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310A - 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310A
CN1178310A CN97117962A CN97117962A CN1178310A CN 1178310 A CN1178310 A CN 1178310A CN 97117962 A CN97117962 A CN 97117962A CN 97117962 A CN97117962 A CN 97117962A CN 1178310 A CN1178310 A CN 1178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conditioner
humidification
parts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17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278C (zh
Inventor
胁坂英司
信夫善治
饭田弘之
神井美和
押钟伦明
大津寄明
岸本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99473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22001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82014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04770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21947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49766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29584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46972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37454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28057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8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3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27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27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11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 F24F3/1423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with a moving bed of solid desiccants, e.g. a rotary wheel supporting solid desicc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6Refrigerant pi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6Refrigerant piping
    • F24F1/32Refrigerant piping for connecting the separate outdoor units to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6Refrigerant piping
    • F24F1/34Protection means thereof, e.g. covers for refrigerant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2003/1458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using regenerators
    • F24F2003/146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using regenerators using rotating regen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03/00Devices or apparatus used for air treatment
    • F24F2203/10Rotary wheel
    • F24F2203/1004Bearings or driv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03/00Devices or apparatus used for air treatment
    • F24F2203/10Rotary wheel
    • F24F2203/1012Details of the casing or cov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03/00Devices or apparatus used for air treatment
    • F24F2203/10Rotary wheel
    • F24F2203/1032Desiccant whe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03/00Devices or apparatus used for air treatment
    • F24F2203/10Rotary wheel
    • F24F2203/1056Rotary wheel comprising a rehe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03/00Devices or apparatus used for air treatment
    • F24F2203/10Rotary wheel
    • F24F2203/1068Rotary wheel comprising one r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03/00Devices or apparatus used for air treatment
    • F24F2203/10Rotary wheel
    • F24F2203/1084Rotary wheel comprising two flow rotor seg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61/00Gas and liquid contact apparatus
    • Y10S261/15Duct humid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加湿室内空气的加湿部进行改进的空调机。该加湿部包含具有吸湿性和通气性的加湿用部件(2),使从室外吸收的空气通过加湿用部件,将其内所含的水分由加湿用部件吸收并将其干燥,再排向室外的第一空气流通路(T0,T1),和从室内吸收空气并加热使其通过加湿用部件,将由加湿部件吸收的水分蒸发加湿空气再排向室内的第二空气流通路(T0,T1)。构成简单且可小型化,安装容易。另外,减轻了送风负荷,降低了噪音,节省电能。

Description

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机
本发明涉及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机,特别是涉及不需供给加湿用水但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机。
迄今为止,已有不需供给加湿用水但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机。这种空调机,为加湿而利用具有吸湿性及通气性的材料(以下称为吸收材料)。当进行加湿时,首先,用吸收材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再使由加热器加热的热风通过吸收材料,水分就从吸收材料中脱离出来并被热风吸收,该热风成为被加湿的空气,供给室内。
特开昭63-286634号公报揭示了这种具有不给水加湿功能的空调机的加湿装置。这是一种从室外空气中吸取水分来加湿室内的装置。图27是特开昭63-286634号公报所揭示的加湿装置的构成图。在该加湿装置中,在室外空气从穿过该装置的管入口流入,通过以管轴方向为轴心转动的固体吸收材料131时,室外空气中所含的水分被吸收材料131吸收,而成为干燥的空气,从出口流向室外。在室内空气从穿过该装置的管的入口流入,室内空气被加热器132加热,通过固体吸收材料131时,使由吸收材料131吸收的水分脱离并由空气吸收,成为高湿度空气,在出口成为加湿空气输送到室内。固体吸收材料131由驱动用电机133驱动而转动。
在图27的加湿装置中,由于把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吸入装置内部,在装置内部必须具有各自的空气流通路,而且,由于这些流通空气路相互必须独立,使得装置难以小型化。另外,当加湿装置和室外有一定距离时,在吸入及排出室外空气时,送风引起的压力损失增大。这又导致送风部件的大型化及噪音增大的问题。
现有空调机为了换气、除湿、及上述无给水加湿,具有连接室外机及室内机的通风管。图28A和图28B是现有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构成图。该图揭示了空调机的室内机121和将室外空气导向室内机121的通风管122。如图28A所示,在安装室内机的情况下从室内机121将通风管,制冷剂配管,排水管及电线通过室内机121的侧面或室内机121的上面和下面后穿过壁上形成的通孔,再与图中未示出的室外机连接。图29A-图29D是图28A及图28B的通风管122附近的放大图。在图29A中,在通风管122的附近设置制冷剂配管125,排水软管126及电线127,排水软管126将由图28A及图28B的室内机121的未图示的热交换器产生的排水排向室外,电线127从室内机121向室外机供给电力。
安装室内机121时,几乎都是在室内机121侧使用延伸用的制冷剂配管,室外机侧的制冷剂配管和延伸用制冷剂配管的连接部分被配置在室内机121侧。该连接部分的构成如图29B、29C所示,如图所示,连接室外机侧的制冷剂配管125a和延伸用制冷剂配管125b的连接部分124使用螺母等,连接部分124的直径相对于制冷剂配管125(125a,125b)的直径较大。连接部分124设置在通风管122的附近,即对着通风管122的位置上。进一步地,制冷剂配管125及连接部分124的表面被绝热带包覆着或室内用的盖盖着。
如图29D所示,通过管122、制冷剂配管125、排水管126及电线127容纳在配管123内部构成一体。这样,制冷剂配管125的连接部分124与上述一样直径较大,并位于通风管12的附近。
图28A、图28B及图29A-图29D所示的空调机,用绝热带包着制冷剂配管125及连接部分124时,在连接部分124附近朝对着的通风管122加力,通风管122易于破裂。为了防止破裂,由于连接部分124的直径仅在螺母处增大(隆起),因此要确保该部分的通风管122和制冷剂配管125间的空间,才能防止连接部分124和通风管122的接触。但因此,会出现产生大而无用空间的问题。
在现有空调机中,特开平4-73531号公报揭示了具有换气功能的空调机。图30是特开平4-73531号公报揭示的空调机的换气用通路附近的断面图。图31A和图31B是图30的换气用通路的断面图。在图30中,空调机在分隔室内和室外的壁115的室内侧具有室内机114。在把室内机114侧的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的情况下,由室外的送风机107从室内吸排气口108将室内空气吸入管105内,通过套管106从室外吸排气口109吹出。把室外空气吸入室内时,由送风机107从吸排气口109将室外空气吸入套管106内,通过管105从吸排气口108吹向室内。套管106贯通壁115,将制冷剂配管110、排水软管111及电线116从室内引到室外,在该套管106内还设置换气用通路117。
换气用送风机107和穿过室内机114的正面侧的管105与套管106连通,形成换气用通路117。为了在套管106内可靠地确保换气用通路117,把导向板113安装在配管束112上,配管束112是制冷剂配管110、排水软管111及电线116在套管106内扎为一体而成。
在这样的空调机中,把制冷剂配管110、排水管111及电线116扎成管束配置在套管106内后,套管106内剩余的空间作为送风用通路117。因此,在配管安装作业时,在把制冷剂配管110、排水软管111及电线116插过钻于壁115上的配管用通孔的情况下,由于必须把直径与配管用通孔相同的套管106插入配管用通孔内,因此,把套管106插入配管用通孔内是困难的,空调机安装时要花费大量时间。
迄今为止,为了容纳并保护来自空调机室内机的滴水的排水管及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制冷剂配管和电线,要使用由树脂制的各种形状和功能的配管罩。在这些配管和电线从空调机的室内机处经壁上的通孔沿壁弯曲,配置到室外机上时,设置连接沿壁的直线状配管套管和通孔的、保护配管弯曲部分的角部配管套管。
特公昭62-48119号公报揭示了一种角部配管,为了覆盖住配管等因膨胀引起的弯曲,把角部配管分成二部分,使得安装作业更为容易。
如实开昭63-52028所揭示的那样,涉及防止室内空气的吸排气时风雨侵入室内,在导管的室外侧设置室内吸排气换气扇,以防止风雨侵入室内,此外,还有带防虫滤网的帽式通风罩。
此外,如特开平5-71753号公报所揭示的那样,涉及室外空气流通的通气口,在壁上通孔的室外侧具有与空调机连动的换气单元,把壁上通孔的壁孔用管的内部空间与配管等的穿插通路、换气用吸气通路和排气通路隔开,在外部换气机单元的下部设置吸气窗。
在现有这类覆盖配管的弯曲部的角部配管套中,沿壁面的其它配管套使用口径不同的其它套管时,因连接部分的尺寸不同,安装作业很困难。
另外,当把帽型通风罩设置在配管等的角上时,根据室外机的设置条件,把配管等朝任何横向弯曲配置时,都必须在通风罩的侧面上设置穿通配管罩的其它孔。
进一步地,在换气单元的下部即使只开吸气窗,也不能防止风雨或飞虫从开口部侵入。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好、安装容易的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机。
为了完成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空调机具有加湿室内空气的加湿器。该加湿器具备带吸湿性和通气性的加湿部件;从室内吸入空气、并使空气通过该加湿用部件、空气中所含的水分被加湿用部件吸收并将其干燥、再向室外排出的第一空气流通路、和从室内吸入空气,并加热空气使其通过加湿用部件、蒸发出加湿用部件所吸收的水分而空气变湿,再排向室内的第二空气流通路。
因此,由于加湿室内空气的空气吸入口在室内侧只设一个,空调机的构成变得简单和小型化,安装也容易。另外,即使室外和空调机分离,由于不必吸入室外空气,因此送风负荷小。相应地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和低噪音化,与现有相比,还能够节省电能。
上述空调机的结构是仅使第一空气流通路动作。
这样,空调机起到了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换气装置的功能。当把室内空气排向室外时,与排出的空气等量的空气通过自然换气从室外流向室内,能够有效地使室内空气换气。
上述空调机还可以具有使加湿用部件转动的驱动部件,以便能够连续地进行第一空气流通路吸收水分和第二空气流通路蒸发水分。
因此,由于加湿用部件转动,从而使水分的吸收和蒸发连续地进行,因此能够稳定地加湿室内空气,可得到性能好的空调机。
前述空调机还可以具有设置在第一空气流通路和第二空气流通路结合点处的、对通过加湿用部件的空气在室内及室外的任何一个方向切换的切换部。
由于该切换部设置在第一及第二空气流通路的交接处,因此,第一及第二空气流通路共用从通向室内的空气吸入口至加湿用部件的空气通过后的位置之间的流路。因此空调机的小型化更为容易。
上述空调机还可以具有容纳可让空气通过的加湿用部件的容纳部和把转动加湿用部件的动力从驱动部传递给容纳部的部件,容纳部和动力传递部件构成一体。
由于将容纳加湿用部件的容纳部和使该加湿用部件转动的动力传递部件构成一体,因此,该空调机可安装得更小。另外,由于转动用动力能可靠地传递给容纳部,因此,可得到更好的加湿性能。
上述空调机至少具有包含加湿用部件和第一及第二空气流通路的室内机,包含插入壁上通孔的制冷剂配管的各种配管和利用使从室内机排出的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交换的管与被墙壁分隔的室内机连接的室外机。特别地,此时,制冷剂配管采用直径比第一及第二部分管的各部分管大的连接部件进行连接的结构,而且管被配置在制冷剂配管附近的情况下,与连接部件相对的管的面上形成防止连接部件和管接触的防接触部。
因此,防止了管和制冷剂配管的连接部件的接触引起的破损,包含管和制冷剂配管的各种配管的安装更为容易。
上述空调机也可以至少具有包含加湿用部件和第一及第二空气流通路的室内机,利用插入壁上通孔的各种配管与被墙壁分隔的室内机连接的室外机和用于使从室内机排出的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换气而其一端连接室内机另一端插入通孔的室内侧的端部的管,该管的另一端的断面形状在通孔的断面区域内与插入各种配管后剩余区域的形状一致。
因此,各种配管被通风管固定在通孔内的同时,能可靠地形成使用换气用通风管的空气流路。于是,可降低空调机换气负荷,抑制噪音,提高性能。
上述空调机也可以至少具有包含加湿用部件和第一及第二空气流通路的室内机,与墙壁分隔地设置的室外机,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插入壁上的通孔内的各种配管,使室内机排出的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换气并通过通孔设置的风通路,和由通孔的室外侧端部分隔各种配管和风通路并将它们覆盖加以保护的配管罩,该配管罩在风通路的空气出入口附近设置带防止飞虫从室外侵入风通路的护网的通风口。
因此,防止了飞虫从使室内和室外的空气进行换气的风通路侵入室内,因而可避免空调机出现故障。
上述配管罩具有为了防止室外的雨或风通过通气口侵入风通路而覆盖通气口的通风罩,该通风罩是这样安装在配管罩上,只要配管的安装方向,使流过通气口的空气向下流动地安装在配管罩上并可转动即可。
由于配管罩的安装方向即在室外的配管的配置方向使流过通气口的空气向下流动地配置,因此提高了使用的随意性。而且,在室内与室外交换空气时,可防止雨或风的侵入,故可放心地使用。
另外,上述通风罩在与向下相对的部位上设置分布从下方吹入的风的格栅部。
因此,缓和了从通气口流入风通路的风的风压,避免了配管罩的损伤。另外,能够抑制风流入风通路引起的噪音,空调机的性能更优越。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加湿装置构成的模式图。
图2说明图1的加湿装置的热交换器的驱动机构。
图3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加湿装置构成的模式图。
图4A-4C是示出在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内装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的加湿装置时的外观图。
图5A,图5B及图5C是图4示出的一体的排气管,制冷剂配管及排水管的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透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透视图。
图8A、图8B、图8C及图8D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制冷剂配管连接部分处的截面图。
图9A、图9B及图9C是图8A-图8D的连接部分的截面图。
图10A和图10B是图8A-图8D的通风管的侧面图。
图11A和图11B是同心地容纳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通风管和制冷剂配管、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配管的断面图。
图12是图11A和图11B的通风管的侧面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配管构造的透视图。
图14是示出图13的各种配管插入配管孔内的状态的断面图。
图15是示出图13的换气管的外形的透视图。
图16是示出在图13的室内机上形成作业窗的透视图。
图17是示出盖住图16的作业窗的盖体的装拆构造图。
图18示出各种配管从图16的作业窗向室内机的下方伸出的状态。
图19是说明配管从切下图17的冲切孔的部分向室内机下方伸出的状态图。
图20是示出配管从图13的室内机侧面伸出到外部的状态图。
图21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空调机上所用的通风罩的分解图。
图22是图21的通风管内的配管的固定状态图。
图23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空调机的配管罩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24是图23的配管罩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25是图23的配管罩的主要部分的外观透视图。
图26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配管罩的变形例。
图27是特开昭63-286634号公报所揭示的加湿装置的构成图。
图28A和图28B是现有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构成图。
图29A-图29D是图28A及图28B的通风管附近的放大图。
图30是特开平4-73531号公报揭示的空调机的换气用通路附近的断面图。
图31A和图31B是图30的换气用通路的断面图。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七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结构,图2说明图1的加湿装置的热交换器的驱动机构。在图1中,加湿装置具有内部有吸收材料2的可通气热交换器1,驱动热交换器1的驱动用电机3及驱动皮带4,与室内接通的空气吸入口5,加湿装置内的产生由箭头示出的空气流7及7A、10及10A的风扇6、9,与室外相通的空气排出口8,加热空气的加热器11、加热管12和与室内相通的空气送风口13。
在图1中,箭头7(7A)和10(10A)分别示出与热交换器1有关的空气流。图2中示出热交换器1,驱动用电机3及驱动皮带4的连接状态,以及吸收材料2上的空气流及空气流10通过的区域(范围)。
图1的加湿装置的圆筒热交换器1内部安装有蜂窝状吸收材料2。吸收材料2不必一定是象本实施例那样的蜂窝状,格状、海绵状及网状等可通气的都行。
如图2所示,驱动用电机3上安装由电机3驱动的圆筒形齿轮3A。圆筒形热交换器1的外周面和齿轮3A套上驱动皮带4。驱动皮带4的内表面为凹凸状,与齿轮3A啮合。因此,当驱动用电机3驱动齿轮3A而使其转动时,驱动皮带4也转动,与此同时,热交换器1也转动。热交换器1约以10-30rph的速度转动。热交换器1转动时,与其成一体的吸收材料2也转动。
图1的加湿装置上设置利用风扇6和9驱动的多条空气流通路,各自供空气流通。在图1中,空气流通路To从与室内相通的吸入口5处延伸,在中途分支成第一空气流通路T1和第二空气流通路T2。
第一空气流通路T1上安装风扇6。风扇6动作时从与室内相通的吸入口5吸入空气,构成空气流7,在第一空气流通路T1内流动。空气流7在途中通过吸收材料2并从排气口8流向室外。
第二空气流通路T2上安装风扇9。当风扇9动作时,从吸入口5吸入室内空气,构成空气流10,在第二空气流通路T2内流动,通过吸收材料2。在第二空气流通路T2中,在从吸收材料2到空气流10的上游侧设置加热器11和围着加热器11的加热器管12。空气流10流过第二空气流通路T2至加热器管12,由加热器12内的加热器11加热后通过吸收材料2,从送风口13流向室内。
如上所述,第一空气流通路T1及第二空气流通路T2设计成空气流7和空气流10都通过吸收材料。第一空气流通路T1及第二空气流通路T2由于是分别独立的空气流通路,所以如果某一方向的空气流通过吸收材料2的一部分,另一方向的空气流就不能同时通过该部分。即,在与图2中箭头14所示的范围(以下称为区域A)对应的吸收材料2的部分仅通过空气流7,对着加热器管12的位置(以下称为B区域)的吸收材料2的部分仅通过空气流10。
图2中,点15示出吸收材料2上的一点,由于吸收材料2转动,点15也随吸收材料2转动。箭头16示出点15的移动路径。如箭头16所示,当点15移动时,点15处于区域A时(箭头16的实线部分),仅空气流7通过点15,点15处于B区域时(箭头16的虚线部分),仅空气流10通过点15。
在具有以上结构的加湿装置中,当风扇6及风扇9动作时,室内空气被吸入加湿装置内。通过第一空气流通路T1的空气流7通过区域A内的吸收材料2部分。此时,空气流7中的水分被吸收材料2吸收。被脱水并干燥后的空气流7A流过第一空气流通路T1从排气口8流向室外。
空气流10通过第二空气流通路T2流向加热器管12,由加热器11加热。之后,当空气流10通过吸收材料2时,吸收材料2与热交换器1一起由驱动电机3驱动而转动,因此,吸收空气流7中水分的吸收材料2部分移动到区域B。加热后的空气流10通过含有水分的吸收材料2部分时,被吸收材料2吸收的水分蒸发生成水蒸汽。含有该水蒸汽的空气流10A通过第二空气流通路T2从送风口13流向室内。
在图1的加湿装置中,风扇6和风扇9中,也可以是仅使风扇6动作。当仅由风扇6动作时,室内空气被排向室外。当室内空气被排出时,排出的室内空气和等量的室外空气通过自然换气而流入室内,因此也可以进行室内的换气。
第二实施例
图3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加湿装置构成的模式图。图中箭头18,18a及18b示出空气流。在图中,在可通风的长方体热交换器1内部组装有吸收材料(图中未示出)。吸收材料可以是与第一实施例的一样。
在本实施例的加湿装置中与第一实施例一样也设置空气流通路T0,T1和T2,空气流18,18a及18b分别在此产生。空气流通路T0设计成空气流18从与室内相通的吸入口5通过热交换器1内的吸收材料。在空气流通路T0中,在从吸收材料到空气流18的下游侧设置风扇17。当风扇17动作时,室内空气从吸入口5吸入,构成空气流18流过空气流通路T0。
在空气流通路T0中,从吸收材料到空气流18的上游侧配置加热器11。当加热器11动作时,空气流18被加热器11加热,之后,通过吸收材料。当加热器11停止工作时,空气流18通过吸收材料时不被加热。
在风扇17的下游侧处,空气流通路T0分成第一空气流通路T1及第二空气流通路T2。在空气流通路T0的分支点上设置风门19。如图3中实线所示,风门19位于位置19a时,空气流18通过第一空气流通路T1,从排出口8排向室外。另外,图3中虚线所示,若风门19位于位置19b,空气流18通过第二空气流通路T2,并从送风口13送入室内。
在具有以上构成的第二实施例的加湿装置中,首先,风扇17动作时,室内空气吸入装置内。室内空气构成空气流18,经空气流通路T0,在其途中通过吸收材料。
在风扇17动作之后的一定时间内,加热器11停止,风门19位于位置19a。此时,空气流没有被加热,而通过吸收材料,由吸收材料吸收空气流18中的水分。由于风门19位于位置19a,脱水干燥后的空气流18a(图中实线)经第一空气流通路T1从排出口8排出到室外。这是第一过程。
在第一过程后一定时间,加热器11动作,风门19位于位置19b。此时,空气流18受加热器11加热后通过吸收材料。加热后的空气流18通过含有水分的吸收材料时,被吸收材料吸收的水分蒸发产生水蒸汽。由于风门19位于位置19b,因此含有水蒸汽的空气流18b(图中点线)通过第二空气流通路T2从送风口13送入室内。这是第二过程。在第二过程后,再进行第一过程。
如上所述,第二实施例的加湿装置在第一过程和第二过程之间反复进行。即,在一定时间内,从空气中提取用于加湿的水分,在一定时间之后,将水分释放出来加湿空气。通过相互交替进行,就可加湿室内的空气。
上述的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的加湿装置从室内空气中提取水分,再返回给室内空气,因此室内空气中的水分一点都不会流向室外。而且,由于同时把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因此与排出的室内空气等量的室外空气通过自然换气而流入室外。利用该室外空气中的水分来增加室内空气中的水分,对室内空气加湿。
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过程及第二过程不交替进行,风门19保持在位置19a处,仅使风扇17动作(加热器11不工作)时,进行把室内空气排出室外。当把室内空气排出时,与排出的室内空气同量的室外空气通过自然换气而流入室内,因此能够进行室内的换气。
图4是示出在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内装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的加湿装置时的外观图。当把上述加湿装置安装到空调机的室内机内时,加湿装置排气用管、室内机的制冷剂配管及排水管可以共用壁上的配管孔。共用配管孔时,安装室内机的工作会更容易。图4示出其具体实例。
图4中,示出了空调机的图中未示出的室外机和通过壁上配管孔25连接的室内机20。前述加湿装置21内装在室内机20中。在图中,加湿装置的排气用管22、空调机的制冷剂配管23及排水管24成一体并共用配管孔25。另外,在室外侧因安装覆盖配管25的罩26,所以防止了风雨从孔25侵入室内。图5A,图5B及图5C是图4示出的一体的排气管22,制冷剂配管23及排水管24的截面图。排气管22,制冷剂配管23及排水管24例如以图5A,5B,5C所示的方式成一体化。
第三实施例
在第三实施例中,其加湿性能稳定且可靠,而且可推进加湿装置的小型化。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透视图。图6的加湿装置包括转动的热交换器31,使热交换器31转动的驱动大齿轮32,驱动小齿轮33及驱动电机34,为在该装置内产生空气流35及36的风扇37及38,与室外相通的管39和加热器40。
在气体可流通的热交换器31的内部形成吸收水分的吸收材料。热交换器31由于其外周固定齿轮32,因而通过安装与齿轮32连动的齿轮33的转动驱动部件即驱动电机34转动,而以慢速(约10-30rph)转动。第一空气流35及第二空气流36是室内空气。由第一风扇37从室内吸入的第一空气流35在通过热交换器31时被吸收材料吸收其内的水分而变成干燥空气,通过第一风扇37及管39流向室外。由第二风扇38从室内吸入的第二空气流36在通过加热器40时被加热,变为升温空气通过热交换器31。此时,由于吸收材料预先吸收的水分蒸发,空气流36变为高湿空气,通过第二风扇38供给室内。这样,干燥空气从室内排向室外,通过自然换气,含有水分的空气从室外流入室内,室内空气中所含的水分量增加,湿度可上升。
热交换器31内部的吸收材料形状也可以是蜂窝状,格子状,网状及海棉状。另外,只要空气能流通,任何形状都可以。
如图6所示,为形成第一空气流35及第二空气流36的第一风扇37及第二风扇38不必要位于热交换器31的空气吸入侧位置,可以位于把空气推向热交换器31的一侧(图6示出的热交换器31的左侧即热交换器31的空气流入侧)。此时,不必要使用二台风扇,也可以由一台风扇形成第一空气流35及第二空气流36。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驱动大齿轮32的宽度不必比热交换器31的宽度小,例如,用外壳罩住热交换器31,而且吸收材料可通气,在该外壳表面上形成齿轮32。另外,若采用由驱动小齿轮33的转动来带动热交换器31转动的构造,则也可以使齿轮32直接连接热交换器31。
这样,图6的第三实施例的加湿装置与热交换器31的转动相关而设置了齿轮32,驱动电机34及齿轮33,用驱动电机34边与齿轮32和齿轮33啮合边转动,并使热交换器31转动。而且,与使用套在热交换器31及驱动电机34上的共用驱动皮带使热交换器31转动的加湿装置相比,本实施例的加湿装置能够把热交换器31和驱动电机34配置得更接近一些,使得装置小型化。而且,由于驱动电机34通过齿轮32及33将转动传递给热交换器31,因此,本实施例的加湿装置与前述的使用驱动皮带的加湿装置相比,能够可靠地防止热交换器31转动不均或不转动的现象,提供了可靠稳定的加湿性能。
第四实施例
在第四实施例中,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变形例。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透视图。在本实施例的加湿装置中,与上述第三实施例起相同作用的部分采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对其的说明。
图7的加湿装置在热交换器31内部形成吸收材料。热交换器31,在其外周上固定高摩擦系数的皮带41,通过安装高摩擦系数皮带42的驱动电机34转动,而以慢速(约10-30rph)转动。
皮带41及皮带42由于在各自的表面上形成凹凸面而摩擦系数很高。另外,不形成凹凸面,而是用高摩擦系数的材料构成皮带41及42也行。
图7中,驱动电机34这样固定,即使用具有弹力的弹簧43及44在皮带41及41间常时地保持一定的压力。
在图7装置的空气流和加湿方法与上述第三实施例一样,热交换器31的形状和风扇37、38的安装位置也一样。
皮带41的宽度不必如图7所示那样比热交换器31的宽度小,例如,用外壳覆盖热交换器31,在外壳表面上形成也可以。如果采用通过皮带41及41的转动使热交换器31转动的构造,则即使与热交换器31不直接接触,也可以间接地连接固定。
另外,为了在皮带41及42间常时地保持一定压力,可以用如橡胶等有弹性的部件代替弹簧43及44。为了在皮带41和42间保持一定压力,如图7所示,也可以不弹性地固定驱动电机34而是弹性地固定热交换器31。
这样,在本实施例的加湿装置中,在热交换器31上设置皮带41,在驱动电机34上设置皮带42,热交换器31和驱动电机34固定成能压紧皮带41和皮带42。而且,在本实施例的加湿装置中,与使用套在热交换器及驱动电机上的共用驱动皮带的加湿装置相比,热交换器31和驱动电机34配置得很近,可推进装置的小型化。而且,驱动电机34的转动通过摩擦系数高的皮带41和42传递给热交换器31,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发生转动不均或不转动的现象,可确保可靠性很高的加湿性能。
由于用弹簧43和44固定驱动电机34,因此通过调整弹簧34和44的弹力调整热交换器31和驱动电机34的位置关系。而且可简化热交换器31和驱动电机34的组装精度,减少组装时所需的时间。同时还能够减少加湿装置的制造成本。
在上述加湿装置中,开始时,由风扇37从室外吸入的空气35在通过热交换器31之际,由吸收材料吸收其中的水分,而变成干燥空气。此时,吸收材料吸收一定量的水分后就不再吸收水分,在保持与室内空气同样湿度的状态下通过风扇37及管39排出到室外,因此可换气。此时,无论热交换器31的驱动电机34及风扇38转动或停止,均可换气。
在上述第三或第四实施例的加湿装置中,与图4的一样,和空调机安装成一体。此时,加湿装置的排气管,空调机的制冷剂配管及排水管与图4及图5所示那样形成一体并共用配管25。
第五实施例
在第五实施例中,在安装加湿功能的空调机的通风管时,提供了一种不易破损的通风管。
参照附图说明第五实施例的空调机的通风管。与图28及图29示出的现有技术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图8A、图8B、图8C及图8D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制冷剂配管连接部分处的截面图。图9A,图9B及图9C是图8A-图8D的连接部分的截面图。图10A和图10B是图8A-图8D的通风管的侧面图。
在图8A和8B中,在对着制冷剂配管125的连接部分的通风管122的表面上形成向通风管122的内表面凹进的凹部(防接触部122a)。由于在通风管122的表面上形成凹部122a,因此连接部分124和通风管122的表面间确保了足够的距离。因此,在安装通风管122时,连接部分124与通风管122的表面接触,对通风管12施加了力,从而防止了通风管122的破损。
图8C和图8D中,配置成凹部122a和连接部分124接触。即,凹部122a的形状基本上与连接部分124的形状相同,凹部122a的斜面与连接部分124的整个斜面接触。
因此,通风管122由于比图28及图29的现有例以更大的表面接受来自连接部分124的力,所以防止了通风管122局部受力,从而防止了通风管122安装时连接部分124对通风管122造成的破损。
图9A-图9C示出图8A的连接部分124的、从通风管122的纵向所见的截面构造。另外,图9B示出从室外向室内的通风管122和从室内向室外的通风管122,凹部122a由这两根通风管122的连接部分124相对的面形成。图9C,与图9B一样,也示出通风管122为二根。这两根通风管122上下夹持着二根制冷剂配管125,在对着连接部分124的部分上分别形成凹部122a。
通风管122如图10A所示,也可以使用表面的一部分凹进形成凹部122a的通风管122。如图10B所示,将预先形成凹部122a的可装拆的连接用管120与通风管122的必要部分连接,这将使通风管122的安装更为容易。
图11A和图11B是同心地容纳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通风管和制冷剂配管、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配管的内表面图。图12是图11A和图11B的通风管的侧面图。图11A和图11B示出在配管128中一体地容纳二根通风管122、排水软管126、二根制冷剂配管125及电线127的状态。如图11A所示,在圆形截面的配管128内的上部空间配设二根通风管122,在配管128的下部空间配设排水软管126,二根制冷剂配管125及电线127。在图11A中,与二根制冷剂配管125的连接部分124分别相对的通风管122的边界面122b上形成凹部122a,在安装配管122时,能够防止连接部分124与通风管122的接触。因此,能够防止通风管122的边界面122b的破损,此外,还能有效地利用配管128的内部空间,使配管128的管径更小。如图12所示,将通风管122的边界面122b上形成凹部122a的可装拆的连接配管130连接配管128的必要部分。因此,通风管122的安装更为容易。
第六实施例
在第六实施例中,示出了安装作业更为容易的空调机的换气管的改良。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配管构造的透视图。在图13中,在室内机的背面侧上设置配管。在图13中,示出了安装在室内机的正面上的前面板51和由合成树脂形成的室内机腔52。腔52的前面可装拆地安装前面板51。另外,图13的室内机的背面上设置使制冷剂在室内机和图中未示出的室外机之间流动的制冷剂配管53,将由室内机的图中未示出的热交换器冷凝产生的滴水排出到室外的排水软管54及从室内机向室外机供给电力的电线55。室内机包括内装图中未示出的换气用送风机,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的换气装置56,其一端连接换气装置56的通气口、并被弯曲成L形的连接管57及与连接管57的另一端连接并插入在壁上的图中未示出的配管孔的换气管58。
图14是示出图13的各种配管插入配管孔内的状态的断面图。图14示出制冷剂配管53,排水软管54及电线55插入壁59上配管孔66的状态。图中点线所示的配管孔66的空间是这些配管设在配管孔66内后余下的空间。从室外侧的配管孔66的开口处以规定距离将换气管58插入该空间内,就能够将制冷剂配管53,排水软管54及电线55固定在配管孔66内。换气管58插入配管孔66内的距离使得制冷剂配管53,排水软管54及电线55靠近配管孔66的室内侧的开口侧并能确保配管孔66内的换气的通路。具体地说,换气管58插入配管孔66内的距离较好的是约5cm。
图15是示出图13的换气管58的外形的透视图。在图15中筒状换气管58一端有一圆形开口58a,另一端有半圆形开口58b。圆形开口58a形成在与连接管57连接的换气管58的一端上,半圆形开口58b形成在插入配管孔66内的换气管58的另一端上。半圆形开口58b的形状与图14点线所示的配管孔66的空间形状基本一致。在完成把各种配管穿过室外机的背面壁上形成的配管孔66内的工作中,制冷剂配管53,电线55及排水软管54从室内机侧插入配管孔66内,穿出屋外侧后,换气管58从室内侧插入配管孔66内。
图16是示出在图13的室内机上形成作业窗的透视图。图17是示出盖住图16的作业窗的盖体的装拆构造图。图18示出各种配管从图16的作业窗向室内机的下方伸出的状态。图19是说明配管从切下图17的冲切孔的部分向室内机下方伸出的状态图。图20是示出配管从图13的室内机侧面伸出到外部的状态图。
在图13中,使用图16至图18示出从室内机腔52的侧面使各种配管向下方伸出的情况。在图16中,室内机腔52包含为了闭锁切除底面而形成的作业窗52a和安装在腔52上的作业窗52a而设置的、根据需要可从腔52上取下的盖体60。在图17中,在作业窗52a的内侧面上形成防止盖体60滑入室内机内的舌片52b,在舌片52b上形成切口52c和52d。在盖体60上形成与切口52c嵌合的嵌合部60a,与切口52a啮合将盖体60固定在作业窗52a上啮合爪60b及形成后述配管出口的冲切孔(machine目)60c。如果安装室内机的壁和室内机腔52背面之间的间隙的宽度是图17所示的距离d,盖体60向壁侧沿水平方向滑动距离d后,再向下方移动,盖体60就能够容易地从腔52的作业窗52a上拆下。
把换气管58插入室内机背面上的配管孔66内时,从室内机腔52的底面作业窗52a上取出盖体60。这样,安装者从作业窗52a伸入手,把制冷剂配管53,排水软管54及电线55插入配管孔66内后,目视配管孔6内的剩余的空间,从半圆形开口58b侧以规定距离把换气管58插入配管孔66内。配管孔66前述剩余空间的形状基本上与半圆形开口58b的形状一致,因此只要把换气管58插入配管孔66内就能够将换气管58固定在配管孔66内。因此,换气管58和从配管孔66的插入换气管58的部分至室外侧的配管孔66的剩余空间形成联通的换气通路。把换气管58插入配管孔66内后,由盖体60闭锁作业窗52。
下面,参照图18说明配管孔形成在室内机背面以外情况的配管的配设状态。在图18中,使制冷剂配管53,排水软管54,电线55及连接管57沿室内机的下方伸出时,取下盖体60的作业窗52a作为制冷剂配管53,排水软管54,电线55及连接管56的出口。别的方法是如图17所示,作为使制冷剂配管53,排水软管54,电线55及连接管57从室内机的侧面向下伸出的出口部,使用形成在盖体60表面上的冲切孔60c。此时,如图19所示,室内机安装时,安装者沿冲切孔60c通过切割切下盖体60,形成出口60d,因此通过出口60d,制冷剂配管53,排水软管54,电线55及连接管57的端部伸出室内机的外部。冲切孔60c是与点线并行地形成细长孔的部分,但也可在盖体表面上预先形成切口用槽。
制冷剂配管53,排水软管54,电线55及连接管57沿室内机的侧面伸出外部时,在腔52的侧面上形成预定的出口和闭合该开口的盖体。该盖体从出口上取下后,如图20所示,改变了L形连接管57安装到换气装置56上的方向。即,连接管57以安装在换气装置56上的状态转动,其端部朝着室内相的侧面方向位于腔52的外部位置后,中继管连接该端部,并被引导到配管孔66。
图21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空调机上所用的通风罩的分解图,图22是图21的通风罩内的配管的固定状态的图。参照图21和图22说明设置在配管孔66的室外侧上通风罩70。通风罩70是为了配管孔66的室内侧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而盖住配管孔66的室外侧开口部的部件。在图21中。通风罩70包含安装在配管孔66的室外侧开口上的底框61,形成在底框61内部的二个啮合爪62,为使设置在配管孔66内的各种配管及换气管58而形成在底框61上的孔63及安装在底框61上的、防止雨水侵入配管孔66内的罩64。在安装通风罩70后的状态下,在通风罩70的下面形成开口,将制冷剂配管53,排水软管54及电线55等通过该开口,引入室外机。
在图22中,从配管孔66内返回室外引出的制冷剂配管53,排水软管54及电线55被穿过固定在配管孔66的室外侧上的通风罩70的底框61上的二个啮合爪62的带子65牢牢地固定在通风罩70上。这样,制冷剂配管53,排水软管54及电线55被固定在配管孔66的室外侧的位置上,利用这些配管,能够防止换气通路的堵塞,同时扩张换气通路。之后,把罩64安装到底框61上,就可以防止雨水从换气通路浸入室内。
第七实施例
在第七实施例中,示出一体覆盖予以保护连接空调机的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电线及配管等的弯曲部的配管罩的改进。图23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空调机的配管罩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在该图中,把包含制冷剂配管及排水管等的配管组79从室内机侧穿过隔开室内和室外的壁上预先设置的配管孔77,并沿外壁面引向室外机侧时,配管组79如图所示在配管孔77的室外侧开口附近沿壁76弯曲。安装本实施例的配管罩用于保护该弯曲部,为内包上述配管组79的插通路和空气在室内、室外间流通的空气流通路的筒状部件。该配管罩的一端部与配管孔77的室外侧开口部78联通地连接,另一端部与沿壁76的图中未示出的其它配管罩联通地连接。
图24是图23的配管罩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图25是图23的配管罩的主要部分的外观透视图。图26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配管罩的变形例。
参照图23及图24,配管组79的弯曲部的配管罩71由聚酯等硬质树脂形成,为便于安装,分成下侧的下罩72和上侧的上罩73,上罩73上设置空气流流动的通气口74。由于在上罩72和下罩73上设置凸缘75,因此既能确保壁76的配管孔7的开口部78又能与壁76紧密接触地安装配管罩71。当连接室内和室外间的制冷剂配管等配管组79插入配管孔77内时,配管组79插入后剩余的空间成为室内和室外间的空气流通路。下罩72或上罩73上,在通气口74和罩71的端部的连接部82间设置配管押80。开口部78从开口部78伸出沿壁76弯曲的配管组79由配管押80固定在配管罩71的内部。另外,配管押80的作用在于如箭头81所示,使流过空气流通路的来自室内的空气主要经设置在相对于开口部78的位置上的通气口74及通风罩83流到室外。即,起到阻止空气流向其它部分的隔壁作用。通风罩83用于防止雨水从通气口74经配管罩内部及配管孔77流入室内。
由于角上的配管罩71与沿壁76的图中未示出的其它配管联通地连接,因此为了能够即使配管罩71的口径和尺寸与其它配管的口径和尺寸不同也能够进行连接,连接部82上设置向着前方成阶梯状的粗径部和细径部。与配管罩71连接的其它配管罩为大直径时,只要把连接部82的细径部切下就可以了。
使用配管罩71时,首先,把配管组79插入配管孔77内后,下罩72从下方合着开口部78被拧紧在壁76上而固定。然后,配管组79被向下方压弯,便于由设置在下罩72上的配管押固定。接着,为了利用上罩73的配管押80进行固定,边压配管组79边使上罩73与下罩72啮合,上罩73的凸缘75被螺钉拧紧在壁76上。虽然,下罩72和上罩73从开口部78一直分割到连接部82,但从上罩73的上部一直分割到连接部82也可以。不管是哪种分割方式,在下罩72被螺钉拧紧在壁76上后,上罩73被拧紧在下罩72上或下罩72和上罩73被螺钉拧紧在一起,然后把它们安装在壁76上。
如图24所示,配管罩71由下罩72,上罩73和通风罩83构成,下罩72安装在壁76上时,沿图23所示的壁76的开口部78设置的凸缘75与沿开口部78的下罩72的底面和壁76紧密接触。连接部82上阶梯状设置口径不同的多段,在该连接部82上靠近开口部78设置使该罩71与其它的大径配管罩连接的大径连接部84。大径连接部84为了示出位置和提高强度,形成图24所示的带状突出部。这里,带状突出部也可以与其它形成部分的厚度相同也可以厚一些。为了通过切断或分割连接部82的通常或与细径对应的部分,便于该配管罩71与其它大径配管罩连接,在大径连接部84上在其内部上设置切槽85,这样既示出了位置又容易进行切断。
另外,罩72和73上设置既阻碍空气流通又固定配管组79的、与配管组79的配管数量及外径对应的配管押80。在下罩72底部上设置安装孔91,该安装孔91是便于将罩72安装在壁上。在下罩72利用安装孔91被螺钉固定在壁76上后,从开口部78伸出沿壁76弯曲的配管组79被配管押80固定配置在配管罩71内部。在下罩72的配管押80的附近,设置具有为将上罩73螺钉拧紧在下罩72上的软管状的贯通孔的上罩安装孔92。上罩安装孔92应适当地选择其口径与用螺钉把上罩73拧紧在下罩72上的径长的关系,只要能够把上罩73安装到下罩72上就可以,另外,上下罩72、73都用螺钉紧固在壁76上也可以。
在上罩73上与下罩72一样形成凸缘75和连接部82,并设置具有带状突出部的大径连接部84和内部的配管押80及切槽85。
在上罩73上,在相对于配管孔77的开口部78的位置上设置吸入及排出配管孔77的空气流通路的空气的通气口74。该通气口74具有一体成形的格状防虫网,能够防止飞虫的侵入。另外,在上罩73上与上罩安装孔92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把上罩73安装在下罩72上的上罩螺钉孔93。设置了帽状的通风罩83,以便于使风雨不会从通气口74侵入内部。设置在通气口74的周边上的通风罩安装孔94与通风罩螺钉孔95位置对应,把罩83和罩73用螺钉固定在一起。通风罩83是这样安装的,即使配管罩71根据其连接的其它图中未示出的配管罩的导引方向被安装在任何一个方向上,也能使通过通气口74的空气基本流向下方。因此,在通风罩螺钉孔95的与罩83的转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多个通风罩安装孔94。
在通风罩83的上部的一部分上设置有一体的格状风栅86。而且能够利用风栅86的作用减缓来自下方的风压并使其流向上方,从而,即使室外有暴风雨,也不会在风压的影响下使风雨从通风罩83的下方侵入通气口74的内侧。之所以仅在通风罩83上部的一部分上形成格状风栅86是因为既要尽可能地减缓风压又要不让雨水滴入内部。但是,风栅86不限于图中所示的形状,即使是其它的形状和配置,例如,在通风罩83的上部角上设置多个小孔,也能得到同样的作用。
图25示出下罩72、上罩73和通风罩83成一体时的状态。
图26示出使配管罩71与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图中未示出的其它配管罩配合连接时的通风罩83的安装方向。此时,通风罩83安装成向下吸排空气。

Claims (10)

1.一种空调机,具有加湿室内空气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该加湿器具有:带吸湿性和通气性的加湿部件(2),从室内吸入空气、并使空气通过该加湿用部件、空气中所含的水分被加湿用部件吸收并将其干燥、再向室外排出的第一空气流通路(T0、T1),和从室内吸入空气、并加热空气使其通过加湿用部件、蒸发出加湿用部件所吸收的水分而使空气变湿,再排向室内的第二空气流通路(T0、T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仅使第一空气流通路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空调机还具有使加湿用部件转动的驱动部件(3、34),以便能够连续地进行第一空气流通路吸收水分和第二空气流通路蒸发水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空调机还具有容纳可让空气通过的加湿用部件的容纳部(1,31)和把转动加湿用部件的动力从驱动部传递给容纳部的部件(32),所述容纳部和动力传递部件构成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设置在第一空气流通路和第二空气流通路结合点处的,对通过加湿用部件的空气在室内及室外的任何一个方向一边切换一边排气的切换部(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空调机至少具有:
包含加湿用部件和第一及第二空气流通路的室内机,
包含插入壁上通孔的制冷剂配管(125)的各种配管(125,126,127)和
利用使从室内机排出的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交换的管与被墙壁分隔的室内机连接的室外机;
制冷剂配管采用直径比第一及第二部分管(125a,125b)的各部分管大的连接部件进行连接的结构,而且所述管被配置在制冷剂配管附近情况下,与连接部件相对的管的面上形成防止连接部件和管接触的防接触部件(122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空调机至少具有:
包含加湿用部件和第一及第二空气流通路的室内机(51,52,56,57),
插入壁(59)上插孔(66)的各种配管(53,54,55)与被墙壁分隔的室内机连接的室外机和
用于使从室内机排出的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换气而其一端(58a)连接室内机、另一端(58b)插入通孔的室内侧的端部的管(58);
该管的另一端的断面形状在通孔的断面区域内与插入各种配管后剩余区域的形状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空调机至少具有:
包含加湿用部件和第一及第二空气流通路的室内机,
与墙壁(76)分隔地设置的室外机,
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插入壁上的通孔(77)内的各种配管(79),
使从室内机排出的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换气通过通孔设置的风通路,和
由通孔的室外侧端部分隔各种配管和风通路并将它们覆盖加以保护的配管罩(71);
该配管罩在风通路的空气出入口附近设置带防止飞虫从室外侵入风通路的护网的通风口(7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配管罩具有为了防止室外的雨或风从通气口侵入风通路而覆盖通气口的通风罩(83),该通风罩是这样安装在配管罩上,即不管配管的安装方向,只要使流过通气口的空气向下流动地安装在配管罩上即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通风罩在与向下相对的部位上设置使从下方吹入的风穿过的格栅部(86)。
CN97117962A 1996-07-30 1997-07-30 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527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9473/96 1996-07-30
JP19947396A JP3220016B2 (ja) 1996-07-30 1996-07-30 加湿装置
JP199473/1996 1996-07-30
JP201455/1996 1996-07-31
JP201455/96 1996-07-31
JP8201455A JPH1047708A (ja) 1996-07-31 1996-07-31 加湿装置
JP221947/1996 1996-08-23
JP22194796A JP3497667B2 (ja) 1996-08-23 1996-08-23 空気調和機の通風ダクト
JP221947/96 1996-08-23
JP229584/96 1996-08-30
JP229584/1996 1996-08-30
JP22958496A JP3469722B2 (ja) 1996-08-30 1996-08-30 空気調和機
JP23745496A JP3280579B2 (ja) 1996-09-09 1996-09-09 配管カバー
JP237454/96 1996-09-09
JP237454/1996 1996-09-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310A true CN1178310A (zh) 1998-04-08
CN1125278C CN1125278C (zh) 2003-10-22

Family

ID=27529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79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5278C (zh) 1996-07-30 1997-07-30 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5896751A (zh)
EP (1) EP0823596B1 (zh)
KR (1) KR100335582B1 (zh)
CN (1) CN1125278C (zh)
DE (1) DE69728095D1 (zh)
HK (1) HK1003184A1 (zh)
TW (1) TW34326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6135B (zh) * 2003-08-18 2010-12-2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湿度调节装置
CN106030214A (zh) * 2014-05-09 2016-10-12 夏普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
CN108644904A (zh) * 2018-06-19 2018-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加湿结构、室内机、空调机组
CN111226078A (zh) * 2017-10-30 2020-06-02 伊莱克斯电器股份公司 过滤器装置以及用于清洁这种过滤器装置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70271B1 (en) * 1998-07-17 2001-01-09 American Standard Inc. Sizing and control of fresh air dehumidification unit
JP3430980B2 (ja) * 1999-07-27 2003-07-2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加湿機能を有する空気調和機
EP1526342A3 (en) * 1999-10-14 2005-11-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ir conditioner and humidifying/dehumidifing apparatus attached thereto
AU2001265267A1 (en) 2000-05-31 2001-12-11 Roger R. Roff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respiratory illnesses among occupants of buildings
US20070256433A1 (en) * 2006-05-02 2007-11-08 Bhatti Mohinder S Portable air conditioner
CN110617594B (zh) * 2018-06-19 2021-05-14 苏州环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US11609005B2 (en) 2018-09-28 2023-03-21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Adjustable heat exchanger
US11260345B2 (en) * 2019-12-11 2022-03-01 Institute of Nuclear Energy Research, Atomic Energy Council, Executive Yuan, R.O.C. High-efficiency desiccant wheel
CN112161333B (zh) * 2020-10-13 2024-03-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加湿结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DE102021110902A1 (de) 2021-04-28 2022-11-03 Wolf Gmbh Rotationswärmetauscher
CN114754426B (zh) * 2022-04-25 2023-12-29 浙江思科制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空间射流空调机组热湿处理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11743A (en) * 1969-11-19 1971-10-12 Anthony J Manganaro Room air conditioner
SU624069A1 (ru) * 1976-12-29 1978-09-15 Военный Инженерный Краснознаме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Им.А.Ф.Можайского Установка дл тепловлажностной обработки воздуха
IL64915A (en) * 1982-02-02 1985-04-30 Joel Harb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JPS6248119A (ja) 1985-08-27 1987-03-02 Sony Corp 半導体出力回路
JPS61149693A (ja) * 1985-12-02 1986-07-08 因幡電工株式会社 コ−ナ−用の配管カバ−
JPH0676932B2 (ja) * 1986-08-22 1994-09-28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荷重検出器
JPS6352028U (zh) 1986-09-22 1988-04-08
JPS63286634A (ja) * 1987-05-19 1988-11-24 Kobe Steel Ltd 乾式加湿方法および乾式加湿装置
JPH0473531A (ja) * 1990-07-10 1992-03-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換気機能付き空気調和機
AU641083B2 (en) * 1991-03-05 1993-09-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Humidity control apparatus
JP2629665B2 (ja) * 1991-09-17 1997-07-09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の換気装置
JP2841982B2 (ja) * 1991-12-19 1998-12-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除加湿装置
JP3157994B2 (ja) * 1994-10-28 2001-04-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湿機能付き空気調和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6135B (zh) * 2003-08-18 2010-12-2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湿度调节装置
CN106030214A (zh) * 2014-05-09 2016-10-12 夏普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
CN111226078A (zh) * 2017-10-30 2020-06-02 伊莱克斯电器股份公司 过滤器装置以及用于清洁这种过滤器装置的方法
US11248812B2 (en) 2017-10-30 2022-02-15 Electrolux Appliances Aktiebolag Filter arrangement, humidifying device comprising a filter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cleaning a humidifying filter member of a humidifying device
CN111226078B (zh) * 2017-10-30 2022-05-24 伊莱克斯电器股份公司 过滤器装置以及用于清洁这种过滤器装置的方法
CN108644904A (zh) * 2018-06-19 2018-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加湿结构、室内机、空调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728095D1 (de) 2004-04-22
CN1125278C (zh) 2003-10-22
KR100335582B1 (ko) 2002-06-20
EP0823596A3 (en) 2000-05-03
TW343264B (en) 1998-10-21
EP0823596A2 (en) 1998-02-11
EP0823596B1 (en) 2004-03-17
KR980010171A (ko) 1998-04-30
HK1003184A1 (en) 1998-10-16
US5896751A (en) 1999-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278C (zh) 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机
CN1752622A (zh) 送风装置及使用这种送风装置的空调机
CN1129305A (zh) 通风机/干燥机组件
CN2694155Y (zh)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空气导向构件
CN1362599A (zh) 窗式空调器
CN108278695A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746575A (zh) 空调器
CN1672000A (zh) 供排气型排油烟机
CN1763448A (zh) 换气装置与空调机
CN1162658C (zh) 空调机
CN1746574A (zh) 空调机
CN208075189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922443A (zh) 同时给排型换气装置
CN1811286A (zh) 空调机
CN2692556Y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及装在其内的通风装置
CN101078556A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排水底盘
CN101078557A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排水盘
CN100335848C (zh) 空调机
CN100344909C (zh) 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
CN1256556C (zh) 立体式空调器的室内热交换器安装结构
CN1314927C (zh) 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电机安装结构
CN217031518U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1671998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00344910C (zh) 整体式空调器的加湿装置
CN1888682A (zh) 空调器的风扇以及电机设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4750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022

Termination date: 20130730