分73c中。
再将已装有与其预先连接好的中间缓冲件左件73L的左盖部件2L落座于右盖部件2R上,而该右盖部件2R上的侧壁内表面(或配合面)朝下。
接着,将左盖部件2L与右盖部件2R配合在一起,这样,发电机单元10的左第一支架54a和左第二支架64a,64a配装于左盖部件2L的插孔部分4b,4c,4c中。同时,在左盖部件2L的定位槽2b中恰当地装纳下部缓冲件左件71L,中间缓冲件左件73L与调节箱72的左侧壁接触抵住。在这种情况下,中间缓冲件左件73L的凹陷部分73c与燃料箱74的定位突起相配合。
接着,将左右隔音箱体部件2L,2R叠置装配在一起,并用螺钉B9,B9,B11,B11紧固起来。内控制面板82用螺钉(未画出)牢固地固定在左盖部件2L上。
再将密封件81和控制面板5从盖体2的前部开孔处装在控制面板82上,控制面板5由螺钉B13固定在内控制面板82上,同时密封件81设置于两控制面板5,82之间。
然后,在排气道44插入排气孔45中后,直到它与罩体38的排气口38b配合,并且密封件43布置于它们之间时,将密封件43装在排气道44上。排气道44由螺钉B14(一个由图示)固定在隔音箱体2上。本发明的便携式发电机就这样装配好了。
由前文所述知,便携式发电机1只需将右隔音箱体部件2R,发电机单元10,调节箱72,燃料箱74和左隔音箱体部件2L按照前文所述的顺序从一个方向装配在一起即可组装起来。这种单向装配方式不用冗长而浪费时间的频繁地改变各部件的位置和姿态。因此,装配过程的效率很高。
另外,借助于发电机单元10的支架54a,64a,64a和左右隔音箱体部件2L,2R的插孔部分4b,4c,4c之间的相互配合连接,左右隔音箱体部件2L,2R和发电机单元10暂时装配在一起,发电机单元10牢牢地固定在左右隔音箱体部件之间。因此用螺钉连接的部分的数目减小,装配效率更高。
参照图13将对便携式发电机的冷却系统进行介绍。
当发电机单元10的发动机20开始运转时,发电机体33开始发电。这使得冷却风扇34与发电机体33的外转子一起旋转。
旋转的冷却风扇34将外部的空气从进气口6吸入隔音箱体2,再由进气口37a进入风扇机匣37。这样,外部空气由旋转的冷却风扇37推动或压迫流过下游的风扇机匣37,罩体38和排气道44,依次冷却发电机体33,发动机20,排气管31和消音器32。冷却完部件33,20,31,32后,外部空气由排气道44的通风孔44a(排气孔45)排出。
风扇机匣35,罩体38和排气道44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单独的冷却通道。冷却风扇34布置在冷却通道内,这样,外部空气由进气口6吸入,依次冷却发电机体33,发动机20,排气管31和消音器32,并最终由排气孔45(通风孔44a)排出。
由单独的冷却通道(由顺序排列的风扇机匣34,罩体38和排气道44形成)和单独的冷却风扇34组成的冷却系统只占用隔音箱体2内的很小空间,因此能减小便携式发电机1的尺寸。
由连在一起的发电机体33和冷却风扇34形成的噪音源被封入风扇机匣37内。由发动机20形成的另一噪音源被封入罩体38内。包围第一噪音源的风扇机匣37和包围第二噪音源的罩体38装入隔音箱体2内。因此,噪音源被双重隔音。由于这样的双重隔音结构,便携式发电机1的隔音特性非常好。
下文将对发动机20的冷却性能或者效率进行分析。
如图5所示,由金属(实施例中为钢板)制成的罩体38直接固定在发动机20上,因此,发动机20外壁的热量直接传导到金属罩体38上。金属罩体38直接固定在发动机20上,成为高效率的散热器,使发动机20有了额外的散热表面。有这样额外的散热表面的发动机20具有很高的冷却性能或者效率,因此,即使冷却风扇34相当小也能充分冷却。此外,金属罩体的使用有助于减小便携式发电机1的尺寸。
图14所示为本发明的隔音箱体2的改进形式。改进的隔音箱体的标号仍为2,与图1-13所示的隔音箱体2的区别仅在于它的搬运手柄4在隔音箱体上表面的下方,成为隔音箱体2的一部分。在这一实施例中,罩体38固定在箱体上部2H处(包括搬运手柄4和搬运手柄4上的增强安装部分4a),由虚剖面线部分清楚地表示出来。在这种结构形式下,即使搬运手柄4不从隔音箱体2的上表面伸出,也能有效地承受罩体38的重量。
直接安装在隔音箱体2上以增强发动机20的散热性能或效率的金属罩体38最好用高热导率(传热系数)的材料制成,如钢板或铝板。由于罩体38内的发动机20很重,从承受载荷的观点看,高刚度的钢板更合适。罩体38最好固定在搬运手柄4体上,而不是在手柄4的底部4a(增强的安装部分)。
而且,隔音箱体2的插孔部分4b,4c,4c和发电机单元10的支架54a,64a,64a可以为别的形状,只要它们能够相互配合。另外,下部缓冲件右件71R和下部缓冲件左件71L也能作成一整体。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发电机(1),包括:
一个发动机(20)
一个由所述发动机(20)驱动的发电机体(33)
一个容装所述发动机(20)和所述发电机体(33),并有一搬运手柄(4)的隔音箱体(2);以及
一个至少包围着所述发动机(20)的曲轴箱(21)和气缸体(22)的冷却通风罩体(38),所述罩体(38)包括由左右两半罩体(38L,38R)组成的分半罩体,
所述发动机固定在所述分半罩体上。
所述分半罩体有一上连接部分和下连接部分,至少所述上连接部分装在所述隔音箱体内,并与隔音箱体相连。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半罩体的所述上下连接部分通过防震件(53L,53R,63L,63R)分别装在隔音箱体中,并与隔音箱体相连。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半罩体由钢板制成,所述隔音箱体由合成树脂制成。
4.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半罩体由钢板制成,所述隔音箱体由合成树脂制成。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箱体包括刚度高于其它部分的底部。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体位于所述罩体的进口侧,所述消音器(32)位于所述罩体的出口侧,所述发电机体包括一个带有一个由所述发动机驱动的外转子(33c)的永磁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体包括一安装在所述外转子上的冷却风扇(34),该冷却风扇能够将外部空气从所述隔音箱体的进气口(6)吸入所述罩体并将按顺序冷却完所述发动机外周边及消音器的空气排出所述隔音箱体。
CN99100615.1A 1998-01-19 1999-01-19 便携式发电机 Expired - Lifetime CN112093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2630/98 1998-01-19
JP02263098A JP3347044B2 (ja) 1998-01-19 1998-01-19 携帯用エンジン作業機
JP22630/1998 1998-01-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4114A true CN1224114A (zh) 1999-07-28
CN1120932C CN1120932C (zh) 2003-09-10

Family

ID=12088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100615.1A Expired - Lifetime CN1120932C (zh) 1998-01-19 1999-01-19 便携式发电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091160A (zh)
EP (1) EP0931920B1 (zh)
JP (1) JP3347044B2 (zh)
CN (1) CN1120932C (zh)
DE (1) DE69906834T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01388A1 (fr) * 2006-03-08 2007-09-13 Wuxi Kipor Power Co., Ltd. Génératrice portative
CN103291447A (zh) * 2013-05-24 2013-09-11 宁波顶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节油便携式发电机组
CN106014618A (zh) * 2015-03-26 2016-10-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动机驱动式发电机
CN109989826A (zh) * 2019-04-15 2019-07-09 重庆华世丹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电机组冷却风道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08393B2 (en) * 1997-02-28 2003-08-19 Clifton Gerard Anderson Portable DC power generator with constant voltage
JP2000328957A (ja) * 1999-05-21 2000-11-28 Hond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発電機
JP2001221054A (ja) * 2000-02-09 2001-08-17 Fuji Heavy Ind Ltd エンジン発電機
US6492740B2 (en) * 2000-04-14 2002-12-10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Engine generator
JP4563625B2 (ja) * 2001-09-03 2010-10-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発電機
JP3886002B2 (ja) 2002-03-27 2007-02-2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発電機
US6917121B2 (en) * 2002-03-29 2005-07-12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Power generator unit
US6971399B2 (en) * 2003-01-10 2005-12-06 Cowan Leroy Frank Emergency supply system to supplant interrupted public and private utilities
US7482705B2 (en) * 2003-05-12 2009-01-27 Piercey Iii Gerald S Generator support plenum
US20080129053A1 (en) * 2004-05-12 2008-06-05 Piercey Gerald S Engine-generator set
JP2006097582A (ja) 2004-09-29 2006-04-13 Honda Motor Co Ltd 携帯型エンジン作業機
JP4530830B2 (ja) 2004-12-15 2010-08-25 ヤマハモーターパワー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式発電機
JP4484691B2 (ja) * 2004-12-22 2010-06-16 ヤマハモーターパワー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式発電機
JP2006188980A (ja) 2005-01-06 2006-07-20 Yamah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式発電機
MY144502A (en) * 2005-06-23 2011-09-30 Honda Motor Co Ltd Multipurpose engine
US7859124B2 (en) * 2006-08-16 2010-12-28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alternator
CN1945932A (zh) * 2006-10-17 2007-04-11 马云峰 便携式发电机
US7492050B2 (en) 2006-10-24 2009-02-17 Briggs & Stratton Corporation Cooling system for a portable generator
JP4974155B2 (ja) * 2007-04-02 2012-07-11 ヤマハモーターパワー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遮音型エンジン発電機
JP2008255831A (ja) * 2007-04-02 2008-10-23 Yamaha Motor Powered Products Co Ltd 遮音型エンジン発電機
EP1995431A1 (en) * 2007-05-22 2008-11-26 Yunfeng Ma Portable generator
US7699027B2 (en) * 2007-08-17 2010-04-20 Yunfeng Ma Portable generator
JP5146912B2 (ja) 2008-05-23 2013-02-20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チェーンソー
AU2012216660B2 (en) 2011-09-13 2016-10-13 Black & Decker Inc Tank dampening device
US8899378B2 (en) 2011-09-13 2014-12-02 Black & Decker Inc. Compressor intake muffler and filter
JP5915485B2 (ja) * 2012-03-15 2016-05-11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作業機
US8960708B2 (en) 2012-11-30 2015-02-24 Kohler Co. Enclosure guide system for a towable generator
US10294858B2 (en) 2013-08-29 2019-05-21 Polaris Industries Inc. Portable generator
JP5985691B1 (ja) * 2015-03-26 2016-09-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駆動発電機
JP5986252B1 (ja) * 2015-03-26 2016-09-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駆動発電機
US11111913B2 (en) 2015-10-07 2021-09-07 Black & Decker Inc. Oil lubricated compressor
JP2017166400A (ja) 2016-03-16 2017-09-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駆動作業機
JP1592658S (zh) * 2017-08-31 2018-09-03
USD856930S1 (en) * 2017-10-18 2019-08-20 Shi Sheng Huang Portable power generator
USD872018S1 (en) * 2017-12-05 2020-01-07 Zhengchao Dong Power supply
WO2019116434A1 (ja) * 2017-12-11 2019-06-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装置
USD894834S1 (en) * 2018-09-12 2020-09-01 Caterpillar Inc. Generator
EP3885549B1 (en) * 2019-01-21 2022-05-25 Honda Motor Co., Ltd.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USD930587S1 (en) * 2020-04-07 2021-09-14 Fna Group, Inc. Portable generator
JP1706158S (ja) * 2021-07-09 2022-01-27 発動発電機
CN114483294B (zh) * 2022-01-11 2024-01-23 重庆乾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具式发电机提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86740A (en) * 1962-10-24 1965-03-24 Honda Gijutsu Kenkyusho Kk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ortabl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DE3410976A1 (de) * 1983-03-18 1984-10-04 Honda Giken Kogyo K.K., Tokio/Tokyo Vollstaendig abgekapselter, tragbarer generator
GB2141782B (en) * 1983-05-11 1987-01-07 Honda Motor Co Ltd Portable engine-generator sets
JPH0128270Y2 (zh) * 1984-10-09 1989-08-29
US4647835A (en) * 1984-12-19 1987-03-03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Portable generator
US4859886A (en) * 1986-02-28 1989-08-22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ortable engine-operated electric generator
US4827147A (en) * 1986-11-12 1989-05-02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ngine-powered portable working apparatus
DE3883621T2 (de) * 1987-06-18 1994-04-28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System zum Ausschieben und Kompaktieren von Brennstäben eines Kernbrennstabbündels.
FR2659113B1 (fr) * 1990-03-02 1992-06-12 Lombardini France Ensemble portatif associant un moteur thermique et une machine, par exemple groupe electrogene.
JP2901774B2 (ja) * 1990-04-13 1999-06-0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駆動式発電機
JPH0622028A (ja) * 1992-06-30 1994-01-28 Fujitsu Ltd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内の管理方式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01388A1 (fr) * 2006-03-08 2007-09-13 Wuxi Kipor Power Co., Ltd. Génératrice portative
CN103291447A (zh) * 2013-05-24 2013-09-11 宁波顶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节油便携式发电机组
CN103291447B (zh) * 2013-05-24 2015-10-21 宁波顶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节油便携式发电机组
CN106014618A (zh) * 2015-03-26 2016-10-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动机驱动式发电机
CN109989826A (zh) * 2019-04-15 2019-07-09 重庆华世丹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电机组冷却风道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091160A (en) 2000-07-18
JP3347044B2 (ja) 2002-11-20
EP0931920A2 (en) 1999-07-28
DE69906834T2 (de) 2004-01-15
EP0931920B1 (en) 2003-04-16
CN1120932C (zh) 2003-09-10
JPH11200875A (ja) 1999-07-27
EP0931920A3 (en) 2000-03-15
DE69906834D1 (de) 2003-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932C (zh) 便携式发电机
CN1129707C (zh) 轻便型发电机
CN1117922C (zh) 发动机驱动装置
US4827147A (en) Engine-powered portable working apparatus
CN1280243A (zh) 发动机发电装置
AU2009202425B8 (en) Engine generator
US10260456B2 (en) Engine-driven working machine
CN1239816C (zh) 向小型机动两轮车的排气系统供给二次空气的装置
JP3753529B2 (ja) エンジン発電機
JP6687433B2 (ja) エンジン駆動作業機
US20170268417A1 (en) Engine-driven working machine
US11143139B2 (en) Engine device
US10280837B2 (en) Engine-driven working machine
CN1223755C (zh) 发动机操作的机器
JP3340665B2 (ja) エンジン作業機
JP3340666B2 (ja) 携帯用エンジン作業機
JPH11200876A (ja) 携帯用エンジン作業機
US10247151B2 (en) Fuel-tank-equipped working machine
JP2010007598A (ja) エンジン駆動発電機
JP2010007594A (ja) エンジン駆動発電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