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1701A - 鞋底和包含该鞋底的鞋和凉鞋 - Google Patents

鞋底和包含该鞋底的鞋和凉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1701A
CN1191701A CN97113840A CN97113840A CN1191701A CN 1191701 A CN1191701 A CN 1191701A CN 97113840 A CN97113840 A CN 97113840A CN 97113840 A CN97113840 A CN 97113840A CN 1191701 A CN1191701 A CN 1191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face portions
sole
pin
inboard
out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13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090C (zh
Inventor
辻博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C creation
Original Assignee
KYOSAKA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SAKA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YOSAKA TRAD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91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1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09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9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43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provided with wedged, concave or convex end portions, e.g. for improving roll-off of the foot
    • A43B13/145Convex portions, e.g. with a bump or projection, e.g. 'Masai' type sho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43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provided with wedged, concave or convex end portions, e.g. for improving roll-off of the foo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43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provided with wedged, concave or convex end portions, e.g. for improving roll-off of the foot
    • A43B13/148Wedged end portion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很容易地让脚实现“翻动运动”的鞋底。根据本发明,该鞋底是一脚趾部10和一主部20组成。脚趾部10具有一上面F(第一上面)以及一底面部分(第一底面部分)。主部20具有一上面E(第二上面),以及三个底面B、C和D(第二、第三和第四底面部分)。主部20的底面部分C在脚外侧的厚度t2小于在脚内侧的厚度t1。当第三底面部分接触行走平面时,底面部分C(第三底面部分)可使脚在背屈位置上自然地内翻。借助上述的第三底面部分和第一、第二及第四底面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行走过程中,先是第四底面部分触地,然后是当第三底面部分触地时脚内翻,再是借助第二底面部分而把身体的重量转移到内侧,最后是第一底面部分内翻并登地。也就是说,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脚的“翻动运动”。

Description

鞋底和包含该鞋底的鞋和凉鞋
本发明总的涉及鞋底以及包含该鞋底的鞋和凉鞋,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多个鞋底部分的鞋底以及包含这样一种鞋底的鞋和凉鞋。
应该理解,在制造鞋底时,脚的结构和功能是不能忽视的。下面将描述脚的结构和功能。
如图19所示,一只脚可以区分为26个骨头部分。参见图19,按照解剖学,可以通过Chopart’s关节145和Lisfranc’s关节140把一只脚分成前部110、中部120和后部130。然而,与鞋底相联系,最好是借助跖趾关节(MP关节)把前部110分成趾部113和跖骨部111。更具体地说,与鞋底相联系,应该把一只脚看作是由后部130、中部120以及前部110的跖骨部111和前部110的趾部113构成。
通过三个关节点(112,140,145)把人类的脚骨分成为四个部分(111,113,120,130),是和脚在行走过程中的四个阶段(即,脚跟触地阶段、脚底触地阶段、脚跟离地阶段、以及脚趾登地阶段)密切相关。更具体地说,后部130相关于脚跟触地阶段,中部120相关于脚底触地阶段,前部110的跖骨部111相关于脚跟离地阶段,而前部110的趾部113相关于登地阶段。
Chopart’s关节145是由内侧的距舟关节145a和外侧的跟骰关节145b组成。借助这两个关节的运动轴线可以把脚骨分成内侧组150和外侧组160。
内侧组150包括一块距骨131、一块舟骨121、三块楔状骨123(123a-123c)、三块内侧的跖骨111a-111c和连接于这三块跖骨的三块趾骨113a-113c。外侧组160包括一块踵骨132、一块骰骨122、两块外侧的跖骨111d和111e和连接于这两块跖骨的两块趾骨113d和113e。如图20所示,在脚内翻时,内侧组150跨在外侧组160之上。内侧组150和外侧组160与后面将要描述的纵向弧线相关。
如图21A和21B所示,在脚外翻时,内侧组150和外侧组160的轴线是相互平行的,使脚比较柔软。如图22A和22B所示,在脚内翻时,内侧组150的轴线与外侧组160的轴线交叉,以稳固地锁定脚。外侧组160可用来在竖直站立的过程中保持平衡,并且使脚在行走过程中平稳地移动。承受着身体重量的内侧组150可以充当一个登地的弹簧。
脚的主要运动是如图23C所示的底屈和如图23B所示的背屈。背屈运动的范围可达到约20°,而底屈运动的范围可达到约40°。行走时脚关节的角度变化大约可从背屈10°至底屈20°。除了背屈和底屈之外,脚的运动还包括如图24A和24B所示的内收(A)和外展(B)、如图25A和25B所示的内翻(A)和外翻(B)、如图26A和26B所示的向内回转(A)和向外回转(B)、以及如图27A和27B所示的脚后部的外翻(A)和内翻(B)。
可以沿纵向和横向为每个脚定义两根弧线。更具体地说,如图28A和28B所示,有一根连接A和C的纵向弧线171、一根连接B和C的纵向弧线172、一根连接A和B的横向弧线173、以及一根连接D和E的横向弧线174。
图29示出了从内侧看脚骨的情况,内侧纵向弧线171处在内侧上。内侧纵向弧线171不和行走平面(地面)接触。在正常状态下,内侧纵向弧线171的曲线较为平缓,其顶部因体重的关系而略为降低,同时,底屈肌肉的张紧又限制了内侧纵向弧线171的进一步降低。
图30示出了从外侧看脚骨的情况,外侧纵向弧线172处在外侧上。当外侧纵向弧线承受身体重量时,第五跖骨111e的粗骨面211e触地,因而能使脚处于一稳定的状态下。
两横向弧线是和作为脚的纵轴线的第二跖骨111b相交,并且分别处于脚的前部和后部。前部的横向弧线173是由五根跖骨的头部来定义的。当有身体重量加诸其上时,横向弧线173段得较为扁平。后部的横向弧线174是由三块楔状骨123a-123c及骰骨122来定义的一根较短的弧线。后部的横向弧线174不会因为身体的重量而发生变化。
在如上所述的通过外侧的纵向弧线172来支承的结构中,在行走或者是慢跑时,先是脚跟触地,然后是脚底的外侧触地,这样就可以吸收触地所产生的较强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在脚外侧触地之后,整个脚底触地,脚外翻而使得内侧纵向弧线171略为变平。由于可产生肌肉张力来防止内侧纵向弧线171的这种变平的情况,所以内侧纵向弧线171相当于是一个弹簧。在肌肉的作用较弱时,内侧纵向弧线171更为平坦,它不再能支承必要的体重,这就使得外翻变得困难。因此,鞋底最好是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即,它能允许自然的内翻运动,同时又能限制外翻、并限制内侧纵向弧线171变得平坦。
在裸足的自然行走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所谓的“翻动(ぁゎり)”或拍动现象。在近藤四郎的“脚的故事”(1982年出版的岩波新书)中描述这样一种裸足的行走状况,即:脚以一种拍动的方式从外侧向内侧运动来完成行走,这样可以减少行走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于是可以减轻因长时间行走而造成的痛苦。更具体地说,在“翻动”行走时,先是脚外侧触地,而后是整个脚底触地,接着是脚跟离地,身体重量压到脚趾上,脚趾登地。换言之,脚从脚跟触地开始直到整个脚底触地的过程中先内翻再外翻,并且在从脚底触地开始直到脚趾登地的过程中先外翻再内翻。
传统的一般鞋底的底部是平的,其内侧和外侧的厚度相等,在脚跟着地至脚底着地的过渡过程中,脚底着地时不经过其外侧。因此,不能实现让脚的外侧着地的内翻运动。如上所述,这样一种传统的一般鞋底在脚跟着地至整个脚底着地的过渡过程中不能进行内翻运动,这就使“翻动动作”变得困难。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在日本实用新型NO.3019544中揭示了几种具有多个底面部分的鞋底,但是这些底面部分内、外两侧之间的厚度相等。因此,与如上所述的传统的一般鞋底一样,在脚跟着地至整个脚底着地的过渡过程中不经过鞋的外侧边,因而不能进行让外侧边着地的内翻运动,使“翻动运动”变得困难。
日本专利NO.6-261801号公报中揭示了另一种具有多个底面部分的鞋底,但是这些底面部分内、外两侧之间的厚度相等。因此,与传统的一般鞋底和上述本发明人所提出的鞋底一样,在脚跟着地至整个脚底着地的过渡过程中不经过鞋的外侧边,因而不能进行让外侧边着地的内翻运动,使“翻动运动”变得困难。
日本实用新型NO.39-4438号公报、日本实用新型NO.53-46254号公报、日本实用新型NO.55-131102号公报、日本实用新型NO.58-87503号公报、日本实用新型NO.59-8603号公报、日本实用新型NO.60-17014号公报、日本专利NO.62-74301号公报、日本实用新型NO.63-10903号公报或美国专利NO.5,339,542中揭示了几种通过去除鞋跟部分而藉助脚趾站立的鞋底,但是其中任何一种都没有涉及所谓“翻动运动”。因此,在这些鞋底中,鞋底的内侧和外侧的厚度是相等的,这样就难于进行“翻动运动”。
此外,日本专利公报号1-155846中揭示了这样一种鞋底,它有一个易于磨损的、比不易磨损的鞋内侧宽的外侧,以使鞋内、外两侧的磨损程度相等。然而,鞋底内、外两侧的厚度还是相等的,因此还是不能让鞋底进行“翻动运动”。
如上所述,在已有的各种鞋底中,任何一种鞋底都不能在脚跟着地至整个脚底着地的过渡过程中进行内翻运动,因此不能实现“翻动运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让脚实现翻动运动的鞋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底,它具有可允许进行自然的内翻运动,并且可限制内侧纵向弧线变平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一种鞋底,包括一脚趾部和一主部。脚趾部具有主要支撑脚前部的脚趾的一第一上面,以及与行走平面接触的一第一底面部分。主部具有一第二上面,以及第二、第三和第四底面部分。第二上面部分是和所述脚趾部相连续,它主要支承脚的前部、中部及后部的跖骨。第二底面部分柔性地连接于第一底面部分,当从鞋的内侧看时,它相对第二上面成一个顺时针的预定角度。第三底面部分是和第二表面部分连续,并且实际上是平行于第二上面。第三表面部分在脚外侧的厚度小于在脚内侧的厚度。第四底面部分实际上是平的,并与第三表面部分连续,当从鞋的内侧看时,它相对第二上面成一个逆时针的预定角度。
根据本发明这一方面的鞋底,第三底面部分在脚外侧的厚度小于在脚内侧的厚度,因此脚可以非常自然地实现背屈状态下的内翻,于是限制了内侧纵向弧线变平。借助第三底面部分和第一、第二及第四底面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先是第四底面部分触地,然后是当第三底面部分触地时脚内翻,再是在第二底面部分上身体的重量转移到内侧,最后是脚借助第一底面部分登地并同时内翻,也就是说,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脚的“翻动运动”。脚的这种“翻动运动”可以减少行走时的能量消耗,并且减轻因长时间行走所造成的疲乏。由于可实现脚的“翻动运动”,所以不会像传统的鞋底那样限制脚的自然运动,因而可以比传统的鞋底更为舒适地行走。由于主部的第四底面部分是相对第二上面成一个逆时针的预定角度,所以当第四底面部分触及行走平面时,脚趾部分被抬高。于是可减轻在脚上所引起的向下转动作用。因而,可以减小脚跟触地时脚关节的底屈力矩,这样穿鞋人就可以在其膝盖处于伸展位置的情况下容易地行走。
在根据该方面的鞋底中,主部可以由具足够硬度的材料制成,以便支承身体重量,而脚趾部可以由硬度小于所述主部材料的材料制成。这样就可提高主部相对于脚趾部的运动能力。第三底面部分在脚内侧部分的宽度可小于脚外侧部分的宽度。此外,可使第三底面部分相对所述第二和第四底面部分形成为一种凹槽形状。主部(包括第三底面部分)通常是由具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第三底面部分是形成为一种凹槽形状,因而位于和第二及第四底面部分交界处的第三底面部分内的凹槽侧面的侧端面很容易弯折。当在第四底面部分着地之后,相应于第三底面部分的那个部分触地时,第三底面部分凹槽的侧端面部分将发生弯折,由此可以吸收冲击,并且有利地便于脚内翻。此外,在根据这一方面的鞋底中,在第四底面部分的内、外两侧上可以分别有一个凹槽。在这种结构下,可以减轻加在第四底面部分上的重量,并且能很容易地将鞋底的重心设置在第二底面部分上。
在包括了本发明之鞋底的鞋子中,经过所述鞋子重心的铅垂线可穿过第二底面部分,而经过穿着所述鞋子的人之重心的铅垂线可穿过所述第二底面部分。把重心定位在第二底面部分上,当藉助第二底面部分站立时,无需过多地使用小腿肌肉。
可以制作一种包括本发明鞋底的凉鞋。采用上述鞋底还可以实现:在第三底面部分触地时,使脚在背屈状态下自然地内翻,因而能限制内侧纵向弧线变平。借助第三底面部分和第一、第二及第四底面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脚跟触地至脚底触地的过程中,脚先内翻再外翻,而在脚底触地至脚登地的过程中,脚先外翻再内翻,因而能很容易地实现脚的“翻动运动”。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详细描述,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鞋底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鞋底的仰视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所示底部C的横剖视图;
图4是图3中底部C的俯视图;
图5是用来说明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鞋底在鞋跟部分触地时的运动状况的视图;
图6是用来说明如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鞋底在整个鞋底触地时的运动状况的视图;
图7是用来说明如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鞋底在鞋跟离地时的运动状况的视图;
图8是用来说明如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鞋底在脚登地时的运动状况的视图;
图9是用来说明采用一般的鞋子行走并处于直立状态时背屈肌肉和底屈肌肉运动情况的视图;
图10是用来说明采用如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鞋子行走并处于直立状态时背屈肌肉和底屈肌肉之功能的视图;
图11是采用了第一实施例之鞋底的一双运动鞋中一只鞋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2是采用了第一实施例之鞋底的一双运动鞋中一只鞋的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3是采用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鞋底的一双高跟鞋中一只鞋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4是采用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鞋底的一双高跟鞋中一只鞋的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5是应用了本发明之鞋底的一只鞋的一个例子的视图;
图16是用来说明图15中所示的鞋之底部状况的立体图;
图17是应用了本发明之鞋底的一只鞋的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8是用来说明图17中所示的鞋之底部状况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脚部骨骼组成的示意图;
图20是用来说明脚的内侧组和外侧组之间相互关系的立体图;
图21A和21B是用来说明在脚外翻时,内侧组和外侧组之间相互关系的视图;
图22A和22B是用来说明在脚内翻时,内侧组和外侧组之间相互关系的视图;
图23A、图23B和图23C是用来说明脚的背屈和底屈的视图;
图24A和24B是用来说明脚的内收和外展的视图;
图25A和图25B是用来说明脚的内翻和外翻的视图;
图26A和图26B是用来说明脚的向内回转和向外回转的视图;
图27A、27B和图27C是用来说明脚的后部的外翻和内翻的视图;
图28A和28B是用来说明一只脚当中弧线结构的视图;
图29是用来说明脚之内侧纵向弧线的视图;
图30是用来说明脚之外侧纵向弧线的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参见图1,该实施例的鞋底是由相对较软材料制成的脚趾部10,以及硬度足以支承体重的主部20所形成的。脚趾部10和主部20在相应于跖趾关节112(如图19所示,当藉助脚趾站立时,它可作为屈曲的支点)位置的鞋的球关节上相互柔性地连接。脚趾部10具有一与脚底的脚趾部接触的上面F(第一上面),以及一与行走平面接触的底面部分A(第一底面)。脚趾部10内充满了软木或海绵之类柔软的材料11。主部20包括一与脚底接触的上面E(第二上面)、三个与行走平面接触的底面部分B(第二底面部分)、一底面部分C(第三底面部分)、以及一底面部分D(第四底面部分)。
主部20的每一底面部分B、C和D均具有一定的有效面积来作为支承体重的表面。主部20的上面E自脚趾部10的上面F向上倾斜,倾斜角可在大约10°到40°的范围内。因此,脚趾相对脚底总是处于一种轻微背屈的状态。
包括鞋底重心的垂直线位于主部20的底面部分B内。因此,当鞋底被置于一平的表面上时,脚趾部10的底面部分A和主部20的底面部分B与该平面接触,主部20的底面部分C和D不和该平面接触。这样,穿着带有本发明鞋底的鞋子的人就可以在实际上不使用其小腿肌肉的情况下,以一种自然、稳定的方式站立在底面部分B上。
如图1所示,如果主部20的底面部分B与行走的平面接触,与主部20的上面E接触的脚底部分就会向上朝着脚跟倾斜,其相对行走平面的倾斜角度是大约10°到40°。底面部分B和底面部分C之间的交界线3-3a处在舟骨121的下方,底面部分B支承着中部120和前部110的跖骨111。
如图5所示,当主部20的底面部分D和行走平面接触时,与主部的上面E接触的脚底相对行走平面倾斜10°至20°,因此可把脚趾部分抬高。底面部分D和底面部分C之间的交界线处在舟骨121和楔状骨123的关节下方,并且完全支承着中部120的舟骨121。
如图1所示,主部20的底面部分C实际上是和鞋底(上面E)平行。因此,如果底面部分C和行走平面接触,与上面E接触的脚底部分就和行走平面平行。其余的底面部分A、B和D与行走平面隔开。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所示,底面部分C和底面部分D之间的交界线3-3a实际上处在内侧楔状骨123a的下方,而底面部分C和底面部分D之间的交界线4-4a实际上是处在Chopart’s关节145的下方。因此,当底面部分C和行走平面接触时,脚的中部120被支承在底面部分C上。
根据该实施例,如图3所示,底面部分C在脚外侧3a的厚度t2小于在脚内侧3的厚度t1。于是,当底面部分C和行走平面接触时,脚处在一种略为内翻的状态(见图25)。因此,如图5所示,在行走过程中,先是底面部分D着地,然后如图6所示,在底面部分C着地时,脚内翻,接着如图7所示,通过底面部分B使身体重量向脚内侧转移,而后如图8所示,在借助在底面部分A上的内翻的同时登地,换言之,可以很容易的实现所谓“翻动运动”。脚的“翻动运动”可以减少行走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这样就可以减轻因长时间行走而带来的疲乏。和传统的鞋底不同,由于能建立脚的“翻动运动”,所以本发明的鞋底对脚的自然运动没有限制,行走起来比传统的鞋底更加舒服。
由于把主部20的底面部分C的外侧C的厚度t2做得比内侧的厚度t1小,所以,通过对从脚跟着地至底面部分C着地的过渡过程中的外翻动作加以限制可减轻以背屈状态站立在外侧上的痛苦,这样就可以改善步行的稳定性,并且防止内侧纵向弧线的降低。由此便可防止因内侧纵向弧线的降低而导致难于支承必要体重的问题,于是可避免外翻的困难。
应注意的是,底面部分C之外侧的厚度t2最好比内侧的厚度t1小大约1-10mm。如果由此调整主部20的底面部分C的厚度,在底面部分C、B和D如图2所示那样连接的方式下,底面部分C之内侧的宽度w1小于外侧的宽度w2。在此情况下,底面部分A、B和D的内、外两侧的厚度相等。
如图7所示,由于主部20的底面部分B支承着脚的前部110的所有跖骨111,因此可以减轻施加在各跖骨头部的压力,而且与脚趾部10的底面部分A的交界线也可以更加灵活。因此,可以防止脚的推进力的减小。
如图5所示,当主部20的底面部分D和行走平面接触时,鞋底相对行走平面倾斜而使脚趾部分抬高,于是可便于保持在脚跟着地时脚关节的背屈位置。因此,脚跟可以以一种稳定的方式完全着地。由于鞋底可借助底面部分D相对向上倾斜而把脚趾部分抬高,所以能减少脚的向下转动的作用。由此,可以减少当脚跟着地时脚关节的底屈力矩,因而可减小行走时的冲击。应注意的是,脚关节的底屈力矩是借助支承在脚跟着地点上的体重作用所产生的力矩和借助支承在脚关节中心上的脚的重量作用所产生的力矩之和。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可如上所述的那样减小底屈力矩,所以人可以在行走的同时保持膝盖处于伸展的位置。如果膝盖的伸展位置可以保持,那么,因为脚处在一种较直的状态下,所以可减小支承体重所必须的肌肉力量。因此,可减少行走所需的能量。
还有,在该实施例中,人可以如图8所示那样用底面部分A,借助脚趾来站立或行走。于是,通过用脚趾行走或站立就可以训练腿部三头肌(小腿肚)附近的脚关节的背屈肌内。如图5所示,人可以用底面D,借助脚跟来站立或行走。藉脚跟站立或行走可以训练踝关节的背肌,例如在下腿前侧的前胫骨肌肉。
图9和图10示出了腿部的背屈肌肉和底屈肌肉在行走时的站立阶段是怎样相互抵制作用的。图9涉及的是一种普通的鞋底,而图10涉及的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鞋底。参见图9和图10,可以把行走时的站立阶段分成四个阶段,即:脚跟着地(a)、鞋底着地(b)、脚跟离地(c)和登地(d)。
在如图9所示的脚跟着地阶段(a)中,背屈肌群191(包括腿部前侧的前胫骨肌肉)难以把踝关节的底屈力矩保持为比较小的状态。在图9所示的脚底着地阶段(b)中,可以确保有一个大的支承面积,底屈肌群192(包括小腿的三头肌)为下面的脚跟离地阶段(c)作准备,而背屈肌群191则不工作。在图9所示的脚跟离地阶段(c)中,底屈肌肉192动作以提起脚跟,同时让脚趾保持为稳定状态,以便于把另一只脚向前移动。在图9所示的登地阶段,向前走的那只脚的脚跟已经触地,这时,底屈肌群192动作,以把身体重量快速地转移到前面的脚上。
然而,在图10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鞋底的脚跟着地阶段(a)中,与图9中的(a)阶段相比,主部20的底面部分D可以保证与地面由一个较大的接触面积,底屈力矩也比较小,而且背屈肌群191的动作也不是那么困难了。因此,在图10中(a)阶段作用于背屈肌群191的力F2小于图9中(a)阶段作用于背屈肌群191的力F1。而后,在图10中的鞋底着地阶段(b),借助主部20的底面部分C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于图9中(b)阶段的接触面积。因此,背屈肌群191和底屈肌群192都作好了准备,任何时候都能开始工作,这样就可以保持向前或先后的稳定性,直到身体的重量完全向前转移到脚上。随后,在图10所示的脚跟离地阶段(c)中,借助底面部分A和B可以确保有一个比较大的接触面积。因此,可便于另一脚向前移动。在图10所示的脚跟离地阶段(c)中作用于底屈肌群192的力F2小于在图9所示的脚跟离地阶段(c)作用于底屈肌群192的力F1。
最后,在图10所示的登地阶段(d)中,与图9所示的登地阶段(d)处于相同的条件下,借助底面部分D、C和B可以很顺利地转移身体重量,这样就可把前进的力储存起来,而且与图9的阶段(d)相比,减轻了底屈肌群192的动作。
于是,与传统的例子相比,采用根据如图10所示实施例的鞋底,特别是可以减小在脚跟着地阶段和脚跟离地阶段作用于背屈肌群191和底屈肌群192的作用力。因此,可以防止腿部在运动时发生障碍。
图11和图12示出了把如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鞋底应用于运动鞋的情况。图11示出了用于行走或慢跑的一双运动鞋中的一只,而图12示出了一双网球运动鞋中的一只。图11和图12所示运动鞋之主部20的底面部分C的宽度不同,网球运动鞋的宽度大于行走或慢跑运动鞋的宽度。打网球时要涉及很多沿横向的运动,底面部分C的外侧经常是用来限制这样一种沿横向的运动。如图12所示,把底面部分C做得足够大能容易地限制网球运动鞋沿横向的运动。
图13和图14示出了把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鞋底应用于高跟鞋的情况。当底面部分A和B与行走平面接触时,图13所示的高跟鞋的鞋底是以28°的角度倾斜,而图14所示的高跟鞋的鞋底是以40°倾斜。图13所示之高跟鞋的底面部分D相对于脚底的角度和图14所示之高跟鞋的底面部分D相对于脚底的角度都是20°。
图15是应用了本发明之鞋底的鞋子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而图16是示出图15所示鞋子之底面部分的立体图。图17是应用了本发明之鞋底的鞋子的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而图18是示出图17所示鞋子之底面部分的立体图。在图15至图18所示的这些例子中,在主部20的底面部分C上,脚外侧的厚度小于内侧的厚度。因此,当底面部分C与行走平面接触时,脚可以呈轻微地内翻的位置。由此,如图5至图8所示,在行走过程中,先是底面部分D触地,而后是脚在底面部分C触地过程中内翻,在底面部分B体重转移到内侧,随后可借助底面部分A在外翻的同时登地,换言之,能很容易地实现所谓“翻动”。于是可以减少行走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这将减轻因长时间行走所造成的疲乏。
此外,由于主部20的底面部分C之外侧的厚度t2小于内侧的厚度t1,所以人可以很容易地藉助处于背屈位置的脚外侧来站立,同时还能限制在脚跟着地至底面部分C着地的过渡过程中产生的外翻,这样就可以改善行走的稳定性,并防止内侧纵向弧线的降低。换言之,可以有效地防止将会给支承必要的体重带来困难的内侧纵向弧线降低的问题。
在图15和图16所示的鞋子50中,底面部分C和底面部分B或底面部分D之间的交界线是平的,而在图17和图18所示的鞋子50中,底面部分C相对于底面部分B和D是形成为凹进或凹槽状态。主部20通常由具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因此介于底面部分B和D的交界处的凹槽状底面部分C的侧端面部分是挠性的。于是,在底面部分D着地之后,相应于底面部分C的部分着地时,底面部分C的凹槽的侧端面部分将弯折,因此可以吸收冲击,并且使脚很容易地内翻。
平坦的底面部分D的两侧端就好象是用调羹挖掉一样的凹入形状。于是,可以减轻主部20的底面部分D的重量,因而能很容易地把穿过整个鞋底(包括主部20和脚趾部分10)之重心的铅垂线设置在底面部分B上。因而,人就可以在几乎不用小腿肌肉的情况下,借助底面部分B自然、稳定地站在包含有按照此实施例的鞋底的鞋子里面。
此外,底面部分D的两侧端好象是用调羹挖掉一样的凹入形状,也就是说,底面部分D的两侧边是挖圆槽形状的。这样,如果在慢跑的过程的脚跟着地阶段,底面部分D的一侧边首先触地,那么底面部分D的像用调羹挖掉的凹槽状的内表面触地。因此,与底面部分没有这样凹槽的情况(底面部分D的最外侧触地)相比,底面部分D的比较靠内侧的部分触地。因而,可以有效地限制如图27所示的、在底面部分D的最外侧边首先触地的情况下经常可以观察到的、脚后部的外翻或内翻的情况。
在图15至图18所示的鞋底中,与图2所示的鞋底不同,底面C和B之间的交界线是曲折的,不是一直线。更具体地说,底面部分C和底面部分B之间的交界线在内侧部分上实际是平行于底面部分C和D之间的交界线,而底面部分C和底面部分B之间的交界线在外侧部分上是相对于底面部分C和D的交界线倾斜成一预定的角度。在这种结构下,与图2所示的情况相比,底面部分C和B之间的交界线更为接近底面部分C。于是,当脚借助底面部分C内翻之后,可更迅速地借助底面部分B转为外翻,这样可以避免借助底面部分C进行的内翻程度过大。于是可以更加平滑地达成“翻动”。
尽管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应该理解,这些描述仅仅是起到说明和举例的作用,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仅受到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制。例如,可以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鞋底用作凉鞋的鞋底。

Claims (7)

1.一种鞋底,它包括:
一脚趾部(10),它具有一主要在脚的前部支承脚趾的第一上面(F),以及一与行走平面接触的第一底面部分(A);以及
一与所述脚趾部连续形成的主部(20),它具有一主要支承所述脚的所述前部、中部及后部之跖骨的第二上面(E),以及第二、第三、第四底面部分(B,C,D),其中
所述第二底面部分(B)柔性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底面部分,当从鞋的内侧看时,它相对所述第二上面成一个顺时针的预定角度,
所述第三底面部分(C)是和所述第二底面部分连续,并且几乎平行于所述第二上面,其在脚外侧的厚度(t2)小于在脚内侧的厚度t1,以及
所述第四底面部分(D)实际上是平的,并与所述第三底面部分连续,当从鞋的内侧看时,它相对所述第二上面成一个逆时针的预定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部(20)是由具足够硬度的材料制成,以便支承一定的身体重量,以及
所述脚趾部(10)是由硬度小于所述主部材料的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底面部分(C)中,脚内侧部分的宽度(W1)小于脚外侧部分的宽度(W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底面部分(C)相对所述第二和第四底面部分形成为一种凹槽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底面部分(D)在其内、外两侧具有凹槽(21)。
6.包括了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之鞋底的鞋子,其特征在于,
经过所述鞋子重心的铅垂线是穿过所述第二底面部分,而经过穿着所述鞋子的人之重心的铅垂线是穿过所述第二底面部分。
7.一种凉鞋,它包括了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
CN97113840A 1997-02-25 1997-06-24 鞋底和包含该鞋底的鞋和凉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909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41028/97 1997-02-25
JP941028A JP2791658B1 (ja) 1997-02-25 1997-02-25 靴の底およびそれを含む靴ならびにサンダル
JP041028/1997 1997-0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1701A true CN1191701A (zh) 1998-09-02
CN1119090C CN1119090C (zh) 2003-08-27

Family

ID=12596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38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9090C (zh) 1997-02-25 1997-06-24 鞋底和包含该鞋底的鞋和凉鞋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5826351A (zh)
EP (1) EP0860121B1 (zh)
JP (1) JP2791658B1 (zh)
KR (1) KR100237099B1 (zh)
CN (1) CN1119090C (zh)
DE (1) DE69719953T2 (zh)
TW (1) TW34731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0754A (zh) * 2011-02-01 2011-06-15 桐乡一步先鞋业有限公司 凉鞋
CN109805493A (zh) * 2019-03-20 2019-05-28 华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袜子鞋面的糖尿病足鞋
CN114631666A (zh) * 2022-03-13 2022-06-1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一种户外登山攀岩用鞋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39854B1 (ko) * 1998-02-26 2000-01-15 박문환 건강 증진용 신발
MXPA01001926A (es) * 1999-08-28 2002-04-24 Negort Ag Dispositivo para la caminata oscilante activa.
US7069665B1 (en) * 2002-07-19 2006-07-04 Biocorrect L.L.C. Correcting foot alignment
US7278227B2 (en) * 2003-08-04 2007-10-09 Eshrat Masoodifar Conditioning shoe and method of use
US8230619B2 (en) * 2004-05-06 2012-07-31 Salvatelli Srl Footwear orthosis
KR100465376B1 (ko) * 2004-09-30 2005-01-13 주식회사 학산 후족 통제형 고기능성 안창
US7150114B2 (en) * 2004-12-07 2006-12-19 Healko Co., Ltd. Shoe sole for triple-time stepping
KR100652012B1 (ko) * 2004-12-20 2006-11-30 코전트모션 주식회사 후방밸란스 워킹화
DE202005014764U1 (de) * 2005-09-14 2007-02-01 Me & Friends Ag Schuh mit ergonomischer Sohlengestaltung
WO2007046133A1 (ja) * 2005-10-18 2007-04-26 Asics Corporation ミッドソールを備えた靴底
US20080016716A1 (en) * 2006-07-18 2008-01-24 Battaglino Adam C Golf balance sandals
JP2008023300A (ja) * 2006-07-25 2008-02-07 Hiroshi Wada オー脚変形、膝痛、外反母趾、疲れを防ぐ履物
KR100720959B1 (ko) 2006-11-03 2007-05-23 손대근 측면공간부가 형성된 구름운동 건강신발 장착용 미드솔
US7793437B2 (en) * 2007-01-04 2010-09-14 Steven Chapman Shoe sole
DE102007002396A1 (de) * 2007-01-10 2008-07-17 Tendenza Schuhhandels Gmbh & Co. Kg Schuhsohle,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olchen
GB2456320B (en) * 2008-01-11 2011-08-10 Langer A sole for footwear
KR100849600B1 (ko) * 2008-01-18 2008-07-31 (주)알와이엔코리아 연결판 생크가 내장된 마사이워킹용 전문신발의 에어백미드솔 구조
KR100910400B1 (ko) * 2008-12-18 2009-08-04 주식회사 엠에스존 신발 밑창
KR100905321B1 (ko) 2008-12-22 2009-07-02 광주광역시 남구 에코드라이빙용 신발
KR100957778B1 (ko) 2009-01-20 2010-05-12 장춘석 라커형 신발 밑창
KR100926192B1 (ko) * 2009-03-18 2009-11-09 류정현 삼박자보행 및 보행교정용 신발창
US20100263233A1 (en) * 2009-04-06 2010-10-21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Rocker shoes for prescribed ankle motion
WO2010136513A1 (de) * 2009-05-27 2010-12-02 Stefan Lederer Neue sohle für schuhe und sandalen
US20110113649A1 (en) * 2009-11-18 2011-05-19 Srl, Llc Articles of Footwear
KR101091768B1 (ko) 2010-02-24 2011-12-08 장춘석 라커형 신발 밑창
US11284664B2 (en) * 2010-09-13 2022-03-29 Thomas J. Hofbauer Footwear
JP2012170746A (ja) * 2011-02-23 2012-09-10 Secaicho Union Corp 靴底及び履物
US20130255109A1 (en) * 2012-03-29 2013-10-03 William J. Hyslop Footwear
KR101277084B1 (ko) * 2012-11-29 2013-06-20 오해환 허리 및 하체의 스트레칭을 위한 건강 신발
CA2831318A1 (en) * 2013-10-30 2015-04-30 Larry R. Macdonald A heel design for footwear designed such that the natural lever arm of the heel of the foot is relatively unchanged ensuring no increase in forces of the heel strike phase of bipedal locomotion. the effect being no heel of footwear induced shin splints, plantar fasciitis or related pathologies
US9629413B2 (en) 2015-03-23 2017-04-25 Karl Stien Footwear with tapered heel, support plate, and impact point measurement methods therefore
WO2016176351A1 (en) 2015-04-27 2016-11-03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s Represen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 Rocker shoes, rocker shoe development kit and method
CN112218557B (zh) * 2018-06-06 2023-09-29 维达尔授权公司 用于鞋类物品的具有定位面的鞋底
TWI664926B (zh) * 2018-06-07 2019-07-11 王昊龍 高跟鞋足舒支持器
US20200113279A1 (en) * 2018-10-12 2020-04-16 The North Face Apparel Corp. Active stance last
AU2019365223A1 (en) * 2018-10-25 2021-06-03 Scientific Motion Technologies Inc. Gait modification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22157959A (ja) * 2021-04-01 2022-10-14 株式会社ゼネラボ 履物
JP7428691B2 (ja) * 2021-12-27 2024-02-06 美津濃株式会社 シューズのソ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85A (en) * 1854-08-22 James a
JPS394438B1 (zh) 1962-03-08 1964-04-14
JPS5346254U (zh) 1976-09-20 1978-04-19
JPS5346254A (en) * 1976-10-08 1978-04-25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Phase compensating circuit
FR2396524A1 (fr) * 1977-07-08 1979-02-02 Adidas Chaussures Semelle pour chaussure de sport, et chaussure de sport comportant une telle semelle
US4262433A (en) * 1978-08-08 1981-04-21 Hagg Vernon A Sole body for footwear
JPS55131102U (zh) 1979-03-12 1980-09-17
JPS6016391B2 (ja) * 1979-03-31 1985-04-2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熱間鍛造法による高純度、高強度ZnSe焼結体の製造法
US4348821A (en) * 1980-06-02 1982-09-14 Daswick Alexander C Shoe sole structure
AT384714B (de) * 1980-07-01 1987-12-28 Distropat Ag Sohle fuer schuhe
BE885449A (nl) * 1980-09-29 1981-01-16 Spronken Orthopedie Loopzool voor gebruik onder een immobiliserend verband van het onderbeen waarbij alle voetgewrichten stijf zijn
JPS5887503A (ja) * 1981-11-20 1983-05-2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保持装置
JPS5887503U (ja) 1981-12-07 1983-06-14 片貝 大志 前部底の高い覆物
JPS598603A (ja) * 1982-07-07 1984-01-17 Toyo Soda Mfg Co Ltd 低食塩次亜塩素酸ナトリウム水溶液の製造方法
JPS598603U (ja) 1982-07-10 1984-01-20 佐藤 博之 トレ−ニング用シユ−ズ
JPS6017014U (ja) 1983-07-12 1985-02-05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車載用アンテナ
JPS60170104A (ja) * 1984-02-14 1985-09-03 日本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電気絶縁油の製造法
JPS6274301A (ja) * 1985-09-27 1987-04-06 岡村 初太郎 半底のスポ−ツ靴
JPS6310903A (ja) * 1986-07-02 1988-01-18 Sony Corp 強磁性共鳴装置
JPS6310903U (zh) 1986-07-08 1988-01-25
JPH01155846A (ja) * 1987-12-14 1989-06-19 Sachiko Kosaka 膝関節症患者用の靴
JPH0319544A (ja) * 1989-06-16 1991-01-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ループ状相互通信装置
JPH0319544U (zh) 1989-06-30 1991-02-26
KR950011585B1 (ko) * 1992-03-13 1995-10-06 조명언 신발밑창
JPH0645503U (ja) * 1992-12-01 1994-06-21 株式会社ナンシン 運動靴
US5339542A (en) * 1993-05-20 1994-08-23 Metapro Frontal sole exercise device
US5507106A (en) * 1993-06-18 1996-04-16 Fox; Marcus Exercise shoe with forward and rearward angled sections
US5579591A (en) * 1993-06-29 1996-12-03 Limited Responsibility Company Frontier Footwear for patients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US5592757A (en) * 1994-03-02 1997-01-14 Jackinsky; Carmen U. Shoe with walking sol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0754A (zh) * 2011-02-01 2011-06-15 桐乡一步先鞋业有限公司 凉鞋
CN109805493A (zh) * 2019-03-20 2019-05-28 华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袜子鞋面的糖尿病足鞋
CN109805493B (zh) * 2019-03-20 2023-09-12 华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袜子鞋面的糖尿病足鞋
CN114631666A (zh) * 2022-03-13 2022-06-1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一种户外登山攀岩用鞋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47313B (en) 1998-12-11
JPH10234412A (ja) 1998-09-08
EP0860121A3 (en) 1999-05-19
US5826351A (en) 1998-10-27
EP0860121B1 (en) 2003-03-19
KR19980069808A (ko) 1998-10-26
JP2791658B1 (ja) 1998-03-27
KR100237099B1 (ko) 2000-01-15
CN1119090C (zh) 2003-08-27
DE69719953D1 (de) 2003-04-24
DE69719953T2 (de) 2004-01-08
EP0860121A2 (en) 1998-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090C (zh) 鞋底和包含该鞋底的鞋和凉鞋
US20090056165A1 (en) Health footwear having improved heel
US20040040183A1 (en) Cantilevered shoe construction
JP5836212B2 (ja) 靴底
CN1232370A (zh) 鞋及其制法
MXPA01001926A (es) Dispositivo para la caminata oscilante activa.
EP0260777B1 (en) Shoe soles
JP4841736B2 (ja) 前部に突起部を備えた中底およびこの中底を備えた靴
JP5374765B2 (ja) 靴底
JP3874982B2 (ja) 靴底
JP2019181050A (ja)
CN210672266U (zh) 一种平足专用鞋底以及应用该鞋底的鞋
JP3338893B2 (ja) ゴルフシューズ
JP4592429B2 (ja) 履物の本底及び履物
JP6631960B2 (ja) 履物底構造
CN1158024C (zh) 具有可折式鞋底构造之鞋子
JP3041007U (ja) 靴の底およびそれを含む靴ならびにサンダル
JP2006247218A (ja) 履物
CN2263458Y (zh) 具有可折式鞋底构造之鞋子
KR102231194B1 (ko) 굽 높은 신발의 인솔
JP3224134U (ja) 履物
JP4005946B2 (ja) エクササイズシューズの靴底
CN201938508U (zh) 双层马牙型弹性鞋
JP2000300302A (ja) シューズ
CN1224996A (zh) 组合式鞋内底/鞋外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5339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C DEVELOPMENT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EIHAN TSUSHO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1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OSAKA, JAPAN TO: SAPPORO CITY, HOKKAIDO, JAP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118

Address after: Hokkaido, Sapporo, Japan

Patentee after: JC creation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Kyosaka Trad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827

Termination date: 201406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