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81810A - 由Co-Ni-Cr-Mo系合金构成的弹簧用线 - Google Patents

由Co-Ni-Cr-Mo系合金构成的弹簧用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81810A
CN117881810A CN202280058090.2A CN202280058090A CN117881810A CN 117881810 A CN117881810 A CN 117881810A CN 202280058090 A CN202280058090 A CN 202280058090A CN 117881810 A CN117881810 A CN 117881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spring
mass
alloy
mass per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580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根章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usen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usen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usen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usen Kog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881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818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0/00Alloys containing less than 50% by weight of each constitu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1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nickel or cobalt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Springs (AREA)

Abstract

弹簧用线(2)的材质是Co-Ni-Cr-Mo系合金。该合金含有Co:25质量%~45质量%、Ni:25质量%~40质量%、Cr:15质量%~25质量%、Mo:5质量%~15质量%、Fe:0.5质量%~3.0质量%、Nb:0质量%~2.0质量%、Ti:0质量%~2.0质量%、Mn:0质量%~0.5质量%、C:0质量%~0.03质量%、Si:0质量%~0.10质量%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弹簧用线(2)的拉伸强度TS为2200MPa以上,0.2%耐力PS为1800MPa以上,耐力比(PS/TS)为0.75以上。

Description

由Co-Ni-Cr-Mo系合金构成的弹簧用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弹簧的材料的线。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其材质为Co-Ni-Cr-Mo系合金的弹簧用线。
背景技术
对接触探测器等小型精密机器的弹簧要求高强度、高耐力、耐久性、耐疲劳性等。对该弹簧采用碳钢、不锈钢、Co基合金、Ni基合金等。
日本特开2002-235148公报中公开了该材质为包含C、Si和Mn的碳钢的弹簧用线。
日本特开2004-307993公报中公开了该材质为Co-Ni系合金的小型机器用动力弹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35148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07993公报
发明内容
如果在高温环境下重复使用弹簧,则该弹簧有时发生永久变形。在供通电使用的弹簧中,通过发热可产生永久变形。要求不易产生永久变形的弹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温下的耐疲劳性优异的弹簧的线。
本发明的弹簧用线的材质是Co-Ni-Cr-Mo系合金。该合金含有:
Co:25质量%~45质量%
Ni:25质量%~40质量%
Cr:15质量%~25质量%
Mo:5质量%~15质量%
Fe:0.5质量%~3.0质量%
Nb:0质量%~2.0质量%
Ti:0质量%~2.0质量%
Mn:0质量%~0.5质量%
C:0质量%~0.03质量%
Si:0质量%~0.10质量%、以及
不可避免的杂质。
该弹簧用线的拉伸强度为2000MPa以上,0.2%耐力为1800MPa以上,耐力与拉伸强度的比为0.75以上。
优选地,该弹簧用线的拉伸强度为2200MPa以上。
优选地,该弹簧用线的直径为0.1mm以下。
优选地,该弹簧用线的断裂伸长率为2.0%以上。
优选地,该弹簧用线的实施了300℃以上的温度的热处理的情况下的0.2%耐力为2300MPa以上。
由本发明的弹簧用线可得到高温下的耐疲劳性优异的弹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弹簧用线的一部分的截面立体图。
图2是示出了图1的弹簧用线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了用于图1的弹簧用线的未精加工线的一部分的截面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适当地参照附图的同时,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图1所示的弹簧用线2的材质是Co-Ni-Cr-Mo系合金。对该弹簧用线2实施卷绕等塑性加工,进一步实施热处理,得到弹簧。图1中箭头Dw是弹簧用线2的直径。优选地,直径Dw为0.1mm以下。从该弹簧用线2,可得到微小的弹簧。该弹簧适于精密设备等。
图2是示出了图1的弹簧用线2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该制造方法中,首先准备原线(Basic Wire)(STEP1)。
对该原线实施中间热处理(STEP2)。中间热处理的优选温度为900℃~1100℃。中间热处理的优选时间为30秒以上。中间热处理在氩气气氛或者氢气气氛下进行。
对该原线实施中间拉丝(STEP3)。中间拉丝可在冷却氛围下进行。可采用使用了金刚石模具的湿式拉丝。
中间热处理(STEP2)与中间拉丝(STEP3)重复规定次数。通过该重复,原线逐渐地细径化,并且逐渐地长条化。通过该重复,可得到未精加工线(Unfinished Wire)(STEP4)。
图3是示出了该未精加工线4的一部分的截面立体图。在图3中,箭头Du是未精加工线4的直径。该直径Du比弹簧用线2的直径Dw(参照图1)大。该未精加工线4的材质是上述的Co-Ni-Cr-Mo系合金。
对该未精加工线4实施最终热处理(STEP5)。最终热处理的时间优选为10秒~30秒。最终热处理的温度优选为600℃~800℃。该温度比较低。因此,通过最终热处理给予到未精加工线4的热能的量小。优选地,最终热处理在氩气气氛或者氢气气氛下进行。
对该未精加工线4实施最终拉丝(STEP6)。最终拉丝可在冷却氛围内进行。可采用使用了金刚石模具的湿式拉丝。通过最终拉丝,完成弹簧用线2(STEP7)。
对该弹簧用线2,根据需要实施镀覆。通过镀覆,在弹簧用线2的表面形成镀覆层。作为镀覆层的材质,可例示镍、金、铂和铂合金。具有镍的镀覆层的弹簧用线2的加工性优异。具有金、铂或者铂合金的镀覆层的弹簧用线2的通电性优异。镀覆可以被施加到未精加工线4,该未精加工线4供于最终拉丝(STEP6)。
在本发明中,根据下述的数式,计算出最终拉丝(STEP6)的减面率Re。
Re=(1-(Dw/Du)2)*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减面率Re为90%以上。换言之,最终拉丝(STEP6)是高加工度的冷轧塑性加工。
减面率Re大的最终拉丝对弹簧用线2施加强韧性。该弹簧用线2具有下述的(1)-(3)的特性。
(1)拉伸强度TS为2000MPa以上。
(2)0.2%耐力PS为1800MPa以上。
(3)耐力PS与拉伸强度TS的比(PS/TS)为0.75以上。
基于本发明人的见解,根据具有上述(1)-(3)的特性的弹簧用线2,可得到高温下的耐疲劳性优异的弹簧。该理由详细而言尚不明确,推测由具有上述(1)-(3)的特性的弹簧用线2得到的弹簧的金属组织用于抑制蠕变或者疲劳。
弹簧用线2的拉伸强度TS具有与弹簧的强度的相关性。由拉伸强度TS大的弹簧用线2得到的弹簧不易因反复的使用而折损。根据该观点,弹簧用线2的拉伸强度TS更优选为2100MPa以上,特别优选为2200MPa以上。
弹簧用线2的0.2%耐力PS具有与弹簧的弹性模量的相关性。由该耐力PS大的弹簧用线2得到的弹簧可耐受高载荷下的使用。根据该观点可知,弹簧用线2的耐力PS更优选为1900MPa以上,特别优选为1950MPa以上。0.2%耐力PS是在应力-形变曲线中产生0.2%的塑性形变的点的应力。0.2%耐力PS通过永久变形应力测定法导出。
从弹簧的高温下的耐疲劳性的观点考虑,弹簧用线2的耐力比(PS/TS)更优选为0.78以上,特别优选为0.80以上。
弹簧用线2的断裂伸长率FE优选为2.0%以上。对该弹簧用线2实施高加工度的塑性加工。从该观点考虑,断裂伸长率FE更优选为2.5%以上,特别优选为3.0%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最终热处理(STEP5)和最终拉丝(STEP6),可得到强度和延展性这两方均优异的弹簧用线2。在一般的冷轧加工中,通过加工固化,强度增加,延伸性受损。在本发明的弹簧用线2的制造方法中,伴随着加工固化的最终拉丝(STEP6)不仅具有大的拉伸强度TS,还有助于大的断裂伸长率FE。其详细原因尚不清楚,但推测是在金属组织水平上存在某种抑制脆化的机制在起作用。
对该弹簧用线2进一步实施300℃以上的温度的热处理的情况下的0.2%耐力优选为2300MPa以上。由该弹簧用线2可得到高温下的耐疲劳性优异的弹簧。根据该观点,在实施了300℃以上的温度的热处理的情况下的0.2%耐力更优选为2350MPa以上,特别优选为2400MPa以上。典型性的热处理的温度是300℃。典型的热处理的时间为30分钟。
拉伸强度、0.2%耐力和断裂伸长率基于“JIS Z 2241”的规定进行测定。
本发明的弹簧用线2的材质如上所述是Co-Ni-Cr-Mo系合金。该合金含有:
Co:25质量%~45质量%
Ni:25质量%~40质量%
Cr:15质量%~25质量%
Mo:5质量%~15质量%
Fe:0.5质量%~3.0质量%
Nb:0质量%~2.0质量%
Ti:0质量%~2.0质量%
Mn:0质量%~0.5质量%
C:0质量%~0.03质量%、和
Si:0质量%~0.10质量%。
优选地,剩余部分是不可避免的杂质。以下,对于该合金中包含的各元素详细说明。
[钴(Co)]
Co是合金的基础元素。Co形成稳定的fcc相的坯材。Co的加工固化性能大。因此,Co有助于弹簧的疲劳强度和高温强度。从这些观点考虑,Co的含有率优选为2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30质量%以上。过度的Co妨碍合金的加工性。从加工性的观点考虑,Co的含有率优选为4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40质量%以下。
[镍(Ni)]
Ni和Co相互固溶。Ni形成稳定的fcc相的坯材。Ni进一步有助于弹簧用线2的塑性加工性。从这样的观点考虑,Ni的含有率优选为2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30质量%以上。过度的Ni妨碍弹簧的机械强度。从机械强度的观点考虑,Ni的含有率优选为4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35质量%以下。
[铬(Cr)]
Cr固溶于坯材。Cr有助于弹簧用线2的加工固化性能。Cr进一步有助于弹簧的耐腐蚀性。从这些观点考虑,Cr的含有率优选为1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18质量%以上。过度的Cr妨碍弹簧用线2的加工性和韧性。从加工性和韧性的观点考虑,Cr的含有率优选为2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23质量%以下。
[钼(Mo)]
Mo固溶于坯材而将该坯材强化。Mo有助于弹簧用线2的加工固化性能。Mo进一步有助于弹簧的耐腐蚀性。从这些观点考虑,Mo的含有率优选为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8质量%以上。过度的Mo使σ相析出。该σ相导致弹簧用线2的脆化。从脆化的抑制的观点考虑,Mo的含有率优选为1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12质量%以下。
[铁(Fe)]
Fe固溶于坯材而将该坯材强化。从该观点考虑,Fe的含有率优选为0.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0.8质量%以上。过度的Fe妨碍弹簧的耐氧化性。从耐氧化性的观点考虑,Fe的含有率优选为3.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2.5质量%以下。
[铌(Nb)]
Nb有助于合金的变形时效性。因此,Nb可有助于弹簧的高硬度。Nb与C结合使碳化物析出于晶界。通过该碳化物,抑制晶粒的粗大化。该碳化物进一步还有助于晶界的强度。根据这些观点,Nb的含有率优选为0.3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0.5质量%以上。Nb并不是必须的元素。换言之,Nb的含有率可以为零。过度的Nb使σ相或者δ相析出而损害弹簧用线2的韧性。从韧性的观点考虑,Nb的含有率优选为2.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1.5质量%以下。
[钛(Ti)]
Ti作为熔炼工序中的脱氧剂添加。Ti抑制晶粒的粗大化。从这些观点考虑,Ti的含有率优选为0.1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0.2质量%以上。Ti不是必须的元素。换言之,Ti的含有率可以为零。过度的Ti使γ相析出而损害合金的加工性。从加工性的观点考虑,Ti的含有率优选为2.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1.0质量%以下。
[锰(Mn)]
Mn作为熔炼工序中的脱氧剂或者脱硫剂添加。Mn有助于fcc相的稳定。从这些观点考虑,Mn的含有率优选为0.1质量%以上。Mn不是必须的元素。换言之,Mn的含有率可以为零。过度的Mn妨碍弹簧的耐腐蚀性和耐氧化性。从耐腐蚀性和耐氧化性的观点考虑,Mn的含有率优选为0.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3质量%以下。
[碳(C)]
C固溶于坯材而将该坯材强化。C进一步与Cr、Mo、Nb、W等元素结合而使碳化物析出。通过该碳化物,抑制晶粒的粗大化。从这些观点考虑,C的含有率优选为0.01质量%以上。C并不是必须的元素。换言之,C的含有率可以为零。过度的C妨碍弹簧用线2的韧性。过度的C进一步妨碍弹簧的耐腐蚀性。从这些观点考虑,C的含有率优选为0.03质量%以下。
[硅(Si)]
Si固溶于坯材而将该坯材强化。从该观点考虑,Si的含有率优选为0.01质量%以上。Si并不是必须的元素。换言之,Si的含有率可以为零。过度的Si妨碍弹簧用线2的韧性。从该观点考虑,Si的含有率优选为0.1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05质量%以下。
[不可避免的杂质]
Co-Ni-Cr-Mo系合金可包含不可避免的杂质。典型的杂质是P。P偏析于晶界。P妨碍弹簧用线2的韧性。从韧性的观点考虑,P的含有率优选为0.02质量%以下。其它典型的杂质是S。S与其它元素结合而形成夹装物。S妨碍弹簧用线2的韧性。从韧性的观点考虑,S的含有率优选为0.02质量%以下。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但本发明并不被限定地解释为该实施例的记载。
[实施例]
准备材质为Co-Ni-Cr-Mo系合金的原线。该合金的组成如下述的表1所示。该合金除了表1所示的元素以外含有不可避免的杂质。对该原线重复实施冷轧拉丝和热处理,得到直径为0.60mm的线。对该线实施温度为1000℃且时间为30秒、气氛为氢气的热处理。并且,对该线实施冷轧拉丝,得到未精加工线。该未精加工线的直径为0.20mm。对该未精加工线,实施温度为800℃且时间为10秒、气氛为氢气的最终热处理。对该未精加工线实施冷轧最终拉丝,得到弹簧用线。该弹簧用线的直径为0.05mm。最终拉丝的减面率Re为93.8%。该弹簧用线的拉伸强度TS为2270MPa,0.2%耐力PS为1957MPa,断裂伸长率FE为2.7%。热处理(300℃×30分钟)后的该弹簧用线的拉伸强度为2550MPa,0.2%耐力为2362MPa。
[比较例1]
将原线的材质设定为Co基合金,除此之外,与实施例同样地得到弹簧用线。该合金的组成示于下述的表1。该合金出了表1所示的元素以外,含有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弹簧用线的拉伸强度TS为2451MPa,0.2%耐力PS为1576MPa,断裂伸长率FE为2.6%。热处理(300℃×30分钟,缓冷)后的该弹簧用线的拉伸强度为2800MPa,0.2%耐力为2185MPa。
[比较例2]
作为原线使用钢琴线(SWRS82),除此之外,与实施例同样地得到弹簧用线。该钢琴线包含0.80质量%~0.85质量%的C、0.12质量%~0.32质量%的Si以及0.30质量%~0.90质量%的Mn。剩余部分是Fe和杂质。该弹簧用线的拉伸强度TS为3350MPa,0.2%耐力PS为3015MPa,断裂伸长率FE为2.3%。
[评价]
作为假定高温环境下的持续使用的加速试验,将各弹簧用线在450℃的温度下保持60分钟而缓冷。将该弹簧用线供于拉伸试验,测定拉伸强度和0.2%耐力。其结果示于下述的表2。
表1组成(质量%)
表2评价结果
如表2所示,实施例的弹簧用线在暴露于高温环境后,还具有巨大的0.2%耐力。换言之,该弹簧用线的高温下的耐疲劳性优异。根据该评价结果可知,本发明的优位性是显而易见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弹簧用线,可得到适于各种设备的弹簧。
符号说明
2……弹簧用线
4……未精加工线

Claims (5)

1.一种弹簧用线,其材质为Co-Ni-Cr-Mo系合金,
所述合金含有:
Co:25质量%~45质量%、
Ni:25质量%~40质量%、
Cr:15质量%~25质量%、
Mo:5质量%~15质量%、
Fe:0.5质量%~3.0质量%、
Nb:0质量%~2.0质量%、
Ti:0质量%~2.0质量%、
Mn:0质量%~0.5质量%、
C:0质量%~0.03质量%、
Si:0质量%~0.10质量%、以及
不可避免的杂质,
拉伸强度为2000MPa以上,
0.2%耐力为1800MPa以上,
所述耐力与所述拉伸强度的比为0.75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用线,其中,所述拉伸强度为2200MPa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簧用线,其中,直径为0.1m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簧用线,其中,断裂伸长率为2.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簧用线,其中,实施了300℃以上的温度的热处理的情况下的0.2%耐力为2300MPa以上。
CN202280058090.2A 2021-10-22 2022-06-22 由Co-Ni-Cr-Mo系合金构成的弹簧用线 Pending CN1178818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72934 2021-10-22
JP2021172934A JP7398415B2 (ja) 2021-10-22 2021-10-22 Co-Ni-Cr-Mo系合金からなるばね用線
PCT/JP2022/024848 WO2023067850A1 (ja) 2021-10-22 2022-06-22 Co-Ni-Cr-Mo系合金からなるばね用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81810A true CN117881810A (zh) 2024-04-12

Family

ID=86058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58090.2A Pending CN117881810A (zh) 2021-10-22 2022-06-22 由Co-Ni-Cr-Mo系合金构成的弹簧用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398415B2 (zh)
KR (1) KR20240012558A (zh)
CN (1) CN117881810A (zh)
WO (1) WO202306785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7240B2 (ja) * 1996-04-19 2004-09-22 株式会社エスアイアイ・マイクロパーツ Co−Ni基高弾性合金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15582B2 (ja) 2000-09-19 2009-08-19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Co−Ni基耐熱合金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488205B2 (ja) 2001-02-05 2004-01-19 住友電工スチールワイヤー株式会社 ばね用極細鋼線
JP2004292918A (ja) * 2003-03-27 2004-10-21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Agency 高強度Co−Ni基合金の製造方法
JP5103107B2 (ja) 2007-09-18 2012-12-19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高弾性合金
JP5456427B2 (ja) 2009-10-02 2014-03-26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ばね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98415B2 (ja) 2023-12-14
WO2023067850A1 (ja) 2023-04-27
JP2023062817A (ja) 2023-05-09
KR20240012558A (ko) 2024-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26406B1 (en) Stainless austenitic low Ni alloy
JP3595901B2 (ja) 高強度ばね用鋼線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136645B (zh) 耐热变形性优良的高强度不锈钢线、高强度弹簧及其制造方法
JP2008525637A (ja) 析出硬化型マルテンサイトステンレス鋼
JP2006274443A (ja) 非磁性高硬度合金
US20210156014A1 (en) A steel wire,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pring or medical wire products
JPWO2002038828A1 (ja) 燃料電池用ステンレス鋼材の表面処理方法
EP2194154A1 (en) Two-way shape-recovery alloy
JP5449925B2 (ja) 耐遅れ破壊性の改善された高強度ボ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787406A (zh) 奥氏体系不锈钢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板簧
JP5155634B2 (ja) 耐水素性ばね用ステンレス鋼線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耐水素性ばね製品
WO2002059390A1 (fr) Materiau antifriction
JP2009052144A (ja) 高強度ばね
JP2002256395A (ja) 捻回特性に優れた高強度低熱膨張合金およびその合金線
JPS5935412B2 (ja) 析出硬化型ばね用ステンレス鋼素材の製法
US6048416A (en) Steel, steel wire,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drawn wire of steel
JP2008075119A (ja) 耐熱ばね用合金線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耐熱ばね製品
JP5977609B2 (ja) 省Ni型オーステナ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
JP5099978B2 (ja) 高強度細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7881810A (zh) 由Co-Ni-Cr-Mo系合金构成的弹簧用线
JP2000282169A (ja) 鍛造性と被削性に優れる鋼
JP4084946B2 (ja) ばね用ステンレス鋼線
JP7031428B2 (ja) 浸窒焼入れ処理用鋼、浸窒焼入れ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15049B2 (ja) 強度,疲労強度,耐食性及び耐磨耗性に優れた薄鋼帯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282182A (ja) 冷間加工性に優れた高疲労寿命・高耐食マルテンサ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