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62731B - 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62731B
CN117862731B CN202410280011.3A CN202410280011A CN117862731B CN 117862731 B CN117862731 B CN 117862731B CN 202410280011 A CN202410280011 A CN 202410280011A CN 117862731 B CN117862731 B CN 1178627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welding
piece
bear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800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862731A (zh
Inventor
陈越千
田万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Kel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Kel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Kel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Kel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800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627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862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62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862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627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缸组装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包括焊接台和承托组件,焊接台一侧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和焊接台上均设置有承托组件,传送带上设置的承托组件用于对缸筒进行运输和上料,而焊接台上设置的承托组件用于对缸筒进行上料以及下料,通过承托组件的设置不仅有效的完成了缸筒的运输以及上料效果,而与现有技术中人工运输和上料方式相比,本方案仅需要工人将缸筒放置在相应的承托辊之间,而后续的运输和上料通过传送带和承托组件即可完成,以至于有效的节省了人力,并且承托组件也可以在传送带的运动作用下进行相应的往复运动,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缸筒的组装焊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缸组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液压油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液压缸输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积及其两边的压差成正比;液压缸基本上由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密封装置、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组成。
现有技术中的液压油缸自动焊接设备,其在进行环焊前,不论是上料、运输以及下料均需要相应的人工进行操作,虽然这种方式不影响最终的环焊效果,但是通过人工的方式不仅需要反复的拆装与液压油缸配合的结构,而且影响整体的生产效率。
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具备通过承托组件的设置不仅有效的完成了缸筒的运输以及上料效果,而与现有技术中人工运输和上料方式相比,本方案仅需要工人将缸筒放置在相应的承托辊之间,而后续的运输和上料通过传送带和承托组件即可完成,以至于有效的节省了人力,并且承托组件也可以在传送带的运动作用下进行相应的往复运动,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缸筒的组装焊接效率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其在进行环焊前,不论是上料、运输以及下料均需要相应的人工进行操作,虽然这种方式不影响最终的环焊效果,但是通过人工的方式不仅需要反复的拆装与液压油缸配合的结构,而且影响整体的生产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包括焊接台和承托组件,所述焊接台一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和焊接台上均设置有承托组件,所述传送带上设置的承托组件用于对缸筒进行运输和上料,而所述焊接台上设置的承托组件用于对缸筒进行上料以及下料;
所述承托组件由第一固定件、第一承托件、第二固定件以及第二承托件构成,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设置在传送带上,而所述第一承托件活动设置在第一固定件上方,且所述第一承托件用于对缸筒进行承托。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承托件上设置有两组第一安装板,且每组第一安装板均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第一安装板之间对称设置,同时两个对称的第一安装板之间还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杆,而第二轴杆上还套接有承托辊。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承托件的底部还一体设置有旋转条,所述旋转条内部开设有限位环槽,且所述旋转条内部还活动设置有第一轴杆,并且所述第一轴杆通过一体设置的旋转滑块滑动设置在限位环槽内部,所述第一固定件内部还开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两侧内壁处对应第一轴杆的位置均开设有移动滑槽。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容纳腔内部还设置储气箱和移动套筒,所述储气箱固定设置在第一容纳腔中,而所述移动套筒的一端套接在储气箱上,且所述移动套筒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部,并且所述储气箱内部还开设有储气腔。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容纳腔同样开设在第一固定件内部,而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一侧还设置有推板,且第二容纳腔远离推板的还一体设置有第二限位块,并且所述移动套筒靠近推板的一端也一体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同时所述第二容纳腔还与驱动气泵的输出端之间相连通,所述驱动气泵设置在第一固定件外部表面。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套筒的顶部表面还分别设置有承托气囊和第二安装板,所述承托气囊与移动套筒表面开设的第一连接通槽之间相连通,同时所述储气箱上还开设第二连接通槽,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安装板上均开设有连接通孔,且每个第二安装板均通过相应的连接通孔固定套接在第一轴杆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焊接台上还设置有气动旋转件和挤压安装件,同时焊接台的一侧还设置有焊接机械臂,所述焊接机械臂用于对缸筒和缸底进行环焊,所述气动旋转件用于对缸筒进行夹持旋转。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挤压安装件用于对缸筒和缸底进行挤压组装,且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在气动旋转件和挤压安装件之间,并且第二承托件同样活动设置在第二固定件内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承托件靠近挤压安装件的一侧还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对缸底进行夹持固定,所述夹持组件由第一夹持环和第二夹持环构成,所述第一夹持环和第二夹持环上均一体设置有连接块。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可选方案,其中:两个连接块之间还设置有连接弹簧,且所述第一夹持环和第二夹持环的底部端均与铰接件之间形成铰接,并且第一夹持环和第二夹持环内表面处均设置有承托环。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通过承托组件的设置不仅有效的完成了缸筒的运输以及上料效果,而与现有技术中人工运输和上料方式相比,本方案仅需要工人将缸筒放置在相应的承托辊之间,而后续的运输和上料通过传送带和承托组件即可完成,以至于有效的节省了人力,并且承托组件也可以在传送带的运动作用下进行相应的往复运动,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缸筒的组装焊接效率。
2、该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当缸底和缸筒完成相应的组装焊接后,此时通过再次启动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上的驱动气泵,这时随着驱动气泵的启动,第二承托件也会再次进行移动和翻转,而通过这种设置即可让已经完成组装焊接后缸筒和缸底从焊接台翻转至焊接台和传送带之间的间隙中,以完成相应的下料效果,进一步解决现有因反复拆装转运导致的效率问题,提高自动化焊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承托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承托件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固定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局部第一固定件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局部旋转条和第一轴杆连接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缸筒翻转移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二固定件和第二承托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焊接台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推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焊接台;2、传送带;3、承托组件;4、夹持组件;
101、焊接机械臂;102、气动旋转件;103、挤压安装件;
201、限位板;202、连接杆;
301、第一固定件;302、第一承托件;303、第一安装板;304、承托辊;305、缸筒;306、旋转条;307、第一轴杆;308、第一容纳腔;309、移动滑槽;310、储气箱;311、移动套筒;312、承托气囊;313、第二安装板;314、连接通孔;315、储气腔;316、第二轴杆;317、第二容纳腔;318、第一限位块;319、第二限位块;320、推板;321、第一连接通槽;322、第二连接通槽;323、第二固定件;324、第二承托件;325、驱动气泵;326、缸底;327、连接气孔;328、限位环槽;329、旋转滑块;
401、第一夹持环;402、第二夹持环;403、连接块;404、连接弹簧;405、铰接件;406、承托环;407、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9,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包括焊接台1和承托组件3,焊接台1一侧设置有传送带2,传送带2和焊接台1上均设置有承托组件3,传送带2上设置的承托组件3用于对缸筒305进行运输和上料,而焊接台1上设置的承托组件3用于对缸筒305进行上料以及下料;
承托组件3由第一固定件301、第一承托件302、第二固定件323以及第二承托件324构成,第一固定件301固定设置在传送带2上,而第一承托件302活动设置在第一固定件301上方,且第一承托件302用于对缸筒305进行承托。
第一承托件302上设置有两组第一安装板303,且每组第一安装板303均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第一安装板303之间对称设置,同时两个对称的第一安装板303之间还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杆316,而第二轴杆316上还套接有承托辊304。
第一承托件302的底部还一体设置有旋转条306,旋转条306内部开设有限位环槽328,且旋转条306内部还活动设置有第一轴杆307,并且第一轴杆307通过一体设置的旋转滑块329滑动设置在限位环槽328内部,第一固定件301内部还开设有第一容纳腔308,第一容纳腔308的两侧内壁处对应第一轴杆307的位置均开设有移动滑槽309。
第一容纳腔308内部还设置储气箱310和移动套筒311,储气箱310固定设置在第一容纳腔308中,而移动套筒311的一侧端部套接在储气箱310上,且移动套筒311的另一侧端部活动设置在第二容纳腔317内部,并且储气箱310内部还开设有储气腔315。
第二容纳腔317同样开设在第一固定件301内部,而第二容纳腔317的一侧还设置有推板320,且第二容纳腔317远离推板320的一侧内壁处还一体设置有第二限位块319,并且移动套筒311靠近推板320的一端也一体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18,同时第二容纳腔317还与驱动气泵325的输出端之间相连通,驱动气泵325设置在第一固定件301外部表面。
移动套筒311的顶部表面还分别设置有承托气囊312和第二安装板313,承托气囊312与移动套筒311表面开设的第一连接通槽321之间相连通,同时储气箱310上还开设第二连接通槽322,第二安装板313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安装板313上均开设有连接通孔314,且每个第二安装板313均通过相应的连接通孔314固定套接在第一轴杆307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当用户将需要进行组装焊接的缸筒305放置在两根承托辊304之间后,此时用户即可启动传送带2,由于第一固定件301是固定设置在传送带2表面的,这就使得活动设置在第一固定件301的第一承托件302就会跟随第一固定件301进行相应的移动,而这时设置在第一固定件301上的承托辊304就会带动缸筒305进行相应的移动;
由于在传送带2上设置有限位板201,并且限位板201通过相应的连接杆202固定设置在传送带2上,这就使得第一固定件301就会在限位板201的作用下进行相应的限位,而通过这种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第一固定件301可以准确停在焊接台1的一侧;
如图2所示,当第一固定件301停止运动后,此时用户即可分别启动设置在第一固定件301和第二固定件323上的驱动气泵32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件301和第二固定件323之间,除设置位置对称外,其余设置在内部的组件完全相同,当启动设置在第一固定件301上的驱动气泵325后,如图5和图6所示,由于驱动气泵325的输出端与第二容纳腔317内部相连通,且第二容纳腔317内部还设置有推板320,并且推板320上还开设有连接气孔327,这就使得当外部气体由驱动气泵325进入第二容纳腔317内部后,此时外部气体就会先与推板320靠近驱动气泵325的一侧表面进行接触,并带动推板320在第二容纳腔317内部进行相应的移动效果,当推板320进行移动后,此时位于第二容纳腔317、移动套筒311以及部分储气腔315内部的气体就会进行压缩,并从相应的连接气孔327排向推板320靠近驱动气泵325的一侧,但是由于驱动气泵325的气体输入量较大,且是一种持续输入状态,这就使得推板320就会在这股持续输入的气体压力下继续进行相应的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气孔327的开设一方面是为了让推板320在移动时,让一些受到推板320移动所压缩的气体可以从连接气孔327排向推板320靠近驱动气泵325的一侧,以免推板320远离驱动气泵325一侧的表面受到的压力过大从而影响推板320的移动,并且由如图13可以看出连接气孔327的孔径是远小于推板320的整体受力面的,这就使得即使有部分气体从连接气孔327进行流动,但是推板320整体的移动是不受影响的,另一方面当推板320移动至限位处时,此时推板320就会停止进行运动,而这时连接气孔327的设置就可以让通过驱动气泵325排入第二容纳腔317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气孔327排向储气腔315内部,而这种设置可以让后续在对承托气囊312进行充气时,通过暂存在储气腔315中的气体以及持续通过连接气孔327排入储气腔315内部的外部气体,以完成对承托气囊312的快速充气效果;
由于在推板320远离驱动气泵325的一侧还活动设置有移动套筒311,这就使得当推板320在进行移动时,移动套筒311也会在推板320的移动接触下进行相应的移动效果,并且由于在移动套筒311还一体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18,同时第二容纳腔317内部也设置有相应的第二限位块319,这就使得当移动套筒311在移动过程中,第一限位块318就会逐渐向第二限位块319的方向进行靠拢,当第一限位块318与第二限位块319进行接触时,此时移动套筒311就会在第一限位块318和第二限位块319的作用下完成相应的限位效果;
如图5和图7所示,由于在移动套筒311的顶部表面分别设置有承托气囊312和第二安装板313,且承托气囊312内部与开设在移动套筒311表面的第一连接通槽321相连通,并且储气箱310对应第一连接通槽321的开设宽度也开设有相应的第二连接通槽32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通槽321和第二连接通槽322之间是错位开设的,在移动套筒311进行移动前,此时第二连接通槽322是被移动套筒311上端内壁所封闭的,而当移动套筒311在受到第一限位块318和第二限位块319限位作用停止运动后,此时第二连接通槽322和第一连接通槽321正好处于重合状态,这时暂时存储在储气腔315内部的气体以及正在从连接气孔327持续进入储气腔315内部的气体就会就会通过第二连接通槽322和第一连接通槽321注入承托气囊312内部,从而完成对承托气囊312的充气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承托气囊312整体为一种弧面结构,这就使得当承托气囊312进行膨胀后,此时第一承托件302就会在承托气囊312的膨胀作用下进行相应的翻转效果;
由于第二安装板313通过表面开设的连接通孔314固定套接在第一轴杆307上,通过这种设置可以有效的让第一轴杆307可以通过第二安装板313的固定套接,从而跟随第一轴杆307进行相应的移动效果,而这种设置也让通过旋转条306套接在第一轴杆307上的第一承托件302进行同步的移动;
而第一承托件302的移动,一方面是因为焊接台1和传送带2之间的间隙较大,通过第一承托件302的移动,从而让设置在第一承托件302上的缸筒305可以更加靠近焊接台1,以便于第一承托件302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上料;
另一方面由于要保证缸筒305的移动时的稳定性,因此第一承托件302在初始位置时,第一承托件302的台面时搭接在储气箱310上的,这时即使第一承托件302进行角度偏转第一固定件301也会对第一承托件302进行限制,从而让第一承托件302无法进行合适角度的偏转,而当第一承托件302进行移动后,第一固定件301对第一承托件302的限制也逐渐降低,并且当第一承托件302移动至承托气囊312膨胀位置后,此时第一承托件302对第一固定件301的限制也处于一种相对较低的状态,以便第一承托件302可以顺利的进行角度偏移;
如图9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固定件323和第一固定件301上的驱动气泵325是同步启动的,这就使得此时第二承托件324也会如同上述效果进行同步的移动以及翻转,当第一承托件302进行翻转时,此时通过第一安装板303进行承托的缸筒305就会在第一承托件302翻转的作用以及自身重力的影响下向第二承托件324的方向进行翻转移动,并且由于移动惯性的影响,缸筒305就会落在第二承托件324上设置的承托辊304之间,而当缸筒305翻转至第二承托件324上后,此时分别启动相应的驱动气泵325的抽吸效果,第一固定件301以及第二固定件323内部设置承托气囊312的就会在驱动气泵325的抽吸作用下逐渐干瘪,以至于让第一承托件302和第二承托件324完成相应的复位,而通过这种复位就可以让缸筒305有效的完成相应的上料效果;
通过上述方式不仅有效的完成了缸筒305的运输以及上料效果,而与现有技术中人工运输和上料方式相比,本方案仅需要工人将缸筒305放置在相应的承托辊304之间,而后续的运输和上料通过传送带2和承托组件3即可完成,以至于有效的节省了人力,并且承托组件3也可以在传送带2的运动作用下进行相应的往复运动,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缸筒305的组装焊接效率;
如图8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旋转条306内部还开设有限位环槽328,而第一轴杆307也是通过一体设置的旋转滑块329滑动设置在限位环槽328内部的,这就使得当旋转条306在承托气囊312的膨胀作用下进行旋转时,通过限位环槽328和旋转滑块329之间的限位效果,也有效限制了旋转条306的翻转角度,以至于避免旋转条306翻转角度过大,从而导致缸筒305意外脱落的情况出现;
如图3和图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轴杆307还滑动设置在第一容纳腔308内壁处开设的移动滑槽309中,这就使得通过二者之间的相对滑动,第一承托件302不论是进行翻转或者是移动时均可以更加稳定的进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作出的改进,根据图10-图12所示,焊接台1上还设置有气动旋转件102和挤压安装件103,同时焊接台1的一侧还设置有焊接机械臂101,焊接机械臂101用于对缸筒305和缸底326进行环焊,气动旋转件102用于对缸筒305进行夹持旋转。
挤压安装件103用于对缸筒305和缸底326进行挤压组装,且第二固定件323设置在气动旋转件102和挤压安装件103之间,并且第二承托件324同样活动设置在第二固定件323内部。
第二承托件324靠近挤压安装件103的一侧还设置有夹持组件4,夹持组件4用于对缸底326进行夹持固定,夹持组件4由第一夹持环401和第二夹持环402构成,第一夹持环401和第二夹持环402上均一体设置有连接块403。
两个连接块403之间还设置有连接弹簧404,且第一夹持环401和第二夹持环402的底部端均与铰接件405之间形成铰接,并且第一夹持环401和第二夹持环402内表面处均设置有承托环406。
本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由于在第二承托件324上还通过安装块407固定设置有夹持组件4,且夹持组件4是由第一夹持环401和第二夹持环402构成的,并且第一夹持环401和第二夹持环402之间还设置有铰接件405和连接弹簧404,这就使得当缸底326套接在第一夹持环401和第二夹持环402之间后,通过铰接件405和连接弹簧404的作用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适应缸底326的筒径,以至于完成相应的夹持效果,而且当后续对缸底326和缸筒305进行组装时,也不会因为单一的固定效果,缸底326出现无法移动的情况;
如图12所示,而当缸筒305在第二承托件324的复位作用下落在焊接台1上后,此时通过启动气动旋转件102和挤压安装件103,缸底326和缸筒305即可完成相应的固定组装效果,当缸筒305和缸底326完成相固定组装后,此时启动焊接机械臂101既可完成相应的环焊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第一夹持环401和第二夹持环402之间均设置有承托环406,这就使得通过承托环406的设置也可以让缸底326可以相对稳定的设置在第一夹持环401和第二夹持环402之间;
需要说明的焊接机械臂101、气动旋转件102以及挤压安装件103均为一种环焊领域常见的现有技术,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当缸底326和缸筒305完成相应的组装焊接后,此时通过再次启动设置在第二固定件323上的驱动气泵325,这时随着驱动气泵325的启动,第二承托件324也会再次进行移动和翻转,而通过这种设置即可让已经完成组装焊接后缸筒305和缸底326从焊接台1翻转至焊接台1和传送带2之间的间隙中,以完成相应的下料效果,进一步解决现有因反复拆装转运导致的效率问题,提高自动化焊接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承托辊304是活动套接在第二轴杆316上的,这就使得当缸筒305和缸底326在进行环焊时,通过与承托辊304的接触,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缸筒305和缸底326进行环焊时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包括焊接台(1)和承托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台(1)一侧设置有传送带(2),所述传送带(2)和焊接台(1)上均设置有承托组件(3),所述传送带(2)上设置的承托组件(3)用于对缸筒(305)进行运输和上料,而所述焊接台(1)上设置的承托组件(3)用于对缸筒(305)进行上料以及下料;
所述承托组件(3)由第一固定件(301)、第一承托件(302)、第二固定件(323)以及第二承托件(324)构成,所述第一固定件(301)固定设置在传送带(2)上,而所述第一承托件(302)活动设置在第一固定件(301)上方,且所述第一承托件(302)用于对缸筒(305)进行承托;
所述第一承托件(302)的底部还一体设置有旋转条(306),所述旋转条(306)内部开设有限位环槽(328),且所述旋转条(306)内部还活动设置有第一轴杆(307),并且所述第一轴杆(307)通过一体设置的旋转滑块(329)滑动设置在限位环槽(328)内部,所述第一固定件(301)内部还开设有第一容纳腔(308),所述第一容纳腔(308)的两侧内壁处对应第一轴杆(307)的位置均开设有移动滑槽(309);
所述第一容纳腔(308)内部还设置储气箱(310)和移动套筒(311),所述储气箱(310)固定设置在第一容纳腔(308)中,而所述移动套筒(311)的一端套接在储气箱(310)上,且所述移动套筒(311)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第二容纳腔(317)内部,并且所述储气箱(310)内部还开设有储气腔(315);
所述第二容纳腔(317)同样开设在第一固定件(301)内部,而所述第二容纳腔(317)的一侧还设置有推板(320),所述推板(320)上还开设有连接气孔(327),且第二容纳腔(317)远离推板(320)的一侧内壁处还一体设置有第二限位块(319),并且所述移动套筒(311)靠近推板(320)的一端也一体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18),当推板(320)在进行移动时,移动套筒(311)会在推板(320)的移动接触下进行相应的移动效果,而当移动套筒(311)在移动时,第一限位块(318)会逐渐向第二限位块(319)的方向进行靠拢,同时所述第二容纳腔(317)还与驱动气泵(325)的输出端之间相连通,所述驱动气泵(325)设置在第一固定件(301)外部表面;
所述移动套筒(311)的顶部表面还分别设置有承托气囊(312)和第二安装板(313),所述承托气囊(312)与移动套筒(311)表面开设的第一连接通槽(321)之间相连通,同时所述储气箱(310)上还开设第二连接通槽(322),当移动套筒(311)在受到第一限位块(318)和第二限位块(319)限位作用停止运动后,此时第二连接通槽(322)和第一连接通槽(321)正好处于重合状态,所述第二安装板(313)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安装板(313)上均开设有连接通孔(314),且每个第二安装板(313)均通过相应的连接通孔(314)固定套接在第一轴杆(30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件(302)上设置有两组第一安装板(303),且每组第一安装板(303)均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第一安装板(303)之间对称设置,同时两个对称的第一安装板(303)之间还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杆(316),而第二轴杆(316)上还套接有承托辊(3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台(1)上还设置有气动旋转件(102)和挤压安装件(103),同时焊接台(1)的一侧还设置有焊接机械臂(101),所述焊接机械臂(101)用于对缸筒(305)和缸底(326)进行环焊,所述气动旋转件(102)用于对缸筒(305)进行夹持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安装件(103)用于对缸筒(305)和缸底(326)进行挤压组装,且所述第二固定件(323)设置在气动旋转件(102)和挤压安装件(103)之间,并且第二承托件(324)同样活动设置在第二固定件(323)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托件(324)靠近挤压安装件(103)的一侧还设置有夹持组件(4),所述夹持组件(4)用于对缸底(326)进行夹持固定,所述夹持组件(4)由第一夹持环(401)和第二夹持环(402)构成,所述第一夹持环(401)和第二夹持环(402)上均一体设置有连接块(4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连接块(403)之间还设置有连接弹簧(404),且所述第一夹持环(401)和第二夹持环(402)的底部端均与铰接件(405)之间形成铰接,并且第一夹持环(401)和第二夹持环(402)内表面处均设置有承托环(406)。
CN202410280011.3A 2024-03-12 2024-03-12 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 Active CN1178627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80011.3A CN117862731B (zh) 2024-03-12 2024-03-12 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80011.3A CN117862731B (zh) 2024-03-12 2024-03-12 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62731A CN117862731A (zh) 2024-04-12
CN117862731B true CN117862731B (zh) 2024-05-14

Family

ID=90590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80011.3A Active CN117862731B (zh) 2024-03-12 2024-03-12 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62731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47429A (en) * 1973-05-07 1974-11-12 Gulf & Western Mfg Co Balance bar for handling wrapper rolls of a strip coiling machine
JPS52108352A (en) * 1976-03-05 1977-09-10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lacing liquid of certain volume in enclosure submerged under liquid* with gas of corresponding volume
US6727465B1 (en) * 2003-02-24 2004-04-2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pparatus for overlay welding of a tube exterior
EP2457717A1 (en) * 2010-11-30 2012-05-30 Profteq S.r.l. Welding machine with two welding heads for profiles made of plastic material, particularly for the production of door and window frames
CN107499879A (zh) * 2017-09-13 2017-12-22 深圳怡华包装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翻转装置
CN207971624U (zh) * 2018-02-07 2018-10-16 南安市奇优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用焊接装置
CN209614720U (zh) * 2019-01-03 2019-11-12 福建金启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焊接辅助装置
CN214684978U (zh) * 2021-03-04 2021-11-12 张家港市锐姿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钛合金工具钳焊接用定位装置
CN217071482U (zh) * 2022-05-06 2022-07-29 济南惠鲁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铝型材数控钻铣中心的高效定位翻转装置
CN217618822U (zh) * 2022-05-23 2022-10-21 六安中财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衬管对焊装置
CN218284351U (zh) * 2022-07-12 2023-01-13 洛阳贝德克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油缸环缝焊接装置
CN218926663U (zh) * 2022-11-30 2023-04-28 通力液压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液压缸焊接工装
CN116871681A (zh) * 2023-08-24 2023-10-13 深圳市益百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外检测发光仪固定板激光焊接设备
CN116921824A (zh) * 2023-09-14 2023-10-24 苏州思萃熔接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位液压油缸焊接设备
CN116967877A (zh) * 2023-08-02 2023-10-31 江西艾客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杯自动加工设备
CN220112643U (zh) * 2022-11-11 2023-12-01 广东瀚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带加工的焊接装置
CN117226327A (zh) * 2023-10-20 2023-12-15 南通西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加工用的焊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47429A (en) * 1973-05-07 1974-11-12 Gulf & Western Mfg Co Balance bar for handling wrapper rolls of a strip coiling machine
JPS52108352A (en) * 1976-03-05 1977-09-10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lacing liquid of certain volume in enclosure submerged under liquid* with gas of corresponding volume
US6727465B1 (en) * 2003-02-24 2004-04-2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pparatus for overlay welding of a tube exterior
EP2457717A1 (en) * 2010-11-30 2012-05-30 Profteq S.r.l. Welding machine with two welding heads for profiles made of plastic material, particularly for the production of door and window frames
CN107499879A (zh) * 2017-09-13 2017-12-22 深圳怡华包装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翻转装置
CN207971624U (zh) * 2018-02-07 2018-10-16 南安市奇优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用焊接装置
CN209614720U (zh) * 2019-01-03 2019-11-12 福建金启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焊接辅助装置
CN214684978U (zh) * 2021-03-04 2021-11-12 张家港市锐姿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钛合金工具钳焊接用定位装置
CN217071482U (zh) * 2022-05-06 2022-07-29 济南惠鲁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铝型材数控钻铣中心的高效定位翻转装置
CN217618822U (zh) * 2022-05-23 2022-10-21 六安中财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衬管对焊装置
CN218284351U (zh) * 2022-07-12 2023-01-13 洛阳贝德克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油缸环缝焊接装置
CN220112643U (zh) * 2022-11-11 2023-12-01 广东瀚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带加工的焊接装置
CN218926663U (zh) * 2022-11-30 2023-04-28 通力液压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液压缸焊接工装
CN116967877A (zh) * 2023-08-02 2023-10-31 江西艾客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杯自动加工设备
CN116871681A (zh) * 2023-08-24 2023-10-13 深圳市益百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外检测发光仪固定板激光焊接设备
CN116921824A (zh) * 2023-09-14 2023-10-24 苏州思萃熔接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位液压油缸焊接设备
CN117226327A (zh) * 2023-10-20 2023-12-15 南通西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加工用的焊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62731A (zh) 2024-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54105B (zh) 一种吸尘器零部件的运输设备
CN117862731B (zh) 一种缸筒缸底组装加工用焊接设备
CN207120919U (zh) 袋膜包装装置
CN116100210B (zh) 冰箱铰链自动焊接车间
CN211763771U (zh) 自动保压设备
CN209971076U (zh) 一种陶瓷自动注浆成型生产线
CN211028638U (zh) 隧道式焊接系统
CN114572922A (zh) 一种桶上内衬全自动包装线
CN112474359B (zh) 一种飞机发动机螺栓用分类装置及其分类方法
CN109398850B (zh) 一种工艺吨袋包装装置
CN114044477A (zh) 一种自动灌装设备
CN113441366A (zh) 一种电池盒上盖板涂胶工艺及系统
CN113390567A (zh) 一种电池盒上盖板气密检测装置及涂胶系统
CN108357874B (zh) 用于智能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件运载装置
CN110744218A (zh) 隧道式焊接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16425899U (zh) 一种高速稳定的汽配零件传送线
KR100253749B1 (ko) 조미료케이스의 플랜지부 성형장치
US5984659A (en) Tube handling apparatus
CN110744217B (zh) 可直接换型的隧道式焊机及其焊接方法
JPH06101771A (ja) ロータリーバルブ
CN115849034B (zh) 一种托盘装载芯片的自动化翻转倒料设备
CN114633107B (zh) 一种胶圈搬运组装装置及产品自动组装设备
CN115401618B (zh) 喷砂设备
CN216038605U (zh) 一种自动灌装设备
CN115008193B (zh) 一种辊筒自动装配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